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对乡村建设的建议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R192.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1)05-0241-03
1乡村医生基本概况
1.1我国乡村医生的特色
我国乡村医生有着明显的历史痕迹,其前身称为赤脚医生,指未经正式医疗训练、仍持农业户口、“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人员。1985年更名为乡村医生,赤脚医生通过考试后可以获得乡村医生的资格。没有通过考试的,可成为卫生员,在村医的指导下工作。
据统计,目前我国有90万人具有乡村医生资格,有10多万人具有助理医师资格,乡村医生数量总共100多万,却承担了保护9亿农民健康的重担。他们工作在农村第一线,除了初级诊疗还担负辖区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初级诊疗指用简单医疗技术解决老百姓的头疼脑热问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甚至有时他们也要调解邻里纠纷、婚姻问题,在农村他们充当了一个混合型的角色。
乡村医生服务功能广泛,服务方式简捷,职业作风朴素。农村没有很多医疗设备,除了个别地方有心电图机,最常见的就是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因为都是乡里乡亲,看病也不存在挂号、排队,或是先交钱后看病。他们用最简单的医疗设备和自己的责任心,发挥了农民健康卫士的重要作用,把初级合作医疗建成了较为规范的农村卫生网络。但是他们的现况不容乐观,医生数量不足、年龄老化、学历偏低,这些都阻碍了乡村医生的发展,也影响了农村医疗水平的提高 。
1.2乡村医生面对的困难
1)养老问题。乡村医生养老困难的最根本原因是乡村医生是农民,国家没有为乡村医生建立城镇职工一样的养老保险制度,待遇和民办教师相比差距还不少。在我国农村有文化的人主要是民办教师和乡村医生,前者因为国家重视教育转成了公办教师,但乡村医生没有相应的政策,因而基层反映较为集中和突出。
2)收入问题。乡村医生的收入偏低。从国家层面上说,尚无规定量化的固定收入(比如每个月最低拿多少钱),政策由地方制定,或好或坏、或多或少,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的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多渠道加大对乡村医生的补偿制度。其中提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新农合门诊统筹的方式解决;公共卫生服务主要依靠均等化的收入解决,2010年国家财政对每个农民投入15元,2011年增加到25元;养老保险问题主要通过新农保的方式解决,国家主管部门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西部地区基础养老金由中央财政承担。乡村医生的养老收入大概是普通农民的2倍左右,但是城乡仍然存在差别:在农村60岁以后,每人每月补助55元,每年只有660多元。在北京,2010年每人每月补助280元,2011年将上升到310元。
3)后继乏人的问题。政府尚无形成完备的外部制度环境来吸引农村有文化的青年投入到乡村医生行列。限于各种利益纠葛和职业发展有限的问题,大多数乡村医生的子女或者有文化的农村青年不愿做乡村医生。
4)服务能力的问题。相对大医院的医生,乡村医生的服务能力是有限的,他们的优势是掌握多方面的本土知识,人文、地理、社会、心理及内科、外科都懂一点,但是每一种知识深度都不够。
5)身份的问题。乡村医生是“亦医亦农”的农民,他们希望转成国家公办的医生,由国家发工资,纳入国家单位的系列。国家目前对机构编制限定严格,另外国家财政支出紧张,财政支出预算比较严格,所以现行政策还不能一揽子解决乡村医生的身份问题。
2上海市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及培养工作
2.1上海市乡村医生基本情况
本市有9个郊区县,1 805个行政村,1 642所卫生室,乡村医生3 520人,服务人口200余万。平均每村卫生室仅有乡村医生2.1人,现有乡村医生队伍中45岁及以上人员占67.5%(乡村医生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女性55周岁);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只占4.4%。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一直为各级政府所关注,近年来本市围绕国家医改方案,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乡村医生本土化规范培养,乡村医生纳入基本社会保障,提高在岗人员待遇等,力求打造一支用得上、留得住,熟悉农村,掌握一定全科医学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素质的新型乡村医生队伍。
2.2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2.2.1在岗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对乡村医生严格执业准入。根据《执业医师法》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上海市卫生局于2004年动员组织已获得乡村医师或乡村医士职称的在岗人员参加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核。全市共有2 939名乡村医生获得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对余下的长期从事农村卫生工作的乡村医生采取了“先培训后考试”的方式,对其进行“乡村医生执业注册”,颁发乡村医生证书。通过分类执业管理,在确保医疗安全的同时,避免了存量乡村医生因政策因素而流失,有效稳定了现有的乡村医生队伍。
通过多种方式提高乡村医生的医疗业务水平。比如开展在职大专学历教育,自2005年起,依托医学院校,通过参加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入学考试,进入医学院校接受为期4年的大专学历临床医学专业学习等手段,逐步提高在岗乡村医生的学历层次。截至2008年底,全市已累计招收258名学员。
开展定期的岗位培训。通过上海郊区农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实施每两年1次的远程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常见病、多发病诊治、传染病防治、慢性病管理、合理用药以及计算机操作等。培训结束,对受训乡村医生进行统一考试,颁发合格证书,保证培训效果。
注重现场带教。通过一体化管理,促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团队下沉到村卫生室,实地指导乡村医生开展各项安全、适宜的“小伤小病”诊治以及基本的预防保健工作。通过现场带教,带动乡村医生业务技能水平的提高。
解决社会保障问题。2007年上海市卫生局会同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职能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本市乡村医生纳入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指导意见》,通过分类施保的方式,将本市郊区村卫生室所有在岗、退休和因特殊原因离岗乡村医生纳入社会保障。所需经费由所在地区县及乡镇政府予以落实,解除了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
提高收入水平。贯彻国家医改方案关于“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合理补助”的精神,2010年7月,我局对全市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上海市郊区乡村医生基本收入和公共卫生服务劳务补助意见》。通过市、区、镇三级财政对在岗乡村医生的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补助资金给予明确并落实到位,使乡村医生年收入能从目前的2.28万元提高到3.2~3.5万元(中位数)。目前,部分乡村医生年收入可达到6~7万元。
2.2.2新一代乡村医生的创新培养机制
2006年,上海市卫生局会同市教委、市财政局、市农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本市乡村医生培养的通知》。在全市郊区面向应届高中毕业生,采取定点招生、定向培养的方式培养新一代具有临床医学大专学历的乡村医生。郊区县均出台了鼓励应届高中毕业生参加本区县乡村医生定向培养的激励政策,为他们减免学费、书杂费和住宿费,并每月给予生活补助。2007-2010年全市分别招录了72名、58名、150名 和142名新生入校就读,总数达到了422人。新的乡村医生培养体制首次通过市级层面制定统一标准,明确要求,确保培养工作的长效、有序,有利于保证学员的质量,满足日后岗位工作的需要,实现对现有乡村医生的逐步替代。
目前,2007级学生除1名应征入伍外,其余71人均到全市8个郊区县正式上岗,成为服务农村基层的新一代乡医。新“春苗”的工作包括方便农民,有急病能及时得到救助;督促指导农民提早做好疾病预防服务工作;承担全科医生职责,负责计划生育、常见多发病的治疗、小药房管理、食品安全公共服务等,使其成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乡村医生。
2.3上海市乡村医生培养工作前瞻
1)工作设想一――
当前形势下,乡村医生的定位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乡村医生更符合实际需要?本市城镇化进程进展迅速,但要为各郊区县的200多万农民提供卫生保健服务,乡村医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是需要的。现阶段培养大专学历的乡村医生较符合上海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落实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关于印发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上海重点做好乡村医生大专学历教育。大专学历的乡村医生工作若干年后,可推荐其在职就读专升本,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可转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师。乡村医生的理想人选是本村村民,可以采用定点招生,定向培养等方式培养乡村医生。学生到医高专报到时,须有乡镇政府或区县卫生局的委托培养协议,毕业后统一安排至乡村医生岗位。
2 )工作设想二――
根据需求,确定培养计划,明确未来3年需要培养的既具备大专学历又适应农村工作的乡村医生数量。本市村卫生所共1 642所,其中中心村卫生室787所,一般村卫生室855所。《关于印发2006年市政府实事项目300所郊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单位名单和建设标准的通知》(沪卫基卫[2006]5号)的文件中规定:“每个中心村卫生室配备3~5名、每个一般村卫生室配备1~2名具有执业资格的乡村医生。”按中心村4名,一般村2名计算,全市应配备乡村医生4 858名,与现有3 520名相比,缺口为1 338人。考虑未来三年将有1 123人到龄退休,2010-2013年累计需要补充2 461名乡村医生才能基本达到规定的配备要求。
根据最近一次调查摸底,各区县上报未来3年对定向培养生的实际需求约为1 000人,每年平均需要培养约330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都在招聘引进新人,建议实行一体化管理,将农村卫生与社区卫生逐步实行工作并轨,人员逐步统一,这样就不再需要单独培养乡村医生。由于各区县对乡村医生需求不同,全部通过高考一把尺子,不能保证每个区县都能招到足够的乡村医生,所以建议扩大自主招生人数,使区县卫生局有更大的自。其次考虑拓宽培养渠道,招收优秀的医学相关类中职生,然后继续两年医学专业的高职教育,可以加快本市新一代乡村医生的培养步伐。
3) 工作设想三――
将乡村医生逐步纳入社区卫生一体化管理,落实编制,留住人才,真正提高乡村卫生服务水平。其中关键是妥善解决一体化管理中“人员如何统一”的瓶颈问题,鼓励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乡村卫生工作。有效的办法是将定向培养本土化乡村医生逐步纳入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管理:凡通过规范化定向培养的乡村医生,经考核后择优录用。例如上海嘉定、金山等区的做法:定向培养生毕业后,由区县卫生局统一分配,采取由所在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再下派至村卫生室工作的方法,参照事业单位专技人员使用管理,待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且连续两年考核合格后,纳入区县卫生局当年度事业单位人员招录计划。
各区县可根据2008年市编办、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和市民政局四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的通知》(沪编[2008]133号)中关于“编制配备”的有关要求,在区县机构编制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和岗位总额内,有条件地择优落实定向培养生的编制。
乡村医生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我国正处于经济落后、农村缺医少药的特殊时期,绝大多数人员仅经过短期培训后,就承担起农村防病治病的任务,他们曾为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国家综合国力逐步增强,农民卫生需求也不断增长,但是,笔者通过对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的在岗乡村医生队伍进行调查后发现:乡村医生队伍由于人员结构老化、专业技能缺乏、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多方面原因,致使越来越不能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急需加强乡村医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才能为农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安全有效的基本医疗服务,保障和促进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
1 存在的问题
1.1 队伍老化,后继乏人 宜昌市夷陵区共有182个行政村,228个村级医疗机构,在岗乡村医生552人,35岁以下67人,占12.1%;35-50岁197人,占35.7%;51-60岁200人,占38.3%;60岁以上58人,占11.1%。由此可见,乡村医生队伍老化十分严重,超龄的因为老无所养不愿退,年青的由于以下原因进不来:一是待遇偏低,收入不高,且没有养老、医疗保障,工作环境大也多较差,导致年青的医学院毕业的学生不愿干乡村医生;二是风险较大,一旦发生医疗事故或纠纷,患者家属往往狮子大开口,经济和精神均要承受极大的压力,致使年青的医学院毕业的学生不敢干乡村医生;三是人才引进机制不畅,少数愿当乡村医生、也具备资质的人,不一定能被村委会聘用,一般乡村医生多是本村人,非本地人很难在异乡被村民接受,这也导致一些大中专毕业生不能干乡村医生。
1.2 学历较低,水平较差 乡村医生的整体文化程度不高,从调查情况分析,夷陵区522个乡村医生中,初中及以下166人,占31.8%;中专及高中328人,占62.8%;大专28人,占5.4%;其中具备执业医生资格的10人,执业助理33人,执业护士17人,三者总和也只占11.4%。由于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自学能力、专业水平相应较差,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不足,且乡村医生本身是农民,部分人还要从事农业生产,没有精力也缺少时间学习业务。由于目前缺少政策上的保障,如果要脱产学习就会收入锐减的现实。在工学矛盾和生存需要的双重阴影下,他们只能选择以急功近利地“行医赚钱”来维持生计,根本无暇顾及学习,无从长远考虑,结果就是技术落后,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1.3 诊疗行为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受经济利益驱使,村卫生室“以药养医”、“重医轻防”的现象很普遍。进药渠道混乱,药品质量难以保证,药品乱用、尤其是抗生素滥用情况严重。乡村医生普遍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很多仅凭个人经验从业,并不按规范要求行医。这种纯粹以市场利益为导向的个体经营模式,容易给农民的身体健康带来隐患。
2 对策
2.1 改革现有的机构管理模式,由政府主导设置村卫生室。村卫生室作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的网底,承担了大量的公共卫生职能和基本医疗任务,坚持公益性质是村卫生室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即村卫生室全部由政府公办,设立和运行由政府财政负担,明确村卫生室的产权归集体所有,坚持村卫生室的非营利性性质,由于历史原因,对乡村医生在兴办村卫生室中的个人投入实行“逐年折旧、离任退款、滚动运行”的方式进行投资回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一种人力资源, 通过劳务输出转移, 得到了有效利用和开发, 促进了农村社会快速发展。
1、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激活了长期被困在土地上的剩余劳动力资源, 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据统计, 2005年末,铜仁市外出劳务输出42万人左右,外出务工人员平均工资水平高于该区职工平均工资。年收入平均在6000—8000元左右。
2、通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开阔了视野, 增长了见识, 转变了农民观念。主要表现为:受新文化的熏陶, 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部分务工青年积累了资金, 掌握了技术, 熟悉了市场, 成为返乡后办企业搞开发的示范户或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3、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村家庭生产生活资料消费、就医和子女入学等现金支出主要来自外出务工收入。近几年来, 农民通过外出务工挣钱, 使家里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质量和水平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总之,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 提高了农民素质, 而且有利于土地的合理有效流转, 促进现代农业的规模发展, 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为铜仁市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二)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社会的负面影响。
1、导致留守儿童现象和空巢老人现象的出现。
铜仁市辖八县两区,168个乡(镇、办事处),2945个行政村,176个居委会。2005年末,全区有总人口39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357万人。受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经济分割的影响, 农民工无力解决子女在城市的上学问题, 只好把子女留在农村, 从而形成父母与子女两地分离的局面。
留在农村的老年人, 他们的负担很重,主要包括2个方面:从事农业生产和家庭养殖;抚养及教育孩子,老年农民平均要照看1-2个孩子, 最多要照看4个孩子。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外流, 老人的赡养问题也日益突出。目前农村养老保险尚不成熟, 家庭养老仍是农村主要的养老方式。
2、导致新农村建设主体的缺失与变化。
中国农业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 农村家庭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群体中, 女性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为61.3%,男性劳动力为56.5%。在农村能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的人, 是那些文化素质较高的中青壮年劳动力。他们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失去这一部分人的积极参与, 必将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成效。
3、影响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与供给。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农业自然资源相对稀缺, 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手段总体上还比较落后, 还有若干农产品需要进口补充。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必将影响粮食的主要生产和供给。
二、 铜仁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
(一)科学合理地解决农村非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根据铜仁市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点和趋势,把劳务输出作为一个重要产业来抓,鼓励农民走出山门,向省外城镇务工。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鼓励农民离土不离乡。加快小城镇建设,鼓励农民进入城镇经商、务工。
把劳务输出的无序输出变为有序输出,加强管理。各乡镇劳动保障所建立外出人员务工档案,依靠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收集用工信息,各乡(镇)可重点确定1—2个用工单位,随时保持用工联系,并进行输出人员跟踪服务管理。
(二)加大对农村妇女特别是中青年妇女培训的力度。
整合培训资源,将有限的培训资金用好、用活。妇女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应加大对她们的培训力度, 提高其综合素质, 使她们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具备较高的科技、安全和法律意识, 成为现代化的新型农民。
(三)多渠道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
对于留守儿童问题, 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充分发挥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爱作用;充分发挥农村社区作用, 弥补留守儿童家庭呵护的缺失;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消化或就近转移。
对于空巢老人问题, 各地都进行了有效探索和尝试。强化家庭养老功能, 探索新型养老模式;建立有效帮扶机制, 帮助农村空巢老人解决经济困难;设立老龄事业发展专项基金;积极鼓励、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 让农村老年人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四)依靠科技创新提高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
一、乡镇动物防疫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乡镇动物防疫队伍青黄不接
从本地已有的资料看,一是乡镇动物防疫队伍老龄化,乡镇兽医的年龄30岁以下的很少,以40~55岁的居多;二是后顾之忧没有得到解决,由于体制等问题,基层兽医后顾之忧没有得到解决,新鲜血液难以补充,影响了工作开展;三是基层防疫人才缺乏,原有防疫人员不能适应疫病防疫技术发展要求,而新防疫人员又缺乏实践经验。基层防疫人员素质不高,存在着政治意识不强、文化程度偏低、业务技术水平不高、防疫的意识不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为了生活,大部分乡镇畜牧兽医站干部还兼做其他事务,人员流动性较大,发展后劲不足,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差。体制改革后组建的村级防疫员队伍,从人员情况看比较复杂。有从事多年兽医工作的老兽医,也有兼职的或不懂业务知识的人员,社会地位较低等因素影响,难以吸收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入。业务培训较少,素质低,专业技能难更新,致使村级动物防疫人员技术水平低下,难于胜任新时期防控动物疫病工作。
2.基层动物防疫难于监管
在农村,畜禽养殖以小规模散养为主,因动物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小,使养殖者不重视疫病防范,基础免疫难以全面推广。现行的动物防疫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国家制订的动物防疫策略、技术措施难以得到有效执行;监督执法强制手段不够,不能有效打击阻挠、抗拒强制免疫现象。近年来,为鼓励农民养殖致富,国家出台的一些政策如能繁母猪、新建或改造场区建设、奶牛等补贴,将这些补贴直补到养殖户手中,让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得到了实惠,但是未能与强制免疫工作结合起来,有的养殖户拿了政府补贴,仍不按照规定做好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等工作,出了问题还要求相关部门补偿的现象依然存在,不赔偿,就到处上访。发生疫情后,隐瞒疫情、阻碍执法现象严重,病死畜禽依法处理难,传染源难于得到有效控制,造成动物防疫执法困难。
二、乡镇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对策
1.加强宣传,树立兽医队伍的良好形象
加强宣传,加强监督和管理,树立兽医队伍的良好形象。要认真宣传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重要性。要帮助畜牧兽医站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票证管理制度、防疫注射规程、检疫规程及动物检疫员管理制度等,通过有效的制度促使其搞好自身监督和管理,使检疫执法人员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在群众中树立良好执法形象,逐步建立一支作风过硬、技术精良、精干、高效的队伍。
2.加强基层防疫队伍培训工作
让广大基层防疫队伍的技术水平得到及时更新,提高对兽医法律、法规的深入了解。首先,兽医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兽医法律法规的培训和宣传。一方面促使基层兽医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和遵守;另一方面形成广大群众对执政兽医的信任和有效的群众监督;其次,加强技术培训工作,全面提高职工素质。每年由财政解决一定培训资金,制定中长期培训计划,对于从事畜牧、防疫、检疫、兽药执法以及兽医诊疗等专业性强的技术人员,加强法律及专业知识的培训;第三,要结合本地区疫病流行特点,追踪国内外最新的疫病防治动态,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集中培训和针对性指导相结合,从根本上提高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促进畜牧业科技进步。在培训的过程别要密切联系大专院校的知名老师,定期强化对基层防疫队伍的培训。做好新技术的推广和新旧知识的更新,解决实际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3.强化乡村防疫员队伍管理
村级防疫员队伍作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强化乡村防疫员队伍管理在整个基层防疫队伍建设过程中显得特别重要。要按照要求制定《乡村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以乡镇为单位与村级防疫员签订动物防疫工作责任书和防疫工作协议书,实行合同化管理,量化工作任务,细化质量标准,明确考核目标,将实施动物强制免疫、加挂畜禽标识、建立防疫档案、监测和报告动物疫情等情况作为考核主要内容,将工作绩效与经费补助挂钩。同时,实行动态管理,防疫工作考核不合格的,及时调整出乡村防疫员队伍。
4.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基层技术装备
由于基层兽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装备、技术手段落后,使得动物防疫检疫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因此要提高动物检疫队伍的战斗力,不仅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检疫队伍,而且还要用先进的硬件配套设施加以装备。要多项投入,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改善基层防疫员的工作条件,为基层防疫员提供服务阵地。如必要的通讯储运设施、影音取证工具,分析检测仪器、快速检测设备和检疫行业标志服装等,各级政府应将此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专款专用,尽快改善目前基层检疫部门技术装备落后状况,以适应现代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
5.建立强有力的考核用人机制
将动物防疫考核结果记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内容,能有效督促政府对动物防疫的重视程度,投资相应的人力和物力,确保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搞活用人机制。坚持老人老政策、新人新办法的原则,积极吸收有知识、有经验的畜牧兽医人员进入基层防疫队伍。要实行考录制、聘任制、合同制等灵活的用人机制,严把进口,畅通出口,保持队伍的应有活力。
参考文献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规模越来越大,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而现有的建设用地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同时工业化、城镇化等也在挤占耕地,并且破坏了耕地的质量,导致耕地数量质量均在下降。而农村建设用地存在居民点多小散,粗放不集约现象显著,有些村宅基地更是达到人均一亩地。因此,此种情况下,将农村建设用地通过腾挪、复垦、迁建等手段,达到节约集约利用,节余出的指标用于城镇建设用地。
“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是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使用法律、行政、经济、管理、技术工程等手段,将若干需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与拟用地城镇建设用地相组合,通过拆旧区土地复垦、建新区安置出让,资金主要来源于建新区出让,来达到建设用地总规模不增加,农村建设用地更节约集约,城镇建设用地有序稳健增加的目的。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的进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镇建设用地的不足,也使农民的生活方式、农村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提升了农村的精神文化风貌,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发展水平。但也应该注意到,随着试点政策的执行,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也相伴而生,文章立足于试点实施的现状,着重分析挂钩实施的意义、产生问题的原因,以及探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的意义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目标在于统筹城乡建设用地,优化建设用地的城乡结构与布局,一方面优化了农村各项用地布局,促使田水路林村相互配套完善,提升耕地质量,增加产出效益;另一方面,农村集约出的建设用地指标可用于城镇国家级市级重点项目的建设,以缓解用地矛盾,以其更好地以工促农,工业反哺农村。
1.1 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通过对拆旧区的整理复垦,田面更加平整,灌溉与排水设施更加提升和完善,有的甚至采用滴灌等较为节水的农田设施,这极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加大了土地产出效益,为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缓解城镇建设用地供需矛盾
通过对拆旧区的整理复垦,能够归还建新区占用的挂钩周转指标,缓解了建设用地供需不平衡的矛盾,节约集约利用农村建设用地、推进农村与城市全面接轨、保障国家级地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为国家经济增长提供用地支撑。
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存在的问题
2.1 一些地方以“增减挂钩”的名义,过度实施拆村运动
一些地方政府过度依赖于土地出让,土地出让金占财政收入的一大部分,但一直受限与建设用地指标,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使地方政府可通过这一手段得到指标,地方政府是最大的受益者,因此对于开展这项政策最有积极性,扩大挂钩项目范围,跨区域使用周转指标,耕地占补平衡不到位等现象很突出,破坏了耕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然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目前正处于试点之中,擅自扩大挂钩范围,不仅违反了国家政策,更有损于国家的形象。
2.2 农民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土地纠纷不断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使农民住上了楼房,统一了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大大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农民得到实惠方便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一是农民的知情权的不到保障。在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拆迁安置过程中处于被动,信息不对称现象比较显著。二是违背农民意愿。农民的生活传统被破坏,距离自留地、粮食地较远,没有地方存放大量的农具农用机械等。三是补偿标准低。集体建设用地缺乏基准地价评估体系,而相关宅基地补偿标准较低,导致集体建设用地未能充分体现其价值,致使农民的权利和利益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损失。
2.3 复垦出的耕地质量较差,且难以达到耕地占补平衡
第一是农村建设用地复垦土地质量较低。新复垦出的耕地往往含有大量砖块,颗粒较大,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且复垦后的几年不能用于作物种植,更有甚者,占优补劣,占水田却补旱地;第二是拆旧区拆迁难以进行,部分地区由于村民补偿未到位或者农民觉得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而拒绝搬迁,造成拆旧区进展不利,土地无法复垦,耕地占补平衡难以为继。
2.4 周转指标归还不到位
目前的政策是城镇建设项目先占用建设用地,然后农村复垦数量不小于占用建设用地的规模用地补充耕地,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指标的归还受制于很多因素:资金不足、领导换届、拆迁受阻等等。而与此同时,未明确对于不按时归还周转指标的惩罚强制性措施,致使有关人员有恃无恐。
3 对策
3.1 做好拆迁安置工作,充分保障农民权益
首先,村庄的拆迁工作要由有相关资质的企业去实施,拆迁之前做好货币或实物补偿工作,要每个村民都签字表示认可,补偿标准尽一切可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不能因为有些村民闹事就给予额外补偿,破坏公平性,这样会丧失公信力,暂时解决了问题,却往往使矛盾更加激烈,致使拆迁失败;其次,安置农民的时候要尊重农民的传统生活习惯,比如专门开辟地方用于农具等的集中放置等;再次,对于失地农民要根据其意愿,提供再次就业机会,或协调补充同等数量耕地等。
3.2 补充耕地不仅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
一方面,加强对复垦后耕地质量的验收,建立完善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可参考农用地质量分等定级体系来评估复垦后的耕地,保障复垦后耕地质量不降低;另一方面,建立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于补充耕地数量质量低于占用耕地的,相应核减其建设用地指标。
3.3 亟待构建支撑城乡建设用地置换的城乡统一土地市场体系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为群众服务质量与水平,面对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进行系列深化改革,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生机。然而,面对事业不断壮大,业务迅猛发展,本应该与经营发展相匹配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却未能及时跟上节奏,表现出不适发展新要求,出现的断层,影响到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纵深推进。在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提出提升改进工作对策措施的肤浅观点,请同行交流指正,旨在让思想政治工作更加适应新时期农村信用社发展,做到保驾护航。
一、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新时期下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重要意义
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单位和社会的重要政治手段。在当今新形势下,要取得良好经济效益,须改革经营业务策略,不断推出服务产品,得到广大用户青睐,赢得更多市场份额,继而为员工谋福利,为企业持续发展生存提供坚实保障。但工作要保质保量完成,需全体员工通过岗位扎实开展,辛苦付出,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而驱动员工齐心协力的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就只有靠思想政治工作这种政治手段,才能帮助员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树立为民服务理念,以主人翁姿态,形成统一认识和一股合力,同心同德做好本职工作,确保信用社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农村信用社现正处改革关键时期,也只有通过在员工中深入系统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用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武装员工思想,指导他们日常行为,自觉抵制不良思想侵袭。相反,如果只重业务发展,不讲政治学习,就会因缺少思想政治的全面指导,导致企业经营偏离国家金融方针政策,出现方向问题,危及生存和发展。
二、农村信用社目前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因此,做好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充分吸收利用先进管理理念方法,探索一些科学有效的新形式、新内容,逐渐融入到管理之中,发挥出积极的促进作用。就现目前工作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被业务经营管理所忽视弥盖
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逐步深入,金融市场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面临的经营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大多农村信用社把时间精力用到了发展业务经营上,更加重视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以之取得良好经济效益,满足员工的劳动收入需求,满足企业后期生存发展。而对同样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从领导到员工,其重视程度都不高,投入积极性也不大,常常让道给业务,导致工作落实只停留在口头上,做起次要,这种“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客观环境得不到保证,给企业发展带来瓶颈制约。
(二)教育手段陈旧无法导向职工活跃思想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知识社会,互联网各种浪潮信息的冲击,信用社员工思想特别是新一代80、90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不断受到挑战,思想处于异常活跃,带给了思想政治工作不小压力。同时,随着农村信用社持续深入金融改革,对员工专业技能和思想政治素质需求提出更高要求,但教育仍就采用读读文件,学学报的老一套说教式、灌输式的方法,引起员工反感甚至厌恶,而且这种脱离业务内容,缺乏生机活力,根本无法强而有力的导向思想活跃的员工,造成工作局面相当被动。
(三)机构组织不健全政工队伍建设也缺位
在实际中,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由人力资源部员工兼岗。由于日常事务多,结果导致职责履行能力差,往往只是在年度工作计划中提及一些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内容而已,实质工作上流于形式。
(四)工作成果考核缺泛执行导致粗放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多农村信用社干部职工认为,工作教育的实效性取得摸不着,看不见,没法考核,而且与自己收入,与单位经济效益,都没多大关联。因此,只要能够应付得了上极检查就达到目的,不必将过多时间花费在深入探索思考上,甚至认为还不如把精力放在存贷款上,见效快,成效显著,从而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只是片面之谈,无考核落实,严重滞后于形势的变化。
三、提升改进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对策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及产生原因,确保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适应经营发展需要,须对原有工作进行提升改进,让员工思想行动和企业发展步伐保持一致,在深化改革中,积极配合支持,更加敬业投入,从而促进农村信用社事业不断前进。
(一)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认知度
现阶段,做好农村信用社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提高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对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有至关重要作用,认识到对信用社工作有极大帮助。而且要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给予大力地工作支持和帮助,保障提供必不可少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保持职工队伍稳定,减少人才流失,从而提升农村信用社的竞争力和服务质量。
(二)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内容的变革
农村信用社面对新时期新情况,在思想政治工作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寻求创新,激发活力。比如:在内容上做到“三个贴近”,贴近实际,将党的方针政策与具体经营业务结合,大大提高工作的吸引力,感召力;贴近群众,牢固群众观点,把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带着深厚感情去做工作,帮助解决好反映的难点、焦点、热点问题;贴近生活,深入一线开展调研,收集有益工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素材,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又如:在方法上,针对越来越多的80、90后青年员工,充分利用互联网强大正面的“舆论场”,借以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体会交流、寓教于乐活动、先进人物报告会等形象直观的载体,激发引导他们努力提高自身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甘于为信合事业贡献。
(三)健全思想政治机构和队伍建设力度
各级农村信用社要建立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共同负责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大格局,使工作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要按比例适当增加专职政工管理干部,督促他们深入一线,了解员工思想状况,及时化解矛盾,使职工心理平衡、思想稳定。同时加强对政工队伍建设力度,通过定期培训和集中学习,强化政工管理干部系统性教育,包括对党的纪律、金融法规和职业道德等方面,从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避免员工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务虚,唱高调。
(四)加大考核督促其提升思想政治功效
面对思想政治工作易流于形式,走过场现象,为督促工作能够收到实实的成效,也要将思想政治一并纳入到管理目标中去,与业务经营工作同计划、同布置、同实施,同检验,且同时参与年度,季度和月度的目标考核,进行同等的奖惩处罚。并将其结果纳入到干部员工的职务任免,评优评先等方面,实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过关一票否决制,从而保证信用社改革的顺利进行和信合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西南地区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进行解读和分析,将学校建筑设计与当地文化及建筑的节能环保理念相结合,阐释当地建筑文化对学校建筑设计的启发与借鉴意义。创造普通但又具有地域特点、造价低廉、实用性强的学校建筑。最终,结合以上理念并以宣威市杨柳乡龙坪子村当地的建筑特色和地域文化为主线进行构思和设计龙坪子村小学。
[
关键词 ]乡村教育;小学建筑;乡土材料;地域文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148
1项目概况
1.1方案背景
杨柳乡龙坪子村小学是位于云南省与贵州省交界地带上的一座小学,与云南省级文化名村可渡村毗邻,同时也是滇黔两省村落文化教育事业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学校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雨露,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水平逐年提高,办学特色,素质教育有了新的突破,办学思维有了新的升华。所以,对教育的硬件设施需求也迫不及待(见图1)。
1.2方案提出的原因
一是,由于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加大,在农村教育方面的投入比重加大。二是,再加上近几年全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山区的经济,当地政府对教育事业也投入许多。三是,现有的教学建筑老旧严重,已经不能满足学校的教学需求了。
1.3项目意义及目的
此次项目设计的意义在于探索乡土建筑、环保节能建筑,让在农村的孩子能够拥有一个具有当地地方特色,能够体现当地地域文化,能够舒适快乐学习的教学建筑。特别是在当代混凝土,钢架建筑充斥的年代,人们更需要的是心灵的回归,居住生活品质的提高。自然、绿色、环保、宜居的生活主题,已成为当下追求的新潮,当然公共建筑(学校)亦是如此。
本方案的最终目的是将龙平子村小学建设成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小学典范;让家长放心;营造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环境;探究当地地域环境、文化传统、建筑特征。并且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的设计意义。
2调查与分析
2.1地点分析
杨柳乡龙坪子村小学位于龙坪子村的东面,北面与贵州省隔河相望(可渡河)、南面紧靠自然山地,坐南朝北、东面是逐级下降的耕地,地势较平缓、西面紧邻居民区,交通方便。立体气候突出,大部分属温带气候,海拔1700米以下的河谷区属亚热带气候。早晚温差比较大,特别是冬季气温比较低(见图2)。
龙坪子村小学整个用地地形相对平坦,略似一个水壶形。坐南朝北夹在两山之间,南高北低,最高海拔2470米,最低海拔1480米,高差990米。
2.2现状分析
学校规划面积8560m2,学校现在有632名在校学生,1到6年级每个年级2个班,还有3个班的幼儿教学班(大、中、小)。在校老师15名,及一些后勤人员(注:在校生包括滇、黔学生)。
学校现在有2栋老旧教学楼,1栋半新教师住宅楼、1栋半新一层的公共厕所、1栋新建一层的保卫室。一部分住校学生暂住老式的教学楼里,没有食堂,没有大的公共交流的室内空间、室外活动空间。如图3所示,校园环境很简单,主要是要预留建设空地来做绿化,且没有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绿化面积也不够。
2.3问题分析
学校的建筑老化破旧,且建筑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学校规模;建筑没有考虑环保节能设计;学校没有统一的规划设计,校园显得有些杂乱;校园建筑只是照搬西方的建筑模式,没有当地的地域文化特点;学生的室内外活动空间不足,没有把学习和课外活动联系起来。所以,在进行校园规划时,我们认真分析当地的地域文化,合理利用地理环境,通过对景观的最大化设计来提升校园环境。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充分研究项目的特殊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通过对建筑材料(回收砖瓦)的运用和结构(砖混结构)以及节能环保方面的设计来达到建筑的最优化。
3规划方案设计
3.1规划目标
建立人文校园:以龙坪子村小学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为校园精神的主轴,继往开来,塑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营造山地园林校园:节地为主要目标,配合地形,体现山地特点,营造园林校园,使校园环境品质得到极大提升,为师生提供舒适的校园学习交流场所。培养生态校园:合理布置功能分区,合理组织建筑布局形态,以优化的设计体现校园功能使用的便捷性。同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运用先进节能技术,使建筑更加环保健康,使校园真正成为开放、包容的校园。学校规划呈现的是对来自不同省份的学生的开放与包容姿态,对具有当地建筑文化特色保留、传承,追溯历史的文脉记忆。
3.2规划原则
整体性原则: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相互之间联系方便;生态化原则:设计始终坚持节能与环保的绿色设计理念;开放性原则:以开放的原则促进教与学之间的交流,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继承与创新:设计应在继承文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与时俱进;地域性原则:设计应延续龙坪子村的历史文化,体现龙坪子村的地域特色,营造山地园林景观特征。
3.3规划理念
以“脉”相“承”,包容向上,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中,“脉”是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文字,人类通过血脉繁衍生息,通过建筑,书籍、习俗等传播文化。“脉”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连接着中华文明的方方面面。通过当地的文化研究和发掘,我希望以“脉”为载体,以“承”为目标。达到包容向上的规划愿景和独具特点的建筑设计,也是对处于滇、黔交会处的龙坪子小学的一次全方位解读(见图4、图5)。
3.4规划结构分析
根据现代教育思想以及用地结构,形成“单环,两轴、九片区、一核心”。“单环”单环主要是指整个校区的消防通道。“两轴”,一轴是以从入口到校区尽头的文脉轴线,体现当地地方特色,另一轴是以南北的空中廊道为包容连接轴线,暗喻滇黔两省通过可渡河聚集在此共同学习交流。“九片区”:是把各种不同功能区很明确的划分开来。“一核心”是以空中廊道的读书亭为核心,把整个校区分为内院和外院,同时也把幼儿教学区和小学教学区划分开来,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见图6)。
3.5规划功能分析
根据学校的功能构成的特点,结合用地形态,把次要功能区布置于整个校区的西侧,主要功能区基本上和原来的位置不变。空间形态上采用连廊的方式把各主要功能区联系在一起,方便教学管理。在校区的各个节点中插入公共交流空间,这也符合当代以及未来学校对学生教育教学(与人交流)方面的要求。学校功能分区清晰,交通组织便利,合理利用地形高差组织景观及建筑组群形成了较好的校园风貌(见图7)。
3.6规划道路分析
根据相关规范和实际使用要求,沿西侧道路设置礼仪性出入口(主出入口),也便于形成完整的文脉轴线,在东侧沿次要道路设置次出入口。方便疏散和来自不同方向的学生上课。同时,校园道路采用人车分流的形式,校园内人流道路流线,以读书亭为核心联系着各个功能分区,方便,明确、流畅。并预留停车场,停车场地分为生活停车场和工作停车场,这样既方便又安全(见图8)。
4建筑方案设计
4.1建筑设计概念
4.1.1概念来源“索桥”
这座索桥横跨可渡河,连接着贵州省和云南省,当地许多贵州省的孩子们都是通过这座索桥来到云南省的龙坪子小学上课学习。这座索桥不仅仅是一个交通载体,它更多的是承载着滇、黔两省人民的相互包容,团结、友爱的象征。
4.1.2概念抽象“丝带”
丝带柔顺、细腻,而丝带也是使人联想到纽带,纽带又是“联系”的另一种解读。暗喻着滇、黔两省学子有着某种千丝万缕的关系。
4.1.3概念的延伸“团结、友爱、包容”
概念的延伸,绿色的丝带代表健康,使人对健康的人生与生命的活力充满无限希望;绿丝带寓意爱心。在此项目中,丝带又代表滇黔两省人民团结,友爱、包容的寓意。
4.1.4概念的运用“桥堂”
“桥堂”的概念,是源自对当地地域文化有着特殊含义的索桥和项目的特点——学校项目而来的。用桥抽象而来的丝带串联着几个主要的功能区,既方便而又符合项目特点。在项目中心地带的读书廊就很好地诠释了桥、丝带以及当地地域文化特征的关系(见图9)。
4.2建筑空间组合分析
建筑空间组合分析如图10所示。
4.3建筑空间功能及流线分析
建筑空间功能及流线分析如图11所示。
5结论
随着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呼声日益渐高,乡村学校建设的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龙坪子村是一个地处滇黔交界的地方,中间隔着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可渡河,素有“桃花溪水天上来,烟波浩渺可渡关”的美誉。本着以“脉”相“承”,包容向上为校园规划理念,我们对龙坪子小学的规划与建筑进行了方案设计,并努力将学校打造
图11建筑空间功能及流线分析资料来源:作者自制。
成一个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乡土公共教育建筑空间。同时,本文通过对西南地区的校园建筑规划及设计进行解读和分析,将学校建筑设计与当地文化及建筑的节能环保理念相结合,阐释了当地建筑文化对学校建筑设计的启发与借鉴意义。最终我们期望以宣威市杨柳乡龙坪子村小学规划建设为例能为我国乡村小学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董文娟,赵小凡,张丹玮.能效投融资研究[J].中国市场,2014(28).
1 金融危机下中国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波及我国经济实体。受宏观经济影响,大部分沿海企业都主动缩小生产规模,有的甚至关停。金融是与经济最为密切的行业,宏观和微观经济的变化及各级政府为经济“保增长”纷纷出台各项经济金融措施都影响到银行的业务经营,需要结合实际主动应对。本身“体弱”的农村信用社更不能坐观云卷云舒。新形势下,立足县域经济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农村信用社如何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如何趋利避害,创新发展,提高自身发展承载能力,需要我们迫切的思考和在实践中探索。在金融危机条件下,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形势以及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业务经营方面
1.1.1 “三农”大环境不容乐观 沿海部分中小企业倒闭或裁员,出现压缩人力成本的迹象,成批量的农民工被迫返乡,而农村经济毕竟尚欠火候,就业容纳能力有限,将失去或减少务工性工资收入;传统的种养业规模化程度低,粮食等农副产品价格呈低迷徘徊趋势,化肥等农业生产成本又在增长,由此将进一步降低农业比较效益和农民务农收入;农业产业化链条脱节,产前、中、后的加工、服务、销售等渠道不畅通,粗放型农业仍占绝对主体地位;市场物价的上涨,农民的生活消费支出将增大,农民的增收空间将更加狭窄。在大环境下,以“三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农信社的业务经营及风险防控势必受到影响。
1.1.2 小额农贷的发展空间受限 长期以来,小额农贷以其操作简便、额度小、风险小而分散等特点,深受农户欢迎,成为农信社的“金字招牌”。但在连续增加支农投入高基数上,加之当前不景气的市场新形势,市场有效需求主体趋于饱和,其利率也远远高于行业内其他贷款,成本较高,加之民间借贷盛行等因素,导致深度推广较困难,继续加大“三农”投放难度加大,小额农贷的市场需求遭到“瓶颈”效应,形成挤压。
1.1.3 农村信贷市场供需不对称 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户信贷需求特征发生了较大变化,规模化种养、“公司+基地+农户”联合组织、专业合作社组建、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利用、链条化生产和消费类的新兴产业的贷款需求逐步增长,小额农贷在量上不能满足其需求,农业专合组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等新兴组织的发展又不成气候,处于前期探索阶段,结构失衡、市场前景、经营效益等彼此问题目前尚不能定论,尚不成型,加之抵押物缺失、有效担保不足和需求大额化、风险不确定等,易形成贷款需求方的“贷款难”与农信社的“惜贷、惧贷”现象,造成借贷双方的较为突出的供需矛盾。
1.1.4 市场竞争白热化升温 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纵深化推进,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及其小额农贷产品的推出,农业银行重返基层农村市场及其“惠农卡”的面市,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的“雨后春笋”般兴起,加之金融危机的催化,农信社“一农支三农”的格局已被打破,农村金融市场群雄逐鹿,市场竞争“白热化”。同时,受贷款资金使用限于市内的监管政策影响,农信社内部竞争相互渗透交织,客户资源尤其是优质客户已十分稀缺。市场份额的差异折射出“渠道”策略,同杯“分羹”的生存风暴愈演愈烈,“竞合”时代全面来临。
1.1.5 深化改革面临阻力增加 当前农信社深化改革正处在关键阶段,金融危机的不期而至给农信社的改革带来的冲击不可说不大,对农信社实现稳定发展已构成很大的威胁,在信用社各项经营都面临很大考验的情况下,要进一步推动信用社深化改革,增资扩股,进一步壮大信用社实力,进而组建农村信用合作银行,向现代银行迈进,面临的阻力可想而知。
1.2 风险管控方面 首先是外部金融环境趋于恶化。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失业人数增加带来治安案件的上升,部分返乡农民工、失业人员无业可就,无事可干,少数人因生活无着而实施盗窃、抢劫、诈骗等铤而走险,这些都对金融资金的安全和案件事故的防范构成了威胁,对安防设施简陋、位置偏远的信用社挑战更大。
其次是既投信贷资金风险性增大。农民务工收入的减少,部分中小企业的产品在市场的销售价格停滞甚至下降,经营成本上升,盈利空间受挤压,甚至出现亏损,还款资金来源难以保障,市场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等系列的风险可能叠加并转移到农信社,案件“双降”及贷款收回不容乐观,大要案可能重新抬头,不良资产可能增加。
再者,由于小额农贷萎缩,县域优质中小企业短缺,加之近些年县域房地产业的旺盛融资需求,信用社有相当一部分资产投资在房地产行业。而当前房地产行业不甚景气,导致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农信社试图通过业务规则的调整刺激房地产需求,旨在将不良资产收回,不至于形成呆坏账;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如何有效控制信贷风险的问题。
2 金融危机下中国农村信用社的应对策略建议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像海啸一样席卷全球金融市场, 2008年9月拥有158年历史的美国雷曼兄弟公司轰然倒地,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大政府支持的房贷巨头被接管,美林证券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随后,又传出花旗银行申请破产保护。这一系列事件预示金融危机已愈演愈烈,且已冲击到各国的金融业及实体经济。无论是雷曼兄弟的破产还是美国其他大型金融机构相继遭遇危机,尽管其中翻船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它们的风险防范管理出了漏洞。美国金融危机警示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必须强化经营理念,走出一条规范、稳健、持续的发展之路。这需要在强化农信社风险防范,强化农信社科学创新,强化农信社有序竞争这几个方面下功夫。
参考文献
[1]范静.农村合作金融产权制度创新研究——以农村信用社为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6.P231-232.
[2]顾祥林,孟建斌.中国农村信用社模式之选择[N].金融与经济.1991年第10期P7-8.
[3]赵越.加入WTO后中国农村信用社的积极对策[N].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2年第16卷第2期P20-22.
[4]张杰.中国农村金融制度调整的绩效:金融需求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0.P258-260.
[5]金融危机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影响与对策.河北金融网[DB/OL].hb261.com/news/ll/2009525/10345796585.html.
思想政治
丘吉尔说过“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可见文化的重要性。就像它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一样,文化对于企业至关重要,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所在。企业文化是企业信奉并付诸实践的价值理念,是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理念、精神、行为方式和形象表现的总体。企业文化是引领企业健康发展的旗帜,是凝聚企业员工及各利益相关者的纽带,是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随着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深化,必然会带来员工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多样化,给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一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建设有利于农村信用社改革、改制和整体发展的企业文化,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和紧迫的任务。这将成为农村信用社走出困境、防化风险、稳健经营的必然需要。
1.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形式的创新,将有助于增强农村信用社的凝聚力
企业文化的特点不是灌输,而是通过以文载道,以文化心,使员工自觉自愿地去追求一种价值观念,去共行一种行为规范。新型企业文化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树立以人为本理念,通过营造公平、公开、民主、和谐的氛围,建立平等交流多项沟通的机制,变教育为沟通,达到良好的效果。同时,通过开展行为文化,可以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文化,进行教育与自我教育,将企业的先进理念和先进行为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思想和行动中。同时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价值观念的体现,能够增强员工对信用社归属感与使命感,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2.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将有利于农村信用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人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术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而思想道德素质是员工最重要的素质。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的都是开拓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提供员工的思想素质,使之更好地服务企业创造财富、造福社会;更好地坚定理想信念,明确肩负的使命,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更具体、更实在、更丰富、更有生命力。优秀的企业文化从企业前景、核心价值观、员工行为等方面向社会展示着企业良好的经营状况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形象,有助于农村信用社社会形象的建设和推广。
3.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文化含量,将有利于农村信用社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一大政治优势,只有从企业改革、改制的大局出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做好员工的思想教育和转化工作,才能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意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企业文化建设所倡导的企业精神,企业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念,是企业之魂,只有坚持先进正确的企业文化建设方向,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解决好价值观这一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保证企业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保证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产生农村信用社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其他企业难于模仿和复制的竞争优势
为此,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有助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我们寻求新方法,探索新形式。
3.1通过形象文化建设,可以为员工创造优美、舒适、温馨、人文的工作环境和人性化的管理氛围,使员工在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促进的环境中达到员工与员工的和谐,员工与企业的共赢,使企业的意志和理念在人文关爱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灌输。
3.2通过行为文化建设,可以将企业的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有机制地结合起来,达到员工行为的高度统一、员工与企业的高度统一,在实现严格管理制度的同时,不断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赢得人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扩大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向心力,提高人力资源的经济利用价值。同时,还应该创建学习型企业,把学习当作企业的核心力量。使员工在学习中工作、工作中学习,进入自我学习、自我组织、自我调控、自我发展的新境界,最终伴企业建成一个人人都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254-02
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休闲体育经济、休闲体育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体育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本文将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作为研究对象,从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四个方面探讨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一、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政治建设的影响
农家乐休闲体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政治建设的影响,主要指在加强农民主体意识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农村休闲体育建设,引导农民依据自身资源和需求开展农家乐休闲体育,加强组织和宣传,形成新农村休闲体育发展有效机制。农家乐体育休闲发展推动政府引导与农民自身发挥作用相结合,作为推动农村经济与体育文化等建设的新兴产业,政府加强对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宏观指导、统筹规划,发挥出政府的调控功能;同时还要使各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协作,使新农村体育经济文化得以积极健康的发展。
农家乐休闲体育方式的形成不仅满足了城市居民的健康需求,同时也增强了农民的健康意识,促进了农民对身体健康的需求,在农村营造出和谐健身气氛,同时也会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参加到体育健身的热潮中。因此,农家乐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展形成良好的农村有效健身机制。政府在农民体育健身热潮中引导群众举办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和比赛,带动群众参与形成长期有效机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政治建设提供基础。
二、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的影响
农家乐休闲体育的发展是保持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休闲体育资源蕴涵着独具魅力的地理和民族文化特色,从而吸引城市和发达地区居民前去进行休闲体育活动和投资,这些休闲体育活动和投资极大地促进了城乡居民的消费,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农村环境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是农家乐休闲体育的立足点,通过推进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环境、体育设施、体育活动、特色产品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发展农家乐休闲体育,可以使农村自力更生,靠自身力量得到发展,进而减少国家对农村的扶持资金。同时,当地农民参与投资、经营休闲体育产业,可增加其可支配收入,实现“生活宽裕”的目标。因此,农家乐休闲体育的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
三、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体育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在满足农民体育健身需求的基础上,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农家乐休闲体育的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提升农村的环境和发扬农村的整体精神风貌。从提升综合环境的角度,农家乐休闲体育的开展增加了农村体育健身设备、篮球场等体育设施建设,可以优化农村的综合环境。从发扬农村精神风貌的角度,体育文化建设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体育文化以其老少皆宜、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形式,积极乐观、拼搏进取的精神内涵,强身健体、实现自我的功能作用,能够适应不同层次的人群需要,必将对农村人口的生活方式形成越来越大的影响。从体育文化对人口素质作用分析,农家乐休闲体育对体育文化建设最直接作用是吸引农村人口参与体育健身活动中,提升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从而让他们更精力充沛地投入到生产、生活中去。另外,每个人的业余时间是有限的,农村人口从事了体育健身活动,就自然把闲暇时间从扑克、麻将、甚至赌博等活动中脱离,把拼搏进取的精神融入自身,从而显著提升内在素质。因此,农家乐休闲体育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体育文化建设。
四、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建设的影响
农家乐休闲体育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建设影响主要指在加大农村公共体育设施、经济、文化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农村休闲体育长效机制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休闲体育产业制度,以农家乐休闲体育产业解决农村就业等社会问题。城市和发达地区居民在农村的农家乐休闲体育消费和投资对农村地区来说形成了一种外部的经济注入,这种外部的经济注入在提高农村经济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和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农家乐休闲体育在给农村经济注入活力的同时,也解决了许多就业问题,农家乐休闲体育具有就业门槛低,数量大,受经济衰退影响小等特点。由于农家乐休闲体育发展迅速和广泛,其工作岗位增多,为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技术专长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就业机会,也可为不具备太多知识和技术专长的中、低层人员提供就业机会,对弱势群体的就业有着很强的包容性,能够吸纳很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农家乐休闲体育的发展是解决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
五、结论
休闲体育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群众物质文化需求增长的体现和客观需求,而农家乐体育休闲作为一种全新的体育运动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在农村广泛开展农家乐休闲体育活动,对于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形成良好的农村社会风气,引导农民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抓住机遇,积极开展农村休闲体育工作,加大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加强农村体育组织建设,活跃农村文化体育生活,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而为全面建设协调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摘要]本文对德夯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了认真总结分析,剖析了大湘西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产业方面的对接;生态方面的对接;社会文化方面的对接。
[
关键词 ]大湘西;乡村生态旅游;对接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196
1研究地域概况
大湘西,即“ 湘西地区”,是对包括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怀化市以及邵阳、永州的部分县市在内的整个湖南西部地区的统称。德夯在湘西自治州吉首市境内,距吉首城约18公里,由德夯景区、峒河景区、小龙景区组成。德夯风景名胜区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溪河交错,峡谷绝壁层出不穷。景区有大龙洞、小龙洞、流纱、夯峡等瀑布群十多处,其中流纱瀑布以垂直落差216米居全国之首。自矮寨镇洞溪上行4公里至德夯苗寨,沿岸筒车、水辗、古渡、小舟,伴以苗家吊脚楼,一派田园诗情。德夯风景区是湘西苗族聚居区之一,这里保留着淳朴古老的民族语言、服饰、饮食宗教礼仪、歌舞等苗族风情。其中苗族“三月三”“四月八”“百狮会”“拦门对歌”“苗鼓舞”等表演古老粗犷,极富地方民族特色。
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村民自发组织旅游,旅游主要是由村委会管理,但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宣传不够,游客稀少,旅游业发展缓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湘西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开始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于1987年1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旅游业渐渐发展起来,1991年全年接待游客达7.15万人。2002年,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成立了德夯旅游公司,一方面保护生态自然资源,另一方面深度挖掘苗族传统文化,打造旅游品牌,德夯旅游业飞速发展,德夯一派繁荣景象,与新农村相得益彰。
2大湘西乡村生态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
2.1产业方面的对接分析
湘西人民在尝到旅游的甜头之后,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充分利用湘西的特色文化、山水风光、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开发神秘湘西,旅游产业呈跳跃式超常规的发展态势。德夯就是在这种形式下依托良好的自然景观及民族文化优势,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了具有当地特色和优势的菜油、峰密、柑子、生姜、猕猴桃、醋萝卜等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销售,成为旅游者喜欢和购买的商品,这既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又促进了德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德夯近几年开发“农家乐”乡村旅游以来,不仅带动了当地粮食、水果、禽蛋、蔬菜等农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而且还无形中培育了一批“绿色养殖业”专业户,加大了对绿色食品及新品种的种植,并把现代农业技术进一步推广,促进了一系列袋装野菜旅游商品的加工和开发,发展了许多诸如酱菜、肉食腌腊、果王素加工厂,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向优质、高效、环保、经济等深度开发及加工的方向调整和发展。笔者调查得知,德夯在2001年开发“农家乐”之前,村民主要靠种植玉米、土豆、零星水稻、烤烟维持生计,因这些产品转化成货币的环节多,转化慢、难,农民生活都比较困难。自从开发“农家乐”以后,村民除搞好传统的农事活动以外,剩余的劳动力从事农家餐饮、住宿、采摘等旅游接待,每家旅游收入年均达4万多元,相当于旅游开发前的6倍之多,乡村旅游开发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村民也不愿外出打工了,因为旅游接待中所有的蔬菜、水果都要靠自己种植,旅游旺季忙于旅游接待,淡委忙于农业,已经够累的了。村民还集资修起了马路,各家都盖起了新房,村民靠发展乡村旅游脱贫致富了。
2.2生态方面的对接分析
德夯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使该地区农业、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但农业生产使用化肥、农药的增长,畜禽水产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农村垃圾和生活污水排放无序,使乡村资源环境破坏严重;另外受整个湘西大环境的影响,近几年,陆续上了一批耗能高、附加值低的粗加工企业,如采矿业;加上湘西人民的生活仍沿袭着几千年的“伐木取暖、用柴烧饭、用树建宅”的原始生活方式,这或多或少地给环境留下了隐患。总之,这种工、农业的粗放式经营,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能源在无形中浪费掉,这与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质要求背道而驰。
因此,德夯风景区针对以上这些情况采取了有力的措施,一是实施“三清六改”工程,即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路、改水、改厕、改沟、改圈、改电等,引导村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牲畜圈舍混杂问题,改善乡村环境卫生。二是搞好四种模式的村庄改造,即整治“闲置房”、改造整修村庄、建农民社区新村、对拆旧建新的房屋整体改造等。三是鼓励村民用空心小砌块建房,从源头上切断破坏森林的现象,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建立生态农、林补偿制度,鼓励发展高效节能的林业和农业,推动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通过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手段,实现林业生态化、能源多样化、农业效益化,确保农村污染源的杜绝,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平衡难题。
2.3社会文化方面的对接分析
德夯特有的传统文化、奇风异俗,对外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深深吸引着人们去探奇访幽。然而,随着旅游者的增多,异地文化的干扰,非乡村文化逐渐渗透,加上村民本身又有一种“远香近臭”的思想,使得当地的传统民族文化、民风民俗被淡忘,有的甚至同化。如:不唱本土本乡苗歌而改唱现代流行歌曲;刻意拆掉传统民居而建起钢筋水泥楼房;特别是传统民族服饰的同化更为严重,在德夯,即使是偏远的农村,穿苗服的人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都市流行的牛仔被、T恤衫,各式各样的超短裙等。这种同化是通过旅游所带来的外来文化对乡村产生的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也可称为汉化。因此,德夯风景区有针对性地丰富“农家乐”的旅游内涵,村民组织了“民族文艺表演队”和“农民时装队”,在篝火晚会上尽情展示传统民族服饰,并唱苗歌,跳苗舞等,那些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被人们所遗忘或被埋没的宝贵民族文化遗产又重见天日,获得新生。
3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对德夯新农村建设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影响分析
德夯村民尝到了发展旅游业的甜头之后,更是主动积极参与,满怀信心,对旅游管理部门制定的政策措施主动配合,并随时了解学习国家旅游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其他致富信息门路,提高了素质,同时也增长了见识。通过乡村旅游,当地村民同国内外不同层次的旅游者的交流过程中,了解了对方,也了解了世界各地,包括最新的旅游动态,服务意识,逐渐形成了一种超前的旅游经营理念。许多居民在长期的旅游接待中学会了许多旅游接待经验,能对不同的游客偏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接待过程中一般能符合游客的心意,得到了旅游者的好评。有的村民还能说几句简单的日语、英语、韩语,甚至还有远见的村民把孩子直接送到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学习外语,回来后当起了外语导游,在接待外国旅游者时具有语言方面的优势,同时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德夯居民淳朴、勤劳、善良,并且文明经商、童叟无欺,成为大湘西旅游区的典范。村民的环保意识也大大增强,他们深知旅游资源的破坏意味着什么,每个人都配合上级主管部门清扫门前的生活垃圾,并主动放到政府指定的区域,他们不再乱砍滥伐,并相互监督,公开同破坏生态的犯罪分子作斗争。在德夯社区,还经常举行“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评比活动,并同乡村旅游服务质量挂钩,促进了相互团结,家庭和睦,村民在农闲时不再无所事事,惹是生非,逐渐从原来的打架、赌博、酗酒、斗殴等不良风气中解脱出来,并且自发的组织民兵日夜轮流巡逻、抵制外来的歪风邪气,如今,德夯社会风气、社区治安明显好转,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德夯的旅游业已具规模,走向了正轨。
4结语
乡村生态旅游促进了德夯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德夯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反过来也促进了乡村生态旅游,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相互构成和谐,德夯一派繁荣昌盛景象。
参考文献:
[1]赵福祥,李全德.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社区旅游的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3): 137-140.
[2]尹华光,陈福义,袁正新.湖南旅游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