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大全11篇

时间:2023-06-28 16:58:3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篇(1)

为积极贯彻落实合规文化教育活动,××联社转发了省联社《关于进一步加强合规教育创建良好合规文化的通知》文件,组织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等10余部法律、法规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实行办法》等监管法律;并要求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活动,培育主动合规的作风;树立“合规创造价值”和“合规人人有责”的理念;梳理业务类制度办法,把自己的工作行为和制度要求进行比较,对于不符合的地方要提出原因,拿出整改措施。使合规学习活动与经营管理目标相结合、与基础管理目标相结合、与道德风险防范相结合。

二、加大自查力度,扎实推进合规文化建设

篇(2)

关键词 :流行文化 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态势呈现多样化和多元化。此背景下由博客、微信、网络语言、流行音乐和影视作品等构成的流行文化元素发展迅猛,已成为当下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高中生群体活泼且充满朝气,喜欢新鲜时尚,流行文化易为他们所接受。语文学科的生命力植根于生活,语文课堂教学要回归生活,流行文化也应当是其回归生活视野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核心概念界定

“流行文化”,由

关键词 “流行”和“文化”共同组成。“流行”一词,《中国大百科全书》解释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指社会新近出现的或某权威性人物倡导的事物、观念、行为方式等被人们接受、采用,进而迅速推广以至消失的过程。又称时尚。”[1]“流行”是相对稳定与及时更新的结合,是一种自发形成的表现文化与习惯传播的社会现象。而“文化”若以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而言,就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中一名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一切才能和习惯,[2]是历史积淀与现实存在以整体或系统的方式的结合。台湾学者高宣扬认为,流行文化即是“时尚、时髦、物质文化、消费文化、奢侈文化、流行生活方式、流行品味、休闲文化、都市文化、次文化、大众文化以及群众文化等概念所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成分复杂的总概念”[3]。对“流行文化”的概念进行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流行文化所包含的文化类型具有多样性,且具备世俗性、商业性、及时行和娱乐性等特点,即“流行”特质。流行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极为丰富,可谓包罗万象,从选秀节目、网络语言、流行歌曲、网购、哈韩、影视作品到网游、草根人物、博客、微博、玄幻小说等,都是流行文化样式的反映,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流行文化简而概之为:流行文化是一定时期内被大众普遍热爱并追捧的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是对多种具有“流行”特质的涵盖不同类型的特定文化现象的整体性概括。而本文所涉及的流行文化是高中生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与高中语文教学关系密切、适合与高中语文教学融合的部分优秀流行文化内容,尤其是网络语言、流行歌曲和影视作品之类。

二、流行文化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的语文教学存在着“少、慢、差、费”等问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这与传统守旧的语文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在高考这根“指挥棒”的影响下,教师一味地追求升学率,把本该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语文课上成了枯燥乏味的“字词辨认、段落分析和试题讲解”,这种模式化语文课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被抹杀得一干二净,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要求学生要以开放的心态和发展的眼光对待外来文化,关注当代现实文化生活,拓宽思维空间和文化视野,提高文化修养,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4]高中语文教学要改变现状,语文教师就必须改变教学方式,走进现实生活,联系现实文化,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生思想活跃,喜欢求新求异、追逐时尚。而流行文化恰以时尚为风向标,具有很强的“亲民”效应,给人以轻松愉悦之感,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以其独特的多元化审美元素迎合了高中生群体的审美需求,因此深受高中生的喜爱。对高中生而言,语文学习的过程多是被动的、枯燥乏味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生接触流行文化的过程是主动的、有趣的。例如,对于当下流行的歌曲《小苹果》,学生能倒背如流,甚至还能在有意无意之间哼唱,这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享受,而面对曹操的《观沧海》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重复背诵。再比如热播电视剧《甄嬛传》里面人物众多,关系复杂,但喜欢此类型剧作的学生却能像如数家珍一样,不仅能把复杂的人物关系理清还能结合自己搜集到的材料从不同视角进行个性化的自我阐释。而同样作为戏剧的先生的《雷雨》,却有很多学生难以把握这其中不算太复杂的人物关系,甚至个别学生连文本中的主要人物都无法说出。

现代学习理论所倡导的体验性、探究性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无疑在流行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和展示。如果单从文本的经典程度来讲,《甄嬛传》的思想性、艺术性等方面是难以与《雷雨》相比拟的。但之所以会出现上面这种“倒错”的现象,这与流行文化的特质有很大关联。而这种特质一方面契合了高中学生对文化本身的需求,凸显了流行文化的享用功能、愉悦功能;另一方面流行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其所采用的传播手段往往是最新科技成果的直接应用,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学生的兴趣、需求、积极性等在流行文化中无疑得到了充分的释放,而这也正是当下语文教学所欠缺的。

优秀的流行文化中有很多元素既体现着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又契合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及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的人文特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必争之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若将优秀流行文化作为语文教材的有效补充,则能与语文课堂教学相互渗透,相得益彰。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正确认识和利用流行文化,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适当融入一些优秀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优秀流行文化内容。这种传统与时尚的有机融合不仅体现了“教育回归生活”这一理念,使得语文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优秀流行文化,是时展的需要,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改变高中语文教学现状的需要,也是尊重多元文化、顺应当代中国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

三、流行文化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影视作品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鲁迅先生说:“意美以感人,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5]而影视作品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集意、音、形三种美于一体,赋予枯燥抽象的文本材料以生动形象性和直观性。高中生的语文学习通常以“班级”或“课”的形式展开。它会使学生的学习受到诸如时间、空间、情境等具体条件的限制,加之高中生阅历尚浅,使得他们很多时候难以以直观的方式,直接感受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多姿多彩的“美”。而影视作品却可以借助演员的表演,通过画面与声音同步直观的方式呈现作品中原本蕴含的抽象意蕴与内涵。既形象生动,又可以使学生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利用影视作品的现场情境感,与文本内容有机对接,增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有很多经典文学作品都被制作成为影视作品。其作品文本中叙述的情景内容,经由荧屏得以直观再现,学生可以以第三者的身份“身临其境”地参与其中并亲身体验。因此将影视作品中创设的现场情境与文本内容有机结合,将能有效增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人物精神品质的把握。例如,教师在讲授世界名著《老人与海》时,可以播放同名电影,并设计一个“进入录音棚”的教学活动环节。学生们可以依据自己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对照课文为其配音,在配音中把握故事情节,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主人公身上的那种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精神。

利用影视资源的丰富性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影视资源类型多样,不同类型的影片可以培养学生不同的兴趣和文学涵养。例如,在讲授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时,可以播放一些有关湘西的风土人情、山川风景的视频,并以之作为文本切入口,使学生能够置身于田园牧歌式的湘西生活情韵中,感悟湘西的山川之美、人情之美。另外,组织学生观看《探索发现》《走近科学》等影片可以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增强他们阅读科技文的速度和准确性。

利用影视作品的吸引性和感染力,引导学生对影视剧本进行改写,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部流行电影,无疑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学生在欣赏影片的同时,对故事的情节、人物的性格、结局的设定等都或多或少有自我的感悟、思考和评价。对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充分占有了故事的材料资源,借助于教师的引导,他们能从更深思的想层面挖掘故事的意义和价值,能使既定写作技巧进一步娴熟,进而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

(二)流行音乐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流行歌曲将音乐性、情感性与艺术性有机地融为一体,娱乐性较强,深受学生的喜爱。为此,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流行歌曲中存在的真善美,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完成对语文既定知识的掌握。借助歌词的句式特点,引导学生学习语法和修辞。歌词本身就蕴含着诗性美、韵律美,其语法和修辞的运用极其讲究,通过对歌词本身句式特点的分析和讲解,能使学生快速掌握歌词本身蕴含的句法知识。如周杰伦《青花瓷》中歌词,“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显然歌词中的“嫣然一笑”,并非写实的手法,借由比喻从而将对方笑容中的优雅美、含蓄美生动地展现了出来。借助优美的流行歌词,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和品味的方式便成为学习修辞手法的绝佳路径。

音乐创作的源泉之一,就是对古典文化内容的借鉴。这既包含古典诗词的现代谱曲,也包括按照古典诗词格式要求的现代创作。现实生活中以古典诗词为蓝本而创作的流行歌曲不仅具有深远的意境,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将之引入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古典文化素养。像邓丽君的《在水一方》《独上西楼》,伊能静的《念奴娇》等,这些原汁原味的古典诗词,在这些歌唱大师的全面诠释、深情演唱下,极好地还原了诗词的意境。学生在倾听中已然感悟到了寄托于作者内心的那份或期待、或忧愁、或赞叹之情。引导学生从熟悉并喜欢的歌曲入手,帮助他们分析和反思作品的主题、意象及情感等,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借助歌词仿写,丰富学生的情感语言表达。流行歌曲中的语言活泼生动,句式灵活多变,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听歌过程中就能积累作文材料,形成富含诗性美的语言表达习惯。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学生更能快速掌握歌词的句式特点、表达习惯等形式技巧,从而为写作技巧的提升做好积淀准备。

(三)网络语言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语言是随着时代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在每个时代它会都会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部分。网络的普及,让不同地域的人可以汇聚一个平台,在彼此相互交流碰撞中,网络语言得以快速创新。其突出表现就是符号创新、缩略创新、数字创新、谐音创新,另外还有新词创造和借词等。

语言的创新过程是对语音、语法和词汇的融合再创造。这其中蕴含着大量的语言知识。这些语言知识形成的背景、过程,乃至使用的语境,学生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而且,如果时间充足,学生很愿意就这些内容作全面而深入的探究。为此,这些具备创新意义的网络语言,是完全可以服务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在进行“汉字起源和发展”的专题讲解时,教师可开设“网络语言造词规律”的知识讲座,加深学生对汉语知识的理解,了解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网络语言形式中亦包含大量的修辞手法,教师可依此开设修辞专题,由于这些所选例句贴近生活,内容为学生所熟悉,可以轻易消解学生的抵触心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语法修辞知识的学习。

当然,任何一种语言的发展,都会伴随不文明语言,乃至低俗污秽语言现象的出现。网络语言的形成与发展亦不例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低俗污秽式网络语言对整个社会的危害,知晓使用这些不文明语言是不可取的。尤其是作为即将成人的高中学生,更应该自觉抵制网络低俗污秽用语,不断提升自我语言的使用品位。

四、结语

“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要求语文教育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表现时代文化精神的风貌和特质,为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服务,从而完成时代与社会赋予语文教育的特殊使命。”[6]这种特殊的使命感就需要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以恰当的方式面对当下的流行文化,既不过分排斥,也不过分依赖。既要传承历史优秀文学文化,又要善于创新,融优秀流行文化内容于语文课堂教学。在传统与时尚的结合中与时俱进,使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注释:

[1]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卷》,北京:中国大哲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2]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3]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篇(3)

高中语文教学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呈现出教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普遍缺乏生机与活力的现状。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应该从当前学生的喜好出发,结合现实生活,开展学生真正感兴趣的语文教学。以流行文化为例,其通俗易懂和接地气的特征就十分符合高中生的审美追求,部分学生甚至还将它视为时尚风向标。而流行文化本身也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其多元化的审美元素和大众文学一脉相承。因此,将流行文化引入高中语文课堂,是增强课堂活力的重要渠道。

一、影视作品+经典名著,直观展现文学作品的画面美

影视作品凭借其精心构架的故事、色彩丰富的画面和旋律优美的背景音乐,赋予了文本材料更多的生动形象性,同时也备受各年龄阶层观众的追捧。将影视作品与经典名著结合起来教学,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使原本“躺”在课本中的文学作品“立”起来,显得更为直观形象。由于当今时代生活条件的改善,许多高中学生对年代已久的文学作品的写作背景缺乏了解,尤其是一些描写底层民众苦难的作品,在教学中常常难以唤起学生的同情心。这时,教师不妨利用网络资料,找出相关的影视片段,让学生结合经典名著的文本和影视资料进行对比学习,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祝福》时,很多学生对于祥林嫂的悲剧人生经历缺乏理解,甚至觉得祥林嫂一遍遍向别人讲述“阿毛”被狼吃了的故事这种行为十分可笑,而无法体会到作者表露出来的同情与悲叹。因此,教师可以在学习这篇小说时,选取祥林嫂嫁人、遭遇丈夫儿子去世、再辗转回到鲁四老爷家做女工的片段,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仔细对比祥林嫂前后的精神状态,以及演员在表情神态方面对祥林嫂的形象刻画。让学生置身于田园牧歌的生活情境和自然风光中,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为阅读课文、领悟文章意蕴美和人文美奠定基础。

二、流行音乐+古典诗词,细心品味汉语语言的韵律美

流行音乐是音乐性、情感性与艺术性相互融合的视听艺术形式。一方面,它凭借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深受学生喜爱;另一方面,又因为唱流行音乐的艺人大多属于当前最受欢迎的娱乐明星,因而受到学生的追捧。虽然许多教师并不赞成学生在校期间听流行音乐,甚至觉得部分流行音乐的内容过于低俗、口语话,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一些质量较高的音乐作品依然有许多值得师生学习的地方。

例如,在教学诗歌时,教师就可以借助部分改编自古典诗词的流行歌曲,导入课程教学或者与学生进行互动。以人教版高中必修二的《诗经・蒹葭》为例,为了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趣味,教师可以选择在课堂上播放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让学生在欣赏优美动听的旋律的同时,细心品味古典诗词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当然,在现代诗歌的学习过程中,也能穿插同名歌曲的欣赏。如,学习必修一的《再别康桥》时,教师就可以播放林宥嘉演唱的《再别康桥》。或者为了提高学生的诗歌写作能力,让学生以这首歌的旋律为蓝本,进行自主填词等。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也能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网络语言+修辞技巧,体验汉语知识的艺术美

随着当今时代的不断发展,语言符号的更新换代速度也逐渐加快,网络语言的衍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是在对现有语言的语音、语法和词汇进行改造和创新的基础上产生的,因而蕴含了大量丰富的汉语语言知识。利用好这一教学资源,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知识,还能通过分析网络语言中的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掌握语法修辞知识的具体应用,从而改变语法知识在学生心目中枯燥、深奥的形象。

例如,网络语言中比拟手法的运用十分普遍,它常常结合某种人物的言行特征或外形特征,借助某种动物来比作人。如,“菜鸟”“大虾”“网虫”等,而且这些词语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简单易懂,把原本需要一句话解释的内容压缩成了两个字,却依然涵盖了语言知识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选取几个运用了比拟和比喻手法的网络词汇,让学生在日常理解的基础上对这些词进行扩写和再创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锻炼书面表达技能。

总之,在流行文化占据主流市场的时代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通过将语文教学知识与流行文化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语言艺术。

篇(4)

审美教育首要关心的应该是艺术的审美作用,这对音乐教育尤其如此。在笔者的观察中,现行的高校普通音乐教育一直是在某种程度上的非音乐教育,讲得沉重一点就是反音乐教育。反音乐教育在高校普通音乐教育中比较明显的症状就是过于强调音乐的德育、智育功能而忽略了音乐教育本身的艺术审美作用,从而使音乐教育沦为学校德育、教学管理的某种工具,自然而然地就失去了音乐作为一种学科在高校普通音乐教学中应有的地位。音乐教育绝不是德育和智育的“殖民地”,而应该是德育和智育的伙伴,是携手共赢的全面合作的伙伴。据笔者了解,在高校普通音乐教育的教学上大部分情形还是语言替代型和单一欣赏型,这样的教学实践阻碍了音乐教育的发展。现代高校普通音乐教育在教学上首要的是让学生产生兴趣和保持兴趣,要注重学生参与的量,也要注意学生参与的质。高校普通音乐教育的教学应以审美教育为主,专业性较强的音乐训练应放在从属地位,专业性的追求不是高校普通音乐教育的任务。应当遵循音乐艺术规律,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而又不把获取某些知识、解释某种概念或宣传某种思想视为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具备审美结构的音乐课只是知识课而不是艺术课。音乐的生活化,就是在音乐教学中,让音乐教学的内容向社会伸展,把社会生活引入音乐课堂,使音乐教学充满时代气息和生动活力,尽量寻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交集和切合点,在进行音乐教学训练的时候也尽可能地就地取材。对于改善音乐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而言,现代音乐的出现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所有教育必定通过生活才最有效,音乐教育也肯定是生活的。

二、在高校普通音乐教育中融汇流行音乐

笔者曾对上音乐类选修课的学生进行了音乐素质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是“两多三少”。几乎所有学生都表示喜爱音乐,80%以上的学生认为在普通高等院校进行音乐教育有其必要性。而在他们当中,能够识简谱的在3%左右,能够识五线谱的仅有1%左右,能够熟练掌握一种乐器的仅有1%,系统学习过音乐基本理论的几乎为零。根据笔者教学十多年来所做的情况调查可知,在选修音乐类课程的学生当中,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不会或不能识谱,但是没有说不喜欢流行音乐的,而同时喜欢严肃音乐的只有30%左右(并且这个比例还在逐年下降)。笔者认为,这种现状是学生们与严肃音乐之间的距离造成的。20世纪以来,人们在不断强化的各种压力下,尽力寻求解脱和发泄,产生了某种反传统的叛逆性格,渐渐地发展出了一类极具娱乐性的音乐文化。这种音乐文化强调人格的独立,凸显对时代和社会的感受,重视不妥协的精神,勇敢地去反映现实,反抗传统束缚,反抗强权政治,反抗文化专制。流行音乐就这样产生了。如今的流行音乐有六大特点:

1.娱乐性。流行音乐绝大多数都取材于日常生活,其中的大多数又以表现爱情题材为主,其内容通俗易懂。流行音乐的通俗性决定了其一诞生就拥有大众的基础,接受和消费的主体就是普通大众。因此,流行音乐的娱乐性和消遣性,使人们能够便捷地参与其中,并且从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放松、乐趣和享受。

2.新奇性。新奇性也就是流行性、时尚性,这是流行音乐的根基。流行音乐是“建立在契合了某种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心理因而能为大众所普遍接受的基础之上的”。流行音乐作为一种主要以满足大众消费为目的的商业化的音乐,新奇性是必须的和必然的。

3.参与性。流行音乐的题材基本上以日常生活内容为主,强调、突出个人的心理、情感,十分强调自我,特别容易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这些让流行音乐的参与性无可比拟。

4.快速更替性。流行音乐是大众文化消费品,绝对具有商业性,肯定存在大批量生产的特性。产品必定快速地推陈出新,那样才能不断满足消费者快速更新的消费需求。大众需求的快速变化使流行音乐的变更周期显得短而又短,快速更替那是不可避免的。

5.传播手段的科技性。科技日新月异让流行音乐的传播手段在不断地产生巨大的变化,从最初只有声音没有图像的广播、磁带、唱片、CD,直到声像并茂的电视、卡拉OK、VCD、DVD、MTV,再到便携式的mp3、mp4、mp5、艾派、笔记本、多媒体手机等高科技成果,科技产品的不断丰富,极大地满足和适应了流行音乐广泛“流行”的传播要求,而MIDI、多轨录音、电子音响合成等技术则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了流行音乐制作的效果以及音响表现的丰富性。

6.商品性。流行音乐的传播载体是以作为大众文化消费品的各类音像制品为主的,流行音乐的商品性是不可避免的。流行音乐不拘泥于形式,也不会墨守成规,相对而言,有比较朴素的美感,清新、富于想象力的音色,民间的气质和温暖的人性,通过这些浸染,流行音乐让人感觉很容易接近,不会拒人千里,也不用高深的文化素养和音乐修养就可以欣赏和参与。在人类步入新千年时,现代科技让流行音乐无处不达,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自出生时起,人们身边就环绕着各式各样的流行音乐,耳朵里充斥着五花八门的流行音乐音响,这使得人们和流行音乐之间几乎是零距离。学生们熟悉流行音乐,没有陌生感,所以,学生们几乎100%都喜欢流行音乐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严肃音乐”一般是指各种传统经典音乐和专业作曲家用传统或现代作曲手法所创作的各种音乐。严肃音乐的确是人类文化的珍宝,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对于严肃音乐,学生们一直缺乏有效的途径去了解,没有合适的环境和氛围去欣赏。除了少数有条件接触严肃音乐的学生之外,严肃音乐对于学生们就像是熟悉的陌生人一样,学生们怎么可能去喜欢。那么,同时喜欢严肃音乐的学生只有30%左右这种状况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其实,学生们在对音乐的取向(笔者简称:乐取向)方面是需要引导的,乐取向是可以后天培养的。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乐取向也是当今高校普通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上述形势下,高校普通音乐教学应该海纳百川,充分融汇流行音乐,最大程度地去改善教学环节和促进教学效果,进一步地提升教学质量。这样,高校普通音乐教育才能真正成为高校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中流砥柱。

篇(5)

在遂昌人看来,这得益于自己的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让“走出去”成为水到渠成之举。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文相通,文相通才能情相连,文化和艺术最能打动人心。”此次访英文化考察交流团的每一位成员感受有加,他们表示此行无疑是一次中西方优秀文化的交流之旅、交融之旅、交响之旅,更是一次续缘之旅!

文化自觉:畅谈戏剧、执手古城的交流

遂昌对汤显祖文化的那份眷恋和思考,凝固在汤显祖的巨大塑像上,“一直都是人们的焦点”。

400多年前,汤显祖在遂昌任知县5年,任内施政惠民,借俸著书,创作了戏曲《牡丹亭》,后来历演不衰,并被译成多国文字。汤显祖亦毫不吝啬对遂昌这片土地的盛赞,更在诗句中赞其“山也清,水也清,人在山阴道上行,春云处处生。官也清,吏也清,村民无事到公庭,农歌三两声”。

汤显祖厚爱遂昌,遂昌对他这块文化招牌的挖掘更是不遗余力:连续举办五届汤显祖文化节,《牡丹亭》会演与出国演出……诠释的是一部传世戏剧的不朽,一份通入骨髓的文化自觉。

遂昌,浙江西南小山城,汤显祖写就传世名著《牡丹亭》的千年古邑;斯特拉福德,英国南部小城,诞生大文豪莎士比亚的不朽古镇。1616年,两位大师同年仙逝,2000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列为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大师有此“机缘”,而两个小城在发展上也“心心相印”,都是以文化为依托,用文化引领旅游、引领产业、引领经济。

循着这样的脉络,遂昌鼓起了“小马拉大车”的勇气,积极让文化“走出去”―

2012年4月20日,在英国斯特拉福德,汤显祖和莎士比亚这两位誉满东西方世界的戏剧大师,在同一个舞台上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当浙江昆剧团的《牡丹亭》整剧上演时,从惊梦、冥判、离魂、掘坟到圆梦,艺术的幕布再次拉起,尽情地表现了无国界的文化交流,恰如其分地承载了“牡丹本是遂昌生,从此花开英伦秀”的文化连通。

遂昌县访英文化考察交流团抵达斯特拉福德的第二天,当地报纸《先驱报》头版头条报道了中国交流团参加莎士比亚诞辰纪念活动的消息,并介绍了这些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英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在遂昌,深挖汤公文化“仿佛只隔一个转身的距离”,不仅呈现在汤公主题文化中,同样植根在百姓的生活中。民俗是传承的符号,民风是传承的铺设,民情是传承的支点。汤显祖这面文化大旗,遂昌率先举起,并承担推动文化“走出去”的责任,迈出“让珍贵的文化遗产漂洋过海”的第一步。

文化自觉,让文化血脉鲜活不息,让遂昌传颂经典!

文化自信:中西联姻、艺术发展的交融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执手相叙,是中西文化艺术的交融。

这条由中国浙西南小山城率先开启的中西戏剧“丝绸之路”,不属于一个小城,而属于整个世界;这不是一次无心偶然的举动,而是一份文化自信的厚积薄发。

访英期间,交流团先后接受新华社伦敦分社及英国多家新闻媒体的采访。如果说,2009年是遂昌县与斯特拉福德市揭开文化与教育合作交流的序幕之年,那么,2012年就是两地文化交流互动的突破之年:交流团第一次把《牡丹亭》整剧全本送到斯特拉福德上演;中英双方第一次在斯特拉福德市政厅剧场同台上演汤、莎两位大师的代表作《牡丹亭》《哈姆雷特》;两地政府第一次正式签订推动双方文化交流友好合作框架协议……汤显祖、《牡丹亭》及遂昌走出国门,创造性地与莎士比亚连接在一起,诸多的第一次,代表的不仅是新兴理念的开启,更是遂昌实践文化自信及文化认同的创举。

在斯特拉福德市政厅礼堂,交流团被列入特邀嘉宾,这份荣誉,源于遂昌文化自信;

在斯特拉福德市升旗区旗杆下,交流团代表中国在英国上空升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这份激动,源于遂昌文化自信;

在斯特拉福德市政厅,市长比尔・道林为交流团的每一位成员佩戴“荣誉市民”徽章,这份骄傲,源于遂昌的文化自信;

在莎士比亚故居,莎士比亚出生地基金会会长戴安娜・欧文先后两次递笔请交流团负责人在莎翁巨幅宣传画像上签字,并写下祝福语:生日快乐。这份厚爱,源于遂昌文化自信。

全本《牡丹亭》在斯特拉福德市及考文垂市连演四场,好评不断。一位看完演出的英国观众甚至当场表示,他特别关注是什么让汤显祖在遂昌激发了如此灵感,写就了400年传唱不歇的传世经典。

对于文化的信仰和追求,两个地处不同空间的小镇是相通的。打造遂昌成为全球汤学研究和戏曲交流中心,这一愿望,在斯特拉福德市政厅迈出了第一步。当杜丽娘与柳梦梅梦中相见,当众花神姗姗而至、翩翩起舞,当观众以一句“verygood”盛赞时,这朵400年的艳丽“牡丹”盛放在莎士比亚的故乡,那道闪烁着东方艺术的美艳光芒闪耀在英国上空―让斯特拉福德铭记遂昌,让西方戏剧界熟知中国昆曲,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

文化自信,让文化遗产传续发展,让遂昌奏响文化强音。

文化自强:走出山城、走向世界的交响

昆曲、汤显祖、《牡丹亭》三个品牌,既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让异国观众从不了解到了解,从有些了解到更加了解,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跨国交流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在遂昌看来,这只是一份难得的荣誉,更是一种崇高的责任。

凭借一股“小马拉大车”的执着精神,汤显祖文化走出大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文化交流大舞台,实现经典化、国际化、大众化―遂昌文化自强之势激情勃发。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提升遂昌县文化品位,嫁接文化于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以汤显祖文化为主题,遂昌县建成汤显祖纪念馆,制定汤显祖文化发展规划,成立中国戏曲研究会汤显祖分会,每年举办汤显祖文化节。

此次在英期间,交流团一行与斯特拉福德市市长比尔・道林先生进行了会谈,并签订了遂昌县与斯特拉福德市《关于推进文化交流友好合作框架协议》;遂昌中学与斯特拉福德艾文学院缔结为姊妹学校。并且遂昌将在2014年和2016年与英方深度合作,互惠互动,共奏文化强音。

文化名声惠及民生,循着汤公“劝农耕作”的印记,遂昌在产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上引入文化理念,激发群众参与文化发展的热情和活力,践行“全民参与、惠及全民”理念,实现了“文化便民促跨越,文化乐民促转型,文化富民促增收,文化安民促和谐,文化惠民促交流”。

篇(6)

本次前往韩国的摄影家团队中不乏在国内外获得过大奖的摄影师,他们无数次用光影和画面记录着世界,用作品来传递不同地域的特色和生活趣味,向大家展示最真切和真实的人性本真。

随着第二届新万金全北国际快艇大赛及全国摄影大的开幕,也拉开了“穿越与交融”全球50国摄影互访活动韩国站的序幕。摄影师们用各自的视角记录了所见的一切。在孕育着千年智慧的新万金和边上半岛国立公园的格浦港记录了第二届新万金全北国际快艇大赛;在蕴含最具韩国特色香气的传统文化1号站--全州韩屋村,他们记录了传统建筑、服饰、舞蹈等传统文化;还记录并品尝了可用五官来享受的韩式味道--全州拌饭、金州米酒;在新万金,我们记录了世界上最长的30km防潮堤;在益山宝石博物馆摄影师们记录了华丽珍贵的益山宝石;在学校我们记录了韩国小朋友的快乐童年。

正如韩国全罗北道副省长、国际大使郑焕星先生在欢迎词中所说:“非常欢迎湖北的摄影家们来到韩国,这次摄影家代表团从中国来到韩国全罗北道是湖北省和全罗北道两地首次民间交流,是全新的起步,未来会促成两地更多文化交流。

新的起步,美好的开端。摄影师们感受到了韩国人的热情、友好,摄影人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他们的传统文化、自然美景、甜美的笑容。全罗北道会让摄影师团队一行留恋,不能忘怀。

篇(7)

我们对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做一横向的比较的话,第一阶段是古典时期,就西方而言,古希腊时代还算不上真正的中西交流,而罗马时期也只是个开端,就中国而言,秦朝和两汉时期,中西真正的交流也是刚刚起步,以后的隋唐宋元是中西交流的主要时期。第二阶段是明末清初,可以说是全新的交流时代,是中西方文化碰撞摩擦之始,最终西方列强进入亚洲引发武力侵略,这就是的来临。第三阶段后的半个多世纪,这一时期是中西方文化猛烈碰撞时期,也基本上是西方文化单向输入时期,总的来说,1840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水岭。1840年的百余年,基本上是西方文化向中国强行输入时期,尽管也有林则徐、魏源等一批睁眼看世界的先驱,但他们的呼声在当时是如此的微弱,就我国的回应和挑战来说,接下来1919年的,可以说是空前的文化撕裂的转折时期。第四阶段是20世纪末到现在,这几十年中国人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中西文化又达到了发展与繁荣、自由与平等的双向交往程度。纵观中西文化交流,西方文化对于中华文明的影响经历了“交流—撞击—单向输入—交流”的过程,如果说,明末清初以前中西是一种双向平等的文化交流的话,那么,1840年前后,有一个西方文华碰撞并单相输入的过程,那么状况一直延续了几百年,甚至说“冷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还想用这种强行输入的方式,只不过时代不同了。

中西文化的交融,既有物质文化内容的交流,也有精神文化诸如、价值观念的相互影响,且不说四大发明对于西方世界的持续性作用,即便是在中国开始受到西方科学逐渐影响的近代初期,我国的科学技术包括科学思想仍然在西方世界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如:明朝的宋应星、李时珍的著作也传到了欧洲。当然,西方的科技尤其是生活用品大量流入中国宫廷的官僚家庭之中,比如:钟表、望远镜等,更不用说机械枪炮了。中西精神文化的影响也是相互的。自17世纪以后,中国的艺术、哲学和科学思想对西方的影响和传播越来越明显,而19世纪以前,除了以外,西方人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伦理标准对中国封建王朝的影响是极其微弱的,但是,后,这种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进化论、民主思想到全面影响,西方思潮对我国知识界继而对广大民众,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21世纪的今天,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这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必将极大地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提高我国文化生产力,打造文化软实力增添强大的动力。

篇(8)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20-0016-02

“一带一路”建设开始三年来,起步顺利,开局良好。

“一带一路”涉及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40%的GDP和75%的能源资源。现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中国同34个沿线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20多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300多个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投资总值759亿美元。

1992年,作为中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赞衔副代表(主管文化),本人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十年》重走古丝绸之路活动引回中国,向世界宣传丝绸之路,为“一带一路”宣传做了铺垫。自此,大大促进了国内的古丝绸之路研究,至今已做了26年研究。

一、敦煌是丝绸之路的文化结晶

敦煌石窟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反映了丝绸之路沿线各种文化的交融。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36年,没有丝绸之路的支撑,在人烟稀少、水源奇缺的敦煌开建这样大的工程几乎是不可能的。此后这一工程延续千年,和万里长城一样是世界持续时间最长的工程。其工程量之大、所需劳力和各种专业人才之多,没有丝绸之路的支撑也是不可能的。这说明古丝绸之路就是一条文化之路。

大家在敦煌可以实地看到,敦煌石窟多种文化、多种宗教交融,多个民族和谐相处的艺术再现。这对于“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公开、包容的宗旨,不仅是一个生动的诠释,而且给出了创新的启迪,这是使古丝路焕发生机的宝贵遗产。

丝绸之路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路。

丝绸之路有包括敦煌在内的近500个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分布在沿线国家,占世界总数的1/2。因为本人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委员会中国委员,因此深刻了解不同国家的遗产具有明显的普遍价值,是人类共同的遗产。这就是丝路沿线国家文化自信的积淀和基础,也是我们文化交流、分享学习、借鉴和创新,使文明古国复兴的源泉。

二、丝绸之路以建设性的包容补今天经济全球化的短板

今天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也是人类的福祉,但是今天经济的全球化遇到一些挫折,“一带一路”建设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提出的一项创新性举措。敦煌不仅给世界提供了文化交流的借鉴,在其他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中国的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汉代沿丝绸之路、尤其是沿我们所在的河西走廊段长城的修建和河西走廊行政管理机构的建立,其重要作用之一是保护丝绸之路畅通,使人类历史上第一条大规模的欧亚交流之路得以持续。也正是由于沿线各国在通路安全和行政管理的保障,古代丝路才得以畅通。而古代丝绸之路几起几落,丝绸之路衰落和中断之时,正是安全得不到保障的时候。目前中国在南海领土岛礁上的工程建设和行政管理出于同样的目的,支撑和促进国际贸易的繁荣,对古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借鉴有助于消除全球化认识上的障碍。

古丝绸之路也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融,西欧就以洛可可艺术装饰元青花瓷瓶,显得很和谐,现已有很多藏品流回中国,这个借鉴也可以说明经济全球化是互益的。

三、丝绸之路沿线以人与自然和谐的水文化建设沿线国家的命运共同体

本人早在1992年就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制定了水资源缺乏的指标体系,目前已在中国、美国和法国等多国应用。丝绸之路沿线多为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当年借鉴了水资源更缺乏的河西走廊(降水30~160毫米)的经验使得古代丝绸之路在国际上持续。

水是生命的源泉、生活的必需和生产的基础。今天“一带一路”建设大力提倡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人与自然和谐的水文化必将促进沿线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利用,建设海绵城市。“一带一路”不仅不会破坏生态,还会进行生态修复,使丝绸之路成为一条“绿色之路”,让沿线国家共享。

本人在2001年就主持制定和指导实施了经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批准的《黑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当年共四个规划被总理批示为“一曲绿色的颂歌”,至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四、“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工业园区联盟”成立,科技、文化合作是重点

篇(9)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支持经济区在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又提出‘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这一方面充分肯定了在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也给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带来了更好的机遇,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郭同志说。

“我省要‘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首先要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郭同志说。早在年,我省就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战略。他认为,是文化资源大省,具有建设文化强省的良好基础,比如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红土地文化、闽都文化等。但文化资源只是潜在优势,要使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建设文化强省的现实优势,正确的发展战略选择至关重要。为此,年月,省里出台的《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年,全省将形成报刊服务、出版印刷发行、广播影视等10大主导文化产业群。“《意见》出台后,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更加迅速,十大文化产业群已初具规模。”郭同志说,年,在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产业报告中,我省新闻出版业综合实力排名第十,去年全省新闻出版业销售总值达535亿元,比前年增加114亿元;去年,在全国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我省参评作品在所设置的6项文艺门类中全部获奖,获奖总数居全国前列,再次实现了“满堂红”。

“其次,与具有‘五缘’优势,我们要发挥这些独特优势,促进两岸文化交流。”郭同志说,与一水之隔,两岸文化同根同脉。多年来,我省围绕“五缘”优势,推动文化交流合作深入发展。“像妈祖入巡游、谱入台巡展、合作举办晚会、合作拍摄影视剧、举办两岸图书交易会、版权交易博览会等,都很好地推动了文化交流。”他说,我省还与等地区共同主办海峡两岸文博会,去年举行的第三届文博会,共签约项目138个,总金额达98亿多元,两岸合作项目涉及影视、数字内容、演艺等众多领域。类似的文化交流合作不仅搭建了两岸文化交流的平台,推动文化产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而且增进了两岸同胞的心灵沟通与情感交融。

“再次,中央明确表示‘支持经济区在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因此,在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时,要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敢为人先,在一些领域可以有所突破。”郭同志说,目前,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中,我省许多政策、措施着眼未来、快人一步,很好地体现了先行先试,推动了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纵深发展。“比如积极引进高校的优质学科专业资源,两地共同创办大学,就是探索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新模式。”今年内,大学将动工,一期建设3个学院。其中,海峡学院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由师范大学、世新大学、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共同创办;健康学院则由药大学与科技大学、药理科技大学等联合创办。

“发挥优势,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服务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是中央的殷切期望,也是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郭同志表示,有中央的大力支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的文化产业一定能蓬勃发展。“‘十二五’期间,我省文化产业总产值将实现翻一番、占GDP的比重达到6%的目标,使之成为我省又一个新兴支柱产业,为发展、海西建设添砖加瓦,为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郭同志信心满满地说。

篇(10)

1.文化形式的开放创新。网络文化形式在网络全球联通的基础上具有了超地域和跨文化的特征,网络是开放的结构,能够无限扩展,只要能在网络中分享相同的沟通符码,就能整合入新的节点,一个以网络为基础的社会结构是具有高度活力的开放系统。[2]网络文化在其存在状态上是一种融开放性与有序性于一体的文化性状,表现为积极文化与消极文化并存、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共生、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互融等性状的结构松散的文化体系。网络为建立环球文化和地球村提供了一种技术手段和特质载体,它模糊了人类地域文化和时空间概念,消解了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中心主义,冲击更新着人们的思维模式,赋予其思维以更大的开放性和视野。

2.信息资源的开放创新。就网络文化的信息和资源的使用来说,网络空间是一个海纳百川任意存取的环境,网络空间中不同主题的网站、博客、BBS网络论坛和聊天室等,对网络主体都是开放的。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和民族文化都能在此栖身,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以自由表达其思想观点,突破了时空和地域局限。世界在信息资源丰富的网络空间中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全球各地的网民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聚散信息和交流文化,信息资源的高度开放与有序成为网络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3.内容体系的开放创新。在内容体系上,网络文化是一个内容庞杂、多元和谐有序,且外延较宽泛的文化体系,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和网络文化根本载体的网络,其全球化发展过程和内容体系影响和规约着网络用户的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在网络空间中,持多元思想观念的网络创建者在建立自己的网站或网页之时,也将代表其精神信仰和文化素养的思想信息融入其中,这使网络创建者的社会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在网络中通过他人的点击浏览和链接访问而无限制地被传播和扩散。网页点击率多少主要取决于网站资源和信息内容的质量,这又使网络内容体系可以在自由和公平竞争环境中形成一个高度开放、平等和有序的文化世界。

二、平等互融

1.文化主置的平等互融。网络身份的匿名性使网络主体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属性具有平等性,这种平等性使得网络主体间的交往互动具有互融性。以往文化的话语权形态都为社会精英群体所掌控,而互联网技术的发生发展、普及应用,以及网络文化的催生、成形使传统的由社会精英群体掌控的话语权发生改变和动摇,也促使这种由少数人掌控、垄断的中心化和精英化的话语权形态逐渐走向终结。网络文化的低门槛、弱限制的文化参与、交流等特质优势可以实现全民参与和互动。网络文化的主要生产者、参与者和消费者是广大民众,这使整个网络文化的生成环境呈现出一种相对自由宽松和任意自发的发展状态。因为网络交流的匿名性、身份的虚拟性等特征使网络主体之间在网络空间中形成一个没有上下等级和身份障碍关系的平台和自由空间。在此环境下,传统的文化观中的中心性、权威性和主流性等固有的文化强势被弱化甚至消解,显示出信息时代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平衡张力。

2.主体参与的平等互融。网络文化是网民皆可平等参与和互相融合的开放型文化,具有极强的平等性与互融性。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使人们可以几乎没有门槛、没有限制的实现平等的文化交流与沟通。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信息存储的超容性和传递的快捷性,有力地降低了广大民众参与网络文化和获取有效信息的成本;由于网络主体在网络空间中的实践活动具有隐匿性特征,使得网络主体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的平等成为可能,构成了民众广泛参与的前提性条件。在网络社会里,民众不再缺乏网络信息资源,而是要着力提升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正确辨识和行为选择的能力。

3.主体交流的平等互融。网络具有的开放性、匿名性和平等性使网络交往主体之间的交流具有平等性与互融性。网络技术的发展又将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编织入平行扩张的网络中,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平等性能够满足网络主体不同层次和不同种类的交往需求,在有力地拓展了网络主体视野的同时,也调动了他们参与和使用网络的积极性,他们既相互交流沟通,又相互共存感染和互融。这种平等和互融的网络交流方式拉近了网络主体人际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可以在网络空间中更自由开放地呈现和表达其内心世界和真实思想,网络主体在此平等的交流过程中实现了相互理解信任和彼此交融。

三、自由发展

1.文化交流的自由发展。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等特征为网络用户提供了一个畅通无阻的对话平台和活动领域,突破和变革了以往各种文化形态之间交流沟通所受到的种种限制,在扁平的网络世界中,任何思想观点、任何民族文化都能够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得以传播和扩散。网络在有力地推动和促进外来与本土、传统与现代、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以及不同的地域文化之间的接触、交流与互动的同时,也弥补了受自然条件、物理条件和网络行为主体自身条件等局限而不能与其他文化背景下的主体进行接触交流和互动的短板,使网络文化在网络文化中保证其引领地位和主导作用的同时,也使其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地融合外来文化和亚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以维护自身的多层次性和可持续性发展。网络文化的主体是人,文化交流的主体也是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网民可以突破时空间限制进行任意主题的、多媒体形态的而且是低成本的文化交流互动,此种不拘地域时空、高度自由开放和宽容度、包容性极强的文化交流互动是以往任何存在文化不曾有过的,这种全球性文化交流为散落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进行全球大合唱提供了契机和舞台。

2.网络行为的自由发展。开放的扁平化的网络空间中赋予网络主体以更大的自由度,网络主体可以自由地参与活动、表达观点和发表言论,自由地决定价值取向和选择网络行为方式。虽然网络空间中充斥着很多即兴而发的不尽客观全面的言论,但却展示了一个言论较宽松、行为较自由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中的单向思维和单一论调相异,网络社会展示的是一个观点纷呈、复杂多面和的包容度极大的中国社会。

3.网络交往的自由发展。网络拓展和延伸了网络主体的交往方式,主要的网络交往方式有:公共网络交流平台、电子邮件、网络聊天和文件传输等。如同生产工具的革新是生产方式变革的历史标志一样,不同的轮子决定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决定了人们所能拥有的不同的时间、空间和疆域,赋予了人们不同的接受和支配信息的能力。因此,相较于传统文化下的各种交往方式,网络文化拓宽了人们的交往空间和延伸了人们交往时间的自由度。

篇(11)

《论语・子路》所记载的孔子的一句话“和而不同”“以和为贵”。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跟随而至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深入人心。文化和经济出现了加快融合的趋势。“我们每个人都同时生活在两个世界之中,即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内心世界是用艺术、文化价值观和宗教表达精神目标的世界。外部世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那些装置、技术、机械和手段综合表达物质目标的世界。无论我们的文化、价值观、信仰――内心世界有什么不同,我们都必须面对共同生活的物质世界。”因此,在这个世界人民共同生活的地球村里,不同文化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这其中最受关注的、交融过程受到冲击最强的莫过于中西方价值观了。

所谓文化交融是“指不同种族或民族相互了解、理解并吸纳彼此的文化传统的趋势”。中西方传统的文化价值观之间存在的差别是由于中西方各民族的独特文化背景、地理位置、社会结构、生产活动方式和发展水平决定的。首先,“从文化的基本形态而论,中国文化是一元的,而西方文化则是多元的。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大一统’或‘大同’的观念。而西方欧美人士注意变化、多样性或多元论。其次,中国文化重视伦理,而西方文化则偏重法律。“在传统上,中国人所重视的是礼或伦理。礼是敬的表现,敬是礼的内在精神。而在西方,个人主义盛行,人人都想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个性,充分享受个人的权利与自由,所以就必须制定较为严密的法律来匡正个人的行为,使人不至于因为个人自由的过分膨胀而妨碍到别人的自由。”中国文化所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集体主义,和谐相处。而西方文化所关注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并由此而产生的技术和科技手段。另外中西方的家族本位和个人本位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另一大特点,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别的核心所在。其主要表现是在家庭问题上。中国文化中,所有的社会活动皆以家族为中心,人与人的关系也由家族关系扩大而成。而西方文化则以个人为本位,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一切活动必须服从个人的利益,个人的尊严、他人的权力都不可侵犯。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课堂上,老师们经常讲的一个有趣的例子是一所国际公寓里住的有美国人、中国人、法国人和犹太人。当这所公寓起火的时候,美国人先抱出自己的妻子,中国人先背出他的老母亲,法国人先救出的是他的情人,而犹太人最先搬出的是他的保险箱。这个有趣的例子反映的是中西方传统文化中的不同的思维方式、道德规范和价值尺度。而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电脑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以及交通运输手段的迅猛发展,加上我国与世界各地经济贸易的增多,必然会在不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出现文化间的矛盾和碰撞,到最终融合的情况。从而导致这种不同文化间的彼此接纳、相互交融、舍异趋同的趋势愈演愈烈。

在这种文化价值观的融合过程中,外来文化的加入,必然会给我们原有的文化生态注入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向传统的民族文化提出严峻的挑战。这种以民族国家为基本板块的文化价值观的格局逐渐被打破,传统的民族文化的堡垒被攻克。随着文化价值观的融合不断深入,必然很多人会产生失落感,其认同归属感也会更加强烈。“那种狭隘的阶级、民族、国家界限意识也会越来越强,要超越和克服长期以来的现代人头脑中占统治地位的中心意识超越形形的‘中心论’,其别是‘西方中心主义’主张重新认识边缘价值观,倡导一种全球平等的普世伦理。”文化价值观的融合过程曾经一度由西方的逻辑主导和控制。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独立性予以攻击。

我们知道传统的民族文化价值观造成了一个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牢固地把一个民族国家标识出来。它具有稳定性、浓缩性和粘联性。忽略一个民族文化价值观的存在,而一味地提倡和宣传自己的文化价值观的优势,遭来的必然是一片哗然。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融合过程不是淡化或消灭某种文化,恰恰相反的是它是沿着民族认同的积极方向发展,与中西方民族之间互补,没有了各民族的本土文化,跨文化的交流也就失去了根基。在当今的世界文化交流中,我们不可否认,美国文化成为了主导文化,例如,美国的肯德基、麦当劳、汉堡包遍布世界各地,好莱坞电影占据世界文化市场的80%。它的受欢迎程度和它在全球热播程度从这个数字来看一目了然。这也是我们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的事实和发展趋势。它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也就是说文化融合作为一种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未来发展趋势是绝对的,是与全球经济与科技一体化密不可分的。这是经济乃至政治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正如萨莫瓦所说:“首先,不断变化的世界已经使得跨文化交际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其次,这些变化今后还会加剧不会有任何削弱。”任何人不可能离开一个群体,完全独立地生活在真空中。世界也是如此。任何一个国家,不论你来自东方还是西方,也不可能离开世界这个大家庭而独立发展得很好。长期闭关自守,与世隔绝,只能使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处于落后挨打的境地。虽然说这种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交融是绝对的,但是所谓的交融绝不是说不同的中西方文化可以完全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文化。

所谓趋同和交融只是相对的概念。统一和融合只是相对的。而且大千世界,变化莫测,想要整个世界在文化价值观方面完全统一那也是不可能的。众所周知,世界语(Esperanto)于1887年创立,其定位是国际辅助语言,而不是代替世界上已经存在的语言。但是这种语言在全世界的推广程度比起称霸全世界的英语的地位来说相去甚远。这个例子说明要想用一种文化价值观或一种语言来代替其他的文化价值观或语言的话,只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英语虽然具有一种名副其实的文化霸权地位,但是,随着信息化进一步发展,它也会遭遇挑战,单位符号信息量更大的汉语更有可能代替英语的霸权地位。随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日益增多,不同文化间的了解、认可和接纳会不断深化和加强。

先生曾经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在处理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以这十六个字作为我们的指导原则。以求“和而不同”为座右铭。树立一种宽容平和的心态。文化价值观的交融是变动不定的,它随时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新奇事物,而且其涉及内容和范围毕竟很广,我们只要取我所用,利我所利。我们更要客观地看到我们民族的弱点和不足,从而做到知己知彼,不以大国自居,但求切合实际。最终在全球一体化过程中处于上升趋势。进一步促进中西方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彼此交流与共同学习。

参考文献:

[1]胡元梓,薛晓源.编者的话.全球化与中国:理论与发展趋势[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 闫文培.全球化语境下的中西文化及语言对比[M] .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