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风险的基本特征大全11篇

时间:2023-06-26 16:14:2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风险的基本特征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风险的基本特征

篇(1)

1975年~1989年日本处于低速发展时期,国内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大幅下降,而银行已形成了较大的规模,企业也积累了大量的资金结余,资本供给过剩。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增长方式向集约化、规模效益发展。这使日本企业的融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不同于高速增长时期的融资特征。

一、日本企业在低速发展时期融资的经济环境

1.国债的大量发行促进了债券市场的发展和自由化

随着国债发行量的增大,1977年政府不得不缓和对金融机构出售国债的限制,以此为契机,国债流通市场急速扩大。由于国债的大量发行和流通、使大量资金流向利率更高的证券市场,促进了证券市场的发展。同时,在国债流通市场日趋活跃的情况下,政府发行新债时就不能不考虑国债流通市场的利率,因为当流通市场利率高于新债发行时的利率时,人们就不会买“新发债”而到流通市场买“已发债”。这样,国债发行条件越来越趋于灵活化,接近市场的实际,并进而推动整个债券市场(包括国债、地方债与公司债等)利率体系的自由化。其结果,国债的大量发行与流通成为促进日本金融自由化的一个重要动因。

2.金融市场的不断国际化

日本经济以高于欧美国家的速度增长,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在世界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了10%,1982年进出口总额仅次于美国与西德,居世界第三位。1984年日本的对外债权达到近500亿美元,首次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企业的活动日益向国外扩展,与之对应,日本的银行、证券公司等在国外的活动也迅速扩大。与日本企业日益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同时,西方各国的银行、证券公司也纷纷进入日本开展业务,致使日本市场的资金供给十分充裕。

3.资金从短缺转为过剩

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日本金融的主要特征是资金不足,而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很难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发挥作用,当时的金融体制正是为适应这种特征而确立的,其主要目标就是努力将有限的资金融通到需要资金的各个产业部门去,以保证产业和经济的顺利发展。随着日本经济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进入低增长时期,一方面是企业的设备投资趋于减少,部分企业的剩余资金增加,从而导致整个企业界的资金需求相对下降;另一方面是国民储蓄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个人、家庭的资金大幅度增加。整个经济从资金不足、储蓄不足状态日益转向资金过剩、储蓄过剩状态。这种变化为市场机制得以充分发挥作用提供了条件,从而导致对适应资金不足时期的金融体制进行改革的要求。

4.日元持续升值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因财政赤字、贸易赤字、美元升值等问题一筹莫展,在美国政府的策划下,在纽约的广场饭店召开了“广场会议”。会议决定,五国共同大规模干预外汇市场。这次联合干预非常成功,特别是日元兑美元的汇价大幅度的急剧上升,1985年9月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为1美元兑250日元,在年底上升到1美元兑200日元以上。这个势头一直持续到1987年底,从1987年到1988年初,进一步上升到1美元兑120日元的水平,在两年中,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上升了1倍。由于日元兑美元汇价的上升,日本银行持续买进美元卖出日元,造成了货币供应量膨胀,1987年,货币供应量增加率达到10%以上。

二、日本企业在低速发展时期的融资特征

1.企业筹资总额增长迅速,自筹资金比例不断增加

进入20世纪年代后,企业的融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步改变了过去严重依赖银行的间接融资方式,企业的自筹资金比例开始不断增加,尤其是通过证券市场的融资逐渐成为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

20世纪80年代企业筹资总额增长迅速,仅1989年筹资总额达81.4万亿日元,比1975年~1979年五年之和74.8万亿日元还要多,从筹资的构成来看,借款占的比例在不断缩小,1975年~1985年借款占筹资总额维持在(年均)80%以上,而1987年~1989年借款比例却下降到60%左右,与此对应,从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融资的比例在逐年上升,1987年后已达30%以上。

2.大企业资金充裕,减少了银行信贷,小企业的银行贷款增加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的融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大企业严重依赖间接融资的情况有所改观,融资的渠道多样化,大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增资的方式,可从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至1987年,随着商业票据(CP)市场的启动,通过货币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成为可能。而且随着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不但可从国内的证券市场通过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筹措资金,还可以从国际金融市场融资,银行认为这体现出“大企业的脱媒倾向”,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使银行不得不继续维持低利率而大量开发一些中小企业的客户。(在此,设定资本金10亿日元以上的企业为大企业,资本金在200万日元以上10亿日元以下的企业为“中小企业”)。另一方面,由于银行拥有大量的剩余资金而又缺乏资金的使用渠道,因此纷纷通过自己设立的住专及非银行金融机构渠道等拓宽借方渠道,从而导致大量贷出的资金流向股票和房地产。

3.实物资产融资比例下降,金融资产融资比例增加

金融资产投资在总体投资中的比率,1986年增加42.3%,1987年、1988年、1989年的增长率分别为40%、35.2%和41.4%,而往年大多数年份为20%~30%,相比之下,1986年~1989年的增长非常迅速。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企业把从金融市场等外部筹集的资金重新投资于金融资产,积极开展金融负债和金融资产的套利交易,加大了金融相对于实体经济的规模。泡沫经济时投资于金融资产的资金占融资总量的比重高达40%左右,远远高于通常情况下25%~30%的平均水平。筹资总额增加量大,大企业的设备投资总量的增加不大。筹资总额的增加并不是为了增加实物投资的增加,而是把大量的融资用于金融资产及土地的投资。

从1983年以来,设备投资所占筹资总额的比重不断下降,而土地及其他实物投资比重不断升高,尤其是金融资产的投资比重日渐增加,最高达到42.3%。总体来看,虽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筹资总额增加很快,但大企业的设备投资规模并没有等比例的增加,企业筹来的资金更多的使用在土地投资和金融资产的投资,造成了泡沫经济的不断膨胀。净增运营资金(金融资产及土地的增加额)与设备投资额(有形固定资产增加值,含建筑投资,不含土地)的比值,在1983年~1986年为50.8%,1987年~1990年上升到86.1%。与实体经济活动相比,大企业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规模异常扩张。1987年~1990年现金存款增加额为26.0万亿日元,与1983年~1986年的7.0万亿日元相比,增长了近4倍,其规模几乎相当于从金融机构借入资金的增加额。对于存款与借款的比例看,企业的一贯做法是保持存款和借款规模相适应。尤其应该一提的是从1987年11月开始发行CP到1990年为止,大额定期存款利率一直高于CP发行利率,由此企业发行CP筹集到的资金用于存款进行套利。

4.长期融资比例增加,流动性下降,风险增加

第二次石油危机后,日本经济转入稳定增长阶段,企业资金需求减少,加上金融自由化后筹资渠道增加,银行贷款占总资产的比重从1970年的80.5%降到71.1%,1989年更降到65.7%。另一方面,金融自由化改变了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构成,利率较高的自由利率商品比重逐渐上升,结果提高了银行的资金成本,银行为消化成本上升带来的影响,不是通过提高贷款利率将其进行转嫁,而是采取一贯以来的扩大规模战略,通过调整和转移融资对象的方式而转向高利息率的贷款对象、增加长期贷款,抵补筹资成本的上升。其结果,对中小企业和个人的贷款、与不动产有关的贷款大量增加,最终推动了不动产价格的上涨。对中小企业和个人的贷款占贷款余额的比重从1979年未的32.9%上升至1989年的69.7%;在贷款期限结构上,较短期贷款相比,长期贷款比重从1979年末的19.9%上升到1989年末的52.7%。

三、日本企业融资特征的风.险评价

1.直接金融向间接金融转变银行面临生存危机

20世纪80年代前后,由于证券市场的大力发展,在日本资本已不再是稀缺资源,而企业在筹资时总是趋于低成本的考虑和选择,这就使银行部分丧失了多年来坚固稳定的对产业资本具有的绝对支配性优势,银企之间的地位开始发生置换,间接金融压倒性优势开始丧失。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企业设备投资的任务已基本完成,企业通过在日本国内外发行证券融进的资金已经没有足够的投资对象了。于是,企业开始把资金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即使如此,仍有大量剩余的资金。而银行由于企业大量偿还贷款,剩余资金急剧扩大。传统的银行是要靠获取存贷利差来牟利的,但是,在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以后,总体资金需求下降,而间接金融向直接金融的转变,更使得银行丧失了重要的贷款对象。银行必须为剩余的资金找到出路,否则,银行就将面临生存的危机。此时银行的生存出路应该是把业务间接金融转向直接金融,也就是说,运用集团投资者的资金,实行贷款债券证券化,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等。但是,长期以来,银行被禁止从事国债、公债以外的证券业务,在海外的证券业务也受到严格限制。这样,在金融自由化、间接金融向直接金融转变的过程中,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2.过剩资金投向股票和地产经济开始产生泡沫

一方面,随着日本的经济国际化,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要扩大用地规模,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要在日本的大城市建立亚洲总部,土地需求必然增加。又由于日本企业相互持股十分普遍,上市流通的股票比较少。另一方面,在低速发展时期,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日本政府采取了扩张的金融政策,但随着直接金融的限制取消,自由市场的不断形成,日本企业的资金需求增长率却在下降,导致日本资金流动性过剩。两个方面的作用下,过剩资金不断投向股票和地产,生存基础发生动摇的银行以及拥有巨额剩余资金的企业都把资金投向了房地产和股票。在资金供应充裕的情况下,日本的地价和股票价格飞速上涨,最终导致日本经济产生泡沫。

参考文献:

[1] Bradshear,Keith.Another Asian nation battling a crisis in its banking systems [N].The New York Times, October 25

[2]吴献忠:日本重化工业时期的企业融资方式对中国企业融资方式的启示[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2

篇(2)

[关键词]风险资本高技术创业企业融资机制

一、引言

风险资本又称“创业基金”,是指由专业投资人提供的快速成长并且具有很大升值潜力的新兴公司的一种资本。风险资本通过购买股权、提供贷款或既购买股权又提供贷款的方式进入这些企业。风险资本是准备用于进行风险投资的资金。风险资本的来源因时因国而异,如个人和家庭资金,国外资金,保险公司资金、年金和大产业公司资金等,主要是一种以私募方式募集资金,以公司等组织形式设立,投资于未上市的新兴中小型企业的一种承担高风险、谋求高回报的资本形态。在我国,通常所说的“产业投资基金”即属于创业基金。

与传统资本市场相比,高技术领域对投资者的素质要求更高,风险投资者的出现适应了这一要求。在企业发展初期,风险资本几乎成了除创业者自有资本之外惟一的资金来源。在这之后,虽然其他形式的资本(如债务资本)也逐渐介入高技术企业,但这些资本与传统资本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决定企业融资特性的主要还在于风险资本。可以说,在高技术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中,风险资本家无论在控制权安排,还是融资结构选择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风险资本作为联系融资合约双方的纽带,无疑成为分析高技术企业融资机制的切入点。

二、风险资本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1.风险资本的基本内涵

风险资本产生于资本、市场、企业等各自发展且彼此联系的历史进程中,体现出在这样的一系列联系中发育成长的实质。虽然风险资本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存在起伏波动,风险资本的边界仍然处于变化的弹性之中,但它在发育成长和向世界的扩展中以及各国风险资本的融合和趋同化趋势中,依然显示出其基本内涵和相对突出的基本特征。

对于风险资本的定义,欧美经济学家们曾给出过多种认定的边界,从不同角度显示了风险资本内涵的发展延伸和国家差异性。联系风险资本发展演化的历史进程和不同国家与地区扩展中的同质性,可以将风险资本定义为:风险资本是在资本、市场、商品经济、企业及其成长的各自发展演化和彼此互动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资本类型及一种投融资工具。它形成于非传统的资金来源并主要投资于处于初创或处于成长初期的高成长性、高风险性企业,它以相对较长期的股权投资为主要投资形式并以股权的高幅增值和最终出售来获取投资回报。这里对风险资本的定义,是一种所谓的“比较传统”的风险资本定义。

2.风险资本的基本特征

(1)风险资本的买方融资特征。风险资本作为一种投融资工具,在现实运作中总是表现为一个融资与投资相结合的过程,其中风险资本得以成立的前提就是融资。整个金融机构在市场中的融资可分为买方金融和卖方金融两大基本类型,各类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属于卖方金融,而专门运营风险资本的风险投资公司和其他数量有限的金融机构则属于买方金融。买方金融的利润主要来自于资产买卖的差价,而风险资本的融资就属于买方金融。风险资本家购买的是资本,出售的则是自己的信誉、投资计划和对未来收益的预期。投资时,它们购买的是企业的股份,出售的是资本金;退出时,它们出售所持企业的股份,买入资金,外加丰厚的利润和良好的业绩,从而在资本撤出后进行下一轮的融资和投资。

(2)风险资本所投资企业的幼稚性和成长阶段的初始性。风险资本所投向的风险企业是其自身增值运动的始点,从这里开始风险资本的运作主体(风险投资公司等)和受资企业一起进入共同成长的历程口不过,风险资本不同于一般的资本,其差别主要表现在对象的特殊限定上:风险资本主要以创业企业为投资对象,它所投资的可能是一种新技术或新产品,也可能是一个刚创立的企业,总之,风险资本的投资对象主要是创业企业,且是那些从企业成长角度看尚处于成长初始阶段的企业。在风险资本的实际运作中,虽然包含着对于其所投资企业的分期投资或者连续投资,也包含着风险资本在某些企业成长到一定时期时运用杠杆收购或管理收购的手段进行介入,但这并没有改变它在投资对象方面的基本特征。(3)风险资本的高风险性。风险资本的高风险性是风险资本一个十分突出的基本特征。从风险资本的实际运作经验来看,风险资本在创造了许多成长神话的同时也导致了许多的败绩。风险资本的高风险性根源在于风险资本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复杂多变,来自于信息的不充分性、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多方面的其他非可控因素等,风险集中于风险资本运作的整个过程。

三、风险资本与高技术创业企业的融合

虽然,至今风险资本还未成为企业融资领域的主流,而且它并不必然地以高技术企业作为惟一的投资范围,甚至目前主导世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高技术企业群体中,有很多大企业也并未形成以风险资本背景的企业为主流的格局。但是,从以上对风险资本的认识可知,它从一开始就与高技术及高技术企业存在着密切联系,对高技术的青睐和高技术的商业化预期是导致风险资本诞生的重要动因之一,谈到风险资本就很自然地将它与高技术企业联系在一起。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之间的融合,表现为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的联姻和结合,进而表现为高技术企业通过融入风险资本实现成长和风险资本通过高技术企业的成长实现增值。

但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的融合不是简单的结合,是具有明显的指向性的,即风险资本并不是能够与所有的高技术企业融合的。正像ARD公司与DEC公司的成功结合一样,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的融合突出体现在风险资本与高技术创业企业的相互结合上,可以说,风险资本和高技术创业企业的结合乃是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融合的直接的具体体现。

篇(3)

[关键词]风险资本高技术创业企业融资机制

一、引言

风险资本又称“创业基金”,是指由专业投资人提供的快速成长并且具有很大升值潜力的新兴公司的一种资本。风险资本通过购买股权、提供贷款或既购买股权又提供贷款的方式进入这些企业。风险资本是准备用于进行风险投资的资金。风险资本的来源因时因国而异,如个人和家庭资金,国外资金,保险公司资金、年金和大产业公司资金等,主要是一种以私募方式募集资金,以公司等组织形式设立,投资于未上市的新兴中小型企业的一种承担高风险、谋求高回报的资本形态。在我国,通常所说的“产业投资基金”即属于创业基金。

与传统资本市场相比,高技术领域对投资者的素质要求更高,风险投资者的出现适应了这一要求。在企业发展初期,风险资本几乎成了除创业者自有资本之外惟一的资金来源。在这之后,虽然其他形式的资本(如债务资本)也逐渐介入高技术企业,但这些资本与传统资本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决定企业融资特性的主要还在于风险资本。可以说,在高技术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中,风险资本家无论在控制权安排,还是融资结构选择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风险资本作为联系融资合约双方的纽带,无疑成为分析高技术企业融资机制的切入点。

二、风险资本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1.风险资本的基本内涵

风险资本产生于资本、市场、企业等各自发展且彼此联系的历史进程中,体现出在这样的一系列联系中发育成长的实质。虽然风险资本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存在起伏波动,风险资本的边界仍然处于变化的弹性之中,但它在发育成长和向世界的扩展中以及各国风险资本的融合和趋同化趋势中,依然显示出其基本内涵和相对突出的基本特征。

对于风险资本的定义,欧美经济学家们曾给出过多种认定的边界,从不同角度显示了风险资本内涵的发展延伸和国家差异性。联系风险资本发展演化的历史进程和不同国家与地区扩展中的同质性,可以将风险资本定义为:风险资本是在资本、市场、商品经济、企业及其成长的各自发展演化和彼此互动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资本类型及一种投融资工具。它形成于非传统的资金来源并主要投资于处于初创或处于成长初期的高成长性、高风险性企业,它以相对较长期的股权投资为主要投资形式并以股权的高幅增值和最终出售来获取投资回报。这里对风险资本的定义,是一种所谓的“比较传统”的风险资本定义。

2.风险资本的基本特征

(1)风险资本的买方融资特征。风险资本作为一种投融资工具,在现实运作中总是表现为一个融资与投资相结合的过程,其中风险资本得以成立的前提就是融资。整个金融机构在市场中的融资可分为买方金融和卖方金融两大基本类型,各类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属于卖方金融,而专门运营风险资本的风险投资公司和其他数量有限的金融机构则属于买方金融。买方金融的利润主要来自于资产买卖的差价,而风险资本的融资就属于买方金融。风险资本家购买的是资本,出售的则是自己的信誉、投资计划和对未来收益的预期。投资时,它们购买的是企业的股份,出售的是资本金;退出时,它们出售所持企业的股份,买入资金,外加丰厚的利润和良好的业绩,从而在资本撤出后进行下一轮的融资和投资。

(2)风险资本所投资企业的幼稚性和成长阶段的初始性。风险资本所投向的风险企业是其自身增值运动的始点,从这里开始风险资本的运作主体(风险投资公司等)和受资企业一起进入共同成长的历程口不过,风险资本不同于一般的资本,其差别主要表现在对象的特殊限定上:风险资本主要以创业企业为投资对象,它所投资的可能是一种新技术或新产品,也可能是一个刚创立的企业,总之,风险资本的投资对象主要是创业企业,且是那些从企业成长角度看尚处于成长初始阶段的企业。在风险资本的实际运作中,虽然包含着对于其所投资企业的分期投资或者连续投资,也包含着风险资本在某些企业成长到一定时期时运用杠杆收购或管理收购的手段进行介入,但这并没有改变它在投资对象方面的基本特征。

(3)风险资本的高风险性。风险资本的高风险性是风险资本一个十分突出的基本特征。从风险资本的实际运作经验来看,风险资本在创造了许多成长神话的同时也导致了许多的败绩。风险资本的高风险性根源在于风险资本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复杂多变,来自于信息的不充分性、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多方面的其他非可控因素等,风险集中于风险资本运作的整个过程。

三、风险资本与高技术创业企业的融合

虽然,至今风险资本还未成为企业融资领域的主流,而且它并不必然地以高技术企业作为惟一的投资范围,甚至目前主导世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高技术企业群体中,有很多大企业也并未形成以风险资本背景的企业为主流的格局。但是,从以上对风险资本的认识可知,它从一开始就与高技术及高技术企业存在着密切联系,对高技术的青睐和高技术的商业化预期是导致风险资本诞生的重要动因之一,谈到风险资本就很自然地将它与高技术企业联系在一起。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之间的融合,表现为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的联姻和结合,进而表现为高技术企业通过融入风险资本实现成长和风险资本通过高技术企业的成长实现增值。

但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的融合不是简单的结合,是具有明显的指向性的,即风险资本并不是能够与所有的高技术企业融合的。正像ARD公司与DEC公司的成功结合一样,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的融合突出体现在风险资本与高技术创业企业的相互结合上,可以说,风险资本和高技术创业企业的结合乃是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融合的直接的具体体现。

篇(4)

一、引言

风险资本又称“创业基金”,是指由专业投资人提供的快速成长并且具有很大升值潜力的新兴公司的一种资本。风险资本通过购买股权、提供贷款或既购买股权又提供贷款的方式进入这些企业。风险资本是准备用于进行风险投资的资金。风险资本的来源因时因国而异,如个人和家庭资金,国外资金,保险公司资金、年金和大产业公司资金等,主要是一种以私募方式募集资金,以公司等组织形式设立,投资于未上市的新兴中小型企业的一种承担高风险、谋求高回报的资本形态。在我国,通常所说的“产业投资基金”即属于创业基金。

与传统资本市场相比,高技术领域对投资者的素质要求更高,风险投资者的出现适应了这一要求。在企业发展初期,风险资本几乎成了除创业者自有资本之外惟一的资金来源。在这之后,虽然其他形式的资本(如债务资本)也逐渐介入高技术企业,但这些资本与传统资本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决定企业融资特性的主要还在于风险资本。可以说,在高技术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中,风险资本家无论在控制权安排,还是融资结构选择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风险资本作为联系融资合约双方的纽带,无疑成为分析高技术企业融资机制的切入点。

二、风险资本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1.风险资本的基本内涵

风险资本产生于资本、市场、企业等各自发展且彼此联系的历史进程中,体现出在这样的一系列联系中发育成长的实质。虽然风险资本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存在起伏波动,风险资本的边界仍然处于变化的弹性之中,但它在发育成长和向世界的扩展中以及各国风险资本的融合和趋同化趋势中,依然显示出其基本内涵和相对突出的基本特征。

对于风险资本的定义,欧美经济学家们曾给出过多种认定的边界,从不同角度显示了风险资本内涵的发展延伸和国家差异性。联系风险资本发展演化的历史进程和不同国家与地区扩展中的同质性,可以将风险资本定义为:风险资本是在资本、市场、商品经济、企业及其成长的各自发展演化和彼此互动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资本类型及一种投融资工具。它形成于非传统的资金来源并主要投资于处于初创或处于成长初期的高成长性、高风险性企业,它以相对较长期的股权投资为主要投资形式并以股权的高幅增值和最终出售来获取投资回报。这里对风险资本的定义,是一种所谓的“比较传统”的风险资本定义。

2.风险资本的基本特征

(1)风险资本的买方融资特征。风险资本作为一种投融资工具,在现实运作中总是表现为一个融资与投资相结合的过程,其中风险资本得以成立的前提就是融资。整个金融机构在市场中的融资可分为买方金融和卖方金融两大基本类型,各类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属于卖方金融,而专门运营风险资本的风险投资公司和其他数量有限的金融机构则属于买方金融。买方金融的利润主要来自于资产买卖的差价,而风险资本的融资就属于买方金融。风险资本家购买的是资本,出售的则是自己的信誉、投资计划和对未来收益的预期。投资时,它们购买的是企业的股份,出售的是资本金;退出时,它们出售所持企业的股份,买入资金,外加丰厚的利润和良好的业绩,从而在资本撤出后进行下一轮的融资和投资。

(2)风险资本所投资企业的幼稚性和成长阶段的初始性。风险资本所投向的风险企业是其自身增值运动的始点,从这里开始风险资本的运作主体(风险投资公司等)和受资企业一起进入共同成长的历程口不过,风险资本不同于一般的资本,其差别主要表现在对象的特殊限定上:风险资本主要以创业企业为投资对象,它所投资的可能是一种新技术或新产品,也可能是一个刚创立的企业,总之,风险资本的投资对象主要是创业企业,且是那些从企业成长角度看尚处于成长初始阶段的企业。在风险资本的实际运作中,虽然包含着对于其所投资企业的分期投资或者连续投资,也包含着风险资本在某些企业成长到一定时期时运用杠杆收购或管理收购的手段进行介入,但这并没有改变它在投资对象方面的基本特征。

(3)风险资本的高风险性。风险资本的高风险性是风险资本一个十分突出的基本特征。从风险资本的实际运作经验来看,风险资本在创造了许多成长神话的同时也导致了许多的败绩。风险资本的高风险性根源在于风险资本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复杂多变,来自于信息的不充分性、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多方面的其他非可控因素等,风险集中于风险资本运作的整个过程。

三、风险资本与高技术创业企业的融合

虽然,至今风险资本还未成为企业融资领域的主流,而且它并不必然地以高技术企业作为惟一的投资范围,甚至目前主导世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高技术企业群体中,有很多大企业也并未形成以风险资本背景的企业为主流的格局。但是,从以上对风险资本的认识可知,它从一开始就与高技术及高技术企业存在着密切联系,对高技术的青睐和高技术的商业化预期是导致风险资本诞生的重要动因之一,谈到风险资本就很自然地将它与高技术企业联系在一起。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之间的融合,表现为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的联姻和结合,进而表现为高技术企业通过融入风险资本实现成长和风险资本通过高技术企业的成长实现增值。

但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的融合不是简单的结合,是具有明显的指向性的,即风险资本并不是能够与所有的高技术企业融合的。正像ARD公司与DEC公司的成功结合一样,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的融合突出体现在风险资本与高技术创业企业的相互结合上,可以说,风险资本和高技术创业企业的结合乃是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融合的直接的具体体现。

篇(5)

1.房地产投资风险。房地产项目由于影响因素复杂、周期长、额度大等特点,使得投资收益常常会跟预期收益有很大的偏离,而且这种风险还是随机的,很难预测,有时造成的损失还是特别严重。所以房地产投资风险因素的分析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2.房地产投资风险的基本特征。要想比较准确的分析判断房地产投资风险因素降低投资风险,首先需要了解其基本特征。房地产投资风险的基本特征,能很好的体现房地产的本质和风险规律。

(1)客观性。客观性,应该是大部分经济投资风险的特点,房地产投资的客观性更加突出。单纯的依靠人的意志是没办法完全消除投资风险的存在的。我们只能通过认识房地产投资风险的发生规律,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的控制、防范、规避风险。并且要对房地产投资风险有个正确的态度,积极正视它的存在,这样才能更加合理的去规避。

(2)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房地产投资风险最显著的特征,也是投资人考虑最多的一点。造成房地产投资风险不确定性的因素有国家相关的政策调整、自然灾害等。这些都是很难提前确定的。像今年以来,全国很多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政府为了应对,连续出台了多项调控政策来抑制房价。具体的调控内容在出台前,都是很难预料到的。这种难以预知的特征完成了房地产投资风险的不确定性。整个房地产投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共同产生了房地产投资风险。

(3)潜在性。房地产风险不仅具有随机性,同时它也附着在房地产投资经营中的某些确定事物中间并通过它们的发生而起作用。从房地产投资的规律来看,房地产风险具有潜在性,它不是显现在表面的东西。但是,这并不是说风险是不可认识的,人们可以根据以往发生的类似事件的统计资料,经过分析,对某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程度做出客观判断。尽管处处充满风险,房地产投资时时有遭受风险的可能,但可能变为现实是有条件的。因此,潜在性是风险存在的基本形式。认识风险的潜在性特征,对于预防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4)损益双重性。根据经济学规律,往往风险越大的投资,收益一般也比较可观的。这也是为何这么多人去投资房地产,所以我们需要充分的科学的认识房地产投资风险。如果形势不好,环境恶化,房地产项目很可能就会出现大的亏损,但是如果积极的面对风险,科学的去预测,制定合理的应急方案,就可以使得形势朝有利方向发展,这样得到的利益往往是很丰厚的。面对风险,要积极认识到其损益双重性,不能畏惧,也不能盲目,需要有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

二、当前中国房地产投资风险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基本完善,尤其是房地产市场,相对已经比较成熟。但是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的进行,房地产泡沫显现,目前我国房地产投资风险主要体现在:

1.经济风险降低,技术风险、政策风险增加。经济风险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国家经济环境、经济发展形势等不确定。我国目前经济环境比较稳定,发展形势良好,所以房地产投资的经济风险在下降。技术风险则是由房屋科技含量、空间布局设计等决定。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要求不断增加,房屋要求自然不断提高,现在房地产多元化趋势已经成为主流,这就要求房地产公司需要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准确的市场眼光。房地产投资政策风险主要是指政府为调控出台的一些政策,尤其是随着现在房价快速上涨的前提下,政策风险尤其突出。

2.房地产投资风险地域性差异减小。过去,我国东部发展迅速,房地产投资也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但是近年来,我国为了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平衡地区发展,极力推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使得目前的房地产呈现东部调整、中部升温、西部启动的特点。由于东部之前过多的投资,楼盘空置率比较高,这也造成投资回报率下降。中西部房地产发展比较滞后,房屋空置率比较低,这使得房地产投资收益已经得到很大的提高。所以现在我国房地产投资的区域风险差异已经逐步在下降。

3.投资风险信号日趋丰富。目前,中国每月经济景气分析报告的推出,己经成为把握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和房地产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同时中房指数的推出,帮助房地产投资商直接了解当前房地产发展形势和各城市之间的差异,有利于实行空间组合的风险规避和投资决策;各地房地产交易中心的建立,减少了房地产的私下交易,也提高了房地产市场信号的真实性、准确性,使房地产投资风险的测量和控制逐步趋于可行。业内专家学者的精辟分析与预测也为房地产投资提供了多渠道科学的判断依据。这些都为开发商投资房地产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篇(6)

一、引言

风险资本又称“创业基金”,是指由专业投资人提供的快速成长并且具有很大升值潜力的新兴公司的一种资本。风险资本通过购买股权、提供贷款或既购买股权又提供贷款的方式进入这些企业。风险资本是准备用于进行风险投资的资金。风险资本的来源因时因国而异,如个人和家庭资金,国外资金,保险公司资金、年金和大产业公司资金等,主要是一种以私募方式募集资金,以公司等组织形式设立,投资于未上市的新兴中小型企业的一种承担高风险、谋求高回报的资本形态。在我国,通常所说的“产业投资基金”即属于创业基金。

与传统资本市场相比,高技术领域对投资者的素质要求更高,风险投资者的出现适应了这一要求。在企业发展初期,风险资本几乎成了除创业者自有资本之外惟一的资金来源。在这之后,虽然其他形式的资本(如债务资本)也逐渐介入高技术企业,但这些资本与传统资本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决定企业融资特性的主要还在于风险资本。可以说,在高技术企业发展的整个历程中,风险资本家无论在控制权安排,还是融资结构选择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风险资本作为联系融资合约双方的纽带,无疑成为分析高技术企业融资机制的切入点。

二、风险资本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1.风险资本的基本内涵

风险资本产生于资本、市场、企业等各自发展且彼此联系的历史进程中,体现出在这样的一系列联系中发育成长的实质。虽然风险资本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存在起伏波动,风险资本的边界仍然处于变化的弹性之中,但它在发育成长和向世界的扩展中以及各国风险资本的融合和趋同化趋势中,依然显示出其基本内涵和相对突出的基本特征。

对于风险资本的定义,欧美经济学家们曾给出过多种认定的边界,从不同角度显示了风险资本内涵的发展延伸和国家差异性。联系风险资本发展演化的历史进程和不同国家与地区扩展中的同质性,可以将风险资本定义为:风险资本是在资本、市场、商品经济、企业及其成长的各自发展演化和彼此互动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资本类型及一种投融资工具。它形成于非传统的资金来源并主要投资于处于初创或处于成长初期的高成长性、高风险性企业,它以相对较长期的股权投资为主要投资形式并以股权的高幅增值和最终出售来获取投资回报。这里对风险资本的定义,是一种所谓的“比较传统”的风险资本定义。

2.风险资本的基本特征

(1)风险资本的买方融资特征。风险资本作为一种投融资工具,在现实运作中总是表现为一个融资与投资相结合的过程,其中风险资本得以成立的前提就是融资。整个金融机构在市场中的融资可分为买方金融和卖方金融两大基本类型,各类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属于卖方金融,而专门运营风险资本的风险投资公司和其他数量有限的金融机构则属于买方金融。买方金融的利润主要来自于资产买卖的差价,而风险资本的融资就属于买方金融。风险资本家购买的是资本,出售的则是自己的信誉、投资计划和对未来收益的预期。投资时,它们购买的是企业的股份,出售的是资本金;退出时,它们出售所持企业的股份,买入资金,外加丰厚的利润和良好的业绩,从而在资本撤出后进行下一轮的融资和投资。

(2)风险资本所投资企业的幼稚性和成长阶段的初始性。风险资本所投向的风险企业是其自身增值运动的始点,从这里开始风险资本的运作主体(风险投资公司等)和受资企业一起进入共同成长的历程口不过,风险资本不同于一般的资本,其差别主要表现在对象的特殊限定上:风险资本主要以创业企业为投资对象,它所投资的可能是一种新技术或新产品,也可能是一个刚创立的企业,总之,风险资本的投资对象主要是创业企业,且是那些从企业成长角度看尚处于成长初始阶段的企业。在风险资本的实际运作中,虽然包含着对于其所投资企业的分期投资或者连续投资,也包含着风险资本在某些企业成长到一定时期时运用杠杆收购或管理收购的手段进行介入,但这并没有改变它在投资对象方面的基本特征。

(3)风险资本的高风险性。风险资本的高风险性是风险资本一个十分突出的基本特征。从风险资本的实际运作经验来看,风险资本在创造了许多成长神话的同时也导致了许多的败绩。风险资本的高风险性根源在于风险资本所涉及的风险因素复杂多变,来自于信息的不充分性、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多方面的其他非可控因素等,风险集中于风险资本运作的整个过程。

三、风险资本与高技术创业企业的融合

虽然,至今风险资本还未成为企业融资领域的主流,而且它并不必然地以高技术企业作为惟一的投资范围,甚至目前主导世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高技术企业群体中,有很多大企业也并未形成以风险资本背景的企业为主流的格局。但是,从以上对风险资本的认识可知,它从一开始就与高技术及高技术企业存在着密切联系,对高技术的青睐和高技术的商业化预期是导致风险资本诞生的重要动因之一,谈到风险资本就很自然地将它与高技术企业联系在一起。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之间的融合,表现为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的联姻和结合,进而表现为高技术企业通过融入风险资本实现成长和风险资本通过高技术企业的成长实现增值。

但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的融合不是简单的结合,是具有明显的指向性的,即风险资本并不是能够与所有的高技术企业融合的。正像ARD公司与DEC公司的成功结合一样,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的融合突出体现在风险资本与高技术创业企业的相互结合上,可以说,风险资本和高技术创业企业的结合乃是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企业融合的直接的具体体现。

篇(7)

这种不稳定因素主要是根据施工环境,技术差异、施工线路的不同造成的。在施工过程中每条线路都分布在不同的地理空间之内,而这些千差万别的地理条件使得施工工程经常要面临不同的施工环境和困难,因此施工没有统一的标准,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

1.2施工力量分散。

施工力量分散是铁路电气化施工中又一特征。由于铁路线直线分布的基本特征,因此施工人员必须沿铁路线直线分布,这也就导致了施工人员必须分散开来,而且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所需的技术设备也具有很强的分散性特征。这对于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管理带来极大不便,也是导致施工安全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1.3施工项目受行车干扰因素较大。

铁路电气化改造的施工一般都是对既有线路的改造。而这些线路大都是正常运行的线路,施工中随时会有过往车辆,因此电气化改在项目中的电力改造、接触网、通信改造项目时常需要注意行车过往,随时停工让行。这种施工模式不仅对铁路运输造成一定影响,而且也大大增加了施工项目开展中的人员安全风险。

2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特点

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施工存在诸多安全风险,这是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同时也是由于铁路施工中的基本特征决定的。

2.1风险不可避免的特点。

铁路电气化改造过程中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具有很强的普遍性。任何时候施工人员都可能面临这样那样的分享,这是开展该项工作无可避免的一个客观现实。我们在工作中会通过各种先进的理念分析风险、预测风险,同时也会发明各种先进的技术规避风险。但是这些因素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风险。尤其是在对既有铁路线的电气化改造中,工作人员对原有设备设施的了解程度不深,对于复杂的铁路线环境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完全熟悉。而且施工过程中经常受到行车干扰,这些都会导致改造过程中工作人员面临风险。

2.2安全风险因素众多。

铁路电气化改造的对象范围十分复杂、丰富。例如通信、电力、接触网、变电设备等等。每一个项目的技术特征都不仅相同,因此每个项目产生的风险特征也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全风险因素呈现出复杂性、不稳定性、众多性的基本特征。而且在这些项目改造过程中大都是野外作业,施工人员要到完全不熟悉的野外环境中去,地理条件的复杂性,例如崇山峻岭、大漠荒野等。这里的气候条件、生态状况等都会造成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风险。

2.3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

电气化改造中的风险往往会造成重大财产和人身安全损失。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原有线路的改造任务越来越繁重,这不仅是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铁路事业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是各种先进电气技术不断出现,为铁路运输提升效率的内在要求。这些先进技术往往操作施工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同时潜在的风险威胁也相应增大。因此,风险一旦产生不仅会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也会带来难以预测的人身安全风险。

3增强改造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的措施

3.1树立科学严谨的安全保障理念。

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施工中面临的风险复杂多样,而且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特征。面对这些风险威胁首先需要施工单位和管理人员以及每一个参与人员都应当具备安全意识。应当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中每一个细节,时刻将安全问题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具体而言增强人员的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应当及时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通过引入典型案例,详细剖析违规操作、疏忽大意等以上存在的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通过深刻的教育培训让施工人员在思想中树立牢固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风险管理理念。另外,还应当结合铁路电气化的新技术和施工特点向大家分析风险产生的根源,以便在工作中更加有针对性的规避。

3.2为安全风险管理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施工安全应当成立一个具体的组织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和教育。为此施工单位应当建立一个健全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该组织部门应当以增强风险分析、安全教育、风险预警、风险规避等职能为主要工作原则,具体负责整个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在内部机构和岗位设置上应当明确责任分工,每一项工作都应当由具体的人员承担,工作中应当加强与施工部门和相关人员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工程进展状况,及时分析预测各种风险的特征。当前在安全风险管理这方面,一些施工单位建立了自己的现场安全管理机构,将国家安全生产法作为指导,对本单位的安全施工进行统一整理。这一做法使得施工单位在应对和规避风险的效果大大增强。

篇(8)

施工力量分散是铁路电气化施工中又一特征。由于铁路线直线分布的基本特征,因此施工人员必须沿铁路线直线分布,这也就导致了施工人员必须分散开来,而且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所需的技术设备也具有很强的分散性特征[1]。这对于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管理带来极大不便,也是导致施工安全风险产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1.2施工项目受行车干扰因素较大。

铁路电气化改造的施工一般都是对既有线路的改造。而这些线路大都是正常运行的线路,施工中随时会有过往车辆,因此电气化改在项目中的电力改造、接触网、通信改造项目时常需要注意行车过往,随时停工让行。这种施工模式不仅对铁路运输造成一定影响,而且也大大增加了施工项目开展中的人员安全风险。

2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特点

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施工存在诸多安全风险,这是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同时也是由于铁路施工中的基本特征决定的。

2.1风险不可避免的特点。

铁路电气化改造过程中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具有很强的普遍性。任何时候施工人员都可能面临这样那样的分享,这是开展该项工作无可避免的一个客观现实。我们在工作中会通过各种先进的理念分析风险、预测风险,同时也会发明各种先进的技术规避风险。但是这些因素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风险。尤其是在对既有铁路线的电气化改造中,工作人员对原有设备设施的了解程度不深,对于复杂的铁路线环境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完全熟悉。而且施工过程中经常受到行车干扰,这些都会导致改造过程中工作人员面临风险。

2.2安全风险因素众多。

铁路电气化改造的对象范围十分复杂、丰富。例如通信、电力、接触网、变电设备等等。每一个项目的技术特征都不仅相同,因此每个项目产生的风险特征也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安全风险因素呈现出复杂性、不稳定性、众多性的基本特征。而且在这些项目改造过程中大都是野外作业,施工人员要到完全不熟悉的野外环境中去,地理条件的复杂性,例如崇山峻岭、大漠荒野等。这里的气候条件、生态状况等都会造成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风险。

2.3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

电气化改造中的风险往往会造成重大财产和人身安全损失。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对原有线路的改造任务越来越繁重,这不仅是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铁路事业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是各种先进电气技术不断出现,为铁路运输提升效率的内在要求[2]。这些先进技术往往操作施工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同时潜在的风险威胁也相应增大。因此,风险一旦产生不仅会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也会带来难以预测的人身安全风险。

3增强改造项目安全风险管理的措施

3.1树立科学严谨的安全保障理念。

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施工中面临的风险复杂多样,而且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特征。面对这些风险威胁首先需要施工单位和管理人员以及每一个参与人员都应当具备安全意识。应当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中每一个细节,时刻将安全问题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具体而言增强人员的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应当及时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通过引入典型案例,详细剖析违规操作、疏忽大意等以上存在的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通过深刻的教育培训让施工人员在思想中树立牢固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风险管理理念。另外,还应当结合铁路电气化的新技术和施工特点向大家分析风险产生的根源,以便在工作中更加有针对性的规避。

3.2为安全风险管理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施工安全应当成立一个具体的组织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和教育。为此施工单位应当建立一个健全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该组织部门应当以增强风险分析、安全教育、风险预警、风险规避等职能为主要工作原则,具体负责整个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在内部机构和岗位设置上应当明确责任分工,每一项工作都应当由具体的人员承担,工作中应当加强与施工部门和相关人员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工程进展状况,及时分析预测各种风险的特征。当前在安全风险管理这方面,一些施工单位建立了自己的现场安全管理机构,将国家安全生产法作为指导,对本单位的安全施工进行统一整理。这一做法使得施工单位在应对和规避风险的效果大大增强。

篇(9)

根据中国银监会的要求,从2006年开始,农村信用社将用一年的时间,告别以期限管理为基础的“一逾两呆”贷款分类,全面过渡到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贷款五级分类。推行国际通行的风险分类方法对于农村信用社而言,不仅仅是贷款分类方法的转变,更是信贷管理方式的一场革命。“一逾两呆”按期限划分的四级分类制度,造成了家底不清、拨备严重不足、资本充足率低。实行按贷款风险程度划分的五级分类,可以科学揭示和计量风险,转换农信社经营理念。

从分类结果看,正常类贷款的基本特征是“基本正常”,没有理由怀疑其不能按时足额还款;关注类贷款的基本特征是“存在潜在缺陷”,虽然借款人有能力偿还,但出现一些不利因素;次级类贷款的基本特征是“缺陷明显,可能损失”,借款人还款能力已出现明显问题,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第一还款来源)已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担保(第二还款来源),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可疑类贷款的基本特征是“较大损失”,借款人无法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第一还款来源)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担保(第二还款来源),也肯定会造成较大损失;损失类贷款的基本特征是“基本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后,本息仍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小部分。

由分类的风险判分和风险特征可见,贷款风险分类法关注的核心就是贷款的内在风险,能否及时足额还款及其可能性大小成为划分不同贷款种类的惟一标准。与“一逾两呆”制度相比,风险分类制度的设计理念突出了几个特点:

从监控内涵看,风险分类制度对贷款质量进行分类的衡量标准是风险对贷款偿还的影响程度,而不是仅仅把贷款是否逾期及逾期时间的长短作为依据。但由于贷款期限越长,不确定因素越多,所以贷款逾期情况仍是分类的重要参考。农信社对自然人(一般农户)贷款就采取了逾期情况、信用等级两级坐标进行贷款风险分类,以有效提高分类效率。

从监控外延看,风险分类制度对风险识别的范围覆盖了全部贷款,而不是仅仅涵盖到期不能偿还的贷款。风险分类把贷款的全过程、借款人还款来源(第一还款来源和第二还款来源)、借款人的非财务信息,都纳入了风险识别与监控之中,提高了风险的敏感度。

从监控过程看,贷款风险分类体现了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原则。风险分类过程就是对贷款质量诊断的过程,要收集信息、整理档案、检查还款记录、确认还款能力、判断还款可能性,涵盖了从贷款发放到账面消失的整个周期,可以克服“一逾两呆”仅仅依据已经发生的事实(如是否逾期、逾期多长时间等)做确定性判断的不足,体现了预判性和前瞻性。

从分类主体看,贷款风险分类对信贷人员在经验、知识和判断能力等方面要求很高,需要专业机构及其专业人员作为分类主体,系统化地履行分类操作职能,而不再仅仅由会计部门按照是否逾期及逾期时间进行简单归类划账。风险分类制度是由专业人员在收集和分析借款人的经营、财务等多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对风险影响贷款偿还的程度做出估计,判定贷款的分类级别。要胜任这种重要而复杂的判断,需要具备丰富的经济、金融知识,需要了解借款人所属行业的专业运作规律及其动态行情,还需要风险管理实践经验。

从操作细节看,风险分类制度给分类者留有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不再像“一逾两呆”制度的分类结果与分类主体无关。由于风险分类制度要求分类者根据现有信息对贷款风险做主观判断,不同的分类者对同一贷款风险的判断也难免有分歧,这会导致贷款分类结果“因人而异”,由此可能导致一个比“一逾两呆”制度更值得警觉的问题:“一逾两呆”制度的分类标准简单清晰,分类者基本没有自由裁量空间;而风险分类制度中,在正常到损失五个级别的风险判别标准没有精确化的情况下,可能会引发一系列操作争议,直接影响风险认定的真实性。这种自由裁量性可能引发的系统性误差,已被贷款风险分类实践所证实。

已有的经验与教训

从我国风险分类制度运行的实际情况看,风险分类的推行有复杂的实践因素。

我国于1993年起接受世界银行的技术援助,开始引入贷款风险分类。1998年5月起,央行在广东开始“清分”(清理银行资产,为贷款分类)试点,要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交通银行在广东境内的分支机构在三个月内完成辖区内全部金融资产的清理和分类,形成上呈国务院的试点报告,并在次年春天将五级分类法扩展到全系统。结果表明,按贷款风险分类计算出的不良资产比例,比“一逾两呆”下的不良资产比例要高出许多。当时的央行无论从认识水平或管理手段上都无法接受这一现实。于是,央行内部就风险分类是否应引进中国产生了严重的分歧。这种情况下,监管部门关于贷款风险分类的推行态度多有反复。

1999年7月,央行要求“从1999年7月末开始到1999年底前,完成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三家政策性银行的贷款五级分类工作;从1999年开始到2000年底前,完成10家其他商业银行的贷款五级分类工作;从2000年初开始到2000年底前,完成88家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五级分类工作”。2000年9月,央行《关于不良贷款的认定办法》,又重申要以“一逾两呆”作为不良贷款分类的标准。同年,按照“一逾两呆”的标准和办法,对银行的财务真实性和贷款质量进行全国范围的检查。2001年12月,央行再次文件,要求从2002年起,在中国各类银行全面施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实施范围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在华的外资银行。

对贷款风险分类执行情况的调查不能让人乐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3年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分类制度的调研认为“贷款分类制度偏松”。央行的调查报告则指出了更多的问题:

贷款的分类标准不够细化,难以精确量化信用风险,同类贷款不同的内在风险没有得到有效的揭示。基层人员反映分类标准界线过于模糊,不易执行。

相关法制建设滞后,客户信息资料收集困难,分类认定缺乏数据支持。银行作为放贷机构还没有对贷款企业形成有效约束,不能将要求企业提供真实的财务报表作为放贷的基本条件。

五级分类定性标准较多,难以准确把握分类核心定义,致使风险分类方法没有真正运用,“一逾两呆”思维定势尚未摆脱。许多基层行存在“先四级分类(即“一逾两呆”),再适当调整”的思想,将“逾期”对应“次级”,“呆滞”对应“可疑”,“呆账”对应“损失”,在实践中的标准仍然是贷款逾期情况和按时付息的情况,并没有按照评估借款人还款能力对贷款分类。由于受上级行双控指标的影响,未能如实反映贷款形态,可疑与损失类贷款失真。

基层行贷审会工作量偏大,难以实时、有效控制分类风险。这样,分类管理变成了上报的统计数据,没有和信贷管理真正结合,没有进入通常的会计核算体系,也没有对数据进行动态监测。调查结果显示,相当部分的国有商业银行支行仍然沿用1998年、1999年的分类结论,分类信息和分类理由都未及时补充或更新,甚至使用第一次“清分”时的分类底稿。

信贷人员配置不合理,难以有效发挥五级分类的风险预警功能。许多基层行客户经理的现状是人员少、压力大、负担重,不仅要开展大量繁琐的营销业务,搞好贷后管理,做好临时性和常规性的报表,还要迎接上级行的检查。许多客户经理均有应接不暇和疲于应付的感觉,从而对监管相对滞后以及认定与处罚颇有弹性的分类工作易于忽视,甚至将之当作负担。有监管官员就此作评:至今商业银行仅仅是做到了推出五级分类法,但风险管理的理念和原则还没有在经营者和管理人员的头脑里生根,没有发挥作用。

推行贷款风险分类已有的经验和教训表明,推进这项工作一方面要科学化,即设置更为精确化的、可操作的标准,并辅之以法律、技术、人才等手段,使贷款清分在客观上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另一方面要专业化,即促使分类者成为“专业把关人和独立判断者”,通过专业化促进分类工作质量的有效提高。只有这样,贷款风险分类制度才能变成金融机构自觉自愿的经营行为,贷款清分实践才能符合清分者的主观愿望,而后者更为关键。

贷款风险分类引发的风险暴露,对金融机构或下级行而言,传递的是坏消息,是“报忧不报喜”。在不良贷款“双降”任务已由经济行为转变成政治任务, 已由自我约束变为自上而下的硬性行政指令的情况下,必然会影响贷款所在行员工的绩效考核成绩,触动个人的切身利益。如果由贷款经营行自己来执行分类操作,风险暴露阻力无疑是现实而且强大的。同样,出于对提高利润、增加员工福利的动机,商业银行也可能不愿意暴露真实的不良贷款以免多提拨备。而商业银行在贷款分类上的自由裁量权,又为金融机构或下级行隐瞒贷款风险真实情况提供了技术前提。

现行的《指导原则》恰恰忽视了这一重大利益冲突,虽提到“商业银行对贷款进行分类,应遵循内部控制原则,保证贷款分类的独立、连贯和可靠”,但在关键的分类操作、分类授权等方面均未要求商业银行做出针对性的制度安排,以应对风险暴露阻力。主客观条件的结合,使得贷款五级分类在执行上并没有达到上级行和监管者希望看到的效果。

农信社可能受到的影响

实际上,贷款风险分类制度试行八年来,其数据基本上还没有应用于各家商业银行管理的重要决策。不能根据分类结果计提足额损失准备,也就不能对各级行的绩效考核产生影响,导致各方面对这项制度的科学性关注也少。只有在制度设计上解决了设置精确化的分类标准、规避利益冲突、向专业化发展等基本问题,贷款分类水平才能不断提升,从而为决策和管理提供及时、真实的数据支持,其所揭示的信贷资产质量也才能经得起股东和公众的质询。

由于贷款风险分类制度的科学性、专业性问题在体制上没得到根本解决,也就不能奢望其在农信社的执行一定能获得“风险分类结果基本真实、信贷管理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信贷人员的业务素质有所增强、健康的信贷文化初步形成”这四个银监会要求的成效。但农信社不能坐等体制的完善,对于贷款风险分类这种以风险为核心的贷款分类制度,要通过科学的和积极的运用,力争达到如下效果:

转变信贷观念,提高风险意识,提高管理水平。长期以来,农信社受行政手段、计划分配、经验判断等传统办法的影响很深,此次通过大规模培训,引入先进技术有效地管理信贷资产,会提高农信社的科学管理意识。同时,贷款清分的过程,也是风险的认知过程,是主动调查了解借款人信息资料,判知风险状况的过程,这对于提高管理者的风险意识、提高信贷人员的专业素养、培养整体的风险意识,会起到积极作用。

篇(10)

    衍生金融工具作为防范风险的一种契约,起初并未在表内确认。我国原有会计准则体系中没有金融工具方面的准则。随着我国金融业提速发展、全球金融创新浪潮冲击以及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化,相关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便应运而生。我国近期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新准则中将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在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方面,不但规定了确认标准,还将确认细化为初始确认与终止确认,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仅在表外披露的做法。但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学术界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究与思考。本文以会计的基础理论为切入点,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并从经济学、哲学和国际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扩充现有会计要素定义外延的解决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财务会计理论是以权责发生制和实现原则为基础,以交易价格和历史成本为主线,强调稳健性原则,仅对已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提供的是面向过去的财务信息;认为衍生金融工具签订的合约所体现的签约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不符合资产或负债的定义中的三个基本特征,然而衍生金融工具有着极高的风险性,一旦市场发生了不利的变动,就可能造成巨大的“浮动盈亏”,会计有“反映性”的要求,如果不在报表中反映就会增加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潜在风险,而要在表内确认衍生金融工具,则会碰到两个难点:是否满足“过去交易或事项的结果”是否满足“该项目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的问题,对传统会计要素的确认观念和确认标准产生冲击,所以在国际上无论是FASB还是IASB都采取了慎重的态度。

    二、衍生金融工具确认问题的三种解决思路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所有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的争论,最终都将落脚到一些会计基本理论上,需要对会计的基本概念进行深入研究。所以,解决衍生金融工具确认问题,本文强调从理论基础方面进行归结,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解决思路:

    (一)第一种解决思路是“增设衍生金融工具资产和衍生金融工具负债会计要素”,即把衍生金融工具作为一个新的、单独的会计要素纳入会计报表体系。用会计恒等式表示:“资产+衍生金融工具资产=负债+衍生金融工具负债+所有者权益”,认为衍生金融工具不能满足现有会计要素的定义,那么就把衍生金融工具分为衍生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负债作为一个新的、单独的会计要素纳入会计报表体系中。(二)第二种解决思路是“扩充现有会计要素定义的内涵”,使之能够包容衍生金融工具。认为衍生金融工具经济事项实质上已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与之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那么确认资产和收益中包括的不确定性就相对较小,高估收益的可能性也随之减少,因而,现在的问题是衍生金融工具具有未来性,在合约签订时交易并未发生,而传统会计要素则强调“过去交易或事项的结果”就不再是确认会计要素的必要条件,即会计要素定义中解除了“过去交易或事项的结果” 这一基本要素。(三)第三种解决思路是“扩充现有会计要素定义的外延”,即增加要素定义的条件,使之能容纳衍生金融工具。将资产的条件扩充为“两个固定的基本特征+一个可选择的基本特征”的方式。就是将“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这一基本特征扩充成平行的四个“相当的”可选择的基本特征,使经济业务在满足“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和“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两个基本特征下,在满足扩充后可以选择的四个基本特征中的任意一个即可确认,即:“资产是可能的未来利益,它是通过下列条件之一由特定主体取得或加以控制的:1.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包括产权交易);2.由于签订了不可更改的合约,其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经转移; 3.由于其市场价值(有公开标价或独立公正的中介机构评估)长期高于账面价值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有基本上的改变,在己取得或控制的未来经济利益上的增值部分;4.由于环境和自然原因,在可靠计量并极可能实现的前提下,未来经济利益的增值”。即扩充现有会计要素定义的外延后,资产不仅包括过去交易或事项引起的资产,还包括合约产生的资产。衍生金融工具因满足基本特征的第2条,从而能够确认衍生金融工具。

    三、解决思路的多视角分析

    对于上述的三种基本解决思路方案,我们从经济学、哲学、会计基础理论和国际发展趋势等方面,从不同视角进行阐述和对比,具体内容如下:

    (一)经济学角度:会计学从本质上看带有经济学的属性,属于统计学,这种属性决定了会计学的改进和发展目标实质上是一个减少不确定性的过程。心理学家盖尔特分析:人们追求确定性较大的事物,并要维持确实可靠的防范措施。任何一门学科,它都经历从描述性到形式化再到精确化这么三个基本层次。会计随着法律、市场等环境条件的完善及计量手段和信息传递技术的发展,将衍生金融工具等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有表外披露纳入到会计报表中也是“会计的发展是反映性的”要求,那么第三种解决思路以不确定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或者视为确定性为理论基础,将不确定性有效地纳入到会计要素确认中来,有利于前瞻性的财务会计概念体系的建立。

    (二)哲学角度:哲学原理中理论具有层次性:表层理论、中层理论和深层理论。结合会计理论的层次关系表现归结如下表:

    最高理论层次 深层理论:世界观方法论理论

    指导 反作用

    会计准则 应用层次理论:基本理论、基本结构、基本原则,深层理论的具体化

    指导 反作用

    会计准则指南 表层理论:应用层次的理论,中层理论的进一步具体化

    指导 反作用

    会计实务 实践

    因此,一种理论不仅应能指导当前的实践,而且还应该具有前瞻性,否则理论的指导作用就会被削弱。会计要素的定义作为会计基本理论的一部分,也应该能够适用于未来的业务。第一种解决思路仅靠增加新要素的方法,是一种随着经济的发展,新事物的不断出现而不断变动会计核算体系,是一种权宜之计,只能解决眼前的问题,不能适应未来的变化,具有"时滞性",对实务缺乏指导性。因此,不是理想之举。第二种解决思路中扩充后的资产和负债定义将资产与负债的边界模糊化,可能将一些不符合会计要素定义的项目纳入到会计报表中;对现有会计体系变动太大,不易为人们所接受,具有随意性,没有一个理论体系支撑。

    (三)会计基础理论角度: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确认,起源于应否确认履行中合约的国际理论争论,结果有三种观点:1.全面确认履行中合约的主张 ;2.反对确认履行中合约的主张;3.只应该确认符合一定条件下的履行中合约。争论的结果本质是根据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探讨 “不确定性”是否符合在现实条件下满足会计确认的“确定性”。分析认为衍生金融工具确认满足FASB和IASB所强调的权利和义务的“确定性”,可以在签约时可以进行初始确认:衍生金融工具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但是这种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与交易是否得到履行并完成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在实践中人们为了避免这种交易结果的 “不确定性”,设计了有助于保证衍生金融工具合同得到正常履行的市场制度,如:市场上的间接结算制度和定期的保证金制度,以使合同履行受高信用担保的保障,使权利和义务具有会计确认条件的 “确定性”,所以第三种解决思路将衍生金融工具确认的“不确定性”纳入会计要素的定义中是有理论和实践依据的。

    (四)国际借鉴角度:FASB在SFAS 133中主张衍生金融工具符合要素定义是在资产的三个基本特征中,突出预期“获取或牺牲未来经济” 和“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这两个基本特征,并不是否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这一基本特征;IASC也有相类似的见解。事实上,IASC从诠释负债的定义入手,把 “合约”列为导致法定义务的事项,以相当于“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这一特征。IASC明确地提出,合同是形成确定性义务(负债)的法定事项。IASC 在IAS37中提出“负债,是指企业因过去事项而承担的现时义务,这项义务的履行预期会导致含有经济利益的资源流出企业。义务事项,指形成法定义务或推定义务的事项,这些法定义务或推定义务使企业别无现实的选择,只能履行该义务。法定义务,指因以下任何一项而产生的义务:1.合约;2.法规;3.法律的其他司法解释。推定义务,指因企业的行为而产生的义务,其中:1.由于以往实务中的习惯做法、公开的政策或相当明确的当前申明,企业已向其他各方表明它将承担特定的义务;2.结果,企业使其他各方形成了对企业将履行该义务的合理预期。”IASC这样定义,较“周到” 的将衍生金融工具代表的义务(和权利)代表的“确定性”纳入到会计要素的定义中,第三种解决思路的指导思想与国际做法如出一辙。

    四、结束语

    扩充现有会计要素定义外延的解决思路是一种可取的方法,它能有效解决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问题,具有理论基础和哲学指引,能够“反映”经济的变化发展,也将有助于推动我国会计的国际协调。

    [参考文献]:

    1.陈小悦着,《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世界银行)格鲁宁,科恩,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组织翻译,《国际会计准则实用指南[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P 116- P 122。

篇(11)

二、投资决策和投资风险的概述

(一)投资决策的界定。投资决策是指投资者为了实现其预期的投资目标,运用定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程序对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目标、投资规模、投资方向、投资结构、投资成本与收益等经济活动中重大问题所进行的分析、判断和方案选择。投资决策是生产环节的重要过程。

(二)投资风险的界定。投资风险是指对未来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在投资中可能会遭受收益损失甚至本金损失的风险。为获得不确定的预期效益,而承担的风险。它也是一种经营风险,通常指企业投资的预期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只要风险和效益相统一的条件下,投资行为才能得到有效的调节。

三、中小企业投资决策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决策政策法规不健全。

一个项目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四个关键性的因素,即:土地、资金、人才和政策。这四个方面如果哪一方面存在短板现象,这样的项目开发都很难取得成功。一个项目分析的再好,回报率再高但是如不符合政策法规要求的话,永远等于零,所以政策法规风险永远是第一的。项目地方性政策法规的风险评估就是指对地方政府是否为该项目的建设、招商和后期的运营制定了严格的限制条款等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前趋利避害,以减小其对项目的影响。

(二)投资决策选择地址不准确。

一个项目能否取得成功,除了规划、运营、招商等组合因素之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址的正确与否,单是选址这一项工作除了应考虑客流规律、交通状况、商业环境、地形特点、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外,还应着重研究选址地块的商圈饱和度指数、选址地块的周边人口密度、选址地块的客流情况、选址地块的竞争对手情况、选址地块的交通道路情况、选址地块的公交设施情况、选址地块的地块平整情况、选址地块的地块拆迁情况、选址地块的经济技术指标等一系列内容,他们的每一个方面都对项目的运营成败产生影响。

(三)招商前期规划工作不到位。

项目在進行设计前期就应该决定是什么形态,对该项目进行一个基本的定位,研究形态的基本特征,掌握了解这些之后,才能有目标的寻找顾客,挖掘潜在顾客。一个没有招商准备的投资决策项目,项目的开发风险就很大。项目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投资准备阶段就应对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考虑,招商工作是不可缺少的,确定最佳可行的收益水平,根据地块条件、对招商工作进行设计,才能确定招商工作的方向,避免招商工作失误。

四、防范中小企业投资决策风险的措施

(一)修正投资决策政策法规

我国《公司法》第12条规定:公司向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除国务院规定的投资公司和控股公司外,所累计投资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净资产的50%。依据上述规定,除了国务院规定的投资公司和控股公司外,其他风险投资公司对外投资额均不得超过其公司净资产的50%,这种规定是肯定不适用于风险投资业,这是因为一方面造成风险投资公司大量资金闲置,无法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公司资金的增值作用,另一方面,急需大量资金的创业企业得不到有效扶持。我国法定的注册资本实收制在合法排除国内外实践中灵活有效的承诺制的过程中暴露的不足表明:风险投资无论采取公司制还是基金制,最高效率的资金注册与运作方式还是承诺制。发起人仅对认购的资金金额与比例给以承诺而不必资金即时到位。只有当被投资的项目经考察确定后,各发起人才根据项目投资额按约定的比例将资金直接投入到项目中,以减少资金闲置时间。要发挥风险投资基金的最佳效益,就要有承诺制的立法支持。除了在上述设立条件、投资金额、承诺制等方面需要对我国《公司法》进行完善外,对《公司法》进行修订,还要考虑到风险投资者与风险企业及其员工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

(二)提升选址准确性

选择项目地址应考虑商业地点附近的商业形态和数量,如果在同一地区已有很多相似的商业,势必影响其经营效果,此为商业的趋异性。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顾客希望就近广泛地选择比较商品,并希望一次性购买到所需的商品,有些商业又需要有集中趋势,相邻互补,此为趋同性。还有一种特性就是共生性,即指一个商业的业态依赖于为其它原因而来的顾客,如商业中心的小型便利店设于大型商店的周边,主要经营小商品,以品种齐全而取得相对优势。或开办大商场提供不了的小型服务业,就有经营连带消费商品的商店相互为邻,互为补充,便利群众。

(三)加强招商前期规划工作

每一个具体的项目在规划前就应考虑以什么形态进入市场,从而有一个基本的定位,并仔细研究各形态的基本特征,在充分了解了这些基本特征后,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平面规划和空间设计,包括建筑外立面的设计都应该满足各种不同形态的基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