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民族文化交流大全11篇

时间:2023-06-27 15:53:4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民族文化交流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民族文化交流

篇(1)

2009年11月7日,总理在埃及阿拉伯联盟总部发表重要演讲:回眸近200多年来的历史,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被耽误的历史机遇太多太多了。马骏廷说:“我们有一百个理由、一千个理由振奋起来,加强合作、加快发展,追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而没有任何一个理由可以心存疑虑、踌躇不前。任何对国家、对民族负责任的政治家,任何有抱负、有作为的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都应该清醒地看到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把中国同阿拉伯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向新阶段!”马骏廷说,促进会将大力加强宁夏和全国及阿拉伯各国等穆斯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吸引更多的国内、国际知名企业来宁夏投资发展,参与宁夏乃至西部大开发建设;积极促进宁夏和国内、国际企业界,特别是中东、阿拉伯国家总商会的多方面交流合作;为宁夏各民族企业家招商引资,寻求合作,吸引阿拉伯国家的资金、人才、先进技术等。促进会还将为各民族企业家提供企业与市场信息、政策法规,加强信息沟通和业务往来,为企业‘引进来、走出去’牵线搭桥,疏通渠道。帮助各民族企业家和文化产业,调整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增强抗风险能力。

除此之外,维护各民族企业、文化产业的合法权益是促进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会员企业的诉求,促进会做到积极想办法、出主意,群策群力,积极向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多方的反映、建议,从而深化沟通、协作,努力并切实维护到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协调处置有关的矛盾和纠纷,排除发展过程中的不良干扰。

此外,促进会还将参与当地的公益活动,举办有影响、有层次的经济、慈善论坛,救助、帮扶弱势群体。促进会还将积极与中央、省级媒体沟通,对各民族企业家进行宣传。

篇(2)

首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节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中华文物交流协会、浙江省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和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共同主办。

让两岸同胞共享中华民族文化瑰宝

11月12日,首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节在台中市佛光缘美术馆开幕。

文化部副部长、中华文化联谊会顾问杨志今,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柳河,以及台中市副市长徐中雄、台湾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执行长如常法师、台中惠中寺住持觉居法师、台湾中部美术协会理事长倪朝龙等两岸嘉宾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开幕展览“丰子恺的《护生画集》”。当晚,杨志今一行还观看了话剧《最后之胜利》。

杨志今在致辞中指出,中华民族无比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现实载体与具体体现,蕴含着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希望通过创办海峡两岸文化遗产节搭建一个新的交流平台,让海峡两岸同胞共享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交流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经验,为两岸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贡献力量。

如常法师在致辞中表示,佛光山星云法师非常高兴两岸携手促成首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节,佛光山愿继续致力于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促成两岸交流和平富强的中国梦。徐中雄在致辞中表示,非常高兴也非常支持首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节在台中揭幕,台中是台湾的“文化城”,拥有众多文化资源,愿与大陆展开全方位文化交流合作。

随后,杨志今等与到场嘉宾共同参观了首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节开幕展览——丰子恺的《护生画集》,下午会见了台中市市长胡志强,晚上在台中市文化局长叶树姗的陪同下观看了游本昌演出的话剧《最后之胜利》。

参观展览时,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李刚表示,台湾与大陆近年来交流日益频繁,此次能来举办“海峡两岸文化遗产节”,大家都很开心。他特别强调《护生画集》能在佛光缘美术馆展出,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好因缘,两岸未来也将继续扩大宗教、文化的交流。

而主演《最后之胜利》中弘一法师角色的游本昌,笑言“自己就是看《护生画集》长大的,丰子恺对众生的爱,值得我们弘扬与学习。”他巧妙地形容这次的活动是因缘很好、来源无尽,是星云大师多年来弘扬佛法的悲心愿力所创造出来的因缘,此次有机会来台湾办文化活动,十分欢喜。

对于这次的活动,策展人张家献详加说明,策展工作以文化交流为出发点,首先向台湾民众介绍丰子恺《护生画集》,丰子恺的作品具有劝世功能,简单的生活小事都能成为一件作品。丰子恺的艺术需要透过人去思考与感受,再反映出来的普世价值,能深深感动人。并特别感谢艺术家游本昌不计成本,率团来台湾演出话剧支持这次活动。

展览内容丰富多彩精典绝伦

这次海峡两岸文化遗产节活动7大项内容分别为:

一、丰子恺《护生画集》原作展览。2013年11月12日至12月10日,在佛光缘美术馆台中馆展出。这是浙江省博物馆从丰子恺先生的好友广洽法师捐赠的《护生画集》中精选的124件原作。

二、弘一法师话剧《最后之胜利》。于11月12日晚上演出。此剧叙述弘一面对日军强硬利诱与威胁,不惜以身殉教,弥留之际,以坚定信念写下“最后之胜利”,表达对抗战胜利的信心。

三、“光照大千——丝绸之路的佛教艺术展”。展期从2013年12月20日至2014年3月24日,展品71组、133件,地点在台东史前文化博物馆。

四、浙江婺剧综艺——“欢乐春节”。婺剧,俗称金华戏,流行于金华一带,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音乐高亢、气势磅礴、节目精彩。2014年2月17日至18日,在南投文化局演艺厅登场;2014年2月20日至3月5日,在高雄市佛陀纪念馆演出。

五、“老照片、新北京”展览。由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组织展品,将在2014年3月至4月在台南萧垄文化园区举办。

六、民族管弦组曲《山水化境——富春山居图随想》音乐会。该音乐会由浙江省歌舞剧团历时2年时间精心打造、著名作曲家刘湲和青年作曲家姜莹合作完成、两岸120名音乐家合奏,将于2014年5月21日在台北两厅院、5月25日在台北中山纪念堂演出。

七、“天工遗风——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展示华美瑰丽工艺精品38项、500件,将于2014年6月1日至15日,在台中文化创意园区展出。

“中国漫画之父”丰子恺及《护生画集》

丰子恺是中国漫画艺术的先驱,同时也是近代有名的随笔散文家、西洋美术音乐家兼教育家,一生著作多达150多种,《护生画集》是其代表作,创作过程长达46年。他去世已多年,遗留给后人以丰富的艺术遗产。他的漫画可谓别具风格,有着国画的深厚根基,寥寥几笔,就勾勒出生动的图像。特别是他取材多是人世间的辛酸事,为劳苦大家抱不平,因而他的漫画深受人们所喜爱。

篇(3)

新疆古代称“西域”,是一个多元文化汇聚的地方,历史文化独具特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众多民族以开放的胸怀吸收着外来文化,并不断地融合、创新,进而创造出绚丽多彩的地域文化,丰富着中华民族的体育文化宝库。大量的历史文献和众多的出土文物,再现了新疆包括体育在内的民族文化昔日风采,也是我们研究民族体育及其文化交流的重要依据。本文试图通过文献与文物的互证研究,探讨民族体育交流融合的特征轨迹,为弘扬和发展民族体育文化提供有科学价值的历史借鉴。

1、达瓦孜

达瓦孜是维吾尔族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维吾尔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作为一种展现维吾尔族民族聪明智慧和高超技艺的体育活动,现已享誉世界。达瓦孜的起源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中一种说法是: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在空中活动的妖怪,时常兴妖作怪,残害百姓,后来,有一位青年为了消灭此妖怪,在地面上竖起一根30多米高的竹竿,并用一根60多米长的大绳连接竿顶,他赤脚沿着竿顶与妖怪展开搏斗,将妖怪杀死,为民除了害。从此以后,达瓦孜便成了英雄的象征。这个故事不一定真实,却反映了维吾尔族人民的一种美好的愿望。关于达瓦孜运动在历史文献及文物遗迹中均能找到相关的线索,《突厥语大词典》有走软绳,耍达瓦孜。人走软绳了,即在绳子上面嬉戏了等词条。杨彬在《新疆游记》中有“妇人善歌舞,娴百戏,折斤斗,踏铜索然”的记载。据《晋书・乐志》记载,东汉年间绳技随佛教传入中原,从西域来的佛教徒曾在宫廷表演,表演时,把长绳系在两根大柱头中间,绳两头各一名,同时向绳中央行走并在绳上舞蹈。《新唐书・回鹘传》也有“黠戛斯……乐有笛、鼓、、篥、盘玲,戏有弄驼、狮子、马伎、绳技。”的记载。《清朝野史大观》记载,“回人,有能绳伎者,与内地不同。内地走索之法,两杆于地,以索平系于杆,而人往来其上耳。回人则立一木,高数丈者,其颠斜系长绠,属于地,回人手横一木,取其两头轻重相等,不致欹侧,则步绠,唱歌,良久始下。”这段文字明确了达瓦孜与内地走索的明显区别。《清朝通典》卷六十四,二,回部伎记载,“用一根,二寸,长一丈余,或用麻一根,二寸,长三丈余,横於架木之上。架木高二丈五尺,又下曳一,斜於地面之,一边立桅木一根,高六丈。回人服衣,两手木一根,赤足自地登斜上,履而走,往返游于上。既而又服其靴,足掌下加一,踏而履,亦可往返行之。或去,踏一立木,二寸许,高五寸许,游於上亦可,或履或行或跳或,或跨而骑或坐而起,如履平地然。下立回人一,亦服衣鼓而喧於下。既,左弓,右矢,抱桅而直上,至桅顶,地设帽球一枚,授弓而射之。”《清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七十五,二十一也有达瓦孜表演的描述。乾隆皇帝曾在北京多次观看过维吾尔艺人的达瓦孜表演,与词臣共赋“观回部绳伎联句”诗,赞叹其技艺的惊险和神奇。

清宫旧藏《胪欢荟景图册・回人献伎》图,描绘了维吾尔人表演高空走绳即“达瓦孜”场景,记录了1761年,叶尔羌诸部进京入觐,回部绳技至圆明园献技史实。自治区博物馆保存的建于七八世纪的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伎乐俑中,有一对手持平衡杆脚高高翘起的陶俑,其形态酷似今天的达瓦孜动作。拜城县附近的克尔孜千佛洞第77号洞窟的壁画中也有表演达瓦孜的绘画。龟兹石窟因缘故事中也有“表演走绳索之技”的内容。

在近代体育史上,达瓦孜艺人曾赴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等国家表演,向世界人民介绍了达瓦孜,对促进我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在达瓦孜已被列入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达瓦孜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发挥着突出的多功能作用。

2、民族式摔跤

摔跤是新疆多民族共同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由于受生存环境和生产特点的不同以及民风民俗、生活习惯的影响,各民族摔跤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形式,各具特色。维吾尔族称“且力西”;蒙古族称“博克”;哈萨克族称“库热斯”;回族称“绊跤”;藏族称“北嘎”等。新疆民族式摔跤具有悠久的历史,据《汉书・张骞传》记述公元前2世纪时,西域的摔跤已很盛行,那是称摔跤为“角抵”。元朝的职业摔跤手叫“角抵者”,由“勇校署”统一管理,在西域还专设“校署”,统管各个民族部落的摔跤等竞赛活动。《突厥语大词典》收录了“勿与姑娘摔跤,勿骑裸马奔跑”,“他和我摔跤了,在摔跤中比试我们谁有能耐”等词条。《白头巾女神》中有“四方聚来灵捷的力士,搂腰抱腿相较量。较力较技较速度,如同肉搏在战场。最喜两强来相持,一对雄狮战沙岗”的精彩描述。新疆图志还记载:“婴儿四五岁行割礼,诸戚友相率馈物致贺,为赛马斗跤之乐。英雄史诗《江格尔》中对摔跤的服装、比赛前的仪式,摔跤的技术动作等都有详尽的描述。

民族式摔跤不仅在文献中有大量的记载,考古发现的历史文物成为民族式摔跤活动的物证。1983年巴楚县的“琼提木”遗址中发现的古代摔跤手陶俑,其姿态造型与现在开展的维吾尔摔跤相似。据考这个陶俑所表现的是7~10世纪时回鹘摔跤手的风采,说明早在那个时期维吾尔族摔跤已相当普遍了。在新疆各地发现的古代岩画也有似乎在比试体力,两人相拥做摔跤动作的画面。从古代角抵到后来的摔跤,历时数千年,这类竞技活动相沿成习,发展成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在山西省西安客省庄第140号墓出土了两个雕刻精美的放行铜牌,上面镌刻的图案中有两人两马。人物造型为身穿长及小腿部的宽腿裤,作摔跤状,人物的面貌特征为隆鼻、披发。两匹骏马相向而立。考古学家研究认为,他们可能是匈奴出使汉朝的使节或其随从人员。该图案所表示的摔跤姿势与哈密、吐鲁番、托克逊的现代切里西跤式颇为相似。显示出古代西域与中原体育文化交流之实情。中原地区的体育文化既深受西域体育的影响,同时对西域体育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这种体育文化间的密切交流,加深了中原与西域各民族间的友谊,也为我国体育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积极地贡献。

3、民族舞蹈

舞蹈出自于游牧民族,而且也传播于游牧民族,这在考古学上也得到了证实。在新疆各地以及内蒙古等地发现的舞蹈岩画,再现了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充分显示了先民们与大自然斗争中所表现的坚韧活力与豪迈气概。至今许多民族仍保持真酷爱歌舞的传统。早在汉代,西域就有著名的龟兹乐舞,它以舞姿飞旋如风、音乐美妙迷人而广泛流传。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原与西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密切,西域地区有不少各民族艺人带着自己精湛的技艺,先后进入中原,使西域的音乐歌舞等传入中原,并影响到中原舞蹈。在各民族长期的文化交流中,西域舞蹈和中原地区原有的舞蹈相结合,形成具有新风格的舞蹈。在山东省济宁古亢父城汉画像石上有一幅乐舞百戏图,更能显示出古代西域与中原乐舞交流之实情。其乐舞图分上下两组,上组为10位乐人,全部坐姿,戴冠着袍,是汉人面容和装束。下组为舞人,表演者均为高鼻、、椎髻之胡人形象,分别演出舞轮、跳丸、掷倒与鼓舞。从乐队(上组)与舞蹈(下组)两部分来看,是中原乐队与胡舞杂技的结合。由此可见,古代西域舞蹈已经交融于中原文化之中。西域民族体育在与长期与中原体育交流融合的影响下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事业做出了贡献。

我国宫或民间的许多游戏活动都来自少数民族,如狮子舞是从波斯传到龟兹,又从龟兹传到内地,并很快流行开来,为我国各族人民所喜爱,在民间流传至今。击鞠,即打马球,是唐代十分盛行的体育活动,最初从吐番传入,历五代、宋、辽、金、元、明而不衰。事实上西域是丝绸古道上中国与西方文化、中原与西域民族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舞台,这种交融贯穿于古代历史之全过程。

【参考文献】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汇编[M].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2]小横香室主人.清朝野史大观[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1.

[3]王天军.从历史文物看西域体育文化及其特征[J].体育文化导刊,2004(4).

篇(4)

座谈中,宾主畅叙茶韵茶缘,探讨闽台深化合作之路,共同弘扬中华茶文化。与会者结合当前闽台茶产业、茶文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及两岸茶业如何进一步开展实质性合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双方认为福建具有茶山面积广、茶品种类多、茶叶生产成本低、市场空间大等优势;台湾则有着技术、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优势,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应进行多形式、高层次、宽渠道的交流合作,相互学习、借鉴经验,优势互补,共创双赢。

篇(5)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是光从嘴上说说就可以了,我们还应该投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中去。就拿生活中的举手之劳说起吧,居住在同一个村,同一个镇的人,大家就应该互相帮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使各村之间的人际关系保持在友好交往,善待对方的状态下,这便是不可缺少的团结的力量。

还有,我们青少年一代,应多帮助弱者,尊老爱幼,使老年人不孤独,幼儿们不寂寞,使整个中华民族,整个国家被爱包围着。

篇(6)

1.2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路径每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具有本民族的精神特质,从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3]。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融入国际社会步伐的加快,我国的民族文化结构发生着急剧的转变,对于民族文化现状的认识缺失和中外文化的激烈碰撞,一些古老的民族文化正在离我们远去。一些独特的方言、文字和习俗正在消亡,另外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礼仪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青年学生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力军,因此,高职院校通过民族文化融合,促进青年学子吸纳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创新。

2高职院校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亟待解决的问题

2.1学生缺乏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虽然众多的高职院校意识到了校园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但现有的民族文化交流方式大多局限于课外的文艺性的校园活动,交流的方式单一且深度不够,并未深入到日常的课堂中,导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精髓没有很好地理解,更加不能体会各民族文化融合对于本民族文化发展和继承所带来的好处,同时,各民族的学生缺乏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因此,加强学生对于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是高校实现校园民族文化融合需要解决的问题。

2.2校园民族文化交流工作与职业教育脱节高职教育具有“高教性”和“职业性”的基本属性。高职院校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既要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同时也要遵循职业技术教育的一般规律,最大限度地体现民族文化特色,而现在许多高职院校在开展民族文化融合工作中,缺乏对职业态度、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把各民族人民的优秀品质如团结协作、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诚实守信的精神,贯穿于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职业态度,吃苦耐劳的职业精神和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

2.3各民族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缺乏有效的交流平台在校园里我们通常可以见到在学生内部存在因民族或地区形成民族小团体,其团结度和集体认知程度更高,这种民族小团体由于缺少与外界交流,或是过分集中在团体内部交流,有时容易在本民族和小团体内部与外界造成隔离,一旦受到外界影响容易引发矛盾,影响着民族之间的关系。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校园内缺乏有效的民族文化交流平台,使得各民族的学生由于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不能够很好地交流。而这种文化交流的缺失有碍于民族文化融合的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校园的和谐稳定造成不稳定因素。

3高职院校民族文化有效融合的路径探索

3.1贯穿一条主线,弘扬中国精神在民族文化融合交流中,高职院校要始终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线,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防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培育学生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营造和谐奋进的文化氛围[4]。学校可以邀请知名专家、道德模范、成功人士举办以中国梦等弘扬社会主义民族大繁荣为主题的讲座,让不同民族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感悟不同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品味不同民族文化的博大情怀。同时,还可举办以大学生人生理想主题征文和演讲等各类比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2把握两个结合,彰显民族特色一是注重各民族的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相结合。在民族文化的融合交流中,高职院校既要注重各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更要注重隐含其中的内在品质,从而提升民族文化融合交流的教育价值和影响力。如学院举办民族风采展、民族建筑特色展时,注重挖掘出这些艺术品里面所蕴含的民族风情、主题思想及文化底蕴等,对学生形成感性和思想的双重影响。此外,应该发挥民族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可以在、新疆、广西、湘西等民族地区建立社会实践基地,通过考察、调查、支教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为不同民族学生接受文化熏陶提供平台保障;二是注重中华民族的共性文化和不同民族个性文化相结合。在民族文化交流中,高职院校既要注重弘扬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彰显各民族文化的共性,又要注重展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语言文字等文化特色,彰显各民族文化的个性,实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统一。

3.3形成三种关系,创建和谐校园一是思想互导。在民族文化融合中,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专题教育活动,采取学习、讨论、交流的方式,使学生对各民族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积极引导各民族学生主动吸收其他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剔除其糟粕,确立符合民族特点和体现个性需求的价值取向,形成思想上共同进步的互导关系。二是学习互帮。在文化学习中,学校可以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开展社团活动月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各民族学生自主学习,主动交流,互相关心,形成学习上积极进取的互帮关系。三是生活互助。在日常生活中,以宿舍文化建设为着力点,开展宿舍文化建设活动月系列活动,积极引导生尊重其他民族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性,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形成生活上和谐相处的合作关系。

3.4建立四种机制,促进文化交流一是建立多元互动机制。高职院校应该注意不断健全民族文化交流互动机制,拓宽民族文化交流的空间和渠道,实现了民族文化交流的多样化。健全院系联动机制,落实了民族文化交流的任务和要求。健全全员参与机制,强化了全院教职员工民族文化交流的意识。二是建立制度保障机制。为了推动民族文化融合交流工作,应该制定民族文化交流项目管理办法,出台民族文化交流协会章程,完善民族文化交流活动方案。同时,还可以成立精品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全面加强项目管理。三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把考核评价作为促进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制定了民族文化交流项目考核细则,坚持过程考核和绩效考核相结合的原则,把民族文化交流开展情况纳入系部学生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实现责、权、利统一。四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坚持激励和约束相结合,以激励为主的原则,对在文化交流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奖励,对影响民族学生团结的言行予以制度约束。开展“文明标兵”、“自强之星”、“社会实践典型”、“学习标兵”、“优秀学生干部”、“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组建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各系进行巡回演讲[5]。

篇(7)

在辽宋夏金元时期,我国民众的服饰经过数年的发展和演变,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但总的来讲服饰发展总是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状况、民族间的意识形态、民族生活习惯、国与国之间以及民族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地域分布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纵观整个中国服装史,我国宋代服饰特点鲜明,朴素之中透露出大气恢弘,肃然起敬之情油然而生,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文化对宋代服饰的影响非常深远,各族人民的服饰文化在战争和迁徙当中都进行了新的融合,因此,民族之间的交流加速了宋代服饰的发展[1]。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宋代服饰吸收了大量的其他民族服饰精华,经过勤劳聪慧的国人不断地吸取其中的精华,使宋代服饰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最终独具特色的东方风格中华服饰:在外观上即完美、厚重、朴素;在设计构思上注重平稳均衡、减少传统的对称,凸显出厚重大方的气质美。

一、宋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交流对宋朝服饰的影响

当我们在谈到谈到宋朝的服饰时,由于程朱理学的正式确立并成为官方哲学统治基础,使封建专制统治制度进一步强化,思想禁锢得到加强,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宋代服饰较之唐代更显得保守,并且高度重视过去传统,而对于民族服饰文化融合的问题和影响则较少的提到具体的意见和建议。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这期间,曾出现了几个政权共存的现象,除汉人赵匡胤建立的宋王朝以外,还有北方契丹族建立的辽王朝,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南宋时形成宋金两个政权对立的局面,以及后来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此间还有南方白族建立的大理国,西北有党项建立的西夏国等。各民族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上的习俗及区域上环境的差异等各不相同,各自为自身的利益而不断进行战争,在战争中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在政治经济领域上不断交流,特别在元朝初期在服饰上有过激烈的矛盾。

二、宋金对峙时期对宋代服饰文化的影响

金朝是我国著名的少数民族女真族建立的王朝,在与南宋对峙数年后,被蒙古军所灭。由于政治等其它因素,在宋朝在与金朝在平时的交流之中多以战争为主,并不像唐朝那样具有开放意识和探索精神,但是双方的交流还是使各自的服饰文化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只是这种交流是通过残酷的战争来进行的,在历史文献宋史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这种民族间的服饰上的交流与战争的胜负有关,往往取胜一方就有权利让失败一方强制改变服饰上的变化。其后,广大人民不愿异族贵族主的压迫而尽行反抗,表现在服饰上就十分明显,就是不愿改换金族的装束,这种斗争终于逼使金贵族主放弃了改俗换装的主张,不得不下令,改变这种强制性的政策,以利于金朝的通知。但在金贵族主的长期高压统治下,在服饰上还是出现了一些变化的,具体表现在服饰的样式上,左衽即是衣服的大襟开在左边,这是其他少数民族与汉族在服式上的重大差别之处。在岳珂《术呈史》中也说:至涟水、泗州都见到塑像刻像皆作“左衽”,并说:此制盖金人为之。”这种左衽制的衣式在山西壁画及砖雕中也可见之,可见宋朝设族的服饰已受到外族服饰的影响,且影响范围租广,同时,女性的发式也都有效学女真的妆式,作束发垂脑的式样,谓之日,女真妆。其传播方式首先在宫廷中仿救,继而遍及全国:又如临安戴茸茸狸帽和窄窄胡衫,也是这样流行起来的,《续资治通鉴》有孝宗乾道四年臣僚言:“临安府风俗,自十数年来,服饰乱常,习为边装,声音乱雅,好为北乐、臣窃伤悼,中原士民,延首企踵,欲复见中都之制度者三四十年却不可得,而东南之民,乃反效于异方之习而不自知,甚可痈也,今都人静夜,十百为群,吹鹧鸪,拨洋琴,使一人黑衣而舞,众人拍手和之,伤风败俗,不可不惩,诏禁之。通过这些文献记载,我们还是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此时的服饰在金朝的统治下有了潜移默化的变化,这就凸显出文化交流特别是服饰上的交流得到了印证,是在强制下进行的。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得知,在宋金对峙百余年中,民族矛盾虽然异常尖锐,但这些都难以阻挡民族文化交流,宋王朝虽然明令禁止,但这些政治措施都难以阻挡其交流的步伐。

三、辽代对北宋王朝的服饰影响

辽代是我国少数民族契丹族建立的王朝。契丹族是生活在我国辽河上游的少数民族,五代初,由于汉族人避乱来到边区,加上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政策,使其很快强大起来,于公元916年建立辽国,并多次南下侵扰中原,由于宋王朝腐败无能,至使最终签定澶渊之盟这一带有去屈辱性条约,这在历史之中还是十分罕见的。至公元1120年,辽朝由于政治腐败最终被金国灭掉。契丹族辽国虽没有命令改装易服,但随着与汉族交流的增加,契丹服装的一些样式也影响到中原地区,尤其对当时的北方居民影响较深,更容易接受这种影响。而北宋官方对此极为反感,曾多颁发市诏书禁止百姓穿用契丹服装,甚至连契丹喜用的颜色的布料都不允许。比如庆历八年诏:禁士庶教契丹服及乘骑鞍辔、妇人衣铜绿、兔揭之类,我们可以看出其中铜绿、兔褐这种颜色的衣服是当时北方少数民族经常穿戴的,而禁止得最严格的,就是被称作”钓垫”的袜裤服装,钓垫,今谓之袜裤,妇人之服也,即现代女子的连,是契丹风俗习惯在当时契丹族极为流行,照宋代社会一般习惯说来,当时就被定为奇装异服,即使是女婢仆人也是不能穿戴的,但根据史书记载虽北宋王朝一再明令禁止却难以凑效,却可推想当时至少在中下层社会已经相当流行,成为一种流行风,甚至影响到社会中上层,所以钓垫用法律限制,其实是怕当时上层社会普遍受影响,而事宴上,上层社会已受到一定影响,所以才一再禁止,除服饰外,当时社会上还流行种种来自契丹新的歌曲音乐,不仅为下层市民爱好,封建统治上层社会也受一定影响,政治法令已经难以阻挡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由此可见,宋代这种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台的发展程度之所以这么快,其原因为:“当时招致降人,杂处都城,初与女真使者往来所致耳,”虽然,从政治上看,宋辽交流的方式主要为索纳贡赋或领地易主,民族矛盾也是相当激烈的,因而民族民间对于互为吸取在开始接触都有抵制情绪,然而,随着长期杂居一处,双方的政治及战争情绪都是挡不住对美观大方服饰的追求,从而使各自的服饰文化都得到了好的发展,促进了民族文化交流,对形成独具特色的东方传统服饰起到了推动作用[2]。

四、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流受到当时客观条件的影响

在当时民族间战乱不断,各民族之间相互的交错居住在一起,民族融合风俗习惯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不是政治法令可以改变的。即这种民族文化交流时代的发展的需要,是任何事物都不能阻挡的,尽管当时的战争异常激烈,而劳动大众对真正的美观事物的追求都是一致的,为了让更具美观的服饰服务于大众,美化当时的时代生活,人们对服饰的追求不仅注重服装实用性,并在民族服饰的交流中更加注重对美观的最求,创造出更加美观大方的服饰,对服饰不断改进创新,而少数民族统治者,在统治汉人居住区时,不但接受了先进的汉族文化知识,同时也把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特色融人了中华文明之中,因此,在宋代,各民族人民由于互相往来密切,从而使各民族的服饰及文化都在互相渗透相互吸收,而使车民族服饰文化不断得到补充和发展,这是由当时历史的客观条件所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历史的必然发展。宋代服装是汉族服饰和少数民族服饰共融的结果尽管宋代的统治阶级极力想完全恢复旧的传统文化,但是宋代服饰仍然是在不断补充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丰富和充实自己的.从左衽服装流行的广度,到女真妆的传播;从铜绿、兔揭颜色的衣服的流行,到“钓垫”装由下至上的普及,无不看出民族文化对宋代服饰的影响,对整个中华服饰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是交互式的.即不仅少数民族的服饰影响着汉族服饰,而且汉族服饰对少数民族的服饰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契丹族辽国在北方与北朱并峙,两国之间既有尖锐的民族矛盾,又有经济文化上的广泛交流,使得汉文化的影响在辽国的各个领域中表现出来,其中,扛国官员的服制就受到了汉文化的熏陶.辽代官员分南北两班,太后和北班契丹大臣们穿用契丹本族服饰,而国王和南班汉族大臣们使用汉服,即由圆领长袍、玉带和裤、靴所组成。至于女真使者到临安参见南末帝王时,也必外著宋式大柚宽衫袍服,而内则仍穿女真式小袖齐膝短衫。所以宋人笔记说,赵构称其舞蹈可观,以为末官拜舞不好看,闻大臣原因,回答说,宋官服裹外同是大袖,扬手必露肘,所以不美观,至于金章宗定都燕京,采用南朱官服制度后,则在北方昀女真官僚也改成了朱式袍服,所以《大金集礼》记载帝王及呈后出行仗,居多采用宋制,区别不多‘a]。而之后的蒙古族,在统一中国后,热衷于享受汉族社会先进的文明成果,在表着上也向汉人靠拢,服饰日趋华丽。直至元代中叶,元仁宗才在保持蒙古人同有衣冠的基础上,下令中书省规定服色等级,严格了衣冠服饰制度.在唐、宋官服式样的基础上确定了和它们大致相似的冕服、朝服、和公服,可见,这种民族文化交流是相互的,并且对各自的服饰演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末代服装是在汉族服饰和少数民族服饰共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五、结语

以上仅以契丹、女真为倒,介绍了民族文化交流对宋代服饰的影响,由此也引发了一个对当今社会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即如何看持民族服饰文化?对待民族服饰文化,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既不能全盘吸收,也不能全盘否定而要采取“拿来主义”,采取“扬弃”,即在创造中吸收,对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既要大胆吸收,又要去其糟粕,做到兼收并蓄。

今天,世界赴在世纪之交,中国也正处在一个全面改革开放的时期,在良好的政治背景下,中国人民的衣着打扮也正在推陈出新,只要我们善于向传统、民族、民间和钋国和先进经验学习,主动进行交流,广收博采,努力探索,大胆创新,我们的服饰就会更具魅力。

参考文献:

[1]党怀兴刘斌.《赵诚先生从事古文献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第219页.

篇(8)

本次活动中,《蓬莱仙岛的故事——台湾少数民族图像展》共展出精美图片60幅,这些图片生动展示了台湾少数民族布农、卑南、泰雅、赛夏、阿美、鲁凯、排湾、邹、邵、达悟、平埔等10多个族群的服饰、习俗等,传达了台湾少数民族的生活意象以及背后的故事,揭开了台湾少数民族的神秘面纱;((走进宝岛生活美学,共话两岸绿色生活》则是由亚磊丝·泰吉华坦理事长本人亲自奉献的一场主题报告;《激活味蕾GreenParty绿色餐饮品尝会》主要是台湾少数民族精湛厨艺和健康美食的现场表演。

台湾原住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协会理事长、台湾布农族群公主亚磊丝·泰吉华坦介绍了台湾少数民族的生活状况、风俗习惯等,并亲自导览。她说,长期从事台湾少数民族的文化工作,深感少数民族的丰饶文化湮没在文明泡沫里殊为可惜,而影像展示最容易传达人们的生活情况和背景故事,所以选择用影像呈现过去台湾零碎、模糊的民族记忆,期待通过图像叙事,让观众能够揭开台湾少数民族神秘面纱。

篇(9)

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使我们同时也进入了传播全球化时代。科技的发展为“地球村”村民之间的交往提供了便利。跨文化传播日益密切,不同民族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也变得更加频繁。本文取汉族和藏族文化习俗作为切入点,倡导多元文化的“共存互补”。

一、汉族和藏族的文化习俗

“文化习俗”也可称为“风俗习惯”,是出现最早、流行最广的一种社会规范,是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沿袭下来的一种生活方式。它表现在饮食、服饰、节庆、礼节、婚丧等各个方面。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能凸显出来,文化习俗的对比亦是如此。文化习俗的对比,可以客观公正地提示已经隐含于交际行为和交际手段之中的文化差异现象,能增加彼此的了解。

1.称呼习俗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不同的民族称呼习俗各不相同。例如,汉族素来就有辈分观念之分,为了表示对人的尊敬,对比自己高两辈的人称其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高一辈的称其为“伯伯、阿姨”等,平辈称其为“哥哥、姐姐、弟弟”,不过常常在称谓前加上姓。称呼上级、领导时习惯在此人所担任的职务前加上姓,如“马厂长”、“刘经理”等。藏族也是个非常重视称谓的民族,称谓不准确往往被视为不懂礼貌、没有教养。藏族人在称呼别人时一般在对方名字后面加一个“拉”,表示尊敬。例如,称格桑为格桑拉,扎西为扎西拉;教师称为格拉,厨师称为玛青拉等。

2.饮食习俗

中国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不同的民族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各不相同。汉族主食以稻米、小麦为主,辅食是蔬菜、肉食和豆制品。茶和酒是汉族的传统饮料。汉族人喜欢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很讲究烹饪,有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各种烹饪方式。藏族也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和食品结构。其中酥油、茶叶、牛羊肉、糌粑被称为饮食的“四宝”。此外,还有青稞酒和各式奶制品。藏族人讲究口味清淡、平和,很多菜除了放盐巴和葱蒜,一般不放辛辣的调料。

3.婚礼习俗

汉族人在结婚前,男方要向女方送彩礼。结婚当天男方家要有人去迎亲,女方家也会有人送亲。要举行婚礼,新娘要穿婚纱,在婚礼上新郎新娘要互换戒指。还要举行婚宴,在婚宴上新郎新娘要喝交杯酒。闹洞房是婚礼的最后程序,也是任何婚礼都不可少的内容,它是婚礼的也是最有趣、最热闹的节目。地区的婚姻礼仪差别较多,因人因地而异,且奢简有别。藏族年轻人结婚早的十八九岁,晚的三十岁左右。议婚时讲究双方不能是同骨系,而且属相要相宜。求婚时要先向女方家长献哈达等礼品,女方接受哈达即表示同意。择日写婚约,向女方父母献“奶钱”及礼物,视为订婚。结婚前,男方要向女方送服装、头饰等。迎亲之日,男方的迎亲队要以有地位和名望的人为首,女方则要举行送亲仪式,送亲的一般是新娘的兄弟、舅舅或至亲好友。新娘到达男家后,除举行一系列的仪式外,还要举行热烈、隆重的婚庆宴。婚后,新娘在男家住七天左右,然后与新郎一起回娘家。讲究的人家回娘家时,在路上遇到什么东西都献哈达。

4.待客习俗

因地域和民族的不同,汉族和藏族的待客之道也各不相同。客人到藏族人家里做客,主人一般都要对客人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主人敬青稞酒时,客人要是不喝,主人会端酒前来劝酒。主人敬献酥油茶,客人是不能拒绝的,至少要喝3碗,喝的越多越受欢迎。一般汉族人家里来了客人,沏茶、献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茶叶和茶具也很讲究。除了敬茶,还会挽留客人一起进餐。

5.禁忌习俗

禁忌是风俗习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禁忌就是“忌讳的话和行为”。禁忌是跨文化交流中敏感的问题,也是跨文化交流中最应注意的方面,如不尊重就会刺激甚至伤害对方的感情。在禁忌问题上,也反映了汉族和藏族在文化方面的差异。例如,藏族人忌杀生,忌食狗肉、驴肉和马肉。有些地区还不吃鱼肉。藏族人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认为触犯禁规,对人对畜不利。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细节。如,到藏族同胞家里做客,男的坐在左边,女的坐在右边,不能混杂而坐。如果看到门口生一堆火或者门口插上树枝,上面贴上一红布条,表示这户人家里有病人。

二、和谐文化建设中的跨文化传播

文化的交流不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被另一个民族文化所取代,导致这个民族或那个民族文化的消失,或使本民族文化受到削弱,而是使本民族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内容后更加丰富更加兴旺发达。按照和谐文化建设的理念就是指:“以追求和谐价值为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于一体,最终达到平衡、和谐状态”。①藏族作为少数民族的一员,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藏族民族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资源。藏族的首府宫殿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宫殿建筑群,它的建筑风格闻名遐迩。藏族文化博大精深,除举世闻名的《甘珠尔》和《丹珠尔》两大佛学丛书,还有文学、哲理、史地、天文、医药等方面的专著。汉族应该充分吸收和利用藏族同胞的优秀文化资源,尊重和发扬藏族传统文化。下面几个方面的跨文化交流体现了汉族同胞和藏族同胞之间的一种平衡、友好的跨文化交流状态。

首先是旅游文化。具有奇异风光的,很受旅游者青睐。像塔王白居寺、珠穆朗玛峰、布达拉宫等,每年都会有很多的汉族同胞前去观光。人们到旅游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欣赏边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更重要的还在于亲自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而在北京故宫、天安门广场、八达岭长城、王府井、避暑山庄等一些旅游景点同样也可以看到藏族同胞的身影,他们在旅游的过程中不断地了解汉族同胞的一些风俗习惯,感受汉族的文化气息。由于旅游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这个交流的过程是彼此相互渗透、影响的过程。旅游者和东道主之间的交流,文化的相互传输,不仅引起了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变化,也能通过对旅游者的影响来引起客源地文化的变化。②因此可以说旅游对推动汉藏之间的跨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彼此的文化传播。

其次是艺术文化交流。藏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音乐、舞蹈等方面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藏族的舞蹈种类很多,其中以锅庄舞最为著名。人们用这样一句话来赞美锅庄舞内容之丰富,“天上有多少颗星,卓就有多少调,山上有多少棵树,卓就有多少词;牦牛身上有多少毛,卓就有多少舞姿”。有反映劳动生活的叫“羊毛锅庄”,反映婚庆的叫“吉庆锅庄”,表现生活情趣的“兔子锅庄”等。藏族人每逢重大喜庆活动都会跳起锅庄舞。现在锅庄已不是藏族人民独享的舞蹈了,很多地方的汉族人也跳起了锅庄。在节日庆典、文艺汇演、每日晨练中都能看到很多人穿着漂亮的藏族服饰跳着优美的锅庄舞。很多地方还成立了锅庄舞蹈团。2007年春晚中藏族同胞的“弦踏青”、“欢乐和谐4季风”、“敬酒歌”等节目让观众陶醉,获得各界好评。藏族同胞的歌舞尽显民族特色,让其他同胞体验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文化。2007年春晚的主题是“欢乐和谐中国年”,把藏族同胞的歌舞节目编入到春晚中,充分体现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和发扬、和谐文化的建设。同样,汉族的很多流行歌曲也颇受藏族同胞的欢迎,像“龙的传人”、“童年”、“花蝴蝶”、“喜唰唰”等歌曲。藏族同胞通过电视、收音机来收听这些流行歌曲。还可以在大学校园里、大街上、公交车上都可以看到藏族同胞在听这些流行歌曲。

在服饰上也体现了汉族和藏族人民的跨文化交流。汉族有自己悠久华美的服饰,即汉服,为华夏民族的“皮肤”,汉服深刻地烙印在中华文明的各个方面,代表了这个古国民族华丽,优雅,博大的气质。和古中国一样,汉服的基本形式为东方世界提供了标准,今天中国及东亚很多民族的民族服装,如中国一些少数民族的服装,都受到了汉服的影响。汉服款式多,布料纯正,色泽好,穿起来美丽又大方。现在在很多藏族同胞家的衣橱中增添了汉族服饰。同样,美丽的藏服也很受汉族同胞的欢迎,很多汉族同胞在跳锅庄舞时都会穿着藏服。

饮食上的跨文化交流。藏族的饮食“四宝”:酥油、茶叶、牛羊肉、糌粑现在也很受汉族同胞的欢迎,尤其是牛羊肉和各式奶制品。的牦牛肉干更是远近闻名。同样汉族的主食米饭,馒头等也很受藏族同胞的欢迎。

三、结语

跨文化传播的过程实际上是通过换一个视角看世界,不断增进文化认同,倡导文化多元化,促进相互理解的过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民族众多,文化多样性特征比较突出,主流民族文化与非主流民族文化间交流的目的不是双方获得“共同方向”(co-orientation),而是“相互调整”(co-ordination)。今天,中国之所以能和谐、统一,正是各兄弟民族团结、和睦相处和不同民族文化受到尊重,相互认同并共同发挥各自优点的结果。当今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间的跨文化平衡传播虽然取得了进步,但是要建设和谐文化,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建设和谐文化要求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不仅要做到“各美其美”,还要做到“美美与共”。这样,不同的民族在人文价值上才能取得共识,民族间才能和平共处,才能建设和谐文化。■

注释

①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与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J].龙庆华、段全武.新西部(下半月).2007,(06)

②《从旅游人类学的视角看旅游过程中的跨文化交流》韩晓兰、王力峰、李艳艳.消费期刊.2009年01期

参考文献

[1]《跨文化交流学》关世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0

[2]藏北牧民――那曲地区社会历史调查.木格勒、刘一民、张建式、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 1993年6月

[3]《跨文化传播学导论》.孙英春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版

篇(10)

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直以来,郑和的故事在东南亚国家广为传唱,有关郑和的文献、文物、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已经成为东南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古代中国南方和东南亚都属于“铜鼓文化圈”,早在2000年前,中国南方与东南亚就已经在铜鼓制作方面展开了交流,双方铜鼓文化相互影响。另外,中国的儒家传统文化对越南以及其他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而生活在东南亚地区的很多华人华侨也深受东南亚文化习俗的影响,甚至被同化,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而与东南亚山水相连的广西在这方面犹为突出。

首先,广西位于中国南疆,地处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交汇点,是中国与东南亚山水相连的惟一省区,具有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沿海、沿江、沿边的独特区位优势,因此成为东南亚进入中国的门户,也成为中国与东南亚民间及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其次,广西是中国的第三大侨乡,大部分华人华侨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尤其是中南半岛的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因此,广西与东盟国家有着密切的人文关系。

第三,广西的许多民族与中南半岛国家的多个民族是同源异流的关系,双方地缘相邻、文化相通、习俗相近,广西的壮族与这些国家的一些民族在历史上早已有一定的交往,这一民族亲缘关系会为双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合作起到催化促进作用,从而推动中国与东南亚友好关系的发展。

此外,广西与东南亚信息、文化交流已有相当的基础和丰富的途径,已经树立了独特而多样的文化形象,首府南宁更是与东盟国家保持了悠久而友好的文化交往历史。

教育交流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东盟关系的不断发展以及对外交流的频繁,中国出现了“东南亚语言热”,同时东南亚国家也出现了 “中国语言热”和“中国留学热”。

由于地理位置上的毗邻、文化风俗上的相通,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学生选择到广西南宁来学汉语、来留学。位于南宁市相思湖畔的广西民族学院,是国家批准对外开放、招收外国留学生最早的高校之一,也是中国东南亚语种大学人才重点培养基地,越南、老挝、束埔寨、泰国等语种人才资源储备丰富。近年来,东盟国家的学生、学者纷纷以自费或互派交换的形式到广西民族学院学习,或学习汉语与中国文化、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或攻读国际贸易与管理、旅游管理、英语、计算机等科专业。作为国家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广西民族学院不断加强与东南亚国家高校和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从1993年起,学院就在全国首开先河,创造了 “3+1”、“3+0.5” 的培养模式一越南语、老挝语、泰国语、束埔寨语以及对外汉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旅游管理、艺术等本科专业学到三年级时均可到东南亚相关国家留学一年或半年,第四年回国继续深造。除了互换留学生、合作培养外,互派教师、合作科研、合作办学、交换图书教学资料等,源源不断地为中国以及东南亚各国输送了许多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的实践型、应用型外语人才,也为中外友谊搭起了坚固的桥梁。今年3月底,广西民族学院列出了增设印尼―马来语专业、缅甸语专业,建立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交流基地的计划,;隹备大力培养旅游和商贸双语人才,使之成为中国和东南亚文化交流的纽带。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交往的日益加深,以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的举办,汉语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东南亚国家的大学都设立了中文专业,汉语中心如雨后春笋。泰国早在1992年就批;隹了汉语进入中小学外语选修课程,老挝、柬埔寨中小学的汉语教学也十分普及,有些院校还聘请了中国的汉语教师。国外汉语教师们多年来一直为培养本国的汉语人才,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加强两国友谊付出辛勤的劳动,中国汉语办为帮助外国汉语教师进一步提高汉语水平,启动了“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 项目、“国外汉语教师来华培训等资助项目。2001年, 国家汉办批准广西民族学院为“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学校”,2002年又批准为 “国外汉语教师来华培训资助项目” 执行学校,既积极配合国家汉办派出教师出国支教,又举办汉语培训班,为越南、老挝、柬埔寨和泰国培训了130多名国外汉语教师,使得他们在提高汉语水平的同时,对中国文化历史、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面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国和东盟国家悠久的睦邻友好关系,使得人民加强相互交流的愿望非常强烈,从2002年开始,广西国际青年交流学院举办国际青年干部高级研修班,至今已是第三期了。学员来自于东南亚各国,绝大部分是本国青年事务工作者或政府部门年轻的干部,他们在广西进行为期1年的研修,学习汉语、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状况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并且参与到诸如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南宁国际民歌节等重大活动中来,与广西各族青年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交流。这样的青年干部培训班,为中国尤其是广西的青年与东南亚各国青年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交流机会,它将成为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使得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由于同根同源、文化习俗有许多相近之处,许多中国学者、东南亚学者开展了长期的学术研究项目,他们深入彼此的国家进行调查研究,以期探讨双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及发展状况。

艺术交流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艺术交流从来就没有间断过:一些根据中国古典名著或现代题材拍摄的电视剧、电影被翻译、公演于东南亚国家;中国的流行歌曲风行于东南亚一带,许多东南亚普通民众都喜欢唱已经翻译成他们国家文字的中国流行歌曲;中国的民间艺人开始长住在东南亚地区,与当地的民间艺人亲密交流;而东南亚国家的艺术作品也不断被介绍到中国来,比如极具东南亚风情的各种舞台表演及影视剧等;有些东南亚国家甚至通过戏剧表演、出版等方式主动将中国文化引进到自己国家。

广西南宁具有鲜明的城市个性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在促进与东盟国家的经贸活动与文化交流上,南宁市特地打造了一个文化品牌,那就是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中的 “东南亚风情夜”。从2002年开始举办的这台晚会,以“乘着歌声的翅膀”的形式,邀请东南亚各国演员登台演出,更注重民族文化摇曳多姿的风韵,不仅让观众领略到了柬埔寨椰子舞、印尼爪哇舞、老挝下寮沙湾拿吉民歌、马来西 亚南洋舞、菲律宾情歌、泰国典雅宫廷舞、越南独弦琴等别样风情,而且以南宁为出发点,与东南亚各国紧密相连,提升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原有的内涵,让更多人了解南宁这个与东南亚交往最便利的区域性中心枢纽城市,以艺术为友谊的纽带,全力打造了广西与东南亚国家文化艺术交流平台。

2004年的“东南亚风情夜”定名为 “风情东南亚――欢聚南宁2004”,这台晚会将注入一批新的元素,主创人员采取边走边收集的方式,请来国内具有国际水平的顶尖艺术家帮忙提炼优秀艺术元素,并与东盟10国的国家级文化机构合作,挑选最具各国特色的节目参加,通过东盟10国的主流媒体把 “风情东南亚”推向世界。同时,会向更广阔的领域拓展,比如举办东南亚时装周、东南亚电影节、东南亚美食节等,从方方面面展现东盟各个国家风情和兴旺发达的景象,让其不仅仅是广西、中国的一台晚会,更成为东南亚、全世界文化交融的一次盛会,开启东方民族文化的新舞台。

由南宁市艺术剧院创作排演的大型广西民族歌舞《美丽壮锦》是促进广西与东南亚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又一舞台艺术精品,也是特地为迎接中国一东盟博览会而献上的民族文化贺礼。它通过艺术形式塑造广西、南宁的新形象,展示广西、南宁的新风貌,以民族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对广西的宣传。整台晚会精选了历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优秀作品,进行重新演绎,力求以更加精美的剧目和富含山韵、水情、乡梦、飞歌4层涵义的创新舞台艺术向东盟各国展现广西魅力,让世界了解更多的广西文化。

为了给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铺垫文化交流的基础,除了将东南亚艺术引进来,广西还将中国传统艺术推出去。最近,广西歌舞剧院民族音乐艺术团受中国驻越南使馆委托,参加了在河内举行的亚欧首脑会议前夕的亚欧艺术节演出,极富广西特色和民族韵味的节目不仅让越南观众兴奋不已,也让在越南的各国朋友大饱眼福。此外,艺术团还在越南中越友好协会组织的中国国庆纪念演出活动中频频亮相,与越南观众进行了亲密的艺术交流。

饮食文化交流

篇(11)

中图分类号:K8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穴2012?雪01-0155-06

An Analysis on the Harmonized Assimilation and Approaches from

Saman Cultural Inherited Customs in Qinghai Hui Culture

YANG Jun

Abstract: Qinghai Hui nationality has experienced a long history and a developing process. With the perseverance in the main stream of Islamic culture, Hui nationality has assimilated and merged the other cultures around them including the Saman culture believed in ethnic minorities. Saman cultural inherited customs are still popular among Qinghai Hui nationality, especially in villages of Hui gathering areas. This can be seen as the typical case of the exchange and harmoniz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s in Qinghai.

Key words: Qinghai Hui nationality; Saman denomination; cultural harmonization and assimilation

清初回族学者马注在《清真指南》中说道:“中国距天房数万里之东,去圣人(先知)千百年之后,风景即殊,俗然各异”、“犹居倭之乡,不能无倭服;处粤之俗,不能无粤语,圣人不凝滞于万物,而能与世推移,譬之曲流舟渡,随波宛转”。伊斯兰文化是中国回族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主流文化。自唐代穆斯林进入中国至今,伊斯兰文化始终占据着中国回族文化的主导地位。由于民族形成、发展和分布格局的特殊性,回族在不断孕育、形成、发展的长期进程中,不断吸收、融合周围多种民族成份。回族文化在坚守伊斯兰文化主导地位的同时,也积极吸收、融合周围民族不同特质的文化因子,并使这些文化因子与主流伊斯兰文化互相调适、共存,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回族文化。青海回族文化亦如此,青海地处欧亚大陆中部,是亚洲通往欧洲的必经之路,也是历史上中西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激荡交汇之地;青海回族处于青藏高原多民族文化圈之中,周围汉、藏、蒙古、土、撒拉等民族文化纷呈、历史久远,在地缘上对青海回族文化的形成、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由于同一的,青海回族在心理上对撒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以及东乡族、保安族等民族的文化具有较强的认同感。因此,青海回族文化的内容除了主流的伊斯兰文化之外,也包容了周围各民族的文化因子。“河湟伊斯兰文化却是河湟文化中最富有粘连能力而同时又能很好地保待自我的文化,是整合中最活跃的因子……。河湟伊斯兰民族文化的独特、有趣之处在于,它一方面以伊斯兰文化作为自己民族文化的主流,以保持和维护自身的民族特色;另一方面又以那些被儒学视作非主流,同时也被自身民族认为是非主流的文化作为进入河湟主流社会的手段。非主流文化在河湟伊斯兰文化中表现得异常突出和普遍,甚至十分微小的细节都被顽强地坚守着”[1]。文化上对周围民族文化因子的调适和融摄,使青海回族与周围民族的文化隔阂有所减少,民族间文化冲突不再剧烈。这为青海回族的形成、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使青海回族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历史中,能够茁壮成长。而且,回族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和回族经济活动的流动性等特点,使青海回族得以在青藏高原开发史上,为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做出巨大历史贡献。

从目前的回族文化研究来看,前辈学者研究回族文化往往注重回族在中国形成、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对儒家文化的调适和吸收,研究地域侧重于儒家文化底蕴深厚的京畿地区和东南地区;回族文化研究的内容也倾向于以儒诠经,积极强调伊斯兰文化与汉族儒家文化的调适。而对西北地区的回族文化与周围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却较少研究。西北地区是历史上回族形成、发展、壮大的主要地区,至今西北地区回族人口占中国回族人口的较大比重。研究中国回族文化和区域回族史,更应该重视西北地区回族与其它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如此,才能从文化交流的层面深入研究中国各地区的回族史。

如前所述,青海回族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坚守主流伊斯兰文化的同时,不断调适、吸收周围民族的文化。其中,除了吸收汉族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中的部分思想外,青海回族文化中还融摄了青海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民族历史上曾普遍信仰,至今仍在这些民族中有深厚遗存的萨满教文化因子。相对于主流的伊斯兰文化,青海回族文化中的萨满文化遗俗表现得更为曲折、更为隐现,但毋庸置疑,从文化功能学的角度来讲,这些遗俗对青海回族的社会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本文就青海回族文化对周围少数民族历史上信奉的萨满教文化遗俗的融摄及其途径试做探讨,抛砖引玉,望各位专家学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