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初中物理课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的课程。究其原因,主要是初中学生对事物认识过程的起点是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因而对物理学科涉及的一些抽象理论很难理解和接受,进而形成一系列教学难点。这些难点会使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畏惧心理,也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要想提高物理课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巧妙化解这些教学难点,变抽象为形象,变微观为宏观。
在物理教学中,有些难点的解决需要调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观察或感受。短短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不允许教师将学生带到生活中去亲自体验,若只通过语言调动学生头脑中对这些曾经观察或感受到的东西的记忆,那么由于学生的感知程度各不相同,就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而如果将需要的生活情节利用多媒体课件制成动画或视频,效果就大不相同了。如在“运动的描述”这一节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笔者在课件中制作了一个动画和视频。动画的内容是观察汽车的运动,动画效果是汽车不动,背景缓慢移动。在播放时,学生最先普遍感受到的是汽车在行驶,然后通过与固定点比对,才感受到实际是背景在动。视频内容则是让学生观察并猜测两列并排的火车哪辆开动了。播放了两个镜头,一个镜头是以其中一列火车为背景,另一个镜头是以站台为背景,使学生产生了不同的感受。通过播放动画和视频,无需过多的语言描述,学生就深刻体会和理解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轻松自然地化解了这一教学难点。
二 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板书功能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深刻记忆
心理学研究表明,新奇的、多方面的刺激可以使大脑记忆更加深刻。黑板板书是静态的,为了强调某些内容,教师只能通过加划着重符号、改变字体大小或是改变字的颜色等方法来引起学生注意。但这些方法只是从视觉方面刺激学生大脑,对大脑的冲击较小,且变化方式单一,很难调动学生兴趣。而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功能设计的动态板书,则可以用灵活多变的方式给学生创造强烈、新奇的视觉和声音刺激,从两方面对大脑形成冲击,从而加深大脑的记忆。如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时,为使学生理解“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两词的含义,我是这样设计的:“静止”设置的动画方式是原地闪烁一下,同时伴有一声敲击声;“匀速直线运动”设置的动画方式是从右侧飞入,同时伴有汽车急驶的声音。两词一静一动,且配合“一锤定音”和“汽车急驶”两种声音来烘托,再配合前面内容的动画设计,学生头脑中自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对动态板书进行设计时,要注意动画、声音必须与所展现的内容情境相符,切忌不分重点,盲目地添加动画效果和声音。过多的无用刺激只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一切围绕教学需要,恰当合理,这是设计动态板书的根本原则。
三 应用多媒体课件强大的内容收纳功能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要想在一堂课中多呈现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仅凭一块黑板和教师的一张嘴显然是不够的。多媒体课件强大的内容收纳功能可以使教师搜集更多的教学素材来辅助教学。使用课件时,可以将多个素材在短时间内集中展示出来,时间短且内容丰富,有助于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进行。例如,在“光的传播”这一节教学时,在猜想光的传播路径这一环节中,由于学生平时对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很难也很少观察到,如果由学生直接讨论给出答案会很困难。于是笔者在网络中搜索了多张反映光的直线传播的美丽图片加入课件中,学生在短时间内看完这些图片后,很容易就提出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猜想。
当前,新课改已经深入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再也不像传统的应试教学那样只偏重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教学以学生为本,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然而部分老师对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做了片面的理解,总以为现在的新课程教学不再注重考试,考试也不要看学生成绩了。事实上,新课程教学并不放松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是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时候需要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需要让学生学会学习,体验知识的获取过程,并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以及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某些老师认为,现在不许补课,也不能大题量地进行训练,学生的成绩是无法得到保证的。如此种种的错误思想,其根源就是忽视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授课,尤其是应用课件进行物理教学,对促进物理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我对引进课件到物理课堂进行教学做了一些研究。
一、物理课件的认识
教学课件集图形、音乐、文本、动画于一体,能够与计算机交互控制技术有机地融合,从而完成教学的演示。它不仅能重复使用,而且能根据需要进行修正与更新。多媒体技术体现了当今教育技术的发展的最主要的特点,它综合处理与控制,便捷的人机交互操作,以及强大的模拟现实的能力和信息储备、检索能力,使教学的时空不再局限于教室了,同时也为师生的情感交流、信息交流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二、物理课件制作的侧重点
课件不是万能的,也不能到处乱用,确实需要的时候,就应该制作好,应用好。毕竟,它的模拟的画面,是虚幻的,不是真实的。一般说来,下列几种情况需要制作课件来进行辅助教学。
1.选择理论性强,而用教学语言很难描述的,黑板又很难表述的关键知识点,采用课件教学,就能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分子的运动、电路中的电流,等等。它很微观,学生看不见摸不着,应用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很危险的实验,比如,人的触电,可以制作课件给予讲解。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而且能增强教学效果。
2.根据教学情况的实际需要,有目标、有计划、有选择地将基础知识、典型题类制作成课件。比如,对某一物理单元的复习,我们可以制作课件,将本单元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概况总结出来,或者将本单元的知识与其他单元的知识纵向的联系起来复习。这样远比教师利用黑板板书来的快捷,而且能使学生更好地整理、掌握本单元的知识。
3.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建各种场景。利用课件,可以为物理教学创建各种场景,而且绘声绘色、图文并茂,给学生以真实的、逼真的场景,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比如,在学习物态变化的时候,可以演示下雪、下雨的天气,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
三、课件的教学作用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的教学作用是巨大的。新课程提倡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还要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学生能不能积极地投身到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去,有没有毅力开展各种探究学习活动,关键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如果学生对物理学习没有兴趣,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不能取得效果的。因为,学生根本不想看,不想听,也不想做。利用课件进行物理辅助教学,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比如,在学习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知识的时候,我们可以制作课件,让学生看到滚滚东去的长江水,听到黄河奔腾的咆哮声以及宏伟壮观的三峡大坝。很少有学生能看到大型的水电站,但学生能通过课件认识到水电站的运转过程。这样的教学情景,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原理,而且能使学生产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课件可以向学生提供声、光、电的多种信息,使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多彩,优化了教学气氛,学生置身于多彩缤纷的教学环境里,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2.提供感性的教学材料。课件能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场景,也能为学生展现很多感性材料,便于学生理解物理原理。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欠发达,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提供更多的感性材料,课件在这方面可谓大有作为。比如,在学习浮力应用知识的时候,可以利用课件播放气象气球的升空,潜艇在水中自由的上浮、下沉,农民利用盐水进行种子的筛选等的视频。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有效地调动他们思考物理问题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学效果的增强。
3.模拟物理实验。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物理知识与原理也来源于生活实践。然而,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很多实验是无法实现的。比如,电磁场、电流的形成、原子弹爆炸,等等。教学的时候可以利用课件,让学生看到逼真的视频,同样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教学效果。课件远比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画的效果好多了。
2.初中物理教学还肩负着为学生进入高中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的功能。作为基础学科,就使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物理常识。到了高中学习物理学,都是以初中知识为基础,进一步学习更多更深层次的知识。如果初中知识掌握的不牢固,那高中物理就没办法跟上。明显的脱节让高中学习压力增加。
二、我在教学中的做法
1.认真备课
教学有目标、有系统、内容清楚明确,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条件。教师的教学设计有极高的清晰度,课堂教学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最高的收效,这样不仅可以节约课堂时间,更能使学生快速地接受所学知识。
2.创设情境,导入课堂,激发学习热情
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物理学科的一个特点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几乎每节课都是从实际问题引入新课,讲了知识后又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我认为学生的激情是无限的,尤其是初中学生,激情只是它们隐藏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只要我们用自己的热情去激发学生。只有当物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时,才能使他们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才能使他们觉得学习不是一件苦差事,在学习中表现出喜悦的心情和求知欲,课堂气氛才会良好。因此,物理教师必须依据教材的不同,创设不同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时可以这样做:1.在将筷子插入水中,看水中的筷子有什么变化。2.在一个碗中放一枚硬币,让两个学生斜看碗中的硬币,上下移动视线到刚好看不到硬币为止(此时视线不能动),然后向碗中倒水,看能否看到硬币。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来研究光的另一种现象,这样做既能激起学生兴趣,而且解释了生活中的疑惑。
3.立足教材,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情感对人的行动有巨大的推动力。我在每次接新八年级上第一节课时,都特别注意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先给他们讲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现在的高新科技对人类的好处等故事,然后再展示一些奇妙的物理现象等等,让学生通过我的讲解知道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还可以让学生尽情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大胆质疑,让学生由此产生一种“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的快乐感、满足感,提高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是以他们的学习兴趣为转移的,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保持和增强,教师还应充分施展个人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利用丰富多彩的物理课外活动使学生对物理“入迷”。
4.利用“多媒体展台”,给课堂插上翅膀。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在面对物理学中的各种抽象变化现象和规律时就显得十分的无能为力。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合理地将图片、动画、录像等材料整合到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或再现不同的物理现象及变化规律,化理性为感性,能够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多媒体精心设置情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情趣,使学生进入想学、爱学的良好境界。课件的使用是很有必要的,但要用得恰到好处,要讲求“精”。否则,一节课下来,学生好像看了场电影一样,没有什么实质性及持久性的收获。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教学的方式和方法都发生了质的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给初中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也使得新一轮课改呈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但就具体的初中物理课堂而言,要促进物理教学的有效性,需解决的实质性问题较多。那么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落实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首先,教师要正确理解和使用好新教材。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准确解读,设计教学流程,实施教学过程,根据教材中的“问题与思考”“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思考”的基本要求提出问题,引入新课;根据“实验探究”“交流讨论”的主要步骤设计教学过程,指导学生科学探究,合作学习,归纳结论,建立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的学习活动,巩固深化知识,学习应用知识。使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获得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体验、感悟和提高实践能力的过程。
其次,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教学方式。力求教学过程表现为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要通过探究、实验、讨论、评价等多种教学形式,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特别是科学探究,要用科学探究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指导学生认知的行为,使学生感悟科学方法,促使学生形成科学观念。教师要熟练地掌握一切学生活动的要领。例如,引导学生“设计”探究方案,“交流”实验结果,“讨论”问题原因,“展示”合作成果,学会评价和自我评价。又如,对教材中的“观察思考”、“实验探究”、“交流讨论”、“想想议议”等新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不仅要体现在课件的醒目的位置上,而且要有效贯穿于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中。
最后,教师的教学行为要明显转变,教师“教”的角色要淡化。讲台已经不再是老师唯一活动的地方,老师不仅要适时地走下讲台,亲近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而且要请学生到讲台上和老师一起做演示实验,共同经历实验探究过程。还要请学生到讲台上展示探究的成果,让学生感受老师和同学给予的积极评价,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突出物理学科的课程理念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是探究和解决物理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从课程标准看,物理实验不仅是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还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认识物理规律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突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具体有以下四点:
一是创设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教师要根据“观察思考”,巧妙设计演示实验或视频课件,启发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且发现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见解。例如,《压强》一节课的教学,展示一幅山西青年张帆俯卧在冰面上勇救落水少年的惊险场面,张帆为什么要俯卧在冰面上?由此引入新课。
二是做好生动有趣的物理实验。初中物理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依赖于物理学的魅力,靠的是神奇的物理规律。而物理学的魅力何在,物理规律的神奇何在,主要靠物理实验才能尽显物理学的魅力、尽显物理规律的神奇。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小组的探究实验,教师都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三是深入开展科学的探究活动。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是新课程标准的最大亮点。教师不仅要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和方法途径,而且要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实验科学抽象结论应用”等活动充分体现出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勇于实践。
四是进行潜移默化的思维提升。教学过程通过学生经历“科学猜想、理论探讨、实验探究”的活动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体验控制变量法、对比分析法、理想模型法、类比法等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在重视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应用上,要做到少讲精讲,先学后讲,不仅有利于当堂消化、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而且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13/15-0077-02
微课是根据教学实践的要求,以讲解某个知识点或展现某个教学环节为目标,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微型教学视频。这种新兴的教学资源是伴随着视频压缩与传输技术发展的成熟、无线网络的普及、移动智能终端的流行,以及互联网进入“微时代”的文化语境下,在教学领域产生的。微课具有主题明确、内容精悍、资源丰富、结构独立等特点,能够为学习者提供碎片化的、移动化的学习体验。近年来,深圳、天津、广东佛山、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在中小学的基础教育领域开展了具有探索意义和示范意义的微课教学实践、资源建设及理论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同时,随着全国性的微课教学大赛的开展,微课也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
一、初中物理微课开发设计流程
一般来说,微课的设计开发主要分为“选题――设计――制作”三个步骤。下面结合初中物理课程的特点对其进行简要说明。
首先是选题。选题是微课设计开发的关键,它直接决定了微课的价值。微课的主要特点在于主题明确突出、内容短小精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聚焦一个知识点,尤其适合围绕着学科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或热点等开展教学活动,而一些比较庞大、空泛的主题不适合微课呈现。在初中物理课程体系中,可以围绕着一些重要的物理概念、规律、现象,以可以围绕着实验操作或经典习题解析展开选题。
其次是设计。教学设计是开展微课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纵观近年来全国微课教学大赛的视频资源可以发现,有许多微课存在着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对象不清、内容呈现混乱、课件美感缺失等问题,究其原因是没有对微课进行精准的定位和有效的设计。微课不是对传统课堂实录视频的机械化分割,而应该是一个独立的具有本体意义的教学微视频资源。因此,在微课真正制作之前,应对微课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行为、教学策略、教学资源、教学情境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同时,在讲授上应注重对课程导入、互动、总结等进行必要的设计,真正地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来设计教学内容,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是制作。制作是将设计蓝图实现的关键环节。有了准确的定位和精心的设计后,最重要的就是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表达呈现教师的设计。当前,微课制作比较主流的方式包括屏幕录制和实地拍摄两种。屏幕录制的方式一般采用Camtasia Studio软件录制PPT课件,同步配合讲解,屏幕录制方式比较快捷,在个人电脑上即可实现,但对PPT课件的制作要求较高,否则,最终呈现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实地拍摄的方式需要摄像机等专业录制设备,可以在教室或演播室内进行,录制完成后可以进行必要的剪辑与包装,这种方式有助于呈现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但对录制设备和录制环境要求较高,也需要多人合力才能完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录制。在物理教学中,如果微课以实验操作为主题,那么,选择实地拍摄的方式是比较合理的,这种方式具有直观性,有助于以镜头语言呈现实验的操作步骤和细节规范。
二、初中物理微课的设计原则
基于物理微课的开发实践,并结合学生应用的反馈情况,笔者认为,初中物理微课的设计开发应注重其教育性、趣味性、情境性、启发性和艺术性的原则。
1.教育性
微课的作用在于知识的共享和传播,其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微课与其它诸如微电影等微视频资源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教育性。这也是微课的开发制作需要首先考量的问题。微课的制作要以学生为中心,符合学生认知。
2.情境性
物理课程中的许多概念、规律和现象是比较抽象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讲是比较难于理解的。因此,物理微课的设计需要在合适的情境中展开,可以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营造具有切身体验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识记。
3.趣味性
微课的学习与传统课堂面授式的学习是不同的,它不具有较强的约束性,常通过学生的碎片化时间进行移动式学习,所以,枯燥无味的讲解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微课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它的趣味性。教师应充分挖掘物理知识的亮点,了解学生的兴趣点,使学生在比较愉悦的环境中进行物理学习。
4.启发性
微课教学的特点不在于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非面授式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规律的关注,并有效地进行实际应用。因此,在物理微课的设计中,应注重问题的引入、课程的导入,以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升,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微课学习中,和教师形成真正有效的互动。
5.艺术性
微课设计的艺术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的艺术性,教师在这种教与学时空分离的新型教学模式中,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教学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参与度,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二是内容呈现的艺术性,无论微课制作采取哪种方式,都应考虑到其呈现的艺术性,包括多媒体课件的艺术性及影像表达的艺术性,都需要在技术手段的支撑下充分考虑以达到较好的内容呈现效果。
三、初中物理微课教学的意义
1.微课有助于物理学习方式的变革
由于物理课程难度较大,在一堂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对教学的重点难点都能深入地把握,而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也导致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不同。在相对封闭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也无法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那么,利用微课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微课,并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向教师反馈,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与指导。同时,也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课后复习与考前自修等。这样能够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2.微课有助于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现象和规律是通过实验归纳、总结、推理出来的。在物理教学中真正通过实验操作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培养学生的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也有助于带给学生真切牢固的印象。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往往因为场地、设备等种种原因,真正的实验教学课程开设不足,那么,利用实地拍摄的方式来制作实验微课,可以清晰地记录实验操作的过程与细节,这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大有益处。
3.微课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过程都是十分封闭的。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通过微课的形式教学,其环境与资源都是开放的,这无形中带给教师极大的压力,在这样的形势下教师必须通过自身水平的提高以提升微课的教学质量,以接受学生、同行及家长的检验;同时,近年来全国的微课教学大赛如火如荼地展开,也给教师带来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因此,微课教学对教师提升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是有重要意义的。
自从新课程实施后,每次去外面听那些教学公开课,都离不开计算机,并且教师都会制作各种各样让人眼睛一亮的PPT课件。不仅如此,如今,很多学校的硬件设施都非常齐备,几乎每个教室内都安装了计算机以及高清投影仪,教师的随堂课也很多时候都会用PPT课件来进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PPT课件对我们的物理教学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本人将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教学实践以及理论研究,结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例对PPT课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做一些探讨。
一、采用PPT课件能很好地呈现初中物理知识
行为主义把刺激——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元,学习即刺激——反应之间连接的加强,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安排强化,通过教学媒体可以使学生进行声像呈现,可以使学生各种感觉器官得到延伸,拓展学生认识的广度。传统教材主要是通过描述性的文字和补充说明性的图表来表现教学内容。而采用PPT课件则可以将教材形象化,用声音、文字、图像、图形、动画和视频图等手段有声有色地表现教学内容。中学物理教学内容对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由于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先前教育的影响,有些抽象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未经感性认识阶段而直接上升为抽象的理论,()使得抽象思维较弱的中学生难以认识这复杂的世界。而采用PPT课件呈现初中物理某些知识,则可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帮助学生理解与认识物理的世界。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采用PPT课件可以辅助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贯穿了物理学习的整个过程,无数的物理基础定理或定律,都是由前辈们从设计巧妙的实验中归纳出来或者用这些精妙的实验所验证的。很多实验教师都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实际操作的,但也有一部分实验在课堂上却无法进行操作,或者说进行实验太费时费力的,通过PPT课件播放链接的模拟物理实验即正好可弥补这一缺憾,很好地辅助了物理实验教学。
三、采用PPT课件可以展示物理抽象模型
物理当中存在很多经典的模型,大部分模型是直观可见的,但也有些模型由于特定的原因不能在课堂上直接展示,利用PPT课件通过动画、视频、图像等方式呈现出来,可以把一个原本看不见的现象纤毫毕现地呈现给学生,将看不见的微观世界立体地、多方位地、动态地表现出来。如,在讲漫发射和镜面反射时,可以通过PPT课件制作的动画模型,将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光路图立体的呈现出来,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理解。只要在使用PPT课件时,拿捏好尺度,将PPT课件与板书、实验、互动等结合在一起,一定会有使我们的物理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四、采用PPT课件可以创设物理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却是由每个人决定的。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由于个体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各异,所以建构主义者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主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但是,在我们的物理课堂上,有些生活情境是无法直接展示的,而如果只凭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想象也不够形象,采用PPT课件就可以让这些情境出现在课堂上。如,在讲解光的折射时,生活中的一个情境就是原本看上去很浅的游泳池,实际上却没那么浅,在课堂上却无法真实地体验这一情境,我们可以事先拍好视频,通过PPT链接播放,则完全就把这一情境搬到了课堂上来,或者将书本上游泳池变浅的漫画制成动画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肯定会比较感兴趣的。海市蜃楼这一奇观极其罕见,我们也可以通过播放视频或一些图片让学生感受到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现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物理的兴趣。
下面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节内容的第二课时教学为例,来说说PPT课件在具体实际教学中的使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节内容是安排在八年级上册中,为第四章的第三节内容,本节内容较多,通常将此节内容分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主要完成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观察有关现象及搜集证据,得出初步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二课时则是在第一节探究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论证、交流合作、评估探究过程从而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进一步结论,了解透镜成像规律的初步应用。
在进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二课时的教学时,首先在引入新课教学时,通过播放PPT课件链接的多媒体动画——"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模拟实验,将学生在第一课时中进行的探究实验"搬上"屏幕,让学生再一次体验将蜡烛分别放在不同位置时凸透镜所成像的情况,从而得出凸透镜成像的初步结论。一方面对学生的第一课时进行的实验和得出的结论作了一个回顾,加深了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因而一些创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不断被采纳。本文有效结合问题导学式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设计原则与作用,并对问题导学式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合理运用提出几点建议。
一、问题导学式的教学设计原则
问题导学式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具体实践,其关键点在于如何“导”。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复习、思考、实验等学习,并且问题导学教案的设计要做到把知识转化为问题,每一个问题都要有层次性。
(一)情境创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地结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创设出一些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从而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好奇心,有效激发起学生对初中物理的学习兴趣,进而通过问题的引导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并通过所创设的情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启发性原则
在初中物理课堂中采用问题导学式教学模式,对于教学过程别难理解或者易错的知识点,可以通过一个个小问题把大问题分解开,进行深入分析理解,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点的掌握,并且通过问题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目标引导原则
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导学式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物理的思维能力,从而轻松解决初中物理课堂中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解决不断提升学习能力。
二、问题导学式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问题导学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学习与思考,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主动性与独立性。例如,在讲解有关照明电路的演示课件时,老师可以先通过自制的演示板把所需的实验器材在讲台上展示给大家,清晰线路一目了然地呈现给学生,并通过一些实验器材,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尊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在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问题导学的方式进行教学,有效地结合情境化创设问题,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探究、解决的能力。
三、问题导学式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具体实践
问题导学式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实践,主要是通过老师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案例,并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启发学生积极自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老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经过精心设计,使得问题具有与学生水平相符的难度,从而起到激发学生智力的效果,并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学生在享受学习喜悦的同时提高了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一)所设问题要紧扣教材
在学习物理这门学科时,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定理 、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在进行问题导学式教学时,所设置的问题要紧扣教材,特别是对于有实验类的知识点。
例如,在讲到光的折射的相关内容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好以下实验工具,透明的玻璃杯、筷子、硬币等,根据老师设置的问题,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试验来得出相关的结论。老师设置的问题如下:
(1)在透明玻璃杯中倒入水之后,观察倒水之前与之后杯底的不同?
(2)把筷子斜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从侧面观察水面,发现筷子在水中有什么样的变化?
(3)如果把硬币投入到透明的玻璃杯子里,并使硬币不在眼睛的视线范围之内,然后向杯子里慢慢倒水,观察硬币的情况。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筷子折弯或者硬币升高等现象都充分体现了光在水中发生折射的现象,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二)问题的设计要联系实际生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存在物理现象,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问题导学式教学中,通过把物理知识的探究与问题导学式教学模式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质量。特别是在设计问题时,要通过创造多层面的问题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并通过学生自主动手实验来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验证,从而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例如,在讲解到有关浮力的相关知识时,利用石头或者木块做物体的浮沉实验,老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问两公斤的棉花与两公斤的铁块,到底是哪个重量大呢?对于问题的解答,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亲手做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通过这种问题导学式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观察力,还可以让学生明白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知识。
问题导学式教学作为一种有效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并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通过问题导学式教学,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动手实验能力,从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物理进入到初中课程表中,给学生的印象就是不好学。所以构建高效课堂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的确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初中物理课堂不做出相应改变的话,那么将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无法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其次,高效课堂要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在一堂课中,教师要传授尽可能多的知识和让学生尽可能地理解这一目标,就必须实施高效课堂策略。
二、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工作多年、教学模式已经固定的教师,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能按照科学的教学策略来进行授课;家长对于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和目标不熟悉,加上过于关注子女成绩,对教师的做法不理解,增加了初中物理教师的授课难度和学生的学习压力,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
三、在新课程背景下建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策略
1.课前精研教材,发挥备课组的力量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每位教师心中都要明确“我教什么”“学生学习什么”,针对课堂教学设计和各种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集体备课,反复磨研,整合出最佳方案。明确各班的情况,学生的学情和个性,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困难做出预测,做到心中有学生。例如:“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一课,备课组教师都想当然的认为让学生测小药瓶的重力和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得出物体的浮沉条件是可行的,但在教学中,很多同学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却得到了相反的结论:重力大于浮力物体就上浮。虽然老师及时分析了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研究对象太小,读数时误差较大。在分析误差上浪费了一些时间,因此在浮沉条件的应用上就比较草率,并没达到预期的效果。后来同组的教师立即对实验做了改进,使其他班级的课堂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保证了课堂的高效性。学校要求每个备课组成员都必须提前写出备课提纲,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组内资源共享。提出有疑问的地方,以便会诊,排除困难。
2.课前学生的准备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根据导学案完成书面作业。让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要求,先读、先疑、先思。在预习的过程中,对所遇到的困难做适当的记录,反馈给老师,或与同学交流。上课时,学生懂的略讲,这样可以提高效率。
课余时间完成一些小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如,“热现象”单元,让学生从清洗冰箱开始,冰箱工作一周的时间,观察冰箱冷藏室和冷冻室内壁的变化及冰箱内食物的变化,记录现象,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看谁观察得仔细。很多同学为了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完成了一个单元知识的自学,并在一周的时间内完成了“冰箱之旅”的报告。在课堂上让学生尽情展示,体验成功的快乐,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高效课堂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创新实验器材的准备工作,为高效课堂赢得时间。“浮力”单元,要用到溢水杯和小桶,它们是玻璃制品易打碎,于是我就教学生用食用油桶做溢水杯,矿泉水瓶做小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节约了老师课前准备实验器材的时间,为高效课堂赢得时间。
3.建构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证
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通过平等的交流,引导课堂讨论,既有情感的传递,又有信息的交流,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探索的乐园。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在愉快主动的学习中,形成了积极探索、进取的学习品质,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例如,探究“速度的变化”,因条件有限,我把它做成演示实验,在课堂上故意加大了斜面的坡度,导致小车下滑时间很短来不及计时。着急的同学耐不住性子指手画脚,有些“愤悱”的状态,我看时机成熟,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马上回答:时间太短。有的同学说加长斜面,有的说降低倾斜度,有的说换一块更粗糙的板,还有的说在板上放一块棉布,孩子们的思维实在是太活跃了。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能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觉得有意思,主动参与,体验成功,对构建高效课堂是有意义的。
4.多媒体辅助教学是高效课堂的助推器
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可以解决常规教学中由于实验器材与实验本质的限制而无法完成一些实验的问题,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支持,对学生的探究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还原实验过程。“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学生做完实验,仅知道凸透镜能成像,却不知道其中的缘由,教师可把部分学生完成实验的过程录制下来,将其播放一遍,让学生把很零乱的实验步骤变得有条理,成像规律的得出也就水到渠成,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生活化教学情境再现。“浮力”一课的教学中,我把当地的一座浮桥在不同水位时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现在孩子能够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很少,接触到的事物更少,如,卡口、螺口灯泡、灯头结构、电能表、高压锅等都没有认真观察过,我把它们全拍成图片,放大给学生看,让物理课堂更贴近生活,缩短学生与物理课程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够真正喜欢上物理课堂,进而实现高效课堂构建的目标。
5.运用QQ视频投影放大实验现象
许多实验,在桌面上操作有些学生看不到,借助QQ视频投影,教师操作方便,所有学生都能看得清晰,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感受实验的全过程,有助于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课堂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创新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本文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创新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一、传统物理课堂教学的不足
在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对教材分析不透彻、对实验使用不充分、缺乏对学习兴趣的调动等情况,影响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首先,很多教师是具有多年经验的老教师,他们在教学中多半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进行教学,而不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随着时代的变化,很多教材中的内容和结构都发生了变化,如果依然采用原有的教学方法,很容易使得教学内容与大纲脱节,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其次,物理是一门需要进行观察和分析的科学,需要大量实验作为辅助。但是,由于时间或者教具数量不足等限制,物理实验并未得到普及,很多教师没有根据大纲要求来开展实验教学,使得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依然保持在抽象阶段,得不到具体的操作落实,学生的探究能力也得不到提升。最后,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的教师不注重对学生进行教学兴趣的培养,没有针对学生心理特点的不同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路径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贯彻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观,将创新理念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 做好课程导入。在课堂教学开展之前,应做好课程导入,自然过渡到教学内容上,让学生能够快速了解教学意图,将注意力转移到物理知识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物理教师可以多使用直观性的导入环节。例如,在教学《物体的运动快慢》一节时,首先放一段录像,让学生认知人的步行速度慢于自行车速度、自行车速度慢于汽车速度、汽车速度慢机速度、飞机速度慢于火箭速度等等;然后,教师再向学生解释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各种运动的物体都有一定的速度,只是他们的速度有快有慢。通过这种直观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很快了解到即将学习的内容而?a生一定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场景。
2. 注重实验贯穿教学过程。实验是物理教学的根本,而且很多学生都非常喜欢实验,希望能够自己动手,亲身感受物理原理。同时,有很多物理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必须从实践中获取,单纯的理论教学是无法充分对物理知识进行理解的。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多多加入物理知识,从课程导入、课程教学一直到课后作业都可以适当采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能够从实验中获取更多的灵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并产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例如,在教学有关大气压力的实验时,教师可以用矿泉水瓶作为实验道具,先在矿泉水底部装满水用手指按住,接着再将矿泉水瓶灌满水倒立过来,展示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水并不会流出来的物理现象。此时,学生就会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纷纷对矿泉水瓶进行观察并重复进行实验,以感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进而使得物理教学能够得到更好的开展。
3. 将讲课与练习相结合。传统教学方式一般是教师占主导作用,但新课程要求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应作为引路人的角色,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其中,讲课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环节,练习是学生发挥主导作用的环节,将两者适当结合在一起,就能够使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都得到充分发挥。在讲课环节,教师可以向学生输出知识,而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则可以将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不断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更好地利用物理学知识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例如,在传统教学的时候,一般是采用课堂教学之后布置课后习题的方法,来让学生进行知识上的补充。如果使用讲课与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在讲课的过程中穿插着一些联系,让学生能够边听课边补充,就能使新的物理知识能够更好地储存在学生的记忆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练习是学生复习巩固的过程,是理解、应用和提高能力的过程,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以大纲为依据,精选出难度适当的适量题目让学生做,既节省学生的学习时间,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决定了学生对你的态度,也决定了学生对这门功课的兴趣。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不断加以完善和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散发出更高的人格魅力。作为一名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多方面的能力是一种美;面对学生,一张诚挚的笑脸,一句温馨的叮咛,这些也是一种美,并且是最永恒的美。在走进课堂时,不管有多大的烦忧,露出你真诚的笑脸,便可以拉进师生间的距离;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次真诚的交流,一则带有人生哲理的小故事,就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使教与学互相交融,师与生互相尊重,达到至高的教学境界。
二、充分研究教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还应从兴趣培养入手,使学生“乐学”、“想学”。物理课与生活实践联系紧密,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不但是良好的学习方法,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情绪,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要以培养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使学生掌握程序性知识,激发学生“乐学”、“想学”的内在动力;要以自学能力的培养为主要途径,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真正学会学习。只要使学生“乐学”、“想学”、“会学”,就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完成物理教学的目标。
1.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把现代教学技术引入课堂,可以改善教学手段,突破教学难点。多媒体课件信息容量大,它的趣味性和直观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2.利用物理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学本身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机结合教材内容,巧妙安排富有趣味的物理实验,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不言而喻的。
3.注重课后反思。及时地进行教学反思能让我们在失败中前进,能锦上添花。反思的重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否科学,课题的引入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概念的形成与分析是否准确,定律、公式的概括与推证是否简明、严谨和具有启发性,实验操作是否清晰可信,例题的选取是否具有代表性、能否突出本课重点,学生练习题的份量、难度是否适当,小结是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再结合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审视和修订,扬长避短,使之更科学、更完善,切实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转贴于
三、研究学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获得在具体的学习环境中选择和运用恰当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要在具体学习环境中指导学生掌握的具体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充分认识具体学习方法的适用范围。学法指导不仅是使学生要学,而且会学、善学、巧学,使学生从那种拼时间、拼体力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不做书本的奴隶,而作学习的主人。因此学法指导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根据物理学习的过程,应加强对学生进行预习、听课、复习及作业巩固的指导。 首先在预习中做好指导。有无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学习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既是眼前学习的需要,也是将来工作的需要,故应予以重视。一般应在前一天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对于定理、公式等重要内容,不仅要记住结论而且要特别注意其推理过程。预习时要手脑并用,疑难问题要记下来,以便带着问题听课,提高听课效率。其次是在讲课中教会方法。有了充分的预习,听课将是轻松而高效的。首先要注意听目的要求、听知识的引入及形成过程、听重点及老师对难点的剖析、听解题分析思路、听小结;其次要在听课的同时注意思维,要善于大胆地提出问题,由听产生联想、猜想、归纳,学会反思;最后要记录,记要点、疑点、解题思路和方法,记小结和课后思考题。最后培养学生先复习后作业的习惯养成。指导学生要把复习放在做作业之前:阅读教科书,结合笔记的重难点、解题思想,回忆课堂讲授的内容,加强理解,巩固记忆,然后独立完成作业。在作业书写格式方面,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要引导学生规范地书写,做到条理清楚、字迹清晰,并画出规范的图形。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表示在课堂的教学环境中,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师能够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作为新课改教学背景下的讨论中心问题,构建初中高效的物料教学课堂,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比如新型的教学理念、成功的教学规律、随机的课堂教学环境及高效的教学方法等。同时教师作为学生地引导者,必须正确地引导、激励学生高效率地接受教学内容,学会自我学习、自我进步。
1.课前的准备工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环境的随机性一直是教师苦恼的教学问题。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构建高效率课堂,课前的准备工作也就是备课工作是教师能够在课堂中灵活教学、高效教学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所以要充分的做好课前的备课工作,一方面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出发,不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与掌握,标出教学重点,找出教材中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整体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及课堂提问的问题。一方面教师要从课堂的教学环境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会随机地提出一些教学问题,教师要有充分准备,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从学生角度考虑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针对可能出现的教学问题做出相应的准备。另一方面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学设备出发,合理利用教学设备,整理好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课件或者教学工具等,这样才能够整体地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能够应对课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高效的教学方法
要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高效、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教师首先要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物理学科的科学理论,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总结和累积教学经验,并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及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整体教学水平,这样才能够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其次教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实践,了解应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效果,同时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比如网上教学、它班听课等,不断学习、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及接受能力,创造出适应本班学生的高效教学方法。
3.搞好师生关系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大影响,也可以说课堂教学质量和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有直接联系,只有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对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发挥促进作用。所以老师一定要注意师生关系的培养,首先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要以学生为课堂中心,给学生以尊重与关心,不断给予激励和夸奖,尤其是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老师要给予他们学习的信心,给予更多的帮助,建立起良好的课堂师生关系。其次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老师要不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绪,如果学生出现消极的学习态度,就要及时地与其沟通,帮其重拾学习信心。如果学生有困难,老师则要给予足够的帮助,建立起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建立好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亲切,感受到老师的温暖,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课堂中积极发言,积极学习,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
4.培养学生科学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标的教学背景下,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所以教师不仅要创新教学方法,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不仅要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一步需要学生能够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发现问题,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让学生敢于提问,让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可以良好地锻炼学生的学习思维,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同时能够使学生改变以往的等待问题、回答问题的被动学习方式,转变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等。
5.精心设计作业,抓好作业落实
作业的设计应该包括三个部分:预习作业、随堂作业和课后作业。
对于预习作业,教师除了要把课堂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知识单元的常规任务外,还应该把这些知识单元设计成“台阶形式”,让预习内容有难度与梯度。与此同时应设计一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或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预习内容,让学生带着这些思考和兴趣开展预习,这样教师在课堂上讲解重点和难点的时间就会更加充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对于随堂作业,既可以设计成独立思考型的、小组讨论型的,又可以设计成训练和检测型的。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注意学法的指导。
对于课后作业,在布置训练型作业时应注意分层布置,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布置基础题目,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需布置拓展型作业。此外,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还要注意训练型作业和自主梳理型作业的关系。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开展知识梳理活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5.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机制的不断健全,为了响应我国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必经之路。要想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师要认真对待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课后进行总结,累积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同时要不断学习,接受各种教学理念,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使课堂的高效性、有效性真正落实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