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小学德育重要性大全11篇

时间:2023-06-28 16:58:1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小学德育重要性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小学德育重要性

篇(1)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009-01

德育教育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文明行为教育等,而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对于他们以后的健康发展和成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认识到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要注重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纪小,心理和智力的发展都尚不成熟,我们不能盲目地向他们灌输德育教育的大道理,不能张口闭口都是“你们是祖国的未来,你们是民族的希望”,又或是“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这类空洞难懂的大道理。我们要尊重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发展规律,要把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要做到“润物细无声”。

一、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是“你教给他什么,他就学什么”,因此,这个阶段教师要把握好学生发展路上“掌舵人”的作用,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对学生一些错误的行为习惯进行更正,并引导他们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切实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教会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具体来说,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很多人都以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从中学开始也为时不晚,这种想法是极其片面的。诚然,中学时期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渐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德育教育非常重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根基是基础”,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正是在为学生整个德育教育打基础,它在学生整个德育教育工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2.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这说明凡事都是在一步一步的积累中慢慢才能达到效果的,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更是如此。我们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要从小抓起,这样可以让低年级的小学生从小就认识到他们是中国人,他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的是我们的国家,可以让他们从小树立助人为乐、团结友爱的互助精神,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严格律己。可以让他们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自己洗衣、打扫卫生。可以让他们从小就树立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在家尊家长,在校尊老师。总之,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助于让学生从小就养成好习惯,这对于他们以后的人生和自身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的具体策略

1.榜样的力量无穷大

小学低年级学生对世界和周围事物的认知大多来来自家庭和学校,他们接触最多的人就是教师。他们年龄小,模仿心强,对教师的行为等会表现出较强的模仿心态。这就需要教师做好榜样的作用,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要以身作则,要用自己正确的行为去引导学生,感染学生。有些教师课堂上“滔滔不绝”地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转身却把擦汗的纸巾扔到地上,教育学生要尊老爱幼,对待学生却总是严厉呵斥,这种做法是万万要不得的。教师必须树立榜样意识,要让学生在教师的言行中看到做人做事的道理,要让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改正自己的行为。比如,教育学生爱护公物,教师就要爱惜桌椅,把用过的短粉笔放好下次继续使用,教育学生要讲礼貌,就要带头使用文明礼貌语言。

2.润物细无声

很多时候,教师苦口婆心地告诫学生“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学生大多都当成耳旁过风,丝毫不放在心上。而且我们必须要明确一点,低年级学生心理尚不成熟,他们的智力水平有限,对事物的认知也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如果我们盲目地对他们进行空洞的大道理的灌输,教导他们“人总是要死的,或重如泰山,或轻若鸿毛”这类做人道理,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种奉献精神,显然等同于“对牛弹琴”。我们必须把握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比如可以在日常的班级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比如出一期班级板报,教师在学生通力协作完成板报之后,可以带领全体学生对板报进行欣赏,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把板报中某个学生画的板报插画擦掉,然后询问学生对此的意见,插画是板报的重要部门,很显然,擦掉插画,板报就变得“难看”起来,教师还可以擦掉某个学生设计的标语,某个学生优美的楷书,这样本来完成的板报就变得残缺不全。到了这个阶段,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告诉学生“人心齐,泰山移”等集体力量大和团结的重要性等道理,这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教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树立集体观念等,让他们自觉地团结同学,树立集体意识。

篇(2)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

在当今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中都在力求体现新课改的思想,小学德育教育也不例外,结合新课改在德、意、行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和小学教学实际,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其突出的地位主要有:

(一)德育是国家精神的体现,民族之魂不可忽视

在中华大家庭中德育是深厚的国家精神的体现,中华民族立足世界之林的重要一步就是稳抓德育,而道德教育就应该从小学起步开始。中华文化是丰富的,中国人是智慧的,德育关系着中华民族的精魂的体现,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正是培养小孩子的基础所在。小学阶段是教育学生的最佳时机,抓住最佳时间的德育教育能给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很多的优势条件。所谓万丈高楼皆从基础而来,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能为中华民族精魂的传承打下坚实基础。

(二)德育教育能取得显著效果

纯洁一词能最好的将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思概括出来,说明小学生的内心能容纳很多的思想,但也因为学生各种能力和思想都是在启蒙时期,非常容易受到外来的不良观念的影响,所以德育教育需要在学生心智不完全,意志不坚定时期重点进行道德观念等的教育,以便让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加长远和稳定。同时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念等未成行,不能放任其在社会的各种环境中不断沉沦,需要及时在学校加强意志、品德等教育,使之能明辨是非,立德做人,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在小学阶段抓住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德育教育能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人生观念等有显著的效果。

(三)德育教育能激发学生潜力,培育国家栋梁

在我国十会议上提出关于教育的改革,力求在现代化建设中落实教育改革,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发展创新,抓住机遇。小学生是人生起步的阶段,是基础阶段,其发展的潜力是无穷的,作为国家潜力的代表性群体,是祖国花朵。他们的德育发展好坏决定了祖国未来的希望能否实现。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品德和意志的接班者,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只有把德育教育落到实处,才能使得学生在未来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体。小学生在继承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德行和意志品格走向社会,面向未来时才能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事事用良好的道德思想和道德品质去处理,从而在冷静中学会创造,在处事中掌握技巧。小学生在身心方面的白纸属性急需用高效的道德教育帮助他们终生重视德行与品质的提高。

(四)社会生存必备良好的德行

在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的浪潮的背景下,社会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人才的素质和德行成为各大企业等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因为用人单位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学历等不再是学生追求的唯一目标,而在综合型人才要求的影响下,小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德育教育,从而学会做事,学会在社会各种事项中用先进的道德观念去面对,这样才能在多变的社会中生存下来。

二、小学教育教学中缺乏德育教育的表现

小学学生在生活等很多方面都与外界有密切的联系,加上他们的模仿天性,对接触了的各种思想进行模拟和学习。其中好的思想观念对其德育发展和学习生涯有很大的帮助,而坏的一面则会使得小学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的让人失望。而在常规教育教学中因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独立的机械进行德育教育效果是非常低效的,单纯的常规教育教学很难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可,此外在小学常规教育教学中教学课堂没有参杂德育教育就很难全面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也就不能保障在常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各项活动顺利实施。而且小学的教育教学中部分德育教育是被抵制或者忽视的,因为学生没有其独立的见解和自我约束的能力,很容易学到社会上的不良思想,德行等出现问题。而有的教师进行德育教育时态度不够和蔼,生硬灌输或者强制限制学生,采用的方式方法很不恰当,小学学生很难在不完善的思维能力下掌握各种教师讲述的做人的大道理。在小学常规教育教学中教师们的智慧是无限的,但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很多教师没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制约,也没有紧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德育教育。教师在课堂上也存在忽视学生的情况,这就很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也不可能把学生当成课堂上的重要人物,这就无法保证学生能在交流学习、小组合作等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思想观念。

三、完善德育教育的措施

(一)德育教育与学科教学统一性分析

小学常规教育教学包含了众多内容且有很多关于生活、学习等方面的要求,利用德育教育能有效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当常规教育教学能和德育教育统一进行时效果往往能起到互补的作用。德育教育虽然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就开设了思想品德课程,用单独的科目给学生进行品德及思想观念教育,但是其真正落实还需要继续加强。学科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管理需要用到很多的德育教育的内容,比如学生在课上容易出现乱动的行为这时就需要在课前做好思想教育活动,告诉学生上课下座位是扰乱课堂的行为不应该做,这就是德育教育和学科教学相结合的一种体现。有些小学为了尽可能让学生学成知识应对考试,把原本的德育课堂用来进行数学等应考科目的教学,这种将德育教育忽视的行为使得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思想习惯。在这种背景下,教师想要打造以学生为主的德育教育和应考知识统一的课堂,需要客观分析了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心理,认真观测学生在日常学习等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发挥他们表现好的一面,然后根据各科目实际教学的一些技巧引导其改正自己的不足,逐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发表自己的思想看法,敢于在合作交流学习中与教师和同学展开交流沟通,做出行为表率。

随着新课改的快速推进,很多地区的教学教材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融合语言、趣味的插画、故事、寓言等鲜活的材料的教材,这些材料的利用也能促进德育教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很多教材上的阅读材料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观念,学科教育教学中教师若能利用好这些插画、故事、图片等引导学生学习其中先进的一面就能培养起学生融入学习、发展政治思想的习惯,也就是在落实德育教育。比如在《春天在哪里》这篇文章的学习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围绕学生开展情境探究活动。首先,在合作思想的前提下进行德育教育以便更好的让学生形成分组。教师通过合作思想的教育可以把学生小组快速凝聚起来,然后鼓励学生在合作中探究春初的植被萌芽、春后的植物枝繁叶茂的现象,引导学生外出锻炼的同时学会观察,树立事物变化发展的思想观念。这样就把学科知识教学和德育教育结合起来统一进行,学科教学做好德育教育工作能很好的促进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用师生情感做德育教育的纽带

小学德育教育一般需要紧紧围绕学生品德锻炼和情感知识教育展开,借用教师经验等的引导促进整个教育行为。但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师生合作学习成为了潮流之一,这能让学生和教师在学习中建立亲切的情感纽带,也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德育教育中锻炼自己意志和品德。当教师的权威现象一去不复返,当师生间的情感合作成为常见现象,那么学生的思想观念就会受到很好的引导,也就实现了德育教育。教师融入学生的学习或者锻炼过程中成为思想引导、辅助者,就能帮助学生在学习、锻炼过程中掌握先进的思想观念,树立科学的思想观和品德。小学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的思想问题是教师需要重点进行德育教育的地方,只有帮助学生解决思想观念及行为问题,才能使得教师与学生展开合作,提升其品质和德行。

(三)加强家校联系,建立德育督导系统

小学学生的德育教育不能局限于学校系统,而是应该从他们的家庭开始,然后学校系统和家庭督导相结合才能最大化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家长召开家长会,把学校德育的内容和家长进行沟通和协调,针对学生品德缺陷,综合家长意见,制定详细的督导系统,确定德育教育的方向和方法这样才能进一步让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两个系统中学会从小事树立德行,从生活锻炼德行的思想观念。比如:学生和家长都教导孩子要尊敬老人,他们才会在公共场所为一些老人服务。

总之,在小学阶段进行德育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品德的保证,也是小学学生在未来的生存根本之一。小学教学中结合德育教育时应该充分利用好学生身心的纯洁状态,辅以教师才智,创设鲜活的教材、生活经验构成的德育环境,把师生联系起来,把家校联系起来,用良好情感促进学生德育教育的督导体系建立。尽管学生受到外界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导致德育教育工作推进困难,但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可以用一些灵活的技巧和方法去克服。

参考文献

[1]过敏慧.林晓.“品德”视角下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2(08).

篇(3)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地位

在当今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中都在力求体现新课改的思想,小学德育教育也不例外,结合新课改在德、意、行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和小学教学实际,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非常多的关注,其突出的地位主要有:

(一)德育是国家精神的体现,民族之魂不可忽视

在中华大家庭中德育是深厚的国家精神的体现,中华民族立足世界之林的重要一步就是稳抓德育,而道德教育就应该从小学起步开始。中华文化是丰富的,中国人是智慧的,德育关系着中华民族的精魂的体现,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正是培养小孩子的基础所在。小学阶段是教育学生的最佳时机,抓住最佳时间的德育教育能给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很多的优势条件。所谓万丈高楼皆从基础而来,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能为中华民族精魂的传承打下坚实基础。

(二)德育教育能取得显著效果

纯洁一词能最好的将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思概括出来,说明小学生的内心能容纳很多的思想,但也因为学生各种能力和思想都是在启蒙时期,非常容易受到外来的不良观念的影响,所以德育教育需要在学生心智不完全,意志不坚定时期重点进行道德观念等的教育,以便让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加长远和稳定。同时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念等未成行,不能放任其在社会的各种环境中不断沉沦,需要及时在学校加强意志、品德等教育,使之能明辨是非,立德做人,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在小学阶段抓住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德育教育能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人生观念等有显著的效果。

(三)德育教育能激发学生潜力,培育国家栋

在我国十会议上提出关于教育的改革,力求在现代化建设中落实教育改革,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发展创新,抓住机遇。小学生是人生起步的阶段,是基础阶段,其发展的潜力是无穷的,作为国家潜力的代表性群体,是祖国花朵。他们的德育发展好坏决定了祖国未来的希望能否实现。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品德和意志的接班者,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只有把德育教育落到实处,才能使得学生在未来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体。小学生在继承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德行和意志品格走向社会,面向未来时才能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事事用良好的道德思想和道德品质去处理,从而在冷静中学会创造,在处事中掌握技巧。小学生在身心方面的白纸属性急需用高效的道德教育帮助他们终生重视德行与品质的提高。

(四)社会生存必备良好的德行

在现代化建设和全球化的浪潮的背景下,社会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人才的素质和德行成为各大企业等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因为用人单位的思想观念的变化,学历等不再是学生追求的唯一目标,而在综合型人才要求的影响下,小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德育教育,从而学会做事,学会在社会各种事项中用先进的道德观念去面对,这样才能在多变的社会中生存下来。

二、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2.1 做好教师的典范作用

教师是学生的指引者和教育者,教师是学生的第二个关键老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远,所以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身作则,教师在平时的工作当中要时刻注意自身修养,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做到不蛮横、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这样才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W生离开家到学校接受教育,主要的教育者就是教师,在此阶段,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有的时候会比和家人待在一起的时间还长,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教师的行为将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教师的言行就像无声的教育一样,它会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熏陶着学生的情操,塑造着学生的心灵,教师不要把自己的位置抬得太高,要和学生做朋友,尊重学生的想法,融入学生的生活当中,获取学生的信任,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地放下戒备,提高教学的成效.

2.2 让德育教育不断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德育教育是不分学科的,德育教育基本上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中,可以说每一个学科都离不开道德教育,教师也只有将所传授的知识与德育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让德育逐渐融合在知识载体当中,才能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各个学科中的内容还可以指导学生的相关道德行为,学科内容的不同也渗透着不同国家和地区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呈现的精神食粮,这对于学生了解各个方面的知识都是有好处的,比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升华,培养学生的情趣,而小学数学则可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相关的数学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而我们的小学历史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和行为,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我国民族悠久的历史,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爱国热情,除此之外,体育教学还可以锻炼学生的体质,让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这样也就会有更好的精力去学习其他的知识。

2.3 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

在整个德育教育的过程当中,家庭教育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它对学生品行的形成以及行为习惯的训练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为学生在家庭当中就会显得更加的自由,这种自由是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自由。而家庭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因为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和家庭当中度过的,学校主要负责学生的学习,而家庭主要负责学生的生活,但是并不是说二者之间就没有了联系,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造成的影响要比教师深得多,因此要求家长一定要先了解学校的相关德育教育要求,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真实情况,只有家庭和学校互相了解之后,才能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素质。

结束语:

小学教育是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也是人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而小学又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经历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是学生掌握德育教育的重要领会时期,小学德育的成败会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才与否,同时也与国家的未来发展紧紧相联,要多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学校与家庭相结合,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小学是学生刚刚接触教育的阶段,而德育教育又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因此,还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1.可以通过语文课本内容开展学生德育工作。我们知道,小学的语文课,里面包含许多故事,而这些故事包含着大量的可以利用的德育素材,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这些素材,将德育工作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2.通过课外教学进行学生德育工作。语文的课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可以在课堂上的学习,让学生在课外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学习母亲的恩情这篇课文之后,老师可以通过课外的教学补充,让学生在课外回到家中,仔细观察自己的妈妈是多么的爱自己。反思自己是不是也能像课文中的主人公一样将母亲的恩情铭记在内心之中,以后好好的报答母亲。这让学生在课外回到家中,能充分了解到父母对自己深深的爱,自己在今后一定要体谅父母,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同时也在课外的教学中得到德育教育,更加的爱和尊敬自己的父母。

二、当前语文教学在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陈旧的教育观念制约德育教育的开展。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更多的老师是考虑到让学生在每天的学习中,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知识的教学,而在教学任务中并没有明确的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而且在考试中并不以此作为工作考核内容。因此,更多的语文老师在进行日常的教学后,就认为可以了,只要学生能记住所学的知识,并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那么自己的教学就是成功的。殊不知,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史要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果德育教育不到位,学生成绩再好,这样的教学也是失败的,因此,一些陈旧的教育观念制约着德育教育的开展。2.德育教育停留在语文的书本阶段与现实脱节。在德育教育中,其实要结合现实进行,例如在学习负荆请罪这篇文章的时候,许多学生可能对于本篇的人物关系搞不清楚,但是学习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其实就是以和为贵。那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老师完全可以将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和这篇文章德育教育的中心思想相结合。以一个班级为例,以一个学习小组为例,只有大家相互尊重,看到对方的优点,相互团结,将一个班级的任务或一个学习小组的任务完成好,这样既能让学生好理解,同时也结合现实,学生也能从中得到德育教育,但是如果单纯的进行课文内容讲解,可能德育教育的效果会很差。3.德育教育缺乏整合资源。其实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不仅仅是课堂上通过教学内容进行德育,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德育教育,但是在很多学校,语文老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更多的是利用手中的教材进行说教。这样形式单一,更偏向于说教的形式,在进行日常德育灌输中,往往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让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这样反而降低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吸收程度,不利于德育教育的开展。

三、当前语文教学在德育工作中改进措施

篇(5)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2(b)-0181-01

道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做好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可以帮助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有效防止小学生受到各种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这就要求小学教务人员必须真正重视起道德教育工作,使小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思想道德认识得到同步提升,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综合性人才。

1 在小学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习成绩不再是衡量一个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因素,学校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即为国家的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思想道德意识作为衡量小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小学生的成长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培养综合性人才的必经之路。因此,在小学教育中必须要做好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 在小学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师生以及朋友等都对其付出了较多的关心和爱,开展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使其意识到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别人的付出,饮水思源,这样才能使其在生活中更加尊重与孝敬父母;在课堂上更加理解与尊重师长;在学习中更加团结与爱护同学。培养小学生的报恩意识才能使其更多地站在别人的立场去看待各种问题,从而更加理解与体谅他人。只有从小培养学生的报恩意识,才能使其在投入到社会工作中的时候感恩祖国,进而更好地为祖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知识。

3 在小学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工作可以增强其心理素质

小学生处在身心成长以及发育的重要阶段,心智还不够成熟,极易受到外界各种不良环境的影响,做好其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可以提高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使其自觉抵制外界各种不健康思想的侵入与腐蚀。我国现在的小学生多是对生子女,在家受到父母等亲人的宠爱,在初入学校时没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开展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与学习意识,有效避免出现过分依赖他人等现象,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由于现在的父母工作比较忙碌,在孩子为进入学校之前没有对其进行及时的与必要的启蒙教育,这些孩子在学校中往往比较内向、羞涩,不愿主动与其他同学或者老师进行沟通和交流,长此以往形成自闭心理,情绪比较容易激动,也极易暴躁,对学生的心理发育以及未来的成长有极其不利的影响。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障碍,并通过沟通、交流以及疏导等方式来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不断增强小学生的交际能力、健全其情绪、丰富其情感,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以及自制力,为其以后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 在小学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对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很大帮助

我国是法制化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一直遵循依法治国的观念,但由于小学生涉世未深,法制观念以及法律意识都还比较淡薄,对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没有一定的了解。由于小学生思想认识比较简单,在处理各种问题时考虑的不太周全,思想也极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可能会在无心之下做出一些违法乱纪之事,对小学生以后的发展极其不利。另外,小学生是我国主要的弱势群体之一,由于其对我国的法律法规没有一个大体的了解,法制意识也比较淡薄,在其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懂得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在小学开展道德教育,可以增强小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及法制观念,对其身心的成长有重要意义。

5 在小学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现代小学生尤其是城市小学生受社会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内心变得比较冷漠、自私与狠毒,嫉妒心较重,在小学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可以使小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活中的美,使其能够重新认识世界,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强化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可以使其学会关心与爱护他人,并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学会奉献自己,这样才能够使学生遇到各种问题时挺身而出,不怕承担各种责任与后果。国家未来的建设与发展急需这种奉献型人才,因此,小学道德教育已迫在眉睫。

结语

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与希望,我国必须要重视对小学生的教育工作,真正把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落实到位,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思想道德品质作为衡量人才优秀与否的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对学生未来是否能够很好地为国家的建设服务有重要影响。因此,小学教育必须要重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从小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

参考文献

[1] 潘玉兰.如何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J].吉林教育,2009,(11).

篇(6)

小学德育工作,是学生人生启蒙和成长的关键教育,对于形成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目前的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教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一方面有利于广大小学教师形成爱岗敬业、服务社会、奉献学生的高尚职业道德和行为标准;另一方面,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热爱祖国、热爱学习、热爱劳动、团结奋进、积极进取的优良作风。在小学教育中,加强德育工作,是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德育工作的开展,能够确保学生在今后的道路上,朝着积极进取、昂扬向上、有利于国家、社会、人民的道路前进,也是使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必要措施。

一 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教育界在对小学课程改革中,倾注了大量心力,但是,在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下,德育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实施德育工作的圆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视对小学生智力能力的培养,忽略对德育工作的开展。在日常的常规课程教学中,德育和智育的天平严重失衡。一手硬一手软的育人方针,与社会主义素质教育总工作背道而驰。德育教学的开展,往往采用旧的方针,手段和方法都相对滞后,且缺乏必要的目标和实效性。在社会全员领域,德育工作仅仅是作为一种模糊的形式存在,失去了其最初的使用价值。教育课程研发部门并没有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做强制性的要求,相应的机制和教学之风与德育工作的总目标和要求相比,还存在着极大的差距。

由于很多小学生,尤其是农村小学生,父母大多外出打工,作为留守孩子,需要社会和学校予以关爱。但是,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对后进生,缺乏必要的关怀和奖励机制,对学生的成长带来了一定的阴影。在环境的浸染下,学生缺乏必要的安全感和存在感。德育工作环节,都是在枯燥的书本中体现,缺乏必要的、良性的生存土壤。

二 爱心教育的必要性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教育始终要体现浓烈的人文关怀。在教会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采取行之有效的“爱心”教育方法,不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保证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爱心教育符合我国教育事业“礼仪之邦”的公民身份,更与飞速发展的教育事业相适应。古往今来,成功的教育家们,尽管教育思想各有千秋,但是共同的一点就是“爱心教育”,以爱的力量引导、教育学生,给予他们关怀、鼓励,让他们学会对学习、生活充满信心,学会自爱,学会正确面对生活中的磨难。爱心教育是在将小学生培养成有道德、有文化、有礼貌的高素质的同时,以“心灵的召唤”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认认真真地学习、开开心心地受教育、健健康康地成长。

三 小学生德育教学中爱心教育的实施策略

1.用爱引导学生用心浇灌

教师以爱引导学生,用心浇灌,才会同古人一样,形成“桃李满天下”的盛景。教师通过爱心教育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习、对生活、甚至对人生的态度,这样无论是品德还是智慧,学生都能够得到自由发展。“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内容,也是热爱教育事业的表现,在现实面前,切实承担起教育的重任。不仅是教育界、党和国家对广大教师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实现价值和彼此尊重的有效武器,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通过心灵感应,爱心教育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完善自我、成就自我。教授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那样,将“爱”贯穿在教育的各个环节。在班级中,自由发自内心的真正的爱的教育,才能使学生感到温暖,让学生积极参与班级事务管理,对他们的人格予以尊重,耐心教导,不厌其烦。要以孩童的心理跟小学生交流谈心,接触他们的心理世界,对小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在实施爱心教育时,对学生的情感要充分了解,以人文理念治班,以一颗博大仁慈的心去关爱学生,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德育人。对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对缺点及时引导改进。

2.教师资深专业素养的提高

教师作为德育工作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员,为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把小学生培养成健康优秀的好少年起着直接作用。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努力增强服务学生的意识。在日常的德育过程中,融合渗透德育内容,积极开展有益于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各项校园活动,加强对小学生积极分子的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是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德育工作的建设之上,来提高小学教师职业素养。教育界培养合乎德育工作建设的优质教师队伍,调动教师积极性,将德育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德育工作要发挥教师主力军的作用,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保障机制。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中小学校长还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采取切实措施,保障国家规定的德育目标、内容和要求,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得到落实。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改善措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全员参与,各部门通力合作,才能保障小学生健康成长。在社会上通过新闻媒介等平台,宣传正确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消除影响小学生正常成长的文化垃圾。

3.家长、学校、教师三方紧密合作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十分有限,离开学校的时候,尤其是各种节假日和周末等时间段,学校和教师便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指导和管理。这是,就需要家长积极地配合学校和教师的培养工作。教师在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制定出具体的培养计划后,可以及时通过召开班会或者家访等形式,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把相关内容和注意事项等以书面的形式传达给家长。并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最大程度争取家长们的认可和配合。家长要注意抓住机会,对孩子进行有效地培养。首先,家长也应该全面认识什么事爱心教育以及爱心教育的重要性,以身作则地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方面的学习榜样,在工作之余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和爱护。其次,家长不能一味溺爱孩子,而是适当地为孩子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锻炼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例如,在节假日,可以适当地指导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培养孩子的劳动积极性和家庭责任感;在路上遇到有人出现困难的时候,家长也要积极鼓励孩子去帮助他人;见到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家长也可以及时向孩子讲解不文明行为的不良影响,并告诫孩子要引以为戒。

小学生是未来祖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实施综合教育,是教育环节的主要内容。学校教育“重技轻德”,忽略对他们的“德育教育”是当代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又因为小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如果不善于用正确的方式加以引导,很可能会使教育失败。爱心教育是温暖学生心灵的“汤汁“,也是党和国家对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考验,以正确的积极的态度将爱心教育贯穿到教育的始终。

篇(7)

【关键词】小学生 德育 教育 探索

因为学生在学校里的时间中,大部分是学习课本知识、技能知识,而有关德育的课程(思想品德)则少之又少。班主任在处理自身教学工作之后,对学生进行专项德育教育的时间则可想而知有多少了(现在很多学校还是以抓教学为主,甚至干脆只抓主科,而对属科置之不理)。虽然学生在校时间不少,但如果要是算上德育教育的话,真是少之又少了!

既然学校用于德育教学的时间较少,而效果又很好,有没有两全其美的的途径呢?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我觉得还是可行的。首先,选材很重要。有关德育的材料不计其数,是不是都要学生照着做呢?有的学生在电视上看到有人因为救了落水少年而受到媒体的赞扬,于是他可能也会在今后遇到类似的情况,也会照样去做。但是他却没有考虑自己会不会游泳,具不具备救人的必备知识、技能,这样去做,后果肯定不堪设想!这时就需要教师出现,对学生加以引导,就是因为他们是小学生,不能与成人一样;还有,革命片、战争片可以让学生从中受到爱国主义的的震撼,但是这不并不能以此为德育的重点来抓。

那如何在小学阶段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呢?

首先,要注重加强幼儿的良好品德教育。教师们把德育活动渗透在了一日活动中,德育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体育活动等等。学校应该开展了一系列的集体德育活动,如“重阳节活动”、“庆国庆活动”、“小能手”评比活动、庆“三八”活动等等。

另外,我觉得应从小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从长远眼光来看问题,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应该让小学生至少具备以下素质:

一、明辨是非,善恶分明

这一点至关重要,只有知道“是”、“非”才能明白自己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明白,对大家、社会有帮助的事,有意义的事应该提倡,努力以身力行。有损社会公德的事,能勇敢加以指出,但是也应注意劝导的技巧。如,随手把吃过的的食品包装袋扔在了周边的地方;洗完手没有把水龙头拧紧,还有水滴出;买东西不顾先来后到,挤在队伍前头;在车上看到比自己有困难的人装作没有看见,若无其事。对于这些情况,如果发生在身边,应该对对方进行指正,但不可莽撞,因为毕竟是小学生,不可不自量力地与对方发生争执,如果为了这件事而与人打起驾来,这样就违反了我们德育的初衷了。如果遇到了小学生没有能力制止,且又非常危险的事,比如:看见了盗窃、群殴之类的,要注意避开,可以打110报警或告诉成年人。只有做到这点,德育才能在小学生的心里“扎根”,为今后的德育教育打牢基础。

二、学会合作,以大局为重

班级即是“小社会”,一个人在社会中就要与人交流,就得与人合作。让他们知道合作的优势,集体的力量大,合作智慧多。比如,让学生参加拔河、篮球等集体活动,使他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作用,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赢得成功。要有一颗为集体争光的心,有损集体利益的事坚决不做,能为集体博得荣誉的事,要争着去做。

三、爱护、尊重学生

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被德”,心理上“扶健”。有人说,对学生,可以没有爱,但要尊重。我却以为,尊重就是一种爱,真正的爱不能没有尊重。很难想象,一个无视学生人格、漠视学生尊严的教师,会是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尊严,因为“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反之,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毁掉他们的前途。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

四、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疗治效果。

(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工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

(2)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篇(8)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253-01

德育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按照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随着英语课程的不断变革,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了德育教育,在提高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意志,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同时丰富了学生的阅历,在思维能力以及合作精神上也得到了提高。因此,从整体上来看,德育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通过结合学生的心理结构、情感结构以及认识结构,制定正确的心理策略,循序渐进地渗透德育教育。在语言知识的机械学习以及操作中,注入了情感的交流,同时以小学生为主体,从教学实际出发,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习的心理需要。在教学实践中,通过组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来丰富教学,例如在比赛、游戏、唱歌以及表演中可以拓宽有限的课堂空间,从中传递情感的体验,开发学生的潜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生情感品质。例如在教学中,通过运用礼貌语言"I'm sorry"、" It is nothing",在课堂中创造良好的情境教学,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Tituation:放学后,Marry和Tom约定晚上六点一起去Linda家里做客,只有Marry按时去了Linda家,Tom六点半才到,此时Tom该怎么说呢?

Guide:Tom:Sorry,I am late.I am sorry to bring you so much trouble.

Linda:That is all right.

Tom:It does not matter.

通过情境表演,在培养学生礼貌的过程中,可以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Tom因为家里有事迟到了,当表示歉意的时候,Linda和Tom都表示谅解、没有关系。在这种场合中,小学生在注意语言运用的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由于小学生处在思想的启蒙阶段,心智不成熟,自我意思比较强烈,不懂得关心父母、爱护他人,在学习以及生活上都缺乏自主性,同时在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法上都必须要教师进行循循善诱,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通过展现不同的精神文明内容,在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以及生活习惯。

Tituation:当9月10日教师节到了的时候,学生们该怎么说?怎么做呢?

Guide:student:Happy Teachers Day.

Teacher:Thank you and good luck.

在这个情境中,不仅激发了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帮助小学生形成了关心老师、爱护他人的良好习惯,丰富了小学生们的感情世界。从整体上来讲,在情境表演中可以培养小学生喜爱节日、热爱学习、关爱他人的良好品质,可以让学生知道做错了事就应该道歉"I am Sorry(对不起)",在接受别人的帮助后就应该心存感激"thank you"(谢谢你),同时接受别人表扬以及礼物时,更要要说"thank you(谢谢你)",在过母亲节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制作贺卡,并附上祝福语:"The world is only a good mother.I love you! Mom.(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爱你!妈妈),让小学在生活中感受英语的同时,还能够保持一颗赤诚、感恩之心,激发对美好事物的认知情感,体验心灵上的快乐。

3 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合作精神是小学生教育的关键内容,对于小学生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积极运用任务型教学法以及整体教学法,通过创设语言情境教学,从而将小学生的认知活动以及情感体验进行巧妙结合,在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以及互助的品质。

Tituation:当Jo手划伤了,处在一边的Susan、Cindy和Connie该怎么做呢?

Guide:Susan:I'll take care of him.

Cindy:I ask for help.

Connie:I go to the teacher.

在这个过程中,Susan、Cindy和Connie分工合作,首先Susan在现场照顾Jo,其次Cindy去寻求同学帮助,Connie去汇报老师,三个人之间进行了完美的配合,从而成功帮助了Jo,培养了小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4 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作为小学生教育的的重要因素,对于小学生的健康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不断穿插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寻找答案以及攻克难关。

Tituation:当Angal在回答问题的时候犹豫不决时,教师该怎么说? Guide:Teacher:I believe in you.

student:thank you.

在这个情境中,教师通过鼓舞学生,从而让学生能够正确面对自己,树立学习的信心。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及合作精神,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真正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方新会.谈德育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科学导报,2013(01).

[2] 范晓君.德育教育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运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15).

篇(9)

小学语文是思想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尤为必要。小学语文教学在渗透德育方面具有许多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教师凭借小学语文教材,发挥自身优良品德的影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还可以结合学校的各种语文活动来进行。

一、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1.是解决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作用发挥不够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生的德育具有重要作用,一些小学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就整体状况来说,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发挥仍然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一些小学不重视对小学生的德育,不注重发挥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二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对教材的德育内涵挖掘不深、不透、不够,不能有效发挥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三是有的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功底不够扎实,在思想认识上不注重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这些都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作用的发挥。面对这些问题,只有不断地使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注重发挥其德育功能,才能切实加以解决。

2.是完善小学德育内容、充实小学德育手段的需要。教育部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中指出,小学阶段的德育内容是:开展热爱学习、立志成才教育,开展孝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教育,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热爱劳动和爱护环境教育,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的爱祖国教育,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和安全教育。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特点

1.层次性。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随年级段的不同表现出层次性。就英雄人物题材的课文来说,大多表现英雄人物为人民的利益勇于牺牲自己的崇高品质,如低年级的《刘胡兰》、中年级的《》、高年级的《舍身炸碉堡》。讲授这些课文时,教育重点是要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有所侧重,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只要教育他们学习刘胡兰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的性格就行了;到了中年级,就要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爱人民、恨敌人的思想;对于高年级学生,则要强调学习为人民利益勇于献身的崇高品质,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这样,道德教育既易于接受,又能收到实效。

2.审美性。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多是文质兼美的。因此,阅读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审美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及其中所闪耀的思想之美的感知与欣赏过程。作文教学则是指导学生对审美意识的表达。这一特性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通过美感教育,使学生受到思想美的熏陶;另一方面,学生在感知美、欣赏美的过程中,自己辨别美丑的能力也将得到不断提高。

3.共鸣性。好的文章从来都是“有情物”,教师教学时不但要吃透词理,也要深挖其“情”;只有使文章之“情”与学生的感情产生共鸣,才能达到德育的目的。因此,“共鸣性”不失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一个重要特征。

4.渗透性。“渗透性”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基本属性,德育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及作业、考试之中。识字教学可以结合字的形、义及字的形成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阅读教学是渗透德育的主渠道,教师要有意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作文教学可以从观察、选材、立意、构思等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审美情感;作业中要对学生进行意志品格的训练;考试中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诚实、慎读等优良品质。

三、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途径

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它以教材为本,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诸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民族自豪感等。所以,应该把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

2.语文课外活动。通过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是语文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例如针对小学生处于幼稚、不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相交织且其行为富于模仿性的特点;课外活动要坚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以培养其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可以通过举办革命诗歌朗诵会、名人成功故事会等形式开展语文课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

3.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并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例如针对某些学生阅读时只注意故事情节,就要教育他们在阅读文艺作品时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看到它的社会意义,从中受到有益的感染。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篇(10)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现状及重要性分析

德育教育的开展关系到我们整体社会道德水平的建设,从基础开始抓起,能够更好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1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加强小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够更好地增强体质。同样,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能够积极引导学生把自身的人生价值与学习目标相结合,在体育活动中学习德育知识。(1)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在体育活动中,不管是学生的体育竞赛或者体育游戏,教师一般都是把学生进行分组,使学生在竞赛中积极比赛,从而分出胜负。此过程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内外潜能,让学生意识到集体主义的正确含义。通过参与集体性体育活动,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增强了集体主义意识。(2)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遵纪守法。体育运动中有各种规则和制度,学生只要参加体育比赛,就必须接受统一的体育规则,通过体会体育运动项目中各种比赛规则,学生逐渐意识到要遵纪守法,严格规范自身的行为,以此让自身行为符合社会的规范。(3)加强德育教育也能够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锻炼自己的意志。体育运动需要付出汗水,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承受挫折,从而更好地迎接人生中其他困难。教师通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地进行意志方面的培养,让学生体会坚持的意义,从而更好促进了自身道德水准的发展。

2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现状

德育教育是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和推广逐渐被重视起来的。以往小学体育教学中主要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教师在德育方面的引导较为欠缺。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实行,德育教育成为了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教育界逐渐认识到,加强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能够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并且学生整体德育水平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我们体育运动质的飞跃。但是由于体育教师对德育教育的研究较少,在实践过程中缺乏经验,德育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德育教育需要在适当的环境中进行渗透,而不是照本宣科的进行讲授,德育教育需要掌握方式和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可以说,当前我们在开展体育教学时,其德育渗透的内容还比较少,实施德育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式以及途径

1教师的言传身教

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学生的心中,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是值得效仿和学习的。为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规范教学语言与教学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比如,教师在上课时应有严格的时间观念,准时出现在课堂上,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形成遵守时间的良好的品德。若教师在教?W中不遵守时间,却要求学生遵守时间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要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就必须对自身严格要求,以身作则,言语和行为保持一致,在学生的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使学生产生道德意识。

2体育教学内容上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机会较多。例如,在学生进行长跑项目训练时,教师可以通过该项目的训练培养学生顽强进取、勇于拼搏的品质。此外,教师在长跑项目中还应引导学生具有不放弃的精神,使学生明白任何一件事,只有坚持、努力、拼搏,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在进行团体项目训练时,教师应强调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以集体利益为先。目前在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部分学生习惯了以自身利益为先,不考虑他人感受。参与团体项目能够使独生子女感受到共同拼搏的意义,进而形成集体主义精神。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这些教学活动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提出严峻的考验。集体项目中,在项目进行不顺利的情况下,学生之间是相互鼓励还是相互抱怨;项目进行顺利的情况下,是骄傲自满,还是谦虚谨慎。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内容本身就是对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过程。

3创设情境进行德育教育渗透

小学体育科目相比于其他科目教学更为灵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适当地组织游戏和比赛,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而且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小学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在这个时期一味地对其进行德育思想灌输,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而在游戏或比赛中渗透品德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在进行游戏设计时,可以将德育教育的思想灌输其中。

4依据教材特点进行引导教育

篇(11)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存在一些误区,比如重视智育而轻视了德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采取的是教师灌输、学生被动吸收的方法。学生一般都不愿意写读后感之类的文字,教师在把作业布置给学生后,学生的自尊心或者爱心有没有得到锻炼和提升,教师一般不予关注。学生处于敬畏教师的心理,会在课文或者通过其它的途径进行摘抄,甚至有的学生直接复制,但是最后教师采取的都是默认的方式。因此,语文教学对学生内在情感的升华和心灵的净化有所忽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教学内容

1.人文主义教育。少年儿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小学语文教材充满了想象与理想色彩编制而成的童话故事,应该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由想象,通过想象、模仿去慢慢感受和理解新的事物,理解和认识身边的事物。

2.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少年儿童的爱国主义思想是国家大计,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重要内容。学生可以从课堂上、书本里或者生活中感悟爱国主义情感。比如在讲解《王小二》一文时,文章中塑造了王小二这个人物机智、勇敢的一面,更加具有说服力,要让学生从中理解小学生也可以为国家做贡献。可给学生播放申办奥运会的场景,让学生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国家的强大以及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3.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作为语文德育的核心,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这种道德教育观渗透到学生思想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比如在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时,让学生自己总结读后感,教师再进行补充,培养学生主动去感悟和理解思想道德,培养学生先人后己、遵纪守法和学会感恩等良好的道德行为。

4.理想情操教育。理想情操是人生发展的动力。小学生思维正好处于活跃的时期,对成人的世界会充满很多好奇,教师在语文德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

5.行为规范教育。小学生正处于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思想比较单纯,充满着幻想,知道上进和敢于为自己的理想去拼搏。但同时令人担心的是少年儿童缺乏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差,容易受到身边各种思想和氛围的影响。因此,要教育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学会讲诚信和讲道德;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敢于探索和质疑的态度,独立自主,爱劳动;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劳动意识,教导孩子正确地认识电视与网络。家长往往担心孩子上网会学到很多坏的东西,所以不让看电视、不让上网。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现在是一个网络的信息时代,人人都离不开网络,通过上网我们可以知道世界上很多地方的事情,可以与别人实现更近的交流。家长可以控制孩子看电视和上网的时间,或者由家长陪着学生一起看等等。

二、小学语文教育中渗透德育的实施途径

1.把握好语文教育的自身规律和特点,按照语文教育的规律将德育渗透其中。语文教学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视文本,因此,在认识文本的过程中,可以渗透德育的内涵。比如在学习陆游的《示儿》一文时:“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去感受诗人那种渴望家园统一的强烈的爱国之情。学生往往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了这种爱国之情。

2.设计一个正确良好的语文教育考核机制。语文考核机制不仅仅是针对学生,也应该针对教师。只有在一个合格的考核机制下,才能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积极的教学机制。在语文教学考核中应该十分重视德育的考核。比如在学生的年终成绩考核中,考试成绩和平时的德育成绩按照比例进行打分;教师的年终考核也应该按照这样的标准进行。

3.注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德育是在一个与人沟通的过程中慢慢培养的,单纯的一个人的德育是毫无意义的。教学实际上是两部分的结合,教与学,缺一不可。

4.教师要以身作则。教师往往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教师不注重自己的言行,就会给学生带去错误的信息,对学生的德育发展产生消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起带头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要先做好,就好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少年儿童应该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开始。

三、总结

小学语文教育作为基础学科,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渗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学校还是国家都应该注重德育的发展,为未来培养一批全面的高素质的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