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家庭护理常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结论:院外家庭护理是医院护理的延续。对于小儿肠炎,家庭护理是极为必要的,既可以消除患儿对医院的陌生感,使患儿早日康复。又能够丰富患者家属在育儿方面防治疾病、卫生保健的知识,对患儿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小儿肠炎 家庭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161-02
小儿肠炎主要是由肠道内感染(如轮状病毒、柯萨奇病毒,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他梅毒等)或肠道外感染(如肺炎、中耳炎、泌尿道感染等和喂养不当)所致。发病急骤,常在食后2~24h发病,临床常见大便次数增多,水样便、泥状便、或蛋花样便。可伴发热、脱水等症状。为小儿夏季和秋季最常见的胃肠疾病之一。我院2011年7月~2011年11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小儿肠炎77例,经治疗好转后,转院外家庭护理,均痊愈。现把我院小儿肠炎院外家庭护理指导措施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1年7月~2011年11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小儿肠炎77例,其中男43例,女34例。≤1岁35例,1~2岁13例,3~5岁29例。以腹泻为主要症状,排蛋花汤样或黄绿色便,大便次数每天>10次的40例,每天
2 家庭护理措施
2.1 环境护理。患儿需卧床休息,室内环境安静、温度适中、衣被不可过厚。注意居室卫生以及通风、装纱窗、扑灭苍蝇、蟑螂等,保持环境清洁。定期对进行居室进行消毒。
2.2 防止交叉感染。避免带患儿到公共场所。家长在接触患儿前后或换尿布前后均应洗手消毒。对母亲的或奶瓶进行彻底消毒灭菌。
2.3 补液。小儿肠炎按脱水程度分轻、中、重三度。按脱水性质分高渗、等渗、低渗性脱水。对于轻度脱水患儿常采用口服补液,中度以上脱水给与静脉补液。
2.3.1 口服补液。遵医嘱在规定时间内给患儿服完所需液体。每10~15min喂入20~30ml。喂入累积的损失液量不少于4h,也不超过6h。时速过快可造成血钠升高,过慢则脱水不易纠正。对不能口服补液的患儿可采用鼻饲法或鼻饲点滴法,同时按医嘱给予适量的镇静剂。口服补液后如呕吐严重要及时与医生联系,必要时改为静脉输液。
2.3.2 静脉补液。遵医嘱根据病情随时补充5%碳酸氢钠或11.2%乳酸钠、10%葡萄糖酸钙,若患儿烦躁、哭闹不安,可按医嘱给适当镇静剂。静脉补液时,要注意滴速,按医嘱在规定时间内静脉滴注定量液体及药物。滴注过慢,脱水不易纠正,过快则易致肺水肿,增加心脏负担而引起心力衰竭。若补液后出现低钾血症,应及时与医生联系,考虑检查血钾和补钾。
2.4 准确记录出入水量。
2.4.1 记录出水量。要详细记录患儿大小便次数、性质和量。记录呕吐次数、颜色、性质。对呕吐的患儿要把头偏向一侧,吐后用温开水清洁口腔。
2.4.2 记录入水量。详细记录每次补液的时间、量、液体、内容物、口服饮料等。每12h统计出入量1次,如果入量
2.5 饮食护理。给与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停喂不消化和含油脂多的食物。少食多餐,对腹泻轻的患儿减少饮食,母乳喂养者缩短喂奶时间,延长间隔时间。对腹泻严重或严重呕吐应禁食,一般禁食18~12h不等。加强口腔护理。
2.6 局部护理。
2.6.1 降温措施。当体温在38.5℃左右或以上时,物理降温比较安全有效。如患儿高热不退,应及时送检大便,避免菌痢的发生,同时送医院进行对症治疗。
2.6.2 臀部护理。每次便后需冲洗臀部并涂油。如有尿布疹需及时涂羊毛脂膏。
2.7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儿精神、面色、体温、呼吸节律、腹部及大便性状,及时发现低钾、低钙和高钠血症及脱水酸中毒,及时报送医院请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
3 讨论
小儿肠炎是由于不同病因引起的腹泻,主要是胃肠道混乱综合征。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儿食用不洁东西引起,故在家庭看护之中,要注意食物的清洁及保存以及用具的卫生。对于小儿肠炎,家庭护理是极为必要的,既可以消除患儿对医院的陌生感,使患儿早日康复。又能够丰富患者家属在育儿方面防治疾病、卫生保健的知识,对患儿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培训任务
家政服务员培训旨在使没有家政服务知识的人通过培训,初步掌握家政服务基本理论知识和服务本领,较快胜任一般家庭的服务工作。
二、培训对象
女性年龄18周岁以上4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准备从事家政服务工作的中国公民,可参加家政服务员培训。
三、培训方式与时数
采用集中培训与自学、统一考试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集中培训与自学时数比例。
备注:“理论知识培训”主要完成理论知识部分培训的任务;“专项技能培训”主要完成专项职业技术培训的任务。
四、考核要求
(一)考核标准
1.家政服务员培训合格考核标准
(1)基础理论考核标准(根据试卷的答题标准给予评分):
掌握家政服务的定义和主要内容;家政服务员的职业操守;了解家政服务相关法律常识;掌握相关安全和卫生常识。
(2)专业技能考核标准:
会使用日常礼貌用语;
会制作两种以上主食、五种以上的家常菜;
懂得家庭居室清洁卫生的基本要求和工作步骤,能使居室整齐清洁、厨房卫生间整洁无异味;
会鉴别服装面料,并科学合理地予以分类洗涤(按照衣物特性用洗衣机或手工洗涤)、晾晒、收藏。
会使用一般的家用电器(电视机、电冰箱、电风扇、电饭锅、吸尘器、电热水器)及燃气具(燃气热水器、煤气灶);
懂得常见花卉养护、一般家庭宠物的饲养;
掌握有害生物防治的基本常识(如灭蟑螂、苍蝇、老鼠);
掌握基本的护理产妇、新生儿的技能;
掌握婴幼儿生理心理特点,能安全看护婴幼儿;
能对老年人进行饮食起居护理。
能对病人进行简单的生活护理。
五、培训工作的原则与要求
(一)培训工作的基本原则
1、实用性原则。根据各级家政服务员的实际需要,解决学员应知应会的问题。
2、实效性原则。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强能力培养,克服纯学术性教学的倾向。
3、灵活性原则。形式多样,方法灵活,除采用课堂讲授外,可适当采用参观考察、研讨等方式,使学员开阔思路和眼界。
家政服务员岗前培训教学内容纲要、课时及授课教师
家政服务员培训计划(二)
培训目标:初级家政服务员
一、培训课时:
总课时数(180)学时
理论授课(100)学时
技能授课(80 )学时
二、课程设置和要求
(一)应知知识要求
1. 基础知识
三、培训教学计划安排表
四、考核方法
1、单元测试
2、结业考试
3、国家技能鉴定
家政服务员培训计划(三)
为解决失业农民工和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并提高他们的再就业能力,更好地促进我市家政服务业与和诣社会的发展,针对当前我省失业农民与下岗职工的现状,及全国和我省家政服务业的现状,利用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设备与其它相关资源优势,通过在校集中面授、专家现场指导与技能训练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定期对我省新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返乡和下岗农民工,省直单位下岗职工组织开展家政服务员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与相关技能,决定举办家政服务员培训班。考虑到培训对象的地域、年龄、性别、经济条件及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差异,特分初级、中级与高级家政服务员三个层次的培训。现就初级家政服务员培训制定如下计划: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受训人员具备以下条件:制作家庭餐,进行家居清洁,洗涤摆放衣物;同时掌握“照料孕、产妇”、“照料婴幼儿”、“照料老人”、“护理病人”(四项中任选一项)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二、培训对象
新农村初、高中毕业生,返乡和下岗农民工,省直单位下岗职工。
三、培训时间
每期150标准学时。
四、培训内容
1、社交礼仪:言谈举止;人际交往;家庭人际关系。
2、制作家庭餐:制作主食;烹制菜肴。
3、家居清洁:清洁家具;清洁家具及用品。
4、洗涤摆放衣物:洗涤衣物;摆放衣物。
5、照料孕、产妇:照料孕妇;照料产妇。
6、照料婴幼儿:主食料理;生活料理;异常情况应对。
7、照料老年人:饮食料理;生活料理;异常情况应对。
8、护理病人:饮食料理;生活料理;异常情况应对。
五、培训方式
1、学校面授。分批次组织相关人员到学校对培训人员进行集体面授。
2、实地训练与考察。培训期间,组织受训人员进行现场技能训练,加强受训人员对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认识、理解及掌握。
3、理论教学与情景模拟教学相结合。
4、理论教学与穿插案例相结合
家政服务员培训计划(四)
一、课程任务和说明
通过培训,应使培训对象掌握初级家政服务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完毕,培训对象应能够独立完成制作家庭餐、家居清洁、洗涤摆放衣物等工作,并有选择性地掌握照料孕、产妇、照料婴幼儿、照料老年人或护理病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教学方式应以情景模拟教学法为辅助手段,以实际操作演练为教学重点。制作家庭餐、家居清洁、洗涤摆放衣物是家政服务工作的基本内容,是每个家政服务员必须完成的基础性工作,应强化训练,使每个培训对象都能通过基础性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在此基础上,使培训对象掌握1至2项专业选修课程的知识与技能。
二、教学目标
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家政服务员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职业道德,择业与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常识,掌握社交礼仪、制作家庭餐、家居清洁、洗涤摆放衣物、照料孕、产妇、婴幼儿、老年人以及病人或护理病人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三、课时安排
1、课时安排:150标准课时。
理论知识课占总课时的40%。理论知识各部分的比重为:职业道德10%,基础知识30%,制作家庭餐15%,家具清洁15%,洗涤摆放衣物10%,照料孕、产妇、婴幼儿、老年人与护理病人20%。
操作技能课占总课时的60%。操作技能各部分的比重为:社交礼仪3%,制作家庭餐25%,家居清洁25%,洗涤摆放衣物15%,照料孕、产妇、婴幼儿、老年人与护理病人32%。
2、授课形式:以理论授课为基础,以情景模拟教学为辅助手段,以实际操作技能演练为教学重点。
四、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1)职业道德
教学要求:掌握家政服务员的职业道德与职业守则知识
(2)择业与就业常识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家政服务员的择业与就业常识。
(3)安全与卫生常识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与家政服务工作相关的案例与卫生常识。
(4)社交礼仪常识与能力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与家政服务工作相关的社交礼仪常识与能力。
(5)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与家政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
第二部分 制作家庭餐相关知识与能力
(1)制作主食(和制面团的基本方法;馅料调拌常识;主食成熟性状鉴别常识;燃气灶具、高压锅、电饭煲、电冰箱和微波炉的使用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烹饪原料及烹饪器具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烹制菜肴(采买记账基本知识与能力;家庭常用刀工技法;菜肴成熟性状鉴别常识与能力;常见调味品的使用;菜肴原料搭配常识与能力)
教学要求:掌握食物成熟性状的鉴别、采买记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第三部分 家居清洁相关知识与能力
(1)清洁家具(家庭常见清洁用品和用具知识;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常见清洁剂、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2)清洁家具及用品(家具擦试、清洁常识与技能;灯具清洁常识与能力)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家庭常见清洁、消毒用品和用具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以及家用电器的使用。
第四部分 洗涤摆放衣物
(1)洗涤衣物(服装面料鉴别常识与能力;常见洗涤剂的性能用途;手工洗涤衣物的基本方法与能力;洗衣机使用方法)
(2)摆放衣物(常见衣物折叠方法;常见衣物摆放常识与能力)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服装面料鉴别常识与能力、 常见洗涤剂的性能与用途、手工洗涤衣物的基本方法与能力、洗衣机的作用、常见的衣物折叠常识与能力。
第五部分 照料孕、产妇
(1)照料孕妇(孕妇生理变化基本特点;孕妇饮食常识;孕妇日常生活起居常识;孕妇盥洗与沐浴方法)
(2)照料产妇(产妇饮食基本要求;产妇日常生活起居常识;产妇盥洗与沐浴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孕妇生理变化特点,孕、产妇营养常识,孕、产妇日常起居常识,以及她们的饮食制作知识与能力。
第六部分 照料婴幼儿
(1)饮食料理(婴幼儿人工喂养方法与能力;婴幼儿进食、进水基本方法与能力;婴幼儿餐具清洁方法与能力)
(2)生活料理(婴幼儿盥洗基本方法与能力;婴幼儿看护常识与能力;婴幼儿衣物洗涤方法与能力;照料婴幼儿便溺的基本方法与能力)
3)异常情况应对(紧急呼救常识与应对能力;外伤和烫伤紧急处理常识民应对能力)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婴幼儿饮食料理、生活料理的基本方法与能力,以及异常情况应对的基本常识与能力。
第七部分 照料老年人
(1)饮食料理(老年人饮食特点;老年人进食注意事项;老年人进水注意事项;)
(2)生活料理(老年人生活特点;老年人性格特点;老年人居家注意事项;老年人外出注意事项;与老年人相处的基本方法)
(3)异常情况应对(老年人常见的意外情况;老年人常见外伤和烫伤紧急处理)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老年人的饮食料理、生活料理的基本方法与能力,掌握异常情况应对的基本常识与能力。
第八部分 护理病人相关知识与能力
(1)饮食料理(病人饮食特点;给卧床病人喂水的基本方法与 能力;给卧床病人喂饭的基本方法与能力)
(2)生活料理(卧床病人盥洗方法与能力;卧床病人便溺护理方法与能力;体温测量基本常识与能力;给卧床病人洗头基本方法与能力;给卧床病人擦澡的基本方法与能力)
(3)异常情况应对(病人常见的异常情况;紧急呼救常识) 教学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病人饮食料理、生活料理的基本方法与处理能力,以及异常情况应对的基本常识与能力。
服务员培训计划(五)
第一天 开欢迎会。人事主管带领熟悉酒店环境、内部组织机构(认识相关领导)。学习着装要求。学习礼仪规范。介绍本岗位的位置及上、下班时间、员工通道等等。
第二天上午大课,资深经理培训酒店意识。第二天下午开始培训酒店的应知应会。常用的礼貌用语及服务忌语。客房管理理论。
第三天 培训了解领、交磁卡的手续,了解房态、接听电话、敲门通报,使用磁卡开门,熟悉房间内物品摆放及设施设备与使用方法。
第四天 熟悉房型、朝向、消防设施的使用方法,及掌握走廊过道灯,空调开启的时间和规定。
第五天 培训如何准备工作车及熟悉车上物品的名称、用途,了解清扫顺序,即打扫房、贵宾房、走客房、住房、请勿打扰房、空房,注:请勿打扰房一般在下午两点后进行打扫,先请领班打电话到房间询问客人是否要打扫,如无人可请领班陪同进去打扫。
第六天 培训查退房,遗留物品的处理,清扫客房的基本法,如抹尘要按从上到下,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抹布折叠使用,补充房内所需物品。
第七天 培训细节服务,如打扫住房需注意事项,打扫途中客人回来时的处理,以及遇到客人要求开门需注重的事项。
第八天 培训如何打扫卫生间,正确使用消毒药水,补充物品。
第九天 培训在工作中要学会自查,如物品是否有漏放,卫生间门是否呈45度,文件夹内信签是否4张。
第十天 培训如何填写清扫表及交班本,大垃圾每天如何清理,与洗衣房联系报送棉织品,及各营业点的电话号码和营业时间。新员工培训计划第十一天 培训整理工作间、服务台、公共区卫生、花木、地毯的保养工作。
第十二天 培训服务员的素质,如心理素质、职业素质、服务态度,不能因心情不好而影响工作,了解酒店领导和老顾客的名字、职称、习惯,以便在日后更好地服务客人。介绍以往有关案例,如动用客人物品等的后果。
第十三天 培训如何接收客衣、叫醒、加床、开夜床、服务。
院外急救;救护知识;培训普及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2009年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09337)
作者单位:434020荆州,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生产、交通、生活中发生的意外伤害事件也在迅速增长。疾病、创伤、中毒、溺水、电击、窒息等都是导致心跳呼吸骤停的常见原因。在医学上4~6 min是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1],怎样有效地开展现场救护,挽救生命,减轻伤残不仅是医护人员的职责,是在第一现场的每个人的重要使命。农民是院外急救的弱势群体,增强农民院外急救知识与技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2010年10月我校急救护理教师调查了荆州市市郊农民对院外急救常识的知晓情况,并对当地农民进行了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训[2],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荆州市市郊农民100名,性别不限。
1.2 调查方法
我们自行设计农民救护常识知晓的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带领学生到学校周边农村随机走访调查共100名农民。由急救护理教师带领学生发放调查表,要求农民对10个项目进行演示或回答,学生单独填写问卷,每个项目正确计1分,综合评分总分为10分,当时收回。发出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
1.3 培训内容与方法
通过调查走访,根据当地农民文化知识水平及对急救知识的知晓程度,我们反复讨论,确定救护手册的编写内容,《家庭救护常识》的内容包括:①120的呼救。②脉搏的测量。③胸外心脏按压。④止血。⑤异物卡喉的救护。⑥淹溺的救护。⑦醉酒的救护。⑧煤气中毒的救护。⑨发烧的救护。⑩鼻出血的救护。
按照我们确定的编写内容编写了通俗易懂的《家庭救护常识》。首先将《家庭救护常识》制作多媒体课件,以便培训使用。根据农民的认知规律,其培训的方法如下:我们向农民对常见疾病的初步判断、常见救护技术的操作及预防护理等方面做全面系统地讲解,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和急救个案,生动形象的向农民讲述人工呼吸、徒手心肺复苏术、创伤急救技术等急救知识,同时通过对多功能复苏模拟人进行现场家庭急救操作演练,并与农民以边操作边讲解边指导的互动方式,鼓励居民进行现场实操,以发现居民技能掌握不准之处,及时给予纠正。具体的做法是:第一,根据不同训练内容,设置相应情景,提出问题,要求初步了解相关急救流程;第二,老师借助图文并茂多媒体的课件[3],先讲授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再分步示教,同时要求农民跟着老师一步步训练;第三,老师根据农民的操作和感受,作出点评,并进一步规范其操作方法;农民自行继续练习,以获得更多的体验,进一步熟练操作技能,从而掌握相应的急救方法。
在周休或节假日,我们带领经过培训的学生到农村发放我们编写的通俗易懂的《家庭救护常识》,以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现场急救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到农村办墙报,宣传救护知识,以便农民掌握救护常识的重要性和对救护常识的知晓。
1.4 统计学方法 对培训前后农民掌握现场急救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情况进行前后知晓率比较分析。
2 调查结果
2.1 一般情况
100名农民中,年龄30~72岁,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26名,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74名。
2.2 救护知识水平
2.2.1 农民院外救护常识调查结果,见表1。
2.2.3 农民院外救护知识水平影响因素,见表2。
3 讨论
3.1 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的掌握 表1结果显示,培训后,院外救护常识知晓的人员增多,甚至达到了基本掌握的程度, 因此,通过普及院外急救知识和技能,让更多的农民树立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思想和自救互救意识,掌握现场急救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在意外事故现场能立即进行自救和互救,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的第一时间,在紧急情况下尽可能地挽救生命,使急救技术社会化,提高急救成功率,有其重要的社会意义。
3.2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有利于院外救护常识的普及与宣传 表2结果显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因文化基础知识好,接受能力强,所以在救护常识的普及过程中,掌握院外救护知识和技能的效果显著;而60岁以上的农民因年龄偏大,文化基础知识差,反应慢,接受能力差,在普及过程中,掌握院外救护知识和技能的效果不显著,因此,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很有必要[4]。
3.3 院外救护常识的普及与宣传是社会的需要 高校教师应具有社会服务能力,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是每个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急救护理教师具备普及院外救护常识的普及与宣传的条件和资格,服务急救行业,是社会的需要,责无旁贷。为更好的服务社会,急救护理教师要随时了解国际急救知识急救技能的最新标准和信息[5]。
3.4 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赴农村进行院外救护知识普及与宣传,增长了见识,提高了人际沟通能力,更进一步掌握了院外救护操作技能,为将来走向临床,适应社会打下了基础。同时,学生急救水平的提高,为今后我国的急救社公化增添了更多的生力军,为全面提高公众急救水平,进一步推进了民众急救知识的普及[6]。
参 考 文 献
[1] 敖薪.急救护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1.
[2] 诸葛海鸿,周伟,苗素芹.对患者家属普及院前急救常识的效果观察.护理学报,2009,16(12A):26-28.
[3] 蒲晓煜,席淑华.社区服务人员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掌握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分析.护理研究,2010,24(4):960-961.
Effects of Famil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Family Members' Mental Status of Depre ssion Patients. Zhang Ruifen, Shen Lizhen, Zhu Yiren. Wuxi Mental HealthCenter, Wuxi 214151,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family memb ers' mental status of depression patients and the methods of nursing interventio n.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after out of hospital were divided ran domly into two groups(n=40): the experiment group, control group. Choose one family member who was in timate with patients of two groups. The patients of two groups were all acceptedroutine therapy and nursing. The family members of experiment group were accept ed active family nursing intervention, which was one time in every week continui ng 8 weeks. The family members were examined by symptom check list (SCL-90), per son mental pressure designed by ourselves and the measuring scale of ability inresponse to abnormal behaviors of depression patients before involving in experi ment and after 8 weeks. Results The SCL-90 factor scores were l ower significant ly in the family members of depression patients in experiment group after familynursing intervention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on somatization, depression andanxiety (P<0.01). The SCL-90 factor scores of the family membersin experimentgroup elevated obviously on mental pressure and the ability to response. Conclusion Family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relieve somatization, depr ession and anxiety of family members of depression patients, thus it merits exte nsively use.
【Key words】 Family nursing intervention; Deprssion; Patient's family;Mental status
WHO预测,2020年抑郁障碍将会成为发展中国家最严重的疾病负担[1]。该症具有病 程长,易复发,家庭和社会功能有明显缺陷,加上家属对该病的认识不足,以及随之而来的 长期照料 及监护责任,家属承受了较大的经济、心理和生活压力,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家庭成员的心理 健康。为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笔者对80例抑郁症患者家属 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并对观察组家属采用家庭护理干预,受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6年1~12月在我院出院的抑郁症患者及其家属作为研究对象。患者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CCMD-3关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②住院时间2~3个月,以显著好转或 痊愈出院;③有一二级亲属为主要照料者;④无严重躯体并发症和酒精或者依赖史。患 者家属纳入标准:①为患者的一二级家属;②具有监护患者和照料患者的能力;③具有接受 教育的能力;④与患者共同生活。符合以上条件家属共80例,按照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组,各40例。两组患者家属的基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 ),见表1。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教材采用由我院心理卫生中心编写的宣传材料,经集体讨论并筛选,修 正后定稿。以讲座和集会等形式,从入组起分别对两组患者及观察组家属讲授有关知识。每 周1次,每组共8次讲座,另外,观察组患者家属有集会2次。内容:第1~2周:讲解有关抑 郁症的疾病常识;第3~4周:讲解抗抑郁药物的知识;第5~6周:讲解抑郁症的康复知识( 家属接受家属精神卫生知识)及预防疾病复发知识(家属接受家属监护知识);第7~8周: 组织观察组患者及家属集会讨论各一次。每次讲解时间1小时,由4名经过 统一培训的护师担 任教师和评定员,课后给予答疑并进行讨论,对缺课者进行个别辅导。另外,还采取发放宣 传小册子、黑板报。录像、电话咨询等辅助手段,对患者进行生活技能及心理社会功能的训 练。要求教育者必须和患者及其家属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
1.2.2 评定工具 包括:①精神卫生常识了解程度测定(自编):主要了解患者及其家属 干预前后对有关知识的掌握情况;②个人心理压力和对患者病态行为的应对能力调查表(自 编):主要了解家庭护理干预对家属心理压力的影响及其应对能力的变化情况。家属心理压 力分级标准为:大(评分>12分),一般(评分4~12分),弱(评分<4分);家属对患者 病态行为的应对能力分级标准为:强(评分>16分),一般(评分5~16分),差(评分<5 分)。③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家属心理状况。以上各量表分别在两组家属入组 时及第8周末各评定1次,并在组间和组内分别作统计学分析。在进行本研究前先做了预试验,对20个小样本进行调查,并请3名护理专家和心理学专家进 行测定,证明量表有良好的内容效度。用Cronbach-a相关系数检测信度,精神卫生常识了解 程度测定表0.81,个人心理压力和对患者病态行为的应对能力调查表0.79,SCL-90评定量表 0.89,各量表的信度值均>0.7。
1.2.3 统计学方法 所得资料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和t检 验。
2 结 果
2.1 家庭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家属心理压力及应对能力与入组时比较 见表2。
2.2 第8周末两组家属SCL-90评分比较 见表3。表2显示,经过8周的家庭护理干预,观察组在SCL-90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 因子分方面较干预前有显著差异(P<0.01),且与对照组相比较,亦有 显著性差异(P<0.01)。
3 结 论抑郁症是一种具有反复复发倾向的疾病,疾病的出现与复发对家庭是一个强烈的精神创伤 [2],对家属的心身健康等方面产生了诸多影响,严重导致其家属生活质量的下降 [3]。患者缺 乏家庭和社会能力加之长期服药,加大经济开支和减少经济收入,可能导致患者家属的物质 生活水平下降,患者的负性情感体验必然影响家庭生活氛围,给家属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和 精神压力。本研究入组前家属的SCL-90评分显示主要表现在躯体化、人际关系紧张、抑郁、 焦虑、恐怖等方面明显超于正常值,与有关报道相符[4]。我们通过对患者家属的家庭护理干预,旨在提高患者家属对该症的认识程度,增强家属积极 配合治疗的信心和决心,从而使家属能主动调整家庭结构,给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也能使家属能一如既往地贯彻和执行对患者的康复计划,对那些个别家属调整不当或出现 危机的家庭要及时指导和干预,以缓解家庭环境的不和谐,避免给患者带来进一步的伤害。 本研究结果显示,为期8周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家属的SCL-90评分中躯体化、焦虑、抑郁 因子分较入组前有明显改善,且较对照组亦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家庭护理干预对抑郁症家 属的心理状况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观察组家属进行干预后,家属对疾病有了更多的了解和 理解,学会了一些识别精神症状的本领,对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精神症状和复发的早期迹 象能够有所识别,从而提高了照料水平,能及时发现症状,及时与医生联系,及早给予处置 ,同时家属对患者的病态也有了正确的认识,不再像去那样过于责备或溺爱患者,而是给予 理解、体谅和健康指导,有利于患者的疾病康复,此点在另一项研究中已得到证实[5]。另 外护士与患者及家属接触最频繁、最紧密,为患者提供服务中具有独特的作用,通过对患者 及家属进行家庭护理干预,从住院、出院和家属的反馈信息中得知,对抑郁症患者及家属进 行护理干预,可缩短治疗过程,促进康复,降低复发率[6]。综上所述,在治疗抑郁症患者的期间,应该关心理解他们的家属,并对他们提供一定的护理 干预,可以提高抑郁症患者父母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对患者的疾病 康复和社会功能的恢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4 参考文献
[1]朱紫青,季建林,肖世富.抑郁症诊疗关键.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
[2]谭利文,刘铁桥,李凌江.社区精神分裂症病人配偶生活质量的对照研究.中国临 床心理学杂志,2001,9(2):97-99
[3]卢艳,姜轩.住院抑郁症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调查.西南军医,2007,9(5):26 -27
[4]赵相英,王慧.首发抑郁症患者父母心理状况的调查.中国临床康复,2003,24(7) :338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枣庄市文化路街道所辖的四个居民小区中≥65岁且愿意合作的空巢老年人92例。其中,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占72.5%,患病率居前的依次为高血压、关节病、心血管病、白内障。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内容有一般情况、有无重大病史、对健康内容需求的程度、宣教方式、时间、是否随访等几个方面。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由小组组织专人到户发放问卷,并先讲解问卷中各项问题及填写要求,被调查者了解后逐次填写,对文化程度较低不能填写的,由调查人员代为填写。发放调查表92份,收回92份(包括夫妻双方),有效收回率100%。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被调查92例中,男性43例,占46.7%,女性49例,占53.3%,年龄在65~84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6人,中专27人,高中14人,初中19人,小学10人,文盲6人。职业:干部47人,工人41人,家庭主妇4人。
2.2 对健康教育内容需求程度调查 由表1可见,老人最想了解的健康内容是一些慢性病的发病原因和用药常识,其次为预防常识和急救常识,对饮食调理、护理常识、常规治疗方法、并发症预防等内容也很想了解。98.7%的人认为对健康教育宣传的认识十分必要,健康意识较强,而且极为迫切;91%的人认为健康教育应当在疾病预防阶段,9%的人认为应在疾病发生期。
2.3 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 见表2。
3 讨论
3.1 教育内容具体化和专业化 调查表明,健康教育内容应针对不同病种而制定,如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对饮食调理知识教育需求达98.7%,心脑血管疾病对急救常识教育需求达99.3%。因此,健康教育应根据具体疾病种类需要制定内容和方案,并随机评估,不断调整,才能体现健康教育的连续性、系统性和动态性。
3.2 形式多样化 由调查可见,个别指导因针对性强便于交流和沟通而较受欢迎。最受欢迎的形式是宣传册,具备图文并茂,易阅读及长期保存,备份查询等功效。也有部分老人希望运用现代视听器材进行教育,如录音、录像。部分国家已在互联网络中进行健康宣传教育,这种方式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新颖性,这也对作为健康宣教者的护士的知识水平和交流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 内容系统化 根据不同文化程度制定不同内容,随着我国人口文化素质提高,生命质量越来越被重视,特别是社区内的空巢老人,作为社区内的弱势群体,更要重视,这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需求。健康教育的内容不仅限于疾病,而应从病因、识别疾病的危险信号、急救、饮食、并发症预防、合理用药等方面进行教育,提高空巢老人自我监控、护理的能力,使其健康长寿。
【关键词】肺结核 家庭护理
1 家庭护理在肺结核防治中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多发耐药结核、结核菌与爱滋病病毒的双重感染和流动人口增多,结核病疫情出现回升,在我国结核菌感染者近3.3亿,现有肺结核患者590余万,约占世界结核病患者的1/4。肺结核是一种慢性疾病,大多数病人病情好转或基本稳定就可以出院,患病后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家庭护理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整体护理模式[2]。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和在住院期间的病情以及家庭状况,社会状况的了解,对其出院后通过制订针对性的护理和健康教育计划,帮助患者进行系统的家庭护理,使护理服务得以保持连续性,满足了病人不同的护理需求,使卫生资源得以合理应用,对实现WHO提出“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2 家庭护理的内容
2.1 心理护理:由于疾病给患者及整个家庭都带来经济及心理上的压力,患者及家属都会出现焦虑不安的心理,护士首先应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让家属明白护士会用其专业能力尽力指导帮助他们解决许多面临的实际困难,当患者出现孤独、自卑的心理时,更应与家属密切配合,根据心情变化及时予以正确指导,并让家属督促帮助调整休息时间。使患者保持乐观情绪,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对健康的全面恢复得起着重大作用[3]。
2.2 饮食指导: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因此应加强营养,多食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瘦肉,奶类,家禽,鱼虾及豆制品,多食新鲜蔬菜与水果以及补充维生素,应要注意镁和铁的补充。禁止吸烟和饮酒。
2.3 消毒与隔离:肺结核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染,其次是通过被结核菌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肠道感染。
2.3.1 病人咳嗽,打喷嚏和高声说话时不能直接面对别人,应时用手帕掩住口鼻,手帕应煮沸消毒。
2.3.2 不随地吐痰,痰吐在纸上和擦式口鼻分泌物的纸张一起焚烧或将痰吐在痰杯里加2%煤酚皂溶液每日消毒2次。
2.3.3 病人所用食具应餐后煮沸消毒30分钟,卧具、书籍每日在阳光下曝晒2小时。
2.4 活动和休息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保持足够的睡眠,根据病情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打太极拳等以改善肺功能,增强体质,促进康复。居室每日通风2次,每次15-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5 用药指导:使病人和家属认识到肺结核早期、联合、规范、足量、全程用药的重要性,结核病化疗失败最普遍,最主要的原因是不规律化疗或过早停药引起的[4]。督促和协助病人在规定时间内有规律用药,避免遗漏与中断。服抗痨药物的病人必须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定期进行X线检查。为避免病人漏服药物,护士可与家属一起制作醒目的服药卡片,放在病人床头,并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要对肺结核的化疗持过于盲目和乐观态度,一旦症状好转或消失便以为疾病治愈而自行停药。肺结核是可以治愈的,同时应认识到肺结核的严重危害,肺结核的短程督导化疗至少需要6个月,患者与家属对此要有足够的认识。
3 小结
患者与家属对这种家庭护理表现出积极与配合,通过这种家庭护理,使患者及家属掌握了肺结核的相关常识及护理技巧,从而提高了肺结核的治愈率,减少了肺结核的复治病率,节药了卫生资源,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护士的工作范围不仅限于医院,还要走向社会。保持了护理服务的延续性,体现了对患者全程的人文关怀。护士也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从而达到护患双赢的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 迫青龙.大田县梅山乡,肺结核线索调查总结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04,11(6):50
[2] 林菊英.社区护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100,
差错事故是影响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保证患者安全,防止发生差错事故,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措施,其中包括培养护士的良好的护理道德,加强工作责任心,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在职继续教育,学临床所需、学临床所急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制定严格的查对制度,严格管理检查落实,防止松懈心理等等,这些措施的实施避免了许多差错事故的发生,在“安全、质控”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笔者以为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患者的医学常识教育,让患者对医学常识有所了解,有助于预防某些医疗差错和其他意外,它也是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内容,那么为什么要加强患者医疗常识的教育。具体实施要点有哪些。对此,提出以下浅识,与护理同道商讨。
为什么要加强患者医疗常识的教育
现代护理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观念的更新,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仅仅靠治疗技术促进人类健康是不够的,这一认识领域的飞跃使护理工作改变了以往单纯、局部的工作方法,将局部与整体,分析与综合结合起来,从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进行医疗护理保健工作,因此,临床护理要点之一是在健康过程发生改变时给个人和家庭以指导,帮助他们增加医疗知识,并对以进行照顾和治疗。
患者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有各种需要,从物质到精神,有低级到高级分为5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威望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人类重新调整自然、社会与人的关系时,患者在住院期间不再单纯满足于住院的护理技术服务,还很想了解与自己疾病有关情况,尤其是文化水平较高者,非常希望护士能为其传授与疾病有关医疗常识与进行预防教育,从而减少差错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
前师不忘后事之师的需要:由于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对医学观念的转变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把对患者的卫生宣教工作视做软指标而被忽视,临床上由此引起的沉痛教训例数不少。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如果重视了患者的切身需要,做好了预防教育,形成“共同参与型”的医患关系,患者就会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为疾病的早日康复,创造有利的条件。
具体实施要点
详细了解患者的现病史、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做到心中有数。根据患者病情、文化程度、性格特点等,在进行治疗或做基础护理过程中,对患者介绍有关医疗常识,进行健康教育。患者住院期间如果发现不宜使用某药物时,必须做好书面纪录,并告诉患者及家属。向患者强调说明目前用药情况,包括药名、剂量、服药时间(尤其是特殊药物如抗生素、激素、洋地黄类等),从而减少弄错药量或服错药的机会。
鼓励患者积极主动参与治疗。对改用药物应及时询问、了解改用新药的名称、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检查护士发给的所有药物,及时反映用药后自我感受、作用是否明显等等。患者的参与同时对护士工作也是一种促进,促使护士进一步加强工作责任心和核对制度,层层把关,减少差错发生。
一、月嫂的基本工作职责
月嫂不仅要掌握新生儿的喂养、呵护、洗澡、换尿布等日常护理常识,还要掌握如何给宝宝按摩、测体温,如何护理脐带,要经常观察宝宝大小便,懂得尿布疹、湿疹、黄疸、鹅口疮等常见病的护理工作。同时,月嫂还要会做产妇的营养膳食,合理调剂饭菜花样,注意产妇的饮食营养;懂得做好产妇的健康护理及产期常见病的预防工作;指导产妇实施母乳喂养,教产妇喂哺婴儿常识,协助产妇做保健操以恢复体形。月嫂一定要经过专业培训,培训结束后,经过考核,获得相关的结业证书后才能上岗。所以,月嫂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保姆,二者之间的区别就是有无专业的产后护理技能。在雇用月嫂前,产妇和家属应该把服务范围咨询清楚,避免雇用后发生矛盾甚至争执。
二、月嫂的职业要求
月嫂除了要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礼仪礼节等要求外,还要具备以下几个要求:
1.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做月嫂的基本要求。如果月嫂携带某些病菌,在护理宝宝时,甚至是给宝宝喂食时,都很有可能把自身携带的病菌传染给体质较弱的宝宝和刚经历分娩、身体未完全恢复的新妈妈。当月嫂,首先要对自己的身体进行一个全面的检查,包括乙肝两对半、肝功能、胸部X线检查、妇科检查等体检项目,合格者才有资格做月嫂。月嫂的健康证件一般是一年体检一次,时间比较长,建议月嫂在上岗前重新找个医院体检,这样就可以让雇主更加放心。
美沙酮维持治疗是指在较长时期或长期服用美沙酮来处理海洛因或其他阿片类物质成瘾的一种治疗措施,同时配合心理护理、行为干预等综合措施,最终达到减少危害和需求,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家庭功能,达到共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临床资料
新疆焉耆县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对在治服药人员中的56例通过问卷调查,17.9%(10例)想继续获得欣;长时间服药,未能很好进行心理治疗,遭到亲朋好友的歧视,尚失信心;对吸毒同伙、场所、工具无法抗拒,简称A类人群。62.5%(35例)服药人员有复吸或偷吸的欲望;认为长期每日前往门诊服药麻烦,害怕长期服美沙酮对身体产生有害影响,简称B类人群。19.7%(11例)服药人员希望彻底戒掉,简称C类人群。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医护人员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与患者交往,从而影响和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患者康复,发挥医疗护理最佳作用。
方案一:沟通。关心、体贴、尊重患者,细心关注每位患者、多与其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取得他们的信任,适时向他们宣传的危害性,戒毒常识、防患艾滋病常识、让他们自觉走向戒毒之路。通过沟通,大多数患者在取得信任的基础上,愿意与医护人员交流,讲述自己的吸毒史,都有悔过自新的表现,此时医护人员应加以鼓励、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逐步使患者恢复其社会功能和家庭功能。
方案二:帮助。患者在治疗时,会出现身体不适,应向患者说明不适原因和治疗措施,取得患者认同。如对渴望加剧,说明平时服用美沙酮量不够,需要加量;在其戒毒意志力薄弱时,鼓励他坚持远离。美沙酮门诊为对积极配合治疗且行为良好的患者实施奖励措施,为他们免费发放生活用品,代表门诊看望患者,使他们有不被歧视和温暖的感觉。
方案三:取得家庭的帮助。定时给患者家里打电话,当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时打电话告知家人,让患者得到家庭的表扬和鼓励;当其思想动摇时与患者家属一道鼓励他,时刻取得患者亲朋好友的支持,是最好的良药之一。
方案四:取得社会和法制的帮助。每月开展两次美沙酮小组活动,大力宣传美沙酮治疗的意义;不断加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如国家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等。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多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艺活动,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提高其生活质量。区分强制戒毒和美沙酮脱毒治疗的不同;对发现的在治疗期间继续偷吸的,不按时服药人员,门诊将取消其治疗资格,并一律通知执法部门对其依法实行强制戒毒或报送劳动教养。
结果
针对上述三种人群采用不同心理护理,结果见表1。
[中图分类号] R473.7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4(a)-130-02
产科患者多,陪护人员多,病床周转快,是医疗纠纷,特别是护患纠纷发生的高风险科室。据统计,产科发生的护患纠纷占普通综合医院所有医疗纠纷的1/4[1]。因此,如何减少产科病房护患纠纷,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产科护理管理中的重要问题。笔者分析了本院产科近3年来发生的所有护理纠纷的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改进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产科所有住院患者和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3年间本科共收治产科患者5 414例,其中各种围生期疾病住院者1 022例,顺产2 069例,剖宫产1 323例。患者年龄17~45岁,平均(30.4±12.7)岁。
1.2研究方法
统计发生患者或家属投诉护士、护士与患者(家属)发生争吵、患者或家属单方面到护士站吵闹的事件次数;总结发生这些纠纷的原因,比较以下因素:年龄(26岁以下,26~33岁,33岁以上)、学历(初中或以下,高中、中专、大学专科,大学本科以上)、经济状况(按本地人均收入水平划分,良好、中等、差)、住院时间(4 d以内,4~7 d,8~14 d, 14 d以上)、住院费用(平均日费用250~399元,400~600元,600元以上)、生活环境(城镇,农村)、陪护人数(1人,2~3人,3人以上)不同组别之间的纠纷发生率的差异。
1.3统计学处理
率之间的比较用?字2检验,以P
2结果
共发生各类护患纠纷233例,占所有就诊住院患者的4.3%。其中投诉107例(45.9%),相互争吵47例(20.2%),患者或家属单方面吵闹79例(33.9%)。
2.1发生纠纷的原因分析
2.1.1护理人员方面的原因①服务意识差;②责任心不强;③护理人员紧张;④护理技术欠熟练;⑤纠纷和危机处理能力差;⑥相关法律意识淡薄。
2.1.2患者及家属方面的原因①缺乏医学常识,自以为是;②对正常医疗行为中发生的意外情况难以接受或理解;③对医疗护理程序或收费情况不了解;④受社会舆论导向影响,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抱有不良成见;⑤个别患者或家属个人素质差,提出无理要求。
2.2 影响纠纷发生率的社会环境因素分析
社会环境因素对医疗纠纷的影响分析见表1。
其中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平均日住院费用与纠纷事件发生率有关,高龄产妇、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状况差、平均日住院花费多的容易发生护患纠纷。而患者住院时间、居住地和陪护人数与是否发生护患纠纷无明显相关性。
3讨论
护理纠纷是在护理活动中患者或家属对医院护理工作不满意产生的纠纷。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及患者、家属维权意识的提高,护患纠纷发生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如何预防或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是产科护理需要重视的问题。为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方法,采取合适的应对策略,笔者对本院3年内发生的产科护理纠纷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研究发现,发生产科护患纠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3-5]。在护理方面,客观存在的原因包括人员紧张,工作量大,导致护理人员容易疲乏忘事、没有足够时间对患者或家属进行宣教或沟通,不能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导致一些误解;一些年轻护士缺乏工作经验,技术欠熟练,护理操作时紧张,导致静脉穿刺或其他操作不能一次成功,家属对此不能理解或接受。主观上的原因包括少数护理人员态度生硬,责任心不强,在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缺乏人文关怀;缺乏与患者家属沟通的技巧与能力或愿望;护理过程中需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或某些潜在的法律问题缺乏预见性或警惕性,护士法律意识淡薄,在遇到潜在纠纷可能缺乏危机处理意识和相应的知识、技巧。对此,笔者认为需采取如下措施以改善护理质量:①强化护理质量管理。护士长根据各个护士工作能力和知识特长,各个护理环节或场所的人员需求,统筹安排护士的岗位和工作时间,并建立责任护士组制度,形成多个护士工作小组,组内人员搭配合理,技术、特长互补,人员之间为同一组患者或同一项护理措施相互协助,共同完成。科室对护士工作的评价则以小组为单位,促进护理小组内的相互帮助和协调,强化护士内部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工作效率。②加强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定期组织考核,针对护士工作中存在的缺陷,个体化培训,实施岗位淘汰制。同时,将奖励和荣誉与护士个人技能考核和患者、患者满意度挂钩,激发护士学习、提高业务能力的积极性。③严格规章制度。强化各种操作流程的执行力,强调护理操作的规范化、程序化与个体化相结合。④强调医疗安全意识。护理工作已保证患者、产妇和婴儿的安全为第一要务,一切以患者生命安全和健康为中心,同时注意自我保护,避免和家属发生纠纷,并在有纠纷潜在可能时预防自身受到人身伤害,及时由其他护士替代相关工作,以化解危机。⑤改变传统的护理服务理念。强调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满意为宗旨,不断优化产科护理理念。护理工作中,要求护士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主动关心患者的疾苦,热心解决患者的护理需求。做到尽量多给患者一个微笑、一份温暖,从小事做起,注重护理中的细节。⑥加强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和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请相关专家定期举办学习班,优秀护士言传身教。结合纠纷,针对设计的相关问题深入剖析,及时总结提高。
患者及家属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某些患者或家属缺乏基本医疗常识又自以为是,或对一些医疗行为通过网络资讯获得一知半解,对护士缺乏信任,不愿听责任护士耐心宣教;某些接受媒体、网络不实宣传报道的误导,先入为主地以为医院一定乱收费、乱用药,乱作检查,常常为一些原本合理的收费纠缠不清;一些家属对医疗行为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缺乏了解,认为患者进了医院就等于进了健康安全保险箱,不会出现一点差错,也不能出现一点意外。一旦出现病情变化,心理上难以接受,甚至不重事实,不请教专业人士询问相关情况,就把责任全部推到护理人员身上。个别家属提出不合理要求,甚至无端挑衅。针对这些情况,提出如下应对策略:①在患者入院之初即加强相关疾病的宣教工作。制定常见疾病的诊治流程、注意事项、相关疾病的医学常识。每个责任护士均应对刚入院的患者及家属进行一对一的讲解并在宣教手册上护士、患者共同签字确认。②每个患者做好医疗费用一日清单的结算工作,及时向患者通报各项费用的明细并做好说明,患者确认后签字。③举办患者、家属学校。由专家针对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针对常见的护患纠纷进行分析;组织护士、患者针对常见护理问题进行专题讨论。④定期向患者、家属发放护理满意度或护理建议问卷调查表,及时反馈信息,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改进措施。⑤针对个别无理取闹的患者家属,采取灵活的应对策略,及时通知保卫科、甚至“110”,对其采取严正措施,绝不姑息。
影响纠纷发生率的社会环境因素中,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平均日住院费用与纠纷事件发生率有关,高龄产妇、文化程度低、家庭经济状况差、平均日住院花费多的容易发生护患纠纷。分析原因在于:高龄产妇本身危险性高,风险大,并发症多,家属普遍对患者的病情紧张;文化程度者对医疗常识的获取途径少,理解力相对差一些,缺乏与医生、护士的沟通能力,对护士的宣教接受力也相对差一些;家庭经济状况差,住院费用高的患者,对一日清单的查对相对苛刻,由于受到目前媒体不实报道的影响,对医院收费抱有不信任的潜在心理,这些都是发生护患纠纷的高危因素。而患者住院时间、居住地和陪护人数与是否发生护患纠纷无明显相关性。针对患者社会环境因素对医疗纠纷的影响,笔者提出护理措施个体化原则。在患者入院时即发放个人信息调查表,针对患者文化素质、经济状况、医学常识的了解程度、患者及家属的个人修养、居住环境或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住院护理的期望值等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患者个体化的护理重点和难点,有的放矢地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和纠纷防范策略。
总之,通过调查分析找出产科常见护患纠纷的原因,深入探讨化解策略,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大大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更利于患者的健康,利于护士的医疗护理工作,更符合共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吕敏.产科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8):118.
[2]严俊. 产科护理纠纷隐患的探讨及防范措施[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8,16(20):84-85.
[3]白晓芳. 规范护理行为防范产科护理纠纷[J].中国医药指南,2009,7(18):148-149.
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指脑部有明显的病理改变的精神障碍。主要包括:脑部器质性疾病或损失引起的精神障碍、脑部以外的各种躯体疾病有关的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性药物所致精神障碍。精神症状可表现为意识障碍、遗忘综合征、智能障碍、人格改变、精神病性症状、情感障碍、神经症样表现或行为障碍。这种病主要决定于病变部位及范围和脑功能损害的广泛程度,而不取决于病因的特异性。本次调查是通过家庭评估量表帮助护理人员系统地评估家庭照顾患者的能力和意愿,从而正确的对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增强家属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促进病人的康复。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在某家三乙医院和某家精神病院就诊的90例中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属,其中患者年龄在45-65岁之间。发放问卷有90份,回收有效问卷86份,有效回收率为95.5%。
1.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用统一的指导语,以不记名的方式独立填写完成,当场收回。问卷包括15个条目,按“好,中等,差”的3级评分法,评估分数在40-45之间为好,评估分数在35-40之间为中等,评估分数在35及其以下为差。病程前4周、4-8周、8周后的患者分别为30例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2结果
患者家属问卷的得分中随着患者病程时间的持续得分值越来越低,在表1中可以看出分值在40-45分由原来的100%到后来的73.3%再降至43.3%,而35-39分之间的比例逐渐上升,原来的0增加到53.3%。不同病程时间得分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F>F0.01(2,87),P
3讨论
提高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功能的必要性。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患者,对家庭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压力和负担,而不管是在医院还是在家里,家庭支持对患者疾病的康复是非常重要的。调查发现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对护理的要求和依赖性增强,良好的护理,对控制和改善病人的精神障碍,延缓精神衰退,促进自理能力的恢复均十分有益[1]。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家庭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显而易见。家庭关系不和睦,成员间时常争吵、打闹,常会成为沉重的心理压力,致使疾病发生,对精神疾病的恢复有不良影响。在预防精神疾病方面,没有什么别的群体组织比家庭更重要。本次调查发现在病程前4周、4-8周、8周后这三个阶段的评分逐渐下降,家庭功能处于中等水平。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使家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无法很好的再家庭中长期的照顾患者,而那些能提供照顾的家庭也需要我们护理人员提供信息和情绪的支持。有资料表明,男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社会支持明显少于女性精神病患者[2],因此护理人员在做健康教育时要注意对患者配偶,尤其是男性精神病患者家属的教育,使其明确自己在患者的康复中的重要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帮助患者共同战胜疾病。加强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功能,并如何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如何鼓舞这些照顾者已经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4对策
4.1加强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功能,并对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通过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以及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教育,改变不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使具有自我保健能力,进而达到精神、身体、社交等方面保持健全的状态[3]。据调查发现精神障碍患者家属精神疾病知识水平较低[4],渴望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康复教育[5]。并且家庭成员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与心理状况能够直接影响到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康复水平[6]。因此对精神病人家属开展健康教育是必要的,增强家属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对提高病人治疗的支持力,促进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7]。使得他们不再歧视、排斥或害怕患者,从而促使患者重归社会[8]。
4.2健康教育的方式根据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点,采取有计划、有目的的健康教育模式,了解有关疾病常识[9]对精神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仅要对病人,还要对其亲属进行指导[10]。对患者家属教育的方法可以有文字教育法、语言教育法、示范教育法。文字教育法对于文化水平较高、理解力强、依从性好的患者家属,如科普书刊、报纸杂志、宣传卡片等,使家属掌握一般的卫生常识和必要的护理技能。语言教育法对有学习兴趣、求知欲望高的患者家属,如专题讲座、幻灯、播音等形式。示范教育法对于文化水平低、理解能力差的患者家属,可通过示范教育、耐心讲解演示、说明指导,使家属能够直观、具体、形象的受到教育。
4.3家属成立一个团体家里有精神障碍患者,其家里人承担的照顾责任非常大,如何鼓舞这些照顾者的士气非常重要。若能获得有过照顾经验的其他家属其协助,提供照顾患者的经验,可使照顾者添加知识及情绪的力量,因此家属也可以成立互助团体,家属彼此之间可以给予情绪上的支持,从而提高家庭功能。家庭是社会支持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家属和患者共同参与健康教育,起到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增进对患者的理解,通过关心、鼓励和疏导,减少家属对精神病患者伤害性情绪,使家庭环境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对巩固疗效、减少复发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11]。
参考文献
[1]覃志云,邓秋雁.90例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分析.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12).
[2]王晓蔚.100例精神病患者的社会支持调查.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71-972.
[3]韦丹.健康教育在精神科的应用.华夏医学,2002,15(5):663-664.
[4]李立华,吴启姣,梅芳,黄丽红.影响精神病患者家属疾病知识水平的相关因素调查.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0,16(2).
[5]陈全花,王文菊,娄百玉.住院精神病患者和家属对康复教育需求的调查.中国临床康复,2005,9(8).
[6]陈琼妮,李乐之.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研究现状.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3).
[7]赵桂霞,梁先锋.精神病人家属疾病知识知晓率及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现代临床护理,2005,4(6).
[8]罗薇,邓孟先.对精神病患者家属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