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师范类顶岗实习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忻州师范学院自1997年开始根据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每年派出两批大学生(每批半年)到贫困农村中小学承担全职教师岗位职责,开展扶贫顶岗实习支教,截至目前已连续派出40批共40000余名本专科大学生。实习支教活动顺应新课改的发展理念,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脱节问题,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推动了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进一步了解忻州师范学院顶岗实习的成效、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笔者以忻州师范学院2020至2021学年第一学期参加顶岗支教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掌握了较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并在总结既往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针对顶岗实习支教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实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环境育人”实习模式的建议。
一、扶贫顶岗实习支教已经收到的成效
(一)提高了大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顶岗实习支教活动的开展不仅帮助师范生巩固了专业知识,亲身体验了教师这一职业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状态,认识到了作为一名教师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且有效地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特别是顶岗实习支教活动还教会了大学生如何与老师、朋友以及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学会如何表达自己。很多大学生在与中小学生的互动中感受到了孩子们对于知识的渴望,从而更加坚定了今后成为一名教师的决心。调查结果显示,认为通过顶岗实习实现了教学能力“显著提升”“有所提升”“略有提高”的人数分别为47、47和3,合计人数97(被调查总人数97,下同),占比为100%,顶岗实习支教对师范类大学生教学能力的提升获得大家一致认可,成效显著。(二)培养了大学生的教育责任感。通过参与顶岗实习支教活动,师范类大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不少大学生藉此立志做一名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很重要的一点是,实习支教大学生由学生到老师身份的转换,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教育责任感。实习中,大学生不仅要独立承担课堂授课任务,同时还要与其他科目教师进行比较,认真查找自己的不足,及时总结并修正,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调查结果显示,认为通过顶岗实习实现了教学能力“显著提升”“有所提升”的人数分别为39和56,共95人,占比为97.9%。顶岗实习支教对实习生教师素质的提升同样获得了调查采访对象的高度好评。(三)提高了学生对优质教育的渴望。顶岗实习支教活动使师范类大学生通过基层实践训练,加深了对我国国情的了解,增进了其对偏远贫困地区教育的感情,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教学热情,为今后的就业发展奠定了基础。顶岗实习支教活动也培养了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大学生亲身体验支教地区艰苦的教学环境,感受到了落后地区人们对于优质教育的渴望。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对学习帮助“非常大”“有所帮助”的人数分别为41和45,两项总人数为86,总占比88.65%;对顶岗实习“完全接受”“可以接受”的人数分别为78和14,两项合计总占比为94.84%。这充分证明了顶岗实习支教的成功之处。
二、以顶岗实习支教为载体的育人模式推行存在的现实问题
为真实、准确地了解忻州师范学院顶岗实习支教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笔者设计了四个调查问项:(1)支教前是否了解顶岗实习支教及本次支教的目的地。(2)顶岗实习支教中课堂讲授内容有哪些。(3)顶岗实习中阻力有哪些。(4)大学生支教的真正影响是什么。现就上述调查内容及其结果展开分析。问题(1)主要有四种答案,分别是“没有任何了解”“有大概了解”“对当地情况和学校信息基本了解”“相当熟悉当地情况和学校信息”。四种答案占比分别为47.42%、21.65%、21.65%、9.28%。由调查结果可知,大部分参加顶岗实习支教的大学生在到达支教地点前未对支教地和学校进行主动的信息获取,仅有少数支教大学生会事先收集过相关信息,这对于支教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性。支教学生在支教前如果不了解或不甚了解支教点的实际状况,会在很大程度上产生焦虑感、恐惧感,势必大大影响今后的实习。问题(2)主要有三种答案,分别为“只讲授课本知识”“讲授课本及课外延伸知识”“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兼顾学生的思想指导”。三种答案占比分别为4.12%、31.96%、63.92%。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做到兼顾知识的讲授和学生的思想指导,但是由于相应的教学经验、做学生思想工作的经验明显不足,因此很难兼顾。这就提示在未来的师范教学中应当切实加强展开实践教学,利用情景模拟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问题(3)主要有六种答案,分别为“工作压力”“基础薄弱”“准备不充分”“难以适应岗位”“无法忍受恶劣支教环境”“自身能力不足”。六种答案分别占比27.84%、17.53%、31.96%、6.19%、8.25%、8.23%。调查结果显示,工作压力大、基础薄弱和准备不充分是大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主要困难。因此在未来的师范类教学中应当高度重视学生的基础培养、职业观念培养,特别是在实习前指导学生尽可能多地掌握支教地的信息,较早地熟悉和了解实习地的生活环境、教学环境。问题(4)主要有五种答案,分别是“实现自我提高”“开拓当地学生视野”“无明显效果”“提高支教地教学资源质量”“冲击当地学生价值观”。五种答案占比分别为40.41%、30.13%、1.4%、20.52%、7.54%。该结果提示很多支教大学生并未能正确地认识顶岗实习支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未来的顶岗实习支教实践中应当进一步做好支教后的总结工作,使学生能够真正在支教中快速成长。
三、以顶岗实习支教为载体的育人模式创新
(一)建立合理的管理队伍,做到全员育人。忻州师院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实习支教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合理的管理队伍,开展领队教师与支教大学生相结合的教学制度,由领队教师指导支教大学生的学习、教学与生活,由支教大学生负责当地学生的学习评价。为保证实习支教质量,忻州师范学院曾派出了专业教师辅助指导支教大学生的教学工作[1],但受支教大学生实习区域的影响,有些偏远地区师资有限,当地学生的学习水平也较低,支教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任务相当繁重。有鉴于此,对于忻州师范学院的支教大学生来说,还需加强自身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听从专业指导教师的教学意见。因此,应尽快建立支教大学生、专业教师、领队教师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二)建立合理的管理体系,做到全程育人。顶岗实习支教活动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学校的精心组织与耐心指导[2]。学校应结合实习单位的实际教学情况完善相关的教学管理体系,明晰实习前、实习中以及实习后的管理工作,增强顶岗实习支教活动的规范性和实效性。第一,实习前。学校应提前与实习基地学校展开沟通,充分了解其教学结构、教育体系、师资结构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在此基础上顺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改革教学模式,合理配置实习教师资源,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第二,实习中。实习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管理规范,落实监管政策,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和教学工作。支教大学生在帮助当地学生提高学习质量的同时应总结教学经验,在“教中学,学中练”。第三,实习后。顶岗实习结束后,学校要认真组织参与支教的大学生总结支教经验,通过检验实习结果和检查实习工作,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寻找对策,以利于实习学生今后的发展。(三)促进学院和地方联动,做到全方位育人。学校要加强与实习地的联系,让支教大学生上任前尽可能多地知晓传授的知识内容、教育学生和管理学生时的重点与难点,做到有备而来、不打无准备之仗。实习支教指导教师要向支教大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和经验,让支教大学生对实习点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有一个较为充分的心理准备。支教大学生大多没有真正地接触过社会,对社会的认知懵懵懂懂,迫切需要实习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为此,指导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净化自己的思想,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好示范。支教大学生的实习地区往往比较偏僻和贫穷,学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支教大学生在支教过程中所带科目不一定与所学专业相对应,这就需要他们能够掌握较为宽广的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很好地适应教育工作的环境。指导教师也要认真对待支教大学生的课堂常规、作业布置、评价机制等工作,帮助他们分析了解学情、研究教法,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支教大学生也要创新教育模式,运用新型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实习单位应该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学模式,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结合新课改政策,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合理把控支教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以保证教学效果。(四)推进文化渗透,做到全环境育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基本没有吃过苦,因此面对偏远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认知比较肤浅。顶岗实习支教活动使大学生来到偏远农村或者山区,体验贫困的生活,与农村学生一起生活、一起学习,有利于大学生对民情和国情的深入了解,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顶岗实习支教活动的开展,给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带来了希望和信心,也为这些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有生力量,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文化事业的良性发展。
四、结语
总之,利用大三一学期进行顶岗实习支教,从思想教育上讲对在校大学生是一次锻炼和净化,从业务能力上有利于推动师范类大学生的实践发展,解决师范教育普遍存在的学用脱节问题。同时,实习支教活动还有利于解决农村或者偏远地区师资匮乏的问题,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质量。忻州师范学院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大学生顶岗实习工作,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促进这一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应针对现实问题更新教育理念,实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环境育人”的实习模式。
参考文献
1.研究目的
“顶岗支教”作为一种教育实习模式和支教方式,目的是为了使相对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获得持续的、较高水准的师资补充,以解决对口地区师资问题并促进师范生培养模式和教育实习的改革。本研究通过对顶岗支教实习生工作状况的调查,为继续落实师范生顶岗支教计划,改进支教实习工作提供合理建议。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对2012年下半年在喀什地区进行教育顶岗支教的师范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师范类高校顶岗支教期工作情况调查问卷”150份,收回142份,回收率为94.7%,其中有效问卷131份,有效率为92.3%。
3.结果及分析
(1)顶岗支教师范生基本情况。本次调查的顶岗支教实习生是由乌鲁木齐职业大学选派到喀什地区中小幼学校,顶替该地区学校缺岗师资或由于培训等原因的离岗师资的在校大专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生具有双重角色,在大学对其管理的层面说,他们是大学实习生,在基层学校,他们是有区别于当地学校教师的全职教师。本次调查的顶岗支教学生中女生123人,男生8人,正常地反映出新疆小教师范专业的性别比例;其中语文教育44人,数学教育42人,英语教育27人,学前教育18人,除了一名维吾尔族学生,其他学生有87人进行过7到时简单维语口语学习。实习单位分布在喀什市和疏附、疏勒县所属市、县、乡、村的中、小、幼学校。
(2)顶岗支教工作状况。在新疆,顶岗支教教学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将师范生的教学实践与新疆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结合起来,与“两基”工作的基础教育服务结合起来。在调查的喀什地区顶岗支教中,中小幼学校接受师范学生实习,提供的大多数是民族学生双语基础教育工作。承担教学课程一门课的59人,两门课的37人,三门课26人,四门课6人,五门课3人。喀什的学校,尤其是小学的规模比较小,很多学校一个年级仅有1~3个班,多数又分双语班和普通班,总体上课的门数多,平行班、平行课少。对于实习支教师范生来说,熟悉教材也需要一个过程,承担1~2门课比较合理,承担三门及以上课程的同时,再要求教学质量就难度过高了。
调查显示,支教师范生每周规定课时量10节以下的46人,10~14节的61人,15~18节的17人,18节以上的7人。独立承担班主任工作的9人,副班主任79人,基本上是完成一个全职教师的工作。半年的实践活动,使师范生超前体验了当教师的滋味。经常与民族学生在一起组织和实施各种活动,师范生逐步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来了解和认识当地民族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心理特征,思考当地究竟需要怎样的“双语”教师。
在被调查的131名顶岗支教师范生中,在小学工作的有62人,中学53人,幼儿园15人,其他教育单位1人。访谈调查显示,在教育顶岗支教中,师范生始终以“教师”的身份与中小幼学生在一起。这种师生关系的建立,使师范生时时提醒自己:必须以一个“好教师”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因此,顶岗实习的师范生努力使自己的言行举止更加美好起来。
(3)支教管理和师范生对顶岗支教的接受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区是我国最集中的维吾尔族聚居区,人们通用的生活语言是维语,尤其在乡村,不懂维语的人在当地生活和人际交流存在相当大的障碍,不懂维语的教师通常不愿意在民族学校教学。也因此,当地接受过“双语”培训的教师,回到当地后,汉语听、说能力迅速下降,这也是南疆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师资紧缺的因素之一。虽然目前教师补充也有特岗教师、青年志愿者、在职教师支教等多种形式,但顶岗支教依然是短期迅速解决当地“双语”教师数量短缺和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之一。
顶岗支教学生大都是第一次以工作者的身份接触社会,部分学生对实习过程中的困难预见不足,虽然有每月预先发放的400元生活补贴,但还是因为不熟悉当地情况,可能半个月就花完了。而由于支教管理环节多,指导教师管理范围大,实习生个体在生活上遇到的问题难以迅速解决,所以,部分学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就会反映上课学生听不懂,当地教学条件落后,缺少教辅材料,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据喀什地区教育局提供的资料显示,乌鲁木齐职业大学2011年在喀什地区经过“教育顶岗实习”的学生,2012年回喀什地区,在教育单位就业的就有27人。这也说明顶岗支教有利于高师学生理解国家发展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举措是行之有效的。
(4)顶岗支教对实习学校教学的帮助。在此次调查中遇到这样一个可以解决而没有引起重视的问题――顶岗支教师范生的数量和专业的安排与实习学校现实需要没有很好的对接。高校要与实习学校或当地教育部门进行沟通 ,安排实习之前,首先应收集当地学校所缺教师数量、学校教师学科结构的信息。从内地院校顶岗支教经验总结中了解到,有些高师院校在这方面已做了较成功的尝试,比如四川师范大学安排顶岗实习之前,向实习基地提供了本校的专业信息,方便当地教育局统计各中小学的顶岗实习教师需求计划。
民族地区中小幼学校的教师不乏教学水平较高、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师,但是总体看来,教师水平普遍不高。对顶岗支教生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65.7%和77.1%的被调查师范生认为实习单位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的现象“有点严重、比较严重”和“非常严重”。分析原因:首先,当地教师大多是本地人毕业于当地院校,学缘接近,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学习渠道受局限;其次,维文教育科研文献数量少,汉语以及外语阅读和理解能力较弱,在职培训效果受局限;最后,缺乏优秀教师评比奖励机制,不利于优秀教师的成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第八小学、喀什市第十五小学、喀什市第十九小学等学校的顶岗教师在学校的公开课不仅有本校教师、领导听课,还有其他学校教师以及当地教研室的老师听课、评课,实习师范生在家长开放日的教学公开课也得到本校教师和学生家长的一致赞誉。关于顶岗支教师范生对当地教师的影响途径所做的调查显示,顶岗支教学生与实习学校教师的交流途径是多样的,有了这样一个自主自由的交流平台,可想而知,师范生对当地教师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5)顶岗支教对实习学校学生的影响。顶岗支教师范生对当地学校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中、小、幼学生个体来说,实习老师和学生的年龄更接近,没有代沟,即使存在一定的语言沟通困难,实习教师的笑容和耐心讲解态度也使学生对实习教师喜爱有加。
考虑到支教对当地学生的影响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对学生学习成绩情况和顶岗支教给学生学习成绩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86.26%(113人)的师范顶岗实习生认为当地学生学习成绩差的现象“有点严重”“比较严重”和“非常严重”。当问及顶岗支教对学生成绩的正面影响程度时,顶岗实习师范生中选择“中等程度及以上”的人数达到了55.73%(73人)。
从推进“双语”教学的角度,顶岗支教对当地学生的影响是尤其深刻的。由于语言问题,民族地区、尤其是乡村的少数民族孩子,长期处在相对闭塞的环境里,高校顶岗支教老师的到来打破了孩子们学习汉语的“哑巴”学习状况。
4.结论
(1)顶岗支教对师范生到农村、民族地区任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师范生在校期间有了为农村和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服务的体验,为毕业后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从事义务教育工作或者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地区、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顶岗支教对当地教师工作有帮助。顶岗支教师范生为民族学校创设教师汉语交流环境,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推动教师采用信息教育手段具有积极引导作用。
(3)顶岗支教对落实民族地区“双语”教学计划,提高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对于实习地区的中、小、幼学生来说,对每学期换一名教师有着新鲜好奇的一面,但是每学期都要适应新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这对于他们的学习会有不小的影响。
(4)高校与实习地区之间沟通不畅,关于高校的职责、各教育局的职责、实习学校的职责、实习生的职责等方面并没有做出具体规定,且未出相应的规章制度,致使有些责任无法落实到个人。
5.建议
(1)赴民族地区顶岗支教前集中进行短期语言(维语)培训,高校尽力配备“双语”指导教师,缩短顶岗支教师范生的工作适应期。在传统短期实习模式占主导的情况下,与南疆民族地区教育顶岗支教相适应的师范生培养计划并不成熟,学生支教需要尽快适应教师角色和环境的转变,在支教前应提前到达实习地,通过集中培训(不少于一个月)掌握基本的生活语言和适合当地的优秀教学方法,随队指导教师应配备懂当地民族语言的教师,保持与当地教育机构人员的无障碍协作和沟通,尽可能缩短顶岗支教师范生适应期,提高顶岗支教效果。
(2)高师院校应建立与实习基地的长期联系,根据需要控制顶岗实习学校接受实习学生的数量和专业,保证对口地区基础教育质量。顶岗实习学校的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实习支教教师的教学经验不足、人员流动频繁可能会引发教学质量的不稳定,增加必要的“岗前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培训”很有必要。与其他实习模式不同,顶岗支教实习的“全职”性质决定了实习师范生必须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负责。因此,建立制度,调动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责任心很有必要。比如建立实习学校指导教师档案管理制度,奖励优秀指导教师等。
(3)高师教学应重视教学理论和教改思想传授,并开设专门的班主任工作课程。一般高师都将教育实习时间安排在实习前的一学期,实习内容则重于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两个方面。这就产生了错觉:因为要实习,所以学科教学论应该教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忽略了对准教师进行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改革的思想教育和培养,缺少“教学相长”的原则,更少涉及教学过程中学习、研究能力的培养,使得教育实习仅停留在指导师范生上课,锻炼备课、上课的技能或充当教学助手等少量“规定动作”上。“理论伴随实践、实践证明理论”,课堂中一味的理论学习,使高校师范生感到枯燥乏味,学习难以深入,这与实习学校希望能够从高校带来关于教育教学的新理念,给学校带来关于学科课程改革的新知识、新方法还有一定的差距。
参考文献:
[1]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74-02
一、研究背景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是指在校学完所有教学计划中的理论与实训课程之后,在第五或者第六学期到校外按照教学计划中设定的半年或一年的企业现场实习。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最早提出是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 〔2005〕 35 号文中,2006年开始在师范类院校首次实施,后因为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效果好逐渐推广到全国高职院校的非师范类专业中。顶岗实习,综合学生在校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运用于企业的生产实践,有利于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已经是全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顶岗实习期间的管理是一个学校和企业交叉的地带,目前来看普通的高职院校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思想心理问题的教育指导,关系到高职学生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中思想心理现状
在顶岗实习中,学校安排有指导教师,企业安排有师傅,往往只是在实习纪律、岗位技能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与管理,普遍性的忽略了学生的思想心理问题。通过调研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中思想心理问题现状如下:
1.过渡期的思想心理波动较大
当学生从校园走入企业,由学生身份转变为工人身份时,因为习惯了学校的单纯的学习、生活和管理规律,顶岗实习中会存在一个思想心理的过渡期。很多学生在这个过渡期内,对企业的严格管理制度、对劳动强度、对企业的同事关系产生不适应性的思想心理障碍。
2.公主少爷的思想心理
计划生育下的独生子女们,从小到大学期间受到了家长的过多的溺爱,养成了比较浓厚的公主少爷思想心理。在顶岗实习中,这种主导的思想心理容易产生攀比心理、消极工作心理,以及对工作中的岗位任务分配、困难压力和领导的批评产生挑剔、极端的思想和行为。因此,不能够吃苦耐劳,不能够正确的面对困难压力,不能够正确的自我认识容易导致学生频频更换顶岗实习岗位,影响了企业和学校的校企合作关系。
3.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在实习中的思想压力影响因素较大的有薪金待遇、任务指标、企业制度、客户投诉等。学生在遇到思想心理压力时主要与同学沟通,期望沟通的对象,首先是学校的老师,其次是企业,最后是父母。
三、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中思想心理干预对策建议
1.顶岗实习前的思想心理预防性教育
(1)开展好心理健康课、就业指导课或职业生涯规划课。在课程中,强调学生的顶岗实习中的思想心理教育,让学生在离校前树立好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职业观,教育学生要虚心接受领导的管理,以及如何处理与同事、客户、领导的关系。比较好的效果是播放一些思想心理情景剧,让学生以第三者的视角去感悟,提高思想心理认识。
(2)开展好军训、社会实践活动。利用严格的军训和室外的社会实践活动,渗透学生的思想心理教育,培养学生坚韧的毅力、吃苦耐劳精神、集体主义观念、主人翁责任感、心理承受能力等。
(3)做好入职前的教育工作
通常,入职前的教育工作是由企业来完成。但是,企业为新报到的学生匆匆做完入职教育后往往马上就安排学生到工作岗位跟随师父进行岗位技术学习。这样,学生还没有充分的思想心理准备,容易出现思想心理的不适应。建议入职教育中,拿出来一部分环节放在学校完成,主要针对工作环境、企业制度、职业道德、职场关系、职场礼仪、注意事项等,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思考、感悟,做好入职前的充分的思想心理准备。
2.顶岗实习过渡期的思想心理指导教育
学校要密切关注顶岗实习过渡期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学校的指导教师要定期深入企业与学生沟通,摸排学生的各种思想心理问题,及时的关注关心学生思想心理动向,有针对性的进行约谈疏导教育。
此外,学校可建立远程的心理咨询平台,利用学校的专职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通过微信、QQ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思想心理问题咨询与帮助。
高职院校的顶岗实习思想心理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重要、分散而复杂的工作,从高职院校自身来看普遍的顶岗实习指导工作还没有落实到位,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加强管理、总结经验、创新方法。
参考文献:
[1] 向群英,漆晓玲,李远惠.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期的职业心理辅导[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2] 沈青群.浅析高职学生职业心理辅导与对策研究[J].广西轻工业,2009年09期.
[3] 杨春平.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9年02期.
一、英语专业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现状
本文通过对2013级英语专业学生总共400人进行顶岗支教问卷调查情况获取的资料,得出当前的支教情况如下。
1.深刻认识顶岗支教的意义 经过顶岗支教后,师范英语专业学生对该活动有深刻的认识与感想。在调查的实习学生党中有206名认为顶岗支教的活动能够促进个人综合素质提高,有104名实习生认为顶岗支教有利于提升教学水平,有235名实习生认为顶岗支教可以提高自我的教学技巧。每个人对顶岗支教的认识都不同,但是可以看出顶岗支教对于任何一个实习生来说都是有积极正面的效果。
2.指导教师方面 有73名实习生认为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不会经常指导实习生上课,有165名实习生认为指导教师教学水平偏低,有201名实习生认为指导教师只会听自己的课,有300名学生认为高师院校应当多派一些有指导能力的教师辅导实习生。
3.高师院校课程设置方面 有385名学生认为学校中应该多增加一些师范类型课程,有400名学生认为在教学技能培养训练上高师院校应当多加注重。
4.实习学校办学条件方面 有103名学生认为实习学生的办学条件好,是一个环境优良的地方。有291名学生认为办学条件差,很多地方都没有跟上时代的办学水平。
二、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
1.不注重实习生的指导,教学实践效果不明显。高等师范学院的教师应当注重对实习生的指导,要进行定点巡查,对实习生的实践情况多加关注。实习生在进行实习时,也应当遵守学校的管理准则,听从教师的指导安排。带队的教师其实管理指导相对不便,校园的点都较为分散,要想全面管理还需要多花一些心思与精力。当前还存在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如果带队的教师知识指导能力不足,只是存在与表面功夫指导的话,那根本无法带领实习生。
2.顶岗与实习要相互并重。所谓顶岗实习支教,就是师范生通过顶岗来实现自己的支教。在现实当中,大多数人都比较注重顶岗,忽略了实习的重要性。英语专业的学生要想达到顶岗支教的最终目的,就更应该想考虑清楚自己的意图,自己顶岗支教的意义何在。
三、解决英语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支教问题的对策
1.强化对师范生顶岗实习支教的指导和管理。加强英语专业师范生的顶岗支教管理与指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方面就是加强院校的指导管理。师范院校应当派遣教学水平高、指导水平高的教师进行实习指导,制定规范的教学工作管理要求。另一方面就是实习学校的指导与管理。因为师范生是属于全职性的实习,学校应当把他们当成与全职教师一样的对待,同时还要安排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对实习生进行有效指导。最后就是顶岗支教的实习生应当进行自我约束,在实习过程中对问多学,自己多花点时间去研究学习。
2.轮流授课。轮流授课的方式就是为了让实习生能够得到更好锻炼的同时,还有充足的时间去备课。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备课是非常重要的,每一节课的知识都是新知识,没有准备充足很难发挥课程效果。指导教师与实习生轮流授课,不仅可以让实习生学习到指导教师的教学技巧,也能够让指导教师从实习生的授课中去发现问题,进行正确指导。
3.加强教学技能的训练。当前,高师院校的课程一般都是教育学、心理学与学科教学,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师范教学技巧的培养,导致师范教学能力一直停止不前。所以,高师院校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师范性教学技巧的训练。
第一,要调整课程的结构,增加教学实践课程。传统的师范性教学方式,都是单一的,师范性课程特别少,内容还非常死板,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极远。英语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这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特别是对教学方式要求极高。英语专业的实习生就算自身英语水平极高,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教学方式也只能做到纸上谈兵。
第二是加强文理课程的渗入。现今的高师院校学生教育课程中普通课程的比例较高,学生的课程较为单一,不利于综合能力发展。所以,师范生的教学中,要多融入文理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四、总结
在迅速发展的社会中,教学方式如果仅限于传统的模式那一定是止步不前的。英语专业师范生的顶岗支教是中国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制度的成功探索,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并未如此顺利,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为了提高英语专业实习生顶岗教学能力,就应当先让高师院校注重顶岗实习支教的工作,通过实践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提高指导教师的水平,创建示范基地,进行创新能力的指导培养,保证实习生的顶岗支教工作能够发展越来越好。
师范生教育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小学实习学校往往考虑到自身实际情况和各种利益,不欢迎高师院校实习生,或是对其指导不到位;同时,高师院校同一专业实习生相对集中在同一班级,且实习时间短,对当前中小学教学了解不够,实习效果不好。面对这种局面,我们认为最关键的原因是地方高师院校与中小学校交流沟通、合作渗透不够,从而导致师范毕业生能力素质与基础教育需求相脱节。由于地方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合作培养师范生的机制和体制建设与改革处于探索阶段,现阶段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的理论研究,在总结实际教学的经验、研讨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合作、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师范毕业生等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研究和实践。
加强地方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合作培养师范生的机制与体制建设,对于加强师范专业内涵建设,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打造师范专业办学特色,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对师范教育面向中小学需求培养人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中小学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从而全面推进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有利于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师范类专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广价值,能够服务于国家基础教育战略,满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支持地方基础教育发展。
二、机制与体制建设内容
通过对中小学、教育行政部门和高师院校的调研,从体制与机制层面予以深刻剖析,明确责权,建立合作培养师范生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合作培养师范生过程中对教师的聘用与评价机制。实行聘任制度以及合同管理、贡献导向和优劳优酬评价激励机制。
加强师范生实践理论创新研究,确立渗透式教师教育理念。双向渗透,指的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师和中小学教师深入交流,融入对方学校工作或学习,从而进一步合作指导师范生,提升师范生的实践能力。
深化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合作交流,建设长期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重新定位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角色,遴选若干所基础教育示范校和特色学校作为合作单位,进一步深化合作与交流,共同建设长期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
拓展师范生教育实践形式,开辟双向渗透式教育实践的新途径。建立一支稳定的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组成的师范生双向渗透式教育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实施四年连贯的师范生教育实践“双导师”制度,师范生顶岗实习一学期,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与中小学名校、名师共同探讨和开辟师范生教育实践的环节、途径和平台,课程教育与教育见习相结合、常规教育与教育实习相结合、国培计划与师范生培养相结合等。
建立并优化师范生教育实践改革模式。通过建立高等师范院校和中小学校联动机制,共同制定有利于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发展的系列规章制度,构建师范生教育实践制度体系。
创新教育实践制度体系,加强地方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合作培养师范生的机制和体制建设。将教育实践改革的先进理念和实践环节具体落实到各师范专业的制度体系。
三、机制与体制建设实现路线
构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协同育人机制。在师范生培养中,师范院校起主导作用,政府发挥统筹作用,中小学全程参与指导,既职责明确,又协同合作。
开辟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协作领域。包括:共建实习基地、整合并开发教师教育资源、共同培养师范生方案、加强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开设“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论坛、加强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对接研究、加强教育教学的共同研究。
搭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协同育人平台。签订合作协议,开展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教育教学研究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校本教材的编写等方面工作。
四、衡阳师范学院的实践探索
建章立制,规范实习管理,建立健全师范生实习保障制度体系。为进一步规范二级学院教学实习经费管理,提高实习经费的使用效果和效率,保障教学实习质量,制定了《衡阳师范学院实践教学经费管理办法》,修订了《衡阳师范学院派驻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人员管理试行办法》《衡阳师范学院实习见习活动监控实施方案》和《衡阳师范学院加强实习(见习)工作管理的通知》等,采用现场走访、远程信息获取等多种方式,构建“多层立体”“多元一体”的校外实践教学监控体系,加强对实习见习活动规范管理。
师范专业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初步成效。我们着力构建“重基础,重能力,高素质”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着重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为中小学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两方面来展开研究,在实践教学改革、学科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实施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师范生实践教学改革取得实效。①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②加强顶岗实习基地学校建设。一是继续深入与教师教育联盟学校的交流与合作,总结推广与联盟学校的顶岗实习合作经验;二是选择合作县(市)优质实习学校建设协作培养基地;三是做好实习学校遴选,引导实习布点向条件较好、指导能力强、教学氛围浓厚的学校转移。③强化对顶岗实习学生的指导。高校方面一是继续选派驻点指导教师,发挥协调、管理与指导作用。二是发挥系部远程专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指导作用,驻点指导教师和远程专业指导教师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教学工作与班主任工作。三是在校内开展岗前培训。高校、政府(教育局)和实习学校共同努力,顶岗实习指导体系才会真正形成。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课题“贵州省‘国培计划’实施效果跟踪调查及问题对策研究”(课题编号:112C125)的研究成果之一。
“国培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启动实施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一项目的有效实施,旨在为农村中小学培养一批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骨干力量,对于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推动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加强了高师院校与基础教育的联系,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师范院校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的重要纽带,也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举措。
1、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的提出及意义
贵州省“国培计划”分为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集中培训项目和远程培训项目。其中“国培计划”——贵州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有两项主要内容:一是从农村基础一线遴选骨干教师到贵州师范大学和贵阳市优质中小学参加为期两到三个月的脱产研修,二是从贵州师范大学师范专业高年级中选拔优秀学生到参训教师所在的乡镇学校开展顶岗实习支教,原则上2名师范生置换1名农村骨干教师。该项目在同一时间实施,将教师培养的两种不同任务有机结合起来,使原来职前与职后两个阶段的教师培养体制有了新的变革与发展,这对教师教育模式的改革发展有着突破性的建设意义。
置换脱产研修项目按照“互动双赢、提升质量、促进改革”的设计理念,采取分阶段、立体式的新型培训模式。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方面,分“集中研修+跟岗研修+总结反思+跟进研修”四个阶段实施。通过置换脱产研修项目,为我省农村培养一批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乡(镇)中小学学科带头人,带动和引领校本教研,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同时,探索和建立高师院校、教研机构和城市优质中小学的联动机制,推动高师院校与城市优质中小学和乡(镇)中小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以达到资源共享、长期交流、服务农村中小学的目的。在师范生职前培养方面,“国培计划”顶岗实习作为服务基础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平台,为师范生提供了一次丰富人生阅历、接受社会检验的机会。师范生在学生时代能有这种实践平台和到基层一线去实践的机会非常难得,在基础教育一线中发现新知、运用真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才干、贡献力量,为将来走向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2、置换脱产研修项目中师范生的培养模式探讨
在开展“国培计划”顶岗实习之前,贵州师范大学师范类学生的实习工作通常采取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的管理模式,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自主联系实习学校或参加所在学院组织的集中实习,实习时间通常为一个月。为了紧密结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的实施,贵州师范大学调整了师范生实习计划,经过与海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学校交流“国培计划”的组织和管理,制定了“教学技能大赛+顶岗实习临阵强化+乡镇学校顶岗实习”三维一体的培训模式,为师范生成才做好充分准备。
2.1教学技能大赛
2010年、2011年和2012年为配合“国培计划”的开展,我校举行了全校规模的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作为顶岗实练兵。对此学校要求参加顶岗实习的师范生必须报名参加,其他年级的同学可自愿报名。比赛围绕说课、讲课、评课和现场提问四个环节展开,历时两个月的时间,参赛选手认真准备、精心比赛,经过班内评比、院内评比,最后选拔出各学院的优秀选手参加校级教学技能大赛。参赛的师范生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提高了教学技能,逐渐掌握了基础教育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
2.2顶岗实习临阵强化
我校组织顶岗实习师范生在开学前一周返校,加强顶岗实习临阵强化训练。所承担培训任务的学院,提前摸底、弄清需求、优化方案、整合资源,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承训学院首先切实严把基层教师受训需求,突出需求导向,以问题为中心;其次切实严把师资关,在学院内遴选优秀的学科教师,并结合在贵阳市优质中小学聘请理论与实践结合、学识与人品双馨的名师参与培训与指导工作,围绕教学技能和班主任管理两个模块培训顶岗学生;最后顶岗实习师范生针对说课和讲课这两个最重要的环节,分别进行5-8分钟说课和15-20分钟讲课的考核,如果成绩不合格,则进入下一轮考核,通过以后才能参加顶岗实习,以保证置换学校的教学质量。
2.3、乡镇学校顶岗实习
2010年我校选派了954名2007级师范生置换出560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置换脱产研修项目,2011年我校选派了1073名2008级师范生置换出650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置换脱产研修项目,2012年我校选派了1076名2009级师范生置换出650名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置换离岗研修的教师在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正发挥着示范和辐射作用。三年时间里,我校顶岗实习生分别派往全省10个项目县的168所乡镇中小学,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顶岗实习。在师范生顶岗实习期间,分别由顶岗学校教师和我校学科教师组成指导团队,对顶岗师范生进行跟踪指导,以保证教学质量和师范生的培养。作为顶岗实习的师范生,他们把课堂搬到乡村,直接与基层中小学的师生面对面,既丰富了书本知识,又服务了当地的经济、文化建设,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3、师范生在顶岗实习中的价值体现
3.1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获得提高
顶岗实习师范生在进入顶岗学校以后,从学生转变为教师,在听课、备课、上课、评课、教学反思、教学研讨、教学展示、教学辅导等循环往复的实践锻炼中,探索满足农村基础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要求的途径;在进行班级管理、组织学生课余文化体育活动、思想教育活动、主题班会、家访的班主任工作中,组织管理能力获得提高,逐渐成为能独当一面的教师。在顶岗实习中,通过各种实践策略,实习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将来从师执教做好准备。
3.2师德教育和职业精神教育得到加强
数月的顶岗实习,师范生在指导老师的谆谆教导下,在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过程中,从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个方面诠释了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另外,在顶岗实习中,师范生要想经受住社会的检验,则必须承担与之相应的社会责任,即与他正从事的教师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责任逐步形成教师所特有的职业道德,进而升华为教师的职业精神,这种职业精神将在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情感、职业操守、职业协作、职业奉献等各个方面影响着顶岗师范生对教师职业的认识。通过顶岗实习,师范生不管是师德教育方面还是职业精神教育方面,都得到加强。
3.3增强了服务基层、服务基础教育的能力
虽然“国培计划”项目的实施,引起了我校教学计划的变动,影响了部分师范生考研、论文设计、家教等预定计划,但是学校有担当社会责任的义务,作为新时代的优秀大学生,更要树立为社会服务、为基层服务的社会责任意识,把在学校的所学,拿到真正的课堂实践中去检验。另外,通过顶岗实习,师范生可以亲身感受到什么地方最缺什么类型的人才,哪里才是大家真正可以很好发挥价值的地方。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师范生一方面会对顶岗实习有更深的理解,会对基层的情况有切身的感受,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就业观念;另一方面能大幅度提高自己的师范技能,加强实践教学能力。可以说,顶岗实习是师范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一场“炼魂”工程。以顶岗实习为载体,在相对落后的农村接受锻炼,可以促进师范生认识农村、了解国情,继承艰苦朴素的作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结束语
“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将农村基层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与师范生顶岗实习相结合,以一种全新的教师培养模式影响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和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的水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只要做到周密安排、科学实施、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就能够真正达到实效性。顶岗实习的师范生克服生活上的各种困难,承担所顶岗位的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积极参加实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优质课比赛及其它行政事务工作。在顶岗执教的过程中,他们深入了解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在教学中提高了教学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在班主任工作中提高了组织管理能力,在独立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协调沟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通过顶岗实习锻炼,扎实地提升了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为即将奔赴教师岗位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EB/OL].
http:///cms/zxxg-gjsyxxm/584.htm.
[2]卓毅,刘军.置换脱产研修模式为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给力[J].大家,2011.(18).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119-02
近年来各省属师范类院校先后开设了新闻传媒类相关专业,以四川省为例,师范类或前身为师范类的高等院校均在2000年前后相继开设了传媒类相关专业,截止到2013年四川省内已有十余所师范类院校开设了此类专业。在省属师范院校的办学历史中其优势和特色均长期立足于师范技能教育,开办新闻传媒类专业以来,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使得影视技能的教育和掌握逐步在办学过程中广受关注并日益发展。
一、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产生背景
国内本科生教育培养的双导师制雏形产生20世纪90年代,在计划经济时代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冲击的社会背景下,早期引入“双导师”制度的专业往往集中于与市场关联度更大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近年来,教育部多次提及的高等教育转型议题在2014年初见成效,从国家到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分均对高等教育事业中的部分学校和专业明确提出了转型目标和进程规划。以文科研究见长的省属高等师范院校为顺应本科教育规模扩张趋势,和社会发展人才培养需求。在本世纪初以来先后开设了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等新闻传媒类相关专业,以四川省为例仅省属师范类院校中开设此类专业的学校达90%以上,专业的重复建设和“艺考热”的兴起同时带来的则是师生比的严重失衡,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的影视技能教育成为众多办学者的软肋。表现为骨干教师培养难、专业实验室维护难、教学团队打造难三方面,此外还有诸如理论学习有余实训操作不足,技能掌握宽泛有余具体环节精进不足,课程丰富性与专业发展现状互动不足等方面有待改进。学界与业界的双导师制产生不仅是基于传媒类专业影视技能教育现状,更是省属师范类院校转型改革的必经之路。
(一)师资建设的需要
省属师范类院校大多建于建国后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地方各级师校的基础上建设而成。其强势专业均为传统学科并注重知识的系统学习和传授,研究
与技能并重。以绵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为例,学院下设的广播电视学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两个专业,分别开设于2003年和2009年,从专业建设之初办学者即确立了培养基层广播电视行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思路。但办学现状却存在专业培养历史短,专业底蕴弱,师资建设缺口大等问题,尤其是涉及影视技能课程师资引进和培养的困难度则从一开始就显露端倪。
高校传媒专业的影视技能课程涉及了新闻、传播、电影、电视、广播等多专业的技术课程,以当前四川省各省属师范院校的专业学生人数平均量和专业教师人数平均量来看,均难以达到较为理想的师生比例。同时,影视技能课程的师资来源也呈现出良莠不齐的态势,并在高校教师的准入机制日益严格的时间点上被放大。严格的准入机制使得高校环境和氛围走向更趋向于研究性和学术化,实务经验和指导水平都与人才培养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同时这也是近十年来,传媒专业影视技能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且改善情况较差。学界导师和业界导师的双导师制度确立是
(二)校地合作的双赢
从筹办传媒类专业开始,省属师范类院校的办学者便制定了不同年级学生的实践实训实习计划,并结合高等教育发展改革政策逐步摸索找出一条更适合自身的道路。产学研结合是高等教育事业的最终要求和目标,传媒类专业则因为专业的特殊性能更好做到这点。继基地建设、成果转化之后,双导师制是高等院校和地方各级用人单位的又一合作成果。也是高等院校在平衡人才培养和师资建设的矛盾的最佳模式。以绵阳师范学院为例,传媒类专业学生从大学一年级进校开始确立自己的学业导师,学业导师将从校内课堂和校外活动两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而大学二年级下学期随着分批次进入各级电视台顶岗实习之后,学生将逐步建立起自己与业界导师的技能学习和实务交流,以此来完善学业导师校内指导缺乏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校地合作的内涵得到深化,双导师制成就高校和地方的双赢。
二、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应用模式
双导师制发展至今,由学业导师和实务导师对传媒类专业学生协同指导的模式已被广泛认同。但相较于省属师范类高校的具体情况而言,传媒专业学生的影视技能双导师呈现出不同的应用模式。
(一)校内的理论实践双导师
在省属师范类院校的传媒专业办学过程中,校内导师的制度建设屡次提出,但都难以实施操作。校内导师的地位和价值长期被低估和忽视,原因主要体现在:影视技能课程导师人数少,难于完成具体职责;影视技能理论知识滞后,脱离传媒行业发展现状;学历程度高业内经验少,技能操作水平参差不齐。以上原因导致传媒类专业教育过程中校内导师的角色长期缺失,或仅有制度没有推行。
本文所提出的校内双导师是指传媒类专业本科一年级的学习开始即确立一名影视理论知识导师,本科二年级协调专业兴趣配以影视技能课程实训导师一名,并在本科三年级的时候由双导师指导完成影视技能课程的汇报作品展演。校内双导师的职责集中在对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并以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为依据,对传媒类专业的影视技能教育有系统认知,了解传媒类专业的业界前沿发展方向。经过课题组两年的调研发现,基于当前省属师范院校传媒类专业的师资现状,校内双导师的推行仍存在技术骨干教师匮乏,导师职责不明,有针对性的指导泛化等困境。
(二)校外的写作制作双导师
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核在于校外导师的选择和职责。课题组的调查发现省属师范院校中为应对自身专业背景的不足均大量各级各类型校地合作基地,常见的校地合作是高等院校将大学本科四年级的学生送往传媒业界做实习实训培养,且多数合作方式仅局限于将学生派遣前往之后便任其发展,既没有前期规划也没有后期考核,校外实习指导的实际意义常常止步于学生的自律和导师的他律。因此,校外双导师的实际推行也已日益呈现出流于形式的趋向。
校内导师难以更好完成的指导可以由校外双导师补足这一点,各办学者已达成共识。但校外双导师的重要性却并没有为大多数人认识,影视技能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涵盖了策划、文案、写作、制作、播出的五大环节,其中具体制作工作则更繁杂。但大多数省属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对于专业学生今后的出口和去向则较为明确,即面向省市级甚至县域传媒机构。在这些传媒机构的日常工作分工并不完全细化,对应人才培养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每一名进入校外实习基地实训的学生都能够在相应工作岗位接触到掌握影视技能的多项必备环节,使其能力得以最大提升。
三、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推广途径
校内外双导师制的办学理念自上世纪初出现以来,相关论述和探讨在高等教育范围内长期被借鉴和使用。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由于其产生时间晚、专业特殊性强、技能要求高等特征,其双导师制的推广途径也与其他专业有较大差异。
(一)时间安排的灵活多样
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是在传统双导师制基础上的拓展,由校内的理论和技能双导师及校外的写作和制作双导师共同构成,覆盖了传媒类专业的大学四年教学内容。因此,只有实现时间安排的灵活多样才能做到教学指导各环节协调合作,互为补充。理论导师和实践导师的校内指导在时间上多集中在大学本科三年级以前,结合专业特点以课堂教学实践和课外实训制作为基础,以学期实训周、年度作品展、中期考核汇报为契机构建立体指导规划。在已完善的规划中两位导师的时间安排应做到互为独立但并不割裂,在两年时间内完成校内双导师的具体职责。在大学三年级以后,传媒类专业学生将逐步进入到校外基地实习实训,校外导师应在前期就联系和约定。由于校外导师的时间安排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双导师的必要性得以体现。根据不同岗位要求学生的岗位工作可分为两阶段,将写作和制作技能的指导交叉进行,使之充实高效。
(二)内容指导的切实可行
内容是影视技能教育双导师制的核心。课题组的研究表明,校内和校外双导师制的推行内容应以理论融入实践、实训践行理论,二者互为前提相互影响。尤其是前期校内双导师的指导,教学的计划制定和内容选择多以影视技能基础教育为主,注重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和技术能力的培养。校外双导师的内容指导则侧重以工作岗位的需求为导向,强化基本技能的同时,适当加强技术要求的强度和深度,以适应传媒类行业的现实境况。在调查中发现就省属师范院校而言,传媒类专业的影视技能教育表现出欠缺指导内容的确定性和指导环节的合理性,这是非传媒类专业院校的共同症结,引入校外双导师的急迫性所在。
(三)教学目标的互为统一
双导师制的教学目标评估体系是之前学科中经常性忽视的内容,同时也是构建双导师系统的关键内容,影视技能教育的双导师制体系则应从明确教学目标开始。影视技能双导师至的教育目标应划分为三个阶段,校内理论和技能基础指导的掌握,目标评估多以考试方式实现。除此之外参照专业院校技能培养的方式,校内外各等级竞赛也应逐渐成为学生技能掌握的评估参照。第二阶段教学目标的变化性和不确定性最为显著,在工作岗位的需求和校外双导师的指导下,根据传媒类不同专业的特点,以个人技能掌握和中型作品完成为教学目标的评估方式是课题组在研究中总结得出,但具体到校外导师指导环节中又常常流于形式化难以推行。因此,在第三阶段中,毕业作品的设计和制作成为上一环节的教学目标的补充和延伸。在省属师范院校中,延续了传统学科的毕业论文环节应逐步以传媒类学科特点考量以技能掌握展示为主,响应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变革。
综上,构建省属师范类院校传媒类专业的影视教育双导师制从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来看均已势在必行。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讨论成为主流的社会背景下,如何使传媒类专业的办学适应社会文明发展的需求是推行影视技能双导师制的基本前提和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赵艳,段联合.对影视传媒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6(02)
[2]伊继东,刘六生.我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发展问题探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06).
[3]潘秀通.论影视技术、艺术与知识创新[J].上海大学学报,2000(02).
[4]胡智锋.广播电视艺术教育回顾、现状与展望[J].艺术教育,2003.
本文就师范教育实习进行简要分析,总结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对提高师范生教育实习质量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运用教学成果,检验学习效果。就是看一看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到底有多大距离,并通过综合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为完善教学计划,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实践依据。每一个师范生就业前都必须参加教育实习,实习工作开展的好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本人的就业前景与发展方向。
一、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实习时间分配不合理。2012年1月教育部颁布《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师范类学生教育实践不少于一个学期。大部分师范类院校的实习时间为三个月,实践证明三个月的实习时间是远远不够的。
实习生不仅要进行课堂教学,还要进行研讨、课外辅导、承担班主任工作、处理各种突发因素,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教师的转变三个月的时间是难以完成的。
高师院校一般将师范生的教育实习集中在第七学期,而我国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和公务员招考也集中在每年的下半年,这些考试的备考和教育实习的时间发生冲突,学生无法安心备考,也不能认真实习。
(二)实习学校不能满足实习要求。实习生去实习会影响实习基地学校的正常教学,学生的人身安全也会让实习基地学校觉得有负担,所以部分实习基地学校不愿意接受实习生。
部分实习基地学校即使接受了实习生,但由于实习生没有教学经验,中学不让实习生或很少让实习生进课堂,不让他们参与班级管理,实习生平时在实习基地学校除了改作业,改试卷就是做一些杂活,根本起不到实习的效果。
(三)实习指导教师指导不到位。由于实习基地分散,学院的实习指导教师数量有限,实习生数量大,指导的任务重,导致大多数老师不愿意指导学生实习。
有些指导教师对实习指导没有明确的认识和高度的责任感,在外地指导学生实习还要在学校承担教学任务,两地跑分散精力,影响指导效果,有些学院随意指派指导教师指导实习,这些教师缺乏扎实的专业理论和教育科学知识,指导水平有限,达不到预期效果。
(四)实习生的素养有待提高。很多师范生的专业理想不够明确,他们虽然读的是师范专业,但并不打算从事教学工作,所以他们会认为教育实习和自己无关,参加的热情不高。
随着就业难度的增大,本科学历无法满足就业需要,因此很多学生都会以考研为借口不去参加教育实习。虽然学生的专业知识比较扎实,但缺少情感的培养,在实习课堂无法从精神上给学生以人生观和真善美的引导,无法在互动中实现课堂管理。
(五)教育实习形式过于单一。师范教育实习应包括“课程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实验教学、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由于实习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没有真正意义的开展,传统教育实习形式主要采用集中定点或自主联系的单一教育实习模式,也就是本科生第七学期集中实习三个月,无法使整个实践教学贯穿培养过程中来,达不到师范生的培养效果。
二、提高教育实习质量的措施
(一)延长实习时间,提高实习效率。教育实习时间由原来的三个月延伸为一个学期,推进以“嵌入式实践,跟踪化培养”为主要特征的实践教学模式。师范生从第一学年开始见习,将见习、实习贯穿于师范教育的全过程。为避免毕业实习与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公务员备考时间上的冲突,将师范生毕业集中实习控制在两个月。
(二)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力度,改变教育实习模式。随着教育实习人数的增加,高师院校需要有足够的实习基地供学生教育实习,将大批实习生派往一个实习基地是不切实际的,会影响实习的效果。新建实习基地需要学校相应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另外,高师教育实习基地一般为公立中小学,这些学校对接收高校实习生兴致不高,其中自然因为实习人数过多,实习学校担心影响教学安排和学习效果。高师可以开拓新型实习基地,增加学生实习场所,比如广东、江苏等地私立学校和教育机构。学生在这些单位实习内容比较全面,上讲台锻炼的机会也比较多,可以起到很好的实习效果。
(三)制订实习指导老师管理制度,规范实习指导。教育实习是一个将学科素养转化为教学技能的过程。“技能是一种个体体验”。教学学院应选派师德高尚、爱岗敬业、教学水平精湛的教师指导实习生。学校制定相关的制度,明确实习指导教师职责,保证实习指导教师的权益。此外,学校在实习结束后评选“优秀指导教师”,并将“优秀指导教师”与年终考核及职称评定挂钩,加强对指导教师的监督。
(四)加强师范生素养教育。师范生的课程主要围绕师范教育展开,培养学生从事教育的基本技能。很多师范生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毕业后当教师,即便是毕业后想做教师的学生,也有一部分认为教中学生不需要太深奥的知识,只要把基本的知识学会足够施教了,什么心理学、教育美学等提高专业素养的学科学不学都无关紧要,这些错误的认识使得学生师范素养不高。这就需要我们加强课程改革,提高师范生专业素养。
(五)改变教育实习方式,提高实习质量。全面拓展教育实习形式,实行多形式,多渠道的实习方式。如鼓励学生回母校实习,在实习安全和实习食宿方面都可以得到保障;鼓励学生参加国培顶岗支教实习,使学生更加接近基础教育,更加了解基础教育等。每一种教育模式都有其优缺点,我们要及时总结,及时改正,使教育实习能够顺利开展。
三、结语
中图分类号:G642
随着我国大学生的人数日益增多,国家对大学本科教育经费的投入越来越多,大学教育受关注的程度也愈发增强[1]。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深入到教育的各个领域、各个阶段、各个角落,大学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大学的教育就业体制早已完全脱离了起初统招统分的模式,大学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和培养策略不仅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且包括整个社会的发展[2]。甚至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兴衰荣辱。因此,大学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这一话题也日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2004年12月25日,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明确界定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范围。近十年来是高等教育系统变化最为剧烈的十年,在这十年中,新的教育思潮、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断涌现而出,信息技术手段更新速度也急剧加快。现阶段条件下师范类大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如何,现行的培养模式是否能适应新的形势?笔者分析了目前大学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并对,目前大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日后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1 目前大学生教育技术能力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中专院校的全面扩招,和师范类院校近年招生的持续升温,师范类整体的教育资源愈趋紧张,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传统的小班授课也转变成了现如今以几百人的大班授课为主。众所周知,教育技术学属于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然而大多数的师范生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存在不足,尤其是在实践方面有所缺失。对于“教育技术能力是一名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这一话题,大多数的在校师范生并不认同,甚至不理解其含义。同时当前大多数的师范生缺乏必要的教育实践,因此并不善于与人沟通,与人合作,这些都很不利于其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许多的在校师范生得不到专业的指导,缺乏实地教学实践的机会。但是,值得肯定的一点是,由于目前在校师范生的年青化,大部分学生可以接受到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的设备手段进行教学设计和授课的机会。
2 目前大学师范生培养策略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和“研”难以统一
在现如今的大学教师队伍中,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已经占据了绝大多数的比重,有些知名大学的教师队伍中还包含了很多高级人才,比如海外名校的海归专家学者,甚至院士。这些专家学者在科学研究领域中取得了很多成就,甚至是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这其中存在一些专家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他们有些由于难以把握上课学生的知识层次,或者在授课方面经验欠缺,抑或适合科研却不善教学等原因,造成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教”和“研”二者难以达到有机的统一结合。
2.2 执教公共课的教师的职称比例不调[3]
教师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教学经验丰富与否对于《现代教育技术学》的知识传授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更加速了先进知识设备的更新换代。大学教师队伍中,存在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这些教师数十年来的教学经验是非常宝贵的,虽然他们中有一部分对新鲜事物的接收速度较慢,因此无法使用先进的设备来传授更为前沿的知识,但是其掌握的知识量却是年青教师无法企及,相较于使用高端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师更加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和灌输。但是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学》作为师范生的一门公共课基础课,并不像专业课一般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因此在安排执教《现代教育技术学》这门课程的对象时初中级职称教师占绝大部分。这些初中级的教师属于年轻刚毕业的一代教师,他们更加重视对网络技术的应用,将ppt课件网络教学设备变成一种普遍性的教学形式,使用音频、视频等先进技术设备和软件来增强教学的效果。在备课的过程中盲目的依赖网络资源,而较少像经验老道的教师一样依靠自身能力去翻阅文献,以求教学内容的准确与真实。
2.3 理论与实践脱节[4]
在目前的大学教育中,往往比较重于理论的教学,而忽视了实际的锻炼和实践。这就造成了许多学生脱离了课本和课堂,无法将所学得以施展。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明显高于大学本科毕业生。主要一个原因就是,高职院校的教育注重于实践技能的培养,所以当这些毕业生来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上时可以迅速的适应工作环境。而大学本科的毕业生在往往注重整体素质的培养,比如英语、计算机水平和思想高度的培养,正是所谓的提升整体素质。但是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该种培养策略往往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3 针对上述几点问题提出的几点建议
上文中已经提到目前高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了下面几点建议,为改善我国高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现状与培养策略提供一些参考。
3.1 开展一课多师的多元化教学
上文中提到的一些问题,比如一些高等专家学者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一些高龄教师的授课内容与时代内容脱节,而资历较浅的教师经验较为缺乏。为此,笔者倡导一课多师的培养策略,也就是说在一个课程中可以让两个或者更多的老师来开展这门课的讲解。比如可以让专职教师搭配专家学者来授课,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专家学者知识的渊博,另一方面,通过专职专业课教师的辅助讲解和答疑,以及基础方面的巩固,可以使学生从两个角度来加深对该课程的认识。以免单方面程度较深的授课造成基础较弱的学生无法领悟,也避免了学生只了解课本上的知识无法领略到该门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和最新的科研进展,一举两得。
也可以使青年教师和中老年教师搭配授课,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来授课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可以让年青教师积累宝贵的教学经验。而青年教师的辅助授课,可以把与时展关系较为紧密的方法和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两元化的教学和培养,可以使学生更为全面的来领略该门课程。
3.2 完善导师培养制度
在现阶段的本科教学中,导师的培养一般仅仅限于毕业设计阶段,而这一阶段恰恰又是学生面临毕业等诸多方面问题的时期。在大学本科生的导师培养方面,大学收获到的教育效果远远达不到预期,这就需要改善大学本科生的导师培养制度。笔者认为,本科生的导师培养可以借鉴研究生的导师培养机制,在入学时或入学不久即建立起导师和学生的培养关系。一方面导师在专业知识水平领域对大学生肯定能起到辅导答疑作用,另一方面,尤其是师范类教学方面,经验丰富的导师的带动会使大学生的实践水平有一个很高层次的进步。
3.3 重视教育实习的实践结果
在当前师范生的教育实习中明显的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教育现状。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呢?这主要由于学校对学生教育实习的结果不重视造成的。在我国一部分师范学校中存在着顶岗实习和教育实习,而在大部分的学校中则仅仅存在着教育实习。所谓的教育实习就是学校放任学生自己出去找学校实习,而不是由学校代为安排,学校仅仅是要求学生获得教育实习学校的公章,这样的话一些学生便不将教育实习看重,依靠关系寻到一所学校盖上公章便万事大吉,而学校也不甚在意,这样的话学生的实习便成为了一纸空谈,起不到什么作用,因此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必须要重视学生的教育实习结果,不能只是看重实习的表格,而是要加强对学生教育实习的能力进行考核。
3.4 考核机制改革
在传统的考核机制中,笔试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大学教育也不例外。而这种考核机制使大学生思想上对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方面无法提高认识,这就需要进行考核机制的改革。如果考核机制改革无法与实践结合,那么即使加强了课外的实习实践,也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实习实践能力,因此这就需要考核机制的改革来推动大学生对实习实践的重视程度。但是这并不是说要以实习实践的实地考核来完全取论课的传统考试机制。如何寻求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们在注重理论基础课的同时而不忽视对自身实习实践能力的锻炼,是现阶段考核机制改革中需要思考的问题。这需要校方根据学校专业和具体方向的不同,来做出相应的调整改革,已达到提高教育技术能力和改善培养策略的目的。
4 小结
教育事关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发展,如何提高教育的质量,培养优秀的人才,是现阶段发展的一个主要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现状,综合国内高校现阶段的教育情况,总结出了数条在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一一剖析,笔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对日后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和改善培养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教育改革任务的艰巨,要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技术能力和改善培养策略,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克东.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8.
强化实践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目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需及时转变办学定位和学生培养方案,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成为社会型专业技能人才作为教学目标。近几年,我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现状,结合专业建设水平,制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将实践教学理念纳入教学改革之中,适时转变和调整人才培养策略。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具备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能够在实践工作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专业实践教学经验,提出有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建与创新问题。
一、强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比较注重阐述专业理论知识,主要在思想政治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内在关系的把握上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思维能力。这种只注重理论知识教学的传统方法不但很难让学生接受和理解专业知识,更与社会需求相脱离。因此,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来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对理论知识进行“实用化”解读,通过课堂讨论等方式将枯燥、抽象的专业知识变得有趣、易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前设计好讨论题目,学生在课前可以根据老师设计的题目搜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积极讨论,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主观能动性。
二、转变教学观念,引入试验实践机制
依照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传统人文社会科学教学手段显得十分单一,内容抽象,缺乏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将实验实践机制引入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中,进而培养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具体做法是,首先,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在每门课程中引入实践实验教学机制。教师在课前需要精心设计实践实验内容。其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增加实用性课程教学,体现本校教学特色。再次,针对实际情况设计专业模块,为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思想,按照不同专业模块设计不同的课程。最后,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多种多样的实验实践活动。渠道主要包括多媒体资料以及网络资源等,且实验实践活动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三、开展模拟实践教学
学生毕业之前,学校应该针对学生未来工作岗位,依据教学大纲制定详尽的教学方案,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在课程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情景教学法,模拟社会工作环境,将课堂视为舞台,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表演,并随时进行讨论,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舞台剧的方式演绎社会各种问题和矛盾,通过讨论找出解决方案。这种模拟实践教学模式,可以充分结合实际,减少教育资源,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展现出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四、树立“学以致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开展课外社会调查与实践
培养各级党政事业单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各级中等以下学校政治教师以及高素质的生产一线劳动者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的主要目标,本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等专业方向课程,与社会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这就要求学校以及教师要充分做好调研论证工作,制定出学生社会调查以及专业实践实施方案。具体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社会调查。针对某一个调研题目,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实践独立或者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社会调查。
(二)课程见习。根据不同课程特点,由教师制定不同的调研主题,并由教研室统一组织。
(三)专业实践。学校成立专业指导教师小组,按照既定选题和活动方案挑选专业实践基地,并制定好实践大纲,最终完成调研论文。
五、重视学生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从师基本功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来说,重点培养的目标在于,可以胜任初等级别以上的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及科研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应用人才。所以教学实习环节对于师范类人才的技能培训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那么具体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
(一)掌握好专业基础课的前提下,强化从师专业技能的培训。
随着学生生源的不断扩大,全国各地的学生聚集到一起学习时,面对地方语言交流的问题,师范类毕业生从事教育教学的基本素质就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所谓“三字一话”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加强的。其中对于普通话教学的安排就会安排专门的教师进行教学和指导,使得每位毕业生的普通话水平都能够达到国家要求,同时书法教育也被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来,因为互联网技术发展的今天导致很多学生从小就缺乏传统的书法练习,特别是在校学生都是八十年代后的新青年,过分依赖电脑和办公软件造成了很多学生对汉字的书写都陌生了。所以加强学生的书法教育显得犹如重要,比如通过举办各种书法比赛展览等来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书法汉字的兴趣,将感性的艺术情操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另外还可以开设一些教书职业素质培训的教学实践项目,全面提高毕业生在从师方面的专业技能。
(二)重视和加强师范生教育教学的实习工作。
教学实习工作是师范类毕业生从学生向教师转变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加强实习工作的培训和锻炼就是学生在跨入教师岗位之前的一个重要过程,因此制定出符合学生专业性质的实施方案,发掘适合学校要求和社会需求相统一的教育实习模式,让师范生在未来真正从事教育工作可以很快转变角色,为教育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我们,就近几年师范类教育教学实习工作来说,发现存在以下几方面突出的问题:
第一,在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方面,教学管理部门虽有制定宏观的规划和方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缺乏长远的规划,实际基地由于缺乏必要的财力和物力支持,在基地建设中存在短线行为的现象,也就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普遍现象,故缺乏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缺乏政策和制度方面的保障。
第二,由于大多数学校任务繁重,很多实习毕业生在实习过程中得不到教学部门一线实战教师的指导,多数只能依赖学校科任教师承担,让毕业生在实习前只能通过在校试听试讲,缺乏双师型指导教师的实习指导。
第三,毕业生实习容易给学校教学工作带来冲突和影响,大多数学校都有既定的教学计划,所以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有时很难积极配合。
综上几种情况反映,要做好毕业生教学实习工作的有效进行,就要求师范类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积极做好实习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准备工作,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努力探索教育实习的新途径和新模式。然而新途径新模式的发掘应该从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依然是坚持集中实习为主要形式,将培养可以胜任一线教学工作的优秀师资作为重要目标,同时为了确保每位实习的毕业生都能按时按质完成实习工作的各个环节,应该有专业的指导教师进行全程指导,这个指导教师的培养也应该纳入学校的长远规划中去。
第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通过教学部门审查和批准,将部门学生安排在制定学校进行分散实习,这样就可以在节约教学资源的情况下,确保学生实习任务的圆满完成。
第三,对于一些师资力量欠缺或师资不达标的偏远地区学校,师范类学校可以积极鼓励毕业生顶岗实习,让毕业生实习工作可以有效进行。
六、着重关注毕业论文的编写和指引、领导工作,培养学生学术探究和革新创作能力
撰写毕业论文是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本科教学计划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总的审阅、检查,更是培养、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风气和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此同时是将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发挥基本技能,发挥创新精神进行学术研究。
论文题目要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课程内容,让学生撰写论文时可以结合专业主要课程知识,通过实际调查研究,最终写好论文。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拟研究课题,主动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同时教师也要加以指导,避免学生抄袭或弄虚作假。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及时改变教学方法,实行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张学仁,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牡丹江师范学院副教授,从事教育学及就业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3)02-0065-06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的发展在教育,“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1],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它是农村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取得很大成就,农村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也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其核心的改革发展理念及教育思想是发展学生的个性,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重要培养目标。
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却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阻碍,即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不足。这个不足总体来说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农村基础教育的高学历教师数量不足,二是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师质量与发展需求不符。
就目前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形势及高校师范生就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上述第一层面的问题在客观环境的发展推动下容易得到解决。2012年12月7日,《工人日报》刊发文章评论由东北师范大学牵头举办的“东北高师毕业生供需洽谈会”(我国最大的教育师资集散市场,每年举办一次),文章指出:“近年来,适龄入学人数减少,城镇中小学校合并较多,教师需求量锐减;像北京、上海等地,教师需求量甚至呈现负增长,部分学校几年都未补充新鲜血液。”可见,将来基础教育师资就业方向下移,高校师范生走向农村基础教育从业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而第二层面的问题急需得到重视,是目前教师教育研究的一个既重要又紧迫的任务。因为农村的基础教育具有教育环境、教育对象、发展特征等多方面的特殊性,对于师资质量有其特殊的要求和标准,需要我们根据特殊情况特殊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培养。本文即主要针对农村基础教育的需求特征,根据十精神中关于基础教育发展的理论指导,对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中存在的困境及发展方向进行研究,期望对相关问题有所裨益。
二、高校师范生农村从业能力培养的困境和问题
目前,我国的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基础教育的师资建设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许涛在2011年9月6日的教育部新闻会上介绍说,“从教师队伍的学历合格率来看,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了96.5%、99.5%、98.7%、94.8%。其中,农村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了92.5%、99.3%、98%、91.5%。在农村学校当中,专科以上幼儿教师、专科以上的小学教师、本科以上初中教师、研究生学历高中教师分别达到41.8%、71.2%、54.8%、2.1%,分别比上年提高2.9、3.9、5.4、0.7个百分点。在新增教师中,具有大学专科、本科学历的教师已经成为主体”。
但仍需要我们给予重视的是,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与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需求仍然表现出许多不适应,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培养仍有诸多困境和问题存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师范生的培养与基础教育新课改脱节
2001年9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38个实验区全面启动。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挑战是多方面的。课程改革打破了传统的以教材统领教学的课程资源观,倡导以校为本的课程改革实践,力图在传统课堂中引入综合性课程和参与式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参与的教学状况。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这些理念涉及课程开发、教育教学、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等很多方面。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提出了小学加强综合课程,初中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中小学增设信息技术教育课和综合实践活动,中学设置选修课,普通高中要设置技术类课程的课程结构。同时,教材的多样化也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农村新课改正在按照相应的步骤进行,并且对高师院校师范生能力培养提出更为现实的需求。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对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明显滞后,体现在以下方面:
1. 高校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没有合理反映新课改的需求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包括三方面,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现阶段,我国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偏重于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文科学类课程,尤其是自然科学课程几乎是空白。学科专业课程中存在大量的必修课,选修课少,而且文理科课程分离。教师教育类课程仍然是多年沿袭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缺少符合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教学内容。
而农村基础教育课改的实际需求则无法得到满足。据调查,目前我国中小学校的音乐、体育、美术课程由于师资短缺,不能正常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的学校占90%以上,科学课程、通用技术课程由于没有专门教师,很多中小学只能让其他教师兼任,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课程的国家意志很难得到应有的体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很难真正落到实处。[2]
此外,现阶段中小学的综合课程和高考的综合性考试对教师综合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新课改提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保证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地发展。显然,高师院校现行的课程设置没有和未来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相适应。
2. 高师院校的课堂教学不符合未来中小学教师要求
新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具有尊重学生个人知识,鼓励学生学会发现知识的教学理念。研究性学习课程为培养学生能力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途径。它使学生在模仿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中,培养科学严谨的研究作风,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在高师院校的课堂教学中,却没有进行相应变革。教学内容陈旧,教案少有更新,教学方法主要还是以讲授为主。但因教师本身对农村基础教育的了解匮乏,课堂上教师传授的东西远离农村教育实际,不了解农村学生的成长特点与规律,不能传授如何按照农村教育的规律来组织和实施教育教学,导致高师院校的课堂教育同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不相适应。
3. 高校师范生对新课改缺乏亲身体会和认识
高师院校学生了解新课改的途径主要有请本校课程组专家讲座、请资深中小学教师来校讲学、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络资源。高师院校一般设在城市,与农村学校联系较少,受到地域、经费等方面影响,高师院校教师和学生缺少深入了解农村基础教育的机会。所以师范生在难以从课堂上深刻认识新课改,又缺乏对课程改革的亲身实践的情况下,难以带着新观念和新思想成为教师。[3]
(二)教育实践流于形式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实践主要包括:在本科二、三年级结合教育学和教学法课程组织的参观与教育见习,在毕业前安排为期6—8周的教育见习。目前,高师院校实践体验面临流于形式 、实效性差的问题。
教育部师范司《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研制组的调查反映:目前教育实习不合理,实习机会和时间比较少,见习实习走过场的成分较大。师范院校派一个教师带队实习,几个师范生一起在一个班轮流实习教学,实习学校派一个教师指导。实习看上去似乎被认为是教师培养过程的补充,而不是此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且,往往实习被作为理论教学的说明,却不是教师专业培训的主要部分和获得特殊教学技巧的手段。
我国教师教育时间短、机会少,往往实习生刚进入角色,实习就结束了。这样使实习生现场经验的获得和教师角色的体验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也很难达到培养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的目的。教育实习缺乏制度保障,实习指导不力。高师院校的实践基地多在城区,农村实践基地较少,经费投入困难,过低的费用使得农村学校没有接收实习生的能力。农村学校教师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对实习生基本上没有精力给予指导。[4]
(三)教师专业素养不符合农村教育要求
1. 师德表现存在不一致性
从我国目前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来看,师范类学生在校期间与农村学校、学生接触的机会不多,甚至没有,导致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教师职业道德普遍存在着内部矛盾的现象。在热爱农村教育事业的道德情感上普遍表现出较低的水平,但是在热爱学生的道德情感上表现出较高道德水平。原因是农村社会和环境对受过教师专业高等教育的师范类毕业生要求和期望很高。师范类学生进入农村中小学任教,对于农村教育而言是新鲜血液,是农村教育的新的希望。另一方面农村经济条件和教育条件相对落后,教师的物质待遇过低,这也是刚刚走出学校的大学生所没有经历过的。当今,教师虽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待遇不高、工作烦琐、心理压力大、劳动时间长等问题客观存在[2],使得师范类毕业生压力沉重,出现了师德表现不一致的现实状况。
2. 教育科学知识不足,专业学科知识缺乏
教育科学知识为教学技能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对初任教师和在校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共同反映的问题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知识理论掌握较多,但是在实践中不能灵活应用。在教师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在师范类学生培养向综合化方向迈进的同时,对教育理论知识的培养弱化,教育科学知识掌握浅薄。教育类课程只有占总学时5%左右的三门理论课,而且不能同教育见习和实习有效结合,出现“在课堂上学理论,很长时间之后再实践”,因而理论与实践完全脱节的现象。
近几年来,农村初任教师的主要来源是高师院校培养的师范生。目前,我国教师培养存在专业学科知识学习和中小学知识脱节,专业知识理论性强,大学特殊的考评体系导致很多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不够深入等问题。从现实角度看,我国毕业生就业制度采用双向选择、自由竞争的方式,部属、省属及地市级高师院校相对优秀的毕业生自然会被条件优越的城市学校选中,相对素质较差者进入农村学校。缺乏有效组织与管理课堂能力,这是师范毕业生在实习和刚刚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对实习环节的忽视,导致师范生对课堂及教学活动的真实感触不深。
3. 忽视现代教育技术培养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信息技术不断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形成了很多新的教学模式,比如多媒体课堂教学、计算机支持的个别化教学、基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等。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需要具备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进行教学,熟练应用计算机各种软件处理学生的考试成绩、编写测试题等能力。
高校师范类学生的计算机教育分成两类,计算机课程和教育技术课程。学生在归属于通识教育课程的计算机课程中学习基础和网络知识,但是对于课件制作、多媒体教学等基础教育常用知识掌握较少。教育技术课程作为公共课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培养目标不明确,缺乏针对性;培养内容繁杂,不利于教学开展;培养方式陈旧,难以激发学习主动性;评价策略单一,缺乏全面有效评价等问题。一些刚从学校毕业的师范生到农村从教,虽然带着笔记本电脑到课堂教学,但是也仅仅处于现代化设备的使用层面,却并没有给学校带去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教育观念。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进步,我国农村中小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发展呈现积极良好的趋势,普及计算机和网络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所以现代教育技术的培养成为高师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5]
三、加强师范生农村从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近10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农村基础教育教师给予倾斜。党的十报告中更有诸多关于此方面的精神指导,教育部在《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重点工作方案》中有详细的表述: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毕业生就业,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完善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优惠政策;开展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启动“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深入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等一系列措施。
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在十精神的指引下,高等师范院校对师范生农村从业能力培养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培养师范生“农村感”,提高职业道德意识
农村基础教育在我国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与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在全国教育发展大局中具有“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但我们的师范生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教育,从课程、课堂、教材到见习、实习等所有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都发生在城市,而多数毕业后将到农村学校服务的学生却对中国农业大国的国情缺乏基本了解,对教育的对象(农村孩子)和教育的合作者(农民家长)缺乏基本的情感,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特点缺乏基本的认识[6],因此,培养师范生“农村感”是首要的任务。
“农村感”就是对农村的观念与情感。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通过对农村相关知识的了解学习,形成合理稳定的对农村及农村教育的情感。我国高师教育的学生中大多数都来自广大乡村,他们对农村生活、农村教育比较了解,充满积极情感,这是农村教师能够潜心教育的感情基础。对于农村中小学来说,比较重视有责任心,热爱农村教育的年轻教师。[7]
培养师范生“农村感”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稳定,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城乡均衡发展。高师院校在职前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有效培养师范生“农村感”,提高师范生职业道德。
1. 加强农村教育相关课程学习,积极宣传优惠政策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有必要增设有关农村生活、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知识,使学生形成合理的农村认识[8]。宣传农村优秀教师的事迹,通过图片展示、报告会等形式,发挥优秀农村教师的导向作用。目前,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高校在培养人才专业素质的同时,还应该为毕业生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职业需求信息。[9]如2009年扩大实施的“特岗计划”,加大宣传力度,向社会公开信息,动员更多毕业生报名参加。
2. 坚持在农村中小学教育实习,提高师范生自身职业道德意识
我国当前教师培养过程中,尤其负责培养免费师范生的各高校,应该加强师范生与农村学校的联系。为学生到农村中小学实习、支教创造条件,这样做既有助于缓解农村学校师资紧缺问题,也更利于培养师范生对农村学校、农村学生的深厚情感。可以说,大部分高校师范生对我国现行的政策认识还不够深刻,对自己认识不足,对自身定位不准,心态浮躁,导致部分人频繁地更换工作单位。因此,正确定位,坚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基础。
(二)按照农村教育需求提高教师职前培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1. 调整课程体系
高师院校是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基地,师范生想要适应农村基础教育需求,就必须调整现有课程体系。目前基础教育新课改要求课程选择性、均衡性、综合性,设置了许多综合课程,比如历史与社会、科学、体育与健康、艺术等。
教育部在《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重点工作方案》中也具体指出,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艺术教育工作。开展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工作,会同财政部、文化部继续大力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而现阶段的农村基础教育中,能够贯通各科知识的教师非常少,高师院校的毕业生只能胜任某一学科的教学,这是师范院校按照学科设置专业培养学生的必然结果,也是高师教育学科化发展的一种表现。这样的学生知识结构单一,适应面窄,这就要求高师院校改革课程体系。可以采取的课程体系改革措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强调职前教育,拓宽通识教育课程,强化教育类课程,精简学科专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需要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方面领域。[10]教师不仅要求精通本专业,还要对相关专业非常熟悉,才能胜任教师教育课程。二是对师范生进行乡土教育,让毕业后有意愿到农村工作的学生对农村地理、人文、习俗有一定了解,避免到农村任教产生陌生感和排斥感。三是师范院校应针对农村中小学实际情况,从专业技能培训角度开展学生实习实践活动。例如,开展“服务社区”、“服务中小学”的团学活动,使师范类学生近距离接触中小学教师和课堂的真实情况;利用假期时间引导学生深入农村中小学,在服务农村教育并加强职业实践的同时,加深了解我国的新农村建设。
2.结合农村地区需求,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教育部在《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重点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总结推广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活动优秀成果,启动研究制订《中小学教学信息化指导纲要》”。可见,农村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根据农村基础教育的特征,并结合师范类院校的信息技术学习情况,可以将农村基础教育实际所需的信息技术分为三种:第一种,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能力和道德意识。第二种,检索、保存、分析所需要信息的能力,包括了解教育资源相关网站、整理相关资源素材、使用电子邮箱等。第三种,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熟练使用Office制作课件,对声音、图像信息的截取和加工等。
在构建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时,注意考虑教学内容中文理科的不同特点,分科设置课程,拓宽学生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对现有知识进行更新,为学生工作之后的教学提供保障和支撑。在课程时间安排上,改变集中授课的教学计划,尽量将时间贯穿于各学期之间,并且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积极推行适合高校与农村互惠的实习政策——顶岗实习
2007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指出:“高师院校要因地制宜地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中小学进行不少于一学期的教育实习。要围绕培养高素质教师的目标,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遵循教师教育规律,调整教师培养方案和计划,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采用顶岗实习的方式,以寻求师范院校与学生实习学校之间的双向合作,以求解决师范院校学生实习和农村贫困地区的师资问题,这是现阶段对顶岗实习应用最广泛的模式。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高等师范院校可以在与农村中小学合作过程中,采用阶段性顶岗实习方式,加强师范生到农村任教所需实践能力的培养。
结 语
我国师范教育正在完成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的历程,在农村教育中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中等师范教育逐步被取消,从而促使培养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任务正向普通高等师范院校转移。这一任务的转移使高师院校在一段时间内并未能因为服务对象的变化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及时改变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造成了师范生在农村基础教育从业能力培养方面的困境出现。
中等师范教育层级的消减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我国教育发展实际的必然举措,暂时的困境随着高师院校教育任务的增加和教育体系的改革必然会得到解决。本文即是基于这样一种形势的变化,为高师院校适应师范体制的变化进行改革提供一种尝试,希望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培养提供理论借鉴。
参 考 文 献
[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J]. 人民教育,2003,(19).
[2] 白晓林. 关于高等师范教育主动适应基础教育师资需求的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5).
[3] 李红惠. 新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师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
[4] 陈向明. 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
[5] 孙玉珂,夏玉宏. 略论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J]. 继续教育,2006,(6).
[6] 林健. 高等师范教育开设“农村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探索[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2,(1).
[7] 李尚卫. 师范生“农村感”的培养[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