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化学变化现象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 复变函数;数学思想方法;化归与转化
Key words: complex variable function;mathematical thought and method;red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O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8-0184-02
1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重要意义
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蕴涵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建模、分类讨论、化归与转化等。数学知识教学与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有着重要的区别,数学知识教学是数学认识活动结果的教学,重在记忆理解;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是数学活动过程的教学,重在领会应用。数学思想方法是教学的灵魂,在教学中重视揭示思维过程,用数学思想方法驾驭教学内容,有益于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解题能力,优化其思维品质。
由于数学思想方法往往隐含在数学知识的背后,隐含在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定律的形成过程之中,如果不能及时点拨,就会在教学过程中失去数学思想方法教育的良机,学生也就不会感悟和领会数学知识中隐含的思想方法。因此,在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的为学生揭示数学思想方法,学生方能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在数学中应用十分广泛, 在复变函数教学中,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有意识地把隐藏在知识背后的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显示出来,使之明朗化,可深化理解复变函数知识体系间的关系及处理问题的特殊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积累运用的习惯,有助于提高数学素养。
2化归与转化的原则
将难于直接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或再转化,归结为容易解决的问题,或具有既定解决方法和程序的问题,最终得以解决。这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称为化归与转化,简称为化归。
要使化归行之有效,需遵循相应的原则:
2.1 熟悉化原则: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以便用熟悉的知识、方法解决。
2.2 简单化原则: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处理方式或解决方案上简单的问题,以便于解决。
2.3 直观化原则:将抽象、深奥的问题,转化为比较具体、直观、浅显的问题解决。
2.4 正难则反原则:当正面解决遇到困难,可考虑问题反面,设法从反面去探求,使问题得到解决。
3复变函数教学中揭示化归思想方法的途径
3.1 在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显化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化归思想方法,充分挖掘、提炼并通过数学知识循序渐进的教学, 引导学生领悟其中化归的思想方法,逐步加深理解,形成借助于化归与转化思想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的观念。
3.1.1 化归在基本概念教学中的显化:复变量函数w=f(z)=u(x,y)+iv(x,y)在一点z0=x0+iy0的极限归结为其实部与虚部两个实二元函数分别在点(x0,y0)的极限;w=f(z)=u(x,y)+iv(x,y)在一点z0=x0+iy0的连续归结为其实部与虚部两个实二元函数分别在点(x0,y0)的连续;函数w=f(z)=u(x,y)+iv(x,y)的导数为f'(z)=ux(x,y)+ivx(x,y),即归结为其实部及虚部关于x的偏导数;函数w=f(z)=u(x,y)+iv(x,y)沿曲线c的积分为f(z)dz=u(x,y)dx-v(x,y)dy+iu(x,y)dy+v(x,y)dx,即归结为由其实部与虚部构成的实第二型曲线积分;复级数的收敛归结为其实部与虚部两个实数项级数的收敛等等。对基本概念的教学,若在学生掌握数学分析相应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揭示概念间体现的化归思想,进而揭示概念间性质上的相似之处与差异,引导学生掌握新概念的同时领悟概念间的内在联系,既能夯实数学分析的基础,又能对学好复变函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2 化归在基本理论教学中的显化:初等多值函数是通过用支割线割破平面,化归为单值分支,用类似研究实函数的方法来研究的;复积分的计算可用参数方程化归为定积分来计算,对周线积分可用留数定理化归为被积函数落到周线内留数的计算;对某些不易计算的实积分,可化归为复变函数的周线积分,用留数定理来计算;柯西积分定理推广到复周线的情形,揭示了复杂路径的积分可化归为简单路径的积分等。而反演变换的几次运用,更是体现出化归与转化思想方法的神奇之处:在讨论了幂级数之后,运用反演变换将负幂项级数化归为新变量的幂级数来讨论,进而建立起罗朗级数的理论;讨论了函数的孤立奇点为有限的情况之后,对函数的孤单奇点为无穷远点时,可运用反演变换转化为有限点的情形;无穷远点处留数的计算,可通过反演变换化归为原点处的留数,用有限点处留数公式计算;为了讨论变换在无穷远点的保角性,定义二曲线在无穷远点处的交角为它们在反演变换下像曲线在原点处的交角等。
在数学概念的定义,数学事实的发现,数学理论的推导以及数学知识运用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能将零散的数学知识聚集起来,优化知识结构,构建认知体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既要通过教师长期有意识、有目的启发诱导及反复显化,又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去逐步理解、领悟,并内化为意识形态的数学思想,把传统的知识型教学转化为能力型教学,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
3.2 在问题解决方法的探索过程中显化化归的思想方法广泛应用于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教师可在教学中突出化归方法在解题中的作用,展现化归方法的应用过程。
例1 求复积分I==2003。
解显然,被积函数f(z)=在扩充复平面上仅有有限个孤立奇点z=2k,k=1,2,…,1002,∞。其中1001个在圆周z=2003内,由留数定理
I=2πif(z)=-2πif(z)+f(z)
=-2πi(2004-2k)-2f(z)
而f()=以t=0为可去奇点,f(z)=-f()=0,于是I=-2πi(2004-2k)=。
分析:此复积分的计算用到了三次化归,留数定理将复积分的整体问题化归为周线内奇点处的留数这样的局部问题,周线内孤立奇点太多,则又化归为计算周线外奇点处的留数,使计算由繁到简,函数在z=∞处留数直接求较困难,通过反演变换化归为t=0处的留数,使问题得以解决。
例2 计算积分dx,m为正整数。
解因被积函数为偶函数,故I=dx,
令I1=dx,I2=dx,则I1+iI2=dx。
设z=eix,则I1+iI2=dz=dz。
在圆周C内部,被积函数f(z)仅有一个一阶极点z=,于是f(z)==-,
由留数定理,I1+iI2=-•2πi=,于是I1=,I2=0,得I=I1=。
分析:此定积分的计算也用到了三次化归,利用偶函数的性质将原积分化归为对称区间上的定积分,又引入辅助定积分将问题转化为计算复周线积分,再用留数定理将复积分化归为被积函数在周线内奇点处的留数计算,使问题得以解决。
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在数学的研究和学习中应用十分广泛,几乎是无处不在,重视这种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对优化学生思维品质,提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钟玉泉.复变函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字词教学陷入“边缘化”,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蜻蜓点水般的教学。字词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字音、字形、字义等多重因素,但教师在教学中总是会选择一带而过,不能详细的进行讲解;教师过分片面的强调学生字词的掌握量以及字词的识记,逼迫学生抄写字词,使学生对字词教学感到枯燥无聊,并且对字形等都有所忽视。另外,随着年级提高,教师教学的侧重点更多的转向文章的教学中,忽视字词教学[1]。
对于造成字词教学“边缘化”的原因,是多重因素共同导致的。首先,在新老教学观念的交替中,教师产生了不确定性,教师主动尝试将字词教学与课文等融合到一起,反而顾此失彼[2]。其次,对于字词教学要形成单独的、清晰的体系。在小学语文字词教学中,字词总是与一定的文段同时出现的,教师在教学中不易对字词产生足够重视,加之没有明确的目标,总是遇到就讲,不考虑从字到词到句子间的联系。
二、缓解“边缘化”的策略思考
(一)为字词教学设定清晰的教学体系
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学生字词掌握量应在3500字左右,其中需要熟练掌握的有2500字左右,这些都是字词教W的内容,但对于不同字的不同要求,需要教师做出准确的分类与判断。字词教学本身也要有明确的体系,明确教学内容所在。对于字词,要从字音、字义、字形等三个方面入手。除此之外,还要教学生字词学习的方法,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能随时会遇到陌生的字词,学会处理这些字词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教师要教学生查字典的能力,这些在传统教学中被弱化的内容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重视[3]。
(二)增加字词学习的趣味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一些记忆字词的方法,如联想记忆法、词组记忆法等,都是教学中常见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在字音方面,教师可以编一些儿歌等适合学生记忆的,带领学生“唱”汉字;在字形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解读汉字的情况进行教学,如“凹凸”一词,就是较为形象的展现了不平的状态。在字义方面,教师则可以在每一次课文中遇到临近学过的词语时,都与学生共同复习。总之,需要将字词的学习融入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三)适当增加识字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组织一些小游戏或活动引导学生识记字词,简单的如一些词语接龙、你比我猜等内容。在一定时段,可以举办如汉字拼写大赛、查字典比赛等,从多种渠道锻炼学生的字词识记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即使面对陌生的字词也能有所应对,通过查字典、积累等形式,逐渐提高对字词的掌控能力,这是教师需要教给学生的能力。
(四)为每节课设定字词目标
字词是语文阅读与学习的基础,如同一块儿一块儿砖,只有搭建起来,才能构成语文学习的砖瓦,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承认的是字词学习无处不在,融合于阅读、句子等。在授课之前,教师要为每节课单独设定字词教学的目标,这既能提醒教师记得字词教学,也能使陌生字词在教学中凸显出来,使教学工作的展开更具目标性。在制定字词目标之后,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对这些词语进行复习,如在每节课中,会出现多少陌生的字词,需要学生如何理解,有哪些是学过的,但十分重要的字词,这部分字词需要学生进一步理解其意义,或者说在某节课文中出现的新的意义。为不同的课程设定目标,是语文字词教学发展的长久之计。
结论:小学语文字词教学“边缘化”的原因较多,但攻破语文字词的方法却是明确的,只有教师提高对字词教学的重视,掌握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提升语文字词教学效率并非难事。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梅珍.小学语文字词教学谈[J].内蒙古教育,2011,12(3):54―55.
案例1:
师:树上有12只鸟,飞走了5只,还剩多少只?
生:12-5=7(只)。
师:幼儿园大班有30名男生和25名女生,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生:30+25=55(名)。
师:太棒了!你们真聪明。
……
案例2:
“直线和线段”一课中有这样一个教学内容:经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教师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教学中设计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画一画。经过一点能画多少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多少条直线?第二个环节,练一练。一颗钉子能固定一根木条的位置吗?如果用两颗钉子,能固定一根木条的位置吗?为什么……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也有教师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到位,导致产生认识上的误区,继而引发行为上的偏差,最终仍是“穿新鞋走老路”——过于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淡化数学教学与生活体验的联系,即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上述两个案例都存在着这样的倾向。如案例2的教学,教师设计“画一画”的环节是为了让学生习得指定的数学知识;“练一练”的安排是让学生掌握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如此设计安排本无可厚非,但对照“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这样处理教材,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之中,虽然知识是由学生操作后自己概括得出的,但对于为什么要操作、得出这个结论后有什么用处等,学生一无所知。
现象二:走“老路”也需穿“新鞋”
案例3:
教学“利息”一课时,许多教材给出求利息的公式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但自国家实行增收20%的利息税后,相关利息的计算公式就应变为“利息=本金×利率×时间×80%”。作为一线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材中的内容会有滞后于现实的可能,教学时应给学生讲清楚。
案例4:
教学“直线和线段”一课,教师作以下四步“生活化”的处理:第一步,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准备长条形挂衣架、钉子、榔头等物品,要求将衣架钉到黑板左上方的木质边框上,用来悬挂教室日志、点名册等物品。第二步,深入探究,分析讨论。教师提问:“用一颗钉子可以固定衣架吗?为什么要用两颗钉子来固定?”学生先四人小组开展讨论交流,再汇报讨论结果。第三步,抽象概括,应用规律。问题提示:(1)把挂衣架看成一条直线,把一颗钉子看作一个点,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呢?(2)过两点能画几条直线呢?(引导学生操作验证,并尝试用规律来解释)第四步,联想反思,学以致用。问题设置:生活中,运用“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的原理进行安装的物品有哪些?运用“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的原理安装的物品有哪些?教学实践表明,如此处理教材,不仅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而且充分揭示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学习数学的价值之一在于应用数学,这与“生活化”数学的教学理念相一致。现行教材中编入了许多生活味较浓的实例,如“利息”“保险费”“税收”等,但由于社会的迅速发展,有些内容已不符合生活实际。因此,教师应做一个有心人,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情况,及时修正教材,适当增加一些新的数学信息,从而更好地体现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现象三:“强扭的瓜不甜”
案例5: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高等教育近年来发生了巨大变化,外语的整体教学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是,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高校的大量扩招,降低了大学的门槛,部分学习成绩不突出的学生也有机会进入了高校。由于他们学习的刻苦性不够,加上就业难度大,学习成绩与找到工作没有必然联系,逐渐冷却了他们的学习热情。特别是耗费精力巨大的外语更使他们望而却步,外语的学习被逐渐淡化、边缘化,他们只满足于考试及格,不要求掌握语言技能。实际上,由于努力不够及格也难以保证,教学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外语学习边缘化的主要原因
学生的智力及语言学习天赋存在某些差异不足为奇,其实这些差异也并非十分悬殊,而问题的根本在于学生后天的努力程度。一些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学习的毅力较弱,家庭环境和学校的管理没有对其形成较强作用。进入大学之后,大学自我管理环境使其更加放任自流,学生的外语学习成绩不正常地下滑,由于在中学阶段基础掌握不好,大学的外语知识根本不懂,从内心深处对外语学习不感兴趣,除非因考试而不得已,外语学习基本放弃,外语学习边缘化现象迅速形成了群体和规模。学生对外语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上课不注意听讲,出勤率低,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学习纪律无畏惧感。对于批评处分不当回事。考试要么寻机作弊,要么等待补考,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严重影响了外语教学质量和人才素质的提高。根据调查分析,认为其成因如下:
1.客观原因
(1)基础教育中形成了习惯定式。边缘化现象发生的主体学校大都是一些高职、专科和新升本科院校,大规模的扩招使这类院校录取的学生成绩不突出。而不突出的原因大多并不是智力因素,而是从小养成的学习习惯和所持的学习态度。他们往往缺少吃苦精神,也不愿费神摸索良好的学习方法。进入高校后一时难以转变这种状况,甚至由于高校宽松自律的环境使他们一部分人更加放任自流。专业课都不愿意认真学习,更何况以机械记忆为主、付出大收效小的外语学习就更不愿为此劳神,外语学习的边缘化现象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2)就业与学习环境促成了外语学习边缘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降低了大学门槛,社会价值的多样化也宽松了各种环境。一些原来认为应该严肃处理的校内“违纪违规”和“生活上的问题”现象现在均以人性化管理淡化了。学校对学生行为管理减弱,以学习成绩辞退学生的情况在基础高校中就更少了,所以学生学习没有压力。而我国劳动力过剩,学生上学期间最忧虑的不是毕业而是就业,加上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他们认为学习好与就业没有因果关系。至于学习外语的作用,他们认为一般工作都找不到,用上外语的高科技工作就更不用考虑,外语用不上,学好学不好意义不大。
(3)学校管理模式跟不上形势变化。外语学习边缘化的群体大都是生源不很充足的高校,学校招生没有挑选余地,管理起来难以严格要求。特别是专科生,成绩好一点的被实力强的高校扩招走了,对招进来的学生高要求谈何容易。国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已经惠及到这个群体,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改进以前的管理模式,从实际情况入手,根据学生现实思想水平和素质特点加强教育和学习督导,不断探索新的管理和教育模式,才是根本的解决途径。我们还要帮助这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关心他们生活,施以更多的关爱,同时,也要耐心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也要根据现实,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招生和就业政策,从体制上找到解决就业矛盾的根本措施。
2.主观原因
(1)缺乏正确的学习认识。边缘化学习的学生群体,学习落后主要在于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与合理的学习方法。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制约了他们的学习成效。首先,他们对外语学习没有正确的语言学习观念,不了解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不研究语言学习的重大意义,缺乏毅力,没有足够的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因而学习上缺少动力。
(2)缺少学习积极性和吃苦精神。学生对外语学习缺乏主动积极性,课堂教学中不热心回答问题,不参与讨论,没有刻苦的学习精神,对不懂不理解的知识也不探索,不注意听讲、逃课、作业抄袭。厌倦学习,上课看小说,玩手机;下课上网吧,谈恋爱,久而久之,学习成了他们的一种负担,不愿主动积极解决知识和学习问题。结果学习成绩愈来愈差,形成恶性循环。
(3)缺乏学习自信心。外语学习的边缘化还在于学生上进心不足,学习无计划,无目标。不能主动持久地坚持学习,也不会根据自身条件实现自我发展,遇到困难茫然不知所措,最终自暴自弃。边缘化现象的出现及恣意蔓延影响着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影响着外语教学水平的提高。随着学生之间外语水平差距的扩大,他们对课堂教学的期望值也各不相同。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认为简单的知识,成绩较差的学生感到学习吃力。授课要求也各不相同,教师难以找到满足各种程度的结合点,教学活动难度增加;若分层次教学又使一些学生心理受到伤害。边缘化现象得不到有效解决,为新一轮不良循环埋下隐患。
二、解决边缘化现象的具体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端正学习态度
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和目的。教育学生要树立远大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清外语学习和实现人生理想的重大意义;培养他们百折不挠、勇于克服困难的拼搏精神。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好学习兴趣和学习任务之间的辨证关系,用满腔热情溶化学习中的困难。提高认识,使学生对学习有着正确的态度,同时还要制定学习计划,研究学习方法,为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不断总结学习经验,分析问题,找出学习中的差距和原因,改进学习方式,保证学习沿着高效正确的轨道发展。
2.加大就业探索,解除后顾之忧
学生对前途感到渺茫,也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热情。我国目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找不到就业出路。他们拼搏了十几年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如果看不到美好的发展前景自然就会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解决就业问题有着多种因素,关键是解决当前一些不利于就业的政策和措施。比如,我国人口数量巨大,不能盲目模仿西方的教育和就业政策。我国本来劳动力过剩,有人只顾眼前某点利益,提出延长退休年龄,延长劳动工时等意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调整的就业政策恰恰应该相反。社会的发展速度加快,人员更替频率缩短,如教育,一方面乡村教师学历偏低,对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不利;另一方面,大批的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生找不到职业。若为长远计,应该以灵活的退休方式,逐步换成高学历的新生力量,这也更有利于新时期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高校招生政策要调整,对本科以上人才目前国情是否适合大众化教育?不可盲目效仿西方,发展要有阶段性,教育“跃进”也会带来严重后果。西方普及高等教育经历了多少年?他们人口少,工业发达,尽管科技化程度高,劳动力也不会严重过剩,失业状况不会太严重。再者,他们的经济发达,国家教育投资多,培养大学生家庭不会负担很重;而中国,大部分家庭为培养一个大学生要倾其所有,为的是改变生活命运,结果毕业即失业,一般都难以接受这样的现实。我国要普及高等教育,可以先使高职教育大众化。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再普及本科以上教育。不考虑现实,违背规律的教育发展势必要付出沉重代价。高校也不要不考虑实际全都办成综合性大学,每所院校都开办教育、法律,音乐、美术、外语和计算机系等等专业。工作的岗位就那么多,使社会有竞争机制也要有个“度”,超越了这个度的“滥”,就是对教育资源和人才的浪费。
3.改革教学评价,创设学习环境
根据现实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制定可行的教学措施和评价机制,激励学生为掌握知识努力拼搏。使学生有理想有抱负,勇于克服困难,并且学会思考和总结经验,根据学习规律探索良好的学习途径,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扭转外语学习边缘化的局面。
外语的实践性很强,它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因而,教学中要尽量创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不断提高外语应用水平。教学中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人施教,耐心指导,加强教学设计,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教学要注重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其趣味性,有效利用各种教育设施和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学习。课外活动也要创设训练环境,通过外语讲座、沙龙、演讲、英语角等形式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关爱学生,培养其健全人格
尊重关爱学生是促进学生融入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边缘化学习的学生自信心较差,感情脆弱,教学中要多鼓励多表扬,对学生态度要和蔼,激励学生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奋斗。要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关爱不是不严格要求学生,要严慈相济,严中见情,使学生体会教师用心的真情。教育学生有理想有信心,有感恩之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找回自我,找回信心,为远大的理想发奋图强。
三、结语
教育是面向未来、面向全民的事业。正确对待边缘化学生,做好其教育转化工作对于全面实施英语素质教育、提高我国整体外语教学水平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必须全方位探索外语学习边缘化现象产生的根源、形成的过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与抑制其产生及蔓延,以真正促进和提高我国大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魏玉华.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外语学习的影响[J].教书育人,2006,(3).
1.行为边缘化
这是边缘化的外显形式,是学生情绪和行为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的现象。如课堂上学生开小差,讲悄悄话,搞小动作,窜位,打瞌睡,不参加小组学习,等等。
2.思维边缘化
这是边缘化的内隐形式。主要表现为学生不动脑子,不思考,或者不独立思考。如教师提出问题时,学生不思考;布置作业时,学生不想也不做;开展小组学习时,学生人在心不在,自己不发言,也不听其他同学发言。
二、产生边缘化现象的原因
1.主动边缘化
就是边缘化现象是由学生主观造成的,问题直接出在学生身上。这类学生或学习目的不明确而不思进取,或学习基础差、接受能力差而厌学弃学。
2.被动边缘化
就是边缘化现象的主因是由教师、同学或其他教学情境产生的。如有的教师提出问题后,缓冲度不够,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合乎学生的实际,学生一头雾水,没有思路;有些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在分组学习时,受同学的排斥或歧视,没有说话的份儿,在讨论中只能当“看客”。
三、应对边缘化现象的策略
1.强化语文学习的内驱力
一是要让学生切实感到语文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二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源泉。学生如果对语文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如饥似渴地钻研,就会专心致志地听讲,就会认认真真地完成作业,其学习潜能就会充分地挖掘出来。 如果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积极性,就会处于被动地位,产生厌学心理,将自己退居边缘。所以,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2.调浓课堂的语文味
语文课要让学生感兴趣,就得有语文味。语文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语言的丰富和生动,取决于教
师语言的感染力。因此,在课堂上要尽量采取优化的、艺术的教学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可以幽默,含而不露地启发学生联想,出神入化地推动他们的领悟,教学语言还可以妙趣横生,情理俱佳,引人入胜,“粘”住学生。语文味要靠巧妙的导入。 教师要重视导入新课的技巧 ,导入语要有概括性、有启发性、有趣味性、有严密性。语文味还体现在教师精妙的概括和评价方面,教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点和问题的分析概括要深入透彻,对语言的品味要到位。语文味取决于教师的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是调节语文味最活跃的因素。情感的浓淡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过程中思想的陶冶、道德的规范、心灵的净化。教师的情感越浓烈,教学便越富艺术魅力,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3.精心进行教学设计
课堂上学生被动边缘化的现象很多是由教师造成的。由于教师教学欠缺吸引力,欠切合实际,导致学生不想学、不愿学,而靠边站了。要尽可能消除被动边缘化现象,教师就得认真进行教学设计,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更切合学生实际,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在组织学生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时,考虑要周到,安排要合理,设置的问题有讨论的必要,有探究意义,能激发学生参与,能引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有话可说。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07-0018-03
一、前言
边缘化即“处在远离核心层的边缘地带,由于位置与核心层拉开的距离,决定了它在事物运动运作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减弱、功能衰退,甚至呈现出可有可无的状态和趋势”[1]。元辰认为,所谓边缘化,就是“指非中心、非主流或者说被主流所排斥而不被包容的那一部分”[2]。本文对南宁市5所中学的中学生进行随机抽查,以求掌握南宁市中学生的身体健康基本状况,了解其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在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对南宁市中学生体育边缘化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为促进南宁市中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继续推进中学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结果
(一) 南宁市中学生体育运动基本情况
如表1所示,通过对南宁市275名中学生的调查可以发现,有87.6%的学生比较喜欢体育运动,有80.4%的学生能够自愿地参加体育运动,但是能够经常进行体育运动的学生只有39.6%,能够有机会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的学生更少,仅占18.5%。这表明,大多数的中学生都比较喜爱体育运动,也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但是由于作业多、学习压力大、课余时间较少等各方面原因,很难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而且能参加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的机会更加少。
(二)南宁市中学生体育运动参与动机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更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健康的内涵由传统的单纯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模式,我们称之为三维健康观[3]。
通过对广西地区中小学学生近视率的调查可以发现,广西地区有40%的小学生患有近视,初中生群体的近视率为70%,而高中生群体的近视率最高,高达90%。此外,这些学生的肥胖率也逐年上升。据相关部门统计,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广西地区中小学生的这组数据明显偏高,可以排在全国的前几名。[3]这说明,广西区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越来越少参与体育锻炼,而将过多的时间用于做功课,参加各类辅导班,从而导致近视率升高、肥胖率增加,身体素质不断下降。
“玩”是学生的天性,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引导学生积极锻炼身体,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的加重,这种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少。如表2所示,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有 60.7%的中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是为了应付学校的体育考试以及升学考试;34.9%的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是为了增强体质;以增进愉悦身心、放松休闲为目的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仅占16.4%;同样,为了增进身心健康而进行体育锻炼的中学生仅有11.6%。
(三)南宁市中学体育课开展基本情况
按照教育部规定,各地区中小学校要根据学校自身的情况,安排落实好每一节体育课。其中,一年级、二年级的小学生每周必须有4节体育课,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小学生以及初中生要上的体育课为每周3节,而高中生为每周2节课;而对于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应在每天下午的课后进行60分钟的课余体育活动。此外,各中小学每天上午还要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同时,上述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要纳入教学计划,列入学校课表。
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给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基本上可以保障每一个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但事实并非如此。如表3所示,97.8%的中学生喜欢上体育课,82.5%的中学生能够在体育课上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这表明,绝大多数的中学生对体育运动是非常感兴趣的,而且希望通过体育课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来愉悦身心,加强与同学间的沟通交流,培养团队意识。
但是,学生对体育课以及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喜欢并不是每次都能够得到满足。如表4所示,在调查的275名南宁市中学生中,所有学生都表示学校开设的体育课每周至少2个课时,但是只有64.7%的学生所在的学校能够保质保量地顺利上完每周的体育课,有49.1%的学生反映学校开设的体育课没有办法像其他主要课程一样按照正常的课程表进行上课,而且经常被其他科目所借用,被借用的体育课也不会在课后补上。
只有经常进行系统的体育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才能够得到显著的提高,但是系统的体育锻炼主要是指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指导、有评价地进行体育运动,而不是简单地活动就行。如表5所示,在对南宁市中学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的调查中可以发现,86.9%的学生反映学校每天有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但是每周只有一天是集体活动,即做课间操,其余时间均是由学生自由安排,并没有统一的组织形式。只有46.2%的学生反映学校会经常组织一些课余体育活动。而这些实际情况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课余体育活动时间并不相符合。
(四)南宁市中学生体育边缘化原因
1.应试教育因素
不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评价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该校学生的升学率,而考试成绩则成为学校评价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好坏的标准。小学生有小升初的任务,初中生也有中考的任务,而高中生压力最大,他们面临着决定人生命运的高考。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学校和教师只能看重学生的主要文化课成绩,如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主要科目,忽略了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对学生学习的重要作用。因此,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只能加以应付,即完成体育达标即可,对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不做任何要求[4]。这些导致了体育运动在中小学的学校教育中被逐渐地边缘化。
2.安全因素
目前,由于绝大多数的中小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也备受家长们的娇惯与宠爱。体育运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身体冲撞,难免会发生一些小的擦伤、碰伤,这很正常。而学生家长则不这么认为,他们害怕自己孩子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受伤,而禁止其参加体育活动。此外,学校方面不论是正常的体育课,还是课余体育活动,也都提心吊胆,怕自己的学生受伤。因此,学校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不得不减少每周的体育课次数,缩短课余体育活动时间,降低体育运动强度等等。如此一来,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就大为减少,其自身的健康状况也受到不良影响。
3.家庭方面因素
由于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通讯技术的不断更新,现在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不再仅仅局限于面谈,更多的是通过移动电话、Email、QQ等社交工具多方面进行沟通与交流,这就使得学生的一举一动都被学校和家长所严格监视。为了促进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学校和家长双方联手,不仅不顾及孩子正常的课业负担,还强令其参加各种学习辅导班、培训班、强化班等等,这些严重占据了孩子们的课余时间,导致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参与体育锻炼,进而导致体育边缘化。
4.学生因素
主要是由于对自身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等方面的认识不够全面,导致对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要求不够强烈,缺少体育锻炼意识,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从而导致身体形态变形,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下降,进一步导致体育边缘化。
三、结论
(一)通过对南宁市6所中学的275名学生的调查可以发现,大多数的中学生由于作业多、学习压力大、课余时间较少等各方面原因,很难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而且能参加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的机会更加少。
(二)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中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也能够在体育课上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但是,学校的体育课经常被其他科目所挤用,其体育课的内容并不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
(三)南宁市中学生体育边缘化原因主要包括:应试教育因素,即学校长期忽视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的体育教育功能;安全因素,即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学校减少了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降低了体育活动的强度;家庭方面因素,即家长与学校将学生的大多数时间安排在完成功课和课业辅导上,缺少对其身心健康的关注;学生因素,即对自身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等方面的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要求不够强烈,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不明确。
参考文献:
[1] 王波,康冬.程朱理学与传统体育边缘化的关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6):40-41
中图分类号:G40-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4-0021-04
一、城市背后的乡土文化
城市是从乡土上生长起来的,城市文化源于乡土文化。乡土文化的基质是亲和自然,物质生活的简朴后面深藏着丰富的精神追求。正是由于乡土文化简朴的基质,中华民族才创造出了灿烂的农耕文化。不过多地追求物欲生活才出现了丰富的精神生活。作家冯骥才在自己的著作《乡土文化》的自序中写道:“不要以为人们在田野大地上只求耕种与温饱,人们更需要坚实有力的精神生活。没人给他们精神,这精神是人们在自己的心灵中创造出来的,并给它穿上民俗民艺美丽的衣衫,用以安慰自己的生命,补偿自己的命运,消解现实强加给自己的苦难,并使生活有滋有味。” [1 ]这是一个现代文化人对乡土文化的眷恋,这种眷恋不是在极度的富裕之后寻求一种文化上的贴金,而是发自内心的真实体验与真诚呼唤。现代的城市文化不是要回归乡土文化的形式,而是要保存其纯粹的精神基质,因为这种精神基质形成了我们民族文化的特殊性。
乡土是由村落而来的,研究乡土文化须从村落着眼。村落,俗称村庄或村子,“村”从木,“落”从水。或依山,或傍水,或山水相绕,这是村落的特点。一般的学者将村落称为乡村,这或许是由于乡村比村落更开阔,代表的范围更广大,研究问题的视野更宏大,概念更具文化性,但其思考问题的内容和方式都是一样的。村落文化的特点代表了中国文化中那种最乡土的部分,村落中的学校也是中国政治文化所能最集中影响的最远的地方。中国历史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村落,村落是一种文化,不计其数的村落形成了中华文化的根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十里不同俗”道出了村落文化的特殊个性,也道出了村落文化的丰富性。村落文化就是乡土文化。
曾对乡土文化作出这样的判断:“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 [2 ]他在《土地里长出来的文化》中对中国文化的乡土性是这样描写的:“要明白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得到乡下去看看那些大地的儿女们是怎样生活的。”“中国人的生活是靠土地,传统的中国文化是土地里长出来的。” [3 ]然而在现代技术文明的膨胀式发展过程中,这种作为人类文化根基的乡土文化却在人们的不知不觉中远逝。纯朴的村落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记忆。在城市化的急剧进程中,原来处于城市郊区部位的一些零散的村落正在被整体拆迁,袅袅炊烟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现代化的水泥建筑、宽阔的公路和闪烁的霓虹灯。固守土地的农民因拆迁而失去了土地,保留了几千年的村落文明开始因城市发展而将逐渐消失。“远亲不如近邻”、“守望相助,葱酱相借”的村落文化将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紧邻而居却互不相识的城市文化开始成为人们的生活的主色。乡村生活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了人们生活上的便利舒适,文明以一种新的形式引导着人们的生活;物质文明进步了,古旧乡村文明的精髓却正在缓缓退出人们的生活。人们的精神世界是否会因此而贫瘠?
城市的发展背离了乡土文化的自然纯朴,城市文化背后的学校教育也失去了其教育的自然性。从村落制度到城市社区制度的变迁使成人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同时也使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最突出的表现是儿童游戏方式的变迁。游戏是人类的一种文化,“从文化的最早起点一直延展到我们目前生活其中的文明阶段,游戏伴随着文化又渗透着文化。” [4 ]人类的许多创造活动都是与人类自身的游戏相伴的,历史在游戏中向前,游戏也在历史中嬗变。游戏就是它本身,是一种自愿的行为。在游戏的过程中,“竞赛也缺乏目的性。就是说,它的发生和结束都归于行动本身,结局对比赛者的必然生活进程没有任何助益。” [4 ]儿童对学习的兴趣最初是源自游戏的冲动,村落向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本真意义上的游戏在儿童的生活中也消失了,现在的儿童不知道怎么玩他们的父母在童年时代常玩的游戏。“跳方子”、“捉迷藏”、“过家家”、“踢毽子”、“跳皮筋儿”等,这些带有村落特点的游戏几乎在现代孩子的生活中消失了,这些全都成为他们长辈的一种乡土记忆,代之而起的是惊心刺激的电子游戏。物质生活改变了儿童的游戏环境,环境给儿童提供了不同时代的游戏。游戏改变着儿童的童年,也改变着儿童与成人的关系。在乡土生活的游戏过程中,除了作为游戏主角的儿童,成人们也欣赏或参与,而现代电子游戏常常成为大人们的一种担忧。
游戏方式的变化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学校的生活方式也因乡土环境的消失而发生改变。原来那些居住在散落的村落里的儿童拥有更多、更自由的活动天地和交往空间,现在居住在由很集中的高楼组成的居民小区里的儿童则受到那些更多的来自城市生活规范的约束。乡土上生活着的儿童可以对着远山或旷野无拘束地喊叫,听远处的回声,在不知不觉中与自然对话。城里的儿童则没有这种天然地与自然亲近的机会,他们要遵守许多城市生活的规则,如说话不能高声,怕影响了别人;节假日不能独自出门,担心安全;更何况还有形形的课外辅导班等着孩子们去参加。由于城市生活节奏加快,成人整天地忙于自己的工作,成人和儿童的交往时间少了,亲人友邻的情感沟通少了,儿童世界因此更显得孤独,更不易被成人理解。由于儿童活动空间的缩小,放学之后儿童没有更多的去处,如果教育方法不当,孩子身上就会出现一些问题行为。从这个角度上看,城市儿童比农村儿童更容易产生心灵的孤独感。
过去的几十年,我国的城市在飞速发展,许多新建的城区原来都属于很典型的农村,散落在各个村庄的农民主要依靠农业谋生。在城市化进程中,那些原来依靠土地谋生的农民变为城市居民。在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中,该地区原有乡土特色正在“人为”的城市化进程的作用力下快速地消失。在这种急剧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必然会充满了无数的冲突、恐慌,原来和谐的乡土生活必然会在这些冲突、恐慌中发生改变,同时,这也必然影响到学校的课程与教学。发展是我们所生活着的这个时代的主题,与发展相伴随的是变迁,与变迁相伴的是对传统的承传。从这个角度说,这些从乡土变迁为城市的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变迁的因素,作为学校课程与教学研究的资源是丰富的。
户口薄上的身份变了,但印刻在人们身上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文化的因素是否在短时间内能得到改变呢?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是否会在人们的生活中产生观念的冲突和行为的不适应?这种冲突和不适应又在多大的程度上以怎样的方式影响着学校的教学生活?
江苏省位于中国东部,长江和淮河下游,东临东海,长江、淮河流经境内,并由境内入海;长江和淮河把江苏从地理上天然地分成苏南、苏中和苏北;地理的分界线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分界线在一定的程度上相吻合。南京市栖霞区就是这样的一个地区。该区位于南京市北郊,南依钟山,北临长江,其地理坐标大概是北纬32°03'、东经118°46'。这个地区的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学变革具有明显的从乡村到城市的印迹。
二、乡土文化的基质:承传抑或失落
人类物质文化的进步并不必然地促进人类精神文化的进步。就教育自身的发展来说,物质进步了,带来的只是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当学校的条件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过于优裕的物质条件就可能给学校教育带来一定的损害。曾有学者说过大学的“大师”和“大楼”的关系,“大师”的成长不一定需要有大楼,同样地,大楼也不一定带来大师的成长,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是否也存在着同样的道理?回顾一下先驱者的实践和理论,我们肯定是能从中得到启发的。
当年,陶行知以热情、勇气和魄力在栖霞区的老山荒地上凭空办起了晓庄师范,从“教育即生活”到“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他以自己的行动实现了杜威思想对中国乡村教育的改造。黄质夫则希望通过政府的力量改变当时中国乡村教育的落后状况。他怀抱着改变穷愚落后的乡村的愿望,带着一颗爱心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如今这两位教育家都已长眠于栖霞区这片土地上,一位在幕府山脚,一位在栖霞山麓。岁月流逝,历史变迁,人世沧桑,当初教育家的思想在他的诞生地是否依然具有当初那种鲜活的力量?人们在缅怀这两位城北历史上的中国近代教育家的时候是否真正地把握了他们教育思想的真味?当然,现今的时代,国家实力增强,最基本的文化知识已在民众中普及,国民的最低文化水平已大大超出这两位近代教育家生活的时代,学校的功能已从普及知识转向培养和提高国民基本素质,但考察一下我们的义务教育学校,我们是否在切实地履行培养和提高国民基本素质这一责任呢?过于功利化的教学目的、精英化的人才培养取向使我们基础教育的性质发生某种程度上的变异。义务教育学校被视为一种社会升迁的平台,本不应该有等级区别的义务教育学校被分成了许多不同的等级,一些“重点校”、“明星校”使基础教育学校产生了等级的区别。义务教育的“义务性”被失落,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发生变味。
中国教育的改造要走自己的路,与陶行知同时代的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在谈到中国农村教育的改造时说,“‘改’是为造而改,不是‘为改而改’” [5 ]。近现代的中国教育改革产生了许多实效,对中国的教育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进入21世纪后的中国教育也正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着一场意义深远的改革,两相比较,我们是在“为造而改”还是在“为改而改”呢?
栖霞区凭借它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经济的有利条件已进入一个新的现代城市文明的时代。原始意义上的乡村在逐渐消失,乡村的教育学校似乎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陶行知、黄质夫的教育精神是否也随历史而逝?社会永远是在不停地向前进步的,进步着的社会永远需要教育作为其前进的助推器。社会的变迁决定了学校的课程与教学需要不断地变革,以适应不断地变迁着的社会。
陶行知、黄质夫在城北的土地上留给历史的只是一种精神,一种素朴而执着的扎根于肥沃的泥土中的启迪民智的精神。没有这种精神,任何徒具形式的东西对于社会的发展都是没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的,而现时代人们眼中所看到的、心中所关心的又往往是那种形式上的东西。这是一种悖论。但如果我们能真正地像两位教育家那样,心中只有一种真教育,这个悖论是可以消除的。
在两位教育家那里,“爱满天下”、“有教无类”是行动,不是口号,而我们当代的教育工作者在许多场合把它当作了口号而不是转化为行动。我们不是要否认口号的意义,只是我们更应该注重行动的价值,这是先驱者的实践留给我们的精神,也是我们需要承传而不能失落的民族教育传统。
三、乡土教育的精神:带走抑或遗弃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其原生的基质,所谓的“文化寻根”就是要寻找文化的基质。人类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促成了人类文化由乡土向城市的发展。文化被城市化,教育也被城市化。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复制或移植而是文化的再造。
特殊的时代形成了特殊的教育问题,因而产生了特殊的教育变革。陶行知和黄质夫的教育变革思想都有他们那个时代的烙印,愚穷弱私的国民现状需要通过教育来改变。他们以对教育的虔诚和热爱来传播着教育变革的文化,将整个的身心投入到乡村教育建设。教育理想、教育现实和他们个人的生活融为一体,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他们怀抱改变民族命运的理想,在教育变革的过程中打上了个人生命的印迹,行走的是一条艰难的乡村教育变革之路。民间变革的动力来自思想家的理想和社会现实的特殊需要,阻力来自既有体制和它所维护的既得利益者的反对,以及文化的保守性;体制内变革的动力来自体制运行的需要和教育家的努力,阻力来自既有体制的保守性和传统习惯的束缚。不论是民间的变革还是体制内的变革都需要有变革的勇气。
两位近代教育家在栖霞区的土地上进行的教育变革能否给我们当代的教育变革以某些启示,我们的教育变革是否能从当年发生的变革中找到一些合理的值得继承的因素?当我们借用了教育家们当年创办学校的校名,继承了他们办学时所使用的口号,甚至把他们所创办的学校作为自己校史的发端时,我们是否愿意进一步去分析理解他们思想中那些有生命力的文化精髓?现在的栖霞区土地上还保留着教育家们的办学遗迹,随着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这些遗迹也进行了现代化包装。当年的“晓庄师范”升格为现在的“晓庄学院”,茅草房变为高楼大厦,栖霞乡师泥土地上的煤屑路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物质条件的改善与办学精神沿革之间是否应该存有某种内在的联系?
如今的“晓庄学院”撇下生养它的土地搬迁了,不知道是带走还是遗弃了当年的晓庄精神?“栖霞乡师”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变成了栖霞中学,其乡师精神是否依然存在?
道路变了、校舍变了、学校的位置变了,但土地没有变;学校可以升格、理念可以更新、城市可以现代化、但脚下的土地依然保存着其朴素的特质。百年、千年,它依然给在这片土地上活动着的生灵提供着生命的养料,最有活力最具永恒特质的是黑色土地上长出的原生的精神。本文所要探求的目标之一就是在城北的黑色土地上寻找那种原生的教育精神,这种原生精神是我们基础教育的基质。
一种优秀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被割裂的现象,但生长出那种文化的土地不会发生改变,那山、那水会铭刻着那种文化的精神,生活在那块土地上的人的血脉里依然流淌着那种文化的精神。被割裂的文化一旦遇到适宜的环境又会得以再生,焕变出一种代表着先进性的时代精神。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对经济发展、社会前进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 [6 ]。陶行知、黄质夫的时代已随岁月流逝,但现今时代的学校是否保留有他们心中那种为民众的教育精神呢?从物质条件的角度来看,昔日老山脚下的晓庄师范、栖霞山麓的栖霞乡师与现在城北地区的任何一所学校在教学条件上都已无法相比,现在的校长不会再为办学的资金犯难,教师也不用为自己养家糊口的薪水而担忧,学生更不会再因教室的简陋而苦恼,但现在的学校是否仍然需要陶行知那个时代的精神呢?陶行知、黄质夫的思想已超越了他们生活的时代,超越了城北地区,成为中华民族教育史上的一笔财富,对这笔财富我们是否给予了足够的珍惜?我们学习陶行知是为了某种标榜还是出于内心的一种真诚,是出于一种理想还是出于真实的行动?
时代更迭,文化变迁,我们当然不会再留恋过去的那种落后贫瘠。当今城北地区的中小学师生早已不会像陶行知当年那样动手盖建校舍,当今的校长也不会像黄质夫那样领着学生用煤屑铺就通往学校的路,我们在拥有更丰富的物质条件后是否应该保留那个时代的教育家们的教育精神?当我们说“爱满天下”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因为爱而走进我们的教室,是否能因为爱而不考虑更多的某种教育之外的东西?当我们在说“生活教育”的时候我们是否在真正考虑着教会学生去生活?
这是笔者作为一名研究者面对现实产生的疑惑,也是从现实中生成的思考。我国社会正在进行着一场规模巨大的教育改革,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对现实所产生的影响是不以人们的言说为转移的。改革既然发生,成为一种生活中的现象,我们就有理由对这种现象去分析、总结。冲突也好,适应也好,我们都要学会在实践中实事求是地面对。这场改革已经经历了30年,改革仍在继续。然而,现实中的问题并非总是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发生,也并非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去解决,复杂的教育情境决定了课程与教学的复杂性。
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变化着的情境和适应变革情境的精神、理想、理论和方法。每一种精神、理想、理论、方法的产生都有其特殊的社会土壤,没有绝对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所以理论和方法需要进行现实的改造,改造的过程是赤脚走在田里的过程,而不能只是书桌上的遥想。理想和现实也是有距离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为变革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既是一个创造的空间,也是一个冲突的场域。课程与教学改革需要改革者沉入被改革的生活的底层,一旦当我们用手拂去改革表面的光华,深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去,我们也许会发现我们理想之外的另一个景象,旧有的思想和习惯依然在延续,旧有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依然在沿用,现代化的物质手段背后是依然故我的传统课堂。变革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者将要发生,这些已发生的、将要发生的或者还没有发生变革的现实都有它的理由。
理论家的遥想是需要的,然而理论家经常与那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行走在课堂中的普通教师得出一种不同的结论。我们企盼变革发生,但变革是否如我们所企盼的那样会在一夜之间就发生呢?旧有的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的力量与变革力量相比还有一个较量的过程。课程与教学是在文化变迁的背景中发生的,研究课程与教学离不开对变迁着的文化的研究,研究实践中的课堂或许会找到某种启示。
南京市栖霞区的教学变革与我国其他地区的课程与教学变革一样,是一个正在发生的过程,它既有很多栖霞区自身的特殊情况,又有我国基础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变革的一般特点。学校生存、教师成长、课程实施、方法变革、家长期望、社区影响,变革所带来的激动与冷静、借鉴与继承、失望与希望、失败与成功、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社会理想与个人体验、困惑与抉择,彼此相伴,相互影响。
参考文献:
[1]冯骥才.乡土文化[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
[2].乡土中国[A].文集(第5卷)[C].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3].土地里长出来的文化[A].文集(第4卷)[C].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作为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传统农业大国,我国每年都有大批的农村大学生从毕业走向失业,成为既进不了城,又回不了村的 “城乡新游民”。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永兴县进行了深入调查,并结合自己的思考,就农村大学生城乡边缘化问题作些探讨,以期引起社会对农村大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关注。
一、农村大学生城乡边缘化的主要表现
(一)经济上的边缘化。经济地位的日益边缘化使得他们不得不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间。一是就业难。大多数农村大学生,社会资源贫乏,个人综合素质尚不全面,在激烈的社会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如永兴籍在外务工的农村大学生12000余人,没有固定工作的“城乡新游民”占1/3强。二是收入低。如永兴籍“城乡新游民”中平每月收入超过三千的约20%,超过两千的约41%,低于一千的有12%。三是“蚁族”多。据统计,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在大中城市就业人数占总数的80.8%,而来自县、镇和农村的毕业生也有约70%选择在大中城市就业。
(二)政治上的边缘化。随着社会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大学生参与政治的渴望以及主张公民政治权利的意识在不断增强。然而事实上,农村大学生的政治话语权越来越小,参与国家事务、参政议政的机会在减少。农村大学生在城市不能加入工会,没有自己的组织,没有政治地位。当合法权益遭到侵害的时候,他们没有替自己伸张正义维护合法权益的组织和机构,没有自己的利益代言人。在城市和乡村,他们甚至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地位的边缘化对于农村大学生的发展将起着巨大的阻碍作用。
(三)文化上的边缘化。一方面,农村大学生深受农村文化的熏陶,思想观念、道德意识、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带着明显的传统痕迹; 另一方面,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网络的普及、大众传媒的兴起、城乡文化的交流,农村大学生又同时受到城市文化、现代文明的浸染。但是,农村大学生囿于经济条件、地理环境、交通设施、闲暇时间的限制,致使他们所掌握的信息比较有限。 在城市文化“嫌贫爱富”的集体无意识中,农村大学生饱受歧视和嘲讽。
(四)社会管理上的边缘化。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制度使农村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地位在市场竞争中更加边缘化。六、七十年代,“跳农门”曾是多少农村人的梦想。但时过境迁,“非转农”却成为当今不少农村大学生的现实选择。但“非转农”却比“农转非”更为困难。笔者在永兴县公安局户籍科了解到,除了应届大学生以外,其他“非转农”暂时还不能办理。户籍科张某介绍说,目前户口迁移政策只有“农迁农”、“非迁非”、“农转非”,而“非转农”则不符合政策。
(五)心理上的边缘化。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社会规范相互冲突,使农村大学生心理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一方面,由于经济上的不宽裕,以及因经济条件限制而导致的综合素质的差距,他们难免容易降低对自己的评价,缺乏自信心,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另一方面,农村大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乡村环境中,与外界环境互动较少,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相对较弱,与他人交往的积极性不高,因而容易产生自我封闭的心理。
二、农村大学生城乡边缘化的原因分析
(一)城乡文化的冲突。城乡文化的不同,使农村大学生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以及行为方式与城市大学生差别迥异。他们容易产生各方面的误解或困惑,比如,“由于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农村大学生往往把一些人的精明、老练看作世故、圆滑”,这加大了其顺利社会化的难度。
(二)家庭背景的影响。一方面,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农村大学生社会化环境先天不足。另一方面,贫困的家庭状况也是导致农村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沉重的经济压力导致农村大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出现自卑、封闭、偏执、愤世嫉俗等心理问题。
(三)学校教育的偏颇。农村中学教育过于看重分数而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制约了农村大学生在中学时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大学,又有不少大学既缺少务实的职业教育,又远离合乎天道人心的理想化教育,造就的人才往往游离于真实社会。同时,由于学生工作和资助帮扶工作缺乏对科学认识,往往将经济上的资助当做救援农村大学生的全部工作,忽视了对农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和心理健康的教育。
(四)就业环境的差异。我国就业市场呈现二元化特征。一方面是地域的二元化区别,使大学生首先选择大中城市工作,“宁要城里一张床,不要农村一幢房”。而广大的内地和西部地区人才奇缺。另一方面是就业单位的二元化区别,同区域内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国企,高等院校,少数部分外资企业工资水平高,福利好,社会地位较高,因此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首选。
(五)乡村发展的变迁。目前大学生不再热衷于“农转非”,绝非是一个偶然现象,回归农村是他们在权衡利弊得失之后,做出的无奈选择。其背后的隐喻是,偌大的城市里已经容不下莘莘学子们,相反,返乡当农民,要比当徒有虚名的“市民”更实惠。但这种“人才倒流”现象无论是对推进城市化进程,还是对推进新农村建设,都十分不利。
三、防止农村大学生城乡边缘化的对策措施
(一)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强化职业培训,在专业设置方面,积极与社会接轨。一是强化综合知识技能培训。主要从专业知识、社会文化、思想观念及精神准则等多方面整体予以把握,不仅使他们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以应对将来的就业需要,还要让他们树立符合人的本质要求的价值取向。二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一方面,大学的学科设置应该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主,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学生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应该为同学们创造各种实践的平台,使他们能很快适应社会中的工作,并且可以做的得心应手。三是完善高校困难大学生资助工作,使之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四是健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方式方法,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人生中社会适应性和自身生存发展这两大基本问题,正确面对生活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成才过程中的各种危机,真正锻炼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够为社会进步做出个人贡献的专门人才。
在湖湘文化早期阶段,长沙帛画一枝独秀,自上世纪40年代以来,长沙先后发掘战国西汉时期的帛画14幅,占全国发现的楚汉帛画的半数以上①。值得注意的是帛画出土的同时,墓中还出土了专讲阴阳家思想的“术数”帛书、帛书《老子》、帛书《周易》。帛书的发现,特别是马王堆汉墓帛画、帛书《周易》《老子》同处一墓的特殊现象,有力地证明了先秦辩证哲学思想在战国中后期即在长沙流行。本文试图用先秦《周易》《老子》的阴阳二元辩证思想来探讨长沙楚汉帛画蕴含的美学意义,同时揭示先秦辩证思想对湖湘审美的深刻影响。
一
《周易》又称《易经》,是西周时期流行的卜筮之书,经孔子及其后学的修订,发展成为先秦时期的重要哲学著作。通观《易经》,我们知道其主要哲学思想表现为阴阳二元辩证思想。如《易经》中的阴阳二爻及其组成的卦象“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②,无所不包。《易经》中的阴阳指的是事物的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的两个方面,它们构成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如“乾”和“坤”两卦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贯穿《易经》全篇。如《易经》六十四卦中除了乾、坤等八个卦外,其余均为两两相对的“综卦”。如《晋》之于《明夷》,前者火在地上,明出地上,吉;而后者火在地下,明入地中,灾。综卦阐明和揭示着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体现的就是阴阳二元辩证哲学思想。总之,《易经》就是用阴阳二爻的排列组合喻示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万物万象,用二元辩证的方式揭示着万事万物内部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属性,其两两对应,又相互依存,在彼消此长、此进彼退中保持着动态平衡。战国以降,《易经》中这种阴阳二元辩证思想融入楚人原有的灵动浪漫的审美观念之中,对楚人的艺术创造与审美观念,特别是对长沙的帛画创造与审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为春秋晚期道家创始人老子的传世之作,阴阳二元辩证观点是其最为知名的思想。首先,老子的哲学本体“道”是二元辩证的。《老子》认为天下事物都是由“道”而派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但是“道”本身却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具有正反两面的哲学本体,故“反者道之动”,“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其次,由道所生的万事万物也是二元对立统一的。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无”为基础。再次,《老子》关于哲学本体道的对立统一和具体事物本身的“有”与“无”的统一,又可以抽象为“阴阳”为统领的二元对立统一。故《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④这里出现的二元对立统一指涉到阴与阳、有与无、难与易等。事实上,老子正是试图用这样的二元对立统一来类分世界,在《老子》中,两两配列的二元对立统一多达近百出,如天地、有无、虚实、辱宠、枉直、洼盈、敝新、吉凶、抑举等,这其中,有些对应多次出现,所以有人说“老子的哲学是对称哲学”⑤。老子的二元对立统一哲学思想,不仅讲对立,而且讲统一,讲对立的双方的相互转化。如“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物壮则老”⑥。总之,老子阐述了阴阳、有无、美丑等二元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反映出春秋时期人们对于自然与社会规律的认识水准。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云:“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老子是楚国人,楚国文化是老子思想的肥沃土壤,反过来,他的思想又从哲学的高度影响着楚人的思维方式与艺术创造和审美理念。
二
以长沙帛画为例,《易经》《老子》的阴阳二元辩证思想从以下三个方面影响着楚人的艺术创造与审美理念。
(一)楚人对“两”“对”“双”等并置形式的执著与迷恋,体现了阴阳二元辩证思想的影响。长沙出土的帛画,这种现象颇为明显。如马王堆1号汉墓T形帛画,画面物体多为成双结对出现,如帛画上段有双龙、双奔兽、双飞鹤、双豹、双司阍;中段有双飞龙、双鸟、双豹等;下段有双龟、双鸱、双兽和双鲸。马王堆3号汉墓T形帛画的结构也颇为相似,画面图形亦大多成双成对出现。《太一将行图》虽残缺不齐,但亦可见绘有双龙,中间四人也两两成对。长沙帛画的这种对“两”“对”“双”结构的迷恋,与楚地其他地方发现的文物呈现出高度的一致。如楚地出土的“彩绘龙凤纹木雕漆豆”附有双耳,“楚王酓章镈”顶部饰双龙,“彩绘羽觞”饰以双耳、对凤等。无论是楚长沙帛画,还是楚国其他文物,其中呈现的“两”“对”“双”图形或事物,如果上升到哲学高度去认识与理解,可以看到《周易》《老子》阴阳二元辩证哲学思想的影响,或者是这种哲学观念在审美文化中的再现。
(二)楚人对于对称式造型的热衷和平稳均衡之感的追求,体现了阴阳二元辩证思想的影响。长沙出土的两幅马王堆汉墓T形帛画都采用了端庄平稳的对称式构图,画面均以缠结的双龙为中心,向上、下同时发展形成对称均衡的大结构。以1号墓T形帛画为例,画面图形以帛画宽度的中线为对称轴呈左右对称分布,是一种典型的对称式构图。如上段天界的飞龙、奔兽、天门、司阍等,都是两两左右相对,大小、形状、动态甚至色彩都几乎完全一致,中段的华盖与翼鸟,下段的长龙、帷幔、人首鸟身像、豹、龟、鸱、鲸等也都是左右并置的完全对称状态。而对于一些不对称构图的帛画,楚人也做了一些颇具智慧的艺术处理,力求画面达到一种平稳均衡之感。如《人物御龙帛画》的构图虽不对称,但对称造型的舆盖和首尾翘成“U”字形的飞龙,却有一种均衡对称之美,而龙尾的仙鹤更是巧妙地起到了平衡画面的作用。又如《人物龙凤帛画》,其画面构图虽自由随意,但龙凤与人物,一向左靠,一向右退,形成一种反向的张力,使画面呈现平衡稳定之态。“多言数穷,不如守中”⑦,长沙帛画中这些对称式结构和对画面平衡的细节处理,使画面出现一种阴阳平衡之态,反映出楚人万变守其中、阴阳协调合一的阴阳辩证审美思想,也是《易经》《老子》阴阳二元辩证思想在艺术创造中的具体阐释与运用。
(三)楚人对于红黑色彩的偏爱和强对比组色的运用,也体现了阴阳二元辩证思想的影响。楚人崇拜火神祝融,因此在颜色上崇拜红色,偏爱红色。红色在楚艺术创作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普泛性,大凡器物的装饰,红色几无例外都是首选主调。观察楚人的艺术作品,我们不难发现红与黑永远是相伴出现,以楚漆器彩绘为例,黑色为底,红色为图,黑色总是做红色的陪衬而运用。如果说,尚“红”是源于楚人尊祖崇火的民族心理,那么衬“黑”却可以说是楚人审美表达中阴阳辩证思想的显现。在楚人眼里,赤为火的颜色,象征南方,系生命之色,而黑色则是指北方,红黑二色有阴阳调和之意。同时,红黑二色,一为有彩色系,一为无彩色系,二者组合在一起对比分明,恰如事物的阴阳两面,而二者互为图地,图地又可互相转换,有如阴阳互抱,互相转化,二色的搭配运用蕴含着楚人审美中的阴阳辩证思想。如在长沙帛画中,马王堆汉墓T形帛画、《太一将行图》以及《导引图》等的色彩都是以红黑色的对比为主要基调。另外,除了对红黑二色对比基调的偏爱外,楚人还常用红与蓝、黑与白等对比强烈的色彩装饰帛画。如马王堆1号汉墓T形帛画,扶桑为蓝,九阳为赤,穿璧的双龙一为火龙、一为青龙,而上部的飞龙颈为白,身为黑。又如《人物龙凤帛画》左上方的龙凤采用的是单线白描,下方的人物头、领、衣裙采用的是黑色平涂,整体观之,帛画上下一白一黑,对比分明。这白色与黑色,一虚一实,蓝色与红色,一冷一暖,不仅体现了强烈的对比效果,而且体现了“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互抱”的阴阳辩证思想。
综上所述,帛书《周易》《老子》在楚墓的出现,证明了易老学说在楚地的盛行,而长沙帛画中成对的图案造型和对称式构图处理以及色彩的特殊运用等透射出楚人审美中的阴阳辩证思想。
三
春秋战国时期,在楚文化区流行着《易经》,并诞生了《老子》。在实际生活中,这两家阴阳二元辩证哲学思想深入楚人心灵深处,楚人的贵族生活中的礼器、楚人日常生活中的漆器、楚人死后陪葬的帛画等,楚人的一生从起点至终点,无不贯穿着阴阳二元辩证的美学思想,那么,《易经》《老子》为什么会对楚人的文化生活产生如此深的影响,以至于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呢?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有以下三点值得探讨。
(一)崇高王权的追求与阴阳对称的中心意识
楚自周初年立国江汉以来,就一直有着少见的王权意识。楚国的建立者熊绎在周成王驾崩后公然封子为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子男之国的身份公然与周天子分庭抗礼的第一人。《史记·楚世家》记载,楚熊通时公然对周王室称:“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熊通自称王,是为楚武王。至春秋时期,楚庄王更是兵出洛邑,问周室鼎之轻重,公然挑战王权。这一系列事件的出现不是偶然,它反映出自西周至春秋周天子地位不断衰微的趋势,同时反映出楚人强烈的王权意识。然而这种王权除了向中原的天子讨要以外,自身也有一个不断加强的过程。王权的最大特点就是崇高、威严、绝对、独断,这一特点表现在审美观念上就是突出中心,强化中心,树立中心的绝对地位。阴阳二元辩证思想虽然讲二元的对立与统一,但是这种对立与统一是有中心的对立统一,如老子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三”其实就是二元对立的那个中心轴线,就是一分为二的那个中心节点,有了节点就可以一分为二,万物就是在不断的一分为二的过程中产生的。这一突出中心的二元辩证思想,正好契合了楚人独尊王权的要求。因此,楚人祭祀活动的礼器、楚人的日常生活用器、楚人的墓葬中的冥器都有强烈的“对”“双”“俩”的刻意追求,其实这些美的追求折射出的正是对于王权的企求。
(二)礼制主流意识的发展与蛮夷观念的改革
孔子说:春秋时期是“礼崩乐坏”的时代,其实这只是对于周天子的王权而言是“崩坏”,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则是礼的下移与普及。至战国、秦汉时期,礼不仅没有崩坏,反而在社会上得到更为广泛的普及。楚国长期是作为蛮夷而存在的,是不懂中原礼仪的落后国家,而很长一段时期楚人甚至自甘落后,熊渠就自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⑧楚武王熊通也说“我蛮夷也”⑨。随着社会的进步,礼制文化的不断下移,这种自甘于蛮夷的落后文化与大国霸权的谋求是不一致的。因此,楚人要在未来的社会中谋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必须要去除蛮夷形象,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在这样的语境下,楚人的文化代表人物李耳,及其哲学著作《老子》就自然地提到了日程之上,而《易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原文化的精髓,这部著作从本质上看与《老子》哲学又颇有关联。总之,在礼制主流意识的不断发展中,在摒弃蛮夷文化的进程中,《老子》与《易经》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楚文化的重要经典,并深深地影响着楚文化区的艺术创造与审美旨趣。
(三)五德始终与周、秦、汉的火水崇拜
从历史上看,秦汉是一个五德始终学说非常流行的时代。按这一学说,周为火德,秦灭周,当以水德胜,按照周易八卦的理论,坎居北方,代表水,色尚黑。所以秦更黄河为德水,天下百姓为“黔首”,黔为黑色。汉朝建立后,自以为以土德胜秦水德,故色尚黄,不久,又认为秦朝短暂而亡,不能入德,称为“闰德”,因之汉不承秦德,而是汉绍尧后,得火德,色尚赤。这样看来,周、秦、汉三个历史时期官方倡导的主色调其实都是在红色与黑色之间徘徊。按照《易经》与《老子》的理论,水火是一对阴阳二元的矛盾体,它们之间相依相存,相克相生。总之,政治上火德与水德崇拜,色彩上的红色与黑色的顶礼,与《易经》《老子》的理论暗相契合,它们深深地影响了楚人的审美思想,因之,红纹黑地的图案在楚地的帛画、漆器艺术中就得以频繁出现。
总之,包含先秦时期辩证哲学思想的《易经》《老子》二部哲学著作在战国至秦汉时期的湘楚十分流行,湘楚先民结合自己在战国至秦汉的生活现实,创造性地把这种哲学思想运用到帛画艺术和其他艺术作品的创作中,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创造与审美旨趣,使湘楚艺术打上了浓郁的地方印记,进而让人们在千百年后依然感受其永恒的艺术魅力。
注释:
①刘晓路.中国帛画[M].深圳:中国书店出版社,1994:5.
②周易正义·卷7(系辞上)/十三经注疏(上)[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77.
③老子道德经·第42章/百子全书(第五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3:4500.
④老子道德经·第2章/百子全书(第五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3:4413.
⑤修平.老板与老子的对话[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2
⑥老子道德经·第30章/百子全书(第五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3:4430
中图分类号:11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816X(2007)02-0115-03
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超重和肥胖在国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极大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我们在2001年至2004年对参加我院健康体检的25~64岁人群进行跟踪随访,观察体重指数(BMI)变化对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影响。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1年参加我院健康体检且年龄在25~64岁的人群,均为城镇居民,共计2681人,其中男性1572人,女性1109人,平均年龄41.8l±9.67岁。到随访结束时,失访或资料不全234人,随访有效率91.3%。
1.2方法:对该人群进行健康体检,参检者空腹10小时以上,清晨7~9时采静脉血,全部生化指标采用日立7600全血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记录每个个体的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并进行跟踪随访,于2004年对该人群进行复查,观察体重正常者与超重肥胖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BMI变化后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变化及BMI与其他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BMI=体重(公斤)/身高2(米2),以BMI≥24.0为超重肥胖[1],以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或近两周在服降压药者为高血压[2]。以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6.10mmol/l为高血糖,以FPG≥7.00mmol/l为糖尿病[3]。以血清TG≥1.70mmol/1为高甘油三酯血症;以血清TC≥5.70mmol/l为高胆固醇血症[4]。
1.3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以Foxpro 6.0录入校对,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均数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BMI与SBP、DBP、FPG、TG、Cre的关系采用Linear回归分析。所有资料采用SPss11.0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以P
2结果
2.1 体检结果:显示2001年超重肥胖率为40.09%,2004年则为44.38%。
2.2 2001年的体检结果:显示超重肥胖组的SBP、DBP、FPG、TG、TC水平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组,见。表1。
2.3 3年来超重肥胖组的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累积发病率高于体重正常组。超重肥胖组较体重正常组患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6.88、患高血糖的危险性增加2.04、患糖尿病的危险性增加2.24、患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危险性增加1.78、患高胆固醇血症的危险性增加5.08,见表2。
2.4将BMI的变化值与SBP、DBP、FPG、TG、TC的变化值进行Linear回归分析,显示BMI每上升一个单位,SBP上升1.374,DBP上升0.932,TG上升0.192,TC上升0.099;但与FPG变化无线性关系。见表3。
3讨论
Framingham心脏研究发现,不论男女,随着体重上升,CVD发病率稳定上升,经过多因素分析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后,超重和肥胖仍是导致CVD事件升高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BMI作为评价超重和肥胖的指标能较好的预测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5]。因此,超重和肥胖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我国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而国民健康意识的提高又相对滞后,能量摄入与消耗的不平衡导致人群超重和肥胖率明显增加,同一时期与超重和肥胖有关的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也呈明显增加的趋势[6]。在我们的研究中,人群的超重和肥胖率由2001年的40.09%,增加到2004年的44.38%。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6-0027-02
Research on Bifurcation and Chaos Phenomenon of Student’s Psychology during High School Teaching//Wang Wei, Song Yuling
Abstract Bifurcation and chaos phenomenon derive from butterfly effect and mainly lie in nonlinear system. It is a nonlinear phenomenon that is orderliness in a big range, on the contrary is out of order in local area. During modern high school teaching, student’s psychological varieties present bifurcation and chaos rules. It is an important prior condition to master this phenomenon, and then lead students to study specialty courses well correctly. So, it’s very need to analyze, research and discuss student’s psychological variety.
Key words high school teaching; psychology of high student; bifurcation; chaos
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 Engineering, Northwest A and F University, Yangling, Shaanxi, China 712100
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肩负着培养祖国栋梁之才的历史重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尤为重要且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1-2]。教师如何发挥自身的潜能,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便成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为了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该工程的实施是高校教师发挥教学引导作用的有利契机。
现代高校专业课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厌学的现象,要找出该现象的根源,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就要分析现代学生的心理状态[3-4],尤其是90后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人生观与价值观,进一步明确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关系,充分了解学生,掌握学生心理变化规律,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教学中立于不败之地,对“十二五”规划期间的高校教学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 高校学生心理变化的分叉与混沌现象剖析
高校学生在4年或5年的学习过程中其学习心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把这整个学习过程的心理变化看成一个非线性系统,它具有一定的非线,即分岔与混沌。对于刚刚从高中升入大学的学生而言,一切都是新的,实现了进入大学梦想的他们开始全新的大学生活,对大学的学习生活怀有一种神秘的感觉,因此学习兴趣十分浓厚,这是心理变化的第一个阶段,此时所学习的课程还未涉及专业课,停留在基础课阶段。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课程的难度加大,一部分学生适应了新的学习生活和学习内容,显得游刃有余,而另一部分学生的心理状态就会发生某些变化,呈现初步的厌学状态,主要原因是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社会不良风气和价值取向的影响。但此时在教师的耐心辅导下,课余时间的悉心关怀下,会再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心理状态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是高校学生心理变化的第二个阶段,初步厌学阶段。前两个阶段表现为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心理的演化过程出现分叉点,即对学习的态度从感兴趣演变为两类,一类是适应新的学习内容,另一类是初步厌学状态。这个分叉点的出现在大学的二年级。
另一个分叉点出现在大学的三年级,正是专业课学习的良好时机,此时学生心理变化的波动最大,具体体现为3个方面。1)适应新的学习内容的学生的心理变化可以分为两类:①可能由于家庭、爱情、社会不良因素等的影响反而产生厌学心理;②继续对专业课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心理变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2)处于初步厌学状态的学生的心理变化也可以分为两类:①心理变化出现转折,热爱专业课学习;②厌学心理更加恶化,产生放弃学业的想法。3)由以上两个方面的学生心理状态还可以演变为另外一种心理变化,即盲目的心理状态。该类学生表现为对待学习和其他任何事情均无兴趣,不知道自己每天应该做什么。
图1是某班级全体学生心理状态变化规律的统计曲线,可以充分说明以上所分析的心理特征。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高校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即从学生整体上来看其心理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每一个分叉点学生的心理就会出现分歧,但就个体而言,究竟属于哪一个类型却是随机的,可以转化的,因而是混沌的。这充分说明该系统的非线性,非线性控制理论对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 学生心理变化规律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根据以上分析,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学生心理的变化特点,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制订具体的改革措施,详细的措施制订过程中应该充分借鉴非线性控制理论,将其与改革的具体内容相融合,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向成功的方向发展。下面提出几点将非线性控制理论与教学改革相融合的建议。
1)分叉控制是非线性控制重要内容,有效控制分叉点可以控制非线性系统的运动规律,因此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变化的分叉点,即大学二年级和大学三年级,在分叉点处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就可以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分叉点处的心理教育所起到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其他时期。
2)就学生个体的心理变化而言是混沌的,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转化与演变,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随时关注思想波动或学习成绩下降较大的学生,及时给予心理疏导,使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3)学生心理变化的分叉控制方法不可能100%改变学生的心理状态,对于该种控制方法不起作用的学生不能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要抱着挽救学生的态度,在班级树立良好的学风、班风,用班级学生集体的力量去感化他,从而使其心理健康发展,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3 结论
全文分析了高校教学中学生心理的变化规律,指出其实质是非线性的,将非线性控制方法与教学改革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并给出具体的建议与措施,对现代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改革需要强大的理论来支撑,本文正是出于此观点,建立了以分叉控制理论为依据的教学改革模式,为“十二五”规划期间的教学质量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汤放奇,李茂军.构建优质专业基础课程群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24):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