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数字技术与教育大全11篇

时间:2023-06-28 16:58:2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数字技术与教育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数字技术与教育

篇(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5-170-02

1 当前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发展状况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融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在各个高校应运而生。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旨在培养能够适应我国数字媒体技术高速发展需要及数字内容产业需求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所培养的学生需要具有较高人文素养、掌握数字媒体核心技术、具有艺术创意能力的复合型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与设计能力。该专业涉及到计算机技术,艺术科学、心理学等,是个多学科交叉的科学领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多个学科有效的进行整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它关系到我们的教学质量,也关系到培养的人才是否能够适应社会需求。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技术熟练,同时又要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 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大多数由原有的计算机专业分离出来。一部分教师原来只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课程。在进行该专业的核心课程的授课过程中,绝大多数也只是重视计算机操作技术与技法的传授。

(2)该专业的学生来源绝大部分是理科生。在高中阶段着重训练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想象力较差。涉及到的设计能力,艺术感知力,审美能力等更是无从谈起。如果不加强艺术素养教育,那么他们的技术水平再高也做不出来有“美感”的作品,所学到的技术没有用武之地,将来无法满足社会各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3)通过调查,大多数院校该专业的教学计划虽然开设了相关的艺术类课程,比如素描色彩,平面构成,音乐理论等课程,但是这些课程都是针对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专业理论课程,都要求有较强的艺术功底和长时间的训练基础。对理科生来讲,学习这些课程有些困难,而且这样单独地开设一门门的艺术类专业课显得十分的生硬,并不能起到提高艺术素养和艺术感知力的效果,让理科生学起来反倒有一种挫败感。

3 技术与艺术整合的必要性

(1)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涉及很多交叉学科的课程,这个学科融合了计算机技术,心理学,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等。如果过分强调学习计算机技术方面的知识,培养的将是知识结构失去平衡的人才。因此必须强调其它学科知识的获取。

(2)虽然有些院校的教学大纲中涉及到了一些艺术门类方面的知识,但是大多都是针对艺术类学生的课程,并不适合本专业学生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应该专门为该类学生开设单独的,适合他们学习的艺术类课程,来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力,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并不需要有多厚的艺术功底,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强化他们的艺术感知力和审美能力。

4 两者整合的途径

(1)制定计划。在教学计划中安排出一定的时间,在一定的教学环节上开设艺术鉴赏课,开拓学生艺术视野,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尤其针对世界名画,世界名曲,经典影视,获奖作品等从多方面,多角度地为学生进行讲解,提高他们对高雅艺术的鉴赏能力。本人认为该类课程适合在接触核心课程之前开展,让学生在头脑中留有一定的艺术形象,便于后续课程的开展。

(2)有机融合。针对计算机技术操作过程中涉及到的艺术类的概念和技法有必要进行详细的解释。这些知识是这类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不熟悉不理解。还需要反复的练习,因此有必要对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都要进行修改,适当地适时地在在原有这些技术内容的安排上穿插上艺术知识,这样才能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比如在photoshop中介绍钢笔工具时,通常原有的教学方法是单纯地讲解钢笔的几种用法,如何画直线,对称曲线,尖点曲线等。但是忽略了这些曲线最终是要组成某个特定的形状的。此时如果恰当地融入一些有关造型方面的知识,会[]使得课堂的内容更丰满,学生学起来更有效。同理,比如制作Flas中插入背景音乐的过程,通常教师只是讲解操作步骤。并没有讲解插入什么样的音乐更适合当前的内容。因此这时就应该介绍音乐的种类,由什么乐器演奏的,什么节奏的,各自表达怎样的情感,寓意等音乐方面的内容。

(3)开拓思路。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多参观、多阅读、多思考,用心体会好的艺术作品的美感。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比赛,在比赛中锻炼自己,欣赏他人。

5 整合思路及具体实施方法

基于以上各种因素,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整合要素分为若干模块进行整合,并且改变了以往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的教学模式。将之进行了颠倒调整。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整合措施。

5.1 关于色彩模块的整合

一般在讲解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过程中,教师只注重技术实现方法的演示和讲解。本文作者观点是在讲解图形图像处理软件过程中适当插入一些艺术要素,比如在讲到调色板的使用时,可以将关于色彩的艺术常识加入进去,比如关于色彩中的色相,色彩的饱和度,色彩的明度,相近色,对比色的概念和效果等介绍给学生们,使学生们很直观地就观察到了色彩的变化,可以完全不同于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学习方法。这样做的目的,使理科学生快速地了解了艺术知识,又没有感到由于缺乏艺术基础而带来的学习困难。

又如,在讲到渐变编辑器时,不仅要涉及到如何设置渐变色彩及透明度,更要涉及到渐变都可以实现哪些艺术效果,比如可以实现立体效果,还可以产生不同的质感。因此就有必要加入一些关于光线对物体照射时产生的亮面,背光面,反光面的变化规律,怎样通过设置渐变工具才能体现出来。

5.2 关于艺术造型模块的整合

比如,在讲到钢笔工具时,教师只关注介绍如何划一直线,怎样弧度的一条曲线,以及一些光滑曲线或者有拐点的曲线等。却忽略了这些曲线是要组成一些形状的,而形状的制作是要有一定的造型基础。比如在用钢笔制作一个人物时,就要适时地介绍人物头像五官的比例关系,身体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包括成人、儿童、老人等的不同比例关系。这样,就达到了技术为艺术服务,艺术的实现同样也脱离不了技术的支持。

5.3 关于艺术设计的模块

艺术设计通常也包括平面构图,色彩设计,更重要的是要有新的创意。在设计领域往往离不开图案图形的应用,因此在介绍自定义图案,图案图章,以及画笔的设置时,可以应用到设计阶段。将一些设计理念通过以上内容表达出来,这样既对技术要点做了介绍,同时也融入了设计理念,这样的课堂效果深受学生的欢迎。

在授课过程中若要很好地做到媒体处理技术与艺术要素自然融合:一方面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本身就是一名技术过硬又具有较高艺术修养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更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更好的教材适应本专业的发展需要,真正达到数字媒体处理媒体技术与人文艺术的自然融合,在教学过程中让教师的教学不再尴尬,让学生学起来也成就倍增,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扩大个人发展空间。

6 反思与总结

21 世纪人才的核心素质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合作能力。不论在我国还是在西方发达国家, 都是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看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乃至根本措施。这既是我们国家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 也是当今世界各国进行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 这正是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大力倡导与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因所在。我们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才有可能深刻领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大意义与深远影响, 才能真正弄清楚为什么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保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十二五”规划课题《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素质教育整合的研究》课题编号142138)

篇(2)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6.094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年轻一代掌握数字社会生存能力最直接、最经济的一条途径。如何将高中生作为数字公民的责任教育与信息技术教学相结合,并发挥最大功效,这是我们广大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探讨的,也是数字社会对教育的内在需求。

1 数字公民责任教育内容

信息技术教育要建立合理的伦理文化空间,使高中生的行为合乎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的要求。

1.1 法律法规教育

高中生辨别能力差,面对暴力游戏、网络欺诈、、虚假信息等不能清晰地辨别是非,容易导致道德价值感的丧失,走上犯罪的道路。在2010年的抽样调查中,受访未成年犯在填写“犯罪时主要想法”时,选择“一时冲动”和“不知道是犯罪”的人数比例分别为65.38%和46.68%;选择“知道是犯罪但难以控制当时情绪”和“虽然是犯罪但觉得不大可能被发现”的人数比例也分别占到了总人数的27%和16.94%。可见,引导青少年掌握数字社会的法律法规与行为规范是多么急迫,信息技术教学要带领学生熟知相关网络法律条文,了解触犯法律底线带来的严重后果并严格遵守。

1.2 伦理道德教育

数字社会与现实社会的道德教育大同小异,但有些是数字社会所特有的,也是信息技术课要着重强调的,如:不登陆黄色网站、不利用网络恐吓骚扰侮辱他人、不非法下载音乐文件,不用盗版软件等。

2 数字公民责任课堂教育途径

在信息技术日常教学中渗透数字公民责任意识,灵活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

2.1 运用案例,注重思辩,凸显网络道德教育的现实性

以案例分析、讨论为活动形式,通过自我建构信息评价方法,促进数字公民责任意识的提高。

2.1.1 用真实案例充实教学内容

2.1.1.1 QQ中奖了

一位同学上QQ时,突然有信息提示他中奖了,被随机抽取为“腾讯十周年庆典幸运用户”奖品丰厚,但要先缴纳保证金,填写一张包括姓名、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的表格等,通过这个案例,教育学生辨别信息真伪,强调个人信息安全,不能窃取他人隐私等。

2.1.1.2 谣言转发500次可以诽谤罪判刑

2013年9月,法律对谣言转发做了量刑,通过这个案例教育学生网络交流中谩骂和发泄式的语言暴力不可取,这是对他人的不负责;当网络中出现一些热门话题时,不能人云亦云,不加分辨地参与围攻,甚至参与谎言、谣言的传播,给他人以及社会带来威胁的同时,也要负起相应的法律责任。

用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作为教学案例,缩短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差距,使学生感到数字社会责任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形成敏锐的洞察力。

2.1.2 角色扮演强化认知体验

2.1.2.1 开办法庭

央视酷6网等六家网站侵权,索赔1620万。以真实的知识产权案例为教学载体,通过学生的角色扮演,分别从原告和被告的不同角度主动参与知识产权法律与法规的学习、全程体验知识产权法律与法规的运用。

2.1.2.2 辩论会

“维护信息安全重在管理制度”对“维护信息安全重在提高安全技术”,针对信息技术课程中容易模糊的问题展开辩论,澄清有关问题,也籍此对全书进行一次回顾。教师指导学生对辩论会筹备和举办阶段,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老师可以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以表格形式进行量化。

2.2 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培养学生审美观与鉴赏能力的同时,感受责任

审美意识不是天生的,一些学生经常游荡在网络世界里,游戏、动漫充斥脑海,导致审美观发生偏差,甚至对美的认同趋于庸俗。网络中常出现将图片“PS”丑化的现象并以此为乐,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引入肖像权等法律常识,并从范例引领,作品交流中,让学生学会欣赏美。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意识与内涵,积极诱发学生情感、理念、修养、价值观的投入,把数字社会伦理道德教育贯穿始终。

2.3 有效进行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特别适用于信息技术新闻事件与信息技术课的结合。学生对新闻事件总是有特别强烈的求知欲,探究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教师有意地向数字社会责任层面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学习活动,可以说,探究式学习将信息技术教学与数字社会责任培养,前沿性、知识性、技能性、责任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公民责任感是一种情感体验,通过一系列的课堂教学活动,形成责任体验,教师及时予以反馈评价,强化良好行为,批评不良行为。良好的责任行为方法将逐渐渗透到个体的思维结构之中,促使责任意识得到激发与强化,责任感得以提升,最终在实践中形成自觉责任行为。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普通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案例研究[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2]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中心信息技术教材编写组.信息技术基础教师教学用书[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181-200.

篇(3)

本文所说的网络是指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实现便捷通讯和资源共享为目的,发展人的本质的虚拟世界。它主要是指互联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以认清网络本质和影响为前提,利用网络促使网民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虚拟实践活动。in原则是指人们在既定目标和特定条件下,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必须遵循的准则和标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原则,是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体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客观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有机统一的原则。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网上和谐发展的可能性

由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构成的互联网诱发的数字化及其运用已渗透到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教育等领域,涌现出数字经济、数字农业、数字军事、数字教育等。数字化是网络的一个主要特征。网络可以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是地地道道的多媒体。虽然目前仍存在如电视、广播等远距离教学的模拟教学手段,但这些都将迅速被数字化电视、广播等所取代。

数字化技术是支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是由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传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检索浏览前端平台组成的用于人们教学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数字化将是一切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核心。离开了数字化,现代与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将成为无本之木。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课外网络教学或其他教学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当然,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不纯粹是数字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简单应用,它是建立在数字化技术基础之上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一整套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与传输快速的通讯网络和效果良好、操作方便的前端平台是数字化教育技术发展的核心,而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确立,则是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得以广泛应用的可靠保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网络技术使得其外延有了无限扩展的可能,如果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角度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高科技飞速发展与人文科学被冷落,正是我们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二律背反。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处理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第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多元化并由此带来人文精神的散乱化。客观事物形态多样化带来人们主观思维模式的多样化,这是现实世界网络信息多元化的必然结果。网络世界是一个广裹的虚拟世界,是一个无视国界、无视种族、无视地域、无视权威、无视等级的世界。网络文化新观念诱导着人们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地审视社会,审视周围一切环境,而行为方式也表现为千变万化。网络新观念的特点是:非线性的网络思维、信息传递的多感觉通道、时空无限放大或缩小、中心消解的边缘化、信息无终极的流动、将抽象变为现实的虚拟手段等。在这种观念支配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多了一些散乱,少了一些凝聚,行为就缺少人文精神。

第二,知识资本、数字化技术产业化显得红红火火,人文精神却变得异常冷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培养特定网民的品格和精神,唤醒他们的心灵良知来支撑自己的一切行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它的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功能加大加强,但人文精神欠缺所造成的社会不良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数字化技术竞争式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越快,往往越是不能很有效地培育人的真善美,反而把人性中好的因素压抑了或是扼杀了。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充分发挥和利用数字化技术为人类造福的优势的前提下,必须注意抑制数字化技术发展给人们带来的负面效应,认真处理好信息技术发展与人文思想教育的矛盾,克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大于内容的劣势,积极培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努力创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发展模式,把人文精神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要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

1.网络的双刃剑作用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数字化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是柄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网络信息污染等危害人类的不利因素。网络信息中的黄色信息和黑色信息对沉溺其中的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至于那些利用网络从事数字破坏、盗窃、诈骗和洗钱的行为,则会引发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由此观之,数字化技术必须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在提高产品的数字化技术含量的同时必须与高度的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即现代社会所追求的人才,不仅仅具有高度的科学素质,而且还必须具备高度的人文素质,是一种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整合类型。

2.网络人文精神所具有的独特时代意蕴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人文精神,是人文文化的核心。人文文化一般而言是在一定时代一个民族认识人、对待人的思想观念、文化艺术、伦理道德,以及关于人的学说,这使人文精神带有时代的印记、民族的特色。但在网络时代,人文精神具有了不同于以往时代的意蕴、普遍的价值。网络技术第一次使人文精神的传播获得了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为不同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的人文精神的交流,奠定了广泛的基础。网络的即时性和共享性,为人文科学的研究,为共享人类思想文化成果提供了普遍现实的条件。但是,我们站在网络时代,发掘网络人文精神的时代意蕴,并不否认网络给人文精神带来的消极影响。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在看到网络给人文精神弘扬造成消极影响的同时,要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弘扬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精神的境界。网络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科学人文精神的弘扬提供了史无前例的广阔舞台。我们要在“网络世界”的新舞台上,清扫各种思想垃圾,清除各种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因素,以技术与知识的创新促进网络人文精神,以网络道德与网络法的建设保障网络人文精神,从一个境界走向一个更高的境界。IZl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虚拟空间,没有人文精神支持的网络虚拟空间恐怕要变成虚无空间。思想政治教育要沉重地思考这些问题,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协调发展科学技术精神与人文精神方面迈出一步,哪怕是一小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显示出不可估量的价值。[3]

我们要立足于数字化技术时代,倡导人文精神。如果只在网络上生活,人就会被工具化、数字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引导上网者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但如果只讲人文精神,就会忽视隐含在网络里的科学精神,忽视教育手段的进步。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把人文精神融人到网络里面去。f41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数字化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所谓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就是把发展信息技术及其集中表现的数字化,作为加快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重大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与其他国家相区别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的新路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是实现数字化,其中的关键是要把数字化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是一个经济目标,也是一个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包括人文精神及其指导下的各项制度。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以及生活更加殷实,无不包含着人文精神,即使是经济更加发展,科技更加进步等,也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所以关键是要把人文精神与数字化结合起来。!习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人文精神在数字化中的作用,在现代化中实现人文精神与数字化的结合,也就是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时间上要把时代性和传统性结合起来;在空间上要把引进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先进的东西与本土化结合起来;在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上要把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合起来。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统一的主要途径

第一,对学生网民实现人文关怀。在现实物理空间,思想政治教育是直观的,它的有效性几乎全依赖于热情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关怀情结。到了陌生的网络虚拟空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否保持有效性的关键在于能否使受教育者在冷冰冰的网络空间感受到彼端传来的温暖和人文的关怀。在许多网络交流比较发达的高校中,流传一种网友现象,其重要程度超过了10年以前人们津津乐道的笔友。在网友圈中形成的相互关怀要比许多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关系还要凝重得多。许多网络爱好者认为纯粹的网友之间交流并没有特殊之处,其交往形式和程度几乎雷同物理空间的知己好友。不少网友认为在网络空间得到的关怀和帮助并不亚于在现实空间得到的一切,两者之间没有什么差异。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他们认为在网友圈中更容易得到关怀和帮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敏锐地抓住这些细枝末节,构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I61

网络生活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在网络时代到来的时候,遨游在“虚拟化”的网络空间中又生活在真实的物理空间的上网学生,既需要网络技术给他们带来物的福扯,同时也需要获得一种人文的关怀,让他们寻找到一个精神上的家园。在网络时代,对上网学生进行人文关怀的方式多种多样,其内容主要着眼于提高上网学生的网络素质,使上网学生在思想、技术、道德、法制和心理上有承受、控制网络的能力,能适应虚拟社会并能安全地回到真实社会中来。要教育他们用一种非常健康的心态来进行网络活动,教育他们既能上网也能下网。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清醒地认识到自然的浩大和精妙,看到网络领域人类太多的空白和无知,要教育网民学会谦虚,学会自律。

篇(4)

电脑的普及与互联网的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信息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和数字化生存方式的出现必将冲击到设计艺术领域。随着计算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数字化设备在艺术教育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以计算机为核心,运用多种数字化技术手段驾驭艺术表现形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给我们的设计理念、设计方式带来巨大的革命。海德格尔指出:“倘若我们沉思,我们就要追问现代的世界图像。”数字化技术使人类对世界的把握已经突破语言的抽象概括而更为直观、更为图像化了。体现高科技的数字化艺术手段,将感性的认识理念用严密的数学方法组织起来,并对美术设计要素进行理性化控制的数字化艺术教育必将给人们带来新的观念、新的思维,以及新的设计思想。

一、数字化发展的必然与现状

现代数字化技术所提供的产品使我们的生活以前所未有的真实图像面目呈现在人们面前。首先是信息载体的数字化,书籍印刷,作为几百年来最主要的信息载体,将逐渐被比特运算的方式所取代,即实现知识的数字化。这种变革使知识可以以更简单的方式传播,以更大的容量存取,以更低廉的成本让人们获取知识。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文字、图像、声音的数字化,还可将人类世界的一切物质以数字化的形式表示。其次,通信方式的数字化使信息能够突破国界、文化及时空的限制而任意传播,互联网的开通使世界变为一个地球村。数字化的进程已经在我们面前展开,而这势必导致人类的一切文明都必须转化成批量的资讯信息。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各种新的数字媒体,以数字方式传输。甚至可以这样说,任何不能转化输送的事物都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而作为一名教育者,更应该具备将知识转化为电脑语言的能力,并为人类几千年来沿袭的教育加入新的概念及内涵。

二、数字化带来的影响

从设计工具的变革到新的设计形态的产生,数字媒体的作用已日趋显著,它使设计艺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数字媒介的应用给艺术设计教育带来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1.高效的数字化技术工具

设计教育从美术教育中衍生而来,在传统教学中,从概念构思到图形设计或实体建模分成多个层次和阶段,学生的设计水平相应逐步提高。设计学习是在一定的绘画基础、绘画技能及在掌握了有关工具和材料的前提下进行的。在数字化时代,电脑的出现则大大改变了传统的学习行为,大量的手工绘画、制图及模型工具转变为计算机图形设计、制图及建模系统。电脑还替代了学生有关重复计算和公式化、格式化、优化选择等大部分的理性工作,从而使设计的速度大大提高,使学生集中精力更多地致力于概念分析、创意构思、选择评价等方面。当一个构思成熟后就可交由计算机去修饰、扩展、强化或试验。专业化的电脑软件具有准确方便的参数化、变量化的功能,在设计中只要随时存储变化的结果,就能随时回到设计创造过程中的任何一点,对以前的步骤进行修改并反复调试。

2.新的造型语言及表达方式的出现

计算机对设计最直接的贡献是带来了新的造型语言及表达方式,计算机构造物体的方式及图像处理上的特点,使计算机创作的作品表现出了新的风格,开辟了设计传达的新领域。传统的手绘技法与电脑设计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形式,它们有本质的区别。运用虚拟的概念而非物质实体进行设计表现,是设计表现领域的一个极为重大的变革。在平面设计中,由于扫描仪及数码相机的出现,使设计者能直接地输入真实图像,通过二维或三维技术的辅助,就能模拟出逼真的虚幻世界。在立体设计中,计算机三维建模及渲染技术使设计师在观察物体时,它能表现出物体的各个侧面及细部,同时也能在空间的视点中对形体进行构筑和修改。艺术设计语言与网页设计语言结合,融入了互动语言和数字符号。新技术的应用开辟了设计传达的新领域,创造出新的美学形态和设计形态。

3.多学科的交融与新学科的兴起

人类进入数字化时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三大领域的分界越来越模糊,学科交叉性发展、研究已成为高校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有些专业出现综合、合并,甚至消失的现象;另一方面,各种交叉、综合学科大量出现。

设计师必须掌握日新月异的电脑硬件和软件,灵活把握视觉新语言的表达。这就促使当今的艺术教育必然要融入新的理念,构筑新的教学体系——数码艺术教学。数码图形基础、Internet资源及传播应用、网页设计、三维动画、多媒体技术、数码影像处理等都被纳入艺术设计教学中。目前,艺术教育先进的国家已经将艺术设计的教育重心转向多媒体设计,设立了新的专业——传媒艺术设计专业、数码电影特技专业、数码游戏设计专业等。

4.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电脑实现了设计数据的储存及再利用。各种设计素材、设计草图、效果图、制图、图形艺术、模型等资料都可以以数据来储存,并且可以方便地检索。集通讯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为一体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网络的出现和远程传输技术的发展,使交流的发生不必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国际互联网络也拓展了艺术设计的存在空间,使艺术设计走向了更广泛的数字化,让受教育者轻易地接触大量艺术设计资讯,有利于学生形成开阔的、前瞻性的视野。

5.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冲击

在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过程,受限于繁杂重复的技能示范过程,而限制了设计过程中的偶然性、多变性。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入课堂后,直观丰富的表现方法以及全方位、跨时空的思维方式,让设计的翅膀摆脱了美术基础的制约,简单的操作过程可产生多样性的结果,这才是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核心。

互动式教学更是改变了以往单向线性的教学模式,它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并最大限度地支持个性的发展。另外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开设一直感到有必要却没有能力和条件开设的课程。网上通讯可以排除时空及人为因素的限制,使教师和学生能在全球范围内检索信息,开展教学活动和学术交流。教师的教学也从“主讲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辅导者。学生的地位也转变为有机会参与教学、参与操作、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的主动地位。只有完成这几种转变,才能适应数字时代对设计教育提出的要求。

三、艺术教育创新与数字化教学

在数字化离我们越来越近的今天,高校艺术教育如何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美术人才这个问题,不可避免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在数字化时代,人们凭借网络可更快地更新艺术观念,更快地创作艺术品,更快地把艺术运用到各个领域。在美术人才的培养上,将从传统的、单一的某一画种或艺术风格的临摹、复制式的教育,发展成为传统手法与电脑数字技术综合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这将对现存的传统艺术教育产生巨大的冲击。在数字化时代,要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必须强调培养方式的创新。

虽然数字化教学手段已经深入到教学工作的每一个方面,但是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围绕数字化的教学与学习会不会使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逐步降低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笔者认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降低问题确实存在,但这一问题不能看作是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负面结果。一方面,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降低是社会问题,是社会分配不合理与传统价值取向等各种深层次矛盾反映在大众教育观念中的结果。因此我们必须在积极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重视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传统观念中的动手能力并非都是有价值的能力。就像现代绣花工人只需了解绣花的原理、针法,而无需学会手工绣花一样,科技进步总会使一些旧的技能失去意义,进而产生新的技能,使知识与技能达到新的平衡。

此外,数字化技术不仅为艺术类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也给理工科学生插上了艺术创新的翅膀,使设计艺术学科更加显示其艺术学和工学的边缘学科优点。笔者所在院校近几年,已经有部分专业将理工科学生与艺术生同时招收、对照培养,工科生与艺术生的界限变得模糊,美术基础已经不是阻止工科学生从事设计工作的障碍。

结语

我们面对的是崭新的数字化时代,它对我们的冲击可能会改变我们的文化形象,而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也会因此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脑的应用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高效的数字技术工具,带来了新的造型语言及表达方式,开辟了新兴的交叉学科,给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带来了动力。在数字化时代,我们必须强调创新教育,才能造就一批掌握视觉设计、互联网及多媒体设计,具有创意潜能,能牢牢把握艺术创新和设计未来的专门人才,这是艺术设计教育者的职责。

参考文献 :

[1]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2]王波.数字化时代的美育思考.山东电大学报,2004年第1期.

[3]陈实.数字化时代的艺术设计教育.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1年9月第14卷第3期.

[4]薛生健.数字化时代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河西学院学报,2002年2月第1期.

[5]周发强.数字化时代我国高校综合性美术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7卷第3期.

篇(5)

目前数字教育技术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应用还局限在多媒体技术的简单应用,数字化技术独有的直观、互动、可视等特点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与运用。民族声乐艺术作为音乐领域中相当复杂的一个专业,由于主要发声器官在人体内,在当前教学中还停留在口耳相传的单一形式,教学效率较低,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数字教育技术能够通过声音、图像、文字、计算机仿真等多种手段,高度还原教师教学活动,从而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技术分析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有利于学生反复研究和提高。

一、民族声乐艺术与数字化技术

民族声乐艺术主要以民族语言为基础,民族唱法所演绎的声乐艺术作品,音色甜脆宽亮,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独有的文化特色。民族声乐艺术包括各种戏曲、地域民歌等艺术形式,具有着极为深刻的历史文化底蕴。数字化技术能够将音调、响度、音色给予量化表现,能够通过科学、直观、简便的方式,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自身艺术表现能力。数字教育技术不仅能够使民族声乐艺术教学更加形象、直观,相较于传统教学方式更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表现技法,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另外,数字量化和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民族声乐艺术知识的整合,从而有利于民族声乐艺术教学形成新的科学体系。

二、数字教育技术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数字教育技术应用于民族声乐艺术教学并没有过高的技术门槛,只需要计算机工作站搭配数字音频卡、麦克风和监听耳机或音响即可。有条件的艺术院校可以配备音响效果较好的录音棚或者音乐教室,能够更好地保证录音质量。另外,为了对录音进行数字化处理,还需要配置CoolEdie、Cubase、CakeWalk等专业音频处理软件。其中Cubase是一款具有强大数据分析功能、兼顾音频剪辑与混音的音乐辅助软件,不仅可以极大减少学校教学成本,还能够极为直观地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民族声乐艺术表现水平。数字教育技术能够辅助进行听觉分析。民族声乐教学中,听觉训练是一项基本的教学内容,也是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传统教学模式中,听觉训练对教师演奏水平、乐器音准及保养水平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直以来,听觉训练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不精准的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误的理解和记忆,进而严重影响到后续的音乐艺术学习与研究。采用数字教育技术,能够通过计算机软件与硬件、音响设备的协调配合,对教学和联系曲目进行编排和剪辑,使得学生能够在极为精准的音乐环境中培养自身的音乐听觉。数字教育技术不仅具备较高的音准,还能够根据教学者多样的教学目的、综合多种乐器音色,从而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内容。数字教育技术能够辅助进行视唱分析。掌握视唱能力是对民族音乐学习者的一项基本要求。在当前的民族声乐教学中,主要采用单声部训练和多声部训练两种视唱训练方式。在目前,不管是老师弹奏标准音、学生读谱演唱,还是老师弹唱、学生跟唱,两类视唱训练方式都存在学习成本较高、学生难以进行自学、对教师素养要求较高、不利于学生自主提高等问题。视听训练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乐理知识储备。单声部视唱包括无升降视唱、一升一降视唱、二升二降视唱、三升三降视唱,直至七升七降视唱;多声部视唱包括女高音、中音、低音以及男高音、中音、低音声部。数字教育技术能够较好地处理此类复杂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视唱学习者的可观察性、学习兴趣,还能够使其通过数字化对比找到自身唱法上的不足,从而进行自我提高。数字教育技术能够辅助进行听写分析。掌握听写能力的民族音乐学习者能够更好地进行记谱与自我练习。具有较高听写能力的学习者能够对听见的音乐进行准确记录,不仅能够体现自身的专业水准,也有利于民间采风和自我创新。听写分析的技巧主要包括音色听辨、强记标准音、单音听辨、节奏听辨、音程听辨、和弦听辨、旋律听辨,等等。特别是在音乐听力考试中,数字教育技术能够极为有效地解决乐器音准以及弹奏教师水平差异对听力考生的不利影响问题。

篇(6)

2巧设教学情境和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自主学习意识

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重点,向学生提出要解决的中心课题,要求他们分析问题情境,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笔者讲授《数字电子技术》中“二值逻辑与基本逻辑运算”时先介绍安全带报警系统,如图2所示,然后引到学生思考“什么是与逻辑”,之后了解与运算之后,发问“如何用与门实现安全带报警系统”。通过巧设问题和情境,激发学生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对于教材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在教学中要深入浅出,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去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学生沉浸其中,才会学有所思、学有所问、学有所悟、学有所得,才会有新的发现。要想让学生沉浸于学习还得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凡学生能够自己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为让学生深刻理解74HC151七段显示译码器[6]三个辅助端即灯测试输入、灭灯输入和锁存使能输入端的功能,笔者让学生根据74HC151的功能表,分析输出有字形时对应的三个辅助输入端信号分别是什么,从而得出结论:灯测试输入端用于检查译码器本身及显示器各段的好坏,灭灯输入端用于将不必要的零熄灭,锁存使能输入端由0跳变到1时,输入码被锁存,输出只取决于锁存器的内容。

3授课要承前启后,注重教学内容的衔接

在教学中关注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衔接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链;在这一基础上的教学设计,能促进学生利用迁移、转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能使我们有效合理地进行教学。一方面注意本课程内容的前后衔接,另一方面注意本课程与前后相关课程的衔接。如讲全加器时,可以得出全加和S和进位数Co的表达式,分别如式(1)和式(2)所示。根据式(1)、(2)和已经学习的半加器知识,由此得到图3(a)所示的全加器实现电路。同时,引导学生将式(1)和式(2)分别变换成如式(3)和式(4)所示的最小项表达式。进而,让学生回忆二进制译码器74HC138重要应用之一,即可以实现给定的组合逻辑函数。最终,在引导下,学生得出如图3(b)所示的电路图,即用已学的74HC138实现全加器的功能。这样学生开阔了思维,加深了对已学知识的理解。有意点拨前后课程中与本课程相关的知识点及其应用,让学生认识到电子技术课程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好电子技术课程的信心。

4理论联系实际,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理论教学学生一般感觉枯燥、难学懂。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若能结合具体实验案例,则能给予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进而通过理论学习上升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环节中,验证理论,又可促使学生真正理解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化理论。对数字电子技术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电路的学习学到一种思维方式,学会一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逻辑运算是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让学生理解基本运算是重点也是难点。为此,笔者在讲授或运算时,以如图4所示的“入室盗窃检测和报警系统”为例讲解或运算及或门的应用。这样一来,学生易于理解或运算的本质及其应用。教学多结合实际,激励学生不但要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应能够灵活综合应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篇(7)

我院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号召,从教学实际出发,广泛采用工学结合、项目化教学选择课程教学内容,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重视过程考核,强调基于工作过程,通过课程改革与实践培养了一批机电一体化专业电子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一、课程定位与设计

1.课程的性质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基础课。该课程以数字电子电路的分析、设计与制作为基础,培养学生认识电子元器件和电子线路图,分析和制作典型数字电子电路的能力,是后续课程“单片机应用”、“电子线路CAD Protel”、“机电产品维修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基础。

2.课程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字电子技术的分析、设计、应用与制作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支撑电子设计竞赛及毕业设计等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

3.课程的特点

《数字电子技术》与《模拟电子技术》相比较:(1)同时具有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功能。(2)电路实现简单,主要以布尔代数作为基础的数字逻辑电路。(3)集成度高,功能实现容易。

4.课程的教学特点

《数字电子技术》是有一定难度的课程,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和实践能力的积累。数字电子技术更新快,在教学内容载体的选择上十分重要。采用理实一体化项目课程模式,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重在各种数字集成电路芯片的应用。

二、课程改革思路

教学重心由以往重视传授知识向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字电路综合能力方向转变,遵循“理论够用,重在实践”的原则,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

1.采用“教、学、做”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即让学生在制作、调试、测试若干个典型电子电路中学习理论知识,从而使理论与实践交替出现,抽象与形象交叉产生,提高高职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2.理实一体教材建设,为深化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一体改革,首先制定理论与实践一体的课程标准,再确定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设计方案,最后编写适应用学生的理实一体教材。

3.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使用,利用网络实施教学已成为数字电路教学改革的内在需要,建立课程网站,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4.加强实训环节,培养学生分析、设计、组装和调试数字电路的基本技能。

5.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推进讨论式、互动式、案例教学和学习研究式、行动导向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习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课程改革与创新

1.教学内容的改革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关键是选择合适的项目,由浅入深进行教学,我们设计6个项目。

项目一: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任务模块:(1)简单抢答器制作;(2)产器质量检测仪设计与制作;(3)基于CC4028的“楼梯照明灯控制器”设计与制作,基于CC4040的“霓虹灯控制”的设计。

项目二:时序逻辑电路设计与制作

任务模块:(1)由触发器构成的抢答器制作;(2)多功能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

项目三:555定时器应用与制作

任务模块:光控节能开关的设计与制作。

项目四:A/D、D/A转换及应用

任务模块:(1)数字电压表设计与制作;(2)锯齿波发生器设计与制作。

项目五:半导体存储器、可编程逻辑器件应用与制作

任务模块:可编程时间顺序控制器的设计与制作。

项目六:综合电路设计与制作

任务模块:(1)“数字频率计”设计与制作;(2)“自动洗衣机控制器”设计与制作。

2.教学方式

(1)遵循学生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

我们将数字电路分成六个项目,有四个难度等级,从而做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遵循学生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讲授法、操作示范法、头脑风暴法、网络视频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

(3)实践环节改革

实践环节改革的思路是强调基于工作过程,数字电路制作与调试的工作过程:数字电路的解剖、分析、制作、调试、查阅资料、试制等实践操作。使学生会解剖数字电子电路,掌握各典型单元电路的分析方法,根据电路制作和调试数字电路。

本课程改革后,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学生实践操作过程就是将来的工作过程,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4)考核方式的改革

通过改革考核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平时成绩(20%)+实验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60%)的考核方式,将考核贯穿到学习的全过程,实现从“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把成绩分配到每一个项目中,期末再增加一个理实一体化的综合考试。平时的实践考核成绩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三部分组成,学生自评和互评是对教师评价的一个参考和补充。为了方便过程性考核的具体实施,我们已经制定每一个项目的评价标准。通过过程性考核,学生在每一个项目中都能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保证了学习的质量。

四、结语

本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达到了高职高专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8)

l. 数字艺术的发展趋势

传统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记录了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如今数字化的信息时代给传统美术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数字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正在以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狂潮冲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数字艺术应运而生,由此引出了目前很流行的一个词“CG”(Computer Graphic)。但数字艺术设计又不同于纯美术,它伴随着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是科学技术和美学艺术的交叉、融合。数字艺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具有交互性和使用网络媒体的基本特征,涉及电脑动画、影视广告、网络游戏、虚拟现实、网络艺术、多媒体、数字摄影、数字音乐、录像及互动装置以及DV(数字视频)等领域。作为人类创意与科技相结合的数字艺术产业已逐渐成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

2. 数字艺术的教学体系讨论

2.1课程设立的原则

课程的设立要遵循科学性、特色性和灵活性的原则。科学性原则体现在课程体系要符合学科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特色性需要在专业设置上进行市场调查,不能盲目跟风。灵活性要求保持课程的多样性,加强实践教学的比例。

数字艺术设计其中心仍然是艺术设计,而所谓“数字”就是指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辅助设计。艺术设计是理性的思考,计算机再先进、再实用,也是进行艺术设计的使用工具,和平时所用的画笔和染料一样。所以,在课程设置上采用六分“艺术”四分“数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艺术性的培养是对传统美学的延伸;要加强基本理论教育和手绘等基本功的训练,对学生进行“数字”性强化教育是适应时展的需要。

2.2教学方法的改革

首先,在教学中需要明确以“艺术”为中心的基本原则,避免重“表现技法”轻“设计思路”的倾向。要清醒地认识这个问题,设计图是设计师的图形语言,是用图像这种直观的形式表达设计师的意图和理念,具有自由、快速等特点,效果图只是一种表现手段,它是不能离开设计思维的,设计思维是本,效果图是末,二者不可倒置。其次,艺术设计教学中要注意将艺术里面的设计语言运用到数字设计中去,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并认识到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可以了解数字应用和专业设计的关系。在教会数字应用技术的同时,要与专业特点结合起来,启发和引导学生如何运用计算机去创作符合人们审美要求的设计作品。再次,计算机软件的教学需要掌握规律,既能从整体上全面把握软件框架,同时又能概念清晰地层层深入。计算机发展的速度之快我们有目共睹,随之软件的版本更新周期也越来越短,而我们的教学速度却无法赶上。但无论是三维软件还是二维软件,影视动画等数字艺术类软件涉及的许多概念是相同或相似的,同类软件的功能或处理方法呈现的外在形式也越来越相似。这就需要明确各种软件的功能,了解其特点;理解软件中的名词概念,举一反三;熟悉软件的制作流程,化繁为简;使用软件自带的随机帮助,随时查阅,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先易后难、逐步推进、层层细化。最后,采用数字化辅助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多媒体式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有研究表明,这种方式比传统的听课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近5倍。网络的飞速发展,也为我们提高了一个更现代的教育方式――远程教育,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加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完美地体现现代教育手段。

2.3教师队伍的培养

教师是达到教学目的最重要环节的人物,其授课态度和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现代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要进行变革,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要成为学生的协作者。从对学生专业设计作品的评价转变为对其制作过程和设计思想的评价上来,也就是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教师不但要对授课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还要组织学生进行探索、讨论和研究,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合理化建议(例如,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课外教材),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目前,有些学校存在基础课与计算机设计课的脱节现象,这是因为基础课仍然延续旧的教学方法,而计算机设计课只讲软件的使用,所以在专业课的学习阶段学生对软件的应用就显得力不从心。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不但要在课程安排上合理地穿插基础课和计算机设计课,更重要的是避免这些授课老师的各自孤立。

2.4学校的作用

学校的重视是数字艺术良性发展的有力保证。作为学校或院系来讲,应该全面监督教学体系中的各个环节,核查课程的设立,保证教学思想的顺利实施,倾听师生的心声,吸收合理化建议。这些对数字艺术的课程的良性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字化的出现,不仅对传统的美术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冲击着我国整体的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信息时代要求学校培养出能够掌握各种新的视觉语言的美术人才,计算机的融入不仅是美术教学上的简单加法。构筑新的数字艺术的教学体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关注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必将成为高等艺术教育与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永宁,陈东生,张向宁.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展望,装饰.2003(9).

篇(9)

现代设计是构建在现代工业化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之上的,其最终目的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服务于全社会的大众消费者。数字化浪潮对设计艺术影响最为明显的是设计手段的虚拟化和无纸化。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一切信息可以数字化,设计师可以通过计算机对数字信息的进行处理,模拟出设计构思的结果,并可在虚拟的环境下反复修改。设计的整个过程完成了无纸化的操作,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并且节省了资源。数字技术加剧了设计产业进程,同时让产品设计过程从管理上更加科学化,在高新技术条件下较为突出的例子就是CAID系统。整个CAID是一个庞大的计算机系统,它的中心环节是产品设计。产品设计的全过程又包括了设计概念化、设计视觉化和设计商品化,从而使一个产品从最初的概念产生到最终实现产品转化为商品。在这当中最主要的手段是设计制造的计算机化,当产品项目提出后,设计人员通过大型数据库进行决策和定型,再利用计算机辅助市场分析得到产品的预期市场效应。这样,设计的概念化得以实现。然后是设计的视觉化,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大量介入,设计过程更加灵活便捷。不管从产品推出时间来看还是从产品性能上看,采用了CAID系统使企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制造出最优秀的产品,进而为企业赢得市场,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在高新技术的推动下,网络技术在设计管理中的应用越显突出。在产品设计管理中心的统一调度下,CAID的各方面因素在通过网络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复杂而又有序的有机整体。“虚拟产品开发”(VPD)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应运而生。在各个部门的协同工作之下,企业顺应客户需求的变化,对市场迅速做出反应,尽快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VPD的基础是集成化产品与数据管理,产品开发过程的所有人员,都能迅速的重复使用、存取所需信息,利用计算机仿真实验来尽可能多的取代实物原型试验,减少使用实物原型浪费的时间,工程师就能更快更多的设计,从而获得更高质量的产品。

二、数字划时代艺术设计新特点

设计产生以来,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探索新的设计,综观世界设计史,现代派设计运动在包豪斯时代倡导的“艺术与技术结合”奠定了现代设计的基本框架结构,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才得以真正实现。一位设计师曾经说过:“设计正在走向大众。我们看到的东西越来越有风格,人们因此也更挑剔了”。这说明人们的标准变高了,新技术的出现加速了物质文明的发展也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艺术的需要,在设计领域为设计师提供了超乎想象的创意空间和自由,开辟了设计思维的新视界。

1.新软件成为辅助艺术创意的新工具。视觉传达是艺术设计最好的推销员,它是为现代商业服务的艺术,通过标志、广告、包装、企业形象设计等方面的视觉形象传达给消费者。数字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可以交互地操作,利用图形、图像、文字、声音及视频等来传递和获取信息,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十分方便、快捷,极大的帮助和丰富了设计的构思和表现,为设计实践开辟了崭新的天地。例如:设计一幅大厦将倾或陡遇海难的超常状态的画面,现实拍摄难度大、成本高,然而如果运用图像处理软件大王photoshop或绘图专家coreldraw软件进行虚拟合成,就能为这种表现方法带来极大的便捷。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思想生活,也为国内的设计领域带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Photoshop、Corel-draw、3D MAX、Flash、Softimage、Maya等设计软件,已被许多爱好者熟悉和掌握。在急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一切都要求准确、快速,因此我们深刻的领悟到,设计不应该是独立独行的,而应该成为数码设计和网络设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只有这样,设计才能够得到发展。所以说,在数字化时代这样一个背景下,艺术设计需要向数字化发展。

2.新生代设计师成为网络主力军。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电脑硬件的更新换代,互联网技术迅速普及和网站的大量建立,互联网广泛进入了我们的生活。近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催生了80年代出生的新艺术家,他们也跃跃欲试地浮出台面。富裕无忧的80后被冠以:透明、轻盈的果冻一代,鲜亮自在,有时盲目勇敢。这一代年轻人对生活美学轻松追求,同时以活泼又不失自娱的方式来响应城市文明、政治社会现象、以及时尚流行消费文化。与以往的艺术家相较,他们拥有不同的知识结构,他们对科学对新知极感兴趣,他们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他们在QQ聊天室中交换着纷杂的题材,从国际政经局势、流行趋势到八卦部落穿梭游走,并把这些知识与问题挪用到创作之中。这也直接影响了这一代人的审美:越来越时尚化和青春化,甚至婴儿化。有人爱装嫩,人老心不老;有人处在“成人版”的青春期,三十多岁了仍不断地买玩具,看动画,猛吃果冻。果冻艺术家的思考与实践,普遍受到网络世界的影响。求新、求变的新生代人群从思想上为这一时期的设计发展提供了未曾有过的选择,为传统设计基础上的各种新设计的萌发,提出了新的设计方向。因此,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他们的创作必然会不断地满足和影响人们的各种需求,必将促使设计艺术的面貌走向多元化和个性化。

三、设计教育多元化

篇(10)

计算机的普及以及互联网的推广,使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全球化等特点,数字化技术对艺术设计领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数字化技术逐渐的应用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通过我国教学改革的进行,许多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应用,实践证明,这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数字化技术教学是这些新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其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优势,对提高艺术设计水平有重大的意义。

一、数字化技术教学概述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字化设备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当中,人们正式的进入数字化时代。教育行业在数字化环境下也得到了很大的冲击与发展,高校的硬件、软件设施都以具有一定的规模。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量的增多,对高校教育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大学生不仅能够学好专业知识,还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大学艺术设计教学中,利用数字化技术,将传统的艺术设计与丰富的数字化有机的结合起来,能够使学生更加的直观的感受到艺术设计的本质,并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整合相关的知识点,设计出更多更富有艺术的作品。这样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充分的发挥出大学生自身的潜力。

在艺术设计领域,随着信息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艺术设计教育应该面向媒体,逐渐的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促使学生在设计理念、艺术审美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提升。在艺术设计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软件被应用,虽然其能够达到手工无法达到的效果,但在时间、工作量等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选择,手工与先进技术的有效结合,才是艺术设计的方向。

二、数字化技术教学在大学艺术设计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一)在大学艺术设计教学中加快软件的融入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字化设备与软件应用到大学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但由于大学艺术设计的特殊性,需要表现不同的艺术形式与空间,这就要求教学使用的软件能具备多样性。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这些软件功能以及使用方式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有效的掌握并熟练的应用。目前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中,有一种或几种艺术设计软件,不能满足艺术设计的各项要求,缺乏多样性,这就需要大学艺术教学不能将重点放于一款软件上,要根据专业的具体安排,多层系、多角度的引入各类应用软件,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掌握并应用先关软件的能力。

(二)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艺术设计,计算机效果图是艺术设计中具有较强应用性的课程,效果图的每一个参数以及命令都是效果图的集中表现,衡量效果图制图者的水平,一般以参数的搭配以及调整参数的灵活性作为标准。这就需要的大学艺术设计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与内容,加强对学生自主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有效的运用数字化技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国大学艺术设计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对软件的操作进行逐一讲解,学生根据老师的步骤完成相关的操作,缺乏自主操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进行艺术设计也受到老师思想的束缚,只是不断的模仿。所以必须利用启发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艺术设计项目中,提倡学生独立完成设计工作。

(三)在数字化技术的基础上,加大艺术设计创新教育

在数字化技术的大环境下,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这就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开拓创新。首先要从大学艺术设计课堂做起,坚持学生为课堂主体的中心思想,教师复杂指导与引导,注重教学内容、方式上的变化,积极开展课堂讨论、辩论,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其次需要从校园文化做起,积极的开展校园文艺表演、美术展览、学术讲座等活动,为学生艺术创造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最后,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各项社会调查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使其充分的认识社会,丰富自身的艺术才干,避免艺术设计推理了实际,产生违和感。

三、总结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是我们的文化形象得到了改变,艺术设计教育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字化设备为艺术设计提供了技术工具,并且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创造了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实现了艺术信息的交流及共享。在数字化时代,艺术教育只有加强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使艺术设计作品更加贴近生活,使学生充分的掌握现代艺术的潮流,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5-1058-03

1 数字动漫产业现状分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动漫产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几年移动互联网和3G技术给动漫产业向移动产业发展带来了可能性。3G技术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并与社区网站进行结合,WAP与WEB的结合是一种趋势,如时下流行的新浪微博、腾讯微信等就已经将此应用加入进来。而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迫切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乃至在移动过程中都能方便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移动互联网在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应用服务、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动漫产业被称作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是继IT业之后又一经济增长点,涵盖了动画、漫画、游戏、制造、版权业等诸多行业。国际上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视觉享受的要求越来越高,数字动画应运而生。

特别是近几年基于3G技术的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移动动漫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期。面对快速发展的庞大市场,我国动漫产业急需培养大量的动漫创作人才。

2 国内高等院校动漫人才培养的现状

国内现有三种院校开设了动画专业:一是影视艺术类学校开设的影视动漫专业等;二是各类美术类院校开设的动漫美术专业等;三是一般综合性大学开设的数字媒体专业等。目前,这些院校都是按照本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在进行着教育教学活动,在与本领域类的其他院校并没有进行适当的的交流和学习借鉴,它们甚至连动漫专业的名称都是五花八门。所以,现实的情况是:在我国的各类高等院校的动漫专业人才的培养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占数量最多的普通综合性大学的动漫专业由于缺乏的专业动画教师和专业基础较好的生源,侧重于动漫软件的教学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互动多媒体开发,培养的将是基于应用的互动多媒体动漫作品。影视艺术类型学校的影视动画专业,与学校自身特点相结合,专注于动画电影的创作;

美术类型院校则大都偏向手工创作的传统的静态插画,没有把新技术和新方法的作用发挥出来,学生的学习和创新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从国内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的角度,我们认为主要面临下面两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专业创作型动漫人才匮乏,国内动漫产业难以补充经过专业动漫技术培养的专才,中国传统的教育文化长期以来从某些方面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型,形成了中规中矩、统一的传统创作思路。然而动漫产业的不断发展,大量外国优秀的动漫作品加入竞争,如果我们动漫的创作没有丰富超凡的创新能力,甚者是极丰富夸张的想象力,那么我们的动漫产业将会逐步被市场边缘化甚至是淘汰。原创动漫人才的缺乏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后已是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据调查,现在国内动漫产业急需创作型动漫人才、兼通艺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动漫人才和通晓动漫产业市场营销与开发的经营型人才。现在我国动漫相关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广大的市场急需大量的各类动漫人才。这就确定我国高校必须适应市场的发展和需求,培养市场需要的,动手能力强的,想象力丰富的,善于创作的专业人才,而不是不管社会需求,脱离实际市场情况培养毕业生。

二是我国影视动漫游戏作品,在制作理念上与市场脱轨,显得保守。一些专家迷认为,中国的一些动漫作品在创作时过于强调其正面的教育意义,当然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影视动漫游戏在当今它本身是一个娱乐消费品,必须具有盈利的能力,单纯的说教是很难让现在的消费者为其买单的。在现在我国影视动漫游戏市场还有一个非常普及的现象就是许多的动漫作品缺乏原创性,很多都是国外作品的创意克隆,缺乏自主创作的作品,许多作品都是换个故事背景与任务情节照搬国外作品。国产动漫形象没有鲜明的特点,现在的国产动漫明星很少,很多时候还在吃以前的老底;情节故事老套;动漫人物刻画呆板草率,造型平庸甚没有个性。这些都是阻碍中国动漫界发展的问题。所以在人们心中,动漫世界尚的世界级明星还没有贴上“中国制造”的标签。

三是难以及时把握国际上动漫产业的发展方向,动漫以是动画、漫画、游戏三大行业为主体,借助电影、电视、电玩、网络和移动通信服务渗透融合,形成的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动漫产业是资金密集型、科技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重要文化产业,具有消费群体广、市场需要大、产品生命周期长(可长达70年)、高成本、高投入、高附加值、高国际化程序等特点。作为以卡通动画、网络游戏、手机游戏、多媒体等为主要生产内容的产业,动漫因其具有当今知识经济的全部特征,涵盖了艺术、科技、传媒、商业、娱乐等多种行业,而被视为21世纪创意经济中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延伸到影视、服装、玩具、工艺品、出版、广告、休闲、娱乐以及软件、工业设计、多媒体、信息通讯等各类产业。而我国的动漫创作现在主要还停留在影视作品创作这一方向。

3 数字动漫专业的课程设置

每个学校都在针对客观情况,制定自己的培养目标和方式,忽略了市场和行业发展的因素,所以,我国的数字动漫专业的发展应把目标方长远点,不要急功近利。数字动画在近几年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是因为它充分利用了现阶段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还有这几年发展起来的移动技术(移动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等),使得现在的动漫影视游戏作品在完成它本来的东西的同时,还提供逼真的视听效果,其中移动技术的引入还让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享受动漫作品,所以我国在专业课程的安排上应该及时的适应技术的变化。

在我国现阶段动漫市场的发展和高校动漫专业的开设情况的矛盾中,我们应该主动求变,适应市场,把新技术、新方法、新思想引入到我们的培养方案中:

为了适应动漫产业的发展和对数字动漫专业人才的需求,提升我国数字动漫作品的整体创作水平与制作水平,培养出的能够适应现阶段影视动漫游戏行业(包括广告、电影、电视、网络、互动多媒体、游戏等领域)的能够担负起现代数字动漫的创作的专业人才,这就需要学生在校学习了解动漫创作的各种知识,在将来的动漫作品的创作工作中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学生经过在学校专业学习和实践,在毕业后,应具备以下的专业技能:1)了解现有各种影视动画媒体新技术和新方法,并具有强大的自学能力;2)熟练掌握3-4种数字动画创作技术,并能在创作中灵活运用,还能够紧跟动漫创作的潮流,掌握行业的发展方向;3)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美学素质,基本了解音乐和动态图像制作;4)掌握计算机语言,并能够运用相关技术进行互动做平的开发;5)能独立完成制作各种形式的新颖的,有创造力的数字动漫作品。

针对市场的需求,产业的发展情况结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需求,数字动漫专业开设专业课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

1) 基础类课程:动画制作原理、影视基础、艺术创作基础、计算机基础等

2) 技术类课程:二维图像软件应用、三维图像技术应用、时间运动控制等

3) 艺术类课程;音乐、视听语言、剪辑艺术、动画艺术原则、动画视听特性、动态美学法则、长镜头理论、表现主义等

4) 制作类课程:影视技术基础、数字动画技术、故事版、一分钟艺术创作、角色动画、数字动画的应用、个性动画创作等

5) 程序开发类课程:程序开发基础、数据库基础、游戏引擎基础、脚本动画、AS3.0程序设计、C++语言等

我们的教学除了理论教学以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出一些符合社会和产业需求的动画艺术作品,可以是影视、广告、游戏等,使学生在在校学习期间也能够了解到社会的需求以及整个产业对动漫人才的基本要求,还能体会到动漫创作的乐趣。从而真正了解动漫创作的工作流程,理论与实践,实践练习相结合,才能达到良好、切实有效的教学效果。

4 数字动漫教学方法的探讨

4.1 提高对动漫的认识

人们的认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以前,人们认为动画是电影电视的一部分,这是由于时代和技术原因造成的。而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动漫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变化,每个参与动漫创作的人才都需要紧跟技术和时代的发展。

4.2 艺术教学和技术教学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基本技术是动画创作的根基,就好像高楼大厦不能建在沙滩上一样,没有技术的支持是不能去谈什么创新的。有了技术的支撑,要想创作出好的作品,还必须具备创新思维和艺术修养。有了艺术的指导,动漫作品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所以我们学校的动漫教学课程安排上,要有侧重,在对学生的基本技术的培养上不遗余力,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艺术素养的培养。二者缺一不可。

4.3 重视实践教学

所谓学校教育和教学,就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的教授,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学校还要再安排一些实验和课外实践。但是,对于设计类、美术类的动画教学,特别是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动漫作品开发,我们应该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动画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到动漫创作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再辅以理论教学,这样学校的教育将来社会的用就可以无缝结合。所以,我们提倡单纯的理论课程要尽可能的少,实验实践教学尽可能的多。

4.4 软件教学目的明确

中国的软件教学可以说是数字动漫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因为中国人与外国人思维习惯不同:我们在软件工具的讲授中总是先讲软件的所有功能,再进行创作;而外国的软件教学先讲授基本功能,然后在实际项目的创作中不断的学习其它功能。这里我们不去争论谁好谁不好,但是现在的各种动漫创作软件和开发软件功能越来越多,使用越来越复杂却是不争的事实,让学生在没有项目实践的基础上去理解和使用软件的所有功能的效率肯定是比较差的。从而妨碍了动画本质的创作。

软件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用软件去解决问题、进行创作,而不是让学生单纯的掌握某个软件。因此,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把重点放在软件应用方法上,用实际的项目来引导学生完善专业知识和软件的学习,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避免学生陷于对软件功能的专研。对各种动漫设计开发软件的教学,教师只进行基本功能的讲解,然后让学生在软件的实际应用中去完善技能和技巧。而各个具体命令的使用,鼓励学生自学掌握。软件的具体应用,学生应该在实践中会慢慢体会掌握。这样不仅使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而且实践证明,这方法行之有效,让学生避免在具体软件地使用消耗过多的时间精力,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动画的创新上。

4.5 动漫作品的创新

我们说的创新,应包括内容的创新、视觉效果的创新和创作方式的创新。

1)内容的创新:内容需要创新,具有个性,好的情节构思对动漫作品的成败是至关重要的

2)视觉效果的创新:我们可以使用传统手绘技法创造新效果,也可以通过各种计算机技术,创造出一些新的,更具震撼的视觉效果。在视觉效果中创意也是非常重要的。

3)创作方式的创新:创作流程我们可以借鉴,但是我们更应该总结出一些自己的创作方法和流程来完成更有创意的作品。

由于传统动画采用与电影电视同样的故事叙事模式,一些人认为动画是电影电视的一个分支,动画的产生和存在都将和电影电视相生相伴,于是,影视院校开设了动漫专业。一些人认为传统动画都是手绘动画,动漫的创作需要有很强的美术功底,所以动画是美术的一部分,于是美术院校开设了动画专业。还有一些人认为,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动漫的外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将极大的推动动漫向传统领域以外的游戏,教育等领域发展,于是,在计算机领域也开设了动漫专业。动漫创作不仅仅是设计师的领域,现在开发人员也加入了进来。

院校开设动漫专业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

1)知识结构上的优势:动漫创作是综合各个门类艺术优秀成果的艺术形式,它涉及到电影、文学、传统、人体工程、运动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的,只了解电影或绘画是不够的,数字动漫的创作需要技术和艺术的能手,而设计师具有创造力的特点,所以未来动漫视频游戏的创作不仅是电影、美术工作者、更多的是设计人员、开发人员的事,只要我们院校的现有课程中加入相应课程的设置,培养出符合未来需求的专业人才。

2)创作思维上的优势:传统的动漫使用电影语言来描述的,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字动漫已经不能用单一的艺术表现形式来概括了,大量新的动漫形态已经超过了影视的范畴,扩展到了设计,教育,游戏,网络等领域,所以我们在设计动漫课程时要具有动态的思维,把更多、更广的技术引入到动漫创作中。

当然,在动漫基础人才的配置上,我们应该加强动漫专业师资的引入和培养,培养一支合格动漫教学的师资队伍。

5 结论

目前全国开办动漫游戏专业方向的高校四处开花,这对培养大量的动漫人才,对今后我国动漫游戏产业的繁荣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不少院校师资短缺,缺少核心软件和设备,没有规范的教学体系和教材,甚至各个院校对动漫游戏专业的命名都不尽相同,造成这种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起步晚,发展快,投入少,这种情况如果不能改变,将严重影响我国动漫教育质量,进而危机生产和制作乃至整个产业市场,我们期待能早日看到适合国情,优秀的动漫游戏教学体系的形成,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钱竹,李红菲.包豪斯大师和学生们[J].艺术与设计,2003(5).

[2] 刘京林.大众传播心里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