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促进农业发展的建议大全11篇

时间:2023-06-28 16:58:2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促进农业发展的建议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促进农业发展的建议

篇(1)

二是要走农业特色化道路。就是要根据各地市的气候、土壤、温度等地理自然特点,按照比较优势重点发展既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又有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的符合地方特色的产业,形成“一市一品”或“一县一品”的产业格局。集中扶持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出口基地,并以高标准设施化栽培和工厂化生产,大力发展资本、技术密集与劳动密集相结合的农产品,扩大优质高档产品出口。围绕绿色化和特色化的要求,以现有区域性蔬菜产区为基础,在城市形成一批具有江西特色、竞争能力强、市场潜力大、规模化生产的优质高效蔬菜和奶业生产基地。粮食、油料、生猪、花卉等要主攻品种优化、品质优化和品牌优化,提升良种化率和产品优质率。以南丰蜜桔和赣南脐橙为重点的水果,要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提高产品保鲜、储藏和分级、包装等商品化处理程度,培育和发展水果优势产区。以全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养殖淡水鱼为主的养殖业,要逐步形成若干个鱼类、蟹类、虾类的繁殖养殖基地,有目的地遴选几个繁殖点予以扶持,实行集约化经营,实行生物链的分层养殖和立体养殖,提高单产和养殖密度,形成产业化规模。

篇(2)

“十二五”期间,要继续完善和深入实施现有各项政策,积极探索新方法、新途径,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1 持续增加农业投入

以建立新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和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为目标,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各项事业的投入支持力度。一是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每年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加大对旱改水的扶持力度,把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作为调整种植结构的重要手段。十二五末,全县水稻种植发展到50万亩以上,全部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种植模式,打造出具有饶河特色的水稻品牌。通过预算,50万亩水稻总产量25万吨,总产值约6.5亿元;同等面积玉米总产量为20万吨,总产值约为3.2亿元。同等面积水稻总产值是玉米的两倍,由此可见,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是全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二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争取中央省市对我县农业的项目投资,做到建设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以项目资金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完善工业对农业的反哺机制,统筹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

2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深入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工程,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大农业示范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发挥示范性工程作用,提升实施水平,加大推进力度。重点加强无公害蔬菜基地、东北黑蜂基地、特色养殖基地等基地建设,扩大规模,完善标准,提高效益。依托我县生态、口岸优势,以最优的政策、最佳的环境、最强有力的措施,培育壮大具有饶河特色的对俄果蔬出口产业发展,在项目资金、银行贷款、征地审批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加快黑蜂产业园区建设,改善环境,完善功能,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历史性跨越。

3 建立完善补贴政策

坚持“多予不取”原则不动摇。增加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完善补贴办法。大力实施农业生产保险补贴,深入推进农村家电、农机补贴政策,开展新的补贴种类,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农村农民。加快土地流转工作步伐,加大对土地流转扶持力度,以适应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需求。“十二五”末,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要达到70万亩以上。

4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增加主导农产品科技投入,重点增加农业节本增效、产品加工增值、疫病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等的投入,不断提高农业科技的投入水平。加快场县共建步伐,充分发挥地方和周边农场在农机装备、农业科技、动物防检疫、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促进县域内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5 积极推进农产品认证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与其它建设项目同步发展,制定政策,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以“生态、优质、安全”作为发展方向,对绿色产品、有机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施行财政补贴,调整支农资金支出结构,建立对农产品认证激励机制。一方面要加大政府推动力度,建立以市场为本,政府为盾,各方组织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带动中小企业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全方位加快对产品认证。

6 全面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

篇(3)

2农机推广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

新舟以“加快农业产业化富镇,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兴镇”的思路发展农业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对农业机械化的平衡发展规划、推广服务机制建立统筹与重视度不够,以致农机推广工作及农机化还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

(1)农机推广机构不健全。乡镇机构改革以来,乡镇农口五站合一,农机站合并于乡镇农林服务中心,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已名存实亡。推广人员纳入乡镇府统一调配,农机推广人员不能专职专用,不少农机员的主要精力没有真正集中到农机化工作上,使农机员本职工作淡化,久而久之,农机员在思想、观念、技术上已不能适应农机化发展形势,行动上跟不上发展步伐。同时,县及乡镇农机推广人员年龄逐渐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新老交替缓慢,大中专毕业生寥寥无几。农机推广技术力量弱化,使农机推广的专业性、技术性降低。

(2)农机化工作还未提到应有高度。乡镇政府及乡镇农技推广中心的工作着力点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及种养技术推广,推广农业机械几乎是农户自主自发的事。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农机化与农业产业发展配套布局研究不够。而且县级农机推广部门与基层联系松散甚至脱钩,农民对农业机械的真实需求情况不得而知,有些农机化基础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因此,依靠乡镇基层农业(农机)推广机构来发展农机化的可能性在淡化。

(3)农机装备结构及布局失衡。由于农机技术推广的政策引导与规划指导性不强,农户及产业基地对农机具购置缺乏长期规划,有时顾前不顾后、顾头不顾尾。一是低效率低价位的小型农业机械多,大型高性能高效率机械少,环保型机械及多功能机械少。二是自购自用的多,开展作业服务的少,致使部分农机具使用率低,造成资源的浪费及农机资产闲置。三是设施农业装备发展不够,养殖机械化技术及产后深加工机械化装备少。

3加快推进农机化发展的建议

(1)同步谋划农业产业与农机化发展规划。根据城乡一体发展要求和农业产业布局,统一规划农业机械化发展。以6个农业产业基地为机械化技术推广示范基地,结合基地实际,重点发展机械化深耕和平整地技术及装备、节水灌溉装备、育苗及移载机械装备、大棚机电设备,养殖成套机械设备。

(2)改进推广服务方法。以镇农业服务中心为主力,统筹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特别是要改进推广服务方法。一是创新服务模式。在推广方式上,应深入农户和生产基地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听取意见和要求,大力宣传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优惠,把服务送到田间地头。二是因地制宜促推广。结合本镇的实际情况并加大示范点的力度,大胆将新技术新机具在产业基地、示范点和农机大户中率先推广应用,不同产业推广不同新机具,发挥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既要优先推广投资少见效快、综合效益显著的新技术新机具,同时还应注意引进推广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的新技术新机具。三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镇政府及镇农业服务中心要加强与农机生产企业和农机经销商的联系,搞好协调服务,督促企业做好农机产品售后的“三包”服务和技术培训,解决购机、用机及修机过程中的问题。

篇(4)

(一)粗放式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同时彰显设施农业和人工牧场的巨大优势

2009年,在遭受严重旱灾造成大面积旱作农业和天然牧场减产绝收的情况下,农牧业喜获丰收。其原因,一方面是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05亿亩,农作物主要是粮食播种面积增加,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比重提高到64%,实施舍饲圈养的牲畜增多;另一方面是节水灌溉的设施农业及人工牧场面积扩大,亩产达原来3倍以上,增产作用明显,增强了农牧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农牧业承受的风险相对较大,天灾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农牧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且自然灾害频发,农牧民收入不稳定,持续增收难度大,而城镇居民承受的风险相对较小,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同步。2002―2008年,GDP增速连续7年居全国第1,而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3965元扩大到9775元,收入比由2.90扩大为3.10。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2009年全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到约10950元,收入比扩大为3.1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且居民收入增幅近年平均低于GDP增速8个百分点左右。

(三)牧业相对农业的风险更大。自然灾害对牧户往往是毁灭性的

牲畜对于牧民来说,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料。部分受灾严重的牧区,牲畜因缺草缺水死亡、减产及提前大量宰杀,不仅造成牧民收入减少、生活困难,并危及牲畜过冬,会直接导致来年的畜牧业生产和扩大再生产难以为继。正因如此,在个别连年遭受自然灾害的地方,近年出现了开垦草原复耕的现象,牧民生活与草原生态保护发生矛盾和冲突。

(四)相比农业生产,国家对牧业生产的优惠政策缺失

对于农业生产,国家近年实行“四项补贴”(即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各项补贴每亩种植面积60―100多元,并长期坚持;对于退耕还林的土地,国家财政给予8年补贴,且2008年又延长补贴期限5―8年,每亩每年补贴90元。对于畜牧业,目前内蒙古草原禁牧、休牧面积达7.23亿亩,占54.8%,但资金补贴多是由地方政府负担,受地方财力制约,存在补贴资金不足、期限短且不到位的问题。国家对部分地区(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区)发放的草场禁牧补贴,期限也较短,一般为5年,金额低,每亩每年不足5元,到期后虽继续实行禁牧但补贴取消。

为促进生猪和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对能繁母猪、良种母牛饲养(主要在农区)给予大范围的补贴;对饲养肉牛、肉羊(主要在牧区)等开展的良种养殖补贴、饲料补贴则完全是由地方政府实行并出资。

在,近年畜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比重在45%以上,超过种植业的产值,牧民相对农民收入虽然较高,但后续扶持政策缺失势必影响牧民未来的生产和生活及畜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五)农牧业投资的经济效益较低、风险较高,但国家倾斜政策仍显缺乏

1999年以来,针对农村信用社支农(支牧)资金不足、支农(支牧)贷款利润小的实际情况,为带动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支牧)贷款的积极性,根据国家有关政策,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每年向其提供低成本资金即支农再贷款;并对农村信用社执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发行中央银行专项票据给予资金支持,扩大其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且实行较低的营业税率和所得税免征政策。而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农(牧)民发放5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才可享受营业税和所得税减免。

同时,目前金融机构发放的农牧业贷款,多为一年期以内的贷款,“春放秋(冬)收”,不跨年度,遇灾情时贷款回收难,导致支农(支牧)积极性不高;部分地区金融机构为完成年度绩效考核任务,仍不放松催收贷款,一些农牧户只得通过民间高利借贷来归还贷款,加重了农牧民额外负担。

(六)农牧业风险保障不完善且发展缓慢,补偿作用不足

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各地还处于试点阶段,虽实行低保障(低保额、低保费)、广覆盖,但覆盖面仍较小,涵盖的农作物种类少。2009年在内蒙古承保的农作物占播种面积的57.4%,每亩保费补贴平均不到19元,主要承保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等6种农作物。而且,开办的农业保险多是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明显滞后,只开办繁母猪和奶牛保险,承保奶牛23万多头,其覆盖率仅8%左右,规模较小,亟需大力推广。

二、灾害对未来“三农”、“三牧”发展走势的影响

(一)农牧民竞相摆脱对农牧业生产的依赖,农村牧区外出务工人数将大量增加

相比耕地种粮、放牧养畜,务工和经商的收入较高、承担的风险较小,经历重灾后的大批农牧民走出本土另谋出路,这将加剧一系列问题,如农牧民工的就业、子女教育和农村牧区留守人口的养老等问题。

(二)天灾促使留守农牧民转变认识,有利于推进设施农业和人工牧场的发展

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感受到设施农业及人工牧场的巨大优势,促使农牧民的认识和观念发生大的转变,将积极选择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方式。

(三)自然灾害对农村牧区单一化的生产形成严重挑战,农牧民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明显增强

在灾害面前,单一种植、养畜不可能有效分散风险,为减小未来的风险,农牧民将主动寻求多样化发展。为此,亟待对“三农”“三牧”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和技术培训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三、促进农牧业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增加国家对畜牧业生产的直接补贴,充分调动发展农牧业生产的积极性

一是不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对农业的各项直接补贴,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是出台对牧业生产的扶持政策,解决农牧业资金补贴、政策优惠不均的问题,对禁牧及休牧草场实行长期稳定的补贴,保护牧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三是完善农畜产品价格支持、保护制度,保持主要农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并保持合理水平,提高农牧业生产比较效益,促进农牧业稳定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

(二)积极因势利导,推动农牧民和地方政府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确保粮食安全

一是引导个人和地方财政增加投入,加强水利工程等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大力

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和人工牧场、高产饲草料基地及产业化养殖,从根本上改变农牧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提高土地产出率。二是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做好相关服务,推进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高产业化水平,实现从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的转变。

(三)完善政策扶持,引导和促进农牧民多种经营、多样化发展,减轻单纯对农牧业生产的依赖

扩大政策扶持面,对支持农牧业等弱质产业的营利性、商业性机构,适当给予扶持或资金补贴,将农牧业补贴扩大到支农支牧机构(企业),将资金支持、税收优惠政策扩大到所有涉农涉牧领域,引导增加农牧业产业投资。同时,强化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大力拓展农村牧区非农非牧产业增收渠道,分散农牧业的风险,促进农牧民稳定增收。

(四)着力解决大量农牧民工的出路和发展能力问题,以及有关政策面前的平等问题,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一是引导农村牧区人口合理、有序流动,加强农牧民工就业技能和发展能力培训,促进创业就业,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二是有效保障农牧民工权利,维护社会安定,下大力解决农村牧区留守儿童教育、老人赡养等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三是尽快解决城乡居民户籍、身份和待遇差别问题,破除农牧民工子女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制度障碍和政策壁垒,实现进城务工农牧民与城镇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打破城乡间有形的界限和无形的鸿沟,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五)实行倾斜政策,对支农(支牧)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给予积极扶持,改善农村牧区金融服务

篇(5)

按《国务院关于当前稳定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文件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采取更加有针对性、更强有力的举措,加强市场调控,扩内需、促出口、稳价格,推动农业生产调结构、上水平、增后劲,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稳定农业发展。

意见分为8个部分,22条,约4000字。包括:抓好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生产、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做好大宗农产品收储、支持农产品加工和龙头企业发展、促进农产品流通发展、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调控、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农民工就业、搞好农村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

意见指出,当前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按照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的各项部署与要求,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控、气象灾害防范和农业科技服务,做好春耕各项工作。各地区要按规定落实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对中央已经提前拨付的各项补贴资金,要及时足额落实到位、兑现到户。启动实施马铃薯原种补贴,中央财政对马铃薯原种生产每亩补贴100元。

意见要求各地抓紧落实已出台的生猪和奶牛良种冻精补贴、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等扶持政策,今年继续安排30亿元中央建设投资支持生猪和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促进饲养方式转变,提高畜牧养殖水平。认真执行国务院批准的《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适时启动相应的调控措施。增加物流设施建设,扩大社会冰鲜冷冻储藏能力。继续实施奶粉临时收储政策,进一步扩大国产奶粉收储规模。将原料奶收购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XX年12月底。

意见还提出,继续落实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及早制定并印发XX年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将东北地区国家临时存储大豆收购期延长至XX年6月底,有关地方政府要切实采取措施引导农民降低大豆水分。按照略高于市场价格的原则,继续在主产区对油菜子实行国家临时收储,保障农民基本收益。继续做好棉花收储预案,稳定棉农生产预期。

篇(6)

一、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民营经济的重大意义

(一)发展农村民营经济意义重大。农村民营经济是指经营主体座落于乡镇(包括所辖村),民间投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发展农村民营经济是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是推动农村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在服务农业、建设农村、城乡统筹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突出发展民营经济,才能富民强省,才能推动农村事关全局的重大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解决。民营经济“牵一发而动全身”,抓民营经济,就是抓发展,就是抓改革开放,抓富民强省,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把突出发展农村民营经济作为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全力推动我省农村民营经济实现快发展、大发展。

二、发展农村民营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总体要求与目标

(二)总体要求: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村民营经济发展要按照“扩大总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加效益、富民强省”的总体要求,在全省农村全面实施“全民创业、招商引资、素质提升、集群发展、市场培育、阳光工程”等工程,着力激发农民创业活力,不断增强农村民营经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农村经济发展振兴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

(三)主要目标:通过五年努力

——到2017年,农村民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2000亿元,增加值达到3500亿元,分别比2012年翻一番。

——到2017年,农村民营企业实缴税金达到3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占全省税收的比重达到20%。

——到2017年,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6500亿元,年均增长15%,比2012年翻一番。

——到2017年,园艺特产业实现产值1800亿元,比2012年增长70%以上。

——到2017年,全省农民合作社发展到50000个,比2012年增长60%以上;加入农户180万户,比2012年翻一番。

三、发展农村民营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主要措施

(四)鼓励和支持农业系统机关及事业单位人员领办和创办企业。委机关人员经批准,可以脱岗进行为期不超过两年的创业培训,培训期间保留原职务级别、编制、人事关系和工资福利待遇。根据本人意愿,两年内可以回原单位工作,原则上按原职务级别安排工作。超过两年的要办理相关辞职手续。辞去公职的,辞职前工作年限,视为社会保障缴费已缴年限。委直属事业单位人员经批准,可以脱岗进行为期不超过三年的创业培训,培训期间保留原职务级别、编制、人事关系和工资福利待遇,并继续为其缴纳社会保障费用,允许三年内回原单位工作,享有与连续工作人员的同等待遇。超过三年的要办理辞职手续。

(五)建立完善农民创业辅导服务体系。今后五年,形成省、市(州)、县(市、区)、乡(镇)四级农民创业辅导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建立完善适合农村民营经济发展的孵化器,围绕当地产业资源和发展方向,建立一批孵化设施完善、孵化作用突出的孵化基地,重点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农业等新兴产业。充分利用网络为农民提供创业有关项目及政策信息;充分依托现有的工业集中区、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开展小微企业小老板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同时以县(市)、乡(镇)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技推广机构为依托,在“阳光工程”等农民培训工作中,增加农民创业培训内容,具体进行创业辅导。

(六)支持结合农村发展建设开展创业。鼓励企业和个人发展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农业等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鼓励支持发展种养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化;鼓励在农村组建专业化、特色化、集约化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联社;鼓励支持创办家庭农场。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组织,鼓励采用集中采购、连锁经营、统一配送方式,整合农村的代销店或中小型门店,提高农村经济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

(七)支持农村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支持农村民营龙头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进行集成创新,推进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重大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农业产业化等专项资金,重点向符合条件的农村民营龙头企业倾斜。鼓励和支持按照国家标准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对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民营企业,有关专项资金优先给予支持。

(八)强化农村民营经济融资服务。2013年起,整合各类省级涉农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农村民营经济发展,扶持农民创业就业项目。鼓励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发展,开展面向农村民营企业的融资服务。支持涉农担保公司发展,拓宽应收账款质押等动产担保范围,鼓励降低担保费用,积极支持农村民营企业融资。

(九)扶持发展棚膜经济。对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大户等投资建设棚膜经济的给予优先扶持。对集中连片建设棚膜100亩以上,日光温室比重超30%的规模化棚模园区,给予一定资金补贴,并对棚膜园区技术负责人进行免费技术培训。

(十)扶持发展特产业。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大户等农村民营经济主体种植人参和养殖林蛙给予优先扶持,并由特产部门指导参场和林蛙养殖场开展技术改造,免费进行技术培训。

(十一)支持民营农机企业发展。对民营农机生产企业生产的免耕播种机等农业生产急需的产品,优先纳入补贴范围。将种子精选加工、烘干、包装、播种、收获等制种机械纳入农机具补贴范围。

(十二)鼓励和支持农村民营企业到海外开展农业合作。把民营企业纳入我省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主体,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到海外投资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参加我省海外农业产业合作区建设。

(十三)加快发展民营种子企业。积极支持农村民营企业向种业投资或兴办种子企业,在农村建立便民、利民的种子营销网络。充分利用种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和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民营种子企业商业化育种,支持农村合作组织和“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联合建立稳定集中的规模化、标准化种子繁育基地。对民营种子企业兼并重组涉及的资产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税收优惠。

(十四)扶持农民合作社的做大做强。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承担国家和省有关涉农项目,在农业综合开发、人参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棚膜蔬菜园区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等涉农项目建设中发挥作用。鼓励合作社参与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符合条件的可申请财政奖补。对农机合作社购买补贴额在3万元以上的大型农业机械,年度内享受农机购置补贴的数量放宽到8台(套)。

四、改善发展农村民营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环境

(十五)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形式开展舆论宣传,充分调动农民创业的积极性,扩大农民创业覆盖面和参与度,使有创业愿望的人及时掌握政策,用足用好政策。树立农民创业典型,发挥示范作用,激发农民创业热情。在“12316”“12582”等综合服务平台增加民营经济发展专家,专门负责解答民营企业发展政策,解决民营企业软环境建设中存在问题。

(十六)营造高效的政务环境。进一步规范涉及农民创业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手续,公开制度。各级政务大厅要开辟农民创业“绿色通道”,采取专人限时办理,为创业者提供“零保障、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

(十七)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加强市场监管,坚决打击不正当竞争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保护农村创业主体在合法竞争环境中做大做强。支持农村民营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经贸展洽活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展位。支持农村民营企业家参加国内外论坛,开阔视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品牌打造能力。

(十八)协助农村民营企业办理国际认证。帮助企业了解国际农产品准入体系,获得相关准入认证,为扩大农村民营企业出口创汇创造条件。支持农村民营企业开展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ISO22000/HACCP等认证和相关培训。

(十九)充分发挥各种协会的作用。调动各类涉农协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在行业自律中发挥作用,开展有益于农村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活动,在招商引资、创业辅导、职业培训、对外交流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五、发展农村民营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组织保障

(二十)成立组织机构。省农委成立全省农村发展民营经济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农委乡镇企业局(农产品加工局)。

组 长:省农委主任 李国强

副组长:省农委副主任 于文波

成 员:马成武、岳宏、贾志翔、郑建东、王军、

吕子臣、侯晓华、高剑峰、张大明、成洪、

麦朝、王忠华、李伟华、秦吉

办公室主任:马成武

办公室成员:吕中伟、张云学、马宏山

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统筹农村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政策制定,服务体系建立和政策落实,针对农村民营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答疑、处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农村民营经济发展日常工作。主要掌握发展动态、总结典型经验、推进有关工作、考核发展情况。

篇(7)

一、互联网促进农业发展文献综述

(一)互联网与农业发展结合研究

当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原本在农业领域分散的线下销售模式与原手工粗放式生产转向线上销售与智能化生产,信息、网络和高科技慢慢融入农业的整个产业链条,包括产、供、销等多个环节,并且带动IT设备、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大数据信息服务等产业链条的全面升级。在互联网对农业信息传递功能方面,汪雷、汪卫霞(2010)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基本分析工具,通过重点分析农业信息的传播内容、传播途径等方面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了我国农业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农业信息传播滞碍的原因与机制[1]。严方(2006)、李志达(2011)、李亮(2013)对“互联网+农业”信息利用现状、存在问题、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2][3][4]。从以上学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农业”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当首先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同时调动企业、社会、政府的参与,拓展“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从而打开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二)互联网促进农业发展对策建议研究

在利用互联网促进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方面,朱链萍、张建华、王泽天(2015)等学者从定性层面做出了探讨,从“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支农”“互联网+耕地宝”的多种模式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5][6][7]。赵爱雪(2015)提出农业“互联网+”行动方向[8]。万宝瑞(2015)认为互联网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自然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作为政府首先应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资金支持;其次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方面,要注重物流、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建设;最后在提升农村信息水平和农民互联网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将农村基层应用互联网与农业现代化连接起来,将信息化渗透到农业政务管理、农产品销售、农业生产等各个环节[9]。从众多学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利用互联网促进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要结合本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政策支持、顶层设计、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开发、电商平台等多个角度来探索互联网促进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互联网促进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比较落后

互联网与农业的结合首先体现在信息技术方面,但是我国农村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和普及率却不尽人意。首先,互联网技术并未彻底改造农业生产环节以提高生产率。其次,互联网技术并未运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品质监督和管理过程。最后,互联网技术并没有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打通并整合成精炼而完善的产业链。

(二)农村信息技术人才匮乏导致农民积极性不高

农村教育资源缺乏,对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有限,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农业从业人员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较慢且农民对于“互联网+农业”潜在价值和发展前景没有正确的认识,因此对于互联网促进农业发展的认识不够深刻,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三)“互联网+农业”的相关配套服务发展滞后

完备的物流体系和金融支持是农村“互联网+农业”发展所必备的条件。而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发展所需的农村物流、金融服务等跟不上,如目前农村物流已经实现县城和乡镇全覆盖,但是绝大多数行政村还没有物流点,“最后一公里”问题严重,农民网上经营农产品销售面临发货难问题。金融服务上更落后,目前大多数银行只在县城有网点,在乡镇只有农村信用社或者农业银行,而且大多数网点并没有自动存取款的ATM机,金融服务跟不上,影响农民的网上交易。

三、互联网促进农业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互联网+农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用互联网思维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体系“互联网+农业”的本质是将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全面融入农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而不是互联网与农业的简单拼接,是一个渐进的、动态的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顶层设计、分阶段推进。因此,必须从全国层面加强和完善“互联网+农业”的顶层设计,制定“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战略规划,从基础设施、专项应用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明确入手环节、支持重点、推进措施,用互联网思维方式,将互联网有机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对“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建设任务进行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形成全国统筹布局、部门协同推进、各市分类指导的“互联网+农业”发展新体系。

(二)加强网络覆盖面,注重发展延伸

要发展农村互联网,首先,是要对互联网金融进行全面覆盖,考虑到目前互联网金融的覆盖速度,传统互联网金融还需要发挥主力作用,要不断地投入,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培养、发展农村金融的主体,并且还要向相对落后的地区进行推进、延伸等,要更大程度地发挥传统金融的作用,增加其规模,有利于将来传统金融向互联网金融的过渡,扩大金融服务的范围,为将来的农村互联网金融打下基础。

(三)利用互联网打通农业各个环节

农村基层应根据本地区的特点,把自己本地区的优势与农村现代化建设连接起来,将互联网渗透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农业只有把金融、物流、销售各个环节都打通,搭建电子商务平台,给予参与的农户以政策、资金的支持,以促进当地互联网行业和农业的相互协调发展,才会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建设。

作者:李宏畅 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汪雷,汪卫霞.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现代农业信息传播体系构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7):97-100.

严方.互联网上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与管理研究[D].湖北:华中农业大学,2006.

李志达.基于互联网的农业专家系统发展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1(6):135-136.

李亮.农业个性化门户服务模式研究与实现[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朱链萍.互联网金融优化农村支付环境路径选择[J].金融经济,2015(10):62-63.

张建华.互联网金融对农村信用社转型发展的启示[J].吉林金融研究,2015(4):43-45.

篇(8)

1.1常见循环农业模式得到有效应用

长沙县星沙镇和浏阳市沙市镇早在2000年时就开展了“稻-鸭”共生模式的试验示范,实现了稻谷增产和鸭子增值的双赢效果;长沙县、浏阳市和宁乡县的养猪户从2005年开始应用“猪-沼-粮”循环模式,陆续建设了户用沼气池,进行了改圈、改厨和改厕。利用猪粪便生产沼气,沼气作为家用燃料,沼液和沼渣随沟渠进入农田作为有机肥料,其中以沼气利用率最高。截至2013年底,长沙4县市拥有户用沼气池约35万个。

1.2产业结构单一,种养结合度不高

区内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比例不高,除了传统的水稻种植外,多数农户都是单一的发展果树种植、苗木种植、水产养殖、生猪养殖,少数农户同时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如长沙县跳马乡农户主要发展苗木种植,黄花镇的农户主要发展蔬菜种植,极少同时发展生猪养殖;长沙县白沙镇农户主要发展生猪养殖,极少同时发展果树、苗木、蔬菜种植。因同一地区产业结构单一,种养结合度不高,一方面种植的苗木、蔬菜基地不能近距离、有效的利用畜禽粪便等有机肥,另一方面畜禽粪便的沼液沼渣不能近距离运输到果树苗木、蔬菜基地,严重制约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良性循环。

1.3资源再循环利用链条较短,循环模式单一

因同一地区产业结构单一,种养结合度不高,导致循环方式单一,资源再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条短。各县市只是简单的运用了“猪-沼-粮(果、蔬菜)”循环模式和“稻-鸭”共生模式,没有充分利用“养殖业-沼气-种植业”这个链条原理,结合发展其他产业,进而主动构建“猪-沼-果木-鸡(林下养鸡)-蚯蚓-菌-沼”、“稻草秸秆-养牛-牛粪-沼气-粮食”等循环农业模式。

1.4基础设施欠缺,技术瓶颈制约明显

长沙市各县市的农民追求发家致富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较强,但因基础设施欠缺和技术瓶颈制约,难以自主构建科学的循环模式,资源再利用的生态产业链条比较短,没有完全充分地利用当地资源,农业废弃物只是经过简单粗加工和低层次利用,除沼气技术较为成熟外,其余技术仍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如稻草秸秆未能得到有效收集和利用。稻草秸秆的收集是一项费时费劳动力的农活,因缺乏科学、有效的秸秆利用方式而导致秸秆丢弃于田间地头,或者就地焚烧,秸秆利用率不高。另外,沼液和沼渣因输送管道设施不到位,且受区内种植作物面积、位置影响,只能随沟渠排放至附近的农田,随意性较大,不能有效贮存或远距离管道输送,限制了沼液和沼渣的利用。

2长沙市循环农业模式构建

循环农业最主要特征是产业链延伸和资源节约。长沙市各县市主要发展的产业有水稻、蔬菜、食用菌、茶叶、果树、苗木、生猪、山羊、水产和禽类,研究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循环经济的“3R”原则,结合区内产业,构进长沙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循环农业模式如下。

2.1农业废弃物多级循环利用的模式

主要是充分利用畜牧业产生的畜禽粪便和种植业产生的秸秆。根据刘朝晖等统计估算,长沙市2010年畜禽粪尿产生量为1713.07万t,其中,粪尿产生量最大的是肉猪及繁殖母猪,产量为1100.34万t;2010年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299.84万t,其中以稻谷秸秆产生量最大,占农作物秸秆总量的82.67%。可见,解决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问题,对保护环境和发展循环农业有重要的作用。

2.1.1畜禽粪便充分利用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畜禽粪便通过一定的技术加工处理可资源化,即肥料化、饲料化和能源化。如通过干清粪工艺,将粪便加工成颗粒肥料和颗粒饲料,也可以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目前,长沙各县市有农户散户养殖和规模化养殖场,建议农户继续推行户用沼气利用方式,沼气用于家庭生活燃料,沼液和沼渣用于灌溉自家蔬菜地和水稻田;规模化养殖场因畜禽粪便、尿液产生量大,建议采取干清粪工艺,将粪便加工成颗粒肥料和颗粒饲料。因加工颗粒饲料的技术和饲喂技术较高,以加工颗粒肥料为推荐利用方式。建议区内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在建设沼气池的同时应配套建设专业化有机肥料生产加工厂,将畜禽粪便通过“干湿分离”、除臭、发酵、烘干、造粒加工成便于运输和储存的有机肥料;分离的污水进入沼气池,通过发酵处理后,用于灌溉农作物,实现废水再利用。

2.1.2秸秆充分利用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生物质资源,秸秆经收集处理后可作肥料,如秸秆直接还田、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等;也可以作为动物饲料,通过青储、微储及氨化等处理措施,制成便于牲畜消化吸收的生物饲料;初级利用可以作食用菌培养基原料,编制草帘草苫,用于蔬菜产区的温室大棚等,也可以直接入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深层次利用可以作造纸原料、提取生物乙醇、秸秆压缩固体燃料等。结合长沙市的产业和现有秸秆利用技术现状,近期建议秸秆作初级利用。一是作为食用菌培养基原料。区内食用菌基地可以收集周边的稻草秸秆作为食用菌的培养基原料,减少对木屑、木材的消耗量;二是入沼气池发酵产沼气。根据长沙市2008年开始全面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规定城市建成区退出养殖业,各区、县(市)制定当地的畜禽养殖发展规划,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调整全市畜禽养殖业布局。因禁养、限养、适养等规定,部分农户减少了养猪数量,之前建成的沼气池因粪便原料供应不足产气量减少,甚至部分沼气池闲置。建议该片区农户收集秸秆直接入沼气池发酵产气,一是能继续使用方便、干净的沼气,二是充分利用秸秆资源使之能源化。远期建议作深层次利用,当前秸秆造纸、提取生物乙醇、秸秆压缩固体燃料等技术正在不断改进,国内个别地方秸秆压缩固体燃料技术已较为成熟,今后长沙地区可结合《湖南省秸秆综合利用规划》,增加资金、设施投入,运用新技术以秸秆为原料生产固体燃料,取代煤炭,为日常生活提供能源。

2.2产业链循环利用的模式

2.2.1以沼气为纽带的种养结合型产业链循环利用模式

以沼气为纽带,把养殖业、种植业紧密结合起来,形成“植物生成-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动植物利用”的循环链,长沙市各县市主要发展的产业有水稻、蔬菜、食用菌、茶叶、果树、苗木、生猪、山羊、水产和禽类。建议在粮食、蔬菜、茶叶、果树和苗木种植基地发展“猪-沼-粮(果、蔬、茶、苗木)”、“猪-沼-果木-鸡(林下养鸡)-蚯蚓-菌-沼”、“稻草秸秆-养牛-牛粪-沼气-粮食”等循环模式;在水产养殖基地发展“猪-沼-鱼-鸭”、“猪-沼-鱼、湘莲、藕”等循环模式。总之,遵循“畜禽养殖-沼气-沼肥-种植业”的原则,构建以沼气为纽带的种养结合型循环产业链模式,带动区内农户走“以养定种,以种促养,种养结合多业发展”的致富之路,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2.2.2立体种养结合的产业链循环利用模式

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物种的特性及其对外界生长环境要求各异的特点,利用共生互补原理,在同一时间、空间内实现种植业、养殖业同步发展的种养模式。建议区内结合产业积极发展“稻-油菜”、“稻-鸭-鱼”“、鱼-湘莲、藕-鸭”“、果树(苗木)-蚯蚓-鸡(鸭鹅)”、“秸秆-菌(菇)-蚯蚓-鸡”、“牧草-羊(鹅)”等立体种养模式。农作物还可以实行间种与套种等立体种植,如“果树-花生(大豆、白菜)”、“玉米-花生(大豆)”等,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互补优势积极发展农作物种植,在同一时间和空间上实现优质、高产、高效、节能、环保的农业种养模式。

3发展长沙市循环农业的对策建议

发展循环农业不仅需要生产者农民的积极参与,也需要引导者政府的积极引导与支持,还需要各部门、各层面的协调配合,才能从上到下,全方位的促进循环农业发展。

3.1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发展循环农业的意识和氛围

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对循环农业的理念、模式、效益和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重要性进行宣传,形成发展循环农业的良好氛围。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和普及循环农业知识与技术,提高农民发展循环农业的意识和技能,增强他们接受新品种、新技术、新生产方式的能力。促进政府职能部门转变工作观念,以发展循环农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好发展循环农业的发展规划,引导和激励区内农民发展循环农业。同时还可以引导科技工作者的研究领域方向,引导科研人员侧重对循环农业理论和实际应用的研究,增强循环农业的科技理论和应用水平。

3.2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加快循环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发展循环农业的坚强后盾。循环农业是一种跨学科的农业综合发展模式,需要掌握生态学规律、生态工程学原理,并运用现代信息工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系统工程技术等学科知识,组装集成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因涉及面广,科技含量高,技术集成复杂,需要加大对循环农业相关科技的研发工作,为循环农业的发展提供强大、持续的技术支撑体系。一是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实施循环农业专业型技术人才工程,充分利用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等科技资源,重点培养一批循环农业领域的专业人才。二是完善农业科技投入和技术推广体系,以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和推广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三是搭建循环农业技术交流平台,加强区域间循环农业经济技术交流,促使不同的循环理念和模式实现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3.3宣传典型示范,积极探索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

培育并宣传典型示范,引导区内农业生产者发展循环农业,重点发展农村沼气,使沼气建设与发展循环农业相结合、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相结合,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循环农业示范发展模式,辐射带动长沙市乃至湖南省循环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长沙市各县市紧邻长沙城区,社会经济水平相对其他地区较发达,近年来,长沙市各类农业科技园、农业产业园、休闲农庄等现代农业发展有一定的规模和成效。建议根据园区特色经营项目构建新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发展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循环农业模式,促进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延伸,如“农业+加工业”循环模式、“农业+餐饮服务业”循环模式、“农业+休闲观光业”循环模式,构建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循环农业模式。

3.4编制发展规划,统筹推进循环农业发展

发展循环农业是一个系统工程,前期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提出循环农业的发展思路、途径、目标和模式及相关的工程措施、支持重点领域与保障体系,科学地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重点包括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农业资源的节约与高效利用、农业产业链延伸等方面。把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纳入整体经济发展规划当中,成立专门领导机构,明确责任,做好农业技术的普及教育工作,以规划引领全局,统筹推进循环农业发展。

篇(9)

中图分类号:F303.3;F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0-2152-04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of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 Holland to Huanghuai Agriculture

WU Xin-sheng

(Department of Economy & Management, 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 Zhoukou 466001,Henan,China)

Abstract: Holland is a major exporter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nd a model of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 Four cities in Huanghuai region of Henan Province is in the key stage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o modern agriculture. Combining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agriculture in Holland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resources, region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of the four cities, inspiration which had reference meaning to the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of the four cities was obtained;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were provided.

Key words: Huanghuai agricultural areas; Dutch modern agriculture;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荷兰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相对贫乏的欧洲小国,其人口密度和黄淮四市(指位于黄河以南、淮河流域的商丘市、信阳市、周口市和驻马店市)接近,农业自然条件甚至不及黄淮四市,但是荷兰农业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荷兰的农产品出口位居世界第二[1]。分析和总结荷兰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于黄淮四市探索建立农业综合发展的长效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荷兰农业与黄淮四市农业的比较

1.1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比较

荷兰与黄淮四市都是人多地少的地区,人口密度非常接近(2005年荷兰为482人/km2,黄淮四市为630人/km2)。荷兰人均耕地0.056 hm2,低于黄淮四市的0.089 hm2。由于人多地少,黄淮四市与荷兰都有精耕细作、集约经营的农业传统。荷兰的农业生产率居世界首位;黄淮四市则是全国及河南的粮食生产核心地区,不少农产品的总产量和单产居于全国前列。

荷兰地处莱茵河等欧洲大河的入海口,而黄淮四市则处于黄河和淮河流域之间。同时,黄淮四市的气候与荷兰一样温和湿润,光热水土条件还优于荷兰,有利于多种农业生产的发展。

1.2农业生产的现实基础比较

1.2.1农业特征的差异2007年黄淮四市粮食总产量为2 393.6万t,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43.6%,棉花总产量为40.29万t,占全省棉花总产量的53.7%,油料总产量为201.63万t,占全省油料总产量的41.7%,牛肉、猪肉、禽肉产量分别占全省的40.0%、40.9%、38.0%。黄淮四市已经成为河南乃至全国的“大粮仓”。黄淮四市2007年的三产业结构比为28.7∶41.5∶29.8,第一产业的比重过高。2007年黄淮四市农业内部的农、林、牧、渔业结构比为68.3∶3.8∶25.3∶2.6,大田种植业比重将近70%,畜牧业比重有所增加。而荷兰农业总产值中畜牧业约占55%,园艺业约占35%,种植业约占10%。与荷兰发达的现代农业相比,黄淮四市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潜能挖掘不足,传统农业特征明显。

1.2.2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差距2007年黄淮四市耕地旱涝保收率达到60%,农业机械化进程加快,农机总动力达到3 271.5万kW,粮食机收率达到83.9%。黄淮四市的设施农业已成为新的亮点,2007年农膜用量达到22 490 t,占全省总用量的37.8%,土地产出率和劳动产出率不断提高,平均每公顷耕地产值达到了19 515元。荷兰农村存在成片的牧场和大型的连栋玻璃温室,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高度的程序化、标准化和自动化。2005年荷兰基于温室的水果、蔬菜、花卉和植物出口总值达126亿欧元,荷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农业技术输出国,其温室建造占世界市场的80%。

1.2.3农业科技水平的比较黄淮四市在农业发展中高度重视种子种苗工程建设,一大批优良品种得到引进、繁育和推广,粮食、油菜、生猪、家禽优质良种率都达到了90%以上,其中小麦与玉米的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8%。黄淮四市认真组织了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形成了农作制度、技术推广制度、农业经营制度的互为促进和良性循环局面。荷兰全国从事农业科研和教育的人员高达8 000多人,在其农业生产过程中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

2荷兰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

荷兰农业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典范,既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客观原因,又得益于荷兰政府采取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农业发展战略。概括起来,荷兰现代农业成功的经验主要有4个方面。

2.1高效集约的农业科学技术运用

荷兰在农业生产中高度重视农业科研和采用先进科学技术。荷兰农业的集约化具体表现在高效益的农业结构、高科技投入、高生产力水平和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上。20世纪70年代,荷兰开始实施温室革命,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利用温室进行农业工厂化生产。该国的蔬菜、花卉、水果等农产品都采用温室无土栽培,室内温度、湿度、光照、施肥、用水、病虫害防治等都用计算机控制,作物产量很高,单位土地效益大。现在,荷兰每个农业劳动力可供养112人。荷兰农业部门特别注重遗传工程投资,采用优选本国或适合本国环境的世界各地的农作物良种、家畜家禽良种,依靠遗传工程进行改良,生物防病与遗传防病并举,替代了对人体有害的各种化学药剂的使用,不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有效保护了自然环境,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高度发达的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体系

高度发达的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是荷兰农业发展的基础。荷兰有着相当发达的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系统,农业教育和研究经费占政府总预算的1/5,三者协调发展形成了“OVO三位一体”体系,该体系主要由荷兰农业发展部负责。荷兰的涉农企业、实验站与国家农业高等学校共同构成了农业科学技术应用与开发的主体。荷兰农业科研的推广体系由四部分力量构成:国家推广组织、企业推广人员、农业合作社推广人员以及社会推广人员。荷兰大农业的服务推广体系具有综合性、多层次的特点。以农民为核心,以农场为载体,建立全国性的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体系与网络,是荷兰现代农业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之一。

2.3互惠共赢的农业合作模式

在荷兰,农民为了应对市场竞争,自发组织起适合市场功能的最经济的农户合作组织。荷兰农业合作社涵盖了农业生产、销售、农机、加工、保险与金融等领域,专业性的合作社在保护农民利益,促

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农民通过采购合作社订购种子、肥料、饲料等,占了饲料供应的56%和肥料供应的61%。荷兰85%的蔬菜水果,95%的鲜花是通过41个水果蔬菜拍卖市场、12个鲜花拍卖市场成交的。荷兰935个信用合作社与3 000多家分支机构,对荷兰农业生产起到了巨大的支持,农民贷款的90%来自这些组织。比如,荷兰的皇家养牛协会投入资金参与农业研究,并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库与计算机网络,为全国的养牛农户服务。实践证明,荷兰农业合作社保护和提高了荷兰农民的利益,并构成了荷兰现代农业发展的力量源泉。

2.4及时调整的农业发展政策与发展战略

荷兰农业发展政策与战略主要包括:提高农场主素质的人才战略、保持农业活力的结构政策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荷兰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

荷兰政府为高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采取了适合国家气候条件与实际国情的农业发展战略与政策。例如,为了降低谷物自给率(现在不到1%),鼓励农民放弃缺乏比较优势的禾谷类作物的生产,充分利用牧草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奶业与园艺花卉业。荷兰充分发挥了其地理位置优势,重视航运基础设施建设,大大促进了其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大进大出。同时,荷兰政府还通过政策引导、农业补贴、扶植私人企业从事农业咨询、农业资料供应、农业科学技术支持等服务。

在欧洲发达国家,消费者对自然、环境、食品安全表现出空前的关注。根据欧洲环境立法的最新要求,荷兰政府通过国家立法、税收与行政命令手段加强了对农用地肥料用量、农药用量以及牲畜排泄物数量的控制。荷兰的农业环境政策已经成为其农业生产的一个基本准绳,生产者与产销各环节在市场上通过环境质量认定来提高农产品的身价,这极大提高了荷兰农产品在发达国家的竞争力。

3荷兰农业对黄淮四市的启示及黄淮四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建议

3.1加快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进程,减少农民数量

同荷兰现代农业相比,从事农业劳动者数量偏多,进而农业劳动率低,是黄淮四市农业落后的重要原因。要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发展二、三产业,推进传统农区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是基本途径。由于黄淮农区垦殖历史长,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建议在宏观决策上,黄淮四市必须立足基本区情,用新型工业化的理念改造传统农业,加快发展与农业关联度高的工业,创新工农业互动协调发展机制,将城市化与非农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加快县城和中心城镇建设,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鼓励农村能人创业带动广大农民转产转业,不断减少农民数量。

3.2因地制宜,寻求多种形式农业规模经营

黄淮四市农业资源的特点是:农村劳动力数量巨大,人均耕地资源稀缺,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一致。总体上看,黄淮四市建设现代农业,必须走以土地与水资源节约为主,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专用性为目标的综合型道路。考虑到不同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农业发展的不平衡,建议在国家规划的粮食生产核心区,以粮食专用性为目标,改造中低产田,建设大型商品粮基地。在非农产业发展迅速,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地区积极引导农民本着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在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如信阳山区,应当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采取集约经营的方式,走劳动技术密集型的集约农业道路。

3.3构建全方位农民服务体系

在荷兰,政府为农民更多是提供制度与政策服务,农民通过参与各种类型的合作社,得到从产前到产后各个环节的全方位服务。荷兰通过发展合作社和合作银行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一经验值得黄淮四市借鉴。

建议黄淮四市完善政府支持农业的制度安排。建立结构合理、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农业管理体系,构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体系、财政金融支持体系和中介服务支持体系,为农民提供便利的金融信贷服务、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考虑到黄淮四市是黄淮水患的多发地区,建议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生产风险防范与保险机制,对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政府应给予一定救济与补贴,积极推行多种灾害保险制度,降低农民投资风险。建议加快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机化服务、互助保险合作、农产品拍卖等领域的合作社建设,鼓励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导农民资本入股,降低成本和市场风险,增加农民获利机会。

3.4发挥地域优势,扶持特色农业发展

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方面,荷兰为黄淮四市提供了很好的例子与经验。重点发展具有本地区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生产,逐步减少缺乏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种植,这种边际退出策略符合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黄淮四市农业发展一定要处理好市场导向和资源优势的关系,既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又要充分发挥黄淮四市农业资源的多样性、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和剩余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大力开发农业的原料供给、食品保障、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功能。建议根据黄淮四市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和农业资源禀赋,分区域发挥农业的不同功能和作用,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带。

3.5改善农业基础,重视农业环境保护

荷兰素以“低洼之国”著称,有27%的国土低于海平面。荷兰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高度关注自然环境的保护,荷兰人具有常备不懈的治水精神和珍爱家园的意识,建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机制。黄淮农区长期垦殖,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因此,地方政府应该学习荷兰经验,加强环境执法力度,在工业上严格控制污染,在农业上防止化学药剂滥用,保护水体和土壤,鼓励“绿色”生产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黄淮四市应结合国家的主题功能区规划,区域联动,统筹安排,建立由核心地区、自然开发区和生态走廊组成的黄淮农业生态网。

3.6依靠科学技术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一个巨大、复杂、开发的系统工程,其综合竞争力由系统的各个环节决定。其中,科技创新尤为重要。一是要学习荷兰,加强农作物优良品种的选育与开发。二是要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建议在黄淮四市实施“传统农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主要包括退化农业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技术创新;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创新;农业减灾、抗灾技术创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创新等。三要积极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成为科学技术创新和应用的主体。

3.7重视农村教育,培养高素质农民

高素质农民是荷兰农业竞争力的基础,荷兰实行完全免费的12年基础教育和务农前的职业教育,规定没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农民没有资格经营农场,在这方面,黄淮四市差距很大。黄淮四市要把造就新一代高素质农民作为长期战略。当前,除了要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之外,应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方法,加强农民职业技能教育,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和农民绿色证书工程,要在完善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的基础上,逐步推行从事农业经营的基本门槛制度。

3.8利用外部资源,拓展农业对外贸易

荷兰走外向型农业之路,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开拓农产品国际市场,使资源小国变成了农产品出口大国。黄淮四市应该借鉴这些经验,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加快实施农发基金大别山农业综合开发、亚行北方旱作农业、日元贷款造林项目和世行资源培育、洼地治理、畜牧养殖等项目。认真实施“4+2”经济合作计划,积极利用省外资源,实现农业资源与要素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的优化和配置。建议黄淮四市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扩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出口,培育农产品出口知名品牌,进一步拓展农业国际贸易。

参考文献:

[1] 喻新安.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与实证分析――以河南黄淮四市为例[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6):41-49.

[2] 厉为民.荷兰的农业奇迹――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眼中的荷兰农业[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 道欧L,鲍雅朴J.荷兰农业的勃兴――农业发展的背景和前景[M]. 厉为民,译.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 倪景涛,李建军.荷兰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学术论坛,2005(10):74-79.

篇(10)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196

农业技术指导员的主要职责是推广农业机械、示范农机设备的使用、指导农业技术的操作、培训科技示范户应用新技术、新品种等。农业指导员的工作任务这么繁重,所以就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加强新技能的学习,注重业务能力的培养,在技术指导工作中要经常深入农民群众中,并亲自到作业田间去,尽心尽责做好技术指导员的各项工作。结合中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可知,农业生产的关键是农业技术,而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培训就需要农技指导员参与,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到农业技术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就要提高对农业技术指导员自身素质与技能的重视。

1 农技指导员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农业技术指导员是直接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的专业人士,他们属于知识分子,也是农业耕种中的劳动人员。他们一般在户外进行农业的实践工作,然后根据农民的需求,向其推荐农作物、水产、畜禽的优良品种,并传授与之配套的种养技术;也负责推广农业机械、示范农机设备的使用、指导农业技术的操作、培训科技示范户。要建设现代农业,就必须加快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农业发展转为依靠农业科技和提高农民的技能。通过广大农业技术指导人员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和生产技能,能够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经营水平,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能力,推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从而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新进程,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 成为一名合格的农技指导员的建议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农业发展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农技推广工作又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的实施,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指导员,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2.1 依靠项目支撑,发挥作用

努力实施好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全面提升农技推广体系的服务能力,笔者作为一名技术指导员,始终秉承“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的服务宗旨,健全农技示范推广服务机制,真正发挥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在农技推广中的主导作用。并且要将建设补助项目的优势之处发挥出来,借助这些项目的扶持,切实将农民的经济收益考虑到农技推广工作中,实现农业发展利益最大化。

2.2 抓好科技培训,做好服务

农技指导员服务工作的质量与农民对农业机械技术的掌握程度紧密相关,因此农技指导员就要根据当地农民的接受能力、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取与之相符的服务工作。比如,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开展好农业科技培训,农技人员通过到田间现场授课、现场示范和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把各种技术传授给广大农户,让示范户和辐射户带头做,学着做,带动周边农户跟着做,从而促进各项农技措施的推广应用。

2.3 提高政治敏感度,明确方向

以十报告为指导,学习党的各项政策法规。学好基本的政策法规和各种新技术、新知识,是做好技术指导员的前提。党的十报告中指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表明农业、农村、农民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农业工作者要重点领会十关于农业农村的会议精神,加大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快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

2.4 强化自身业务学习,提升服务能力

农业技术的推广主要是通过农技人员与农民群众的交流,使农业科学技术得到更广泛的运用,进而提高现代农业生产力。那么,农业技术人员就必须具备专业的农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好农业生产技术,懂得技术操作过程,并能组织实施试验示范项目,才能更好地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通过几次的培训交流,笔者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也提高了业务水平,明确了努力方向,掌握了绿色防控、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等新知识。

3 结 语

本文通过农技指导员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入手,提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农业技术指导员的4个方面的建议:依靠项目支撑,发挥指导作用;抓好科技培训,做好技术指导服务;提高政治敏感度,明确所要指导的方向;强化自身业务学习,提升服务能力。旨在为广大投身于农业发展事业的农技指导员们提供一些意见与建议。

篇(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土地资源和土壤质量良好,地表遭受污染少,其中93%以上可满足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和无公害水稻、蔬菜的产地环境要求。各县(市)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纷纷加强生产基地建设,优化生态农业产业布局,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区内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350个,规模达到10.47万hm2。种植示范基地230个,种植业规模18.83万hm2。全省47个商品粮基地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有19个。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各级政府不仅积极开发生态农产品,而且大力宣传生态农产品品牌,探索品牌经营之路。近5年来,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产业迅猛发展,优质粮、棉、油、茶、鱼等产量快速增长,形成许多省优、部优免检产品,注册了一系列著名品牌,多项产品荣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称号。

1.2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化生产,农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迅猛,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支柱力量,涌现出许多全国知名的龙头企业。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形成规模化生产,实现了区域农产品无公害生产,企业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带动农户的能力不断提高。以浮梁县为例,截止到2010年底,全县有各类农业龙头企业247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9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带动农户3.9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71.6%。同时,生产的农产品质量也不断提升。近5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实现了农产品供应充足、品种丰富、安全可靠的目标。

1.3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加强,提高了生态农业的经济

效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部分县(市、区)都承担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努力建立合理的施肥体系,大力推广农家肥、有机肥、微生物肥等绿色肥料,在保证生态农产品产量的同时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对种养设施栽培技术、农业生物应用技术、农业污染治理技术等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大,提高了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大力推广的猪—沼—果、猪—沼—渔、猪—沼—茶等生态农业模式,以稻鸭共育、病虫机械化防治等为主的绿色大米技术,实现了粮牧渔、种加养的结合,建立了良性物质循环体系,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如余干县在河虾、湖蟹以及特种鱼等经济高效的养殖水体种植芦苇稻,不仅促进了虾蟹的生长,反过来虾蟹也可以帮助水稻除虫害;采用鱼稻共生新型养种模式,提高了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

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困境

近年来,虽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境,阻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

2.1公众生态环保意识薄弱

生态农业具有公共物品性质,从一定程度上说体现更多的是社会效益,其经济效益往往具有滞后性。尽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政府加大了对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但目前公众整体生态环保素质不高,部分农民仍会忽略环境代价去换取暂时的经济利益[4]。另外由于知识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陈旧等原因,农民生态农业观念淡薄,一时间难以接受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经营方式。这些都不利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的发展。

2.2生态农业建设资金短缺

生态农业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如农村道路交通、水利设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而且生态农业建设需要长期持续投入,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是否拥有充裕的资金投入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5]。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区)财力普遍有限,对生态农业的补贴无论是在范围上还是在额度上,都远远不能满足生态农业发展的需求,导致许多生态农业建设项目难以进行,从而阻碍了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2.3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比较滞后,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承担的建设任务不相适应,因此,加强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十分紧迫。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基础配套设施缺乏,农机装备水平也需提高,一些农田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甚至还是20世纪50~60年代修建的,如许多河道淤积、防洪排涝保障能力下降、抗灾能力弱、效益不断下降等。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正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6]。

2.4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相对滞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农业技术的支撑,但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和应用相对滞后。近年来,虽然农药高效利用与污染防治技术、保护耕地土壤技术等生态农业核心技术发展很快,但推广和应用的力度不够,湖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畜禽健康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比较薄弱,无法满足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而且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农业技术推广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技人员下乡技术指导时间不足、农业技术进村入户率低等问题,导致大部分农民仍按照传统耕作模式进行生产[7-8]。2.5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实行产业化经营是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但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诸多困难。由于生态农业产业化项目效益慢,对地方财政贡献不大,部分县(市)对生态农业产业化项目缺乏热情,出台的政策不能得到完全落实。另外龙头企业是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体,但由于银行要求一定的经济担保或财产抵押条件,这加大了龙头企业贷款的难度。此外,从生产方式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目前分散经营的模式,使得生态农业产业化受到很大影响,难以形成产业化规模。

3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路

发展生态农业是大势所趋,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3.1加强生态农业宣传,增强公众生态意识

生态农业作为一种促进生态良性循环、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模式,必然要求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农民作为生态农业的实践者,如果能认识到发展生态农业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必然会积极响应发展生态农业的号召,生态农业便可得到真正推广和应用。建议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生态知识培训、开展生态农业讲座等活动加强宣传,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吸引农民参加培训,使生态环保观念深入公众心中,提高民众的生态环保意识[9]。大力营造和渲染生态农业发展的氛围,树立生态责任感和参与感,提高政府、企业和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3.2拓展融资渠道,增加生态农业资金投入

生态农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所以要不断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多渠道吸纳资金用于生态农业建设。建议省、市、县、乡4级政府加大对生态农业资金投入,鼓励企业和农户从事生态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积极争取国家、生态农业项目资金投入,严格执行项目资金专款专用[5]。鼓励金融机构对生态农业科技项目提供专项贷款,设立生态农业专项担保基金,改革农村体制,通过小额贷款、贴息补助、股票等融资形式支持生态农业建设。此外要倡导富裕农民对生态农业投资,将富余资金用于扩大生态农业的生产投入。

3.3加强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态农业硬件条件

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建议加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农田道路设施建设。建好并且管理好生态农业农田水利建设,加快构建调控有力、配置合理的现代化水利保障体系,加强田间灌排、非灌区抗旱水源工程等建设,提高生态农业旱涝保收能力。同时要加强道路勘察设计和农田道路建设工作,解决好农田道路建设过程中的难题,同时落实通村公路建设,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推动生态农业再上新台阶。

3.4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加快研发与生态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新技术,在生物应用技术、污染治理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科技保障。在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培育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加强对农民的农业技术应用指导,使先进的生态农业生产技术运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中[10]。同时加强基层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选拔有扎实专业知识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改善我国目前存在的基层农业科技人才数量少、质量低的状况,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建设服务。

3.5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带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产业化经营能使分散、小规模经营集聚成规模化效益,可以促进生态农业快速发展。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建议推进以“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为主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完善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扶持具有影响力的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农产品多层次转化增值。同时大力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将农民组织起来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共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此外加大对生态农业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加快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格局,以推进生态农业的产业化、集约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