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教育市场营销策略大全11篇

时间:2023-07-02 09:44:0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教育市场营销策略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教育市场营销策略

篇(1)

服务营销是以消费者需要的满足为前提,设计产品、营销方式和营销途径的一种营销模式,是基于各种营销要素组合基础的,以消费者为中心,最终体现为销售过程和销售结果的服务性质的营销活动。服务营销广泛存在于各种产品的销售过程中,被认为是目前最符合消费者心理以及需求的一种营销模式。高校体育场馆要实现其社会价值,也需要从服务营销角度入手去思考营销手段。

2. 服务营销视角下高校体育场馆营销问题

2.1 缺乏相应的服务营销人才

服务营销不同意以往的销售模式,专注于提供与销售内容相关的服务,这种服务既能体现出产品的特征,由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这意味着,进行服务营销需要有较高级的销售人员参与。但是,高校体育场馆的营销,通常通过宣传广告、租赁等形式进行,这些营销活动中的服务性特征不明显,大多数高校体育场馆经营者,更重视场馆设施和体育用品的可用性,而并非为潜在的消费者群体 提供服务,因此,所选择的?N售人员,在服务营销能力方面基本是空白的,这样的销售者,很难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类型的产品,高校体育场馆的营销受其影响,消费者群体的质量和数量也很难提高。

2.2 体育场馆营销资源浪费

服务营销的开展意味着高校体育场馆中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型产品的资源都应该参与销售,但实际上,高校体育场馆存在着营销资源浪费的现象。高校体育场馆空间大、环境好,器材充足,大多数消费者到体育场馆进行消费的主要目的是健身,但除此之外,高校体育场馆还拥有众多与体育相关的其他资源,例如,高校体育教师和体育俱乐部成员可以作为健身教练或者球队训练、球队裁判,提供给消费者相关的服务,广阔的空间、充足的座位可以作为大型会展场地、报告会场地、大型文艺演出场地等。这些资源的服务型特征更强,但在实际的营销过程中,这些资源并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

2.3 品牌建设和应用不足

体育场馆的市场营销核心应在于,体育场馆是一个能为消费者提供健身服务和休闲娱乐功能的场所。体育市场与其他市场不同,体育产品除了自身作为商品外,还能够为体育服务提供推销的媒介。但是,现在大多数高校体育场馆营销重点放在场馆建设、器材设备使用以及广告冠名方面,忽视对体育服务的营销,没有真正开发出作为营销核心的相关服务产品。有些体育场馆提供会员制服务,但是系统并不完善,推广不;还有些体育场馆利用参与运动的人群流量,提供体育用品销售服务,但盈利并不明显。相较于高校体育场馆提供的产品,消费者更倾向于关注社会中的体育用品广告、商场里的体育商品。究其根本原因,高校体育场馆的市场营销定位是“高效利用体育场”而非“建立高校体育品牌”,在品牌建设不足的情况下,销售服务的角度、内容、策略都比较难以确定,体育场馆自然也不能为消费者提供相关的销售服务。

3. 服务营销视角下高校体育场馆营销策略

3.1 积极培养营销服务人才

优秀的管理者能够从总体上把握住发展方向,而优秀的服务人员这会让总体的发展运行更为顺利。所以在进行外部营销推广之前,需要先进性内部营销,即有针对性有效率地对于顾客接触的职员和服务人员进行培训。例如,针对有健身指导需要的消费者,对参与同于场馆经营的高校教师、体育俱乐部学生进行健身教练从业资格培训,使他们了解健身指导服务的价值并学会如何提供相关的服务;同时建立激励和考核机制,促进工作人员之间的通力合作,打造高素质服务团队,为顾客提供更加周到优质的服务。

3.2 通过宣传高效利用体育场馆服务资源

高校体育场馆的存在不仅能够提供教学场地,还能够面向社会提供会演活动和体育运动场所,面向公众提供健身休闲场所,以及面向企业提供会展和大型综合活动场地。要是这些具有服务性质的产品内容突出出来,高校需要进行相关的产品宣传,利用互联网、手机微信、QQ、微博等,进行高校体育场馆宣传;敢于主动接触大型展会和集会活动的承办,通过几次成功的案例,使体育场馆的资源被社会认可,进而面向全社会提供相关的服务。

3.3 进行品牌建设

篇(2)

高等院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长期以来都是困扰全国各个高等院校的一大难题。如何在竞争愈加激烈的教育市场争取到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生源,是近年来各个高校招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引发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内学者刘玉芳等(2014)从营销学、心理学和传播学三个学科视角下对招生宣传策略提出建议[1]。 常新华等(2004)将中美研究生招生制度进行比较,提出应加大招生单位及导师自主?啻佣?可持续地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2]。米亚琼等(2016)结合房地产市场利用4P营销及CRM理论提出构建硕士招生系统[3]。尽管国内学者对硕士招生策略做出了一定研究,但我国高校硕士招生仍然存在招生宣传针对性弱,招生策略收效甚微的现象。本文将从市场营销的视角重新审视高等院校硕士研究生教育,着重强调其商品性和市场性,并运用4P营销模型和STP营销组合对进一步做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提出新思路和新举措。

广义上的营销是指企业通过调研挖掘消费者已有的和潜在的需求,并结合自身产品的特点,通过多种渠道和促销手段达到推广产品、建立品牌的过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和信息的双向流通,营销这一理念已经不再局限于一般的商品和服务,而是扩大到其他传统意义上的公共事业和服务,例如医疗和教育领域。吴磊(2011)认为高等院校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可以看做是一种不同寻常的“营销”[4]。高等教育市场化已经成为日后高等教育的新常态和新模式,因此招生工作需要从市场营销的视角下开发新思路、探索新方法。

二、4P营销模型概述及其在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1.4P营销模型概述

美国营销学者麦卡锡教授提出的 4P 营销模型包括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即从以上四个方面制定营销策略,将适当的产品和服务投放到特定市场[5](见图1)。产品策略是指通过对产品属性的组合运用为消费者提供满足其需求的有形或无形的产品和服务。价格策略是指通过对基本价格和折扣等定价方法和技巧的运用实现营销目标。渠道策略是指合理选择符合商品属性和消费者习惯的分销渠道,实现商品的顺利流通。促销策略是指利用广告宣传、人员推广、公共关系等信息传播手段主动引导消费者,达到扩大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目的。本文将从4P营销理论的角度探讨高校如何完善优化研究生招生政策。

2.4P营销理论在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要将4P营销理论充分应用到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就要转换思维视角,将研究生教育看做高校提供的一种商品和服务,依托学校自身的优质资源,为学生增加附加值,以换取更多更好的生源及良好的声誉。

(1)产品策略:高校研究生教育的产品涵盖非常广泛,从校园硬件设施到软件配套,从有型的科研成果到无形的品牌形象,都属于高校招生可利用的资源。从短期来看,各个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学校特色和优势,以及考生需求向有意向考生进行重点推广和宣传,将考生所需信息和自身优点相结合。米亚琼等(2016)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考生最关注的是毕业后的前景和学校名师介绍[3],另有部分考生更关注专业优势和科研水平。因此高校在制定招生的产品策略时应充分了解潜在市场考生的需求以及自身优势专业和学科,做到目标清晰,有的放矢。从长期来看,教育水平和师资力量是一所高校能够输出产品的主要内容,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教授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才能带领学生在科研的道路上突破创新,长期坚持才能树立一位名师以及一所高等院校良好的品牌形象。

(2)价格策略:研究生教育的价格除了考生为了接受教育应承担的学杂费、住宿费等之外,还有研究生毕业后对于个人价值得以体现的预期,即毕业后的期望薪资,以及高校的品牌价值。因此价格策略即可以从学杂费及住宿费角度考虑,通过奖助学金及助学贷款的方式吸引潜在考生,也可以从毕业后薪资待遇的角度出发,利用高校毕业生的薪资水平和高校在社会中的影响和地位来吸引考生。各个高校由于优势专业不同,因此在制定价格策略时,可根据本专业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措施,例如有的学科专业长期与行业内知名用人单位或巨头企业合作,形成学校培养单位用人的一条产业链。

(3)渠道策略:传统产品的信息传播渠道已经由过去的纸媒电视广播发展为网络传播,高等教育亦是如此。90后学生自出生起就生活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他们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是来自互联网以及老师同学之间的口口相传。这就意味着招生宣传工作的渠道也要顺应时代的改变而及时做出调整,关于学校环境、学习氛围、师资力量、就业机会等等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同时要注意利用不同渠道的特点做好长期宣传工作,避免在考生报考时才临时抱佛脚进行短期突击式宣传。传统渠道虽然影响力大不如前,但有着成本低廉,受众范围广的特点,可以针对学生家长和长辈,树立高校品牌认知,从而扩大学校品牌知名度。

(4)促销策略:鉴于教育类产品的特殊性,无法做到利用常用的一般产品促销手段,如捆绑式销售和买赠方式进行产品促销。因此在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中要从考生的心理和体验等感性方面出发,通过与考生和家长建立感情联系,从而使考生和家长对于学校产生更为积极的情感,同时也借此机会充分展示了学校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的精神。考生在准备研究生考试及填报学校期间,往往会产生焦虑和迷茫的心态,因此学校应做好考生的服务工作,从考前咨询、专业解析、历年真题、就业方向等方面为考生提供耐心细致的咨询服务,使得考生对于学校招生工作更加肯定及认同,也能优化招生工作,提升学校声誉。

三、STP营销组合概述及其在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1.STP营销组合概述

STP指的是市场细分(Segmentation)、目标市场(Targeting)和市场定位(Positioning),构成了营销战略的核心三要素。美国市场学家温德尔?史密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市场细分(Segmentation)的概念,通过市场调研将一个消费者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细分市场,划分过程是依据消费者在人口特征、地区特征、心理特征以及行为特征等方面呈现出的差异,这些差异通常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目标市场(Targeting)概念由市场营销学者麦卡锡提出。公司在完成市场细分后即可明确一个或多个目标市场,以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满足该细分市场的消费者需求。由于公司的资源有限,不能满足所有市场的需求,因此选择目标市场有助于公司集中有限?Y源和精力,更加高效的推广产品和服务。

市场定位(Positioning)由美国学者阿尔?赖斯提出,是指企业根据自身产品与市场上的竞品的比较情况,结合目标市场消费者的偏好,为本公司产品或服务确定与众不同、个性鲜明的市场形象。即使是同类产品在产品性能、质量、包装、售后等方面也存在诸多不同,企业需要从中找到竞争优势,并将这些卖点完整地传达给潜在用户。

2.STP营销理论在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应用(见图2)

(1)市场细分(Segmentation):根据考生所在地区、本科教育背景以及考研目的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市场细分。例如,根据所在地区划分,可以分为西部地区考生和东部地区考生;根据本科教育背景划分,可以分为一本、二本、三本及专科考生等;根据考研目的划分,可以分为就业型、研究型、学历提升型等等。就业型考生的考研目的是凭借研究生学历扩大就业机会,研究型考生目的是就所学专业和学科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而学历提升型考生的目的则是凭借更高水平的学历获得更多晋升机会和空间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同为硕士研究生考生,每个细分市场其实存在不同的需求和目的,因此只有依照一定标准进行市场细分,才能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招生策略。

篇(3)

1.1缺少与校外企业之间的实习和实训合作在应试教育下,我国高校普遍重视理论教学,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忽略实践教学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较少,并且不稳定。企业以营利为目的,不愿意接受实习生,同时学校没有有效的沟通渠道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自己本身也不存在企业性质的实习部门。

1.2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教学的观念和手段长期以来,由于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导致教师习惯性地重视理论教学,在安排学生实践阶段,多是象征性的参观,没有真正深入进去。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多使用模拟软件,而模拟软件不够真实,并不能完全反映市场情况,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依然有限。

1.3教师实践教学的素质相对不高目前在中职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师中缺乏高级教师,教师缺乏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对经济管理的实际运作不熟悉,与校外企业之间没有良好的接触,忽视学生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片面强调教学成绩,忽视情境实践与案例分析教学方式对学生素质能力的提高作用。

1.4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往往是销售类的,而一份好的销售方案是产品销售成功的关键,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销手段的创新性,很多成功的销售案例的经验被模仿之后并没有获得成功,这主要是由于缺乏对别人成功经验的改进、创新,市场在不断变化着,所以优秀的创新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2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改进措施

如何避免以上问题的出现,改善市场营销教学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适合市场需要的的人才,是目前市场营销专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对于改进的对策,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2.1加强校企双方的合作与联系建立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校外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技能的关键平台。学校要加强与当地政府、企业的联系、沟通、合作,取得政府、企业的支持。针对企业的需求与市场营销的专业特征,培养适合企业、社会需要的人才。利用假期,或者安排实习课程,把学生输送到企业学习、实训,实地了解企业,帮助企业解决或参与制定方案。积极和企业合作,实现校方与企业的双赢。建立学校自己的实训基地,让学生有稳定的实习场所,既能为学校节省经费,同时还可以为学校赚取利润。比如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可在学校自己的酒店实习,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学校的企业做销售策划等。

2.2采用模拟实践教学法模拟实践教学法就是在课堂上模拟真实的案例,组建几个公司,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下,运用理论知识策划运作公司,让学生参与进来,进行各公司之间的交流合作,包括谈判、运营管理、信息收集、方案的设计和实施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加深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实践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教学。项目分析法,即让学生分析一个案例,或者交给学生一个项目,让学生分小组完成工作,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找到解决方法和途径,并进行小组展示和评比,找出优劣,取长补短,互相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增加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改变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惯性教学模式,增加互动,让学生多思考,深刻理解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

篇(4)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155-02

随着女性经济的独立和消费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重视化妆等各种职业礼仪,这促使了彩妆行业的蓬勃发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彩妆企业纷纷制定各种长期有效的营销策略,以期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体验式营销因为其特有的优势,一经推出便备受业界青睐。彩妆服务对象大多为女性,从女性的消费行为来看,体验营销更适合彩妆市场的发展。

一、彩妆市场的营销现状

在我国,人们对彩妆的概念的认知最早只是粉底、胭脂、口红,而对于彩妆的真正魅力却知之甚少。事实上通过彩妆的色彩明暗搭配,可以对人的脸型进行修饰、改变皮肤的肤色,随心所欲地改变人的造型和气质。改革开放后,彩妆的概念逐渐被演艺圈、时尚界以及婚庆行业诠释出来,普通大众对彩妆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彩妆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女性,随着职场文化的国际化和女性经济独立地位的实现,女性普遍认同化妆是一种职业礼仪,对彩妆的需求日益增加。

上世纪90年代,国外著名化妆品品牌如玉兰油、欧莱雅、玫琳凯等开始进驻中国市场,并在中国投资设厂,巨大的市场容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进驻中国市场,消费者对彩妆产品的认同感和购买力日益成熟。2009年以来,新进入的品牌就有五个之多,如粉红女郎、炫彩佳人、诗戴尔、仙度瑞拉、菲菲诗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还会吸引更多的彩妆品牌进入。

国际大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国内民族品牌不断上市,整个彩妆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结构更加细分,各个品牌的彩妆产品都在价格上大做文章,如雅芳、伊兰缇瞄准低端消费市场,走平民化路线。雅美姿和卡姿兰则走大众化路线,产品价格区间跨度非常大。欧莱雅和美宝莲产品价位偏高,一直走高端、精品路线,面向高端消费人群。

众多女性对彩妆产品都有一定的消费需求和购买力,但是对于彩妆的购买率却很低,原因是彩妆讲究使用的技巧性,国内消费者对彩妆的上妆技巧和对色彩的认知程度不够理想,因此普遍存在彩妆柜台望而却步的现象,在这种背景下各企业逐渐从传统的产品营销观念中走出来,创新地采用体验式营销对彩妆产品进行推广。

二、彩妆市场体验营销的可行性分析

著名学者伯德・施密特博士在《体验式营销》一书中指出,体验营销是企业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充分考虑消费者的感觉、情感、思考、行动、联想五个方面的认知情况而设计营销模式的思考方式,打破了传统营销只关注给予消费者物质利益的观念,强调在产品营销阶段,企业必须以顾客为中心并在其消费和购买过程中,通过安排事件的具体情境和设计体验环节,让顾客沉浸在愉快且轻松的体验过程中,并且能够在精神上获得满足,进而产生强烈的购买欲和消费行为。体验营销打破了传统观念“理性消费者”的假设,创新性地认为正在进行消费的消费者是“感性和理性兼具的消费者”,消费者在消费前、消费中和消费后的体验快乐满意与否是决定其购买行为与品牌经营的成败因素之一。

(一)体验营销的优势。与传统营销相比,体验营销不但可以让消费者获得购买产品前的体验,更能发挥参与性、个性化、情感性等因素在产品销售中的作用。

1.参与性。在传统的市场营销活动中,消费者扮演的仅仅是“观众”的角色,没有真正参与到企业营销活动中。而在体验营销活动中,消费者是反客为主的“演员”的角色,因为体验营销活动有了消费者的参与,因此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发生了互动行为,体验营销的效果取决于消费者在参与体验活动中获取的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感知和认识,因此参与是体验营销活动的前提,消费者在体验过程中获得美好印象才能向企业让渡价值。顾客让渡价值是顾客总价值和顾客总成本的差,如果顾客总成本不变,顾客在体验营销活动中获取的体验价值越高,越乐意为自己的愉快体验、快乐享受和体验价值买单,企业所获取的顾客的让渡价值也越大。与护肤品长期使用才能有明显效果的结果不同,彩妆产品可以通过现场专业营销人员对顾客化妆造型,顾客在参与造型过程中听取专业人士对自身肤色、气质等方面的分析,对本人化妆前后造型的对比,对产品产生强烈的信任感,使得企业在短时间内获取顾客的信任,用产品、服务和顾客本身愉快的体验征服顾客。

2.个性化。体验营销强调创造顾客的“唯一”和“个性”。产品营销强调企业生产标准化的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毫无个性化。经济的发展和买方市场的转变使得消费者在整个市场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选择商品和服务的主动权握在消费者手里,他们热衷于选择能够展示自我个性的产品和服务,重视产品的功能和效果,讲究高质量和个性化的生活质量品味。体验营销则是突出强调个性化,以个性化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彩妆产品种类繁多,顾客的肤色、发型、气质、喜好不尽相同,彩妆销售人员应综合顾客的个性特点和自身熟练的色彩敏感度,选择推荐针对性的彩妆产品并给予顾客愉快体验的机会,让个性化的产品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使顾客对体验价值承担相应的价格。

3.情感性。在传统营销活动中,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仅仅是买卖关系,与情感无关。体验营销打破传统营销的方式,重视与消费者的情感投入和情感交流,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增进和消费者的友谊,这是体验营销和传统营销显著的不同之处。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他们在选择产品时不但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品牌,更加注重自身情感的满足和愉快,体验营销正是迎合了这部分消费群体的情感需求,所以情感体验是消费者体验活动的关键,而不是表面的、浅层次的感官体验。通过体验活动,企业产品和服务能够深入到消费者情感深处并达成共识,从而扩大产品的销售。

(二)体验营销是彩妆产品营销的最佳选择。体验营销理念将顾客让渡价值最大化,充分重视顾客的情感体验感受,是彩妆产品营销活动创新的最佳选择,对彩妆企业的市场营销具有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彩妆企业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在彩妆产品同质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彩妆的功能不仅仅可以提升个人形象气质,产品的附加价值给消费者带来的体验功能也更加突出。彩妆产品实行体验营销,消费者可以通过对相同品牌不同色系或不同品牌相同色系的彩妆产品进行体验,给自己形成一个全新的不同感受,从而使企业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2.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彩妆企业通过和消费者的沟通和观察他们的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可以充分挖掘消费者的个人喜好、职业特点,从而给予消费者个性化的体验,同时也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体验信息反馈对自身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改革。众所周知,美国著名彩妆品牌美宝莲的睫毛膏系列产品根据消费者职业特点、工作场合等环境,分为棕色运动、蓝色商务、黑色摇滚、绿色书卷等色彩,消费者可以根据场合的不同选择不同系列色彩的睫毛膏,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3.有利于提高顾客满意度。彩妆市场通过创新性地实施体验营销,与客户建立轻松愉快的购物氛围,积极引导和鼓励消费者体验本品牌的彩妆产品和服务,拉近了彩妆产品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有利于使消费者更加了解企业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对彩妆产品的试用或是经过彩妆销售人员现场演示,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最后根据自己的体验效果做出购买决策。这种体验营销结果不但提高了市场的美誉度和服务理念,更重要的是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

三、彩妆市场体验营销的实施策略

从彩妆服务对象的消费心理来看, 笔者认为,在彩妆市场实施体验营销策略应重点从彩妆产品的销售前、销售中及销售后着手。

(一)售前使用各种媒介宣传产品,吸引顾客体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泛,电视广告、网络、微信、微博等媒介都成为信息传播的途径,可以不同程度地满足人的体验。彩妆企业应将产品的功能和效用通过新兴媒介以视觉、听觉、感受等方式进行宣传,借助美学、色彩学、摄影技术等手段,刺激消费者的情感体验,传播和分享体验,感受美丽。如著名影视明星容祖儿代言的凯芙兰的唇彩彩妆产品,通过视频广告的方式展现了产品的透明度、湿润性及色彩的明亮度,大大激发了广大女性群体的体验欲望。

(二)售中加强与顾客的沟通,普及彩妆上妆知识,刺激顾客体验和消费。在我国,绝大多数女性对彩妆的概念已有了解,但是对上妆技巧、步骤和如何使用彩妆产品改进自身肤色和修饰面部轮廓知之甚少,但是她们又渴望通过使用彩妆产品改变自身的形象和气质。各大彩妆市场的终端销售人员或美容顾问应加强与顾客的沟通,积极宣传每一季节、每一彩妆概念及彩妆流行趋势,并对消费者进行一对一的个人妆容的诊断或VIP式会员服务,普及色彩应用和搭配理论,手把手地对顾客进行培训,使得整个体验过程愉快舒适且对顾客的形象产生积极的美化作用。总之,消费者购买彩妆产品不是为了买产品而买产品,而是为了美丽而买产品。

(三)售后采取体验营销,培养顾客忠诚度,永久消费。顾客对彩妆产品的体验满意且完成购买行为了,并不代表营销任务的结束。彩妆销售人员应与顾客建议长期的业务关系,在顾客购买后的一段时间内,积极主动电话询问产品的使用情况及效果,对上妆的技能熟练程度进行咨询,对顾客存在的疑问给予电话解答或是现场示范的方式,总之使得顾客对产品购买后的体验营销产生满意的情感诉求。例如,雅芳通过建立客户档案,定期地对客户进行电话回访,并提供专业的化妆服务、个人形象设计和美容咨询服务,使客户对其产品都有全新的体验,培养了顾客的忠诚度,留住顾客永久进行消费。

综上所述,体验营销是彩妆产品营销的一种创新模式,需要企业认真把握体验营销的特点,充分认识体验营销对企业的重大作用,积极发掘顾客的内心情感需求,通过积极引导顾客参与体验活动形成对产品和品牌的认知,在彩妆销售的过程中运用体验营销。

【参考文献】

[1]李妮,杨淑月,邵帅.体验式营销在化妆品行业中的应用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

[2]杨如意.论体验式营销在彩妆营销中的运用[J].现代商贸工业,2009(2)

[3]吴勇毅,陈渊源.突围彩妆业营销模式之路径[J].现代营销,2010(1)

篇(5)

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基本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想方设法运用各种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活泼的教学场景,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市场营销学常用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法

理论讲授适应于理论架构的讲述,具有逻辑性,能把知识贯穿起来,使学生的思路脉络更加清晰流畅,利于学生理解理论和流程。但单纯的理论讲授相对枯燥乏味,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营销理论的发展史,采用生动的案例进行阐述,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可以运用福特T型车的兴衰史讲述市场营销从生产观念到产品观念的转变;用万宝路香烟从女性专用到剽悍男人的最爱说明什么是产品定位。理论讲授法简单易行,教学效率高。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能提供给学生一个具体的商业场景,为学生创造接触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使学生能够了解现实企业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案例要尽可能选择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有代表性的、高质量的、具有时代感的本土案例,可从报纸、杂志和网络等多种媒介上获得,也可通过实地采访等方式获得。案例教学法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案例讨论法。由学生阅读现成的案例而后进行分组讨论,分析其营销的流程、方法技巧及其可借鉴之处。学生可对案例发表看法,对其某些问题提出不同的方案或解决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在案例讨论法中,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发言,发挥引导和激发作用并最后对案例讨论进行总结和补充与提高性讲解。这种方法占用学生课外时间较少,能有效借鉴前人经验,反馈效果较好,但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上须花费相当多的精力。

(2)学生自讲案例法。由学生自己收集整理感兴趣的案例素材,暂时取代教师的位置进行课堂讲授。这种方法优点突出,教师只做适当进行补充的配角,而把讲与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环节都交给了学生。这种教学方法,因学生在案例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模拟情景教学法

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将企业的营销活动或模拟的企业营销活动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身临其境并进入角色,真正站在企业营销者的角度思考问题,针对企业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模拟情景教学法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沙盘模拟法。由学生分组成立若干“企业”,每个“企业”的不同职能部门由不同的学生来担任经理,在市场环境下进行若干年度的模拟营销活动,学生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中完成体验式学习。在沙盘模拟法中,通过实战模拟,学生可进行市场营销活动的分析、计划与执行,从而从整体上了解整个市场营销活动的运作过程,并且通过不同部门之间的配合学习如何合作,如何协调不同部门、不同人之间的关系。

(2)营销软件辅助教学法。营销软件是模拟实际营销环境开发出的营销流程软件,因软件设置的流程性和交互性,学生可以仿真地体验营销整个过程并对其营销效果作出积极的反馈,从而调整营销思路或策略,以期达到最初设计的目标。营销软件因其网络性,能够使每一位学生在同一商业环境下进行营销活动并比较营销效果,更能体现实际营销的竞争性,进而促使学生优化营销组合。营销软件辅助教学法能使学生透彻了解整个营销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和大局意识。

4.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指由学生亲自参加市场营销系列活动,从中积累学习经验。例如,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营销实习、支持学生在学习之余在企业做兼职等,使学生学会对身边的营销机会进行分析、定位,锻炼和提高学生运用营销组合策略进行业务推广的能力。

二、与以上教学方法相适应的教学策略

在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可结合以上教学方法添加以下教学策略。

1.课程结构模块化

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将打破原来的按学科、课程设计的做法,而代之以模块的形式,一级模块有职业素质模块、职业能力模块、就业准备模块及选修模块,每个一级模块下再设若干二级子模块或项目。模块化的课程结构,按照职业岗位能力的标准体系设置,打破专业基础、专业课的界限,从而使学生毕业即能上岗;而实习与毕业设计则是对模块教学后学生素质及能力的检阅。

2.采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方法

为了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管理方法上采用学分制。学分制的实行,从理论上来说,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从大一开始,即存在提前修满学分予以毕业的可能,这对学习优异的学生来说将提供提前就业的机会。因此,学分制不仅是一种教学管理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激励机制。

篇(6)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每年输出的毕业生人数激增,在社会就业岗位有限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社会市场人才竞争激烈。而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培养其敏锐的市场观察力与市场开拓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就业,促进其发展。

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职业生涯规划是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从学校走上社会必不可少的引导,为学生就业发展奠定基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人才供给越来越充盈,这也使得职场竞争日趋激烈,职业生涯规划在该背景下备受关注。其有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有助于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建立,对于市场营销专业学生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其一,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在学习知识后最终要走上工作岗位,但是对于选择什么样的职业、树立什么样的职业理想、怎样端正态度等,他们都比较茫然,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正确认识职业,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踏踏实实工作,实现自我价值。其二,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实现自我潜能的挖掘。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让大学生看到自身的发展特性,明白自己潜在的发展优势,对自己的价值进行正确定位,客观合理地分析自己的优劣势,正确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从而制定正确的职业规划和具体的实施路线,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其三,提升学生市场竞争力。职业生涯教育中最基础的是目标导向,在目标导向的指引下,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不再盲目,就业思路更清晰,有助于其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2当前市场营销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局限性

2.1缺乏正确的职业生涯教育理念

理念指导行动,正确的职业生涯教育理念很重要。但是多数院校将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就业指导,而就业指导更倾向于在就业难背景下,对学生开展的就业指导活动,更多地服务于初次毕业的毕业生,其再教育指导中缺乏健康完整的职业概念讲述,也没有针对学生实际生涯选择与生活方式的指导,个别化教育缺失。正是因为缺乏正确的职业生涯教育理念,学生的职业兴趣与心理特征不受关注,学生的职业目标模糊,择业困难并且就业不稳定。

2.2缺乏系统完善的教育教学内容

在多数院校中,市场营销专业分年级开设不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低年级侧重职业生涯规划,高年级侧重市场营销就业指导教学。部分学校在这两门课之外开设创业指导课程。但是多数院校将就业指导课作为选修课程,这使得课程覆盖率大大降低,职业规划课程也无法贯穿到学生整个大学生活中,给予全面的指导。此外在教学内容上往往侧重理论,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受内容设置的客观限制,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形同虚设,起不到实际的教学指导作用。

2.3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方式单一而落后

前面提到过多数院校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选修课程开设,这使得部分课程未被完全纳入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教学计划,也限制了其教学方式的创新,其依然以传统授课模式为主,多数是“开大会”及“上大课”的形式。部分学校组织职业生涯规划网络课程的学习或者聘请企业界成功人士做专题报告,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校本特色,也没有做到与学生就业学习情况的契合,甚至出现学生的择业教育与学校的育人理念相悖的情况。单一落后的教学方式使得枯燥的理论讲解更无法激发学生的关注意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也因为教学方式的影响实效性大打折扣。

3市场营销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具体策略

3.1转变教学理念,教师层面与学生层面重视职业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是不能混淆的概念,前者更为丰富与系统。针对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教学理念不明确的问题,必须做好教学理念的创新转变。一方面让教师意识到职业生涯教育规划的重要性,引导其认真备课,科学规划,为学生带来高质量有实效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心理特征的关注分析,针对学生的发展实际提供契合实际的职业生涯指导,分解职业目标,科学解读就业形势等;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激发其对职业生涯教育的关注。职业生涯教育与学生发展特别是未来就业息息相关,必须在学生入学初期就引导其关注职业生涯规划,认真学习,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与职业理想,找到自己的人生奋斗方向,合理规划四年大学生活并不断拼搏,为实现个人价值而努力。

3.2创新教学内容,形成完善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

教学内容的创新是与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的完善结合在一起的。具体来说涉及四个方面。其一,职业生涯教育相关课程的科学设置。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实现与学业教育的同步,促使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到学生大学学习的各个阶段,确保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更具前瞻性与实践性。低年级学生侧重其职业的谋划与思考。通过心理测试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高年级的学生侧重就业实践的锻炼,让他们在实习阶段及实践中明确职业规划目标。其二,完善就业服务。开展各种形式的就业指导课程,满足不同年级学生职业培训的需求,奠定其入职的基本素质及能力基础。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制订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规划,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科学规范地撰写简历。让职业生涯教育与就业更契合。其三,引入见习制度。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精神,见习制度是创业精神向创业行动转化的关键。通过科学有效的见习制度,帮助大学生培养各种能力,积累各种经验,实现其独立思考与独立操作,为自主创业奠定基础。其四,课程设置融合企业需求。定期与用人单位和企业交流沟通,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使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契合实际,建立实践学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锻炼发展的机会,也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交流合作,促进就业。通过以上四个方面带动教学内容的完善,职业生涯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3.3创新教学形式,激发职业生涯教育的趣味性吸引力

教学形式是否灵活决定学生课程参与的积极性。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带来教学形式的创新。要发挥多媒体教学技术优势,组织职业生涯规划情境模拟,组织职业规划课堂辩论及答疑等。也可以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就业指导活动结合起来,通过丰富多彩的就业指导活动,让学生自觉制订职业发展计划,在实践中了解自身职业发展规划的不足,从而更具针对性地调整改进。不再是单纯地“上大课”与“开大会”,学生积极性自然被调动起来。

3.4紧抓教学管理,做好职业教育教学师资及部门建设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于职业生涯教育来说必不可少。针对部分院校在教师配备上的随意性,必须做好专职教学人才的配备与管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教学技巧与能力,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与管理经验,同时在知识的涉猎上应尽量广泛,了解心理学、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具备市场营销职业指导的经验。多年扎根基层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具实用价值的职业生涯指导。此外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可以深入企业,与企业管理者及成功人士探讨当前职业生涯教育的出路与导向,紧抓市场机遇,契合时代特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与时俱进。

4结论

借助就业指导实现学生乐观积极心态的树立,完善学生的就业准备与能力储备,实现学生职业发展理想的合理引导,让学生在职业教育与就业规划引导中意识到自我发展的潜力,提升市场竞争力,这不仅是市场营销专业教学的需要,更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成长。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7-280-02

一、引言

沃尔玛(Wal-Mart)来自美国,被誉为世界上最大最廉价的商业零售超市,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Sam Walton)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经过40多年的发展,沃尔玛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商,2010年,沃尔玛公司再次荣登《财富》世界500强榜首,并在《财富》杂志“2010年最受赞赏企业”调查的零售企业中排名第一。

义乌市场来自中国,被联合国、世界银行和摩根斯坦利称作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它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由一批不甘于贫穷的农民,提心吊胆地做起贩卖日用小商品的生意,而后在1982年被当地政府正式批准建立的“临时性”合法经营市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30年的发展过程中,成交额已连续20年蝉联中国专业市场榜首。2010年仅义乌小商品市场一地直接和间接交易额就超过了300亿美元,商品出口到全球215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全年,经义乌海关监管出口境外的小商品已经达到57.6万个标准集装箱。{1}

两大商业市场的传奇经历,在其市场营销策略上有着共同点和差异性,但最终的成功都表明了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带给人们研究和思考的价值。

二、市场营销策略的分析比较

1.市场经营主体的差异。沃尔玛是山姆・沃尔顿在1962年创立的,至今依然是由沃尔顿家族在实施管理,经营理念与营销战略都延续着老沃尔顿的思想,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成熟的、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经营模式。

义乌市场最初是由当地农民自发形成,组合聚集的小摊位发展成为市场的,今天的义乌市场规模已达到面积400多万平方米、商铺6.2万个,经营主体数已达13.7万户,从业人员21多万人,是属于典型的单个主体聚集经营模式。

而“浙江中国义乌小商品城”做为管理方,它是在单个企业(微观主体)的基础上,超越行政的力量(区域和国家)而形成的一个边界相对模糊,提供单个企业(微观主体)经营过程中所需要的“公共服务职能”的经济主体。{2}即在其市场内的成千上万个商铺的经营过程中,小商品城的作用在于为其提供一种业务平台。事实上,正是凭借着小商品市场所提供的交易机会,每个经营主体才得以把各种各样的小商品运销到全球每一个角落。

2.目标市场的比较。在沃尔玛创业的初期,山姆大叔就把目标市场锁定在美国偏远地区的小城镇,这一战略成功地避开了当时的西尔斯(Sears)和凯马特(Kmart)等商业巨头,在20世纪60年代,凯马特对人口少于5万人的小城镇是根本不屑一顾的,而山姆・沃尔顿的信条是即使在少于5000人的小城镇也照开不误。拾遗补缺,这些小城镇在全美多不胜数,其数量要比大中城市的数量多得多,而且大多数的小城镇都极具发展潜力。因此,沃尔玛实际上比那些走大中城市路线的竞争对手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3}

义乌市场在创建初期,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市场,因为创办者是一群农民,所以早期经营的义乌小商品主要去向是义乌、金华周边的广大农村地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原因是:(1)当时城市市场是由国营商业为主的流通渠道所统治;(2)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购物需要各种票证,而广大农村地区是自种自给制,没有票证供应;(3)国内各种物资商品供应匮乏。所以,义乌小商品的流通也是拾遗补缺,满足了人们的生活所需,从而发展壮大并走向全国。1996年后,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开放搞活,农村市场逐渐饱和,义乌小商品市场开始向国际化发展,国际市场交易额迅速上升,但主要目标市场仍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3.产品(Product)策略的制定。沃尔玛在产品策略制定上主要有:(1)忠实地执行“80/20法则”,高度重视占销售额80%的20%的主力商品,保证货源充足,并不断优化这20%的商品结构,完全面向消费者的需求(Consumer),减少滞销产品对资金和卖场空间的占用;(2)采购本土化。沃尔玛进入中国初期,本土商品占50%左右,但很快发现许多国外商品并不适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于是不断增加本土商品的比重。目前沃尔玛的店铺中,中国本土商品的比重已经超过了90%;(3)“一站式 (One-Stop Shopping) ”购物新概念。在沃尔玛,消费者可以体验“一站式”购物的新概念,即顾客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购齐所有需要的商品。在商品结构上,其经营项目繁多,同时力求富有变化和特色,以满足顾客的各种喜好;{4}(4)开发自有品牌。沃尔玛历来重视自有品牌的开发和运用,在现代超市中,从食品到日用百货到处充斥着沃尔玛的自有品牌,基本已占到全部商品的20%~25%。

而义乌市场的发展初期,产品主要是针对农村市场为主,先是通过贩运,然后逐步地自我加工产品,因生产条件落后,所以市场产品主要以原材料容易获取、生产工艺简单的中低档日用品为主,如袜业、毛纺、拉链、头饰、塑料制品、玩具、化妆品等轻工业产品,凡原材料涉及当时国家计划统配物资的很少染指。在产品质量方面,发展的30年中经历了“简单粗糙仿冒伪劣质量完善品牌进驻”的艰苦历程。目前义乌市场上已有16大类,4202种类、33217个细类、170多万种小商品。{5}来自世界各地的10万余家生产企业包括6000余个知名品牌常年进驻,联合国难民署、家乐福亚洲总部等国际组织或企业在义乌设立采购中心。

4.价格(Price)策略的定位。沃尔玛的价格策略是“天天平价”,是沃尔玛成功的法宝,即沃尔玛在经营中,坚持“每一种商品都要比其他商铺商品便宜”的原则,提倡低成本、低费用结构、低价格、让利给顾客的经营思想。在中国,沃尔玛同样坚持每日低价(EDLP),坚持所有品类的商品都保持长期稳定的较低价格。{6}这种策略减少了货物整理、变价及应付需求波动的人力资源,有助于实现货流的高流量和稳定性,以及采购的规模效应,同时稳定的低价商品给顾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吸引顾客经常光临这家超市,成为其忠实的顾客。但是由于现在物流系统的不完善、EDI(与供应商的数据网络接口)限制及害怕在中国树敌太多,沃尔玛在中国并没有实现完全的超低价策略,目前只有一部分自有品牌产品价格远远低于竞争对手。

义乌市场的交易具有近似完全竞争市场的特性。{7}(1)义乌市场是按同一类商品和相关联商品集中交易的模式,商铺成片设区,同类商品商铺可能有几百至上千家相连,消费者可就近连续搜索寻价;(2)义乌市场从建成初期就定位在“微利市场”,卖100根牙签只赚1分钱,一个商贩每天批发牙签10吨,按100根赚1分钱计算,他每天销售约1亿根牙签,稳稳当当进账1万元。在义乌,靠做这样只赚1分钱生意起家的老板不计其数,人称“蚂蚁商人”。“蚂蚁商人”赚钱的秘诀是:家家自己开工厂,把成本拉到最低,每件商品只赚一分钱就卖!我只赚我应该赚的钱,我不眼红你卖多少钱。一件衬衫5分利,一双袜子几厘利,这样的生意恐怕搁在哪里也没人会放在眼里,但义乌人不但放在眼里,而且极为乐意接受这样的生意。就是这不起眼的交易,义乌每年不知要走出多少个千万富翁、亿万富翁。就是这样的微利商品,通过中间贸易商的中转,堂而皇之地挂在了“天天平价”的沃尔玛欧美超市里。

5.渠道(Place)体系的建立。

沃尔玛的渠道体系是建立在拥有由信息系统、供应商伙伴关系、可靠的运输及先进的全自动配送中心组成的完整物流配送的基础上。沃尔玛在高科技和电子技术的运用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投资近7亿美元,发射了自己的通讯卫星,建成了全公司的计算机和卫星通讯联络系统,实现了全球联网。沃尔玛在全世界的近四千多家商店通过全球网络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对每种商品的库存、上架、销售量全部盘点一遍。所以,在沃尔玛的连锁店,不会发生缺货情况。公司总部与全球各家分店和各个供应商通过共同的电脑系统进行联系,它们有相同的补货系统、相同的EDI条形码系统、相同的库存管理系统、相同的会员管理系统、相同的收银系统。沃尔玛平均补货周期是2天,如果零售超市的电脑系统确定某个商品的库存量已低于补货水平,则系统立即会通过卫星通讯系统给最近的配送中心或供货商发出送货指令。所以沃尔玛的货物存储量始终保持在既不缺货,又不积压的最佳状况。

义乌市场是大型批发业态的集散市场,初期是以商品的销售行情,各自贩运为主,或联系几家固定生产企业供货的形式;随着市场规模的增大,经营户开始创办自己的工厂,利用地租便宜,劳动力密集,用工成本低廉的优势,就近生产,降低成本,保证货源的供应;当义乌市场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后,各地的企业主动上门来推销自己的商品,这时许多的商铺除经销自己的产品外,还大量地以代销的形式经营其它商品,既节省了资金成本,又有充足的货源供应。

在义乌向国际化经营发展的今天,利用网络资源(公共网)进行电子商务活动已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但因为多种原因,目前网络电子商务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仅限于信息、搜寻货源、业务洽谈、网上开店等。目前,义乌小商品市场在加紧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同时,还将市场、电子社区所组成的新的市场环境与传统零售商业结合,建立专业性的第三方小商品市场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平台,并陆续建立成批的B2B(企业对企业)、B2C(商家对客户)电子商务平台,形成高度协同的价值链网络。{8}

6.促销(Promotion)战略的实施。沃尔玛在常规意义上的广告促销投入很少,只有一般美国大型商家的1/4~1/8,其促销的理念是:(1)“天天平价”的本身就是最好的促销方式,“广告商品”即用商品和价格自身做广告是最直接有效的广告,同时将节省的广告费用让利于顾客;(2)树立良好的公益形象,沃尔玛特别重视发挥活动行销(Event Marketing)的作用。沃尔玛在对非盈利组织和公益事业进行捐赠时,不吝金钱,十分慷慨,还积极资助公、私立学校,成立特殊奖学金;(3)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沃尔玛被人们认为是一个极富人情味的企业,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极好的印象,这主要归功于其良好的公关活动。

义乌市场从其整体性来看,广告投入也非常少,其促销的战略是:(1)与沃尔玛相同,义乌应有尽有的商品种类和超低的价格,吸引了大量的客商来此交易进货;(2)成千上万的品牌商品生产企业自身有着大量的广告促销投入,义乌市场坐享其成;(3)每年组织“中国义乌小商品博览会”,超牛的“人气”指数带走了所有的商业信息;(4)分布于全国和世界各地的义乌商人和义乌市场传播了义乌的名气;(5)义乌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首家4A级购物旅游景区,是浙江省最具吸引力的十大景点之一,年接待游客量超过800万人次,现在政府大力开发的义乌旅游购物活动,极大地带动了义乌品位的提升。

三、结语

虽然“沃尔玛模式”在中国的发展遭遇了一些挫折,如配送中心的分布和数量,因各地税收的不一致,使得厂商的供货价格不一;营销链中的网络优势受供应商技术约束而得不到发挥;供应链管理的环节多而影响低成本战略的实施;国人消费购物习惯的不同等,但沃尔玛作为世界零售业巨头,在全球化经营的同时应该能够很快改良其僵化的思维和做法,吸取其他跨国零售企业在中国的成功经验,尽快解决和理顺在中国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9}

目前,义乌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特别是专业市场和国际大型商业企业的冲击)、商品附加值不高、国际化层次偏低、经营主体素质整体不高、低成本竞争优势在削弱等一系列问题。当地政府和市场管理方也在高度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的转型升级,在优化市场结构、行业结构和商品结构上有新突破,正在努力加速向集产品创新、品牌汇聚、展示交易、价格形成、行业标准输出、贸易规则制定等于一体的综合竞争优势转型。{10}

一个是创建于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家企业,一个是出生在原计划经济的夹缝中的农民组成的超级市场,虽然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下,由两种不同的经营主体构成,但两者的成长又都是遵循了市场发展的基本准则,都成为了世界商业经营成功的典范。

注释:

{1}新华网.逾3000家外国企业在中国义乌设常驻机构[EB/OL]news.省略/fortune/2011-01/28/c_121036239.htm2011/01/28

{2}曹荣庆.论专业市场的国际化模式及其创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02)

{3}宁德煌.沃尔玛的营销战略探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1(06)

{4}陈玲,肖继新.大型综合超市的经营特征和组织管理[J].省略cgroup.省略/Active.aspid=1,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⑥杨宜苗.沃尔玛、家乐福在华市场营销组合比较研究[J].商业研究,2008(08)

{7}陈红儿,金晓燕.大型超市与专业市场的营销策略比较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12)

{8}肖娟.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电子商务建设研究[J].经济论坛,2009(11)

{9}陈信君.沃尔玛营销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5)

篇(8)

市场营销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课程,它不仅包含了经济管理等知识,还对行为科学等知识有所涉及。近年来,随着国家建设的快速进行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营销人才逐渐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国内外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因此,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作为市场营销课程教师的我们,要想培养出更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才,就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的探寻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正确营销理念

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对学生之后的学习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首先要着手于培养学生对市场营销课程的兴趣,而这个过程中正确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探究式教学是根据目前的教学现状,广大教师从不断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一可行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将学生转移到教学的主体地位,更能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笔者在教学中经常采用这一教学方法,我会在课堂上将学生分组,提出一个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以及角色扮演,例如:让每组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销售者,最终让每个小组写出经验总结以及改进情况,这样的过程不仅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市场营销理念,还能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便于今后更快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

其次,启发式教学主要是教师根据学生当前对市场营销课程的认知状况以及知识框架结构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率,不仅如此,该教学方式还能通过各种教学技巧和方法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市场营销课程的学习欲望。

启发式教学的进行来源于生活,教师通常是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来启发学生,让学生主动感悟到市场营销的核心内容来自生活,从而增强学生学好这个课程的信心。比如:有次笔者在课堂上问学生平时喝的牛奶都是什么品牌的,然后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呼声较高的乳业品牌,这样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随后我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喜欢这些品牌的牛奶,有了这样一个启发过程,学生自然会联系到该企业的营销理念,宣传方式等,并做了非常完整的描述。很明显,正是这样的一个简单的启发和提醒就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这对提高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很大帮助。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提高自身能力

市场营销是一门需要到实际生活中实践的学科,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确保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在将来能更好的在营销方面发展自己,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并主动思考实践过程、总结实践经验。

在这一阶段的学生,教师要注意为学生把握实践的范围,笔者并不提倡学生到校外进行实践,我通常会根据学生的意向帮助学生联系校内或学校附近的一些较为可靠的商店或市场供学生参与实践,并让学生在结束后总结实践经验、上交实践报告。除此之外,我还会帮营销专业的学生组织一些交易市场模拟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营销的过程,更透彻的了解团队建设在营销中的重要性,另外学生还会了解到市场分析、营销策划等知识。在多次类似的实践活动中笔者发现学生对市场营销课程的学习兴趣更浓,学生在分析知识或案例时也更加成熟,更有见地。

三、通过案例分析着重培养学生营销管理能力

在市场营销教学中,案例教学一直是提高学生营销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案例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对实际或虚拟案例的分析,其次是对分析的思考和总结,以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最大程度的接近企业或社会活动,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走入社会的自信心。

利用企业中的案例向学生传授知识会让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整个教授过程也更加生动具体。一个好的案例会启发学生的思维,甚至会让学生受益终生,因此,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全面的备课工作,挑选一些高质量、高水平且符合课堂知识的案例,只有这样才能让案例发挥其课堂效益,否则不但浪费师生的时间还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营销管理理念。在教师选出较好的案例后,还要注意思考方向的引导。例如在分析服装产业时,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向影响服装销售情况的内部及外部因素方面思考,像产业内部的管理部门的协作情况,产品的包装、款式售后服务等因素都是需要进行重点思考的。

四、定期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估,检测教学质量

传统的市场营销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估通常局限于书面检测,但事实证明一些平时书面检测成绩较高的在以后的工作中并不是太出色,而一些平时成绩不出色但思维活跃的学生却能在企业中表现出色,这边反应了传统评估的弊端。于是,教学改革后,综合测评是市场营销课程的基本评估方式,我将学生的测评分为了三个方面,一个是课堂上的表现,其次是日常的实践情况,最后是书面检测,书面检测通常以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为主,这样对学生的评估基本不会出现偏颇。而且在每次评估后教师都要总结每个学生的优点以及学习的不足之处,并及时的给予学生鼓励和指点,帮助学生进步,只有这样教学的整体质量才会逐步提高,中职学校才能为社会提高更多更优秀的营销管理人才。

[结语]:近年来市场营销课程教学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营销管理人才的要求逐年提高,而作为衔接学生和社会的我们,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动向不断实践教学方式方法,为提高教学质量总结更多的教学策略,根据市场营销学科的特性,寻找更多的教学途径,全面提高学生的营销管理能力,进而为社会提供推动经济发展的营销人才。(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篇(9)

一、消费者剩余和顾客满意度

消费者剩余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代表作《经济学原理》中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经济学概念,意为:消费者宁愿付出而不愿得不到此物的价格,超过他实际付出的价格的部分,是这种剩余满足的经济衡量。这个部分可称为消费者剩余。即当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购买并消费一批商品所获得的总效用,与为此而支付的货币额的总效用的差额,为消费者剩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剩余越大,消费者的满足程度就越高。消费者剩余是建立在基数效用论的基础之上的。主观的效用感受用客观的数字衡量有其内在的弊端。除了采用序数效用论外可以弥补该种缺陷外,自上世纪80年代,消费者满意度(对一个产品可感知的效果(或结果)与期望值相比较后,顾客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的程度)概念的出现,及其衡量标准的细化,都为消费者剩余的提供了新的方式。国际上也越来越多的采用顾客满意度来衡量企业,如ISO9000系列标准就规定“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虽然消费者剩余的多少与顾客满意度的高低,并不完全相等。但是俩者肯定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企业要提高利润水平,增强其竞争能力,必然要提高顾客满意度的级别,增加消费者剩余的数量。“顾客是上帝”、“组织依存于顾客”已成为企业界的共识,让“顾客满意”也成为企业的营销战略。

二、提升消费者剩余的市场营销策略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根本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其能否实现取决于能否销售收入与成本的差额。企业销售收入的实现必然通过市场营销来完成。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是将潜在的需求变为现实需求的过程。它需要选择目标市场,通过创造、传递和沟通优质的顾客价值,获得、保持和增加顾客。而销售收入取决与顾客的购买量和商品价格。因此,在销售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企业要提升利润总量,必须提升产品价格,而根据供求定理的一般性原则:价格增加,需求降低。在商品单位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企业要提升利润总量,必须增加销售量,企业在市场营销时,可以激发顾客的购买数量或(和)购买频率。

营销策略是指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根据经验获得顾客需求量以及购买力的信息、商业界的期望值,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通过相互协调一致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

1.提升消费者剩余的产品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核心产品和有形产品(包括性能、适用性、使用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和美学(外观)等)的层次,而是更多的关注附加产品的质量的高低。因此,企业要努力打造消费者对产品品牌和企业的忠诚度。通过产品的包装、新产品的开发等细分消费者市场,形成稳定的顾客群。也可以根据VIP顾客开发特定产品,而一般顾客没有购买权,这样就增加了VIP顾客的消费者剩余数量。通过特色化、个性化、持久化的服务提升消费者剩余。

2.提升消费者剩余的价格策略

在定价策略上可以采取心理定价策略,提升消费者剩余,如北京某饭店采取消费者根据饭菜质量自主、自由给付菜价的做法。也可以采取差别定价策略,如针对VIP顾客和普通顾客采取不同的价格。

3.提升消费者剩余的渠道策略

在渠道策略上可以采取,对特定顾客采取降低渠道层次(级别)的做法;或直接采取直接渠道。对一般顾客则采取增加渠道层次(级别)的做法或采取间接渠道的做法。

4.提升消费者剩余的促销策略

企业的促销策略通常包括广告、人员推销、销售促进和营业推广等,正确运用这些策略能提升消费者剩余。如企业的广告应宣传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谐的家庭、睦邻友好关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否则如一味地宣传奢华的生活方式,则必然引起普通消费者的方感,不利于提升消费者剩余。

5.新型营销策略

(1)关系营销能增加消费者剩余。企业要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通过沟通增强了对彼此行为的预测,增加了受益行为的可能性,发展相似点、鼓励信任、增强特殊地位、增加亲密感。

(2)文化营销能增加消费者剩余。企业要增强产品的文化及品味内涵,营造企业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有利于提升消费者剩余。

(3)绿色和低碳营销能增加消费者剩余。当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时,企业应该积极参与进来,成为对环境和社会负责人的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

(4)事件营销能增加消费者剩余。事件营销不仅包括危机事件的处理,还包括对重大体育赛事、会议等的参与,更包括对某些自然灾害、国际争议与冲突所持的态度及做法。妥善的处理和积极的态度能增加社会对企业的理解,比单纯的广告宣传等推式营销更能增加消费者剩余。

6.体验营销能增加消费者剩余。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消费者参与到企业的生产、消费和服务等领域中,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感性认识,提升消费者剩余。

7.网络营销能降低消费等待时间,提升消费者剩余。如针对目前消费场所排队(特别是中国的银行业)时间长,消费满意度低的情形,可将部分业务由网络提供,并简化网络的操作流程,降低难度,提高网络的安全性等。

总之,消费者剩余的提升,不仅仅体现在价格与其愿意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还和企业采取的营销策略,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创新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等息息相关。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全方位,多视角的提升消费者剩余和消费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英)马歇尔.廉运杰译.经济学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篇(10)

市场营销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产品和价值,并同别人自由交换产品和价值,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基于市场营销的定义,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是将学校所提供的教育服务商品推广给广大学生的重要环节,招生工作也就是市场营销活动,需要市场营销理论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激烈的市场竞争使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困难重重,根据对招生现状的总结分析,主要表现在创造市场的能力差和营销推广的针对性薄弱两个方面。

一、创造市场需求能力差

针对招生工作的创造市场需求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颠覆了以往高职院校被动接受生源现状,接受学生选择的传统印象,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其实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与一般意义的市场营销活动具备着相似的职能,创造市场需求就是其中一个必备的重要职能。

传统的高职院校招生工作的起始点开始于一个已经成型的生源市场,高职的招生工作就是针对于现有的成型市场来开展工作,接受学生的选择。而创造市场需求概念的提出将高职院校招生工作大大提前,它要求各高职院校招生工作提前进行运作,发挥自身能动性去大力开拓潜在的“用户”,在大部分“用户”的“需求”尚未十分明确之前通过各种有利的、合理的、有效的渠道去“培养”这些“用户”的“潜在需求”。

这一工作的开展会营造一个非常好的局面:通过具体招生工作开展前的种种渠道的信息渗透、引导,会对日后形成的生源市场有着对自身及其有利的影响。各种渠道的“培养”会开发出很大一部分“潜在用户”进入生源市场,使得生源市场从基数上得以扩充,而这一本质的改变一方面降低了生源大战的激烈程度,一方面为高职招生工作提供了更为充分的选择空间,从而使得生源不足、生源质量下降的问题得到本质的改变。

在目前的高职院校招生工作中,很少涉及创造市场需求这一概念,现有的招生工作开展总是建立在生源市场早已成型的基础之上,总是相对被动的去接受既定的现状而没有发挥能动性去改变这一现状。

二、营销策略推广的针对性弱

高职院校招生工作中营销策略的引入推广早已被接受和认可,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很多时候只是僵硬的“拿来主义”,将某一具体的营销策略套用于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中,并未经过具体的分析和消化,这种将营销策略的盲目推广往往针对性较弱。

(一)营销策略单一。

对于高职院校招生工作而言,营销策略就是以学生对教育服务的需求为出发点,分析学生对学校的期望而展开的一系列工作:宣传策略、价格策略、服务策略等等。营销策略单一这一现象在当今的高职院校招生工作中存在较为普遍, 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包括对招生工作市场营销理论应用的认识不足;决策者缺乏整体的大局观,认识理念存在偏差;执行机构间没有很好的良性互动而是比较机械的各自为战,将系统化的工作人为的割裂开来;执行过程中没有及时的信息反馈以及处理等。

高职院校的营销策略的实施包括很多环节:

(1)领导的支持

领导是学校的行政长官,是高职院校招生工作即市场营销活动的组织者。如果一所院校的领导本身对市场营销理论不了解、不肯定、不支持,那么该院校就很难自发的建立起完整的组织,也就不能用系统化的市场营销理论指导整个组织开展运作从本质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现状,将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所以现实的形式要求一个高职院校一定要有具备科学市场营销理论的领导者,可以通过培训、参加相关会议等使领导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支持,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出正确的决策来指导整个院校的发展。

(2)招生环节的工作人员具备理论素质

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队伍是高职院校对生源市场营销本校教育服务最为直接的任务履行者,其中的每一个工作人员是学校市场营销工作的一线工作者,他们的工作能力、工作理念将直接把学校信息传达给生源市场。

如果他们对市场营销理论理解片面,就不能很好的履行自身的职责,造成高职院校招生工作在一线出现问题,大大影响高职院校招生工作。因此建立起一直具备市场营销理论素养的基层工作队伍对于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基础条件。

(二)营销手段不健全。

营销手段是指在高职院校招生工作大的营销策略既定的情况下,在具体造作过程中为达到每一部分的既定目标而采用的详细实施方案、方法,是详细的执行步骤。但是很多院校是在具体营销手段上出了问题。这些院校在招生工作的宣传过程中大都抱着一种比较盲目的态度,看到其它院校采用什么手段就马上也采用什么手段,从表面看来就是一哄而上的一阵热。等到发现这种宣传方法收效甚微了,就再上马其它宣传手段,没有一套完善的宣传手段,其本质也就是高职院校招生工作的营销手段不够完善。

高职招生环节宣传工作的营销手段主要包括:

(1)中学校园直接宣传

具体的手段包括诸如与各个中学进行联系,到校园与学生直接面对面进行宣传,这样不仅效果直接而且能够获得最真实、最快速的信息反馈;在学生考试结束后填报志愿期间在校园召开现场咨询会,这样可以在最为关键的时间进行最有力度的市场宣传,无论对于宣传高等职业教育还是宣传自身学校都会起到最为关键的宣传目的。

(2)利用主流媒体宣传

在广泛宣传的过程中可以选择电台、电视台、报刊等主流媒体进行对于社会的整体宣传。这样既可以达到对学生传达招生信息的目的,又可以对社会进行高职教育的普及宣传,引导社会对于高职院校的关注度、了解度、认可度,从而达到改善整体教育市场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11)

首先,高职教育营销能够帮助高职院校应对市场竞争。高职院校目前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只有正确地把握市场竞争和发展态势并及时做出正确且快速的反应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其次,高职教育营销能够适应高职教育的买方市场。在高职院校数量日益增多的同时,高职教育提供的服务和毕业生就业的买方市场格局也在逐步形成。高职院校需要通过相应的营销策略,以便更加准确地把握住顾客需求并满其需求,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才能赢得顾客和市场,在竞争中取胜。最后,高职院校发展现状表明其必须开展营销策略。在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管理和建设中,还没有形成现代营销的意识。这已成为制约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可见,对高职院校营销策略的研究已成为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当务之急。

2.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采取营销策略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