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水稻栽培技术与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水稻栽培的秧田准备
任何事物的稳定都需要良好的基础,水稻种植前,我们需要做好相关的秧田准备,耕地犁地、防水灌溉、平整田面等,好的种植地可以促进作物快速、健康的生长,种植地的状况是影响水稻长势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应该关注前期在种植地点上的准备工作,为水稻生长打下基础。
2、选种
水稻培育前,选种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结合实际的自然条件和地域特点,选择合适的品种,还要观察这个品种的外形、特性、种子是否纯净、是否携带病虫害等,一定要细心多观察种子的形态,以及是否存在破损情况。同时我们还要特别重视水稻稻种的内在因素,如直链淀粉、胶稠度、糊化温度、蛋白质等的含量是否适度等,其主要原因在于水稻的产量很容易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
3、浸种消毒:目的是使种子充分吸水有利发芽,同时消毒防治恶苗病。目前生产上消毒药剂很多。恶苗净(多效灵)用的较为普遍。本品每袋100克,加水50公斤,搅拌后浸种40公斤,常温浸种5~7天,浸后不用清水洗可直接催芽播种。
4、催芽:催芽在28~32℃温度条件下,芽整齐一致,有催芽器用催芽器最好,无催芽器的可在室内地上,火炕上或育苗大棚内催芽。具体操作,先把浸种好的种子捞出,放入40~50℃的温水中预热,待种子达到温热(28℃左右),立即捞山,装到种子袋中,放置到室内垫好的地上(地上垫30厘米稻草,铺上席子);或者火炕上,也要垫好,种子袋上盖上塑料布或麻袋、袋内插上温度计,随时看温度,使温度不低于28℃,也不高于32℃,同时保持种子湿度,每隔几个小时上下翻倒一次,使种子温度尽量上下、左右温度、湿度保持一致。特别注意的是,种子在发芽的过程中自己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温度自然升高,稍不注意就会因高温烤坏种子,一般2天时间就能发芽,当破胸露白80%以上时就开始降温,适当凉一凉。芽长一毫米。
5、做好水稻稻种的播种育秧工作
催芽完成后,就要进行播种育秧了,首先要注意播种时间,结合当地的气温和季节变化,选择合理的插秧周期,要保证水稻插秧后有良好的生长环境,气候适宜。如果插秧太早,气温低,很容易造成由低温引起的烂芽、烂秧。在插秧中,要保证稻秧密度均匀,有足够的生长空间,一般比较适合的苗床种植比例是10-20kg/667m2。现在大多的水稻种植都会在播种后,搭棚覆膜,有效的做好保湿、保温,减少生长脆弱期对秧苗的损失。
6、做好水稻秧苗的移栽工作。
旱育秧宜适当早栽,宜栽种偏小苗,以秧龄30天左右,当水稻秧苗长至5~6叶期的时候,移栽为宜,因为旱育秧根系发达,如果秧苗过大,在起苗时很容易造成根系的损伤,而影响水稻后期的生长。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移栽前的3~4天,通常需要即按照施尿素1.5kg~2kg/667m2,以用作送嫁肥。
二、水稻的管理
1、及时除草
杂草占据水稻的生长空间,会吸收水稻的营养,而且使水稻的生长环境变拥挤,影响长势。及时去除杂草,能疏松土壤,也避免了杂草携带的病虫给水稻带来危害。除草的方式主要有弯腰耘和立耘两种。如果采用弯腰耘的方法的话,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拔除杂草、浮根的时候,要保证做到稻根周围泥平、草净。
2、合理灌溉
水稻的生长必备因素是水,因此灌溉工作至关重要,水稻根系的生长以水为依靠,所以灌溉工作不能是盲目的,要科学合理,在适宜时期进行灌溉,对水的控制,要以增氧、通气、养根、活根为中心,增强根系活力为目的。返青期以适当深水灌溉有利返青,孕穗期、始穗期至齐穗期保持浅水灌溉,灌溉条件较好地区其余时期均以保持湿润为主。
3、防治病虫害
按照《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规程》的规定,应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做到安全无污染。执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稻瘟病防治:每亩可选用75%三环唑25-30克兑水50-60公斤喷雾;纹枯病防治:合理施肥,科学排灌,改善田间小气候,提高组合抗病能力,严重时用20%井岗霉素水溶性粉剂25克/亩兑水50-60公斤,针对稻株中下部喷雾;白叶枯病防治:可用消菌灵、叶枯宁、消病灵、菌毒清等药剂;防治立枯病、根腐病,可用敌克松。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4-0173-02
育秧是水稻超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培育多蘖壮秧是夺取超高产的技术。文章结合水稻育秧技术,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作浅要分析。
1 水稻的育秧技术
1.1 水稻的品种选择
种植水稻除了应该选择适宜的品种,还应挑选高产、优质、抗逆能力强的水稻品种。
1.2 培育多蘖壮秧苗
培育多蘖壮水稻秧苗的关键就在于要扣种并稀播,每667m2播种量控制在30kg以内,并采用打孔薄膜育秧技术。
1.3 播种时期的选择
播种过早,会导致达不到水稻发芽、生长的条件,容易出现烂种、死苗的现象;播种过迟,会导致水稻不能躲避后期不利的天气影响。水稻播种时期选择应该遵循的原则:
1.3.1气候条件
1.3.2品质特性
1.3.3前后茬的关系
1.4 播种前种子处理
每667O稻田准备杂交稻种子1~1.25kg,常规稻种子3kg,播种前种子应先后经过晒种――选种――消毒――浸泡――催芽,种子催芽的关键是掌握好水分、温度,当温度达到38~40℃时即可达到催芽的目的,为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可在浸泡时加入药剂,用施保克乳油浸泡可防治水稻恶苗病的发生。
1.5 育秧苗床地的选择
应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通透性好、质地疏松的熟旱地或浅泥脚肥沃水田作为苗床。
1.6 育秧栽培技术
1.6.1育秧应注意的问题
(1)可根据秧苗叶龄控制播种密度
(2)播种前秧地应灌足底水,保证出苗整齐
(3)可施用壮秧剂:平整苗床,将壮秧剂、尿素、复合肥和过筛土混合搅拌后,均匀的撒在苗床面上
(4)在播种后盖土前可喷洒敌克松,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减少种子发病率
(5)疏松、平整秧地,应均匀盖土,不宜过厚
1.6.2育苗应注意的问题
(1)穴盘育苗每667m2移栽大田要准备33~34个左右规格为60*33cm的秧盘;
(2)施用壮秧剂
穴盘育苗应该用肥沃的干土壤50~60kg 与1kg壮秧剂充分混合搅拌后装盘;
无盘育秧应该用1kg壮秧剂、1kg尿素、2.5kg复合肥和20kg过筛土充分混合搅拌,然后均匀的撒在平整后的苗床上
(3)播种方式:可采用定距播种器或者撒播,撒播实行以厢按盘定种均匀播撒,盖种用细土且不能含有壮秧剂,塑料秧盘上的泥土要清除干净,以免串根
(4)大力提倡盖双膜
在盘上平铺一层膜后再搭架盖第二层膜,以增强保温效果。
1.7 育秧田间管理
1.7.1防治烂种、死苗的现象
出现烂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1)播种的质量问题,种子不成熟,或者是在贮藏过程中湿气过重导致受潮发霉
(2)浸种时没有及时更换水,种子中毒
(3)催芽的温度不适宜,导致种子不能够发芽
防治方法:
(1)将种子贮藏在干燥的地方
(2)确保浸种的水的温度、湿度以及催芽的温度
出现死苗的原因主要有:
(1)育秧时的温差引起的青枯死苗
(2)种子受到病菌的侵害导致黄枯死苗
防治方法:
(1)应保温育秧,确保育秧适宜的温度及湿度
(2)使用药剂防治,可施用壮秧剂,用敌克松对土壤进行杀毒,碱性土壤应施用硫磺粉调整其酸碱度
(3)培育健壮苗,适时移栽,湿润灌溉
1.7.2水分控制
(1)旱育秧出苗前应保持苗床土壤湿润,出苗后至2.5叶期应控水降温防病,若苗床的土发干发白或者早、晚秧苗叶尖无水珠或秧苗开始卷叶,应在早、晚揭膜灌水。
早育无盘抛秧前一天下午苗床需浇水至透水,以便于秧立苗。扯秧时,一般要一株或两株秧苗一同拔起。
(2)湿润秧田秧盘育秧实行旱管,降低湿度;抛栽前头天取出秧盘放在避雨处。水田湿润育秧从播种至一叶心期保持厢沟有水,厢面湿润;2~3叶期正常天气水上厢1~2cm,寒潮天气灌水护苗(以不淹心为度),寒潮过后慢慢排水;3叶以后墒面保持2~3cm浅水层,高温天气适当加深水层。
1.7.3施肥
合理施肥科学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改善水稻品质的有效措施。科学施肥,重施底肥,有机肥和化学肥混合施用。
应将尿素与清水粪混合并均匀搅拌,在二叶一心期对苗木施肥;在移栽的前一周施尿素,并将有机肥料与氮磷钾相结合施用,按照667m2为例,应施底肥:腐熟农家肥1500~2000kg,施中层肥:专用复合肥50kg,施分蘖肥:碳铵60kg,施穗肥:尿素15kg。
1.7.4化控
未施壮秧剂的苗床一叶一心期亩(移栽大田)用15%的多效唑2g兑1kg水喷施。栽大田的在第一次施后25~30天,再喷施第二次,促蘖、控长,增加秧龄弹性。
1.7.5病虫害防治
(1)播种后将辛硫磷和细土均匀搅拌,在播种前均匀的撒施在苗床上,防蝼蛄等地下害虫。
(2)防治立枯病
(3)应及时清除杂草,必要时采用污染小,无毒害的化学药剂进行除草
(4)移栽前1~2天,可用三环唑液喷苗,达到预防稻瘟病的目的
2 田间管理
2.1 适时早栽
适时早栽,避开病虫害高发期。
2.2 移栽方式
2.2.1手插(等距正方形,宽行窄株的长方形或宽窄行条栽,宽窄行相间的并列方式)
2.2.2抛秧
2.2.3机插
2.3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调节群体结构、提高产量、生产效率的一种手段。要综合考虑水稻的品种、种植土壤的肥沃度、种植方式以及当地的地理条件,来确定适宜的栽植密度,抓住水稻的最佳移栽季节,采用水稻主推宽窄行栽插,合理密植。宽窄行25*13cm,22*15cm两种不同密度的栽种。浅水栽秧,寸水返青;浅水促分蘖;加强水稻螟虫、稻飞虱、白枯病和穗颈瘟的分期防治,确保水稻稳定增产。
按照每667m2计算呢,如果种植杂交稻应栽植1.4万穴,每穴平均2粒谷秧苗,以保证其基本苗的数量在3万以内;如果种植常规稻应栽植1.9万穴,每穴平均4粒谷秧苗,以保证其基本苗的数量在4.5万以内。
2.4 合理施肥
2.4.1基肥:
基肥应该用有机肥和无机肥混合合施用,其中有机肥应达到20%-30%,有机肥主要指饼肥、绿肥、农家肥等
2.4.2底肥
氮磷钾肥的施用应该根据播种量以及土壤的肥沃能力综合决定,每667m2施氮肥15kg,氮磷钾配比10:5:8,要控制氮肥多施钾肥,缺锌的田地应在基肥中加入施硫酸锌;酸性土壤以及稻瘟病常发的田地,应在底肥中加入硅磷肥。
2.4.3施肥方法
(1)底肥:底肥应该以有机肥料为主,施撒化肥为辅;氮肥的比例占到一半以上,磷肥全部用作底肥,总钾比例70%
(2)分蘖肥:总氮比例20%~30%,在移栽后5~10天施用,已可分2次施用(移栽后5~10天和15天),促进分蘖
(3)穗肥:促进大穗,总氮比例10%~20%,总钾比例30%,在促花肥和保花肥两次施用
(4)粒肥:延缓早衰,在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
2.5 病虫害的防治
水稻病虫害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重点是秧田期稻蓟马,大田期螟虫、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等
2.5.1稻瘟病:秧田期用三环唑喷施,带药下田节省用药和用工;在封行期可用三环唑喷施;后期还要注意穗颈瘟,可用三环唑加多菌灵在破口期和齐穗期喷施。
2.5.2纹枯病:在封行时期,用井冈霉素、多菌灵混合防纹枯病。
2.5.3稻曲病:在破口时用多菌灵加井冈霉素等喷施
2.5.4防治褐飞虱的目标是治虫保穗,狠治大发生前一代,挑治大发生当代的策略,用蚍蚜酮喷施防治
2.5.5稻纵卷叶螟、螟虫(钻心虫):用毒死蜱等在第一次田间出现飞蛾时或低龄幼虫发生时喷施。
3 适时收割
适时收获是水稻优质高产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可以防止稻米内部的结构发生变化。收割水稻的最佳时期为:水稻抽穗后40天左右,稻穗90%~95%籽粒已经变黄。刚收割的露水谷晾晒气温在20℃时米质最好,当自然晾晒气温超过30℃以上时米质会明显下降。因此优质稻收获后不要摊晒过薄,尽可能篙席晒,并勤翻动,以降低碎米率,提高整精米率。
水稻是我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全区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提高水稻的产量,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和安全。
参考文献
2、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2~3天,风选、盐水或黄泥水选后,用25%使百克乳油2毫升或25%施保克乳油2毫升兑水10公斤浸种日公斤,然后催芽。催芽的正确方法是,将浸好的种子,用40℃温水预热10分钟,然后在地上铺半尺厚的稻草,并垫好塑料布,把种子倒在塑料布上,插上温度计,盖上湿麻袋(绝对不可用塑料布盖种子,以免造成缺氧,催成只长芽而不长根的种子)。催芽开始时的温度要达到30℃,高温破胸,破胸后,将种子摊开,温度降到25℃,恒温催芽,种子有80%露白即可。在整个催芽过程中,每隔2~3小时就要翻动一次,使种子受热均匀,出芽整齐。
3、苗床选择与整地在旱田地或水田地固定苗床,要培育永久育苗地,位置固定,常年培肥,本田育苗时要填土加高50厘米做高台育苗床。浅翻8~10厘米旱耙,达到细碎平整,3月20日前扣棚增温。
4、床土配制及做床选用沃必达、苗必壮等壮秧剂,与过筛细土按比例混拌均匀,达到一次性完成调酸、施肥、消毒等作业。
5、播种每平方米苗床播芽籽200克,播种时将种子压入土中使种子充分与土壤接触,最后覆盖0.5厘米厚的过筛无草籽细土。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t时即可播种,一般在4月19日左右。播种后浇透水,覆盖1层完整的地膜保温保湿。
6、苗床水分管理视苗床水分含量情况,缺水时要及时进行补浇,保持苗床湿润。
7、温度管理播种到出苗前密封管理,出苗绿化后撤去地膜,1叶1心期温度控制在20~25℃,2叶期后控制在20℃,此时注意通风炼苗,3叶期后只要无霜,昼夜揭开棚膜放风,适应天然气候。插秧前用10%大功臣,一遍净等毗虫啉类药剂15~20克/亩,兑水喷雾防治水稻潜叶蝇。
二、宽窄行插秧
1、整地泡田提倡秋翻地,2翻1旋,整地要求耕深15~18厘米,不漏耕,不重耕。插秧前5~7天放水泡田,做到不板不烂。
2、插秧时间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3℃时开始移栽,一般在5月15日~5月25日,5月30日前全部结束。
3、插秧规格一般采用(12+6)×4~6寸。一积温带栽培水平高的可采用(12+6)×8寸。
4、插秧质量做到行直穴匀,不浮苗,不倒苗,播深要控制在1厘米以内,不宜过深,不漏插,要插满插严。
三、本田管理
1、超稀植栽培在水层管理上应以浅为主,以水保温、增温,以水促控,以气养根,以根保叶,达到活秆成熟的目的。
插秧时,灌花达水,做到浅插,防止漂苗;插秧后,灌苗高2/3的深水层护苗,加快返青;返青后,水层保持在3厘米,增温促进分蘖;孕穗期如遇低温,应灌15厘米深水,护胎,防冷害;抽穗开花期保持浅水层,满足生态需水;灌浆期开始间歇灌溉,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增强根系活力,保持叶的功能期;到黄熟期停灌,一周后收获。
2、施肥原则及方法在施足优质农肥基础上,化肥做到前控、中补、后重、把施肥重心向后移。农肥、磷肥全量做底肥。钾肥分基肥、蘖肥(倒3叶期)2次等量施入、尿素分基肥、蘖肥、穗肥各占30%、奶%和30%,蘖肥分2次施入,6叶期前和7叶期末、8叶期初各施蘖肥总量的50%,穗肥分2次施用,倒3叶期和倒1叶期各施穗肥总量的50%。
3、施肥量亩施优质农家肥2立方米,尿素13.3~16.7公斤,磷酸二铵0.7~10公斤,硫酸钾6.7~10公斤。
4、防治病虫害杀虫选用吡虫啉类杀虫剂,杀菌选用75%丰登防治稻瘟病。由于采用稀植栽培技术,所以选用的化学除草剂必须对水稻安全,不能抑制水稻分蘖。
4.1 插秧前封闭除草。插前2~3天,水整地后趁浑水未消时立即施药,施药时田内保持3~5厘米水层。每公顷用12%农思它3升或60%马歇特1升或30%阿罗津0.6~0.75升或50%瑞飞特0.9升采用甩撒法施药,施药后2~3天换新水后插秧。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074-01
前言:随着我国农民的种植水稻的技术的不断的提高,在水稻的生产环境中,水稻栽培技术和水稻育苗技术已然成为水稻获得高产的一个重要的关键性要素。但是如果我县农民在生产和社会实践中,农户们在水稻栽育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技术方面的方式执行的不到位,稻田的保护差,从而导致水稻的质量下降,甚至产生破坏秧苗的现象,造成我县的水稻的产量下降。所以也就有了以下的措施。
一、水稻的栽培与育苗国内外的发展与变化
水稻是全球上的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的播种的占地的面积大概占据了全球的粮食作物的种植的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并且在世界上大概有百分之三十三的人们是以水稻作为主要粮食,而且中国就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水稻王国”,水稻的每年的产值大约占据了全球的水稻年产值的百分之三十七之间。并且是位于全球的第一位。水稻作为一个在国民生活和经济的地位仅此于小麦的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它的栽培和育苗技术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并且我国的水稻栽培和育苗技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二、水稻栽培与育苗研究的意义
在我县,农业是最为主要的生活和经济来源,也是我县人们生活的根本。而水稻在中国是一项主要的粮食生活农作物之一,也是我县的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而且,我县的面积十分的广阔,地势较为复杂,并且水稻的栽培和育苗受到的气温条件,地势的环境和种植的制度以及农民生活经济的条件的等等诸多方面和因素的影响,在我县的水稻养育的方式又各不相同,因此我县对于水稻的栽培技术以及水稻的育苗技术有着很高的要求,所以我们所要对水稻栽培与育苗的研究的意义十分重要。
三、水稻栽培技术
1.水稻常用的栽培技术
关于水稻常用的栽培方式,我们要根据我县的实际的地理因素去研究,并且也要根据稻田中所含的养分,稻田中的盐碱含量,稻田的病虫害的各个方面去分析。还有要分析这几年国内外的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以及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去因地制宜的发展,这里我所要讲述的是以下的水稻栽培技术,其一是水稻牛耕人工栽培技术,其二是是旋耕机人工栽培技术,还有一些其他的水稻栽培技术,在此,我就不再一一赘述了,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由于耕种技术较落后都是人工插秧。以下将重点介绍上述两种的水稻栽培技术。
2.水稻栽培技术的优缺点
首先先要介绍的是水稻牛耕人工栽培技术,主要流程是:1先对于整个稻田的铺平和起出一些垄地,2十分重要的施肥环节,3进行插秧处理,4对稻田中水分的控制,5是除草和预防病虫毒害。其优点是利用牛耕栽培技术能够稳定的高产,增产的作用,而且利用牛耕技术能够节约成本,十分方便,虽然在牛耕技术上的劳力大了点,但是这一切是综合了我县的实际情况而定的,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也十分的环保。但是此栽培技术依旧是对于地势的要求有一定的要求,只要老牛进入了稻田中,就可以我们的进行了水稻牛耕栽培技术的实施了。其二是旋耕机人工栽培技术,基本上是一样的,首先要人工把旋耕机开到田地中,先将整个稻田铺平,然后再进行人工插秧处理,所以在旋耕机耕田时,根据不同地方的地理形式,并不适用于每块田地,只有一些土地整改后有公路的地方才能进去,所以要及时对道路进行检查。
3.水稻栽培所注意的问题
对于水稻栽培时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在技术的支持方面,我国的水稻栽培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所以并不存在技术上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我们要能够有一个合理化,规划化的管理水稻栽培的完善的方案,若是有一个完善的方案,我们就能够全程的控制水稻的发展与成长。
四、水稻育苗技术
1.水稻常用的育苗方式
关于水稻育苗的方式,我们要根据我县实际的地理地貌环境因素去考虑,若考虑到的地势因素的话,例如一些旱田,水田,油菜田等等,最好是利用是有塑料薄膜的纸张对其进行控制温度的旱育苗。其中一些特色的育苗方式是:硬盘育苗和旱育浅植育苗的方式,还有一些其他的育苗方式,而本文将重点介绍以上两种育苗的方式。
2.水稻常用育苗方式的优缺点
首先,我先介绍硬盘的育苗方式。有关于硬盘育苗的方式,他的育苗的成本太高,所以不利于在我县实行。其次重点介绍的是旱育浅植育苗方式。其一它的育苗的面积的范围较大,受到的光合作用的面积广阔,他所能吸收的热量也非常之多。对于热量的利用率较高,使育苗内的温度增长速度较快。出现的秧苗会早。其二其它的突出的特征是,具有适应范围广,育秧成本低,移栽无返青期,抗逆能力强,增产幅度大的特点。但是其育苗方式也存在缺点,如此育苗方式所需要的床田需要经过酸化处理或者加入调剂而配置成的标准化的营养稻田,制作此秧田的工艺较为复杂,并且此育苗方式所需要秧田的面积要大,所以在播种秧苗时不能播种的太多,若播种的太多,秧田内也就难成状苗。
3.水稻育苗所注意的问题
关于水稻育苗所注意的问题,首先是有关温度的控制,为了保证秧苗能够过早的发芽,早点出现整齐的秧苗,在旱育苗出现秧苗时要做好保温管理的事情。且一定要在此时盖好秧苗的塑料薄膜,并且要保持塑料薄膜的透光性,增加薄膜内的温度。其二是有关水分的控制,播种秧苗的稻田内的水分缺少,不足的话,也是影响秧苗的出苗率,因此要在此时检查稻田中的水分的情况,若不足时,应当及时补水。其三是预防病虫,鼠害等等情况,所以要在此时及时观察,打好防疫药水。
五、总结
纵观全球的水稻栽培和育苗的技术的发展历史,不能够以已在世界的前列而骄傲,要真正的为我国的水稻栽培户们考虑,清楚更多的水稻技术,更有效的,更完善的帮助他们。
参考文献
水稻是东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自然条件很好,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也比较高,近几年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保证东北稻米的竞争优势和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同时降低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是东北地区水稻生产中的主要问题,通过深入研究水稻的栽培技术,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1. 东北地区水稻直播栽培技术
水稻直播栽培技术是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的重要途径,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模式主要由水稻种植栽培技术决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和适应消费者的需求,水稻的栽培方式开始向低成本、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因此水稻免耕直播、抛秧等轻型节本增效栽培技术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重视。
1.1 直播栽培技术的发展
直播栽培就是把经过浸种、催芽的稻种直接播种到田地中,并加以适当的田间管理,促进稻种成苗、分蘖,直到水稻成熟为止,直播栽培技术是一种适应机械化,成本低、效益高的先进栽培技术,与移栽技术相比较,直播水稻的根系比较发达、发根早,直播技术的特点是播种浅、发根节全部在表土层中,这个土壤层位的氧气比较充足,有效养分多,有更多的养分供给根系,因此根系发达旺盛,在生长的初期就能形成强大的根系,生长后期根的活力强,不会出现早衰现象,根系发育的好,可使苗木后期生长健壮。直播的适应性比较强,适合的田地类型比较多,在肥沃的土壤上进行直播栽培的话,对防控病虫害都有很大的益处,可以达到增产的目的。水稻直播技术省去了育秧、拔秧、插秧的工序步骤,可以大大减轻人力,降低生产的成本,可以提高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比较适合大规模的水稻种植。水稻直播技术对于水稻的品种、生长期和灌溉条件都有较高的要求,水稻直播技术的用种量大约是移栽所需种量的8-10倍,除了对水稻的品种和灌溉条件有较高的要求,整地质量也是一个被约束的条件,地表的平整高度差要保持在20mm以内,这样才能对水层实行有效的控制。
1.2 直播栽培技术在东北地区的应用
东北地区的栽培面积呈总体增长的趋势,黑龙江水稻栽培面积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其次是吉林和辽宁,黑龙江属于寒地稻作区,年气温温度较低,无霜期比较短,但还是能满足早熟稻品种的生长发育要求,在发展水稻种植机械化时,应该因地制宜的制定自身的发展目标,以增产为种植目标,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水稻种植机械化模式。
1.3 水稻直播栽培的主要技术
东北地处寒温带,可以在东北地区的田地上面积较大的区域发展四轮底盘插秧机、移栽机和直播机,如果稻区的规模和种植面积较大,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向水稻直播种植机械化的方向发展。具体的直播栽培技术主要有:整地过程要精细,畦面保证平整无杂草,排灌水顺畅、不会有积水存在;合理的安排播种时期,太早播种,容易造成烂种、死苗的现象,太晚播种,又会缩短水稻的营养生长时间,延迟收货,影响水稻的产量;播种要选用高产抗病优质的品种,并做好种子的消毒和催芽工作,这样能够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提高水稻的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播种要均匀疏松,播种后要埋芽处理,做好防鸟、防鼠害工作,用直播精密播种机可以实现水稻种子在田间以精确的株距和行距分布,为水稻的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水稻直接播种在大田中,需要施加足够的基肥以供幼苗的生长,在水稻出现1叶1针时就要施断奶肥,4-5叶时重施壮苗促蘖肥,保证水稻生长有充足的养料;合理的使用除草剂,可以有效的控制杂草的生长;要根据天气状况合理的排灌,遇到寒潮天气,要注意排水保苗,遇到干寒的天气要灌水护苗,水稻可以忍受一定程度的缺氧,但是杂草幼苗却不能,可以在水稻幼苗长出3-4片叶时及时的灌水,促使杂草因缺氧而死亡,还是及时的排水晒田,控制无效的分蘖。
2. 东北地区寒地水稻栽培技术
寒地水稻栽培技术有利于水稻的高产和稳产,能够提高水稻在稻区中的抗逆性,是一种先进的栽培技术体系,它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1 寒地水稻栽培技术
用大棚育苗是培育壮秧苗的基础工作,这样做可以实现早育苗、抢积温,提早了育苗的时间,大棚的环境属于温差变化比较小的,有利于实行三膜覆盖,早春保温防止水稻的冻害,便于对水稻幼苗实行集中管理;作物生长需要适宜的空间,选择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以为作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条件;采用节水灌溉的方式,水稻生长期的水层管理应以保温、增温、壮根为目标,低温天气要在夜间灌水增温,晴天夜间浅水增温,保持全田区的湿润状态,保证水稻的粒重和品质。
2.2 合理施肥
施用磷肥能够促进水稻根系的发达,对水稻的分蘖有明显的作用,施用的方法是根据水稻对磷肥的吸收规律和增产作用,磷肥作为一次性的底肥,可以全部在翻前和耙前施入为宜;钾肥对于水稻植株的抗逆性具有增强作用,对于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都有提高作用,根据种植水稻地块的不同,一般一亩地施钾肥2.5kg左右。
2.3 节水灌溉
水稻插秧到有效分蘖区内,田间的水分管理目标是促使秧苗早生快发,确保有效的分蘖数,灌溉的时候要注意浅湿灌溉,幼穗分化期是水稻需要水分最多的时期,水分供应不足就会影响到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输送过程,稻穗变小,空瘪粒也会增多,保证这时期的需水量是十分必要的,但并不等于要进行水层的深水灌溉,可以进行浅湿交替灌溉的方式;水稻出穗到成熟期这一段时间内,水稻的生长发育受灌溉条件的影响比较大,需要由土壤向根系提供氧气,如果土壤的通透性不好,就会导致根系呼吸困难,生活力下降,所以要降低灌溉量,降低地下水位,增强土壤的通透性,也同样需要浅湿交替的灌溉方式。
3.结语
东北地区土地肥沃,地形辽阔平坦,有利于机械化的生产,水源丰富,有利于水稻的发展,但是由于东北地区温度较低,受北方寒流的影响,不利于水稻生育期间的生长,又缺少良好的栽培管理技术,导致水稻的产量较低,影响了东北地区水稻的发展和推广工作,通过对东北地区水稻栽培方式和技术的探讨,可以为东北地区水稻的增产和质量提高提供技术支持。我国水稻的栽培方式,还应该多向发达国家借鉴先进的经验,再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各地的经济、气候状况,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战略,才能获得水稻的稳产高产。
参考文献:
[1] 杜娟,刘国华.水稻栽培方式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2007(05).
1水稻高产栽培理论不断创新与进步关于水稻群体产量形成及其调控,人们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探索,推出了大量研究结果与许多理论成果,如群体产量构成、光合生产、源库流理论等。并根据水稻生育特性和群体合理动态结构等基本理论,研究创立了水稻叶龄模式、水稻群体质量调控等具有我国特色的高产栽培新理论。“十一五”以来,针对我国优质劳力转移、水稻栽培管理粗放化、肥水药投入盲目增加、污染加重等制约水稻增产增效与持续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在系统剖析水稻高产群体产量构成因素之间、光合面积与光合效率之间、物质生产积累和分配之间、冠根之间、源库之间的矛盾与协同关系的基础上,创立了水稻生育进程、群体动态指标、栽培技术措施“三定量”的原理和方法以及以作业次数、调控时期、投入数量“三适宜”为核心的水稻丰产精确定量栽培理论,使水稻生产管理“生育依模式、诊断有指标、调控按规范、措施能定量”,促进了我国水稻栽培技术由定性为主向定量化转变的跨越。其中创立的“精苗稳前、控蘖优中、大穗强后”超高产定量化栽培模式,在多地连续5年实现了百亩连片示范方12000kg/hm2﹙800kg/亩﹚以上的超高产,并创造了稻麦两熟制条件下水稻14479.5kg/hm2﹙965.3kg/亩﹚的高产纪录。
2水稻栽培技术不断创新与进步
1栽培轻简化、机械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我国传统耕作栽培农艺繁锁,作业艰辛与用工投本多的问题,研究建立了以少耕为主体,少免交替、定期耕翻、水旱轮作的稻田轮耕新模式,推出了多熟制水稻小﹙3~4叶﹚、中﹙5~8叶﹚、大﹙9~10叶﹚苗抛秧与机插水稻“标秧—精插—稳发—早搁—优中—强后”等轻简化、机械化栽培新技术。研制出水田复合作业平整机,行株距不同的插﹙摆﹚秧机等一批实用农机具,并集成了“简化、省力、节能、高产、高效”的配套栽培技术,如水稻钵苗机插超高产栽培技术,实现了农机农艺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加速了水稻生产机械化与现代化。
2栽培优质化、清洁化紧扣水稻“优质、无公害、高效、产业化”问题,研究阐明了水稻不同类型品种品质形成的温光生态特征,提出了优质品种区域化布局。从控制外源污染和有害生产资料投入、实行监测与定期评估环境质量等方面,建立了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监控技术,研究提出了稻米品质生态调控、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减量的病虫无公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构建了以秸秆还田、少耕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模式,集成了不同稻区水稻无公害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并制定了相应的生产技术规程。以“企业+X+农户”的产业化开发模式,提升了一批绿色稻米品牌及其产业化进程。同时,为了发挥稻田生态优势,研究阐明了稻渔﹙蟹﹚共作系统的生态特征及生境指标,揭示了“半深水稻”生态特点与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建立了“偏迟熟水稻+扣蟹放养﹙兼青虾﹚”的稻渔共作农作制、稻蟹生育进程与季节优化同步的安全优质高效生产模式。
3栽培精确化、标准化经过农业科技工作者几十年的努力,水稻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不断涌现,如“叶龄模式栽培”、群体质量调控、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稀少平”栽培、旱育稀植高产栽培、强化栽培、“三定”栽培、“三控”栽培、实地养分管理技术等。水稻栽培也从经验化、定性化为主转向精确化,操作更加简化。无论是密肥水等关键栽培措施的设计,还是大田水稻生产的平衡促进,都逐步趋向“精确定量”。同时,水稻栽培技术规范化、标准化研究与实践,提高了先进栽培技术到位率,促进了大面积水稻平衡增产。而现代高新技术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也不断融入,更使水稻栽培精确化、标准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4抗逆减灾技术研究与时俱进随着CO2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极端性气候如夏季高温、干旱、大风暴雨等在全球许多区域频繁地出现并成灾。各地针对性地研究推出了多种御灾、避灾、抗灾的生产技术,如气候变暖后,双季稻种植北界北移,一些地区扩大生育期更长的高产品种的种植,稻麦两熟地区则适当推迟稻麦换茬时间,因此研究建立了稻麦周年“双迟”栽培模式,并在适宜地区实施“籼改粳”,增加了温光资源利用,提高了产量与效益。
水稻栽培学的发展前景
追求水稻增产、高产是我国水稻生产的永恒主题,进一步研究水稻高产增效栽培,促进新技术新理论的形成与应用,实现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是水稻产业现代化的重大课题。
1水稻超高产栽培及资源高效利用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可更充分挖掘超级稻以及其它类型品种的产量潜力,为我国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做出巨大贡献。因此,加强水稻超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仍是今后水稻栽培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注重农业资源与生产资料的高效利用,将水稻超高产与资源高效利用结合,发挥水稻生产的最大效益,实现超高产并更高效。
中图分类号:S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139-1
0 前言
水稻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分布地域广、种植率高,约占我国总体粮食生产量的40-50%之间,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长久以来一直为我国人民提供最为基本的生存保障。但是,由于我国人口数量众多、水稻栽培管理不善、部分农民没有掌握良好的水稻栽培技术等因素,造成水稻的产量与我国人民的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从水稻栽培的各个方面入手,加强水稻栽培技术、提高水稻管理,以达到水稻的优质、高产,势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从水稻栽培壮秧入手,提高水稻产量
壮秧,是实现水稻优质、高产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减少水稻病虫害,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因此,从水稻的稻田选取、施肥、催芽、播种等方面入手,加强水稻的壮秧栽培,调节水稻的群体结构,有助于达到水稻高产、高量。
1.1 从水稻的稻田选择入手,提高水稻产量
要想得到优质、高产的水稻,对稻田基地的选择尤为重要。在选择稻田时,应该选择土壤不含有重金属和农药残留污染的土地。土地要确保土壤疏松,地势平坦,稻田源头灌溉水源的清洁,无病虫害。同时,稻田应该选择背朝风区、向着太阳的走势,以选择这样土地作为稻苗的栽培田。
1.2 注重水稻培肥,提高水稻产量
对水稻的培肥,是实现水稻高产、优质的重要环节。在化肥的使用上,要尽可能充分腐熟后,再进行使用,以更好的促进稻苗的生产。在化学农药的使用上,施用有机化肥、生物化肥。真正做到选好地、种好地、以满足水稻在整个生长周期上营养元素的要求。
1.3 使用科学方法催芽,提高水稻产量
对水稻的稻种进行科学的催芽,有助于提高水稻稻种的抗病虫害能力,提高水稻产量。其一,在种子选取时,将种子进行翻晒,去掉不饱满的种子。选用浓度为0.1-0.2%的“401”的制剂进行消毒,以确保稻苗的正常发芽;其二,对种子进行消毒后,将种子浸泡到温度为27-38℃的最适宜种子发芽的温度中,采用一定的措施,保持温度的恒定。同时在稻苗催芽时,要掌握好“高温破胸、适温催根、保湿催芽和摊凉炼芽”的基本原则。
1.4 选取适当时间播种育苗,提高稻苗的成活率
在进行稻田播种时,首先应该考虑到的就是实际的气温。当春天的平均气温在12摄氏度左右时,应该考虑在晴天及时播种,以达到提前播种育苗的目的;其次,应该考虑在对水稻稻苗进行移植时,天气、温度是否适合水稻幼苗的存活,温度应该保持在恒温15摄氏度左右;最后,针对三熟期水稻的播种,应该全面考虑作物的播种期、成熟期等问题,避免影响后续作物幼苗的成活率。
2 从除草、灭虫入手,提高水稻的产量
稻田的产量除了要在栽培时悉心照顾外,还需要根据水稻的实际情况,进行除草工作。杂草的快速生长,会与其余稻苗争夺养分、水分、阳光、严重遏制水稻的茁壮生产,同时也会带来水田中的寄生虫。因此,对水稻的除草工作尤为重要,多采用人工除草搭配使用生物环保制剂,减少化学性农药的除草剂的使用,以避免在除草的同时损害稻苗的生长。在除草过程中,进行土壤的疏松作业,以此改善土壤的通气情况,保障水稻根系的快速生长。同时,在水田地放养鸭子,使用生态食物链的自然方法做到稻田的生态平衡。
对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应该做到“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目标方针,做到因地制宜的综合治理方针。从水稻的栽培上入手,选取抗病虫能力强的稻苗进行培育。同时在栽培的过程中,注意幼苗之间的行距、间距插秧的规格,通过多种手段来状秧,提高免疫力。同时,尽可能的使用生态灭虫方式,在稻田之间,每隔4M左右的距离安置一盏振动式杀虫灯,以此诱杀部分水稻田的害虫。在每公顷的水田里,都放置一百只左右的水鸭,以此遏制病虫害的过度、过密生长,以生态系统手段进行无危害控制。
3 从水稻的田间灌溉、收割入手,提高水稻的质量
要想确保水稻的质量,在灌溉中应该采用浅水插秧的手段,实现水稻的插秧的浅、匀、直。同时在水稻分蘖时期,灌溉水的位置应该确定在幼苗的1-3cm处;在长穗期,灌溉水的位置应该确定在水稻的5-10cm处;而在成熟收割期,灌溉水的位置也应该在5-7cm处,切勿不可过早的断水,早成稻田高位,稻穗涨的不充实。以此同时,确保水稻的优良还需要注意水稻栽培种2-3个轻搁过程,定期进行排水晒田,以确保有毒物质的去除,养分的增加。
水稻成熟的收割技术,也同样影响着水稻的优质、高产。水稻的收割期不及时、收割所使用的方法不适当,均会严重造成水稻稻米形成裂纹,影响优质大米的产生。因此在收割过程中,应该充分根据水稻成熟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收割。同时采用正确的收割方法,提高农民的收割技术,收割机械化,以此达到收割的及时性、有效性,提高稻田的整体精密率。
4 结束语
水稻是我国农业种植栽培的一个重要项目,在我国种植区域广阔,是我国农业的一项重头戏,水稻栽培技术的高低和优劣关乎水稻种植户的直接经济利益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和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但不同地区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程度也有所不同。本文以川东北地区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为例,说明了根据水稻种植地区的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地推广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1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地区差异
地域不同,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的着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应该充分尊重地区差异,根据本地区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以让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情况,促进当地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和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
由于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适用和推广有很强的地域性,本文试以研究川东北地区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为样本,有针对性地对川东北地区的水稻种植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讨,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提供一个样本,以更好地促进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这一类研究的发展,提高我国的水稻栽培技术,从而促进我国农业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稻农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国水稻种植业的长远快速发展。
川东北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自然和地理条件复杂,主要有丘陵、山地、河谷平坝,地形多样,气候条件也复杂多变。川东北地区的水稻种植多在沿河谷两岸和浅秋地带。由于丘陵地区种植面积的限制,水稻种植的田块就比平原地区更小且较为分散,水稻种植的区域呈片状分布,加之受丘陵地区地形特点的影响,每一块水稻种植区田块的海拔和水源条件、土壤肥力和光照以及道路等都有很大的差异,这就给水稻种植作业增加了难度,因难以实行机械化操作而加大了水稻种植的工作量,因此,川东北地区的水稻的种植仍然没有实现机械化,仍以人工为主,多以手工移栽的方法来种植。
2 提高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水平的必要性
提高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对当地农业的发展有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一方面,提高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可以改善稻农的生活质量,提高当地的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当地水稻种植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整个国家来说,提高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也能够保证我国水稻的供给水平,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减少对外国水稻进口的依赖,这对于保证我国内地水稻市场的正常供应和促进农产品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技术水平的提高也能够改善当地稻农的生活状况和经济水平,实现农村地区和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3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具体推广
对于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可以分为2个方面来共同推进,即从当地的农业管理部门和农户自身这两个方面出发来探讨如何推广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首先,当地的农业管理部门要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当地的历史传统做法,进行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可行性分析,做好推广前期的规划和引导,以发挥当地农业管理部门的管理和引导作用,使其更好地为当地农户服务。水稻种植的每一个环节的具体做法都对是否高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对于水稻种植中的每个环节(如品种选择、育苗、整田、播种、栽植和施肥等)都要做好指导和技术推广。在川东北地区,推广水稻高产栽培时要推广农民易于接受的“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再对水稻种植户的田间管理进行指导。由于川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因而在水稻生产中要特别注意早春要预防“倒春寒”、夏季防“夏旱”和“伏旱”,因此,在生产上要适时早播种,一般以选择寒尾时机为宜,要对农户在耕作中遇到的烂种、稻苗枯死、病虫害防治等水稻种植问题进行技术培训,以促进水稻种植户水稻种植水平的提高。
其次,提高农户自身的水稻栽培技术和方法的掌握程度。水稻高产技术的推广受农户自身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较大,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往往更直接地影响着他们的栽培和种植效益,从而影响到水稻的产量和农户的经济状况。因此,要想提高川东北地区的水稻种植规模和效益,就必须全面提高当地水稻种植户的文化水平和水稻栽培技术的掌握程度。为此,应努力提高水稻种植户的科学文化和知识水平,使他们有接受农业科技知识的意愿,这样就能够有利于水稻栽培高产技术的全面推广,从而促进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推广的有效和顺利施行。
4 结语
总而言之,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水稻种植户的经济收入与生活水平、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要重视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需要根据地区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差异来因地制宜地发展,以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为此,需要当地的农业管理部门和水稻种植户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做好水稻的具体种植,以促进当地水稻产量的提高和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重庆市武隆区具有四季分明、海拔高度差大的特点,是农业生产的极佳地区,该地区的农业产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据调查,武隆区现有水稻面积约为10.23万亩,水稻总产量4.28万t,亩单产约418.38kg。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该地区水稻产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同时对水稻的栽培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实质上是以旱育合理密植为基础,经过大量的研究实践得出的能够实现水稻进一步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
1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意义
农业是武隆区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并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对该地区水稻的产量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武隆区在稳定水稻种植面积的同时,也提高了产量,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量也不断增长。因此,对土地资源进行充分利用,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水稻的优质高产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加强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也可以推动该地区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粮食的安全发展提供保障。
2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创新实践
2.1水稻生产机械化。目前大部分地区在水稻种植、管理、收获上都是采取机械化流程,采用机械化种植不但能节省人力资源,还能实现生产的规模化,为水稻大面积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水稻种植较多的采用机插秧,插秧机械拥有多种功能,使用时种植人员可以根据水稻种植需求,对插秧距离和插秧深度进行调节,以实现水稻插秧的规模化、合理化和高效化。水稻机插秧的应用尽管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其技术配套也得到了充分完善,然而由于水稻插秧工作具有一定的技术性,水稻机插秧程序相对繁杂,再加上较高的设备成本,导致水稻机插秧技术未能得到全面推广,因此,农业技术研究人员还应加大对水稻生产机械的研究力度,促进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全面发展。
2.2水稻良种良法配套栽培。从最开始的高秆水稻品种到矮秆品种,再到杂交水稻品种与超级水稻品种,都充分证明:水稻品种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为武隆区实现水稻种植的高产优质提供了发展基础,而这一切都与良种良法配套有关。水稻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的完善,使得传统的先有品种后有配套栽培技术转变成了育种与栽培研究互动,实现了以实际需求为准绳进行针对性的品种选育[1]。随着近年来水稻栽培技术的机械化、规模化发展,以及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该地区对水稻栽培技术提出了将育种与栽培科学联合的要求。而这也推动了水稻栽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水稻生产的目标也在最初高产、高效、优质的基础上增加了生态、安全等更为综合化的目标。
2.3水稻肥水的高效管理。在水稻的生产过程中,化肥的使用通常都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化肥能补充水稻成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元素,促进水稻高产;而另一方面,不当的化肥使用会使环境遭受污染,特别是氮肥的使用,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产生会使空气质量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故而,必须加强对水稻生产过程中化肥使用量的控制管理,提高化肥使用效率。同时也要采取高效的施肥方法,通过配方施肥技术确保施肥的合理化,从而将使用化肥产生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另外在水稻灌溉过程中,对水用量也应该进行合理的控制[2],达到既能满足水稻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又能节约水资源的目的。通过选取适宜的灌溉方法达到水稻增产的目的,同时也应考虑水资源的节约问题,将用水与节约用水进行有效的结合确定水稻生产灌溉的方式,实现水稻种植的优质高效高产。
2.4建立水稻灾害防控体系。武隆区水稻种植面积较大,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水稻种植制度的改变,再加上新型产品的推广,各类水稻生产灾害的发生次数不断增加。例如造成武隆区水稻生产的自然灾害通常包括高低温、洪涝和干旱等。因此,对水稻品种的抗高低温、洪涝和干旱灾害的耐性鉴定方法、评定方法和灾害损失评估方法的建立,可以初步对品种的抗灾性能进行判断。在生产过程中优先选择抗灾品种,同时创新水稻种植抗灾避灾制度,以全新的水稻灾害预警、抗灾、减灾技术的研究为基础,建立水稻品种、栽植环境与技术相结合的灾害防控体系。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S5l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1-0099-1
0 引言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喜高温,多湿,属须根系,不定根发达,自花授粉。水稻结果实后去掉壳被称为大米,是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因此水稻得到的广泛大量的种植,水稻的栽培技术一般包括整地、育苗、插秧、除草与病虫害防治、施肥、灌排水、收成七大步骤。
1 整地、育苗、插秧
对于整地来说种植水稻前必须对土地进行松软处理,一般分为粗耕、细耕和盖平三个期间,现在农业一般都有机械化整地。育苗方面农民先在某块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会被称为秧田,在撒下稻种后,农人多半会在土上洒一层稻壳灰;现代则多由专门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来使稻苗成长,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关键。至于插秧将秧苗仔细的稻田中,间格有序。现代多有插秧机插秧,但在土地起伏大,形状不是方型的稻田中,还是需要人工插秧。
2 除草与病虫害防治
除草相对简单,一般有三种方法,一是重复整地法,二是稻壳覆盖淹水法,三是高温防除法。
对于病虫害来说在水稻的种植栽培过程中要比较注意,有时也需用农药来除掉害虫。如福寿螺,这种害虫主要出现在水稻生长的初期,如果不严加防范就会造成生产成本浪费。苦茶粕是使用于水稻有机栽培,但施用时不宜过量。
其他水稻常见的病虫害还有稻热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等。稻热病要控制有机质肥料施用适中及补充土壤中充足的硅含量,可有效预防稻热病。白叶枯病常发生在大风过后,因水稻叶磨擦造成伤口,病原菌感染伤口所致。土壤中有充足的硅含量及避免施用过量的氮素,均可有效降低白叶枯病的发生。纹枯病是在高温多湿的情况下较容易发生,应加强通风,长期施用有效微生物在土壤中,亦可有效降低纹枯病的发生。
3 施肥、灌排水、收成
分蘗期的秧苗,一般需要施肥,促进日后结穗米质的饱满和数量。水稻比较倚赖这个程序,旱稻的话是旱田,灌排水的过程较不一样,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后,幼穗形成时,还有抽穗开花期加强水分灌溉。水稻成熟后现代利用收割机直接将稻穗与稻茎分离出来,一粒一粒的稻穗便成了稻谷。
参考文献
[1] 孙义安.无公害水稻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01).
[2] 关云志.水稻栽培技术要点[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
(05).
[3] 顾宗福,王文标,李永祥,周巍,王良宝.直播水稻栽培关键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06,(06).
[4] 刘治权,段立志,刘兰兰,张云华.有机水稻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05,(01).
[5] 吕新国.改革水稻栽培方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J].中国农垦,1984,(02).
[6] 汲惠吉.水稻栽培管理作业历——二月下半月[J].新农业,1985,(03).
[7] 刘军,邵旭琨.改良式盘育机插水稻栽培新技术[J].中国农垦,1987,(12).
[8] 王永石.城子坦镇推广水稻栽培新技术[J].新农业,1989,(07).
[9] 单文忠,董连启,王金海,张久富.育苗灵防治水稻立枯病效果好[J].农药,1995,(01).
[10] 单文忠,董连启,朱宝成,李明亮.水稻航喷丰产灵增产显著[J].垦殖与稻作,1996,(02).
[11] 单文忠,董连启,钱进,管英波,王春举,张喜成,朱宝成.科技兴农水稻丰收[J].垦殖与稻作,1996,(04).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2-0053-01
黑龙江省是我国优质稻米的主产地,为引导农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掘经济、技术潜力,应积极发展水稻生产。稻米的品质主要决定于品种的遗传特性,但种稻环境条件、栽培技术措施、收获时期等对稻米品质、食味和产量都有一定影响[1-2]。为提高稻米生产技术,特总结优质稻米的栽培技术。
1选择优质水稻品种
在国外发达国家,常将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种植,充分利用有效积温使之稳产、高产,成熟良好。黑龙江省优质米开发工作虽已起步一段时间,但由于综合性状好的品种熟期不配套,很不适应当前的优质米开发。因此,提供综合性状好的不同熟期的优质品种十分必要。
2改善种稻环境
(1)土壤与稻米品质。土壤条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很大,关键是土壤氮素含量与释放时期。土壤氮素含量高,生育后期水稻吸收过多氮素,引起倒伏、发病,成熟不良,品质和食味下降。因此,土壤改良对提高稻米的品质有一定作用[3]。
(2)冷害与稻米品质。据报道,在气象因素中影响水稻品质最大的是气温。抽穗前10~25 d的穗发育期遇低温易受障碍型冷害,空秕粒明显增加,降低产量,碎米增多,整精米率下降。因此,要掌握好水稻安全抽穗期,保证其安全抽穗。
3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
(1)秧苗素质与品质。秧苗的大小与强弱对稻米品质影响很大,小苗抽穗期推迟,影响成熟度,大苗炼苗晚会早抽穗,抽穗早则会减产。培育中苗壮秧最理想[4]。
(2)插秧时期与品质。适期插秧较过早插和晚插整精米率有所提高,从黑龙江省气象条件看,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3 ℃时栽插为宜。
(3)栽插密度、规格与品质。日本、韩国等国优质米栽插密度,机插22~25穴/m2,每穴插3~4株苗,相当于黑龙江省的30.0 cm×13.3 cm或30.0 cm×16.7 cm的栽插密度。黑龙江省提倡宽窄行栽插形式,水稻宽窄行栽插形式是在原来的等距单行栽插基础上,只通过调整部分行距,改善稻田水稻生育环境,使水稻生育健壮,增加抗逆性。
(4)土壤养分与品质。稻田施入有机质,直接改善食品作用不明显,但由于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产量,不降低食味。因此,优质稻栽培还是提倡施用有机肥。在氮磷钾三要素中,氮素对稻米外观特性和食味的影响最大。基肥中氮素含量越多,米粒中粗蛋白含量越多,食味降低。追肥过晚,稻米中的蛋白质明显增加,食味降低。优质稻栽培要求氮磷钾肥料配合施用,单施氮素增加裂纹米和垩白,降低稻米透明度和米饭黏性,提高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和米饭硬度。
(5)断水早晚与品质。优质水稻抽穗后25、30、35 d断水,断水越早品质越差,产量越低。一般抽穗35 d断水,有利于保证品质和高产。
(6)倒伏与品质。水稻倒伏严重影响稻米品质,严重倒伏的水稻整精米率减少13.9%~17.4%,青米、茶米和碎米明显增多,品质降低。
(7)及时防治病虫害。国外优质稻栽培都很重视水稻的病虫防治,特别是注意防治穗颈瘟、稻曲病、纹枯病等病害,以保证稻米的外观品质。防治病虫害要合理选用抗病品种和低毒农药,同时在栽培技术上避免施用大量氮肥,采取稀植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5]。
4优质水稻秧田合理管理
(1)密闭期的管理。播种后至出苗前,密封5~7 d,温度在32 ℃左右,如温度过低可延长2 d,保温保湿不浇水。
(2)绿化期的管理。秧苗变绿后二叶一心期,见绿至一叶一心期,棚内温度保持在25~28 ℃,超过28 ℃要在背风面小通风,当秧苗叶片旱,晚无水珠、床面干裂、中午叶片打卷中的一种情况出现时,应在早晨浇透水,同时测定土壤pH值。
(3)炼苗期的管理。二叶一心期以后至移栽前,加大通风口,延长通风时间,实行昼揭夜盖,进入自然锻炼状态。当夜间温度达12 ℃时,可大揭膜,全天通风炼苗。
5适期收获,合理贮藏
(1)收割期与品质。适宜收割期主要根据品种生育日数、抽穗后的日数和积温、稻谷水分以及成熟颜色确定。收割过早,增加青粒和未熟粒,晚割增加畸型粒和其他被害粒。抽穗后的积温达到1 100~1 200 ℃为适宜收割期。
(2)干燥与品质。水稻收割后,稻谷的适宜水分对碾米加工和贮藏起到很重要作用。以水分达到15%为宜。过分干燥,导致裂纹米和碎米,稻米光泽差,食味下降,重量减轻。
6参考文献
[1] 邹德堂,赵宏伟,赵长山.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1.
[2] 曹立勇,杨仕华.优质水稻品种及栽培关键技术[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