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小学教育资讯大全11篇

时间:2023-06-25 16:11:30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小学教育资讯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小学教育资讯

篇(1)

一、校本培训的理念

“校本培训”,字面意义很容易理解,即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进行培训。而校本培训内涵到底是什么,人们对其理解和描述却是多样的。概括起来校本培训有如下基本特征:(1)校本培训是适应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在职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形式之一。(2)校本培训是终身培训,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3)校本培训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培训基本单位。培训立足学校实际发展需要,以解决教学实践问题为目的。(4)校本培训是集基层学校与教学研究、教育科研融合在一起的培训活动。(5)校本培训强调教师的主体性。尽管培训一词对教师而言蕴涵一定的被驱动性,但实际上校本培训强调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的自主性。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探索问题,在与同行的相互学习中、在与专家的对话中,不断反思、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实现自己的教育信念,发展和完善自我。总结以上基本特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校本培训所倡导的理念—强调实践,立足通过教师培训实现教育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让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在教师学习、探索、反思过程中实现对教育理念的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校本培训理念突出教育践行者—学校、教师的重要作用。

二、高校师资教学培训的困境与抉择

高校师资教学培训与中小学相比并不发达。通常“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是一种师范教育,这种教育一般来说是强制性的,并且是由国家认可的单位负责组织。大学教师的培训则与此相反,它在更大程度上是在职的,自愿的。”中小学严格要求进人教学职业者必须具备基本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重视教师的准人资格。高校并没有统一的选用教师标准,但选用教师时往往把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其重要标志就是学历和学位。教学能力一般不作为选用教师的主要标准。高校更注重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不重视教学的一个原因是错误地认为,教学是任何人都能干的日常工作。如果一位教师有博士学位,想当然地,他就能胜任教学。”所以,高校有完整的职业训练机制,多样化的培训模式,在职进修、做访问学者、申请学位,等等。但这些培训模式多是以提高学历,提升教师专业知识水平,进行学术研究训练为主,而教学培训并不发达。

教师高学历化已经成为世界高校的普遍趋势。20世纪70年代,美国大学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已经达到教师总数的85 %。我国2003年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为33 %,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为8%。显而易见的差距足以证明,学历补偿教育在我国高校教师培训中必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如果仅仅重视学历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或者想当然地认为具有扎实、宽厚的专业知识,就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就很容易掌握教学规律,具备教学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劳工组织就已经把教师这一职业正式列为专业化职业。的确,教学作为教师这一职业独一无二的社会劳动形式,“在本质上是一种‘学术的专业’,一种复杂的智慧性工作”(舒尔曼)。教学如同医生、律师等专业职业的劳动形式一样,没有专业训练与培养是很难胜任的。事实证明,绝大多数高校教师从事教学工作,仍然采用他们做学生时的传统教学方式—把知识被动地传授给学生。一方面,“长期的学校学习使他们习惯于这些方法,而且他们的学术成就证明这些方法是成功的。”另一方面,教学知识体系与技能的缺乏也使“许多大学老师认为旧的模式是唯一地选择,他们想不出其他替代模式。”高校采用评估和督导的办法引导教师改变教学观念与传统教学方式。然而,这两种方式仅仅让教师意识到教学行为的某些不足,对如何实现正确教学行为仍是借然无知。

随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人发展,无论是课程体系更新还是教学内容变革都需要通过教师的教学过程,才能实现知识的有效转移、实现课程理想在学习者身上的转化。包含再多先进理念和内容的课程如果遭遇传统教学理念和落后的教学方法,课程的现实转化就会大打折扣,也就很难谈起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因此,“课程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确实,教师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化者。作为教师倘若对于理想与理论没有充分了解,倘若对于实践的条件没有实际的把握,那么,这种转化就会有很大的落差。”高校推进课程体系改革与推行教学方式改革,与实施教师教学培训促进教师掌握先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是不可分离的。

为提高高校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1997年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1994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的高校青年必须参加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为:《高等教育法规概论》、《高等学校职业道德修养》、《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积极组织,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培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1)培ail由省师资培训中心统一规划、管理和组织,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外控式培训形式。这种培训形式,有利于强化标准,加强约束力和指导性,其作用不可替代。但它带来的弊端也很明显。它无法考虑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高校的实际需要,无法照顾被培训者的个体差异与主体性。学校把培训当作上级规定的任务来完成,参与的积极性不够。青年教师为获得证书,晋升职称,只是消极应付考试,并不重视培训过程。(2)培训以纯粹的系统理论知识学习为主,脱离高校教学实践,忽视教学技能训练。对于教师来说,掌握系统的教学理论知识,理解教育本质、了解教学原则,认识教师职业内涵固然重要,然而“‘教师怎样做’(实践取向)比‘教师是什么’(本质取向)更重要,教师的知识蕴涵在如何做之中。”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广义知识分类的观点看,仅具备陈述性知识—熟悉教学概念和规则,没有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经过练习就不可能实现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真正懂得如何去教学。事实上培训过后,教师也只是记住某些概念和规则,教学行为一如既往,并无改变。(3)这种培训为“短训”式,一次合格保终身。显然不利于教师职业生涯的持久发展。无论是终身学习的宗旨,还是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都要求教师是终身学习者。“教师职业的社会化过程,并非终止在进人职业的那一刻或在教师早期生涯的任何一点上。”教师职业的发展应当贯穿其职业生涯全过程。

我国新时期高校教师培训的运行机制将实现重大转变,由主要依靠政府行为转向政府行为、学校行为和教师个人行为相结合,建立与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相适应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上述讨论也使我们看到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培训的低水平和一些明显的缺陷,这将为高校探索新的教师教学模式,开展校本培训提供了空间和契机。

三、实施校本培训.开展高校教师教学培训

1.在组织管理上,设立教学指导中心。设立教学指导中心是国外许多大学比较通行的做法。①我国清华大学也设有教学研究与培训中心。教学指导中心作为高校教师教学培训的常设机构,其主要职责是促进本校教师教学技能提高,基本工作包括教育科研、教育科研课题开发与管理、教师培训、日常教学问题咨询、评估教师教学质量以及对教师进行各种表彰和奖励。其中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和日常问题咨询是核心工作。教学指导中心应为本校教师提供多种培训课程和辅导计划,如依据培训对象设置“新教师培训计划”;依据教学对现代教育技术需求设置“现代教育技术专题培训计划”;也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改革需要提供“课程设计培训计划”,辅导教师掌握有关课程设计技术,以便教师开发出更多新课程。教学指导中心除进行大规模的定期培训,还可以通过网络为教师提供日常咨询服务,随时给教师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反馈意见,帮助教师提高授课技巧,解决教学中的难题。教学指导中心自身需要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不断提高素质,同时也要开展教育课题,通过课题立项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科研,解决教学实践问题。教学指导中心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定期评价,评价的目的不仅对优秀者要予以表彰和奖励,还要能从评价过程中不断发现和总结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把这些方法介绍给教师,并纳人到学校教学发展计划当中,促进学校的教学改革。高校设立教学指导中心,教师教学培训就可以是长期的,有计划的,有的放矢的,教师职业技能和学校教学质量会持续不断地提高。

篇(2)

【关键词】

强化 小学语文 识字 策略

汉语是我国文化的根本,而作为我们的母语,从生到死,都需要学好汉语,所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识字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目前,也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小学识字教学在模式上、方法上、内容上等等方面都进行了改进,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着眼于识字教学,分析了问题,给出了建议。

一、识字教学的开展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体系

我国长期处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是课堂上的主体,这种纯理论模式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同时,由于小学生大都处于6 -13岁的阶段,他们的年龄决定了枯燥乏味的课堂对他们的学习是毁灭性的,所以说,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我国逐步改进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了学生,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走入了教学的正轨。在语文教学当中,识字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比较枯燥的,一般都是让学生反复的记忆、书写,这些方法老套,效果也差,同时,由于教师很少和学生沟通,学生有了困难,也很少和老师询问,就失去了主动性。要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做好对学生的服务,做好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例如,像学习比较难写的汉字时,像"饕餮"这样的汉字,对于学生来说难度非常大,如果没有教师的良好指导,他们是无法写出来的,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深入到学生的内部,一笔一划地教给他们书写,同时,要耐性的解答学生们的问题,这样,教师就可以充分了解学生在识字方面的问题,学生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识字的水平也有了提高,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课堂的主体真正的变成了学生,教师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最为有效和合理的教学模式,特别是针对小学生而言,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的思考、练习,效果非常好。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识字教学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动,教学模式上有了改变,同时教学方法上也丰富了许多,以往教师单纯的理论教学法已经逐步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问题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方法等有效的教学方法逐步取代了其的作用。问题式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以问题为核心,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比较强的,教师在问他们问题的时候,往往能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并顺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练习和学习。而小组合作教学的方法,就是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认字水平,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 "你们知道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青字怎么写么?"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很多学生一下就回答了上来,然后,教师可以循序渐进,问学生,你们知道多少个带有"青"的汉字,然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当中进行讨论和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学生就说出了请、情、清、晴、蜻,同时,有的学生也打破了传统的思维,说出了菁、箐等汉字,这样,在小组当中,学生们就可以相互的提醒和学习。经过问题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教学法的使用,给识字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要继续使用好这些方法,帮助识字教学的开展。

篇(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电子实训是电子技术、电子信息等专业的必修课,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每学期学校都会安排一定的学时计划,实训课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效果。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实践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一般采用“设计――查阅――实施――评判――完善”五个环节,通过学生自学,借助自身的创造力,发挥各自的潜能,完成指定的任务。教师一般只给项目任务书而不提供指导书,否则就失去了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1设计

在教学中,精心设计项目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提出明确而适度的项目是项目教学法的前提。因为项目设计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一个好的项目,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项目的明确对于今后的学习与项目的最终完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中,把所要学习的知识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项目当中,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达到理解学科知识、掌握技能的目的。设计精巧的项目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在融洽与和谐的情境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电子产品装接,学生拿到项目后,会积极踊跃思考,充分发挥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然后提出很多种方案,并得出设计所涉及的知识和难点。知识点为放大、反馈、振荡、触发等,难点是电路的工作原理,所以必须熟悉电路,让学生带着任务很轻松地掌握各种电路。

2查阅

学生根据所接受的项目广泛地查阅资料,可以借助图书资料,也可以借助网络,旨在借鉴其他人的思路和想法。自主学习是以自学为中心,由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独立完成项目。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利用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为完成项目积累经验,避免大的错误,同时也可以及时了解到与任务相关的元器件发展的最新动态。这是学生完成任务的前期的重要过程。

分析了实验项目后,学生分头去查阅资料,包括电路原理、产品功能、安装器件、调试检测设备等,也可上网查阅相关产品及其性能价格比,并能对设计有一个大概的思路,画出设计流程图,列出所需元器件的类别。

3实施

学生对所接受的项目经过分析、查阅,提出具体的方案并付之于实施。这是项目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过程。学生所学理论知识能否付诸实践,其设计正确与否,都只有通过项目的实施来最终加以验证。在完成项目时,有很多是以前没学过的知识或技能技巧,这时就需要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问题的欲望,教师就得使用手段,创设情境,通过讲解、示范等多种教学方法,尽量不让学生对项目产生太大的畏难以及抵触情绪。教师要做到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识、再学习、再提高和开发创新意识培养的过程。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方案开始具体的制作,主要包括搭制电路、设计线路板、购买元器件、借仪器仪表。当然,实训室应尽量给学生提供所需设备,并培养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

4评判

这是教师对学生所完成项目的评价环节。学生将项目的完成情况展示给教师,教师针对学生的成果给出细致的评判,指出哪些方面可取,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同时提出合理的建议。效果评价既是总结与提高的重要阶段,又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与成就感的绝好时机。当学生以个人成果的形式完成某个项目时,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认知结构,但还不完善,这时教师需要通过对其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交流、讨论、分析、评点,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反馈和评价。另外,学生每独立完成一个项目,都会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这时教师的及时表扬与鼓励,可以刺激其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增强自信,使其在不断地建构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同时,也提高自我认识与对自身的评价,让学生在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下不断学习、进步。对学生设计出的电路,教师应给予启发性的提示及判断。

5完善

经过教师的评判,学生对方案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使学生在总结、完善中得到提高,也使项目的完成达到最佳效果。实验线路设计完成后,学生会发现实现不了设计要求,这时他们会反妥聊サ缏贰⒀橹だ砺壑识、不断完善。当反偷乃伎脊程结束后,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得到了强化。

当然,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思想是将新知识分解到一些项目中,难免忽略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为了克服此弱点,首先,项目的提出要把握好,]意从整体上统筹设计,使项目与项目之间、新旧知识之间产生联系。其次,在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的学习之后,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的总结归纳,以形成知识的系统性。这样,在项目的实现过程中才能不断加深对旧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达到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篇(4)

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与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其中小学语文文字的学习是最基础的部分,展开语言文字训练,就是为了服务这样的目标,为语文学习奠定基础。反之,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也要以课程标准的规定为基础。

在课程标准规定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涉及字词7000个左右,其中需要学生熟悉的只有3500个常用字,也就是说,在字词学习中,对于不同的字词,有着不同的目标要求等,有些是要求学生熟记、有些则仅仅需要认识,这些都是不同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会盲目地追求字词学习的数量而要求学生大量掌握、记忆等,增加学生的压力,而学生在字词运用方面反而会有所欠缺,事半功倍。只有教师能够紧扣课程标准,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才能实现字词教学的突破。课程标准是学生字词学习的基础,需要得到教师的重视,并主动加深理解。

二、通过学生的“读”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作为一门语言,学生最初与之接触是通过读开始的,最后落实到交流中也必然离不开发音与读,因此,“读”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环节。“读”包括默读、朗读、诵读等多种形式。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张口大声的朗读。语音本身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在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掌握并适应这种节奏,奠定发音的基础,同时能够熟悉字词,对字词有初步的认知。当然,这种朗读不仅限于单个的字词,还包括一些与之相应的顺口溜、儿歌、文章等的读,在读的过程中去熟悉每个字词,连字成词,还可以引导学生读一些词语、成语等,在词中掌握字。

除了大声的朗读,学生还可以更进一步地进行诵读,将自己的感情带入其中,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除此之外还有默读的部分。默读是不发声的,通过默读,也是学生记忆的过程,学生能够静下心来体味其中的奥妙,对字词有新的发现。

三、通过文章的Z境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文章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文章所能提供给语言文字训练的,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建构学习的语境,二是进行语用的训练。针对于语言学习的环境而言,学生的语言学习具有一个模糊的过程,就比如说我们听过了一首歌,一个旋律,再次听到后会感到熟悉,尽管不知道歌词是什么。因此,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字词。另一方面就是字词的运用,在小学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语言文字的学习,对于一些字词尽管认识,却不知道如何运用,只有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才能掌握语言的运用。

在阅读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其意义还在于帮助学生拓宽字词积累途径。学生只有从多个方面进行字词的积累,才能不断提高字词认知率,最终实现进步。语言文字的学习本身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只有不断积累补充,才能得到突破。

四、通过文化的渗透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篇(5)

1.学前专业专任教师匮乏

学前专业任课教师缺少,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出身的专任教师稀缺。由于国家政策对于学前教育的偏向,一些不具备教师培养资质的中专学校和高职院校为追求效益,纷纷开设学前教育专业;一些自身从未接受过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在培养和培训学前教育的师范生。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资力量较弱,学前教育专任教师数量不足,无论理论课还是技能课,均缺乏专业教师。研究调查发现,一些学校技能技巧课教师多由外聘的艺术系教师担任,理论课也多是由原来承担教育学或心理学的公共课教师担任。学前教育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明显不够,担任学前教育专业课的教师专业化水平也比较低,有的地方院校学前专业课程由大教育学类的教师担任,有的甚至由与教育完全无关的教师任教。据调查,某地方高校教师第一学历所学专业是学前教育的教师所占比例较低,仅为30.1%;最高学历所学专业是学前教育的教师比例更低,仅占15.1%。有的较为偏远地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甚至没有一位学前教育专业出身的教师,如某大专学校招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有千人之多,而担任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师仅仅10人左右,而其中真正学前专业毕业的教师仅为1人。

2.学前专业学生培养目标设置不切实际

地方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在知识层面与能力层面、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都还存在一定问题。对于不同的地方高师院校来讲,其学前教育的学科积淀是不同的,因而学校的培养目标也应是不尽相同的。虽然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专科阶段都是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标,但培养目标却没有层次区别,专科生和本科生的培养目标都为培养幼儿园的一线教师,而对于幼儿园需要的其他岗位,如保育员、早教老师等,培养目标则没有涉及。而地方院校的本科生素质较高,而毕业后所从事工作与大专生一致,甚至与不需要参加高考的中职院校学前专业毕业的学生相同,心理落差之大可想而知。另外,地方高师院校在培养的过程中本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而有的地方院校则马不停蹄地要求本科生做科研,期望培养学术型人才,最后导致本科学生教学技能比不上专科生,科研能力又不能与研究生相比。由于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地方高校学前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很低,入学后换专业的学生比例较高。

3.学前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学前课程设置与实施是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由于很多新增设学前教育的地方高校,开办学前教育为非专业人士办理,其所开设的课程也是基于对学前教育的传统认识,认为学前教师只是需要弹弹唱唱、跳跳画画这么简单。即便是原本长期举办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教育机构,比如一些师范教育学校,也存在着课程设置陈旧、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据调查,地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多以艺术课程为主,无论大专生还是本科生,基本从进入学校开始就进行艺术类课程的学习,这样的学习要一直持续到学生毕业。由于很多学生在艺术上本没有基础,这样的学习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而且也让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有了较为狭隘的认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对幼儿教师的能力标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探索新时期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能力的内涵、培养途径、培养方法,对于提高地方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学生的职后专业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学前教育专业能力是社会要求幼儿教师所具备的能力的基础部分。学前教育专业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

课程与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要建设一支优秀的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就要提高学前教师教育课程的质量。忽视学前游戏课程设置,学前专业无异于小学专业。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因此在学前教育教师的培养中,游戏课程的设置占有很大的比重。据调查,地方院校的学前教育课程设置中,基本都忽略了游戏课程的开设,即便有一部分院校开设了游戏课程,也只占有极少部分的学时和学分,重视程度不够。地方高校的学前教师教育课程难以担负起培养高素质幼儿教师的重任。众所周知,学前教育本身具有非常专业化的知识,在大教育学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极容易走上“小学化”的教学模式,非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下的教师学习的是“小学化”的教学组织方式。学前教育毕业生在将来的一线工作中,会形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恶性循环,不能从源头上杜绝幼儿园“小学化”。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

针对地方高校的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存在的诸多问题,为实现学前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改革学前教师教育课程、提高幼教师资培养质量,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地方高校应增加学前教育教师数量、提高教师质量

地方高校由于扩招,学生数量增多,如果不能保证教师数量的同步增加,势必导致师生比越来越小,从而影响教育质量。因此,应以同等的比例和速度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增加教师的数量。引进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是改善教师结构的重要措施。在近年的高校教师招聘中,可以看到很多地方高等院校都在大量招聘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教师,但是基本都要求学前的博士研究生。目前我国的学前博士研究生数量还比较少,导致很多地方几年都招不到学前教师,有的高校则选择其他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充数,而很多学前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迫于学历限制,根本没有应聘资格。因此,地方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降低学历,招聘学前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为教师,可在职后培训中再提高教师学历。另外,要加快建设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就必须明确学前教师教育的专业性,要从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出发,以此来保障学前教师教育的质量。地方高校在进行学前专业课程设置时,应大力开发学前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加强学前课程监督与评估,规范学前教师教育课程,切实提高学前教师培养的质量。

2.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切合实际,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依据

篇(6)

我先从学生的自律典型教育入手,充分挖掘发生在学生自己身边的自律事例,利用主题会、上课、自习等时间,大力宣传,示范引导,帮助同学们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学生比评有目标,赶超有方向,对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另外,我时时处处事事有意识的把自律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努力为学生的转变营造良好的自律氛围,创设有利条件,充分利用他们的上进心、自尊感,逐步渗透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

二、信任学生,自立公约,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我改变以往硬性灌输的方式,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事务的主动性,我信任学生,给他们创设自主管理的机会。我感受到学生被尊重时,学生的自我教育就发挥作用了。在班级管理中,我改变以往要求同学学习并遵守规章制度的做法,而是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参照,发动全班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班的各项公约。由于公约是学生自己个个发言,人人参与,集体讨论制定的,同学们从维护自己制定的班级规则入手,也乐于按照公约的要求去做,并且能做到互相监督,学生自觉不自觉都被带动起来,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不只不觉地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三、提供学生做事的机会,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为了进一步加强这些培训学生的自律意识,强化自我管理能力,有意识地提供给他们做事的机会,不仅管理本班级,我还与学校协调,加强与学校各职能处室的联系,积极引导学生全方位参与学校管理,对各班的出勤、违纪、卫生、宣传、生活和两操等几大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协助老师进行值班管理。这些学生对我说:“老师这样信任我们、尊重我们,再不好好做事,就太没良心了!”他们的管理行为不仅维护了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的秩序,还进一步巩固了学生自己的自律意识,促进了他们的转变。

篇(7)

此次培训的讲师大多数为学校各个专业的专家教授,也有部分为专业素质和技能较好的研究生。根据调查,学员对培训讲师的满意度很高。另外,对学员与培训讲师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员能够与讲师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但是也存在少数学员与讲师很少交流甚至不交流的情况。在对学员进行培训困难调查中,有34.4%的学员有存在这一方面的问题。

1.2培训内容丰富、课程结构合理,教学实践需加强

此次培训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教育基本理论知识培训,包括教育学、教师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班级管理学等理论知识;另一部分是小学教师具备的基本教育教学技能,包括备课、三笔字学习、写作、简笔画、拼音、普通话口语、讲故事、微格教学、体育等。此外培训还有儿童文学、美文欣赏、教育法律法规等拓展性知识,内容丰富、全面,为教师以后的教育教学打好基础。经过调查,学员对此课程安排满意度达85%。另外在培训实践这一方面,部分学员(约38.3%)认为培训中教学实践机会较少,自己在掌握理论知识的条件下,缺少实践锻炼的平台。

1.3培训整体效果较好,保障工作到位

研究对培训效果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培训,学员在能力提高方面,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较快的占44.2%,选择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占86%,课堂教学实施能力的占60.2%,教育科研能力的占30.4%,口语表达能力的占67.1%,其他能力的占19.8%。综合看来,此次培训在培养新教师在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方面很有效果。此外,在对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中,令学员最满意的是学校的后勤保障工作。为保障学员拥有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学校安排学员入住新宿舍楼,硬件设施齐全,提供最好的住宿条件。而在饮食方面,学校专门安排清真食堂,保障学员饮食安全和质量。另外,学校还经常组织各种晚会、比赛,增进培训学员间的交流,丰富学员的培训生活。此外,培训工作不仅保障学员在培训学校的各方面的需求,还考虑到民族学员的身心发展问题,不仅为学员配备了心理辅导员,为使学员在培训之余得到身心放松,还组织学员到各个名胜旅游景点参观,开阔学员的视野。

2、对培训的改进策略

2.1建立师生互助平台,增进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增进培训效果的强化剂。此次培训中,师生交流较少,主要是因为培训学员的特殊性,普通话不好,害怕与老师进行交流。鉴于此,学校可以实行“导师制”,每位培训讲师或带队老师带6-7名培训学员,培训学员不仅可以就自己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向“导师”请教,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可以与“导师”进行探讨。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培训学员的普通话口语,一定程度提高学员的学习质量,另一方面,学员的情况还可以及时反馈给学校,使学校及时调整培训进度和安排。

2.2增设民族特色地方课程,加强实战演练

参与“援疆计划”的培训学员来自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无论是教师素养、教学方法,还是知识储备和见解,都与东部地区教师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在对学员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之外,还要注重学员教师素养的提高和视野的开阔。此外,更重要的是,培训要从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教育的需求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培训内容应立足现实,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有机地结合,考虑到少数民族教师和小学生的特点,为学员打造因地制宜的培训内容,使新教师能够了解本地区小学教育的具体情况,更好更快地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另外,针对学员仍缺少实战演练的机会的问题,以后的培训中要相应的增加学员的教学实践活动,如可以针对学员组织授课比赛,学员可以在实践中了解自己对技能的掌握程度和不足,及时改正和学习。

2.3适当缩减培训时间,优化培训形式和方法

培训时间太长容易造成学员的倦怠心理,所以恰当的培训时间也是保证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一般的职前培训时间为新教师上岗前的暑假和初上岗的前两个月,但是考虑到“援疆计划”的特殊性,可以适当地将原先的三个学期的培训缩减为两个学期。在培训形式上,增强培训的灵活性,采取集中授课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并辅以教学观摩、参观考察、导师制、小组讨论等形式。如,在教育教学基础理论培训中,除了必要的理论讲授外,可增加案例分析等形式;在教学实践技能培训中,除专家讲座,可以辅以优秀教师示范、模拟课堂、课件制作比赛等;在普通话学习中,除了拼音和基本读写训练,可以建立“汉语角”,增加学员汉语交流的机会,也可以举办培训学员与培训学校在校生的联谊活动,不仅锻炼了口语,也使学员了解到东西部学习和生活的差异,更好地适应培训环境,促进培训效果。

篇(8)

上下结构的字除了这些常见的部首外,在平常的字形书写中还会遇到很多独体字作为上或下的部件,遇到这样的部件要对它的原字形有所变形,使其符合上下结构字的搭配比例。搭配比例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上覆下,就是字形上部宽下部窄(如图1)。含有前面提到的字头的字基本上都是这类情况。典型的字形还有雷、贾、香、哲等。这类字同样涉及字头的变形处理。如雨字,在作为偏旁和独体字时写法就不相同,雨字头要对雨字压缩并减省笔画。在贾字中,对西字的处理是拉扁其字形,以达到和下面贝字相协调的目的。香字的处理又涉及撇捺收放的问题。在介绍左右结构字的时候讲到为了协调左右部件的关系,居左的禾木旁把最后一笔收成点画的写法。在上下结构的字形中,为了协调字形,上部的笔画舒展开张。“哲”的上部是左右结构字的组合,如果上下结构字的上部或下部出现组合的字,要把其当作一个整体来处理,把折和口字看作字的两个部分,按照上覆下的规则处理折字。

2.下载上。这是与上覆下相对应的,就是字形下宽上窄。我们前面提到的含四点底、心字底、皿字底的字多是这个类型。如四点底的“烈”“煮”,皿字底的“盆”。下载上的字形,在含女字旁的字中也很多,如“要”“妥”。上下结构的字中有一些字上下两个部件相同,如“多”“吕”“昌”“出”,面对这样的情况,通常是按照下载上的规则处理,把下部增宽。

3.挑扁担。这种形式是针对上中下结构而言的,和上面提到的稍微不同,是中间的部件宽,上下的部件都比较窄。如“受”“管”“喜”,都是中间部分承载上下两部分,是字的支撑点。

简单讲述之后,我们看一下学生的习作,针对习作中的问题具体讨论。

1.关于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我个人倾向于左右结构要比上下结构掌握起来更难:左右结构中部件,比例变化多,穿插避让也是一个难点;上下结构字的穿插要比左右结构字的穿插遇到的问题少。当然上下结构字的字形的比例是一个躲不过的问题。如图2,盐字是一个下载上的字形,下部“皿”是一个扁而长的部件,此作者把“皿”的高度加高,和上部的构件比例相当,字形下部就显得臃肿。在上下结构字中,字形上下结构的比例是一个需要引起注意的问题。上下结构的字在字格中所占的比例也需要引起注意。上下结构在字格中的处理,需要先对字形所应占据空间有个大概的了解,否则,等写好上部再看布局时往往已经晚了。对字形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是小学生学习的困难。因为他们本身对字形就不是很熟悉,所以在学生的作品中有的字写得很靠下。他们往往习惯性地起笔在字格中部,等写完一看都快出格子了。即使是那些发现了问题,他们也只能是紧缩下部的字形,使整个字蜷成一团。所以,写字之前的观察很重要,尤其是在遇到上下结构字的时候,要仔细看好字形比例的安排再下笔。像皿字底、竹字头、四点底这类部件一定不要写肥。

篇(9)

独体字的结字也有不同的形式,其基本要求就是保持字在字格的中央。第一种是以横或竖作主笔的独体字。这类字中轴线容易把握。如图1和图2,段聪聪同学写的这几个独体字,中轴线把握得很好。“水”是以竖钩为主笔左右对称,“寸”字也是以竖钩为中轴展开的。“古”字是以竖为中轴,平分横画和“口”。然而“万”却没有这么明确的标准,横折钩的起处要保持在格子的竖线上,同时撇的起笔也要在格子的竖线上,这样才能保持字的居中状态。当然,段聪聪同学能这样书写也做得比较好了。图3是另外一个同学写的,以竖为主笔的“市”结字很好,但这样简单的结构也暴露了笔画的问题:横折钩的折角处圆转了,没有表现出折的力度,整个字的气势就会弱。这一点是这位同学以后要加强练习的地方。主笔能表现字的美感,因此“突出主笔”在结构中是一个重要的法则。独体字笔画简单,如果没有突出的笔画,整个字形都会趋于平板。如图4中的“我”字,主笔“斜钩”是最能表现字的美感的,这位同学没有把斜钩表现出来,整个字表现得局促。如果把斜钩写得舒展一些,字形会峻拔很多。

第二种是笔画的交叉点处于字的中轴上的独体字。这就要求笔画的交叉点处于字格的竖线上。如图5的“人”字的中轴就通过撇和捺的交叉点,如果这个交叉点和所在的字格竖线重合,那么这个字就在字格的中央了,字形也能保持中轴对称。图6中“冬”字的中轴线就偏离格子的中线靠右了。“冬”撇和捺的交点在字格竖线的右侧。比较好的修改方式是把“冬”字小撇的起笔写在字格的竖线上,撇和捺的交叉点也写在竖线上,两个小点同时居于一条直线上,这个字形就能保持在字格的中央,以格子竖线为中轴对称。图7中的“又”字,撇和捺相交处同样偏离了中轴线。图8中“衣”字的书写中轴线同样向右偏离。字形一侧收缩,一侧扩张,像被风扯了一下,字形给人的美感荡然无存。图9是石渊元同学写的“罗”字,字的中轴偏向左侧,但笔画书写到位,整体感觉还是比较好的。这一点也应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在写简单结构的字时一定要保证笔画书写的质量,这样对字形的不足也是一种弥补。

以上介绍了掌握简单的两种独体字中轴对称的要点。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中还存在其他共性的问题影响字形的美感。接下来谈一下比较普遍的两个问题。

第一是结字重心靠下,这个问题几乎会伴随书写的整个过程。启功先生在书法的结字问题上提出“黄金分割”的应用。先生认为最美的结字是依据黄金分割的原理,字的重心在字格中心稍微靠上一点。这个理论观点同样适用于书法的硬笔学习。如图10中的两个字,都有重心靠下的问题。沿“兑”“文”两字的外轮廓线画一个四边形,把这个四边形上下两边与格子的上下两边的距离相比较,就可以明显地看到字形靠下。一般情况下,独体字中竖线的左右对称能引起注意,对于横线的对称,同学们关注的就要少得多了。

第二是笔画书写得不到位对结字的影响。如在图11中,两个字的撇画弧度都太大,以致占据了下面的书写空间。如果把撇的弧度减小写成直撇的话,“考”字下面的处理会居左,横折钩就会正好钩在格子的竖线上,“老”字头和下面的字形的中轴线就不会错位了。“者”字同样是这样的问题:“老”字头的竖在中轴线上,下面“日”的中心向右偏离,二者同样不在一条线上。

篇(10)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常常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潜力的开发。在低段字词的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需求,营造一种宽松、愉快的识字氛围,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识字乐趣,还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而形象思维训练便符合这种要求,它是低段字词教学的最佳选择。

一、形象思维训练应用的必要性

形象思维是运用形象进行思维的,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对事物表象进行的取舍而形成的、以反映事物形象特征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思维形式,它用形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它具有直观性、灵活性和想象性三大特征,是一种理性认识,对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改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枯燥乏味的现象,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就要在低段字词的学习中不断地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积极应用形象思维训练法,来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脑科学的研究发现人的左右脑都有其独立的意识,右脑主要是以形象来进行思维,而左脑用语词直接思维,形象思维能力是意识活动能力的一种,有重要的作用。而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也就是在由感性向理性转化的过程中,也只有通过对外界表象的认识和积累,才能逐渐形成形象思维,进而促进语言的形成,形成抽象思维,这也是儿童早期教育的必要过程。另外,语文与别的学科不同,它需要一种情感的倾注,富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形象思维训练正好满足了语文的特性。同时,语文教材也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训练的一种有效的方式。中国语言文字的形成经历了一定的过程,大部分的汉字都是负有一定的形象思维信息,在低段字词教学中不断加强对儿童的形象思维训练,不仅适应了儿童的思维发展过程,也满足字词的发展规律。

二、低段字词教学中形象思维训练的有效途径

首先,要加强字词的朗读。朗读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把书面的文字通过正确的语音和语调以有声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一过程就是思维不断持续运作的过程,朗读不仅有助于学生强化对字词的认识,也能使其感受到字词的真正含义。朗读可以加强学生对字词的深入理解,是对字词内涵的一个把握的过程,是学会运用字词的前提和基础。另外,在低段字词的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资源,来为字词教学服务,也就是将学生的生活与字词的教学内容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加以正确的引导,促使学生形成一个与字词对应的立体感的画面,比如“品德”一词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品德,比如扶老奶奶过马路是品德的一种表现,帮父母做家务是品德的体现,孔融让梨的故事是品德的体现形式。

其次,语文教师要在字词的学习中不断地引导学生对字词进行观察,为表象的积累打下基础。由于丰富的表象是形象思维训练的基础,学生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到事物的变化规律。观察力的提升也是学生对事物的一个认识的过程,教师应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掌握观察的技巧和方法,形成一个良好的观察习惯。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敏锐性,为表象储备提供可靠的保证。然后,学生可以通过已有的表象来做支撑,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由于每个人在客观的世界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使其对世间万物的感受和认知也是有限制的,所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弥补在表象储备上的不足,像“天塌地陷”一词就很抽象,学生也没有办法进行直观的感受,这时就要通过一定的想象和联想来感受这个词的含义。另外,教师应该不断地从字词的各个方面来寻找相关的形象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字词的内涵,同时也节省了学生记忆字词的时间。在字词教学中合理展开联想,有助于开发学生潜能,强化思维训练。

第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低段字词的学习量在逐年增加,而在长期的字词学习中,最好的掌握新的字词的方法是学生在对字词产生某种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记住该字词的含义和其应用的意义。因为每一个字词在不同的语境中都被赋予特殊的意义,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的字词,所以在具体的言语活动中领会字词的含义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通过一定的语言环境如看图说话、情景对话等形式,可以使学生在字词的基本含义的前提下,深入了解该字词的特殊意义。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字词教学的效率,也能为学生的表象储备奠定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品质。

在小学低段字词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形象思维的训练和培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促进学生学习思维的发展;同时也为字词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果。

篇(11)

一、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多让学生说

新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是“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线,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从低年级起,教材的字、词就编入了简单的句子,创设了一定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而不是孤立的识记。教师可运用好书上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首先,让学生读,读后让学生找出有今天所学生字的那一句话,自己读一读,然后运用所学的生字仿照书上说一句话,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这个生字自己说一句话,课堂上可以让很多同学来说,但有一个要求就是:不要说同一句话,别人说了的内容,自己不再说。

通常我们先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含某个词的句子,然后说说这个词的意思,最后用这个词说一句话,比如:“许多”,有个学生说:“我看见旁边有许多鲜花。”原来学生模仿课文:“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石子。”“在什么旁边?”“瓶子”。“那,你在什么旁边,看到有许多鲜花?”“校门旁边。”“好,从头说,把‘校门’加进去!”“我看见校门旁边有许多鲜花。”又如:“我们大家热爱学校,学校很美。谁还能以热爱学校,赞美学校为内容,用‘许多’说一句话呀?”说话要从内容入手,不是用上这个词就行了,还得有思想,有意义。“除了热爱学校,我们还能用热爱父母为内容用‘许多’说一句话吗?”“我的爸爸有许多荣誉证书。”“我妈妈工作很忙,有许多天没休息了。”“请大家用‘许多’说一句爱学习的话!”“我要学许多生字。”

二、有目的地让学生用词造不同句式的句子

一、二年级都可以用一个词让学生分别造叙述句,疑问句,感叹句,但老师不要去讲概念。如用“互相”组词造句:“我们同学要互相帮助。”“我们不是一班的同学就不应该互相帮助吗?”“这次劳动成绩这么大,真是互相帮助的结果呀!老师要有意识地把话向这些句式上引,然后让学生把这些句子抄写下来,反复几次学生就能加深印象,形成语感。“还可以把要用的词写在说话的内容里。如”王老师告诉我们:“大扫除时,同学们互相照顾点。‘”还可以先组词,练习词语搭配,如互相追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互相比赛,互相谈论……然而再用词组造句。然后,还可以进一步补充词语,把句子写得更具体。如(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互相追赶(玩得可有劲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按不同内容引导学生写句子,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造句水平。上例是写学校生活,还可以训练学生以家庭生活为内容用词造句。“星期天,我们家大扫除,妈妈擦玻璃,爸爸擦锅碗,他们干得很起劲,好像在互相竞赛似的。”训练以社会生活为内容造句。“这几天,奥运成了热点,人们一见面就互相询问我国运动员的事。”

三、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从说过度到写

我常常利用课前五分钟,讲述身边的人和事。小学生活泼好动,无意注意强,为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训练他们耐心聆听别人讲话,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怯场、不慌张。我要求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人或事说起。如“我的爸爸妈妈”、“我的同学”、“我最爱看的动画片”等,每天利用语文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自由分小组进行说话训练。对于说话时语句通顺、流畅,内容具体的同学予以表扬;对于不敢开口,结结巴巴,意思表达不够清楚的也予以尊重、关爱、宽容,发现其语言中的闪光点,大力表扬,增强其自信心,然后让孩子们将自己觉得说得最好的一句写下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观察能力差,掌握的词汇少,因此我们要注意选择儿童最熟悉的实物指导观察,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比如:请几个小朋友手拿帕子、盆子、扫帚等清洁工具表演在教室里打扫清洁,让其他同学看,然后把看到的说一说(先自己说,然后同桌相互说),再把说的写下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