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德育存在的问题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农村初中 德育工作 现状 对策
1、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农村由于教学师资配备不足,教学设施不足的原因,对于德育教学往往是一个空白。很多学校仍在走“应试教育”的老路,仍在过多的片面的追求升学率,依然把学校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优劣的唯一标准。教师只强调学科的重要性,不断地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由于某些地区或学校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尚未建立,教育评价的单一,致使教师把考试分数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另外,家长们的思想意识、观念也还没有真正转变,他们的一些不恰当的做法,甚至是一些错误的做法,给学校的“素质教育”实施带来了影响。
2、德育教学的方法简单
受传统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观念的影响,农村德育教学的方法也相对较为简单,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以管代教,有人认为德育就是对学生的管理,只要学校或班级制定出各种规章制度让学生遵守,再加上奖惩措施和德育工作者的威严,就可以使学生服帖,德育成了高压式教学。其次,单向灌输,具体操作为:一是过于知识化,即仅仅把政治思想教育作为某种知识来介绍,而不是在如何使之成为学生的生活准则、思想文化修养、内在信念上下功夫;二是外在制约化,即过分强调德育内容特别是对学生的外在制约作用,而未看到它也是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需要和个体自身的内在要求。
3、缺乏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整合教育
德育是一项宏大的工程,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个方面,只有综合进行才能有效,但是农村由于条件限制,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整合中缺乏研究,所以,长时间来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主要停留在把学生在学校的信息或学校、班级的有关情况提供给家长,要求家长如何给予配合,这样做的结果把家长在家庭中作为德育教师的地位大大消弱,最后我们的家长没有扮演德育教师的角色,形成了一个错误的认识——学生的教育是学校的事、教师的事。除了教育观念上的偏差外,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有时不畅通、家访有时不及时甚至不家访、对家长有时还存在不尊重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意义上也打击了家长的积极性,有时我们还在经常埋怨家长素质怎么这么差。
二、做好农村初中德育教育的对策
1、首先要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德育教师队伍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德育教育效果的好坏,所以加强德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其管理素质。初中学校的德育干部,在德育工作中起领导作用,要使学校德育工作有序开展,学校管理干部队伍必须正确导向,进行合理布置,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实施计划。因此,必须组织他们认真学习德育的有关理论,研究并学习德育工作的具体方法,要求他们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与本校实际相符合的德育管理体系,用以指导学校的德育工作。其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他们在德育工作的作用。一是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二是要提高他们对德育工作的认识。三是要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以便更好地为德育工作服务。四是要深入开展德育工作的评比、表彰活动,要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从而带动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开展。
2、其次要重视生活教育
生活是一个大百科全书,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教学素材,同时也比较接近学生的实际,从生活中做好德育教学,意义重大。所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建设,要遵循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德育工作要贴近学生生活,要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交往等入手进行思想教育和行为训导。如通过爱班级、爱学校、爱家乡等活动贯彻爱国主义教育;从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不讲粗话等入手,进行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教育;在班级中开展结对子、互帮互学、献爱心做好事、为班级添荣誉等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团队协作精神教育。这样由近及远,以小见大,才能使学生感到实在、亲切而对我们的德育工作产生好感和兴趣。
3、加强班风班纪的管理
学生在学校时间最多的就是生活在班级之中,班风班纪的情况对于学生的道德素质影响甚大,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初中生学习和活动场所主要是在学校和班级中,其道德认识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学校和班级的环境中形成的。因此,校风和班风是一个特定而典型的道德环境,对学生是一种异常活跃的教育因素,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多会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良好的校风、班风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教育影响作用,是因为在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具有明确的是非标准,能明辨是非美丑和善恶荣辱;同时,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中有健康而公正的集体舆论,这种舆论对每个学生具有某种威慑作用。在这种健康舆论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不断扩展与发扬光大,使错误的道德行为受到谴责、抑制甚至消除。
4、有效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德育如果只停留在理论阶层,那么就很难发挥其真正意义。当代教育学理论提出: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德育实践教育活动是德育的核心。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由于初中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要在实践中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讨的方式附于集体讨论法,最终得出一定的道德评价。当然,道德评价的获得并非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所需要的是让道德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性。因而,实践锻炼还必须经反复进行予以强化,方能取得实效。
在学校中我们经常会说育人为本,其含义就是以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为根本,人都做不好,其他能力再强也不能造福社会。但是,现阶段的学校在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德育教育,一心只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可见德育教育的开展是必要的,学校和教师需要认真对待。
一、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德育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在部分学校中忽略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本质。老师盲目地说爱国和热爱自己的民族,规范道德品质,纸上谈兵,过于空大,小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
二、让学生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为了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必须先让学生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老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爱国影片和一些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帮助学生理解子孝、爱国、助人的概念。同时,老师可以讲一些反面事例,让学生重视德育教育,规划正确的人生道路。
三、将德育教育与生活相结合
学习就是要与生活相结合,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同时与生活结合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在学生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德育的影子,和父母和朋友的交往都需要德育的渗透。老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好人好事,为学生树立榜样,例如,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让座,拾金不昧等,虽然都是小事,但却是最贴近小学生生活的。以小见大,从小事做起。
四、丰富校园文化,增添良好的道德气息
环境对于一个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关键的,小学生的身心发育还不健全,这时良好的环境对学生思想的形成是举足轻重的。学校可以在班级内和校园内粘贴名人的画像,并标注先进事迹,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学校可以树立光荣榜,对道德思想先进的学生进行表扬,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4-0093-02
近年来,高职教育发展很快,但其德育教育却存在很多弊端,如何抓好高职德育教育工作,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人才,已是迫在眉睫。高职院校应该在遵循高职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一、高职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教学内容与德育教育方法滞后
高职德育课教学内容大都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道德伦理教育。教师在课堂上脱离实际教条地灌输老套的、笼统的教学内容,很少运用反映时代主流和学生思想状况的实例,德育教育缺乏时代气息,效果很不理想。而很多德育工作者掌握的都是陈旧的思想观念,他们不了解学生实际的道德需求,不能如实地告诉学生真实的生活,致使德育教育内容与社会实际相脱节。
德育教育方法上,当前高职德育教育注重课堂灌输,忽略日常生活行为检验,教学方法单调而趋于雷同,如:缺少实践反馈环节,缺少交流和互动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被充分调动,他们盲目接受一些道德信条和道德规范,这种脱离实际的说教难以实现心灵沟通,不能满足高职学生精神方面的需要。
(二)高职学生价值观模糊,人际德育薄弱
高职学生价值观模糊,主要表现在他们对自己与他人、社会的道德评价采用双重标准上。他们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与自我,对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缺乏正确的判断,缺乏社会公德心和诚信意识,责任意识与规则意识淡漠,口头上追求理想,实际却崇尚实惠,表面上信讲奉献,暗地里却推崇个人利益至上。
高职人际德育要求德育教育必须内在地规范学生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解决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然而,高职学生虽然接受了人际德育的理论知识,但在人际交往实践中,却表现为盲目跟随或孤独多疑等,人际德育的道德实践遭到忽视。
(三)德育教育过程虚无,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
当前,高职德育课程解决的仍是政治与道德认知问题,虽然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但这种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德育实效不大。而高职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听课、出板报、座谈讨论等方式,过程虚而不实,很多只是走过场,搞搞形式而已。
有的教育行政机构在评价学校德育工作时,常采用陈旧固定的考评内容和僵化的形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不能在真正意义上与奖励、毕业和就业等挂钩,这种形式化的评价机制实际弱化了高职学校的德育工作。而学校的德育评价体系又存在如下问题:主体单一,基本由班主任或辅导员组成;评价方式片面,评语多是教师对学生印象的反映;评价内容模糊,评语中思想品德所占比例不大,且常用老话和套话,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
(四)德育教育环境复杂,干扰因素多
首先,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导致部分高职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其次,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道德建设还不成熟不完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因而滋生蔓延,高职学生作为社会人,也必然受到相应的干扰;再次,网络带来的负面信息。网络有积极的一面,但其不良因素也同样会影响高职学生的行为规范及心理感应,使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减弱,价值观道德观呈现多元化;最后,整体性的德育氛围尚未形成。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责任,但目前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却仅仅落到“两课”教师和学生工作者身上。
(五)德育工作者与德育教育本身的缺陷
首先,德育工作者本身。第一,德育工作者界定不科学,队伍配备不到位。目前的德育工作实际执行者只有“两课”教师和学生工作者,且其数量明显不足;第二,不重视德育工作者的继续教育,导致他们不能适应学生思想的发展;第三,德育工作者观念上的波动与混乱,致使他们不能正确坚持以主流意识形态来引导学生;第四,德育工作者压力过重。德育工作往往只是“两课”教师和学生工作者的事,一般教师置身其外;第五,德育工作者在网络德育教育中缺乏预见性。他们的网络运用水平远不如学生,无法及时把握网络信息和学生的思想动态。其次,德育教育本身。一方面,传统德育观认为德育就是要学生听话,就是管住学生的行为,保证学生不闹事、不违规;另一方面,目前高职德育的目标和大学、专科的德育目标雷同,不能反映高职院校的职业技术特色,存在诸多缺陷。
二、高职德育教育的对策
(一)更新观念,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1. 更新观念。首先,高职德育工作者需转变观念,树立新的人才观。高职学生除了具备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还应具备优良的综合素质。其次,要正确认识德育这门科学,真正重视德育工作,掌握科学的德育理念。再次,要树立全员育人的观念。德育工作者不仅仅是“两课”教师和学生工作者,全体教职员工都应该是德育工作者。最后,要确立道德实践活动是教学的组成部分的观念,明确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内教学活动的延续的理念。
2. 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一是要组建一支专兼结合、业务精湛(包括熟练运用网络信息处理技术)的德育工作队伍,并要求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包括网络道德修养)和德育教育能力;二是要加强德育工作者的后续培养,使之向专业化、专家化方向推进,充分发挥他们在德育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二)创新德育教育内容,改革德育教育方法
1. 创新德育教育内容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误认为政治教育就是德育教育,忽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因此,要针对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增加以下富有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
第一、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另一方面要将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让学生真正领悟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道德要求。第二、创新意识教育。高职教育所培养的是高新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进行技术和设备更新改造所需要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三、德育实践教育。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进行实践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道德的魅力,例如,可通过组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等。第四、诚信教育。高职院校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诚信教育的内容,而且要通过学生活动灌输关于诚信的正反事例和经验教训等,逐步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第五、创业教育。高职院校要积极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创业意识,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可通过建立校外创业实践基地,给学生提供实践的舞台以积累经验。
2. 改革德育教育方法
首先,德育工作者应结合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可采用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直观式、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其次,德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充实德育教育内容,使其成为学生易接受的信息,以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德育教育,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再次,减少课堂教学,增加课外道德实践环节。德育工作者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活动的主动性,设法让高职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可通过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或福利院参观学习做义工等方式,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环境,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和道德行为能力。
(三)依靠课堂教学,辅之学生德育活动
1. 依靠课堂教学。这里的课堂主要包括: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训课等。其实,整个课堂教学过程都蕴藏着丰富的德育功能,比如:教师的人格魅力、说话态度、学习氛围等均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德育工作者必须时刻注意深人发掘各类课程的德育教育资源,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并在其中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自觉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自身觉悟,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2. 辅之学生德育活动。高职院校必须把德育教育延伸到课堂之外,渗透在学生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里,寓德育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实现“活动育人”。比如:课堂外的体育活动、校园艺术节活动等等,更具体点讲,诸如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社团活动等均属此范围。加强有意识的德育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增强实践社会主流道德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应该设法多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
(四)优化德育教育环境
1. 社会环境方面。除媒体舆论要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外,要进一步优化高职学生的文化环境,清理不良文化传播、整顿周边低层次文化娱乐场所,要想方设法建立能满足他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活动场所,为他们提供优良的文化服务等。
2. 家庭环境方面。家长的道德修养直接影响高职学校的德育教学效果,因此,要努力发挥家庭在德育工作中的促进作用,可通过致家长信等方法帮助部分家长提高道德素质。
3. 校园文化环境方面。校园文化是学校德育环境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必须加强文明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要把德育渗透到全校教职工教书、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如创设校园人文景观(标语、雕塑等)便可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4. 网络环境方面。高职院校必须建立健全的校园网,主动占领网络德育教育新阵地,积极对抗消极文化的影响。可在网上组织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充分发挥网络的互动功能。如开设“热点论谈”、“交友”等栏目,让学生自由交流、谈心,使德育教育更加生动活泼。
(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1.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高职德育工作者必须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发挥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和能动作用,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必须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帮助学生将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自我要求。同时,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激发他们自我教育潜能,引导他们从会“做事”转变为会“做人”,更好地实现德育教育目的。
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当前,高职学生面临的压力特别是就业压力等普遍加大,由此引发了许多心理问题,日积月累,便会使学生对各种道德观念的认识产生错位。其实,高职学生在思想道德上的问题,大部分都由这些心理问题引起。因此,要加大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不断探索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确保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可通过课堂教学、网络咨询等途径加强高职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帮助他们增强抵御挫折的能力,并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
(六)健全德育工作的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要通过建立有效的德育工作评价机制,引导学生把德育教育的客观要求转化为自身成长的主观追求,从根本上推动德育教育的进程。德育教育评价机制的完善主要应包括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考察,可以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来评价,围绕高职生做人、生活、学习等主旋律,结合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年级的德育考核内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评价机制,进行自评、互评、他评和操行评定相结合的德育评价机制改革。
结论
总之,德育工作是高职院校的一项系统工程,形成全方位的高职德育教育体系至关重要。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改革不合理的德育内容和方法,依靠全体教育工作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群策群力,真正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既会做事又会做人的适应社会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
[2] 邢元敏.德育创新与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冯刚.高校德育理念的创新与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2).
高中生在我国是指进入到中学学习时期的高级中学学习的学生,主要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等。高中生品德和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祖国的稳定和繁荣,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新世纪的高中生面临着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各种诱惑此起彼伏。而高中生的生理、心理发育不健全,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加强对高中生的思想道德引导,树立高中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德育教育内容与现实社会脱轨。德育的内容主要是来我们生活的世界,因此德育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具有生动性的。目前我国的高中生道德教育主要讲的都是僵化的课本教条,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相差很远,不接地气。造成学生很难从自身的需要里找到与课本德育内容相一致的契合点,进而很难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高中生成了一个只学习知识的人,而不是一个精神世界完善、个性独立的生活中的人。
(2)德育评价的动态化与多元化的缺失。在目前我国应试教育主流的驱动下,很多高中对“人”的关注度持续下降。“人的教育”从过去教育任务的“中心”退却为现在教育的“边缘”,并逐渐沦为可有可无的教育内容。面对高中生们惨淡的德育现状,作为社会人士均已为光凭学生的考试成绩是不足以判断学生道德高低的。尼采说过:“最大的恶属于最大的善,当我们称某些行为与思想为善或恶时,不应该考虑它们过去被称为什么。过去被称为恶的东西,现在完全可以称为善,反之亦然。”在现实的高中生德育教育中,往往缺少动态的评价和多元的评价方式,在学生犯错后,不假思索的给学生妄加评论,如道德败坏、思想不端等。
(3)社会转型期思想道德取向的多样化对德育工作的新挑战。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的巨大转型阶段,人们思想观念的独立性、差异性、复杂性不时增加,社会的思想意思朝着多元的特点变化发展。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不良思想、暴力行为开始增多,一些地方的封建迷信、黄赌毒以及非法的传销活动、拐卖妇女儿童现象死灰复燃与此不无关系。转型期带来的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我们的高中生德育教育,对我们倡导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带来严峻的挑战。
二、提高高中生德育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1)加强德育知识和社会实际相切合。学校的德育工作要根据现实的社会生活实际中每个高中生的不同的心理素质、道德状况等方面,有针对性的开展。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为每一 个人培养起善良、诚挚、同情心、助人精神及对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的事物的关切之情等品质——这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的起码目标。学校教育就应当由此入手。” 作为一名高中德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他们在现实生活和学习里适当的道德欲求。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德育教育的内容更好吸收,使学生的主体精神和道德评判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又能使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把社会对自己道德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内在品质。
(2)在灌输教育的同时,坚持自我教育的同时开展,使他律和自律相统一。日常的灌输教育是要把合理的道德标准教给高中生,这也是道德教育的基础步骤。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怎样才算是构成对他人的伤害或者是帮助,他在一定程度上就不能够在突发事件下避免某些事或者说采取某项行动。于是乎,在什么样的时候,需要表现出应有的道德行为,这就要求广大高中学生具备正确的道德评判能力,进行自我判断。学校的德育教育无疑是灌输型教育,这就要求在灌输的同时,确保自我教育的开展。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开展年级的各项活动检查和评估,可以交由班干部执行;学校的宿舍卫生大评比可以交给学生会组织;校园内不文明活动的监督,可以让全校学生轮流进行。灌输教育要想深入脑海并在一定时间转化为道德行动,必须使其和自主教育有力的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他律和自律相统一。
(3)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优势,提高德育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实效性。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通过积极开展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的教育,开展弘扬和培养高中生的民族精神,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改革精神和创造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和高度认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使当代高中生在日益变换的社会中,能够积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加强高中生的科学文化教育是高中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中德育显得特别重要。广大的高中德育工作者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主导,要对当前高中生的思想政治现状进行分析,把握德育教育的重点、难点,积极探索新方法、新思路,提高高中生德育教育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继普.当前中学生德育存在的问题[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
[2]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J].教学研究,2006
[3]提高中学生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1
当今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全面提升我国人口的素质。小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其素质教育至关重要。在各项素质教育中,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重中之重。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启蒙阶段,加强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不仅有利于塑造合格的人才,更能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和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针对我国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德育教育迫在眉睫。
一、当前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现在很多家长由于工作比较繁忙,忽视了对孩子的德育教育。特别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容易溺爱孩子,造成孩子在德育方面有所欠缺。并且很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将孩子送到学校就希望学校能教育好孩子的一切,忽视了家庭才是孩子最好的学校,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且在乡村或者偏远地区,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很多小学生成为留守儿童,父母言传身教这一块更是缺失严重。
(二)教师能力有待提高
当前,独生子女较多,每个小学生都是家里的“宝贝”,父母及其他各位亲人都对其呵护有加,对某些行为甚至纵容,导致小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纠正学生的空间就比较小,有时批评轻了没效果,批评重了学生容易做出各种极端行为。而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方式比较滞后,仅仅停留在口头的规劝上。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小学生的心理变化,合理地对小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培养他们的德育素养,这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传统教育认识的偏差
由于德育教育的成果难以显而易见,因此,在大多数学校中,教师主要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在传统教学中,传授哪部分知识就强调开设一门课程。在培养孩子德育素质方面,往往误以为通过一门思想与品德类的教育课程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而忽视了其他学科和课程的教育作用。并且为了不让小学生的成绩输在起跑线上,只强调学习,忽视了对其他能力的培养。如一个好的劳动习惯是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开端,但当前还是有许多家长认为学习才是学生的正事,劳动是在浪费学习时间。
二、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注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互补
小学生除了在学校,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里,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其应该与学校教育形成一个有机的互补。家庭成员应该努力构建一个良好的家庭德育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思想品德的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在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家长与教师之间应该保持良好的沟通。这样有利于父母和教师探讨出比较好的教育模式,并且更全面地认识小学生的优缺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
(二)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师是小学生日常最容易接触到的人之一,在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教授课本知识,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德育观。而且,教师要主动学习,特别是学习心理学知识,减少与小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障碍,让学生敢于、乐于向自己倾诉各种问题,乐于采纳自己给出的批评建议。此外,学校还要重视对教师各项能力素质的培训,确保教师能够及时适应形势的变化,接受好的、新的教学方法。
(三)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
语文、数学、体育等各门学科都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平台,所以,我们应该抓住一切机会,润物细无声地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教师在讲授语文课本知识的同时,不仅要重视学生对字词句的把握,更要重视这类题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作用。尤其是要给小学生创造德育实践的机会,如鼓励小学生参加劳动和文娱活动,让小学生有更广阔的展示平台。通过德育实践活动锻炼小学生的意志和胆量,使其获得相关技能,提升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结语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更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需要注重家庭和学校的共同教育。因此,家长和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多管齐下,利用一切可能的平台为小学生提供锻炼成长的机会。
作者:陈慧慧 单位:美迪斯国际俱乐部
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G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3―0026―01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推进新时期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决策。面对社会多元化价值观等客观因素给当前的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的影响,学校管理者应当转变观念,勇于创新,科学决策,努力把创新思想贯穿于德育工作之中,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力争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本文主要探讨如何贴近现实,让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发挥育人功效。
一、新时期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1. 德育的地位不高。一是德育在学校中“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活动的开展受到限制,德育经费不到位等。二是学生对德育不感兴趣,德育没有吸引力。三是社会上功利主义等思想大大削减了学校德育效果。
2. 德育内容滞后,与生活相脱离。由于德育和社会生活缺乏广泛的联系,故学校德育内容显得陈旧、单薄,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于是德育就成了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相脱离的东西,既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其认同,更难促使其内化。
3. 德育重管理,轻人格养成。当前德育工作明显的不足就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规范行为和校规校纪的教育,通过校、级、班、组层层管理,这种满足于抓外部行为而忽视深层思想情感培养,使德育成了单纯的行为训练,长此以往,将会使德育生命力日趋萎缩。
4. 德育中的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目前不少学校把品德量化作为德育的“常规武器”大用特用。学校德育的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的流行,使学生的道德内化严重受阻,往往为追求表扬或为增加“品德分”而做出符合规则的行为,容易导致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双重人格的形成。
二、小学德育实践新尝试的主要方面
1. 在传统教育中育人。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积累,它广泛地以生活中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从实质上看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与新课改所倡导的教育思想是一致的,有效地挖掘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将给小学生的德育增添新的活力,成为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文化背景。正确引导孩子们主动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其有价值的部分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都能产生积极影响。
为充分发掘传统节日内涵,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笔者所在学校在中秋来临之际组织各中队开展了“月圆国圆,传承经典――诗会中秋”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帮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给在无法团聚的远方的亲人发一条节日祝福短信,并自己制作节日小报,把中秋节的节日起源、传统民俗、逸闻趣事、诗词佳句等亲手绘制出来展示在教室学习园地中,开展书写中秋诗词,墨香书法展示活动,在宣纸上书写“中秋”,寄托节日情怀。
2. 在实践活动中成长。通过生活进行教育,让学生接触身边发生的事情或者是自己关心的问题;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大胆探索研究,调查研究和亲身实践,获得一种积极的,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德育实践活动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德育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延伸。
最近30年,我国德育研究者在德育方法革新方面的努力从未间断。但是德育方法依然未能成功摆脱“老办法不灵,硬办法不行,新办法不明”[1]的困境。同时,这也被研究者认为是导致德育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德育内容再正确,方法不对,也是无效的。”[2]德育的方法因为“强制主义”、“灌输性特征”、“脱离生活”、“成人化”、“孤立化”,忽视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主体性、单一化和僵化等而受到强烈的批判,研究者无一例外地要求“改变德育方法,更新德育手段”。[3]
在众多研究里,叙事(故事)作为一种方法在德育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自从叙事理论的引入,研究者开始重新关注叙事(故事)在德育中的运用。并形成了一些与叙事(故事)相关的方法或模式。在这里,把这些方法和模式都归入“德育叙事”范畴。
(一)故事法的研究
德育叙事方法,按照研究者的共识,是运用道德故事进行德育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古老的道德教育方式”[4]。但是,这种方法以前不被称为“德育叙事法”,而是被称为“故事法”。研究者改用“德育叙事”,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
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开设之初,上海市的毛蓓蕾老师就曾经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上运用了故事法。
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说理教育,不能用空洞的说教,严厉的训斥,而是应该采用他们能够接受的生动、直观的方法,使他们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毛老师就是这样做的。例如,在“集体的力量”这一课中,她选编了《大雁起飞》的故事,使孩子们从听取饶有兴味的故事中,懂得了个人不能离开集体的道理……[5]
毛老师的故事法运用得比较成功。但是也有几点不足之处:首先,在思想品德课堂上使用,把故事作为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故事法作为一节思想品德课堂众多方法中的一种,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凸显。其次,此方法被置于说理教育之下,不被看做是与说理教育平行的一种德育方法。所以故事法的很多功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还有,毛老师运用故事法还处于经验层面,没有相应的理论支持。
毛老师运用故事法是一种非常值得称道的探索。但是,没有受到实践同行和理论研究者的重视。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
一是与德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这种情况直接相关。由于追求升学率,与升学有关的文化课的地位被无限提高,一切与升学无关的课程的地位变得可有可无。由于人和道德的复杂性,思想品德教育最耗费时间和精力,且无法完全把握德育效果。所以,很多“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学校要提高“效率”,首先考虑的就是把德育变成德育知识课,要缩减甚至取消德育。
二是与叙事相关理论不成熟有关。故事法处于经验阶段,国内相关的哲学、心理学理论留存着一片空白,也没有理论引进,使故事法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持,经验无法上升到理论层次。再好的经验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都容易被忽视。而研究者也因此无法构建可操作的指引性框架。所以故事法也没有得到德育实践者的充分肯定和推广。
(二)德育叙事方法的复兴
故事法的研究和实践运用一直处于经验状态,且零星分散的不受重视。直至后来得益于叙事研究在中国的引进和复兴,德育叙事方法也随之复兴起来。
叙事研究的复兴,使人们开始重新认真地审视叙事在其他领域的运用问题。与此同时,国外研究者就把叙事理论运用到德育中。[6]从美国缅因州Colby College的Mark Tappan教授的主页上可以发现,他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已经写了好几篇相关文章。分别从心理学、解释学等角度来论述“德育的叙事方式”问题。而在我国,在21世纪初才开始谈及这个话题。
笔者掌握的中文文献之中最早直接论及叙事与德育关系的文章是刘慧和朱小蔓的《生命叙事与道德教育资源的开发》[7]。此文区分了叙事与生命叙事,并且认为生命叙事是“叙事主体表达自己的生命故事。生命故事是在生命成长中所形成的对生活和生命的感受、经验、体验和追求,它包括叙事主体自己的生命经历、生活经验、生命体验和生命追求和自己对他人的生命经历、经验、体验与追求的感悟等。”并且认为,生命叙事具有自我性、日常生活性、生成性。生命叙事是德育的一种主要的存在方式,生命叙事是挖掘个体生命德育资源的重要方式。
由此可见,“故事法”到“叙事法”的转变,与研究者赋予此方法更多人文色彩及叙事理论的发展给予“故事法”更多的理论支持有关。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转变,使“叙事”本身更具工具理性色彩。
丁锦宏在《道德叙事:当代学校道德教育方式的一种走向》一文中直接提出了“道德叙事”一词,并且给予了定义:“所谓‘道德叙事’,是指教育者通过口头或书面的话语,借助对道德故事(包括寓言、神话、童话、歌谣、英雄人物、典故等)的叙述,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成长、发展的一种活动过程。”[8]在此后的中文学术期刊里,凡提及“道德叙事”、“德育叙事”或“道德教育的叙事方式”的,都认同这个概念。
2003年12期的《思想·理论·教育》杂志开辟了“德育叙事”专栏,首次提出“德育叙事”,并在2003年第12期和2004年第1期连续两期刊出了一系列的几篇文章,包括沈之菲的《叙事心理治疗:一种后现代的心理咨询方法》,该文从叙事心理学的角度来论述叙事心理学对教育的启发:谨慎使用教育者的影响力、发现生命的意义比问题本身更重要;丁锦宏的《道德教育中的叙事方法探究》,该文分析了叙事方法产生教育作用的机理、道德叙事中故事选择和道德叙事过程中叙事者“视点”选择与叙事方式问题;梁其贵、高德胜的《语言、叙事与道德教育》,该文从 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叙事的德育作用;周勇的《论道德教育的叙事方式》,该文介绍了国外研究者把叙事应用到德育中的某些经验;刘慧、戢守玺的《生命叙事的道德教育价值》;孙燕的《德育叙事:关注德育事件的真实》。该杂志又在2004年第3期,发表了丁锦宏的《叙事德育方法探究:“灰姑娘”故事与品格教育》,该文是叙事在德育实践中应用的“实验报告”。时至2004年11月,郑航开始从课程的角度来探讨叙事作为教学素材、德育课程资源的相关问题,论述了叙事在德育中的功能、呈现原则和方式等主题。[9]
(三)德育叙事的模式转变
以上这些研究都把叙事定位为一种德育方法。但是,这明显是不够的。所以,有研究者试图把德育叙事模式化。刘慧以“德育的生命叙事模式”的名称,把生命叙事作为一种德育模式提出来。论者针对德育中的“木偶”现象、“填空”现象和“赶场”现象,提出了生命叙事模式。所谓生命叙事模式,是指“在生命德育论的指导下,以学生道德学习为主线,借助学生的生命叙事,在真实的情境中,讨论真实的道德问题,以提升学生道德能力、促进学生生命健康成长为目标的德育模式”[10]。至此,德育叙事作为一种德育模式,被正式提出来了。
二、当前德育叙事研究存在的问题
德育叙事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德育实效性。在研究中,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并不是说这些研究就没有任何问题了。站在与这些研究者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当前的德育叙事研究至少还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当前德育叙事研究加重了“非理性殖民化”
非理性殖民化,是指理性对非理性的强势入侵和控制。
当下是一个注重非理性的时代。德育研究也不例外。从原来的忽视学生非理性世界,到现在尊重学生非理性世界,这是一个显著的进步。但是,如何面对学生的非理性世界呢?德育叙事研究者试图在德育方法的研究中努力处理好这个难题。
德育叙事的研究和运用是一个理性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包括了德育方法本身,还包括了运用方法的原则。研究者试图创造性地运用德育叙事以促进学生非理性因素的发展。
“生命叙事是指叙事主体表达自己的生命故事。生命故事是指叙事主体在生命成长中所形成的对生命的经验、体验和追求的故事,包括叙事主体自己的生命经历、经验、体验与追求的感悟等。它具有个体性、日常生活性和生成性等特点。”“生命叙事模式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道德能力,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所谓道德能力是道德潜能的现实化,包括道德学习能力与道德实践能力。道德学习能力与道德实践能力离不开道德感受力、道德想象力、道德理性、道德情感、道德智慧等,提升学生道德能力就是要落实在这些方面。”同时,“感动性”是此模式的主要特性之一。[11]可见。研究者已经不是简单地尊重学生的非理性了,还要“干涉、改变和提升”。这显示了研究者试图以理性对学生非理性世界进行强势的入侵和控制。这是非理性殖民化的典型表现。
德育中,非理性殖民化的实质是把学生的非理性看做是一个可完全控制和操纵的“物”,并尝试用理性的办法去培养学生的非理性。研究者越是努力“创造性地运用德育方法”去应对学生的非理性世界,越显示理性对非理性入侵的不断加强。研究者的这种思路是不恰当的,这必然会对人的物化现状推波助澜。
哲学家们批判现代生活“在科学化的形式下,人更多地表现为理性的主体和逻辑的化身,人的情感、意志、愿望等等经过理性与逻辑的过滤,已被一一净化了,而人自身在某种意义上则成为一架科学的机器……科学的公式化代替了诗意的光辉,机械的操作压倒了生命的涌动。”[12]德育研究者如果迷信科学,努力让德育更加彻底地控制个体的情感和情感体验,这将使“过滤”变成“控制”,不仅无助于解决生命存在的问题,反而加重了非理性殖民化。
德育方法是要干涉学生非理性,还是与学生非理性保持距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德育叙事应该如何寻找自己的位置,这是问题的关键。
(二)当前德育叙事研究与学生道德需要脱节
德育价值从社会价值转向个体价值的同时,满足学生道德需要成了德育基本出发点之一,这是时代的需要和呼唤。
道德需要是心理学和哲学的交叉概念。“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反映某种客观的要求和必要性,并成为个人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它反映有机体、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的要求。”[13]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需要一旦产生,个体的行为就随着需要的强弱而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需要的制约。当需要长时间得不到满足,就会出现“被某种需要主宰”的局面。这时候,“人关于未来的人生观也有变化的趋势”。[14]
道德需要是在人的安全和自由需要的驱动下的执行和维护一定行为准则的需要。①“它是主体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社会表现形式,表现为主体在实现物质和精神的价值对象过程中对有利于人类和自身生存发展的社会关系的追求、占有,以及在社会关系中获得肯定、完善和超越的意向。”[15]从族类的角度来说,实践引发了人类的道德需要。[16]从个体的角度来说,道德需要的引发,除了实践之外,还存在文化、社会、个体在不同阶段(例如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对他律、自律的认识等等因素的影响。由于文化、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过于复杂,无法在短暂的德育过程中兼顾,所以,本文只谈由实践引发的道德需要问题。也就是说,本文所提及的道德需要,都是在道德教育之前,已经由学生的实践生活引发出来了的。
今天教育界在提倡回归生活,就是要关怀学生的生存状态。但是,在已有的德育叙事研究里,却没有做到这一点。例如德育生命叙事模式,尽管它要求“在生命叙事模式中,德育的主题设计、德育过程的展开,都紧紧围绕着学生的生命故事。而生命故事本身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它包含着学生遇到过或者可能遇到的生活问题、社会问题或生命问题等,及各种可能的答案”[17]。但是,这些要求同时也意味着所谓的“生命故事”、“问题”都 是教育者自己设计的,都是“可能”的,学生生活中切实的道德需要没有成为考虑对象。
“德育的生命叙事模式”里,教育者对学生道德需要的关怀还停留在肤浅的层次,教育者只关心学生可能需要什么,而不关心学生现在到底需要什么,为什么会需要——包括学生产生需要的源头和学生对需要对象的理解。而学生自己对自己的需要也是模糊的,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需要——同样包括了产生需要的源头和对需要对象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真正的需要及其满足是带有明显的盲目性的,对学生道德修养而言,更像一种敷衍,根本无法引导学生的道德需要。
(三)当前德育叙事研究忽视了学生的道德问题②
德育叙事,很多时候解决了学生的道德认知的问题,但是,这种道德认知的问题往往是教育者设计的。例如“灰姑娘”的教学研究案例[18],这种认知的要求是教师设定的。如果在道德教育过程开展之前,我们就已经预设了学生应该知道什么、应该获得什么,那么很容易忽视“学生想知道什么、想获得什么”,也就会导致德育叙事目的功利化和德育叙事“人性缺失”、“无人”现象[19],最终走向越俎代庖而又遭遇学生不能理解或者抗拒的局面。这是德育经常忘掉的,因为德育本身具有强烈的社会控制色彩。
相比之下,以学生的道德问题为中心,以帮助学生解决道德疑惑为目的展开德育,有三个方面的优势:
首先,学生的道德需要经常通过道德问题表达出来。通过抓住学生的道德问题,教育者就能准确抓住学生的道德需要。这也是对学生人性的尊重,并且以学生的人性为德育核心的关键。不把学生真正的道德问题作为考虑对象,德育过程就难以真正做到尊重学生。
其次,人的思维总是有问题指向的。没有了问题,人就没有了思维;在思维“指导”下的行动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没有问题,人的行动就失去了方向和力度。德育过程没有“问题”就没有了直接动力。教师预设的“问题”遭遇“假问题”的尴尬,使德育过程陷入“无问题”状态的可能性非常大。而围绕学生的思维兴奋点,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发展的关键是抓住学生的道德困惑或者道德疑问,帮助学生解决之。当教育者直接抓住学生的道德困惑或者道德疑问,就能避免“假问题”“无问题”,使德育过程获得强大的动力。
再次,能在学校德育条件的限制之内最大限度关注学生生活。已有的德育叙事研究,尽管冠以“生命”、“生活”等等名词,但是,事实上,他们关心的仅仅是预设的德育目标该如何实现,并没有真正关心学生的生活。他们更没有解决短暂的学校德育与儿童生活之间的关系问题。作为短暂的学校德育没有能力、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生纷繁复杂的生活,更无力干预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学校德育作为理性活动,与学生生活的交叉点是学生生活中的道德问题。而学校德育对学生生活能有效关注和提供帮助的,也就仅仅是学生生活中的道德问题而已。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2―0031―01
德育是学校各种教育之首,是学校教育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所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如何,直接映射出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准与育人水平。虽然我国早已推行素质教育,但在教育教学水平检测与评估时,或多或少受应试教育的因素影响。于是,学校总是将教育教学业绩作为衡量学校整体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导致学校德育工作形同虚设,现状很不乐观。有的老师在德育方面付出巨大的努力,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收效甚微,并没有像教学业绩一样效果明显。笔者结合个人多年从事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浅谈一些感受与思考。
一、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 德育工作缺少全员性。许多教师认为学生的德育是学校领导及班主任的事情,个人只要将任教学科教好就行了。甚至还有人认为,学校德育工作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在考试过程中很难体现,与其白白浪费时间进行德育,不如给学生讲解一些题型以便提升成绩来得实惠。长此以往,学校的德育工作只会停留在表层,或是半路夭折,难以融会贯通,更不会产生好的教育效果。
2. 德育工作缺少持续性。德育是抽象的教育,短时期内很难凸显效果。整日忙于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的校领导、班主任很难抽身去进行德育。有的老师起初也是信心百倍地制定德育计划,但往往难以始终如一地贯彻执行,缺少持续性。在贯彻德育工作时,方式单一,做法粗糙,难以对孩子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3. 德育缺少连贯性。学校是德育的主阵地,虽则学校德育工作落实并不到位,但或多或少还会对学生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但家庭教育就显得很薄弱。很多家庭教育关注的只是学生的物质需求,关注最多的是学生的成绩。在家长眼中看来,学生能考出好成绩才是硬道理,才有发展前途,甚至部分家长还为孩子灌输“成绩好,一切都好”的错误思想。尤其是农村学校,考不上高中、大学,就只能打工,回家种地,学生在此种环境下成长,就会淡化德育观念,过分看重成绩,形成一种畸形发展。
4. 德育缺乏现实性。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着“假”、“大”、“空”的形式主义,关于爱国教育、诚信教育等都是简单的理论诠释,理论与现实脱钩,诸多教育很少能让学生在实际锻炼中用心去感悟,用心去探索。以清明节为例,县城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到革命烈士陵园去缅怀革命先烈,听老前辈讲述他们革命的故事,但诸多乡村学校根本无法实现。
二、小学德育工作对策研究
1. 德育工作全面化。学校要在学期初制定详实,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德育工作计划,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让每位老师参与到德育管理工作中来,学校定期不定期对德育工作进行督查与反馈,将班级德育工作纳入学期考核,将德育工作作为评优选模的首要条件。通过任务分配、过程监督与管理、考核与奖惩结合等方式,强化德育工作,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2. 德育工作常态化。面对教师德育工作半途而废,缺失信心,学校要将德育工作常态化,要让教师明白,德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仅靠三分热度就可以完成的。教师在德育工作方面,要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评价,针对不同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不搞一刀切,不搞整齐划一,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1.1 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
许多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定位过于理想化,脱离了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这就直接导致了德育内容的大而无当,宽而无边,在实际的德育活动中根本不可能达到,使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
1.2 道德方式过于单一化。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方法单一陈旧、缺乏新意,一味强调教育者单方面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现行德育的弊端之一,就是教育者忽视了只有在特定情境下,受教育者方可将道德理念内化为道德行为这一规律,老师总是习惯于对学生进行外在的强化灌输。使德育的任务和目标都不能有效落实。
1.3 德育评价体系陈旧化。
当前对德育的评价,缺乏科学的制度和体系,仍然沿用应试教育“以分数定优劣,以成绩论成败”的模式,考试成绩成为学生评价的唯一尺度,而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修养却显得无足轻重。这样的评价制度极大地削弱了德育的实效,并造成“知”与“行”的严重脱节。
1.4 与周边环境的人为隔离。
中学德育工作的一大误区,就是试图将学校变成道德上的“世外桃源”,不允许学生接触社会大环境。殊不知德育系统是一个与外部社会交互影响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运行系统。学生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他们的活动、交往、接受的信息和影响是复杂多样的。学生在学校要受到教师、同学、集体的影响,在校外要受到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如果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不一致,相互矛盾,德育的实效性将大打折扣。
2. 解决学校德育问题的几点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要解决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我呢体,我认为当务之急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2.1 结合现实定位德育目标。
在优化德育目标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现实性。脱离社会生活的德育目标学生不好理解,更难以在心理上接受。因此德育必须要有其现实目标,现实目标和理想目标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既有自我发展的动力,又有发展的余地。其二是发展性。德育目标的制定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该随着时代变化与社会进步逐步发展。德育目标只有具有了发展性,才可能从其滞后性中解脱出来,主动适应社会的变化。其三是可操作性。德育目标应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在总目标下有多个可以具体实施的分目标、子目标。应该从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等方面的实际出发,将一元化的德育目标分解成若干独立的层次,依据其德育水平的高低,相应确定各个年龄阶段和教育阶段的具体目标,选择相应的教育内容、方法和途径。
2.2 增强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摒弃旧的灌输模式。
中学德育的主体是人,是鲜活的学生个体生命。因此,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是优化德育状况的必然要求。社会转型期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冲破传统的道德灌输模式,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在德育工作中注意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意识,把学生看作是自身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引导与规范,使主体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指向有意义的德育目标,从而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
2.3 建立新的道德评价体系。
建立道德评价体系应该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应该以德育目标为标准,根据现实目标确立动态的评价体系,科学地指导教育实践。二是要注意被评价者,即学生的可接受性,道德评价活动应该是主体性活动,评价的双方都要主动参与,评价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学生的可接受性与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绝不可忽视。
如何让儿童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培养儿童的健康心理,塑造儿童的美好灵魂,是我们工作中的重要部分。现就个人的肤浅认识作一探讨。
一、目前德育状况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社会的物流与经济效应对儿童的诱惑力极强。在经济发生重大变革与转型的今天,整个社会风起云涌地就是发展经济,如何赚钱,如何得到经济实惠。这样,儿童们从小看到的就是别人如何赚钱,如何享受。家长的教育与希望也是孩子长大了如何发展好经济,赚大把大把的票子,将来在经济发展上有成就,乃至于成为富翁,让父母的腰板硬起来……因此,从小给孩子要求的就是读书与赚钱一套密不可分的发家致富经典。经济发展与物质丰富带来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在吃穿、玩乐上大可尽情地享受。让孩子们从小滋生的就是满脑袋的金钱观。
2.社会公德的淡化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有人说:“雷锋出国了”。雷锋的精神说到底,就是胸有他人。可当今社会这种精神似乎离我们远隔了太多的距离。为我服务者有之,为己所图者有之,为别人作想者为数甚微。在社会中,谋财害命、劫、敲诈勒索、以假乱真等种种恶劣行径比比皆是,这不都是公德的淡化吗?由此,在种种公共场合,自觉让位的少了,主动助残的人少了,总之社会的爱心少了。随之儿童们的崇拜也发生了变化,对事物的看法也就没有公德道义这些概念来规约了。
3.社会上不良之风的负面影响,造成儿童不思上进,淡化人生。在社会环境发生多元化的前提下,滋生在各个领域的不正之风毒害着社会也波及到儿童的心理健康。比如赌场、不健康的娱乐场所,封建迷信活动、社会风气腐败等不少的不良行为都直接影响了儿童心理。儿童成长时代对是非的鉴别力、自制力都较弱,他们经不住利诱,容易走上歧途。
4.读书做官与读书无用仍在延袭危害部分家庭,造成对孩子的教育误区。目前不少家庭还存在着“养儿不读书,官从何处来”的指导思想,因此,对孩子的希望值寄予很高,总希望孩子读书成名,走仕途经济之路。这样,总是对孩子的成绩过问多。在不如意时,对孩子的责骂也多。他们还时常将孩子与一些成绩优良或曾因读书走出去的人来攀比,这加大了孩子的心理压力。一旦孩子成绩上不去,少数修养欠佳的家庭则采取责、打的爆烈手段,这严重损伤了儿童的自尊心,他们也会感到自卑、气馁,觉得自己太笨,完不成学习任务,有失父母厚望,这样倒不如敷衍度日,投个舒服。这样在对自我要求上放弃了严格与原则,与家庭的关系也逐渐紧张,有的甚至出走、厌学,对生活与人生的认识产生异差,离现实要求越滑越远。
5.无限的毒制品危害着学生。随着科技发达、物质丰富、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影响少年儿童身心的黄色也悄然上市,无声地勾引儿童。再是学校周边的网吧、赌场总是累禁不止,不少学生沉醉其间,弄得意志消沉、不思进取。
6.社会黑恶对儿童的胁迫与利诱。随社会转型,危害社会的黑恶势力应运而生,无处不有。偷抢、胁迫、取闹等种种恶行对学生的影响也极大,部分不辨是非的学生还被他们利用,糟蹋了儿童健康的人生。
7.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教育失调。目前,由于体制等一系列原因,社会对儿童的教育与政策法律的要求严重失衡。
二、德育教育应走出几个误区
1.“才”与“德”的误区。才与德兼备才是真正的“材”。唯有是材,方能很好地报效祖国,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2.德育教学不可仅凭空话、教条,要将它与实践相结合,做到言行有果。德育教育要努力挖掘德育资源,营造德育环境。目前的德育现状普遍存在着重经济轻德行的现状,那么,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只凭书本教材,很少挖掘利用其他资源。其实,以文树德还远远不够,如果将德育教育有效地渗透于文字与行动两者之间更会行之有效。
3.德育教学应立足长远,真抓不懈。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而长远的宏观工程,要彻底转变就事论事,敷衍了事的任务观。
4.德育实践应走出大小之分这个误区。不少学校都在将抓好人好事视之为德的培养工作,这诚然是好事,但在实施过程中却习惯地只重大而轻小。比如在拾金不昧上,将交来的所拾得的1元与100元就有很大程度的区分。是的,从价值上来讲是对的,但从学生的行为上来讲还是一个样。可往往有的人偏偏是大张旗鼓地表扬大额者,而将上交1元的却视其若无。这样就将德育的价值分成了大小不等观。
三、搞好德育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德育培养任重道远,它需要一个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更需要一颗真诚而热烈的事业心。这里需待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德育教育必需唤起社会共识,力求社会支持理解。
2. 保障问题。由于德育地位不高,所有的课时都被学科课程占得满满的,唯有的课外时间也被“特长”训练占领,学校没有固定的德育时间;班主任只是维和部队,只管学生生活事务,教师忙于教学,不顾学生品德养成。
3. 资源问题。长期以来,国内多数县级中职学校始终将重心放在学生职业技术学习与训练等方面,忽略了德育的重要性。再加上县级中职学校缺乏完善的管理模式,且管理理念相对滞后,致使“德育成员”参与德育的积极性不高、能动性不强,从而严重影响到德育的质量和效率。
4. 理念问题。国内多数县级中职学校在德育方面的理念问题同样较突出,如经费投入、政策兑现及时间保障等,受以上多方面问题的影响,致使诸多领导及教师将德育视为附带工作,为发展为“只问课业,不管德育”现状埋下了巨大的隐患。此外相当一部分领导及教师还普遍认为开展“建设道德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德育工作是一种无用功行为,并坚持摒弃这种行为。
二、中职德育问题的对策
1. 构建完善的一整套机制。首先,保障机制。要加大对德育在时间、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明确相应的岗位编制,构建健全的经费投入体系,以确保经费能够实现专款专用,塑造良好的德育研究、学习及工作等设施设备条件;其次,建设机制。县级中职学校德育实质上为一项政策性较强、业务水平较高的事业,要求构建健全的责任机制,同时组织各级行政主管部门、高等院校及学校业务部门建立完善的德育网络,明确各机构职责权限,依托责任机制与德育网络,以促进德育工作高效开展;最后,评估机制。要求县级中职学校着力于教育教学工作评估制度、课程建设制度及资源整合制度等方面构建该项机制,借助该机制既有助于充分调动德育人员工作能动性、积极性,又对推动德育机构建设极具现实意义。
2. 建立一体化德育绿色通道组织。一体化德育绿色通道组织主要包括德育专项资源制度、德育培训者管理制度、业务统管制度及德育认证制度等,其中运用德育专项资金制度通过统一管理使用经费以规避资源截留或挪用现象的发生;运用德育培训者管理制度通过统一调配使用人员以实现人力资源共享;运用业务统管制度通过对课程开发、人员调配等多方面进行统一部署,以保证德育工作严谨性、稳定性的;运用德育认证制度通过统一管理德育信息与过程、统一认证德育绩效以防止德育重形式、无效果现象。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求依据“五化”标准,同时借助考试考核机制增强师资队伍素质、水平,同时作为一直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既要保证具备高超的专业知识水平,又要确保该队伍的职业道德素养,此外要求师资队伍内的各级教师切实做到与时俱进、更新自我,不断增强自身道德素养。
4. 贯彻正确的教学原则,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