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民族音乐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民族音乐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诗书礼乐,笔墨丹青,无不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风韵。而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音乐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独特的功能。基于音乐的这种属性,了解民族音乐文化成为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音乐性质有这样一段陈述:“无论从文化中的音乐,还是从音乐中的文化视角出发,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音乐本身就是文化和艺术的结晶,是一种文化产品,是对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因此,音乐教育因基于文化的传承与表达,成为文化滋养丰富心灵的渠道。
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音乐自产生以来,就深植于文化中,换言之,它也是文化的一种。音乐与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音乐源于文化又高于文化,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不仅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生活浓缩的结晶,它既能印证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痕迹,还可引导人类走向辉煌的明天。因此,只有在音乐教学活动策略中充分考虑到文化传承这一要素,才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音乐教学活动中文化传承出现的问题
在现今教学中,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文化传承仍面临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
(一)受“西方音乐中心论”的影响,教师缺乏文化传承意识
西方历来重视音乐家的培养及音乐理论的完善,欧洲音乐界发明的记谱法和作曲程式得到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受此影响,现今教师以教授西洋乐器、大小调为主,而较少关注民族音乐文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潜移默化地运用西方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来教授歌曲,导致音乐课程既缺少西方音乐语境,又欠缺民族音乐知识,陷入进退维谷的教学困境。”甚至有些教师不认可民族音乐,认为民族音乐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落后于时代大潮。文化传承意识的缺失,导致教师在教案设计和课堂教学中忽略了民族音乐之美,更忽略了对学生爱国情操的培养,导致学生的音乐视野狭隘,音乐审美单一,民族音乐知识匮乏。长此以往,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就会淡化,民族自豪感就会减弱。因此,教师应增强文化传承意识,在教学工作中起到传承民族文化、培养素质人才的桥梁作用。
(二)受社会文化氛围影响,学生对传统音乐兴趣寡然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社会日新月异,时代飞速前进,光怪陆离、旋律动感的流行音乐充斥着孩子们的耳膜。相比之下,传统音乐则距今久远,高于生活,且旋律多轻柔、缓慢,因而不符合青春期孩子活泼好动、渴望刺激的审美理念。孩子们对传统音乐学习兴趣寡然,学习传统音乐的意愿较差,他们普遍更喜欢哼唱节奏轻快、旋律动感的摇滚音乐、朋克音乐。而且传统音乐多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像东北二人转、越剧、豫剧、黄梅戏、陕甘秦腔、昆曲等,囿于方言差异和地域阻隔,孩子们对家乡民歌、地方戏曲还有所了解,而对于其他地区的传统音乐则一无所知。因此,对基于文化传承激活音乐活动策略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
三、提升音乐教育文化内涵的策略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上述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文化传承观念,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意识;深入挖掘课程资源,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吸取民族音乐元素的养料,打通学生兴趣通道;丰富民族音乐体验,积累民族音乐感受。使学生爱上民族传统音乐,了解民族音乐知识,感受民族音乐魅力,从而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具体做法如下:
(一)引导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构筑民族音乐的体验通道
根据新课程目标的要求,教师应深入挖掘课程资源,结合具体音乐教材,设计师生互动环节或课堂赏析环节,分析作品时要将作品中的文化背景和内涵,作品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而成的,给学生一个清晰的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本身和作品的内涵。
中学音乐教材中有非常丰富的民族音乐素材,其基本范畴有三:凝结古代人民智慧的古代音乐元素,如《飞天仙子》;反映革命先烈的顽强斗志和不屈精神的近现代民族音乐,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等;展现地域风情和民族特色的地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如《嘎达梅林》等。
1.古代音乐文化
《飞天仙子》(人音版16册第六单元)是古代音乐文化中最为典型的案例,它由敦煌壁画中“飞天神女”的形象而来,代表了古代人民高超的音乐智慧和艺术水准。
例一:对《飞天仙子》一课的教学反思片段
为了让学生感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教授《飞天仙子》时,并不局限于音乐知识和舞蹈知识的讲解,而是采用情景体验教学法,先播放“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敦煌壁画图片,让学生感受壁画中衣袂飘飘,清丽出尘的“神女”形象,同时播放《飞天仙子》音乐,带领学生聆听乐曲,并引导学生辨认其中的各种演奏乐器,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乐器的清丽音色和醉人魅力。
一堂课下来,发现学生完全被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魅力深深地感染了,虽然他们对古代音乐文化知之甚少,但显示出浓厚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让学生了解敦煌莫高窟精妙绝伦的艺术成就,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具有重要作用。
2.近现代民族音乐文化
在教材中,近现代民族音乐作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颂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战斗豪情及中华民族的顽强斗志和不屈精神。“近现代民族音乐能帮助学生了解那段历史,感受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进取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热爱。”
例二: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一课的教学反思片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中学生耳熟能详的革命歌曲,如何在演唱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让他们体会到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豪情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因此,笔者搜集了大量聂耳和创作《义勇军进行曲》时的素材,再现了那段炮火纷飞的风云往事。不仅帮助学生了解了近现代中国由屈辱到崛起的艰苦历程,更培养了学生对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热爱和对革命先烈们的感激之情。
3.地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与地理环境、人文风俗密不可分,五十六个民族,百花荟萃,五十六种音乐,精彩纷呈。”学生通过学习地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可以了解祖国各地的风情及各少数民族的智慧,从而加深对民族音乐的了解,产生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例三:对《嘎达梅林》(人音版15册第四单元)一课的教学反思片段
在教授地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时,笔者选取了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它歌颂了嘎达梅林带领牧民们反抗亲王达尔罕和东北军阀的英勇事迹。考虑到少数民族音乐与汉族音乐的差异,在教授时,笔者着重讲解旋律、节奏、调式等音乐知识。《嘎达梅林》的旋律采用蒙古民歌中的五声羽调式做基础,采用上下句单乐段结构,上句旋律起伏宽广,情绪激昂,下句旋律低沉,飘远悠扬,歌曲节奏稳健有力,旋律庄严肃穆。歌词运用比兴手法,既表现出对嘎达梅林的崇敬,又突出他英勇顽强的伟岸形象。一堂课下来,笔者发现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调式调性并不感兴趣,反而对少数民族的英雄传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经过教学反思后,笔者认识到在今后的少数民族音乐教学中,应以介绍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和英雄故事为引子,进而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
(二)多形式感知民族音乐的文化意蕴,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考虑到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有距离感,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以借助具有民族元素的流行音乐,拉近学生与民族音乐的距离,让他们产生探索民族音乐的愿望,从而打通学生欣赏民族音乐的兴趣通道。
例四:《欢乐歌》(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实录
老师:江南丝竹多由二胡、扬琴、琵琶、笛子、箫等乐器组成,是流行于江苏、浙江一带的器乐曲。大家对江南丝竹还有什么了解呢?
学生:旋律轻快、声音清越,一堆人吹拉弹唱。
老师:是的。看来大家都欣赏过《欢乐歌》,那同学们喜欢听《欢乐歌》吗?
学生:不喜欢。婚丧嫁娶才吹的。
老师:江南丝竹的确常在婚丧嫁娶等场合演出。但它的风格优雅华丽,旋律典雅流畅。管弦丝竹等乐器在现代歌曲中也有所运用,大家都知道歌手后弦吗?
学生:知道。
老师:让我们来欣赏后弦的歌曲《桥段》,仔细听,看看里面都运用了什么民族乐器。
这段教学实录中,在导入课程时,笔者选择了融合民族曲风与流行元素于一体的《桥段》做引子,激发了学生学习民族歌曲的兴趣,为《欢乐歌》的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许多家喻户晓的流行音乐都蕴含着浓厚的民族元素,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符号、意象,如凤凰传奇的《最炫民族风》《荷塘月色》等,歌词典雅,意境优美,旋律轻快,易于上口;玖月奇迹的《中国范儿》《中国味道》等,歌唱祖国,歌唱人民,融动感十足的曲风与炽热的爱国热情为一体,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再如,周杰伦的许多歌曲,《东风破》《青花瓷》《发如雪》等化用古典诗词,蕴含传统风韵。正是通过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流行歌曲,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三)丰富民族音乐教育的路径,培养学生民族音乐的欣赏力
“音乐精髓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只有丰富学生的民族音乐体验,才能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获得淋漓尽致的音乐感受。”若教师一味地讲解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对民族音乐毫无切身体会,自然无法理解民族音乐,更体会不到民族音乐的无穷魅力。教师在丰富学生民族音乐体验时,应以情感体验为教学导引,以民族音乐为内容主线,以民俗文化为学习拓展。
1.以情感体验为导学导引
在课堂教学模式中,让学生多演、多练、多唱,以情感体验为导学导引,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艺术的迷人魅力,直接感受民间音乐的独特风貌。
例五:对《船工号子》一课的教学反思片段
号子是长江水路运输史上的文化瑰宝,是船工们与险滩恶水搏斗时用热血和汗水凝注而成的生命之歌,曲调高亢激越,历史传承悠久。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先带领学生大声朗读号子,诵读的时候注意声调起伏、抑扬顿挫。然后,带领学生演唱《船工号子》,“乘风破浪奔大海哪,齐心协力把船扳罗。涛声不断歌不断,回声荡漾白云间罗。高峡风光看不尽哪,轻舟飞过万重山哟。”通过朗读和演唱体验,让学生直接感受《船工号子》那刚劲有力的情感和船工们辛酸凄苦的命运。
2.以民族(民间)音乐为内容主线
“音乐是文化的灵魂,也是民族的血脉。在教学过程中,民歌应贴近教学实践,贴近每一个孩子,让学生从小产生对家乡、对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因此,在引导学生体验民间艺术时,必须以民族音乐为内容主线,艺术实践围绕民族音乐开展。教师可带领学生演唱民间小调,如《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花儿与少年》等。除教材上选编的民歌外,笔者还结合杭州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和民俗文化传统,在教研员杨老师的带领下,开发区校本课程《杭州滩簧调》,教学生学说杭州话,学唱杭州滩簧,让学生在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中,养成爱国爱家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反思
(一)教师应提高自身音乐素养
新课程的顺利实施离不开教师的努力,民族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也离不开教师的辛劳,教师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作用。教师能否正确地理解民族音乐教学课程,热情饱满地投入文化传统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决定了音乐教学活动的成败。因此,教师应提高自身音乐文化素养,既要具备相关民族音乐知识,又要掌握民族乐器的演奏技能;既要流畅准确地演奏民族歌曲,又要拥有广阔的民族音乐视野。
(二)对各地音乐文化兼容并包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以兼容并包、为我所用的心态学习异国文化,对传统音乐文化在继承、保护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升华、扬弃。民族音乐固然博大精深,西方音乐也有可取之处。在学习民族音乐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优秀音乐文化,多元并包,兼收并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应将“文化传承”融入教学设计中,以弘扬我国民族文化为主,吸收外国文化为辅,吐故纳新,在充满活力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把文化传承下去。在具体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实现音乐文化的传承教育,更要实现音乐传承的育人价值,在音乐教育中实现学生情操与品格的培养,以音乐教育为手段,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为国家储人才,为天下铸栋梁。
综上所述,民族音乐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文化形式的综合,同时又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音乐文化里包括了多种文化,涉及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因为各种类型的民族民间音乐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现象,其中也体现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文化、民俗、语言、美学观点,同时也寄托了一种文化的情思,其所涵盖的情感和精神是这个民族的灵魂与思想,是这个民族精神的载体。
参考文献:
[1]樊祖荫,谢嘉幸.中国(大陆)以音乐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及前景[A].中国音乐,2008(04).
[2]李欢.中小学音乐教材与高师中国音乐史课程的对接[D].湖南师范大学,20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逐渐受到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在广大音乐工作者的努力下,学习民族音乐的人越来越多,民族音乐的教学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当前民族音乐教学出现了重技术轻人文的不良倾向,无论是民族乐器的教学还是民族音乐的欣赏教学,普遍重视音乐演奏技能的训练或是作品的技术分析,而音乐背后所蕴含的人文价值却被抛到九霄云外;通过音乐培养人的教育理念并未得到真正落实;我国民族音乐的文化价值也未能得到学习者的理性认同。因此,要想真正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学习者的理性认同必不可少。
理想的民族音乐教育需要塑造理想人格,这需要人文精神的支撑,而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从音乐本身的内涵中挖掘,成功的音乐教育应是音乐技能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的有机融合。因为,人文精神相对于人的终身发展而言,它比一般的学科知识更为基础。有学者认为:“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终体现在人文素养的底蕴中,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人文精神比数理能力的培养更基础,因为人文素养是综合素质的体现,是多方面能力的总支撑。人文精神的缺乏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以及对问题的洞察力和对事物发展的前瞻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创造力的重要内涵”。[1]由此可见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何等重要!
一、人文精神概念的争议
对于这个问题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学界曾经有过一场长达两年多的学术大讨论,目前国内学界对此看法不一:部分学者认为该词是从西方的“人文主义”(humanismus)翻译过来的,其含义基本等同于西方的人文主义。另有以张汝伦为代表的部分学者则认为“人文精神”一词本身就早于西方,对该词的理解也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汉语字面入手的,他们认为“人文精神始终应该是自觉脱离了自然状态的人的一种生存状态或理想目标”。[2]总之,人文精神其实是人之为人的一种人文关怀,它体现了人的主体精神,人际间无功利的一种相互理解和尊重,焕发着人性的光辉。
二、民族音乐教学在人文精神培育方面的独特贡献
(一)培养人文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是一种思考、判断、辨析能力,是主体意识对客观世界做出的积极反应,具有反思性、批判性、独立性,一般包含数理思辨能力和人文思辨能力。与数理思辨能力相比,人文思辨能力有3个明显的特征:其一,对人文性问题进行思考无法得出像“1+1=2”这样公认的、唯一正确的答案,也就是所主张的观点通常具有较大的争议性。其二,在对人文性问题进行思考辨析的过程中,对所主张的观点进行辩护性解释和说服性论证是维护这一观点的主要说理方式。其三,思考的最终目标不是为了证明或确证一个科学的定理,而是为了鉴别和选择一个最佳的价值理念或行动准则。民族音乐的教学恰好提供了这种思辨的契机。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音乐资源极为丰富,由于地域间自然条件、社会风俗、语言等不同,音乐风格差别很大,正是这些风格迥异的音乐,构成了中华民族绚丽多姿的多元音乐文化。如此丰富的多元音乐为培养学生的人文思辨能力提供了极为难得的良机。只有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我们才会经历“文化震撼”,才会对人类文化的巨大差异进行反思,从而认识到某一文化的局限性,进而认识自身的缺失。正如我国学者王铭铭在《甜蜜的悲哀》序言中所说的那样“通过边缘理解中心的缺失”。[3]人常常会囿于自己所推崇的文化而无视其它文化的存在,这样的偏见影响着人类的认识能力,而通过对多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我们可以更为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给人类情感带来的直接冲击,进而引发对人类自身的反思,从而有利于人文思辨能力的发展,这种能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人文精神的养成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民族音乐中的文化内涵及其文化精神能给予学生以丰厚的精神滋养
民族音乐植根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世界,凝聚着不同民族的理想,反映着不同群体的日常生活,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国56个民族,其音乐风格鲜明,题材广泛。有些音乐,如新疆的木卡姆在律制上与汉族音乐有较大的差别;有些音乐与特定的民俗仪式紧密相连,如唢呐曲《百年朝凤》是用来娱神与超度亡灵有关;有些音乐与特定的地域环境有关,譬如同样是汉族音乐,北方的音乐往往旋律起伏较大,比较高亢,而南方的音乐旋律则相对比较平缓,感情比较细腻委婉。正所谓“北曲如抡枪,南曲如抽丝”。[4]由人类所创造的音乐亦无可避免地和地理空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音乐可以与归属感相连,用以加强某一地区的特征”, “音乐能够创造一个情感空间,这一空间内的群体在一起倾听音乐、一起跳舞,形成了这一空间的行为规范”。[5]还有些音乐反映了中国千百年来儒家的精神追求,如古筝曲《渔舟唱晚》反映了中国文化传统中“寄情山水,回归自然”的生活理想。
从这些极为丰富的民族音乐宝库中,我们可以发现,丰厚的文化内涵是进行师生交流的谈资,如果教学中能够加以利用,必将能够促进学生人文思辨能力的发展,提高自我反思能力。因为师生间的对话和交流是发展人文思辨能力的有效手段。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在多元文化的审视中,返观自身,做出选择,从而树立起自己的人文理想和精神追求。
(三)民族音乐的交流和传播能促进民族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音乐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的生活习俗,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在各自的音乐文化中亦反映出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文化间的差异也会造成文化误读,引起民族间、人际间的冲突。反之,如果能够尊重彼此的文化,则能够有效地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增进民族间、人际间的了解和沟通。中央电视台著名的编导金越在成功地执导了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后,在南京的一次座谈会上感言,他说,2007年将原生态的歌舞引入春晚,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当年的两会期间,许多藏族的代表曾经亲口对他表示,藏族音乐进了春晚安定了边疆,团结了藏族同胞,藏族人民非常自豪,也非常感谢,作为藏族代表,他们对此表示了特别的谢意。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多民族音乐的交流与传播有利于增进不同民族间的了解和沟通。与此类似的是,在当今的北美地区,如美国和加拿大,已经在有意识地大力推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此举在消除种族歧视、促进不同种族间的理解和团结发挥了其他政治手段难以奏效的作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由此可见,民族音乐教学活动中蕴含着许多培育人文精神的重要契机,教师如果能够真正领会民族音乐的的文化内涵,是不难把握住这种契机的。然而遗憾的是,很多教师未能认识到这一点,导致了教学活动中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偏差,这些偏差构成了当前民族音乐的教学困境,客观上造就了人文精神缺失的危机。
三、当前的民族音乐教学困境
当前,民族音乐的教学由于长期以来受工具理性及西方音乐学科的影响,简单地将西方音乐的体系嫁接到民族音乐教学实践中,形成了重音乐的逻辑构成、轻音乐的文化内涵;重音乐的客观性、轻音乐的情境性等特征。具体而言,以下两点值得深思。
第一,对民族音乐本身的内涵认识不够,教学活动热衷于音乐作品的形态分析,反而忘记了音乐之所以存在的意义。以广为流传的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为例,一般的教学活动我们大多会简单介绍一下该曲的由来及唐代张若虚的诗,接下来就是连篇累牍的曲式分析,学生在如迷宫般的作品分析中浑浑噩噩,最后竟忘了该曲美在何处,难以体验到中国音乐的神韵,更不用说该曲跟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渊源、与我国儒家哲学之间的有机关联,以及特定的地域环境,特有的音乐传承方式,特定的历史因素等之间的密切联系。而这些因素恰恰是挖掘音乐意义,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支点。非常可惜的是,很多教师忘了这一点,许多学生对此也不以为然。
第二,民族器乐教学中教师重技轻道,学生成了技术的奴隶,成为“单向度”的人。当前,民族器乐的教学热衷于演奏技能的训练,将掌握一定演奏技能技巧为唯一目的,学生在枯燥无味的技能练习中逐渐成了技术的奴隶,所有的喜怒哀乐随着技能的掌握与否而变化。技能技巧,这种本该服务于音乐的工具转而成为了一种控制人的力量,学习者在技能技巧的规训下,演奏音乐成了一件很机械的事,总是担心某个动作或是某个乐段出现错误,音乐演奏成为演奏者的一种精神负担,更不要说享受音乐之美、之韵了。然而,这种情形在民间艺人中间却非常罕见。民族器乐大都来自民间,民间艺人的演奏往往能够随心所欲,享受音乐之美,抒发至性至情。
四、民族音乐教学的人文之路
由于我国民族音乐在音乐的生成方式、应用语境、音乐行为、音乐语言等方面与西方音乐存在诸多差异,因此,在音乐的教学中有必要考虑这种差异,就民族音乐的人文精神培育而言,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来着手。
首先,更新音乐认知观念,将音乐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加以审视,注意挖掘音乐背后的意义,通过对话和交流促进人文思辨能力的发展。音乐是文化中的音乐,音乐与文化紧密相连。音乐也是有历史语境的,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行为方式紧密相关,民族音乐尤其是民族民间音乐往往跟特定地区、特定族群、特定的宗教生活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仍以民族管弦乐合奏《春江花月夜》为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先将该曲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加以审视,这样我们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该曲的由来是什么?该曲与中国古典文学有何关联?该曲有无作者?为什么?在该曲的历史演进中,所用的乐器发生了哪些变化?春、江、花、月、夜这些题材与中国绘画有何关联?这些关联说明了什么?该曲的音乐风格如何?与地域环境有何关系?你常在哪些场合听到该音乐,说出你的理由;《春江花月夜》反映了古人什么样的生活理想?它们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有何联系?如果教师就以上问题与学生一起展开讨论,我想那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这些问题的提出有助于学生打开思路,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思辨,在这样的质疑、争论、探索中,学生会真正感受到中国民族音乐之博大之精深,进而从内心深处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伟大而震撼、欣喜。
第二,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中,努力做到“情感先行,技术跟上”。在民族器乐的教学中,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往往是演奏技艺。诚然,没有演奏技艺,就没有音乐艺术,表现艺术是需要技术来支撑的;但是,有了技术就会有艺术吗?未必。没有情感的参与,再好的技术也未必会能让音乐感染人;如果没有情感的滋养,艺术只会是僵死的、机械化的、虚情假意、故作姿态的物理音响而已。从音乐学习心理角度看,如果一开始就过于强调乐器的演奏技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迅速降低,对音乐会很快失去兴趣,这一点在学琴的儿童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成人学琴其实也有这个问题,只是一般隐藏的较深,不会轻易地表现出来。因此,笔者认为,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应努力做到“情感先行,技术跟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习者能以高昂的热情进行学习,也才能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逐步提高音乐感受力、理解力,切身感知声音变化之玄妙,深入享受民族音乐之神韵,进而培育人文精神。
最后,改善音乐教育课程设置,提高音乐教师的文化阐释能力。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目前的高师音乐课程设置基本上是沿袭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体系,在学生的培养上侧重于培养表演技能而非教学技能,因此造就了学生重技轻道的现实。而作为一个教师,首要的责任是育人,无论是高师音乐教育还是专业音乐教育都面临这个问题。将人文精神的培养有机地融于民族音乐教育中,需要教育者本身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拥有一定的文化阐释能力。因此在音乐教育课程中有必要增加相应的人文课程,如美学、哲学、音乐人类学、文学等,因为这些课程与民族音乐紧密相关,也是人文思辨能力得以展开的知识基础。
总之,当前的民族音乐教育存在着重技轻道的不良倾向,如果不加以扭转,民族音乐教育必将异化为追逐某种实利的工具,而所谓的弘扬民族文化有可能成为一张“空头支票”。民族音乐教学中充满着培育人文精神的良机,错失这些良机会使民族音乐教育空心化,既不利于民族音乐的发展,也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既阻碍了人文思辨能力的发展,也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审视当前的民族音乐教育,充分发挥民族音乐教育在人文精神培养方面的潜力,使民族音乐教育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上官子木.创造力危机——中国教育现状反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1
[2]王晓明.人文精神寻思录[M].香港:文汇出版社,1996 .
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是世界上非常独具民族特色的一种艺术文化形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文明进程中,创造了大量内涵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有着深刻民族审美内涵的民族音乐文化体系。民族音乐就是指各民族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表达其情感生活的音乐。它包括民族民间音乐和具有民族风格的创作音乐两部分。由此也 可以把它的内涵表述为:以中华民族音乐为根本, 融合一切有利于我们的世界优秀音乐文化所创造出来的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鲜明时代特征的音乐文化。民族音乐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音乐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民族音乐教育是国民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全面素质教育得以实施的基础内容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情感民族音乐文化审美观念、民族意识和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国音乐教育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一般过于重视音乐技能和理论忽视音乐实践在民族音乐中的重要作用。综合性全面的培养学生的思想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也是当代教育与社会实践、工作岗位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建立相对独立的、科学的、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现阶段培养我国学生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实践反思能力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音乐实践的必要性
音乐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需要来自多学科理论的支持,其专业特点决定了研究主体的多元化、实践内容的多层面化。音乐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表演性很强的艺术文化活动性课程,是我们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民族音乐形象和意境产生的过程就是民族音乐实践、音乐学习和音乐再创造的一个过程。可以这么说,没有了对音乐艺术的实践,就没有了音乐意象的再现;没有对民族音乐的实践,学生对民族音乐美的感知和理解就会出现偏差。这一点尤其在基础音乐教学中体现的最为突出,中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论和器乐通常了解的比较少,只有通过音乐实践教学,让他们参与到生动的、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参与、积极参与具有直接的音乐经历,在学生主动参与听、唱、学、看的实践活动中了解民族民间音乐,去发现、知音乐的内涵和意境中既欣赏了音乐,又学到中国音乐知识的愉快体验,让艺术的熏陶真正变成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一部分,才能提高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学生们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及创造能力。
二、加强音乐实践,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审美素质
民族音乐教育的目的性不仅仅在于会唱几首民歌、弹奏几首曲子,最终目的在于对民族音乐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创新。要想达到这一要求,单靠课堂内的音乐教学实践是不够的,必须在课外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领悟音乐的内涵。反思我们传统的课外音乐活动,大多是为了应付音乐竞赛而进行,为了培养特长生而进行,从而忽略了其在育人方面的巨大功效。因此,从音乐教育的现状发展研究与趋势来看,课外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是一个值得重视、探索的重要问题。新颁布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音乐实践。所有的音乐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这就是说我们必须通过多种音乐实践活动,多角度的对民族音乐进行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音乐实践的多种途径
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构建,要以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为依据,把知识、技能与素质融为一个整体;以就业为导向,以综合实践能力为主线,将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体设计,从而建立与理论教学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音乐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分为校内实训、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专业实习设计与创新能力训练等。校内实训是通过学校提供现有的音乐场地给学生一边学习理论,一边从事音乐艺术实践,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实际运用能力。可以运用舞台实际教学、微格教学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学生实践能力。音乐实践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在音乐电台、电视台、文化馆、艺术馆、音乐出版社、音乐媒体(网络娱乐公司)、娱乐公司等专业实习场所的艺术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民族音乐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民族音乐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举办作品展览、专场音乐会、广场文艺晚会、科普宣传演出等,从而推进当地的民族音乐文化建设,扩大影响,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应用能力。
四、音乐实践有助于促进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完善
加强音乐实践对于促进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完善和科学化有重要作用。在进行音乐实践的同时,逐步修订音乐实践教学计划,整合音乐实践课程,音乐院系根据音乐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来确定应开设的课程和课时分配,完善实践教学大纲,明确实践教学指导任务,掌握实践教学的目的、性质、实习内容和要求,从而保证实践教学质量;整合专业课程与实践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色,强化技能训练。为此,学校为确保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计划的实施应坚持“优化基础,注重素质;强化应用,突出能力”的思想,根据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的要求,修订民族音乐指导性培养计划,整合民族音乐实践项目和实践内容,逐步建立民族音乐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促进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完善。
201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论文,项目编号:HB10UYS091。
参考文献:
[1]张艳.加强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J].黄山学院学报,2005(8).
[2]毛娟.关于音乐实践教学的模式探讨[J].四川戏剧,2008(2).
[3]尹绯.试论音乐实践对于高校弘扬民族音乐的重要性[J].艺术教育,2007(6).
[4]冯玉国.加强课外音乐实践 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中学课程资源[J].2008(5).
[5]兰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7,(8):13.
关键词:实践 审美 教学 策略
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是世界上非常独具民族特色的一种艺术文化形式。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文明进程中,创造了大量内涵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形成了有着深刻民族审美内涵的民族音乐文化体系。民族音乐就是指各民族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表达其情感生活的音乐。它包括民族民间音乐和具有民族风格的创作音乐两部分。由此也 可以把它的内涵表述为:以中华民族音乐为根本, 融合一切有利于我们的世界优秀音乐文化所创造出来的具有浓郁的本土特色、鲜明时代特征的音乐文化。民族音乐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音乐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民族音乐教育是国民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全面素质教育得以实施的基础内容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情感民族音乐文化审美观念、民族意识和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国音乐教育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一般过于重视音乐技能和理论忽视音乐实践在民族音乐中的重要作用。综合性全面的培养学生的思想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也是当代教育与社会实践、工作岗位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建立相对独立的、科学的、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现阶段培养我国学生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实践反思能力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音乐实践的必要性
音乐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需要来自多学科理论的支持,其专业特点决定了研究主体的多元化、实践内容的多层面化。音乐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表演性很强的艺术文化活动性课程,是我们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民族音乐形象和意境产生的过程就是民族音乐实践、音乐学习和音乐再创造的一个过程。可以这么说,没有了对音乐艺术的实践,就没有了音乐意象的再现;没有对民族音乐的实践,学生对民族音乐美的感知和理解就会出现偏差。这一点尤其在基础音乐教学中体现的最为突出,中小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论和器乐通常了解的比较少,只有通过音乐实践教学,让他们参与到生动的、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参与、积极参与具有直接的音乐经历,在学生主动参与听、唱、学、看的实践活动中了解民族民间音乐,去发现、知音乐的内涵和意境中既欣赏了音乐,又学到中国音乐知识的愉快体验,让艺术的熏陶真正变成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一部分,才能提高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学生们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及创造能力。
二、加强音乐实践,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审美素质
0 前言
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系密切,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需要在音乐教育中逐步渗透。但是,在社会文化形式多元化的今天,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受到严重的影响,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文化存在着严重的缺失,主要表现为:音乐教育重技轻论,流行音乐的发展对民族音乐文化带来冲击。那么,如何在音乐教育中促进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是音乐教育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1 民族音乐与民族音乐文化概念界定
民族音乐与民族音乐文化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别,民族音乐通常是指在不同民族中产生的音乐类型,例如,民歌、说唱、器乐、戏曲等不同形式。而“文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体系,其中不仅包含了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还包含了人为力量与习惯。文化的基本要素就是传统思想观念以及特色价值观,在文化中价值观最为重要。同理,民族音乐文化就是一种具有特殊符号的思想价值观,该种文化具有一定的规范体系,以及物质产品。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不能通过音乐教育,将其作为一种音乐技艺来学习,而是需要将其精神、内涵以及价值观念传承下来。[1]
2 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文化的缺失
2.1 重技轻论
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之间的关系密切,民族音乐文化需要在实际的教育中得以传承。但是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大部分音乐教学环节中只是关注音乐技巧,而忽视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知识的教学。这种重技轻论的模式,对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带来严重阻碍。就陕北民族歌教学来说,经过练习学生能够掌握好陕北民歌的演唱技法,但是却对艺术作品中所展示的陕北地区丰富的异域风貌和人文特色了解甚少。
2.2 流行音乐的发展对民族音乐文化带来冲击
随着社会生活逐步进入现代化,传统民族文化中所映射的劳动形式、生活方式等都有了崭新的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民族音乐文化原有的传播形式。多元化的文艺形式,使得人民群众对文化的审美也发生了变化。由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民族音乐取材是人民劳动、爱情和生老病死的生活元素,这些都满足了农民的需求,人民对民族音乐文化比较热衷,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改革,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人民不能在民族音乐文化中找到生活的缩影,导致民族音乐在民间传播受到阻碍。[2]
3 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
3.1 改革音乐教学体系
在学校的音乐教育中,存在着忽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现象,以此为例将我国的音乐文化精髓流传下去,从音乐教学方向入手,将改革音乐教学的体系。在传统的音乐课程安排上,其专业课以及选修课程安排不合理。因此,需要将传统音乐课程体系、中国音乐史、民间音乐以及中华传统音乐论文精选作为音乐教学中的必修课。将教学的重点转移,转移到培养人的音乐思维方向上。学生的音乐思维得以培养,就会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价值观有所理解,对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来说具有重要意义。[3]
而在民族音乐作曲专业中,需要设置作曲技法课程,作曲技法在民族音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族音乐质量提升,以及创作都不能脱离作曲技术而实现。民族音乐中应用作曲技术的关键就是将和声、复调、曲式以及配器四种作曲技术与民族元素之间相互结合。这四部分是音乐作曲的灵魂,因此将这些应用于民族音乐中,需要做到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民族音乐民族元素挖掘;第二,作曲技术与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底蕴不同,在音乐艺术上的呈现形式也有所不同,尤其在民族音乐作曲上更是千差万别。对不同民族进行民族元素挖掘,首先需要根据民族历史,分析历史对作曲的影响。[4]
3.2 民族音乐教材编制
为了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建立学校对音乐教学大纲进行修改。在《音乐课程标准》中,中国民族音乐所占比重比较少,由于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接触到民族音乐比较少,那么对民族音乐文化了解到的就更少了,为了将民族音乐文化渗透到学生学习的日常中,需要增加民族音乐在音乐教学大纲中的比重。目前,音乐教学内容一般都是以歌唱教学模式来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但是却没有通过音乐本身所蕴含的教育意义,来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音乐教材中的爱国歌曲比较多,教师引导学生在歌词中,感受爱国情感。教材中的现代歌曲比例比较大,虽然很多作品很优秀,但是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大。这些现代歌曲中,模式创新,虽然创新精神对于学生很重要,但是在学生学习音乐的初级阶段,还需要以民族音乐为主,民族音乐是一切创新的基础。当没有民族音乐这一扎实的基础,再好的音乐创新,也是空中楼阁,根基不稳。因此,在音乐教育中,可以通过改变音乐教材编制的方式,提升学校以及学生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视。[5]
3.3 创新民族音乐文化,促进传承
如何在开展音乐教育环节中,促进对音乐文化的传承,是民族音乐文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首先需要对民族音乐形式进行创新,获取民族音乐中的精华。而创新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并不冲突。创新是创新其形式,为了更好地促进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但是民族音乐文化的精神以及价值观依然还在。
以陕北文化的传承为例,创新是一切艺术发展的保证,陈旧的文化传播只能在现代化发展的浪潮中被淘汰。陕北民歌的创作中,动员专业作词作曲人,改编陕北民歌。虽然陕北民歌库非常的丰富,但是在民间广为传播的只有寥寥几十首,在陕北民歌推广时,新曲风的改编很重要。为了更好地对陕北民歌进行宣传,艺术家应该对陕北的劳动号子、信天游、秧歌调等进行深入了解,在保持基本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对音乐基调进行合理整合改编,使得音乐听起来朗朗上口,旋律吸引人。
4 结语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需要通过音乐教育来实现,但是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文化存在着明显的缺失。为了将民族音乐文化这一文化瑰宝良好传承下去,需要将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文化缺失的情况弥补。因此,在本文中,通过对民族音乐文化教学的现状分析,提出以下对策来促进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首先对现有的音乐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其次,将民族音乐教材进行合理编制,并创新民族音乐文化,促进音乐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 张黎红.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问题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 李松,樊祖荫,张欢,萧梅,谢嘉幸.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反思――“第三届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术研讨会”主题发言[J].中国音乐学,2013(01):12-23+1.
[3] 陈雅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04):163-167.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大学正是学生形成和建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思辨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必要,思辨能力不是要简单地的找到一个正确的科学理念,而是对不同的文化进行鉴别和比较,进而去学会反思,从中得到一个最佳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民族音乐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历史悠久且丰富多彩,我国地域辽阔,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俗都各不相同,这种不同让各民族的音乐风格迥异,蒙古族的长调,维吾尔族的手鼓,藏族的锅庄,土家族的龙船调等等。丰富多彩、风格迥异的民族音乐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供了机会,不同文化的学习和欣赏,让学生在已有的文化储备基础上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让他们认识到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不能把已知的知识当做全部,应学会兼容并蓄,而不是偏见地去看待自己所不熟悉的事物,通过不断地学习去反思自己,锻炼和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
民族音乐中往往会反映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俗,学生可以通过民族音乐去了解音乐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民族精神。中国地域辽阔,各民族在风俗习惯上存在很多差异,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音乐都具有不同的特点,比如从地域上讲,北方的音乐多风格豪迈,旋律欢快,曲调激昂,彰显了北方人的豪迈和热情;南方的音乐曲调较为委婉,旋律也较为舒缓,表现了南方人的温柔细腻。若是纵观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更是为民族音乐留下了无数瑰宝,许多传统音乐和戏曲不仅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迷人魅力,更是传递了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智慧思想。如《梁祝》不仅描述了一个凄美的民间爱情故事,更是对封建家长制的无情控诉,《渔舟唱晚》不仅反映了傍晚打渔归来的温馨场景,更是对归隐山水的精神诉求。民族音乐的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各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的了解,进而去尊重彼此之间的差异,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同时,在当今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学习民族音乐,培养民族意识,有利于学生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保持本民族的特色,在国际交流中更好地继承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二、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途径
(一)注重情感的培养
音乐需要灵魂,饱含感情的演奏才能够打动人心。民族音乐从其起源来看,它本身就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通过真情实感去创作并传承下来的艺术形式,若在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的演奏技术的培养,缺乏情感教学便很难呈现给世人有灵魂的音乐。因此,在民族音乐教学中,教师除了教授学生器乐演奏技术之外,还要强调情感的投入对演奏的重要意义,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文化意境的创设,营造文化氛围,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在注重培养学生情感表达时还要注意要咨询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教授学生基本的演奏技巧和器乐知识后,在进行学生情感方面的培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同时更有利于学生去理解民族音乐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最终达到技巧与情感的完美融合。
(二)创新教学方法
音乐是人类情感的表达,民族音乐更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教师作为学生走进音乐殿堂的引路人,更要明确民族音乐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而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师生的对话和交流,营造和谐温馨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创新性地提出一些与音乐相关的问题,逐渐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发散思维,不断去试着了解和体会音乐的魅力和难以言喻的意境。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探究的学习习惯,逐渐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三)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长期的应试教育,让学校和家长都只注重学生的分数,却很少去关注学生的情感表达。这就导致很长一段时间,在音乐的教授中,很多老师都注重学生的演奏技巧的掌握和提高,很少去强调学生的情感投入,更别提对民族音乐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阐释。这一方面是教师对学生人文精神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是教师本身欠缺相关的文化知识。为了解决这个局面,首先应该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注重对教师知识更新的培训和教学方法的培训工作,其次,在课程设置上也要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音乐课堂中还应该加入文学、哲学、历史等方面的讲授,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作者:宋楠 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学校教育的本质是在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文化,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就是一个文化的过程。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切入点,对提高人才素质具有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文化建设已经引起了全国高校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音乐的属性是文化,学校音乐教育承担着发展音乐文化的重任,因此,音乐教育更应注重其文化属性。
音乐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技能和音乐基本知识,音乐教育更是音乐文化的教育,要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作为技术训练的音乐教育是必要的,但如果没有作为文化的音乐教育为其存在依据(不仅仅是基础),这种教育就必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由于受流行音乐的冲击、教师自身素质的影响和缺少良好环境,导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情感、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意识、甚至是民族精神日趋淡化。据一份对部分中小学及高校学生喜爱音乐类型的调查显示,现在学生对音乐的喜爱程度依次是现代流行音乐、西洋古典音乐、中国民族音乐。民族音乐是我们的母语音乐文化,但却被学生摆在了最后。中华民族古老而深厚的音乐文化,面临着不断弱化甚至有可能失传的危险,这不能不引起音乐工作者的深刻反思。
当前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方式忽略了学校教育是中国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这一前提,这使得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了解甚少,传统音乐出现了不断淡化的趋势。究其原因,我们在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上,严重忽视了它的文化属性,在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上,学校音乐教育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没有确立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作为学校音乐教育根基的地位" ,导致了在民族音乐教育方面严重缺乏的情况。"应将民族音乐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引进到音乐教育中,并将其作为音乐教育最重要的基础。"我们要从音乐教育的文化属性来认识音乐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对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的认识,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不断强化民族音乐教育,弘扬本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
对于音乐教育的文化思考,必然要涉及到音乐的文化传承方面。"民族文化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各国教育领域的高度重视,寻求本文化资源成为各国家、各民族谋求生存、促进发展的基本国策,民族音乐文化传统在这样的背景下也被提到了作为本文化重要资源的高度。重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已成为世纪开端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中国民族音乐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载体。音乐文化是民族发展的产物,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反过来也影响着民族的发展。我们了解民族音乐也就了解了我们自身文化的血脉。
同时,我们强调本民族音乐文化,并不是将外来文化拒于学校大门之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确立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学习古今中外优秀音乐文化,两者不仅不相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的。" 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中,外来文化的互补与本土文化的自强是必不可缺的两个方面。在接受外来音乐文化的同时,也要保持民族音乐文化的完整性,使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发展得更好,树立起我们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自信心。
对于我国的音乐教育而言,更需要的是加强民族音乐艺术的地位,把祖国的文化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与出发点,在学校中注重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和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发扬光大本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文化,能以宽阔胸怀接受人类一切优秀艺术文化和不同种类的艺术形式。
将音乐作为文化来定位改变着音乐教育,音乐教育要强调回到音乐本身,强调民族性,以学生为主题。但现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也值得思考:当一些有识之士在不断呼吁音乐教育的文化属性、强调应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之际,有的学校音乐教育仍对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采取了忽略和轻视的态度,使得音乐教育反而强化了知识技能教育,越发偏离了音乐教育的本质,这不能不说是与对音乐教育文化属性的认识问题或未达成共识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已经走到了新世纪的今天,重新审视我们的音乐教育,观察人们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反应,不能不去考虑我们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不得不去思考我们民族的未来。
新世纪的中国民族音乐教育要通过在教育中树立以民族音乐为本的观念,与多元文化为基础的世界音乐教育发展趋势相协调,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教育学生不仅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和文化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具有高尚的人格和完备的人文精神,建立起完整的民族音乐教育体系。
要实现这一理想目标,需要音乐各领域专业人才的共同努力:包括完善民族音乐教育的体系,改革现有音乐教育教学方法,制定民族音乐内容完善的教学内容和大纲等,同时也需要音乐教师提高自身的民族音乐素养。这一目标的实现任重而道远,也许需要几代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但其意义更加深远,它将以音乐的形式发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凝聚力,展现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身份,保存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民族特性等,且对今后民族音乐的创新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谢嘉幸.关于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文化思考[J].音乐研究,1994(2).
[2]谢嘉幸.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家乡的歌[J].中国音乐,2000(1).
随着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以及京剧戏曲票友大赛等形式比赛,其中多声部的原生态唱法逐渐被人们欣赏和喜爱,它不断的带给人们精神上和心灵上的美感享受。这一方面说明越来越多的民族音乐形式得到重视和发展,使得人们的审美观和社会需求发生着变化。另一方面说明我国的民族音乐具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因此,作为培养和发展学生音乐多声思维能力和鉴赏能力的视唱练耳教学,更应当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合理的组织和选择民族音乐多声思维知识内容,促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知识的学习兴趣和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促进教师民族音乐知识结构和能力状况的提高。只有将教育社会学价值目标融入音乐基础教育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才能使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知识得到更好的传承。
一、 现今视唱练耳教学现状分析
在我国,对于西方大小调体系下的视唱练耳教学研究已经历了相当长的时期,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方式,并且获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然而,在视唱练耳教学中,不论从教材的组织与选择还是从内容的编排上,对于长期处于西方大小调体系“统治”下的“民族音乐多声思维”教学来讲仍然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民族音乐的和声、作曲技法在思维形式上与传统调性音乐在听觉思维和听觉心理上虽然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是采用西方传统调性音乐的听觉方式来聆听本民族音乐,我们很难全面、深刻的理解作品。因此,应该尽早的、全方位的进行民族音乐多声音感训练,通过对音准、节奏、和声、音色、调性感等民族多声音乐要素的训练,使学生真正建立起具有属于本民族音乐多声音感的“耳朵”。学生对视唱练耳课“民族音乐多声思维"学习内容兴趣程度和自我效能感偏低,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自身民族音乐知识结构和能力偏低,教学内容的组织与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不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民族音乐知识和技能。除此之外,视唱练耳“民族音乐多声思维"教学还受到教材以及社会因素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从“民族音乐多声思维"教材内容组织和选择上看,部分高校所选视唱练耳教材明显存在带伴奏的民族音乐多声思维视唱曲少,视唱及听音训练方面有价值的文字说明和教法建议少;并且缺少从实际的音乐作品出发培养学生多声思维音乐能力的练习,忽视了视唱练耳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二、如何提高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民族性思维
要提高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民族性多声部思维要走“多元化”的道路;以期建立新型的“民族音乐多声思维"教学关系;并且提出了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和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
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音乐文化和教学思路的有益成果,为视唱练耳“民族音乐多声思维"教学提供丰富的理论和方法上的支持。
1、民族性思维的含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规律的一种间接、概括的反映.感知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和整体以及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而对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间内在的、必然联系的认识则是通过思维来完成的.大脑通过对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等形式,对“多声部’’音乐知识进行认知和加工,达到对各音乐要素的理解与记忆。多声思维主要体现于各声部相互结合的结构形态(即多声织体)与由不同高度的音同时相结合及其运动所产生的和声关系(即和声)两个方面。“多声思维"是人类在多声部音乐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随着多声感觉、听觉及多声欣赏习惯与能力的发展,逐渐形成起来的一种立体状的音乐思维方式。它从不自觉走向自觉,并逐步向更高级的阶段发展。多声思维又是一种多层次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它纵横交错的多旋律线条涵盖了音乐各要素,从音高、音程、音区、音色、节拍、节奏、旋律、和弦到调式、转调、离调、乐句、乐段、和声织体、曲式、体裁等无所不有,它有别于单纯的多声部训练,是通过对音乐各要素的认知和把握,更好的去理解、分析多声部音乐结构和纵横旋律发展的手法。为培养学生横向纵向、立体交错的音乐分析能力,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达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民族音乐多声思维"就是指研究民族音乐纵横织体形态、和音结合及调性发展等方面。因为,我国的传统音乐,一向重视横向的线条进行,其旋律形态之发达、丰富,为世界各国所公认。但是,我国各民族的音乐也不都是单声部的,在实际的民间音乐活动中,无论是民歌、戏曲、曲艺音乐,还是器乐、歌舞音乐,都广泛地存在着多声部音乐形式,只不过这些多声部音乐与单一声部的旋律相仿。在多种形式下,各民族音乐多声思维体现出的音乐要素之间的规律是不平衡
的,本研究所讨论的,当指从总体出发的一般原则与一般规律而言。
2、教师的综合素养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8-0211-01
在继承和发展传统学校音乐教育思想精华的基础上,改革和创新学校音乐教育,积极探索与构建面向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音乐教育模式与体系,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摆在每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任务。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一 完善和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
音乐教学对学生素质培养的必要性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挖掘学生自身潜能,以完善和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1 .音乐课的德育与智育作用音乐在学校教育中的功能是陶冶情操,进行德育教育的辅助手段。诚然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起到的德育作用也是音乐教育所担负的任务之一。音乐可以辅德,音乐教育可以深化心灵、陶冶情操、振奋精神、鼓舞斗志。而事实上音乐并不是德育教育的辅助手段。音乐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听觉能力、记忆能力、感知能力,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与思维力;通过音乐技能训练的双手协调活动促进左右脑的兴奋思维,充分地开发全脑。音乐有其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音乐教育同样有其自身的目的和价值。
2.音乐课的美育作用俗话说“ 没有美育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又是终生性的内容。作为“人”的素质中,在精神心灵方面音乐是不可或缺的、基本的、必要的、重要的中心内容。在音乐教学中,通过音乐本身具有的独特的育人功能,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欣赏优秀作品,借音乐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相关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及有关事物的联想,让学生尽情畅想草原之夜独特的自然美和莫斯科郊外别具异域风光的境遇美,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二 让学生切实了解音乐文化,主动地参与音乐学习
音乐确实是一门很特殊的艺术,音乐界有一句箴言:“音乐的本质是科学,音乐的内容是哲学,音乐的表现是艺术,音乐的功能是教育。”音乐可以最深刻、最细腻、最准确地反映人的情感,它不仅是人们精神上的一种宣泄,一种寄托,还能启迪智力,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催人奋发,提高素质。科学实践证明,音乐能增进健康,医治疾病。当悦耳的音乐通过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层以后,优美的旋律能刺激神经系统,随着感情的变化,使人精神愉快,情绪振奋,同时起到加强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促进消化,解除疲劳的作用。学习音乐不仅有助于欣赏音乐美,还有助于欣赏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等其他艺术形式的美,有助于激发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和对美的创造力。我国音乐教育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的“六艺”就把“乐”列入其中。北京大学近几年规定:文理各专业学生若艺术课不及格,就不能毕业。了解音乐学习的重要意义,学生会从思想上引起重视。
让学生主动地学习音乐,还需要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改革教学方式,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尽可能让学生多接触有强烈感染力、震撼力的音乐佳作,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身心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如欣赏音乐时可以让课堂由“静听”到“活动”,让学生由“听众”成“演员”,运用各种手段来表现所欣赏的乐曲,在体验中真正领略音乐的魅力。
三 结合时代特点更新、丰富教学内容
1.改变传统的音乐课是“唱歌课”的现象,丰富课堂内容,十分注重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以往中学的音乐课很多情况下就是“唱歌课”,教师利用课堂时间教会学生唱几支歌就算完成了音乐的教学任务,这一现象在农村或是欠发达地区尤为普遍。中学音乐教学,不仅仅要教会学生一定的音乐演唱能力,乐器演奏和音乐欣赏也是极为重要的,更应该培养的。中学生们大多并非音乐专业和特长生,教育学生更多的专业演唱和乐器演奏能力,困难重重且意义重大程度还有待商榷,但教会学生音乐鉴赏却相对简单和实用。
2.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的融合。民族音乐是我国各族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创造的精华,源远流长、绚丽多彩。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当下,流行歌曲风靡社会,对中学生影响有目共睹。传统民族音乐教学意义重大,但中学生处于个性张扬、思想独特的青少年期,对民族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还不深刻。相反,他们都有着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手。因此在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传统音乐教学,灵活运用流行音乐,对流行音乐秉着适度性和指导性原则。
四 在课后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思
我国民族声乐的基本含义是指用我国的传统乐器对民间传统音乐进行独奏、合奏形式演奏。我国的民族声乐主要可以分为:民间器乐、民间戏曲音乐、民间歌舞音乐、民间说唱音乐和民间歌曲。
一、我国民族音乐教育发展的现状介绍
在我国现行音乐教育体制的束缚下,多数学生非但不能很好地欣赏和诠释传统音乐,甚至认为其早已过时。在音乐教育体系中如果缺少了传统音乐这一环,学生就会丧失接触各色民俗音乐,品味不同音乐风格的大好机会。音乐教育应植根于本土的传统文化,以此为强大的根基再去倡导其他歌唱艺术。如若不然,其对我国整个音乐教育系统的不良影响都是可以预见的。因此,如何积极公正地对待本土优秀的音乐文化,挽救我国音乐教育过程中民俗音乐知识匮乏的现状,重塑中国多样的民间音乐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打造良好的民间音乐文化底蕴,是当代的音乐教育者必须牢记的重任。
二、推动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的建议
(一)全面加强中国民俗文化的传承研究
作为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种类繁多、风格各异的民族音乐是我们必须珍惜的艺术典藏。要想把这一珍品尽可能完好地传承下去,教育就是至关重要的一种手段。要竭尽全力地保护各民俗传统的音乐文化,从各学校的音乐教育着手,将民族音乐教育摆在教学目标的重要位置,使其成为承接优秀古典民俗音乐的主导通道。另外,还需要加强民族音乐的开发研究,在学习之时全面开发民族音乐的特质并加以理论方面的研究,由此可很好地弥补学校的呆板音乐教育所带来的音乐基础薄弱的问题。可行的方法有很多,譬如说举办与民族音乐相关的户外采风活动,或是室内的音乐研习都可以。
(二)组建科学系统化的音乐教学体系
为了实现发展完善我国声乐事业的宏伟目标,可吸收借鉴各类民族音乐的教学方法与经验,比如说从我国的艺术精粹曲艺、民歌、戏曲等中鉴别出营养精华加以应用。应该牢记的是,我国的民俗音乐教育必须秉承科学性、民族性的原则,并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完善自身的音乐教学系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传统民俗音乐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举例来说,在选择具体的音乐教学作品时,其应遵循的原则是由简到繁、因人而异、因才施教,而备选的曲目最好是涉猎到各种题材,作品本身所包含的艺术性高雅独特,且以本国作品为主,辅之以适量的外国作品。
(三)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音乐互动发展
1.科学应对传统与现代民族音乐的关系
作为民族声乐的两种表现形式,传统和现代的声乐其对立冲突主要表现在用嗓方式各异。现代民族声乐发音较为规则、有序化;传统民族声乐的发声方法则灵活多变的多。在吸纳传统声乐唱法共性的基础上再结合美声唱法便衍生出现代流行的声乐唱法形式;另外,传统发声方式也为现代提供了新的特性。要发展民俗音乐就需要这种健康并进的发展方式。在快速发展的社会形态中,要尽量保存各少数民族的声乐传统,并充分结合现代声乐,使二者在音乐发展历程中互补发展,相辅相成,逐步形成传统、现代和谐发展之路。
2.本土与引进音乐的协同共进
在业内长期存在本土音乐与外来音乐的发展争议。著名民俗音乐专家伍国栋认为:我国各大民族之间本存在不同的音乐价值理念与评价标准,那种以某个民族的音乐文化为主导的音乐发展观念应予以摒弃。“没有所谓的绝对正确的民俗音乐文化,不同的民族皆有其存在的客观价值,有其卓越性”。所以,在立足于本民族的优秀音乐传统的基础上再充分挖掘吸收各少数民族的音乐精华是延续我国声乐发展道路的最佳举措。
3.发现培养高素质的民俗音乐人才队伍
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不断反思过去的教育模式,还要积极探索培养高素养音乐人才的方法。第一、首先要强调的是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所谓审美教育,就是说要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审美情趣,要提升他们创造美、感受美、鉴赏美的各项能力,这在完整的传统民族音乐教育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其学习体验的过程中要时刻引导他们感受音乐的审美趣味,在音乐教育理念中奉行音乐的审美本质,如此的教育才能称之为真正的艺术学习。音乐本身不是一门技术,而是艺术。其次是要重视培养音乐学子的创造性。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素质教育本身就应与时俱进,创造力是极为重要的。在声乐课程设置时加入《创造学》等具体的科目可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和了解创造技法、创造环境、创造过程等音乐基础知识,自此基础上逐步创新。
4.建立健全民族音乐的教学体系
首先是关注青少年儿童对音乐的启蒙教育。可考虑将我国那些经典的戏剧、民歌等编入音乐教材之中,或是根据对方特色举办一些少儿民族音乐竞赛,以激发起孩子们的浓厚兴趣。其次,要注意充分保护并科学利用教育资源。善于组织一些民族采风活动,在亲身体验中培养民族音乐的情感整理、研究、利用和开发各种民族音乐类型。最后,可建立关于民族音乐教育的理论体系。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加入一些民族声乐的教学内容,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增加了解学习民俗音乐的机会。
本文在充分立足我们民族声乐发展现状的前提下提出一些问题并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从教育和文化两条线索出发考虑民族声乐教育的未来发展,希望能借此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音乐领域的专家们的充分关注。在探索发展本国民族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唯有凸显自身的民族特色并尽力维护其艺术性,在此基础上延展其他民族音乐文化,才能充分把我国的民间音乐发展下去,才能保证我国的民族声乐教育有着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尹萍.论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音乐教育[J].高教探索,2005(3)
[2]梁燕.浅谈民族声乐教学的特点[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5)
音乐教学内容作为基础乐科学习的载体,其内容首先要体现全面的音乐性,其二才是技术性。然而,多年来我们面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基础乐科教学,“事实上,‘技能性’(或‘艺能性’)的教育倾向在目前仍占主流,从而缺少对‘人文性’教育的深刻反思,而真正深刻的教育反思视角恰恰应当是‘人文性’的”。[1]教学中教师忽略音乐中深层的民族文化价值,忽略音乐在表达民族文化和人的情感方面的独特意义,缺乏民族音乐性方面的教育,把一般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当成了目的而不是手段。民族院校的基础乐科老师,应该成为民族音乐文化灵魂的解读者。但是,目前的教学及教学理念确实偏离了这样的路径。首先,教师把自己定位成仅仅是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工匠、音乐知识的传授者、音乐技能的示范者,而忽略了对于音乐本身的生命力、感染力的体验和解读。在这种教学理念下,音乐本身成为目的而不是表达情感的手段;其次,面对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大部分“零起点”学生,目前这种标准化的、偏重音乐知识技能学习的分级制教学体系看上去程序严密,教学层次分明,教学质量可控,也许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音乐知识和技能,但很少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基础乐科的学习对他们的专业学习的益处,并因此怀疑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以西方音乐素材为主
“长期以来,西方音乐体制的引入,塑造了中国音乐教育体制和音乐观念上的依附性,这是有很深层的和持久影响的……西方音乐教育体系,主要在强化西方的音乐价值观、知识观还有作品及音乐的理解方式,这样一来自然西方是中心,我们是边缘”。[2]不可否认,西方的基础乐科教学体系由于在许多方面体现出它的科学性、系统性、严谨性,我国音乐院校长期沿用这个体系至今不变。但毕竟是西方历史背景下产生的音乐文化,它与我们最大的不同是音乐情感的表达方式不同,依托特定文化的音乐特征也有显着差别。因此,如果我们过于注重西方音乐素材的使用,而忽略中国本土的音乐素材,尤其是忽略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的传承,显然远离现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民族文化背景下的认知结构和情感体验的实际。
(三)教学方法无法实现教学目标
从民族院校的教学结果上看,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仅未能达到教学大纲要求,而且产生了厌学情绪。教学实践证明,这种以枯燥的音乐知识传授模式和以单纯的音乐技能训练为教学目的标准化教学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局限性表现在实施教学中只能“一刀切”而不能因少数民族大学生之材进行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片面性则是教学中过度强调音乐学科的一般知识技能,忽略了学习音乐中的民族文化性和人文特色。我们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和主要精力更多放到了如何完成教学任务而无视民族文化、民族特色传承的内在要求,忽略师生的民族文化和人文价值交流。少数民族大学生面对生硬呆板的教学内容和缺乏情感交流的教学,没有了在家乡时欢歌弹唱的生气与活力,失去有对自己民族文化、民族特色的向往和激情,更多表现出的是对老师的唯命是从和漠然厌学的消极心理。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基础乐科教学的可行性路径
(一)转变教学理念,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地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这样的生长环境中和父母遗传的基因里已经获得了较好的音乐感和基本的音乐能力。但由于他们进校之前未接受过系统的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且文化基础薄弱、音乐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致使很多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对授课内容难以理解。“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实施必须因人、因事、因情而异,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像机械制作和数学逻辑演绎那样,用一个固定的模式来规范和界定”。[3]实践证明,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各自的不同特点和学习接受程度,教学中使用与汉族学生、其他专业学生相同的教学内容授课,并要做到“标准化”和一视同仁对待显然是不现实的。老师要依据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原则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案;再根据学生特点、基础程度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模式,启发引导教学。只有有针对性地实施基础乐科教学,才可能改变目前的教学状况。关键是老师需要把学生当做课堂教学主体,深入了解他们的民族特质、民族音乐基础,以及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接受能力、兴趣爱好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观念上、教学上、方法上做出适应性调整,树立教与学辩证统一的教学思想,做到教学过程中淡化传统教学中单一的知识传递过程,增强课堂中师生共同体验和表现音乐的感受,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的“课堂共同体”。
(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民族文化特色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因此,教材的内容要体现民族特色,以民族的音乐内容为主。按照匈牙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柯达伊的音乐教育理念,可以说没有音乐的音乐教育不是音乐教育,而没有民族音乐的音乐教育是失败的音乐教育。[4]具体来说,就是基础乐科的教学内容应以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的民族民间音乐为依托,由他们耳熟能详的“田间”音乐学习入手,并将基础乐科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技能训练内容巧妙植入教学过程中。同时教学内容还应包括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活动,例如各民族学生自己家乡的歌舞音乐、器乐演奏展示,各民族音乐文化的讨论与交流等等。作为教学者应该认识到学生本身就有丰富的音乐资源,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地区,才艺表演突出,有的甚至对本民族文化、历史有深入了解。同时,不同民族学生一起学习,这本身也为多种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笔者的问卷调查中专门问到学生对于增加民族音乐教学内容问题的看法,结果在45人的有效问卷调查中,赞同的达到96%。因此,要解决教与学的分离现象,制定符合民族特点、学习程度的教学方案势在必行。目前实施的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学方案中教学目标不太明确,教学内容起点高、难度大。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做到两点。一是在教学方案的制定方面,应在遵循学校的基本办学方针的前提下,了解和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教育现状,熟悉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使制定的教学方案还可成为学生学习体验和弘扬传承各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渠道,同时详细了解学生音乐学习的背景和个体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二是在具体的做法上可以采取如下的方法,如课堂上学生之间相互展示自己家乡的民族音乐、定期开展视唱教学演唱会、学习成果交流会等,这种拓展的方式对于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三)实现教学方法的现代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