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数字教育市场大全11篇

时间:2023-06-30 16:01:4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数字教育市场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数字教育市场

篇(1)

一、中职《经济与政治常识》课程中数字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现状

多媒体教学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先进教学手段,已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教育中得到了广泛有效的应用。中职学校《经济与政治常识》课程的授课,也越来越多地采用数字多媒体手段,就目前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现状来看,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中数字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大于已经取得的成绩,我们主要分为两大类来具体探讨目前的问题:

(一)数字多媒体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存在教学效果差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数字多媒体这样一种辅助手段,占据了主要的位置。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逐渐淡化,师生之间缺少十分必要的互动,而且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弱化了。有师生共同参与的一堂课,其中就不单单只有知识信息的交流,还潜在的有着更为重要的思想情感方面的交流。尤其是《经济与政治常识》课,运用多媒体数字教学的手段,可以使许多难以理解的问题,在多媒体演示中化难为易,使枯燥的东西变得形象生动,更便于理解。但在实际的数字多媒体教学中,部分教师因为害怕漏掉课件上列出的要点,变成了照着课件宣读,而无暇顾及学生的感受和整个课堂的气氛,从而导致授课形式十分呆板,学生很难与教师心灵互动,这无疑削弱了教学的效果,难以达到德育课程既定的教学目的。

同时,因为多数德育课教师年龄偏大,数字多媒体技术掌握不够纯熟,很多老教师甚至是边学边用,由此导致在《经济与政治常识》课教学实践中,如课件制作,影视、音像素材的处理等环节,不少老教师还存在技术层面的问题。而另有一些教师因为平时积累的素材不够,课件制作的过程中只能大量堆砌和照搬教材内容,把多媒体等同于传统的教案和板书。当然也有教师,制作课件时脱离了教学实际,片面追求课件的形式上的美化,导致课件设计忽略了教学最根本的东西,实际教学效果事与愿违。

此外,实际教学中也有因为信息太丰富,也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数字多媒体课程的生动直观优势,使得一节课可以容纳更多的信息量。但教学实践中因为为了赶时间,教师操作课件画面时切换太快,学生根本分不清重点和难点。对理解与接受能力相对较弱的中职生来说,更不容易接纳和理解教学内容,长此以往,会削弱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产生的效果也值得我们深思。

(二)数字多媒体未能得到广泛应用,趋向应用多媒体但难题较多

相当一部分中职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配置仍不足。先进的教学设施,是开展德育课多媒体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而现实中,目前部分中职学校教学设备投入存在不足,多功能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师的办公设施若不能及时投入,将会影响多媒体教学的正常开展。其次德育课在许多中职学校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而且对德育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指导,许多教师很难有机会提高自己的多媒体教学能力。所以加强教师培训十分必要,进一步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和运用水平,熟练掌握现代科技手段,通过网络获取最新信息,将其加工、整理、创新,根据自身的教学风格、教学思想和各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制作适合学生实际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再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二、中职《经济与政治常识》的课程特色及应用数字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中《经济与政治常识》部分,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息息相关,是学生融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知识基础和重要桥梁。不论是讲理财窍门和消费观念,了解货币、银行和投资,还是讲市场经济、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税收制度和企业,又或者是讲公民权利和义务,讲选举、建议和申诉,都能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帮助。

其课程内容本身的实用性强,既可以为学生将来的生活和事业服务,也利于促进青年为国家建设做贡献。但也因为课程贴近生活,学生对许多内容的熟悉程度高,反而导致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促使《经济与政治常识》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刻不容缓。在突出教学内容实用和贴近生活的特色中,革新教学形式,促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通过改善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课程本身的重要意义,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用结合。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学也随之出现新手段,越来越多的教师利用数字多媒体教学。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数字多媒体教学本身所拥有的一些特点,比如丰富的内容信息、多样化的展现形式、便捷化的传播途径、互动的交流沟通、无限制的时空传播等特点,使得其具有的优势十分明显。实践中我们发现,应用数字多媒体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数字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学科教学创造了渗透德育思想的条件。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字多媒体教学中声、光、图、录像和动画的综合运用,可以促使学生对《经济与政治常识》的授课内容更感兴趣,有利于增强学生在视觉、听觉上的注意力,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都能形象、生动而直观地显示出来,从而有效增强《经济与政治常识》课内容的感染力,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记忆,提高学生学习《经济与政治常识》课内容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实践中我们还发现,数字多媒体教学,在解决学时矛盾方面体现出很大的优势。由于多媒体课件具有快速投放的特点,可以在短时间播放大量的信息,既节约了老师的板书时间,也可以有效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扩充德育理论前沿信息,缓解了教学内容多与教学时间少的矛盾。增加了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的灵活性和实时性,增大了老师临场发挥的空间,也提升了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积极性与热情。

因数字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高度灵活性,借助这一特性,可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引导、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同时在课堂讨论中,学生能及时反馈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有利于老师通过了解到的学生学习进度和思想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式教学,制定巩固知识的教案。此外,多元化教学方式也有效地延伸、拓宽了教学时空。通过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元素来制作教学信息的载体,传播教学信息,能够有效解除时间和空间对教学产生的限制,这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十分有效。教师则可以空余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兴趣、学习风格、人生观等方面上,从而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数字多媒体教学在中职《经济与政治常识》课程中的开发实践

(一)数字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

我们发现,把数字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对于那些内容相对抽象和难以理解的概念部分,更多使用多媒体;而对于重点和难点问题,适当进行板书,并辅之以提问讨论、举实例等各种形式,组织课堂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起到了显而易见的促进作用。传统教学相比于数字多媒体教学,还是有其自身的优越性,比如,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互动交流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这对于管理课堂纪律、组织教学过程较为有利。另外,如果能巧妙利用板书,便能有效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解决多媒体课件图文转换过快造成的学生注意力不足的问题。

(二)注意选择好数字多媒体使用的最佳时机

多媒体优势很多,但也要善于利用,才会起到最佳效果。比如使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能够使学生更快的融入课堂。如在讲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时,用具体的国有企业中国石化的广告视频导入,再通过提问引导学生。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是德育教学的关键。因此教师应认识到,德育课堂的教学不仅是基础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师生情感互动的过程。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德育教学,要提高对学生的关注,注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课件制作到课堂演示、操作,再到日常的作业练习,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过程,不应忽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四)注重积累和开发个性化教学素材

素材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课件的优劣,优秀的课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对症下药、全方位的实现教学目的,实现预定的教学效果。数字多媒体素材的收集,必须立足教学实际,带有目的性地积累课件中常用的各种视觉和听觉材料,积累用以表达教学思想的各种元素,积累用于说明的图形和图像,积累用于喧染气氛的音响和特效等教学素材。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对教材图文进行再利用,将现有教辅影音光盘中的知识点素材重新分类、组合、归纳、整理,从各类公共的音像节目和影视资料中选取并重新编辑,从网上下载可以用于教学过程的图片、文本、音频、视频等素材,加以开发制作出个性化的多媒体教学素材。

综上所述,在《经济与政治常识》课教学中,恰当的运用数字多媒体教学手段,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好的实现教师的教学意图,也为教师减轻一定程度的备课压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加强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操作技能,更新教学理念,适应时展的需求,则显得极为重要。必须不断探索数字多媒体教学的教学艺术,使新的技术手段更好地为日常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教材:德育・经济与政治常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4

[2]周双娥:多媒体教学在德育课中的现实意义,零陵学院学报,2004.6

[3]熊剑峰:德育课中的多媒体教学,史地政论坛,2011.12

[4]高敏捷:德育课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尝试,职业技术教材教法,2008.4

[5]黄华芬: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职专德育教学中的优越性,考试周刊,2013.5

[6]赵国敏:论职业院校德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几个辩证关系,教育与职业,2009.4

[7]孔敏:浅谈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过程中的作用,2009

[8]申伟:浅谈多媒体形式下的专业课教学,科技咨询导报,2007.11

[9]陈雄伟:谈谈多媒体教学的几点隐忧,中国科教博览,2004.8

篇(2)

变封闭为开放 化冷为热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034-02

数学课堂靠什么来打动学生?给学生一个五角星、一次表扬、一块橡皮……实践证明,这些手段和方式的成效很短暂,学生也许能得到一时的满足,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有时甚至事与愿违。享有成功感是每个人内心的强烈需求。学生学习数学成功的源头在哪里?应该是来源于对问题的浓厚兴趣、自主探究,以及强烈的好奇心。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开发新的教学资源,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乐于思考、善于思考、勇于探究,最终获得成功。而教材是教与学的载体,它为学生提供了显性的探究空间,教师如果能合理地开发教材资源,可以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数学教学绽放魅力。

一、推陈出新,拓展思维空间

教材中的信息一般是惜时的、僵化的、陈旧的,有的甚至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教学中必须紧密结合当下的现实生活,引领学生自己创造学习的信息。学生创造的过程,就是一个甄别信息、展开思维活动的过程。如我们可以引领学生自己编题,让他们经历学习资源产生的过程,享受创造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反比例的意义》一课时,笔者以欢迎客人为话题,引导学生设计不同的方阵:今天我们班来了不少客人,老师想举行一个欢迎仪式,让全班48人排成方阵,你们认为可以怎样排?学生且思且算,有的设计成2列24行;有的设计为3行16列;有的想排成4行12列……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才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地全都呈现出来呢?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列表。考虑到教学中仅有一道例题是单薄的,于是教师又追问:如果我和语文老师也参加你们的方阵,这个方阵又有哪些排法呢?在学生列出两张表后,教师再让学生谈列表的体会,讲列表的依据,找表中数据排列的规律。对于身边的人和事能够通过自己设计的方案得以体现,顿时学生激情四溢……

二、变静为动,以“动”激活思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数学学习最有效的方法是动手实践。事实证明,数学教学一旦注入了“动”的元素,学生会兴趣盎然,课堂也会精彩纷呈。如果给数学之“行”插上思维的翅膀,引导学生且思且行,且行且思,必将激发起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

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一课时,笔者组织学生做“创造分数”的活动,引领学生边行边思,体会分数的意义。首先是涂一涂,说一说:让学生将不同的事物看作单位“1”,涂色表示分数,并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这样数形结合,行思统一,使学生亲历了“平均分”与“表示几份”的过程,为抽象出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母、分子做好了准备。其次,在学生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后,放手让学生“创造分数”。课前,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各种不同的操作材料:6个桃,9个桃,12个桃,15朵花……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制造出自己喜欢的分数。这一活动给了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学生首先要对不同的材料进行分析和判断:材料应平均分成多少份比较适宜,取几份,用什么分数来表示?这个分数的意义是怎样的?学生不断地自我追问,并通过不断地自我肯定与否定,创造出的分数形形。最后,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在享受到成功感的同时,进一步引领学生深入探究分数的意义。课堂,因有了学生的创造而充满活力;学生,在“动”中获得了真切的体验,解决了疑惑,悟出了真知。枯燥的数学教学,因有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灵动思辨而变得生动起来。

三、变封闭为开放,把思维引向深入

开放题是锤炼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良好载体。这类题材教材安排甚少,需要教师通过增补或减少习题中的条件,变换例题、习题的问题等方式,变封闭为开放,给学生提供新的探究资源。比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中有这样一道题:“将长4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铁皮,从四个角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再做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容器,求这个容器的容积(见图1)。”学生按图索骥很快得到了答案。教师没有就此罢休,而是通过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如果将题目中“四个角剪去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这一条件去掉,能否让这张铁皮做成的无盖长方体容积更大一些?这一开放性问题使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探究心理,不少学生开始另辟蹊径:有的将左边两个角上的两个小正方形移到右边(如图2所示);有的则如图3设计,将剪下的四个小长方形焊接在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四周,变成一个无盖长方体容器,真可谓独具匠心。

四、化冷为热,引领学生抽象概括

教材中有不少的习题备受我们的“冷遇”,不少教师只把它当作学生练习的材料,让学生一做了之。其实,练习中蕴含着丰富的智力训练的因素,值得我们引导学生去探究。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从平淡中找到新奇,在巩固知识、深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满足他们的探究欲和发现欲。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79页有这样一道练习题:

8.6×7 11.7÷36

8.6×0.7 11.7÷3.6

0.86×0.7 11.7÷0.36

篇(3)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02-0020-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周杰伦的中国风歌曲《青花瓷》有着超高的人气,有一位化学老师别出心裁,把《青花瓷》的歌词改成化学相关的词语,“屏神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出妆”改成了“铜离子遇氢氧根。再也不分离……”这就是化学版《青花瓷》,化学版《青花瓷》迅速在网络论坛和中学校园走红。随即又衍生出多个版本。比如,流行歌曲《台》被改编成《实验台》,《千里之外》被改编成《实验室外》,《江南》和《孤单北半球》被分别改编成《试管》和《孤单实验室》等。

对于这种做法。大致有两种声音。一种是认为恶搞,另一种认为是大胆创新,寓教于乐。笔者认为任何新生事物的流行都有其存在的道理。此例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中学化学教师思考。

1 突破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研究得比较多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探究、合作、自主、对话、体验、生成,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等。对课堂教学的形式的研究相对滞后。

我们现在的化学课堂教学主要是“说”和“做”,“唱”似乎是艺术课的专利,与其他的学科教学不搭界。殊不知我们传统文化中很多是用来“唱”的。如《诗经》。《史记・孔子世家》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韵武雅颂之音。”2008年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河南有一个合唱团的参赛曲目就是《诗经》中的《采薇》、《庭燎》和《子衿》。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除了学会用电脑、电子白板等现代教育手段外,对于外来的和传统的教学形式我们也要借鉴。在接受和传承的过程中一定要扬弃,即要有时代的特色,也要植根本土。这里笔者不得不谈双语教学。双语教学近年来在中学几乎销声匿迹,从最初的大张旗鼓到现在的黯然退出。原因何在?外语课只是中小学总体教学计划中的一门课程,非语言学科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各门学科(如语文、数学、地理、历史、自然常识、体育等)都有自己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在通常情况下只有用母语作媒介进行教学。才能比较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如果将母语弃之不用。这样有许多学生对于学习英语本来就存在在一定的困难。在化学课加入英语内容,对他们来说更加困难。有一部分同学会知难而退,对学习化学也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厌烦情绪。我们的化学教师,在英语的口语方面,英语的词汇方面也有着一定的问题。没有专业英语老师教授的那么准确。这种以降低或损伤学科教学质量为代价,来换取与英语“亲密接触”的做法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所以。我们在寻求新的教学形式的时候。一定要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

2 拉近师生的心理年龄距离

时代造就人,有人曾这样调侃:“70后:他们的话题除了工作就是股票。80后:我们的话题更多,有英超、魔兽……90后:QQ等级、QQ秀、QQ图标……”每一个时代的人一定会打下时代的烙印,无论岁月怎么洗刷,时代的印记是不会掉的。

教师与学生有一定的年龄差距。这是产生代沟的基本要素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条件也不断改善,教师与学生的生活年代有着不同程度的差距,各年代的人的观点和生活方式也有不同。这很容易造成教师与学生的“口味”不同,假如相互都不调整并尝试寻找合适的方法沟通的话。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教师与学生没有话说,也就是说你不懂与学生沟通了,这样代沟便形成了。解决代沟最好的方法就是我们教师要调整心理年龄。心理年龄是指人的整体心理特征所表露的年龄特征,人的心理年龄与其实际年龄并不总是一致的。有的人年纪轻轻,心态却十分保守,老气横秋;有的人虽已近知天命之年,却总是充满朝气,积极乐观。如果教师的心理年龄已经会影响到工作了。建议对自己的现状来一次根本性的改变。其实心理年龄并不是一个“固定值”,它是可以变化的。对待学生,我们教师是就应该把自身的“心理年龄”自觉地下调到了与对方接近的尺度,就不会觉得有沟通障碍。

90后的孩子往往是先喜欢上老师,然后才喜欢上老师的课。这也就是古人说的“亲其师,信其言、乐其道。”《老师,您听我说》――这是一位台湾学生写给老师的一封信。在信中这位学生对老师说了17句话,其中有一句这么说道:“老师,不要期待我最喜欢您教的课,至少对我,别的课可能更加有趣。”每一位老师都希望他的学生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能得到学生的欢迎至少证明这位老师的教育理念先进,教学技艺精湛,教学手段多样,教学语言风趣等等,这些都可以拉近师生间心理年龄的距离。当一位学生能专注的投入到自己喜欢的学科当中。他(她)将会激发出身体所有的潜能,迸发出所有的激情,化学版“青花瓷”不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吗?

3 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

做为一名现代的教师,其教学能力中最重要的是要能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与其他教师所不同的教育教学特点,是独特的教学思想、教学技巧、教学语言、教学风度、教学艺术等在教师身上的综合表现。

教师的教学艺术风格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具有独特而稳定的表现,呈现出浓厚的个性色彩,散发出诱人的魅力。教学个性是一种独创,是教师的自我在教学中的一种彰显。教学个性根源于教师对教学内容深层次的领悟,根源于教师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及他个人的情趣、气质、性格,并不断升华。教师在教学艺术探索上“走自己的路”。追求独特的个人风格时,要记住齐白石的话:“学我者活,似我者死。”和列宾的告诫:“向大师们学习,了解他们的艺术道路,但不要借用他们的外部风格。”精通中国画的大家,生辉的妙笔能把滴血点成红梅,墨污染成墨荷。一位艺术大师,嗓音嘶哑,却因势利导,成就为独具风格的唱腔艺术。作为教师,在追求教学艺术的道路上,也应注意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扬其所长。发挥优势,独辟蹊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另外,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必须有广泛而深厚的个人修养基础,多下一些“诗外功夫”。同时还要注意自己教学艺术风格的实际教育效果。要尽量避免把教学搞成哗众取宠的“花架子”。戏谚有云:“演戏不图一时乱拍手。只求他日忆起暗点头。”这对一个有志于在教学艺术上建构独具特色的教学艺术风格的教师来说,也是一句很好的座右铭。

4 反思社会的不同价值评价

篇(4)

笔者在国家贫困县偏僻乡镇工作,起初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仅限于在教学中运用现有的一些简单工具,如原有的投影仪、收录机和实验仪器等。搭借我县迎接国家级“普九普实”验收的东风,2006年底,笔者有幸成为我校第一批参加教育技术培训班(教学人员初级班)的学员之一。通过培训学习,笔者对教育技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育技术对教育教学过程的影响是深刻的,它改变了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使之更融洽、更和谐了。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关键是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我们找学生谈心时,往往会受时空的制约。有时上课时间到了,教师不得不匆匆忙忙结束谈话,或是学生担心缺课而心不在焉。面对面地交流,有时学生碍于面子不敢吐露真情。许多学生不是很喜欢在周末上网游戏和聊天吗?于是我想到了腾讯QQ,于是我申请了Q群。2008年,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我就高兴地把Q群号告诉了全班学生。我真诚表态希望同学们对班级的管理多提建议,集思广益,共同把班级管理好、建设好。

不出所料,第一个周末晚饭后,我上网进入我班的Q群,就发现有十几个学生加入,他们在七嘴八舌地评价班主任。有的说我管理显得软了点,有的说我以罚为主,有的说我不公平、偏爱班干……。了解到这一切后,我及时调整了管理的策略和方法。我不再居高临下管理学生,而是与他们平等交往,尊重学生的人格、隐私,使他们消除内心的抵触情绪。对于违纪学生,我秉承着“凡事有因”这一理念,让他们有机会诉说前因后果。然后再加以评判,使他们懂得,守好纪律让老师信赖,受同学尊重。最后给他们提醒:初犯可谅解,再犯遭批评,三犯难饶恕。班风明显好转,同学们笑了,我觉得工作起来轻松了许多。近年来,每学期学校的量化管理月评比中,我们班都能获奖两三次,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篮球赛也能拿奖。如果没有Q群帮忙,我这个外宿的班主任即使有三头六臂,也难以管好这一班寄宿生。

作为班主任,原来最繁忙的季节是期中和期末学科质量检测成绩汇总。特别是每个学生的总分、平均分和排名,搞得人焦头烂额。掌握了教育技术之后,我可以自由地进入学校的公共电子邮箱下载空白的班级成绩总表。然后,我在Excel 2003应用软件上进行操作,不到50分钟就把全班40名学生的六七门学科成绩录入完毕。计算每个学生的总分和平均分及其排名也非常的轻松。最后,我通过网络把成绩总表发送到学校教导处的电子邮箱中去,一切便OK了。这种无纸化、足不出户的自动化办公,让我感到非常惬意。

有时,我还会运用Word 2003把自己在工作中的感受和体会记下来。在Word空白文档上,我的思绪任驰骋,有感而发。由于我的中文书写不尽人意,因此以前我很不愿意把心中的点滴感悟写下来。多亏电脑帮我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页面设置和字体选择任我所好。

当我觉得我的做法对别人有借鉴之处时,我会悄悄地在线投稿,无人知晓,内向的我无需担忧别人笑话。俗话说,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2008年9月,我的处女作《学好汉语拼音挽回面子》荣获市教育局和来宾日报社共同举办的征文比赛二等奖,并刊登于9月2日的来宾日报《教育在线》。2008年12月,我撰写的教育论文《班级管理体会点滴》分别荣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一等奖。2009年6月,我的教学论文《大花时间讲解不如多让学生练练》分别荣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广西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一等奖、二等奖。这些荣誉的获得离不开电脑与网络技术给我提供展示教育教学心得的平台。

教育技术一方面支持着教师日常工作、业务素质和自身的发展,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支持着教学活动的过程。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教育技术有形有声,不仅有较强的直观性,而且能够引导学生直接揭开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2006年10月29日,我参加了由市教科所举办的2007年初中总复习教学研讨活动。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兴宾区二中覃老师上的一节示范课。大家欣赏她那纯正、准确的课堂用语,更钦佩她娴熟的教育技术,使课堂生动、趣味,完成得那样完美。当时我就暗下决心,以后有机会也要把教育技术引进英语课堂,让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

2008年春学期,我教学到仁爱版八年级下Unit 5 Feeling Happy Topic1 Why all the smiling faces? Section A时,为了让同学们更容易掌握人物的面部表情及如何表达个人的情感,我制作了课件。绘画本是我的软肋,但有了电脑和网络技术,一切皆可做了。通过网上搜索把人物的几种表情简笔画下载到课件上。在表达情感时,我还配上图像和声音。教育技术的运用,提高了我的教学技能。课堂上,看到同学们闪亮的眼睛和真心的笑容,我教学激情高涨。教学过程流畅自如,学生能快速准确地用英文述说老师脸上的不同表情,表达自己对某事某物的感觉。最后,我们以愉悦的心情结束了那天的英语课。

2009年秋学期,我准备教学仁爱版九年级上Unit 2 Saving the earth. Topic1 Pollution is harmfull to people’s health. Section A时,为了便于同学们深入了解不同种类的污染及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我又制作了课件。我用数码相机拍摄我们周围的污染,用摄像机拍摄光和噪音污染,然后把图片和VCR放入课件中。当我用PowerPoint展示给学生看时,他们一下子被震撼了。见着同学们恶心欲吐的样子,我接着问:“Pollution is harmfull to our health.What should we do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We mustn’t throw about rubbish. Don’t spit in public place.…”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踊跃站起来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课后,教室、宿舍里乱叫乱喊、随手乱扔的现象渐渐消失了,墙上乱涂乱画绝迹了,晚自习课间,用信号光乱照现象没有了。

我的教学工作因为有了教育技术的支持,教学内容丰富了,由于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教学工作也因此收到了一些成效。几学期来,期中、期末质量检测中,我所任班级的英语单科成绩,在年级里稍稍领先。2008年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我班英语排全县第三;2009年春学期排第五。2008年11月,我参加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荣获广西赛区初中组一等奖。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042-002

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实现新课程的理念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从技术层面逐渐打破了各种资源的时空限制,使教学资源的广泛交流和共享以及校内外教学资源的相互转化成为可能。但是数字化教学资源成熟的东西不多,目前学科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还是以开发多媒体积件和网络教学的探索为主,缺乏一定的体系,多数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低水平的重复性开发资源现象严重。教师不仅仅是教学资源的载体和使用者,更应成为资源的建设者,因此系统地、有效地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已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以课题研究为引导,提升开发与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层次

1.开展教学资源建设的起点

将开发和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与教科研结合起来,以教科研为先导,以研究促开发,学校信息技术教研组承担了常州市电教“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对开发和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划,创建了主页、FTP库、专题学习网站、个人网站、视频平台、教师教研博客等多种形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其中FTP教学资源,在全校已开通并应用,这些教学资源方便了教师备课、上课。

2.成立课程资源开发中心

2007年成立由校长、教务处、教科室、信息中心、教研组长等组成的“教学资源开发中心”,设业务骨干负责具体工作,将教学资源建设纳入课程改革计划。

二、以模块建设为主线,强化开发和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实效性

以网站、FTP库、电子题库等形式为载体,以课程规划和使用功能为依据,划分成若干模块进行研究和建设,强调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的方便有效。

1.备课组模块(重点建设模块):涵盖学科教学各年级,均为教研过程中整合自编的实用性资源。

高一、高二备课组:教研组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创新点和新起点。目前已形成适应新课程标准,与苏教版教科书相配套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教学设计方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总要求,按照学校“四标三学三快一体化”方向,结合教研组的“集备+研讨+自备”的集体备课模式,主要是集体备课研讨的记录、教学积件、课例录像等。

教学实施方案:努力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主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主要包括课件、专题学习网站、试题库、教学案等。

学生研修资料:从新课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出发,结合教学进程,适时提供给学生自我阅读学习的素材,激发学生对模块乃至学科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高三备课组:全套近年江苏大市模考试卷、高考研究(1983-2009全套高考试卷);高三一轮复习教案学案,在两年试用的基础上,按本校的四标三学三快一体化的要求自编形成的校本资料、 一轮复习同步作业、二轮专题试卷、综合模拟试卷。一轮复习全套课件、二轮复习全套课件。基础知识强化卡片;新鲜+整合+自编,涵盖高三全程教学。

2.教研教参模块:用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研究的再生性资源,是教师提升专业化素质的平台。

高中备课参考:主要是与高中教材相关的知识难点的讲解和拓展等资料,可用于教师学习,自我提升或竞赛辅导。

教学设计智库: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学校教师精编的课时计划,成功的经验,新教师的学习园地。

学科SWF:涵盖教材的FLASH动画积件,是制作课件的绝佳素材,可延续到新课标教材教学,为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资源。

名校名师资源:省内外名校名生物教师的教学设计,可结合校本扬弃运用。

3.内务成果模块:全套数字化的教研组及备课组的计划、教师的教学成果、研究成果以及奥赛计划、辅导资料和成果。是学科建设的资料性和窗口性的模块。

4.研修资源模块:包括电子图书、生物学家介绍、课件实用图册、实用软件。教学的工具性资源,便于教师制作课件资源、查阅资料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主要用于师生研学、师生的校本培训。

三、以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整合为目标,构建数字化学科教学模式

“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基础由数字化课本系统、数字化授课系统、数字化备课系统、数字化学习系统四大部分构成:

1.数字化课本系统

数字化课本系统是课本的电子文本,由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多媒体内容组成。

2.数字化生物授课系统

数字化授课系统是按照教学要求,请一些优秀的教师对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进行程序化设计,并利用多媒体制作成课件或网页,上课时教师只需进行电脑操作即可完成教学。有助于解决生物教学中的程序性知识、跨时空、宏微观等重难点知识的教学,有利于帮助师资薄弱学校的生物教学,以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其中的网络教学不仅有一定的交互性和随时超链接到其他网页、文档、表格、图片、声音、视频等优势,还可利用网络的搜索查阅功能、BBS功能等大大拓展了教学的境界。

3.数字化备课系统

数字化生物备课系统包括以下内容:(1)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拓展研究资料。(2)课件素材库。素材库应包括图片、音乐、视频、动画、网页、网站、经过精选的“各课相关素材”。(3)课件库。课件可以是自己开发的或征集来的优秀课件,也可以是各级比赛的获奖作品。(4)积件库。“积件”指的是课件中可以相对独立的单元,亦称微课件即半成品。还可以有其他的素材库,如教案库、课例库、试题库,有了这样一套数字化备课系统,老师们备课和制作课件就会方便许多。

4.数字化学习系统

“数字化生物学习系统”供学生自主学习,有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归纳拓展、反馈训练等内容和环节;同时设有学生讨论、作业练习与反馈、测试(包括师测、自测)与反馈、学生质疑与教师辅导答疑等平台,以保证学习效果。

课程改革呼唤信息技术的支撑,信息技术的运用渴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资源的生命力在于运用。在教学中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并举并重,一定能使教学得到最优化。

篇(6)

常言道:“字如其人。”的确,书写的字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文化、气质修养和审美情趣等精神面貌。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表明,美育渗透于写字与书法教学中是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的良好途径。

一、 在古今碑帖文字中欣赏美

在平时的写字和书法教学中,读帖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小学书法指导纲要》附录3 临摹范本、附录4欣赏作品推荐中列举了楷书、行书、隶书共38种碑帖和等10位古今书法家的作品供学生临摹和欣赏,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在碑帖欣赏中,教师应重点从碑和帖两个方面去引导学生感受美。

碑是刻石的总称,即在石上刊刻的书法作,如墓志、石碣、石阙等,尤以汉碑、唐碑和魏晋南北朝墓志造像为典型。帖的本义为尺牍,自魏晋以来尺牍书法衍生为帖学,魏晋、隋唐、宋、元、明为衍化的重要朝代,其中晋人帖学达到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碑学崇尚“壮美”,提倡“书存金石气”;帖学侧重表现空灵、跌宕、洒脱的人格美和清丽淡雅的书卷气。在欣赏碑帖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便能感受到石刻的方正凝重、朴茂雄健之美,古今名家书帖的遒劲妍润、沉着流动之美。

二、 从书法家人格故事中熏陶美

在小学的写字与书法教学中,小学生往往并不喜欢老师在课堂上做空泛的讲解,生动有趣的故事往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书法家或方正,或刚烈,或敦厚,或豁达,或执着,或唯美,这些性格特点都在他们的字中有所展示,关于他们的故事也都很具感染力。我在带领学生欣赏著名匾额的时候,讲到了扬州瘦西湖中的“徐园”题字的故事,学生饶有兴致,既了解了“徐园”两个字属不同字体,又感受到书法家风先生不畏权势、机智洒脱的美好人格。

在具体教学中,作为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搜集材料,由学生讲,让其他学生谈听后感受。而教师所要做的则是把握好方向,先了解学生选讲的书法家的故事,内容要以表现书法家的美好人格为主题,不能偏移教学目标。以书法家美好人格呼唤构建学生的审美意识,比单纯的就字论字效果好许多。

三、 在优雅写字氛围中享受美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讲学中强调四字诀“松”“净”“匀”“乐”。写字与书法的教学中则可引导学生追求“净”“匀”“松”的境界。

学生练字之前一定要把桌子收拾干净、整齐;在书写的过程中,要保持作品干净,桌面干净,自己的衣服和手也干净;在练字结束后还要把书写文具整理干净,这即是“净”的境界。练字之前尝试做深呼吸,促使呼吸均匀,确保心情宁静、不急躁,这即是“匀”的境界。书法教室应该很安静,为了使孩子练字时能把练字当成是享受和创作的过程,教师可以在学生练字时会播放一些节奏舒缓、情调雅致的中国传统乐曲来陶冶性情,我想这即是“松”的境界吧。

实践证明,在优美和谐的氛围中练习写字和书法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对于提高学生文明素养、形成雅致性格很有帮助。

四、 在描摹仿写练习中实践美

练习写字既要正确,也要美观,不能急于求成。教师在学生观察字帖后进行范写并辅以简要的讲解,能给学生实践美以直观形象的指导。

首先借助米字格找准第一笔。小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差,初学时,写出来的字不是东倒西歪,就是“顶天立地”。教师指导学生用米字格书写,观察样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尝试给每一个笔画“定位”,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空间知觉精确度。其次找到关键笔画的位置。关键笔画大多是在横中线上下或竖中线左右的笔画,关键笔画位置摆好,形态写对,这个字就不会写得太丑。教师指导之后再让学生进行描字和仿影,就能事半功倍。此外还要注意笔画之间的位置摆放,如“秋”字,注意“禾”字旁的捺画要变为“点”,要让位置给右边的“火”,“火”的撇画和捺画都要舒展……这样找准笔画与笔画的位置关系,即使脱离了米字格,字也能写美观。

“描红仿影”实现了学生写字从感受美到实践美的飞跃,提高了学生对字的审美能力,学生临写时也就能做到“成字在胸”。

五、 在书写比赛展览中分享美

篇(7)

我总结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我主要是这样树立自己的园长威信的:

一、不断的地进行自我提高,真正无愧于榜样作用

作为园长,只有首先将自己的工作做得很好,才能够让所有教职工都信服地好好完成自已的工作。世界是不断变化,社会是不断进步的,所以我们做每一样工作都在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现在这个信息化社会之中。只有不断地学进步,我们才能从容面对新的挑战,做好每天的工作,做好每一件事情,我不断地从社会中学习,又不断为社会做出新的贡献,我努力保证这个良性循环跟着时代潮流向前运行着。我自己的素质提高,又能带动全园的员工一起进步。在我们幼儿园,每周都有由我组织的全体员工学习探研会,我们一起学习指导纲要、一起学习工作规程、一起学习蒙特梭利的教育方法、一起学习布鲁纳的课堂教学“发现法”……在我和员工一起学习过程中,我们一起欣喜于自己素质的提升,同时我的领导力也渗潜入她们心中。

2004年,教委为我提供了到南宁深造的宝贵机会,在这次学习中我如醍醐灌顶,受益非浅,有种眼光豁然开朗的感觉。学习后我很激动,条件充许的话,我也要让我们园里的老师能够得到这样的学习,让他们享有和我一样的学习机会。

二、用”沟通”真正架起与教职工之间的心灵桥梁

作为一个在幼儿园中处于管理者地位的人,我其实更希望和其他人象朋友一样融洽起来,而不希望自己在他们心中,是以领导者的形象存在。我在处理园中各种事务的时候,首先对自己从严要求,但光有这一点还是不够的,因为对一些处理事情的方式,不会是每个人的观点都百分百持赞同的态度的,毕竟在一个集体里,会有各种不同性格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沟通就成了我在每个人之间协调的好工具。比如有的新老师初加入到幼教这个行业中,由于没有过社会上其它工作的经历,会以为实际工作中与在学校的学习与实践差别很大,会觉得工作很累,压力很大。这时候,一次真诚的谈话就会变得很必要了。在跟这样的新老师谈心时,我经常是告诉她我自己从事幼教工作的经历,告诉她我们这种工作是为祖国培养人才的起点,有伟大的意义,跟她说当自己的劳动付出收到回报后的发自内心的幸福感受。这样能让新老师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激发她的使命感,解除了她心中的一个小小的结,她的工作就会变得热情努力,很有负责任了。同时我也拉近了同这样的老师的距离,把她们于游离于状态下凝聚回到了集体来。

三、建立公平合理的规章制度

“有规矩才能成方圆”,我们日常的生活、做任何的事情,都是在一定的规矩的约束和

促进下进行的,制度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幼儿园也一样,除了要在精神上靠近和关心员工外,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规章制度也是同等重要的事情。好的规章制度可以让幼儿园的每个人即使没有层层上级的指指点点,都按部就班地合理、优质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整个幼儿园的活动都以有效的规律来运行。比如《幼儿园工作规程》就是高度地概述了幼儿园的一些工作精神,规范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但在具体的细节上,我们各个园还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好自己的规章制度,如老师工作十诫规定不能老师不能对学生进行体罚、制定”后勤人员要求”规定每天对餐具进行消毒等等。合理的奖励制度也可以让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我们幼儿园最初的时候所有老师的工资都是固定的,既没有奖励金也没有对一些过失行为有相应的惩罚,这样老师们的收入就没能体现他们工作的优劣,会消磨积极性很高的老师的热情,时间长了,整个园的老师总体上积极性都有些下降,后来我们就实行”固定工资+奖金+提成”的工资模式,实践证明,这种工资方式能极其有效的提高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制度合理了,每个人都按制度来完成好自己的工作,有时候即使管理者离开了团体,也不会影响团体活动的良好运作,这次我来南宁学习近一个月,幼儿园的事情还是那么顺利就是一个证明。所以我觉得管理者制定好一个好制度,是一个更大的责任。

四、对家长热情真诚守信,代表幼儿园树立美好形象。

篇(8)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176-03

教具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课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器材。《机加工实训》和《钳工实训》是高职院校模具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实训课程。装配钳工的拆装实训课程需要一些实用的教具。机加工实训的过程通常是用车床、铣床等机械加工零件。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可把两个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适当结合,即《机加工实训》课程中加工的零件用来制作教具,用于装配《钳工实训》课程中拆装项目的零件测绘和装配调试等教学内容,也可用于冲压模具设计课程中冲裁力的检验。这样实现了在真实生产环境进行实训教学,同时,实训课程中材料也得到更多的有效利用。为此,我们在这方面尝试制作了数字显示手动压力机,希望在《机加工实训》课程中加工的零件制作成数字显示手动压力机,该压力机又可用于钳工实训教学和冲压模具设计的课程教学中。

一、数字显示手动压力机的制作

在《机加工实训》课程中,学生了解并掌握了车床、铣床、钻床等机床的结构和基本操作方法,能够根据零件图纸的加工要求编制加工工艺。为了达到实操的技能,实现《机加工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要求学生在机加工实训期间制作了数字显示手动压力机。因为实训课程的重点在于机加工,所以数字显示手动压力机的结构设计部分由任课教师在备课阶段完成,数字显示装置也是由教师提前准备制作好,机械加工需要的钢材材料和加工工具也提前准备充分。实训期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机械加工部分,并按设计要求将加工的零件安装完整,并调试合格即可成功制作数字显示手动压力机。学生制作的数字显示手动压力机的结构如图1所示。

在制作数字显示手动压力机过程中,学生主要加工了机架、工作台、垫板、手轮等部件,这些都是在校内的现代制造中心机加工实训室加工的。指导教师主要采取边讲边练、现场教学、任务驱动等授课方式,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掌握了不同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熟悉了零件加工工艺,学会使用多种不同量具,能够较熟练选择夹具和刀具。这样学生加工的零件不仅仅是单个的零件,而是可以用各个零件装配成的一个完整的机械,学生在整个实训学习中有很强的学习兴趣和高度的责任心。他们很清楚自己加工的零件有特定的用途,所以在整个加工制作过程中非常细心和认真。学生制作的数字显示手动压力机实物如图2所示。

二、数字显示手动压力机在模具专业《钳工实训》课程中的应用

把模具安装到压力机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装配工作,教师应指导学生正确安装模具。模具安装是否正确,会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生产安全、模具寿命和劳动效率。学生在学习安装模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基本要求:①凸模和凹模应该互相对准,间隙要均匀;②凸模和凹模的压力中心要重合;③有适当的闭合高度;④安装要紧固可靠,模具在冲压过程中无任何松动;⑤冲裁结束后能够顺利卸料、顶出制件。冲压模的调整工作是模具制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模具装配好以后,需要通过试生产对制品的质量和模具的性能进行检测。我们在实训过程中,应分析试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对冲压模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维修,以期望获得合格的制品。我们制作的数字显示手动压力机就可以用来试生产以及检验模具的装配质量、检验模具的维修效果。模具装配好以后就要进行试生产,教师需引导学生检测制品的质量和模具制造与安装的性能。首先检查冲裁件的外观质量,包括冲裁件的断面质量、表面毛刺、翘曲等情况。根据上述外观质量检查的结果,一是查看凸、凹模之间的间隙值及模具刃口,再根据间隙值分析冲裁件断面质量、表面毛刺、翘曲对冲裁件外观质量的影响;二是检查凸、凹模的表面加工质量,主要是凹模刃口的侧表面加工质量,因为它直接影响冲裁件的外观质量;三是检测冲裁件的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规定的要求。如果冲裁件的检测尺寸与图纸规定的要求不相符,分析如下几种可能:①模具刃口尺寸在制造时就已经超出误差;②由于模具的定位装置不可靠,在冲裁过程中,毛坯发生了窜动,引起冲裁件尺寸的变化;③冲裁后产生回弹,造成冲裁件尺寸超出误差;④压边力过小。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冲裁件尺寸不符,就要引导学生结合模具的结构、定位装置的可靠性、压边力大小以及凸、凹模刃口尺寸等来分析判断。

三、数字显示手动压力机在《冲压模具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在《冲压模具设计》课程中,冲裁力的计算是一个重点内容。冲裁力是指冲裁过程中的最大剪切抗力,计算冲裁力是为了合理选择压力机和设计模具,避免因超载而损坏压力机。在讲授“压力中心确定”及“冲裁力计算”这节内容时,应该让学生掌握冲裁模压力中心的确定方法和降低冲裁力的方法。如果压力中心不在模柄直线上,压力机滑块和上模将发生歪斜;凸凹模之间的间隙不均匀,滑块就要承受偏心载荷。这将导致滑块导轨和模具不正常的磨损,模具刃口就会迅速变钝,模具寿命降低甚至损坏,严重时会因为凸凹模间隙不均导致产品产生很大毛刺。几何形状对称的冲裁件,压力中心位于其图形轮廓的几何中心;几何形状不对称的冲裁件,其压力中心的确定采用解析法和图解法。授课时我们以《机加工实训》课中自制冲裁模的冲裁力计算为工作任务,同时还要计算卸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并通过我们前面自己制作的数字显示手动压力机进行检验。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将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进行对照分析。

数字显示手动压力机的制作丰富了我们实训教学的内容,学生在实训课程中加工的零件,由学生自己动手装配为成品,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产过程中的责任心,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压力机模型装配上模具后,可以模拟冲裁的整个工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掌握了模具的结构、模具装配、模具调整等方面的内容,深化巩固了理论课的知识。装配后的压力机的机械结构与实物基本相同,可以作为模具拆装实训课程的教具、机械基础课程的零件测绘内容等,使得实训材料及加工的零件进一步发挥了作用。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中自主开发实物教具,既锻炼了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又能结合自己学校的实训课程开设情况,开发实用的教具,能够做到物尽其用。在实训课程中开发制作的成果还可用来支撑课程改革的实施。同时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也得到有效锻炼,而不再停留在靠复制和改造前面已有的产品零件来完成任务的水平。在加工制作的过程当中,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压力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模具的结构和安装过程,能够将以前仅是在理论课中学习的知识加以升华和领悟。这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此次压力机的制作仅仅是我们模具专业实训教学的一次尝试,效果比较理想。在以后的模具专业实训教学中我们将更多地制作与专业课相关的实物教具,不断提高和完善教学水平,更好地教育学生,服务学院,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杨柏青.高职院校实物教具自主开发及应用的探索[J].职教研究,2009,(6):40-42.

篇(9)

要实现网络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中的学生自主性学习就必须借助一个理想的载体。众所周知,要进行网络学习就要利用网上资源,而将这些网上资源和学习主题有机联系起来的较理想的结合部,当然是经过加工的资源相对集中的教学课件。可是目前在网上我们能见到的课件绝大部分是用PowerPoint、Flash或者Authorware等软件制作的,尽管其间不少也能进行人机交互,但往往都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由于程序毕竟是死的,而面对的学生却是活生生的,即使设计得再科学,也难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真正交互。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是这些课件最致命的弱点。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用Frontpage或Oreamweaver等软件将课件直接做成网页式的,因为网页本身就是天然的最好的交互媒体。这样,我们只要在课件中设置超接链接,创建聊天室(讨论组)、或通过E-mail等就能轻松地冲破原先固定模式的束缚,创造出让学生们能自主学展身手的广阔空间。

有了广阔的施展空间,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信息素养,要能熟练地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创造新知、传播信息。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训练学生在这浩瀚的大海里如何有效地撷取知识的珠贝。在实践中我们曾这样尝试,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课前准备——广泛阅读——协作作业——展示交流。先确定主题,让学生们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如熟悉课文或了解实践活动主题,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提前构思网络自主性学习的框架。家里有上网电脑或有相关报刊书籍的,可预先准备有关资料。然后,充分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广泛浏览,让学生在网站中根据学习需要和兴趣自主阅读、有选择地下载信息或上传自己的观点体会并进行充分的讨论。接着,形成相同观点的学生组成小组,整理加工相应信息,并合作完成电子作业或小论文。最后,在教师的组织下,各小组在网上展示各自的成果进行学习交流。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其中扮演的是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在这样一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得以高效有序地进行,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虚拟世界中变成了现实。

当然,要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加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力度,我们的步子还可以迈得大一些。就语文学科而言,我们完全可以大胆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课件的网页制作上来,甚至放手让他们去做。如在教《食物从何处来》这一课时,我特意拟定了一个主题:“从食物链所想到的……”,要求同学们事先做好准备,通过调查了解自己的生物圈,结合课文知识谈感想。课上,我组织学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加工信息然后通过网页传播新知。学生们积极踊跃,纷纷在自己建立的网站上亮出各自的观点,有的还图文声像并茂,展示了自己的素质风采。通过超级链接,于是师生的信息资源整合融为一体,这不仅大大丰富了教师课件的内涵,增强了有效信息量,而且因为这里面蕴含着学生自己们的心血结晶,因而更能吸引学生,效果远比教师单枪匹马制作出来的要好。

篇(10)

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是现代化企业生产调度、管理、安全防范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1],是一种先进的、防范能力极强的综合应用系统,能实时、形象、真实地反映被监视控制对象的画面,是人们在现代化管理中监控的一种极为有效的观察工具,特别是在火电厂,全厂数字闭路电视监视系统更是得到较快的发展,本文主要比较全数字闭路电视系统和目前火电厂主流闭路电视系统的优缺点,通过对两种闭路电视系统在结构、造价等方面的重点比较,加深读者对全数字闭路电视系统的认识。

2 火电厂闭路电视系统的发展

闭路电视系统发展的最初阶段是纯模拟系统,该系统主机多为矩阵切换主机[2],显示终端多为模拟监视器或由其组成的电视墙,操作员主要通过矩阵主机的键盘实现对现场摄像探头的控制。闭路电视的第二个发展阶段是模数混合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闭路监控系统也逐步开始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原有模拟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用硬盘录像功能来代替早期模拟录像机的功能,但受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水平的限制,尚无法实现图像的数字化网络传输。目前闭路电视已经发展成为纯数字系统,整个系统的前端设备采用高清数字摄像设备,高清数字信号以网络方式传输,实现网络内的数据实时共享,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数字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3 两种系统结构和配置比较

全数字闭路电视系统与目前主流闭路电视系统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视频从初始的前端设备录入后就是数字量信号,依托网络技术,基于TCP/IP协议,实现视频数字信号在网络间的多路复用传输[3]。

图1 主流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图2 全数字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图1所示为目前火电厂主流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属于典型的模数混合系统,前端设备中,火电厂各个监控点的网络摄像机属于模拟信号采集设备,采集的模拟信号通过视频编码器和区域交换机接入监控网络,前端设备中的摄像机可以通过超五类双绞线或光纤接入区域交换机,区域网传输速率可达100Mb/s;区域交换机与主交换机之间通过单模光纤连接,传输速率可达1000Mb/s。在后端设备中,通过以太网交换机接入视频服务器和存储服务器,用于视频图像的管理和存储,同时通过以太网交换机接入运行人员工作站实现工作人员的实时人为监控,进入以太网交换机的视频信号又通过网络视频解码器及大屏幕LCD显示器,实现全电厂各监控点图像的大屏幕整合显示和监控。

图2所示为火电厂全数字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属于纯数字系统,前端设备中的监控摄像机已完全数字化,采用的高清网络数字摄像机,可以直接输出数字高清视频信号,不再需要视频编码器、光端机、光端箱等设备,在结构上相对火电厂主流的闭路电视系统更加简单,同时在设备配置上也更加先进。

通过对两种火电厂闭路电视系统图的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前端设备对于视频信号的采集方式,前者属于模拟量采集,必须通过视频编码器才能转换成数字视频信号,后者是数字量采集,可直接生成数字视频信号接入网络,前者清晰度一般只有600线左右,而后者的网络摄像机清晰度在720线以上,可达到百万像素。在结构方面可以明显看出,全数字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要比主流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简单的多,对于设计和升级改造更加有利。

4 两种系统造价比较

我们以某新建大型火电厂的闭路电视系统设计方案[4]为例,将目前主流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与全数字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在造价上做一个定量的比较,两者的设备尽可能在同一品牌和质量层次上选取,以实现较可靠的比较性。

在区别最大的前端设备中,全数字网络摄像机的费用大约为359.5万元,模拟摄像机的费用大约为137.25万元,由于全数字网络摄像机的造价和技术含量较传统的模拟摄像机要高很多,所以仅在前端设备的采购中全数字系统费用已经高出主流闭路电视系统222.25万元,这也是两种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中造价相差最大的一部分。全数字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在后端设备中不需要视频编码器,在传输设备中也不需要光端机、光端箱以及较长的控制电缆,这几项的总造价大约能节省78.32万元,虽然使用的单模光纤较主流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多了一倍左右,但费用仅高出6万元左右,结合上面的各设备费用,估算出全数字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比主流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总造价要高出大约118.22万元,即25%至30%。通过造价费用的对比,比较明显的可以看出全数字系统的造价要略高一些。

5 两种闭路电视系统的优势和劣势

主流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结构较为复杂,使用设备较多,后端设备和传输设备需要费用较多,但其系统总造价较低,技术比较成熟;全数字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结构简单,设备配置优化,使用设备较少,同时由于网络摄像机能通过双绞线或光纤直接接收控制信号,不再需要控制用屏蔽电缆,这样可以使视频和控制信号在现场复杂的电磁环境下具有非常强的抗干扰能力,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但总造价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主流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和全数字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各有优缺点,但是随着网络摄像机的优越性能和技术先进性以及不断成熟的制造水平,网络摄像机的成本将会逐步降低,随着市场对全数字监控系统需求量的增大,整体造价将进一步降低,使其性价比更高,竞争力更强。相比于主流的模数混合监控系统,全数字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中的网络摄像机的一大优势就是高清晰度的视频数据输出,而高清图像有利于运行人员对生产过程进行正确判断,有利于安保人员更加有效的对电厂进行安全监控,同时高清录像也为发生事故时的图像分析提供了更好的保证,运行人员还可以直接通过每台摄像机的IP地址远程登录各个网络摄像机的管理界面,对摄像机的时钟、图像亮度、图像对比度、图像码流速率等进行设置,结合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全数字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将成为火电厂监控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

6 结束语

通过对主流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和全数字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比较,很明显的可以看出,在结构上,数字系统的结构简单紧凑,模块化、网络化优势明显,在造价上比较,虽然数字系统要比主流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要高一点,但是随着技术发展和制造水平以及市场认知度的提高,造价差距将会进一步缩小,而数字系统的高清晰度、高可靠性、高性价比也是主流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全数字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将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火电厂生产、安保监控的主要发展方向,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贾杰,旋继新.火力发电厂闭路电视监视系统设计[J].山东电力技术,2013,(1):38-39.

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267-03

一、引言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公式、性质的推导和证明繁琐,是电子、通信、计算机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在这类基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常以《信号与系统》等相关课程为基础。但是地球物理学科的学生不能够像电子、通信学科的学生那样系统地学习与《数字信号处理》相关的基础课程,那么就需要教师在授课时进行一些必要的补充,由于课时影响以及学生基础的限制,给授课教师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为推动物探技术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也在地球物理专业受到了相当的重视。笔者作为“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主讲教师,结合地球物理专业的特点,对该门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建设硬件平台来强化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字信号处理中的采样等基础概念。另外,教材中涉及的很多概念,如频谱分析和滤波器的设计和实现,也是构成物探信号处理技术的基础,因此,在本校地物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基于matlab的教学软件,鼓励学生通过程序来实现数字信号处理概念,如:实现典型序列,实现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滤波器的性能比较,以及结合本专业的地震正演应用,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进一步了解数字信号处理中相关的抽象概念,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不仅了解相关的概念知识,而且进一步深化课程与地球物理专业之间的联系,实现地球物理学科讲授数字信号处理的目的。

二、教学软件的基本框架

本软件一共分为六个部分(如图1),分别为:典型序列,FFT应用,地震正演应用,滤波器性能,相位差监测以及听音辩数。当然这六个部分是整个软件的框架,具体功能的实现需要学生通过matlab的GUI来进一步的实现。运行到主页面时,通过鼠标点击相关的实验部分,完成相关功能,每个部分需要完成的功能如下:

其中,典型序列的表示及特征分析模块包括图形显示区域组合菜单栏、应用按钮、退出按钮,组合菜单栏包括单位取样选项、单位阶跃选项、矩形序列选项等。FFT应用模块包括题目要求、过渡点个数选择按钮和画图按钮、过渡点取值滑动栏和复位按钮、滤波效果画图按钮、补零影响画图按钮、退出按钮。地震正演应用模块包括图形显示区域、检波器个数输入栏、采样间隔输入栏、V0速度输入栏、V1速度输入栏、V2速度输入栏、V3速度输入栏、运行按钮、退出按钮。滤波器性能模块包括图形显示窗口、FIR滤波器设计说明下拉菜单、IIR滤波器设计说明下拉菜单、退出按钮。其中,FIR滤波器设计说明下拉菜单包括频率采样法、窗口法、最大最近法等子菜单。IIR滤波器设计说明下拉菜单包括脉冲响应不变法、双线性变化法等子菜单。相位差检测模块包括图形显示区域、仿真信号真实信号按钮、强信号真实信号按钮、弱信号真实信号按钮、退出按钮。听音辨数模块包括图形显示区域、听音变数组合菜单栏。听音变数组合菜单栏包括打开按钮、分析按钮、辨别按钮、辨别结果显示栏、运行状态显示栏、退出按钮。

三、软件的使用及功能

此软件是本校地物学生数字信号处理上级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机实验之前,每一学生得到一份最基本的软件框架,学生以个人的形式完成其所需的各种功能,在上机过程中,学生可能除了相关的matlab知识之外,还需要一些matlab GUI的相关知识,我们通过实习指导书的附录补充以及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来完成相关知识的传授,如怎样进入GUI界面,如何页面进行设计,以及如何将所需按钮和相应程序进行链接。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演示自己所编写的程序以达到上机要求。所有实验中,前四个实验是基本的教学实验,后面两个实验是学生兴趣实验,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下面主要介绍前四个实验。

(一)典型序列的表示及特征分析

当鼠标在主页面选中典型序列选项,关闭主页面,形成一个新的名为“典型序列”的页面(图2),在此页面中,建立一个单选按钮组(button group),分别代表单位取样,单位阶跃,矩形序列,单边指数,正弦序列。选择序列后点击应用,则出现相应的序列形态。如图:

(二)FFT应用

所要实现的相关功能有:①依据题目在选择过渡点数的同时,求得相应的传递函数,画出相应的频率响应曲线,改变过渡点取值,得到最佳值的经验数据。②在过渡点数为1的基础上,对于不同函数的频谱进行滤波效果的比较。③用图示说明,对于序列做不同点数的FFT,幅度谱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后端补零对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影响。

(三)地震正演应用

假设有一个三层界面的地质模型,输入检波器个数,采样间隔,以及相关的地质参数,如层速度利用matlab中的褶积公式,来最终形成一个地震正演波形图(图4),其中假设的采样点数为2048。

(四)滤波器性能比较

此部分需要完成通过IIR和FIR进行滤波器设计的比较(图5),其中,IIR方法包括脉冲响应不变法和双线性变换法,FIR中包括频率采样法、窗口法和最大最小比较法。图形的显示应该包括原信号、加入噪声后的频谱、滤波器的频谱、滤波后的信号和滤除的干扰波的频谱等。

四、结论

本软件贯穿整个数字信号处理的教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完成软件所需功能的各种实现。不仅使课堂效果更加的生动,也能通过在动手编程的过程中,使学生对于相关概念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学生先从最简单的序列的实现入手,通过序列的实现了解各种序列的特性。在FFT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事先编好的程序让学生理解FFT的滤波作用,以及不同点数,不同过滤点数对于FFT的影响。通过地震正演,学生可以比较直观地感受到正演图形的形成。滤波器性能分析和比较可以辅助学生理解滤波器不同设计方法的特点以及设计实现的步骤。之后的各种功能都是在之前的基础上对于学生能力的一种拓展,让学生体会到数字信号处理无论对于科学研究还是日常生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并掌握其基本的原理。

参考文献:

[1]卜凡亮,赵守国,王锁柱.“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研究型教学改革与探索[J].成都: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81(2).

[2]薛昀,韩桂明,梁桂英,马姝靓,周斌,韩传久.“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改革探讨与实践[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6).

[3]程佩青.数字信号处理教程(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郑晶,彭苏萍,朱国维,等.地球物理专业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教学的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3,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