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市场经济体制的概念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国有资产的安全保障是其保值增值的本质要求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概念的提出背景,是在当前经济剧烈转型时期,由于国有企业计划经济“积重难返”或者因国有企业自身涉及业务众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有企业的资产流失比较严重,部分国有企业出现严重亏损,迫切需要对国有资产进行增值保值的研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概念是转型时期经济体制变革的产物,因此势必会带有强烈的转型时期的特点和烙印,这是不可避免的。分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概念,应该采用统一分析法,将这个概念放在相应的背景环境下,并通过将“国有资产”与“增值保值”合理划分,逐一进行分析理解来有效的把握这个特殊的概念。“国有资产”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计划经济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国有资产的增长和扩大,“增值保值”则是市场经济领域的概念,虽然“国有资产”和“增值保值”是一个看似矛盾的两个内容,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二者之前存在内在的统一性。但由于人们意识的僵固化,导致很多人认为“国有资产”和“增值保值”是相互矛盾的,在理解“国有资产增值保值”概念时,常常容易产生错误的偏见,这并不利于国有资产的安全。而且在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还会滋生很多的问题,反倒为国有资产的流失或亏损等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因此,理解“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概念,需要综合各方面的专业的知识,需要从多个领域来统筹兼顾,尤其要强化国有资产的安全保障。
三、国有资产的安全保障是其不断流失的现状要求
一、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概述
就企业的创新而言,其主要和根本目的是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以赢利作为一切创新行为的根本出发点。创新涉及企业的多个方面,如企业制度创新、企业管理创新和企业技术创新。针对企业管理创新,作为企业运行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管理的高效率,对于企业良好运行和实现长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来看,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并发展的企业形式,其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国有企业沿用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的作用也在逐渐衰弱[1]。因此,实现国有企业管理创新,针对其管理模式和管理办法进行现代化、科学化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足效用。
二、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现状
1.整体发展水平严重失衡
就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情况来看,其整体发展水平严重失衡。少数国有企业在具有前瞻思想和实干能力的企业领导带领下,积极建设企业文化,并将企业管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实现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极大提高,使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影响力获得显著提升。如海尔和联想等企业,其企业管理创新水平位居我国企业前列,在世界的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而大多数国有企业仍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造成企业发展乏力,管理水平停滞不前。
2.缺乏正确市场竞争概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决定者。企业要想获得自身的长足发展,争取到更多的客户和消费者,就需要形成正确的市场竞争概念,以市场为导向,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然而,许多国有企业缺乏正确市场竞争概念,仍以计划经济时代传承下来的管理理念作为发展方针。过分强调技术革新带来经济效益,忽视企业战略定位的重要性。企业发展没有战略目标作指导,市场价值受到极大削弱[2]。
3.缺乏有效激励手段和机制
国有企业存在的一大问题即分配制度不合理,员工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对于员工收入和利益的分配,不是根据其生产效益和贡献价值,而是其职位高低,且受人为因素干扰较大。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造成企业生产效益低下。同时,激励手段和机制不健全,无法准确把握激励时机和额度,表现优异的员工无法得到有效激励,造成企业管理存在诸多弊端和不足。
三、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策略
1.消除计划经济体制约束
我国国有企业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较为深远,其经济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很大程度沿袭下来,造成其体制管理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计划经济的一套体系和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相互间的碰撞与矛盾使得国有企业的发展面临诸多约束和束缚。为此,必须有效消除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突破原有的旧思想和旧办法,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向着现代化和市场化道路不断发展。
2.树立正确市场竞争理念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为实现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最为关键的问题,即树立正确市场竞争理念,以市场导向企业的发展道路[3]。重视科技和人才发展,提高企业发展的技术水平,并在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下,实现企业创新实力的有效增强。对市场形势进行深入研究,以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指导,制定科学的战略方针,确保企业发展与市场的有效同步。
3.建立健全有效激励机制
2建立能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有机统一和最佳结合的生态经济制度制度是由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共同构成的。生态经济制度建设必须遵循生态学原理,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工业文明的发展目标是单纯追求GDP,用消灭生态价值来创造经济价值,在获得最大量经济效益的同时,毁灭了巨大的生态价值。整个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始终是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达到尽可能地更多的自然资源转化为物质产品的目的。人们把追求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目标,忽视生态上的要求,这种在生态上的巨大缺陷不仅不能实现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与可持续性的有机统一;而且造成了当今巨大的生态危机,更谈不上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和最佳结合。伴随着人类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人类要摆脱这场生态危机,呼唤一场文明形态的全面变革。这场变革就是生态文明的转型,以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对生态环境问题日益重视。理论界和社会各界开始对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进行新的思考,政府也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推动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1983年,环境保护被确立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保护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到2007年,建设生态文明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我们党开始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要求,并提出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为执政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生态文明战略地位的提升,体现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在不断深入,建设生态文明自觉性在不断增强。同时,党的十报告还提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崭新概念,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定时代的高度。站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样一个高度,我们清楚地知道,生态文明新时代应该具有以下本质特征:(1)生态时代不仅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而且是人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两种发展关系是相互依赖、互相制约、互相作用的有机统一;(2)生态时代的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是人与社会的社会关系,人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是人与人的生产关系;(3)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是生态时代的自然属性,人与人的协调关系,是生态时代的社会属性。这两种属性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生态时代的本质,这两种属性的协调发展,形成了生态时代的自然史和人类史,并推动生态文明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因此,生态时代的本质特征,就是把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移到良性的生态循环和经济循环的轨道上来,使人、社会与自然重新成为有机统一体,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与可持续发展[8]。在生态文明的新时代里,我们要以“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目标。要想给我们子孙后代留下更蓝的天、更绿的地、更青的山、更净的水,我们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党的十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坚持生态立国的基本国策,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和最佳结合的生态经济制度。生态经济是一种与地球的生态系统保持和谐关系的经济,是人们在为实现自身利益努力的同时,将更加关注生态利益、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生态市场经济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相结合的经济,能够正确反映生态系统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和全部成本,能够有效地克服传统市场经济发展中不顾社会成本、环境代价而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的缺点,使发展经济、保护环境、优化生态辩证统一起来并实现三者协调发展。因此,贯彻和落实“生态立国”的基本国策和生态经济优先发展的根本方针,其实质就是经济社会活动全过程的生态化变革,其目的就是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整合过程[5]11。
会计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特定的历史条件具体指特定的会计环境,会计环境包含诸多复杂因素,其中经济基础环境对会计模式的形成起到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然而经济基础环境又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包括社会的所有制形式、经济管明体制、企业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等内容。本文从经济基础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体制的角度出发,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会计模式进行分类比较,以期为我国会计模式的发展与改革提供借鉴。
一、会计模式的界定分类比较分析
(一)会计模式界定从不同角度对会计模式的概念及内容进行研究的主要观点有:会计模式是对特定国家(或地区)会计实务体系的概括和描述,其内容是非常广泛和丰富的,可以包括会计目标、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计原则和会计‘准则、会计的组织和管理体制等(常勋等,1999)。会计模式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由于会计管理体制、会计原则、会计制度以及由此决定会计方法、程序组织机构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杨纪琬、娄尔行,1991)。会计模式是指一个国家的会计工作如何管理、如何运作的方式,是对某个国家或者某个地区会计实践活动本质特征的基本概括,它具有客观性、抽象性、综合性以及相对稳定性等特点(朱小平,2003)。会计模式是指为实现会计目标,由各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会计工作标准形态(于玉林,1994)。笔者认为,会计模式是指对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特征的综合性概括和描述,包括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两个层面。理论层面的要素主要包括会计目标、会计立法、会计原则、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实务层面的要素主要包括财务报告的内容、会计实务程序与方法、会计管理体制、会计职业修养等。不同会计模式下的相同要素存在差异,应对其进行分类比较研究。
(二)会计模式分类当前理论界对会计模式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按会计模式运行的宏观经济环境(经济管理体制)划分、按会计活动的基本目标划分、按会计活动的构成要素划分、按会计活动的历史时期划分等。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对会计模式进行分类研究,会得到不同的研究结论,并具有不同的现实指导意义。当前世界各国所实行的市场经济体制大致分为: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有计划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代表国家和主要特点如(表1)所示。按照各国具体市场经济体制类型的不同,可将会计模式相应地分为: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有计划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社会市场经济会计模式、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会计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
(三)会计模式理论层面的比较分析理论层面主要因素包括会计目标、会计立法、会计准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会计目标引导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发展,会计目标是对会计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是会计职能的具体化,因此,会计目标往往作为研究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然而会计目标在很大程度受会计环境特别是经济基础环境的影响。不同会计模式下的会计目标比较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市场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通常都确立了明确的会计目标,即通常以维护私人或企业利益为主要目标,这是与其相对成熟和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息息相关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会计目标也处于不断改进和完善之中。2006年,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目标定义为: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这是我国会计目标研究和建设取得的重要进步,同时也表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日趋成熟,我国会计与国际惯例的接轨日益紧密。
(2)会计法规是会计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会计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一国会计立法的完善与否,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经济体制的发展程度。不同会计模式下的会计立法比较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市场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会计法规相对比较完备。多数国家的会计立法受本国商法、公司法或者证券法的影响较大。相比之下,我国尚未有商业法典从整体上规范和约束错综复杂的经济行为,使得我国的会计法规缺乏完备的立法基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企业有关的经济活动也日益繁杂多变。为了能够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和新的经济业务,会计法规必须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3)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的制定过程及内容反映了国家的会计发展水平。只有科学合理的制定程序才能保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在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的制定过程中,除了需要政府的必然介入以保证其权威性外,还需要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适当介入以保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不同会计模式下的会计准则比较如(表4)所示。从(表4)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会计准则的制定大多都有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的介入,保证了其会计准则的科学性、合理性及权威性,从而得到社会的公认和遵守,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4)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不同会计模式下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比较如(表5)所示。从(表5)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方面基本上与国际接轨。但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转型阶段,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在我国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范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属于一般原则的一部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原则,包括:真实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重要性、明晰性等原则。我国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取消了“一般原则”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代之以“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并作为基本准则中独立部分出现,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是为了与我国会计目标的变化相适应而做出的调整。新准则的规定是对原基本原则的补充和完善,更加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表明我国在会计准则建设方面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四)会计模式实务层面比较分析实务层面主要因素包括财务报告的内容、会计实务程序与方法。
(1)财务报告的方式和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目标的定位,不同会计模式下财务报告内容的比较如(表6)所示。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其会计目标明确合理,因此其财务报告的内容比较完备和详尽。虽然法国和德国的会计目标
不尽相同,但其财务报告均着重体现真实和公允的原则,以便更好地维护国家或企业的利益。日本会计受德国会计和美国会计的共同影响,财务报告不但要为维护私人利益服务,而且还要为国家宏观管理提供经济信息。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的财务报告内容不够完备,且主要以资金管理为导向。财务报告的提供着眼于国家宏观管理,强调资金的来源与运用,注重受托关系和经管责任,忽视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提供服务。随着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我国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确定为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这一变化决定了我国财务报告的方式和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表明我国在财务会计报告方面的建设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客观来看,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健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而中小企业的发展一方面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岗位,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其在经济管理模式上的问题与漏洞。在新的时期,中小企业只有立足于自身的现状,选择适合自己的经营或经济管理模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需要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企业的特点与现状进行认真分析,并制定出一系列的管理优化方案。
一、中小企业的特点
国际上对中小企业的界定一般从实收资本,企业在职人数,一定时期的经营金额三个方面着手。但由于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经济体制的差异,我国对于中小企业的认定也应该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即便如此,我国中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构成中依然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它相较于国有大型企业,有着其自身的优势与特点,如经营规模较小、前期投入较少、较为灵活方便,加上所属员工较少,管理起来较为容易。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两面性,中小企业也是如此,中小企业也存在资金流较少,抵御风险能力较低,很容易受到大型企业的排斥与制约等挑战。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小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中存在问题
1.经济管理思想与理念选择不合理。
我国中小企业的规模小,所属员工少,这就使得中小企业的决策有着较强的主观性,个人决策的现象极为普遍。在这样的决策体制下,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与经济管理思想就很容易出现偏差或不合理的安排,与企业自身的发展,市场的前景等诸多方面极不匹配,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身处危机,立于劣势。
2.中小企业经营思想与战略概念模糊。
就我国中小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大部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还处于低级竞争的状态,很多中小企业都希望以价格上的优势或降低劳动力成本来取得竞争优势,而没有立足分析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制定经营思想与战略理念来取胜。在全球化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的今天,只有不断进行突破与创新,确立正确的经营管理理念,明确自身的战略经营方案,才能不断成长与进步。
3.中小企业自身的限制。
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小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中还存在着较为明显地问题,即中小企业深受自身的发展限制,这种限制不仅表现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也表现在管理机制与管理水平上。资金上的不足,技术上的限制使得中小企业难以凭借自身的力量进行自主创新或引入新技术。加上管理水平较低,很多先进的经济管理模式很难真正得到落实与实践。
三、如何优化中小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
1.选择依据。
任何新模式的引进或选择都离不开对其的分析与探讨,中小企业在优化自身经济管理模式时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与自身经营环境是否贴合,当出现危机问题时,新的经济管理模式能否有效应对。二是企业的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能否获得双赢。三是企业的产品与技术创新速度能否得到保障,是否需预留一部分的创新管理资金。
2.具体优化措施。
2.1贯彻特色经营理念,解决经济管理模式中的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经济高速发展,而中小企业要获得发展,要在市场竞争中谋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就需要对自身的经营范围进行审视,要将特色经营理念认真地贯彻到经营管理中去,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有别于一般产品的商品。同时,还要对自身的经济管理模式进行认真考量,发现其中的问题与漏洞并着手进行解决。要抛弃一人决策的传统决策方式,要保障决策的准确性,使得企业发展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进程。
2.2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我国目前中小企业发展来看,由于规模小、资金少,且缺乏健全的人才培养制度,加之企业管理者也缺少相应的人才培养意识,这就使得企业内部高素质的人才较少,经济管理模式自然较为落后,这大大阻碍了企业的长效稳定的发展。在新的时期,只有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才能让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得到优化并获得进一步的获得发展。
2.3政府积极扶持。
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企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撑与扶持,这一点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因此政府应该从多个方面对中小企业进行积极支持。首先,政府应该收集多方的经济资料与情况,对经济的发展态势进行准确的预估,并利用投资或者政策对中小企业进行有效的引导,建立和完善宏观经济预警制度,减少因市场动荡中小企业倒闭的情况发生。其次,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中小企业在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获得发展。
四、结语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创造了大量的国民财富,提供了很多的工作岗位。我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力量。但是就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发展现状来看,其经济管理模式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漏洞,这大大阻碍了中小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在新的时期,要破除这一问题,就需要中小企业不断对自身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立足于自身实践,不断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尹杞月.中小企业融资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一、满足恢复、发展经济需要,在计划经济体制内进行会计制度的恢复、完善和重建 ,形成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会计制度体系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在经济工作中贯彻实施“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与此相适应,通过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在这一时期我国按照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对“”期间遭受严重破坏的会计制度,进行了恢复和重建;在重建过程中,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了修订与完善,基本建立了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以后,我国制定实施了《折旧条例》、《成本管理条例》、《成本核算办法》等,以规范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行为、成本管理和核算行为。通过这些法规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加强,经济效益的提高。这一企业会计制度体系,对于加强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促进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人、财、物消耗,降低成本水平,乃至于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自20世纪80年代起,招商引资,外国资本不断进入我国,我国在接受外国资本投入时也有义务为外国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可理解,有用的会计信息。为此,我国于1985年适时制定并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以满足外国投资者、债权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并在1992年了《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
总之,这一过程的企业会计制度建设,是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时期,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会计制度日臻完善的时期,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在这一时期,对于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会计制度也进行了一定的积极探索,为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会计制度的全面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而推行的企业会计制度改革
进入20世纪90年代,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加蓬勃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变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完善。我国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一方面为鼓励企业发展颁布了若干法规,为其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另一方面也将企业推向市场,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迫使经营者必须具有敏锐的经济头脑和高水平的管理能力,掌握市场需求、发展趋势,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开始起步,随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创立。资本市场参与者开始关注中国的资本市场,会计信息不只是少部分人(或部门)使用。资本市场的众多参与者开始重视和使用会计信息。为了适应会计信息使用者多元化的需求,满足资本市场对信息有用性的渴望,我国适时制定和实施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投资者要求资本保全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为了向社会公众(包括外国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可理解的通用会计信息,转变企业会计核算模式,满足不同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成为会计标准制定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国于1993年进行了大规模的会计制度改革,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13个行业会计制度)并实施,奠定了会计信息向市场化需求的方向发展的基础。 《企业会计准则》以及13个行业会计制度的制定实施等,使我国初步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会计制度体系,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进一步完善。由于在企业会计制度的建设中,大胆地借鉴国际通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报表体系,使我国会计制度逐步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接轨,被国际会计界所认可和接受。这对于促进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国际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借鉴国际会计惯例,逐步实现会计标准的国际趋同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资本市场的发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进程,我国加快了会计制度国际化的进程,制定了《现金流量表》等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实施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以规范公司企业的会计核算行为,以适应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需要。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信息透明度提到了议事日程,要求上市公司要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提升会计信息有用性,日益成为资本市场监管者,投资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国将满足资本市场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要,作为制定会计标准的主要目标。1997年了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以及1998年并实施了《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等7项具体会计准则。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完善,要求有限的社会资源向优化的企业流动,利用会计信息达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社会各界共同的希望,由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众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要求提升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呼声越来越高。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标准制造虚假休息的事件多次发生, 1999年重新修订的《会计法》,要求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同时确立了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原则;2000年国务院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会计要素重新进行了定义,以符合会计要素的质量特征。
2001年,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合作。立足中国会计改革的实际情况,放眼国际会计协调发展的美好前景,中会计准则进一步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有利于境外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中国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2000年12月28日了《企业会计制度》,并要求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2001年修订了债务重组、非货币易等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引入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资产减值的概念,修订后的债务重组,非货币易更多地考虑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其后,2000年和2001年又陆续了无形资产、或有事项、借款费用、租赁、固定资产、存货和中期报告准则;2001年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3年了《证券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2004年了《小企业会计制度》,在这期间又了一系列专业核算办法。这些标准都体现了高度稳健的会计政策,如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待处理财产损失不挂账、严格资本化、在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核算时按账面价值反映,不形成利润等等,其目的就是增强我国企业的长期发展后劲,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这些会计标准的建立,为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满足众多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有用性的需求奠定了基础。
简要来说,人学首先是研究完整的人及其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学问。人学有 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学指研究人的一切科学,狭义的人学指研究人的本质、存在 和历史发展规律的学说。人学不同于人的科学,后者是研究人的某一侧面而形成的一个 学科群,人学则是在综合各门有关人的科学提供的关于人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完整的人进 行综合研究,并提升出关于完整的人的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一般理论。这里, 人学研究实际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综合人学,以达到对“完整人”的研究;二是哲学人 学,从完整的人中提升出关于人的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一般理论。
人学还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学”概念的提出代表一种新的哲学观念或理 念,一种观察、分析世界的新视角和新方法。我国当代的人学研究,就是力求关怀人的 生存发展,提供一种观察、分析问题的新的视角、理念和方法。
人学之所以在中国兴起,有其深刻的背景。首先是哲学史根据。在哲学发展早期,“ 人”面临两种命运:一是人被淹没在自然、社会及宗教中,显得不独立;二是人被各种 不同的哲学流派加以肢解,变成支离破碎的人。近代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首先是把人 本身从对自然、社会等客体的从属中相对独立出来并提升为主体;其次是把被哲学肢解 的人整合成完整的人。这种变化蕴含这样的道理:人在世界中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和本 质,哲学既要从外部世界理解人,还要从人的内在方面认识人。由是,人学作为哲学的 本质在当代才真正显示出来。既然如此,当代哲学就应把作为主体的完整的人作为自己 专门的研究对象。其次有科学史根据。近代以来人的各种科学独立发展起来,积累了关 于人的丰富的实证知识。但它们在开始时并不一定确保其内在联系,反而使人变得支离 破碎。对人的不同侧面加以认识而形成一系列的人的科学,是近代对事物进行分门别类 研究这一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决定的。科学发展到现代呈现出新的趋势,就是研究人的 各门科学趋于结合,趋于综合人的科学提供的关于人的不同侧面的实证知识,把人作为 统一的整体来把握。对这种趋势的反映和反思,必须有一种关于人的统一的基础学说即 人学,来把关于人的各种科学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既克服对人的片面研究的局限,又 为一切有关人的科学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再次有其文化学根据。以个人主义为核 心的文化把人理解为具有独立价值的个人,以整体主义为核心的文化把人理解为只有在 整体的关系中才能存在的人。这两种文化在一定历史时期都由于自身的局限而带来某种 危机,其危机实质上就是人性危机。克服这种危机的有效方法,就是重建一种完整的人 性,并通过这种重建来实现文化的综合创新。最后有其时代或实践根据。真正的人学是 自己时代的产物。当代中国发展究竟提出哪些体现着时代精神的深层问题呢?
一是改革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说到底是解放人,为人松绑,解决人 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充分利用人性和规范人性来 运作的,它既要求相适应的人格来作为它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又对人的发展产生正负影 响,其最大的积极影响是促进独立人格的形成和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其消极影响是产 生一定的人的物化现象。从现实看,国民素质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从 哲学高度讲,市场经济体制在表面上是“物”的问题,深层却是“人”(人性、人格、 人的素质、人的能力、人的价值等)的问题,这必然促使人的自我觉醒。
二是文化建设。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把文化建设放在比较 突出的位置。文化建设的实质和核心是提高国民素质,塑造社会主义现代新人,它是以 人为本并解决人的问题的。为此就必须对“人”作专门、全面和深入的研究。
三是当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从哲学高度和深层来看可持续发展,其中心问题就是人 的问题:它把人类作为发展主体;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理论根据;以人的素质的提高 和能力发挥为实现条件;以代际之间的和谐发展为核心内容;以改善和提高人的生活质 量为最终目的。当代中国的发展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过程,而人的现代化 则是关键。发展学家佩鲁指出:如果不从人的更高层次上去理解发展,对各种发展问题 的理解和解决就难免是浮浅的、表面的。
此外,人力资源开发,实行人本的管理,提高领导干部队伍和国民的素质,思想政治 工作等,都要求对人是什么和人应如何做这两大问题作专门深入系统的思考。
上述问题是现有哲学不能完全回答的,必须有一种专门系统研究人的本质、存在和历 史发展规律的理论,这就是人学。
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什么需要加强人学研究
中国的人学研究始终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步步深入的,它由20世纪80年代初从价 值观上强调尊重人,到20世纪90年代纵深向人学理论建构方向发展,向从学理上说清人 、从实践上塑造人方向发展。中国的人学着力研究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其中主要研究了人的素质、人的全面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人的发展的形态、人性发展与制度创新、市场经济背景下人的生存方式与人的精神世 界、知识经济与人的创新能力、新经济与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等。我国人学研究的一个基 本特征,就是其基本进程始终紧随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发展,并反作用于社会实践 。中国的人学研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在市场经济中人以怎样的方式存在?这是对市场经济与人的关系的根本理解问题。
人首先为追求和满足自我正当利益最大化而存在。市场经济使人必然追求“利”益。 市场机制之实质,就在于它充分利用并规范着各个人对其利益追求的本性来激发人的最 大潜能,以为社会作出最大的贡献,追求交换价值中的利益最大化,是生产者进行生产 的基本动机。“市场经济使人必然追求利”也会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得以体现。 我们的任务在于使利益原则向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积极方向发展。
人主要依靠其能力而存在。市场经济内在要求人必须崇尚能“力”。市场竞争不相信 能力弱者的眼泪,倒是给那些能力强的人以优厚的回报。在这个意义上,竞争首要是能 力的竞争,市场经济是能力经济。这必然使每个人认识到,人生价值的实现及幸福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你的潜力、能力和努力程度。实际上,能力观念是自文艺复兴以来近代西 方市场经济社会的核心文化精神之一,而西方社会的富强正起因于
市场经济所培育的能 力主义观念。当今中国正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因而强调对能力问题的重视就不足为怪 了。实际上,只要搞市场经济,就必须重视人的能力,就必须确立人要依靠其能力而存 在的存在方式。 人自觉按照理性的法则而存在。市场经济要求人必须按照“理性”的法则行事。在市 场竞争中,竞争者要获取成功,既要运用理性思维能力来对信息和行情加以分析、选择 和处理,又要运用理性的法则破除“人情”、“关系”、“特权”向社会经济的公共领 域渗透,同时还需要运用理智来控制和驾驭竞争者的情感、意志,且以精细的理性计算 来使资本和劳动的组织达到合理化。这实质上内在要求发育和提升出一种理性精神。这 里的理性精神,即是指旨在注重客观、分析、标准、规范、精确、量化、程序、严密、 公正、制度和控制的一种价值取向。正因为如此,实行市场经济的近代西方社会是极力 倡导理性精神的。在当代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但又缺乏的,是理性 精神。在现实生活中,主观性有余而客观性不足,整体把握有余而实证分析不足,模糊 有余而精确不足,随意性有余而程序性不足,人治有余而法治不足等现象,仍在一定程 度上存在,这对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及人的发展产生许多消极影响,所以必须加以改变, 并确立人自觉按理性的法则行事的存在方式。
人必须依靠努力奋斗而存在。市场经济内在必然要求人在生活中自“立”,即自律、 自觉、自主和自强。从文化角度讲,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把从事有关经济活动的人从人身 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使其走向市场,成为经济运营的独立自主的主体。这就内在要求 主体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并自觉承担责任。因此,人的独立 自主或自立是从事有关经济活动的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和经济运营的前提条件。在市场经 济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只有当人具有独立自主的意识、人格和能力,能独立自主地进行 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他才能充分发挥其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才 能积极推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从对市场经济建设实践的反映来看,近年思想界提出 并热烈讨论的“人格独立”、“人的主体性”、“人的个性”和“人的能力发展”等问 题,都旨在倡导一种精神——在市场经济社会,人必须依靠后天的努力奋斗而存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武术必须进行改革,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对于武术市场化,一些学者却持不同看法,认为武术不能市场化,由市场主宰其生存;即肯定、接受市场与市场机制的存在和作用的现实,却排斥市场化的可行性。
武术本来就存在市场,何来武术市场化的争议?原因在于,一些人士认为,以经营为目的的市场交易,会导致一切以经济利益为中心,从而损害武术的健康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和现代体育自身发展的规律,都要求将市场机制引进体育事业的发展,按市场取向进行深化改革。然而,体育提供的商品,是一种介于“公共品”和“私人用品”之间特殊的“商品”,它在体育运动规律的制约之下,并不完全服从于一般的经济规律,不能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所以,体育只能有条件、部分地实行市场化。
在强调国家宏观调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武术市场化不是将武术全部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而是将能够进入市场,实行商业化经营的部分,即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效用的领域,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使武术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而市场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武术领域,还得依靠国家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
反对武术市场化者,除对市场化的理解存在歧义之外,认为计划经济时代产生的“举国体制”优越的观点,亦十分普遍。“举国体制”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即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它仍有集中力量办体育的优势。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举国体制”所依存的社会环境已发生变化,它也面临着适应市场经济的问题,也要引进市场机制进行改革。所以,以“举国体制”的优越,而反对武术市场化者,从根本上难以立足。
在肯定武术市场化的同时,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将武术市场化扩大化,简单地将武术市场化等同于经济转型期武术的改革与发展;二是将武术市场化缩小化,将武术市场化理解为市场开发。市场开发是武术市场化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与重要方面,但并不等于市场化改革与发展。武术市场化改革,带来了一场从宏观的政府管理到微观的市场运作的观念革命,其实质是将市场运行机制引入武术的发展领域。
武术市场化与武术产业化都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出现的新名词,二者都有向市场经济方向转化的含意,以致经常出现相互替代的现象,但这两个名词的内涵不尽相同。武术产业化是用产业运作的方式来发展武术事业。调节产业运营的基本方式有计划、市场以及计划和市场相结合三种方式,市场调节并非唯一途径。武术市场化是指在武术经济运行过程中逐步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而武术产业化是在组建武术产业部门的基础上,用产业运作的方式来经营武术。武术产业化是武术市场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二者有密切联系,但不是同类概念,不能等同、替代。由此可见,武术市场化不等于武术产业化。
产生于农耕文明背景的中国武术,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之间存在着割舍不断的天然情结。然而,20世纪末以来,武术的市场化改革与发展却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重要缘由在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
从建国到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经历了四十余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此种体制下,整个社会的人、财、物资源是按照行政指令,通过指标分解、调拨,由政府预先编制的计划来配置的。这种高度集中的体制,在建国初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它越来越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桎梏。
从社会经济形态来说,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一直是一种“短缺经济”,企业的生产按计划指标执行,无需考虑产品的销售问题。武术事业亦是如此,文化生活的贫乏,使人们对武术运动投入极高的热情。然而,今非昔比,“短缺经济”早已被“过剩经济”所取代,面对高科技的娱乐产品和西方现代体育项目的冲击,武术市场的萎缩,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武术要寻求发展的空间,就必须考虑消费者的需求,主动地适应市场。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门的再度打开,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浓郁的体育商业气息,使生活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观众耳目一新。奥运会、世界杯、NBA,职业拳击等各种赛事在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炒作之下,走进人们的娱乐生活。西方体育市场化运作所带来的繁荣景象,引导着武术的发展路向。
[中图分类号]F2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1-0030-04
[作者简介]苏艳芳,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李宇红,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北京100101)
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经济组织的特殊性
我国从1979年开始改革开放,到1992年颁布第一部《公司法》;从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到今天市场经济组织,经历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市场经济组织的数量和规模发展都是世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没有的。似乎是一夜之间,中国就形成了数以万计的,并且是规模化的,按照市场经济体制框架运行的市场经济组织。这大体上可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单位转制形成的国有企业;
第二类,由计划经济体制下改制形成的社会公众企业或混合所有制企业;
第三类,由境外资本投资形成的合资、合作或独资的外资企业;
第四类,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
这四类市场经济组织中,第一类经济组织未经市场的洗礼,似乎是直接“从天而降的庞然大物”;第二类和第三类经济组织是“人为”的;第四类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土壤下“土生土长”出来的。这就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组织的特殊性。即中国在国家体制层面完成了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但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组织的发展不是经市场竞争而水到渠成的结果。
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理念是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主体的市场经济组织――企业,以自治为前提,在经济上自由决策,在市场上公平竞争,并通过这种自治性经济组织――企业在市场中的自由公平竞争,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但是,从中国市场经济组织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成因看,四类市场经济组织的天然禀赋是不同的。第一类拥有最好的资源条件,但缺失了自治性这一基本特质;第二、三类拥有较好的资源条件,也就是说,拥有较好的外部市场环境要素,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自治性;第四类拥有最差的资源条件,但拥有完备的自治性这一基本特质,即拥有高度的自主性与灵活性。
这种天然禀赋的差异,明显背离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理念,即市场经济组织以自治为前提的决策自由与公平竞争,因此,微观上也就无法完全激活市场经济组织的活力与耐力。宏观上也就无法搭成一个健全与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
二、以产权理论为基础的国有企业改革路径缺陷分析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走过的历程,基本是沿着以产权理论为基础,以产权多元化和民营化为方向,以完善企业治理为突破口的路径走过来的。大的方向上,采用了四种方式:一种是出售,主要是针对小型国有企业;第二种是合作或合资;第三种是上市成为公众公司;第四种是集中化管理,为进一步改革积蓄能量。
(一)从改革效果看国企改革路径缺陷。从改革的微观实效看,除了第一种方式,其他方式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组织所应该具备的基本市场特质,即以企业自治为基础的自由决策与公平竞争。
从改革的宏观实效看,改变是有的,那就是把一个计划分配性的市场改变成了一个竞争性的市场。任何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家、企业家都必须承认我国在大部分领域已经成为一个竞争性的市场。
但是,在这一竞争性市场中,竞争的主体不完全是作为独立法人形态的市场经济组织,而是各级政府,形成的是各级政府以控制的资源为基础,以控制的国有企业为工具的政府间经济生态竞争格局,是行政权主导下的地方保护性市场格局,因而必然导致三大市场后果。
其一,非市场化经营哲学及投资行为引发的国民经济震荡。即国有企业的经营哲学和投资行为,并不是基于企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基础上的、企业自治环境下的、安全――效率――效益的运营逻辑,而是基于发展和振兴地方经济,维护地方政府政绩的运营逻辑。
其二,非理性地方保护引发的市场割裂。理性的地方保护是必要的,比如在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范围内,地方性一致的市场准入要求、地方性一致的消费者保护、地方性一致的劳动者就业保护等,即以维护本地区市场的公平、自由以及理性实施产业升级的行政行为是可取的。但是,在各级政府既作为市场环境主体,又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现身时,这种行为必然发生扭曲――以其所控制的国有企业的地方市场及行业市场的竞争为立足点和出发点,成为非理性保护地方所属企业及其市场势力范围,从而割裂市场。
其三,不公平竞争引发的市场机制扭曲,进而导致其他性质市场经济主体经营哲学和市场行为的扭曲。由于各级政府既是市场环境主体,又是市场竞争主体,市场环境的公平与自由也就失去了天然的基础与保障,市场机制必然是扭曲的。同时,由国有企业造成的这一市场扭曲,对其他类型的市场经济组织具有示范效应和传导效应。一个典型的现象是,各类市场经济组织,尤其达到一定发展规模的市场经济组织,不再奉行早期的“找市长不如找市场”的经营理念和市场行为,而是回归并且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找市场不如找市长”的经营理念和市场行为。
(二)从操作性上看国企改革路径缺陷。从理论上来说,出售和上市是国有企业进一步改革的较优路径选择,但在实践上缺乏普适性。
第一,这是现存国有企业的特点决定的。经过20多年的改革,现存的国有企业仍然数量庞大,并且这些企业的体量也非常巨大。
第二,这是可出售范围的特点决定的。首先看民营企业。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历史较短,所以无论从资本实力方面,还是从规模化市场经济组织的经营哲学,以及规模化经济组织的驾驭能力上,都明显不足,不具备承接规模化经济组织的条件,所以不具有普适性。
其次看跨国企业。跨国企业虽然具备资本实力,并拥有驾驭大规模市场经济组织的能力,但由于市场经济组织影响着我国的社会、文化及政治环境,所以由他们大范围的承接将会对我国未来的社会、文化及政治生态格局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所以也不具有普适性。
最后看上市这一路径。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成熟程度,与我国现存国有企业的数量和体量相比较,本土资本市场短期内都无法承载这一重任。在境外成熟资本市场上市,同样存在着对我国未来的社会、文化及政治生态格局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所以也不具有普适性。
第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在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领
域,国有企业必须是控制性的、主导性的。这就决定了国有企业作为一类市场经济组织的存在价值,并且是一大类,而不是个别组织。
三、国企改革关键是国企治理的权力配置
在国有企业出售这一路径不能成为当前主流选择的条件下,同时国有企业又必然是作为一大类市场经济组织存在的前提下,需要我们突破既有的改革理念和改革路径――即以产权理论为基础,以产权多元化、公众化、民营化为方向,以完善企业治理为突破口的既定思路,形成新的改革理念,寻求新的改革路径。
(一)国有企业改革目标:约束性、自治性市场经济纽织。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宏观上,有两点是达成社会共识的。第一点是通过国有企业的进一步改革,确立国有企业作为独立市场经济组织主体的本色,并依此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健全与完善,使得市场竞争生态环境得以进一步改善。第二点是通过国有企业进一步改革,实现政府从竞争性经济领域退出,回归政府作为市场环境主体的本色。
由此,也就能够基本廓清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了。国有企业需要改革的是寄生于政府的生态格局,即离开政府的怀抱,进人市场的海洋。只有将国有企业改造成为约束性的、自治性的市场经济组织,才能实现国有企业改革的宏观目的。
首先,是约束性的市场经济组织。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是对政府行政行为干预企业的约束;第二,是对企业人行为的约束;第三,是市场机制对企业行为的约束。第一点和第二点是条件,第三点是结果。即,只有改变政府对企业经营行为的行政性干预,健全法律对人经营行为的社会性约束,才能最终实现市场对企业经营行为的竞争性约束,进而实现所有市场经济组织在市场机制下的自由与公平。
其次,是自治性的市场经济组织。自治的市场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和根本要求。企业的自治性是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基本特征,唯有自治性才能体现市场环境下企业法人这一基础概念的本质,具备了自治性也就具备了独立性。
在企业自治性这一特质上,非国有市场经济组织具有与生俱来的自治性,而国有企业目前不具备。这就是由企业所有者性质不同导致的差异性。也就是当下理论界探讨的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导致企业治理问题。本文认为国有企业治理问题并不在于所有者缺位,而是根源于国有企业的自治性问题。国有企业要么是依托行政资源在市场中“乱来”的“怪兽”,给市场经济环境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要么失去市场法人的基本精神――生存与竞争,成为市场中任人“宰割的羔羊”,无法契合市场经济体制的机制与精神。
然而,国有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经济组织的主体,是我国市场环境的标杆和风向标。国有企业的经营哲学和市场行为对其他性质的市场经济组织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和影响力。所以,国有企业回归市场经济组织的自治性对我国完善和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二)国企治理权力配置风险分析。实现国有企业自治的重要路径之一,是国有企业治理架构的设计与制度安排。
企业治理的核心命题是企业权力配置方式,以及微观上需要考虑的权力配置方式引发的企业风险,宏观上需要考虑的由企业风险引发扩展的社会风险,即企业治理是企业安全与企业效率及运营成本的悖论选择过程。也就是说,要增强企业的安全度必须对权力进行分散与制约,由此,必然带来决策效率的下降和运营成本的上升;而要提高企业的效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又必须对企业权力进行集中,降低分权成本。
安全――效率――成本,成为任何市场经济组织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因此,企业治理是穿越这一矛盾统一体的“高空钢丝行走术”,哪个企业既能走得远,又不掉下来,同时即使掉下来了,也控制社会风险,才能算得上一个成功的企业,一个完善的市场机制。
所以,从微观角度看,企业治理是所有企业都面临的一个现实课题,同时治理方式的选择也可以是个性化的,并不存在一个公理性的统一模式。
但从宏观角度看,企业治理主要是大中型企业的课题,尤其是大型企业的课题。同时大中型企业的治理也必须是纳入社会公共性课题思考――无论其所有权性质如何。因为内部企业风险与外部社会风险形成了必然的关联性,企业规模越大,关联程度越高。这就要求国家权力对大中型企业治理方式进行统一的法律干预,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风险引发的社会风险。因此,解决企业治理问题必须从三个层面去思考与研究。
第一个层面是国家层面,对可能触发某一范围社会风险的规模自治性市场经济组织形成统一的治理指引要求及监管体系。
第二个层面是社会层面,培养公众对企业治理的认识与认知,建立起社会对企业治理价值的正向激励与负向约束。
第三个层面是企业层面,要选择治理方式,设计治理架构,形成企业内部治理的文化氛围和制度约束。
四、国有企业治理权力配置基本框架
(一)国有企业所有权的属性分析。企业治理选择的根基是企业的所有权。也就是说,企业的所有权性质与结构状态是决定企业治理选择的决定性因素。企业的所有权是企业的初始权力,是企业一切权力的根源。企业以《公司法》赋予的法人资格初始权为基础,形成企业的衍生权力和次衍生权力,构成了企业权力配置的主线,即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这一企业权力配置主线。
在非国有企业环境下,这种企业内部权力配置的方式和模式选择是企业所有权主导下的企业自主、自觉行为。这是由企业所有权性质为私权范畴特性决定的。企业所有权的私权范畴属性决定并保障了企业的约束性、自治性、独立性及自主性。
在企业国有环境下,其所有权性质为全民所有,由国家行使所有权。而国家权力属于公权范畴。这就意味着国有企业的所有权是公权属性。这也决定了政府作为责任主体须对国有企业的市场行为承担无限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这一点显然背离了市场机制的基本精神和作为市场竞争经济组织的基本特征。同时,公权的落地,无论其复杂程度和社会成本都是极高的。但国有企业仍必须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一个市场经济主体,面对市场竞争的挑战。这就要求无论其所有权落地的方式,还是行使权力的成本都不能太高,否则就失去了自由竞争力。
(二)国有企业治理的宏观基础
1 剥离各级政府对国有企业所有权的行使职能,以及由行使国有企业所有权职能衍生的对企业经营的市场责任。这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市场机制环境的重要基础,也是各级政府回归社会环境主体和经济环境主体的前提。
2 重新定义国有企业概念。通过分离国有企业所有权的资本经营属性与实业经营属性,在资本经营属性层面重构国有企业概念。依此,国有企业概念的内涵及外延范围。也就是说,国有企业概念收窄至国有独资范畴,收窄至资本经营层面。在实业经营层面,无论国有控股还是参股,统一制度使其成为开放的、与其他性质企业同等国民待遇的独立市场竞争主体。
3 硬化国有企业投资的范围。也就是说,国有企业在什么状态下以股权的方式介入实业经营,可以明确下列三种状态:一是涉及国家经济安全;二是涉及国家社会稳定;三是涉及国家竞争力的产业培育。
4 重构国有企业经营行为。有两点是必要和必需的,一是不得以谋求产业或市场的垄断,以及产业或市场的控制为经营目标;二是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国家社会稳定,促成产业良性竞争与发展为根本宗旨。
5 严格限定国有企业设立及退出的程序。首先是必须严格限定国有企业设立的程序,以及设立的条件,同时必须明确设立国有企业的目的。在设定了进入的基础上,设定退出的程序与条件。两种状态下必须实施退出或减持,一种是已构成产业或市场的垄断或控制,并且其垄断或控制行为已对产业或市场造成实质性损害,国有企业必须对其所控制的实业经营实施推出或减持,放松对产业或市场的控制;另一种是产业已处于良性竞争与发展,不危及国家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国有企业应该实施减持或退出。
6 构建独立的国有企业人经营管理行为法律适用体系。国有企业所有权的公权特性,决定了不能按照一般性市场经济主体的法律适用范畴处理。而国有企业的独立市场特性,又决定了不能按照一般性公务员主体的法律适用范畴处理。因此,必须从国有企业的公权特性、自治性市场特性以及企业经营行为的特定要求与约束等方面,构建独立的国有企业人经营管理行为法律适用体系。
以上六个方面是国有企业治理的宏观基础。或者说,是国有企业治理权力配置,必须求解的第一道方程式。
(三)国企治理的微观层面设计。微观层面的制度设计主要是构建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的双重经营架构。
在国有企业所有权全民所有性质下,在政府不以行政权干预企业市场行为的条件下,国有企业所有权,就不可能像其他性质企业一样落地。即,国有企业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者永远处于缺位状态。
由此,国有企业必须面对两个方面的对立与统一。
一方面,从宏观层面,如何解决国有企业治理的难点,即,在公权属性下构建私权特质。从微观层面,如何突破国有企业治理的悖论,即国有企业的所有权权力,在性质上,由私权转变为公权,在行权上,又必须由公权转变为私权。
另一方面,解决国有企业原始权力对衍生权力和次衍生权力的约束与弹性。这是因为,所有权对经营权与管理权失去了约束与弹性。公权必须保证刚性,而私权又追求弹性,这也是国有企业“一收就死,一放就乱”的根源所在。
在国有企业治理的宏观基础上,微观上,对国有企业经营权实施双重的治理方式。即董事会――总经理治理架构。
在此,需要明确的是,这一“董事会――总经理治理架构”是对国有企业经营权实施双重的治理方式,不能将其理解为一般性质企业传统概念的“董事会――总经理”架构模式。
第一步,需要分离和定义国有企业经营的基本要素。在企业众多的经营目的与经营行为要素中,有两大要素应该能够纳入基本要素范畴,即组织安全和组织效益。组织安全是企业经营的基础,组织效益是企业经营的前提。在安全与效益的均衡下,企业才能获得持续的良性发展。
第二步,围绕国有企业经营基本要素,设定企业经营权的组织方式、行权程序、行权范围、行权责任及法律法规后果。并且要通过立法的方式予以固化,而不仅仅是通过企业章程予以固化。这一点也是由国有企业的所有权特性、行权成本及自治性市场法人特性决定的。
第三步,建立经营权主导机制与体制。即建立安全主导下的效益诉求型董事会经营权机制与体制,建立效益主导下的安全诉求型总经理经营权机制与体制。
一、 前言
就我国目前的会计体制上来看,会计工作职能分工明确性不够,会计部门不能行使独立的资金监管职能,不能够有效地抑制财务上的混乱收支情况、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得不到遏制。造成这些会计管理职能失效,很大程度上是由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信息缺失造成的, 从而造成了企业资金管理上的混乱,阻碍了企业经营发展的良性趋势。因此,重新审视我国现行的会计体制,从而根据经济体制与企业活动来明确会计行为,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提高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是会计管理发挥实效的重要手段,也是当前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 影响会计管理体制的因素
2、1经济体制对会计管理体制的影响
经济体制决定着企业的行为,从而影响到会计体制的根本属性,因此,随着国家不同时期所处的经济环境改变,会计体制也应当随之进行调整,以求得到与经济发展相符的会计管理定位,从而作用于企业行为,成为国家对会计活动干预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命脉由国家一手把持,非公有制凤毛麟角,公有制的垄断局面使企业政企不分,与此同时,会计管理也采用集中式管理模式。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实施,市场经济体制也随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尽管公有制仍然占据了主体地位,但其他各种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合资经济的蓬勃发展,也盘活了我国的经济格局。企业从政府的管制下脱离出来,特别是在财务管理方面,实施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采取自主经营的方式来参与市场竞争,资金组成形式多种多样。由此可见,经济体制的变革势必会引起会计体制的转变,会计管理体制是始终与经济环境同步发展的。
2、2政治环境对会计管理体制的影响
会计管理体制的运行实质是一个政治管理的实施过程。会计管理体制的建立代表了国家的经济体制形式,而经济体制究其根本是国家政治要求的体现,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根本。因此,政治因素或多或少地在影响着会计管理体制的发展动向。经济是国家政权的保障基础,因此会计制度也通过经济影响作用于政治领域,同时政治上的环境变化也将会造成经济体制的改变。尽管现行的市场经济已经有效的实现了政企分离,但政治与会计体制却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较计划经济时期的政治主观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治导向,就可以看出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的视角在不断的转变,也促使企业管理行为随之改变。新的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政府发展规划的产物,诞生于政治前提下,配合我国建设有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理念,体现了政治影响经济,作用于会计管理的连锁式反映规律,因此会计管理体制的改变与执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行为的影响。
三、 共同治理机制下企业会计管理体制的完善对策
3、1财务委员会的完善
我国企业规模日渐壮大,所涉及的经营行为也日益复杂,企业管理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各部门通过各种委员会形式来集中管理,行使职能。财务委员会就是众多管理委员会的组成形式之一,主要负责企业的财务控制,对财务行为进行监督的指导。通过对财务部门职能的完善和权力的赋予,可以科学的制定财务政策与财务计划,进行合理的资本管理,对投资决策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3、2审计委员会的完善
审计委员会是财务行为的监督机构,通过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双效结合,评估风险,建立控制体系,发挥监督审计职能,是审计委员会的主要作用。因此,审计工作是企业健康运营的保障,是企业管理是否具有成效的定性评价。审计工作有效地监督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避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出现,采用积极的手段影响会计活动,为企业的会计管理提供强大的支撑平台。
3、3财务总监制度的完善
现行的财务总监制度是近年来新兴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中重要的组成环节,也是企业会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总监制度早期产生于国有企业内部,是政府职能的代名词,而后随着企业机制的转变,经济体制的转型,财务总监职能也发生了变化,更多的在股份制企业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财务总监制度的建立,使国有企业的财务监督状况得到改善,特别是国有控股公司中财务总监职能的发展更为具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管理体制的支持。
四、 结语
文章总结了我国经济体制特点与政治环境因素对会计管理体制的影响,揭示了未来我国企业内部管理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共同治理机制下企业会计管理体制的完善对策。从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状况出发,完善现有的会计管理体制,提高会计活动监督机制,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我国目前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目标,也是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参考文献:
在我国,研究公共财政问题是近年来的事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在我国是否适用,也成为广大财政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拟就公共财政的一些理论问题谈些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对公共财政概念的重新认识
讨论公共财政问题,首先必须弄清公共财政的概念。笔者认为:
(一)公共财政是与私人财务对应的概念,是对政府财政的客观要求
公共财政是与私人财务(财政)对应的概念,它是代表社会公共利益,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收支活动。这里的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是指广大民众的利益和需要。公共财政行为目的的社会公共性,是公共财政与私人财务的区别所在。从行为特征上看,公共财政是一种收入和支出活动,这构成公共财政与其他公共行为的本质区别。
显然,我们这里对公共财政概念的定义与传统说法有一定差异。按照传统观点,公共财政就是公共经济,就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行为,由于政府的职能主要是提供公共产品,因此,公共财政几乎成了政府的同义词,这显然是不准确的。在这里,我们将公共财政表述为一种代表社会公共利益,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进行的收支活动,是强调公共财政作为一种收支活动的行为寓意,也是突出公共财政作为政府实现公共利益和公共需求的一种工具和手段与政府本身在概念上的区别。
公共财政存在的基本前提是社会公共利益和这种利益的载体棗公共需要的存在,这是公共财政存在的一个必要条件,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公共财政作为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需要的实现手段存在的必要性。公共财政作为一种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其实施主体是一定时期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在国家和政府存在的条件下,主体的责任自然应该由国家和政府来承担。因此,国家财政必然是公共财政。
国家财政的社会公共性首先是由国家和政府的社会职责和功能决定的。国家及代表国家的政府是社会管理者,当然也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体现公共利益并使之得到实现,是国家和政府的一项最为重要的职责,因此,国家财政必须是公共财政。不体现和实现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的政府财政是不正常的和有缺陷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公共财政是对政府财政的一种客观要求。
(二)公共性是政府财政的一般性质
按照传统观点,公共财政是政府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行为,它的产生和存在是市场机制天然存在的缺陷使然,也就是说,由于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方面有一些自身无法弥补的缺陷,因而需要政府出面通过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来对市场缺陷加以弥补。显然,这里是将市场经济当作公共财政存在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的表现形式。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公共财政不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的特殊性质,而是政府财政的一般性质,因为体现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是政府财政的共同出发点和归属,不论任何社会形态的政府财政都是如此,在这里所不同的只是由生产力水平差异决定的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的层次,以及由生产关系决定的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的范围。
这里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即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政府财政涉足了大量私人财务的事务,它是否具有公共财政的性质,如有例外,如何解释公共性作为政府财政一般性质的论点。笔者认为,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政府财政仍然是公共财政。在这里,主要的问题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私人的个别需要被控制到了最狭小的范围内,相当部分个别需要被异化为公共需要,或者被采取了公共实现的形式,正是这种私人需要的个别性与其实现形式公共性的不协调,才导致了计划经济体制在提供私人产品,满足个别需要方面的低效率,这种低效率正好从另一角度说明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的公共属性。我们不能因为某种机制在操作上的不正常而否认机制本身的存在,同样的道理,我们也不能因为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代行了许多私人财务的职能而否认政府财政的公共财政性质。
(三)公共财政的意义在于对政府财政职能作了合理定位
之所以要强调政府财政的公共财政性质,是因为公共财政对政府财政作了合理定位,它明确了政府财政的职责范围和主要功能,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则将政府与市场配置资源的范围及其分工作了合理的划分。公共财政强调纳入政府财政范围的应该是具有公共利益和公共需要的事务,对那些私人利益和个别需要,政府只能为其正常实现提供外部条件,而不必直接参与其实现过程。因为私人利益和个别需要有其自身的实现机制,个人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使私人利益和个别需要的实现具备了充足的微观动力,因而政府不必直接介入其实现过程;同时,个别需要所体现出的千差万别的个体偏好,使政府不能直接参与其实现过程;此外,个别需要的实现完全可以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在个人之间进行,这种等价交换的过程一方面满足了购买者对商品物质形态的个别需要,另一方面则满足了售卖者对商品价值实现的追求。与此不同的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社会公共需要的满足很难按照等价交换原则来实现,其实现的责任只能主要由政府承担。可见,社会成员的个别需要的满足和实现不必也不能由政府财政来实现,而社会公共需要则应该主要通过政府渠道得到满足,政府财政实质上是为满足公共需要而存在的公共财政。公共财政界定了政府配置资源的范围,即政府财政直接配置资源的范围应该在公共需要的领域内,其意义在于对政府财政职能作了合理定位,它强调政府财政的社会公共性,并在概念上将政府财政与私人财务区别开来。
二、公共财政论与国家分配论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公共财政理论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公共财政论与在我国有广泛影响的国家分配论之间的分歧也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有些坚持国家分配论的人认为,公共财政否定了财政分配的国家主体性,是对政府财政职能范围的缩小和肢解。坚持公共财政论的人则将国家分配论当作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落后的、过时的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财政是公共财政,国家分配论已经不再适应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以上两种观点,笔者都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任何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它特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背景,社会科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更要受特定时期、特定社会条件的制约,因此,我们很难说什么理论是先进的,什么是落后的,只要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就值得去学习和研究,况且,国家分配论曾经在我国财政理论界有着最为广泛的影响,它对指导我国特定时期的财政实践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尽管它的一些用于指导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实践的管理原则和理论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但它的核心内涵棗摬普墓抑魈逍詳却仍然反映了财政活动的一般特性,因而并没有过时。这里必须澄清对国家分配论的两种误解:一是将传统理论当作国家分配论的全部;二是将国家分配论误解为由国家统揽一切分配的理论。其实,在传统体制时期产生的国家" 分配论的理论观点只是其在特定时期,根据特定的实践背景提出的理论,而不是国家分配论的全部,它也可以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国家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继续研究和提出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分配理论;国家分配论也不是由国家统揽一切分配的理论,它只是强调财政分配中的国家主体性和主导性,在这种主体性和主导性的基础上,国家分配的范围是由一定时期国家职能范围决定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国家分配论也没有过时。
在我们看来,国家分配论和公共财政论两者的主要观点并没有本质的分歧,不同的只是其强调的侧重点,比如国家分配论强调财政行为主体,公共财政论强调财政行为的目的和范围;国家分配论突出财政产生与国家产生的本质联系,公共财政则突出国家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与私人财务在活动范围和原则上的区别。在这种外在形式差异的背后,两者的基本立足点却是相近甚至是相同的。表现为,摬普之所以成为公共财政是因为它是一种代表公共利益、实现公共需要的财政活动,在国家存在的条件下,这种财政活动的主体当然只能是国家和政府,因为国家和政府是公共利益的当然代表,公共财政实质上是对政府财政职能的定位,是从另外的角度对国家财政的定义。可见,公共财政论也是以国家主体为基本立足点的,这一立足点构成公共财政论和国家分配论最本质、最关键的共同点。在这一共同的基本点上,公共财政并不会缩小国家财政的范围,也没有肢解政府财政的职能,因为政府财政职能范围的变化是围绕国家职能范围的变化而变化的,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一定时期的经济体制及由之决定的国家职能的大小,而不是公共财政本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将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承担的私人需要的实现归位于市场,使社会公共需要和个别需要都有其稳定的、更有效率的实现机制,并建立以弥补市场缺陷,为市场机制正常运作提供外部条件的公共财政运行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对政府职能转化的要求,也是对政府财政职能所作的合理定位,这并没有否定财政的国家主体性,也没有肢解政府财政,而是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范围及由之决定的公共需要的范围调整了传统体制下政府财政职能越位和缺位的状况,将政府财政的职责和功能规范在公共服务领域,使其更加合理和完整。
三、我国建立公共财政理论体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尊重不同社会条件下公共财政的特性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我国财政应该是一种公共财政的结论,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更应该重视政府财政的这种公共特性。对这种公共特性的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取得了很多科学反映公共财政运行一般规律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因而也是我们在研究公共财政理论时应该尽量去学习和借鉴的。但是,笔者不赞同目前学术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倾向,即过分强调不同时期、不同社会条件下公共财政理论的共性而忽视其特殊性的倾向。我们认为,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基础不同,公共财政理论所参照的实践基础也不相同,因而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以及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公共财政理论也会有一些差异。我国是一个正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较低,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尚不完善,市场机制也正在发育过程中,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互补关系和相应的机制也远未理顺和形成,由此决定了我国的公共财政理论研究应该体现自己的特点。那种过分强调公共财政理论的共性,忽视和否定其不同的实践基础,在理论研究上局限于对西方财政经济理论的简单传播,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模仿西方公共财政学是不可取的,也是十分有害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和借鉴西方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同时,本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精神,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实践基础,探讨和创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理论,并以此为我国的公共财政实践提供指导,这才是目前我国财政理论工作者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
(二)重视对转轨时期公共财政制度的研究
近年来,我国财政理论界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共财政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实践起点选择上的误区,即往往将目标体制作为理论研究的实践起点,按照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一般原理,设计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财政管理模式,并试图照搬这种模式去解决特殊体制时期的特殊问题,其结果当然收不到好的效果。我们认为,对目标体制下公共财政管理模式的理论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但它远不是当前公共财政理论研究任务的全部。目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这种转轨的实践是中国所特有的,转轨过程中的社会经济矛盾及其表现形式既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也不同于目标体制时期,具有很多特殊规律。因此,在旧的运行系统及其管理规则正逐渐失效,新的体系及其规则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特殊历史时期,政府财政应该实行怎样的管理模式,面对经济运行机制的某些特殊矛盾,政府财政应该采取怎样的政策,政府如何应用财政手段来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在建立目标体制的过程中政府财政如何发挥积极作用等等,这些实践问题是西方现成的公共财政理论所无法解决的,需要我们在理论上进行开创性的探索和研究,并形成有针对性的、系统的理论,为解决实践问题提供正确的指导。这就要求我们正确选择财政理论研究的实践起点,重视对转轨时期社会经济规律和公共财政规律的研究,使政府财政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三)重视对我国公共财政应用理论的研究
我国传统财政学研究重点更多地局限在对财政的产生和发展、财政的本质、职能和体系等基础理论问题上,过去形成的一些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流派也主要侧重于在以上基础理论问题上独树一帜,并没有形成与其基本理论相配套的应用理论体系,使财政学这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总带有一些抽象、空洞的色彩,削弱了其为解决实际问题所应有的作用。近年来这种现象有所改观,但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目前我们在财政应用理论研究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一是财政应用理论的研究仍然是零星分散,不成体系;二是财政应用理论的研究在时间上往往滞后于实践,缺乏必要的超前性,仅仅成为国家政策出台后一种撚皵性诠释;三是财政应用理论的研究往往侧重于对现行制度和体制的剖析,弱化了理论的创造性和客观性;四是财政应用理论的研究往往脱离中国的客观实际,在理论体系和政策措施上侧重于套用西方模式,使财政应用理论的成果缺乏针对性。以上财政应用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财政理论的正常发展,也成为我国财政改革往往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要求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今后对公共财政理论的研究中必须加强对社会经济实践有直接指导意义的应用理论的研究,使我国财政理论体系更加完善,也使我国财政理论研究能真正发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应有作用。
(四)实现我国公共财政理论的本土化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由于我国的经济管理模式在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化,因此,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管理理论和经验成为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问题在于,我们在对西方财政经济理论的学习和借鉴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盲目和盲从的非理性现象,将正常的学习和借鉴引入歧途。这里有两种倾向尤其应该摈弃:一是重传播,轻研究,在自己的理论著述中往往肆无忌惮地抄袭西方理论,这不但对理论研究没有意义,而且败坏了理论研究的风气;二是重" 形式,轻内容,仅仅将西方财政经济理论作为一种时尚,作为一种标榜自己学识的工具,不论是否有针对性,是否适用,盲目套用西方经济学的行文风格和表达方式,使一些理论著述文字晦涩难懂,甚至文理不通,让人不知所云。要使公共财政理论真正发挥其应有作用,必须强调其本土化问题,这是由公共财政理论作为社会科学理论的特点决定的。我们要广泛学习和吸收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但对这些理论的学习不是盲目的照搬照套,也不是从理论到理论的简单传播,更不是将西方理论当作一种装饰外表的花环。在这里,学习的目的是消化、吸收并为我所用;是与中国的实践结合起来,发展成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公共财政理论。我们强调公共财政理论的本土化,并不是对西方市场经济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的简单排斥,而是强调以我国的具体情况为理论研究的出发点,以解决我国的财政经济理论和实践问题为研究的目的,形成能体现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殊规律的公共财政理论体系和观点。
公共财政理论本土化首先是其实践基础的本土化,这一点在前面已多次强调,也就是说我们进行公共财政理论研究的实践基础不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财政经济实践,而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实现过程。我们的研究必须考虑中国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及其对公共财政的承受能力;考虑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发展变化趋势可能对公共财政制度带来的影响;考虑中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及由之决定的公共需求范围与西方国家的差异;考虑我国的政体及其决定的政府机构规模和结构;考虑中国特有的复杂的政企关系及其对公共财政体制形成和完善的影响等等。毫无疑问,实践基础的本土化,是公共财政理论本土化最重要的含义,是我们在公共财政理论研究中最应该重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