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企业文化的四大特征大全11篇

时间:2023-06-30 16:01:3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企业文化的四大特征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企业文化的四大特征

篇(1)

(l)精神文化,即蕴涵心灵深处的意识形态,也称之为电力企业之魂,包括电力企业精神、电力企业宗旨、经营理念、价值观念、管理哲学、道德谁则、电力企业口号等。电力企业精神文化集中反映着电力企业的精神气质和性情特点,是电力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一经形成,就产生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2)电力企业文化的制度层又叫电力企业的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各种组织活动中,形成的文件化的文化表述内容,涉及电力企业体制、运作、管理、人际关系、激励机制等多个方面。

(3)行为文化是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包括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员工职业活动、电力企业公共关系、电力企业成员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文化现象,折射出一个电力企业的电力企业精神、电力企业价值观、经营作风、员工群体综合素质水平。

(4)物质文化是指由电力企业或电力企业员工提供、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包括电力企业标识、工作环境、技术装备以及电力企业向社会提供的物质财富等。

二、网络经济时代构建电力企业文化的措施

(l)着力开展好企业教育活动。企业教育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企业文化的非常重要的路径之一,为此,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促使不断加强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着力提升员工的整体文化素质,有利于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2)着力加强企业精神的培育。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只有拥有良好企业精神的企业,才是拥有活力和生机的企业。企业和人一样,是具有企业的“人格特征”的,就像人无果没有精神,就会丧失生机和创造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企业精神解决企业发展的精神内核的问题,是企业活力、创造力的源泉。

篇(2)

随着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银行同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区域性地方银行,诸暨农商银行立足自身实际,从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着手,全面实施CIS战略,力求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

一、实施CIS战略的背景

近年来,诸暨农商银行的业务经营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存贷款总量突破400亿元大关,名列诸暨金融系统首位和浙江省农信系统十强;资产质量有效改善,不良贷款占比始终控制在较低水平,经营效益大幅度提升。可以说,在与业务发展相关的一系列“硬指标”上成绩显著。

但是,面对国有商业银行和众多股份制商业银行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所凝聚产生的影响力,农商银行“短板”尽显。银行没有一句既琅琅上口又富有文化内涵,同时也切合自身实际的广告语;金融产品的梳理整合、设计包装和对外宣传还有所欠缺;网点改造装修尚未形成完全统一的标准;……也就是说,企业文化内涵和品牌形象等一些“软指标”,明显跟不上业务发展步伐。

浙江省农信系统“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全系统要尽快建立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形势和新农村建设发展要求、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反映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全省农信系统工作会议还确定了“企业文化推进年”,出台相关实施意见,要求切实抓好企业文化建设。

确实,当前银行同业的竞争已不只是规模效益的竞争,更是战略思维、经营理念、管理文化的竞争,而这种竞争的核心就是企业文化建设。如果一个金融企业没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必将在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因此说,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农商银行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就要敢于冲破固有的习惯思维,加快培育和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而CIS战略,无疑是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建设最直接、最有效的工具。

二、CIS战略的概念阐述

CIS,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简称,译为企业形象战略或企业识别系统。它包括三个系统:理念识别系统(MIS)、行为识别系统(BIS)以及视觉识别系统(VIS)。理念识别系统(MIS)是CIS的核心与灵魂,是企业运行和发展的“CPU”;行为识别系统(BIS)是通过一序列有目的的活动来表达理念,实现企业的责任和目标;视觉识别系统(VIS)是通过一系列独特的色彩、图案以及声像文字来表达理念,使人们能够对企业印象深刻。三者构成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

理论和实践已经证明,CIS的功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够统一企业外部形象。通过CIS策划,为企业塑造一个独特、新颖、统一、规范的形象,从而获得社会公众和客户的关注。二是能够增强企业凝聚力。通过导入CIS,对干部职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宣传和教育,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提高团队凝聚力,有利于激发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能够提升企业形象。CIS是一个严格的系统工程,要求从思想到行为、从内在到外表、从领导到员工、从现在到将来的统一,把各部门的运作都纳入到一个非常规范的定式之内,是企业管理正规化、规范化的象征,从而把企业的形象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CIS。

三、CIS战略的策划与实施

1.多方比较,选择专业的策划公司协助

CIS策划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找到一家优秀的CIS专业策划公司协助企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诸暨农商银行通过多方对比、筛选,最终确定与国内一知名企业形象及品牌策划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联合成立专题项目组,具体负责CIS策划实施工作。

2.深入调研,确定务实的CIS目标

在CIS策划项目启动之初,农商银行组织召开专题动员大会,明确落实人员职责,宣传普及相关知识。会议结束后,项目组立即行动起来,深入开展定性访谈调研、定量问卷调研及CIS体验活动等。在前期,项目组深度访谈高、中层领导26人次,随机访谈基层员工10人次,实地走访大唐、牌头、店口等12个网点。回收CIS定量调研问卷1099份,其中内部问卷799份,外部问卷300份。编印《银行CIS与企业文化知识问答手册》,开展CIS学习活动,组织CIS讨论活动等。

通过深入调研,项目组对银行发展、银行战略、组织能力、人力资本、产品品牌五个方面的内部认知及客户对银行的整体诉求进行概括总结,确定CIS的总体目标为:强文化推动发展,塑品牌创造佳绩。

3.借用工具,开展详尽的综合分析

全面实施CIS战略,其必要的前提是对银行所处整体环境有正确、清晰的认识。项目组基于对银行内外部的认知,利用专业分析策划工具对发展环境、管理环境和文化环境进行了详尽的综合分析。

(1)采用SWOT分析法,解析银行发展环境。项目组对银行所处宏观环境、区域环境、行业环境三个层面进行特征性分析,明确农商银行的优势在于:客户多、网点多、发展处于稳定上升阶段。而劣势也不小,主要是:信息化水平不高,服务理念及水平有待加强,人力资本缺乏储备。机会在于:国家政策利好,区域经济繁荣,诸暨精神提供动力源泉。威胁表现为:科技创新与风险管理带来创新挑战,块状经济带来业务及产品的定制化挑战,同行者进驻带来竞争白热化挑战。基于发展环境,通过SWOT分析得知,面对未来的发展,银行CIS需要倡导的要素有:创新意识、服务(品牌)意识、竞争意识、人才意识等。

(2)发放调查问卷,探索银行管理环境。银行形象和竞争力提升,首先基于理念的指导,并将其融入经营管理中,固化为行为和制度等,最终得以彰显。探索管理环境,目的在于间接挖掘MIS定位诉求。项目组立足银行实际,从银行战略、组织能力、人力资本和产品品牌四大维度,从战略定位、战略管理、执行力、组织体系、流程制度等12个角度出发,进行问卷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提炼出银行CIS在管理环境层面需要倡导的要素有:支农支小、责任协作、精神、科学(专业)、便捷、系统、人本、创新、服务、品牌等。

(3)应用分析模型,感知银行文化环境。CIS不是企业文化的全部,而是企业新兴文化的集中体现和原有文化的提炼丰富。通过发展历程、现状分析以及对比行业标杆,有利于掌握企业文化发展环境,为CIS的提炼提供软性支撑。项目组对农商银行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段剖析,提炼出亲民、吃苦耐劳、真诚、朴实优秀文化基因。应用丹尼森组织文化分析模型,从银行核心价值观、上下级配合程度、部门合作能力、银行变革能力、愿景认同等12个维度设计12道题,针对银行高层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重要程度及银行现阶段实现程度的比较,挖掘银行文化发展诉求。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四大行业标杆的理念系统进行深入分析,提炼出卓越、共赢、诚信、稳健、责任等共性要素,以供借鉴。

4.聚焦提炼,明确农商银行CIS定位

对银行整体环境的深入分析明晰了内、外部对农商银行的文化诉求。立足诉求,项目组遵循先进性、创意性、融合性、前瞻性原则对CIS进行梳理、定位。

(1)理念识别系统(MIS)定位。诸暨农商银行作为区域性地方银行,大家认为其存在与发展的意义在于服务“三农”,服务中小企业,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为员工和股东创造价值,实现共赢。基于这样的共识,项目组将言简意赅的“金融新生态,城乡新生活”确定为银行使命,将“成就知心银行”作为银行愿景,将“诚信・融聚你我”作为银行精神,确定“更亲、更近、更知心”为核心价值观,“差异化、专业化、便捷化”为经营理念。

(2)行为识别系统(BIS)定位。银行的行为是银行理念外化、形象的体现。诸暨农商银行的基本理念包括:服务城乡,追求卓越,保持诸暨金融系统领先地位;在严格遵守制度流程的前提下,以主动热情的服务获取客户的信赖,和客户建立朋友关系;创新金融产品,拓展中间业务,保持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等。在前期访谈调研中,客户和员工对银行行为的诉求主要集中在高效、便捷、专业、人本、可靠、品质等方面。因此,项目组认为银行BIS的体现应从诚信、创新、主动、学习四个方面落实,从而实现四个彰显:让社会股东价值彰显,让产品服务特色彰显,让客户满意品牌彰显,让员工价值提升彰显。

(3)视觉识别系统(VIS)定位。浙江省信用联社对全省农信系统的视觉形象有一基本要求,诸暨农商银行VIS的定位就是要以省联社的形象为标准,结合自身全新的文化理念,实现视觉上的提升。

项目组通过两条途径加入落实。路径一,改变门头字体,选择魏碑体作为门头字体。魏碑体的特点是厚重、刚劲、庄严,笔划粗实,字体端正,结构醒目严密,易于阅读,给人以精干、强健和稳重感,与标识厚重、稳健的态势相统一。路径二,增加辅助图形。以水作为辅助图形设计元素之一,寓意诸暨农商银行包容化育的性格特征;以蓝色为基本色,在体现诸暨农商银行行业性的同时,寓意专业、灵活的经营特征;以规律的交叉视觉线作为整体的设计效果,寓意银行以诚为本、信守承诺的商业品德。

四、农商银行实施CIS战略的体会

诸暨农商银行CIS项目启动至今已一年有余。经过项目组及全行员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初步形成了具有银行自身特色的企业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回顾项目实施过程,体会有三:

1.前期调研要深入

CIS,中文译为“企业识别系统”,它代表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单位的标志,是企业最本质的特征。所以,在前期调研中,我们一定要深入、细致,要抓住企业的核心内涵进行聚焦提炼,保证策划成果融入企业固有的文化,为最后的推广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2.期中发动要广泛

CIS是企业文化建设最直接的工具,而基层一线员工是整个CIS建设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只有动员每个人都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各司其职,在日常细节处抓好协调配合,才能确保CIS建设工作顺利开展、行之有效,并持续发挥作用。

3.成果落地要抓实

最成功、最完美的策划成果只有和实际工作相结合,才能发挥推动和促进作用。因此,完成CIS策划只是实施CIS战略的第一步,我们要制订系统的CIS策划成果落地方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全力抓好落地工作。

参考文献:

[1]陈洪涌.CIS策划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王晓静.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M].江苏:江苏大学出版社,2003

篇(3)

企业应充分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职工,着力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坚持顾客至上的原则

以顾客需求为第一要务,实现企业利益与顾客利益的“双赢”。

3.坚持企业利益与社会责任统一

企业只有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赢得公众认可和良好口碑,才能具有持续的生命力,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利益。

4.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

企业在开展生产、创造利润的同时,也要注重通过各种形式丰富职工的精神生活。

二、先进企业文化的作用

先进的企业文化对企业而言,是具有企业特色、不易被模仿的一笔精神财富。它对提高职工思想文化素质,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促进生产经营顺利开展,实现企业利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先进企业文化具有以下几大作用:

1.熏陶和“保健”作用

先进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职工在精神文化方面受到熏陶,树立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发展和创造作用

职工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会自发地踏上寻求自我发展、自我创造的道路,这将促进企业的发展,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的统一。企业应用先进的企业文化去教育和培养职工。

3.净化和升华作用

先进的企业文化能使职工的思想观念得到不断净化和升华,为企业培育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职工。

4.榜样和导向作用

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在企业中树立先进人物,发挥其榜样的影响力。同时,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合理引导职工的个人行为,教导职工明辨是非、选择正确的道路。

5.凝聚和激励作用

先进企业文化能把职工凝聚在一起,激励他们为逐步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奋斗。

6.协调和互惠作用

先进企业文化能协调企业内外各种关系,使大家各获其益。

三、中国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在未来将面临四大瓶颈和挑战,对企业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1.多元文化的管理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国际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中国也在呼唤自己的跨国公司,尤其是民营跨国公司的诞生。因此,多元文化的管理是我们能否成就大型跨国公司的核心要素。

2.创新文化的打造

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将创新文化贯穿于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对内有利于增强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对外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与国外成熟企业、大型跨国公司相比,目前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还有待提升。

3.生态文明的推进

生态文明包括管理文明和社会责任的文明。管理文明即企业要尊重职工,进行文明的管理。企业在盈利、为股东创造价值的同时,应兼顾产品的质量,考虑职工的利益,考虑企业合作对象和社区的利益,还要考虑到环境,这都是非常关键的。

4.国外先进企业文化的涌入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外先进管理理念以及先进企业文化理念的大量涌入,加大了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压力,竞争也愈演愈烈。企业要坚持吸收、借鉴先进的企业文化,建立有企业特色的文化。

四、构建先进企业文化,引领企业全面发展

1.坚持企业文化建设的一般原则

(1)方向性原则。

企业应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作为其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同样,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也应该坚持这一宗旨和方向。

(2)以人为本原则。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要以实际行动去关心、尊重、理解和信任职工,在工作中充分开发职工潜能,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

(3)个性化原则。

企业文化建设要具备鲜明的个性特征。企业应深度思考自己的发展历史和经营特点,从中挖掘、提炼出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文化亮点,建设有特色的企业文化。

(4)效益性原则。

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要创造利润、维持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文化也具有经济效益性的特点。企业文化建设应围绕企业目标实现和长远发展而开展。

(5)动态化原则。

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文化建设会呈现不同的特点。企业的价值理念、文化导向,应随着企业战略的调整、发展形势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完善和创新。同时还应以开放的态度,吸取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进行持续的自我提升。

2.抓好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的重点或核心

(1)培育共同的企业价值观念。

企业共同价值观念的培育需要企业管理者深入细致地做思想工作,运用自身的权威和力量,推进企业文化的传播,以实际行动作示范,影响、感染职工。

(2)确立正确的经营哲学。

确定正确的经营哲学,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确定经营哲学,需要对本企业的经营状况及特点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研究企业目标和实现途径,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经营理念,并将其深透到员工的思想深处,变成员工处理问题的共同思维方式。

(3)抓好企业道德文化建设和形象设计。

第一,完善职业道德规范和职工行为准则的建设。即以企业文化建设纲要为指导,制定和完善企业职业道德规范和职工行为准则,编制和启用《企业员工手册》,使之成为职工自觉行动的准则,增强职工的自我道德约束和自主管理能力。第二,塑造企业形象。一是塑造企业管理者、员工队伍和企业先进人物形象。二是结合企业文化建设改造企业环境,全面导入并规范使用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三是塑造企业社会公众形象。

3.对企业文化进行强化、培训和宣传

(1)对全体职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

企业文化的落实需要职工的认同与配合,应对职工进行系统培训和宣讲,让其真正理解和接受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培训一般采取自上而下、层层推动的方式,主要包括对企业中高层领导、全体员工及新员工的企业文化培训。

(2)培育企业先进人物,宣扬企业文化理念。

企业应把认同企业文化的骨干、先进人物树立为典型,充分利用其示范效应,使更多的职工理解、认同其理念。随着先进人物的逐渐增多,职工对企业文化理念的理解也逐渐加深,将自觉用企业文化理念指导各项工作,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活动结合为一体。

4.充分发挥企业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领军作用

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者的职责,应将这项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企业管理者应做好表率和示范作用,在每项工作中都体现企业文化的价值

观和管理理念。同时也要抓住各种机会,通过不同渠道宣讲、传播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深入影响职工行为,把职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

篇(4)

我们可以将对企业的解释简单地分为广义、狭义两个方面进行剖析。狭义的的家族企业,顾名思义就是指以血缘与及婚姻为纽带,继而建立起来的经济组织,以及一个家族对企业具有完全的所有权和经营控制权的企业。广义的家族企业,便是基于狭义的家族企业上全面发展而成的现代企业。

2.家族企业的特征

(1)家族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

从家族企业的概念,我们不难发现,家族企业最大的特点,应当是没有分离企业的所有权与及企业的管理控制权,这两权是否合一不分离往往是被人们界定该企业是否为家族企业的最重要的要素之一。理所当然地两权不分离、紧密结合也就被人们认定为家族企业最明显的特征。

(2)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是建立在家族成员的基础上

在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是亲属关系之外,还是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具有久远历史的家族企业,各位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有些关系甚至可以跨越几代人,远远超过非家族企业。家族企业就相当于一个大家庭,而家族企业的创办人或者董事长就被视为一个家庭的大家长,企业里所有的成员就相当于一个大家庭里面的各位家庭成员,在大家长的领导和带领下进行工作。

(3)家族企业的封闭性

在家族企业中,无论是从人才的聘用还是资金的运营来源等各个方面都是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当企业发展壮大了,当家族企业也会在以家庭成员为管理人员核心,招聘家族以外的人才。资金方面,当企业资金流动运转出现困难或者需要扩大业务发展时,有的也会接受其他投资者的资金投入到企业当中,让外来投资者占很小的一部分股份,可是是建立在没有威胁到家族成员对家族企业的完全掌控权利的基础上。

二、我国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股权结构集中度高,资本结构单一,决策集中度也高

由于受到我国金融政策的影响,规模较小的家族企业想要从银行获得资金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因为我国的四大商业银行的信贷融资服务对象主要是面对国有企业以及规模较大的私营企业。因此,我国的家族企业的资金来源往往是依靠家族内部成员筹集,因此导致了我国家族企业的资本结构单一这一现象的形成。据不完全的统计,我国家族企业中一个人创办或者夫妻一起创建总计约百分之八十,并且创办的资本绝大都来自于家庭里面。

2.家族企业所有者经营理念的缺陷

有些家族企业缺乏对市场状况的准确判断,而盲目的去发展和追求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把鸡蛋分在了过多的篮子里,最终的结果适得其反,导致资金运转困难,企业经营困难。有些家族企业经营者缺乏法律意识和社会诚信意识,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账目不清、偷税漏税等缺乏诚信的现象,这些不合法的现象不仅影响了市场秩序,一旦被披露发现,还会让企业和企业所有者付出沉重的代价,得不偿失。

3.缺乏家族企业文化

家族企业文化是指在家族企业中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家的管理模式为特征的企业文化。甘乃迪(1982)曾说,企业文化是为一个企业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是一种含义深远的价值观、深化、英雄人物标志的凝聚力。由此可见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目前,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我国的家族企业还是比较模糊的,虽然有些家族企业都已经意识到了家族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大力地推进企业文化,但是都是属于比较表面的。

三、对存在的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1.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

公司制定阶梯式的薪酬发放管理制度,每个职位、每位员工薪酬的多少不再是由总经理一个人来既定,薪酬分为管理层和非管理层,其中每个阶层还要根据每个职位的特殊性,例如员工的工作能力、对公司付出的贡献的大小和工龄等来衡量每位员工实际该得到的薪金酬劳。

2.摆脱人才困境

篇(5)

建设和谐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个现代化的企业,是否拥有优秀的文化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决定着企业的生存空间,影响着企业的兴衰。因此,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和谐企业文化的支撑。

加强理念引导。企业培植和谐文化,首先要强化和谐理念,树立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取向的文化精神和价值理念,以和谐的思想认识问题,以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以和谐的方式处理问题。只有对和谐思想形成坚定的信念,才能产生强大持续的动力。企业应该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利用一切宣传手段,使全体员工学习和领会和谐的深刻内涵,进而实现内心情感和思想情操的转化和升华,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理解员工、关心员工,是和谐企业文化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尊重员工,就是要尊重员工的合法权利,尊重员工的人格尊严和劳动成果,把员工当成主人,让员工参与企业的决策,使员工感到有地位、有作为。理解员工,就是要设身处地为员工着想,理解员工的想法和看法。关心员工,就是要为员工多办好事,多办实事,多为员工排忧解难,为他们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努力实现职工发展与企业发展的有机统一,使职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把自身价值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将企业的文化力转化为生产力。

篇(6)

[中图分类号] F270.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12-0053-05

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企业为谋求永续发展,企业保持持续、稳定、长期、高效发展的一个过程,是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和动力机制的研究,大多数文献资料都强调内部系列动力因素或某个内部因素的关键作用,而忽视外部环境的动力因素,特别是忽视内、外动力系统的协同性。笔者试图在构建企业可持续发展内、外大动力系统方面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素

在企业逐步走向成熟与完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制约其发展的内部障碍和外部约束,影响着其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一)社会经济环境因素

企业作为宏观经济的微观主体,其可持续发展是宏观稳定运行的微观基础。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很多,其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技术环境、人文环境、行业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等。企业发展目标应与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持一致,以实现人与环境、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和良性循环。企业的长期价值有赖于企业与客户、投资者、员工、政府、社会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研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重视企业的经济数量指标,更要重视与企业环境和谐程度,后者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大前提,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二)企业制度因素

在制度经济学家看来,制度无非是约束和规范个人行为的各种规则。一般认为企业制度是指产权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企业组织和管理制度的总称,是一个包含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等构成的制度体系。但制度有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分。正式制度是指企业管理者或者说管理层有意创造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而非正式制度则是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有交叉的部分,企业制度包含企业文化的内容,同时企业文化中的制度文化、价值文化等也形成了企业制度的组成部分,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的交叉融合关系是不能分开的。

制度决定机制,机制决定活力(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活力决定效益,效益决定发展,企业要始终保持制度的先进性,就必须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企业制度创新的能力是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因素。

(三)企业文化因素

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中形成有某种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观和生活信息,将各种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这一观念已经被广泛认同与接受。企业文化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约束作用和辐射作用等。企业文化及其创新能力是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一方面,在企业文化里,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基石,它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特征,是企业生存、发展及竞争之本;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及其创新能力对整个企业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具有导向作用,最终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产生重大的影响。

(四)技术因素

科技是影响整个社会变动的关键因素。人类社会发展轨迹就是伴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不断前进的。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追踪科学技术发展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来自于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拥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就能够占领企业所在领域的技术制高点,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就会有较高的竞争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

以上四大因素既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更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素。

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四元双层动态”动力系统模型

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诸多方面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综合在一起,相互作用决定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目标。

企业之所以能够可持续发展下去,必然存在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没有动力系统的强力支撑,企业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归根结底来源于企业创新,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功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创新活动使企业能够领先下一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产业领先者。无论是成本、技术或者其他方面的领先都能使企业拥有比竞争对手更大的回旋余地。(2)创新有利于企业创造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3)创新活动能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能提升企业竞争优势。(4)创新能给企业创造出奇制胜的机会。

正如前面论述的,笔者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素概括为社会经济环境、企业制度、技术如企业文化,而就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而言,笔者强调的是企业制度、技术、文化的创新能力,而不仅仅是制度、技术、文化本身。

为了便于对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笔者将相关因素整合在一个框架中进行分析。

(一)“四元双层动态”动力系统模型

企业可持续发展受到社会经济环境、企业制度、技术创新、企业文化等四个方面的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后三者为内部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的每一个因素又是由多种发展要素所构成。同时,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动态性的过程,在动态发展中要受到不同作用力的影响。根据以上动力因素的分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可以用如下模型来进行更一步的探讨(见图1、图2)。

笔者设计上述模型在理论上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1)在本体论上设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其系统的性质与构造是一种数学结构。(2)在方法论上,以便于以后我们更深入地利用数学方法在深刻认识事物“量”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事物的“质”,实现一个从简单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再到深刻认识的过程。

(二)“四元双层动态”动力系统模型的内涵

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动力系统问题的探讨,在方法论上,笔者认为,不应就企业可持续发展动力谈企业可持续发展动力,而应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将企业可持续发展视为一个系统。按照协同学创始人哈肯在阐述系统自组织时的观点,子系统的合作形成序参量,而序参量又支配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的行动,从而主宰着系统演化的进展与结局。企业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等组成企业可持续发展这个系统的几个重要的“序参量”,它们在系统内独立发挥作用的同时,又相互制约。因此只有把企业制度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企业文化等放入企业可持续发展这个系统中并与其他“序参量”一并讨论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企业文化及其创新分别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作为技术(或制度、管理、文化)―经济―社会这个复杂系统内的四组不同的两个“序参量”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协同,共同推动系统的进步。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观念创新是处在技术(或制度、管理、观念)―经济接口处,求得技术、制度、管理、观念“长入”经济发挥其在经济增长系统中内生力作用的过程;而企业可持续发展是处在经济―社会接口处,可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总之,企业制度创新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协同效应,企业制度创新对企业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1. “四元”系指社会经济环境、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等构成的动力系统。其中社会经济环境为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子系统提供动力、具有物质交换与能量传递功能,同时作为大环境系统的子系统与大环境进行交换信息、能量和物质。

2. “双层”是指上述四元的层次结构,即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企业文化创新为一层,社会经济环境为一层。“四元”通过“双层”的形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显著特点,即:(1)层与层之间为串联结构。第一层的社会经济环境与第二层的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企业文化创新形成串联关系。串联结构表现为有先后关系,第一层决定第二层并为第二层提供动力(包括物质、能力、信息交换等),第二次对第一层也存在着重要的影响。(2)层的内部为并联结构。第二层的三元动力因素之间应该是一种并联关系。所谓并联关系,是指三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其并联体现在他们之间不存在先后关系,也就是说,就企业内部动力而言,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必须是企业制度、技术、企业文化三者最优化选择的过程,如果选择串联,必然会出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动力缺失即出现无法推动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情况。

3. “动态”系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环境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变化的。从动力角度来讲,则表现为对企业发展的推动力大小是变化的,即h的大小是变化的,h的变化必然对其他三要素的影响就会改变,这样就从原来较稳定的四面体结构转变成一个相对而言稳定性较差的一种四面体。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会选择对原来的动力因素结构作适应环境变化的调整,以建立一个新的稳定的四面体结构。

(三)从“四元双层动态”动力系统模型来看目前企业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实践误区

1. 侧重于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单一因素的分析,忽视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众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素很多,作者在前面已将其归纳为社会经济环境、企业制度、企业文化和技术等四大因素。社会经济环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外部动力系统,它提供支撑企业永续发展的环境与机遇。企业文化、企业制度、技术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动力系统。企业文化由于具有导向、凝聚、激励、约束和辐射作用,因而要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企业内部创建学习型组织,以学习和创新的企业文化塑造员工共有的价值观和精神理念。企业的制度安排、制度规范和制度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完善和规范的管理制度可以形成企业内合理的分工协作、有效整合企业的有限资源。制度创新可推进企业随着自身发展和外部环境的改变,及时调整和变革管理理念和方法、组织结构和价值观念、文化。企业凭借科研平台进行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根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注重以上四大因素的某一个或某几个因素的分析和运用,而忽视了四大动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而且往往会断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2.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是静态的而非动态的。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老化创新阶段、再成长阶段、再成熟阶段、再创新阶段……。从一个较低层次周期的终点回归到另一个较高层次的起点,周而复始,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在初创阶段,企业刚刚创建,虽然富有灵活性,但各方面均不成熟,企业发展主要目标是求得生存并为企业发展打下基础,尽快度过创业期。在企业成长期,企业规模逐步扩大,管理的复杂性增大,企业需聘用更多的专业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形成了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对分离的治理模式。在企业成熟期,出资人呈现社会化和多元化的特征,所有者逐渐成为单纯的财务资本提供者,依靠职业经理人进行经营,经营权与所有权进一步分离。老化创新阶段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此时,企业市场占有率下降,产品竞争力减弱,赢利能力全面下降,危机开始出现,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是寻求重整和再造,使企业获得新生。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经过创业、成长、成熟、老化创新这样一个周期,由于创新使组织得到再造,企业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又进入第二个周期的成长、成熟等阶段,在新的发展时期内,促使企业长盛不衰,周而复始,直止永恒,达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发展状态,其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要随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而进行创新,因而其动力系统应该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

3.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来自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企业要么忽视外部环境的动力作用,要么就忽视内部自身的动力作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自企业外部与内部两个系统。人们一般认为外部环境是约束条件,其实不然,外部环境能够提供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与机遇,没有外部的机遇与动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想象的。企业内部的动力系统与外部动力系统是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是相互作用的,同时作用于企业,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事实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么强调外部环境的动力因素,要么强调企业内部的动力因素,这种顾此失彼的思维与行动往往会使企业遭受巨大的损失。

三、运用“四元双层动态”动力系统模型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分析

(一)政府应积极改善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企业应重视社会经济环境的动力因素,提升利用外部环境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社会经济环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素,是基于辩证视角看待“社会经济环境”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约束和推动。政府改善企业外部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是大有可为的。政府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者,政府可能通过调整货币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就业政策、产业结构政策等手段调控宏观经济,改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促使企业的外部社会经济环境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非阻力。尽管人们普遍认为社会经济环境对企业而言是不可控因素,企业不可能改变环境,但是企业在社会经济基础环境面前也并不是一点都无所作为,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尽力改善对其不利的环境,利用环境对其可持续发展有利的因素,抓住机遇,促使其可持续发展,在与外部环境博弈中提升其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二)树立动力大系统观念,建立内、外动力系统共同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企业应树立大动力系统的观念,既重视内部动力系统的构建,更重视利用外部环境的动力系统,并且要构建内、外系统动力的互动机制。内部动力系统应配合外部环境的动力系统发挥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企业制度、企业文化、技术等动力因素是相互联系的,缺一不可的,缺少任何一个方面,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将不再平坦,更进一步说是这四个方面要保持协调性、系统性,企业才有可能获得良性发展。

1. 构建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取决于对其外界变化的适应能力。为了长期保持并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组织的视野不能再局限于处理眼前的问题,即使时髦的TQM、企业再造工程,如果没有把它看成一个基本战略,纳入组织长期发展目标,仍然难以获得理想的结果。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外部环境相适应的战略应该以企业战略变革的能力为核心,可以从那些对企业竞争力做出贡献的因素入手,针对战略结构的适应性进行变革,开发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2. 建立一套完整的现代企业制度体系,如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会计制度、管理制度、组织制度、产权制度等等来约束企业中的人员的行为,从而使企业规范、健康地向前发展。

3.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企业的长期发展依赖其核心竞争优势,而核心竞争优势的增加却必须靠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理念的营造。企业文化中最关键的是培养企业的创新能力,只有创新才能使企业具备核心竞争力,所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等都要体现创新。要支持员工的创新设想及管理层的创新改革,积极地进行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进一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4. 构建技术创新机制。技术创新赋于企业旺盛的生命力,技术创新机制的建立应从内、外部环境两个方面着手。就企业内部而言,(1)观念更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的思想;(2)培养技术创新的人才;(3)多方位筹措技术创新资金。就企业外部而言,政府要建立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政府作为市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在创设一个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方面肩负义不容辞的责任:(1)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政治氛围;(2)制定各项鼓励优惠政策,支持技术创新;(3)积极构建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融资体系;(4)建立、完善技术创新社会服务体系。将以上四个方面进行系统整合、优化,形成一套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动力机制,将会保持促进企业健康、永续的发展。

(三)依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创造性建立动态的动力系统,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就民营企业而言,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初级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老化创新阶段、再成长阶段、再成熟阶段、再创新阶段……。从一个较低层次周期的终点回归到另一个较高层次周期的起点,周而复始,促进着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民营企业从低级阶段顺利进入高级阶段就必须克服每个发展阶段带来的危机:创始人危机、管理危机、控制危机、不适应新环境的危机……。一般来说,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大体上有如下特点(见表1)。

一般情况下,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与民营企业的发展阶段表现的特点基本一致。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应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时期,创造性地建立动态的动力系统,反之,如果采取静止的态度,那只会使企业失掉可持续发展的机遇甚至消亡。

[参考文献]

篇(7)

    (l)精神文化。

    即蕴涵心灵深处的意识形态,也称之为电力企业之魂,包括电力企业精神、电力企业宗旨、经营理念、价值观念、管理哲学、道德谁则、电力企业口号等。电力企业精神文化集中反映着电力企业的精神气质和性情特点,是电力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一经形成,就产生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2)电力企业文化的制度层又叫电力企业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各种组织活动中,形成的文件化的文化表述内容,涉及电力企业体制、运作、管理、人际关系、激励机制等多个方面。

    (3)行为文化是电力企业在生产经营、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包括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员工职业活动、电力企业公共关系、电力企业成员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文化现象,折射出一个电力企业的电力企业精神、电力企业价值观、经营作风、员工群体综合素质水平。

    (4)物质文化是指由电力企业或电力企业员工提供、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包括电力企业标识、工作环境、技术装备以及电力企业向社会提供的物质财富等。

    二、网络经济时代构建电力企业文化的措施

    (l)着力开展好企业教育活动。

    企业教育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企业文化的非常重要的路径之一,为此,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促使不断加强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着力提升员工的整体文化素质,有利于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2)着力加强企业精神的培育。

篇(8)

目前,许多国有企业已将原来的人事处、人事科更名为人力资源部,其中部分企业已经逐步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所创造的价值,但是相当一部分企业只是形式上的改动,换汤不换药,与原来无实质性的差异。用为国有企业改改革,怎么实现好从人事管事到人力资源管理,及时为企业寻找合适的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能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为企业保持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保证,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按知识经济和科学规律对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新经济时代,知识、信息科技的创造者及生产者——人才成为了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经济的竞争转向了人才的竞争,顺应这一竞争趋势,国有企业必须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1、按知识经济要求对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应着眼于智能型人才的开发。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经济活动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信息、知识、科技、创造力,而这些资源的生产者只能是智能型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的成败有赖于掌握高深专门知识,又能利用资讯科技,获得宝贵前沿信息作决策依据者的努力。顺应这种趋势,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要着眼于智能型人才的开发,着重培养员工思维方式的再造和创造性才能;着眼于员工整体、系统、权变思维方式的训练,培养员工的洞察力、创造力、判断力,形成员工的“整合式创新才能”。从而使员工能够运用资讯科技、信息、知识对国有企业面临的复杂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创造性地解决国有企业面临的“动态性复杂问题”。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应着眼于员工健康人格的培养,包括持久的工作热情、坚韧不拔的意志、兼收并蓄的开放态度、人际协调沟通技能、团队合作精神等等。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企业的成功取决于对各种信息的接受程度。因此,培养员工的兼收并蓄的开放态度尤其显得必要。另外国有企业流程再造,更需要人际协调和合作,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沟通和协调的技能以及团队精神。

2、按科学规律要求对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依据企业发展战略、产品生命周期和产业发展规律制订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动态策略和政策。依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制订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总体规划,做到未雨绸缪,使人才供给紧跟企业发展步伐。同时,要依据产品的生命周期和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人才需求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并制订相应的策略。在产业发展初期,应重视研究开发、产品设计、生产管理、广告促销、熟练技工等优秀人才的培养,并制订相应的激励政策。在产业成长期,随着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要特别重视质量管理、信息情报、产品差别化设计、营销工程策划、外贸人才的选拔、培养、开发,并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以适应大规模的生产要求,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在产业成熟期,应重视制订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在产业衰退期,为稳定员工队伍,企业要根据转移战略有针对性地培训过剩人才、更新知识,以适应未来发展战略的需要。

二、按市场经济规律交易原则制订国有企业分配制度

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市场交易原则,制订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要重点考虑两个方面:一个是收入分配与国有企业竞争力、员工个人竞争力密切挂钩;一个是按质论价,对员工的人力资本科学公正赋值。

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对经济活动中的一切资源投入都要进行计量和货币反映,人力资源也不例外。必须对提供人力资源的劳动力赋值论价。要根据人才的综合素质、智能高低、创造力强弱确定人才的货币反映,并注意与人才市场竞争中人才等级的平均薪资水平保持相对平衡。只有这样,国有企业才能吸引并留住一流人才。

三、建立有效地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

篇(9)

中国企业领导力存在五根软肋:1.战略力软弱。企业家疲于奔命,顾此失彼,企业缺乏长远规划,愿景模糊。2.人才力软弱。不少中国企业家不珍惜人才,不懂得“以人为本,因材施用”,最终把人才“泡”成庸才。3.文化力软弱。中国企业家喜欢个人崇拜,注重打造领导权威而忽视企业文化建设。4.学习力软弱。中国企业家打造学习型组织往往流于形式。5.执行力软弱。中国企业往往将企业变成准官僚组织,执行力大打折扣。

执行力=动力-阻力

北大领导力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思卓认为:执行力=动力-阻力,要想提升执行力,一方面要减少阻力,另一方面要增强动力。减少阻力的问题要在战略规划过程中解决,而增强动力要从三个方面入手:1.提出愿景,指出未来发展方向;2.规划落地,科学实施;3.成败在人,做好员工激励。

动态

家具消费四大心理特征

家具消费有四大心理特征:1.感性居首。消费者在购买家具时,在很大程度上是凭第一印象做出选择,然后再综合其他因素。2.体验至上。消费者通常基于听觉、视觉、触觉等心理特征来进行购买决策。3.品牌意识模糊。家具行业的集中度相对较低,品牌忠诚度相对不高。4.具有面子消费的特征。消费者选择家具不仅看重其使用功能,更加注重产品的外观、品位,具有面子消费的典型特征。

“海底捞体”的病毒式传播

最近有一种“海底捞体”正在微博上盛行,成为网络营销的新案例:网民竞相夸大自己在海底捞遇到的服务水平,甚至发挥娱乐精神,各种版本层出不穷且在网民之间进行了病毒式传播。不论海底捞是否参与早期“海底捞体”创作,但事情演变到恶搞与讽刺的失控局面,海底捞营销部门就应该予以澄清,否则当顾客感受到产品和服务与期望不一致时,满意度就会降低,进而影响海底捞的声誉。

团购一年蓝海变红海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7月31日,全国团购网数量达到历史最高点5472家,平均每日新增团购网站7.13家,目前总量已经突破5500家。虽说团购网站鱼龙混杂,但团购行业梯队已基本形成,最具有实力的10家网站占据了近9成市场份额,而剩下95%的企业或将倒闭。专家认为:大多数团购网站同质化严重,中小团购网站只有通过差异化或商业模式创新才有可能在未来生存。

篇(10)

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已由经验管理、科学管理进入更高的文化管理境界,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在一定价值体系指导下所选择的普通的、稳定的、一贯的行为方式,其导向、约束、凝聚、激励、融合、辐射等功能对企业员工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企业文化在市场竞争中发挥着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等其它方式和手段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文化对企业的重要意义,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陷入抄袭剽窃、有形无神的企业文化建设各种误区当中。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忽视企业文化的内涵,从而使企业文化流于空谈,沦为企业作秀的工具。

在培育和创建企业文化时,既要根据各个企业所处的环境,以及所处产业和行业特点,把握创建的四大原则,同时,也要抓住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采取相应对策和措施,创建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个性化企业文化来。

企业文化表面看是虚的,但它却是企业的灵魂,关乎企业的兴亡。它能激发人们自觉地创造性地从事经营活动,丰富企业物质财富。因此,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更应该正视企业文化的功能和作用,运用企业文化保障自己的组织个性鲜明,不断创新,成为卓越的企业。

通过对××××(集团)公司的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通过此次社会实践,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企业文化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企业只有重视人文管理,才能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才能取得良好的效益。既要根据各个企业所处的环境,以及所处产业和行业特点,把握创建的四大原则,同时,也要抓住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采取相应对策和措施,创建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个性化企业文化来。

一.公司简介

××××(集团)公司,是由××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资控股的国有独资公司,位于××市沙坪坝石小路161号,主要从事以塔式起重机为主导的建筑机械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经营和技术咨询服务,全公司下属有六个具有法人资格的全资子公司(厂)。公司的前身是××建筑机械厂,注册资金3208万元,固定资产1607万元,拥有各类生产加工、检测设备485套,拥有设计、生产各型塔式起重机,施工梯、搅拌机等各类建筑机械的能力。同时,公司大力开发了近几年广为应用的钢结构厂房等新产品,成为公司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

公司从1978年开始自行设计生产塔式起重机,创“升立”品牌,是国家特种设备制造部门认可的塔式起重机生产的骨干企业,主要从事建设机械的研制、开发、生产和经营。产品销往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缅甸、老挝,并批量出口阿尔及利亚等国家。在国家商标局注册的“升立”商标在全国建筑市场享有较高声誉,“升立”牌产品和服务曾多次被评为“全国用户满意产品”和“全国用户满意服务”称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取得过骄人的业绩,2001年还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

公司具有雄厚的建筑机械生产设备,齐全的检测手段,先进的技术支持,更有一批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稳定熟练的工人和技术骨干,不仅能承担各类建筑机械的生产加工,亦能承担各类大型钢结构的加工生产。

二、企业生产状况

升立集团公司为国有独资,以生产塔机为主,同时还生产轻钢结构(房)、施工升降机、门式提升机、各型混凝土搅拌机、外墙吊篮等建筑机械。因产品多数为自己开发设计,而且公司有较强的生产加工能力,塔机零部件的自产率高,其中:钢结构、各传动机构、液压机构、电气控制部分都由自己生产,质量便于监督,可以保证塔机所有配件、标件的供应。

1、售后服务体系健全,设有免费800电话和技术服务专用电话及技术服务专用车,备有常用配件,每台出厂塔机均建立技术档案——检验证明、发货记录、安装验收记录、修理情况记录及用户的反馈信息。

2、公司塔机免费代办运输,直接送货到工地;首次安装实行免费安装,并为用户办理证牌手续,实行“交钥匙工程“。

3、塔机技术特征,qtz系列型塔机为自升式塔机,具有造型新颖、结构紧凑、风险小、操作简便、拆装运输方便等特点。另外,标准化程度高,所有零部件都能互换,便于用户对产品的保养和维护。

三、升立塔机特性

为保证塔机使用的可靠性,升立塔机具有以下特点:

1、塔机电器重要控制系统采用甘肃天水二一三厂、引进施耐德技术生产的产品,具有可靠性、可单独更换接触点,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2、塔机安全装置齐备、灵敏可靠、重量限制器、力矩限制器、精度高、重复性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起升选用液压制动器,回转制动选用液力偶合,平稳、可靠、回转支承选用徐州罗特艾德产品,质量可靠。

3、塔机各单元重量轻,安装高度低。

四、对升立集团公司企业业绩的分析——企业文化

我认为升立集团公司之所以会取得今天的辉煌业绩,其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在于注重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集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同时,它又是受社会文化影响和制约的,以企业规章制度、行为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

企业文化在市场竞争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企业文化是潜在的生产力,是企业员工共同的精神支柱,它可以形成企业巨大的凝聚力、亲和力和战斗力,这种效果,是单纯的硬件建设和工资福利等手段所达不到的,企业文化建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作用有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树立企业形象,创企业名牌,是企业文化的一大作用,文化增加企业自身的魅力,增加别人对企业的信任,提高企业在竞争中的成功率。企业的文化愈深厚,给外界的认识就愈深,企业的知名度就愈高,企业的整体业绩就会上升。

2、有利于增强企业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激励士气,使人奋发进取,在企业中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而且可以使员工自觉认同企业的价值理念和发展目标,为企业的发展尽职尽责。

3、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

管理机制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文化的增长,对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巨大促进作用。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当前企业摆脱困境,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标志着企业的经营管理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

4、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造就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之源,它不仅能够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且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创造国内一流企业的内在动力,对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和对外扩张发挥着重要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树立的顾客为中心,尊重顾客,真心诚意为顾客服务的经营理念,通过品牌形象,让顾客在购买使用产品的过程中熟悉企业、相信企业、从而乐于接受企业的产品。

五、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理念和核心价值观,一个成功的企业,就是要创造一种能够使企业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和使命感,一个能够积极地推动组织变革和发展的企业文化。企业只有通过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及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目标、企业精神、职业道德等,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真正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共同的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可以规范和引导员工行为。共同的价值准则在团体内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和推动力,可以导致个体行为产生从众行为,改变个体行为,使之与集体行为一致。这种没有强制性的影响力,有时比权威命令效果大得多。

企业管理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要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要重视和研究员工的各种需要,为员工创造良好的氛围,促使员工的交往、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从“经济人”与“社会人”两方面结合上考虑激励措施与手段,引导员工在增加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获取物质利益。把有形的物质激励与无形的精神激励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充分地持久地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可以说“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中核心的工作内容。企业是人群的协作体现,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尊重人、关心人,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肯定和体现员工自身的价值。有意识地培养员工的团体精神,使企业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

企业是由人构成的,员工的素质决定着企业的能量。一个企业若员工的基本素质不高或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企业的健康发展是不可能的。加强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保证。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工作和生活,促进员工学习文化和专业技术知识。并通过灌输性的企业文化教育,强化员工对企业目标、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的认识,潜移默化地培养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素质。

篇(11)

企业文化就是在一个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延续性的共同的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1)企业文化推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在其具有的四大功能上体现,即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一是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可以把我们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为我们天元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二是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体现在价值导向和行为导向两方面。三是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出来,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各部门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四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为企业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对那些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不该做、不能做的行为,常常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免疫”功能,能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企业文化能够促使企业的可持续成长。企业文化不同于物质资源,企业文化是生生不息的,它会成为支撑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支柱。(3)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网罗人才留住人才的制胜法宝。综上,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无形的资产和财富。企业文化会极大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只要做到企业工会和企业文化的互相协调,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两者共同运行,建设出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来,一定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而由《工会法》赋予工会的性质、职能,确定了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负有重大的责任。一方面,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群众性是工会的属性和特征。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工会组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另一方面,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是履行工会社会职能的具体要求。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素质和竞争力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工会组织多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二是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工会都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和活动制度,经常组织职工开展各种活动,与职工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有利于动员和组织职工投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去。其次,工会拥有众多的活动阵地。工会拥有各种完善的文体活动设施,工会的这些设施,为动员引导职工投入企业文化建设,为职工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为塑造健康文明、时代感强的企业文化氛围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再次,工会拥有多种活动载体。建设企业文化需要各种载体,工会可以发动职工参加各种协会和兴趣小组,如天元读书小组、天元主题演讲比赛、天元文艺会演、天元运动会、天元知识竞赛、天元岗位练功、业务技能比赛等职工喜闻乐见的载体,充分运用好这些载体,开展符合我们天元企业实际,贴近职工的寓教于乐的活动,对弘扬正气,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职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风尚,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和业务技术水平、科学文化素质,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职工队伍具有重要作用。最后,工会群众性的工作方式方法更容易为职工所接受。正是由于工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负有重大的责任并拥有独特的优势,因此积极参加企业文化建设是工会工作的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