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创业板风险评估大全11篇

时间:2023-06-27 15:53:2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创业板风险评估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创业板风险评估

篇(1)

一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009年3月31日凌晨1点45分,中国证监会在其官方网站《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宣告酝酿近10年之久的中国创业板股票市场呱呱落地。2009年10月23日,中国创业板在深交所举行开板启动仪式。数据显示,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平均市盈率为56.7倍,而市盈率最高的宝德股份达到81.67倍,远高于全部A股市盈率以及中小板的市盈率。创业板市场的成功试水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方便的融资途径的同时也使得这些上市公司在以防范风险,有效监管为目的的内部控制中存在问题得以发现。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方面:

1 内部环境较为松散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任何一个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都必须存在于一定的内部环境中,这一环境反应了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态度。由于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多从事于高科技业务,虽然有较高的成长性,但是成立时间短,公司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的态度有不同程度的偏差,往往出现对内部环境建设不够的情况。这一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创业板上市公司刚刚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统一,决策和经营管理的主观随意性较大。加之管理层对逃税这个违法行为抱有侥幸心理,于是默认了公司内部环境的缺失。

2 风险评估意识薄弱

随着中国创业板市场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这些在创业板上市的中小企业在提高自身行业竞争力的同时也面临着外部投资环境变化的生产风险,诸如市场风险、信贷风险、营运风险、声誉风险等以及随着交易类型和工具的变化所面临的兼并收购、破产重组、电子商务等。这些都是创业板上市公司管理层之前所没有遇到的问题,创业板上市为公司获得了很好的融资机会使得公司降低了自身的技术风险,与此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公司整体投资决策的风险。其中原因要归结于大多创业板上市公司没有建立完备的风险评估体制,董事会下设的风险评估委员会形同虚设,使得管理层在缺少可行性论证的前提下盲目投资,使得股东利益遭受损失。

3 信息沟通存在障碍

2001年安然事件的发生,让“能源巨人”的金色形象轰然倒塌,也使美国国会于2002年正式通过了《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对上市公司提出披露内部信息的强制要求。关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一直以来都是投资者多关注的信息,而内部信息的有效沟通也可以为公司和股东合理的规避风险。对于绝大多数我国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而言,对于内部信息的披露往往只是简单的一句“本公司已经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而没有对内部控制的具体制度,成果及不足做以详细阐述。由此可见,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通常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对公司治理层造成应有的压力。由此造成的信息不能有效沟通会加大投资者与公司内部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进而导致其投资决策的失败。

4 控制制度不健全

我国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内部控制的制定和执行应该由谁负责,目前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主要由监事会负责,只有不到10%的公司的董事会参与内部控制的制定和执行。而监事会并不是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他们发表意见仅仅是对董事会和经理是否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一种监督。建立并维持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是董事会和治理当局的责任。创业板上市公司这种责仟的剥离势必会导致内部监督体制存在漏洞。

5 内部监督运转不力

所谓内部监督,是指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在我国,大多数创业板公司的内部审计机制是由国家强制建立的。这些机制往往没有切实有力的得以执行,主要表现在,首先,创业板公司由于公司规模等方面原因大多聘请内部财务人员兼仟,这些人员大多缺乏必要的审计知识,特别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投融资业务不断复杂,他们往往难以应付导致漏洞,同时,聘请相关财务人员兼任内部审计,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审计的客观独立性原则,有自我复核的嫌疑。其次,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还是停留在差错防弊的阶段,大多是在出现问题时才进行必要监督,没有做到事前的审查和事中的控制。再次,这些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实质上与管理层及其相关机构平行,因此造成了其独立性较差、权威性较差,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管理层。健全,得力的内部审计机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公司得以正常,高效运转的有力保障。

二、加强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措施

1 管理层提高风险意识

篇(2)

一、引言

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约中的义务从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也就是说交易对手发生违约。信用风险过度膨胀不仅会损害企业的利益,还会传播风险,导致金融机构产生大量坏账损失,影响国家整个体经济运行。所以有效测度企业的信用风险对企业和金融机构和国家都很重要。传统信用风险评估主要采用专家制度,依据品格(Character)、资本(Capital)、偿付能力(Capacity)、抵押品(Collateral)、经济周期(Cycle Condition)等5C因素对企业进行信用等级判断,但是这种方法主要依靠专家的经验判断,主观不确定性太强。为了使论证结论更具客观性,本文拟利用z-score模型来测度10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水平。

二、z-score模型简介

爱德华对美国破产和非破产生产企业进行观察,采用了22个财务比率经过数理统计筛选建立的变量模型。其针对公开上市交易的制造业公司的破产指数模型为:Z = 0.012X1 + 0.014X2 + 0.033X3 + 0.006X4 + 0.999X5。

三、样本的选取

本文以创业板市场10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数据来源于证券之星、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以及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随着企业业绩从优到差,信用风险基本上是由小到大的,根据上文公式,Z记分值同企业业绩呈正相关,所以Z值越大,表示企业信用风险越小。结合判Z值断准则表,业绩优秀和业绩良好的公司,风险应该较小,其z记分值应大于2.99;而业绩较差公司,风险很大,其z记分值应该小于1.8。样本公司及其z值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2012年处于安全区的企业有5家,2013年有6家,2012年处于灰色地带的企业有5家,2013年有4家,信用风险最高的是上海佳豪,最低的是机器人。纵向分析来看,十家科技创新型企业的Z记分值是不断提高的,说明公司的信用风险水平是在降低的。

四、总结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活力之源,创业板高科技企业代表社会的创业创新方向。但近年随着外部市场及金融环境趋紧,创业板高科技企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提别是信用风险挑战,信用风险的成因复杂,具有可传染性,一旦爆发影响深远,所以科学合理的识别、评估创业板高科技企业的信用风险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篇(3)

一、引言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于2010年1月1日在我国上市公司执行,内部控制自我认定报告和审计师评价意见报告将进入强制披露阶段,为实证研究提供了样本数据,本文用内部控制自我认定报告做样本数据来研究内部控制披露质量与成本的关系。创业板市场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投资者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加上信息不对称,使得投资者无法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创业板市场设立目的在于促进自主创新企业及成长型创业企业的发展,然而,创业板证券市场上市条件相对宽松,上市公司质量更难以保证,而且上市公司自身的风险也相对较大,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治理风险也不容小觑,我国创业板市场已经明确提出监管必须以信息披露为本,这就决定了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在创业板运行机制中的重要地位,也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所以投资者应充分了解创业板市场的投资风险及本公司所披露的风险因素,审慎作出投资。而决定实施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保护投资者利益。那么内部控制相关制度的实施是否能起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作用呢?美国萨班斯法案(SOX)颁布后,针对美国资本市场的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结论。例如Engel等(2006)、Zhang(2007)认为,SOX法案增加了企业成本与负担,由于这些成本最终将由投资者承担,这意味着SOX法案关于内部控制的条款可能会损害投资者利益,而另一些研究(Ashbaugh-Skaife等,2008;Doyle等,2007)却发现,内部控制的完善可以提高财务报告可靠性,从而可以起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作用。最近,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律、法规,以推动企业实施与完善内部控制,目的同样是降低成本,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但与美国等成熟资本市场的研究不同,特别在创业板市场,我国较少有实证研究从成本的视角分析内部控制问题。基于这种背景,本文利用2009年至2010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相关财务数据,实证研究内部控制对成本的影响。本文认为,分析我国资本市场内部控制问题,还应充分考察我国资本市场具体的外部制度环境。然而,相关文献却未能理清作为处于成长期的创业板公司来说,一种重要的内部管理机制的内部控制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从市场角度看,保护投资者利益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只有保护好其利益才能体现市场的完善发展。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近年来,国内外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等方面。Doyle等(2007)认为那些规模小、成立时间短、盈利能力较弱、业务复杂、成长速度快或者正在重组的公司更有可能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大多数学者认为投资者利益受到侵占有两个主要原因:即Jensen和Mecking(1976)提出的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第一类问题;以及La Porta等(1998、2000)提出的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第二类问题,根据Jensen和Mecking(1976)、La Porta等(1998、2000)的研究可以得出,尽管侵占股东或投资者利益的实施主体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可能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实质都是掌握公司剩余控制权的利益主体以行使剩余控制权的方式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吕长江、肖成民,2008),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保护投资者利益、降低成本就是通过一系列公司外部与内部的制度安排来限制经理人和大股东对剩余控制权的滥用。根据现代公司财务理论,信息不对称和激励不足是冲突的根源。为了对人实施必要的监督和激励、有效协同委托双方的利益,一条重要途径是借助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例如,通过大股东治理 (Jensen and Meckling,1976;Shleifer and Vishny,1986)、董事会治理(Jensen,1993;Cadbury,1992)或者管理层激励(Murphy, 1986;Jensen andMurphy,1990)等手段。财务会计信息作为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在抑制经理人和大股东对剩余控制权的滥用、抑制成本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信息不对称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潜在的损失,要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就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信息问题和问题(Healy和Palepu,2001),财务会计信息通过向投资者和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反映大股东和经理人对企业的经营运作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问题和问题。然而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通过两种直接方式提高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减少经理人或职员随机错报的可部控制能性和减少经理人机会主义会计选择的可能性(魏明海等,2007),故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起到提高盈余质量的作用(Ashbaugh-Skaife等,2008;Doyle等,2007),作为确保财务报告可靠性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这是因为内部控制制度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基本措施(杨雄胜,2005),通过确保财务报告可靠性,内部控制可以减少经理人机会主义会计选择的可能性,就限制了经理人或大股东披露虚假信息、操纵会计信息的行为,约束、限制了经理人或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由此,得出假设:

假设1: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有助于降低成本

负债的增加提高了企业破产和管理者丧失工作的可能性(Safieddine 等,1999),风险的增加会促使管理者减少额外补贴的消费、增进经营效率(Berger 等,1997)。因此,资本结构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负债比率越高,成本越小。债务合约将迫使经理遵守承诺未来支付现金流量,从而通过减少经理可以随心所欲的现金流量数目,减少成本(Jensen,1986)。由此假设:

假设2:在财务杠杆较低水平时,资产负债率越高,成本越小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对象是创业板上市公司,研究区间为2009年至2010年。数据包括关于内部控制评价数据来源于创业板上市公司年报“公司治理”或“重要事项”,或者单独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中披露的信息,该评价指标有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检查,以及会计师事务所是否出具评价报告、独立董事和监事会是否发表意见等七项,通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2009年至2010年年报的查询,一旦上市公司建立或从事了与某一指标相关的制度或行为,即赋予1分,最后对分值进行加总,即可得该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本文删除了主要变量缺失或者已经退市的公司,得到创业板市场2009年54家上市公司、2010年184家上市公司,共计238家公司为研究样本。数据来自于深交所公开资讯。

(三)变量定义和模型建立 本文设计了如下变量:(1)被解释变量。AC为被解释变量,表示成本,包括两个指标,即反映第一类成本的AC1和反映第二类成本的Tunnel。AC1表示管理费用率,反映股东与经理人员之间的成本,Ang等(2000)认为,可以采用资产周转率、管理费用率、营业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等来反映经理人与股东的成本,但我国的营业费用和资产周转率均不能有效反映高管的经营效率。而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企业高管人员的在职消费一般都应当记入管理费用(陈冬华等,2005)。基于以上分析,采用管理费用率衡量经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衡量股东和经理人员间的利益不一致和由此产生的成本,应当是恰当的。Tunnel是其他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反映第二类问题的变量。考虑到在我国存在较为普遍的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现象,大股东隧道行为的一种重要表现在于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李增泉等,2005),本文以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作为衡量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所引发的第二类成本。姜国华和岳衡(2005)发现,大股东占款是其他应收款的主要组成部分,故以其他应收款作为衡量大股东占款的指标,反映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第二类成本问题。(2)解释变量。IC为解释变量,它包括IC1和IC2两个指标。IC1为0或1变量,公司披露了审计鉴证意见取1,否则取0。而IC2是内部控制评价指标,IC2指标越大,反映了公司较为充分地披露了有关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信息,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原因是:由于我国针对内部控制的制度尚不完善,有关制度也并未明确规定上市公司不披露或少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所需要承担的责任。而创业板上市条件相对宽松,内部控制风险比较大。当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较高时,上市公司自然愿意披露更多更充分的内部控制信息,以向市场传递利好信息;反之,则会考虑到披露虚假信息、谎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会承担一定的风险,选择不披露或少披露应当是上市公司的最优选择;从审计鉴证报告来看,已有研究(林斌、饶静,2009)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的公司,越有可能披露审计鉴证报告;如果公司内部人具有很强的动机侵占投资者利益,一个不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将有助于内部人隐瞒其利益侵占行为,公司内部人也有动机不披露关于内部控制的信息。(3)控制变量。本文根据以下原则选择控制变量:如果某些变量可能会对投资者保护产生影响,且这些变量也会影响公司内部控制,即将这些变量作为控制变量;如果一些变量可能会对投资者保护产生影响,但这些变量不会影响公司内部控制,则不作为控制变量。此时,将这些变量作为模型残差,不会影响模型中参数估计的无偏性(或不一致性)。Doyle等(2007)研究发现,公司规模、财务状况、盈余管理、业务的复杂程度、成长性等因素对公司内部控制产生了显著的影响;Krishnan(2005)、张国清(2008)则发现,审计委员会效率、治理因素也是影响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选择Size(反映公司规模)、Lever(反映财务状况)、Delist和Delight(反映财务状况和盈余管理)、Grow(反映成长性和业务的复杂程度),以及产权性质、中心化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平方和第二到第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四者综合反映公司治理)作为控制变量。考虑到创业板上市条件需要连续两年盈利和创业板在证交所建立不到两年等这些因素,就舍弃了公司亏损Loss这一变量。在统计中发现样本公司均有审计委员会,基于多重共线性删除该因素,那么模型中常数的符号就基本上等同于反映了审计委员会因素的影响。在加入年度因素后模型显著性明显增强,因此本文控制了年度因素Year。

本文通过构建以下模型,来检验假设,如果β1显著为负,则假设1通过。如果β8显著为负,则假设2通过。模型中有关变量定义见(表1)。

AC=β0+β1IC+β2NO1+β3NO1S+β4NO2+β5Delist+β6Delight

+β7 Grow+β8Lever+β9Size+β10 State +β11Year+ε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回归模型中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见(表2)。结果发现,我国创业板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可知,样本公司的平均管理费用率为0.0245,最大值高达0.413;其他应收款占总资产比重的均值为0.1.96,最小值仅为0,对比Ang等(2000)的研究可知,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较高的成本和较低的效率。IC1均值为0.3992,这反映了仅有不到2/5的上市公司披露了审计鉴证意见; IC2的均值为6.1681,统计中可知在2010年4月颁布《深圳证券交易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后,创业板公司对内部控制披露的项目有所增多,但各公司间差异较大(体现在标准差较大)。平均而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不高(均值为34.71%),说明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没有完全掌握在第一大股东的手中。从整体上看,创业板公司财务风险偏小(资产负债率均值为18.53%),且公司间债务融资差异较小。但最大值接近1说明有创业板上市公司近乎为全债公司。在统计分析中,发现样本公司无一例外都设置了审计委员会。审计鉴证报告大部分样本公司两年共披露一次,凡是披露审计鉴证意见的公司,其审计鉴证均认可了董事会的自我评价报告。

(二)回归分析 不同解释变量之间的Pearson 相关系数( 由于篇幅关系,相关系数表略) 均通过0.01 显著性水平的双侧检验。不同解释变量间相关性较低,简单相关系数均小于0.575,避免了后面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时,由多重共线现象所引起的偏差。(表3)给出了模型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虽然反映内部控制质量的两个指标IC1和IC2的回归系数基本上显著为负,但仅在被解释变量为AC1的IC1回归系数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水平,其余回归分析中,反映内部控制质量的两个指标IC1和IC2回归系数均为不显著的负相关。其中,对于被解释变量为AC1的回归,IC1符号与预期相反。这说明可能由于截面数据较易产生异方差性导致模型可能存在严重的异方差,经过White检验后,发现拒绝原假设,的确存在异方差。本文将对数据进行异方差性的修正。从(表4)看,经过异方差性的修正(运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消除了异方差性后,参数的t检验均十分显著。该模型的四个方程的可决系数都在0.9993以上,都有非常好的拟合度,说明该模型能较好描述成本。内部控制质量越高,越能降低第一类成本。这表现为在被解释变量为AC1的回归中,反映内部控制质量的指标IC1和IC2 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负,并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检测。 在Tunnel的回归中,IC1回归系数很小,说明与成本成微弱不显著的正关系。假设1基本上得到验证。如假设1并没有得到验证,这是由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大多数为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且上市公司多为“多股同大”,增加了成本。综上说明作为确保财务报告可靠性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内部控制制度从理论上看,无论是经理人侵占股东利益行为,还是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行为,都不可能明目张胆地进行。经理人或大股东为了给其利益侵占行为披上合法的“外衣”,通常需要隐瞒一些信息、或披露虚假信息,或者为其利益侵占行为提供“合理的”解释。否则一方面中小股东必然会采用“以脚投票”的方式表示对上市公司的不满,另一方面监管层也会对上市公司进行相应的处罚。而公司内部控制制度通过确保财务报告可靠性,限制了经理人或大股东披露虚假信息、操纵会计信息的行为,也就约束、限制了经理人或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降低了成本。信息的不断披露有助于降低未来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程度,可以不断地完善公司治理。财务杠杆Lever分别与Tunnel、AC1两类成本成显著负相关,体现在其模型回归系数均为负值,并且均通过0.01的显著性检测,这说明当创业板公司现阶段的财务杠杆普遍偏小,在公司不断壮大时,内部控制复杂后造成一系列公司治理问题,亟需现在加强对创业板公司内部控制管理,这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需要发挥其财务杠杆的治理作用。因此,假设2得到验证。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采用系统的方法研究了公司两类成本和内部控制及治理机制的关系,利用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2009年和2010年相关数据,研究发现,创业板市场上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抑制大股东资金占用、降低经理人与股东之间的成本。随着《基本规范》于2010年1月1日在我国上市公司执行,一些相关制度的实施起到了积极作用,实施内部控制达到了降低成本,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目的。因此,应继续要求创业板上市公司披露更多部控制信息,以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本文研究还发现,成本在创业板市场上存在与公司财务杠杆成显著的负相关,说明在创业板公司财务杠杆较小的情况下,负债越多带来的财务风险越大,所存在的两类成本会明显减少。分析我国创业板市场内部控制和问题,应充分考虑,我国具体的审计环境以及我国成长性企业具有的特点来具体分析。

(二)建议 针对实证研究结果,本文对于我国创业板公司降低成本,完善内部控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统一规范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由于深交所的《内控指引》与财政部等五部委出台的《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建议监管机构依据我国财政部等5部委联合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规定,统一创业板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内容和格式。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监管力度。《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出台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供了详细的框架,有利于完善创业板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但本文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创业板公司的内部控制整体水平还较低,应为进一步促进创业板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做好准备,提高风险评估水平。而且还发现,创业板公司在风险评估要素方面的整体水平最为薄弱。现代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的风险意识,强化风险评估水平不仅是增强企业经营能力的必要手段,更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建议上市公司重视风险评估,不断提升风险评估的水平。充分信息披露为核心,强化市场约束来增加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对于创业板公司尤其是财务披露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强监管,此外,要引进“优胜劣汰”的机制,制定更为严格的退市制度,将一些确实具备高成长性、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推上创业板,真正实现创业板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内部控制监督。创业板企业应该明确划分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职责与关系,确保监事会的知情权,完善监事会制度,发挥监事会的作用。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应具备较高的透明度:透明性就表现为一个及时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确保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和真实性。综上所述,我国创业板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和制度仍然不完善,执行力度较弱,存在较为严重的失效问题。为了使创业板公司更好的地发展,因此,需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的环境建设、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完善控制活动和信息沟通、加大监控力度,是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在以后的内部控制建设中应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白华、高立:《内部控制缺陷实证研究的最新进展:一个文献综述》,《财会通讯(综合)》2011年第5 期。

[2]伊志宏、姜付秀、秦义虎:《产品市场竞争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质量》,《管理世界》2010第1期。

[3]杨玉凤、王火欣、曹琼:《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成本相关性研究》,《审计研究》2010第1期。

[4]陈冬华、梁上坤:《在职消费、股权制衡及其经济后果》,《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5]杨德明、林斌、王彦超:《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成本》,《 财经研究》2009年第12期。

[6]林斌、饶静:《 上市公司为什么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会计研究》2009年第2期。

[7]姜付秀、黄磊、张敏:《产品市场竞争、公司治理与成本》,《世界经济》2009年第10期。

[8]杨德明、春丽、王兵:《内部控制、审计鉴证与审计意见》,《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158期。

[9]蔡吉甫、谢盛纹:《控制权性质、成本与公司治理机制效率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2007年第5 期。

[10]高雷、李芬香、张杰:《公司治理与成本―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7年第4期。

[11]高雷、宋顺林:《治理环境、治理结构与成本――来自国有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经济评论》2007 年第3期。

[12]蔡吉甫、谢盛纹:《控制权性质、成本与公司治理机制效率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2007年第5 期。

[13]姜国华、岳衡:《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与上市公司股票回报率关系的研究》,《管理世界》2005年第9期。

[14]韩亮亮、宋力:《大股东持股比例对成本的影响》,《 南开管理评论》2005年第1期。

[15]吕长江、张艳秋:《成本的计量及其与现金股利的关系》,《理财者》2002 年第4期。

[16]Flannery M. J.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nd risky debt. Journal of Finance,1986.

[17]Ashbaugh-Skaife H,Collins D,Kinney Wet al.. The effect of SOX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and their remediation on accrual quality.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8.

[18]Doyle J,Ge W,McVay S.. Accruals quality and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 The Accounting Review,2007.

[19]Engel E,Hayes R M and Wang X. The Sarbanes-Oxley Act and firms’going-private decision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7.

篇(4)

一、 企业融资模式下的风险控制

1.1企业的融资模式

企业的融资活动是企业更好的发展的必要环节,企业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发展趋势、未来的市场定位等通过银行金融体系、证券、基金等进行的资金的筹集的活动。通过融资能帮助企业得到更多的市场机会和现金流量。是企业的融资配置的一个动态的过程。

1.2主要的融资模式及特点

1、 风险比较大。企业的融资根据自身情况和规模的不一样对外界的抵抗能力不同,企业本身的资金流量小,对外界的金融冲击力的抵抗力较小。在经济出现波动的情况下很难通过其他的途径来规避各种的风险,所以存在风险大的问题。

2、融资障碍多。复杂的融资渠道似的企业在寻则融资的途径时面临各种的阻碍,企业的规模决定着他们在抵押贷款能得到的资金的分量。融资的途径的选择、企业自身的问题、外界的压力、市场的波动情况都是企业面临的障碍。严重的影响着企业在融资方面的顺利的进行。

3、 政策的影响。大部分的企业都是通过各种的金融渠道融到资金的,贷款、发行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政策随时都在处于变换之中。而企业本身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无法阻挡金融政策方面带来的影响的。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扶持力度和政策都会对企业的融资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1.3企业融资模式的现状分析

据有关的数据显示企业中的65.7%融资是依靠各种的金融机构进行贷款的,而33.3%的是企业权益性融资。债券类融资占1.8%。而我国银行机构的简介融资的整体规模好似非常大的。这就显示了我国国民参与投资的比重在不断的上升。资金的分配逐渐的像企业和个人加强。整体上的企业融资状态受到很多的条件和政策的影响出现了各种的问题。整体的发展和状况不是太好。

设立创业板的计划早在2001年就已提出,2008年中国证监会《创业板上市发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上市企业资格标准规定:企业只要最近一年盈利即可申请上市,没有具体的数量考核,净资产的规定也由2000万元下降为1500万元,但要求企业必须是具有成长性的企业,具备科技部认定的创新型企业资格,考核指标是企业每年的销售收入增长。可见,创业板能够让更多拥有持续研发潜质,却不能立刻从盈利能力上显现出来的创新型企业摆脱苛刻繁杂的上市标准到创业板上市,满足融资需求。这体现出创业板更重视企业成长性和未来发展的特征,也符合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需要。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创业板的开设目前处于搁置状态。

2004年推出的中小企业板块在一定程度上是为设立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板积累经验,中小板上市资格如下: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大于3000万元: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收入累计大于3亿元,或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现金流量净额累计大于5000万元;发行前总股本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根据深交所数据:截至2008年11月14日,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己有上市公司182家,IPO总发行规模达63亿股,融资总额为560亿元,平均每家公司融资3亿元,而融资额最高的公司达到了41.4亿元,最低的将近1亿元。 由此可见,中小板的上市门槛对于广大中小企业过高,创业板又迟迟无法推出,可以说,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基本上被排斥在股权上市融资这道门槛之外。

1.4融资模式中的风险控制对企业的影响

融资规模中的风险控制能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的资金和债务的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但是对于风险控制的作用来看能更好的调节各种的资源的分配。建立强硬的控制体系,对于企业来说解决了资金流量和债务之间的平衡的关系、。而针对不用的融资模式的风险控制能正对不同的模式的特点和融资的规模和情况进行合理的分配企业的融资比例。让企业的融资不至于出现突然中断的情况。

二、 影响企业融资风险控制的因素

2.1宏观因素

影响企业融资风险控制的宏观因素很多,例如政府的经济金融政策和宏观调控的措施、金融融资风险评估系统、企业的融资规模和比例等。政府的经济宏观调控措施直接的影响着贷款和各种的债券、基金的价格的波动,对企业的融资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风险评估系统的建设目的是控制融资中的风险,让企业能更好的掌握住自己的融资的风险的大小。从而决定是否更好的给进自己的融资的比例和结构。充分调动企业的各种的资源进行安排配置。而其他的因素或多或少都对融资风险控制产生了影响。风险控制的制约因素是风险评估模型中的利率和资金流量的掌控。

2.2微观因素

企业的融资风险控制微观影响因素主要有企业的资金流量、规模、未来的发展、市场的规模、产品的竞争力、企业中的竞争、金融体系的波动。微观的影响因素更多的是对融资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些的一怒视一般是用过其他的方面的表现来进行反应的,而不是直接的可以了解的。在评估的模型分析中也是很难加入评估的。所以想要控制微观的融资风险控制影响因素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

三、 改善不同融资模式下的风险控制策略

3.1加强金融体系的改革

金融体系的担保是保证企业进行融资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国目前的金融担保体系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信用融资额度的增加相应的应该增加在担保方面的建设。而我国各信用担保机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预算编列的资金,并应逐年增加,这将最大限度地保证信用担保机构有充足和稳定的担保资金。担保机构负责对企业的规模、资金状况、还债能力、未来的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和统计,最后决定给企业的融资金额。其别企业进行贷款主要考虑的是企业的市场能力,例如收益、产品的竞争力、发展潜力等。各种的扶持政策可以帮助这些企业进行发展。

3.2改善企业的整体的融资环境

融资环境的建设是影响企业融资的重要的因素。近几年来,发达国家的银行创了多种信贷评估技术、多种金融服务产品以及多种信贷风险控制技术等,既比较有效地缓解了中小企业的“信贷缺口”,同时也在相当程度内保障了银行资金的安全。因此,在应对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导致的融资困难问题时,银行方面在保持贷款安全的前提下向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同时也需要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推出适应不同企业需求的融资工具,畅通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一是增强对中小企业业主的信用评级;二是开办保本理财业务;三是对一些中小企业试行商业性的信用风险;四是对中小企业的设备投资开办租赁融资业务。(作者单位: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唐湘娟.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根源探析.经营管理者.2010(07):23-27

[2]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2009(01):10-18.

[3]张延芳.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管理浅析.河北金融.2011(10):21-24

[4]彭芳春.徐勇.论金融危机与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冲与应对.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07):15-18.

篇(5)

(一)大势所趋:我国券商应积极参与风险投资业务

1.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证券公司,应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中有所作为。为促进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中央要求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风险投资体系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证券公司在长期的资本市场运作中,与金融机构、企业、政府部门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在企业管理、项目融资、收购兼并、发行上市、公司治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参与风险投资业务运作,将有助于弥补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不足,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良好的微观基础。

2.参与风险投资业务的外部环境已逐渐成熟。我国创业板正在积极筹备中,一旦推出将极大地改善风险投资业务的运作条件。自1999年全国科技大会做出设立创业板的部署后,中国证监会会同业界各方面积极行动,有关设立创业板的文件已五易其稿,深交所的技术准备工作也已基本就绪。因此作为资本市场对高科技产业最重要的支持方式之一的创业板,其推出应只是时间问题。待创业板推出后,风险投资机构通过IP0(首次公开发行)方式将获得丰厚的利润,风险投资有了最理想的退出通道,从而为证券公司参与风险投资业务扫清了障碍。

3.参与风险投资业务,有助于证券公司投行业务的延伸。现资银行的业务框架包括证券承销、收购兼并、项目融资、财务顾问、发行上市、公司理财及投资咨询等方面,国外著名的投资银行在不同的业务领域具有各自鲜明的经营特色,这些投资银行在扩大经营范围、增强服务能力的同时,也出售部分非核心资产,使主业更加突出。如美林集团擅长并购,其并购部门利润率超过50%,摩根斯坦利在证券承销与信贷业务领域保持领先地位。而目前我国券商的投行业务主要以发行承销为主,投行业务的单一化局面使竞争集中于新股承销上,各公司展开了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根据近10年来的统计,从新股的承销家数和承销金额来看集中度相当高,前5名券商平均占据了近50%的市场份额,而前20名券商的市场占有率更是超过了80%,这就意味着前20名以外的券商很难在此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根据发达国家证券市场发展经验来看,这种集中度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而且随着股票发行制度的变革及发行方式的创新,券商从事承销业务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在股票发行定价上由发行人与主承销商协商且根据市场实际供求状况确定,激烈的市场竞争势必抬高股票的发行价格从而使券商的包销风险大大增加。参与风险投资业务不仅增加了券商与企业合作的机会,而且使券商的投行业务得到了有效延伸。在风险投资机构筹集资本、选择项目、培育风险企业、资本撤出的经营过程中,券商可以为其提供收购兼并、项目融资、财务顾问、发行上市等服务,使券商的投行业务范围日趋全面,较好地改变目前范围单一、过度竞争的局面。

4.参与风险投资业务,能为券商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承销、经纪和自营作为我国券商传统的三大支柱业务,构成了券商最主要的收入来源。随着证券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承销与经纪业务已步入了微利时代,而证券市场的波动又使自营业务收入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仅依赖传统的业务收入,券商生存将难以维计。因此尽快拓展业务范围、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我国券商面临的当务之急。从国外风险投资业务发展情况看,券商参与风险投资业务的规模正在逐渐扩大,从中也获得了可观的收益。从长期统计数据看,风险投资业务的收益率平均可在20%至30%左右,有望成为券商新的利润增长点。

5.证券公司在风险投资业务领域较其他机构具有明显优势。与普通企业、机构不同,证券公司在长期的资本市场运作中,与大量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及社会各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拥有高效的融资渠道;在从事投行业务的过程中,在收购兼并、发行上市、公司治理、财务顾问、行业研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证券公司还拥有高素质、门类齐全的专业人才队伍,为风险投资业务的发展打下了较好的人才基础,因此,证券公司参与风险投资企业运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更容易获得成功。以美林证券投资公司为例,其在1982年10月间募集美林创业投资基金,总额6000万美元,其中最小投资单位5000美元,到了1987年3月,每投资单位收益率高达2550美元,投资者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二)循序渐进:证券公司参与风险投资业务方式选择

笔者认为,由于我国风险投资业务尚处起步阶段,与之配套的政策法规和社会信用基础并不完善,因此,证券公司应本着“控制风险、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逐步扩大”的原则,按照欲介入的规模和深度,通过以下五种方式参与风险投资业务:

1.向风险投资机构和被投资企业提供服务

篇(6)

中国的中小微企业创造了80%的就业、60%的GDP和50%的税收,但是它们获得的银行信贷支持只占20%多一点。在经济基本面变差的情况下,它们最容易成为第一个倒下的群体,而这对于整个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并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中央最近频繁推出有关政策,要求加强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这在方向上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选择什么样的路径来达到这一政策意图,却值得认真考虑。必须看到,小微企业的资金饥渴问题之所以长期未能得到解决,责任主要在银行系统。这几年,尽管中国很多行业因为产能过剩等原因而陷入困境,但银行业却活得很好。但是,银行业尽管创利丰厚,它们却普遍缺乏对小微企业投放信贷的热情。那么,在银行未能在此方面有什么改变的情况下,将帮助小微企业解困的任务交给股市,这无疑是说不通的。银行对企业发放信贷,有其严格的风险评估要求,小微企业由于自身体量弱小,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较差,风险自然大于大型企业,因此,银行对其信贷投放表现得较冷淡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股市同样是一个需要进行风险控制的市场,既然小微企业被银行拒之门外,又有什么理由要求股市来向其敞开大门?

篇(7)

基于概率分析法的M2对CPI影响时滞研究

金融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问题与政策研究

人民币均衡汇率的测算研究

全球金融治理与金砖国家合作研究

互联网金融的潜在风险研究

金融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算及中美两国比较

新资本协议在中国银行业的应用路径研究

印度场外衍生品交易报告库的发展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时变关系研究

货币竞争与人民币国际化

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适当性规则的立法研究

基于网络分析法的我国银行间风险传染效应研究

美国众筹监管立法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金融业营业税改增值税问题研究

关系型信贷与中小企业融资绩效

中国册市场问题与监管机制有效性研究

IPO首日超额收益率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小微企业信用担保现状及发展研究

贷款集中度监管与宏观调控协调配合研究

监管成本、资本成本与最优资本充足率监管

异质偏好对企业投资策略的影响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若干思考

金融脱媒背景下社会融资规模的工具选择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研究

关于国内资产管理业务发展问题的思考

基于生产函数法的中国潜在产出及经济增长前景研究

对危机后银行业“行为监管”的再认识

英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最新发展及其启示

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

商业银行国别风险评估方法的演进及启示

银行监管框架构建与监管有效性评价

中资银行跨境并购的机遇、风险与策略

财务信息、特征信息与创业板有效监管

基于宏观金融稳定视角的资本监管有效性分析

中国创业板市场系统性风险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本质及其监管选择

人民币汇率制度与股价的关系研究

小微企业融资的制度约束及政策思考

商业银行交易业务审慎监管研究

信用担保领域的典型案例、行业发展与法律规范

风险准备、风险分担与金融风险防范及化解

中国商业银行转型的路径选择研究

P2P行业监管立法的国际经验

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目标的法经济学分析

信贷约束视角下的农地流转研究

篇(8)

事实上,创业板开户前先测风险承受力只是眼下风险承受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一个缩影。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开放与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大,正有越来越多的复杂而潜在收益较高的投资领域对普通老百姓敞开了大门。然而高收益也意味着高风险,一些不具备专业投资知识也没有做好相应的风险防范的老百姓贸贸然踏入各种各样复杂的金融衍生品的世界中,一不小心就会踩到“地雷”,并很容易引发种种纠纷。

因此,如何科学而有效地对老百姓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是摆在银行等金融机构面前的一道难题。

风险测试很有必要

所谓风险承受能力,是指一个人有足够能力承担的风险,也就是能承受多大的投资损失而不至于影响其正常生活。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风险承受能力与风险偏好是最重要的两项参考指标。然而在实际生活中,这两个指标常常会“打架”――当低风险承受能力的人有着比较激进的投资偏好时,到底是否该让他购买高风险的投资产品呢?

从理论上说,风险承受能力是投资者的客观条件,并不因投资者的主观意志而转移,而风险偏好则是投资者的主观态度。因此,前者比后者更基础也更重要。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投资者理应优先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而不是风险偏好。

可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老百姓由于缺乏专业理财知识,选择投资产品时容易“跟着感觉走”,因此往往只关注自己的风险偏好(喜欢买什么),而忽视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适合买什么)。这也是银行等理财产品销售方有义务主动引导投资者购买适合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的原因所在。

由此可见,风险承受能力测试不但很有必要,而且银行理应针对客户实际的风险承受能力提供相应的理财产品供其挑选。

有助于减少理财纠纷

但记者暗访发现,目前各家中资银行都没有严格执行投资者不得购买超出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产品的规定,只是遵循“提示风险,尊重意愿”的做法,有的甚至连“提示风险”都没有真正做到。试想一下,连销售人员都说风险测试“无所谓,没什么影响”的时候,缺乏专业理财知识的普通投资者又怎么会主动去重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呢?就算他们填完问卷发现自己是保守型投资者,但依然没有在思想上有足够重视的话,那他们还是会按照自己的风险偏好来决定投资,这就给以后的纠纷埋下了隐患。

当然,把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投资行为一棒子打死也并不合理。就算有的人是保守型投资者,但只要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比如拿出个人金融资产的20%购买高风险的股票型基金,而把剩下80%的资产拿去购买债券等低风险的固定收益类资产,其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度就很低。然而问题是,有多少投资者在投资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高风险产品时真正意识到了“可能面临超过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风险”,并为此进行了适当的风险控制呢?

毕竟过去几年的实践证明,有很多理财纠纷就是缘于投资者购买了不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却茫然不知,当风险真正到来的时候,就突然无所适从了。因此,只有银行将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工作落到实处,真正担负起引导投资者购买适合他们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才有可能在投资风险发生的时候,减少类似的纠纷。

问卷设计应更科学完善

记者暗访中还发现,目前市场上的风险承受能力评估问卷五花八门,没有统一的内容和格式。有些问卷设计太过简单,只有四五个选择题,很难全面测试一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而有些问卷则设计得太过复杂,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太高,甚至出现了许多心理测试题,这些问题更多的是在测试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而非风险承受能力。

总之,这样混乱的风险评估问卷可能导致同一个投资者在不同银行或基金公司会得到不同的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结果。记者在某银行所做的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结果是进取型,但在另一家银行测试后得到的结果却是平衡型。

篇(9)

一、创业板与主板公司比较

随着2009年10月23日深圳五洲宾馆五洲厅内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宣布创业板正式启动,对于注册会计师行业来说新的业务增长点来了!持续几年的金融危机让注会行业吃够了苦头,企业经营的困境使得注会行业受到牵连,不仅法定业务萎缩,此前曾因股市繁荣而异常火爆的IPO业务也面临困境。不仅因拟上市企业经营发生问题而放弃IPO,暂停多时的IPO审批也让企业的热情降低。创业板的推出给注会行业打上了一剂强心针。但相比主板公司,对于创业板公司上市要求有许多独特之处:

1.申请上市的财务指标方面

创业板市场不同于主板市场,主板主要面向经营相对稳定、盈利能力较强的大型成熟企业;创业板主要面向尚处于成长期的创业企业,重点支持自主创新企业。按照证监会的信息,创业板主要吸纳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环保节能、现代服务等领域的企业和其他领域成长性特别突出的企业,及在技术、业务模式上创新性较强、行业排名靠前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企业上市。

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二者在上市时所需满足的条件不同。

申请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需要满足的基本财务指标包括: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

而在主板上市的公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生产经营符合国家政策;发行的普通股限于一种、同股同权;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数额不少于公司拟发行股本总额的35%;发行前1年末,净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不低于30%,无形资产(不含土地使用权)占其所折股本数的比例不得高于20%;公司股本数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社会公众发行的部分不少于公司拟发行股本总额的25%;拟发行股本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可酌情降低向社会公众发行部分的比例,但最低不得少于公司拟发行股本总额的15%;发起人在近3年内没有重大违法行为;近3年连续盈利等条款。

相比在主板上市的要求,在创业板上市的条件相对简单,尤其少了有关现金流量、主营业务和资产质量方面的表述。

2.内部控制方面

创业板公司的内部控制要求也与主板公司大相径庭。

首先创业板存在公司董事和经营人员同属内部人的现象,因此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可能无效;少数人控制生产管理和经营决策;财务负责人和核心技术人员更替频率高;缺少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强烈动机;监控不足,组织分散经营;财务成果极具暴起暴跌等特点。

其次基于创业板市场的特点,公司治理当局多是高新技术或者其他专有技术的拥有者,对内部控制设计并不内行,更不用说设计出能够提供完全符合法规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了。

最后就目前主板市场的情况来推断,创业板市场内部审计从属于治理当局的状况短期内不会改变,因此治理当局对内部控制所做出的各项认定也会显得软弱无力,内部审计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相对于创业板来说主板公司较重视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从20世纪70年展至今,已形成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及监督五个要素。管理当局已逐渐认识到内部控制的健全、实施与否,是单位经营成败的关键。因此管理者通过确定风险控制环节,分解、落实单位各部门、各岗位管理职责,并对各单位、各部门的控制状况进行检查、评价和考核,强化风险管理责任,提高全员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将内部控制管理由个人行为和操作行为提升到整个单位的整体行为。同时在各单位内部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强化单位内部领导与员工的内部控制理念。各级领导与员工培养风险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观,以保证各项制度得到切实执行。

二、创业板公司审计的策略

基于创业板公司特点,其审计策略也有别于主板公司。

1.关注现金流量

在金融风险日益加剧的今天,企业拥有现金数量多少的重要性更为显著,“现金至上”比任何时候都备受推崇。这是因为企业的收入与支出最终都表现为现金的流入和流出。一旦大量的收入最终无法表现为现金的流入,企业就会面临危机,最终会选择申请破产保护,如韩国的大宇、美国的通用、中国的巨人等公司。因此虽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要求较少,但因为其抗风险能力弱因而对其审计时注册会计师更应该重视其现金流量。”

2.注重无形资产的审计

创业板中的部分公司其资产结构中固定资产或者非实物性资产所占比例偏低,此类公司一般被称为“轻资产公司”。轻资产公司的资产主体为现金类资产或无形资产等,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以无形资产为主导的资产结构。如不加强对无形资产的审计,将会影响到审计质量。

具体实施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由于无形资产审计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较多,审计人员需要与多部门、多层次的员工接触,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与企业各级人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具有综合的协调能力;同时审计人员不仅要掌握法律、管理、经济学、财务与会计等知识,还需要熟悉无形资产管理程序和方法,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作业特征。

(2)关注无形资产审计的特征。无形资产审计特征具有全面性,即指对无形资产的真实性、正确性、合法性、合规性进行全面的审查和验证。审查无形资产的入账时间、入账价值、摊销期数,确定其债权债务、保值增值,测试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及经营管理等。

加强对无形资产的审计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审查上市公司是否公允、真实地披露了相关信息。尤其是对创业板市场特别强调的、代表企业主营业务能力的核心技术的审查。审查点主要有:核心技术的开发、受让、保密及其对公司业绩、未来的影响情况,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和技术储备力量等。另一方面是审查企业是否建立起有效的无形资产内部监督机制。审查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部门是否对无形资产的开发、使用、转让等实施了有效的监督。

3.加强内部控制审核,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创业板的上市主体即高科技公司多属于民营企业,其在创立初期多由少数几个人发起设立,这些创始人又通常是通过亲属裙带关系相联结,股权集中,公司治理存在先天不足,难以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尤其是一些申请创业板的新兴公司,所有权过分集中、不相容职责分工有限、管理当局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内部控制对保证创业板公司机制运行的有效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创业板市场要求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核并出具审核告,这是注册会计师新增的鉴证业务。为了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应注意以下问题:

(1)保持独立性。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灵魂,是审计工作有价值的基础。该原则要求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或其他鉴定业务,应当保持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独立。当会计师事务所扩展业务时,咨询与其他鉴证服务会缩小审计者与管理层的距离。独立性至少在形式上看起来变得更加难以保证。同时在实际工作中注册会计师往往接受委托,从事被审核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咨询工作,虽然注册会计师只是提出建议而并非亲自参与设计,但注册会计师的意见往往被被审计单位视为权威性意见而予以采纳。一旦被采纳,注册会计师便丧失了实质上的独立性,因为没有人能对自己的工作做出独立的评价。

(2)提高专业胜任能力。注册会计师承担着公众责任,因此在履行审计职能时约定了他们必须具备专业胜任能力。就目前中国注册会计师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来看,注册会计师多为会计、财务领域的专业人才。对创业板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审核时要注意到内部控制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不仅仅包括会计方面的控制,创业板公司会更多地涉及由于是技术含量较高而带来的新知识,这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超出了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在没有足够的胜任能力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从事业务的风险是很大的。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结合企业具体情况掌握新知识,必要时请教有关专家。

4.提高财务报表披露频率

创业板公司多为民营企业,可能存在更加突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公司治理、市场诚信建设亦可能不完善。信息披露上可能存在不充分的风险,投资者不一定能准确了解到公司真实经营情况,因此也就难以把握企业未来发展的前景。因此在对这类企业审计时可以采用提高披露频率,比如从目前主板公司的未经审计的季报要求延伸到未经审计的月报,对于处于特殊环境的公司,可以考虑出具旬报,以便投资者及时了解公司情况,做出投资决策。

5.及时考量持续经营能力

从创业板上市企业的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节能、现代服务等新兴产业。这类企业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具有明显的创新特色,但创业企业的历史不长,经营的稳定性整体上低于主板上市公司,一些上市公司经营可能大起大落甚至经营失败,股价也会因此出现大幅波动,甚至直接退市。所以注册会计师应把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关注作为重要的审计事项。通过一定的审计方法和程序发现影响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事项,对被审计单位的改善持续经营能力的措施进行评价,据以确定发表审计意见的类型;通过审计报告信息的披露,达到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状况,提醒报表使用人回避风险和减少损失的目的。

在没有以往经验和历史数据可以参考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依靠有效的沟通来获取更多的有关持续经营的审计证据,从而得出适当的审计意见。

(1)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

注册会计师需要及时、有效地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和治理层沟通,沟通内容包括被审计单位现金流量预测、盈利预测以及其他相关预测。阅读股东会会议、董事会会议以及相关委员会会议对有关财务困境的纪录,以便清楚地了解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的实质性影响,并且考虑被审计单位是否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把这些影响充分披露,进而出具公正、合理的审计意见。

(2)与被审计单位的贷款银行沟通

由于被审计单位的资金链状况是与其持续经营能力相关的重要信息,所以,目前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查看被审计单位的银行存款、贷款,并与其贷款银行就有关其资金链状况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以对其资金链状况做出适当的评价。

三、其他保障措施

1.强化创业板公司的内部审计职能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确保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真实性的第一道防线。独立性较强的内部审计可以减少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为注册会计师提供内部控制制度合理性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及财务报表审计的直接证据,从而减少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量,提高审计效率。在纳斯达克市场上,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必须设立由大多数独立董事组成的、与高级管理层平行的审计委员会,以此来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从而减少因而产生的信息不对称。香港创业板也有类似要求。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层应当充分重视并加强内部审计。由于创业板公司内部人员自身专业限制,可以考虑采用内部审计外部化,即企业管理层将本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全部或部分地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专业人员实施,履行内部审计职能,其形式有两种:一是内部审计部门及人员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二是内部审计业务由企业外部的民间审计组织或机构全部或部分承担。

2.提高注册会计师专业水平

由于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主要是高科技企业,而高科技企业的技术特征也会反映在其生产经营、开发、投资等各项活动中。特别是在新会计准则下,会涉及更多的会计判断事项。例如特殊商业模式下的收入确认问题、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问题及资产减值等,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以提高自身的审计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涛.“创业板公司审计问题初探”[J].湖北审计,2001,1.

[2]张秋芝.“创业板内部控制审核风险成因分析”[J].财会月刊,2003,10.

[3]梁莱歆,张惠琴.“试论强化创业板上市公司审计”[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2,4.

篇(10)

目前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新的融资渠道主要有互联网金融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融租赁融资、小额贷款融资等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金融创新的步伐加快,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企业融资难的发展困境带来了转机,与传统的商业银行间接融资、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等融资模式相比,互联网金融融资模式更具有普惠性、便捷性、针对性等特点。

安徽省近年来专利数量、质量快速提升。据统计,从2008年到2012年的5年间,安徽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增长11倍,增速居全国首位。企业已成为安徽省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主体,2012年,安徽省2400多家企业提交了1.2万件发明专利申请,企业数量相比2011年增加了400余家,发明专利申请量增幅高达78%。截止2013年10月底,安徽省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0969件,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83件,较2012年同期增长54.6%。科技型中小企业虽然属于知识密集型企业,且大部分企业已经拥有许多知识产权,却难以利用这种优势,仍旧面临着融资难困境。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努力对这些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以此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并为企业融得发展资金。

金融租赁融资是一种契约安排,允许一方(承租企业)以定期支付租金为条件使用租赁公司所购置的财产(设备)。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租赁公司的出租决定直接取决于承租企业的未来租金支付能力,不依靠评估承租企业的信用历史、财产和技术基础来做决定。这样,一般刚刚成立没有详细完备的财务报表与固定资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就受益良多。企业采用金融租赁融资方式有以下便利:企业申请租赁程序简洁方便;可迅速引进设备;促进企业自有资金利用率最大化;企业租金支付手段灵活。

小额贷款公司是中国金融制度的创新,对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短缺,推动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小额贷款独有的申请程序简单、放贷过程快、手续简便、还款方式灵活、贷款范围较广、营销模式灵活等特点,也给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便利。

随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量规模不断增长,企业在发展中所面临的融资缺口也不断扩大,融资压力日趋加大,尤其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发展独特的特点,在融资方面显得更加被动。因此,为了更好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深入的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深层次的原因,针对性提出解决的办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问题及成因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进程中,资金缺乏和融资难等问题阻碍其发展壮大。在企业成长的四个阶段――种子期,创建期,成长期,成熟期中,尤以前两个为甚。种子期企业由于团队不完善,研究难度大,成果出现不确定等缺陷,资金投入风险大,因此难以吸引外部投资。创建期企业主要利用种子期的新发明新技术,完成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资金需求较大,投资面较分散,科技产品的研发面临不确定性,市场的波动和科技产品更新周期短暂,都对企业的融资产生较大的阻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小企业获取银行信贷难

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和管理水平与大型企业差异较大,偿债能力面临更多的不稳定因素。由此,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心不足,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截至2013年10月末,安徽全省银行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贷款也仅占全部贷款比例的30.94%,可见对中小企业来说,并不能通过银行贷款来解决其融资难问题,而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授信成本、信息的采集成本以及后期的监控成本较高;二是基层商业银行信贷审批权有限,基层放贷受到约束;三是针对广大中小企业覆盖广、业务繁,银行经营成本上升。

(二)资本市场不完善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融资主要通过证券市场,证券市场分为主板(包括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和新四板。发展较为成熟,融资量大的是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而新三板和新四板都属于发展初期,尚未形成健全体系。由于在主板市场和创业板上市要求非常严苛,安徽省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难以达到上市要求,尤其在其需要融资的创业初期。至于新三板市场和新四板市场这两个融资平台,目前尚未发展健全,而且新四板目前只在几个地区进行区域型示范试验。因此,安徽省的中小企业也很难通过这两个渠道进行融资。

(三)政府扶持力度不足以及中介服务机构不完善

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尤其科技型中小企业上,政策多为指导性意见,在发放银行贷款,担保体系健全方面的影响力有限。颁布的相关政策繁多,条件较高,实施复杂,经费有限,在科技型企业创业初期,资金支持难以到位。

中介服务机构提供土地、房产、物品、无形资产等价格评估和企业资信评估服务,以及提供仲裁、检验、鉴定、认证、公证服务。但目前从担保公司内部管理和风险防范情况看,担保机构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专业人才少,风险防范的质量和技术跟不上,代偿率逐渐上升,特别是受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担保机构的生存和发展也受到很大挑战。

(四)其他融资渠道存在的问题

被称为“地下金融”的民间融资,由于现阶段各种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加大了其行为的金融风险和金融欺诈的可能。至于典当融资,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基本没有实物资产用来抵押,因此,此渠道行不通。虽然不少银行当前都推出了“应收账款保理业务融资”,但实践证明由于目前社会、经济环境的制约,该方式可操作性不强,风险也较大。

(五)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综上所述,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科技型企业自身存在投入大,风险大的特点,因而缺乏足够的资金,另一方面则是现有市场针对这类企业的融资担保体制尚未发展成熟。企业的收益不确定,规模较小,致使许多融资渠道受阻,如银行贷款、担保贷款、风险投资方面较难得到有力支持。

此外,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面临税费较重、成本上升等问题,同时外部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也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造成了障碍,所以企业往往需要大量资金以帮助其渡过这些困境。

三、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融资渠道的对策

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虽然面临复杂多变的融资困境,但目前安徽省在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创新方面也已经有了一些有益的尝试,这为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提供了多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一)互联网金融融资

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互联网金融融资有以下几个模式。

1. 通过点对点模式融资。点对点融资模式即中小企业通过第三方互联网中介平台寻求有相应贷款能力并能满足其融资需求的一个或多个贷款方,以达到借贷双方资金匹配的融资模式,其特点在于交易成本降低与风险防控,互联网传播快速、涉及面广、用户聚集等特点可增强中小企业与贷款方的信息透明度与对称性,中小企业通过此模式进行融资可自主择优选择利己的贷款利率,从而降低交易成本,而多个贷款方也可通过共同出借融资资金以降低所需承担的风险。

2. 基于大数据平台下,通过小额贷款融资。此模式主要是指由电子商务企业发起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为满足电子商务领域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经审核向其进行融资贷款。具体而言,贷前,小额贷款公司通过引入网络数据模型和在线视频资信调查的方式,交叉检验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经营及第三方认证数据,考察中小企业的营业现状及财务的真实性,评估其还贷能力。贷后,监控中小企业的经营行为、现金流等财务情况与交易状况,将中小企业在电子商务网络上的行为数据换算为信用评价,以控制贷款风险。

3. 通过大众筹资模式融资。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和社会性网络服务平台,以合资资助或预购的形式,向公众募集融资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以其股权和创新项目的未来收益为基础,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在线筹资。

4. 通过电子金融机构―门户融资模式融资。首先,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选择互联网金融门户平台作为挑选信贷产品的前提;然后,对门户平台上所提供的金融机构信贷产品以垂直比价的方式进行比对,并确定为其提供匹配信贷产品融资的电子金融机构;最后,科技型中小企业运用由自助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构成的电子银行立体服务体系便捷地获得金融机构融资。

(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1. 安徽省政府应该积极推动相关专利权质押贷款政策措施的制定实施,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2. 借鉴引用发达地区的“银行+企业专利权/商标专用权质押”的直接质押融资模式和“银行+政府基金担保+专利权反担保”的间接质押模式以及 “银行+科技担保公司+专利权反担保”混合模式,解决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

3. 推动安徽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基金的建立,通过基金的形式来面向社会广大投资人士融资,同时企业经营所产生的丰厚回报也将进一步回馈投资者,并且推动基金规模的建设与质量的提高,从而产生良性循环。

(三)金融租赁融资

促进金融租赁的良好发展,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1.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拓展租赁公司的资金来源。鼓励银行提供对于租赁公司的信贷支持,扩大投资税收的补给范围,改革设备折旧制度,增强融资灵活性。同时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融资租赁行业,开展现代租赁业。

2. 改革管理体制,促进租赁业健康发展。建立统一的租赁机构审批部门,减少多头管理,促进规范化运营,将包括资信评估,保险,,咨询,公证,通关,税收,仲裁等一揽子服务,提供交易平台。

3. 促进金融租赁业向中小企业倾斜。可以探索无形资产租赁,可开展软件,专利,商标,品牌,商务模式租赁,加速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化进程。同时也可以探索商品在线租赁,建立在线平台可以通畅信息渠道,为中小企业取得租赁信息提供更好的选择,撮合交易。

(四)小额贷款融资

对于小额贷款(以下简称“小贷”)对企业融资的帮助,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1. 财税部门应对小额信贷信用放款的机构给予税收优惠。

(1)税收优惠,对于小额信用放款,由于它是对弱势群体和中小企业放贷,应该享有一定的税收优惠。

(2)设立政府批发资金和担保资金,对公益性小贷公司给予资金支持。财政部曾经拨给中和农信两亿的资金,对小贷公司是一种支持。还可以设立政策性的小额信贷,包括各种政府担保的小额信贷。

2. 监管当局应给予小贷公司非公众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法律地位。小贷公司虽从事金融业务,但政府将其定位为普通的工商企业,因此小贷公司不能够提取呆坏帐准备金,也不能核销。但如果将其定位为一个金融机构,会计制度问题、税收问题、拨备核销的问题、同业拆借的利率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3. 地方政府应该建立对小贷公司配套的监管体系,确保小贷公司健康发展。重点就是三条“红线”:(一)乱集资;(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三)诈骗。只要不触及这三条“红线”,小贷公司的发展的风险就可控。

(五)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目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并不健全,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1. 规范征信标准。目前各地区各部门均在进行相应的信用体系建设,但是由于涉及到不同的行业和地域,这些信用体系的标准因此存在较大的差距。因而给评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带来了困难。规范各地区各行业的征信标准可以使得在评价企业信用风险时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使银行在搜集和整理企业信息时节约资金成本,从而有助于减少企业的融资成本。

2. 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建设。可以考虑单独建设覆盖所有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凡是只要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都必须纳入这个“信用档案”中来。由于有了专门针对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的数据,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对中小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时就有了更精确的信息来源,这不仅提高了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的使用效率,也解决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时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3. 政府部门应加强在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引导作用。由于中国信用体系建设起步比西方要晚,加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完善的信用体系的迫切要求,不可能像西方信用体系那样逐步发展而来。因此政府部门应该要加强引导功能,建立健全信用体系。

(六)利用创业板市场融资,考虑建立比创业板更低层次的市场融资

政府部门应该努力降低创业板市场的门槛,拓宽和优化融资渠道,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 完善创业板市场的进入退出机制。由于目前创业板股票数量少、交易不活跃,因而限制了创业板的融资能力,但未来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放松企业进入限制,加强事中和事后监管。如此一来,既吸收了大量企业进入创业板,使创业板更具活力,强化了创业板的投融资能力,又通过加强事中和事后的监管,有效地防范了市场风险。此外,完善的退出机制也会使创业板更加健康有效。通过将不合规的企业或是自愿退出创业板的企业剔除出去,能够改善创业板市场的流动性。

2. 寻求其他股权融资渠道。目前中小企业进行股权融资除了创业板市场以外,还主要有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及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即我们通常所称的“新三板”、“新四板”市场。但是,由于目前这两个融资渠道还处在初级阶段,它们融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2014年5月9日,国务院“新国九条”,里面就提到了“加快多层次股权市场建设”。 科技型中小企业应该抓住政策机遇,突破“融资难”的瓶颈,走出发展期间的资金困境。

3. 探索建立专门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市场。在现实情况下,创业板市场对于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来说,依旧门槛太高,因此,在国内科技型中小企业迅猛发展的势头下,需要建立一个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新型市场,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

(七)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

1. 安徽省政府应鼓励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风险防范机制,并予以政策支持。其中在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上,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经核准可向多家银行借款,可向其主要股东定向借款。同时鼓励探索成立小额再贷款公司,并建立融资性担保机构与银行业金融机构间风险分担机制,以加强风险防控。

2. 安徽省政府应支持引导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企业人力资本。如:相关部门可以制定政策,将民营企业人才纳入选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等优秀人才范围,与国有企业同等对待;支持职工技能培训,尤其支持技工院校面向中小企业开展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培训所需经费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

篇(11)

1 背景材料

万福生科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湖南省桃源县湘鲁万福有限责任公司)是湖南省常德市一家从事稻米精深加工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的公司。2011年9月27日,被称为我国南方最大的以大米淀粉糖、大米蛋白为核心产品的稻米精深加工及副产物高效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型企业的万福生科成功登陆创业板,但是在2012年8月,湖南证监局在对万福生科进行常规稽查时,从该公司银行流水中查了资金流向,对照后发现虚增收入等涉嫌财务造假违法违规行为。而在证监局一次常规稽查中就发现的问题,中磊会计师事务所在进行发行上市审计和2011年年度报告的审计中均没有发现该问题――作为万福生科的审计机构,中磊所对其2008-2011年的财务报告进行了审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为此,证监会通报了中磊会计事务所的审计过失,并对签字会计师给予了警告及罚款。

2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原因剖析

万福生科自2011年财务舞弊以成功上市至披露2012年度报表,谎言雪球越滚越大,相关专家表示,只要事务所尽职调查,万福生科就不可能瞒天过海,明目张胆地造假并顺利上市。深入反思,导致这起审计失败,主要原因是审计机构忽视了审计质量,发表了不实审计报告,直接导致了审计失败。

2.1 未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评估风险

风险导向审计中,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是必要程序。万福生科所处的稻米加工行业其实在2009年就已经发生变化,全国稻米加工企业由于原料供应危机导致大面积停产,但是在招股书中,万福生科对此风险只字未提,打着本地原料供应充分的幌子粉墨登场创业板,并隐瞒不报2012年上半年的停产,对此,中磊事务所没有充分关注此格局的重大变化,识破其原材料供应谎言,以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2.2 未执行有效的实质性程序来应对风险

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只是一种判断,无论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结果如何,注册会计师都应当针对所有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实施实质性程序。万福生科的舞弊手段即使高明,但注册会计师能够尽职审慎,设计实施有效的审计程序,并重视专业判断能力,财务造假终会露出破绽。

首先,未执行有效的细节测试。针对登记入账的销售交易是否真实,注册会计师应从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中抽取若干分录,追查发运凭证及其他作证,追查存货的永续盘存记录,测试存货余额及检查更多涉及外部单位的单据如外部运输单位出具的运输单据、客户签发的订货单据和到货签收记录,同时独立调查相关重要交易和客户的情况,那么万福生科虚构销售对象自然能浮出水面。

其次,未有效函证往来款项。针对往来款项,在此案件中,尤其是预付账款2011年末,万福生科的预付账款比上年末增长了450%,中磊所更应该重点关注,选择适当的方式就账户余额及其组成部分,并对重大交易或重要合同的细节进行函证方式,谨慎分析和评价结果,则虚增的往来账项就会无立足之地。

最后,未全面执行分析性程序。中磊所如果通过研究万福生科财务数据间关系,结合专业判断进行实质性分析程序也较容易发现舞弊迹象,如将销售毛利率与同行业公司相比较,2008-2010年,万福生科淀粉糖毛利率分别高达27.7%、29.39%、28.13%,而生产同类产品的其他企业同期毛利率却仅仅处于10%左右;又如与其主要竞争对手江西恒天实业有限公司相比,在核心产品生产、营收规模、资产负债结构皆远不如江西恒天的情形下,万福生科实现净利润却近三倍于竞争对手。这一系列分析均能从侧面反映万福生科虚增利润的财务操纵行为,但中磊事务所却未执行有效的分析程序。

3 由案例引发的思考与建议

财务造假案件频频发生,不得不引起重视。通过万福生科的案例分析,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公开资料以及风险导向的现代审计模型,及早发现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

3.1 关注被审计单位及其行业环境

了解关注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行业状况、法律环境和监管环境及其他外部因素、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只有丰富的信息才能满足审计的需要,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的效率。案例中,万福生科属于高科技行业,对于高科技行业而言,资金支持和技术研发是关键要素,通过分析其研发项目的资金来源和用途可以发现可能存在的异常,进而引起关注,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万福生科的发展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支持,多次得到政府补贴,并且其法定代表人龚永福的发家基础也与相关利益方有关,这些都应该引起重视。此外,高科技行业的研发支出资本化问题也是值得关注的风险点,通过调节研发支出的资本化时点来影响资产和收入也可能成为高科技行业财务造假的惯用伎俩。

3.2 加强分析性复核程序

根据上市公司的公开年报数据以及行业标准等分析其数据可能存在的逻辑矛盾。本案例中有很多年度报告数据前后逻辑不一致的地方,如前所述“在建工程”每年资金投入和工程进度前后矛盾,就可以看出可能存在造假。其次,根据行业标准,通过判断企业的产量是否与行业平均产能相一致也可以发现其财务数据是否真实可靠。再有,可以根据上市公司的销量与采购商的采购量是否相匹配来判断其是否存在财务造假。还有,根据前五大客户与应收账款前五名的匹配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现其可能存在的问题。

3.3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运用是对注册会计师综合素质的一次挑战。一方面是学习能力的考验。审计准则的变化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只有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才能掌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精髓。另一方面,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需要注册会计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注册会师不仅要掌握审计、会计的知识,还要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方面的知识。注册会计师自身要加强学习,强化自身的职业怀疑精神,提高自己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专业判断能力。会计师事务所应注重注册会计师的培训,提高注册会计师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认识,强化注册会计师风险意识,为注册会计师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提供更多指导,构建一套风险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蔡春,万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论[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2]赵德武,马永强.管理层舞弊、审计失败与审计模式重构――论治理系统基础审计[J].会计研究,2006(4).

[3]证监会通报万福生科涉嫌欺诈发行及相关中介机构违法违规案[OL]. ,2013-05-10.

[4]周旭.万福生科虚增利润受处罚[J].京华时报,2012(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