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初中女生心理教育大全11篇

时间:2023-06-30 16:01:5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初中女生心理教育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初中女生心理教育

篇(1)

(1)女生独特的生理因素导致的消极心理。由于初中女生有其独特的生理特点,导致了相应的心理变化,性格变得好静而不好动、害羞、爱美。在体育课上,常常表现为积极性不高。另外,缺乏生理卫生知识,特别对月经期参加体育锻炼存有恐惧心理。还有部分学生,上体育课不肯穿运动服,更不用说教师所要求的穿短装。有的女生甚至穿着休闲服、时装鞋进行体育活动,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差、影响了体育课的正常开展,还特别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增加师生的心理压力,从而造成很多女生怕上体育课。

(2)女生的主观因素引起的消极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女生对体育活动的认识也不断发生变化。许多女生本来就对体育兴趣不浓,常常表现为体育课上注意力不集中,掌握动作的能力差,上体育课不认真,同时也不愿意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如果遇上文化考试,即使去上体育课也心不在焉,总是想方设法去搞“地下斗争”,比如带本书,避开老师的眼睛找机会看书等等。这样做,不但自己不能很好地参与教学,而且还影响整个班集体的体育教学效果。

(3)女生的客观因素产生的消极心理。在女生的体育教学中,客观存在着许多不利于教学的因素。现在家庭子女较少,许多女生从小娇生惯养,对体育运动缺乏一定的胆量与信心,常会使她们对体育运动产生恐惧。一是对场地、器械害怕引起的恐惧;二是由于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差,完不成动作而引起的恐惧;三由于练习时经常失败而引起的恐惧;四是由于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当而引起的恐惧。

二、重视女生的心理调控,培养她们体育兴趣

(1)给予女生一定的生理卫生知识教学,使学生的心理与生理一致。从生理因素导致学生产生消极心理的原因和表现中,我们发现:教师给予生理卫生知识进行正确引导是非常必要的。比如说,女生在月经期进行体育锻炼的问题,其实这是一种机能适应过程,经期学生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过程,对经期身体不适应起到调节、缓解作用,还可以改善机体的营养代谢、盆腔的血液循环。只要掌握在经期不做剧烈运动、强振动、闭气、静气等对腹压过大的练习原则,对增进健康是有利有益的。同时,我们应该不断地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于交际、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我们要将事实呈现于她们面前,及时改正她们的错误思想。另外,我们还要让学生理解“美”的含义,要让那些在体育课上穿休闲服、时装鞋的学生感到害臊,让她们在体育教学中没有“市场”。还有,现在已是跟那些旧的传统观念、封建意识决裂的时代了,女生要在运动场上显示出时代的气息、青春的活力。特别是作为当代青年的女性,要勇于掌握自我,展示优美的风姿,使女性健美得到充分体现。

(2)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一个人的体育意识不是先天的,而是通过从感觉到思维的形式和过程培养出来的。作为一个体育教师,必须经常教育学生,使她们明确学习体育知识,是增强体质、锻炼意志、掌握知识与技能的需要。我们要利用新颖、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创新的教学形式,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不断引起和激发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使她们通过新知识、新科技、新形式、新方法的实践,得到身体和精神上满足,引起广大女生的探究活动,从而唤起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良好锻炼习惯和自觉性,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

篇(2)

一、体育活动中高中女生的心理特点

1.深刻而稳定的女生动机

针对高中所学的知识逐步增加,认识辨别能力的不断提高,女生对体育活动的意义、作用的认识渐趋于正确化,更为深层次的对社会性体育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与理解。对此,针对那些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彼此关联较为密切的间接动机,一定程度上激发女生对学习的直接动机。他们上体育课或参加体育活动具有多方面的动机,既是一种理想的追求,也是一种学习的理智态度,又渴望获得现实中种种满足与认可。

2.增加兴趣全方面的选择度

高中阶段,女生对体育的兴趣及其态度分化将更进一步加深。男生侧重于热爱竞赛性活动,与初中生相比,有过之而不及。女生则侧重于喜爱动作优美、运动力度与强度都相对适中的体育项目。与此同时,部分女生对体育欠缺正确性认识,或体育基础不牢的女生,则对开设的体育课及体育锻炼产生了厌倦消极的态度。特别是女生,因为自身性特征的明显变化,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对要求技巧性较强的活动产生顾虑,由此而产生的惰性在体育活动中也更加突出。

3.初步形成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

在教育的正确引导下,高中女生基本上明确自身毕业之后,不管是继续走求学之路还是走就业之路,都需要具备优良的思想品德、强硬的能力,而且必须具有健康的身体才能适应学习或参加社会建设的需要。他们逐步地明确了身体的健康与个人生活、学习、工作及其未来事业发展的利害关系。由此,她们不仅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而且开始注重体育实用价值的讲究,侧重于探究体育与人生相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4.全面提高女生的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的提高,主要包括:知识的获得、技能的熟练程度、技巧的可能性。一般来说,主要通过女生完成某项活动的具体状况来评测能力的高低。比如体育老师的熟练讲解、示范以及组织教学技能,并结合女生自身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操作、理解能力等各方面。女生到底具备怎样的能力,对自身的认识度与实践所能达到的水平和完成某项活动的可能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各种兴趣和能力是在体育活动中通过老师有意识地培养而形成的。老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对培养兴趣和能力,意义很大,但这种主导作用必须与女生的主动积极性相结合,只有当女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时,兴趣和能力才能最有效地形成。

二、强化女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确定目的,根据目的去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并不断地去克服各种困难,从而达到预定目的心理过程。同时,气质是人的情感和神经活动过程的强度、速度以及平衡性、灵活性等动态心理特征,它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外部表现。气质类型的不同特点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多血质的女生反应迅速、灵活、精力充沛、热情,但易见异思迁,坚持性不够。对这样的女生教学内容应多样化,练习中要有一定间歇。粘液质女生细心、沉着,但不够灵活,缺乏激情,反应慢,很能坚持学习,成绩和情绪也较稳定。抑郁质的女生缺乏战斗精神,技术差。所以任何一种气质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这要求老师采用适当的教育手段,因材施教,扬长避短,使各种气质的女生都能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运动过程中,为了实现预定目的,必须克服种种困难, 如练习时的肌肉疲劳感觉,中长距离跑时出现的极点现象;以及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练习。如天气变化、上坡跑等,可见克服困难是运动过程的客观要求。为了克服困难,必须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这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坚强的意志品质表现为:自觉性、果断性、勇敢精神、自制力、纪律性等。

体育教学中对女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是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通过体育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结合日常政治思想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的:

(1)需要强化课程的教学组织工作,协助女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2)教育女生严格遵守体育课堂纪律,遵守各项运动规则,培养他们克服困难,勇敢顽强的作风。(3)根据女生的具体状况,体育授课的特点,巧妙地使得具有计划性的教育与抓好思想教育方面的工作正确的结合起来。比如,对女生在运动时出现疲劳感时,要使用生动灵活的教法使女生的兴奋和抑制及时转稳;对个别女生欠缺自控力、好冒险时,老师需要耐心认真地做好思想工作,并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及时实施有效地安全措施,进行保护。(4)老师要善于根据不同女生的运动水平和项目特点,对教学难度、运动负荷量、女生心理品质等方面提出恰当的要求,使女生能顺利地掌握运动技术, 增强女生自身的信心度。

三、针对高中女生的心理特点,体育教学的关注点

1.适当地进行教材教法改革创新

在开展的体育教学全过程中,需要适当地对女生系统化的讲解一些体育卫生、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理论知识,使其明确掌握体育科学锻炼的理论与方法。另一个关注点,可以有针对性地详细讲解技术方面的问题,语言具有吸引力、形象力以及简洁化,并能准确地运用体育名词术语。在严格按照体育教学大纲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深入实际生活中,因人而异,对女生讲解一些适合我国民族传统的、简洁易懂的,并能长久坚持锻炼的项目内容与锻炼技巧,使女生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乃至工作中,处处收益。

2.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体育教学中,老师与女生之间的传教、女生与女生之间的交流,都是人际交往的特殊表现之一,它不仅对体育教学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对女生个性的丰富发展,起到不同程度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心理特点的角度来考虑,高中女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自尊性较强,渴望老师把自己看成大人,并在尊重、敬爱老师的基础上,同样得到老师的尊重。师生关系的良好建立,女生尊敬爱戴老师,同时,老师尊重女生、爱护女生,增强女生对教学内容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师生以积极的态度共同参与到体育的教与学活动中。在此基础上,女生才能真正体会到体育运动带来的极大乐趣,并转变思想,真正懂得体育运动带来好处。

3.因势利导,发挥女生的个性优势

在体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教育,相对于其他教学比较容易些。一样的女生,个性却相差千里。不仅重视纪律方面的教学,还要注意技术技巧方面的个性教育,因势利导。由于性别、年龄、体育基础、健康状况、接受能力等各方面的不同,甚至部分差别较大。老师在组织教学方面,既要保证全面地指导课程顺利进展,更需要针对每位女生的实际,着重于个别教育。在准备授课前,老师需要明确每位女生的实际情况,尽最大的可能性掌握每个女生的心理特点,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更好地因势利导,取得教学的预期效果,甚至做得更好。

与此同时,性格是一个人在对待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比较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当我们明确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之后,即可有效地预见他在某种情况下将会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去培养他的性格。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对女生形成优良性格产生巨大的影响。如表现出自觉性、组织性、纪律性、果断性、顽强性、勇敢、机智、灵活、自制力、必胜的信念、积极、乐观、团结、友爱等。

篇(3)

近日,上海八中成立男子高中班申请获批,因性施教的观点在教育界再度引起热烈反响。因性施教是教育学上的一个重要观点,它认为根据两性心理发展及智力、学习能力上的客观差异与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能够更有利于学生发挥长处、弥补不足从而达到全面发展。本文从初中物理教学的角度,尝试对因性施教做简单探究。

一、男女两性差异及其成因

男女两性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存在差异,而且这种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有所不同。例如在观察认知方面,特别是对情感和主观意识波动的感知能力上,女性从小学起就普遍比男性强;而男孩的优势则更多的表现在对逻辑的理解与抽象思维的构建上,通常这种优势会在初中或之后更容易得到体现。又如在记忆能力方面,大量的研究表明,由于雄雌荷尔蒙对大脑发育的影响,女性的记忆容量远大于男性,但男性的记忆持久性却胜于女性。这种差异表现在初中阶段,女生更多的是心思细腻,拥有较高的EQ(情商),拥有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感性表达能力与专注力,但在以逻辑思维为核心的理工科上通常表现较为弱势;而男生则倾向于豪放粗犷,拥有较高的IQ(智商),在理工科目的空间想象力与抽象思维上比女孩有较明显的优势,但语言表达通常不如女生,且由于其好奇的天性显得缺乏专注力。

从成因上看,这种男女之间的差异最早是来自于生理因素,其次是后天教育中担任先锋角色的父母的影响。父母的期望对于孩子的影响不容忽视,例如男孩从小被教育需要阳刚之气,感性的文笔会被认为是娇柔做作;女孩则常常被认为不应对机械和物理逻辑相关的事物感兴趣。此外,学校的一些有意无意的做法亦强烈暗示与导致男女生的分化,如老师更青睐于文静不惹事、成绩优异的女孩,调皮、成绩差的男孩通常得不到认同,物理等理科竞赛重男轻女等。

二、因性施教的基本策略

基于上述认识,可以确认男女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因性施教完全可以作为因材施教的一个子分支而合理存在。

区别于其他学科,初中物理作为一门理工科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从内容上看,初中物理的课程设计中并没有包含过多需要死记硬背的硬性公式,相比之下它更注重于对如声、光、热、电、力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做简单易明的解释,重原理的解说而不是对数值的精确把握或演算证明。从目的上看,它更倾向于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对日常物理现象的思考能力。结合初中物理的特性与对性别差异的认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因性施教应遵循以下基本策略。

(一)纠正偏见,树立自信

根据多年的观察及长期的反馈,初中女生大都自认女性思维不太适宜学习物理,普遍对学习物理缺乏足够的自信;而在初中阶段,男生则由于学习成绩通常不如女生,同样缺乏自信。更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偏见亦同样存在于社会当中并影响到学生,因此很多学生潜意识中就自信不足进而导致物理成绩不理想。作为教师,应该主动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观点,树立学习信心,充分肯定他们的学习能力并加以正确引导,引领他们走出心理障碍与成绩低谷。例如对由于逻辑思维能力弱而对物理避之三舍的女生,可通过帮助分析初中物理的特点,鼓励其充分利用女性思维细腻的特点勤思进而善思,从而不断提高其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能力,增加其学好物理的信心。而对成绩并不优秀的男生,则需要更多的肯定其抽象思维的长处,并鼓励其发挥特长,树立信心。

总之,教师要从认同的角度从心理的内因入手,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偏见,发挥各自优势,树立学习自信,这是因性施教的基础。

(二)尊重差异,科学应对

(1)根据两性的风格差异区别对待。男生大多从小爱摆弄物体,玩具多是车辆、武器、工具等,并喜欢进行拆卸、安装,以至于改装,往往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相对于女生,对于物理现象,男生通常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而强烈的好奇心会产生求知欲望,可令其进行自驱动学习。因此,教学中可让男生通过实验或课外活动接触更多的事物,更好开阔他们的眼界,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发挥他们动手与创造的特长,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而女生小时喜欢的玩具多是布娃娃之类,对机械物体不大感兴趣,也很少主动进行探究,动手、创造能力较差。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她们倚仗的往往是较强的机械记忆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对女生应注重比现象更为细化的解释,而不是流于表面的公式定理记忆,这样才能将女生从机械学习中解放出来。例如教学《凸透镜的折射原理》,对男生可从课外实验做起,利用凸透镜的聚焦现象激发男生的好奇心,然后通过眼镜(凹透镜)的散光现象进行对比,男生会更容易自行理解两种镜片的聚集与散光原理。对于女生,课外实验也能更好的使其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女生并不擅长于抽象的思维,很难如男生那样自行理解其中的原理。因此,教学中,需要利用从空气到玻璃的两次折射,通过简单原理的组合来让女生理解镜片的聚焦与散光原理。

2.根据两性的能力差异区别对待。男女之间能力的差异是多元且层次化的,无视差异化等同地对待容易导致“扬短避长”,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在全面发展观的指引下,教师尊重性别的能力差异,让学生发挥长处,弥补短处,才是合理的教学之道。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最普遍的问题莫过于女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如男生。在教学中,我们应因性施教,灵活应对。如,应尽可能地通过实验向女学生提供客观现象,发挥其形象思维的长处,以弥补其在抽象思维上的不足;有意识地多用字母表示概念和物理意义,多用数学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并强调先进行字母运算,再代入数据运算;课堂提问少提一些判断题,多提一些“为什么”、“怎么样”之类的问题,引导其多角度考虑问题,培养其独立、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这种区别性教学,会切实有效提高女生的物理学习成绩。

总之,正确认识男女性别之间多元化、层次化的差异,通过区别化施教,因势利导,扬长补短,会让我们的物理教学事半功倍,值得我们积极思考、尝试。

参考文献:

篇(4)

1.1对象

随机选取平顶山市区6所中学(3所高中,3所初中),依据整群取样原则抽取所选学校一、二、三各年级学生,共发出调查表1000份,去掉填写项目不全的87份,有效问卷913份,有效应答率为91.3%。

1.2工具

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该量表[3]共有四个维度,13个因子,98个题目(正向题为47个,反向题为51个)。这四个维度是耐挫维度、社会能力及其倾向维度、个性维度和学习能力维度,其中耐挫能力维度包括合作能力和应付挫折及压力2个因子;社会能力及其倾向维度包括人际沟通能力、责任感和适应环境能力3个因子;个性维度包括自信、自尊、意志、进取心、调节情绪能力和乐观6个因子;学习能力维度包括注意力和思维2个因子。

1.3统计方法

运用SPSS10.0社会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t检验、F检验。

2.结果

2.1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学校差异和性别差异比较

分别对初中与高中生心理素质差异、男女生心理素质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初中生心理素质均分为3.1877,高中生为2.9281,初中生心理素质显著高于高中生(t=8.316,P=0.000)。在心理素质的各具体因素及分量表上,初中生的得分均高于高中生。

男生心理素质均分为3.0863,女生为3.0246,男女生心理素质均分无显著性差异(t=1.907,P=0.057)。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情绪调节能力、乐观、注意力、责任感、进取心七个因子得分男女差异不显著,应付挫折能力、适应能力、自信、自尊、意志、思维六个因子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另外,男女生在社会能力及倾向和个性分量表上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但男生在耐挫能力、学习能力分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2.2初中、高中各年级心理素质差异比较

对初中、高中各年级心理素质差异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心理素质均分都存在显著的年级间差异。方差分析的事后检验(LSD多重分析)发现,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一、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分都显著高于三年级学生,而一、二年级学生之间心理素质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初中生心理素质总均分显著高于高中生;在心理素质的各因素及分量表上,初中生的得分均高于高中生。这表明,就总体而言,初中生的心理素质显著优于高中生。这一结果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等人的研究[4]结果一致。高中生心理素质为何比初中生差呢?其原因值得深思。不少人在网上发帖感慨当前社会中“年龄越大、素质越差”,从小学、高中、大学到踏入社会,很多人的素质都呈递减趋势。这恐怕不仅仅是个人的原因,教育、社会也都难辞其咎。高中生的心理素质低于初中生,提示我们要对高中生加强心理素质教育。

王极盛等人的研究发现,从初一到高三,中学生心理素质呈递减趋势,年级越低,心理素质水平越高,年级越高,心理素质水平越低。本研究发现,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的确存在显著的年级间差异。方差分析的事后检验(LSD多重分析)发现,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一、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素质均分都显著高于三年级学生,而一、二年级学生之间心理素质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与王极盛等人的研究不很一致,原因可能与被试的情况不同有关。王极盛等人选取的是北京学生,研究距现在已过10年,学生的生活环境、心理状况必然发生显著的变化。针对本研究的结果,较为合理的解释是,初三和高三学生都面临升学,心理压力较大,出现的心理问题更多,因而心理素质水平显著下降。这一结果提示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逐步成熟,但是并不意味着心理素质必然同步提高。对毕业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应该是中学心理教育的重要环节。

本研究发现,男生在耐挫能力、学习能力分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其应付挫折能力、适应能力、自信、自尊、意志、思维六个因素显著高于女生。分析原因,这应该与男女生的身体素质、智力发育特点和社会的性别定型化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男生的身体较女生高大强健,对生活中遇到的种种挫折困难,男生有着天然的优势,比女生更具耐挫力、适应性和意志力,而这些反过来又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自尊感。同时,社会对他们的角色期待从某种程度上也强化了他们的上述心理特点。思维是智力的重要内容。现代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生智商虽然总体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各有各的优势、特点。一般来说,女生的空间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较男生高,而男生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则显著高于女生。本研究所测的思维,是指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所以,男生高于女生的结果是符合心理学规律的。

参考文献:

篇(5)

一、对象与方法

本次心理健康测验对象是黑龙江省阿城市一中2004级高中生,测试时间是2004年9月。从所得的有效问卷中抽取一部分作为研究样本,样本的抽取方法是分层随机抽样,每班抽取20份问卷(男生10份,女生10份),共220份问卷。

测验分析采用的工具是症状自评量表SCL—90(SymptomCheckList90),即90项症状校核表。使用的测验版本是汪征宇的翻译本,测验采用五级记分。将所抽样本数据录入电脑,利用SPSS11.0社会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高中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

研究得出,症状总均分大于或等于3分的学生有3名,占总人数的1.4%。在一个或多个因子上检出的人数是45人,检出率是20.5%。据表1可知,各因子均值(M)由高到低为: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偏执>敌对性>焦虑>精神病性>躯体化>恐怖。

有的研究者发现“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小学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占总数的10%左右,初中生占15%左右,高中生约为19%,并有逐年递增的趋势”。调查结果提醒我们,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我们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高中生的心理问题主要为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等,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对初中到高中生活环境变化的不适应,很多学生第一次住校,而且进入省重点高中,学生强强相遇,对自己要求较高,学习压力大;2)对学习方式变更不适应,高中需要学生具有更强的学习主动性,很多学生由过去初中老师的掌上明珠“沦为”普通学生,产生了心理问题;3)高中生源的差异较大,农村、城市学生聚到一起,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需要协调和相互了解;4)经济、社会的巨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些人面对变化后的不适应而产生心理压力,调整不好就表现出各种心理问题。

2.高中生与常模SCL-90各因子比较

从表1可知,高中生样本数据与常模统计比较后的结果是,高中生样本的躯体化因子显著高于常模(p<0.05),强迫极其显著地高于常模(p<0.01),人际敏感显著低于常模(p<0.01)。从各因子得分排序来看,位于前三位的在高中生样本组依次为强迫、人际敏感、抑郁,常模组依次为人际敏感、强迫、偏执。

从高中生研究样本与常模比较看,学生躯体化和强迫问题较多,应该引起重视,采取积极的教育措施。强迫是指主观上体验到源于自我的某些观念和意向的出现是不必要的,或其重复出现是不恰当的,但又难以通过自己的意志努力加以抑制,从而引起强烈的紧张和严重的内心冲突并伴有某些重复动作和行为。这种强迫的心理问题也可能引起“躯体化”问题,就是心理问题躯体化。

科学地休息和调控情绪,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闲暇时间有自己的爱好,在饮食上注意调配等措施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强迫和躯体化问题。

3.高中生SCL-90各因子的性别比较

由表2知,各因子≥3分的检出率中,男生在躯体化、强迫、敌对性、恐怖、精神病性5个因子上的问题检出率高于女生;女生在抑郁、焦虑、偏执3个因子上的问题检出率高于男生。经过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男女生在抑郁因子上有显著差异(P<0.05),女生明显高于男生,见表3。

从各因子分≥3的情况(检出率)和男女生各因子差异的显著性检验中发现,在心理问题上存在性别差异。因此,对高中生进行心理教育、辅导时要注意性别上的差异,有针对性开展心理教育工作。

有学者研究表明,“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性别差异女生在焦虑、抑郁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多于男生,反映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个特点,即女生大多感知细腻、思维具体、情感上脆弱、敏感、多疑及自卑自轻,她们产生内心冲突的机会比男生多,因此更易产生焦虑、抑郁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一结果同国内有关研究是一致的”。总之,性别的差异是生物基础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原因有待深入研究。

三、建议

2002年8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心理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笔者对在高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提以下几点建议: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出发点,师生共同确立活动目标,通过师生共同的活动,帮助学生学习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以学生学会自助为归宿,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整个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活动形式多种多样,诸如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谈话交流、行为训练等。心理教育活动课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会、感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2.建立心理咨询室,进行个别心理辅导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进行个别咨询与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心理室,排解学生的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问题进行诊断、矫治。”学生实际上是赞成学校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笔者对阿城一中2005级398名学生的调查显示:47.5%的学生赞成学校开展个别心理咨询(赞成课堂心理教学的占24.6%,赞成集体心理讲座的占27.9%)。

学校心理咨询是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教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巧,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递方式,给学生以帮助、启发和教育的工作过程。心理咨询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直接咨询、电话咨询、信函咨询、报栏咨询、网络咨询等等。

3.各学科教学渗透

各学科的教学都要求学生的各种心理活动的参与,要认识到智力教育与心理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道理。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满意的解决。通过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增加心理教育内容,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健康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以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心理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不仅扩展了心理教育的空间,而且还有利于各学科教育质量的提高。为此,心理教师不应将自己封闭于咨询室中,要积极与广大学科教师、领导交流教育教学心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学生心理资料的收集意义重大,许多资料具有保密性,由专职心理教师负责收集和管理。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可以了解学生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监控自我完善过程;为学校心理辅导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收集信息。

学生心理档案收集要全面,既要有班级和学校的团体资料,又要有反映学生个体各方面特征的资料;既要有数量化的资料也要有非数量化的资料。最为重要的是要从积累的档案资料、数据中分析总结出有价值的信息,而不仅是为了应付检查和存贮档案,要为师生和学校提供及时有价值的反馈,为有效开展高中生心理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篇(6)

长久以来,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性别差异对初中生学习效果有着显著影响这一言论,该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育者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也为部分学生学不好物理提供了有力的借口。但基于美国时代杂志中“WhosayawomancantbeEinstein?”一文中的相关理论研究可以得出,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性别因素对初中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并不明显,且现今国内从事科研及工程领域的女性比例也在逐年增高,由此必须转变教育者及学生的固有教学理念,以此为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物理学习中性别因素影响的传统观念

在传统观念中,男女生由于性别因素影响,其在思维模式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甚至于将理性思维与逻辑性思维都划归给了男生,而将感性思维与超现实主义思维都划归给了女生,这虽然不无道理,但显然存在较强的片面性与局限性。其认为,由于男性视觉感官较为发达,所以能够有效实现抽象化理论与具象化模型之间的转变,可以将原本物理理论转化为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再加上其思维能力上的优势,所以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存在女生难以企及的优势。而就女生来看,其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更倾向于习惯性记忆,轻视对物理知识客观本质的理解,在课程中容易受教育者主观意识的影响,再加上其多由感性思维与非逻辑性思维所主导,由此其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

二、初中物理学习成绩中的性别比较

基于传统观念以及现代教育理念中性别因素对初中物理学习影响所存在的矛盾,笔者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在本校中随机抽取两个班的物理成绩测试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男生与女生的物理成绩进行了系统对比,其结果显示,男女生物理成绩平均值都处在70~80范围间,且同批次考试男生与女生物理成绩差距不大,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其对比详细数据见表1所示。

三、初中生物理学习方法、习惯、兴趣、动机性别因素比较

为调查本校初中生物理学习方法、习惯、兴趣以及动机情况,笔者制定了与物理学习相关的问卷调查,以百分制计。本次调查涵盖初二全年级学生,其具体参数见表2。本次调研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主要让学生进行自主测试,根据其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评分,其评分均值见上表所示。结合问卷调查结果以及笔者对学生的观察可以得出,本校男女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其学习方法应用性别差异并不明显,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二)初中生物理学习习惯性别比较根据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及笔者对学生平日学习习惯的观察可以得出,在物理学习习惯上女生习惯较好于男生,能够采用教育者教授的方法自主进行学习,并能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但男女生在学习方面对比差异并不明显,并无传统视域下男女性在学习习惯上差异极大的问题,男生也多能够高效参与到课堂学习环节之中。该对比结果差异并不明显,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三)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性别比较在本次学习兴趣调查问卷的制备中,笔者主要参考了相关心理学及教育学基础理论,同时参考了相关专家的意见,以本校初二年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得出,男生学习兴趣评分均值为61.32,女生学习兴趣评分均值为61.45,对比结果差异并不明显,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四)初中生物理学习动机性别比较根据对初中生物理学习动机的比较可以得出,男生与女生对比结果差异并不明显,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四、结论

综上所述,根据笔者对本校初二学生物理学习中性别因素影响的调查分析可以得出,男生与女生在学习方法、习惯、兴趣、动机以及学习成绩方面对比差异不显著,存在较为明显的相似性,该结果与传统观念下男女性别对物理学习的影响存在根本性质上的差异。另外,结合美国政府鼓励男女分校制度的相关研究可以得出,女性学习工程及科学类学科的人数正在逐年增加,而男性学习人文艺术类学科的人数也呈现与女性相符合的情况。为此,可以得出,性别因素对初中物理的学习基本没有影响,所以教育者必须及时转变自身教育理念以及学生的学习观念,确保其能够正确对待自身物理学习的优势,并加强对女生的鼓励,以此消除其他不良因素给女生物理学习带来的影响,继而全面提高物理课程的教学成效。

作者:杨帆 单位:日照市体育运动学校

参考文献:

[1]武占玲.浅析性别差异对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影响[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7):7+15.

[2]李岩莉.初中物理学习中的性别因素的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06):98-100.

篇(7)

我做过准确的统计,在我们学校里,有51.9%的孩子父母外出打工,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也就不能在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时期,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和关爱。这些孩子在感情上没有依靠,在行为上总是徘徊在错误的边缘上,而学校教育中又缺少这方面的内容,所以他们难免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试想,如果我们能在学校教育中融入这部分内容,做到防患于未然,不是更好吗?我相信它的融入必将对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二、使用地方性教材和自编教材

教材是一种理想化的理论体系,德育的目标也不是依靠一套教材就能实现的。按照它的内容编排,每一个孩子都将成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好公民。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的学生能把教材上的理论背得滚瓜烂熟,却不能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行为修养。他们只是把这门课当作一门考试科目,把教材上的理论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完全地割裂起来。相比较国家大事,他们更愿意关注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而正是这些小事,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他们的生活。

立足实际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农村的实际状况和城市不一样,每一个学校的情况又大不相同,甚至于每一所学校中每一个班级和每一名学生的状况也不一样,我们怎能用同样一本教材来教育所有的学生。初中阶段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为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我们不能紧紧地盯住教材不放,我们完全可以把本地区本校本班中一些突出严重的问题,整理成教材运用到教学的实际中。

三、实行评价方式的变革

在用考试作为教学评价唯一方式的条件下,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思想品德课程就只是一门单独的考试科目,而很少有人关注它可能给学生带来的终身影响。设置这一门课程的目的以及教材编写者的初衷不是让学生把课本上的知识点背得滚瓜烂熟,却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完全相反的表现。当然,我们一直了解这种评价方式的弊端,所以在前两年曾经进行过改革,也就是在中考中,把思想品德由原来的闭卷考试变成开卷考试。当时我们都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既减轻了学生沉重的负担,又让我们开始把它作为一门实践课程来重视学生内在素质的提升。但由于它作为一门高考课程的性质没有改变,在诸多的反对声中,它只坚持了两年,又回归到闭卷考试的老路上来了。

其实,回归的根本原因还在于我们并没有探讨出一种更好的评价方式。相对于这种忽略过程的考试性评价方式,我们更加提倡那种由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性多元化评价方式。

篇(8)

新的时代呼唤课程改革,新的课标要求教育创新。女生和男生在智力上并不存在差距,我们一定要加强对女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突破她们的心理障碍,培养她们的实验技能,引导她们学好物理。具体的做法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消除女生做实验的惧怕心理

女生初次进入实验室,对于较为复杂的仪器(如天平的使用),或认为有危险的实验(电学实验)等,常常会产生心理上的压力,不敢动手操作。这时,如教师强制他们操作,往往会事与愿违,即使有一些学生勉强动手,也可能是无章无法,乱七八糟,甚至有些女生会半途中止实验,影响今后的实验情绪。对于具有这种心理障碍的女生,教师首先要指导她们熟悉仪器,了解仪器性能,熟悉操作过程,分解操作程序,让她们多接触仪器,以进行“心理减压”,消除惧怕心理。例如:有些女生在做连接电路的实验时,有“谈电色变”的惧怕心理,不敢操作。我在指导时,首先简单介绍“学生电源”的性能,故意用手指接触接线柱,以示并没有危险,再让她们从最简电路开始连接,直到符合实验要求为止。有时我也采用有意回避的方法,如背向她们指导其他学生实验,让她们的减轻“教师注意着”的压力,进行自我尝试。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激发女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喜欢哪一位教师,就对哪一门功课感兴趣,就能学好哪一门学科。在第一堂物理课教学中,我力争用幽默故事、谜语、脑筋急转弯、有趣的小实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留下物理有趣好玩的印象,让学生喜欢物理这门学科,同时也喜欢物理教师。这样女生会觉得与物理教师很亲近,从而消除对物理的畏惧心理。同时,我严格要求自己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尤其是女生。女生在心理活动上往往比男生敏感,好为一点小事烦恼,也易于因一句知心话而兴奋。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注意多与她们交流感情,注意尽量多地发现女生学习物理的优点,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和肯定。要充分调动女生兴奋的神经,让女生觉得学习物理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情。通过一些趣味性、参与性较强的实验激发她们的兴趣,如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摩擦力”时,组织她们亲自参与拔河比赛,赛后讨论“拔河比赛”的胜负力学问题,使她们对物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使女生真正实现从“要我学物理”到“我要学物理”的质的飞跃。

三、多做激趣实验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物理实验的水平和技能,也是推动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精心组织、梳理实验内容,找准学生兴趣的最佳触发点,并因势利导,使她们产生的兴趣不只限于一时的好奇。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初中女生接触生动的物理实验和现象,并让她们多做实验,在情境中捕捉各种信息,产生各种疑问分析信息,并引出各种设想,这样才能提高她们物理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培养她们学习物理实验的兴趣。

教师可从初中女生感兴趣的实验现象入手,要打破向学生“灌实验”的观点,鼓励她们大胆操作,通过主动地探索和积极地思维获取结论,从而提高她们学习的兴趣。如:在讲解机械能守恒时,我做了滚摆、锥体上滚等实验,并介绍了与之相关的“怪坡”现象;在讲解静电学时,做了静电跳球、静电摆球、静电滚筒、静电除尘原理、避雷针原理、电风吹火等实验。这些实验使学生眼睛一亮,许多女生都跃跃欲试。

篇(9)

根据大量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经验,初中生在学习物理方面会受到性别因素的影响。由于初中物理学科本身比较抽象,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初中男女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男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比较强,而女生则偏重于感性思维,因此男女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探究能力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同时,男女生的物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也不同。尤其有些学生的思维定势比较明显,导致男女生在物理学习方面呈现出了多维度的差异。

一、初中物理学习中的性别差异概述

现阶段,我国初中几乎所有教师都认为在初中物理学习方面男女生存在差异,并且大部分物理教师认为男生的物理成绩更优异,极少数教师认为女生的成绩更优异,只有一小部分教师认为男女生的物理成绩没有差异。可见,由于教师的个人教学经历和性别偏好不同,他们对物理学习方面性别差异的认识还无法达到统一。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教师普遍认为男女生在物理学习方面存在差异是从初中阶段就开始的。换句话说,初中生在刚开始接触物理学科时,就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

教师根据自己的物理教学实践和在物理学习方面的感受,经过观察和分析,可以准确判断这种差异。具体来说,教师主要是根据物理学资料、教学实践和自己学习物理的感受等方面做出准确的评判。同时也有很多教师是从学生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情况、学生课堂听讲情况和学生的物理成绩等方面总结出男女生在物理学习方面的差异。此外,教师普遍认为男生在物理实践操作能力、物理应用能力、物理学习方法和物理学习兴趣等方面优于女生,而在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女生更占优势。基于男女生性别差异的归因,教师普遍认为在智力方面,男女生]有明显的差异,主要差异是男女生的非智力因素。同时我国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角色认同会影响不同性别学生的物理学习。教师普遍认为男女生学习物理存在差异主要是由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男生在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方面处于优势地位,而女生在想象力和记忆力方面占优势。此外,教师认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对学习效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男生对物理学习兴趣更浓,而女生在物理学习动机和意志品格方面处于优势。

二、基于性别因素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探析

由于性别对学生的物理学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站在性别角度考虑教学策略问题。大部分教师在物理教学活动中不考虑学生的性别因素,也有极少数教师认为物理教学中应该侧重女生。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师在促进不同性别学生的物理学习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具体来说,教师对每个学生应该有共同的要求,并且要引导学生树立自信,提升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长处,引导学生及时巩固物理知识,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感受到成就感和乐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消除学生对物理的恐惧情绪,采用兴趣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技巧点拨,充分体现物理学科的科学性和应用性,对学生思维的方向性进行强化。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忽略学生的性别差异,调动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同时教师可以根据男女生的生理和思维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可以让男生展示自己物理操作方面的能力,让女生展示自己基础知识记忆方面的能力,增强学生物理学习的信心。此外,教师应该培养女生勤学好问的学习习惯,引导男生将物理基础知识学习扎实,同时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练习的学习习惯,不仅让学生掌握物理理论知识,更要提升他们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学科需要学生具备理性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男女生在物理学习方面受到自身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应该根据男女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文章首先概述初中物理学习中的性别差异,再探析基于性别因素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初中物理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岩莉.初中物理学习中的性别因素的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6).

篇(10)

首先,女生大多细心,上课时听课认真,笔记整洁,完成作业的态度较认真。但女生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消极地对待困难,大约有40%以上的女生在做作业时总是要看别人的作业。同时,做作业遇到问题时,她们常常相互讨论,不求甚解。演示实验中教师让学生观察现象时,她们虽然观察仔细、认真,但不善于进行思维和联想,造成对概念认识的不充分、不深刻。据统计,在进行分组实验时,特别是初三电学分组实验,有40%以上的女生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完成实验,若在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很多人常常不知如何排除。

其次,很多女生性格内向、羞怯,不敢大胆质疑,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这就成为她们学好物理的一大障碍。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女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见到一个现象,习惯于问一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启发女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引起大家疑问。

二、充分了解女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方式

从思维方式来看,女生倾向于模仿,在处理问题时注重部分与细节,但对全局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却把握较差。相当数量的女生,在考试中基本题的失分率较低,而综合题与灵活性较强的题失分率较高。这充分说明了女生所习惯的那种模仿,注意细节而忽视全局的思维方式,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她们物理成绩的提高。从记忆方式来看,女生偏重于机械记忆,记忆面较广。对物理基本知识的学习,单凭机械记忆,应付记忆能力的考查还勉强可以,但随着物理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物理教学的目的已经转到要把生活――物理――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并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学习物理知识重在把它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适应于社会,这样仅仅机械记忆就难以奏效了。

从教育方法的影响看,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初一的全部学习活动过程中,所学习的内容较多的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并且老师讲解比较全面,这样就有意无意地强化了学生的机械记忆功能,助长了她们套用模仿解决问题的方式,注重细节而忽略全局的思维倾向。许多报告中指出:由于女生的左半球的早期优势化,导致她们形成了倾向于模仿,注重细节的思维方式。所以,小学阶段许多女学生成绩比较优秀,她们的那种记忆方式与思维方式能够应付所教内容的学习,这种暂时的成功确认了她们原有的认知方式。而从初二开始,学习物理不仅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出现更多的是“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她们原来的认知方式开始不适应了。对物理她们充满着好奇,学习过程也感到不难,但一接触到实际问题就无从下手,以至于对学习物理失去了信心。

三、讲究方式方法,科学指导,养成习惯,培养兴趣

从初一到初二,对很多女生来说是一个始料不及的变化过程。初一各科成绩遥遥领先,稳坐第一的她们在初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后一下子被甩在后面,突如其来的变化使她们很彷徨。在这一关键时期,如果物理教师没有及时地去关注她们,试想她们会怎样呢?我认为,在初二加强对女生学习物理的指导是物理教师应具备的重要素质。

1.物理教师要做好启蒙阶段,物理教学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

对于刚涉足物理学的初中生来说,求知欲是异常强烈的,喜欢观察各种自然现象,但不懂得如何归纳这些现象所揭示的客观规律,很大成分是由于好奇心的驱使,而正是这种好奇心诱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基础。因此,教师要用实验为物理教学开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在实验过程中,顺势把学生从观察事物发展变化的形象思维带入摸索客观世界规律的抽象概括。通过实验,让学生从实验中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知道物理理论不是人们头脑中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归纳总结大量客观自然规律的结果。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多分析,多比较,多概括,养成研究和探讨的习惯,让更多的女生观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课堂上精心设计提问,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对成绩较差的女生可以进行“什么是”的“回忆提问”,甚至是“是与否”的提问,如什么是力等;对一般学生可进行“为什么”的“理解提问”,如为什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对优等生应进行“运用提问”。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可以尽己所能,从而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在乐观、开朗、舒畅的情绪状态下,从事持续的智力活动。

2.认识女性的智力活动特点,消除女生不如男生的偏见,发挥自身优势

心理学研究表明:女生的智力总体上并不差于男生,但社会的偏见,总认为无论如何女子不能与男子相比,他们用男女体力上的差异来代替一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女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习信心,培养持久兴趣。女生有广泛的爱好,美好的理想。教师可以向她们介绍校内外女生物理成绩优异的事例,也可以给她们介绍一些女科学家的故事,如屠呦呦等,使她们心存大志,从而激励她们对知识的追求和学习的良好动机和自强不息的信心。其次,要注意保护和利用女生自身的优势。女生学习认真,思路清晰,数字算得特别准,只要会的问题大多可得到满意的结果。教师要抓住这一优势,使女生形成优越的心理因素,使她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自胜的信心去解决各种知识难关。

篇(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心理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而且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催化剂。加强学生心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班主任在日常班级工作中应大力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一、开设班级心理教育课

我按学校要求利用班会和思想品德课系统的传授有关心理教育的知识,根据初中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及独生子女的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1、开展各种活动。包括学习方法指导,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卫生保健等。在这方面我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学科系统的学习方法书籍,结合自己的情况写出心得体会,在学习小组、班级中进行交流,或宣传、或口述、或张贴,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尤其针对班级中学生客观存在的不同情况,让在不同层次上各有进步的学生典型代表进行现身说法,特别听取一部分同学正确处理好学习工作两不误的经验。组织学课课代表开展学科知识竞赛,参观一些有关的科技展览,班级中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建立学习小组,“一帮一”的师徒关系,开展比赛,进行量化显示,定期开展作业展评,优秀试卷展评,学科小报展览,从而从点点滴滴处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态度端正、勤学善思、严谨求实、互帮互进、“二先两后一总结”的学风和“独立完成,字迹工整、格式规范、及时改错、按时上交”的文风。尤其帮助后进生分析其不想学的心理障碍,开展师生内心对话,面对面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信,摒弃厌学情绪,积极上进,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如班中郑某、王某就是由后进生转为中等生的心理教育成果的典型例子。

2、进行情感教育。包括健康的情绪、高雅生活情趣、真挚的同学友情、崇尚的爱国情感。初中学生情绪丰富而强烈,起伏变化大,往往难以调控,这常使学生不能专心,善始善终做好每一件事,干扰学习、生活,甚至还影响同学的友爱与团结。班中的卫生委员李某,情绪高涨起来像火山,恨不得一个人将卫生区扫完,情绪低落起来像泄气的皮球,因一点点小事不顺而灰心丧气、闷闷不乐。为此我在班级中开展“中华魂”的读书活动,结合先进人物事迹讲理想、将人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习徐洪刚的事迹等。随着学生独立意识的不断曾庆,强烈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因此同学友情成为他们特别渴求的心理需要。学生特别注重学生进行正常交往,尤其防止男女同学的交往过密成为初中班主任工作直接遇到的现实问题。我针对全班进行有关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如何以恰当方式表达男女同学友情。从而要善交益友,广交诤友,比如把那里的一些学习差的学生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不愿和学习好的同学交往,有时个别学生还和校外一些不务正业的青年结合在一起,看录像、下馆子,沾染了吸烟喝酒的恶习。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家长的配合下,共同做好特殊学生的思想工作,同时专门安排一些学习好的同学主动和他们交朋友,打消他们的自卑感,影响带动他们把精力转移到学习上来,使他们感到自己和学习好的同学在一起,除学习进步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平等的健康心理,堂堂正正做人。针对如何建立男女同学友情班级设青春期教育讲座,打破男女同学之间的神秘感。学会自爱,爱护自己的尊严和名誉,珍惜自己的人品和人格,懂得保护自己。同时防止早恋的发生,张然难免有个别男女同学出现。比如班中一位女生和初三一名男同学来往密切。这位女生一方面不愿失掉男同学对她的关心,但又怕这种交往影响她学习矛盾心理折腾的她整夜失眠。我知道后分别对他们进行思想谈话,理解他们的情感,教育他们现在的任务是学习,特别帮助这位女生调节心态,抑制冲动,使其产生调节能力,并且在家长的协助下,经过十多次的教导,该学生顺利走出焦虑、苦恼和躁动不安的早恋泥坑而安心学习了。

除此外,更重要的是经常不间断开展丰富多彩的有意义活动,培养学生的高雅情趣和崇高的爱国情感。班级组建各种学科、课外兴趣小组,读书小组,开展“中华魂”读书活动,经常将绘画、音乐舞蹈摄影书画等小组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表演,了解祖国的历史文化,展示自己的才华,满足学生渴望表现自己的心理特点,结合时事进行爱国思想教育。带领学生参观当地名胜古迹,纪念碑,烈士陵园,产生热爱家乡山水,增进爱国情感,开展我心目中的真正“名星”演讲讨论会,学习徐洪刚、雷锋、等模范人物,树立真正的人生价值观。

3、进行健全的人格教育,包括良好性格的培养和娇洽学生不良性格。建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心理自我调适。针对有些独生子女从小养成懒惰、依赖的不良习惯,任性的性格,我就有意识创造条件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从改变习惯到改变性格,扬长避短,尤其是克服性格的弱点,比如班中的阎某小学上课养成多动,不能够专心听讲的不良学习习惯,爱做小动作,他座位的周围同学经常向我反映,想调座位不愿和他坐在一起。阎某的自控力较弱,科任教师和学生对他都有意见。但我同时也发现这个学生特别热爱劳动,劳动值日不偷懒,不怕脏,于是,我抓住这点让他他担任卫生小组长,并且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最吃苦的精神,帮助他在同学心目中树立威信,同时教育他做一名生活的强者,帮他制定改正缺点的时间表,并让同学监督,当他不注意听讲时,教师同学就加以暗示,使他觉得要维护自己在同学心中的良好形象,就得改正缺点,久而久之,他渐渐改掉了爱做小动作的毛病,听讲认真了,还积极回答问题,学习也一点点进步了。又如班中的一好学生葛某某,由于做事迟缓,拖拉,有时考试题还未来得及做,收卷时间已到,影响她的学习。教师就有意要求她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加快速度一分钟内完成,督促她做事要快,干净利落,不要拖泥带水。同时要求她定出目标,卡住时间,增强时间观念,现在她的性格明显转变。

二、将心理教育同学校、班级活动紧密结合,融教育于活动之中

坚强的意志和开拓进取的品质的培养和塑造离不开集体,更需要在集体生活中汲取思想营养,获得精神动力,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对每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班级的各项活动很多,学校的春季达标运动会、秋运会、冬运会、冬季百日锻炼,广播操比赛,在其锻炼比赛的过程,既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又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感。帮助援助贫困的同学,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开展社区“热爱家乡,美化城市”的卫生清扫活动,“红领巾”助残活动等等,使他们充分体验到体育锻炼是培养自己坚强意志的大好时机,在锻炼中教师不断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且加强挫折教育,培养开拓进取的品质。事后学生日记中写到:当我想退缩时,想到老师的教导使自己产生无穷的力量,坚持跑了下来,锻炼自己的意志。

三、将心理教育融于日常的养成教育之中

结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心理教育。在中学生中进行基本伦理道德教育和基础文明行为的训练,既帮助他们树立基本道德观念,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又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从而把心理教育落到实处,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做到知与行的统一。一个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就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养成的。比如《守则》要求:遵规守纪,注重仪表。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吐痰,不扔纸屑,不吸烟,不喝酒,将这些纪律要求从点滴小事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特别是针对本班学生学习基础差,行为差,进行有关不良后果的心理教育,养成遵纪守规的习惯正是培养坚强意志的过程,又如通过为灾区捐款捐书活动,迎建国六十周年大庆的演讲,歌咏活动,以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的心理上升到民族的自尊心,又培养了爱国主义,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强大,才能更加增强民族自尊心,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