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公司的服务体系大全11篇

时间:2023-06-26 16:13:5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公司的服务体系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公司的服务体系

篇(1)

1、管理体制没有理顺,相关法律和配套政策不完善。当前的文化管理格局仍是由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多部门组成,这种管理体制有利于各个部门发挥自己的专长,进行专业的管理,但这种体制存在职能上的交叉和重叠不利于对文化事业实施统一有效的管理与调控。文化管理部门仍然习惯于用行政审批和行政命令的传统办法来管理文化工作,致使文化管理上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突出,不利于公共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机制不完善。现实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所需要的资金主要还是来自财政,这就造成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相对不足,特别是农村的文化建设还相当薄弱,投入保障的差距制约和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公共文化事业经费主要用在文化设施建设上,其他的用于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文化人才的培养、文化市场的培育等经常性的经费投入很少。

3、公共文化资源配置不平衡,城乡差距大。大部分的公共文化资源都集中在城市,农村文化资源相对匮乏。文化消费水平普遍低下、大多数农民订阅书报刊的支出基本为零,乡镇、村图书室图书基本依靠捐赠。看电视、打牌、打麻将甚至赌博依然是农民群众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农村文化事业严重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4、评估监督体系不完善,文化设施利用效率不高。一些地方由于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定位不准、评估监督体系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公共文化设施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现实中一些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文化设施,运营方往往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收益小的大众性公共文化娱乐项目设置极少,造成了设施社会效益属性的偏离。公共文化设施往往是“建设容易运行难”,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是一次性投入,而运行则需要长期投入,没有稳定的长效监督评估机制很难保障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健康持续的运行。

二、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应顺应时代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文化行政机构改革,整合职能,探索“大文化”管理体制,改变公共文化管理部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状况,实现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合理配置与资源共享。只有公共文化服务法律法规建设完善了,可操作性增强了,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管理理念转变了,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体系的执行也就顺畅了。

2、加大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投入机制。在加大公共财政对文化投入的同时,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积极推进非公有资本和外资进入文化领域,用政策杠杆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举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以有效弥补公共资源及政府服务的不足。

3、合理配置公共文化资源,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首先是政府保障的标准化,要确定统一的最低保障标准,财力较强的地区可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其次是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化,以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为重点,努力形成比较完备的省、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最后是工作评价的标准化,对政府和公共文化机构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投入等方面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建立社会评价标准。

篇(2)

前言

公共服务体系主要是指实现我国公民享有权利的逻辑起点,正如公共图书馆作为我国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机构,为我国政府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服务机构。因此,加强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作用,满足广大人们群众对公共图书馆的需求,早已成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首要工作之一。以下笔者提出几点加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实践办法,以供参考。

1.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概述

目前我国在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中,有学者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实现公民文化权利的逻辑起点,能够满足公众对公共文化的真实需求,是一种向公众提供服务和文化产品的总称。而公共图书馆作为我国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建立的性质和服务宗旨皆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相一致。同时,公共图书馆以其独有的特性,既丰富的馆藏资源,向全社会的广大群众提供着借阅、讲座、查询、展览、活动等服务,满足社会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而“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作为公共图书馆的办管宗旨,长久以来始终是我国图书馆的追求的目标。因此,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公共图书馆要本着高度重视公众的文化权利,认真调研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把加强公共图书馆优质服务、高效率服务以及提供优质产品等方面落实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来。

2.公众对公共图书馆文化权利需求的表现

2.1 公众应该具备宽泛的文化权利

公众对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权利主要有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等等方面,同时不应该因其种族、年龄、性别、职业的不同,其享有的文化权利有任何变换。也就是说社会上的所有公众都应该享有到图书馆看书、查阅资料、学习以及图书馆所提供的一切服务的权利。在公共图书馆中,公众有权表达在阅读意愿、发表阅读感言、提出图书馆改变建议,使图书馆服务工作更加贴近公民需求,更加符合公共文化建设的基本目的。

2.2 公众应该具备符合现代化发展的文化权利

随着我国社会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近些年来,数字信息化的出现,对人们的阅读内容、阅读习惯等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出版物、光盘、网站等电子阅读工具的出现,使人们在阅读上从读纸到读屏的方式逐渐过渡,给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因此,公共图书馆在满足社会公众文化权利需求时,应该满足现代化发展下的新阅读趋势的文化权利需求。

3.加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主要实践办法

3.1 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实践中强化政府主导意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信息化发展越发重要,我国政府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应该认识到,政府作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良好建立的基本保障,在健全、完善服务体系中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制的责任早已成为各级人们政府主要的责任之一。在公共图书管服务体系的建立中,政府应该给予大力支持,对图书馆的在施工建设过程、日常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更种问题,应该加大重视度和关注力度,从公共图书馆的整体规划入手,对公共图书馆的各项经费管理、图书购置、技术支持以及延伸服务等等方面给予经费上的职称、政策上的保证。

3.2 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实践中加强公益

加强公益是强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实践中,应该在图书馆建设初期就为社会广大群众建立良好的内部环境,实行公益。一方面,为社会广大群众免费办理图书借阅证件。实现图书的免费借阅;另一方面,为社会广大群周提供免费的图书讲座、中外图书影片观赏活动。同时馆内为广大工作提供免费存包、免费饮用水。以此真正实现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公益,吸进更多的社会公众走进公共图书馆,利用图书资料提高文化素养。

3.3 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实践中加强服务的开放性

篇(3)

一、连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状

(一)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日益健全

近几年来,全区新建、改扩建乡镇文化站、街道文化中心7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4个,村级文化室19个,解决了乡镇、街道文化工作无房和面积不达标问题,形成了“区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的三级文化设施体系,基本实现了阵地、网络和内容的三大覆盖。2010年以来,该区在多点分别建立8个全国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在全市率先实现全覆盖。

(二)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更加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日趋多彩

近年来,连云区坚持以“五大文化”建设、“九大系列活动”的开展带动城乡统筹发展。利用城乡共建文化先进村、“三下乡”等活动载体,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组织文艺工作者为群众演出,使政府对文体事业的投入直接转化为百姓受益。为积极推进“五大”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连云区定期举办夏季海滨广场文化活动、社区艺术节、中老年艺术节、企业文化节、幼儿文化艺术节、全民读书节、全民健身等“九大”文化系列活动。2006年迄今,已组织文化活动400多场。

在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的基本文化服务权益方面,全区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农民工、老人、儿童和残疾人开放,设置方便残障人士以及老年人、少年儿童的活动区域和服务项目。区各级公共文化设施电子阅览室为社会公众提供免费上网服务时间每周不少于42小时,区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文化馆(站)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

(三)精神文化产品创作成果丰硕,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文化馆、图书馆、各乡街文化站等公共文化单位能发挥自身功能,积极转变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不断完善免费或优惠开放制度、服务公示制度,为广大群众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服务,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工程,以《魅力连云港》、《青春云港》为代表的一批反映连云港新面貌、新气象的作品相继问世。涌现出一大批以笛子独奏《渔家春来早》、油画《在路上》、表演唱《走进新家园》、儿童快板《美丽家乡换新颜》等为代表的在省、市名列前茅的精品力作。

(四)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民间文化得到开发与保护

目前,该区有1人入选省级第三批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名录,实现了省级“非遗”项目宿城云雾茶的产业化发展;4人入选市级第二批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名录;加大对古建筑的保护力度,对连云古镇实施整体性保护工程,形成民国时期港口古镇风貌。打造板桥中学淮盐文化等集展示、表演、研究于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积极探索保护物质遗产与保护非物质遗产相结合、静态保护与动态保护相结合的保护方法,以期实现两者之间的完美结合。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规模偏小,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偏低。文化市场的“小、散、乱”的状况仍然存在,尚未形成合理的市场结构和资源优化配置,导致产业发展不平衡和资源浪费。特别是文化产业集群尚未形成,文化产品的生产还处于低水平状态,制约了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

(二)资本结构单一,文化发展经费严重不足,严重制约文化市场的繁荣发展。加之连云区文化产业大多为个体和民间资金,投资额小,缺乏有实力的大企业或外资进入该区经营文化产业,不能把文化资源变为产业资本。

(三)人才相对匮乏,文化产业缺乏活力支撑。文化经营性人才相对缺乏,尤其是缺乏一批既懂经济、懂文化,又会经营的文化企业家和文化经济人,导致文化资源难以转化成文化产品,文化产品难以进入市场,无法创造出具有品牌效应的文化产品。

(四)公共文化资源缺乏统筹,难以发挥整体效益。

由于专业人员数量问题,直接导致全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重量轻质,社区、村一级的公共文化设施重建轻管,进而导致公共文化资源的闲置浪费,利用率偏低。

(五)公共文化产品仍然缺乏,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高。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类别较单一,多数为群文活动,农家书屋图书针对性不强,电影放映跟不上需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利用率不高,数字化程度低。

三、对于优化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相关对策及思考

(一)实施文化体制改革工程,推动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进展。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创新服务方式,扩大服务范围,整合服务资源,提高服务质量。继续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扩大覆盖范围,切实抓好已有阵地的管理和使用。

(二)实施文化创新发展工程,增强文化的时代感和吸引力。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整合全区各种旅游资源,科学制定全区文化发展规划,既依托优势又不拘泥优势,合理确定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和整体布局,探索“文化+科技+旅游+金融”新兴集群产业发展模式。积极推进文化娱乐业,加快建设大型多功能科教文化创业中心,大力发展高端旅游业,重点引进和培育出版印刷、动漫影像、网络文化等高新技术产业。

篇(4)

(一)农民工公共服务的总体供给不足

各级地方政府针对农民工公共服务的供给意愿和供给能力不足,供不应求问题突出,在农民工集中流入的东南沿海地区的新兴城市中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就业培训的覆盖面仍然比较低,所占比重小;义务教育尚未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险的参保率低,失业、救助等城市居民社会保障政策尚未延伸到农民工群体;住房问题尚没有纳入城市住房保障的总体框架等。

(二)农民工公共服务的结构不合理

目前,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仍然存在着明显的重物质生活、轻精神生活的倾向。关注的重点主要是子女教育、就业服务,住房和社会保障问题的支持力度不够,对社会文化生活、社会管理的参与权、政治权利的实现等方面还鲜有实质性的进展,子女教育、医疗卫生和就业培训等方面的服务资源配置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此外,从公共服务覆盖的农民工群体结构特征来看,也存在着明显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收入水平越高的农民工享受到的公共服务越多,而真正收入水平较低的人群能享受到的城市公共服务则十分有限。

(三)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不足

满足农民工的公共服务需求,就需要对额外增加的公共服务供给,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农民工主要输入地为满足农民工公共服务需求而逐年上涨的财政支出对于当地财政压力非常巨大。当前国家针对农民工公共服务财政转移支付不能满足需要,中央和地方的分担机制尚未形成,实际的投入责任大多落在了地方(公共服务方面)、企业和个人(社会保障方面)肩上。农民工市民化投入的政府间分担机制尚未形成,作为农民工主要流入地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政府投入意愿不足,是造成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不足的重要原因。

(四)农民工公共服务的地区间和城市间差异显著

中西部落后地区受投入意愿和政府财力的双重影响,公共服务投入不足的问题尤其突出,地区公共服务的水平总体上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2008年兰州市城镇就业农民工中享有医保者仅占其总人数约10%左右,农民工参加医保的不足6%。

二、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

(一)促进农民工和城市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如何克服城市居民与农民工之间事实上存在的“生存差距”,让农民工获得与城市原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已成为农民工市民化的核心问题。从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来看,农民工实现社会身份转换的的重点并不在于农村户口向城镇户口的转变,而是在于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设计,打破依附于我国城镇户籍上的福利或公共服务政策障碍,纠正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使农民工无论其为何种户口而得以享有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待遇,也就是使城市原居民享有的公共服务覆盖于农民工。未来要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必须在继续向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改革方向努力的同时,重点综合考虑资源分配的可能性、农民工进城定居的需要,使农民工获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

(二)推进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公共服务一体化

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一体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的重点在于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而后者则重点强调在身份确认上消除对城市农民工作为普通市民的歧视性色彩,做到公共服务供给的公平化和管理制度与政策同一化,其目标是要最终实现农民工和城市居民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无差别待遇。

(三)实现对农民工公共服务有效供给

对农民工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一方面,要在公共服务实践中倡导“农民工满意”的理念,及时回应农民工的公共服务正当需求,作为代表广义市民的城市政府,其所作所为必须代表包括农民工的广义市民的利益,这意味着政府选择什么服务内容首先要对广义市民对城市公共服务的需求有客观的了解,以广义市民的公共服务需求为导向。另一方面,必须注重供给能力的建设,通过加大投入、总量供给的增加和优化资源配置相结合,提高农民工公共服务资源的使用效率。

(四)缩小地区间和城市间农民工公共服务差距

按照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顺应当前农民工就地转移和回流步伐加快的趋势,未来应该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公共服务、特别是农民工公共服务能力的建设,努力缩小地区间农民工公共服务的差距。与此同时,应该认识到,农民工选择中小城市特别是县城作为落脚点、并最终实现由农民身份向城市居民身份的转变具有现实的可能性,也已经为大量事实所证明,为此,要站在完善城镇体系、加快城镇化发展和统筹城乡的战略高度,加快中小城市特别是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提高对农民工吸纳能力。

三、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

(一)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培训,提升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是影响农民工进城务工和城市社会融入的关键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民工向市民转化的成功率。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对农民工的素质要求会越来越高,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以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素质是大势所趋。因此,通过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力度、建立起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职业教育培训机制、发展与改革农村教育的方式、加强对社会就业培训机构的监督与管理以及推进就业服务机构建设等,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培训,应当成为当前的紧迫任务。

(二)加强对农民工的住房保障

有学者认为,农民工城市化的难点是住房问题。作为城市中的低收入群体,农民工在城市中购买住房存在着巨大困难,而现行的城市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政策又将农民工排除在外,加之其它一些限制性政策的执行,大大增加了农民工的居住成本。为此,必须正视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迁移的现实,正视未来10―20年内我国将有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和人口脱离农业和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趋势,从以人为本的角度,高度重视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可考虑在消除制度的基础上,尽快将农民工纳入城市住房保障范畴,并尽可能在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的建设与分配方面给予农民工特殊优惠的政策。

(三)推动农民工和城市居民子女义务教育的公平化

未来,在教育制度的设计方面应坚决取缔和制止对农民工子女入学收取的“借读费”等不合理收费项目,让农民工子女获得与城市孩子一样的受教育权利,以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的完全免费性;加大对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扶持力度,并对其进行规范管理,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以提高民办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还要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

(四)建立覆盖农民工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针对农民工社会保障严重缺失的实际,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尽快将农民工纳入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框架体系中,当前应加紧建立和完善农民工迫切需要的工伤、医疗和失业保险制度,并通过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工社保挂钩等一些过渡性的制度安排,逐步推进城市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到全体农民工。

(五)加快对农民工的公共卫生和政治文化服务

提高城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重点加强对农民工群体健康检查和重大流行性疾病的监测。统一城乡计划生育政策,解决农民不愿放弃二胎指标的问题。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活环境,使其能够参加城市的政治、文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生活习惯,消除心理障碍,使其真正融入城市。

四、完善农民工公共服务的相关对策

(一)转变观念,强化对农民工的服务意识

要切实转变观念,确立农民工的城市居民意识,要深刻认识到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一样具有平等的工作与生活等方面的权利,同时,政府要加快职能转变,破除流动农民的公共服务由农村政府及其相关组织提供的旧观念,消除歧视性思想,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城乡统一的管理与服务模式。

(二)加快城乡管理体制和制度改革

进一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以职业和居住地作为划分人口类型的新户籍管理制度,努力消除农民工的身份限制。鉴于我国人口多的国情,户口放开需要分步实施,可考虑先放松中小城市的户口管理,然后逐步放开大城市对农民工户口的限制,争取把在当地务工1年以上具有相对稳定收入的农民工分期分批地转为市民。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义务教育、公共卫生、财政税收、金融、社会保障等体制和制度,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使常年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最终成为产业工人,融入当地生活,从而最终达到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的。在户籍制度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的过渡时期内,应以公共服务制度和政策与户籍制度的剥离作为改革的主要方向。

(三)加大农民工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投入

政府主导和社会化参与相结合,增加对农民工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改进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适当加大对接纳外来务工人员较多地区的财政补助力度,同时有效调动地方各级政府改善辖区内公共服务的积极性,更好的发挥政府在服务引导、服务规范、服务治理、公益服务等方面的主体性作用。在此基础上,要积极调动企业、非盈利性机构、城市志愿者组织参与农民工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逐步放宽国外投资者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限制,以弥补政府投入的不足。

(四)提高农民工组织化程度,提高维权和自我服务能力

要依靠多种形式的社会组织,提高农民工组织化程度,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突出工会组织的作用,当前应进一步强化工会职能,把农民工组织起来,提高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其他的社会组织形式,包括民间组织也应积极探索,使农民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通过政府的引导,帮助农民工建立自己的服务组织,以弥补公共部门公共服务的不足。

篇(5)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队伍建设有待加快

近几年,县级公益性事业单位群文干部中,老同志逐渐退休,年轻人陆续进入文化队伍行业,群文专业人才青黄不接。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优秀的文化事业人才难以脱颖而出,从事文化事业高端人才匮缺。从乡镇层面来看,一批老文化站长的退休,新的文化站长基本上不是艺术院校科班出身,大多为过渡岗位,更换频率非常高。他们不仅身兼数职、专干不专用,而且文化业务欠缺、文化热情不高。从村级层面来看,村级文体管理人员队伍刚建立,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村级文体管理人员文化程度低,业务素质普遍不高,服务能力较差。

(二)配套设施建设滞后

大多数乡镇的综合文化站、乡镇文化室和图书馆是用老办公楼、弃用的校舍或租借用乡镇所在村办公楼创建的;部分村的基层文化馆和农家书屋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创建,面积狭小,设施陈旧,布局先天不足,不便于群众使用,违背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性、均等性原则。虽然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但相关配套措施滞后,不少基础设施存在挤占、挪用、空置等不良现象。

(三)经费投入相对不足

2014年,宁海县公共文化事业费支出5719万元,仅占地方财政支出38亿元的1.49%,虽然逐年增长,但比重还是偏低,与其他民生投入相比相形见绌。从人均公共文化事业费投入来看,按照2013年全省公布的评估数据,宁海、鄞州和北仑分别是95.33元/人、194.20元/人和275.31元/人,宁海县与市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

(四)服务效能仍需提高

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供给大多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缺少自下而上的过程,导致政府提供的与群众需要的出现错位。“喂食”型文化活动难以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农村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的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公共文化设施在利用上存在不均衡性,休闲公园和室外活动场所的利用率相对较高,而图书室、文体活动室等文化场地活动人员较少。

(五)服务均等化程度不高

从城乡看,农村、社区基层公共文化资源仍然比较匮乏。从区域看,偏远农村落后于近郊区农村。从群体看,当前针对老人、少年儿童、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的公共文化资源普遍偏少。文化骨干队伍虽多,但形式创新不够。目前乡村文化活动的载体比较单一,大多以电影、戏曲、广场舞为主,主要的对象是中老年人,缺乏以年轻人为对象的主题活动。

二、建议意见

(一)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进一步完善文化队伍建设规划,落实健全机构编制、待遇保障、继续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加快造就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刚性规定乡镇(街道)文化站编制数,配齐配足并确保在职在岗,完善乡镇(街道)文化干部招聘准入机制,引入真正具有艺术院校学习经历、专业文化特长的人才,规范村级文体管理人员选聘制度,逐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从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人员发放津补贴,鼓励他们扎根乡村,稳定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增加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人员编制,鼓励市县文化工作者到乡镇挂职任职。积极培养引进高端人才,加大对有突出贡献人才奖励力度,培养名家大师,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文化发展的品质。扶持、壮大文化志愿者和群众文化活动积极分子队伍。将乡村文化志愿服务岗位纳入“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计划,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从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发挥乡土文化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作用。推进乡村文化辅导队伍建设,重点调动乡村文化爱好者的积极性,培养其成为乡村文化活动的辅导员。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在村(社)层面,要根据各自实际和群众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文化服务,探索建立基层文化设施长效管理运行机制,充分有效地发挥文化设施的应有功能。继续推进公共文化阵地创建,做好2015年市级示范项目和文化示范村创建工作,提高和完善乡镇文化站、基层文化宫、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设备建管用水平。充分利用现有公共设施,统筹建设集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技普及、普法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配套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场地。坚持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重,健全设施运行管理和服务标准,规范服务项目和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水平。

(三)加大专项资金投入

建议尽快出台《宁海县文化公共事业发展扶持办法》,建立稳定的公共文化投入保障机制。按照国家要求,每年文化事业费增幅要高于当年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不断提高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要结合文化部门工作实际,加大对业务经费的投入,支持各类公益性业务的开展。对群众文化活动所需设备的添置与更新进行适当的财政补助,尤其要对基础较差、财政较弱的乡镇进行适当的倾斜。探索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文化领域。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通过委托或招投标等方式吸引有实力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营,鼓励社会资本兴办或捐赠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事业。鼓励乡镇成立理事会制度,欢迎各级商会、乡贤加入到理事会中来,以冠名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四)创新社会服务管理

建立由宣传部、文化、发改、财政、编办、建设、科技等部门参加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宁海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考核、激励、问责和监督机制。建议在年底综合绩效考核中,加大对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考核权重。

篇(6)

党的十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向全党提出了“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建设项目,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的重要任务。为此,笔者通过深入调查分析我县农村文化建设情况,就如何加快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调研和有益探讨。

一、主要做法

近年来,凤翔县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目标,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初步形成了政府统筹、部门协调、社会参与、资源共享、功能多样、服务群众的工作格局。

(一)、深挖内涵造声势

文化积淀往往是一个地域的发展和繁荣的动力源泉。凤翔古称雍,总人口52万。被誉为西凤酒乡和民间工艺美术之乡。凤翔作为“古丝绸之路”重要驿站,自古就是南通巴蜀、西达甘新的“旱码头”。

(二)、狠抓项目全覆盖

抓文化就要抓设施,抓设施就要抓项目。围绕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总目标,精心打造标志性文化工程,建立起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的县(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系。

一是“三馆”提升改造工程。县图书馆先后进行了三次大的改造提升,年可接待读者7.6万人。县文化馆为国家三级馆,免费开放民间美术展厅、非遗陈列馆、免费开展舞蹈、戏剧创作等五项技能培训。县博物馆“天下九州・唯雍其昌”精品文物展免费开放。二是各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全县累计投资563.2万元建成镇综合文化站15个,配齐灯光、音响、电脑、桌椅等内部设施。三是电子阅览室建设项目。县图书馆建成公共电子阅览室一个,10个镇文化站建有电子阅览室。四是农家书屋建设项目。全县建成农家书屋233个,数字农家书屋10个。五是广播电视村村通项目。全县有线电视入户率达45%,250套“村村通”广播安装调试工作已经完成。六是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从2010年3月,我县启动了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全面实现了每村每月免费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七是文化惠民戏曲演出工程。从2012年实施了文化惠民演出工程,县人民剧团演出有限公司为城乡群众送戏60多场。

(三)、创优服务暖民心

一是服务重心下移,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2015年成功举办全大型群众文化活动12场次。二是服务阵地前移,免费开放“三馆”、文化站。三是服务性质公益,基层文化服务遍地开花。截至目前,县剧团演出有限公司年文化惠民演出45场,县雍城电影放映有限公司数字电影放映2800多场次。四是服务人群广泛。积极参加大型文化赛事。参加陕西省农民工诗歌朗诵会宝鸡分会场比赛,县文化馆获组织奖。参加“陕西省群众美术摄影大赛”。参加第七届宝鸡文艺大奖评选,王会平的罩金漆器“平安富贵”获优秀文艺作品一等奖、胡新民的泥塑获优秀文艺创作奖,乔凤琴的文学作品《蜜月》获三等奖。

(四)、广建平台惠万家

积极整合教育部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农业部门“农民科技培训”、组织部门“基层党员教育”等信息网络资源,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建成一个县中心、17个支中心、233个村级服务点,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给沿山10个镇、社区178个自然村的群众配送11692套“村村通”“户户通”设备。

(五)、壮大队伍换新颜

目前全县发展各类文化艺术团队300多个,文化从业人员3600多人。县文化馆组建的文化志愿者服务大队志愿者多达200名,并定期下基层服务。目前,全县233个村都有自己的业余文艺团队。

二、存在问题

(一)、体制机制不畅,导致服务机构软弱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有一些体制机制问题。一是管理体制问题。虽然中央和省市一再强调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但是多次改革的结果却是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整体合并,“挪用”文化专干现象普遍。二是干部选用机制。由于机制上的问题,聘用基层文化干部是放宽了准入条件的,有些不适合这份工作的同志也进入了这支队伍。

(二)、设施建设滞后,导致供需矛盾突出

从调研情况看,一是活动场地建设滞后。群众普遍期望能在镇中心划出一块公共地块,作为公众休闲健身的活动场所。二是设施设备建设滞后。在镇区,群众反映较多的是需要政府提供一些影音设备、体育健身器材等;在村组,许多群众则希望能进一步丰富村多功能活动室的图书、影碟,配齐电脑、电视、音响等设备。

(三)、产品供给不足,导致文化生活单一

在这次调研中多数群众在劳作之余,除了看书、看电视、听广播,就是打牌消谴娱乐。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农村的文化产品供给严重不足。一是本土文化产品的再生能力弱。如西府曲子、江湖、耍社火、扭秧歌、踩高跷、滑旱船等,如今也成了偶尔出现的节庆助兴节目。二是新兴文化产品的传输发展慢。以互联网、现代体育竞技、吹拉弹唱跳为主要内容的新兴文化产品,在农村的传输发展相对滞后。

三、几点建议

(一)、理顺组织关系,激活内生动力

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基础设施建设搞上去了,如果服务没跟上,仍然等于零。一是理顺管理体制。 必须配备专职的文化干部,兼职时也要以文化工作为主。二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认真按照“农村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 ,建立经费保障机制。三是健全考评机制。要建立健全基层文化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奖优罚劣。四是建立人才引进机制。 要放宽视野,建立不拘一格的人才引进机制,使更多甘愿服务基层、具备较强能力的各类人才,挑起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重担。五是加强业务培训。县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有计划地组织基层文化干部开展各类业务培训。

(二)、加大资金投入,推进惠民工程

篇(7)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167-02

一、试点工作情况简介

德庆县公共气象服务体系作为广东省公共气象服务建设试点,在2010年4 月至2014年分三个阶段实施,总体目标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气象信息为基础,建立科学高效的公共气象服务组织机构、业务流程、服务平台、服务载体、运行机制。逐步实现公共气象服务机构实体化、队伍专职化、产品多样化、方式现代化、管理规范化,实现气象科技成果和业务产品通过公共气象服务转化为生产力 [1~3]。

二、试点工作的具体实施[4~7]

1.构建新农村建设气象工作现代业务体系。构建新农村建设气象工作现代业务体系,健全基层气象管理网络,将气象现代业务体系延伸至农村,建立健全农村气象综合监测系统,加强农村气象信息设施建设。

2.实施三大工程。启动“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工程、“气象信息惠农”工程、“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工程的建设。(1)“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工程。构建全县农村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网络进村入户的基本框架,进一步提高农村抵御自然灾害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通过建立乡镇气象信息终端、农村气象直播系统、气象应急流动广播系统,以解决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实施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服务系统开发“1、2、3”计划。即,1个公共气象业务服务平台(、传播、应用服务产品);健全和完善2个网站(德庆气象防灾减灾网,德庆气象惠农网);3大系统:乡镇气象组织管理系统、农村气象预警直播系统(DAB、电子预警显示屏、固话语音等)、气象应急流动广播系统(应急服务车、大喇叭)。建立乡镇级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中心,全县各乡镇和灾害易发地段全部建立自动气象监测站。同时,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全县防雷减灾工作。针对农村不同的建(构)筑物或场所,不同的信息系统及电子设备、电气设备,不同的地质、地理和气象环境条件,开展雷击风险评估,规范和加强农村地区的防雷安全监督和检测工作。(2)“气象信息惠农”工程。“气象信息惠农”工程主要内容是加强农业(特别是贡柑、砂糖橘、松香、水稻等特色农产品)的气象监测、预警、预报、评估和服务工作,开展柑橘种植、采收和销售的特色气象服务。构建全县农村气象科技信息网络的基本框架,开展双向互动的农业气象信息传输平台建设,以解决气象信息传播问题,同时进行农业气象信息的收集与反馈。(3)“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工程。建设全市首个柑橘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在示范园区内布设多要素自动站、土壤水分自动监测仪等,开展小气候观测,通过收集资料,形成服务指标和流程,开展开花期、结果期等预报和服务,开展基于气候因素的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和服务。

三、试点组织机构改革

1.建立公共气象服务组织机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适应气象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要求,适应气象自身发展趋势的要求,理顺内设机构关系,减少职能交叉,提高管理效率。新增德庆县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属德庆县气象局内设机构,与现行的德庆县气象台平行。

2.人力资源调配。人员设置:根据现阶段工作内容、任务以及本局人员状况实际。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由3~5人组成,设主任(或主持工作副主任)1名。其他成员以预报值班人员为主兼任,其他部门为辅,统一由局领导调配,并明确各人员分工。

3.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运行机制。以整合公众气象服务资源和专业气象服务资源为重点,对分散在局属各部门的公共气象服务职能进行整合和调整。调整原则是:便于运作,减少交叉,突出发展重点。

四、试点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6~7]

1.对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性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多年的预报与服务合一运作模式,使气象服务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相适应。2.服务需求增长和服务缺位的矛盾仍存在。由于受到学科专业知识的制约,目前县级气象部门开展服务的技术和能力较薄弱,公共气象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不高、覆盖面不广、针对性不强,存在着服务需求增长和服务缺位的矛盾。

3.在人才结构上,缺乏多元知识结构的气象服务人才。气象服务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学科领域范畴,目前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的人员基本上是清一色的气象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出身,缺乏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

4.公共气象服务经费的投入。目前公共气象服务经费主要为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和自筹资金,但地方政府财政投入部分仍不足,大部分还要靠科技服务的收入。

五、建立完善县级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的思考[6~8]

1.加强服务平台开发,实现公共服务业务现代化。(1)建立完善特色气象服务平台。继续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平台,以建立柑橘产销特色气象服务平台为试点,逐步建立如水稻、松香产销特色气象服务平台。(2)完善公共服务业务流程。针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梳理、调整、健全和细化各项服务的流程和规章,逐步完善公共气象服务管理制度和全套的服务业务新规范,使各项服务工作运转有序,职责明确。

2.加强服务产品开发,实现公共服务产品系列化。(1)强化决策气象服务手段。把决策服务放在气象服务的首位,针对重大灾害性天气、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各类突发事件,提供全程化、无缝隙决策气象服务。(2)强化面向农村的针对。坚持面向民生,强化面向农村的针对。针对发展精准农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实际,不断拓展“一县多品”服务范围,开展点对点、个性化、精细化的贴心服务,开发柑橘气象预报等精细化预报服务。(3)加强部门合作建立联动机制。加强与农业、林业、水利、渔业等涉农部门业务服务交流,建立相应的协作机制,实现观测手段、观测资料等的实时共享。加强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对策措施的合作研究,以减少灾害损失。

3.加强内部分工协调,实现公共服务运作规范化。(1)建立统一协调管理、效率效益优先的运行管理机制。整合内部服务资源,建立全局业务单位之间既松散又联合的协调机制。(2)加强公共服务和预测预报业务之间的沟通协调。通过软件平台开发、现代化网络通讯等技术,确保预测预报产品和公共服务需求实现无缝隙对接,减少传递层结。加强技术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气象台和服务中心在制定工作流程时要及时互通有无,尽量避免因衔接问题而出现的预报服务的失误。(3)市局加强对县局公共服务指导。市气象台在服务流程、服务制度、服务产品、服务效益反馈等方面对县局提供技术指导。深化服务会商机制,缩短会商周期,扩大会商范围,并针对突发服务需求,建立临时会商制度。

4.加强服务人才培养,实现公共服务人才专业化。(1)培养复合型公共服务人才。公共气象服务涉及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行业,因此服务人员不仅要熟悉气象预测预报,而且还要熟悉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开展服务中心现有技术人员专业知识转型工作,通过培训、脱产学习等途径,鼓励技术人员加强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气象应急服务、专业气象服务等方面的交叉学科知识学习,形成一支高素质、具备多元知识结构的气象服务队伍。(2)建立正常的服务、预报人员轮岗交流制度。每隔一至二年,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业务特长,在气象台、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观测站等业务单位之间实行服务、预报人员轮岗交流,使服务人员仍然保持一定的预报能力。

5.加强经费管理,强化公共财政投入。服务中心获得的收益,统一纳入综合预算,充分发挥多元化资金来源的优势。强化公共财政投入,统筹安排公共气象服务项目的各种经费,保障决策、公众、社会管理经费。

参考文献:

[1]郑国光.第五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08-09-26.

[2]矫梅燕.第五次全国气象服务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R],2008-09-26.

[3]矫梅燕.探索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N].中国气象报,2009-09-25.

[4]骆月珍,王仕,钱吴刚.公共气象服务“无所不在、无微不至”解读与探索[J].浙江气象,2006,(4):32-36.

[5]贾天清,黄光明.基于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气象服务层次和发展重点[J].广东气象,2010,(5):34-41.

[6]谢国庆.建立引领预测预报业务的市级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的思考[J].浙江气象,2009,(4):34-37.

[7]朱宝文,张得元,张慧琴.县级公共气象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青海气象,2010,(1):65-68.

[8]骆月珍,吴利红.关于公共气象服务的几点思考[J].浙江气象,2006,(1):27-31.

Establishes the County Public Meteorological Service System’s Practice and the Ponder

HE Wei-fen 1,2,LIN Zhan-xin 3,ZHENG Shi-you 4

(1.Nanjing Information and Engineering Univeristy,Nanjing 210044,China;2.Zhaoqing Meteorological Bureau,Zhaoqing 526060,China;

篇(8)

党的十七大会议、总书记“6.25”讲话明确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着眼全局,审时度势,着重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泉州市人事部门作为政府人才人事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如何带头解放思想,积极构建人才人事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打造人才人事工作服务品牌,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是其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泉州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

泉州市自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以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引进培养人才的优惠政策,形成了加快开发人才资源、促进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识。

从具体举措上看,一是泉州市大力推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机制,积极建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二是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选拔力度,开展推荐“泉州市杰出人才奖”、“泉州市优秀人才”、“泉州青年科技奖”等一系列工作。三是市县乡三级联动,泉州市人才人事公共服务中心在各县(市、区)及重点乡镇设立人才工作站,努力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谋发展”。四是开通泉州人才热线968826,开展政策宣传、业务受理、业务查询、业务咨询、问卷调查等便民服务。五是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做好人事、人事档案管理、人才信息的收集工作,积极组织举办各类人才市场活动,加强企业人力资源联络员信息的收集,为构建泉州市人才人事公共服务体系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泉州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第一,人才环境有待完善。一是对引才、留才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人事人才工作的舆论宣传力度不够,部分用人单位不能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对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往往满足于本单位尚能在现有环境中勉强立足的现状,特别是泉州市有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方面没有进一步优化,原有的家族式管理的弊端越来越掣肘着企业的发展空间,许多非公企业不愿花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还不够浓。二是人才流失现象依然存在,泉州市重点建设项目和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汽车及配件、船舶修造、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量虽大,但所需专业人才在国内人才市场比较紧缺,客观上形成引进难的局面,且即使引进了,仍有不少人只是把泉州作为向更有发展前途的厦门等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的中转站。

第二,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薄弱。一是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产品技术含量不高,服务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体现在人才信息的技术分析与处理、薪酬设计与分析、供求预测与调节、人才测评、人才派遣、职业生涯设计、企业人才规划等深层次多方位的人事人才服务项目亟待开拓和发展。二是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方面,限于经济发展水平,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第三,人才中介服务发展缓慢。一是人才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功能还需进一步加强,人才资源基本数据库亟待完善。二是民营人才中介机构发展缓慢,全市民营人才中介机构数量偏少,而且运营模式单一,形成不了有效的竞争机制,不能够让市场积累的能量得到有效的释放。三是对人才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不够,没有建立新型、长效的管理监督机制。

第四,人事人才工作部门职能转变不够快。必须加快推进人事人才工作部门的职能转变,树立“一个中心,三个转变”的理念,即人才工作为中心,实现由“重人事”向“重人才”的转变、由“以事为主”向“以人为主”的转变、由“重管理”向“重服务”的转变。但目前的问题是还存在职能转变不明显、不够快、不到位的情况,存在重微观轻宏观、重管理轻服务等倾向。此外,人事人才工作部门提供有效的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支撑的研究不够,工作作风、工作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

三、构建泉州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做好服务定位,实现“三个转变”

1、转变思想观念。构建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人事部门要顺时应势,牢固树立“三大观念”:一是要树立科学的政绩观。二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利观。三是要树立全新的职能观。积极整合公共资源,使人事人才工作主动介入公众服务,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服务,打造有所为、有所成的“有效人事行政”。

2、转变服务方式。一是工作职能转变。要从管理为主,转到管理与服务并重、以服务为主上来,主动进入人事人才公共服务领域,进而实现人事人才公共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二是工作重心转变。要从传统人事工作为主,转到建立以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为主上来,建立健全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人才工作机制,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全面深入实施。

3、转变工作作风。加强人事人才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事人才干部队伍,是构建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我们人事人才干部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大力弘扬攻坚克难、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不断提高人事人才工作的服务新水平。一是要加强理论业务学习。二是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三是要加强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当前人事人才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很多,必须加强调查研究,探寻人事人才工作的内在规律,掌握解决矛盾和问题的新方法,进一步提高人事人才工作的整体服务水平。

(二)始终坚持创新,强化“四个支撑”

1、强化人事人才公共服务能力的支撑。一是要提高思维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系统的学习培训机制,积极组织开展互助学习、业务研讨、创意交流等活动,在拓展视野、谋划思路中逐渐养成思维的前瞻性、辩证性和系统性,进而推动政策举措创新。二是要提升科学决策能力。开展理论研讨,强化调查研究,建立完善重大问题民主讨论和集体决策制度。三是要增强沟通协调能力。人事人才工作部门要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协作,充分调动和整合人事人才工作力量,实现全市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协调高效的工作新格局。

2、强化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功能的支撑。在构建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的实践中,要以一切让人才和服务对象满意为目的,以解决人民群众在人才人事领域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不断增强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工作。一是加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统一开放、资源共享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在不同地域、不同产业和不同所有制形式之间有效配置人才资源。二是加强对社会力量兴办人才中介机构的鼓励引导,鼓励其进一步提高服务功能,根据不同的需求面向客户提供高品质个性化服务。

3、强化人事人才公共服务内涵的支撑。突出“人才服务”主线,开展系列主题活动、特色活动,既要实现人才服务工作全面开花,提升质量,又要注意创造特色,打造品牌,推动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上水平。同时,拓宽服务领域,把服务对象从城市拓展到农村,从企事业单位拓展到非公企业,将流动人才、老年人才、农村人才纳入服务范围,深入开展人才服务进农村、进企业、进项目的活动,真正把服务人才的文章做深、做实、做好。

4、强化人才人事服务效能的支撑。一是提高人事人才服务的透明化。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和服务承诺制度,严格实施局机关首问负责制,坚持“政策、程序、进展、结果”公开,着力打造“阳光人事”,确保操作规范与服务公正。二是提高人事人才服务的实效化。通过深入基层和用人单位座谈、访谈,认真听取干部群众对人事人才服务的意见和建议,提高人事人才服务的针对性。三是提高人事人才服务的人性化。积极推行和实施“免费服务”、“网络服务”、“电话服务”、“一站式”服务等多种人事人才服务方式,方便群众办事,提高服务效能,对上门办事的群众,做到随到随接待。

(三)抓住工作重点,搭建“四个平台”

1、搭建人才引进平台。要紧紧围绕泉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开展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工作。一是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作为人事人才工作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采取多种措施,加大人事人才工作的宣传力度。宣传泉州市人事人才政策,宣传各单位重视人才的典型事例,宣传各行业施展才智、服务社会的优秀人才,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和社会氛围。二是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印发《泉州市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若干规定》等文件精神,切实加强人才服务管理,以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人才。三是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人才储备的方式,以建设泉州人才村为契机,大力实施人才工程建设,积极组织用人单位参加国(境)外、省内外各种技术交流和人才招聘活动,帮助用人单位攀名门、找靠山,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实现挂靠,与大中型企业搞好联合,借智生财,借力发展。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的交流合作,着力引进泉州市所需的各类优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努力打造高素质人才聚集基地,为泉州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2、搭建人才就业服务平台。泉州市人才人事公共服务中心承担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推荐等公共服务职能,在毕业生资源配置中起着主渠道作用。要从“搭建平台、加强指导、拓宽渠道”等方面入手,在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择业观的同时,建立毕业生报到信息系统、档案管理系统,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推荐、档案管理等“一站式”服务。建立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鼓励他们到基层、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和自主创业。完善“特困家庭”和“零就业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援助长效机制,扎实做好就业援助工作。

3、搭建人才培育平台。要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强化人才的培养措施。认真做好“泉州市杰出人才奖”、“泉州市优秀人才”、“泉州青年科技奖”、海西产业人才高地和海西创业英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泉州市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等选拔工作,重点强化和造就一批优秀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需求导向、以提升能力为目的的继续教育体系。逐步建立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投入机制,进一步开辟地区合作、岗位实践、在职进修和挂职锻炼等培养途径,不断提升各类人才的整体素质和层次。充分挖掘现有教育资源,围绕泉州市地方支柱产业发展的需要,培养一大批泉州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亟需的各类实用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

篇(9)

⑦数据来源:美国,ALA Library Fact Sheets. .(2015-12-19);澳大利亚,AUSTRALIAN PUBLIC LIBRARIES STATISTICAL REPORT. http://.au/sites/.au/files/publications/NSLA.Aust_Pub_Lib_Stats_2012-13_0.pdf.(2015-12-19);中国,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5)。

⑧数据来源:美国,Public Libraries in the United Survey Fiscal Year 2012 . http://imls.gov/research/public_libraries_in_the_us_fy_2012_report.aspx(2016-1-5);英国,http:///(2016-1-5);日本,文部科学省.平成23年度(2011)社会教育・.http://e-stat.go.jp/SG1/estat/List.do?bid=00001047459&-cycode=0.(2016-1-5);中国,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5)。

⑨数据来源:文部科学省.平成23年度(2011)社会教育・公民. http://e-stat.go.jp/SG1/estat/List.do?bid=000001047457&cycode=0.(2016-1-5)。

⑩数据来源:杨永恒.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指数:理论、方法和初步结果. “十三五”时期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讨会演讲PPT.(2015-11-21)。

数据来源: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关于推动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科技馆等免费开放调研报告,2011,6。

参考文献:

[1][美]约瑟夫・奈.软实力[M].马娟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2]卢海燕.国外图书馆法律选编[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5)[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

篇(10)

(一)创新思维,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体系。树立服务与被服务的新理念,有效形成良性互动。首先是要找准定位,努力做到“四个转变”,即由满足于本部门住房公积金业务向服务招商、谋好项目转变;由做“眼睛”工作向超前服务转变;由被动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向主动服务、创造性工作转变;由封闭式服务向开放式服务转变。其次是要丰富服务内涵和方式,由以前客户办事“拿凳子、端茶水”的“体能式”服务,到“电话咨询、电脑记账”的“技能式”服务,发展到“网上审批、网络助民”的“智能式”服务。办提取,放贷款,作决策,始终把职工“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二)依托业务优势,构建住房公积金归集服务制度体系。满足不同群体需要的归集服务,必须最大限度地扩大市场接受面并占领市场。根据这个要求,我们一是依托政策优势,深入东方百货、伟嘉纺织公司、外国语幼儿园等10多家企业办宣传专栏,把资料送到职工手中,为他们讲政策,与他们交朋友;二是依托银行信贷优势,对伟嘉纺织公司等几家外商企业办理住房公积金开户登记,为企业员工建缴住房公积金;三是依托人社部门就业合同管理职能,拓宽就业人员同步建立住房公积金的渠道;四是依托上市企业出具证公积金部门缴交证明制约优势,规范湖北雄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太力公司等3家企业缴存住房公积金行为;五是依托贷款楼盘备案管理优势,加大以贷促缴归集力度,从而探索适合非公企业的住房公积金归集模式,构建专业化的非公企业住房公积金管理服务体系。

(三)打造对接平台,构建住房公积金贷款服务管理体系。市场拓展,业务创新,管理必须先行。按照住房公积金贷款规模化、多元化等服务需求,全面加强楼盘备案管理,初步实现了住房公积金个贷服务的公平化、网络化、集约化。通过对富水花园、惠水花园、公园一号等楼盘备案管理,切实防范贷款发放风险,进一步维护职工利益,同时实现批量个贷,扩大贷款规模。为了确保提高住房公积金使用率和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的贷款公平性,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我们将启动宋河、钱场2个镇的贷款试点工作,进一步增强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城乡一体化服务。

(四)完善绩效机制,构建住房公积金服务网络体系。服务质量的提高,有赖于依靠广大职工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履行岗位职责、服务顾客至上上,鉴于此,绩效考核机制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深化绩效考核制度,完善班子成员对口负责制、考核百分制、工效挂钩制、三级责任制、一票否决制、费用包干制等“六制”内部管理机制,努力提升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团队的凝聚力、行业的影响力、干部职工的执行力。今年元至6月,实现业务收入655万余元,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202万元,增值收益率0.57%。

(五)加强软硬件建设,构建住房公积金服务水平体系。住房公积金窗口建设是一个形象窗口,只有通过“一软一硬”共同作用,才能达到最佳服务效果。因此,通过坚持“硬件要硬,软件不软”的理念,总共投入20万元,对营业部大厅进行装修改造,将原来高柜台、玻璃隔断式的服务窗口改为低柜台、面对面交流服务窗口。在软件建设上,首先是拓宽服务渠道。住房公积金支取为享受低保、困难家庭和有重大疾病的特殊群体开了绿灯,允许贷款职工先取后贷;规定按职工所购期房备案合同价或二手房契税完税价评估认定抵押价值,将职工借款评估成本降低到零。同时启动乡镇住房公积金抵押贷款业务,贷款最高额为10万元,最长期限为15年。其次是减少时效和环节。对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必须提交和没有实际意义的申报材料予以取消,力争审批环节减少1/5,申报材料减少1/4,承诺时限压缩1/3;对特困户办理业务力求做到先上车后补票,并实行专人专件办理,为当事人提供方便、快捷的绿色服务。

二、当前影响住房公积金服务体系建设的制约因素

(一)服务观念与服务型中心建设的理念有待更新。部分工作人员在住房公积金服务观念上存在误区:一方面是对住房公积金缴存人的归集义务强调多,而忽视对缴存人提取、贷款权益的保护;另一方面将公正执法与优化服务对立看待。

(二)服务手段与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有待适应。经过不懈努力,住房公积金信息化建设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信息处理范围基本涵盖了所有业务。但各类软件主要满足管理需要,应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尚有一定空间。

(三)资源配置与住房公积金职能的要求有待一致。一是在扩面潜力不足、行政执法环境不优的情况下,归集的突破口和有效手段尚未找到;二是资金的使用率不高,增值收益增幅下降;三是信息网络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四是人力资源配置的数量和质量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三、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服务体系的努力方向

第一、创新服务体制,促进服务队伍专业化。做好住房公积金服务工作需要专业化的组织机构和高素质的人员作保障。通过建立省、市、县三级职责明晰的专业服务机构,负责组织、指导、实施住房公积金服务工作;强化对各层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坚持收、取、贷、管职能分工与一体化服务相结合,为城镇居民提供个性化、深层次、全方位的服务。

篇(11)

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普遍存在管理不够清晰、定位不够明确的问题。在日常管理上,也往往因为缺乏相关制度,而导致随意性比较大,统筹困难。尽管目前尚无国家级的立法规范,但作为高校,应当结合自身情况,完善制度建设,确立志愿者注册认证制度和志愿服务活动审核机制,构建志愿者组织管理体系。通过志愿者注册认证和服务项目申报制度等确立,可以增强对志愿者及志愿服务活动管理的规范化。

志愿者注册认证制度是目前国内外NGO组织在志愿者管理工作中,普遍采用的方式,高校志愿服务因其自身性质,决定了参与主体多、活动领域广、组织灵活性大等特点,准入及管理都比较宽松,这使得志愿服务评价体系难以客观。而且,高校因志愿服务组织活动多,但不注重备案登记,许多参与者的认定存在困难。在志愿服务项目管理上,往往缺乏明确制度,一方面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可能得不到有效保障,另一方面志愿服务的质量也难于确保。加强对志愿服务项目的申报管理,要求参与组织有详细的计划、可行性分析及完善的安全预案,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

通过志愿者注册认证体系,并辅以志愿服务活动申报制度,这不但可以对志愿者及其服务情况等基本信息进行掌握,建立动态数据库资源,还有利于管理部门对青年学生广泛参与志愿服务的引导和激励,增强管理部门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统筹。根据志愿者的服务时间、服务质量对志愿者进行考核和评优,建立健全服务评价体系,为志愿者权利提供保障,激励志愿服务行为的推广,还有助于管理机构从宏观上掌握全校学生的志愿服务动态,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志愿服务资源的分配。

二、志愿者培训工作规范化和专业化

青年志愿者是志愿服务工作长期发展的基础,随着志愿服务理念的不断推广,高校志愿工作迫切需要一批具有较高认识水平、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的志愿者骨干。过去,我们可能更多关注的只是志愿者使用中的管理问题,但往往忽视了对志愿者服务的培训,这也就影响了志愿服务质量的提升。要逐步实现志愿服务队伍的正规化、专业化,不管是思想引导还是技能培训,都是志愿者培训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广大青年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增强其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途径。党团组织应当注重其中的思想引导,加强对大学生奉献精神的教育,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培训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在技能的教授上,更要倡导志愿者服务理念的树立,以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去感染他们,鼓励大学生树立为社会长远发展做贡献的意愿。

志愿服务工作需要积极参与的热情,但要做好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顺利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和沟通能力。志愿服务大多时候从事的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所以表达能力、沟通技巧、礼仪规范、团队协作能力等都是培训的重要内容。此外,还需要青年志愿者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理性地独立面对并处理问题。当然,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志愿服务也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在许多领域对于志愿者专业技能要求也不断提高,这就需要培训中,不但提供基础性训练,还要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加入专业性培训。我们的培训不仅是要使学生成为合格志愿者,更要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具备相关专业技能的优秀志愿者。

三、志愿服务领域多样化和活动品牌化

虽然目前社会对志愿服务需求逐步增加,高校也在努力拓宽志愿服务的范围,但是由于志愿服务社会化平台建构不完善,志愿服务的需求和供给匹配不到位,往往高校日益增多的青年志愿者找不到合适的志愿服务岗位。因此,高校应当加大开发力度,努力寻求志愿服务的新领域,为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志愿服务岗位,使他们找到可以服务社会、展示自我的机会,还要寻觅更多供需匹配性高的职位,使学生在奉献热情的同时得到真正有益自身素质提升的机会。

大学生志愿者可以依托多种平台参与志愿服务,共青团组织、公益类学生社团以及国内外的NGO组织等都是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渠道。随着志愿服务的专业化发展,志愿服务的领域也朝着多样化发展,既有支教、扶贫帮困等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传统领域,又有环境保护、公益宣传及服务等近年新兴领域,还有语言服务、法律援助、医疗服务等专业性领域。总之,只要是符合志愿精神和社会公益需求的都可以成为志愿者参与服务的领域。

高校志愿服务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志愿者本身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能力。高校志愿服务在为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的同时,应当引导志愿者凭借自身的才能、经验和专业知识,打造富有特色和时效性的服务项目。品牌是活动发展的生命线,要使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有影响力,得到社会的更多认可,而不仅仅停留在泛泛的服务社会的概念上,就必须从社会需求出发,理性评价自身优势,精心设计组织,树立具有品牌特色的服务项目,这也是志愿服务专业化的内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