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科研成果转化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已需求近80项
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技术转移领域平台在北京市科委领导下,充分利用交易中心的优势资源,发挥领域平台成员单位的优势和特长,以实现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为目标,以搭建供需渠道为手段,为建设科技北京提供有力支撑。主要服务内容为:挖掘技术需求、技术评估与筛选、成果推介与对接、投融资、研发实验服务等。
技术转移领域平台由牵头管理单位和成员单位共同组成。
交易中心担任技术转移领域平台的牵头工作,负责平台的组织建设和运行。交易中心直属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是北京地区促进技术转移环境建设和行业发展的专设机构,科技部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交易中心内部设立1个专职部门和8名专职人员负责技术转移领域平台工作,同时以中心良好的技术产业化渠道、资源为支撑。
目前,技术转移领域平台组织架构和运营服务体系已经建立起来。技术转移领域平台已发展了包括区县科委、企业集团、孵化器、协会和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在内的成员单位25家;初步建立了领域平台管理制度、联络员制度等相关制度,通过签署合作协议,建立内部和外部工作机制及利益分配机制,形成技术转移领域平台业务推进机制。收集需求近80项,并向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各领域平台、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举办了需求会1次;汇集、梳理首都科技条件平台2010年度新增仪器设备和第一批开放科研成果。
2010年技术转移领域平台将发展成员单位共计30家,下一步的工作目标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技术转移领域平台组织架构和运营服务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市场营销,促进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开放科研成果在京实现产业化。
促科研成果产业化
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是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北京拥有全国数量最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全国最大的技术市场,建立了一批具有技术转移功能的服务机构,营造了良好的技术产业化渠道。建设技术转移领域平台,将北京市科研成果纳入首都科技条件平台,增加和丰富平台开放科技资源的种类,将为建设科技北京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技术转移领域平台是国家和北京市重要战略部署的落实。《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中指出,要建设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郭金龙市长也作出指示:发挥好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作用,尽快建成科技成果产业化综合服务平台;《北京市关于促进科技条件共享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提出建设科技基础条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条件、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的条件和科技人才条件。
通过建设技术转移领域平台,促进研发实验服务基地等科研成果在北京的转化,用有限的资金营造了良好的技术产业化渠道与氛围,实现政府科技经费的杠杆放大效应,成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重要支撑。
需求拉动技术转移
成果推动与需求拉动这两种技术转移方式相比,后者更有针对性,但难点在于如何找到需求。通过转变观念,改变过去的成果推动为导向的服务方式,建立技术转移领域平台体系,由领域平台成员单位形成需求供应网,从需求入手,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
在此基础上,通过机制创新,建立工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同时加强政府引导。
建立工作机制。
为让技术转移业务链转动起来,建立工作机制,一方面要通过与各基地、领域平台签署合作协议,明确合作中各方的权责,搭建供给渠道,另一方面要通过与本领域平台成员单位签署加盟协议,明确合作中各方的权责,搭建需求渠道,建立起推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的工作机制。
建立利益分配机制。
通过签署合作协议,明确采用市场运作机制,遵循双赢原则进行利益分配,同时,通过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绩效考评机制,充分调动了各方的服务热情和积极性,使技术转移业务链条健康有序运转。
建立成果与需求对接的渠道。
通过开展广泛的合作,吸纳领域平台成员建立业务渠道,通过制度和机制建设,形成平台运行体系。
技术转移领域平台重点吸纳能带来企业需求的服务机构为领域平台成员单位,建立业务渠道,整合强大的买方市场,打造需求导向的技术转移中介服务团队,发展区县科委、企业集团负责技术引进的部门、孵化器、协会为成员单位,整合其丰富的需求资源。
形成领域平台运行体系和业务推进机制,主要通过以下手段:建立领域平台组织体系;建立沟通机制,设立联系制度、业务推进制度和奖励制度及领域平台绩效考评制度;机制创新,建立工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同时加强政府引导,让技术转移业务链转动起来。
挖掘企业需求。通过领域平台内部信息交流,获得企业需求信息。主要通过以下手段:
1.按领域不定期组织基地和企业的交流活动,为供需搭建渠道和桥梁。
2.联络员随时报送信息。各成员单位有义务定期采集需求,并及时报送领域平台牵头管理单位。
3.领域平台牵头中心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根据企业意愿,深入企业调研,同时借助专家的帮助分析挖掘企业需求。
开展对接服务,抓住企业需求,依托领域平台成员单位针对需求开展专业化服务,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
1.依托服务团队推动项目实施――以成员单位为抓手开展个性化服务。
2.建立个性化项目运行模式――针对具体项目组建实施团队,建立合作关系,明确信息提供方、项目实施方和促进对接的服务方。
1.1建言咨政
向国家决策型转化。通过提出建议或方案,形成上级国家机关的决策方针或参考。中国档案学会保护技术委员会向国家档案局提出了《关于推进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程科学化实施的建议》,建言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重点档案实施科学抢救方案。国家档案局的领导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进一步加强对国家重点档案抢救的管理工作。中国档案学会承担的《电子文件国家战略管理》重点咨询决策课题,提出的构建我国电子文件管理机制的对策和建议,对提升国家信息资源控制力,加强我国电文文件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
1.2直接应用
档案科研成果或管理经验直接被采纳和推广到实践中去。古代,我国的档案库房如皇史晨、建造与保护方面的一些做法属于世界首创。其做法与经验对于当代我国档案馆库建设和档案保护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尤其对于大多数小型档案馆来说,借鉴古代在档案馆库建设和档案保护上的经验,不失为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好措施。
1.3治学育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档案学者们在加强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十分重视档案学应用理论研究,收获颇丰。据有关资料介绍,近20年来,我国档案学界共编写出版档案学应用理论研究专著、教材和论文集200余种,这些成果极大地充实和完善档案科学体系。
2.推动档案科研成果有效转化的对策
2.1建立档案科研成果转化的立法机制
档案科研成果在转化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在社会中的地位进行全面的分析。就现阶段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中的地位来看,其处于一种弱势的地位,国家虽然针对哲学社会科学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法规的建立也并没有对其形成良好的保障,很多的法律法规中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奖励制度并不完善,这样就是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要明显落后于科学技术成果的研究和转化,从而无法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从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发展的角度来看,建立档案科研成果转化立法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只有建立健全档案科研成果转化立法机制,利用法律形式对档案科研成果转化形成保护,才能够使得档案科研成果转化的效果更加的明显,从而能够更好的应用到社会发展中,为社会发展而服务。
2.2构建档案科研成果转化平台
档案科研在开展之前,要注意选择适合的命题,而无论所要研究的内容是什么以及研究的项目是何种项目,在对档案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都需要根据档案工作的现实情况以及档案工作发展的情境进行合理的档案科研工作,这样可以有效规避不利因素对档案科研成果转化的影响,从而使得档案科研成果的转化效果更加突出。在政策上要注意对档案科研成果转化进行倾向保护,加强政策支持力度,积极鼓励相关的档案科研人员恩能够针对各种命题和科研项目开展科学研究,得出有效的科研成果,为转化提供前提条件。为了能够使得档案科研成果得到更好的转化,就需要构建一个专属的档案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根据档案的类型来对档案科学研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组建专门的机构,对档案科研成果转化进行全面的引导,加强档案科学研究的集中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从而可以更好的推动档案科研成果实施转化。
2.3打造档案科研成果转化的研究团队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大批项目已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总的形势是不容乐观的,据有关媒体报道,我国每年约有五万件左右的科技成果,绝大多数没有及时应用或转化成生产力,其转化率只有10%多一点,而达国家通常为60%左右。这说明大量科研经费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力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同时也表明,我们在这方面的潜力还很大。
1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问题
1.1 科研评价机制不合理,选题立项脱离市场需求,缺乏实用性
选题是科研程序中的首要环节,也是科研成果能否顺利推广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有市场需求的成果才有推广成功的可能。由于大多数科研人员在选择科研课题时往往只追求学术层次和学术效果,缺乏对市场需求的分析。结果是基础理论研究多,开发性科研研究少,真正能直接转化、应用于生产的科研成果就更少了。在高校每年开发出的数以万计的科研成果.员然有一部分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却不能填补生产中急需技术的严重短缺。
1.2 科研体制不健全,转化资金短缺,转化后续能力不足
高校科研成果产生后,一般都还处在理论和实验室阶段,都是知识形态的科研成果,最多也只是具有某种不完全的“物化”载体的知识形态的成果,即样品、样机、初步设计等。这种科研成果还不能直接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必须解决生产放大、工艺设备设计、成果商品化等一系列问题,才能最后实现转化这就需要投人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近年来,政府对高校下拨的科研经费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上,对于政府、高等学校和研究者来说,大部分成果中试与成果商品化需要的的巨大资金和风险难以承担。因此,都把希望寄托给企业而企业却又认为,从市场上买回的技术,应无需经过转化就能直接投人生产变成产品,不愿大量投人具有较高风险的转化经费。没有企业和风险投资机制的支持.科研成果转化后续能力就严重不足。
1.3 专业化的中介机构质乏,服务能力低下,转化渠道不畅
高校外的中介机构大多是各级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科研进步而出资设立的,具有浓厚的官办、半官办色彩,依靠政府部门为其出项目出课题,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薄弱,中介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同时由于有关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健全,有些科研中介服务机构出现为假冒伪劣铺路搭桥,提供虚假信息,损害双方当事人利益的行为。由于我国高校、企业与中介服务机构之间还未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相互帮助、风险与利益共担的新型关系,虽然每年通过中介服务机构举办各级各类的技术洽谈会、成果拍卖会上千次.但是真正对科研成果转化富有实效的却寥寥无几。
2 加快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对策
2.1 充分认识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科研成果转化工作
当今世界,经济竞争与科研竞争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科研的核心问题已不仅是追求科研成果的先进性,而是追求科研成果商业化、产业化、市场化。高校作为我国当前科研创新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国际变化和科研成果转化的实际情况,高校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都要提高对科研成果转化的认识水平,彻底改变那种“从事科研是为了,是为了评职称”的错误观念以及研究内容仅仅取之于文献,而研究结果又仅仅用之于文献的做法。高校领导应把科研成果转化的工作放到其发展的战略高度和地位去考虑,将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放在与教学基础研究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配备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具体组织和实施科研成果转化的规划和建设,为成果转化营造良好的环境,并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工作推动学校全面发展。
2.2 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高校科研评价指标体系
当前重立项、重论文、重奖项的不合理评价指标体系导致科研人员只注重学术价值,对成果的市场开发前景、推广的可能性和对科研成果产业化很少关心,其造成的结果必然是大量的成果被闲置。因此,必须克服目前科研人员围着论文成果转,高校围着项目经费转,而将国家需要、市场需求抛在一边的不合理状况,尽快对科研人员不同的分工和行为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建立科学、客观、可操作的、合理有效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可侧重于考察论文的数量和质量。
2.3 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积极组织社会资金参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工作
风险投资是发达国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手段,它能降低单个企业和高校的转化资金压力和转化风险,加速科研成果的孵化出壳。在目前国家资金整体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建立起国家投人引导,企业投人为主,外资、个人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风险投资机制,是加速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必然选择。在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过程中,政府要扮演重要的角色。它应积极组织国内外的知名企业、投资机构、中介机构走进校内,并为此制定种种政策,引导企业参与,促进产学研结合。对已介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企业,要在新产品试制、试销过程中给予税收、资金等方面的优惠和倾斜。政府也应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直接对那些虽然经济效益不高,但社会公益性强,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项目进行风险投资,促进转化。
结束语
总之,解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不是一践而就的,要通过政府、高校、社会和个人的长期努力。这当中国家的宏观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是搞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转变观念,树立起知识即经济的意识,建立起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客观条件;投融资渠道的畅通、企业的支持、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及高校科研和管理人员锐意进取,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是搞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在现代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创新科技成果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将科研成果积极有效的转化为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各种新技术、新产品等,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是将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强大的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后续的一系列实验、开发、推广等,使其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等,并能在一定的条件支持下发展新的产业活动[1]。
1 我国科研成果转化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科研领域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我们对科研成果的转化越来越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受到科研管理部门的统一管理,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成果的转化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成果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科技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但是科研成果向外推广的力度不大,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率偏低,另外,受科研管理的内在机制影响,我国实现的科研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发展力度相差甚远,科技投入资源被浪费。
2 影响科研成果转化的因素
在科研成果进行有效转化的过程中,科研成果自身的价值是科研成果转化的关键[2]。目前,许多科研人员在选择科研的目的上出现偏差,他们单纯的为了完成工作、评奖、职称等进行科研,导致科研自身的价值不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特必然成为空谈。另外,还有一些科研人员缺乏对科研的认识,盲目申请项目,导致许多项目的学术性差,效益差,成果转化的操作性不强,严重制约科研成果的转化。
2.1 科研成果的质量价值不高,存在先天不足的现象
科研成果的质量价值不高是因为科研项目本身存在问题,例如一些科研项目在设定的时候就只要求进行理论分析,得出结论,没有要求进行后续的产品转化。另外,一些客体虽然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可以进行产业化的发展,把得到的科研成果进行转化,使其拥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但是针对性太强,成果转化的难度大,进行市场推广也相当困难。
2.2 缺少正确的引导,科研成果转化没有明确的方向
科研成果存在质量价值较低,与企业和市场的要求不相符合等问题。缺乏素质较高的科研管理人才,科研成果转化的方向和途径出现偏差,主要的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成果转化的认识不足,加上科研成果转化的方向模糊,没有具体的目标,使科学研究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浪费资源的同时严重影响了科研成果的转化。
2.3 科研管理部门的制度不完善
在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中,科研管理部门要发挥其综合作用,因此,科研管理部门的各项制度必须为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服务[3]。但是,目前的科研管理部门没有相应完善的管理制度,对科研成果转化的要求也没有合理的标准,导致科研成果转化没有制度的保护,缺少一定的安全性。
3 科研管理部门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选择质量价值较高的科研项目,在科研成果转化中发挥科研管理部门的综合作用,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发展,引领我国的科研工作不断发展。
3.1 积极引进科研管理人才,完善科研成果管理
在科研成果管理中要积极引进专业的科研管理人才,充实科研管理部门的力量,在给后续的管理工作中积极发挥管理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寻求科研成果转化的新途径,引导科研成果转化走上新的发展道路[4]。定期对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其及时获取科研管理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并通过实践运用到具体的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中去,完善对科研成果的管理,为科研成果的转化奠定基础。
3.2 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管理体制,引导科研人员进行有效的科学研究
在科研管理部门,管理人员要根据每一个科研部门的不同研究方向制定合理的政策,安排能力范围内的工作,使每一个科研人员都能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可以安排不同的人进行企业调查,科研项目研究,进行后续的科研成果转化及科研产品的开发,建立一些实践基地,将科研与生产结合起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另外,科研管理部门应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极大地激发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使其研发出具有较强转化能力的科研成果。
3.3 科研管理部门要积极引导科研方向,使其科研成果面向市场
在进行科研成果管理的过程中,将企业和科研机构有效的联系起来,促成它们之间的密切合作。引导科研人员积极从事研究,通过专利和技术转让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服务。除此之外,科研管理部门要深入了解科研成果的成熟度及应用方向,分析科研成果转化的几率,进而引导科研的方向,还应该将市场需求的科研成果产品进行分析调查,进行有效的研究,建立科研部门与市场之间的沟通机制,把科研成果成功引入市场。
3.4 科研管理部门要做好科研成果的保密工作,建立相应的保密制度
科研管理部门的要将科研成果进行有效的保密,这样才能使科研成果的转化具有一定的神秘性,防止被其模仿和剽窃。建立有效的保密制度,保护本单位的科研秘密和成果转化秘密。在科研成果研发时如果要与其他单位进行技术上的合作,要事先与单位签订协议,切实维护本单位的利益。因此,对违反规定未能保守秘密的人员要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严重的还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3.5 优化科研管理队伍,建立高水平的管理团队
不管在什么行业,管理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科研领域,有效的管理能促进科研成果的最大效力的转化,不仅能为社会提供服务,还能使科研水平不断提高。
高水平的科研管理队伍要求每一个管理人员必须懂得科学研究,了解科研领域的基本知识及发展动态,新的理论概念和未来市场的前景[5]。另外,管理人员也应该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并且能合理运用到具体的科研管理中去,使科研管理的每一项工作顺利开展。当然科研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也要逐渐提高,每一个科研管理人员要有明确的目标,以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去统筹整个科研管理工作,要善于沟通交流,具有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
科研管理部门要引领科研成果走向市场,因此,科研管理部门的人员要具有一定的宣传公关能力,将科研成果及时推广出去,策划相关的推广活动,促进科研成果的成功转化。
4结语
在我国经济社会寻求科技创新发展的背景下,科研成果的转化在科研经济领域显得尤为重要,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成果转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我国科研成果转化的现状,分析影响科研成果转化的具体因素,探究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成果转化的综合作用,能积极促进我国科研领域的不断发展,为经济创新社会的前进提供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张正辉.浅析科研成果转化中科技管理部门的作用[J].低碳世界,2014,(11):323-324.
[2]张帆.科研成果转化中科技管理部门作用的探析[J].黑龙江科学,2013,(11):214.
[3]赵晶.科技管理部门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综合作用[J].民营科技,2013,(12):95.
一、引言
现代大学之父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年)是德国近代著名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教育家、外交家、比较语言学家和语言哲学家。他提出的“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的原则至今仍被推崇为大学治学的指导思想[1]。洪堡的这一教育思想使现代大学具有了教学与科研的双重职能;又赋予了大学科研的基本特征:与教学相统一,与人才培养相结合。
当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自己的教育目标,现代的教育理念改变着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法。因此,在高校中,科研成果转化对高校的教学、创新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研促进教学,教学需要科研。高校教师参加科研活动可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使科研视野更宽广、科研思维更灵活。通过科研项目的实施,教师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综合实力得到增强;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本学科领域最前沿的知识,介绍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研究的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
二、科研成果转化对高校教学、创新教育的意义
科研成果的转化对高校教学、创新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是提高教学质量、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促进科研服务于教学的需要。
1、提升学校竞争力
课程是教学的科目和进程,是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1]。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的科研成果有效地转化为教学资源,不仅可以丰富课程建设的资源,还可以促进课程的质量和数量的提高。尤其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高校课程资源,是增加选修课、提高课程质量的有效方式。选修课的数量与课程的质量决定了创新人才发展的空间。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资源,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解决现代高校中存在的理论陈旧与知识脱节的问题,还能够解决社会生产中的焦点问题和学生头脑中的热点问题。学生不但学习到了理论知识、技能技巧,还在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到了科学研究方法、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提高,成功的机会就会增大。这样就会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声誉,申请就读这所学校的学生就会增多,而校方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择优录取,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可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可以提高学科与专业的含金量,形成自己的特色,进而提升整个学校的竞争力,使学校在强大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提高教师学术水平
现今的教育理念提倡创新,反对经验,提倡怀疑,反对权威[2]。因此,教师就要在现实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善于学习,不断充电。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资源,要求教师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带入课堂中,并能对不同的知识进行整合,对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及时的修正和补充, 在一定的范围内加以完善,从而逐步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实施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运用全新的教育理念与观点进行教学,把前沿的科研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教学之中。这一过程是一个严密的思维过程,需要一定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因此它有助于培养、提高教师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进行更有效地高水平科研活动。
3、为创新教育开拓新路径
创新教育的过程,是培养人才、提高素质的过程[3]。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于创新教育中,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艰苦奋斗、锲而不舍的人格力量。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引入科研项目,可以充分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从一定意义上看,通过最新科研成果转化而培养出的人才更适合于社会,更容易被社会所接受。因此,高校中将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最终能够实现科研与教育的真正统一。
三、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现状
目前,高校的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高质量的课程资源,甚至在创新教育中发挥其举足轻重的作用,离这一理想要求还有一段距离。首先,一些高校领导对科研成果转化的意识似乎并不强,甚至只是把成果转化理解为转化为技术力量,推广和应用到企业中去,而对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资源考虑较少,更无法通过制度、规范来保障这种科研成果转化的实施。
其次,目前高校教师考核指标体系存在缺陷,加之高校缺乏相关政策的鼓励,导致部分教师不愿意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很多教师、科研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科研成果转化的意义,无法摆正科研服务教学的观念,因而对科研成果向教学领域的转化不抱积极态度。有的教师虽然愿意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可是由于缺乏引导,科研成果转化形式单一,容易造成知识资源的浪费。
四、具体措施
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体现在怎样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引入科研成果,以及如何在这一过程实施中,将大学生的创新教育贯穿其中。
1、教学内容中引入科研成果
课堂教学上,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与学生互动,讲授科技前沿成果和科学研究方法,并及时将课题研究的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课后,教师可以将科研成果,如学术论文,作为参考资料提供给学生阅读思考,充实了课程建设的教学材料。这样不仅课程内容丰富,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教师的科研成果很多是系列性的,具有很强的继承性,其覆盖范围广、综合性强、难度大。如果将这类科研成果直接照搬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会难以接受,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从而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和挫败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在选题上,教师应选一些相对较为独立、内容不太复杂、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又具有一定完整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科研成果,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
在实践教学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与科研课题直接结合,是科研融入教学的很好体现。因为科研课题涉及专业知识领域的新问题,研究性较强,因此,学生在对问题进行研究后,能够对学科知识有整体的认识。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与其他同学,甚至是与研究生互相交流,能够更深刻了解课题相关的系列成果,进一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在设计过程中,不再盲目,还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科研项目应用到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课题内容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具有可行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宽了学生的科研视角,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创新性,还能够给学生科研自信心,为以后的科研创新打下一定基础。
在创新教育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可以吸收对科研课题感兴趣的学生参加进来,使之结合相关科研项目,学习收集、整理研究数据,参加学术讨论,让他们较早掌握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为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夯实基础。教师引导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也有利于拓展本科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教材建设中引入科研成果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支撑,教材是教师专业知识转化的重要体现。高质量的教材直接反映出编著者对专业知识的前瞻性和严谨的科学思维逻辑[4]。因此,高校应鼓励教师精选课程内容、加强实际应用、突出新理论、编写适合高等教育特点的教材。
而科研成果是教师对本专业领域知识的深刻理解,经过教师的整合、精选,可以将最新科研成果引入到教材中。在内容上,充实了教材内涵,有利于教材更好地阐述难以理解的概念和理论,突出重点,体现了专业知识的前沿性,反映了教师的科学思维方法;在质量上,明确了教材的教学目标,强化了对学生学习思维的锻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适用性更强。做到个体教学与科研的真正结合,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
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材,进行教材建设,能够更好地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不仅有益于教学,有利于人才培养,其成果也为日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课程建设中引入科研成果
高校管理者和教师重视科研和教学的关系,还体现在将科研成果引入到课程建设中。只有通过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才能培养出一支既能搞科学研究,又能从事教学的师资队伍。而师资队伍建设又是课程建设的关键。课程质量指标中包括对教师职称、年龄、学位学历、科研成果、与课程相关获奖情况的审核。师资队伍建设中,要求教师爱岗敬业、重视教学、具备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正与科研上形成的学术团队特点相吻合。这支教师队伍专业知识相互融合、补充,梯队层次明确,具有良好的科研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竞争力强。而教师在进行科研活动后,会对专业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建设,能够在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上提供持续、深入的支持。以此打造出来的精品课程,内容丰富、新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更大程度地激发,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了促进,教师和学生均能受益,教学质量能得到提升。由此可见,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到课程建设中,既可以丰富教学,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又锻炼了教师队伍,提升了学校的实力。在教学中促进科研的发展,在科研中解决教学中的专业问题,取得教学与科研的双丰收。
五、构建科研成果向高校教学、创新教育转化的保障机制
政策和运行机制可以激励、保障转化工作的有效进行。首先,要建立有利于科研成果转化的导向政策。改变当前高校科研工作重视理论研究,轻视应用研究;重视立项、报奖,轻视应用、推广;重视论文数量,轻视论文质量的状况[5]。引导科研为教学改革服务,引导教师正确选题,做到科研内容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才能使研究出来的成果顺利引入教学、引入创新教育中。
其次,教师是教育活动中最为活跃和关键的因素,是否能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中,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目前很多高校虽然鼓励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但在教学考核评审和教师的技术职称评定方面却没有明确体现。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打击,甚至有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发生,教学与科研脱节。因此,高校领导应该考虑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带来的实际绩效,将其作为教学考核评审和高校教师评定职称的依据。以此激励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自觉、主动、有意识地将自己在相关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学生也能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科研信息,拓宽知识视野,锻炼创新实践能力。
六、结束语
将科研成果转化到高校教学、创新教育中,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高校教师应积极参与到科研成果转化的研究实施中,实现“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使科研成果的转化和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最终实现教育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王建明等. 从课程建设视角谈科研成果引入教学,江苏高教。2007(3),pp:84-86.
[2]刘建春. 从课程建设视角探讨科研成果引入教学的保障机制,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4),pp:72-73.
[3]胡弼成等. 高校科研成果与课程资源,江苏高教。2006(2),pp:69-7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c)-0145-02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无不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有目共睹,毋庸置疑。现代中国,要发展社会生产力,需要提高科学技术研究水平,就一定要重视科技成果转化。
1 科研成果转化背景分析
1.1 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国外科技发达国家,从事科研的机构,无论是民间机构还是国家研究院所,很多科研项目就是基于应用需求而迅速立项,研究,试制,批量生产,尤其对现代电子技术产品,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特别短,国外这方面,研发阶段周期也有很多相关政策,项目组有长期战略性策划,长线基础准备和短期产品研发合理匹配,一方面有技术人员从事基础研究,进行理论模型研究、材料研究,工程技术研究,技术实现,各个产品设计环节从事研究的人员、资金都匹配到位,这位短线产品设计,迅速投入市场奠定的雄厚的基础,是国内研发机构无法比拟的。
国外发达国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高、很多人的追求层次也高,对探索自然,追求真理,探求科学,有着极高的兴趣和追求,有些机构和个人,把对进行科学研究作为人生的目标,把对人类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作为判定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尺,所以很多年轻人乐此不疲的进行科学研究,并把研究成果积极转化为产品,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他们追求的目标。这种前提下,科学发展,科技发达,技术进步。
国内目前进行科学研究的人员主要是科研院所、大学院校的专职人员、教师,从事的研究工作大部分是国家计划内的项目,科学研究是最为工作来完成,被动性质比例较大,无论是横向基金项目还是纵向合作项目,单纯进行科学研究,探索自然奥秘的因素较少,应用价值受限制。另一方面,对于社会需求的,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急需攻克的技术难关,由于利益驱动、技术壁垒的客观存在,科研人员进行具有应用背景和需求的研究的热情有限。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比例较少。
1.2 民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受办学条件、办学层次、国家和地方政府扶持政策限制,民办大学在初期的教学型运行模式中科研成果在数量和水平上都处于较低水平。仅在近几年来有所改善,一方面随着国家对民办高校的重视程度提高,相关扶持政策的支持力度也有所加大。另一方面,民办高校在探求自身发展过程中,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引进了一定数量的高层次教学、科研双师型人才,使得高校科研工作得以顺利、快速开展。但是目前民办大学科研成果的现状是有论文而实际得到的少;而得到一定程度应用的,又少探理,难以提高应用层次,在应用中,遇到问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导致应用前景不乐观或难以推广。
2 民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症结分析
目前民办大学科研成果转化难、转化少,主要症结在于:
2.1 科研项目来源有限,项目扶持经费少
以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例,截至2014年吉林省民办院校获批的不超过一位数。能获批省科技部项目,对于民办高校更是一个具有较高荣誉的大事。所以尽管各民办高校出台的科研考核办法规定中对于申报成功省级以上的科研项目奖励幅度还是较大的,但是能够审批的数量还是少之又少,可见民办高校申报级别较高科研项目的难度之大。
一方面是目前民办高校能够申报获批的国家级基金类项目少之又少,即便是各种省级的科学研究项目能够申报下来的也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即使申报成功,给予民办高教的项目经费也是极为有限,很少有超过6万经费的,这有限的资金扶持还需要分批划拨。
2.2 科研成果有限,科研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高校建设了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然而这些重点建设的质量工程教学机构,所进行的工作主要还是围绕这课堂教学理论进行,能够通过科学研究形成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却很少。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如果在一定阶段内无法研究出有影响的成果,重点实验室的存在代表不了学校的科研水平,只能成为一个招牌。造成这个结果,一是学校需要引进不仅学历高,更要有较高科研能力的人才,使得重点实验室能够在规定的阶段有相应的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产生,起到重点实验室应有的作用。二是民办高校教师中不乏具有较高科研能力的教师,但是繁重的教学任务,各种流于表面的考核,使得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中。科研水平很难有用武之地,更难说水平提高了。
三是民办高校师资队伍中具有较高科研能力的一部分教师,来自于改制的科研院所、大中型国有企业,虽然进行了十几年的项目研发,试制,生产及安装调试,但是转入教学后,主要精力除了要用于完成教学任务,还要为完成各种考核,把很多精力用于诸如,完成量化指标工作任务。能够用于进行科学研究的精力和时间少之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进行较高层次和水平的科研工作。
2.3 科研建设内涵流于形式,缺乏成果转化的价值
很多民办高校的科研工作普遍存在流于表面光鲜,追逐完成量化指标。热衷于教师的科研论文在全国甚至世界核心刊物上发表,但这样只能是一定程度上反映科研理论水平,并不代表其价值和水平,科研工作真正的价值要看科研成果是否得到转化及转化后的实效,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个问题在企业中毋庸置疑,但是在高校中,追求的目标和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很多高校的科研项目仅仅停留在实验室成果,最多是实验样机阶段,很难达到量化生产阶段,无法产生经济效益,缺乏成果转化的价值。实际上科学技术要服务于社会,变成先进的生产力,即使是理论研究,也要为更深入的研究起到基础铺垫作用。
2.4 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科研人才缺乏热忱
目前民办高校科研工作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对科研成果转化管理机制还处于探索阶段。
尤其是适逢民办高校转型转设,各种量化工作细而繁杂,无论是学校管理高层、科研管理层,还是教学单位,对于科研工作的具体实施、量化,都处在被动地完成工作层次上。年轻教师需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完成教学工作。只有在为职称评定积累材料时才拼命申报科研项目,项目结题成果绝大多数是论文形式。量化层次难以划分。
同时民办高校受办学条件所限制,在科研成果转化管理上很难作出与公立大学相近的奖励奖励机制。
3 结语
[DOI]10.13939/ki.zgsc.2016.31.269
我们处在21世纪这个信息化,并且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竞争异常激烈,如果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适应社会的变迁,就算昔日占领霸主地位的企业也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大学科研成果的转化中,学术期刊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1学术期刊的作用
正如潘志萍在《学术期刊在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方面的作用》中提到的,学术期刊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很好地利用了采集、传输、存储、处理、记载和交流等功能为科技创新服务。学术期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1有利于缓解大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
大学生的生活由很多元素构成,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老师和同学,以及室友等,还包括学校的公共环境卫生以及在校学生的精神文明状况,正是由于这样,一个大学的学习氛围可以对在校大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其中,很多学术期刊正能够起到给大学的精神面貌增添活力的作用。也许很多人觉得,增添活力,丰富精神文化,就是需要多组织一些娱乐项目,比如组织一些体育比赛,或者春秋游,或者进行班级户外拓展等活动,然而,这种看法也许值得商榷。仅仅多举办文化或者体育等娱乐项目,并不能最好地改善校园的文化氛围,缓解学生枯燥单一的生活。试想一下,倘若人们在增加学校的课外活动的同时,也体现出学术期刊在丰富学校精神文明生活中的作用,这样不仅能够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所处校园的学术氛围,也能够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一些先进和热门的科学知识;进一步地接触这些科学知识,可能会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和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这样的话,学生们也许就觉得在大学中的学习并不像之前想象的那么无聊乏味,而变成了自己喜欢和乐意做的事情。
1.2有利于对生产实践进行指导和检验
社会进步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社会意识,这个产物对于社会的实践生活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作用。人类社会在进行经济生产活动时,一些科研人员在做科学研究的过程时,会分析和总结自己在做研究时所运用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从而总结出规律,而更加加深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在现代社会中,首先,对于学术期刊的翻阅,可以让人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世界的各方面的知识,可以有助于实现这些知识在人群中的共享,有助于知识在更大范围的扩展;其次,在这些知识得到不断的传播时,这些知识也就能够更加有效地指导人们的生活,同时,也就能够很有效地对社会经济生产实践进行检验。
1.3有利于合理把握科学发展方向
一般而言,与普通的非学术期刊相比,学术期刊自身除了具备高度的学术性,同时还具备高度的专业性。学术期刊的飞快进步同时也就表明在该领域的科研成果可能被飞快地分享和受到人们的认同。正因为如此,从总体上讲,学术期刊毋庸置疑地能够有利于指引科学进步的方向。科研人员通常会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能够展现自己科研成果的文章,这些文章在某些方面能够反映最新科学进步的潮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术期刊同科学领域的发展达到了互相促进、共同进步的效果。
2制约大学科研成果转化进程的因素
2.1生产模式和科学研究模式之间缺少衔接
总体而言,大学一直秉持以教学为主的原则,首先,由于我国几千年来的教育传统的制约,大学的科研成果在面对这个发展迅速,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时,显然不能满足人们追求越来越高品质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的需求。很多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没有一定的远见,他们忽略了把学术和经济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出现这样的局面。虽然每年大学的科研成果得到鉴定的数量并不少,而且其中也不乏得到一些具有一定含金量的科研成果奖项的,但是在这些科研成果中,真正能够得到转化而投入生产,来满足人们需要的高校科研成果却少之又少。正因为在经济生产模式和科学研究模式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往往在一些大学里面,科研人员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能够得出一些确实具有学术理论价值的科研结果,但是因为这些研究人员平常专注于对科学理论知识的研究,缺少对市场的了解,以及一些新的市场政策和法规的认识,所做的科研课题可能会很难满足人们的需要和市场的要求。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因素的制约,大学里还存在这样的现象:有部分的科研人员过于注重自己发表的科研成果的得奖情况和受到的荣誉程度。正因为受到这种想法的不良影响,他们在确定科研题目时,忽略了对大众以及市场经济的真正需求,这样造成的结果可能就是难以很好地得到预期的回报,自然而然地难以让科研成果实现成功地转化。
2.2缺少科学研究的投入
很显然,大学对科学研究的投入也会制约科研成果的成功转化。大学科研成果要做到成功转化,其中很重要的环节就是把科研时期的成果做二次开发,这样的二次开发的主要内容是要对成果做适应性的适用,以及实验性的生产。这样的二次开发也称为中试阶段,这一阶段既不能定义为科研过程,也不能直接定义为生产过程,正是由于这样,在这个阶段的投入方面,不仅难以得到平常的科研资金,也难以获得生产方面的资金,也就是说,二次开发过程沦为大学中科研以及商业的企业的生产中,这两个群体都没有明显责任和义务负责的区域。另外,在二次开发过程的投资过程中,具有相对较大的投资风险,不仅包括固有的市场上的风险,而且还有科研开发的技术方面的一些风险,以及在资金和运营管理方面的种种风险。正是由于这样,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一些其他的机构等,都不很愿意和有勇气向科研机构投入一定的资金。
3增强学术期刊在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的措施
3.1提高学术期刊的质量
基本上,决定学术期刊能否能够生存的因素就是期刊本身的质量,学术期刊的质量通常在很大程度上受稿源的影响。在合理有效地把控质量方面,首先,需要保证那些对稿件进行审理和监督等过程的公平、公正和公开。为了稿件审核过程能够得到高效的实施,与之有关的部门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一套规章,工作流程中的每一步都要认真落实,认真把控,这样才能使被利用的稿件具备高度的学术性以及专业性。另外,除了对稿件的质量把控之外,还要注意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比如,在对学术期刊进行印刷时,需要使用最新的印刷技术,这样才能比较好地保留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让科研人员觉得自己受到了应有的尊重。
3.2增强科研成果与市场需要之间的联系
想要增强科研成果与市场需要之间的联系,需要创造新的运营模式,这样才能对科技期刊进行集约发展,同时也能改善自身的管理机制,然后完善广告宣传推广方面的工作,从源头利用一些知名的品牌,并对来自不同地方的资源做合理细致的归集和整合,这样就有利于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型的经营与管理模式。
4结语
通过这篇论文的分析与研究,可以看出学术期刊在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要通过完善学术期刊的质量,增强科研成果与市场需要之间的联系以及其他一些措施来增强学术期刊对大学科研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从而促进学术研究成果真正能够满足人们需求。
参考文献:
[1]潘志萍.学术期刊在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方面的作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3).
我国现在实行的是科教兴国,科教强国的战略,因此我国的很多科研院所都在积极的响应国家号召,不断的组织优秀人才进行科研创新和研发。我国科研院所在研发成果上的成绩还是非常可喜的,但是科研成果最终是需要工业转化的,工业转化不仅能够有效的检验科研成果的最终质量,更重要的是能够为经济发展创造价值。但是我国的科研院所在工业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并不是非常的顺利,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和瓶颈。现在困扰我国科研院所进一步研发创新的不是研发经费或者是研发难度,而是研发成果的成功转化率。作为我国科研院所研发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成果转化必须向深层次的领域迈进,大力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成功率。我国的相关部门和单位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科研院所处理上述的问题。我国科研院所必须向产学研结合,多途径创新机制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科研院所科研成果的有效工业转化,突破科研成果的转化瓶颈。
1 我国科研院所在科研成果转化问题上存在的问题和制约瓶颈
关于我国科研院所在科研成果转化问题上存在的瓶颈和制约问题的阐述以及分析,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个方面是在我国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转化中,相关的技术交易以及技术转让市场并没有得到完善。第二个方面是在我国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转化中,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促进科研院所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化。第三个方面是在我国的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转化中,利益分配不均衡是科研成果转化的一个瓶颈问题。下面进行详细的论述以及分析。
(1)在我国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转化中,相关的技术交易以及技术转让市场并没有得到完善,造成信息不对称。现阶段在我国的科研成果市场中,还是缺乏相对统一和开放的科研成果技术交易市场和科研成果转化市场,这样就导致了我国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不能够及时的让相关企业知晓,企业就没有选择以及购买科研成果技术的途径,这种情况说明我国的科研院所和技术需求单位并没有一个非常顺畅的接触和沟通渠道。同时我国的相关企业也不能够将需要的科研技术及时的通过相应渠道反馈给科研院所中。我国现在的科研院所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科研环境,重视理论研究,对于技术应用则没有看重;重视技术研究,对于成果的进一步开发则没有看重。这种研发态度和环境就导致了我国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同外界很少联系或者是不联系,这样就会进一步的导致成果的供应单位和需求单位的不了解和不信任。导致科研成果的理论知识和具体应用脱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工业化转化以及工业应用。
(2)在我国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转化中,没有足够的资金来促进科研院所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在我国科研院所中,科研成果转化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创建科研院所自己的高科技企业,这样能够有效的,及时的将科研成果进行产业化转化,实现成果的商品化。但是我们在这里需要正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科研院所成立高科技企业需要很多的资金,同时也需要科研院所具备进一步经营的能力,特别是需要经营型人才。这一问题是科研院所的难点之一。我国的科研院所技术型人才密集,但经营型人才缺乏,缺乏商业化运作能力;同时大部分科研院所对于高科技企业的资金投入有限,需要高科技企业通过其他渠道进行资金的招募,但是高科技企业的资金投入有高投入以及高风险的特点,因此很多的资金投资者对于高科技企业的投资处于观望的状态,银行也由于高风险等原因不愿意将资金借贷给高科技企业,这样就给高科技企业的运行和发展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扰。我国相关部门规定,高科技企业在创业初期是不具备进入我国证券市场的资格,这样就导致我国的高科技公司不能够通过股票发行或者是债券发行的方式来募集资金。上述的问题也是我国科研成果没有有效转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和瓶颈。我国科研院所成立的高科技公司在成立之初,没有充足的资金进行科研成果转化运作,主要的原因有三个,第一个是高科技企业并没有充足的资本积累;第二个是高科技企业没有畅通的资金筹集渠道;第三个是由于高科技企业的投资项目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因此资金筹集的能力较弱。上述三个原因就导致了高科技企业的运行不畅,没有足够的能力将科研院所研发的科研成果进行有效工业化,商品化转化。是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瓶颈。
(3)在我国的科研院所科研成果转化中,利益分配不均衡是科研成果转化的一个瓶颈问题。在我国的科研院所中,科研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面非常广泛。在研发期间主要有三个因素推动了研发的有效进行。一个因素是充足的科研经费;第二个因素是科学的市场检验;第三个因素是衍生问题的动态处理。上述的三个因素在研发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研发过程中,研发成果的转化离不开上述三个因素的帮助。虽然我国对于科研人员的待遇问题出台了很多的政策。这些政策都旨在鼓励科研人员进行科研成果的转化,但是科研院所的相关领导对于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并没有足够的支持和重视,没有严格的按照我国相关规定来进行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在我国的科研院所中,科研成果主要的成果为职务成果,具体的成果转化利益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难以确定最终的受益主体。在我国现在的科研院所中,科研成果的转化主要功劳在于相关领导的正确领导以及科研单位提供的优质的科研环境,忽视了科研人员在科研过程中的付出和努力。因此在成果转化利益分配过程中,科研人员没有得到相应的待遇,大部分的科研成果转化利益全部给了相关的领导。这样就直接的伤害了科研人员的科研进取心以及主动性,积极性。这样的问题进一步发展就是个别的科研人员同外界人士合作,造成科研院所的技术流失,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分析
(1)我国现阶段科研院所在对待科研成果态度上具有形式化的问题以及表象化的问题。在我国科研院所中,科研项目的立项以及相应的后续程序严格的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在遇到科研难题时,会找相关的科研同行进行咨询,或者是查阅文献以及检索引证。关于科研项目的具体进程只是汇报给相关的管理部门。我国现在的科研立项大多是一些形式化或者表面化的东西,导致科研项目本身就存在着先天不足。很多科研院所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项目获取经费。很多的立项科研成果是通过不计成本的投入在实验室中模拟形成,但是在我国的商业领域需要的是最小的投入最大的回报,因此我国的科研成果很难到达商业上的要求。我国的科研成果在投入生产过程中长时间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这就是科研过程中形式化或者是表象化的危害。
(2)在我国的科研院所进行科研成果研发过程中为了片面的追求洋化的科研成果而忽视了科研成果的本土化。科研院所撰写的博士或硕士科研论文,以及各项科研课题的申报与获批,其中,均有“国际相同研究领域、成果及水平”等模板要求。瞄准国际前沿本身并没有什么瑕疵,但一味最求国际先进,与国内的需求和实际脱节,这种追求洋化的重复投入,从根本上遗失了本土化和适用化的内在需求,也忽略了我国工业化短暂进程的内在特点。
(3)在我国的科研院所中,相应的科研管理机制和体系制约了科研成果研究的正常运转,这样就导致了科研成果的虚拟化问题科研院所的评职机制、教学科研考核机制和名利驱动机制等,导致科研人员注重的目标不是科研成果的应用与转化,而是科技成果本身的研究过程与成果鉴定。简单说,科研证书完全满足了名誉的需求。“用与不用、用好不用好”完全是企业与社会的行为,学术研究呈现了虚拟化和泡沫化的乱象。
3 我国科研院所科研成果在工业转化过程中遇到瓶颈的处理方法
关于我国科研院所科研成果在工业转化过程中遇到瓶颈问题的处理方法的论述以及分析,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个方面是在科研成果工业化转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实行产学研三位一体化方针,同时要创新拓展转化过程中的实施路径。第二个方面是在科研成果工业化转化的过程中,我们正确的使用风险投资相关运营模式,同时还要对风险投资的相关运营模式进行创新。第三个方面是在科研成果工业化转化的过程中,相关院所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研发转化激励体系。下面进行详细的论述以及分析。
(1)在科研成果工业化转化的过程中,我们要实行产学研三位一体化方针,同时要不断拓展转化过程中的实施路径,多模式,多渠道实现成果的市场化。转化技术合作模式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技术合作是一种资源优势互补的合作,高校和企业能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合理分工,这种需求和资源结构的互补性能够产生比单一资源单独使用更大的效率,在合作项目进展的不同阶段资源的配置也更加合理。
(2) 在科研成果工业化转化的过程中,我们正确的使用风险投资相关运营模式,同时还要对风险投资的相关运营模式进行创新 风险投资是科研院所通向资本市场、促进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一条捷径。利用风险投资有助于缩短科研研究到工业生产的周期,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的择优培植机制,为我国科研院所附属科技企业的成熟创造了条件,对我国科研院所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起到催化作用。
(3)在科研成果工业化转化的过程中,相关院所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研发转化激励体系。对于科研人员来讲,科技成果转化成的实际收益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有效的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因此我国的科研院所应该不断的完善和建立科研收益分配制度来鼓励相关的科研人员。在美国,科研成果的转化收益有三分之一是用于奖励科研人员的辛苦努力和付出。这样的结果能够最大限度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有效的处理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让科研人员积极的进行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进程。让科研成果真真正正的转化成为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帮助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刘静,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模式选择[J],当代经济,2013(3):92-93.
[2]左猛杰.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运营模式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2010:28.
[3]朱双庆.技术入股型公司治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46-50.
从温氏集团和华农大产学研合作的规模和层次来看,先后经历了起步、发展和全面发展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
温氏集团与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签订长期技术合作协议书,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取得集团10%的股份,成为当时集团内最大的股东。学校派出5~7人组成的专家组进驻集团,动物科学系主任作为温氏集团董事会成员参与重大事项的决策,专家组成员主要担任技术指导工作,并兼任副总经理、经理、场长、厂长、所长等职。学校则聘任温氏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校外指导老师,形成了“校企一体”、“校企互补”的紧密合作形式。
发展阶段(上世纪90年代末至本世纪“十五”末)
动物科学系与学校其他有关院系通过原始创新和组装集成进行科技创新。为温氏集团提供了包括饲料加工技术、鸡种培育技术、肉鸡饲养技术、动物营养保健技术、疫苗防治技术、禽病处理技术、兽药制造技术、分割鸡生产技术、配套服务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等的适用科技成果,并协助企业建立了温氏食品集团南方家禽育种中心、育种场、家禽研究所、鸡基因库,显著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全面发展阶段(本世纪“十一五”)
2006年华农大与温氏集团开展第三期合作,并签署《华南农业大学与温氏食品集团合作协议》,由以往温氏集团和华农大动物科学学院为主体的合作,提升为与华农大的全面合作。
华农大和温氏集团科技创新的成功实践
华农大与温氏集团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担创新成本和创新风险,缩短创新时间,加强基础研究与科研成果转化,由此提升温氏集团技术创新能力和华农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办学水平,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最终加快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建设“产学研”科技创新平台
自1992年起,温氏集团以技术领域的合作为重点,以吸引华南农业大学教师到公司担任管理要职、建立技术职称评定体系、以华南农业大学作为股东成立股份公司、建立温氏研究院等多种产学研合作形式为依托,先后与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等十几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校企双方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
成立了专门的研发机构。经省科技厅、发改委、经贸委批准成立省级食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经省科技厅批准成立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经省经贸委批准建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经国家人事部博士后工作管理办公室批准成立温氏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设立温氏科研基金。为提升集团公司的科研力量和水平。企业设立温氏科研基金,每年从销售收入中提取O.5%用于资助科技人员的技术创新活动。温氏科研基金由技术发展委员会协调和管理。基金除了资助集团内部科研人员进行研究以外,还公开向社会招标,对生产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或潜在的重大问题进行攻关。
建立通用研究平台。集团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成立了专门的肉鸡、肉猪、种鸡试验场所等科研基地作为各项科研项目的载体。各实验室(饲料质检中心、生物工程中心、疫苗质检中心、生物制品研究室、信息中心)配备了如NIR近红外测定仪、原子吸收仪、液相色谱仪、热能测定仪、PCR仪等大量先进的科学仪器。目前正在筹建的P3试验室,能满足开展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到动物群体水平等各类研究项目的需要。
对优质肉鸡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科技创新
通过校企产学研合作,系统开展特色优质鸡品系和高效配套系的选育、集约化生产条件下饲养技术研究、优质鸡营养参数研究、优质鸡全价配合饲料技术研究、饲料添加剂配方技术研究,选育优质肉鸡品种、攻克关键技术、开发相关产品,并在生产中将这些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科学集成、相互配套,组装成优质鸡产业化关键技术群,研究成果“优质肉鸡产业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建立完整的家禽繁育体系。一方面通过收集丰富的育种素材,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优质肉鸡种质资源库,收集的育种素材包括清远麻鸡等42个品种品系,并对这些育种素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测定了生产性能,为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些丰富的遗传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另一方面已建立和培育了专门化品系30多个;此外,还建立了优质肉鸡的繁育体系。
建立完善的家禽饲料生产体系。对各种优质肉鸡的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合进行系统研究,确定了优质肉鸡的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等营养参数;对各种饲料的营养价值进行了评定;制定了25种饲料的企业标准;全面系统地评估了优质鸡料中的各类添加剂的性价比及合理用量;通过全期饲养试验分类别系统研究了小麦等不同原料在不同生长阶段肉鸡料中的合理用量,在保证肉鸡生产成绩正常的同时有效地降低养殖成本。
建立科学的家禽生物安全系统。学校通过技术支撑,建立了适合一体化养殖企业的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家禽生物安全系统。一是建立四级技术管理体系:第一级为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专家教授为主,其他大学、科研院所顾问为辅;第二级为集团生产部;第三级为二级公司生产技术部;第四级为各分公司肉鸡饲养技术服务部。二是对种鸡场及养户的场址及鸡舍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实行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三是建立抗体监测、评估、交流体系。四是实施科学的免疫程序。
建立科学的家禽食品安全系统。引入IS09001质量管理标准实施质量管理,对传统的“公司+农户”管理模式加以创新,将若干养殖户组建成一个现代养殖户,内部施行全进全出、相互协作、共同劳动,提高生产、流通和加工环节的组织化程度,严格控制畜禽疫病防治环节,杜绝畜禽产品受到致病微生物和药物残留等污染现象的发生。
优质肉猪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科技创新
华农大和温氏集团系统开展种猪育种和品系培育、猪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合技术以及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猪的集约化饲养技术和疾病控制技术等研究,在畜禽生产生物安全系统建设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建立了世界最大的肉猪繁殖体系。通过引进世界肉猪优良品种,开展大规模商业育种,建立了世界最大的肉猪繁殖
体系。育种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建立多个种猪育种中心、2个广东省原种猪场和6个种猪繁殖场,培育了8个高效瘦肉型种猪品系,4个优质种猪品系,其中“华农温氏猪配套系I号”已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猪专业审定委员会审定。
建立了优质的猪系列饲料生产体系。通过研究不同品系猪(种猪和肉猪)、不同阶段猪的营养需要和饲料配合工艺,成功研制出适合“温氏”猪的优质全价配合饲料、“温氏”乳猪料和小猪料,建立了优质的猪系列饲料生产体系,猪营养与饲料技术水平跨入国内先进行业。
建立了种猪、肉猪疾病综合防治技术和饲养管理技术体系。深入研究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种猪、肉猪各种疾病的发病规律和预防治疗方法以及产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疾病综合防治技术。建立了猪重要传染病的快速诊断方法,系统研究了各种疫苗的抗体消长规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华农大和温氏集团科技创新的启示
温氏集团的成功,是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成功范例,也是校企产学研合作的典范。通过分析华农大和温氏集团产学研合作历程和科技创新实践,不难发现合作双方在平台建设创新、合作模式创新、管理技术创新、科研导向创新、合作文化创新和合作领域创新等方面都值得借鉴。平台建设创新
华农大和温氏集团校企产学研合作开展科技创新,既不完全依赖学校科研平台。也不完全由企业自建科研平台。而是既充分利用学校科研平台,也投资自建通用科研平台,同时还联合申请各级政府的科研平台建设资金。既有食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也有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还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多渠道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科研平台。为产业科技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合作模式创新
华农大和温氏集团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是一种股份合作的新型合作方式。华农大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取得集团10%的股份,成为当时最大的股东。派出的专家组长期在温氏开展工作,全面参与家禽育种、饲料营养研究、鸡病疫情监测和疾病防治、经营管理、技术培训等各项工作,并担任企业部门经理、副总经理、公司顾问等职务,此外双方还共同承担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省科技攻关等重大重点项目。
管理技术创新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科学技术。实现企业管理建设创新。企业产品达到国际优秀企业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技术性能指标和质量指标上完全达到一致性,同时使公司管理从粗放式转向集约式,从手工操作转向电脑全方位操作,并不断提高公司规范化、文件化和自动化程度。从而达到管理水平和技术实力的提升,进一步确立现代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
科研导向创新
校企产学研合作一方面始终坚持原始创新,充分发挥好高校基础理论优势,从繁殖体系建设技术到饲料生产技术体系、饲养管理技术再到疾病综合防治技术,有多项原创性基础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则是充分发挥好高校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企业管理资源优势,以解决生产实际困难为导向,不断形成创新产业技术体系。
合作文化创新
21世纪是一个以创造、创新、创业为特征的时代,高等学校肩负着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任。科研成果作为科技创新的产出和结果,既是师资队伍素质的标志,也是体现学校水平的指标。虽然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还远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已经为人们所高度重视。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似乎也远没有受到重视和研究。在人才培养方面,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崭新课题。科研是教学的底蕴,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无疑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我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所在的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也是江苏省重中之重学科,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国防预研等一大批科研项目,因此,产生了众多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其中有相当数量的科研成果可以转化为教学实验内容,这为我们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例如,在现代集成制造与机械制造柔性自动化研究方向上,多年来承担了国家“863计划”CIMS主题、国家科技攻关、国防预研等研究项目,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通过近三年的努力,在教授的带领下,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紧密配合,以取得的科研成果为基础,成功实施了“机电一体化开放实验”、“信息化制造综合实验”、“机械装备控制综合实验”等项目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首先遇到的一个难题是必须引入新的实验设备。而目前在科研中采用的仪器设备既先进又精密,价格也相当昂贵,少则数万元,多则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为了保证一定的受益面,如此高的投入,目前对于教学实验往往是难以达到的。因此,在将科研成果引入实验教学过程中,必须寻求另外的途径来解决这一难题。例如,我们在建设“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中,充分利用科研成果,发挥智力优势,争取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佳的效果。首先,我们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科研过程中设备创新的经验,以投入少量的经费起步,通过自行开发实验设备和软件,完成实验设备的初步建设。然后,将实验成果和实验设备在其他的高校推广和应用,将所得的效益作为进一步的投入,完成高水平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例如,我们基于现代集成与柔性制造技术相关科研成果基础上自行开发的“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系统”,以10万元为启动费用,到目前已经建成了国内一流的拥有20台套设备的机电一体化开放实验室。开发的实验设备的功能已经超过了国际同类实验设备,其价格仅为它的30%,并已经推广到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国计量学院等6家单位应用。同时,由于设备自行开发,为今后实验内容的进一步拓展和改进提供了方便。
一、构建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为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奠定基础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的关键是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只有在创新的模式下才能使实验效果有基本的保证。我国现有的实验教学模式中,验证型多于创新型,模拟型多于实战型,限制型多于自由型,单一型多于综合型。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过程中必须围绕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这一主题,同时要促进目前实验教学模式的转变。我们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开展了一些努力和有益的尝试。这里简要介绍实验教学新模式的设计。
要创建一个全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研究成果其技术和研究方法先进的特点,在实验模式上以综合型取代单一型,以自由型取代限制型,创新型取代验证型,实战型取代模拟型。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次序性和连续性,突出先进技术、科研思维和研究方法的引入,为学生掌握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创造了条件,不但调动了学生参与实验的主观能动性,又达到了科研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的目标。下面以“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开发为例来说明具体的实施过程。
“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是在现代集成和柔性制造技术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综合实验。该实验系统首先强调的是机、电、信息技术一体化,不但将机构学、传感器、驱动器、控制器四个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整合在一起,而且还可以同CAD、CAE、虚拟现实、信息化技术现代高新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实验系统包括机电一体化创意实验设备,设备包括驱动单元、变速机构、滑块机构、丝杠传动机构、传送带、行星减速机构、龙门式机械手、笛卡尔教学机械手、物料自动识别与自动化装配系统一套、自动化立体库实验系统、通用控制单元、网络视频系统、集成控制平台、专门的实验系统网站等。依据该实验系统开设了24小时的“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课程。在实验开始安排4小时的课堂教学,其内容的重点并不是相关知识的传授,而是注重实验技术路线的设计引导和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突出的是实验采用的先进技术和实验方法。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学生首先进行实验技术路线的设计,可根据自己的设计完成机械机构的创意组合,传感器元件、PLC、交直流伺服控制、变频器等控制元件的综合应用。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开展人机控制界面、计算机网络通讯、远程控制等提高实验。整个实验系统设计,在知识的融合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创新意识方面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1.在系统组织上可以将基本的零部件组成不同的模块,模块之间还可以方便组合,灵活方便。同时也可以进行分布式控制,由一台中央控制计算机控制多个单元,形成递阶式控制模式。克服了实验的单一性和验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强调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在实验中可充分体验机械设计、装配,电气设计与接线,控制系统设计与程序编写等实际操作过程。这无疑对提高学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3.系统按照实验教学平台设计,在实验项目组织上可按照实验目的和时间的不同灵活组织,可伸缩性强,适应面广,不但可以应用于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业余科研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还为学生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间。
4.突出了先进技术和研究方法的引入,采用了基于Internet的远程控制和视频监控、无线网络、掌上电脑和基于OPC技术的集成控制等技术。
科研成果转化是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研成果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以及其它提高生产力水平的活动;是高等院校服务社会的主要形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科技持续发展的需要。医药行业的科研成果转化具有高标准、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等特点,一方面企业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另一方面高校大量的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成果数量多、转化效率低、项目推广难”,已成为长期困扰医学院校科研发展的重大难题。
1.医学院校科研成果转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医学院校科研成果转化涉及研究平台、技术水平、管理体制、评价机制、资金投入、市场运行等众多方面,整体转化效率低,其主要问题可概括为四个脱节。
1.1科技研发目标与医药市场的需求相脱节
医学院校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是新产品、新技术的主要研发来源之一,但医药类科技成果要想作为一种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就必须具备应用价值,具有现时可用性。目前,医学院校的科研活动主要瞄准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从立项到结题均由科技主管部门依据专家评审意见确定,对于市场或医药企业的需求考虑不多。由此决定了医学院校的科技研发目标偏重理论性、基础性据统计,高校科研活动注重文献调查,忽视专利和市场调查[1]。使研发出的科研成果无法满足医药企业市场需要,直接导致上、下游衔接困难。
1.2科技评价体系与社会经济的要求相脱节
科技评价体系往往对科技研发目标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目前,我国高校中普遍采用的科技评价体系主要以研究项目的级别、科研经费的数额、的数量与质量、科技成果获奖的等级等为基本指标,成果转化工作在科技评价体系中体现不足甚至完全没有得到体现。使得医学院校在科研活动中存在着“重学术、轻技术,重发现、轻发明,重水平、轻效益”的现象,科技人员进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不高,所从事的研究内容与社会经济的迫切需求不相适应。
1.3科技成果的先进性与成熟性相脱节
医药科技成果转化要求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与效益性、成熟性与实用性,中试阶段作为研发和生产的中间环节,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医学院校的科研经费额度一般仅够维持实验室阶段研究,难以满足中试需求,而中试经费一方面难以纳入科研活动范畴得到科研经费支持,另一方面也难以纳入企业生产活动,从而获得企业的经费支持。其中试资金处于科研经费和企业生产性投入之间的“真空”地带,高校产出的大量科研成果尽管具有较明显的先进性,却难以进入中试阶段的检验,成果成熟性的不足限制了科研成果进入企业和市场的通畅性。
1.4转化应用开发与资本市场的投入相脱节
科技成果进入市场通常需要经历基础研究、转化与应用开发、商业化生产三个主要阶段,发达国家对成果的基础研究、转化与应用开发、商业化生产三者的经费投入之比一般为1:10:100,而我国的比例约为1:0.7:100[1],这使医学院校的许多成果只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转化应用开发与资本市场投入的脱节,难以实现医学院校科技成果与资本市场的“无缝隙”对接。科技成果缺乏“孵化”过程严重制约着医学科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2.医学院校成果转化困难的“瓶颈”
目前医学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模式主要包括: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是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等转让给医药及相关生产企业,或者以技术为生产要素,以股份的形式加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通过企业将科研成果推向市场。上述转化模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难以操作,操作困难的“瓶颈”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企业的合作信心
企业追求的是“短平快”项目,希望科技成果是拿过来就能直接用于批量生产,能在短期内获得利润并收回投资的项目,对投入大、风险大的一些创新成果并不青睐。而医学院校的科技成果往往缺少“孵化”的过程,科技成果是实验室产品,技术转让后企业仍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和时间,来解决技术从实验室转向批量生产所面临的各种中试环节及工艺技术问题。此外,对于医药产品,成果“孵化”可能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周期,这种高额投入、长周期的“孵化”,增大了企业承担成果转化的风险,影响了企业投资的信心。
2.2企业投资的目的性
一些企业把科技成果转化当作圈钱的手段,利用医学院校先进的科技成果,申请国家各类基金,或采用证券行业的理念来运作风险投资,炒作企业概念。这种投资的目的不是为了生产,而是为了投机,其结果只能使许多具有良好产业化潜能的科研成果“胎死腹中”。而研发方为了重新利用该成果,往往只能支付更高的费用进行“赎回”,不仅造成成果转化半途而费,延长了转化时间,更增加了高校与企业间的不信任感。
2.3企业的技术力量与判断能力
我国当前多数医药企业技术研发能力仍较薄弱,由于医药产业具有很强的技术依赖性,受让企业很难单纯依靠自身力量掌握和不断改进引入的科研成果,而当研发方实现成果转化后,技术售后服务的积极性降低,这也将增加企业吸收、转化科技成果的难度和后续发展的不确定性,并进而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减弱。拥有了高技术不等于拥有了高利润,企业必须有能力对行业发展前景和市场预期进行准确判断,才有可能实现与高校的双赢目标。当前,许多企业由于对国内外医学科研发展现状和趋势缺乏了解,片面追求高技术,在对高校科技成果的可行性进行论证时,无法对科技成果的预期收益能力做出准确判断,从而增加了企业的投资风险,影响了投资信心。
2.4院校承受风险的能力
企业通常采用“交钥匙”的合作方式,要求科研方将科技成果直接送到生产线上,并负责全部的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这种方式周期长、限制多,增加了院校作为研发方的风险,使其在与企业合作时顾虑重重。而在具体转化合同的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繁杂的法律纠纷和许多无法预见的预算外开支,也使得合同履行步履维艰。
3.医科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3.1坚持“顶天立地”的科研方向,提升科技成果的实用性和效益性
科研工作应该坚持“顶天立地”的方向。所谓“顶天”,就是要高度重视现代科学和技术前沿的研究,围绕国家战略需求,不断创造高水平成果;所谓“立地”,就是要高度重视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战场,切实解决发展实践中存在的大量科技问题。医药产业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医学院校产出的科研成果既应瞄准前沿,不断提升整体研究水平,更应立足实用,切实解决实际问题。高校科研人员也应摆正位置,更新观念,从过去的以个人兴趣为导向转变为以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为导向,面向企业、面向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增强科技成果的经济价值与实用价值,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3.2完善应用研究的评估体系,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质量和动力保障
现有的科技成果评估体系,主要采用同行专家评议的办法,重视科技论文的发表,重视成果被国际国内同行的认可程度,更适合于基础研究,而对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成果,还不能充分体现其实用特性。因此,必须不断完善科研成果的评价机制和评估体系,重视成果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以成果转化程度和产业化程度作为主要依据和衡量标准。同时,通过政策转变,引导科研人员改变固有观念,提倡科研为社会服务,鼓励高校研究人员积极参与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提高成果转化的效率,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质量保障和不竭动力。
3.3建立多元化和社会化的风险投资体系,提高科研成果的成熟性
医学院校在科技开发工作中,对具有创新性思路和良好应用前景的项目,应采用委托研究、合作研究等多种方式,积极促进院校与企业的结合,研发目标与市场的结合,资本市场与成果技术的结合。通过建立多元化和社会化的风险投资体系,争取资本市场与技术市场的早期对接,加强“孵化器”建设,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性,促进其产业化。资本的早期介入可以促使企业加强对院校科技成果的市场调研与论证,准确判断成果的市场潜力;资本的早期介入还可以弥补院校研发经费的不足,缩短科技成果的成熟期,有利于加速成果早日走向市场、产生效益;资本的早期介入也有利于生产企业获得较高的转化收益,本着“谁投资谁受益”以及“高风险高回报”的原则,均衡技术、资本、市场三方的利益与风险。多元化和社会化风险投资体系的建立,可以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中介机构和投融资机构的自身优势,实现资源和利益共享,解决信息资源条块分割,提高科技成果的成熟性,降低成果转化风险,是解决医学成果转化“瓶颈”问题的关键。
3.4建立“学研产”相结合的校企联合机制,提高院校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
西方许多发达国家,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普遍高达40%~50%以上,对其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创了“技术许可办公室(OTL)”模式,科研人员定期与企业代表交流,了解其需求。在成果转化过程中,企业还邀请科研人员担当顾问,及时对技术进行改进。正是这种有效的对接、转化机制,使斯坦福大学近30年来的知识产权收益高达5亿美元[3]。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先后与企业合作,建立了众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等,不仅充分发挥了院校在技术和人才资源方面的优势,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培养了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也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与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研发与商业化生产的衔接,为科技成果转化创造了有力条件[3]。这种“学研产”相结合的校企联合机制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赋予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科学内涵。
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20%,产业化不到5%,而发达国家技术转移高达40%~50%,其原因与科技成果评价“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应用”,政策环境不完善,转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和缺乏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密切相关[4]。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依然存在体制不完善,合作模式不合理和缺乏人才培养等问题。我们认为医学院校,首先应逐步形成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将科技成果转化业绩作为评价开发类科技人员的重要内容,保证从事技术开发与从事基础研究的研究人员具有同等学术待遇;其次是加强财政金融对产学研合作的支持,健全风险投资体制,完善产学研合作项目的税收优惠和贴息贷款政策;医学院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必须在改革创新的基础上,研发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成果,走出困境,推向市场,从而提升医学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最终实现成果有效转化,获得最大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谢克昌.提高高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的建设与思考.中国科技产业,2005,5:46-47
[2]麦均洪.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5,7(5):73-77
[3]任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在何方.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05-27
[4]刘京丽.关于高校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的几点思考.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3):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