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农贸市场智慧化监管大全11篇

时间:2023-06-30 16:01:2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贸市场智慧化监管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农贸市场智慧化监管

篇(1)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可以采用国家规定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食品进行抽查检测。对抽查检测结果表明可能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进行检验。抽查检测结果确定有关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可以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采用国家规定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食用农产品进行抽查检测,被抽查人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测结果时起四小时内申请复检。复检不得采用快速检测方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虽然并未被赋予明确定义,但已经从法律层面明确赋予快速检测方法权威地位。从实践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主要是指基层执法部门或专业检测机构借助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对各种食品与农产品进行相关指标的快速定量测定。目前主要载体有检测车、检测室(大多建设在批发市场或农贸市场)、移动检测箱等,其中设在农贸市场向公众开放的免费检测室,由于覆盖面广、时间固定、检测项目贴近群众买菜需求而最被关注。事实上,在基层执法实践中,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由于所需时间短(15-30分钟)、效果显见(试纸颜色对比可以现场直观查看指标是否合格),权威性高(随着快检技术的发展,通过国家认证的检测指标不断增加)、费用低等优势,有着定量检测难以企及的意义。以每年传统年货元宵抽检为例,要赶在元宵节前公布元宵等冷冻节日食品定量抽检情况,至少必须提前一个月到备货的冷库去抽检;如果选择节日期间公众消费元宵抽检,等抽检结果出炉早已过时,这也正是有些报告难免被诟病的原因之一。因此,如何有效运用快检手段有效提升并及时传导食品安全公信力,成为摆在基层执法部门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温州农贸市场免费检测室建设成效

食品安全连续几年均列入省、市民生实事项目,温州市场监管部门利用有效契机,大胆抓农贸市场免费检测室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创新,通过微信公众号“众筹”抽检品种、“你点我检”市民参与全程抽检、时令特色农产品通检、实时对接定量检测、1+e云仓智慧监控平台……现在,为百姓实时捎去“食品安全放心消费”大礼包,受到温州市民的广泛参与,收到十分显著的成效。

(一)119个免费农贸市场检测室:高峰错时抽检+群众免费送检2016年,温州市在全市范围内启动新一轮农贸市场改造升级,按照“改造升级一批、取缔关闭一批、新建扩建一批”的推进思路,相继建成一批布局合理、整洁靓丽、功能有序的放心农贸市场,并按照“源头可溯、全程可控、风险可防、责任可究、公众可查”的建设要求,即通过落实索证索票、进货查验记录、抽样检测、信息公示和不合格食品后续处理等举措,全面推进质量追溯体系、快速检测体系建设。公众可以将选购的菜品送往菜场免费检测室,查看蔬菜农残情况。除了群众免费送检,市场检测员每天早上在菜品上市前,结合农贸市场入市食品和农产品的特点,择取15-18个品种,通过新型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多功能食品安全快速分析仪等设备,查检农药残留、甲醛、吊白块、二氧化硫、亚硝酸盐、双氧水、工业烧碱、硼砂、铝含量、抗生素残留和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等项目。检测后,及时将检测结果公示在检测室门口的公示栏和市场大门口的大型LED显示屏,供群众买菜时参考。发现抽检不合格食品,即时根据规定做好退市处置及送样量化检测依法处置。这样错峰抽检,为农贸市场安全消费赢得可贵时间,更让群众选购放心。据悉,全市2016年底前已建成119个免费农贸市场检测室,供群众免费送检。

(二)嫁接微信公众号“你点我检”:群众网络参与推荐+检测结果网络推送根据省、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安排,温州市市场监管局积极与财政部门沟通,继续扩大开放农贸市场检测室的范围和数量,也将从城区拓展到集镇及农村农贸市场。既然是民生实事项目,群众参与度自然成为考量民生项目的重要风向标和第一指向。如何让群众更多地知道农贸市场免费检测室,如何让群众更多地参与到农贸市场菜品抽检,如何让群众拒绝流动摊贩自觉到正规农贸市场选购菜品,如何避免群众受一些不负责任的自媒体影响而产生的食品安全认知误区……让群众更便捷地参与其中,自然也成为摆在市场监管部门面前新的“时髦选题”。一方面,市场监管部门通过深化创建,对农贸市场检测室的建设标准、管理规范、检测项目等做了更加具体明确的规定,通过日常管理和督查回访,确保免费检测室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通过微信公众号软件开发、市民群众有奖参与、网络推送告知检测结果等形式,引导更多的市民参与其中。瑞安、鹿城、苍南等地,结合微信公众号和2016年度食品安全“你点我检”进家庭活动,在微信云端开发“食品品种征集公众投票渠道”,广泛宣传、便捷投票、有奖参与,吸引市民群众参与。每期公布20种候选食品品种,让市民群众投票选取10种,根据投票计票排前5位的,纳入农贸市场检测室次日抽检品种,并加大批次抽检量。对市民筛选出的抽检品种,还邀请市民代表到现场参与抽检和检测活动,并在当天农贸市场公示栏、LED显示屏和微信公众号客户端公布检测结果。检测工作开展最扎实的瑞安市市场监管局“你点我检”工作已持续开展二十几期,通过每期不同的时段指定市场、公众推选检测品牌,并让公众有奖参与,实时公布检测结果,收获许多当地群众的热心粉丝,平均每期阅读点击量2000以上,参与投票200人次以上。

(三)1+e农贸市场菜品抽检体系:抽检品种全覆盖+云端管控大数据农贸市场是群众“菜篮子”供应的主渠道,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领域。建立起源头把控和市场检测室的双向互动,让批发端主渠道检测数据和零售端不定向抽检数据合成互补,才能真正让群众的菜篮子拎得更放心。市场监管部门率先从农贸经营户的主批发源头———市菜篮子农批市场的“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创建抓起,联合瓯海区政府、温州市现代服务业投资集团合力创建。主要从完善市场准入体系、深化质量监测体系、构建退市追溯体系、提升诚信维权体系、探索物流配送体系、打造科学监管体系六方面推进创建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创建,该市场完成入场经营户登记、开发食品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电子结算系统等智能管理软件,实现入场经营户登记、入市农产品备案、交易信息记录、“一票通”使用率四个100%。市场内主动加强快检定性和抽检定量,对不合格食品依照规定相应处置,涉案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初步形成了管理现代、监管到位、品质保证、信誉良好的态势。联合开发的食品安全管理软件系统,整合形成信息化管理数据库,通过无线移动手持扫描仪,对进入经营户车辆号牌进行识别,并由工作人员对进场农产品进行备案登记并传输至后台,系统根据录入信息每日自动生成快检抽样指令,抽样结果录入系统备查,实现了快检工作智能化。全市批发市场“一票通”也在继续扩大,苍南温州浙福边贸水产城下发了统一格式的销售票据;瑞安在望江、农贸市场、水产城等批发市场实施供证供票工作,为农贸市场索证索票监管提供依据。另外,农贸市场检测室每日按计划开展不同品次抽检,再加上市民送检,基本实现一周全覆盖。同时,检测人员将抽检数据录入“浙江省农贸市场综合管理平台”,由省局后台智控中心,根据全省抽检大数据,结合专家意见,定期形成抽检意见评估,为定性、定量抽检提供参考。

三、延伸思考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与定量检测相比,虽然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其权威性和检测结果利用仍然有待提升。实践中,难以避免有发生农贸市场摊主反对快检结果大闹现场的事件,市民半信半疑快检结果的情况。《食品安全法》也规定采用国家规定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食用农产品进行抽查检测,被抽查人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测结果时起四小时内申请复检。复检不得采用快速检测方法。对于如何进一步发挥食品安全快速检验的优势,提升公信力,仍需各地不断实践和更高层面的权威统一。

(一)增进检测机制的权威性

只有根据检测专业特点,从检测项目设置、检测人员技能培训、检测结果有效性等方面下大工夫,建立权威统一的快检机制,才能树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服务品牌。

(二)增进检测过程的互动性

食品快检由于结果显现,更易起到为送检群众当面解释和科普作用,温州多地实践的借用微信公众号等网络载体,使公众便捷地参与其中并进行信息传送,消除对食品安全的误区和错误观点,无疑是农贸市场检测室的一项新功能。

(三)增进检测设施的覆盖面

农贸市场是百姓餐桌消费的最大来源和食品安全集聚处,通过设在农贸市场的一个个免费检测室,并保持其正常运行,正是基层食品安全执法的有力补充。

篇(2)

长期以来,非法占路经营一直是困扰城市管理的老大难问题。这些非法占路经营摊贩群在方便周边居民的同时,存在妨碍交通、破坏环境卫生、食品安全无法保障等一系列问题,一直是居民投诉的热点问题。从2016年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来看,该问题也是各城市创卫的一大难点。对此,本文从工作实际出发,对非法占路经营摊贩群的规范管理进行了思考。

一、非法占路经营摊贩群存在的问题

(一)非法占路经营摊贩群妨碍周边道路交通安全

有些多年以来自发形成的非法占路经营摊贩群,数量庞大、时间持久,疏于管理,极易造成交通堵塞、环境脏乱,影响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甚至还会酿成严重的后果。2014年,我市某居民楼起火,由于僵尸车、摊位堵塞道路,消防车无法进入现场施救,造成较大财产损失,危机人民生命安全。当地多家主流媒体都进行了连续报道,多次见诸报端,甚至被国外媒体所报道。特别是早夜市所在的位置,一般来说都是早高峰和晚高峰拥堵程度相当高的路段。

(二)非法占路经营摊贩群所售生鲜、蔬菜缺少安全监管,食品安全无保障

近几年来,我市一直在致力于农贸市场的标准化升级改造和肉菜追溯体系建设,农贸市场形象、管理、设施都有了巨大的变化,非法占路经营摊贩群市场与正规农贸市场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是否建立了有效的监管、检测机制。正规市场内有健全的“肉菜追溯系统”和蔬菜农药残留检测设备,有专人负责食品安全检测。其目的就是严把进货渠道,确保百姓食品安全,及时查处、化解消费者投诉,保护消费者的各项权益。而非法占路经营摊贩缺少有效监管,容易出现以次充好、缺斤少两等欺诈行为,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权益。

(三)非法占路经营摊贩群对周边正规农贸市场的经营造成严重冲击

据统计,全市至少1/3以上的农贸市场周边,都存在不同规模的非法占路经营摊贩群,有的常年存在规模越来越大,直接冲击和影响周边正规农贸市场的经营秩序,造成经营业绩下滑、同类业户难以生存、市场摊位空置率呈现上升趋势。为此,2013年我市某农贸市场部分业户堵塞交通、联名要求政府取缔非法占道经营摊贩群的事件。农贸市场经营者也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向政府反映,强烈要求取缔周边的非法占路经营摊贩群。

二、非法占路经营摊贩群管理困难的原因

(一)非法占路经营摊贩群有其存在的客观需要

非法占路经营摊贩群之所以能够持久存在,证明还是有需要它的群体。其最大的特点是便民,加之商品便宜、种类全、蔬菜水果新鲜,具有普通超市无法比拟的优势,受到中老年人和低收入群体的欢迎。另外,在占路摊贩中近郊农民、本地下岗职工、无业人员、外地商贩占绝大多数,马路上的每一个摊位,都支撑着一个家庭的温饱。早市一般都是12点前就结束了,这样摆摊的人下午还可以去干另一份活儿,两份收入才可以更好的养活家里人。如果盲目取缔这些摊点,将直接影响这些困难群体的生活。

(二)集贸市场规划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室内市场准入门槛较高。据统计,根据地段不同、摊位大小不同,室内市场一个摊位一年的租金一般少则两三万,高的达十几万,对于大量从事小本经营的外来流动人员、本地困难群体等难以承受。二是室内市场有的因设施不完善或面积狭小市场容量有限或者在室外人流量更大等原因,导致很多摊贩更愿选择在场外、商贸区、居民区经营。三是临时性民生市场也不能解决一般摊贩的生计问题。如我市很多民生市场主要是早夜市,非全天性市场,早市闭市后和夜市开市前这段时间,摊贩为了生计,往往选择继续在次干道两侧或社区内占路经营。

(三)对非法占路经营摊贩群的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

一是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不完善。我市曾出台过多个集贸市场、早夜市的管理办法,对占路经营的规划、审批、管理等,都作了不同角度的规定,对有关部门的职责也予以确定。但从实际情况看,这些管理办法已不适应当前飞速发展的形势,许多条款已失去可操作性。二是部门职责不够明确。存在着职能交叉、衔接不畅、主体不明、责权不清、监督缺失等现象,部门参与机制形同虚设,导致大多数占路市场实际处于管理的“真空”状态。

三、规范非法占路经营摊贩群管理的几点建议

如何处理百姓需求与城市规划之间的矛盾,在非法占路经营摊贩群的“便民”和“扰民”之间找到一条“中间道路”,真正让其成为解决市民生活便利的重要场所,成为考验城市管理者智慧的重要考题。从民生的角度出发,显然不能对其一味取缔了事,如强制取缔或关停,忽视居民的意见或声音,势必会造成新的社会矛盾,这在我市前期多家非法早市的整治工作中已得到验证。因此,必须充分调研,分门别类,采取有针对性的系统措施。

(一)加强调研,摸清底数,听取民意

对于自发形成的非法占路经营摊贩群,可以由各街道办事处在辖区范围内全面开展摸底调查,摸清底数。摸清情况后,街道办事处组织论证,广泛征求周边居民、单位的意见,要落实清楚这些摊贩群是否存在扰民问题,安全是否达标,是否有消防通道,居民是否对该处摊贩群有迫切的现实需求,以及部分摊贩群分布是否过于密集可以合并等问题。经过充分论证,对于扰民和占路经营问题严重,不应该继续设立的占路经营摊贩群,由所在街道办事处、城管执法、公安机关等联合清理。对应该继续保留的,可以统一设置规范的城市便民摊点群。

(二)积极设置城市便民摊点群,引导占路经营

城市便民摊点群是经各级政府批准设立的合法的摊点群。设置城市便民摊点群,引导非法占路经营摊贩统一到规范的便民摊点群经营,能够在继续方便周边居民购物的同时,较大程度上减少非法占路经营的弊端,同时又没有切断这些摊贩的生活来源,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理非法占路经营的手段。对其设置和管理,一是要规范设置。经批准设置的城市便民摊点群,要在现场设置标志,注明占用区域、经营项目、经营时间、摊点编号、安全提示、现场管理责任人等内容。依法设置临时设施的,要划行分市,整齐规范,闭市撤除。二是要规范准入。应当建立业户准入(退出)制度,优先保证辖区困难群体的就业需求。如城市便民摊点群因定点调整或建设需要,需要撤销的,应当及时办理撤销手续。三是要规范管理。各街道办事处负责制订城市便民摊点群的日常管理制度,明确以下内容:区域范围、经营品种、收费标准、环境卫生保洁和垃圾清运、市政公用设施和绿化保护措施、消防和安全措施等。四是要规范场地。城市便民摊点群的设置事先要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和周围居民的意见,在保证正常通行秩序、避免扰民、不影响正常网点单位营业、严禁占用消防、救护等应急通道。五是要规范项目。城市便民摊点群应主要销售日用小百货、服装鞋帽、蔬菜瓜果等农副产品、文化产品等商品以及提供修(擦)鞋、配钥匙等一般性便民服务项目。控制现场制售熟食、餐饮和水产品等易造成污染的摊位数量,禁止现场宰杀家畜活禽以及从事违反食品卫生、治安、文化等管理规定的经营项目。

(三)部门联动,加强协调,建立长效机制

摊点群的审批、设置、管理涉及众多部门,要本着“守土有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强对各部门的协调调度,尽快明确主管部门,界定各部门相应职责,理顺工作机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配套解决相关保障措施,促进各部门依据各自职责,积极配合开展工作。同时,要倡导多元化的便民摊点群管理理念,有效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有效发挥各类社会资源在摊点群后期管理和升级改造中的积极作用,增强市场管理部门承担的日常管理职责,减轻执法部门的工作压力,理顺管理和执法的关系。

篇(3)

短短几年间,无锡在“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工程建设”领域迅速崛起。探究无锡保持全国先进的经验,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有着“感知中国”中心美誉的城市,将物联网技术充分运用到了“智慧水利”、“肉菜追溯”、“智能楼宇”等多个生活领域,让技术转化为成果,让成果走入了千家万户。

特别是在“肉菜追溯”领域,为了能对食品生产流通全程质量监控,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追查、及时控制,极大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及危害,无锡充分运用物联网技术,建立了具有经营主体管理、流通信息汇总、数据统计分析、应急事件处置、流通信息追溯等功能的肉菜流通及特产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该系统在无锡数十家肉菜市场应用,实现从生产养殖到零售终端的全过程、全方位追溯,为业界提供了保障食品安全的物联网解决方案。

物联网技术为食品安全加了把“安全锁”

针对目前,肉类蔬菜生产、流通组织化程度低,技术水平落后,管理难度较大,经营主体责任难以落实,安全隐患较多等特点,无锡从流通领域入手,建立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流通追溯体系,提升生产经营者安全责任意识,增强流通环节质量安全保障能力。

在不久前无锡的“首届物联网十大应用案例”中,以物联技术为基础构建肉菜流通追溯体系的物联网应用显得尤为引人注目。

该项目以城市现代流通方式为基础,运用现代电子监管技术、射频识别等物联网技术,以物联网基础软件平台为信息化基础设施保障,主要针对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种植养殖基地、食品加工企业和流通过程的全链条闭环监管,实现食品流通的索证索票、购销台账的电子化、食品从生产加工环节到零售终端信息的正向跟踪,及从零售终端到运输环节、生产加工、产地相关信息的逆向溯源,从而实现追溯信息可查询、产品可追溯、市场可监控,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的监管效率、反应速度和风险控制能力。

据该项目研发公司负责人介绍,“无锡肉类蔬菜流通及特产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参照《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编码规则》和《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感知技术要求》等国家和地方标准规范,实现采集指标、编码规则、传输格式、接口规范、追溯规程“五统一”,可与上级追溯管理平台、批零市场等流通节点无缝对接。

肉菜流通追溯系统具有“无锡特色”

作为首批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之一,无锡起步较早。但是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并拥有自己的特色。无锡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后,做出了诸多创新尝试,逐渐形成了“肉菜备案中心源头管控”、“追溯系统助力市场管理”、“追溯手段为业务流转提速”的无锡特色。

无锡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概括为“167”工程,即建立1个城市管理平台、6个流通节点子系统、7个工作支撑系统,实现经营主体管理、流通信息汇总、数据统计分析、应急事件处置、信息查询服务、监控考核等功能。对上连接国家、省级追溯平台,对下连接批零市场等各流通节点。各流通节点以集成电路卡(IC卡)、无线射频识别(RIFD)技术为支撑,实现各流通节点信息实时互联互通。

建设备案中心,切实管控源头。无锡市根据市区肉菜流通实际情况,在猪肉批发市场设立“猪肉准入备案中心”,在蔬菜批发市场设立“蔬菜准入备案中心”,实施流通主体实名管理准入,全面建立经营单位和经营户的实名档案。同时制定了《无锡市市区猪肉准入备案登记管理办法》和《无锡市市区蔬菜准入备案中心管理办法》。截至到2012年10月底,已完成主体备案15463户。

制定管理办法,确保长效监管。为确保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顺利实施和建成后的使用,无锡对项目中涉及到的流通节点企业的管理和设施设备的维护,制定了无锡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相关管理办法,并与市财政局联合制定印发了《无锡市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资金管理办法》。

追溯系统为流转业务提速。以无锡市朝阳蔬菜交易批发市场为例,每天这里的蔬菜吞吐量达到近1500吨。以往采取人工登记方式,环节众多、相互隔离、信息对接存在偏差。一旦遇到问题,需要查阅众多资料,耗时耗力。追溯系统建成后,遇到问题可以快速逐级排查,立即追溯到相关责任人,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

“溯源秤”和“溯源小票”重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早上8点,无锡市民华女士在朝阳农贸市场罗运芝的摊位上购买了2斤青菜。付款后,溯源秤自动吐出了一张小票,上面印有条形追溯码、商品名称、交易时间、交易金额、交易总量、交易摊号、商品产地等信息。“有了溯源小票,食品安全更有保障。”华女士说。

“每次打印的小票就好比是农产品的‘身份证’,记录了其从菜地和屠宰厂走到餐桌的全过程。”朝阳农贸市场经理汤建兴说,“此外,顾客还可以通过农贸市场里的终端查询机、下载手机应用程序、登录查询网站进行追溯查询。”

据介绍,“无锡肉类蔬菜流通及特产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实施严格的准入机制。以蔬菜为例,所有在追溯系统内进行蔬菜交易的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均需在无锡市蔬菜准入备案中心进行备案,合格者将得到一张属于自己的“交易卡”,卡中包含了持卡人姓名、联系方式、住址等个人信息,实现交易“实名制”。

供应商日常从产地将蔬菜运到无锡蔬菜批发市场后,首先进行进场登记,通过追溯软件填写电子表格,表格中将包含本批次的蔬菜种类、重量、产地等信息。填写完成后,供应商才可以正式进入市场进行交易。

供应商与零售商达成购买意向后,通过溯源秤及射频卡进行交易。该秤集成了射频识别、无线传输及数据处理等三大功能。买卖双方在溯源秤先后刷卡后,系统记录下本次交易的时间、地点、蔬菜重量和交易双方的姓名,并在零售商卡内记录交易信息。随后,溯源秤终端系统自动打包并上传到处理系统。

同时,零售商携带射频卡进入农贸市场进行销售。当消费者在摊位上购买蔬菜时,溯源秤就会根据之前传入的信息打印出溯源小票,同时将本次交易信息发往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汇总信息后将自动对整个交易环节进行复核,真正实现交易闭环。“有了溯源秤,若发生问题,可以快速知晓源头。”朝阳农贸市场摊主罗运芝说。

在数据中心,后台程序自动将各个环节的相关信息进行汇总,在实现蔬菜大市场交易可追溯的同时,数据中心还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模型库,为政府监管提供直观高效的辅助决策支持。

“追溯系统可以对农产品交易情况提前分析预判,为供货商控制进货数量提供参考。”无锡市朝阳蔬菜交易批发市场信息中心副主任施澜说。追溯系统让流通各个环节环环紧扣,消费者和零售商降低了风险,获得了实惠。对于市场监管方而言,原本庞杂的信息得到梳理,市场监管更加精细化、智能化。

篇(4)

社区两委正确把握形势,找准发展方向,明确工作目标,结合社区实际,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认真落实市镇的工作部署,保障社区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局面。

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社区经济发展质量。社区两委干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由高速向高质转变,为建设智慧长安贡献力量。

(一)集体经济稳定增长,社区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今年上半年,社区居组两级总资产达141659万,比去年同期减少0.5%。总收入为5673万,其中社区级总收入4553万,与去年同比增长5%;组级总收入1120万,与去年同比减少9%。社区居组两级纯收入为2988万,同比增长1.63%。其中社区级纯收入2085万,同比增长7.8%;组级纯收入903万,同比减少12%。另外,为化解债务风险,降低资产负债率,社区归还银行贷款1000万。

(二)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引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今年上半年,社区新签外资企业2家,引资额为530万美元。增资企业4家,增资额为92万美元。三资出口创汇16706万美元,较去年同比下降27%。新增民营企业1家,增资300万元。

(三)加快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促进来料加工企业实现就地不停产转型。社区现有外资企业71家,大部分以外销为主,其中来料加工企业17家,三资企业54家。社区来料加工企业工缴费2805万港元,比去年同期降了38%;三资企业工会经费约13000元,与去年同期持平。从数据上看,企业转型升级取得了实效。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配套服务功能。五里牌社区紧密围绕“建设现代化新城镇”思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不断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社区配套服务功能。

(一)做好居民公寓收尾工程项目。五里牌社区建设办积极采取各项措施、严抓狠管、全力以赴做好居民公寓内部装修、电梯、周边绿化等配套工程的建设,社区预计公寓7月可交付居民使用。

(二)完成五里牌排涝站重建工程主体建设。霄边原有排涝站经过22年使用,设备陈旧已不能满足现时排洪需要,根据镇统一规划,霄边社区积极做好排涝站主体建设的施工监管,现已完成总体建设的80%,按施工进度,预计2015年11月可投入使用。

(三)做好“三旧改造”项目的方案编写。霄边社区今年积极开展“三旧改造”规划设计工作,编写项目改造方案。上半年已完成了十一个项目初步权属调查及改造方案编写工作,特别是对第一工业区的“三旧”改造项目已与相关公司形成合作方案,目前正在办理土地手续。

(四)做好霄边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工作。作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之一,农贸市场是集民生性、公益性、社会性和市场性于一体的民生工程。霄边社区“以人为本、服务民生”为理念,以“标准化”和“信息化”为抓手,全面改造和提升农贸市场。今年已按进度有计划地开展各项改造工作。

篇(5)

蔬菜流通体系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

从终端入手考察蔬菜的产业链我们发现,农村居民消费的蔬菜基本处于“自给自足加自产自销”状态,需要从市场购买蔬菜的主要是城市居民。这就决定了蔬菜流通体系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城市居民,也决定了蔬菜流通体系的任务主要是实现“三个保障”:保障城市供应,保障食品安全,保障应急需要。保障城市供应,就是保障城市蔬菜的日常供给和价格稳定;保障食品安全,就是保障城市居民吃到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放心菜;保障应急需要,就是保障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城市蔬菜供给。目前,蔬菜流通体系在产销两地以蔬菜批发市场作为核心组织形式,例如产地山东寿光的蔬菜批发市场直接与北京的新发地蔬菜批发市场对接,经过菜贩的长途运输,最终进入城市中广泛存在着农贸市场、菜市场、早晚市等多级零售市场。这种“大车变小车,小车变板车”的流通方式实际上扮演着集中菜源,按需分销的重要作用,基本符合中国传统的小衣生产方式和注重生鲜食品的生活方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短期内恐难有实质性改变。

蔬菜产业链从田间地头到零售终端尽管信息并不完全对称,但竞争是比较充分的,基本没有进入壁垒,也就不存在暴利的可能。山东卷心菜价格8分钱一斤,经媒体曝光无人不知。从将分散种植的卷心菜集中到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再贩运到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再分散到北京大小菜市场和超市,卖到8角钱一斤,看似上涨了10倍,但由于地头菜价基数较低,城市零售终端的菜价其实是合理的。城市居民所付出的菜价,是由从零售终端上溯到田间地头甚至育种专家各个环节共同分配的,再加上需要交纳各种名目的税费,实际进入菜农、菜贩口袋的利润是十分微薄的。那么为什么面对媒体“暴利”的指责,蔬菜产、运、销各环节的从业者都保持沉默呢?这是因为他们普遍处于“弱势加弱智”的状态――“弱势”是说他们基本上都是分散的衣户,属于弱势群体;“弱智”是说他们中较少高端从业者,在市场中缺乏群体效应,也没有话语权。这就决定了他们在价格波动面前处于被动地位。加之目前我国经济通胀压力加剧,CPI屡创新高,“控通胀”成为宏观调控首要目标。食品在CPI构成中占比最大同时涨幅最大,更是成为政府行政干预的重点。而政府频频出手干预,导致蔬菜价格波动频率加快,波动幅度加大,波动周期缩短,使得蔬菜产业链从业者的处境进一步恶化,处于“两头哭,中间欲哭无泪”的尴尬境地,而绝非是许多专家和媒体所说的“两头哭中间笑”。

按照著名的“微笑曲线”理论,一个健康的产业链,处于首尾两端的生产和销售环节应该获得较高的利润率,中间环节的利润率相对来说较低。而目前我国蔬菜产业链的利润率曲线却是一个“跷跷板”型:当城市零售终端菜价大幅度上升时,政府部门就往下“踩”销售价格,其结果就是销售价格下跌,进而带动蔬菜收购价格下跌,菜农生产积极性降低,蔬菜供给减少。而这又将导致蔬菜变得相对稀缺,收购价格上升。农民按照价格信号的指引增加供给的同时,政府再“踩”生产环节的“翘翘板”,收购价格下跌之后,加上运输成本、分销成本的销售价格又变得相对较高,再次引来政府的干预。这样周而复始,呈现出明显的发散蛛网形态。由于农民增加供给和政府打压收购价格往往同时发生,就使得政府的调控变为“顺价格波动周期”调控,从而加剧了价格波动幅度。

与此同时,蔬菜的运输和终端销售环节也存在自身的问题。由于同等货物的运输成本大体相同,而蔬菜的价值较低,且运输途中的消耗较大,蔬菜运输者只能靠提高加价率来获取平均收益。一旦政府控制蔬菜运输成本,无利可图的蔬菜运输者将会退出市场,造成蔬菜产业链断裂。这时,菜价下跌的风险只能由菜农承担,而菜价上升的成本则转嫁给城市居民。此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蔬菜产业链中体现的尤为突出:在“农(农贸市场)改超(超市)”、“农超对接”的拉动下,摊位费等成本大幅上升,进一步推高了蔬菜的销售价格。

保障蔬菜产业健康发展政府大有可为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以产销两地批发市场对接为中心的蔬菜流通体系是目前中国的蔬菜等农副产品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决定的。虽然蔬菜产业链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仍有许多不合理之处亟待改善。特别是,蔬菜是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为了保障民生,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具有一定的公益性特征。这是市场化运行的蔬菜产、运、销环节无法保证的,需要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些问题的解决,不能靠用“看得见的手”取代“看不见的手”,而是需要政府更加尊重市场,从纠正市场失灵、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发挥的角度出发,采取一系列具体的措施。

首先,“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要落到实处。应建立市长菜篮子基金,并编制城市基本蔬菜的价格指数。当指数上涨超过警戒线时,利用基金给予城市低收入阶层补贴,提高他们的价格接受能力;当指数下跌超过警戒线时,则对蔬菜生产者予以补贴,保证菜农的基本收益。这种补助应该是“明补”而不是“暗补”:“明补”一方面可以传达政府对于价格的态度,另一方面也能使消费者和生产者切实得到政府干预的益处,使“看得见的手”真正起到“帮扶之手”的作用。对一些大城市来说,依靠本地生产解决蔬菜供应是不切实际的,这就需要利用基金对外埠的蔬菜产地进行转移支付,弥补蔬菜产地的环境成本,保证其经济利益,从而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保障城市供应,保障食品安全。

第二,保障蔬菜应急需要也要借助市场手段。由于蔬菜的生产消费具有不易储存的特殊性,再加上南北方的气候差异较大,使得建立蔬菜储备机制并不可行。当雨雪灾害、地震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只能通过市场手段在外地组织货源来保障本地蔬菜供应。这也需要动用市长菜篮子基金来实现。

第三,借鉴粮食生产中的政府补贴制度,建立蔬菜生产的季节性补贴。由于蔬菜的生产易受季节影响又不易储存,导致蔬菜价格的季节性波动很大。蔬菜生产季节性补助的建立也是城市反

哺农村的具体体现,将对缓解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发挥积极作用。

第四,将“绿色通道”制度落到实处,降低蔬菜运输成本。在高油价的背景下,菜贩为了维持日常运营只能将增加的运输成本转移给上游的菜农或者下游的消费者,否则只能选择退出市场。政府可通过减免过桥费、过路费等手段变相为菜贩提供补贴,降低他们的成本压力。需要强调的是,“绿色通道”应该是双向的:进城和出城都应该费用的减免,应避免“有来无回”的情况。针对蔬菜在运输途中损耗较大的情况,政府应投入一部分资金,对现有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加强批发市场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在保证蔬菜贩运者利益的同时,也减少了蔬菜质量的不稳定因素。

篇(6)

相较于此前“瘦肉精”、染色馒头、毒花椒等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相关监管部门只得被动地做“事后诸葛”而言,如何提高监管水平是当下食品监管部门首要攻克的课题。

日前,我们来到了无锡新区新安街道感知农贸市场。在这里,凭借着尖端的五大感知技术,让食品安全的隐患无所遁形,居民购物十分安心、便捷。

这是全国首个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菜篮了工程”。走进市场内部,首先印入眼帘的是排列整齐的各个摊位,有居民买完菜,拿着摊贩打印的小票到市场内的终端机器上扫描条形码,商品的产地、流通环节等数据便能一览无余。

工作人员介绍,每天他们会检测汇总市场商品的实时数据,包括蔬菜农药残留、瘦肉精等,上传网络平台,然后通过电了屏向消费者公示。每个摊位上都有一台“智能电了秤”,这个特殊装置不但可以减少居民购物缺斤少两,还能刷卡、打印商品“身份证”等,摊贩的每笔收入信息都会通过“电子秤”及时上传至系统云端,方便管理。

“以往买菜都担心外地菜没经过检测,有了这个系统,更放心了,而且有时候刷卡消费的话,如果有检测数据异常,管理部门还会发短信通知,非常贴心”,一位附近的居民这样告诉我们。

菜场的工作人员还向我们介绍,为了改观居民的消费体验,市场为每个摊贩设立了诚信评分系统,从一星至五星,由居民在市场内的终端机器上为他们投票打分,促使摊贩们提高服务质量。今后,市场还将引进如小商品、家电等之类的经营业态,形成一个安全消费的商品综合体,更好地为当地百姓服务。

而为了能让百姓吃上放心肉、助农民增收,安徽宣城利用物联网技术,基本建成了畜产品质量安全数宁化监控和追溯技术平台,实现畜产品从农场到餐桌全过程数字监控和质量可追溯。

日前,宁国市民科志强的妻子刚生完孩子在家坐月子。一天,夫妻俩来到市区的一家上鸡汤专卖店选购母鸡汤,可而对各种不同的产品不知道该买什么,尤其是产品的质量是否可靠着实令人担心。但是商店服务员的一席话让他们对该种产品产生了浓厚兴趣,将信将疑地试买了一个。回到家后,夫妻俩立即上网根据产品所带的身份识别卡查询到了所购买产品的生产全过程,这才让两人放心地食用起所购买的“罐煲煲”牌上鸡汤。

能让消费者感到如此安全、放心的就是农业物联网技术。从农田到餐桌,物联网技术打造的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把产品的生产过程直接送进了消费者家中,让消费者放心食用之余,也带领相关企业走出了一条绿色环保企业的发展新路。

本案例中生产上鸡汤的安徽林苑农副食品有限公司正是其中之一。当前,企业已经建成标准化生态上鸡养殖基地750亩,年出栏优质皖南上鸡50万羽,年销售收入1.6亿元,成功跻身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当地还有许多和安徽林苑公司一样的农业企业,纷纷借助物联网技术建立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给食品的安全监管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冷链运输的“智慧”因子

众所周知,冷鲜食品因其特殊性,对流通链中的各环节要求甚高。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融化了的冰淇淋,即使重新冻上了最多也只能算是牛奶与冰的混合体,已非原先的口感。然而,采用RFID技术运输冷冻食品,作用却非同小可。

作为一种通信技术,RFID能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其相关数据。此外,RFID还能够穿透纸张、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属或非透明的材质进行穿透性通信,与一维条形码50bytes的容量相比,RFID的最大存储容量可达数megabytes(兆字节)。而在安全性上,因其承载的是电子信息,存储数据经由密码保护不易被伪造或变造。换言之,RFID同时具备快速扫描、体积小且形状多样、抗污染、耐久性强、无屏障阅读、数据容量大、安全性高等多个特点,已经在许多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如在连锁形式的中式快餐店,食材均采用统一的配送供给,保证食材足够新鲜则成为运送环节的一大挑战。近日,吉野家统一装备了RFID无线射频识别冷链温度监控系统。温度传感器可实时收集温度信息,并及时存储在RFID芯片,通过RFID读写天线传送出去。当食材存放在仓库中时,通过RFID便能时时观测、记录食材保温箱的温度信息。其竞争对手和合谷,则将RFID冷链温度监控系统应用到了公司的冷藏车队,一旦运输过程中出现温度异常,便会自动报警以便司机第一时间采取措施。

山东寿光是著名的“蔬菜之乡”,是全国最大的蔬菜供应基地,其交通运输通畅水平直接影响着全国特别是北京等大中城市的蔬菜供应。为了更好地保障蔬菜流通、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完善蔬菜供求信息体系,山东移动与寿光市交通运输局合作共建了寿光市交通指挥中心,搭建了山东省内县级市最大的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一一“寿光市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目前,指挥中心通过该平台已初步实现了对寿光全市范围内车辆的监管,令交通物流管理更加“智慧”。

据悉,寿光市交通指挥中心由寿光物流网、CTI多媒体呼叫中心、GPS卫星定位系统组成,山东移动为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提供了包括互联网专线、请音专线、车务通及“移动400”等技术支撑。指挥中心通过该平台能够把寿光市的多家物流企业、700多家配货站、300多辆出租车、200多辆城乡公交车、10000多辆货运车整合到平台上,为车辆提供定位、监控、调度等多种服务。

同时,平台工作人员每天还将寿光农产品物流吲的蔬菜价格、蔬菜货源等信息上传至平台,蔬菜加工企业、运输户、配货站也可以免费在平台供求信息,如此的平台信息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了寿光蔬菜的产销组织化程度。

“透明厨房“的秘密

日前,山东青岛市民张先生在位于开发区香江路的宏远大酒店点菜区,仔细盯着大屏幕里厨师的一举一动不住地点头称赞:“有了这样的监控,何愁食品安全问题!”原来,该酒店的大屏幕就是山东联通与食品药品监督局联合打造的“透明厨房”监管系统。

据了解,该系统利用联通信息化手段,在酒店大灶间采用一体机,在消毒间和冷拼间等重点区域采用固定摄像机,各个监控点与监管中心采用FTTH接入,通过VPN方式将监控画而实时传送至食监局、涌店大堂等监控屏幕,实现了餐饮服务单位的全天候、无死角监管,以信息化手段为广大市民打造放心的“透明厨房”。

眼下,仅在青岛开发区就有180多家酒店、幼儿园及学校食堂、工厂企业食堂纳入了该工程,监控探头已达300多个。该工程实施以来,电子监管中心工作人员已通过视频监控和语音对讲纠正餐饮单位情节较轻的违规行为百余起。

山东联通客户事业部总经理田青岭介绍,该工程受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肯定,并有望在全国推广。当前,山东联通正在积极进行“透明厨房”移动平台测试,今后,监管者、管理者、消费者通过手机就能实时查看后厨,还可以进行点菜、食材溯源、报表等多种操作。

田青岭告诉记者,近年来,山东联通积极参与社会各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推出了基于视频监控技术的众多信息化应用产品,解决了安全生产、道路交通、监管执法等领域的诸多难题。此次在青岛开发区推出的“透明厨房”工程就是按照当地监管部门设定的标准,综合多种信息化技术提供的个性化解决方案。

无独有偶,每天一大早,苏州昆山市卫生监督所执法。中队的卫生监督员就会打开所里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认真查看所管辖范围内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是否按照相关规范操作。“有了网上远程监控平台,就好像装了千里眼,也等于给大型用餐配送单位的食品安全再上了一把安全锁。”市卫生监督所所长朱士新这样说。

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主要生产盒饭,涉及用餐企业规模往往较大、人数较多,食品安全风险相对较高。要确保这些盒饭都不发生安全问题,这对监管部门来说是个考验。虽然卫生监督部门每个月都会对每家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上门现场监督、抽查,但还是不能时时刻刻盯紧盯牢。为了让每天送出的盒饭不出安全问题,市卫生监督所决定开发启用网上远程监控平台,建立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对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实行实时视频监督。

自从有了这套系统后,工作人员足不出户即可实时了解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生产动态。其最开始在儿家试点,后慢慢扩大范围。目前,全市已经有30家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安装了这项网上远程监控平台,这意味着每天昆山市有6万份盒饭在探头下生产。我们通过市卫生监督所的远程监控平台看到,只要轻点鼠标,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厨房、分装间和外送出口的运作情况,十分清晰。厨师有没有戴口罩、盒饭从加工好到送至用餐名手里间隔的时间有没有超时,监督员都可以随时监控。一旦发现违规,监管员就会立即拨打电话纠正,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据悉,目前昆山市通过网上远程监控平台监控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已经扩大为30家,且这些单位的采购、索证、菜单也都列入了监控中。同时。这一监控范围还在向学校、企事业单位推

体验智慧餐厅

端起“智能餐盘”,挑选自己喜欢的菜肴,然后将“智能餐盘”在“结算区”轻轻一放,将付费卡放在“读卡区”,随着机器说“谢谢”,一两秒就完成了自动快速付费,这就是“智慧餐厅”的便捷个性化服务。

这是我们在去年举行的宁波中国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上看到的情景。展会上,中国电信馆专门设立“光网家庭”智慧家居展区,打造“智慧餐厅”服务,为“智慧城市”信息化应用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示范样本。

据电信馆技术人员介绍,“智慧餐厅”和以往的传统食堂相比,土要特点是“智能便捷、科学绿色”,不仅可实现菜价自动结算、手机刷卡消费,且用餐者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登录系统后,还可通过全球眼视频非常直观地了解餐厅或食堂当天的菜式、价格,餐厅就餐上座率及人流情况,还能进行净菜掌上预订,从而选择自己喜欢的菜肴与合适的就餐时间。

“尤其是收银自动化,付款时间大大缩短,基本上2秒钟就可以完成付款,而且还确保不会出错,彻底解决了食堂付款等候时间长的瓶颈问题。”原来在餐盘中每个不同颜色的碗里都装有电了芯片,载入了某个菜的价格、热量和蛋白质等信息。工作人员将不同价格的食物装在不同颜色的碗里,通过调整碗内芯片的设置,实现在结算时的自动识别份量和金额。

此外,“智慧餐厅”还会对就餐者每次的点餐内容进行详细记录,提供每道菜肴的营养、热量信息,并向就餐者提供各个菜品的卡路里和蛋白质含量查询、消费明细查询,以便就餐者在下次就餐点菜时可以更好地搭配膳食,科学就餐。

目前,“智慧餐厅”已经在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投入运营,员工可通过“智慧餐厅”网上订菜,由物业工作人员异地代购,下班时就可以到就近的网点提取净菜。据使用单位介绍,“智慧餐厅”固有视频监控系统、手机支付、网上订餐等应用,提升了物业的服务水平和现场管理能力。特别是安全溯源系统,可以对原材料进货渠道、仓储、加工到上桌全程监控,成功实现了餐厅厨房操作透明化、采购成本核算科学化和物业服务个性化,有效提升了食堂的管理水平。

记者手记

建立合理长效的物联网追溯生态系统

物联网、RFID等技术给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可以实现食品的全程追溯,一旦出现问题,即可借助该系统查找是哪个步骤发生了问题、责任人是谁,避免了由于资料不全、责任不明等给事故处理带来的困难,从而使得问题能够得到更快解决,确保食品安全,使消费者们买得放心,吃得安心。而视频监控系统的运用,对于推广食品安全信息化网络监管也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利用视频监控对食品生产、加工、储运、消费领域进行有效监控,可以起到对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不法行为的震慑作用,真正从源头把关食品的质量。当下,我国正在积极开展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建设,任重而道远。

篇(7)

身为武盛村副主任的江海燕,还兼任着当地的食品安全协管员,每天下了班就会去周围商户转转,村里208家食品经营户,她都了然于胸。“我的工作麻烦点,老百姓吃东西就放心点。”江海燕的办公桌上总摆着两本台账,一本是辖区内所有食品产业的底数资料,一本是平时的检查台账,多年来的每一次检查、每一项反馈,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食品安全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安全监管离不开“人”。在浙江,30604个行政村、社区被设置成8.7万个社会治理小网格,每一个网格都选配了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江海燕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们履行着食品安全的隐患排查、宣传教育等工作职责,被老百姓称为“舌尖”上安全的守卫者。

2014年,浙江省保障公众食品药品安全的“三网六体系”建设项目启动,即构建安全责任网、电子监管网、社会共治网等“三张网”,建立健全监管执法、风险防控、应急处置、技术支撑、标准法规、社会监督等“六大体系”,逐步从“被动整治”走向“主动作为”,从“事后救后”走向“事前防控”,从“人海战术”走向“智慧监管”,从“单打独斗”走向“社会共治”。

“我们的食品要让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群众就没有获得感、幸福感,‘高水平’全面小康更无从谈起。”在浙江省副省长、省食安委副主任朱从玖看来,浙江的这一食品安全协管网络就是布局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的一个重要“棋子”。

“机器换人”实现智慧监管

一个厚厚的巡查记录本、一张地图,这是浙江临海市东塍镇东溪单村食品安全协管员秦晓晓曾经的两样法宝。每天到指定的食品单位检查食品安全、记录各项数据、向上级汇报是她的工作,“当时我就天天拎着这个记录本走街串巷,要找检查的地方就看地图,有问题就记在本子上,其实挺不方便。”

2016年9月,秦晓晓告别了她的“老搭档”,用上了新设备――装有“食安通”APP的智能手机。走进一家食品单位,秦晓晓就可以对要例行检查的地方进行拍照、上传;电子地图能帮助她轻松定位到要检查的单位,省去了找路的时间,效率提高了不少;如果发现任何食品安全隐患,可以随时通过打字进行记录,不仅速度快,看起来也一目了然。

食品安全,是“管”出来的。人少事多的矛盾成为首要难题。在浙江,2万多名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和8万多名食品安全协管员需要面临“三个一百万”的监管对象:一百f个发证企业,一百万个无证摊贩、作坊、农贸市场流动摊贩,还有一百万个网络食品、化妆品、保健品商户。

如何改变监管的“人海战术”?浙江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朱志泉向《小康》记者介绍说,浙江的经验是“机器换人”,走“智慧监管”道路,用现代化的监管手段和监管设备,解决人少事多的矛盾,提升监管工作效能。

2015年3月,浙江省启动食品药品“智慧监管”工程,以“一个中心七大平台”为框架,建设包括一个省级数据中心,审评审批、信用管理、实时监控、产品追溯、行政执法、公众服务和综合管理等7个应用平台。

“这是我们食品安全检查在‘互联网+’时代的一次转型。”临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陈锦海介绍说,安全协管员手机里的APP,都连接着办公室里的电脑终端,可以实时看到检查结果,分析食品安全问题。

“每个季度,我们会把APP中记录的一些大家感兴趣的数据整理出来,向市民公布。”陈锦海形象地把“食安通”搜集的数据比喻成临海食品安全的“大数据”,“2016年9月到12月,‘食安通’导入巡查经济户口11804家,协管员输入巡查信息6054次,上报各类问题123个。”

上报及时,处理也及时。“食安通”上传的问题,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相当重视,已经实现问题100%处置。

不只是临海市,宁波、台州、丽水、舟山等市都开发了“食药通”、“永安通”、“食安通”软件和信息化监管平台。在浙江省全省范围内至少有1.8万余名执法人员和协管员使用了移动监管信息平台。这套基于智能手机运行的移动执法系统,是浙江省食品药品“智慧监管”体系的组成部分。

“智慧监管”用一张看不见的电子监管网构筑起了食药安全的防线。大量食品安全的数据从无数端口进入互联网。有了数据,如何推进数据互联,探索大数据应用,是浙江省推进“智慧监管”重点工作之一。在浙江省食药监局看来,建立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标准体系,省、市、县各级系统按照“统一标准”建设,才能实现数据沟通共享,走出“数据孤岛”。2016年,省级食品药品“数据中心”一期建设已完成,有10个市建立食品药品数据交换共享节点,实现数据交互。

据了解,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正对智慧监管“数据中心”现有的数据进行挖掘,探索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数据的分析应用模式和方式,通过定期汇集、挖掘、分析现有数据资源,可以动态了解浙江省食品药品行业总体状况,包括企业、产品及从业人员等基本情况,还可以利用可视化图表直观反映各地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开展情况。

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

2015年12月4日,一部名为《爱的保险单》的微电影走红视频网站,上传一个多小时,点击量就破万。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单亲家庭,母亲为了支持儿子创业开面馆,隐瞒下了自己病重的事实。当儿子发现时,母亲已病入膏肓。承受了丧母之痛的儿子,每日魂不守舍,因为一次操作疏忽,导致了一批食客食物中毒住院。本就经济拮据的儿子又将面临巨额医疗赔偿费。所幸,天无绝人之路,母亲在世时,悄悄为儿子的面馆购买了一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当地保险公司了解情况后及时协助其儿子处理事故,并快速赔付了相关费用,帮助他渡过了难关。

这部温情微电影的“导演”正是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这是全国首部以食品安全责任险为题材的公益微电影。”浙江省食药监局综合协调和督查处副处长祝永飞向《小康》记者介绍说,选择用微电影的形式进行传播一是节约成本,二是方便网络传播,也更符合互联网时代下大众的审美需求。

“食品安全监管仅靠监管部门难以管到位,必须发挥全社会力量,构建社会共治新格局。全力推广普及食责险正是浙江着力探索的重要途径。”浙江省食安办专职副主任、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卢永福说。

2015年年初,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食责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探索将食责险试点情况纳入地方食品安全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将企业投保情况纳入企业信用记录和分级分类管理指标体系。

“食品安全责任险出保率较低,所以企业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加上侥幸心理,一般不会主动投保。要想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必须以投保人需求为导向去思考。”祝永飞介绍说,在对比欧美多国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条例后,浙江食药监局与多家保险公司沟通,认为应该增加理赔项目、减少免赔条款,以此来保障投保人的权益。

打破了传统保险弊端的浙江省,在食责险的推广上也跑出了“浙江速度”,截至2016年6月底,已有10435家单位投保,保费收入达3344.95万元人民币。祝永飞把食责险的推广形容为“多赢”,在他看来,这不仅及时保障了消费者以及投保主体的合法权益,也为保险行业打开了新的市场。

除了保障多方共赢,方法和路径也尤其重要。浙江省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提倡各地根据本地区食品产业特点和发展现状,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各地在探索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投保模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台州通过界定市场主体“公商属性”,实行了以市场运作为主体、政府公益购买为辅助的“政企同推”的投保模式;仙居等地引入第三方风险管理机制,对100余家小餐饮单位进行了风险评估;临海市各镇(街道)设立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专项基金,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并将营业场所500平方米以下的餐饮经营户、小作坊、食杂店等单位纳入投保范围,实现了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全覆盖的“团体式投保”。

监管部门的主导发力,也带动了食责险推广的重要参与方――保险行业,它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食责险的推广工作还只是促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内容之一,通过试点食品安全金融征信体系建设,浙江省将食品安全与银行征信系统挂钩,摸索建立了“政府―银行―市场”的三方合作模式。

作为全国首个经央行批准的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地区,浙江省丽水市通过“互联网+食品+金融”的监管模式,将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信用情况纳入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差别化信贷政策等措施,倒逼食品生产经营者增强主体责任意识。截至2016年10月,丽水市已有49万户居民、3.5万家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建立信用档案,公示“黑榜”79家,发出惩戒告知书60余份,限制贷款31家。

在寻找痛点中转型升级

要保障食品安全长治久安,除了靠日常监管外,更需要找准痛点,助推企业走向规范化、品牌化的运作道路。

2016年9月22日,《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2015年版宣贯会暨衢枳壳推介会在浙江省常山县举行,多名专家用科学数据详细论述了衢枳壳的药用功能,吸引了400多名医药企业、医疗机构代表参会。

在常山大宝山胡柚基地,常山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毕旭灿为一批医药企业代表介绍了胡柚生态种植技术,他们也都是冲着衢枳壳之名而来。

“我们公司就准备生产衢枳壳饮片,预计今年底第一批产品就能下线上市。”常山天道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照辉说。

徐照辉所说的衢枳壳其实就是胡柚片,是常山独有的地方柑橘品种。而如今医药企业的“抢手货”,却曾有过“被打假”的经历。

“胡柚片是用未成熟的胡柚果实横切晒干而成,它的形状、效用与中药枳壳相同,而且在衢州作为民间用药历史悠久,但是因为没有标准的炮制规范,因此不仅不能进入医药市场,还一度成为‘打假治劣’的对象。”浙江省食药监局从产业角度切入,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从根源上杜绝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衢枳壳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从2013年开始,浙江省食药监局多次与省级医疗机构、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医专家以及相关科研部门专家共同召开胡柚片炮制规范专家咨询会,对其药用历史、植物基源、化学成分、药理药效、质量进行调研研究。制定了胡柚片的炮制规范,并命名为衢枳壳,作为地方品种收载入新版炮制规范。在符合国家对地方中药炮制规范的法规要求的前提下,既满足了浙江省中医临床需要,又扩大了药用资源,同时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又因制定了炮制规范,主动化解了胡柚片因炮制不当而产生的潜在食品安全问题。

终于,在2016年8月的《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中,胡柚片以“衢枳壳”的名义列入其中,有了正式合法的药用身份。

2012年,浙江省提出“健康浙江”发展战略;2014年,《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精准对接、精准服务”食品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紧跟发展政策,连续3年开展“双精准”专项行动,全面助推食品医药产业转型发展。

篇(8)

为贯彻落实好全市大干300天环境综合整治总体要求,围绕打造标准化诚信文明市场这一目标,按照整治管理并重、管理提升结合、形成长效机制、彰显市场特色的思路,在年大干200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紧急动员,全员动手,对中心所辖市场卫生秩序、交易环境、车辆停放及周边环境进行进一步整治提升,同时结合整治和“星级管理员”、“星级业户”、“诚信经营户”等创建活动开展,积极探索做好市场管理模式的创新,做好业户经营档次提升的引导,并建立完美相关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全面创建市场卫生秩序及周边环境的清新形象,全面提升市场经营管理水平,全面提高业户的经营服务水平,让市场整体形象和经营管理有一个质的提升,为广大消费者和经营业户创造舒适、和谐、优美的购物环境,为我市打造幸福和美做出积极贡献。

二、整治目标和方法步骤

(一)整治目标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结合中心市场规范化管理的实际,这次市场环境整治行动主要任务是在全力做好路农贸市场、综合市场标准化改造同时,集中做好辖区内市场卫生秩序和市场内外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拉乱挂、冒市越线经营、车辆乱停乱放及市场周边相关环境卫生的整治等。

一是落实好年政府实事,全力做好农贸市场标准化升级改造工作。对市场、路市场等实施标准化改造,主要改造吊楣、柜台、地面、给排水,安装强弱电、监控系统,统一装修门头,优化市口布局等。

二是加强市场周边环境整治。根据办发号文件及《国家卫生城市标准项目分解》要求,各市场要做到卫生制度严格落实,市场秩序井然,商品划行规市,摊位摆放整齐,市场内清洁卫生,设施齐全;各摊位证件齐全,从业人员卫生、健康状况符合相应的卫生要求。经营食品的摊点要符合《食品安全法》和《集贸市场食品卫生管理规范》的规定;严格控制活禽的销售,有活禽销售的市场设立相对独立的区域,污物(水)处置和消毒设施完善,实行隔离屠宰,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市场无违禁野生动物销售;落实好病媒生物防制各项任务,各市场要按标准要求设立灭鼠屋。定期对市场及周边进行消杀;严格做好入市蔬菜检测及猪肉索票工作,并按照要求每日予以公示。

三是加强市场周边环境整治。积极协调好有关部门,做到市场周边道路通畅,市场外观整齐、美观、卫生,标示清晰无缺字无破损,墙面无乱贴乱画,周边无积存垃圾等,切实解决市场周边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四是加强对市场及周边卫生和交易秩序清理整治。各市场要做到市场垃圾及时清除,地面整洁,无卫生死角,货物摆放整齐,交易有序;市场内无私扯乱拉线路、无乱贴乱画,无越线占道经营;市场厕所卫生无异味,切实解决市场内环境秩序脏乱差等问题。车位统一划线、专人管理、停放有序,切实解决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同时,加强对市场门口冒市摊点的整治管理,特别是上下班后错时时段的管理,切实解决市场冒市经营问题。

五是加强农村集贸市场交易环境和经营秩序整治,做到经营划行规市,无占道经营,经营秩序有序;集贸市场散市后,垃圾及时清运,市场地面平整整洁、无遗留垃圾和塑料袋等,切实解决农村集贸市场卫生秩序问题。

六是加强市场周边流动摊点和违法设置小市场群的清理整治。市城管市场中队要加强市场周边违法设置摊点和小市场群的清理整治,对部分占道摊点可引导入室经营,切实解决试产周边乱设摊点的问题。积极协调市场城管执法大队,对城区马路市场予以取缔。

(二)方法步骤

这次集中整治工作时间为300天,分四个阶段:

1、宣传发动阶段(3月1日至3月15日)。根据《市关于开展大干300天,城乡环境十大整治行动的工作方案》进行广泛发动,利用广播、明白纸等形式对市场业户进行宣传动员,让每一名业户都明了整治活动的目标和意义,对市场存在的脏乱差现象进行排查清理,营造整治活动的良好氛围。

2、自查清理阶段(3月16日至3月31日)。按照整治活动的要求,明确各市场清理重点和责任分工,做到层层发动,落实责任。先由各市场管理所对各自市场卫生、经营秩序和乱搭乱建、乱摆乱占等问题进行清理整治,城管市场中队协助各市场所对重点问题进行清理整治,市场派出所要对车辆停放秩序进行清理整治。

3、重点整治阶段(4月1日至10月31日)。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对问题突出的市场和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重点整治。中心督导检查领导小组组织相关科所对问题进行会诊,制定整改方案,落实责任,对相关问题进行整改,并研究制定维护良好秩序的长效机制。

4、规范完善阶段(11月1日至12月20日)。在全面清理整治的基础上,根据各市场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或制度,抓好长效机制落实,明确责任、任务和分工,一抓到底,形成长治久安的局面,同时做好迎接全市检查验收的准备工作。

三、工作要求

在大干200天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好十大整治行动要求,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出发,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勇于负责,敢于实施,善于落实,把整治行动当作重中之重的大事抓实抓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组织好这次市场集中整治活动,中心成立同志任组长,同志任副组长,办公室、市场科、基建科、消防科、市场派出所、城管市场中队和各市场管理所负责人为成员的整治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场科),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抓好这次集中整治工作的组织、指导、调度和检查,做到精心部署,扎实深入,成效明显。

(二)加强组织协调。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与市城管执法大队、市工商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及各街道办事处等有关单位搞好协调配合,定期通报分析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突出抓好农贸市场综合整治工作,切实解决好市场冒市、市场占路、乱摆摊点等问题,确保整治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搞好督查指导。中心督查小组要加强对清理整治工作的督促检查,要采取明查暗访和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形式,加强对该工作的督查力度,确保各项整治落到实处,整出实效。

篇(9)

城市管理工作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为切实提升我县城市品位,增强城市竞争力,XX县人大常委会高度关注我县城市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县城管委、县城管局、县住建局、县交警大队、XX镇、XX镇实地调查城市规划及管理工作情况,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和走访等形式对我县城市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城市管理现状及主要做法

我县紧紧围绕“美丽XX·幸福家园”环境综合整治动,结合当前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城市建管“三看”活动,高效有序推进,切实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狠抓城市管理各项工作。

(一)基本情况

XX县城区面积X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X万,主要分布在XX,主要分为老城区、新城区、工业园区、XX四大块。主要街道X条,总长度X千米;背街小巷X条。县城区共有垃圾分类箱X个,流动垃圾筒X个,公厕X处,渣土处置X处,路灯X盏,县城保洁面积X万平方米,绿化面积X万平方米。

(二)主要做法

1.环卫市场化全覆盖。一是城区主次街道环卫市场化。由专业物业保洁公司对新老城区和工业园区环境卫生作业服务;二是背街小巷环卫市场化。两个城关镇小街小巷环境卫生全部实现外包,提高了小街小巷环境卫生工作质量;三是各乡镇集镇环卫市场化。全县各乡镇集镇于今年全部实行了外包,提升了乡镇集镇农村环境卫生保洁质量。

2.控违巡查全覆盖。一是利用无人机对违建进行侦查拍摄,充分运用航拍先进科技手段,对违建采取“零容忍”。二是建立了控违定期约谈机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县纪委定期对乡镇控违进行约谈,做到严格控制、露头就查,始终以高压态势全力控违。

3.厕所革命全覆盖。根据市政府有关文件要求,我县制定了《XX县“厕所革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现正在组织实施。今年我县将厕所革命纳入民生实事之一,在城区和乡镇将新建10所公厕。

4.开展了治脏治超治限“清洁”行动。为改变我县建筑砂石运输乱倒乱倾、洒漏污染现象,由城管、交警、公路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专项联合执法队伍,每周定期与不定期在县城区设卡定点,严查运输车辆乱倒乱倾、运输砂石未覆盖行为,切实做到治脏不留死角、治超不留情面、治差不遗余力。

5.设立了非机动车等待区。为进一步缓解城区道路拥堵现象,有效解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抢行占道问题,提高右转车辆通车率,我县在城区各主要路段交叉路口设置“非机动车等待区”。即在人行道前划出面积约10㎡的等待区域,专供非机动车等待红灯使用,采取红绿灯变灯时非机动车先行,机动车随后的方式,最大限度地避免机非混行现象,不影响右拐机动车通行,有效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

6.严厉查处了“五车”。由县交通畅通工程指挥部牵头,组建了县城“五车执法队”,从交警、城管、交通等单位抽调骨干人员,在全县范围内查处“五车”。

7.开展了酒、毒驾查处专项行动。通过不定期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对酒(毒)危险驾驶等交通违法集中整治行动,预防和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最大程度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8.

建立了“路长、社长制”三级城市管理机制。对县城城区18条主次干道、13个社区的道路路面、市政设施、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绿化管理和环境卫生全面实施“路长”管理。由县领导担任一级路长、社长,牵头单位责任人担任二级路长、社长,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担任三级路长、社长,同时各路段制定了路长制管理方案,明确了各级路长和单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实行了分级管理、网格管理、责任管理的机制。

9.

开展了“蓝天保卫战”。一是开展了餐饮油烟专项整治。城管局、市监局、环保局等单位组成了联合执法组,重点整治居民住宅楼下餐饮店、中央环保督察餐饮油烟污染投诉等市民群众反映强烈、油烟污染较严重的问题。二是开展了夜市烧烤占道摊点整治。成立了烧烤摊点夜间巡查小组,加强对县城区主要路段的巡查监管力度,通过地毯式普查建立烧烤台账,劝导店铺进店经营必须使用环保炉具、安装油烟净化设备,确保油烟排放达标。三是开展了扬尘污染专项整治。投入2台道路洗扫车用于城区主干道道路洗扫,为进一步控制扬尘,加大了主干道洒水力度;对污染严重和洒漏较多的重要路段道路,采取反复冲洗。此外,2辆洒水车每天不定时地多次在城区主次干道洒水、喷雾、降尘,保证我县PM2.5等环保指标数据保持稳定并持续改善。

10.

推进了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平台使用。我县数字城管指挥中心平台增加了专职信息采集人员,配置了“数字城管”信息采集设备,实行了网格化管理,对全县城区各主次干道的占道经营、流动摊点、垃圾广告、市政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信息采集,并及时反馈至责任大队进行整改落实。通过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查结案和综合评价等七个环节,逐步实现了城市管理的数字化和全覆盖。数字城管平台的运行使我县实现了城市管理问题处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的转变。

二、城市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随着我县城市框架迅速扩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管理工作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城市管理工作的弊端逐步显现,甚至还存在一些瓶颈性问题。

(一)城市管理体制不顺畅

城市管理工作中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很多工作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但由于职能交叉,加上体制和法律规定不统一,部门扯皮推诿现象时有发生,直接影响工作合力,部门不能协调配合,就会出现管理不到位,形成死角,另外,社区、居委会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出现了无人问津的管理盲区,如城中村,楼盘小区,居民区的脏、乱、差问题。

(二)城市管理措施上存在薄弱环节

在精细化管理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脏”

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如个别路段、居民小区、农贸市场内果皮纸屑、白色垃圾还随处可见;城中村、河道等处垃圾死角还一定程度地存在。“乱”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治。如占道经营、店外经营、市场外经营、乱设夜市摊点等现象存在反弹,部分路段存在非机动车辆、经营摊位乱摆乱放等现象;“差”的问题还解决得不彻底。有些地方整治不细,有些地方管理标准不高,群众时有投诉。

(三)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布局有待优化

随着我县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的发展,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已经满足不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停车场、农贸市场、公厕、垃圾中转站、地下排水管道等基础设施不足,难以实现城市内部协调发展。

同时城市建设开发中,缺少必要的交通影响评价。多年来,在制定、实施城市发展规划时,没有充分考虑交通因素,特别是对大型建筑和商贸市场的规划、建设,没有按照交通安全管理设施应当与道路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的建设要求进行必要的交通影响评价,造成区域性、局部性的交通拥堵。

(四)市民文明素养有待提高

城市人口中既有农村进城的移民和外来农民工、又有城市自生的下岗职工、城郊失地农民,还有相当部分的弱势群体,他们生存于城市底层和边缘,没有固定收入,基本依靠摆摊设点等收入来维持生活,他们的愿望主要是好好地生存,生活习惯、行为举止与“文明”二字很难搭上架,素质与文明城市所必须具备的社会公德、卫生意识、环境意识相差甚远,从整体上降低了城市文明指数。

三、提升和创新城市管理工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为解决好这些城市管理问题,提升我县城市管理水平,实现城市管理强起来的目标,建议如下:

(一)建立“大城管”管理格局

1.推进城市管理规范化。进一步明确城镇管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权限,解决和避免职能交叉、推诿扯皮等问题。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城市管理重难点问题,构建“城区指挥协调、部门合力参与、街道统筹落实”的工作大格局。以社区内之事社区为主体,城管局参与和协助,各社区管理好本社区之事。通过打造样板社区、样板路、样板街、样板物业住宅小区、样板农贸市场,发挥各乡镇、各单位的作用,齐抓共管。用好用活社区和物业的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大助力城管部门督促检查,电视舆论紧密跟进。

2.推进城市管理法治化。出台《“门前三包”奖惩办法》、《农贸市场失信惩戒管理办法》、《城管工作人员绩效量化考评办法》、《各类城管案件执法流程和处置处罚标准》等文件,确保城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成立一个城管巡回法庭,创新工作方法,主要受理涉及“两违”、市容市貌管理方面的非诉行政强制执行案件,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和“审执一站式”模式,实现“快立--快审--快执”,树立法律权威。建立一个失信惩戒制度,建立“商铺管理数据库”,把商铺经营户、农贸市场开办方和经营户的诚信记录制成电子台帐并录入数据库,实行“一次失信、处处受限”的失信惩戒管理。

3.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一是以“工作群”实行网格化。按照“条块结合,无缝对接,界限清晰”将辖区以社区(村)为基本单位分成若干个网格,并组建相应的“工作群”,依托“综治巡逻”的形式实行网格管理。二是以“挣工分”量化考核。城管队伍绩效考评分为队容风纪和案件评分两部分。三是以在“大数据”优化决策。四是以“千里眼”强化监督。

4.推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利用公安交警天网平台和现有简易数字城管,在县综管办建立智慧数字化城管监督、监控平台,对城市管理中存在车辆乱停乱放、市容市貌、市政设施破损、下水管网管理等方面结合城市管理考核“三令制”进行监督督导。

(二)完善功能配套

进一步加大城市建设管理投入力度,确保基础设施配套。县人民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城市建设管理的投入力度。要着力完善城市管理配套公共设施,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努力解决好各种基础设施不配套、不完善的问题。

(三)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篇(10)

一是加强环卫保洁。在全区开展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共累计出动清扫车辆台次3650余次,人员32300余人次;加大对居民生活和企业自产垃圾的收集转运工作,每天清运生活垃圾达140余吨,做到日产日清,及时收运,无害化处理;成立了环卫消杀小分队,设置口罩等专用垃圾桶,每天坚持对垃圾收集容器每天消杀不少于2次,垃圾中转站每天消杀不少于6次,公厕每天消杀不少于2次。二是加强市容管理。以“门前三包”责任制和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全方位开展秩序整治活动,对主次干道市容秩序执法排查,对流动摊贩、出店经营等现象现场进行整改,共劝导临街店铺480余家,查处违法行为180余起;成立临海童城管临时党支部,每天抽调5名党员协助临海童办事处加强市容管理;对校园周边环境秩序日常巡查管理的基础上,落实错时管理等长效管理制度,全力保障学校正常有序复学;联合市场管理、交警等部门,对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全面开展整治,对我区2个高速路口车辆进行管控,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市容秩序保障。三是落实服务举措。推行首错免罚制和“马路办公服务”工作模式,对沿街商铺和企业首次轻微违法行为以教育为主,免于行政处罚;推行网上审批报备制度,优化业务申报条件,简化网上审批流程,方便企业在疫情期间正常办理业务审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坚持便民不扰民、放开不放任,探索城市管理新模式,有序开放“地摊经济”“马路经济”,科学、合理设置临时摊(群)点和便民服务点共计14个;推行对企业“一对一”上门服务活动,给帮扶企业宣传优惠政策,指导企业建立健全疫情防控管理制度,帮助及时解决复工复产困难和问题,现两个企业已正常运行;

(二)以重点工作为抓手,助推“美丽”建设

坚持垃圾治理,狠抓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一是推进垃圾分类。年初,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逐步建立垃圾处理系统,进行源头分拣管控,对有价值的废弃物重复再利用,减少垃圾处理终端处理量,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对我区5个垃圾中转站升级改造,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120余吨,日处理餐厨垃圾8.5吨,无害化处理100%;二是严格监督考核,认真落实考核责任机制,综合督查考核结果拨付保洁费用。1-5月,我局对城区26条主次干道环清扫保洁综合考评36次,日常考评52次,罚款32.0925万元;对三镇一办农村清扫保洁综合考评13次,日常考评4次,共扣款2.0705余万元。加大对工业园环卫保洁监督管理,实现全区环卫保洁全覆盖。同时,加强对雷河大堤公厕进行管理,坚持每日消杀,保障卫生干净、环境整洁。

坚持标本兼治,狠抓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一是道路扬尘治理。我局实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的清扫冲洗机制,采用高压冲洗车与湿式洗扫车联合作业,加大对道路清扫洒水力度,特别对我区核心范围内的道路严格落实洒水标准,有效抑制道路扬尘。二是渣土运输整治。加强前置审批,截止目前,共对渣土运输进行审批10件;加强源头监管,监督指导围挡施工现场、施工喷洒抑尘、冲洗出入场车辆;加大执法处罚力度,采取24小时不间断巡查,共查扣车辆91台、处罚金51800元。三是露天烧烤和餐饮油烟专项整治。按照“属地管理、部门联动、疏堵结合、分类整治、标本兼治、长效治理”的原则,我局对82家餐饮经营单位餐饮油烟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均按要求运营,确保环境质量优良。

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工作。一是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充分利用宣传栏、报刊媒体和互联网等宣传平台,大力宣传城市管理工作,共组织2次大型现场法制宣传,发放宣传单300余份。同时,上传各类工作信息50余条,及时报道城管工作动态。二是严格依法行政。制定《执法服务水平提升年主题活动方案》,积极推进依法行政。今年上半年各项审批共计47件,依法立案查处行政处罚案件99件,其中参加了市局组织的全市城管系统的2019年卷宗评比中,忠正建筑公司无正当理由不与招标人签订施工合同案获得优秀卷宗称号。三是创新执法思路。创新“城管+律师”司法保障模式,探索律师进中队工作思路,推进标准化城管中队建设。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签订律师,发挥律师的专业优势和职业优势,让律师深入城管中队中,参与城市管理执法工作,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依法办案的水平。

坚持精细化管理,狠抓市容秩序工作。制定《区智慧城市管理工作考核办法(暂行)》,监督对各镇办智慧城管工作落实,提高案件及时整改率,目前为止,共发现上报有效城市管理方面立案2998件,已结案2998件,结案率100%。以“门前三包”责任制和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全方位开展市容市貌“六乱”整治,1-5月份,共计清理辖区内流动摊点1183余个,清理店外店60余家,拆除违建2643平方米,铲除非法小广告300余处,查处违法停放车辆120余辆,全面提升我区市容秩序。以服务群众为宗旨,深入推进小区内电动车飞线充电专项整治,联合各镇办、住建、公安、消防等单位,按照“疏堵结合、科学规划”思路,协调建设充电桩等硬件设施,为市民提供服务,截止到目前,全区已设立安装室外充电设施157组,安装充电插孔2477个,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

工作计划

篇(11)

(一)重视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执法队伍

为加快培养造就高素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队伍,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执法严、作风硬、效率高”的行政执法队伍。

1.狠抓班子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大队领导班子按照“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学习要求,带头认真学习党的十精神以及县委县政府各次会议精神,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其他干部职工的学习起到了模仿带头作用。

(2)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大度领导班子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依靠集体的力量,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能力。

(3)实行领导分工负责制。班子每位成员坚决落实主管局领导、局支部的工作分工和组织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正确处理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班子成员互相信赖、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补台,营造出重事业、顾大局、讲团结、比奉献的浓厚氛围,齐心协力为全县建设做贡献。

2.强化思想教育,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大队注重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大队执法队伍的思想现状,始终把党员先进性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道德教育作为干部职工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主管局开展的纪念建党90周年活动,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工作紧迫感。

3.狠抓工作作风,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3月4日,我大队召开全体员工大会,会上公布了《县城管大队内部管理制度》。此项制度对考勤管理、请休假、车辆管理、物品管理及人员着装要求作出了详细规定。主要包括:考勤管理严格化、请休假规范化、车辆物品管理制度化、人员着装统一化。通过严格执行此项制度,进一步强化了队伍管理,加强了作风建设,充分调动和保护了全体执法队员的工作积极性及创造性,树立良好的城管形象。

(二)强力抓好制违,维护城市规划

我大队按照“城市管理年”工作部署,严格落实责任,强化巡查监管,强力制止“两违”。

1.强化日常巡查监管。强化县城规划区“两违”日常巡查,细化巡查覆盖面,加强对背街小巷、边角地带的监管,确保巡查不留死角。坚持节假日执法队伍在岗在位,杜绝执法空档现象。

2.加强对我县违法违章建设行为的整治,上半年共查处无施工许可证的建设行为18起,查处公房建附属无规划手续1起,查处私房无规划手续8起,查处私房违法规划要求建设的13起,有效的遏制了违章建设的现象。

3.根据县清房办的工作安排,配合县联合执法小组对县城规划区内违法违章建设和违法用地进行了查处,采取了断水断电的措施。上半年,对违章建房户实施了断水断电共计93户,收缴电表33个,水表12户,有效地遏制了违法建设的蔓延。

(三)提升市容管理,整治市容市貌

为落实“城市管理年”工作,提升城市市容市貌整治成效,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大队坚持开展市容市貌日常管理和集中整治工作相结合,坚持“抓反复,反复抓”,有效提升了市容管理水平。

1、加强日常巡查力度,保障城市市容。大队坚持早晚班巡查制度,主抓城区流动摊点和超店经营现象,取缔临时占道摊点,纠正店面超店经营,收缴违章占道招牌,有效改善城区市容市貌。针对城东农贸市场出入口处时常出现的占道经营现象,五月中旬,大队市容中队执法人员对城东农贸市场出入口实行划线规范管理,引导经营户文明经营。通过划线规范管理,既规范了菜农的经营行为,满足了居民的购物需要,同时方便了行人的出行,有效解决了该区域屡禁不止的出市场经营现象。

2、开展市容专项整治活动。一是对安平北路进行集中整治,县城管大队市容中队于元月九日起对该路段的违章占道行为进行集中整治。要求临街店面必须坐店经营,并自觉保持店面的整洁,维护门前的卫生和秩序,带头遵守市容市貌的管理和规章、制度;临街店面人行道上的自行车、摩托车、机动(非)机动车必须按规定在线内停放有序、各经营户应管好自已店面门前秩序,告知顾客将车辆按规定停放好。二是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集中整治,县城管大队于三月中旬着重加强了对县平一小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特别是针对因流动摊点占道经营导致交通堵塞、出点经营、乱摆乱放等违规行为加大了查处力度。在集中整治行动中,首先是取缔校园周边经营餐饮、小食品等无证流动摊点;严格查处校园周边地区占道加工作业、露天烧烤等违章行为,并全面清理校园周边乱贴、乱画、乱堆乱放和存在安全隐患广告牌等现象。此次专项整治累计取缔流动摊点10多处,向周边商户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10余份,为广大师生学习、生活营造了良好环境。

(四)加强市政监管,维护市政设施

1、加强户外广告审批与维护,上半年共办理户外广告3起,审批店面招牌22起,拆除破损广告8起,下达限期整改户外及店面招牌8起。拆除县城规划区及县城周边乱挂宣传横幅20余条。

2、维护城区市政设施,确保市政设施工作正常。上半年,我大队多次巡查损坏破损的县城各种井盖,并通知有关单位自行整改并恢复10余起。处理撞坏安平路护栏2起及撞损市政设施2起。协助路灯管理所处理损坏路灯设施3起,协助园林绿化所处理人行道不得栽种树木1起。五月份,针对春节期间安装的亮化装饰工程运行情况,多次进行夜间巡查。在巡查过程中,查处电信公司损坏路灯设施一起。并对路灯上安装的户外广告有破损现象的通知业主在规定时间内自行更换,确保户外广告的美观性。

(五)落实督办工作,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我大队不断完善督查工作,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努力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释群众所惑,解群众所难,十分重视每件件的办理,力求件件有办,件件办好。上半年,我大队共受理、转办各类件计17件,已办结17件,办结率100%。

二、存在问题

半年来,我大队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1.全面履职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大队履行城市管理职能,随着城区范围的不断扩大,任务越发繁重,重面上秩序、轻案件查处的问题仍然存在。在履行职责交叉时,与各职能部门的交流合作、争取配合方面的机制不够完善。

2.“两违”现象时有发生。自去年1月冻结县城范围内的拆旧建新以及县城范围个人权属国有土地建设审批以来,仍有部分群众受利益驱动,出现抢建现象,以及部分在建项目超审批建设现象也时有发生。

3.市容整治工作存在不足。占道经营现象时有反弹,背街小巷的环境卫生仍是整治的薄弱环节。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我大队将以“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执法”的要求,努力推动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1.继续加强队伍建设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开展经常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对执法人员进行艰苦奋斗、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教育,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执法工作理念。

(2)强化业务培训工作。一是加强执法人员和协管员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本领。二是针对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的典型案例,认真进行剖析、分析违法的具体原因,以及处理的依据和程序,有效提高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