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铁路工程标准化管理大全11篇

时间:2023-06-30 16:01:3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铁路工程标准化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铁路工程标准化管理

篇(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激烈化程度加剧,铁路建设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形势,与此同时,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为铁路建设企业的发展面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铁路施工企业要实现发展必须提高竞争力,加强标准化建设,从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建设入手,健全建设标准体系和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强化过程控制,加大监查力度,使标准成为习惯、习惯符合标准、结果达到标准,为确保铁路施工安全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1 铁路建设企业面临的发展面临的挑战

目前, 我国基础建设特别是道路建设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各个铁路建设施工企业工程项目众多,但自从施行低价竞标及工程总承包以来,许多施工企业却面临着生存危机。低价竞标及工程总承包是我国目前实行的工程建设大原则,施工企业只有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才能拓展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从而在相应的建设市场保持一定的竞争实力。

1.1 粗放经营模式,致使相应的铁路建设项目存在安全隐患

铁路建设施工企业的发展是高产低效的粗放经营模式,铁路施工企业的产值增长依靠的是劳动力的增加和国家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大量铁路建设项目的发展,国家的相应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建设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然而铁路建设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知识因素的增长对铁路企业产值增加的比重不大,铁路建设企业仍是粗放经营模式。铁路建设施工企业的粗放经营模式致使铁路建设项目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模式,从而致使相应的铁路项目的建设埋下了安全隐患,而铁路工程的施工对铁路的运行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粗放的经营模式也不利于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1.2 市场竞争加剧致使铁路工程建设招标投标不规范引发铁路建设安全问题

国外许多总承包和设计事务所在中国建筑业的上游和高端市场取得了丰富的利润及高额回报,而低端市场却由我国企业来完成。这一现状将会危及我国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导致我国建筑文化的危机。市场竞争的加剧致使相应的铁路建设工程的招标投标建设也难以形成规范的发展和建设模式,市场竞争的激励化程度的提高致使相应的企业转包、分包现象严重,铁路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得不到相应的保障,招标和施工的不规范引发了铁路工程建设的安全问题。

1.3 管理人员素质不够,铁路施工建设安全隐患重重

铁路施工企业在建设过程中管理水平较低,铁路建设工程采用分包的施工建设方式,施工的素质较低并且现场的监督效果不够,施工团队的素质低,铁路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能难以保证,同时也使铁路建设企业竞争力不强,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切实需要。企业的人力资源和相应的管理人员的素质不够,知识老化也造成了相应的铁路建设企业管理水平低的现象。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铁路建设企业的发展和相应铁路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人力资源是安全管理和铁路工程建设中的关键因素。

1.4 铁路建设企业监管不到位引发铁路建设工程安全问题

铁路建设招标后监管薄弱、不认真履行施工监理职责、质量低劣和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问题相对较为突出,由于监管的不到位致使相应的铁路建设管理方面资金监管薄弱、资金管理使用混乱以及工程严重超概算。铁路工程项目的建设信息不规范不透明、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不健全、工程建设领域信用缺失。甚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建设单位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规干预招标投标、项目规划审批等以权谋取私利的、权钱交易造成了铁路工程建设领域安全问题易发多发。

2 铁路施工企业的标准化建设

2.1 管理制度标准化,以规范建设保证铁路施工安全质量

管理制度的标准化,目的在于通过建章立制,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程序清晰、责任明确、奖罚分明,从而实现对相应工程项目安全和质量保证的规范体系建设,铁路施工企业的管理制度是企业进行管理的基础。铁路施工企业应根据法律以及建设规章结合铁路工程建设实际,制定符合本企业发展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明确的管理目标,使相应铁路施工企业的管理日益标准化和规范化。规范的管理体制是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从而相应的铁路施工建设企业应建立权责明确结构清晰的管理体制,从而对相应的管理实现动态的铁路施工管理。规范而标准化的管理体制的建立是保证铁路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

2.2 人员配备标准化,规范铁路建设施工和管理

铁路施工企业应根据相应的工作岗位的需求配备具有与相对应的管理或是专业技能岗位的素养和技能,同时应建立人力资源的培养模式,营造企业内持续学习的文化,使相应的人员具有持续学习能力和创新的能力,从而使铁路建设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人员配备的标准化管理实际上是实现了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使相应的人员素质满足岗位的需求,建立高效的施工和管理团队,充分建立以人员管理为中心的标准化建设模式。相应的人员配备的标准化建设能最终实现铁路工程建设的施工和管理,最大程度上杜绝腐败现象,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铁路施工的和管理的水平,从而也保证了工程建设的质量体系。

2.3 现场管理标准化,保证铁路工程建设质量

建设项目是实施管理的场所,应以现场控制为关键,以安全建设为核心,从铁路建设工程的材料、管理和环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控制,实现对铁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具体化,保证文明施工和规范建设。现场管理同时也是保证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现场管理的标准化主要包括平面布置和大临标准、安全文明工地建设标准、技术工作标准、中心试验室管理标准、拌和站管理标准、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内业资料管理标准、架子队和劳务用工管理标准、现场监控检查标准等内容。通过对现场要素和施工技术以及安全文明标准工地建设的标准化管理实现铁路建设工程的质量保证和安全管理模式。

2.4 过程控制标准化,实现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

过程控制的标准化目的在于通过细化分解各个环节的责任而实施全过程的监控。对铁路建设工程的现场管理实现全过程的控制,实现建设过程的具体化和可测量化,同时应建立相应的施工建设监督机制,按照铁路建设的标准实施科学管理,明确铁路建设项目管理中的权责,从而实现动态调整和持续改善的管理方式,建立铁路建设工程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过程的控制标准实际上是对现场管理和控制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和监测,从细节注重质量的保障从而建立科学而合理的过程控制和施工的调整和质量的控制,实现了全过程的质量和安全铁路工程建设和施工的管理模式。只有将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制度、人员配备、现场管理和过程管理标准化四个层面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铁路工程建设的科学管理模式,从而确保铁路施工的安全质量。

参考文献:

[1]赵云飞. 铁路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的体会[J]. 四川水力发电.2010(10)

[2]罗 文.施工企业生存发展的出路浅析[J].技术与市场.2008(05).

篇(2)

2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分类体系

2.1分类体系框架在制定我国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分类体系框架的过程中,既要结合铁路现行的标准规范,也要充分借鉴和参考国际、国内建筑领域的相关标准规范,还要满足铁路工程建设需要、适合铁路发展要求、遵循国际、国内相关标准。由于铁路工程建设大多是线性项目,和建筑领域的点状项目不同,铁路工程的隧道、桥梁、路基、站场、四电等专业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建筑领域的信息分类难以直接采用。以ISO12006—2框架为基础,参照Uniclass和OmniClass的分类思想和方法,根据铁路工程建设的需要,结合铁路特点,把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分为14个分类表,在划分分类表时,主要参考ISO12006、Uniclass、OmniClass的分类方法,在分类表的具体包含内容设计过程中,参考了铁路线路设计规范、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铁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指南、铁路工程质量验收标准、铁路科学技术档案分类与代码、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丛书、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铁路物资目录、铁路建设项目资料管理规程等规范标准和书籍文件。

2.2分类表关联关系ISO12006—2根据简单的建设模型,即在建设过程中应用建设资源,形成建设成果,把建设对象划分为建设成果、建设过程、建设资源和属性特征。参照ISO12006—2的建议,对铁路工程建设信息的14个分类表按照建设对象进行组织和划分。铁路工程建设成果分类包含项目、实体、空间、构件、工项分类表,项目由实体组成,实体包含构件和空间,构件由工项组成,建设过程包含阶段分类表,建设资源包含组织、角色、专业、工具、产品、材料、资料分类表。各个分类表所具有的描述性信息由属性分类表定义,例如,隧道洞门的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如外径、壁厚、层数、外插角、环向施作范围、环向间距、每环根数、纵向间距、长度等信息,可以定义在属性分类表中。

3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分类

示例铁路工程建设信息的分类是为建设管理服务的,随着IT技术的发展,建设管理逐渐电子化和集成化,铁路工程建设信息的统一分类和编码,有利于计算机的识别和操作,能够提升建设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建设管理的效率。

3.1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分类铁路项目分为新建项目、改扩建项目、基建工程和其他项目,新建项目包括新线普速铁路、客运专线、新线高速铁路、新建站、枢纽、客货共线、检修基地工程,改扩建项目包括增建二线工程、扩能改造工程、站改工程、电化改造工程。

3.2铁路工程建设隧道构件、工项分类铁路隧道构件由洞门、明洞、暗洞、辅助坑道、附属洞室等主要结构部件构成,各部件又由若干分部件组成。铁路隧道工项包括边仰坡开挖与防护、洞身开挖、基底处理、超前支护、初期支护、衬砌、防排水、附属设施、沟槽、箱变基础、回填、后墙、门框墙、顶冒、端墙、挡墙,各工项又由子工项组成。铁路工程构件、工项的分类可以为铁路验工计价、施工组织、进度管理、工程验收等提供统一的结构分解和定义,有了统一的分类标准后,通过信息系统对这些信息进行收集、加工、汇总、分析等处理后,可以掌握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进度等重要信息,提高管理和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3.3铁路工程建设阶段分类铁路工程建设阶段包括勘察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运维阶段,勘察阶段包括初测、定测、补定测,设计阶段包括预可研阶段、可研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阶段。

3.4铁路工程建设专业分类铁路工程建设专业的分类主要参考OmniClass,结合铁路特点,可分为规划、设计、管理、施工和支持,每个专业有可以分子专业。

3.5铁路工程建设资料分类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勘察、设计、施工等技术文档和管理资料是铁路建设依据,也是建设中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忠实记录。参考铁路建设项目资料管理规程,铁路工程建设资料可分为项目资料和参考资料,项目资料包括建设管理资料、勘察设计资料、施工资料、监理资料和竣工验收资料。工程建设资料的统一分类为铁路建设的标准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和质量责任追溯奠定了基础,对工程建设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期运维过程中的资料查阅、检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篇(3)

我国的基础工程建设过程中,铁路运输业则属于核心内容,一方面,为交通运输提供重要保障,另一方面,则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然而,在铁路工程项目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工程管理的水平有待提升。所以,加强对铁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有利于进一步地完善铁路建设工程的管理机制。

1铁路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

1.1混乱的工程标准化管理

大多数的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标准化的管理存在混乱的状态,不能够严格地按照标准化的程序进行各项管理工作,如:大多数的参建单位缺乏对标准化管理足够的认识,至今还未能够构建完善的标准化的管理体系,虽然提高对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与质量问题的重视,但是,缺乏对铁路运营制定长远的规划。此外,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够将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的管理进行有机的融合[1]。

1.2缺乏成本管理的意识

各个参建单位的经济效益与铁路建设工程存在紧密的联系,然而,各个参建单位与单位部门间不能够进行有效地沟通与交流,缺乏一定的成本管理的理念,致使工程成本的支出经常会超出工程的预算,如:首先,由于缺乏明确的成本管理的目标,导致无法控制好成本管理;其次,存在浪费材料的现象,而且会使得大量的设备处于闲置的状态;最后,参建单位不能够控制好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突发的意外状况,一定程度上,会增加铁路工程建设的各项成本。

1.3缺乏工程质量管理力度

铁路建设工程的整个环节中应贯彻落实质量管理,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存在问题,则会直接影响建设工程的质量,如:由于设计单位缺乏对现场的实地考察,致使设计方案不能够满足现场施工的各项要求。此外,施工单位未能够严格地按照施工方案,且采用有效的施工工艺开展施工工作,无法保障铁路建设工程的质量。此外,监理单位不能够严格地控制好施工过程,对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2]。

2推动铁路工程质量质量的措施

2.1重视工程质量标准化的管理

各个参建单位在建设铁路工程的过程中,应当将各个单位的责任进行明确,站在工程实际的情况的角度上,实行工程标准化的管理。如:标准化的管理制度。首先,建设单位应当将各个管理人员的责任进行很好的落实,而后则需要明确工程管理的目标,并且对各项规章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且切实地落实监督管理制度;其次,设计单位则需要对勘察设计的工作流程进行完善,将变更设计设计交底与配合施工的考核方式进行制定,并且切实的制定好安全管理技术管理与质量管理等各项制度,保证其能够覆盖至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找出施工作业中存在的重点与难点,严格地编制考核方式;最后,监理单位则需哟啊根据项目监督的各项管理的规定,将监理措施的各项细则进行落后,依照监理要求与项目特点,并且根据以往的经验,对现场的工作制度进行编制,将现场的监理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与权限进行明确,为铁路工程的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2.2控制与管理好铁路工程成本

首先,铁路建设工程应提高对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视,切实处理工程建设工程中存在各种问题,进而降低工程建设所需要耗费的成本。如:应加强与银行与政府部门的沟通,获得银行的贷款与政策扶持,为工程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提供重要保障;其次,应与政府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协调,促使工程建设的征地拆迁的工作顺利地进行。在铁路工程施工之前,则需要认真地做好现场勘查后工作,并且对设计方案进行认真地分析,为铁路工程建设的方案合理性与可行性提供重要保障;再次,管理人员应提升成本管理的意识,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推动工程成本的标准化管理的实现,如: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工程施工技术施工进度施工流程与材料采购流程的理解。加强各个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降低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所需要的各项成本;最后,管理人员则需要提升安全意识,及时地预测与判断施工建设中突发状况存在的可能性,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加强对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督与管理,降低成本的支出,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材料与设备的监督与管理,明确各个人员的职责,防止出现浪费材料与施工设备的现象[3]。

2.3加大对施工质量管理的力度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为铁路建设工程的质量提供重要保障,则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施工的监督与管理,加大对工程设计工程监理与项目施工各个环节的监督与管理,为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效率提供重要保障。首先,对于重点的工程以及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则需要设计单位加强地质勘测的强度,积极地采取有效的勘测方式,确保勘测数据的可靠性与精确性,避免出现由于设计方案的失误,而出现工程变更的状况,降低铁路建设工程的各项投资;其次,施工单位则需要落实各项质量自检工作,仔细地排除施工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并且相关人员应亲临现场,认真地检查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而后则召开质量检查的回忆,对质量检查的结果进行通报,而后则需要限期整改不合格的施工项目,为施工质量提供重要保障;最后,监理单位应当选派经验充足的监理人员,开展各项监理工作,配合施工单位,落实各项质量监管工作,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在监管过程中应避免处发现违法与违规的行为,保障铁路建设工程的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在铁路建设的工程管理中,各个单位应明确各自的职责,加强沟通与交流,对铁路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仔细地分析,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的体系,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与措施,为铁路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重要保障,实现铁路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推动我国铁路运输业的健康的快速的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张南 单位:山东济铁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兖州分公司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 X731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现阶段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铁路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其中一大批铁路客运专线开始建设,铁路施工也在全国大范围的开展。安全管理是保障铁路工程顺利完工的基本前提,也是施工企业进行管理的首要目标。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还有很多问题存在,这样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保障铁路施工的安全。

二、铁路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违章在施工过程中层出不穷

众所周知,在铁路施工中发生的安全事故的主要因为是由于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施工和没有熟练的掌握施工技术和方法,就导致了铁路设备故障、线路侵限等。对行车安全构成威胁,影响线路强度造成强度下降,从而引起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2、施工计划临时调整或者变更

在铁路施工过程中,如果工程的施工计划进行临时变更,就会给工程的施工带来很多不安全的因素,主要是因为铁路工程施工部门多、信息滞后以及很难保证各部门的人员都能知道变更的施工计划就不能及时的做出相应的反应。针对这样的情况,对于工程新的变更施工计划就不能及时准确的制定出与其相对应的变更安全措施,这在施工中就很容易遗漏一些关键性的施工程序,从而严重影响施工的安全造成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

3、涉及施工的部门准备工作不足,并且之间配合较差

由于铁路工程是一项比较复杂和系统的工程,尤其是在比较大的枢纽进行施工时设计的单位比较多,如果有一个单位和部门没有做好施工前的管理工作,这样就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并且任何一个施工环节出现差错,都会直接影响铁路工程施工的进度,从而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这样的情况,就必须制定严格周密的施工计划,这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首先施工单位不能只管分配任务,更重要的是必须明确责任人、监控人,发挥好业务骨干的作用。如果施工单位疏于管理不严格要求,在进行施工的准备工作时存在侥幸心理,施工单位的主管领导和人员在施工之前不亲临现场,对施工作业过程中可能造成损坏的设备情况及现场情况不明就极有可能会给以后的事故发生埋下隐患。因此就需要施工单位的各个部门不但要做好做足自己的准备工作,肩负起应有的责任,还应该和其他部门做好协调配合工作。如果施工单位不能在设备管理单位批复的作业点内按质按时完成作业内容,必然挤占下一道工序和其他部门的作业时间,最终影响整个施工进度和质量影响正常的运输秩序。因此施工单位要统筹作业工序对作业工序细化,和相关设备单位提高配合意识形成默契,统一做好周密严谨的部署工作才能确保施工安全。

4、缺乏实用可行的应急预案

在铁路工程施工管理中各级的管理部门要对铁路施工方法作业流程以及人员安排等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通常情况下,对于突发事件能够做出及时准确的处理,工作单位能够积极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实施。但是由于应急预案趋向格式化不灵活并且没有具体的操作流程,这样在施工中发生特殊情况传统的紧急预案就不能发挥应用的作用,从而就导致了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铁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1、施工前依法严格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在铁路施工中要想顺利的完成施工工程并且保证运输的安全就必须做好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作为施工企业一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程序和施工技术,并且在施工之前要对参与施工的是施工人员进行专题培训,主要是弄清楚施工中的疑点,坚决不可以带着问题上岗施工。同时所有的施工企业和单位还必须要与施工人员签订保证施工安全协议并且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从而尽可能的去保证工人们的施工安全。

2、建立施工监督检查责任制度

作为铁路施工工程的质量监理公司、运输安全监管人员以及施工单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责任,还要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首先作为工程质量监理单位,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不符合质量标准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的环节就要立刻向施工单位提出具体的调整和修改意见。然后铁路运输安全监督人员在施工中发现安全隐患的存在,可以要求铁路施工企业立即停止施工。如果施工单位和企业不停止施工进行调整和修改发生安全事故由铁路施工单位独自承担后果;如果由于监督力度不够而引发的安全事故,由铁路运输安全监督人员独自承担负责;如果因为工程施工质量问题而引发的安全事故,由铁路施工单位和质量监理单位一起承担责任。

3、加强安全标准化工地管理

施工单位要对所有的施工人员进行标准化管理的专项学习培训,从而来提高全体人员特别是各级管理人员对标准化管理的认识。同时施工单位还应该以业主的要求为依据,以企业的标准和铁建总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为指导,结合工程实际和特点编制满足业主和工程管理需要,具有一定深度的项目标准化管理规划。施工单位对标准化的管理情况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解决保证工程项目自始至终实行标准化管理。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要认真执行国家及铁道部的新规定。依据有关规定结合工程实际编制工人标准作业标准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施工单位所有的人员在上岗前,要进行标准化的作业标准培训考试,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最后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应该努力采用新技术,按照铁道部和铁路局的有关要求,在本工程大力推广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新技术的应用,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用先进的工艺、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保质量、保安全,保工期。

4、强化施工中的整体配合

现阶段铁路建设施工企业与铁路管理部门出现了脱钩的现象,主要是由于两者的立场不同,那么考虑问题的角度就会不同。其中铁路运输企业考虑的是如何保障运输安全,而施工企业考虑的是如何减少不利因素给施工带来的影响。所以就需要双方找到一个平衡的支点,最大程度的满足双方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涉及的方面有很多,主要包括建设、设计、施工以及监理等单位,因此各个部门必须在统一的指挥下树立保证大局和整体的意识,并且在施工中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完成本单位规定的工作量,这样就可以有效保证施工进度的顺利安全进行。

5、思想教育与惩罚激励相结合

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对于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差的员工,要加强思想教育转变工作作风;对于经教育不改、违纪违规现象严重、多次主观违规者等应解除劳动关系或辞退,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化市场环境中,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的发展,各项铁路工程建设正在广泛的开展。所以在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工程的安全管理,这就可以为社会发展创造出有力的条件。针对目前铁路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各级管理体系。并且施工企业还要加强施工安全管理,这样就可以进一步的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保障铁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近年来,我国铁路工程快速发展,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为各个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铁路工程受到社会环境、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施工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和控制措施,确保铁路工程的顺利施工建。

一、铁路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少健全的管理制度

我国 2009年9月颁发了《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办法》,在全面各个地区推行铁路工程项目管理时间不长,相关管理制度还不健全,给铁路工程的施工建设造成一定影响。铁路工程施工是一项专业、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施工管理涉及多方面内容,当前很多施工单位的管理制度只关注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进度和施工成本管理不到位,影响了铁路工程的经济效益。

2、 施工管理水平低

当前,我国各个地区都在积极发展铁路工程,大量施工单位涌入市场,其中一些施工单位的综合实力较差,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在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味追求施工进度,忽视施工质量控制,使得铁路工程频繁发生施工质量不达标的问题。同时,某些施工单位通过非法手段,盲目压价,承包铁路工程,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串通设计单位或者自行修改施工设计,施工过程中采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以次充好,甚至偷工减料,使铁路工程产生质量缺陷[1],埋下安全隐患。

3、 监督管理不到位

当前,我国对于一些基础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多是委托相关监理单位或者采用自查方式,对于铁路工程而言,其施工建设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施工影响因素较多,需要相关监理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但是在实际的铁路工程项目监督管理中,由于技术水平和工作人员数量有限,监督管理效率和质量较低,多是由施工单位自行进行监督管理。同时,一些质量监督单位的性质难以界定,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通过设计监理部门进行工程项目监督控制,但是这种模式很容易滋生腐败和,无法确保铁路工程监督管理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二、加强铁路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1、健全管理制度

为了推动铁路工程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部门应积极完善和健全铁路工程施工管理制度,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国家化铁路工程管理标准,实现科学化、合理化的施工管理,结合铁路工程具体情况,优化施工管理具体实施方案,保障

铁路工程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根据我国《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生产法》,相关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和操作管理规程以及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为保障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奠定基础,实现铁路工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

2、 组织管理机构

铁路工程施工建设之前,为了确保施工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要组织施工管理机构,选拔高素质的人才组成领导小组,由技术骨干、管理精英共同组成施工管理小组,结合铁路工程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加强科学合理的施工管理和控制。铁路工程施工管理机构应明确各个岗位、各个工作人员的职责,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积极性,严格遵循相关管理制度,落实施工管理计划[2]。同时,合理安排铁路工程项目部门的工作人员,通过精选方式从单位内部选拔业务水平高、专业功底深厚、个人道德素养好、施工实践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确保铁路工程施工计划的顺利执行。

3、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在铁路工程施工建设阶段,施工单位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指导铁路工程的顺利施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控制管理:其一,优化施工方法,及时调整组织结构配备和各种资源,例如,铁路铺轨工程原本的施工设计采用机械设备进行施工,但是受到施工场地的限制,一些机械设备无法进入施工现场,因此调整为人工施工,这时相应的施工组织计划应及时调整机构配备和相关资源,保障铁路工程的顺利施工建设;其二,结合外界环境变化,合理组织调整资源,全面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减少材料运输费用;其三,适当调整施工顺序,为了保障铁路工程施工进度,各种物资材料进场的时间和存放位置进行合理安排,合理开展施工组织作业;其四,考虑多方面风险,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严格控制施工设计变更,保障铁路工程在规定期限内竣工。

4、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是保障铁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结合铁路工程施工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对施工人员进行铁路工程专业技术培训,仔细研究施工设计图纸,了解铁路工程施工设计的细节问题,掌握各个控制点的进程和现状,在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积极优化和改进施工工艺,对于一些重点的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之前应加强施工技术交底,规范施工人员的技术操作,提高铁路工程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5、 加强施工设备管理

铁路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多种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对于铁路工程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应加强施工设备的管理和控制。为了进一步提高施工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运行效率,应制定有效的设备管理方法,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检修,做好相关记录,使施工机械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降低机械设备维护检修成本。

6、 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管理

施工材料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铁路工程施工质量,因此必须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管理和控制。相关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铁路工程施工设计要求来采购各种原材料,仔细检查原材料的出厂证明、质量合格证明等,确保施工材料的按时、有效供应,并且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和进度变化,合理调整施工材料分配,加强施工材料的防火、防潮处理,实现铁路工程施工材料的合理配置和统一管理。

6、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我国应积极完善铁路工程的监督管理体系,引入广大民众参与铁路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维护管理等流程,采纳科学合理的建议或者意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并且健全铁路工程监理制度和相关配套措施,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监理部门,加强定期考核,落实铁路工程质量追偿制度[3],严格审查相关监理人员的资质,对于严重失职、收受贿赂、的监理人员,撤职或者取消其监理资格,严格追究其法律责任,实现对铁路工程施工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监督管理。

结束语:

为了进一步提高铁路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当前铁路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贯彻落实技术创新、环境保护、投资效益、工期、安全、质量的管理要求,实现标准化、规范化施工管理,构建安全工程和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篇(6)

铁路是国家重要的交通设施,是重要的经济动脉和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迎来了高速铁路发展的高峰期,尤其是从2008年开始,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中央做出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的重大决策,将铁路建设摆在了突出地位。随着高速铁路的建设、运营通车,高速铁路工程量迅速增加,这给参建单位带来机遇和挑战,传统的质量管理标准已不适应高速铁路的建设,需尽快更新质量管理思路和模式。

1 高速铁路工程质量系统分析

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系统的路网规划、工程项目规划、工程立项、勘查设计、建设准备、施工生产活动等环节,最后投入运营通车。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并受到外界自然条件的制约。另外,高速铁路工程建设均需要在构思、策划后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决策、计划立项,然后进行工程项目涉及和施工,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各个参建单位相互交流沟通,最终产生高速铁路这个产品,这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

由于高速铁路质量形成过程中,各阶段相互联系并相互影响,决策阶段的质量会影响到设计阶段的质量,设计阶段质量影响施工阶段的质量,施工阶段质量又影响验收交付阶段的质量。作为高速铁路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质量管理涉及到诸多利益主体,涉及到多个环节,且影响因素众多,具有质量波动大、质量变异大、隐蔽性强、终检局限性大等缺陷,这要求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需要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把关每一环节的质量管理,确保各利益主体的合法利益,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2 标准化质量管理模式

标准化质量管理模式是最常见的一种新型质量管理模式,是对质量目标的集成化管理,能显著提高质量管理绩效。在高速铁路工程建设中,为推进大规模、标准化高速铁路建设,落实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环水保、技术创新等管理要求,建设出精品工程,需要积极总结过往经验,吸纳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并结合工程建设实情,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实际情况,适应未来高速铁路建设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高速铁路建设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和过程控制标准化。

要实现高速铁路建设的标准化质量管理,首先,要正确认识标准是实现标准化管理的必要前提和基本依据,铁路建设管理必须严格落实“三大标准”的贯彻执行。 “三大标准”即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作业标准,技术标准是基础依据,管理标准是落实技术标准的重要保证,作业标准是落实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的工作载体。将“三大标准”落实到整个铁路建设过程,工程质量即可处于可控状态。

其次,必须严格落实参建单位的质量责任,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制度,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落实参建单位的质量责任(删除该处红字部分)。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负总责,从现场调查、设计方案、物资设备、材料供应、质量验收标准等方面消除质量问题和隐患。勘察设计单位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标准,健全勘察设计的质量责任制,认真分析设计方案,确保方案的最优化。施工单位是工程建设的具体实施者,承担质量主体责任,需严格执行设计方案,严格执行施工规范,严格执行质量保证体系等。监理单位根据有关规范、标准等对建设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最后,全面推广“四化”建设,能提高效率并进一步稳定质量。机械化、专业化、工厂化、信息化是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标志和有力保证,对于确保质量安全、提高效率,提升管理绩效和创造力意义重大。各参建单位根据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条件全力推进四化建设,可是质量控制更上一个台阶。

3 三全的质量管理模式

长期以来,铁路建设单位实行以质量检验为主的传统质量管理模式,其以把关为手段,进行被动的质量管理,是一种事后质量检验的质量管理模式,容易导致施工成本高、质量问题多、质量事故多等问题。三全质量管理模式则以预防为主,从问题产生因素着手,致力于实现全面、全过程、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是一种全面的质量管理模式。

在高速铁路工程中,三全质量管理模式实现全面质量管理控制,各参建单位的质量管理不到位都会影响到工程整体质量,必须明晰每一个参建单位的质量责任,并细化质量责任。要实现全过程质量控制,从质量产生的源头开始,全员推进质量管理,依照铁路建设的流程,从项目建议书提出开始,经过项目鉴别、选择、策划、可行性分析、决策、立项、勘察、设计、分包、施工、验收、运营通车等环节进行质量管理控制。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则是全体人员参与到质量管理中,发挥每一个员工的作用和岗位职能。就如目标管理理论所言:工程建设的总目标需要分解细化,逐层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员工中,使每一个员工都负有一定的质量责任,形成一个自下而上、从员工到团队的层层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关系,这样有助于充分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将质量管理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确保高速铁路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确保工程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

4 全过程质量管理模式

全过程质量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是PDCA戴明环,也就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每一级质量管理都可以形成一个小PDCA循环,这样就形成了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的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整体。在PDCA循环中,上一级循环是下一级循环的基础和依据,而下一级循环又是上一级循环的落实和具体化。2.每个PDCA循环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而是每一次循环都有新的目标,会产生新的问题,这代表着质量管理水平在逐步提升。

在高速铁路工程建设的质量管理中,应用全过程质量管理模式,首先分析现状以及存在的质量问题,接着对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对于高速铁路工程来说,产生问题的根源存在于工程项目立项到交付使用的全过程中,这要求我们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罗列出质量问题产生的根源后,找出其中的主要原因,通过重点控制来解决主要质量问题,制定质量管理计划和措施,其中包括目标、手段、执行方法、时间等内容。接着按照计划落实,检查计划实施结果,分析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进行归纳总结,总结成功经验,并纳入到质量管理规范和标准中。最后,处理遗留下来的问题,进入下一个循环。

结束语

总之,高速铁路工程建设需尽快更新质量管理理念、思路和模式,了解我国高速铁路工程建设的特点以及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掌握质量管理要点和关键点,在具体工程面前合理选用质量管理模式,确定合理的质量管理目标,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将质量管理落实到工程建设的每一环节中,运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进行质量管理,最终实现高速铁路工程建设质量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勤.高速铁路工程的质量管理模式与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内容[J].赤子,2014,(5):247-247.

篇(7)

当今中国铁路建设管理全面推行以“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为支撑手段的标准化管理,对信息化提出了“以现代网络、通信、电子设备等信息技术手段为载体,有效监控和管理项目建设过程”的要求,根据此项要求,工程项目施工图也应实行信息化管理。

一、传统的施工图管理

传统的施工图管理全靠人工管理,整个流程包括从业主(建设管理单位)接收图纸、图纸整理入库、发放、借阅以及图纸回收等工作都是通过人工操作来完成的。这种管理图纸的方法有以下几个缺点:一是人工记录量大,同一份图纸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由多人多渠道使用,需要人工反复记录其去向;二是不便找寻,特别对于较大项目,图纸多,需要时凭记忆查找,寻找困难且工作量大;三是图纸信息传递不畅、不及时,图纸的详细信息往往只有资料员清楚,相关领导和需要的人员对图纸的信息只能靠资料员通知才能获取,通知的及时性和全面性直接影响到施工组织安排,甚至会影响到工程施工的顺利建设。

二、图纸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1.图纸信息化管理是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要求铁路建设行业正在全面强制性推行标准化管理,其中信息化是整个标准化管理的一个重要支撑手段,如果仍用传统的人工图纸管理模式,难以实现对图纸的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不符合铁路行业标准化建设要求。2.图纸信息化管理是提升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要求使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和手段的广泛程度决定了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水平,对图纸实现信息化管理也是建设单位和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体现。3.图纸信息化管理是提高图纸使用效率的要求施工图是工程建设最为重要的依据,施工图资源的整合、共享、有效利用,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效率,现在工程项目建设工期日趋紧张,要求工程施工各级管理者、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作业人员都能够及时获取施工图信息,这就必然要求施工图实行信息化管理。

三、施工图信息化管理的实现途径

1.使用条形码技术为每一份图纸定制“身份证”,以便实现快速查找和追溯。2.图纸数据库与OA(办公软件)系统关联,实现图纸到达和图纸流转的信息化管理,便于各层次需用者及时获取信息。3.使用OA系统连接手机客户端,实现手机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对经常性使用的图纸进行现场查阅。

四、施工图信息化管理的具体方案

(一)建立施工图信息管理系统1.建立施工图组织管理系统完善组织管理系统是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根据铁路工程建设的特点,应建立建设单位、标段指挥部、施工项目部三级施工图管理机构,配足施工图管理人员2.建立信息传输网络传输网络要能保证信息的安全、畅通。在建设单位设置OA系统,标段指挥部和项目部设用户终端(电脑),在作业层(队)设移动用户终端,其网络图如下:3.确定系统管理模块根据铁路工程建设,开发施工图信息化管理软件,建立图纸仓储管理模块、图纸使用管理模块、条形码管理模块、图纸管理模块、图纸档案管理模块,如下图示:(二)制定施工图管理办法建设单位根据铁路总公司有关规定、建设项目特点,制定施工图管理办法,对施工图的设计、审核、发放借用、销毁等作出详细要求,明确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职责,明确考核奖惩办法。施工、监理等单位要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制定施工图管理实施细则。(三)对施工图进行分类根据建设项目情况,一般可按照铁路工程预算章节进行分类。比如:路基工程、隧道工程、轨道工程、房建工程、其它站场设备及建筑物、大临和过渡工程等,在每一个大类下还可以再划分一些小类,比如对路基工程还可以划分为地基处理、路基附属、路基挡墙、绿化工程等,总之,以便于查询为原则,不宜太粗,也不宜太细。(四)给施工图标定“身份”1、条形码作为数据载体,能起到物品识别、物品追溯、信息采集的作用。根据铁路工程施工图数量较大、信息准确度要求高、需要字符多的特点,施工图条形码宜选用CODE二维码制作条形码,如下图所示:2、由建设单位资料员在接受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后,在每一份图纸上贴上一个50×25mm的条形码,从而,该条形码就作为图纸的“身份证”,直至该图纸的“寿命”终结。3、扫码抢与电脑无线连接,通过扫码抢扫描条形码,在电脑上即可显示某一图纸的一切信息,使阅读者一目了然。同时,利用条形码可大大减少同一信息的反复录入,节省了资料管理人员的操作时间,提高了资料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五)施工图“入库”暨到图信息由建设单位资料管理人员对所接收的由设计单位提供的正式施工图,按照既定的分类规则,将有关信息录入到“图纸使用管理模块”中,并在OA系统上,信息应包括到图日期、供图单位、图名、图号、份数、图纸分类。使用OA系统的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人员都可以同时得到施工图到图的信息,便于及时进行施工组织安排。施工图信息完成登记后,即分类存放到密集柜上,并将存放位置录入仓储管理模块中,完成施工图“入库”工作。(六)施工图审核由建设单位资料管理人员对“入库”的施工图通过OA系统向专业工程师发出要求审核图纸的请求,专业工程师按照施工图管理方法的要求对施工图进行审核后,登陆OA系统“图纸使用管理模块”填写审核意见,提交部门负责人,由部们负责人确认后,返回给资料管理人员,由资料管理人员向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发图通知。(七)施工图领取和现场发放施工、监理等单位接到发图通知后,到建设单位登录到“图纸使用管理模块”中,办理领用手续。然后,施工、监理单位根据本单位制定的施工图管理实施细则完成向项目部、作业队的图纸发放,发放的信息要及时录入“图纸使用管理模块”中,使建设单位能够掌握施工图发放和使用情况。(八)图纸的快速检索传统的图纸管理需要查找某份施工图时,往往需要资料管理员翻阅图纸登记台帐,逐项逐条查找,费时费力,而在图纸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只需要输入已知的几个关键字符便可实现瞬间查找到它的位置,状态及其它的相关信息,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九)现场施工图信息化查看由于施工现场多暴露在野外,在工地查看施工图必然会遭到风吹、灰尘侵扰,甚至会遭受雨水、湿气的侵蚀,往往施工图在工地上使用不久就会变得字迹模糊,甚至破损不堪,因此,对于经常反复使用的标准图、参考图、通用图、定型图、构件图等,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信息化。一是利用设计单位提供的电子图转换成不可更改模式的电子图,二是利用扫描仪扫描图纸,将其转化电子图纸。电子图录入“图纸管理模块”中,作业人员使用手机利用无线传输在工地现场随时随地可以查看施工图,避免图纸破损、减少了作业人员携带图纸的麻烦,同时手机用户可按照需求无限扩展,克服了使用图纸人员的局限性。

篇(8)

近年来,我国的铁路建设发展突飞猛进,进入了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然而在我国铁路面临大发展的同时,铁路工程施工管理方面的弊端却一直未得到根本消除。因此,探索铁路工程施工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变革,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1 铁路工程施工管理的基本目标

在铁路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人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完成一个基本的目标,即在限定的时间内,在限定的资金、劳动力、设备材料等资源条件下,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尽可能低的成本圆满完成工程任务。根据英国建设学会的《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认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目标有三个最主要的方面:专业目标(功能、质量、生产能力等),工期目标和费用(成本、投资)目标,它们共同构成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体系,如图1所示。

2 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为保证达到工程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在施工阶段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和方法。施工阶段是将业主的意图和设计图纸转化为工程实体的过程,是形成工程产品质量和工程使用价值的重要阶段。铁路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全部工程满足设计时速要求,达到现行铁路工程质量的验收标准。为保证实现工程质量目标,施工单位应时刻遵守上道工序不检查或检验不合格,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以及实行质量一票否决权的质量保证原则,全面实行质量管理。制定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及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规划,强化全员质量意识,从原材料的进场验收到各道工序,实行全过程管理;建立以员工自检为基础,专检骨干为主导,互检与专业检查相结合的质量三检制度和施工前试验、施工中检查、施工后检验的工作制度;坚持施工准备工作不充分不施工、试验未达到标准不施工、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未确定不施工、设计图纸没有自审和会审不施工、现场没有进行技术交底及重、难点项目没有《作业指导书》不施工;遵守进度服从计划、计量支付服从工程质量、质量坚决服从监理工程师,坚持质量不合格的工程进行返工等制度要求;实施技术人员、质检员质量责任制,奖优罚劣;认真落实原材料实验保证措施,全权负责本工程的试验和各项原材料的进货检验工作,并派专人看管,严格执行材料进场检验程序;加强成品保护的保证措施和日常管理工作,认真实施内部监督制度、碰头会制度、总结制度等,并做好反馈、记录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3 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进度管理

工程的进度管理是指对工程的各建设阶段的工作内容、工程程序、持续时间和逻辑关系编制计划,将该计划付诸实施,在实施过程中经常检查实际进度是否按计划要求进行,对出现的偏差分析原因,并采取补救措施或调整、修改原计划,直到工程竣工,交付使用。进度管理的前提是制定工程的施工进度安排。施工进度安排必须严格按照工程施工的内容,确定工程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和重点工程,根据控制性工程及重点工程的施工进度指标安排总体的施工安排,确定关键线路及相应的指标。铁路工程在制定施工进度安排时,必须按照该工程的施工经验、能力、分部工程施工环节及作业要求确定每个分部工程单体的施工工期。在确定指标时必须分清工序、工艺中无法压缩的时间和通过优化组织或增加设备、人立刻压缩的时间,可采用单项工序、工艺分析法,按照常用设备、合理的人员安排,参照劳动定额进行确定,确定的每个分部工程进度指标必须合理。工程总体进度目标实现的主要管理环节是实现铁路工程的关键控制节点,因此确定工程的关键线路是实现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的必要保证。关键控制性节点选择的依据主要是影响工程顺利实施的项目,影响工程实现功能化的项目等。

在这些项目中间必须进行筛选,以最先开工或最晚结束的项目相结合确定关键线路。

4 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

铁路工程成本管理分为开工前的成本预测,施工中的成本分析、持续改进和过程控制,见图2所示。

成本预测是铁路工程成本管理的起点,它为制定目标成本提供准确的数据。所谓成本预测,就是按照客观条件,遵循一定的运算规律,对成本进行测算,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成本分析报告包含成本的收入、支出、分析、对比、原因等,可按照时限划分为月、季、年成本分析报告和工程终结成本分析报告。成本分析的首要任务是确定收入和支出,成本收入根据成本预测的费用按照建造合同的收入确定方法进行确定;支出按照与成本收入相同的项目、时限、节点、费用进行分汇总,计算出当期的所有发生费用。之后依据收入情况,参照成本预测报告完成当期的预算成本费用分解报告,并与实际发生的支出费用逐项进行对比,查找出费用结余、超支的项目及原因。最后按照工程项目的类别结合财务报表进行综合编制完成分析报告。成本分析完成后,必须依照成本分析的结果,根据工程成本的超支、结余的原因,详细制定改进工程成本管理的意见和办法,提出具体措施。在制定持续改进意见时首先必须针对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类,并根据问题制定相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问题的实施方案;然后提出下一阶段成本管理的重点、难点以及增效方案;最后根据制定的办法、方案制定责任目标,并将其落实到人,以确保实施。成本分析、持续改进意见编制完成后,必须对改进意见进行过程控制,认真落实改进意见,并制定过程控制的奖罚措施,将过程控制落到实处,确保成本改进意见和方法的顺利实施。

5 结语

铁路工程不同与其他的建设工程,不仅具体有一般建设工程的特点,还具有工程线路长、工序复杂、施工人员多、受环境影响大等特点。因此,在铁路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必须从全局出发,考虑工程的方方面面,通过不同部门的共同参与和配合,加强工程的规范化及精细化管理,最终实现铁路工程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篇(9)

1 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体系不完善

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体系是保证各项管理工作有效执行的前提条件,在当前的实际管理工作中部分工程企业依然存在着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相应管理部门与人员配置问题。部分铁路工程企业在工程管理过程中,未能针对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设置专业的部门与人员,而是采用由工程材料员兼任管理的方法。在此过程中,由于材料员对于相应机械设备性能与特征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往往依照普通工程材料管理办法进行机械设备管理,使得设备难以获得有效的管护,使用过程中问题频发。同时,由于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难以获得各相关部门之间的一致支持,不同分部工程施工时出现设备冲突时难以协调,往往会导致内部矛盾或窝工等问题。

1.2 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

科学合理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指导各项管理活动的开展,同时也能明确划分各项设备管理权责,保证整体一致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在当前的管理工作中,部分施工企业未能严格依据管理规范与行业准则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在部分机械设备管理环节存在制度缺失,管理工作中的随意性与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使得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处于无序状态。未能全面实施岗位责任制的施工企业,在出现机械设备问题后往往难以追责,相关责任人之间推诿搪塞,导致了管理不力的问题。与此同时,不健全的管理制度使得当前施工行业强调的精细化管理难以实现,不能通过科学的制度实现标准化、动态化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管理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1.3 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全面

信息化技术的引入是实现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流程整合与效率提升的重要基础,在当前各领域都在强调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部分铁路工程施工企业依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机械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过程中过分依赖人工管理,在工程整体规模较大的情况下,众多设备调用与管理信息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设备使用维护不能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精准的计划与安排。同时,在当前的铁路工程施工行业,各部门都在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设,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信息化不足极大的制约了相关部门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工程设备机械管理信息的获取与应用存在滞后环节,不能实现企业内部一体化的信息化建设。

1.4 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培训未落实

人员综合素质是当前铁路工程行业强调的重点要素之一,机械工程设备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与职业素养直接影响着管理工作的有效执行。处于长久发展考虑,施工企业应结合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实际需求实施体系化的培训工作,以此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理论与应用能力。但部分铁路工程施工企业认为设备管理工作并不重要,内部指派一些责任心强的员工负责便可收到良好效果。实际上,大量的铁路工程机械设备较为精密,其性能管护工作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单纯强调责任心往往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同时,培训工作并非单纯的技能培养,更大的作用在与员工岗位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与行业认知水平的提升,缺少了培训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往往是一盘散沙。

1.5 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监督执行不到位

监督管理工作是保证机械设备管理落实到位,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的重要机制。部分铁路工程企业由于人员与资金投入的限制,未能结合设涔芾硇枨笈浔缸门的监督管理人员,难以针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系统性的机械设备管理。另外,部分引入外部监督机构的企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为了追求工期或成本控制,会认为的降低监督标准,外部监督单纯的走过场,难以起到实际的监督效果。另外,监督反馈机制运行效率低也是机械设备管理不力的影响因素,部分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设备问题反馈到管理人员后执行时,往往经历的多层命令的下达,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

2 提升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水平的方法与对策分析

2.1 构建完善的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体系

针对当前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施工企业应首先提升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在企业内部强化认知,树立良好的设备管理观念。在部门设置上,应将工程机械设备管理部门与其他管理工作独立出来,减少其他管理工作对于设备使用管护的影响。在人员指派上,应优先选择具备良好机械设备知识与使用经验的人员担任,实现更为贴近施工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同时,应在企业内部实现更为统一的设备管理沟通,围绕机械设备管理目标调度各方要素,使各部门形成合力,共同促进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保证设备的高效合理利用。

2.2 制定健全的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针对当前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应首先围绕施工流程与工程目标制定相应的机械设备管理责任制,将各项管理责任细分到人,通过详细具体的管理细则规范管理工作。在管理制度制定过程中,应强调标准化管理方法,将整个施工流程中各环节的机械设备使用细化,通过管理目标的细分与集中达成整体管理目标。同时,应重视动态化全过程管理理念的体现,在制度制定环节应将单项管理工作与整体施工紧密结合,实现各工序机械设备施工的有效对接,从而真正实现机械设备的合理调用与优化配置。

2.3 提升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水平

针对当前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的问题,应从软件与硬件两个层面加以解决。信息化建设的软件指的是管理人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应通过理论与实践是管理人员更多的参与信息化机械设备管理,使管理人员能够准确把握信息化管理流程的要点,结合既往管理经验实现创新与突破,从而真正发挥信息技术的应有效力。信息化建设的硬件指的是相应机械设备管理系统或平台的构建,企业应结合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定制相应的管理系统或平台,保证各功能模块能够全面满足实际管理需求,业务逻辑友好便捷,易于操作。同时,硬件系统或平台的构建应具有一定的拓展性,能够有效应对未来一定时间内变化的管理要求。

2.4 强化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岗位培训

针对当前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岗位培训缺失的问题,应从培训体系构建、培训方法选择以及培训工作执行三个方面着手。首先,企业应围绕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岗位工作要求制定周期性的培训方案,安排管理人员定期接受岗位培训,将培训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实现双向的促进作用。其次,企业应科学合理的选择培训方法,改变以往会议式的单向培训工作,提供更多的观摩实践环节,让员工获得更多的参与机会,从而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最后,企业应提升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重视培训考核,将员工绩效与培训考核紧密挂钩,提升员工的培训重视程度与投入度,保证培训的实际效果。

2.5 落实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监督工作

针对当前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应首先在企业内部建立责任意识,让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认识到自身的管理责任,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各项监督管理工作。应建立多向的交流沟通机制,减少信息传递层级,保证监督中发现的机械设备管理问题能够得到的及时的反馈。在监督工作执行过程中,应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进行有效的整合,以全过程监督为基本依据,对各类型施工机械设备展开动态化的管理,为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提供全方位的监督,各监督环节相互补充,确保不存在管理遗漏。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铁路工程施工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工程机械设备的种类不断增多,相应管理办法的执行对于铁路工程的顺利施工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就当前的铁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现状而言,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依然存在着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信息化建设不全面、人员培训未落实以及监督执行不到位等系列问题,需要行业工作者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与相应施工机械的使用办法,提出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当前的问题,从而保证各类工程机械设备能够始终处于理想的工况条件,施工环节能够优化合理利用设备资源,全面提升铁路工程施工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篇(10)

近些年来,我国的铁路建设工作飞跃发展,修建了许多的新铁路,其中包括很多的高速铁路项目。纵观这几年的铁路建设,我们成功与失败并存,在建设规模、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取得了成功,但一些管理、技术上的不成熟,使我们铁路建设工作在安全、质量上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加以改正。

09年,铁道部为了提升整个铁路建设系统的管理水平,推进铁路标准化管理,出台了铁建设〔2009〕154号《关于推进铁路标准化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在此,笔者结合该文件,浅析下铁路项目标准化管理。

1 标准化管理的意义

1.铁路标准化管理是铁路建设发展的趋势

铁路建设属于建筑业,建筑业的发展趋势是工业化,而工业化的核心就是标准化生产。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通过设计标准化、体系化,构配件和部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机械化,组织管理标准化等手段,采取类似现代工业大生产的方式来修建铁路,并使整个行业成为一个完整配套的工业生产体系。

2.推进标准化管理是提高铁路建设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当前铁路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质量和安全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质量通病仍然存在,安全管理薄弱环节较多,集中反映出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必须按照科学管理的理论和工业化的要求,推进标准化管理,提高建设水平。

3.标准化管理可显著提升项目工作效率

标准化建设对人的责任能力和责任意识进行了强化,增强了参建人员的压力感和复命意识。标准化管理可以使得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多样性降低,使得工作变得简单化,使组织内的工作更加有序,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4.标准化管理可以确保项目持续成功

标准化管理的施行,规范了项目部的各项管理工作,使项目部不因临时性组织造成管理松散,使各人的职责及工作流程更加明晰,从而可使新来的人员也能较快地投入到工作中;同时管理标准化可以将团队成员的努力统一起来,保证项目成功。

2 如何推进铁路标准化管理工作

标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四个标准化”: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实施标准化管理途径是,通过构建结构清晰、职责分明、内容稳定的管理体系,形成实施有标准、操作有程序、过程有控制、结果有考核的管理制度;形成工作内容具体化、定量化,有明确检查内容和检查方法的工作标准;建立岗位设置满足管理要求,人员素质满足岗位要求的工作团队。

1.管理制度标准化

管理制度标准化是标准化管理的前提,管理必须先从建章立制入手。

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中,做好制度建设工作,并切实抓好落实,在使用中不断改进。项目管理制度要具体、量化、细化,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人员配备标准化

项目管理要“以人为本”,人员素质决定了施工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人员配备标准化就是根据工作岗位要求配备具有相应技能、能力、知识以及协调能力的人员,实现岗位设置满足管理要求,人员素质满足岗位要求,使项目管理机构满足施工需要,实现“有事必有岗,有岗必有人,有人必有责,有责必有果”的管理要求。

根据铁路要求,配置“九大员”,并有计划的做好人员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3.现场管理标准化

建设项目现场管理是各种管理要素的集合,是实现建设目标的载体。现场标准化管理主要目的是总结建设项目现场管理的经验和教训,组织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现场管理模式,提高现场管理效率,减少临时工程的投资。

从施工现场布置、现场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环境保护、机械设备管理、材料管理、技术管理、实验室管理、文明施工等方面实现现场管理标准化。其主要实施内容:

现场管理标准化,是标准化管理最直观的体现。做好现场管理标准化工作,不仅可以提升企业信用评价等级,同时可以提升企业形象,有益于企业市场开发。

4.过程控制标准化

过程控制标准化是将现场标准化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通过标准化对施工实施全过程管理。过程管理标准化就是按照“六位一体”管理要求,将过程控制工作具体化、定量化,形成过程管理工作标准,按照工作标准实施过程管理,具体体现在各种制度办法的过程实施执行。

主要内容包括: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控制标准(各项检查制度)、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管理标准、工期控制标准(计划管理)、成本管理标准(动态成本管理)、环保管理标准、技术创新标准,各项过程控制记录:检验批,分部、分项验收记录,隐蔽工程检查证,试验资料如钢筋、混凝土试件合格报告,各种记录如混凝土灌注记录、预应力张拉记录、测量记录等,会议既要,往来文件、联系单、通知、函,工程日志等。

3 推进铁路项目标准化管理,应注意哪些问题

1.思想观念上重视不足,使标准化管理流于形式;

标准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其推进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应重视其巨大意义,对其认识不能流于表面,不能认为它只是一个应付检查的形式,使标准化建设流于形式,而不把它作为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方法。

2.标准化管理与工程进度的冲突;

过程标准化管理,要求我们施工过程中,各工序要几近工业化标准,对质量要求很严格。如果我们的施工水平达不到标准化要求,势必限制到我们的工程进度。因此,我们必须要提高我们施工水平,而且必须从项目开始时,开始抓起,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现场督促,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和作业指导,在项目开始、工程进展不快时打好基础,避免其施工水平达不到标准化要求,限制工程进度。

4 结语

推行标准化管理工作,应将其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全面、全力推广,不单单局限于铁路项目,应将其优点推广到其他类型建设项目。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项目规模越来越大,我们更应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推行标准化管理,使标准成为习惯、习惯符合标准、结果达到标准,全面提升企业项目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

篇(11)

前言

铁路工程是我国陆上交通的动脉,做好铁路工程建设质量的控制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铁路工程建材质量的控制是铁路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做好对于铁路工程建设中所使用原材料的检测是确保铁路工程建设所使用建材质量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措施。在铁路工程的施工中应当加强对于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的检验检测工作,原材料的质量指标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和建设项目的相关指标要求后方可用于铁路工程建设,以确保铁路工程的建设质量。

1 铁路工程施工中常用材料及常用材料的检验检测要求

在铁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使用较多的常用材料主要有:型钢、钢筋、粗细骨料、水泥、粉煤灰等,上述几种材料占据到整个铁路工程施工中所需要原材料的近9成以上。做好对于相关原材料的检验检测是十分必要的,在对上述原材料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铁路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型钢在进行检验检测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型钢是铁路工程中铺设轨道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因此其材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铁路工程的建设质量,对于铁路工程中所使用的型钢要求采用耐候型钢,在对型钢进行检验检测时应当重点对型钢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以及型钢的冷弯系数等进行相应的检验检测,只有在测试数据符合规范要求后才能进场使用。在对铁路工程中的型钢进行检验检测时应当选择同规格、同型号、同批号的型钢为基准以60吨为一批次来进行检测,对于不足60吨的则按照一批次进行检验检测。(2)对于铁路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粗、细骨料,在检测中主要检测粗细骨料的吸水率、紧密空隙率、含泥量、泥块含量、有机物含量、颗粒级配、压碎值等相关指标,检测时需要以600t或是400m3为一个批次按照同一产地、规格和品种来作为一个检验批次,对于不足一个检验批次的则按照一个检验批次进行检测。在检验检测时所取样品需要均匀且具有代表性,确保铁路工程原材料检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对于铁路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水泥,对其进行检验检测时主要检测是水泥中所含有的游离化学物质含量、比表面积、安定性以及凝结时间、强度、碱含量等数据,水泥的检验检测需要按照同厂家、同强度等级、同出厂日期的标准来作为一个检验批次进行检测,一个检验检测批次为散装水泥不超过500t,袋装水泥应当控制在200t的范围内,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水泥进行检验检测后超过三个月的水泥在再次使用时需要重新进行检验检测后符合规范要求才可使用。(4)粉煤灰在进行检验检测时主要检测的是粉煤灰中的需水量比、细度、烧失量、氯离子含量、含水率以及氧化钙等的含量,对于粉煤灰的检验检测需要按照120t的标准作为一个检验检测批次,在取样时要注意取样的均匀性,以确保检验检测数据具有极强的代表性。(5)钢筋是铁路工程施工中使用较多的一种建材,在对钢筋进行检验检测时主要检测的是钢筋的拉伸检验、弯曲性能、钢筋外观尺寸重量偏差等,在对钢筋进行检验检测时以60t作为一个检验检测的批次,对于不足60吨的则按照一批次进行检验检测。在对钢筋进行取样时试件的长度应≥50cm,以确保钢筋检验检测时数据的准确性。

2 铁路工程原材料检验检测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

2.1 铁路工程原材料检验检测中未能按照规范进行

铁路工程施工时对于原材料进行检验检测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但是一些单位为了降低施工成本,在铁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未能按照相关检测要求及标准对铁路工程原材料进行相应的检验检测,以致使原材料的检验检测频率及相关检验检测指标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2.2 铁路工程原材料检验检测单位资质不达标

铁路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原材料数量众多且对于原材料的质量要求较高,因此需要有技术、有设备、有资质的检验检测单位来完成相关的检验检测,但是在对铁路工程原材料的检验检测中,一些不具备相关检测资质、技术及设备的单位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获得了对于铁路工程原材料的检验检测任务。由于技术、人员及设备方面的不足使得其对原材料检测所得出的数据无法保证其真实性,致使铁路工程原材料的检验检测效果大大折扣无法充分发挥其在铁路工程原材料质量的把关作用。

2.3 铁路工程原材料检验检测设备准确性、可靠性不足

铁路工程原材料的检测过程中检测设备是检测材料合格与否的基础,现今原材料检验检测所使用的设备普遍较为昂贵,一些检测单位出于成本考虑不愿意或是无法及时更新设备,甚至未能按要求及时对仪器设备进行必要的检定和校准,导致检测设备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其检测的精度和准确度远远无法满足现今新兴材料的检验检测要求,致使铁路工程检验检测所得出的数据已经无法真实的反应铁路工程原材料的真实性能,无法保证铁路工程施工质量。

2.4 铁路工程原材料检验检测流于形式

在铁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使得一些单位对于原材料的检验检测多采用的是简化检测的处理方式或是事后补办手续的方式以使得能够加快施工速度,这导致了铁路工程原材料检验检测无法发挥其对于原材料质量的监督作用。

3 铁路工程原材料检测问题的相关措施

做好铁路工程原材料的检验检测关键在于落实,应当从制度建设、思想意识等多个环节入手使施工单位充分认识到铁路工程原材料检验检测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杜绝弄虚作假,充分发挥原材料检验检测在原材料质量监督中的重要作用;用科学的管理标准、方法及制度对生产现场和各种要素,即人、机、料、法、环、信息等进行科学有效的计划,加强对于铁路工程原材料的现场管理,根据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实体检测方案,推行标准化管理,采用信息化手段,使施工质量有序可控;及时对检验检测人员进行新增规范培训及考核,提高检验检测人员素质,做好原材料相关检测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以提高检测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加大原材料质量抽查,对于检验中发现的原材料问题要及时反馈以便及时处理,杜绝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实体;确保铁路工程的建设质量需要严把质量检测关,工地试验室需要与物资部门进行密切配合及时地对于进场材料进行检验及二次复检,严格规范平行、见证以及委外检验工作的管理,使得原材料检验检测能够充分发挥其在质量监督中的重要作用。

4 结束语

铁路工程检验检测是控制铁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工程质量监督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准确的检验数据不仅是评价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而且能有效指导工程现场施工,推动铁路工程施工技术进步,对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造价等起到积极的作用。做好铁路工程的建设除紧抓施工技术外关键是要保证原材料这一基础的质量。文章在分析铁路工程原材料检测常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