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乡村旅游模式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2 09:44:1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乡村旅游模式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乡村旅游模式

篇(1)

在北京市首次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明确的北京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全面树立大旅游观,积极调整旅游产业结构,转变旅游发展方式,以投资、消费双轮驱动,打造城市、郊区两个市场,坚持“一区(县)一色”、“一沟(村)一品”的特色发展道路,积极培育具有首都特色的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大力推动首都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发展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旅游城市。

北京市旅游局在乡村旅游发展中遵照国家旅游局主张,坚持以农为本、以人为本、以和为本的“三为本”原则,走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的路子,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品牌主体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城乡旅游产业一体化发展,把发展旅游产业与统筹城乡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积极培育旅游新产品,打造旅游新业态。在此背景下,北京市旅游局坚持走特色发展道路,大力促进乡村民俗旅游向乡村度假旅游产业转型,提升郊区民俗旅游的质量和水平。各远郊区(县)紧紧围绕自身资源特征,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小城镇、特色村落、特色乡村酒店、特色民俗活动和特色沟域文化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通过市场化手段引进旅游公司、专业酒店管理集团和职业经理人参与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升级。把乡村旅游发展与山区生态搬迁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实施“乡村旅游促进计划”,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以旅游发展带动郊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区(县)一色:实现远郊区县乡村旅游功能特色的清晰定位。“一区(县)一色”是挖掘区域特色,形成错位经营的重要手段。深入挖掘北京郊区的乡村民俗文化,协调好区域分工,在研究现有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实施差异化的空间战略,不同的空间板块吸引不同的市场人群,提供各有特色的吸引物,以特色吸引游客。明确了区县旅游定位,实现了“一区(县)一色”,提高了各区县的竞争力。比如:丰台区为“生态休闲”,门头沟区为“山水庄园”,房山区为“北京祖源、休闲胜地”,通州区为“滨水新城、漕运古镇”,顺义区为“临空型商务会展旅游之都”,昌平区为“温泉胜地”,大兴区为“绿海甜园”,平谷区为“休闲绿谷”,怀柔区为“不夜怀柔”,密云县为“渔乐圈”,延庆县为“国际休闲”等。

一沟(带)一品:打造33条乡村旅游沟(带)的产业集群。从土地、森林、山庄、湖泊、农田、农作物、观光园、民俗民风等各方面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存量,从规划、产业布置及公共设施等角度打造“一沟(带)一品”产业集群增量,解决了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散、小、重复建设问题,形成规模经营。2007年至2010年4年时间内,北京市旅游局充分发挥北京市的人才智力优势,委托国内外著名规划设计单位,完成了33条“一沟一品”乡村旅游沟(带)产品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包括:朝阳区的“温榆河运动休闲游憩带”,海淀区的“大西山乡村旅游示范沟带”和“温泉镇红楼名源乡村旅游带”,丰台区的“河西生态走廊乡村旅游”,门头沟区的“妙峰山镇乡村旅游示范沟带”,房山区的“十渡山水文化休闲走廊”,通州区的“京东运河湿地文化休闲区”,顺义区的“旅游‘金光大道’”,昌平区的“温榆河丽水温泉现代休闲旅游集聚区”,大兴区的“庞安田园休闲大道”,平谷区的…桃花深处’国际乡村汽车营地旅游休闲度假区”,怀柔区的“‘燕山满韵’风情大道”,密云县的“云蒙风情大道”,延庆县的“仓米古道乡村旅游沟域”等。这些规划为扩大乡村旅游规模,形成产业集群,提供了前提条件。

一村一品:开展77个特色乡村民俗旅游村的创意策划。从2008年起,北京市旅游局以“以点带面、打造精品、提升品牌”为目标,以现有民俗村为基础,选择旅游要素丰富、特点鲜明的77个特色乡村民俗旅游村进行了“一村一品”创意策划。包括海淀区的“法兰西乡情·管家岭村”,丰台区的“地热温泉·南宫村”,门头沟区的“生态养生休闲·韭园村”,房山区的“养生山吧·中英水北台村”、通州区的“盆景文化创意·大营村”,顺义区的“红色经典·焦庄户村”,昌平区的“边城文化·长峪城村”,大兴区的“梨花之乡·梨花村”,平谷区的“边关山寨·玻璃台村”,怀柔区的“长城壁画·北沟村”,密云县的“体验古镇魅力、寻访边关文化·古北口村”,延庆县的“火盆锅、豆腐宴·柳沟村”等。这些创意策划为区县、乡镇提升乡村旅游档次打好了基础。

生态旅游度假区未来郊区旅游发展方向。根据2008年由国家旅游局和环境保护部共同主办的全国生态旅游发展工作会议所倡导的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的精神,北京市旅游局以生态旅游度假区为未来郊区旅游发展的方向,编制了《生态旅游度假区评定规范》,即充分利用现有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以休闲度假游为重点,挖掘“都市休闲、山水休闲、生态野趣、温泉保健、民俗风情、养生健体、漂流历险、美食养生、红色经典”等特色旅游产品,创建市级生态旅游度假区,丰台南宫已经成为北京市级第一家生态旅游度假区,并在争创国家生态旅游度假区。

“一区(县)一色、一沟(村)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发展道路初步建立了区县、区域、沟域、村镇四个不同梯度的产品层次,同时通过“旅游新型业态”塑造新产品形成了网状产品体系结构,并通过“生态旅游度假区”引领乡村旅游新方向,使整个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更加完善。这一多层次、多业态、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并最终形成品牌。

打造新型业态,推动产品升级。北京市旅游业经历了以景观名胜为主的自然观光游、体验民俗风情的人文旅游、以游憩、娱乐为目的的休闲度假游、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态游4个阶段,类型丰富、新型业态层出不穷的北京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市民旅游的主要形式。包括景观类旅游产品、民俗旅游村、休闲度假村、观光农业示范园以及节庆类旅游产品和新型业态。另外,从2007年开始,北京市旅游局总结推出了八种全新乡村旅游业态,分别是:乡村酒店、国际驿站、采摘篱园、生态渔村、休闲农庄、山水人家、养生山吧、民族风苑。这8种乡村旅游新业态产品的推出是北京市旅游局在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为打造第二代乡村旅游而提出的崭新概念,在国内乡村旅游领域中尚属首创,进一步丰富了京郊乡村旅游的产品和内容,提升了乡村旅游产业的规模和质量,促进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升级换代。并为规范上述新业态的发展,由北京市旅游局牵头,制定了《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

推行标准管理,引导行业自律

北京市旅游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农委等相关部门紧密协作下,积极探索建立符合产业实际的乡村旅游行业管理模式

规划引导,标准管理。2005年7月,北京市旅游局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制定的《北京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2005-2010年)》通过专家评审;2008年12月,北京市旅游局制定的《北京市乡村旅游产业升级规划》通过专家评审;从2007年开始,北京市乡村旅游形成了完善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逐步走上了品牌化发展的道路。伴随着北京市旅游局制定的一系列乡村旅游行业标准,北京市乡村旅游逐步实现有序化发展。2002年,北京市农委和市旅游局联合制定了《北京市郊区民俗旅游接待户评定标准(试行)》和《北京市郊区民俗旅游接待户评定暂行办法》。2005年至2006年,北京市旅游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北京市乡村民俗旅游村等级划分及评定标准》和《北京市乡村民俗旅游户等级划分及评定标准》;2009年1月,北京市旅游局与市技术监督局制定《乡村旅游特色业态标准及评定》,规定了养生山吧等8个乡村旅游新业态的地方标准,成为全国首批乡村

旅游新业态地方标准;2008年5月,北京市旅游局率先制定《北京市乡村旅游景观管理公约》;2009年5月,北京市旅游局制定的《生态旅游度假区评定规范》通过专家评审。北京旅游局的一系列乡村旅游标准从不同侧面指导着北京市乡村旅游的规范发展,全面推进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升级。

部门联动,政策集成。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管理体制不顺,多头管理,支持力量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北京市旅游局针对乡村旅游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问题,前瞻性地提出了北京乡村旅游部门联动制度,即:旅游局牵头,农委、发改委、园林、国土、卫生、工商、税务、公安、民政、环保、妇联等行政管理部门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共同做好乡村旅游的指导、监督、管理,以促进北京市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北京发改委划拨专项资金,用于打造生态涵养发展区,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乡村酒店和乡村旅馆,促进新农村建设,为北京市乡村旅游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北京市水务局制定了《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规划》,大力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美化了乡村环境北京市园林局一方面通过建立山区生态林补偿机制,加强了对山区生态林的建设与管理,实现了山区农民由“靠山吃山”向“养山就业”转变,促进了乡村旅游景观的保护,此外,启动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环”建设,大力进行绿化,打造了一大批天然氧吧和郊野公园,初步形成了环绕北京城市的森林景观;北京市环保局深入开展污水治理、生态环境改善等工作,整治了乡村旅游环境,为乡村旅游创造了更干净的服务、接待环境;北京市科委实施“太阳能照亮百村示范工程”,改善了农村地区道路照明状况和农民生活、居住条件,大力推动了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北京市妇联组织农村妇女成立了34个“巧娘工作室”,参与北京乡村旅游商品设计制作大赛,推进了乡村旅游商品的设计与制作,完善了乡村旅游产业链。

景观保护,社区参与。乡村景观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乡村景观的保护。北京市旅游局为了提高乡村旅游对乡村环境优化及文化遗产保护的效用,实现北京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地发展,率先制定了《北京市乡村旅游景观保护公约》。《北京市乡村旅游景观保护公约》分别从村落景观保护、田园景观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化景观保护四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以加强民俗旅游村的规范自律治理,使乡村旅游的行业管理与自律管理相结合,促进民俗旅游村落风貌的保护和建设工作,创造环保、整洁、优美的北京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环境。北京市乡村旅游的行业规范管理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道路,形成了规划引导、标准管理、部门联动、政策集成、景观保护、社区参与的行业管理模式。

政府部门联动,完善基础设施

近年来,北京市旅游局会同发改委、交通委、农委、科委、文化局、园林绿化局、林业局等相关单位,就提高乡村旅游可进人性、改善乡村旅游生态环境、营造乡村旅游特色景观、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等问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渐趋完善。“乡村旅游之所以在近年发展迅猛,最重要的原因是各级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最给力的投入”。北京市旅游局副局长安金明表达了上述观点。

政府投资逐步向郊区倾斜。市发改委安排的政府投资中,郊区与城区的比例2006年首次发生逆转,政府固定资产用于郊区的比例达到52%,比城区多了4个百分点。近年来,北京市实施了一系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使京郊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连续实施了农民安全饮水工程,在镇、村建立起污水处理设施。连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综合环境整治。还在农村推广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使农户用上了清洁能源。

郊区旅游公路升级提高乡村旅游可进入性。近4年,政府用于交通公路提级的总投资达100多亿元,综合改造里程为全市总里程的50%,总计7700公里。郊区公路提级改造之后,市郊区(县)中心到市区行车时耗不超过1小时、各相邻市郊区(县)中心之间的行车时耗不超过1小时、各郊区县乡镇中心到区(县)中心行车时耗不超过1小时。2010年全市已基本实现所有行政村全部通达公交车。与此同时,加大了轨道交通的建设力度,到2015年北京将拥有561公里轨道交通。交通条件的改善,极大惠及乡村旅游。深沟浅壑拉近了与城市客源的距离,隐藏在远山中的山村美景掀起了盖头。

“五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旅游环境。目前,根据有关计划,北京市新农村的“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工期已由原计划的4年缩至2年。北京市投入100多亿元建设资金对京郊行政村的“五项基础设施”进行伞面改善。全市行政村的街坊路得到硬化、绿化,安全饮水,生活污水将妥善处理,厕所将得以新修、改造和垃圾将实现无害化处理。在城里还是稀罕物的太阳能电灯,如今已遍布北京市郊民俗旅游村,乡村因而有了亮丽的夜景。智能化小型污水处理站让众多民俗旅游村的生活污水实现了净化处理,中水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和人工水景,湖光山色的美景在降雨日渐减少的自然环境中随处可见。

“三道生态屏障”建设形成乡村生态景观。以“防沙、保水、增绿、保障”为重点,北京市实施了一批生态建设工程。在山区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山区关停废弃矿山生态治理、地表水源区生态综合治理等工程。已完成造林443万亩、水土流失治理4583平方公里。在平原地区,实施了生态景观大道、平原治沙、农田防护林网等工程,林地总面积达到260万亩,林木绿化率达到23.57%。在城近郊实施了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城市河湖水系生态治理等工程,建成两道绿化隔离带,建成多处郊野公园,六环路以内市管骨干河道基本实现水质还清。经过多年建设,在中心城形成了山区、平原、城近郊三道生态屏障,整个市域面貌呈现出“城市青山环抱、市区绿地环绕、郊区绿海田园”的生态景观。

观光农林果业发展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农村要发展,产业是基础。发展京郊农村都市型现代农业,不再单纯追求生产价值,而是充分发挥农业功能的多元性,即生态功能、观光旅游功能、示范功能。目前,郊区形成了4万亩设施农业,20万亩高标准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北京已经根据农村区域特性规划了5个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圈,由城区和部分近郊区组成的城市发展圈;由六环路以内城乡结合地区组成的近郊农业发展圈;以远郊平原地区组成的平原农业发展圈;由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山区组成的山区生态发展圈;环京外埠合作农业发展圈。观光农业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乡村旅游产品的内涵。政府投资重在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旅游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设施环境重在特色产业发展,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资源支撑。

引入社会资本,创新融资模式

政府部门通过重大项目、转移支付等形式,对基础设施、特色产业、生态补偿等关系乡村旅游发展领域的引导性投入,吸引了民间资金、外来资金以各种形式投向北京乡村旅游业,形成了“百川汇流融天下,乡村旅游‘不差钱’”的良性资金引入局面。

国际资本青睐乡村旅游。北京“国际化都市”的城市特点,决定了北京这个潜力巨大的国际化乡村旅游资金市场。在京居住、工作和生活的国际人群,不仅成为京郊乡村旅游的常客,更有慧眼识珠者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意大利农庄是北京8种乡村旅游新业态中“国际驿站”类型的典型。由一位在京工作的意大利人投资兴建和经营。占地210亩,已投资350万元,在这里可以品到来自意大利的6种苹果、8种杏、12种梨和15种李子,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意大利匹萨,面积2000平方米的果园里的餐厅宽敞明亮,由意大利设计师RiccardoDalMas设计,是典型的托斯卡纳建筑。类似的投资项目还有怀柔区慕田峪村的“小园”、“鹅和鸭”农庄等。

社会资本助力乡村旅游。第一,合作社化零为整。与过去单个民俗户经营方式相比,农民旅游合作社体现出了规模经营的优势,并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与单打独斗的个体经营相比,资金实力强了,接待规模大了,增强了抗击风险的能力,因此受到民俗旅游接待

户的广泛欢迎。为了引导农民由分散经营、各自为政转向规模经营、合作互助,市、县两级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对旅游合作社给予资金支持。在众多政策支持和资金引导下,京郊大地涌现了大量旅游专业合作社,农民或者以房屋使用权,或者以土地使用权入股,交给合作社委托专业公司经营,从而获得经营性收入之外更高的资产性收益。

第二,小额贷款助力。最近,北京市第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北京兴宏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在大兴开业。一个月的时间,该公司已经累计发放贷款80笔,金额达到6481万元,累计回收2l笔贷款,1816万元。贷款中,面向“三农”客户的贷款共有55笔,4585万元。全市将设立小额贷款公司20至30家。随着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以及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分支机构等多种金融机构进入农村,京郊大地的农村金融改革正在进行,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融资渠道。民俗旅游接待户接待能力的扩大、观光农业园的建设等乡村旅游扩大在生产将获得更加灵活、快捷、有效的资金支持。

第三,闲置院落使用权变现。近年来,随着乡村休闲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来投资者、经营者进入乡村旅游经营领域。为了满足他们对经营场所和服务设施的需求,有大量郊区农民以整体租赁形式将闲置房屋使用权转让,受让者对房屋进行改造,使其具备居住和乡村旅游接待双重功能。延庆县岔道村、怀柔区慕田峪村、朝阳区高碑店村、昌平区德陵村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民居功能拓展突破了传统“农家乐”的赢利模式,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充足的资金,极大地提升了乡村旅游接待的品质,增加了乡村旅游业的附加值,也让农民获得了物权收益。有相当多的因为农民进城买房居住而闲置的农村院落因此得到了利用和保护。

技术资金联动专业打造新型业态。通过宽松的投资环境吸引具有先进经营理念的外来投资者进入,利用田园景观,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为游客提供乡村生产生活休闲体验以及住宿、餐饮等基本服务设施的经营行为属于此类投资。北京市八种乡村旅游新业态中的绝大多数,都属于这种融资模式。昌平区金利牡丹园占地200余亩,投资者为安徽亳州药材商。通过租赁,获得了土地使用权,精心挑选种植了上百种可以食用的中草药。以此为依托开发了花卉观赏、特色药膳餐饮服务,成为昌平区最早一批乡村酒店经营单位。

政策优惠吸引大项目落地。“投资拉动”的直接体现,是大型综合性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和落地运营。近年来,北京市市区两级政府,出台了土地、税收等多种政策措施,优商、惠商、安商,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投资商投资京郊旅游业,一批投资巨、档次高、体量大、功能全、复合型的休闲度假旅游项目,纷至沓来,引领了北京甚至全国的休闲旅游新潮流。拉斐特城堡酒店是国内唯一完全仿造法国城堡原形而建的酒店,酒店规划建设用地3000多亩,相关配套设施一应俱全,酒店古朴典雅,雄浑大气,使客人在参观城堡的同时能尽情领略法国文化的深厚底蕴。目前公司正加紧实施以法国城堡文化为依托的后续相关设施的建设,在城堡文化、法国酒文化、酒店会展、住宿餐饮、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现代都市农业等方面做出一批精品项目。

区(县)政府,提供免费交通旅游大巴,让社区居民更加方便地走进乡村,体验乡村旅游的魅力。与此同时,通过“城乡和谐手拉手”活动,组织民俗接待户到北京城体验“京城都市旅游”,开阔了乡村旅游经营者的视野。2008年以后,进一步扩大了“乡村旅游进社区”活动的规模,将乡村旅游宣传手册大规模地摆放进了社区,深入挖掘乡村游潜在客源。“乡村旅游进社区”系列活动的开展,既宣传了京郊精彩的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也拓宽了客源互享、城乡互动的渠道,实现了城乡交流、和谐发展的目标。

目的地主题社区,品牌营销。乡村旅游产品种类各异,通过打造主题产品,营造主题社区,吸引游客关注度,进行了品牌营销。近年来,北京市旅游局创意策划了内容丰富的乡村旅游特色产品,组织主题鲜明的社区营销活动,塑造了别具一格的乡村旅游的品牌形象。2007年以来,通过打造“一沟(带)一品”,明确了33条乡村旅游示范特色沟(带)的定位;通过打造市级民俗村“一村一品”,塑造了77个市级民俗村的产品特色和品牌形象。2006年以来,北京市旅游局联合北京市农工委、北京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单位举办了“寻找美丽乡村”评选活动,评选出44个京郊最美丽的乡村。目前,77个荣获“京郊最美丽乡村”称号或进入“京郊最美丽乡村”提名名单的市级民俗村已经纳入了北京市旅游局“一村一品”的创意策划名单中,多数已经完成了整体创意策划,形成了鲜明的品牌形象。

网络虚拟社区,网络营销。北京市旅游局还敏锐地捕捉到了日渐壮大的网络虚拟社区的市场需求,重点加强北京乡村旅游的网络营销的力度,以适应国内旅游的散客化潮流和乡村旅游的自驾车市场发展趋势,建立新型乡村旅游产品分销模式。2009年五一节前,通过“北京欢迎您——200万张旅游景区门票免费奉送”活动,以北京市旅游局网站和携程旅行网为平台,以远郊区县的景区为主导,将70万张绿色门票采用网络方式公开发放,实现了“把魅力都市留给客人,把美丽乡村留给自己”的目标。目前,2009版北京京郊80万旅游手册免费发放工作已经启动,北京市民凭身份证不仅在北京市各个旅游咨询点可以领到这个册子,还可以通过北京旅游网办理申领手续。这些举措受到了广大网民的热烈追捧。此外,在北京市旅游局大力推动下,各区县旅游局也不断创新营销方式,加大网络营销力度,举办了“瑰丽百草畔网络摄影大赛”、“房山上方山爱心奉献”等网络推广活动。这些活动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优势,让虚拟社区的网民不断成为乡村游的实实在在客源。

篇(2)

(一)低碳乡村旅游的概念

在追求“生态文明”“节能减排”的目标下,旅游业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趋势不可阻挡,乡村旅游本身具有自然生态性,其发展也必然要求生态化、低碳化。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和低碳旅游相关概念的归纳与总结,对低碳乡村旅游界定如下:低碳乡村旅游是指将乡村旅游“低碳化”,是乡村旅游与低碳旅游的综合,即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本着低碳经济的理念,使用低碳技术和相关政策措施对乡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宣传倡导低碳理念,让旅游者在旅行中自觉减少碳排量,实现高效低耗的乡村资源利用和最小化的乡村社区环境损害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

(二)低碳乡村旅游的内涵

低碳乡村旅游与传统乡村旅游相比具有很多不同之处,低碳乡村旅游是具有低碳体验和教育功能,以减少旅游活动中碳排放和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为基础,重视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推动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低碳乡村旅游模式的构建

(一)低碳乡村旅游模式构建的理论

1.循环经济理论是必备的理论基础。低碳乡村旅游注重资源再利用、关注环境、倡导节能减排,在旅游吸引物的构建、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体验环境的培育、旅游消费方式的引导中,运用低碳技术,融入碳汇机理,倡导低碳消费,来实现乡村旅游的低碳化发展目标。而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可持续重复利用的方法来缓解资源、环境的有限性与发展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解决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循环经济在低碳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应用,事实上就是通过清洁生产、资源再造、环境修复等途径,形成旅游业与乡村产业循环体系,完善乡村基础设施体系和构建低碳保障体系,实现乡村旅游地经济、社会和环境多赢的战略目标

(二)低碳乡村旅游模式构建的路径

低碳乡村旅游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不仅需要理论的指导,且需要乡村农户、旅游企业和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推进。具体模式可参见图1。

三、低碳乡村旅游模式实施的方法

乡村旅游作为国内旅游的重要形式,是国内旅游中的一匹“黑马”。在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紧缺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发应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面向低碳经济,以积极的姿态,学习现有的低碳示范区,引导乡村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实施低碳乡村旅模式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政府应加强各部门间的合作,共同宣传乡村绿色旅游、低碳旅游;多做公益广告,强化公众的环保意识,使其了解低碳旅游,促进公众在乡村旅游中主动进行绿色消费,践行低碳旅游,追求低碳生活。

培养旅游者与农户的低碳旅游意识,营造低碳乡村旅游环境。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乡村农户是低碳乡村旅游氛围的营造者,低碳乡村旅游模式落实到实践中并取得可观效益,最关键的就是要使活动主体,即旅游者,和乡村农户自觉树立低碳旅游意识。乡村旅游目的地可利用多媒体、广告牌及宣传手册向广大旅游者广泛普及低碳环保理念,使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从饮食、住宿、交通、购物及娱乐活动等方面自觉购买使用含有低碳性质的商品和服务。

篇(3)

现如今,在国家乡村旅游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政府和农民具有较高的积极性,乡村旅游在国内遍地开花,在欣欣向荣的现状下,同时也暴露出诸多的问题,尤其是乡村旅游投融资这一方面表现出诸多不成熟的问题。目前,国内乡村旅游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外来投资商、乡村集体组织和乡村居民个体,乡村旅游的投融资模式决定着投资主体的利益分配,因此,研究乡村旅游投融资问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旅游利益冲突,解决利益纷争的后患,使乡村旅游利益分配更加透明、公平、有效,从而促进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对现有乡村旅游投融资方面的文献整理分析过程,发现国外的许多学者将重点放在了旅游投融资方式的研究上,对于乡村旅游投融资方式的研究甚少。Denis Claude等人(2009)以产业组织为视角,探讨了临近旅游地投资质量与旅游地声誉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来提高旅游地的投资质量,从而实现旅游地声誉提高的这一目标。Ruth Rios Morales等人(2011)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来研究分析政府的政策、行为与旅游业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提出建立和实施健全的政策法规能有效的促进有关部门吸收旅游投资,实现旅游业稳健发展。

国内学者对乡村旅游投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投资主体构成和主体关系上。许振晓(2002)分析了民营资本投资乡村旅游存在的三大误区,民营投资具有短视、逐利、体制不健全的特点,并提出民营乡村景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1]。龙茂兴、张河清(2006)乡村旅游面临资金不足、投资短缺的问题,并且提出应该协调好政府、农村集体、旅游企业、农民的利益分配的问题,从而实现乡村旅游健康、持续的发展[2]。黄郁成、张国平、李金波(2007)分别对国内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投资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了乡村旅游投资主体的关系以及政府、外来投资商、农民的利益分配情况[3]。陶莎(2011)在产权制度理论的基础上,以南宁市“美丽南方”忠良景区为例,研究分析各个阶段的投资模式,提出通过股份制建立产权制度,兼顾政府、投资商、农民三方的利益[4]。任春(2009)分析了广东省乡村旅游融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稳固原有融资方式的基础上,要大力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和方式[5]。王林秀,张莉娜(2011)提出在 BOT模式下,通过“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利益分配等方面内容,构建了新农村旅游基地运营机制[6]。田敏(2011)认为乡村旅游投资主体为政府、投资商、乡村居民,投资中存在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融资渠道单一、投资机制存在缺陷等问题,并提出了改善投资环境、优化投资结构、拓宽融资渠道、加强政府引导,有效推进乡村旅游投资路径[7]。

二、乡村旅游投融资现状

(一)乡村旅游投融资的利益相关者

现阶段,乡村旅游投入资主体主要是当地政府部门、社区居民(村民)、旅游企业[8]。

1.政府部门

目前,中央政府将发展乡村旅游纳入三农发展的大战略之下,政策利好形势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的了广阔的前景与空间,政府部门在乡村旅游开发与投资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扮演者主导人的角色。涉及到乡村旅游开发的部门,从层级上可以划分为省、市、县、乡,乡村旅游开发的关键层级在县、乡;从职能上乡村旅游开发涵盖了旅游、林业、水务、农业、建设、环保、宗教等部门,政府的投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市场营销,投资数量较大,获得的收益较低。

2.村民

虽然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村民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但村民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参与度很低,参与方式也很单一。对于旅游规划工作的编制、旅游事项的决策问题、旅游企业的运营与管理,村民很少参与到这种高级的旅游活动中,拥有很少的发言权;村民拥有资金较少,抵御风险能力很弱,这些因素也制约村民参与到大型旅游项目。

3.旅游企业

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旅游企业以三种形态存在,第一种是与资源管理部门合作或从中衍生出的旅游企业,第二种是外来投资商所经营与管理的企业,第三种是村民或村集体所开办的个体户或者集体所有制的旅游企业。这些旅游企业带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特点,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往往会忽视当地居民的利益,忽视对环境的保护。

(二)乡村旅游投融资模式

乡村旅游投融资基本上是围绕着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政府、旅游企业、村民这三者展开的,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乡村旅游投融资模式进行分类(见表 1),目前,在我国,乡村旅游投融资模式基本上是由政府、投资商、村民三者主导或者合作而形成的,而合作的投融资模式已经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主流。

三、乡村旅游投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数量无法满足乡村旅游发展的需要

目前制约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资金短缺问题。相对于旅游度假区的开发来说,乡村旅游开发所需要的资金相对要少得多,但乡村旅游的开发具有特殊性,其开发的范围、空间要广,需要的资金也随之增多。一般情况下,开发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道路交通状况的改造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开发旅游要兼顾旅游者各个方面的需求,探究原真、原味、原生态的同时,也要满足旅游者对于卫生、快捷、创新诸多方面的诉求。

(二)乡村旅游投融资结构不合理

1.千村一面――重复投资

乡村旅游如同春风一般,把政府、村民、企业全都调动了起来,在高度积极参与的同时,这种冲动投资行为,往往缺乏精准的定位,这导致乡村旅游出现了“千村一面”的现象。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镇、存都出现了重复投资、开发的现象。缺乏细致的调研与精准的定位,使得这种投资行为大干蛮干,一味模仿复制成功的案例,并没有充分挖掘当地的优质资源,无法满足旅游者猎奇求新的需求,走到哪里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2.无法协调经济、社会、环境利益

各投资主体投资、开发过程中往往具有短期逐利的特点,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谋取利益,及早收回投资成本,赚取利润,但旅游开发,特别是乡村旅游开发,往往具有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这就会导致投资者减少成本,特别是社会成本与环境成本的投入,在开发的过程中忽视对环境的保护,使得无法协调好经济、社会、环境的利益。

(三)投资机制不健全

乡村旅游融资机制主要是政府主导的投资机制,是由政府负责决策、实施与调控,市场主导型投资与多元化投资在乡村旅游开发中仍处于初级阶段。在现有的投融资模式中,特别是投资商与村民的合作投资中,往往缺乏风险保障机制与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导致乡村旅游在运营与管理的过程中,村民的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民愤难以平复,对乡村旅游健康、持续的良性发展埋下后患。

四、乡村旅游投融资扩展路径

(一)加大投资吸引力度

投资数量不足极大地制约了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态势,加大投资吸引力度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一步,每个乡村都应该采取优惠政策来吸引投资,在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初期通过电视、网络媒体进行宣传,进行招商引资,不仅为项目启动带来资金,这也是对乡村旅游的免费的宣传。鼓励每个村镇的旅游开发积极与网络平台实现互动,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众筹投资等新颖的投融资模式,打开融资渠道,让更多人参与到乡村旅游的投资中,实现乡村旅游的网络开发、投资、营销、经营与管理。

(二)优化投资结构

1.培育优势特色,打造一村一品

开发乡村旅游并不能一味复制成功的案例,要深度挖掘旅游者内在需求,并结合本地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特色,培育最优质的资源,打造最优质的乡村旅游产品。使得每个旅游者都能看个或提到某个旅游产品或商品,都能叫得出旅游地的名字,实现一村一品,这就是开发乡村旅游的成功所在。

2.协调好经济、社会、环境利益

乡村旅游的开发只注重经济利益、忽视环境利益、社会利益的做法非常短视,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培育村民爱村、护村的意识;加强对投资商的教育,并且建立村民投资商互相监督机制。环境、社会投资的收益虽是无形的,但其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加大社会资本的投入,为旅游项目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与当个各方利益相关者建立好融洽的关系,使后期的乡村旅游运营与管理顺利进行,减少矛盾与摩擦;加大环境投资,营造舒适、清新、美好的环境,不仅有利于吸引旅游者,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而且会提高当地村民的生活品质,造福子孙后代。

(三)拓宽融资渠道

1.建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基金

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要深入挖掘资源和调查分析客源市场,最关键的是要解决资金的问题,乡村旅游项目大且区域广,所需要的资金相应地多,投资商往往无法往往难以负担大型项目的投资,就需要调集社会多方的资金来满足乡村旅游发展的需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基金的基金来源主要有:(1)政府财政拨款、旅游扶贫资金纳入到旅游产业发展基金的范围中;(2)向旅游饭店、旅行社、旅游咨询企业等征收乡村旅游发展基金;(3)筹集民间、海外资金作为旅游产业发展基金;(4)利用互联网金融,网络众筹资金。

2.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

乡村旅游主要依赖于旅游资源和良好基础设施进行发展,若旅游资源建设不足或者是配套设施较差,那么就对旅游者不具有吸引力,若乡村旅游投融资能登陆资本市场,借助外部资金快速发展,从而进入良性循环阶段,乡村旅游产业也因此获得良好发展。因此,支持符合条件的乡村旅游企业上市,通过企业债、公司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加强债券市场对旅游企业的支持力度,发展旅游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

3.采用PPP 模式融资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是指政府为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给效率,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对于乡村旅游中具有明确收费基础的,并且经营收费能够完全覆盖投资成本的经营性项目,可采用政府授予特许经营权,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移交(BOOT)等模式推进;对于乡村旅游中经营收费不足以覆盖投资成本、需政府补贴部分资金或资源的准经营性项目,可通过政府授予特许经营权附加部分补贴或直接投资参股等措施,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BOO)等模式推进;对于缺乏“使用者付费”基础、主要依靠“政府付费”回收投资成本的非经营性项目,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采用建设―拥有―运营(BOO)、委托运营等市场化模式推进。

4.加大农村居民投资参与力度

农村居民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往往处于劣势的地位,参与度很低,而且现实的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往往是将居民的利益撇在一边,造成了乡村旅游后期利益纷争的隐患和管理成本的增加。应着重从以下方式来加大农村居民的投资份额,积极鼓励居民参与。第一是采取股份合作形式,将劳动联合与资本联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第二是把乡村旅游贷款、支农资金直接分发到户,直接有效推动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第三是农村居民或村集体可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机构,对乡村旅游进行运营与管理,实现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农村居民的参与,对居民的利益有效的保护是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四)政府引导协调

政府在乡村旅游的建设与开发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如投资主体利益冲突,环境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得不到有效的协调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政府来协调与引导。政府通过引导、协调的方式兼顾各方利益,处理好利益纠纷。由于乡村旅游发展还处于不成熟的起步阶段,政府还应承担起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从素质与经营理念入手,培养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服务人员等多方面人才,做好乡村旅游软实力的建设工作。

五、结论

目前乡村旅游开发都是带有冲动型开发的特色,但乡村旅游投融资的效率往往是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市场化相对等的。乡村旅游投融资主体主要是政府、旅游企业、农村居民,目前投融资方式主要是政府主导、旅游企业主导为主,发展的主流趋势是政府、旅游企业、农村居民合作乡村旅游投融资模式。根据乡村旅游投融资所暴露的弊端,对症下药,积极扩展乡村旅游投融资扩展路径,对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建设做好资金保障。然而光是有资金也是不够的,还应打造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产品,提高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打造出具有实力的品牌,是乡村旅游能够健康、持续地在旅游市场中存活下来。

参考文献:

[1]许振晓.民营乡村景点投资问题及其对策[J].旅游学刊,2002,03:18-21.

[2]龙茂兴,张河清.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析[J].旅游学刊,2006,09:75-79.

[3]黄郁成,张国平,李金波.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关系研究[J].旅游学刊,2007,06:75-79.

[4]陶莎.乡村旅游中的产权与投融资关系研究――以南宁市“美丽南方”忠良景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26:16187-16190.

[5]任春.广东省乡村旅游目的地融资方式的拓展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9,06:292-295.

[6]王林秀,张莉娜.基于BOT模式的大洞山新农村旅游基地运营体系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1,15:9257-9259.

[7]田敏.乡村旅游投资刍议[J].中国商贸,2013,20:118-120.

[8]胡文海.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7):4-5.

[9]郑群明,钟林生.参与式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旅游学刊,2004,04:33-37.

篇(4)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浅谈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意义及模式

收录日期:2013年9月25日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乡村生态旅游强调生态文明的理念,更为注重乡村生态系统的保护,这恰恰与我国乡村广为分布、乡村自然资源多样以及乡村民俗文化丰富的现实条件下发展旅游的要求相一致。

一、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意义

(一)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举措。乡村生态旅游需要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基础,它是一种与生态环境保护冲突最小、目标最为接近的“农业产业”和“生态产业”。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将促进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转移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促使农民转而利用农村现有的空间资源和绿色资源,就地发展第三产业,拓宽了劳动力转移渠道。

(三)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乡村旅游区是城乡文化的一个交汇点,乡村生态旅游可以加深城乡相互的理解与认同,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乡村旅游区集中在城郊和旅游景区周边,都是在未来城镇发展的方向,因此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特别的意义。

(四)丰富旅游内容,增强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乡村生态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一种新形式,乡村旅游区不仅丰富了旅游内容,还增强了旅游的吸引力。优越的区位和交通,较好的农业产业基础,原生态乡村环境,乡村旅游将会成为旅游产业的一个主打产品。

二、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经营模式

乡村相比城市而言比较落后,无法独立进行区域旅游开发,需要引进外部资源。由此,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依据各种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就构成了不同的乡村生态旅游区的经营模式。根据各参与方的职能、利益以及合作方式,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可采取以下几种不同的经营模式:

(一)分散自主经营模式。分散自主经营模式,是以乡村社区居民为主体的产业组织模式。根据自愿互利、民主管理的原则,以各个单位业户为经营单位,自发组建。该经营模式的经营主体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所有者,而不再通过委托或者租赁等方式交给外来企业经营,这就实现了旅游开发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从经营规模上看,采用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即提供“农户型”乡村旅游产品。

这种分散自主的经营方式最容易为广大农户所接受和选择,但是对于乡村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和规范发展而言,它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农户从事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职业素质不高,追求短期利益,由于简单效仿产生旅游活动单一、旅游项目过于重复的问题,逐渐使乡村旅游失去趣味性和乡村性;由于乡村旅游经营者自身在经营观念和经济实力等方面的限制,在市场推广和服务管理方面存在很大弱势。因此,需要成立乡村旅游协会,通过制定共同的发展目标和管理制度,规范约束了农户的经营行为,在民主意识的指导下更有效地发挥这种经营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公司十农户”经营模式,在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乡村地区,通过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运营能力的旅游企业,对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环境改善进行经营管理,与乡村农户合作开发乡村住宿、餐饮等接待设施,带动并组织村民参与开展乡村民俗观光旅游活动,通过市场营销招徕众多旅游者,建设具有特色吸引力的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

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公司通过资本投入和技术输出,对乡村旅游地拥有经营权,同时对各农户的餐饮和接待服务产品,在一定程度上由公司负责,进行统一定价和规范管理,控制农户的分散经营,二者优势互补,在经营层面而非产权层面上实现了一体化。

但由于资本和组织上的强势,公司通常处于优势地位,农户处于弱势地位,在制定合约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在推广该模式时,需注意公司和农户都是乡村旅游开发的经营主体,必须坚持以公司为龙头、以农户参与为基础的乡村旅游地内部产业组织合作机制,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同时,不可忽视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协调机能,确保乡村社区旅游一体化发展。

(三)社区+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在“社区+公司+农户”的模式中,公司与当地社区(如村委会)进行合作,通过基层政府组织发动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同时对农户接待服务、参与旅游开发进行专业培训,并制定相关的运营标准,以规范农户的经营行为,保证接待服务水平和乡村特色,从而全面保障公司、农户和游客的利益,促进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多主体参与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中,“社区”是指作为社区代表的乡村旅游协会或代表基层利益的村委会等机构,主要负责组织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规范农户经营行为以及乡村旅游市场秩序,并且监督公司的管理人员以及财务状况;公司着重于乡村旅游地的投资、开发、经营与管理;农户是提供旅游产品和接待服务的基本单元,是保证社区参与的基本力量。

社区+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特点是便于发挥旅游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优势,充分保障各利益主体的开发成本和利益均衡分配;同时,有利于社区居民实现经济和社会增权,使社区居民全面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活动,保证乡村旅游长期的吸引力。

篇(5)

乡村旅游源于19世纪中期,在欧洲发达国家出现了这种以体验乡土气息、领略田园风光为主的旅游形式。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乡村旅游成为了一种大规模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的一项新亮点,它以非常快的速度,迅速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乡村旅游业起步比较晚,大约是在20世纪50年代,是适应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山东省石家庄村率先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势头十分强烈,现代的乡村旅游首先在经济发达的省份和大城市展开。乡村旅游的发展初期是属于自发型,主要是城市居民在双休日到附近的农村旅行,以一日游为主,旅游方式简单,主要为全家或者和好友一起出游,自主性强。乡村旅游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到现在进入了自觉阶段。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一)国际乡村旅游发展形式

1.休闲、观光、度假旅游。欧美发达国家的旅游者喜欢到乡村度假,尤其是那些风景优美、远离喧嚣城市的农村甚至是比较偏僻的地方,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修养身心,体验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许多旅游者住在当地农民的家里,和他们一起生活,吃着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一起在农场里劳动。例如在美国西部的许多农场,都有为那些来自大城市的旅游者提供住宿休息的设施,这些旅游者还可以和农场主一起放牧、割草或者采集水果、农产品。在劳动中,他们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增加感性认识。

2.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这种模式下的乡村旅游主要是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使游人在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的同时还体味着几千年历史积累下来的民族文化。参与这种旅游的消费者群体的文化水平比较高,他们来到乡村主要是体验和欣赏传统的文化,而这些文化在工业文明的浪潮中早就被湮没。来到乡村的旅游者是要以发现的眼光去寻觅传统的文化和古老的习俗。比如乡村的民居、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流传着的乡村戏曲、武术、杂耍等。对于这些旅游者来讲,到乡村去旅游主要是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是获取高层次生活的需要。乡村旅游成为一种更高档次的旅游方式。国际上开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最好的是匈牙利。匈牙利的乡村旅游模式,即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范式。

3.农业旅游。“农业+旅游”式的乡村旅游现在正成为许多地方和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又一个模式。以旅游带动农业,以旅游促进农业的发展,把农业生产和旅游活动结合起来,使农业和旅游业的相互促进,既能够增加旅游业收入又带动农业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据预测,欧洲每年旅游总收入中农业旅游收入占5%~10%。仅法国乡村旅游每年可给农民带来700亿法郎的收益,相当于法国全国旅游业收入的1/4。

4.生态乡村旅游。把生态旅游和农业旅游相结合,建立生态农业园,用高科技手段来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的种植与管理。旅游活动在生态农业园内进行,旅游者通过在农业园内生活,参与农业园的劳动。并且可以通过购买或者租赁的形式在农业园内选择一块土地,自己种植一些农作物。有的国家的生态农业园非常大,形成一个联合体,乡村旅游活动都在生态农业园内进行。进行生态农业旅游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是波兰。波兰的生态农业旅游区的面积超过了4000公顷。

(二)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最初是一种自发型的,没有具体的模式和组织运做,是在探索中不断发展。最初的乡村旅游者主要是国际游客,这些旅游者不再到那些传统的旅游热点,而是到一些比较偏僻落后甚至是尚未开发的地方去旅游而且乐此不疲。他们喜欢到中国的内陆和边远地区,尤其是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地方。都市里无法体会到那些原汁原味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乡土习俗,而在上述地方却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随着到乡村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乡村旅游”这个新的旅游形式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并且逐渐形成了几个大的乡村旅游热点地区。例如江苏的周庄、同里、乌镇等以江南的小镇古色古香的建筑和水乡生活方式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皖南黟县的南屏、歙县的郑村(棠樾牌坊群)、徽州的汤口等村落生产纸、笔、墨等工艺品,以传统的制作手艺和富有特色的民居建筑为吸引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几个地方的乡村旅游搞得红红火火以外,还有许多颇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地尚未开发,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这些尚未开发的乡村旅游地大多数都位于偏僻的地方,尤其是在中国的西部以及那些老少边穷的地方,那些地方农业经济不发达、工业落后、交通不便,因而不为外界所知。但是当地的风景却十分优美,并且得以保存了众多原始奇特的自然景观和古朴浓郁的民族文化,成为发展旅游业的后发优势。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经济发展,以乡村旅游带动扶贫工作,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模式。以贵州省为例,贵州省大约有85%的人口居住在农村,经济水平比较低。贵州省少数民族众多,大多村寨是珍稀民族文化的保留地。贵州省提出“以旅游促进对外开放和脱贫致富”的指导思想,创造出四个主要旅游扶贫模式:一是景区带动,如黄果树景区就带动四周村寨的农民脱贫致富。二是发展村寨旅游。如郎德苗寨、石板寨、镇山村等,旅游成了这些村寨经济发展的支柱。三是企业加农户生产旅游产品。如台江民族刺绣厂,带动千家万户在搞民族刺绣蜡染。四是把旅游当作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如荔波、施秉,县域经济的发展靠旅游。据不完全统计,到2002年底,贵州农村有53.2万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摆脱了贫困。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层次

乡村旅游从发展层次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一)基础层次

以观光度假休闲为主,吸引物主要是乡村幽静的环境、秀丽的景色、淳朴的民风和较为缓慢的生活节奏。乡村旅游是使城市居民体验乡村劳作、了解风土民俗、领略田园风光和回归自然的最佳方式。这种以观光度假为目的的国外游客大多数是来自经济发达的都市,收入水平比较高。因此基础层次的乡村旅游的客源十分稳定,游客的重游率比较高。根据法国的统计数据表明,有70%游客采取乡村旅游度假的方式,更有超过15%的旅游者每年都住在同一地方。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地大多数是以观光为主。参加乡村旅游的国内游客,绝大多数是为换个环境来度过假期生活。因此主要是去那些接近城市的附近农村旅游,出游的时间也都比较短,一般是利用双休日或者其他假期一至两天的时间。

(二)提高层次

注重乡村旅游的内容和文化内涵。乡村旅游内容要广泛而富有特色。在国内客源市场上,许多游客对于农业生产活动很有兴趣。“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和采摘各种农产品的旅游很受欢迎。

除了以在农田里耕种、采集等方式让游客来体验农村生活的乐趣之外,传统的制作工艺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吸引物加以发扬。天津杨柳青年画、贵州蜡染、南通扎染、潍坊的风筝、手工造纸以及各种刺绣、泥人、甚至是食品的加工,都可以成为乡村旅游的文化依托。例如澳大利亚葡萄酒业生产制作就成为澳大利亚文化的重要组成,澳大利亚葡萄酒业已成为重要的乡村产业。并且由此产生了澳大利亚葡萄酒业旅游。

在提高乡村旅游层次的另外一个吸引物就是乡村所保留下来的珍贵的传统文化、风俗和完好的古代建筑。巍峨气派的乡村宗祠祠堂,高大挺拔的镇村古塔,村边的土地庙等等,是乡村在历史发展中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乡村居民生活。还有一些民俗活动也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一些乡村风俗习惯像我国各地的锣鼓戏、舞狮子、扭秧歌、祭祀谷神等,都可以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引力点。

(三)可持续发展层次

乡村旅游发展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世界保护联盟(iucn)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在不损耗或破坏资源的情况下所允许的开发过程。这些资源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还包括社会资源和人文资源。乡村旅游的发展有的是依托美丽的自然风景,有的是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和珍贵的传统文化,有的是以生态农业园区来开展旅游活动。农村和城市相比是“保守地带”,因此才能够保持一些原生态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但是这些也相对脆弱,而开发旅游,会不会给相对落后的农村带来冲击,从而导致农村生活模式发生巨大变化,农民模仿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导致一些传统文化的解体?在贵州省早期开发的一些乡村旅游地就曾经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为了方便游客住宿,在青石寨外围建立起洋楼,往日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耳边到处可以听见山歌对唱。如今却是卡拉ok在播放流行歌曲。那些淳朴的少数民族不在安于现状,外出打工,剩下老弱妇孺……。长此下去,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就丧失了,乡村旅游必定会走向衰退。因此,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文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不破坏资源,尤其是社会文化资源。不破坏少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如何在开发旅游的同时,又能够有效的保护珍贵的文化?这就要求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走新的路子,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要求,追求旅游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提高乡村旅游质量,即追求旅游精品,不能乱开发,乱建设。要有统一的规划,在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的引导和指挥下,乡村旅游地的群众积极参与旅游中来,并且要引进市场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运作,实现利益共享。既有效的调动农民开发旅游的积极性,又加强管理,避免出现一窝蜂乱开发搞乱市场最后吓跑游客的现象。

结论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各地农村风俗各异,乡村旅游在我国发展有着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因此,当前在乡村旅游热潮中,应该紧紧抓住有利时机,进行精心准备,及时推出精品乡村旅游线路,打造乡村精品旅游地,重点是神奇的自然景观、灿烂的多民族文化、古老而美丽的地方。在市场上尤其是国际旅游市场打造“中国—乡村旅游胜地”的形象,使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篇(6)

一、重庆乡村旅游资源基础及市场规模

乡村旅游是一种以传统的农业经济和乡村资源为基础,以城市居民为巨大潜在市场,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欲望为目的的旅游产品。传统的农业资源借助这种产品能够实现更高的附加值。重庆自古就是物华天宝、人文荟萃之地,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底蕴和社会人文环境孕育了丰富多样的乡村旅游资源。从田园风光、乡村聚落、乡村建筑到农耕文化、民风民俗、节庆文化;从农业观光到农产品品尝、购物;从传统农业生产到现代化高效农业等等,均有可开发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景观,为重庆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重庆具有区别意识的乡村旅游自2000年才开始自主发展,现已具有一定的规模。2006年,重庆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达1676万人次,占全市国内旅游接待人次数的24.69%,实现直接旅游总收入9.3亿元。目前,全市共有乡村旅游景区(点)数2470个,客房数总量74208张床位;全市被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单位共12个;直接吸纳农民就业人数5.3万人,间接提供劳动就业岗位12万人;到2010年,全市旅游农业游客总量将达到1850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1%,预计约占当年全市国内旅游总人次的18.5%,重庆乡村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二、重庆乡村旅游市场发展模式及其面临的挑战

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强大的综合带动、文化交流、信息流通和辐射功能,也是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载体。目前,重庆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大致有五种:(1)农家乐及乡村饭店发展模式。重庆乡村旅游发展主要以农家乐作为载体,全市的“农家乐”数量已多达3650余个,年接待游客量达到1000余万人次,占重庆乡村旅游旅游收入的85%左右。此外,还有部分乡村饭店在传统农家乐基础上发展起来,主要分布在“一小时经济圈”区域。(2)生态及高科技农业园模式。该模式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发展势头良好,是重庆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模式。主要分布于重庆市现代农业园区(渝北)、重庆生态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区(北碚)、重庆市农业科技博物馆、巴南区百里生态农业经济长廊、万州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园等。(3)森林公园模式。该模式是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原始形态。主要分布于南岸区南山、沙坪坝歌乐山、北碚缙云山、江津四面山、南川金佛山、万盛黑山谷、武隆仙女山森林公园等。(4)古镇民俗节事模式。主要分布在各级历史文化古镇和民族风情村,如重庆美丽乡村嘉年华、土家族摆手舞节、垫江牡丹节、三峡柑桔节、永川茶竹文化节、北碚静观腊梅节等。(5)景区带动型模式。主要是指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把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剥离出来,吸纳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从而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形成旅游景区和社区经济的互动发展。如南岸南山片区、长寿户片区、武隆仙女山片区、金佛山片区、东温泉片区等均属这种模式。 重庆是拥有8.2万平方公里土地、3000多万人口的年轻直辖市,大城市与大农村的二元结构十分明显。目前,重庆发展乡村旅游面临着以下问题:(1)乡村旅游模式发展不平衡,配套功能服务产品不齐全。目前,除农家乐模式较为成熟外,其他乡村旅游模式如生态农业园、森林公园、民俗节事旅游等在产品规划、建设、包装、宣传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不齐全,不能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要。(2)乡村旅游产品档次较低,乡村核心文化挖掘不深入。很多乡村旅游产品无法反映农事农艺、乡村生活、乡土习俗、劳作体验等乡村核心文化内涵,更缺乏具有参与性、知识性、娱乐性,能充分展示“村野文化”的旅游活动内容。(3)乡村旅游产业效益不高,经济联动效应不明显。乡村旅游理应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源和加速器,但目前重庆市乡村旅游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还不高,所占比例偏低,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拉动作用不够充分。

三、重庆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建议

首先,因地制宜地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以市场导向配置资源,引导乡村旅游向优势地区集中。加强“一圈两翼”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分类指导和协调,架构“一环四走廊”的都市田园型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促进乡村旅游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渝西经济走廊”乡村旅游发展,加速推进渝东南“乌江画廊/武陵山区”新农村旅游,推进乡村旅游产品从“单一”向“个性化”转型,旅游经营从“单体”向“规模化”升级。

其次,深入挖掘乡村文化体验性内涵,创造差异化的特色品牌项目。充分利用乡村旅游主体行为上的参与性特点,在乡村田园风光景观意象和农耕文化意象突出的地方,开展生态型农业观光园,让游客参与农作劳动,体验农事之趣;针对乡村旅游文化层次上的高品位性特点,挖掘乡村民俗文化意象,设立民俗风情区,开展一系列游客参与性较强的民俗文化体验恬动。

第三,维护乡村景观的原真性,避免出现围城效应,确保重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者参与乡村旅游活动,贪图乡村特有的乡土文化,他们所荷载的异域文化会与乡土文化产生互动过程,有时在很大程度上会诱发乡村固有文化的演化与变迁。这会破坏乡村的原真性意象,从而降低乡村吸引力,最终导致乡村旅游根基的动摇。因此,必须采取适当措施,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来维护乡村特色景观的传统性和原真性;必须认真贯彻“开发与保护并重、开发服从保护”的旅游业发展方针,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走生态文明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篇(7)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因地制宜可以采取不同的模式,基本原则是要充分体现“社区事务,社区参与”。同时,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按照国际化视角推进。目前,贵州省已与新西兰政府和法国、奥地利、爱尔兰等国旅游机构就合作开发贵州旅游达成协议。要充分利用这些渠道和资源,使贵州的乡村旅游发展一开始就与国际接轨。贵州的乡村旅游应是有别于传统的文化观光旅游,是能够给游客提供深度文化体验的新产品。为此,在开发中如何保护、挖掘和培育乡村旅游文化就显得十分紧迫和严峻。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同时又能成功地保护文化遗产,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贵州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既丰富又脆弱,特别是不可再生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一旦破坏很难恢复,这是发展贵州乡村旅游业中需要把握的平衡点。

消除瓶颈制约

政府引导主要围绕五个方面

发展乡村旅游,贵州面临许多基础性的制约瓶颈,突出表现在三个断裂上:一是农民素质与现代旅游服务要求的断裂;二是落后的基础设施和环境与旅游发展要求的差距;三是分散的村寨与市场的断裂,农民很难直接走向市场。为此,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从以下五个方面整合资源,加快乡村旅游发展。

一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结合中心工作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将其作为扶贫工作的新抓手、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引擎、发展旅游的新亮点、就地实现非农化和改造农村的新途径,高度重视、高度定位,利用旅游振兴委员会的工作机制,成立乡村旅游发展主题工作组,协调有关部门,形成发展的合力。

二是要整合现有的各种资金渠道,保障乡村旅游建设需要。以贵州省的财力来看,开辟新的专门资金渠道很困难,但各种渠道的扶贫资金、农业开发资金、生态建设资金等很多,整合起来可以形成具有相当规模的投资。建议贵州省的乡村旅游规划由旅游局牵头,相关部门参与,明确各类资金向乡村旅游投入。

三是制定和实施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及社区居民的系统培训计划。乡村居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散漫、自由、不受约束的习惯,与旅游接待服务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反差。农民从自我管理的农业生产转向服务接待工作,在心理和行动上难以平衡心态。通过定期举办旅游培训和教育,消除农民对服务工作的顾虑,端正服务态度,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旅游服务水平。通过参加培训班,使农民在掌握服务技能中强化服务意识,逐步完成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过渡。

四是引进先进管理技术,逐步推行规范化管理。通过对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农户评定考核,具备条件的颁发“旅游接待许可证”。对接待服务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推行上岗证制度,并定期检查。推行评优活动,对条件较好、服务质量优秀的农户进行星级评审,并挂“星级牌”,对村寨分级评定。注重法规体系建设,包括乡村旅游规划纲要、乡村自然与人文遗产资源保护草案、乡村游憩地利用规划实施细则、乡村旅游促进计划、乡村环境保护条例、乡村旅游开发申请条例、乡村旅游经营者上岗管理条例、乡村旅游质量投诉与责任事故处理条例等。

五是利用互联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以信息平台打造贵州乡村旅游。与传统媒体和营销方式相比,网络营销具有廉价、速度快、影响面宽、服务功能强、易形成个性特色等优势,更适宜乡村旅游的营销。建议建设贵州省乡村旅游网,集营销、预定为一体。网站的建设与运行,可以在政府的扶持下,公司化运作。

实施“新农村建设运动”

创新机制发展乡村旅游

发展乡村旅游需要大规模的资金、物资和人力,单纯依靠政府不可能,大规模吸引企业投资也不现实,必须进行制度创新。贵州农村如果把劳动力组织起来并实现有序的交换,将焕发出强劲的创造力,我认为,可以提出“新村建设运动”,以此来推进乡村旅游发展。

选择一批旅游资源富集、交通好的乡村建设乡村旅游示范区,政府负责组织专人搞好规划,派出专人加以指导并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大量的投入是通过农村居民互换劳动去解决。为使互换劳动在大范围内发展,并有利于农村行业分工专门化,政府可印制“劳动交换凭证”,并建立劳动储蓄银行,用存贷方式交换劳动或积累劳动,按较现代的建筑和生活环境要求,从更新改造住房、美化环境人手,推进规模化经营。由于受乡村土地分散、小规模经营的制约,当前乡村旅游存在分散、规模小、个体经营占主体,乡村旅游产品单一,产品深层次开发不够,产业经济结构不健全, 经济贡献小等问题。因此,以土地联合经营为核心,形成合作经营组织,综合利用乡村的景观资源和农业景观,建设乡村旅游基地,提供多方面、全方位的旅游产品与服务,推动乡村旅游的规模发展。

从要素组合的情况来看,以劳动力资本化创新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具备了非常好的条件:一是可以充分利用农村的大量过剩劳动力。只要政府出面组织或倡导,从“营造新居”,改善住房和居住环境入手,互换劳动不成问题。二是建设使用的石、沙、灰、砖、瓦、木材等均可就地取材,成本费用低,并可以换工方式取用。三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每年向民族贫困地区投入的扶贫资金、民族发展资金、民政救济资金、以工代赈款、农田基金款、城乡建设款等,加上有世界银行、联合国有关组织和各种国际慈善机构、民间社团的贷款和捐赠款等,只要相对集中使用,包括政府财政专列补贴基金供农民新居建设贴息贷款,用于农户购买水泥、钢材和装饰材料等,“新村建设”的展开不成问题。四是可选择一部分有专长的、有干劲的干部,经专门培训后充实城乡建设局组成新村建设指挥机构,具体实施“新村建设”的规划设计、资金筹措和现场组织指挥、技术把关等,使“新村建设”运动开展既轰轰烈烈,又科学扎实,不流于形式。五是利用开展“新村建设运动”带动其他各项工作,刺激乡(镇)村干部“为官一任、造富一方”,为老百姓办实事的积极性。不仅政府支出成本低,而且有利于把农村的官与民都纳入为同一目标而奋斗的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六是农村有大量能工巧匠和知识青年,只要加强组织和训练,可以成为“新村建设运动”中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

从世界范围看,韩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韩国上世纪70年代提出在全国农村开展”勤劳、自助、合作“,为更美好的生活而奋斗的”新村运动“取得显著成效。韩国的新村运动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目标是改善生活条件,包括修建住房、厨房、厕所,美化居住环境。第二阶段则更多面向农村,包括修桥、筑路、修建灌渠、公共推肥基地、农村公共建筑等。第三阶段直接面向经济建设,包括创办农场、林场及开发市场和开办工厂等等。韩国的“新村运动”采取民办公助相结合方式,利用了农村大量闲散劳动力,刺激了农民需求,带动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使韩国仅用25年时间就实现了经济“起飞”,创造了“人为的奇迹”。

附: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八种模式:

1、“农户 农户”模式。这是乡村旅游初期阶段的经营模式。

2、“公司 农户”模式。这一模式通过吸纳当地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经营与管理,在开发浓厚的乡村旅游资源时,充分利用农户闲置的资产、富余的劳动力、丰富的农事活动、丰富旅游活动。

3、“公司 社区 农户”模式。这一模式应是“公司 农户”模式的延伸。

4、公司制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发展进入快、起点层次高、开发有规模,如果思路对头、经营科学,容易使乡村旅游开发迅速走上有序化发展的道路。

5、股份制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通过采取合作的形式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按照各自的股份获得相应的收益。

篇(8)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农家乐 现状及问题 未来规划

从四川成都郫县第一家农家乐开始,这种乡村旅游迅速在全国各地的农村开展起来,成为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同时也为农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此,许多农村根据自身地理、历史特点,对乡村旅游进行新的探索,天津蓟县大平安村便是其中一例。

一、发展历史

天津蓟县大平安村是位于燕山山脉中的一个小山村,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农业、果木业较为发达,是大平安村赖以生存的基础。除此之外,另有少数村民从事养殖业。一直以来,大平安村都是以土地为依托的农业村,农业、果木业是他们最大的优势。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成为剩余劳动力而向城市转移,一方面造成了劳动力一定程度上的流失,另一方面也使大平安村对外开放程度提高,新事物、新思想不断涌进,村民觉悟不断提高。而大平安村处于京津近郊,风景优美,民风淳朴,符合城市游客回归自然、体验乡土中国的条件,发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产业水到渠成。老知青张承永上世纪六十年代经历了上山下乡运动,回城后对农村仍念念不忘。2002年,退休后的他来到大平安村,向村干部提出了自己关于农家乐发展的想法规划,进一步促成了大平安村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自2002年开始发展至今,大平安村共有农家乐46家,占全村总户的51%。加之其他从事旅游业相关产业的村民,共占了全村总数的60%。

二、现状及问题

大平安村发展农家乐至今已有九年,在这九年中,村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适应乡村旅游的发展,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而如今,农家乐旅游市场日渐饱和,游客在体验过这种旅游模式的新鲜感后,已造成一定程度的审美疲劳,乡村旅游要想继续发挥农村发展生力军的作用,就要及时调整思路,创新思想,在维持现有基本模式的基础上,解决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以期更好的为新农村发展服务。

(一)农家乐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亮点,并未得到所有村民的一致认可,对于那些没有能力开办农家乐的村民,他们更希望村干部集中力量发展农业、果木业。在针对大平安村村民的问卷调查中我们看到:有些村民对村干部发展旅游业表示赞同的同时,也希望村干部能加强农业、果木业的管理工作。村干部集中发展旅游业,越来越多的村民不再单纯依靠土地来生活,有经济条件、人力条件的村民开始转向旅游业,开办农家乐,大平安村的农业、果木业优势逐渐没落;与此同时,那些低收入家庭,没有条件开办农家院,又因大平安村农业的整体竞争力下降,而导致其农业、果木业的优势也不再突出。这些村民与其他人的差距越来越大,逐渐被边缘化。农家乐作为大平安村工作的重点,除了要开拓更广阔的发展道路外,也要把更多的村民纳入乡村旅游受益体系,得到更多村民的认可,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二)农家乐发展至今,形式难以创新,项目单一,易造成审美疲劳,导致客源减少。农家乐由于其地域上的限制和资金的不足,难以像城市一样营造大的娱乐项目,只能靠自然风光取胜。而大平安村风景秀丽,适宜养生,但却缺少名胜古迹和观光景点,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游客在体验农家安逸的生活之余,难免会感到单调无趣。农家乐不仅应让游客体验农家的饭菜、住宿,更应让游客融入到农家的氛围中,这一点尤为重要。就目前来说,大多数农家乐都热情好客、让人宾至如归,体现了农家淳朴、好客的特点;但从休闲、采摘等活动来看,现有的农家乐做的还远远不够。在我们的调查中,游客对农家乐的服务态度满意度比较高,而对文娱活动和采摘的满意度则较低,有很多游客都希望能在文娱活动方面予以提升。

(三)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旅游形式,其先天条件上便存在一定的缺陷。农家乐根植于农村,其交通条件、娱乐活动、卫生条件等都是一直以来争论的焦点。有人认为农家乐就要有农村的氛围,吃农家饭、住农家房才是真的体验农村生活,至于娱乐活动,就要以采摘、干农活为主。而有些人则认为,农家乐要想发展好,就要考虑游客的需要,游客们生活在城市,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农家乐要根据游客的需要,改造农家院,为游客们提供更干净舒适的食宿条件。此外,农家乐的发展潜力较小,近郊农村多依托于附近城市,游客来源有限,不易有大规模的突破。而且农家乐的季节性较为明显,客流量不稳定,旺季和淡季的收入差距很大。一般春冬季节,农家乐都鲜有游客;而五一十一长假,则家家客满。这种季节性差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使农家乐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三、未来规划

随着乡村旅游的日臻成熟,农家乐发展达到一定高度,继续发展难以取得更多的成就,为避免乡村旅游走下坡路,此时村干部和农家院经营者应放缓脚步,回顾过去,分析现在,展望未来,为农家乐发展找出一条更好的道路。针对农家乐现有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注意农村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以土地为依托,既要以乡村旅游作为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又要保证农业、果木业的生产。自乡村旅游兴起后,农民收入有很大提高,因此村民对开办农家院趋之若鹜。然而一味的注重农家院的建设,忽略了农业生产,乡土气息减弱,这也意味着失去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而现代社会核心家庭的特点,又导致人力物力无法兼顾农业生产和农家院发展。对此,村民可以联合起来,走合作化道路。一方面可以将土地集中起来,组织没有条件开办农家乐的村民进行农业生产,这样既可以保护土地不被闲置,又有利于机械化大生产,节约人力物力;另一方面,农家乐可以组织起来,分工合作,饮食、住宿、采摘活动等,各司其职。

(二)就地取材,根据农村特点,开发乡土气息浓厚的旅游项目;吸引大学生、企业家等外来力量共同建设新农村。农家乐旅游项目单一,要针对现有资源,开发更多的农家乐发展思路。如可利用村里的水库进行垂钓项目的开发,既使游客享受到钓鱼的乐趣,又可以鱼为食,使游客获得成就感。村民们还可将小块土地开辟出来,临时出租给游客,满足他们体验干农活的要求。对于十分热爱土地、对农活情有独钟的游客,村民还可以长期将土地出租给他们,由他们耕作,果实归他们所有,村民除租赁费用外,还可收取一些管理费在游客们没有时间时帮他们管理土地。

(三)拓宽思路,从现有乡村旅游形式中衍生新的农家乐模式。乡村旅游的客源大多集中在附近城市,游客的旅游时间也较短,主要为周末或节假日出游。这导致农家乐客源不稳定,季节性明显,旺季时床位紧张,淡季时却鲜有游客登门。针对这一特点,老知青提出了一个以养生养老为主的长效发展的建议。他将原有农家乐客房开辟出来,准备出租给城市游客常住,尤其是老年游客,作为他们的养老住所。这一想法是农家乐发展的一个创新所在,有很大的可行性。首先,农村房价便宜,作为淡季闲置的农家乐客房所收租金更是让游客可以轻易接受。其次,不少老年人他们虽然现在住在城里,但年轻时都是从农村走出的,他们退休以后更是渴望能回归乡土,感受农村淳朴自然的氛围。而且农村风景优美,空气污染少,适于养生养老,有利于老人身体健康。最后,由于现代社会的节奏加快,赋闲在家的老人缺少亲人的陪伴,会产生孤独感,为此不少老人甚至主动要求去养老院养老。而一方面养老院人满为患,老人们想入住要等很长时间;另一方面养老院空间有限,没有老人们休闲锻炼的空地。而近郊农村养老一方面可以减轻老人们的孤独感,另一方面也可便于子女看望老人。农家乐也可在淡季有一定收入,避免资源浪费。

乡村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模式的一种探索,至今已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民收入增加的同时,也为农村带去了新思想新观念,改变了农村闭塞落后的局面。在今后的发展中,农家乐作为乡村旅游的主力更是要及时调整方向,总结经验,创新理念,走出一条适合自身条件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道路,创造出更辉煌的成就。

基金项目:南开大学第七届百项工程“农村建设新模式探究”。

参考文献:

[1]胡卫华,王庆."农家乐"旅游的现状与开发方向.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9.

篇(9)

引言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向传统农业领域的延伸,以农业为基础,依托农业产业资源,以旅游为目的,通过旅游业的推动,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发展形成一种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结合的新的产业形式[1]。楼观镇的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低下,一是政府缺少统一规划,宣传力度不足,二是村民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三是受楼观台道展区的影响,发展乡村旅游受到制约。因此,本文梳理楼观镇乡村旅游的现状,发现问题,探寻适合楼观镇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1楼观镇及其周边地区旅游资源

1.1 楼观镇旅游资源分布状况

楼观镇的旅游资源主要有以东西楼观为主的道文化旅游资源;以大秦寺为代表的佛文化旅游资源;以田峪、就峪为代表的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以猕猴桃、薰衣草为主的特色产业观光旅游资源;以道情、牛斗虎为代表的民俗旅游资源;以周至碗、黑河鱼、道文化饮食为主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历史传说以及大量的碑文时刻[2]。

1.2 楼观镇及其周边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大楼观地区现已由曲江文旅建成道教文化展示区、延生观景区、化女泉景区、大秦寺景区、赵公明财神文化展示区、曲江农业博览园、薰衣草庄园、玫瑰庄园、百亩葵园,分布于环山路两侧。其中道教文化展示区、延生观景区、化女泉景区、大秦寺景区、薰衣草庄园、玫瑰庄园、百亩葵园均在楼观镇镇域范围内。楼观镇旅游资源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开发程度高、知名度高,吸引了数量可观且较为稳定的客流。

2 楼观镇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的乡村旅游主要以旅游度假为宗旨,旅游者可在乡村及其附近逗留、观光、体验乡村生活,品尝当地的美食[3]。楼观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低,乡村田野风光未得到开发,虽然楼观景区已建设多年,但是楼观镇旅游服务业发展滞后,其中较为重要的餐饮业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发展不均衡,消费高者如楼观印象酒店,消费低者路边摊比比皆是,游客很难享受到既经济实惠又特色美味的餐饮服务。

3 楼观镇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楼观镇发展乡村旅游最大的优势是拥有稳定且数量可观的游客。楼观镇的乡村旅游需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依托现有旅游资源,以发展特色民俗饮食为切入点,将游客留下来,为游客提供优质、低廉、特色的餐饮服务。特色饮食的发展应以农家乐和特色饮食街相结合的模式进行[4]。这种模式的成功在袁家村特色民俗村和马嵬驿特色民俗村已得到证明,马嵬驿民俗文化村依托杨贵妃墓,最终实现了对景区的反哺,袁家村也成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典范。

马嵬驿民俗文化村位于兴平市马嵬街道办事处李家坡村,依托道教圣地黄山宫独特的历史资源而建,同时马嵬驿也是唐朝西行的第一驿站,它以古驿站文化为核心,打造集文化旅游、民俗文化展示、休闲体验、田园观光为一体的的民俗体验地。从现在马嵬驿民俗村的经营状况来看,它的模式是非常成功的。它不但吸引了众多游客,为投资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也为当地村民增加了收入,同时实现了对周围景区的反哺。

将楼观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与马嵬街道办事处相比较,在诸多方面楼观镇都拥有优势。在道路交通条件方面,楼观镇经由沪陕高速进入环山公路可直达,环山公路路面宽阔、路况好,马嵬驿则需要穿行兴平城区并行使一段不太宽阔的104省道,而且进村道路狭窄,桥窄处行驶不畅;在基础设施方面,楼观镇由于景区建设早、数量多、规格高,停车场、公共厕所等设施完备,马嵬驿进入景区道路状况差、人车混行、道路紧邻水沟且无防护措施,停车场少,厕所狭小;在旅游发展成熟度方面,楼观镇景区种类齐全、数量多、开发程度高,游客量大,马嵬驿则只有杨贵妃墓一处有名的景区;在自然资源方面,楼观镇背靠秦岭,水体资源丰富,猕猴桃种植面积大,马嵬驿则缺少水体资源和美好的田园风光。

依据楼观镇的实际状况,将关色民俗体验地选址在田峪河西岸,该地区紧邻田峪河,可以打造滨水空间。田峪河西岸地势平坦且开阔,无大量建筑物,拆迁量小。该区域紧邻楼观台景区,交通通达、停车便利、客流量大。整个区域划分为特色美食街、关中民俗体验街、休闲广场、住宿区、休闲娱乐区、农家乐区、民俗文化博物馆七大区域。特色美食街以经营楼观镇特色美食和关中地区美食为主;关中民俗体验街以观赏,体验民俗活动为主;休闲广场以喝茶休闲,观看当地特色民俗演出为主;住宿区以关中传统民居住宿为主;休闲娱乐区以各种娱乐休闲设施为主;农家乐区以品尝农家饭为主;民俗文化博物馆展示关中传统建筑、劳作工具、传统工艺等。建筑样式仿造传统关中民居,富有变化,控制街巷宽度和建筑尺度。

4 结论

通过多方面的比较可以得知,楼观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明显优于马嵬驿街道办事处。马嵬驿民俗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楼观镇需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依托现有资源,虚心学习成功经验,全力发展乡村旅游,将游客留下来,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饮食体验和丰富的民俗文化体验,丰富游客的旅游生活。初步选址在田峪河西岸区域建立关中民俗体验地,发展特色民俗体验和特色饮食,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发扬关中饮食文化,实现对楼观台景区的反哺以及帮助村民致富。

参考文献

[1]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2):1597-1605.

篇(10)

中图分类号:F5927;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6-0038-02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为基础,各地乡镇府根据自身乡村独特的文化、风光来吸引游客的一种旅游形式。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乡村旅游的旅游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变,可以满足游客各方面的需求。而且不同的乡村其特点也不同,吸引了一大批外地游客,给地区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拉动了乡村的发展。而近年来,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主要依靠外来人口的增长,城市居民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各地市民在这么大的压力面前,越来越需要不同的方式去放松自己。旅游成为了最好的释放压力的方式。脱离城市环境,去到乡村,使城市居民能更好地放松自己。

二、河南省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一)通过乡村旅游促进乡村的发展,吸引离开家乡打工人员回家务工

农村人口外出打工就是为了改善生活,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环境越来越差。农村清新的自然环境就变得尤为可贵。人们慢慢认识到农村的好,加之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和赚钱的机会。许多外出打工者看到了商机,纷纷回到自己的家乡,大力发展家乡旅游产业。

(二)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推进农村发展

要发展乡村旅游,就必须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满足游客的各种不同需求。农民为游客提供各种土特产来满足游客对美食的需求;部分农民回村把自己的庭院进行装潢,改建成农家旅社,来满足游客对住的需求;让旅游者体验农村的生活味道,感受和平时完全不同的生活,来满足游客对玩的需求。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改善了农村气象,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还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带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旅游过程中游客将城市文化带入农村,又将农村的风土人情带回城市,促进了城乡的交流,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

(三)充分利用河南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

河南省自然风光秀丽,其地质条件丰富多样,山脉林立,形态险峻多样,是我国地质条件比较丰富的省区之一。且河南省具有浓郁的风土人情,文化遗产相当丰富,许多朝代均建都于河南,人文景观和文化氛围都是河南省发展旅游业的优势。从不同城市来的游客对乡村具有特殊的情感,当他们从城市那种压抑的生活一下子跳脱出来,来到轻松自然的乡村时,那种感觉是难以描述的。而且每个乡村旅游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色。河南省可以根据本省的特色,建设特色工业园区,例如草莓采摘园等。村民可以集思广益,让建成的特色工业园让城市民众到达后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因为以前没经历过。没体验过,就会觉得新奇,也会继续体验。

(四)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现在的农村旅游主要依靠中心城市的拉动,因此目的旅游村要离中心城市较近。这样许多游客可以选择自驾游,三五成群地带着老人和孩子在周末的时候,来乡村体验一下和城市完全不一拥纳活。其次,农村的旅游产品不能太单一,要有特点,新颖,才能不断吸引游客前来。最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要注重个性化定制。要充分发挥乡村与城市具备的资源不同的优点,争取给游客不一样的旅游体验。

二、河南省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条件

(一)借助自然地理和资源优势

就目前来看,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河南地区的经济也得到了稳步的发展,为发展乡村旅游业提供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二)游客对于乡村旅游的向往

游客对乡村旅游有特殊的感觉,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特色,有些以种植的植物为特色,如江西婺源以油菜花为自己的特点,突出自己的资源特色,提出来江西婺源看油菜花海的宣传语,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宣传效果。游客各方面的感官体验也非常棒,从而实现乡村旅游区的持续发展。目前,城市游、出境游等旅游项目都出现了人满为患的情况。而“农村旅游”刚刚开始发展,避免了旅游途中过于拥挤,各地根据本地区农作物和自然风光特色另辟蹊径,大力发展农业旅游或农业观光旅游,吸引了一大批城市游客。

(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机遇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就是:在现状基础上,不断根据当地特色去改善居住环境,改造农村状态。要灵活地将农产品资源与景观资源相结合,不断发掘新产业的能量。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科学文化知识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广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先进的技术给农村地区的旅游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四)政策带来的机遇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中国农村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并且随着假期的不断增多,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放松,去旅游。那么他们的首选就是去农村放松自己。去乡村旅游距离不远,可以带着一家老小一起出动,去感受农村风光。这就给近距离的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可贵的机遇。并且,政府也大力出台不同的政策,来支持地方农村旅游的发展。

在国家加大资金投入的前提下,乡村旅游的发展计划是非常完善的,农村原本的古建筑、生态环境都将得到保护。同时,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假日旅游的需求,各地加强了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个性化旅游方案的订制,给不同人群带来不同体验。

三、体育旅游的概念和特色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土地的利用率也越来越高,城市里可以利用的空旷的土地已经基本不存在了。一般场地上都会有许多障碍物,人们可用来进行体育运动的区域越来越少。在此情况下,体育旅游开始蓬勃发展,体旅结合也有了发展良好的实例。例如有些体育公司或者健身机械器材公司,通过聘用英语水平较高的员工,来加强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合作,引进更多先进的设施,还可以和国外的企业联手举办国际赛事,从而吸引更多旅游人群。例如,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参赛选手中,许多都是通过旅行社组团来参加的。登高、徒步等群众性的体育旅游休闲活动也越来越受到市民的欢迎。在笔者看来,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是非常有前景的。虽然目前群众参与程度和普及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过我国各省在体育与旅游的融合上,都有巨大的潜力。

四、河南乡村旅游与体育旅游结合模式探究

如何把农村与完全不同的城市资源相结合,如何将体育资源和旅游资源相融合,是笔者想要探讨的主要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和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就河南省体育资源和旅游资源如何结合的问题,作出以下分析和研究。

经过当地政府的不断努力,河南省的体育和旅游业的发展都可以说是蒸蒸日上。如何将体育资源和旅游资源结合,使二者的价值实现最大化,成为相关工作人员的当务之急。相关工作人员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和肩上所承担的重任,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正确掌握现阶段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掌握体育旅游资源融合的机理,根据不同省份的特点,发掘河南省的特色,制定符合河南省特色的发展战略。根据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出更好的体旅结合的开发模式,使其能够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这样才能保证河南省体育旅游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促进河南省经济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和进步。

(一)水上体育旅游

在开发陆地体育旅游项目的同时,不能忽略水上体育旅游项目的开发。可以从漂流、温泉这两个方面入手。但是在开发旅游项目的时候,一定要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的要素去考虑。要有长远的目光,要在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发展旅游业,对资源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并在开发过程中要紧紧抓住河南省的特色,不断创新、发展和完善,打造更多的特色项目。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好配套的体育旅游设施建设,带动经济发展,做好地区文化的推广工作,争取最大化实现体育旅游产品与各地文化的结合。这样一来,才能最大限度上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得整个河南地区的竞争力有效提高。

(二)山体体育旅游

除了上面所谈的水上体育建设,更要做好山体体育旅游资源模式的开发工作,这也是河南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最重要的模式之一。根据自身特色,做好山体旅游项目的定位工作,做到分类开发,因地制宜;并且要不断依托河南省各地区的特色文化以及独特的资源,实现区域间文化的交流和互补,达到共同繁荣和发展的效果。

五、针对弊端该做的改善

(一)经营的理念无序

在农村旅游项目经营中普遍存在各自为营的现象,并且各地域缺乏交流,导致资源与资金未形成有力的结合,更严重的是经营者缺乏品牌的意识。结果因开发水平低,加之对于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旅游项目的品质不够高。

(二)乡土文化逐渐城市化

乡村旅游地的最大特色是有e于城市一体化景色的独特的设计。城市游客来到这里,希望感受到的是人情味,是真真切切的做饭、洗衣、农耕的感觉,纵使满身灰尘,也是愿意体验的。因此,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之前应该考虑如何保留乡村的特色,否则这个乡村就是“假大空”,毫无内涵可言的。当有人来到这里游玩,也只会觉得毫无特色,走了之后心里再也没有任何留恋和记忆。只有通过对乡村资源的合理利用,将乡村资源和体育资源相结合,提高层次、提供系列化的有特色的产品,才能增强乡村旅游项目的吸引力,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马育倩.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14-516.

篇(11)

马嵬驿,一个依托餐饮行业的集聚效应把“吃”这一要素规划到极致,但是马嵬驿却做成了远超兵马俑博物馆年接待旅游游客的乡村旅游景区,换句话说马嵬驿是做餐饮的,通过正确的商业模式引导,最后成功晋级为乡村旅游景区。莫干山的裸心谷,通过做乡村酒店,把“住”这一要素做好做精,最后裸心谷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度假景区。选择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如何依托市场效应设计好商业模式,可以作为乡村旅游规划前的思考。同样的商业模式,仿照马嵬驿把这个商业模式放到一个地方小吃很少,市场对小吃不买单的乡村旅游景区便不会成功,这便是规划所要解决的设计的商业模式与规划本身是否相匹配的问题。

以下为几种比较流行的当前乡村旅游景区的商业模式:

一、简单门票模式

国内乡村旅游景区的主流模式,主要依托乡村旅游景区的资源本底,如婺源的乡村旅游景区,大多数村落的资源本底较强,婺源开发了大景区门票形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形成直接有效的资金来源,但一定要注意门票的定价与游客的价值反馈。

二、综合收益模式

这种模式除了依托门票,还强调乡村餐饮、购物和乡居住宿等多种收益形式。这种模式需要根据市场客群严格控制产品和项目的设计,保证产品品质。

三、产业收入模式

乡村旅游,除了依托旅游收益外,还可以依托农业和农业加工的收益。农业产业的延长等等,如北京的薰衣草庄园,依托薰衣草精油加工等产业收入。

四、商业地产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