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文化内涵的意义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周易》之“中”内涵概述
《周易》讲“中”很多,“中”的表面意义是中间,然而就爻位来讲,它的含义首先指的是中位。《周易》说天人盈亏法则,是由阴阳六爻在时位中的展开而显现。原则上,“二”“五”居于中位,未达极顶。六爻构成的卦,分下(内)卦和上(外)卦,下卦正中间的“二”,上卦正中间的“五”,称为“中”“得中”。《周易》十分看重中与正,“正”指的是在六爻中,阳爻居奇数位,阴爻居偶数位,也就是说阳爻、阴爻居于各自应当的位置才可称为“正”。所以,只有阳爻、阴爻居于各自的位置并处于中位时,才可称为中正。“正”很重要,它强调的是阴阳各居其位,因此“中正”在《周易》看来,既是吉祥的,又是合乎天理的。但是,与“中”相比,显然“正”远不如“中”重要。在占卜中,即使不得“正位”,中位所代表的含义也往往是吉利的。譬如在乾卦中,它的第二爻位是阳爻居之,但由于其在中位,因此在占筮中依然是吉利的卦象,正如爻辞所云:“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可以说,对于《周易》之“中”的思想,《易传》可谓是做到了全面而深入地继承与发展。爻位的“中”“中正”常常在《易传》中作为一种解释卦辞和爻辞的方法,并通过阐述来说明“中”之所以被认为是天地人的根本道理所在。中正是天的属性,而人处于天地之中并且是其优秀代表,自然就具有与天同样的属性,所以天与人之间是相通的,也就有了那些圣人、大人。《易传》有“三极”的说法,即将每卦的六爻分为天、人、地三才,而人在位置上是居于中位的。这种说法,表明了人所处于天地间的位置,是自然的表现,更重要的是,这种排列方式彰显出人为天地的中心,即人是天地之间的根本,并由此论述了圣人、大人的与众不同,“天地设位,圣人成能”(《系辞传下》),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不外乎在于其能够遵循天地之道,做符合自己本职的事,所以才能完成其伟业。由此可见,中国人在处理天人关系的问题时,是十分看重人的主体地位的。除此之外,“中”在哲学上还被称之为“中道”。把“中”解释为正中之道,这在《易传》中是非常典型的。在这里,“中”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空间的概念,它主要指的是做事要处于正确的立场,要采取正确的方式,恰到好处。“中道”作为一种方法,追求的是不偏不倚,它的对立面就是极端、片面、过犹不及。在《周易》中,人们不难发现它十分强调一种“中”的状态,从而追求一种“中庸”的为人处事的原则和方式。这一点与儒家所言的“执中”“得中”“用中”等处中的思想内容十分一致,也正是如此,儒家从中获得启发,汲取营养,建立起了以“中庸”为核心的人生哲学。
二、“中和为美”的审美理想
在中国古代美学体系里,“中和”是其中不可或缺的范畴之一,也是后世许多美学理论的借鉴和发散的母体。可以说,“中和”这一美学范畴是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背景及文化土壤之中的,作为一个完整的美学范畴,《乐记》早就有所提出并加以阐释,更为深刻地探讨“中和”之美的文化之源却是《周易》。
《周易》十分强调中和之美。“和”字之用是有其确切内涵的。矛盾双方的“大和”状态又叫做“中”,所以“大和”又叫“中和”。在《周易》里,“中”被看成是“天下之大本”,这是因为天下是由祖先对大自然进行改造后才形成的具体社会,他们从大自然中获取了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所以这是一种自然的人化,也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显现,因此“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接着是“和”。“和”之所以被看作是“天下之达道”,是因为男女阴阳相交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开始,也是人伦与人生之美的象征。总的来说,人的本质除了体力和智力的外在表征之外,更重要的在于他们所特有的生命力,所以“和”也是人的本质的表现,而经由人创造出的新生命自然拥有了“和”之美。提及“和”,就不得不说“阴”与“阳”,二者也是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也正是因为“阴”与“阳”的和谐一致,才有效地推动了宇宙万物的统一,进一步形成了一种“阴阳相和”的中和之美。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两大基本概念和审美领域中两种最基础、最具典型性的美学风格,无论是“阳刚之美”还是“阴柔之美”,都是“中和美”和“变化美”的基础和来源,它们为“中和美”和“变化美”提供了滋养,使其拥有了别具特色的美学风格。
正如上文所言,“和”在《周易》中往往被认为是一种通过阴阳相交而形成的和谐状态。对于“和”这一状态的把握,人们在儒家、道家的许多思想中亦可窥见其身影,其同样将“和”看作为一种美学的范式并加以论证。在道家与儒家关于“和”的思想理论基础上,《易传》将中和之美的内涵和外延扩大化,不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上升发展为一种自然宇宙和人类社会的和谐统一的状态,即追求一种天与人的和谐之美。这一改变,不仅继承了儒家学派一直以来所强调的以“仁”为核心的中和之美,也包含了道家敬畏上天、敬畏自然的“崇道”思想。《易传》认为,自然万物有其自身的运动变化规律,而处于自然之中的人也有着属于人本身的生存规律,那么只要人的生存规律能够顺应自然的运动变化规律,人就能从中获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由此可知,中和之美不仅仅是一种审美范畴,更是指导人们运用正确有效的方法和行为准则淼鹘谌死嘧陨硪约叭擞肷缁帷⑷擞胱匀坏墓叵怠!昂汀笔且恢终苎В它的出发点以及落脚点始终在人,不论是日常生活人们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还是形而上的对于人生态度的把握。而关于人际关系的处理和对人生态度的把握是常见的世俗伦理主题,其核心就是要实现“和谐”,即如何践行一种“度”的哲学。所以,从社会审美心态上来说,这又是一种极具典型的代表。因此,中和之美不仅仅是一种哲学范畴的理解,还是审美理想的体现,更是伦理学中如何为人的崇高目标。
三、“中正之道”与人生
通过分析,人们可以得知《周易》是十分推崇中正之道的,这不仅是指导古人为人处事的一种行为准则,对当代人来说,也同样具有借鉴意义,是一种教会人们如何实现趋吉避凶、追求和谐生活的有效方法。有中正方能达到合和,而要达到中正合和就需要人们日常的言行当位,因此做到当位才能进而处顺。那么又该如何做到中正合和、当位处顺呢?这就需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善于抓准时机,懂得审时度势,不做于时不和的事情。
在《周易》中,人们不难发现中正之道是通过其卦爻辞显现出吉凶的方式来论述的。基本上《易传》在解释这些卦、爻为何是吉辞的时候,往往说明因为其位于中位,二者之间的关联可见一斑。自古以来,对于圆满结果的追求是人之常情的,而遵循中正之道是完成这种目标或实现这种心愿的必要条件。所谓“中正”,即凡事都恰到好处,既不超过也没有不及。而提到中正合和,自然少不了要讲到当位处顺。所谓“当位”,就是指每个人都要处在一个适当的位置上。而“处顺”就是在处理事情上顺畅有序,两者互为表里,缺一不可。下面主要就“当位”在具体为人处事中的体现来做具体分析。
首先,在具体的社会分工上,《周易》始终强调人应该在其位谋其事,认为每个人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才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作用。“君子以正位凝命”(《象传下・鼎》),就是这一思想内涵的反映。紧接着,“正位”后就要做到“位乎天位,以正中”,即把中正作为自己为人处事的一种行为准则,在本位上做到极致。就好比处于“天位”一样,即“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彖传上・需》)。所以对个人而言,这是一种高回报的结果,如果能做到便能从中获益良多;而从社会这一角度上来说,则是个人社会价值的最大化体现。最后,要落脚到个人的“当位”。一个和谐稳定、秩序井然的社会自然离不开每个人的支撑和角色参与。而在诸多的社会关系中,家庭关系又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众所周知,家庭关系包括了父子、兄弟姐妹以及夫妇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家道的内容,所以处理好这些方面的关系十分重要;又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道不正,社会自然算不得太平。反之,家道和谐,合乎正道,天下自然就有序祥和。由此可见,《周易》里一直强调的中正和合、当位处顺,本质上强调的还是时与位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人们要做到正确把握时机,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并且懂得认清自己的位置,做符合自身定位的事情。
中图分类号: H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3-0165-01
一、词义内涵的“联想意义”
语言,特别是词汇一直是人们记载重大历史事件和传播人类智慧的有效工具。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和千百代人的创造和积累,形成了错综复杂、丰富多彩的一个民族所特有的词义和语义体系。陈原曾指出:“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词汇,常常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词汇可以体现社会活动的深刻烙印,更能传达丰富的文化思想内涵。语言的各要素中,词汇作为最基本的要素,文化差异必然会体现在词汇层面上,对词汇的解释也必然能体现文化之间的差异。
邓炎昌和刘润清在《语言与文化》中提出了“词汇的隐含或附加意义”这一概念,而杰夫里・利奇(Geoffrey Leech)在他的著作《语义学》中,把词的意义划分为七种不同的类型:理性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主题意义。他把其中的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概括为“联想意义”。也就是说,他把词的意义大体上划分为理性意义和联想意义。在谈到理性意义和联想意义之间的区别时,他指出,理性意义是言语集团成员所共有的语言,即“共同体系”的一部分,联想意义则不那么稳定,可以因个人经历的不同而变化。
下面看一下利奇的“联想意义”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具体体现。
杰夫里・利奇认为,词汇的涵义是指:一个词语除了它的纯理性内容之外,凭借它所指的内容而具有的一种交际价值。例如,汉语的“狗”,在英语中有其对应词“dog”,但各自的内涵意义不是完全对应的。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把狗当作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因为他们很欣赏狗具有的那种对主人忠诚的品质。如,“Eve dog has his day.”(凡人都有得意的时候)," 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这些古老的谚语足以表达西方人赋予狗身上的内涵意义。然而,中国人会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狼心狗肺”,“狗血喷头”等,因为中国人把狗当作肮脏和卑鄙的典范。
如果一般语言所表达的是关于使用该语言的社会环境的意义,那么,这就是利奇所说的社会意义。以“money”为例,对于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人来说,金钱就是一切。因此,money具有一定的积极的社会意义。如:“He was born with a silver a spoon in his mouth.”(他出身于富有的家庭);“He is as sound as a dollar.”(他十分健康)等等。而对于中国人来说,“金钱”的社会意义一般是与消极、堕落的品质相联系的。因此,出现了“纸醉金迷”、“金尽情绝”、“金钱乃万恶之源”等谚语。
情感意义旨在表明语言如何反映讲话人的个人情感,包括他对听者和他所谈事物的态度。讲话者可以通过表达感情的词(“I love you.”我爱你)或者通过表达感情的词(“I agree with you.”我同意你的观点)来表达个人的情感或态度。讲话者也可以通过联想意义来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情感。这时候,情感意义是一种内含的、潜在的意义。由于联想意义一般来说是因人而异的,因此具有不同文化的人对同一词汇的情感意义不尽相同,因而就会产生跨文化交际时的误传或误解。
反映意义是通过与同一词语的另一意义的联想来传递的意义。也就是说,它是不同于词汇的字面意义但又与之相联系的引伸意义。“花”它不仅用来指称植物当中最美丽的部分,也可以用来指任何一种事物中最好或最完美的部分。在英语中有这样的说法:“the flower of the flock”(鸡群之鹤),甚至,在婚礼上,走在新娘前执花或撒花的女孩叫做“flower girl”(女花童)。在汉语中,“花”也给予人们美好、愉快的联想。如,“花好月圆”、“花团锦簇”等。但是,“花”在汉语当中有时也会给人们一种不愉快、不忠实、厌恶、趣味低等的联想。如,“花言巧语”、“花花公子”等。
通过经常与另一个词语同时出现的联想来传递的意义叫做词语的搭配意义。搭配意义必须与别的意义搭配在一起才能产生意义。在汉语中,“意思”是指语言、文字的意义、意图和思想内容等。英语中也有其对应词“meaning”,但是下面几句话中的“意思”的意义与“meaning”的意义却是貌合神离的:(1)这是一点小意思;(2)你真不够意思;(3)只不过是意思意思;(4)这真没意思。这些句子都是汉语中出现率很高的话语,“meaning”是没有这些意义的。外国人在学习汉语时,对“意思”这么多不同的搭配意义会感到茫然,不知所云。社会文化意义和修辞联想色彩多半与民族文化有关。这一切语义都作为该民族集体的思想成果而巩固在语言单位之中,因此离开民族文化背景就难以准确理解语言单位的涵义。
二、“联想意义”在实现跨文化交流中的意义
从联想意义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具体体现,可以看出英汉词语对于事物的概括不尽一致,包孕的语义内涵不同,影响着它们的对应关系。这一现象也可以通过语义分析方法得到较为满意的说明。词语的意义可以分解为语义成分,即构成词的语义的基本单位,是表示范畴意义和区别性特征的要素。英汉对应词各自所含的语义成分,在数量和性质上往往不尽相同,因而造成意义对应的偏差。
从语域方面来看,词语的语域涉及词语的使用和使用者。有关语域的信息有利于理解词语运用的适切性,是词语意义的一个主要因素。语域有书面与口头、正式与非正式、礼貌与粗俗之分,也有英与美、男女老少、俚语、交际意图变化之别。同是表示“警察”这一指称意义,law officer带有客气的口气,cop多含贬义,policeman则为中性词语,一律标以“警察”就不够贴切。
由于英汉语在意义上存在着非完全对应关系,词的理据(motivation)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变得模糊。词的理据指的是事物和现象获得名称的依据,说明词义与事物或现象的命名之间的关系。从历时的角度来看,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词的理据可能丧失或者变得模糊,在现代英语中,有些词变成无理据或者难以找出理据。那么,从共时的角度来看,词的理据也会在跨文化交际中变得模糊。词语的文化烙印是普遍的,这种烙印深浅不一,因而对应词的选择要有分寸。
三、注意掌握目的语文化背景
世界上的语言形式千差万别,这就导致了各个民族在认识、思想及世界观上的不同。这样,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在概念上就出现了文化和所指意义的不对应,不重叠,交叉甚至冲突的情况。这时,跨文化就可能出现困难。因此,在跨文化中,必须特别注意反映民族文化的词语(culture-bound words)。
要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减少或避免文化冲突,就必须弄清词语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其词义内涵。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取向,可以帮助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预测和解释外民族交际者的言语行为,尽可能减少误传或误解。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输入与所学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提高语言使用者正确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反过来,一个词语在不同语言里所具有的不同的联想意义又可以反映出不同民族文化的特点。这些带有感彩的形象生动的联想,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是了解目的语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58.
一、“基本文化权益”的内涵
“文化权益”是近年来热度逐年走高的一个词语,十七大报告首提“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文化权益进入执政党的政治纲领,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更将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列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基本文化权益”?与“文化权利”有什么区别?目前,不少人对“文化权利”与“基本文化权益”是不加区分的。本人认为这是不妥的。两个概念具有重合的地方,但不是等同的。理清“基本文化权益”的内涵、外延,无论对学习理解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文化建设理论,还是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实践,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文化权利”是与经济权利、政治权利相并列的人的基本权利,属于人权范畴。1948年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规定:“人人有权自由参加社会的文化生活,享受艺术,并分享科学进步及其产生的福利”,“人人对由于他所创作的任何科学、文学或美术作品而产生的精神的和物质的利益,有享受保护的权利”。1966年第21届联合国大会又通过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家公约》,这就在世界范围内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公民的文化权利。概括讲,文化权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二是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三是进行文化创造的权利,四是文化成果受保护的权利。
“基本文化权益”是我们党在现时期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要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从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出,“基本文化权益”是有其特定涵义的。
在范围上,“基本文化权益”具体包含“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赏”(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几项,与文化权利前两项(即“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相重合,但不包含后两项(“进行文化创造的权利”、“文化成果受保护的权利”)。可见,“基本文化权益”属于文化权利的下位概念,涵盖的范围小于文化权利。
“基本文化权益”较之“文化权利”,具有如下特性:
1、基本性(或基础性)。“基本文化权益”突出的是公民“最基本”的文化权利,是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所必然涵盖的权利,是为维持基本的社会正义所必须提供给每个公民的权益。可见,“基本文化权益”是与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等一样,处于同等基础性地位的,是同属于“民生”范畴的。
2、福利性。“基本文化权益”的实现,主要由公共财政负担、以政府为主体提供。通过财政保障,以政府购买、补贴、配送、组织等方式,向广大群众提供免费的或优惠的产品、服务。例如设立广播电台、电视台、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站)、影剧院、组织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等。
3、均等性。“基本文化权益”基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属于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因此,每个公民在权利的享有上必然要求平等、普惠。要求做到社会成员不分地域、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分老幼、不分身份高低贵贱,都可以无差别地享有同样的文化权益,享受水平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对于农民、城市下岗人员、退休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也应当有针对性的措施和特别的服务,保证他们享有与其他群体同等的文化权益。
4、保障性。“基本文化权益”是由政府保障的文化权利。建立以公共财政为支撑、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是各级政府的职责。
5、时代性。“基本文化权益”的范围,是随着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而变化着的。在现阶段,“基本文化权益”的范围包含“看”“听”“读”“赏”“参”等,当国家的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可能会有新的、更多的内容纳入“基本文化权益”,公民的文化福利会更加丰富。
二、提出“基本文化权益”概念的意义
1、深化了文化权利理论认识。提出“基本文化权益”概念,区别了“基本”文化权利与“非基本”文化权利。通常人们的对文化权利的共识、也即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家公约》中概括文化权利,包含享受文化成果权、参与文化活动权、进行文化创造权、文化成果受保护权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权利,都属于人的基本权利,但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对这些权利享用的情况是有区别的,有些权利是人人必须享用的,犹如吃饭、睡觉之于人不可或缺,如读书看报、看电视等,属于满足人的最基本精神生活需求。有些权利则并非所有人实际享用,在现实生活中实际上只有一部分人享用,如写小说、拍电影、演戏、跳舞等文化活动,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化成果受保护的权利需求等。可见,文化权利中,既包含不因地域、性别、年龄、身份,老幼、贵贱而差别的、人人需要实际享用的文化权利,也包含因人的才能、特长、成果而异的、并非人人需要实际享用的文化权利。以“基本文化权益”的概念区别之,使得我们在理论上更加深化,在实践上更加容易操作。
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它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任何语言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其产生的社会文化环境,语言是文化的反映,文化也反映着语言,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彼此不可分割[1](P5-6)。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要素,反映着语言的发展状况,承载着文化的信息[2](P21-22)。美国社会语言学家C・恩伯曾说过,“一个社会的语言能反映与其相对应的文化,其方式之一则表现在词语内容或词汇上”[3]。因此,对于词汇学习与使用者来说,不但要掌握它的字面意义,更要了解其丰富的文化意义。母语相同的人,由于民族文化行为与模式一样,对于某个词的文化意义不需要别人言明也能理解。但是他们在学习和使用另一种语言词汇时,即使一个很普通的词,因为不了解其文化背景,也很难认识它的联想意义[4]。由此可见,研究不同语言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对于语言的教学、学习和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在与动物的接触中经过长期的驯化、使用与观察,创造了丰富的、形象的、直观的及独具文化特征的动物语汇,因此,探讨动物语汇的文化内涵,更有助于对其他词汇文化内涵的理解。
一、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产生
词汇意义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也受到人们所属群体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词汇意义常常有三个层次[4-5]:指称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又称外延意义(denotation),指词与客观或虚拟世界中的现象相联系的那一部分意义,即词的基本意义或字面意义;内涵意义(connotation),表示人们对该词所指的事物所具有的感情和所持的态度,内涵意义含有感彩;文化意义(cultural meaning),指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赋予词汇的附加意义和引申意义。在历史的长河中,动物是人类古老而永恒的朋友,从猎物、家畜、观赏动物到宠物,动物词汇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人类对动物的认识也越来越多。在许多的神话故事里,动物还被拟人化了,人们把他们的感觉和情感,甚至一些事件及自然现象都与各种动物联系在一起,而这些动物被认为是像人一样代表不同性格。在人们看来,动物已经成为一种象征,而这种象征也反映在了语言里,在这一过程中,动物词汇逐渐在语言中也有了自己的涵义[3]。对同一民族来说,往往对于某种动物产生相类似的认识,会对一些动物名称产生相类似的联想,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和一代代人的创造和积累,就形成了独具本族社会文化特征的丰富动物词汇和相对应的语义体系。但是各民族由于地域文化、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往往对同一动物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所以,动物词的文化意义是指它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而产生的意义,这种文化是社会赋予词语的引申义、隐喻义、借代义、联想义、象征义、感彩、语体色彩以及特有的含义[6]。
二、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分析
为了更好地分析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本文选取一些与传统文化或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典型动物词汇,如龙、虎、狮、鹰、狗、马、牛等为代表,来探讨汉英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及原因[4,6-8]。
1.龙
龙在我国传说中是一种神异动物,它集蛇、鸟、马、鹿、鱼、鹰等八种动物于一身,因而它具有能上天、入地,在陆上走、水里游、空中飞的本领。对中国人来说,龙是神圣的象征,它一直以来被看作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叫自己是“龙的传人”,中国的封建君主被称为“真龙天子”,穿着“龙袍”,住在以龙为装饰物的宫殿里。因此,在汉语中有关龙的成语大多都是褒扬之词,例如:“龙腾虎跃”、“生龙活虎”、“龙凤呈祥”、“龙飞凤舞”、“望子成龙”等。英语里的dragon和汉语里的龙一样都是人们假想的动物,但却有着不同的涵义。在Webster’s Encyclopedic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韦伯斯特大百科全书辞典》)中,龙(dragon)被解释为“a fulgurous monster variously represented,generally as a huge,winged reptile with crested head and terrible claws and teeth and spouting fire”。许多中国人都会“望子成龙”,但它的字面翻译“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 dragon”,对英语国家的人来讲是非常荒谬的,因为在他们的印象里dragon是一种嘴里喷火、有三至九个头的邪恶的妖怪。龙在西方文化中是邪恶的象征,在Bible(《圣经》)中,上帝把Satan(撒旦)称为“the great dragon”,因此龙在西方文化中给人的联想与东方截然相反,现代英语中用dragon喻人常包含贬义,如果把一个女人叫做dragon,意思是她很凶猛,令人讨厌。
2.虎和狮
对于最大的猫科动物之一,身上长着漂亮的条纹的虎,中国人是非常熟悉的。人们认为老虎体格健壮、性格勇敢,因此常用“虎头虎脑”来形容一个男孩身体健康结实。老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王者、威猛力量的象征,同时中国人也认为它代表着尊严、高贵,因为老虎被称作是“兽中之王”。“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就是说明老虎王者地位的,汉语中常用虎来形容威猛用武和雄心胆量等,诸如“虎将”、“虎威”、“卧虎藏龙”、“如虎添翼”、“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龙行虎步”、“猛虎添翼”、“虎背熊腰”、“虎啸风生”、“将门虎子”、“麟角虎翅”等。英语国家的人和中国人都认为老虎代表着凶猛,但是,狮子也是最大的猫科动物之一,在许多西方神话故事里,狮子是百兽之王,在英语中百兽之王不是老虎而是狮子,Collins Cobuild English Dictionary将“lion”一词解说为“a person or a country that is considered to be strong and powerful,and which other people respect or fear”,如the lion’s share(狮子的一份最大的一份),regal as a lion(狮子般庄严),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太岁头上动土)等,绝大多数英语国家的人们认为狮子代表着高贵和权利。因此,人们用狮来形容一个人或国家强大有力,让人感到尊敬或恐惧。例如“the British Lion”就是英国的别称,“Lion”用来指国王查理一世。
3.鹰
鹰是一种掠食鸟类。由于它凶残的本性,中国人经常把它和邪恶、凶残的人联系在一起。比如“鹰犬”就是指被雇佣来的像猎鹰和猎犬一样的暴徒,“鹰鼻鹞眼”用来描述一个人长着鹰勾鼻、秃鹫眼,一副阴险残暴的样子。在西方文化中鹰代表无畏和力量,它是美国的国鸟,秃头鹰则是美国民族的象征,美国人称勇敢的战斗机飞行员为鹰。
4.狗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狗是一种另人讨厌的动物。由于汉民族对“狗”这一动物的思维定势和联想习惯,汉语的“狗”在直指意义的基础上粘附上了明显的汉民族文化心理色彩,蕴含着国俗语义:“狗”从头到脚,从里到外,浑身上下一无是处。凡与“狗”组成的词语也往往给人“卑贱恶劣”等的联想,在大多数汉语词语里狗都有贬损之义,比如“狗头军师”、“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狗血喷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丧家之犬”、“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狗腿子”等。然而,狗在英语民族里却是一种爱畜、宠物,常作“忠诚的人类朋友”的同义语。在英美等国,许多人爱狗如命,有的人没有子女,便拿狗来代替,他们的狗能得到相当多的“优待”,如为狗立户口,买食品、玩具,甚至还有人买墓地,社会上有专门为狗服务的机构,如宠物商店、餐馆、诊所、美容院、旅社等,爱狗已成为他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英语中有这样的短语,如:luck dog(幸运儿),doglike(忠实于主人的),top dog(最重要的人物),big dog(大亨、要人),clever dog(聪明的孩子),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old dog(行家),Every dog has its own day.(凡人皆有得意时)。
5.马和牛
马是中西方国家人们都非常熟悉的动物。在汉语中关于马的词汇不少,而且多用来表达美好的意思,比如古人常用“千里马”来称呼杰出的人才。千里马在古代又被称为“骥”,所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说人老却壮心不已的杰出之士;“驹”指幼马,汉语中的“千里驹”指年轻少壮的杰出人才;“黑马”指竞赛中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的获胜者。还有一些关于马的成语,如“一马当先”、“千军万马”、“天马行空”、“汗马功劳”、“老马识途”、“车水马龙”、“马到成功”、“龙马精神”等。许多英语国家都起源于游牧民族,马在其历史上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历史上英国人嗜好马,马的使用频率很高,当然就有许多与马有关的说法。如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本末倒置),get straight from the horse mouth(据可靠信息)。horse也可用来喻指身体强壮的人,如as strong as a horse。中国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牛是农民的主要耕作工具之一,所以牛在汉语中使用的频率非常高。在汉语中,关于牛的词语也不少,如“牛力气”、“牛脾气”、“执牛耳”、“初生牛犊”、“牛刀小试”、“牛高马大”、“牛角书生”、“老牛舐犊”。然而,由于牛毕竟是人驯化劳作的动物,所以又有“老黄牛”,用以指代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人。而如今“牛”字又可表示神气、有派头、棒极了等意义,活跃在现代口语中。英语中的bull常用以喻指“健壮的汉子”、“彪形大汉”,英美人常用a bull in the china shop来形容举止粗鲁、行为莽撞、招惹麻烦的粗人。
三、结语
通过上述对汉英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比较,可看出要很好地学习与使用某些词汇,必须要对其深层的文化内涵作全面的了解。对词汇深层的文化内涵不解或误解,极有可能造成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甚至会造成交际失败[4]。因此,只有将词汇置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我们才能真正地提高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才能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李瑞华.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王丽.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不对等及翻译策略[J].考试周刊,2008,(35):224-225.
[4]张继红.从词汇的内涵意义看英汉文化差异[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3):102-103.
[5]郑帅.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理解与处理[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9(7):105-106.
一.我国节假日的发展轨迹
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与它的环境密不可分,国家规章制度的实行也肯定与它的政治、经济密切相关。五一、十一长假就是在1992—1998年我国宏观经济陷入了经济增长与消费疲软的困境,消费与生产的矛盾日益激化的背景下产生的。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从1999年五一、十一长假正式开始。于是人们利用长假,纷纷出游。当时人们纷纷用“井喷”来形容这种突如其来的旅游大潮。摩肩接踵的旅游人群,让所有的旅游热点地区的景区、宾馆、交通、餐饮等价格成倍上涨。从那时开始,人们发现原来长假蕴藏着这么多的“黄金”,媒体用“钵满盆满”来形容商家的收获。于是五一、十一长假被人们称为“黄金周”。黄金周成了商家创利的重要时机之一。十年来“黄金周”确实完成了最初的使命:刺激了消费,拉动了需求。
新事物固然有其强大的生命力,但随着环境的改变、社会的日新月异,新事物逐渐会丧失其原有的优势,那它就会面临淘汰或被改良的问题。另外黄金周的弊端也日渐显现。当“黄金周”演变成消费热潮之后大量的消费需求在短短的几天之内被释放。而生产过程需要一定的调整周期。从而导致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在黄金周期间供不应求的刺激下,社会上更多的资源被调配于应对黄金周的需求,当黄金周的消费热潮过后,整个市场出现了消费低潮,间接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状态。另外,由黄金周引起的交通拥堵、景点爆满等负面影响,使黄金周逐渐褪尽原有光环。从最初的全民狂热,到随后的大面积疑惑,每个黄金周过后,都给我们流下来太多的思考。黄金周正是在这样的追问、分析、质疑下不断发展。
当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在家度过“黄金周”,或在此期间探亲访友时,由“黄金周”引起的争议愈演愈烈了。从第一个黄金周开始,黄金周就是以旅游为其特征,将近十年的“黄金周”经历,催生了一个旅游时代。当大对数人的黄金周被习惯冠以“旅游”的名义时,很多人对“黄金周”期间在家休息反而不习惯了,反而觉得“黄金周”已经没有意义了。其实黄金周为何不是休闲的黄金周、探亲的黄金周,度假的黄金周呢。终于,在种种压力和非议下,五一黄金周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由清明、五一、端午等几个小长假代替,但是十一的黄金周依然存在。
二.节假日的经济意义与文化内涵的博弈
众所周知,十月一日本应是举国同庆日子,但是人们过度关注“黄金周”的经济利益,整个社会冲刺着黄金周到底能给社会带来多大收益、给商家带来多少回报的金钱的诱惑之下,忽视了它的文化内涵。虽然十一不像清明节、中秋节那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国庆节也是中国人民值得留恋、祝贺的日子。提到十一长假,我们想到的是黄金周,想到的是经济利益。但是这种文化意义却逐渐被我们淡忘了。另外黄金周本应是老百姓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之后休息娱乐的时间,可是各个商家对待它的态度远比老百姓热衷的多。它被老百姓称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在旅游景点、交通等面临强大压力情况下,现在大多数人选择在家渡过黄金周,未免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十年后的今天,国内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我们更应该淡化“黄金周”的经济意义,更加关注它的文化内涵。转变休闲娱乐的实施模式,将老百姓的休闲娱乐放在首位。
1980年在菲律宾马尼拉世界旅游会议上通过的《马尼拉宣言》指出“人必须享有积极的休息、假日,必须享有在人本身所需要的闲暇及娱乐时间内自由旅行的权利”。使用闲暇时间的权利,特别是由于工作权利而带来的度假、旅行和旅游自由的权利为《世界人权宣言》及许多国家的法律视为为实现人类自身价值的一个方面。对社会而言,每个社会有义务赋予其公民最为实际的、有效的、毫无歧视的权利。
我国的黄金周实施这么多年来,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形成了一个真正的盛大节日。每次黄金周来临的前夕,人们就开始盘算着如何利用这个长假来做自己想做而没时间做的事情。比如远在他乡就读或工作的孩子回家探望自己的父母、学习、进修、考各类证照、聚会购物等等。当今的工作节奏非常快,大多的工薪阶层都没能有时间好好的休闲放松一下,所以黄金周的长假就是这些工薪族彻底放松自已、好好娱乐、休闲的最佳机会。虽然每次黄金周后,人们都说好累好辛苦、在家没意思等等,但谁不期盼有这种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时光呢?确确实实地说,黄金周已成了国人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么多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了黄金周这样一个长假。
有些人称,随着带薪休假制度的逐步实行,黄金周会自行消失。但是由于我国劳动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带薪休假制度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却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是难以做到的,尤其在民营企业。因此如果完全取消黄金周,会极大地影响人们的休闲娱乐生活,不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三.淡化节假日旅游的经济意义,提升其文化内涵
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一下黄金周的经济意义,而把它过渡到旅游文化内涵上来呢?其实,黄金周为何不能看成是一个新的文化现象呢?黄金周体现了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反映了一种文化现象的追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认识,这是中国整个社会的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其次,不论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多么现实、重要,都不会也不可能是各国作出鼓励发展旅游业的决策的唯一标准。度假的权利,公民熟悉自己周围环境的机会,更深刻地了解国民性及把每个人与其同胞联系在一起的凝聚力、文化和民族归属感,才是人们真正应该追求的目标。实际上黄金周假日的产生和发展也改善了中国总体的国际形象。外国人老是说中国没有人权,《国际政治权利公约》写着度假作为人权的存在,中国也签署了这项公约。所以,黄金周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国际形象的一种提升,中国在逐步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把人们认为黄金周是经济的黄金周转变到是休闲的黄金周、度假的黄金周观念上来,恐怕需要政府、旅游企业以及公众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应该通过法律、法规制度来保障公民的休假权利,制定一系列的法律进行保障人民的休假权利,使企业意识到给予工作人员正常的休假权是企业一项基本义务。 政府推行奖励旅游制度,如日本为了推行企业奖励旅游制度,也是作为扩大内需的一种措施,规定企业组织奖励旅游其中有一部分费用可以计入成本这等于是政府出钱来办奖励旅游。加大鼓励对旅游基础理论研究的力度,从理论上解决旅游者的本质属性,理清旅游、休闲和旅游休闲等一系列基本概念。扩大对黄金周文化意义的宣传,打造中国旅游的黄金周文化品牌,使黄金周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兼具的休闲假期,使黄金周逐步成为中国人团聚、休闲、出行、购物的一个“新民俗”。
其次,旅游企业应该分时推出具有不同特色的旅游产品,能够吸引旅游者在不同的时间参观旅游景点。开发乡村休闲旅游、工业旅游等多种旅游模式,把旅游业从一般观光的旅游景区中分流出来。企业应该落实奖励旅游制度,因为他可以提高企业自身的凝聚力,培育团队精神,也有一种广告效应。另外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互帮互助,共同应对黄金周期间的旅游问题。
最后,社会公众应该有一种理性的休假意识。首先应该认识到黄金周是我们的正当休假权利神圣不可侵犯。至于休假的方式,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包括探亲、访友、购物。而旅游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如果有意愿旅游,应该及时了解黄金周期间的旅游信息,为了提高旅游旅游质量,自觉避开旅游高峰期。
旅游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权利,是社会进步和繁荣的标志。因此,对待黄金周,我们应该从对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过于关注转到更加重视黄金周的文化内涵上来。那样我们才能全面地看待黄金周,才能正确地对待它所产生的各种社会现象。
一.我国节假日的发展轨迹
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与它的环境密不可分,国家规章制度的实行也肯定与它的政治、经济密切相关。五一、十一长假就是在1992—1998年我国宏观经济陷入了经济增长与消费疲软的困境,消费与生产的矛盾日益激化的背景下产生的。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从1999年五一、十一长假正式开始。于是人们利用长假,纷纷出游。当时人们纷纷用“井喷”来形容这种突如其来的旅游大潮。摩肩接踵的旅游人群,让所有的旅游热点地区的景区、宾馆、交通、餐饮等价格成倍上涨。从那时开始,人们发现原来长假蕴藏着这么多的“黄金”,媒体用“钵满盆满”来形容商家的收获。于是五一、十一长假被人们称为“黄金周”。黄金周成了商家创利的重要时机之一。十年来“黄金周”确实完成了最初的使命:刺激了消费,拉动了需求。
新事物固然有其强大的生命力,但随着环境的改变、社会的日新月异,新事物逐渐会丧失其原有的优势,那它就会面临淘汰或被改良的问题。另外黄金周的弊端也日渐显现。当“黄金周”演变成消费热潮之后大量的消费需求在短短的几天之内被释放。而生产过程需要一定的调整周期。从而导致市场上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在黄金周期间供不应求的刺激下,社会上更多的资源被调配于应对黄金周的需求,当黄金周的消费热潮过后,整个市场出现了消费低潮,间接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状态。另外,由黄金周引起的交通拥堵、景点爆满等负面影响,使黄金周逐渐褪尽原有光环。从最初的全民狂热,到随后的大面积疑惑,每个黄金周过后,都给我们流下来太多的思考。黄金周正是在这样的追问、分析、质疑下不断发展。
当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在家度过“黄金周”,或在此期间探亲访友时,由“黄金周”引起的争议愈演愈烈了。从第一个黄金周开始,黄金周就是以旅游为其特征,将近十年的“黄金周”经历,催生了一个旅游时代。当大对数人的黄金周被习惯冠以“旅游”的名义时,很多人对“黄金周”期间在家休息反而不习惯了,反而觉得“黄金周”已经没有意义了。其实黄金周为何不是休闲的黄金周、探亲的黄金周,度假的黄金周呢。终于,在种种压力和非议下,五一黄金周取消,取而代之的是由清明、五一、端午等几个小长假代替,但是十一的黄金周依然存在。
二.节假日的经济意义与文化内涵的博弈
众所周知,十月一日本应是举国同庆日子,但是人们过度关注“黄金周”的经济利益,整个社会冲刺着黄金周到底能给社会带来多大收益、给商家带来多少回报的金钱的诱惑之下,忽视了它的文化内涵。虽然十一不像清明节、中秋节那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国庆节也是中国人民值得留恋、祝贺的日子。提到十一长假,我们想到的是黄金周,想到的是经济利益。但是这种文化意义却逐渐被我们淡忘了。另外黄金周本应是老百姓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之后休息娱乐的时间,可是各个商家对待它的态度远比老百姓热衷的多。它被老百姓称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在旅游景点、交通等面临强大压力情况下,现在大多数人选择在家渡过黄金周,未免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十年后的今天,国内的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我们更应该淡化“黄金周”的经济意义,更加关注它的文化内涵。转变休闲娱乐的实施模式,将老百姓的休闲娱乐放在首位。
1980年在菲律宾马尼拉世界旅游会议上通过的《马尼拉宣言》指出“人必须享有积极的休息、假日,必须享有在人本身所需要的闲暇及娱乐时间内自由旅行的权利”。使用闲暇时间的权利,特别是由于工作权利而带来的度假、旅行和旅游自由的权利为《世界人权宣言》及许多国家的法律视为为实现人类自身价值的一个方面。对社会而言,每个社会有义务赋予其公民最为实际的、有效的、毫无歧视的权利。
我国的黄金周实施这么多年来,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形成了一个真正的盛大节日。每次黄金周来临的前夕,人们就开始盘算着如何利用这个长假来做自己想做而没时间做的事情。比如远在他乡就读或工作的孩子回家探望自己的父母、学习、进修、考各类证照、聚会购物等等。当今的工作节奏非常快,大多的工薪阶层都没能有时间好好的休闲放松一下,所以黄金周的长假就是这些工薪族彻底放松自已、好好娱乐、休闲的最佳机会。虽然每次黄金周后,人们都说好累好辛苦、在家没意思等等,但谁不期盼有这种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时光呢?确确实实地说,黄金周已成了国人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么多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了黄金周这样一个长假。
有些人称,随着带薪休假制度的逐步实行,黄金周会自行消失。但是由于我国劳动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带薪休假制度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却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是难以做到的,尤其在民营企业。因此如果完全取消黄金周,会极大地影响人们的休闲娱乐生活,不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三.淡化节假日旅游的经济意义,提升其文化内涵
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一下黄金周的经济意义,而把它过渡到旅游文化内涵上来呢?其实,黄金周为何不能看成是一个新的文化现象呢?黄金周体现了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反映了一种文化现象的追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认识,这是中国整个社会的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其次,不论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多么现实、重要,都不会也不可能是各国作出鼓励发展旅游业的决策的唯一标准。度假的权利,公民熟悉自己周围环境的机会,更深刻地了解国民性及把每个人与其同胞联系在一起的凝聚力、文化和民族归属感,才是人们真正应该追求的目标。实际上黄金周假日的产生和发展也改善了中国总体的国际形象。外国人老是说中国没有人权,《国际政治权利公约》写着度假作为人权的存在,中国也签署了这项公约。所以,黄金周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国际形象的一种提升,中国在逐步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把人们认为黄金周是经济的黄金周转变到是休闲的黄金周、度假的黄金周观念上来,恐怕需要政府、旅游企业以及公众的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应该通过法律、法规制度来保障公民的休假权利,制定一系列的法律进行保障人民的休假权利,使企业意识到给予工作人员正常的休假权是企业一项基本义务。 政府推行奖励旅游制度,如日本为了推行企业奖励旅游制度,也是作为扩大内需的一种措施,规定企业组织奖励旅游其中有一部分费用可以计入成本这等于是政府出钱来办奖励旅游。加大鼓励对旅游基础理论研究的力度,从理论上解决旅游者的本质属性,理清旅游、休闲和旅游休闲等一系列基本概念。扩大对黄金周文化意义的宣传,打造中国旅游的黄金周文化品牌,使黄金周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兼具的休闲假期,使黄金周逐步成为中国人团聚、休闲、出行、购物的一个“新民俗”。
其次,旅游企业应该分时推出具有不同特色的旅游产品,能够吸引旅游者在不同的时间参观旅游景点。开发乡村休闲旅游、工业旅游等多种旅游模式,把旅游业从一般观光的旅游景区中分流出来。企业应该落实奖励旅游制度,因为他可以提高企业自身的凝聚力,培育团队精神,也有一种广告效应。另外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互帮互助,共同应对黄金周期间的旅游问题。
最后,社会公众应该有一种理性的休假意识。首先应该认识到黄金周是我们的正当休假权利神圣不可侵犯。至于休假的方式,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包括探亲、访友、购物。而旅游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如果有意愿旅游,应该及时了解黄金周期间的旅游信息,为了提高旅游旅游质量,自觉避开旅游高峰期。
旅游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权利,是社会进步和繁荣的标志。因此,对待黄金周,我们应该从对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过于关注转到更加重视黄金周的文化内涵上来。那样我们才能全面地看待黄金周,才能正确地对待它所产生的各种社会现象。
色彩的物理属性是一种视觉效果,因为人类在生物机制上的共性,色彩及其表达理论上应无质的区别。所谓色彩语言就是除其物理属性指涉外,相应表达还拥有内涵信息传递出来。英、汉这两种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中,色彩词更是不胜枚举。
一、相同的色彩,不同的文化
色彩词的产生和使用与一定的民族及其历史相联系,不同的民族由于生活习惯、地域环境和文化传统差异,在指涉事物的客观颜色属性外,人们惯于按自己的倾向赋予色彩词汇相应的民族文化内涵,也就产生了色彩词汇在内涵意义上的民族特异性和文化特异性。
二、英汉文化中的基本色彩词汇内涵
英、汉在色彩的分类上具有极大共性,汉语有赤、橙、黄、绿、蓝、青、紫,英语也有red,white,black,green,yellow,blue,purple,gray,brown相对应。受风俗民情、逻辑思维、等影响,对不同民族而言,即使在视觉上有相同的指涉,而心理上色彩引发的联想和象征意义也不尽相同,进而造成不同文化中色彩词汇背后千差万别的文化内涵。因此,色彩词汇与其他言语表述一样,是内涵丰富的文化负载词。不同民族给色彩赋予了不同的内涵,英汉两种语言亦然。下文以六种色彩为例来对比和彰显两种语言中主要色彩词汇文化内涵的异同。
1.红色
中国自古崇尚红色,红色含“喜庆、热烈、激动”之意,常与庆典以及其他欢庆场合相关。传统婚礼上用红喜字、红蜡烛、红盖头,以增喜庆气氛,让人联想到婚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英语有类似认知,如英语中有red-letter day一说,只要指圣诞节之类的重要节日,而在西方日历上也用红色标识此类日期。此外还有to paint the town red,指狂欢作乐之意; roll out the red carpet for sb. 或give sb. a red carpet welcome 指隆重、热烈欢迎某人。
此外,红色在英汉中的文化内涵也存在差异性。汉语中红色乃“嫉妒”之色,有“嫉妒眼红”或“红眼病”的意思;英语中red也多指涉贬义,是暴力、革命、死亡的象征。西班牙有斗牛传统,斗牛士手持红布激怒狂牛。相对应这一西方文化,英文中like a red rag to a bull用来指能激起愤怒的事物。
2.黄色
起源于农业闭合文化的汉民族尊崇大地,故汉文化自古以黄色为尊。《说文解字》中有一说法:“黄,地之色也。”故黄色也被君王所推崇,称为帝王色。而西方不同,紫色(purple)才是皇室御用色彩,英文中若指出身显贵,常用“He was born to the purple”加以表述。
英语的yellow可表胆小、卑鄙之意,如yellow dog(可鄙的人), yellow livered和yellow belly(胆小鬼),yellow looks(尖酸多疑的神情)。
3.绿色
英汉两种文化对绿色的感知有极大的相似,它们均将绿色视为“生命、生机、春天、和平”之意。汉语中有“春风又绿江南岸”“生命之树常青”“花红柳绿”的说法;英语表达中有green shoots(茁壮的幼苗)、have a green thumb(高手)等,翻译家霍克斯先生把《红楼梦》中的怡红院译为green house,不难看出green在英语文化中的美好意象。
当然,两种文化对绿色也都赋予了不太美好了意象。汉语中,我们在描述股市下跌时说“一片惨绿”,描述婚姻生活中的现象时会说“某人被戴了绿帽子”。而英语中green也被用来表示幼稚、没经验,如 green hand(菜鸟),同时还有“嫉妒”之意。
4.蓝色
相对而言,蓝色在汉语中的引申意义较少。蓝色在汉语中表美好前景,如宏伟蓝图;也有“本原”的意思,如“蓝本、青出于蓝胜于蓝”。
而在英语中却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色彩词,一方面常用来指人情绪低落、心情沮丧,如in the blue face,in the blue mood,a blue Monday等;也用来指黄色、下流的意思,如blue talks(下流的言论),blue video(黄色录像)。另一方面,又有社会地位高、出身名门的意义,如blue blood(贵族血统)、blue book(名人录)。
5.白色
英汉两种文化赋予白色的意象差异远远大于其相似性。在西方国家,婚礼上以白色为主,代表爱情的纯洁和婚姻的贞洁。而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完全相悖,白色在汉文化中主“悲痛”之意,多用于葬礼。中国传统葬礼上白色为主打,孝子贤孙披麻戴孝,身着白衣,以表达对死者的悼念和哀思;而英语世界恰恰相反,婚嫁穿白色婚纱,葬礼着黑色礼服。不难看出,白色在英语文化中主要蕴涵纯洁、神圣的意象。英文中有大量与白色有关的表述指涉“吉利、诚实、善意”等良好意象,如a white day(吉日),a white crow(罕见之物),a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a white war(不流血的战争),black and white(是非分明)等。
6.黑色
一方面,黑色在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有着极其相似的联想意义,均可表示“否定、贬义”,同时还有“秘密的、非法的、坏的、罪恶、危险”等。汉语中有“黑暗、黑市、黑幕、黑心、黑帮”等说法;而英语中则有black list(黑名单)、black hearted(黑心肠)等。
当然,在汉文化中黑色也有过被推崇的历史,如秦朝时期它是宫廷御用色彩,而英语的black则自始至终被用来指涉负面信息,如阴郁、暗淡、弄脏、丢脸、不吉利、极度的、怒气冲冲等含义,如a black look(怒视),black day(凶日),the black mark(污点),black art(妖术),black despair(绝望),be in a black mood(情绪低落),black sheep(败家子或害群之马)。
通过上文的对比以及实例,我们不难看出色彩表述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的内涵意象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正如萨丕尔所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外语学习,死记硬背与生搬硬套永远不能解决问题,相反,它只能带我们走进误区。毕竟,外语学习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更是它背后文化内涵这一主导因素的问题。换言之,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了一门外语所处的文化,我们才真正能把握一门语言的精髓。
参考文献:
[1]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一、关于动物词语
随着国家间交往的不断深入,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变得尤为重要,但是,各国由于气地理位置,风俗习惯,等不同,人们对待同一种动物的看法和态度也不尽相同,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的文化内涵中所代表的意义有可能相差很大,这就要求我们在翻译与动物相关的词语和习语时,必须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贴切的传达其本来的意义,使译入语读者能够认同和理解译文,从而达到更好的文化交流的目的。
二、动物词语的文化内涵
(一)动物词语文化内涵的人文性
人类各民族的语言不仅是一个符号系统或交际工具, 而是该民族认识、阐述世界的一个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 因而语言都具有人文性——即不把语言看作是一个客观、静止、孤立、冷峻、在形式上自足的对象, 而把语言看作一个人参与其的、与人文环境至为关照的、动态的、内容上自足的表达与阐述的过程。动物类词语是构成英汉语言的重要材料,它们的文化内涵都具有鲜明的人文性。例如:ass——驴;傻瓜,蠢人。bear——熊;粗鲁的人;笨拙的人。bee——蜜蜂;忙碌的人。bird ——鸟;(俚) 人,家伙,姑娘。dragon ——龙;凶暴的人;严厉的人。seal——海豹;(美俚)(贬)黑人妇女;黑人。duck——鸭;(口) 亲爱的人;(美俚)家伙。ferret ——雪貂;搜索者;侦察员。fox——狐;狡猾的人。quail ——鹌鹑;(美俚)漂亮姑娘;青年女子。
分析以上词语的语义,我们就会发现一些有趣的文化现象:一是相当一部分动物类词语都打上了人文性的烙印, 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具体说来,这些动物类词语并非单指动物本身,而是打上了人文的烙印,指有某种动物特征的人;二是动物类词语反映了英语民族中存在的社会矛盾。特别表现为:妇女地位低下,种族歧视明显。英语中的动物类词语在用来指女性时,一般贬义词较多,在美国俚语中就突出了。“cat”指“心地恶毒的女人”,“dog”指“”,“pig”指“”等,这些词语所隐含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女性社会地位的低下及对她们的鄙视。同样, 在英语民族中,尤其是在美国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问题,最为明显的是对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歧视。在美国俚语中“seal”指“黑人妇女”、“黑人”。
(二)动物词语的指示意义相同,文化内涵相同或相近
随着人类语言的发展和交往的加深,在人类同动物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们对某一种动物的象征意义的认识逐渐趋同,由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它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也相同或相近。如汉语的“鸽子”和英语中的dove所指相同,感彩也完全等值,都象征着和平,我们把鸽子称之为“和平鸽”。英汉民族对“蛇”( snake, viper) 都持有恐惧、厌恶的态度及心理,用它来象征狠毒的心肠或狠毒的人, 汉语俗语有“蛇蝎之心”; 英语中的“snake”和“viper”都可用来喻指狠毒险恶的人。另外,“天鹅”(swan)都是“高贵”和“圣洁”的象征;“蜜蜂”(bee) 使人都想到“辛勤、忙碌”(as busy as a bee);狐狸是动物中最狡猾的,汉语有“狡猾的狐狸”之说,英语也有“as sly as a fox”之喻;汉语有“蠢驴”,英语有“as stupid as an ass”;“鹦鹉学舌”在中国耳熟能详,英语中也有相应的说法——“to parrot what others say”。这些例子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契合点。
(三)所指动物相同,但只在一种文化中有特殊的内涵
由于受民族文化的制约,不同民族的语言所代表的信息就不同。有些词语的文化内涵,随着时间的积累,本族人可以领悟、感受、联想出深藏在背后的东西,而没有相应文化背景的外族人则很难得到相关信息,只照字面理解或死译,就会给交际造成障碍。
例如:中国人从“狼烟”一词就会想到“报警的烽火”,想到“战争”;鹤是长寿的象征,如“鹤年”、“鹤龄”、“松鹤延年”等;“凤凰”(phoenix)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是百鸟之王,有“百鸟朝凤”的说法。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2
在人类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语言文化逐渐丰富,对客观世界中所存在的颜色拥有共同的认知,颜色使得世界变得鲜活,使事物变得栩栩如生,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生动,但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沉淀的文化底蕴赋予了颜色词特有的文化内涵,使之拥有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一、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对比
(一)红色(red)。在中国传统习俗中,红色代表喜庆、欢乐和祥和,比如:“红红火火”、“冉冉红星”等,都表达了一种进步,一种欢乐祥和的氛围。而在英语中,红色既有褒义也有贬义,但红色多表达着“战争、暴力、火”等意思,如:“血战(a red battle)”、“火灾(red ruin)”、“负债,赤字(be in the red)”、“危险信号(red flag)”、“大怒,生气(red-headed)”等。
(二)蓝色(blue)。在中国文化中,蓝色是一种庄严、高雅的颜色,多象征宁静、开朗、深邃,在语言运用中,多将蓝色用“青”代替,比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云直上”、“永垂青史”、“青史流芳”等,都表达出了“蓝”或“青”所拥有的积极意义。
而在英语中blue有许多层意思,它既可象征高贵、深远,如:“名门望族(blue blood)”、“中心耿耿的人(true blue)”;又可象征沮丧、忧郁,如:“悲观的人生观(a blue outlook)”、“感到不快乐(feel blue)”;而又可表达“突然、迅速”的意义,如:“晴天霹雳(have the blue)”。
(三)白色(white)。在汉民族文化中,白色多表达出“不吉”的意思,如“红白喜事”中的“白”表达的则是“死亡,丧事”,且丧服自古以来都是白色。在我国的戏曲文化――国粹京剧中,“白色脸谱”代表的就是阴险,狡诈的人物,如“曹操”;还比如“举白旗”、“白搭”、“白色政权”等都表达着贬义。
而在英语中,白色(white)则表达着“纯洁、诚实”,如西方人结婚多采用“白色”作为礼服以象征纯洁美好的爱情;又如:“善良的谎言(a white lie)”、“吉日(a white day)”、“纯洁的心灵(white spirit)”、“忠实可靠的人(a white man)”,这些都体现出西方人对白色的推崇。
(四)黑色(black)。在传统的汉文化中,黑色代表庄重和尊贵,古代公卿大夫的官府、礼服等多采用黑色;而且黑色也常象征着正义、铁面无私,如:“李逵”、“包拯”、“张飞”等舞台形象都是黑色脸谱。当然汉语中也有表达贬义的“黑色”,如“黑社会”、“黑名单”、“黑的”、“黑户”等。
而在英语中,黑色往往表示“坏的,不吉利的,邪恶的”。西方人参加葬礼都穿黑色服装表达“悲哀”,比如:“前途暗淡(black future)”、“噩耗(black tidings)”、“害群之马(black sheep)”、“忧郁的(black-faced)”,还有“Black Friday(黑色星期五)”指的便是耶稣在复活节前受难的日子,表达着灾难的降临。
(五)绿色(green)。在汉语中,绿色表达着“生机,活力,希望,青春”,给人的感觉是祥和,博爱,积极向上的。比如:“红男绿女”指的是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人;“绿林好汉”指的是那些劫富济贫的人;“红花绿叶”则表达了一片生机茂盛的景象。
而在英语中,绿色则可表达“嫉妒,眼红”的意思,如“眼红(green-eyed)”、“十分嫉妒(green with envy)”;而且还有“不成熟,幼稚”的含义,如“生手(green hand)”、“幼稚(as green as grass)”。
(六)黄色(yellow)。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黄色代表了“尊贵,吉祥”,黄色尤其是金黄色被视为“帝王之色”,只有皇室贵胄才允许穿着黄色服饰,如“天子的龙袍――黄袍”、“天子的诏书――皇榜”、“天子钦赐的官服――黄马褂”,甚至于举办大事时都会仔细的挑选“黄道吉日”。
而在英语文化中,黄色通常代表了不好的内涵和消极意义。在基督教艺术作品中,背叛耶稣的犹大所穿的衣服便为“黄色”;又如“a yellow livered(胆小鬼)”、“yellow-bellied(懦弱的)”、“yellow dog(卑鄙的人)”等都表达的是“胆小,卑怯”的意思。
二、颜色词的翻译
通过对英汉语种颜色词不同文化涵义的对比,可以看出这些基本颜色词的象征、喻意等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就要求在对颜色词进行翻译时,必须充分考虑它们所拥有的文化涵义,运用比喻、夸张、象征等修辞手段将颜色词对人、事、物等的描绘表现的更加形象生动,鲜明逼真,以此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用最贴切的对等语再现原文内容,使读者能体会到中英语言不同的魅力。
英语颜色词的翻译通常有如下四种方法:
(一)直译法。为了使所描绘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体现原作风格,通常会采用直译法。如:
As white as snow:洁白如雪
As black as coal:漆黑一团
As red as blood:血红、红彤彤的
As yellow as guinea:面黄肌瘦的
To give a green light to:为…开绿灯
(二)颜色改换法。由于颜色词的联想在中英文化下有所差异,就需要将源于中的颜色词变换为目标语中相应的颜色词,以便于读者更好的理解其意思。如:
Black tea:红茶(而非“黑茶”)
Green-eyed:红眼(而非“绿眼”)
Blue film:黄(而非“蓝”)
Black dress:青衣(而非“黑衣”)
Black in the face:脸色铁青(而非“脸色发黑”)
White-feathered chicken:乌鸡(而非“白毛鸡”)
(三)颜色增减法。在翻译时,又是为了而符合目标语的语言习惯,可以适当的增加或减少颜色词,使译文最大限度的传递出原文的信息。
1、增色法。当源语中没有出现颜色词时,译者可根据目标语的语言习惯增加颜色词,是语言表达更生动,更具有艺术效果。如:
Evil mind:黑心
Inside story:黑幕
2、减色法。当源语中出现的颜色词在翻译时无法被准确表达时,就应根据原文作者的意思在目标语中寻找出恰当的表达方式来体现,使译文表达更加灵活,更加贴切。如:
To look black at someone:怒目而视
A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
3、意译法。有些颜色词在翻译时主要体现的是其象征意义或引申意义等,这时,就应完全忽略原文的字面意思,采用适当的目标语来体现,以此更好的体现中英文化内涵的差异和语言习惯。如:
a white elephant:耗费巨大却无实用价值的东西;
blue moon:不可能或稀有的时期或事情;
black smith:铁匠;
green stamp:指美国救济补助票,因印成绿色而得名;
pink slip:解雇职工通知单;
brown nose:献殷勤,拍马屁
yellow dog:卑鄙的人;井架用灯(石油英语词汇)
三、结论
大自然的颜色是丰富多彩的,英汉颜色词出了其基本的色彩意义外,还拥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不同的民族特色。我们在翻译时应遵循文化翻译的原则,理解它们的文化伴随意义,灵活地采用多种翻译方法,切当再现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青.语言与文化[M].语言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之英汉互译(增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3).
[4]邵志红.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152-01
一、英汉数字习语的内涵意义对比分析
(一)表达结构对应,表现手法对应的英汉数字习语
1.数字使用一致
英汉数字习语所表述的内容一致,所使用的结构和表现手法也基本对应,选用的数字也是一致的,我们把这种对应称之为英汉数字习语语义基本对应。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形义完全相同的习语为数极少,但并非没有。如:
(l)seven- year itch七年之痒
“seven- year itch”来自好莱坞明星玛丽莲梦露主演的影片《七年之痒>,片中说男女婚姻到了第七年,易产生求新求变的欲望而造成裂变。从此“Seven- year itch”成了婚姻中一道必须慎重逾越的关口。汉语中的“七年之痒”是个舶来词,意思是说许多事情发展到第七个年头都会不由人控制地出现一些问题,感情、婚姻、生活、工作都如此。但被经常用来解读婚姻问题。由于人类不断进行交流发展,吸收到各自语言的舶来语与原有语言保持了表述内容、表达结构和表现手法的一致。
2.数字使用不一致
(2)five-and-dime store两元店
英语“five-and-dime store”指专卖便宜货的商店。“five-and-dime”中的five指“5美分”,dime指“10美分”。美国的“Five-and-dime store”有点像香港流行的八元店、十元店,店内卖的都是廉价货,五美分、十美分就有交易,所以称为“five-and-dime store”。目前中国各大小城市“两元店”遍地开花,“两元店”即商品价为两元一件的百货批发店,也指专卖便宜货的商店。老百姓认为两元店里东西不贵还挺实用,好多都有物超所值的感觉,一般人进店都不会只买一件商品。同类商店采用不同数词命名,反映了两种民族不同的心态。中国人不喜欢让别人说自己小气,五分、一角未免太寒酸,所以尽管中国货币也有五分、一角硬币,商家决不会把店命名为“五分一角”店;再加上中国以偶数为吉,就选用了较小的整币两元表示数目小、实惠。相反,英语民族有务实心理,“five-and-dime store”告诉人们本店提供给顾客真正的实惠,因而尽管出售的货物不止五分、一角,但该表达方法依然在英语中保留下来并沿用至今。因此英、汉语用不同数词表示相同概念,也与民族心理有关。
(二)表达结构对应,表现手法不对应的英汉数字习语
1.数字使用一致
(3)a straw shows which way the wind blows一叶知秋
“a straw shows which way the wind blows”表面意思是从一根稻草看出风吹的方向。比喻只看到一点点细节就能预料到事情的发生,形势的发展态势。而“一叶知秋”意思是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这里一根稻草和一片落叶都喻示着细微的迹象。数字“a”与“one”同源,具有“一”的意思与汉语数字一在数字使用上一致。只是由于不同的观察经验,两个习语分别用“wind”与“秋”喻示即将到来或即将发生的事态。
2.数字使用不一致
(4) ride Bayard of ten toes坐11路车
“ride Bayard of ten toes”是戏谑语,指步行。这里“Bay-ard”是浪漫主义时期的神马,所以“Bayard of ten toes”是指两脚马。马是英国人早期的生产生活的主要工具,后在生产之余用于赛马等娱乐活动,马暗喻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用来指代人。但在汉文化中马象征着人才而不是普通人,所以容易对该数字习语产生歧义。因此两脚马“Bayard of ten toes”在这里指代人,所以骑两脚马就是步行的意思。汉语中的“坐11路车”也表示步行,是因为两条腿像阿拉伯数字“11”,所以戏谑地称作坐11路来的,即步行。这也体现了汉民族擅长形象思维。
(三)表达结构不对应,表现手法对应的英汉数字习语
1.数字使用一致
(5) second to none首屈一指
“second to none”意思是最好的,不亚于任何人,是第一的。汉语习语“首屈一指”中“首”表示首先。这个习语是说扳指头计算,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这两个数字习语体现了中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中国的文化则形成了强调直观意向的思维方式,它通过直觉来直接体验、感悟并把握对象。西方则是注重分析、偏于抽象的思维模式。
2.数字使用不一致
(6) one foot in the grave半截入土
“one foot in the grave”往往直译为“一脚己踏进坟墓”,喻义不言自明,带幽默色彩,是“离死不远”的意思。而汉语的半截入土是指半段身子埋入土内。比喻人在世不久了。这两个习语分别用“one foot”和“半截身子”指代人的身体状况。这两个数字习语都使用了形象的借代修辞。体现了英汉民族都有用局部指代整体的习惯。
二、汉英禁忌数字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比喻是语言中富有独特的民族文化色彩的代表。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大量的比喻。亚里士多德说过,“比喻就是把本属于一事物的名称用来称呼另一事物”。比喻,也成譬喻,俗称“打比方”,是指说话者借助“喻体”和“本体”的某种相似性去说明比较复杂、抽象的事物或深奥难懂的道理。由于各自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同的人对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有不同的选择。
1.英汉语言中比喻的文化内涵的比较
众所周知,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而不同的文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各自的个性,又有普遍的共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比喻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是从语言中提炼出来的。
1.1英汉比喻的地域和民族色彩
语言根植于社会自然环境,人类的自然环境是多姿多彩的,因而各种语言中的比喻便具有特殊的自然环境的色彩和形形的地域文化的印记。中国人说“春雨贵如油”,这一比喻对于居住在热带地区的人来说,就莫名其妙了,因为那里的春天常有暴风雨;这对于居住在北极圈的人来说也是不可理喻的,因为那里的春天来临之时依然冰天雪地。
中国人崇尚西风,讨厌东风,因为严冬过后的东风给大地带来一片生机;而西风一吹,万物萧条,严冬来了。因此,中国人常用东风即春风喻指革命的力量和气势,而西风即秋风则喻指日趋没落的腐朽势力。外国人如若了解这一点,便不难理解“东风压倒西风”的名句。我们在拜读Shelly的Ode to the West Wind(《西风颂》)里的名句就会明白,欧洲位于西风带,春天,西风会给大地带来充沛的雨水,带来勃勃的生机。若从汉文化的角度来理解西方人心目中的“东风”和“西风”,就难免使之“革命化”。
一个民族的饮食习惯与该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英格兰位于北温带,主要谷类作物是小麦。小麦主要用来烘制面包。不列颠岛上畜牧业发达,牛奶的质量颇好。因此英国人的主食是bread和milk。英语中有许多和bread,milk相关的比喻,如cry over split milk(为不可挽救的事忧伤),mother’s milk(生来喜爱的东西),bread and circuses(吃喝玩乐)等。
在汉语里,无论每餐吃什么都叫“吃饭”。而英美人一日三餐有不同的叫法,而真要说“吃饭”,这“饭”就是bread:to set on bread(开饭)。此外,汉语常用“饭碗”喻指职业,在英美则是a bread-and-butter job;汉语的“鱼米之乡”译成英语则是land flowing milk and honey;汉语的“夹生饭”英语则用half-baked,也很形象;“生米煮成熟饭”英语则用milk,即“The milk is spilt.”。
自古以来,中国盛产竹子,因此在中国竹子无处不在,吃住都与竹有关,读的书也是竹编成的。诗人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在现代汉语中竹子也被活跃地用作喻体,如:“敲竹杠”、“势如破竹”、“竹篮打水一场空”等。英语中则没有用竹子作喻体的。汉语中的“雨后春笋”译成英语则为“spring up like mushrooms”,英语的一词bamboo来自于马来语,因为英国不产竹子。
世界上所有的语言几乎都有用动物来做比喻的。但是英美人与中国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往往对同一种动物有不同的看法,由此产生不同的喻义。在汉语中关于“狗”有很多比喻,尤其是贬义的喻义,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咬狗”、“狗咬吕洞宾”、“狗急跳墙”、“狗胆包天”、“狗仗人势”等。而英美人把狗当宠物,因此在英语中“狗”一般很受优待,与褒义的比喻联系也就较多,如汉语中的“爱屋及乌”,到了英语中就成了“Love me,love my dog.”;英美人用“top dog”来指“最重要的人”,用“lucky dog”指“幸运的人”。英语国家大都把蝙蝠(bat)看作是邪恶的象征。有关它的比喻也是令人不愉快的,如:as crazy as a bat(疯狂的),as blind as a bat(盲目的)等。可我们把蝙蝠看作是吉祥、幸福、幸运的象征,大概是因为蝙蝠的“蝠”与“福”同音的缘故。“龙”这种想象中的动物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民族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因此,有关龙的比喻汉语里也特别多,如:“叶公好龙”、“画龙点睛”、“龙飞凤舞”、“龙腾虎跃”等。英语中也有龙(dragon)的概念,但是与汉语中概念迥然有别。英国英雄史诗Beowulf中把龙描写成一个凶残无比的能吐火的怪物。又如,在西方文化里,鸽子(pigeon)是温顺、和平的象征,没有胆量,而在中国文化里,鸽子只是爱好和平的象征,不产生没有胆量的联想,因而英语里的“pigeon-livered”在中文里常被译成了“胆小如鼠”。而在西方文化传统里,肝被视为勇气之所寓,中文里,肝与勇气毫不相干。
1.2英汉语中相同的比喻
不同的国家虽然有不同的文化、风俗和思维方式,但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对有些事物可能有着共同的概念,不同文化产生相同或相似的比喻也便有了基础。也就是说,从大范围来说,人类自身及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如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都存在着相同之处,基于共同的认知经验,各国人民对人类自身及外部环境达成一些共识,对比喻的接受心理也大体相同。比如人们基于对自然界的相似认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比喻都奇迹般地用相同地喻体来表达相似的概念。汉语中的“雷鸣般的掌声”用英语表达就是“a thunder of applause”;“冰冷”就是“as cold as ice”;“白纸黑字”就是“in black and white”;“颠倒黑白”就是“call black white”;“给某人开绿灯”就是“give somebody green light”。除了这些,还有“雪白(as white as snow”)、“(the white terror)”、“气得脸通红(be red with anger)”、“水中捞月(fish up the moon in the water)”、“顺水推舟(push the boat with the current)”、“轻如鸿毛(as light as a feather)”、“狐狸般狡猾(as cunning as a fox)”等。此类比喻虽然不是很多,但在英语学习中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2.比喻的翻译
由于英汉比喻的地域与民族色彩,翻译时就必须尽量忠实地传达源语的丰富联想、修辞效果及民族特色。一般来说,比喻的翻译有以下几种主要方法。
2.1直译法
英汉语的结构有相同的一面,汉译时可照译,即所谓“直译”,即既忠实原文内容,又符合原文的结构形式,尽管有时英语的比喻对汉语读者可能比较生疏,但由于它在一定上下文中具有了强烈的政治意义或有明显的西方民族地方历史等色彩,所以也采用保留原文表达方式的直译法。用此方法处理比喻,使西方比喻移植到汉语来,往往可以丰富汉语语言。事实上,英语中很多比喻已在汉语中广泛应用。如“鳄鱼的眼泪(crocodile tears)”、“潘多拉的盒子(Pandora’s box)”、“黑马(dark horse)”、“冷战(cold war)”、“禁果(forbidden fruit)”、“酸葡萄(sour grape)”、“多米尼骨效应(Domino effect)”、“以眼还眼,以牙还牙(an eye for an eye,a tooth for a tooth)”等。另一方面,直译也可使汉语读者更多地了解接受英语的民族文化特点,如句子(1)Unemployment,like the Sword of Damocles,was always accompanying the workers.(失业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随时威胁着工人)。句子(2)All the world is a stage.(整个世界是个大舞台)。第一句能使读者了解一点西方的生活习惯及其文化,第二句能让读者了解世界文豪莎翁的至理名言。因此每个民族都应有自己的特色,不能为了求“同”而扫除一切“异”。
2.2意译法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巨大文化差异,英汉语言中的许多比喻貌似而神不似,这时就需要意译,即在忠实原文内容的前提下,摆脱原文结构的束缚,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规范。如:句(1)The children don’t invite Bob to their parties because he is a wet blanket.(孩子们不邀请鲍勃参加他们的聚会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扫兴的人)。句(2)John can be relied on.He eats no fish and play the game.(约翰为人可靠,他既忠诚又正直)。句(3)What he said is but a cock-and-bull story.(他的话只不过是拙劣的谎言)。
以上比喻不能分别直译为“一个湿地毯”、“不吃鱼和玩游戏”、“公鸡和公牛的故事”,只能采取曲径通幽的方式达到传达原意的目的。不然,译出的仅是其表层意思,离原文本义相距甚远,滑稽可笑。
2.3套用法
有的英语比喻与汉语比喻在内容、形式、风格上都比较相似或近似。汉译时,我们不妨直截了当地套用汉语同义习语。如:(1)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2)Money makes the mare go.(有钱能使鬼推磨)。(3)Great minds think alike.(英雄所见略同)。(4)One boy is a boy,two boys half boy,three boys no boy.(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套用法既忠实于原文,原有形象及风格,又符合汉语的习惯。但是,在使用本办法时,民族色彩、地方色彩太强的比喻尽量避免套用,如:把“as wise as Solomon”译成“智如诸葛”,就好像外国也有个智多星诸葛亮似的。
翻译中比喻文化内涵的处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由于英汉民族在思维、表达上不尽一致,文化语言中使用的比喻也不尽相同,我们在翻译时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手段,量体裁衣,灵活处理,尽量缩短两种文化间的距离,清除由于缺乏理解而造成的障碍,使翻译真正成为两种思想文化交流的有效媒介。
参考文献:
[1]顾嘉祖等.语言与文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张培基等.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