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数学探究小报大全11篇

时间:2023-06-30 16:01:5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数学探究小报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数学探究小报

篇(1)

引言:

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进步,国内的教育研究也有着很大的提高。对小学生的受教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通过各种教学模式的不断出现,为教学带来很大的便利,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传统课本中的知识受教,单调没有色彩,不能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度。电子书包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其教学方式生动,提高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不仅帮助学生提高了学习水平,还减轻了老师的授课负担。

一、电子书包的基本特征

电子书包是一种新型的科研成果,是一种可随处移动的设备,通过装置软件和硬件设施,将数学教学内容存储到相关软件平台的新型电子书籍。其中包含学生学习的各种资源、促进学生学习的软件等。通过电子书包的特点,很好的促进了学生们的学习。

1.可移动性能

电子书包比较轻,方便携带,打破了传统书包沉重、不方便携带的弊端。电子书包不受网络限制,可以随处移动使学生可以在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下随意学习,增加学习机会,可以自由学习。

2.学习资源多元化

电子书包相当于电脑的存储量,可以随时加大学习量,丰富其内容。电子书包在播放学习资料后,增加练习模式和测试模式的功能。书包中可下载动画等教学方式的学习资源,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学习方式个性化

电子书包是多样化的,老师可以通过电子书包来了解学生们的实际学习情况,可以随时收到电子书包对学生们测试的反馈。进而加深了老师对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了解,快速的帮助学生们分析并解决问题。

4.电子书包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探讨

小学教师需要通过电子书包的性能了解学生的认知和学习情况,将电子书包的作用充分的发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质量。老师可以通过了电子书包制定,由了解到训练再到巩固的训练模式,使学生们能良好的领会学习中的知识规律,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也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水平。

5.在小学中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般传统教学课堂都是老师来讲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而且对于枯燥无味的学习方法也产生厌恶感。电子书包相反,电子书包中的教学模式通过生动、活跃的方式体现给学生,使学生亲自参加到教学概念形成的过程中,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法来强化对概念的定义与理解。通过课后的测评练习来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6.对教学中的应用模式进行练习

对课堂知识练习和巩固是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条件。要想学生们全面掌握足够的知识量,课堂的知识积累量也要足够全面。课堂练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基本概念的情况下,对知识进行更牢固的掌握。通过课堂练习,学生们还可以对自己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反思。老师们也可通过课堂练习对于学生们的答题效率等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做进一步的了解;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电子书包的应用效果

1.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理解还不成熟,只是将兴趣过多的建立在新鲜事物上。电子书包正好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将丰富的图片、视频以及动画等教学资源下载到书包中,不仅强烈满足了小学生的好奇心理,还激发了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们在快乐当中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2.丰富小学教师的课堂

传统数学教学中,数学老师只是根据书本知识来进行片面性的讲解,使学生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降低,电子书包中有教学管理平台,老师们可通过教学平台来及时掌握学生们具体的学习情况,以此来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习进度,也改善了授课方式,也起到了丰富数学教学课堂的作用。

3.加强数学教学中老师和学生的互动

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枯燥,多数是老师对学生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造成师生互动时间不够多,对学生学习的情况掌握不好。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通过电子书包的应用来提高课堂中师生互动的频率,最终将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展现给老师。

三、结语

通过上述可以概括,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进步,学生们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与接受也收到了很大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的应用电子书包,不仅提高了学生们对数学的积极性,更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提高了小学数学科目的成绩。我们还要不断的研究并改善电子书包中的不足,为以后能够进行更好的教学奠定基础。

篇(2)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要求“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努力为每位学生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1]电子书包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培养创新人才、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以其教学资源丰富性、内容展示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师生互动实时性、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测评反馈的即时性等特点深受一线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喜爱。笔者将立足于以电子书包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活动,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展开研究。

一、教师教学行为及其有效性

教师教学行为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获得成长,教师所采用的一系列问题解决行为。[2]教学活动中一切影响学生学习的活动和表现都视为教学行为。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教师的教育观念,职业责任感、效能感,心理健康状况等,这些因素都需要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加以体现。[3]课堂上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理解教师的要求、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个性品质,因此教学活动各环节中的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都将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表现为教师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的知识,达到预设目标和预定效果。[4]基于电子书包的课堂中,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表现为教师熟练操作电子书包终端,将电子书包作为教学工具与传统教学进行整合,并合理有效地应用电子书包的各项功能,使教学活动流畅、高效,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二、基于电子书包的课堂中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问题的分析

电子书包是一个完整的教学应用系统,它为教学提供了数字化的教学环境,承载着丰富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且具有网络支持与服务功能,支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互动。[5]相对于“粉笔+黑板”的传统课堂教学环境和“教师机+投影仪”的多媒体课堂教学环境,基于电子书包的课堂环境是由通讯网络、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电子书包教学系统以及教学终端构成。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通过登录账号,操作教师端和学生端,进行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基于电子书包的课堂中,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电子书包应用的形式化、操作能力不足等方面。

1.应用的形式化

由于教师担心使用电子书包会打破原有的教学结构,打乱原有的教学流程,所以教师应用电子书包趋向形式化。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是使用电子书包呈现图片、音频、课件等多媒体素材;还有部分教师无法根据电子书包的功能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他们只是生硬地将其加入教学活动。

2.操作能力不足

操作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基于电子书包的互动教学课件的制作、使用,以及互动教学系统的启用。大多数教师对电子书包功能及操作方法比较陌生,因而独立完成互动教学课件成为许多教师面临的难题。例如,不知如何查找并应用电子书包资源库中的丰富教学资源,如何在课件中添加适当的互动元素,如何在使用互动教学课件的过程中体现互动性及高效性等。通过启用电子书包课堂的互动教学系统,教师和学生可以操作电子书包终端开展教学活动,教师依据测评系统的数据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对互动教学系统框架缺乏整体认识以及操作不熟练,部分教师不能展现教学的趣味性和高效性,也不能灵活地展示教学内容,更不能适时完成试题的发送和测评结果的统计分析,最终不能准确地把握班级及每位学生的学情,也无法监控整个教学过程。

3.功能使用的局限性

电子书包除了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高效科学的教学软件外,还具有很多个性化、人性化的功能,如互动视频的录制、微课、互动题板、错题好题的收录等。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在教学中教师很少涉及微课、互动视频的录制,而且错题本、好题本的功能也经常被忽略。

4.互动反馈不足

基于电子书包的课堂教学中,教学互动存在着许多有待改进的方面,如互动环节时间比重过大,导致教学活动安排不合理;互动试题类型过于单一,判断是非的客观题型过多,不利于教师分析掌握学情;在提问过程中,没有体现随机性等。在教学活动的反馈环节,教师教学行为也存在不足:一是教师不能通过统计分析的数据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二是在测评过程中不能针对不同表现的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三是不能根据测评结果对学生展开区别教学。

5.设备及网络设施不完善

基于电子书包的课堂教学环境是依靠网络和设备终端搭建的,网络的稳定性和设备的运行速度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活动。通过教师端和学生端进行互动教学时,网络的稳定性将决定能否实现即时性互动,进而影响教学活动的节奏和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在练习训练环节,设备终端的运行速度过慢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在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学习任务。

三、基于电子书包的课堂中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问题归因分析

1.教师的教学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教学观念常作为一种无意识的经验假设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只有教师意识到基于电子书包的课堂教学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才会积极地开展基于电子书包课堂环境的教学活动,并努力完善教学行为。

2.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信息技术素养是指利用数字技术、传播工具和网络来获取、管理、综合、评价和创造信息的能力。电子书包作为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化科技产品,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将影响其操作电子书包的水平、电子书包与课堂教学融合的深度以及在教学中对电子书包功能的挖掘和应用能力。

3.教师的实践经验

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教学实践有效地认知、监控教学活动来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电子书包作为新型教学工具进入传统课堂教学的时间尚短,教师对基于电子书包的数字化教学环境还比较陌生,对电子书包的教学系统和功能特点缺乏整体性的认知。在电子书包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也略显不足。

4.教师的创新能力

电子书包在为传统教学提供数字化的教学环境、丰富的教学资源、先进的技术手段、多样的互动方式的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模式、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理念提出了要求,也对教师的创新能力带来了挑战。基于电子书包构建的数字化教学环境,教师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识与教学经验将电子书包的功能嵌入教学过程中,实现对传统的教学各环节进行改革和完善,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完成有效的教学,将考验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

5.学校文化

学校作为教育场所,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长,也制约着教师的专业发展。其中对教师发展影响最大的就是学校文化。学校文化一般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学校对电子书包终端设备的维护和更新频率、网络环境的搭建,学校对开展基于电子书包课堂的教学活动的力度,组织关于电子书包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培训以及课后的反思交流活动的积极性,都将间接地影响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四、提高基于电子书包的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对策

1.丰富教师的实践性知识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指具有教育情境性的、常以案例的形式获得的程序性知识。[6]教师应积极地开展基于电子书包的课堂教学活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处理,认真完成互动课件的制作。课中熟练操作终端,通过使用电子书包教学系统实现有效教学,不断地积累电子书包课堂的教学经验。

2.提高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主动对其进行计划、检查、评价、反馈和调节的能力。教学监控过程一般从教学活动的反思开始,学校应提倡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提高自我觉察水平,从而提高教学监控能力。学校可以积极地开展学生评教、教师间评课,以及课后的教学心得交流等活动帮助教师进行反思,从而帮助他们不断调整和完善自身在基于电子书包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行为。

3.积极开展电子书包产品的培训工作

电子书包作为教育领域的新事物,在课堂教学中被接受与应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需要商家、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商家应配合学校为教师开展一系列针对电子书包的功能、操作等的培训。教师只有清晰地认识电子书包构建的数字化教学情境,并对电子书包的系统功能具有整体的感知,他们才能够在教学中熟练地操作电子书包,保证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五、结束语

基于电子书包的课堂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原有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评价带来冲击,而基于电子书包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有待提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一直都是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因而,教师应基于电子书包的课堂教学环境对教学行为进行调整和完善,以确保其有效性。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通过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得以体现,所以仅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够全面,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学生的学习成果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进行反思。

参考文献:

[1]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2]徐新.中小学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9.

[3]罗雅萍.成功的课堂教学来自于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8):81.

[4]孟萌.语文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篇(3)

以往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通过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方式会在每个孩子的身上得以积淀,因而当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时,并不是一张白纸,他对所学的新知识已经具备了富有个体经验特征的理解,尽管有时这种理解未必是正确的,但如果教师把它作为一种资源加以适当的利用,将会在教学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比的意义”时,很多教师会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放在“同类量与不同类量比”的比较学习上,结果在学习结束后,发现学生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第一,尽管教学中多次强调:用比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时,要注意叙述的顺序,弄清是谁与谁的比,不能颠倒位置,但学生在学完后仍不断出现错误。

第二,学生对于“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这一比的本质意义不甚理解,看不到在比中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其实这两方面的问题是有关联的,正是因为学生对于比的本质意义不够理解,从比中看不到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才会忽视两个数的位置关系。为此,我们从关注学生已有经验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实验教学和研究分析。

1.抛出问题,发现问题

我们选取了接触上述知识的班级,对学生进行了学习前测,以电饭锅煮饭为生活情境,把“米与水的比是2:3”这句话直接抛给了他们,让他们谈谈自己的理解。大多数学生认为“米与水的比是2:3,就是指米2杯、水3杯”,他们看到的只是数字2和数字3,这是最为直观的认知经验。虽然距离理解比的意义很远,但教学却可以从此处拉开帷幕。

2.多元理解,逐步清晰

“你们认为米与水的比是2:3,就是指米2杯、水3杯,那这里的杯子可以是2大杯米3小杯水吗?除了杯子,可以是碗或勺子吗?”学生通过讨论,一致认为可以使用同样大的各种不同容器。

“此时,你又怎么理解米与水的比是2:3?”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米2碗、水3碗。”“米2勺、水3勺。”直到理解了其真正的意义。这时在孩子们的眼里看到的2:3,不再只是直观的数字2和数字3,他们已经能感受到2和3表示的抽象意义,原来,从直观到抽象的路并不遥远。

3.引发风暴,完善经验

“米与水的比是2:3,如果米4杯,水要几杯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多数学生认为是5杯,少数学生认为是6杯,并为此争论不休,他们分别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甲方认为:从米与水的比是2:3看出,水比米多1杯,所以当米是4杯,水应该是5杯。

乙方认为:从米与水的比是2:3看出,米是水的三分之二,所以当米是4杯,水应该是6杯,此时米仍然是水的三分之二。

乙方还对甲方的观点提出了质问:“如果米4杯,水5杯,米就占水的五分之四了,这样的话,米与水的比还会是2:3吗?”甲方默然。

显然,在这场经验风暴中,无论甲方还是乙方都已经开始关注“2:3中的2和3之间的倍数关系”了,由此看来,对于“两个数的比表示两个数相除”这一比的本质意义,尽管孩子们尚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理解,但已经渗入到每个孩子的经验系统。

二、解读学习当下的经验,在反思中建构数学

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从算术中具体的、确定的数和式子,到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某一范围的、可变的、或具有一定关系的数和式子,这是认识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因此,“用字母表示数”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1.一道练习,解读学情

正因为“用字母表示数”这部分内容的特殊性,许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探索,如在教学中引入儿歌、游戏等,采用多种手段力图使抽象的学习内容具体生动化,产生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但在教学后我们发现,学生在完成这样一道练习时仍然存在困难:三个连续的自然数,第一个数是a,第二个和第三个数分别是( )、( )?许多学生填了b、c。原来他们在填充时想到了a、b、c的字母表,所以会顺着字母顺序填下去。看来,有些经验对学生的学习是起干扰作用的。但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学生在中年级已经学过用字母表示运算规律、用字母表示图形公式,因而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理解“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某一范围的、可变的数”并不感到困难,但深入理解“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能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却一直是教学中难以迈过的一道坎。学生之所以会填错,主要是未能关注到用字母可以表示连续自然数之间的关系。

2.经历对话,建构经验

儿童自身知识的习得和经验的获得,是他们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的,对话在学生的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新课教学中大胆引入了上述易错题。当多数学生呈现a、b、c的答案时,个别学生提出异议:“如果填a、b、c,可以表示任何自然数,如2、5、9,但不能表示是相邻的自然数。”同学们若有所思,纷纷觉得自己最初的答案过于草率,开始思考和讨论“相邻的自然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应该怎样用字母表示出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这时的对话,既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更有学生与自我的对话,在经历对话的过程中,学生逐步完成了对“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意义建构。

三、形成指向未来的经验,在拓展中应用数学

维基百科这样给“经验”定义:一般概念包括了知识、技巧,是体验或观察某一事或某一事件后所获得的心得并应用于后续作业。由此可见,经验的存在意义在于应用,而且是指向未来的应用。对学生而言,即通过学习,获得对未来发展有持续作用的经验。

一位名师曾尝试在二年级教“鸡兔同笼”问题,我们很好奇,如此复杂的中国古代数学名题,如何让二年级的小朋友们学明白呢?

在课堂上,教师首先通过情趣盎然的动画,呈现简化了的问题情境:“鸡兔同笼,头共10个,足共24只,鸡和兔各几只?”接着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研究。大多数孩子一下子无从下手,很茫然地看看题目又看看老师,有的孩子开始和同桌小声嘀咕:“我觉得有4只兔,你呢?”还有个别孩子拿着笔在纸上漫无目的地画着什么。这段时间,有的教师认为是被浪费的“无效教学时间”,其实对于儿童而言,恰恰是最为宝贵的“自主读取经验时间”。

1.教师从中能发现儿童认知风格经验的不同。即倾向于场独立性学习经验还是场依存性学习经验,从而在后续的学习中提供不同类型的学习支持和帮助。如对喜欢画画的孩子可以问问他:“你想画什么?兔子还是鸡,各画几只才对呢?”对热烈讨论的孩子可以问问他:“你猜有几只兔,几只鸡啊,怎么知道猜得对不对呢?”对苦思冥想、无从下手的孩子可以启发他:“你听听小伙伴们在说些什么,看看他们在画些什么。”

2.孩子们不同的研究策略,其实代表了他们读取经验的路径。和同桌小声嘀咕的也许正在尝试猜测结果,画画的孩子也许是想用画笔验证结果,茫然的孩子虽然在一刹那表现出“经验读取空白”,但在观察周围同学的言行后,会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

篇(4)

一、前言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家庭作业也要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而传统家庭作业片面强调知识技能的重要性,凸显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忽视合作,最终导致学生片面和畸形发展。展望如今愈演愈烈的新型家庭作业--数学小报,其以多样化形式呈现,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发展。

二、传统家庭作业的现状

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家庭作业不仅成为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也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作为课堂教学延伸的家庭作业却面临着“萎蔫”的现状,比如:不管学生有没有学会,也不管学生答题的时候是易如反掌还是困难重重,教师对每个学生做作业的数量和完成的要求却一视同仁;大多数作业以巩固基础为主,拓展思考为辅,形式单一化;重视独立完成,轻视合作交流;有时进行反复机械地练习,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却很小……总而言之,种种原因都严重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传统家庭作业进行改革,设计合理优化的新型家庭作业,融趣味性、层次性于一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数学小报――一种新型家庭作业方式的实践

1.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合作能力。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小报的创作关键在于兴趣度。而在传统家庭作业中,教师把目光过多的聚焦在书本和作业本上,学生的思维长期被局限在书本和作业本提供的情境当中。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曾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跳一跳,摘桃子”,其意思也就是通过一些“挑战性”的作业增强学生的 “饥饿感”,从而激发和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如在教授《观察物体》这一内容时,教师不应让学生只局限于对五个正方体学具所搭建图形的观察,而应“放长线钓大鱼”,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不同方位的观察并动笔画下来,以此为题材创作一张数学小报。过程中势必会引导学生学会在思考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激发学习兴趣。

创作数学小报的过程中,学生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完成有特色的数学小报。一般由两三个同学合作完成,他们共同设计,然后分工抄写、美化。当然,数学小报的完成既要考虑内容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又要考虑排版的新颖性和独特性,使整体效果别具一格。经历如此的创作过程,学生能够轻松地完成数学小报,并从中不自觉地树立起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最后,学生因为合作而获得了成功,而这种成功的喜悦却是前所未有、溢于言表的。

某位同学在数学小报中这样描述着创作体会:“到现在为止,我已经和同学们一起合作完成了三期数学小报啦,我发现通过合作我们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分工都很明确,只用了一小时就可以把数学小报做完!同时,我也因此感受到合作的力量大,合作的乐趣多,合作能使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2.增进学习信心,提升应用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用自己稚嫩的手加上大脑,进行深入思考之后,绘制成的数学小报。也许,它们不精美、不华丽,但却是学生绘制创作的“报纸”。所以我们不仅要对学生“多点鼓励,少点指责”, 而且要对学生“多点温情,少点冷漠”。只要是学生完成的数学小报,不管完成的质量如何,都应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调动学生的创作信心。我们还应看到学生创作过程中的变化,对于创作能力较弱的学生,要善于去发现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对于创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更要给他“跳一跳,摘桃子”的欲望和机会,促进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想必,很多学生在心底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什么要学数学?学数学到底有什么用呢?”我想,这可以用数学家华罗庚的这句名言来解释:“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句名言正是对数学与实际生活两者关系的最精彩描述。我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从这个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的,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为此,我们何不多在平时生活中教育学生做个有心人,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数学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结束语

数学小报,作为一种新型家庭作业的实践,突显了课程改革中“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近期的一些实践,我们可以看到每位学生都能在创办数学小报的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收益。这个过程能起到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数学,在操作中体验数学,在设计中欣赏数学,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终身爱数学的作用。数学小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个性才华的舞台,学生能在小小的纸张上绘写出他们的心声和对数学学习的信心与希望,在学以致用的同时,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发展与提升。

篇(5)

二、设计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所谓开放性问题,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也就是答案不是唯一的.既然答案不是唯一的, 就是要使学生产生尽可能多、 尽可能新, 甚至前所未有的独创想法,这样的提问, 激发的正是发散性思维, 培养的正是想象力. 它不像传统教学的提问方式,一问一答,一答一个准,只提供一种可能答案,一种解决途径,结果堵塞了学生的思路,桎梏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这种开放式的提问的推动下学生必然会展开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维活动.结合各方面的信息,在产生大量答案的同时,获得新奇、独特的反应,从而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三、体验成功快乐,让学生爱创新

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欲望.创新教育就是使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创造能力,并在创造活动中感受到创造的愉快和欢乐.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总是要设法为学生安排“创造”的机会,并使各类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快.如,让学生自编数学小报.小报的内容可以是学生自己谈学数学的体会,平时的错例,数学趣题,也可以转载其他数学报上的文章.一般两三个同学合作完成,他们共同设计,然后分工抄写、美化.在完成一张小报编制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内容可读性,趣味性,又要考虑排版新颖、巧妙,整体效果别具一格,这一切处处渗透着创新.自编数学小报解放了孩子的大脑、双手,让学生在动脑动手中培养了合作意识、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并能真正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篇(6)

“深度”在《现代汉语词典》上是指“(工作、认识)触及事物本质的程度”或“事物向更高阶段发展的程度”。教育教学领域的“深度学习”,是指通过多步学习、多水平分析或深度加工来获取新的内容或技能,它鼓励学生追根溯源、刨根问底、自我反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进而有效改变学生原有的浅表学习或浅表思维的习惯。由此可见,深度学习是信息加工、思维激活、体验强化、领悟深入的综合性学习;是把学习的原始信息不断优质化,转化为每个学生头脑中的“个人化”的东西的一种学习;是一种统整性的、触及心灵的学习。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是指教师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引导学生通过意义学习与深度加工批判性地学习数学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又通过深度反省把数学学习的感受、感知与感悟有机地融入自己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中,进而提升数学学习层次,提高数学学习能力,进而去适应数学新情境、探究数学新问题、生成数学新能力的综合学习。

二、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实践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让课堂教学返璞归真、转识成智,努力实现从“教学生一课”到“教学生一生”的转变,通过“问题导学三部曲”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诀窍,又通过读学、探学、玩学、写学四种“深度学习”方式途径(简称“四学”),努力培养学生“一生受用的、融入血脉的”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思维建模、数学实践探究以及数学问题解决等“学科核心素养”。

(一)问题导学“三部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我通过不断探索实践与反思提炼,觉得“问题导学”是一个突破口。“问题导学”即“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通过“问题串”“问题链”引领学生走向“自我探索学习”和“问题解决学习”。古今中外,许多专家学者均十分重视“问题学习”“问题教学”。“问题导学”是一种“发展性教学”,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一生受用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优良思维品质,很好地顺应了教育改革的“新常态”。

所谓“问题导学”,就是以一个或一串问题引导、促进学生学习。它以“问题”为抓手,以“思维”为核心,以教师“引导”为主线,以学生“问学”为主体,将学习探究之成功感、学习过程之生长性与数学思想渗透性融为一体。

在这样的“深度学习”中,我教给学生学好数学的三句话,即“质疑问难勤探究、举一反三找规律、回顾反思常总结”,也即“问题导学三部曲”。

所谓“质疑问难勤探究”,就是“静下来,想一想我的疑难问题是什么,并勤于思考与探究它”。著名教育家朱熹说:“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疑难问题”才是驱动学生深入思考、深度学习的关键。正如鲍波尔所说的:“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实践,去观察。”

所谓“举一反三找规律”,就是“慢下来,通过举例子找到数学内在的规律,然后运用规律解决新问题”。教育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这里,不是让教师替学生去举一反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规律是什么?规律是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课堂上所要阐明的概括、结论、规律性,本来就是从周围世界的事物、事实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中产生的。应当使这些事物、事实和现象成为学生独立研究的对象。……独立研究的对象,可以包括图画、草图、示意图、进度表、模型、活的语言事实(词、句)等。教师的技巧就在于,不要把这些东西以现成的形式提供给学生,而是作为一项脑力劳动任务让他们去解决。”

所谓“回顾反思常总结”,就是“停下来,回顾、反思学习过程,总结方法与规律并写下来”。当代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习要在活动中进行建构,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不断地进行反省、概括和抽象。学习中“回顾反思常总结”,如同生物体消化食物和吸收养分一样,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就像登山或走路需要停下来休息调整一样,我们的问题探究也需要回顾反思、经常总结,这是一个自省的过程。用心理学的术语讲,是“元认知”,即对“认知过程本身的认知”。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这一点非常必要,通过对学习探究疑难问题过程的回顾与总结,让学习者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再检验与再确认。它让我们看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以便扬长避短,更高效地学习。

质疑探究找寻规律回顾反思再质疑探究找寻规律再回顾反思……通过这样的循环往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学习了基本知识和技能,也积累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更领悟到了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进而还可以把这种学习方式、思维方式辐射到其他学科中,延续到中学及至更高段的学习过程中去,最终让孩子受益终生。

(二)“深度学习”的四个有效的方式与途径

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要求我们让课堂教学返璞归真、转识成智,实现从“教学生一课”到“教学生一生”的转变,通过 “四学”,努力培养学生“一生受用的、最关键的、最重要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良好的思维品质、有责任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探究能力等。具体如下:

1.读学

读学,就是让学生学会读数学书,读数学课外书。在读书中学习数学。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小学阶段要读450本推荐读物,以构成学生学习的一个“巩固的大后方”,形成广泛的“智力背景”。他说:“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数学学习也不例外,我一直认为,把学习和阅读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才是最好的数学教育。

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多买数学课外书,多读数学课外书,让他们喜欢数学课外读物。要通过“数学童书”引领学生走向“深度学习”,进而为他们的数学童年抹上亮丽的色彩。

首先,营造班级读书氛围,教师要先做出榜样。养成读书习惯就像刷牙洗脸一样,必须有意识地去引导、培养。与其天天反复跟他们讲道理,还不如教师自己坚持阅读,做出榜样,这样就促使他们逐渐养成了习惯。读书也是一样。所以,我跟同学们讲自己小时候读数学课外书的故事,引发学生阅读数学课外书的兴趣。从小时候到现在做老师,我对数学课外读物情有独钟,我总是利用节假日,经常到书店选书、买书;现在有了网络,我更是亚马逊、当当网的常客。我的数学课外书从80年代积累到现在(当时一本书有的只要几角钱),足足有200多本,我还在班上“晒出”我收藏的一些数学童书。学生模仿力强,经常看到数学老师看数学课外书,一定会以为这肯定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渐渐地,他们也爱上阅读数学课外书了。

其次,采用多种奖励举措,确保学生读书热情不减。现在各种渠道的诱惑太多,孩子读书热情的保持是一个需要下功夫去做的方面。为此,除了上面的编写小报、委任编辑或主编等举措外,我还奖励他们中认真的人去凉亭下读书,并拍下他们美好的姿态;给家长发“奖励购书通知单”(因为××原因,可以奖励买书××元,有权自行选择购买数学课外读物的种类,家长只能建议,不能干涉,培养学生的自主读书意识);鼓励学生写数学课外书的“读后感”,并在班级小报上发表,还发给“稿费券”,可以兑换免做作业、免做单元检测甚至免于参加期末考试等奖励。一系列的举措,也得到了家长的支持与肯定,学生们读书热情高涨,班级中课余时间吵吵闹闹的人少了,静静看书的人多了;家庭中,“坐拥书城不读书”的现象也在逐步消失了。

午间,奖励孩子在凉亭下读数学课外书

最后,读书需要策略引领,才能让他们走向“深度数学阅读”。除了沿用我的小学数学老师运用的“说一半,留一半”的策略外,我还注意引导他们在书上做记号,这也是我从一本名为《深度学习的七种有力策略》的书中学到的。

我对学生们说:阅读数学课外书时,在每页的空白处画下或写下它们,用以解释你对阅读内容的想法。以下是我推荐的符号,你还可以创造自己喜欢的符号,没有对错,只要对你自己有益就行。我推荐的符号是:

《深度学习的七种有力策略》书中这样说:当你阅读时随心使用这些文本记录符号,即启动了阅读的“元认知”,已经开始考虑“深度加工”,开始考虑发生更深层的联系,只有这样,更为复杂的学习才会产生。总之,你标记得越多,学到的也越多。我在课堂上用通俗的话语,配以板书给学生们讲这些,他们觉得“在标记中学习”,确实很有效。

2.探学

当今课程改革的中心应该是改变学习方式,而其核心是探究学习。探究源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众所周知,任何学习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发生的,唯有具有这种问题情境,对学生才能有强大的吸引力,面对学习需要才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首先,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教学中,每隔一段不长的时间,我总会发一张表格,收集每个学生最近思考并记下的数学问题。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学生的提问能力大大增强。如我所任教的四年级学生们开学以来提的数学问题:我们刚刚学习了升和毫升,有没有比升大、比毫升小的容量单位呢?它们叫什么名字呢?我家的汽车装满一箱油,可以开几天呢?无数个有多大?无数个里面有几个1000呢?数学为什么叫数学,不叫其他名字呢?什么是数学?学习数学有什么用呢?……你看孩子提出的问题有的跟新学知识相关,有的已经有“数学哲学”的意味了,因为他们已经在思考关于“什么是数学”的本源问题。当然,我们不能满足于提问题,更不能一“提”了之,我们要不断追求对问题的深入理解与持续探索,努力寻求问题的答案和解释。

其次,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就是认知平衡状态不断被打破的过程。教师必须把握住“点燃”点和导火处,让学生在“探学”中不断认识自己已有知识的局限性,产生要努力通过新的探索活动,达到新的、更高的平衡,进而拓展学生的心智品质。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的学习中,我要求通过折纸来完成对分数的认识,学生很快就通过对折、对折、再对折、再对折的方法,认识了1/2、1/4、1/8、1/16……由于这样的折纸很有规律,没有难倒大家,而且有的学生由此推断说:我能折出1/32、1/64,等等。为了激发学生挑战新高度,我试着问学生:谁能用一张A4大小的折纸折出1/12呢?同学们一下子感到遇到障碍了!但他们开始静下心来、边操作边慢慢地思索起来……

不一会儿,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折法。开始以为只有两种,渐渐地发现,好像是四种,最终通过把12分解成两个相乘的因数,发现原来有6种折法,即6×2,2×6;12×1,1×12;4×3,3×4。(图示如下)

把A4纸大小的长方形折出1/12,最大的难度在于必须有一次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三份,这需要打破原有“对折”的思维模式,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挑战。但是,由于有前面的认知基础和认知平衡的打破,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于是探究潜能也被大大挖掘了出来。

3.玩学

所谓玩学,就是利用学生喜欢玩的天性,鼓励学生在玩中学,对数学不再畏难,学得有滋有味。

不少人玩过魔方,一定曾被它的“魔力”所吸引。这个由匈牙利建筑学教授鲁毕克设计的小玩意儿,为什么能风靡全球,令众多人如痴如狂呢?原因就在于它有几千亿亿种不同的变化,有很强的开放性和探究性,能够不断刺激人们去把玩。虽然能获得小小的成功,但想获得最完善的结局,是要付出更多努力的。又因为其解法是没有穷尽的,带有极强的挑战性,因而这种努力人们都是愿意付出的,最后也就百玩不厌了。其实,数学教学就应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就应该是生活化、游戏化、儿童化的。

现行的数学教育,轻慢了学生学习的生活状态,总是以正统甚至霸权的书本知识来“俘获”学生,将学生的愉悦感“悬置”起来。因此,在小学数学中,必须有些类似魔方的“东西”,通过教师“游戏地教”,让学生“玩耍地学”。试想,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的东西感到“疑惑”“好奇”“惊讶”甚至“兴奋”,我们还用担心他们学不好数学吗?

于是,数学活动课上,我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数学故事,故事中藏着一道富有挑战性的思维游戏题――

大花猫是捕鼠能手,一天共抓到了好多只老鼠。这天,它在吃老鼠以前,先叫老鼠列成固定的一队报数,第一批吃掉报单数的;剩下的老鼠重新报数,在第二批中,花猫仍吃掉报单数的;第三批也是如此 …… 最后剩下的一只老鼠可以被保留着,不再吃它,而与第二天抓到的老鼠一起,继续按照上面的吃法去吃。

后来,发生了一件极其有趣的事情。大花猫发现,一连好几天,最后被留下的总是一只机灵的小白鼠。

大花猫就问小白鼠:“你想了什么办法,能每天都留下呢?”

小白鼠说:“尊敬的大花猫先生,每天排队前我都先数一数你这一天抓到了多少只老鼠,然后,我站在一个相应的位置,就可以留下来了……”

大花猫听了小白鼠的详细回答,很感叹地说:“没想到,害人的老鼠里居然也有你这样聪明的小白鼠呀!”

小白鼠行了一个礼,恭敬地说:“尊敬的大花猫先生,不瞒您说,我并不是害人的老鼠,我是从科学家的实验室里溜出来玩的,您放我回去,好吗?”

大花猫高兴地放它回去了,临别的时候,大花猫还感谢小白鼠给它上了一节生动的数学课呢!

故事讲完了,我问同学们:“如果你是那只机灵的小白鼠,你该怎样确定自己排在几号位置呢?”

一位同学说:“因为不知道大花猫每天到底抓了多少只老鼠。我们不妨从较少的只数开始想起,这样比较容易些。”这个同学的建议不错,于是我们一起研究起来。

当抓了5只老鼠时: ,同学们在本子上画了画,最后发现排在第4号位置,就会被留下来。

当抓了10只老鼠时: ,又该是怎么样呢?我让同学们再去研究。

过了一会儿,一个小男生急切地告诉我:“老师,我知道啦!小白鼠排在第8号位置,就不会被吃掉。”其他同学也通过自己的操作,同意这个小男生的观点。

那么更多的只数时,又会是怎么样呢?比如当大花猫抓到的是20只、30只老鼠时,聪明的小白鼠又是站在几号位置呢?因为时间关系,课堂上没有来得及完成,我让同学们回家继续想这个有趣的问题。

真没有想到,第二天早上,班上最不爱做数学作业的小王,竟然第一个上办公室来找我,兴奋地跟我说:“我做出来了,20只老鼠时,我发现小白鼠排在第16号,就不会被吃掉……你看,这是我画的图。”说着,拿出自己画在草稿本上的图示给我。我一看,画得密密麻麻的,通过询问才知道,他在第一批吃掉的老鼠(圆圈)上面画的是一条杠,在第二批吃掉的老鼠(圆圈)上画的是两条杠,依此类推,再画出三条杠、四条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临上课前,我来到教室,又有更多的同学把自己的“研究成果”与我分享,我真的很开心,看到同学们欣喜的笑容,我觉得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之后,当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枯燥无味时,我总会及时抛给学生们好玩的数学思维游戏,激发他们动手动脑,于是,学生的学习潜能一次又一次被激发。现在,我已经积累了这样的数学思维游戏近百个。

4.写学

所谓写学,就是以写助学,以写促学。深度学习的最大诀窍是什么?不停地写。“写学”与数学新课标强调的“回顾反思”相对应,就是鼓励学生在课堂和课外多进行学结与反思并写下来,这其实是培养学生数学的“元认知能力”。

首先,每天写“学思日记”,提升反省能力。数学要不要记课堂笔记?我认为是要的!但是,光记不思还不行,于是我改变原有的教学环节,把课堂总结时的提问“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改成不是让学生“说”,而是让学生“写”,即让学生静下心来想一想,然后写一写自己的体会、总结、收获、疑问,等等。每天回家,学生不仅要做作业,还要做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回顾一天的学习状况,针对自己的疑难、问题与错题进行分析与反思、回顾与总结。我从学生三年级开始就要求他们这样做,收效还是很明显的。

篇(7)

课前组织教学,是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将学生组织起来,使其精神状态尽快地进入学习情境之中。

1.默忆法

默忆法组织教学是一种“过电影”的方法。学生走进教室坐稳后,在老师的指点下,独自静静地追忆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内容,在头脑中形成比较清晰的印象。如果实在想不起来了,也可翻阅教科书,再认真地想一想、记一记,直到练会为止。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养成学生默忆的习惯,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有助于与新课内容学习的衔接。

2.背诵法

背诵法组织教学是一种利用课前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背诵有关数学知识内容的一种方法。如概念、公式、法则、定义、性质、定律、口诀、算理等。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上来。可齐诵、独诵、轮诵,也可按座次、行次、学号等背诵,还可以组织男女生、学习小组等,进行竞赛式的背诵。

3.互议法

互议法组织教学是一种在学习新课之前,同桌或前后桌同学相互议论前次所学知识的方法。一人说,一人听,或一人说,多人听,相互借鉴、补充和纠正。通过互相议论,互相学习,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复习目的,进一步培养学生间交流信息、互相探究的精神。

二、课中式

课中式组织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进行过程中,组织教学的一种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方法,高度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实效。

1.暗示法

暗示法组织教学,是一种较好的组织教学艺术,是暗中悄悄地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的方法。当有个别学生不注意听讲学习内容而老师又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可以使用该方法。例如,在听讲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分散注意力,教师可用手指、粉笔头等,示意学生注意听讲。有的学生困了,可令其站起来听讲,有说话的可用眼神暗示,有搞小动作的,可中断讲解或令其复述一下老师讲课的内容,从而达到集中注意力的目的。

2.空白法

空白法组织教学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组织教学艺术,是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为了高度集中学生听讲的注意力,强化主动思考和更好地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突然停止讲课,有意造成时空上的暂时空白,形成戛然静止的反差,将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探求的余地,进一步激发求知欲,提高教学实效。例如,填中间数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说明至少有八种填法:

(1)直接法。

(2)通分母法。

(3)通分子法。

(4)化成百分数法。

(5)化成小数法。

(6)分子、分母分别加法。

(7)扩倍法。

(8)设“1”法。

3.分组法

分组法组织教学是一种分组组织教学的艺术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自学的新方法。教师可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设小组长一人,组员若干人。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小组长掌握,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然后派代表汇报学习结果或经验体会,评出优胜组。这样做,不仅发挥了小组的作用,也有益于培养合作精神,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法。

三、课后式

课后式组织教学是利用课外时间,对教学情况进行反馈和辅导的一种方式,使课堂教学“绕梁三日,余音未消”,保持学习的热度,发展学习的成果,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教育和指导,进一步巩固和升华学习效果。

1.留问式

留问式组织教学,是根据所学的内容,留下有关问题让学生进一步解决的一种方法。在一节课结束之后,围绕重点、难点、关键、注意事项等,留下几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以利于深入理解新的知识。例如,学过“0”的意义之后,可留以下几个问题:

(1)电话号码、车牌号码、运动员号码等,左边的“0”表示什么意义?

(2)计算货币时,右边的“0”表示什么意义?

2.文献式

文献式课堂组织教学,是利用现有条件,浏览和阅读有关资料的一种方法。教师可让学生到阅览室、图书馆去阅读有关数学方面的书籍、画册、报刊、图片等,从中学到课堂学不到的知识,也可上网搜索和摘抄有关的信息资料,将其布置在展室里,进行展览和交流。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大量阅读数学书籍和报刊,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数学知识。

3.小报式

小报式课堂组织教学,是通过设计和出版数学手抄小报的一种方法。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按章节或阶段让学生编辑出版小报。每组3~5人,分别任主编、副主编、编委、编辑等,根据所学内容编辑出版小报。内容可以是:

(1)名词解释

(2)名人简介

(3)知识问答

(4)故事趣闻

(5)考考你

(6)测试题

(7)数学动态

(8)数学游戏

(9)数学与生活

篇(8)

其次,谈谈面对困惑我的解决办法。事实上,初中信息技术课最终教学目标是什么?是要求学生掌握纯正的计算机技术吗?不是,应该是教会学生一种学习方法,一种利用计算机作为学习助手的全新学习方法。信息技术至始至终是一种工具,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提高效率的学习工具。如果明确了这一点,信息技术课就不应该是教会学生几个简单基础使用的操作,而是让学生在信息技术下掌握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解决实际问题,辅助其他学科学习的方法。当在学习中遇到技术困难时,再去了解并掌握其相应的技术操作。本人经过多年的摸索,采用了一种教学法,即“任务驱动式”与“小组合作式”相结合的教学法,经过实践,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下面我以初一“电子小报的制作”这主题学习为例,用来说明如何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如果按我们常规的教学方法,本单元先是讲一节板报设计的理论课,向学生灌输电子小报的组成要素、制作步骤、制定计划书、收集整理素材等,这样一大堆理论问题学生早就厌烦了,提不起兴趣。如果接下来再讲版面设计及其软件的选择等操作,早就已经发困了,这样课堂内容学生当然感到反感了。如果采用“任务驱动式”与“小组合作式”相结合的教学法上这主题内容,那首先是让学生小组讨论上网搜索一些自己喜欢的电子小报主题,如“保护校园环境电子小报”、“科学电子小报”、“奥运电子小报”……接下来让学生认真观看欣赏搜索出来的这些学习主题的电子小报,比一比哪组搜索出来的电子小报又快又漂亮?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一个电子小报,确定一个电子小报主题,并用Word软件将主题设计和制定计划书上传至教师机。

上第二节课时,学生继续围绕上节课小报的主题设计,上网搜索收相关素材并整理素材。老师通过批改学生上节课上传的小报主题,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选择的是娱乐类或名人类的主题。为了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研究性精神,本节课重点是引导学生选择与学科相关或具有科学探究的学习主题。首先老师应给学生学习本单元一个评价,即学习主题选择的分数将占本单元整个学习评价的20%。如果选择与各学科相关的,或具有科学研究的学习主题,如“航天科技小报”、“语文学习报”、“校园文化小报”等,最高可得20分;假如选择的主题是娱乐类或者游戏类等与学科学习无关的,最高分仅为10分。通过这样的学习评价,引导学生选择与学科相关或具有科学探究的学习主题。

篇(9)

一、“数学文化”课的价值和目标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空间、变化的学问。但从数学的思想、方法、语言,到数学历史、数学发展和数学家的个人魅力,还有数学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我们不难体会到:数学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存在。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数学家怀尔德(R.wilder)最早系统提出数学文化观后,各国教育界都十分重视数学文化的传播。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基本理念的第8点特别强调:“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在课程设计思路中也强调“数学课程要把数学文化内容与各模块的内容有机结合”,明确将数学文化作为一个模块的内容,并注重数学文化在各个模块中的渗透。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将“数学文化”作为单独的一个系列来设计课程,旨在通过该系列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数学的思想方法及其应用、数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及若干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与重要成果,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感受数学家的严谨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提高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处理数学问题和现实问题的意识。”

因此,“数学文化”课的价值在于:通过数学文化的学习,学生将初步了解数学科学的发展历史,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开阔视野,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文化”课的基本目标为:

1.解读数学家、数学史,品赏数学美,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了解数学与诸多文化的交汇,体会数学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在文化层面上阐释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主动探究的素养、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思想的素养、合理创新的素养、以“数学方式”理性思维的素养和对现实进行合理的简化、量化的建模素养等方面。

二、“数学文化”课的设计

(一)设计思路

1.一般的数学课是在数学知识系统内,以讲授数学理论知识及其应用为主。而“数学文化”课以数学思想的渗透为主旨,结合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的内容,选择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展现数学发展的轨迹来揭示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实际的应用,通过数学典故、数学问题、数学观点等线索来组织教学资源,有意识地强调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

2.“数学文化”课的教学内容应适合学生的接受水平,要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以改善数学学科在学生心目中“晦涩难懂”的形象,提升学习兴趣。

3.“数学文化”课的教学内容多以专题的形式来组织教学,这也有利于多样化学习方式的尝试,鼓励学生独立阅读有关数学资料,书写读书报告,进行小组交流和课堂演讲,也可以数学小论文、科普小报等形式进行课程评价。

4.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借助于多媒体设备增加教学内容的直观展示,并主动地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交流,寻找学科间的交融点和合适的渗透方式。

(二)参考选题

课题1:计算器的使用

计算器是五年制高职学生在校学习阶段重要的学习工具之一,通过本课题中学生对自备计算器使用的探究,在掌握工具的同时体会计算的复杂性。同时可以从“数的发展”和“记数制度”这两个数学史问题来进行延展。

课题2:从正五角星形的内角到伊斯兰艺术

图形绘制是每个工科学生都会接触到的,无论是识图还是制图,几何学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题从正多边形内角的确定入手,让学生了解几种简单的正n角星形及其组合,解读伊斯兰风格图案的一般构成,并按要求设计装饰图案。学生通过设计图案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和数学美的魅力。

课题3:足球赛中有什么

以工科为主的职业学校,男生居多,对球类比较感兴趣,本课题围绕足球赛,用足球的缝制验证欧拉公式,用概率统计的知识解读“”现象,并在立体几何图形绘制的基础上让学生设计足球赛的奖杯,并可在机械制图学科教师的帮助下通过AutoCAD来展示学生的设计。

课题4:黄金分割

本课题设计为学生自主研修。研修关键词为:斐波那契、黄金分割、自然与艺术,研修成果展示:利用黄金分割比来设计一份相应内容的小报。学生对“黄金分割”有基本的认识,能够通过资料查阅、编制小报来完成本课题的学习,以期能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课题5:海岸线的长度问题

本课题借助影视资料,以著名问题“英国海岸线的长度”为引子,从雪花曲线中的“自相似性”来解读分形几何的基本思想,并从“天气预报”和“蝴蝶效应”两个具体事例来简介“混沌”理论,让学生了解新兴学科及其中的数学思想。

三、“数学文化”课的教学建议

1.教学实施可以是选修课、学习小组、学生社团或专题讲座等形式;

2.教学内容的选取一定要结合学校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基础、能力;

3.为了提升学生的兴趣和数学素养,学习和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4.课程的设计需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S].2003.

篇(10)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从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也就是要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用好教材资源,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意义建构。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考虑到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多元的、广泛的,学生在没有学习以前就有很丰厚的生活经验了,教学时,我充分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新知,因为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现实生活已经将这些知识融入学生的视野了,所以他们很自然地联想到生活中的一些“年、月、日”的知识。这种引入新知的方式把握了学生的学习起点,使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而且也激发了学生探究“年、月、日”有关知识的热情,更好地促进了他们自主建构知识。

二、改变方式,善用教材资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今天,任何一种单一的学习方式,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窒息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基于这种理念,教师必须重新建构教材,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满足他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做到善用教材资源。

1、引导探索,活用教材

自主探索是对教材进行加工和处理,把数学教科书中以符号为主要载体的现成知识按其被人们发现和认识的过程进行还原,努力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数学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例如:《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我是这样处理的:先是复习2和5的倍数的特征;①提出问题,猜想特征:猜一猜3的倍数可能有什么特征?(大多数学生认为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②合作探究,举例验证(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从0到9这十个数字中选3个,组成一个3的倍数的三位数,然后伺机将学生所猜想的问题与教师所预设的问题加以整合,引导他们思考讨论:A.与个位上的数有关系吗?B.与数字排列的顺序有无关系?C.与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差、积、商”有无关系呢?③初步结论,推广验证。④小结归纳,体验成功。这样的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活用教材,让他们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

2、重视实践,巧用教材

希腊有句谚语:你听你忘记了,你看你记住了,你做你学会了。

如果让学生平时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自经历感受教材,将更有助于他们深刻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例如:在学生学完《简单的统计》之后,我特别增设了一节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课,课前先要求学生收集统计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材料,课堂教学时再请他们汇报:(1)你收集了什么内容?(2)你是通过什么途径收集的?(3)对于收集的结果,你想告诉人们什么?汇报时,有的说:“我从报纸上收集了很多有关环保的内容,从图中看出我国的绿化面积正不断地减少,我想如果人类再不重视保护环境,地球将会给我们以报复的。我呼吁:‘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还有的说:“我找了学校图书管理员,了解到我校的各类书籍正在逐年增加,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也懂得了查阅知识的方法。正因为学生亲自实践收集调查,所以他们的感受很深。 转贴于

三、重组充实,丰富教材资源

教材虽是最主要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教师在充分使用教材的同时,也可针对教材中的某些局限性,灵活地进行一些大胆的改进和删补,实现重组充实,以丰富教材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在这方面,我深有体会!如教学第七册教材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时,我本着以活动为中心、以活动促发展的宗旨,在教学中创设了许多生活化场景以及有趣的实践活动,对教材中的例2进行了重组充实,将静态的知识还原成动态的过程,以小明为对象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贯穿课的始终:

第一个情境:早餐问题——小明早晨起床后要做的事:刷牙、洗脸,煮早饭,吃早饭,洗碗。

第二个情境:沏茶问题——小明请客人喝茶要做的事:洗水壶,接水,烧水,洗茶杯,找茶叶,沏茶。

第三个情境:做饭问题——小明请客人吃饭要做的事:洗米,煮饭,洗菜,切菜,炒菜(涉及单火眼煤气灶和双火眼煤气灶的问题)。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024

一、课堂教学过程的生活化

1. 新课导入的生活化。运用实例创设真实情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我们在导入时注意从生活实例引出数学问题,引起学习需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可以结合当地的名胜古迹、标志性建筑或风土人情,或联系人们的吃、住、行、走就地取材。比如学习乘方时就可以以兰州牛肉拉面引入,因学生经常看到,比较熟悉,容易接受。

2. 教法选择的生活化。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思考生活中的数学,加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及目标,结合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课下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如在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中,有好多关于“用一个平面截一个三棱柱或正方体,可得到的截面是一个怎样的几何图形?”,对这个系列问题,题目繁多,靠课堂讲解困难较大,为了很好地解决此问题,我们采用了和生活最接近的一项措施,要求每一位同学回家将一洋芋等切为正方体,然后通过不同角度进行截切,让学生总结操作结果,对这一系列问题解决就容易多了。

3. 数学问题的生活化。学生在实际生活实践中能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也是对书本知识的一种印证、一种补充、一种体验。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增加了情感体验。如在教材中多次提到的测量问题,很多的教学手段都是在黑板上进行,例子也仅局限在教材中,其实在课堂外就有看得见的例子,如旗杆、树木、建筑物、河宽等等,学生面对这些问题,通过学过的多个知识点,设计可行性的多种方案,让学生感觉到数学问题就在身边,解决的办法并非抽象。

如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轴对称”学完之后,结合课本图片中优美的剪纸图案,我们给学生留了这样一道练习题:请你设计一款剪纸,要求有一定意义,可以向家长请教,但必须自己动手,并用一句话表达你的剪纸的含义。学生拿到这个题目后,很动脑筋,有的查找资料,有的向老人请教,然后买纸,找工具,研究所剪花型,动手剪、刻,忙的不亦乐乎。来到学校后,我们又组织了组与组之间的评比,班与班之间的评比,并挑选有代表性的给予奖励。通过这个题目,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又使他们在活动中加深了对中国古老剪纸艺术的热爱之情,一举两得。

二、数学课后作业的生活化

1. 写数学日记。学生运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新思想、新发现,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思考问题,探究问题,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找到成功的感受和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在教学中让学生编写“我和数学”的故事,写“数学日记”,可以培养对数学的感受能力,深化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数学与生活联系紧密。如让学生写在家里爸爸妈妈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上商店买东西,又用了哪些数学知识……通过记“数学日记”,既让学生探究了生活中的数学,明白了数学知识不仅有用,而且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在用,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而教师通过阅读学生的“数学日记”,也可以了解学生有没有较强的“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使以后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2.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新教材将“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沟通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是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验证、去运用,如给学生提出了数学调查作业,要求在休息日了解商场的打折销售问题和银行利率问题,写出调查报告,以此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从而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目的。活动的主题可以依据教材进行,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或学生自己提出的,但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再如,在学习了三角形之后,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的运用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