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对科技伦理的认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号角也响彻全国,它作为素质教育的延续和内容无疑是我国教育改革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教师的观念、素质、角色、行为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如何进行中学物理教育教学?这将是我们每一位中学物理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
一、物理教学中更新教育观念、理解新课程标准
教育观念是人们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它起着指导和统帅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育改革的困难都来自于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两种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由此可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效果。
传统的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培养”的活动,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宰者、管理者,本应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共同体被瓦解了。教师教,学生学,教学关系就这样一成不变地进行着,严重妨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学评价也是看你是否把学生教会了。而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活动。在教学的社会关系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你——我”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应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及理念,丰富教学内容,追求新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在教学效果评价上也不只是注重结果,而是更加看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所以,我们要真正的理解和体验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和真谛,在感悟中逐步内化,并在实际中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形成切实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摈弃那些习以为常、驾轻就熟的东西和模式,把更新教育观念落到实处。
二、物理教学中转变教师角色、构建民主、和谐、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角色的确立,直接决定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关系到课程实施的走向及目标的实现程度。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大纲的执行者、知识的传授者、疑难问题的解惑者:应对考试的组织者。“堂堂三尺讲台,有我在此,谁敢与之争锋!”教师总是教学过程的主宰者,在课堂上永远唱的是主角,学生充其量也只是观众而已。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并且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即以学生为本;教育的目的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 换句话说学生的“地位”可谓大大提高了,学生与教师是平等的关系,学生不再是教师“”的对象,相反教师成了学生的服务者。可真要完成这种角色的转换,对相当数量的教师来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多年形成的教学方式、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深蒂固的教育思想等都将付诸东流,怎不让人痛心疾首。可面对新课程提出的新要求,教师也只有一种正确的选择:积极应对,在教改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探究,尽快完成由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由教学过程的主宰者到课堂的合作者、由大纲的执行者到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由疑难问题的解惑者到探究学习的促进者等角色的转变,以便构建民主、和谐、合作的新型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激发,而且还能够发展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改进物理教学方式、提高课堂质量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方法及手段这四大要素构成的一个动态过程。这四大要素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把教材提供的知识及所包含的能力传授给学生。现在我们强调课堂教学改革,就是指导如何正确处理课堂这四大要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使这四大要素形成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流程。若教师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则教师就是教材的搬运工,这就是“注入式”、“满堂灌”的传统课堂教学;相反,若教师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则教师必须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且有驾驭教材的能力,这就是我们所要求的素质型课堂教学。
一、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1.“三水平六阶段”道德发展阶段论
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是道德认知发展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柯尔伯格等人把皮亚杰的经典对偶故事发展为两难故事法,以道德两难故事作为基本材料,让儿童对故事中的人物事件进行讨论,并回答提出的问题,以此判断儿童道德发展水平与阶段。
根据对典型的“海因茨偷药”故事的回答,对儿童的所表现出来的年龄特征和个别水平,具体可将儿童的年龄特征划分为三水平六阶段:(1)第一水平:前世俗水平,主要特征是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与关心自身利害。这一水平又分为两个阶段:阶段一,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阶段二,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取向阶段,以自己的利益为根据来评价行为的好坏。(2)第二水平:世俗水平,满足社会的期望,较多地关心他人的需要。这一水平分为两个阶段:阶段三,人际协调取向阶段;阶段四,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取向阶段。(3)第三水平:后世俗水平。这一水平也分为两个阶段:阶段五,社会契约的取向阶段;阶段六,普遍的道德原则取向阶段。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阶段需要经过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发展过程中遵循着它的特征:“发展是向上的,按照顺序进行,没有跳跃。当然发展速度不完全一致,可能有时既属于这个阶段又属于那个阶段。有的人也可能在某年龄时停滞在某特定阶段上,但如果他继续发展,其发展路径仍是遵循这些阶段的。世俗性的道德推理如第三、四阶段,从来不会发生在前世俗阶段,即一、二阶段之前。没有一个处于第四阶段的人已经经历过第五阶段了。反之,所有第五阶段的人仍然是从第四阶段发展而来的。”①发展阶段具有向上、按序、无逆转、无跳跃的特征。前一阶段在本质上不同于下一阶段,每一个阶段代表一个阶段的更综合的心理组织系统,上一阶段为下一阶段打基础、做准备,下一阶段是上一阶段的发展和深化。
2.“道德讨论法”“公正团体法”道德教育方法
柯尔伯格的德育思想及其实践的发展,可知其德育方法侧重于:早期培养儿童个体的道德思维,后期培养健康的公民。在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主张尊重学生主体性,重在促进学生道德思维的发展、自主意识的塑造和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其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民主特色。柯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方法具体表现为“道德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
道德讨论法,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道德两难问题进行思考,从而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道德思考,从而促进学生道德判断水平的提高。在实施整个道德讨论法时,教师与学生进行系统的道德对话,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以“道德两难问题”为背景引起认知冲突,以道德讨论为主要形式为学生提供社会角色参与的条件,在问题的情境中去探索与价值问题有关的社会事实。
柯尔伯格在极力主张并钻研公正群体理论,因为在具体实施两难问题讨论法时很少有教师坚持使用它,并且取得研究者期望的效果。实践中教师面临的大问题是学生的学习问题。尽管从智力水平看,教师同意道德推理结构的发展是有意义的教育目标,但是这个目标与实际繁重的教学科目联系着。同时,在实施的具体环境中,可能还存在着不公正的传统常规,其影响着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的具体实施,影响其公正性。同时,道德讨论法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的自主性、能动性,违背了其初衷。因而,柯尔伯格提出了“公正团体法”以弥补道德讨论法的不足。
公正团体法,是指将学生置于一个充满民主道德气氛、成员间相互平等、共同管理和相互协作的集体中,通过参与集体事务,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在师生共同建立的公正生活共同体中,需要营造出一种民主参与、良好的团体气氛,在这样的环境中,团体成员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以提高自身的道德判断水平和形成道德行为。这是一种试图利用团体的公正机制来培养学生的公正意识,使学生不断提高道德水平,以影响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统一发展的德育方法。
3.“学生为主体”道德教育模式
柯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他坚决反对传统的无视学生的自由意志、不顾学生自身发展水平和自主活动的灌输式道德教育法。柯尔伯格“学生为主体”道德教育模式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柯尔伯格的观点,其认为,道德教育是否产生效果和影响,关键在于主体是否自觉地依照自己的道德判断标准和原则,做出自己的道德判断和提出自己道德原则的能力,并非遵从他人的能力做出相应地判断。二是尊重学生的道德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柯尔伯格将道德发展分为了“三水平六个阶段”,道德发展阶段是向上的,按照顺序进行,没有跳跃。在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应遵循这样的发展顺序,按照学生的道德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进行相关的道德教育。三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参与能力。柯尔伯格提出的“团体公正”道德教育方法,要求学生参与到具体的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学生参与到集体的具体事务中,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和提高道德判断水平。
4.“隐性课程”道德教育内容
柯尔伯格通过对隐性课程和道德教育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论述,明确提出了运用隐形课程和学校的道德气氛进行道德教育的思想。其认为,虽然我们确实认为道德教育不应该限于学校的正规课程,同时还应该通过开发隐性课程所提供的资料最有效地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因为隐性课程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它任何正规课程都更有影响的课程。在柯尔伯格看来,其强调隐形课程具有的德育价值,可以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他认为,道德行为并非完全由主体的内部心理因素决定,儿童所做的道德判断,采取的道德行为受特定的具体情境制约。学生所获得的道德影响并非完全来自学校的显性课程,而是来自隐性课程。
二、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几点启示
在我国多年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了我国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传统的道德教育体系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新的社会时期,社会环境的不断变迁,人们思想的不断变化,传统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与现实的实际中存在着矛盾,传统的道德教育受到了挑战。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为我国的道德教育提供了借鉴的意义。
1.提倡民主化的道德教育
柯尔伯格倡导的“公正团体法”,其体现的是一种公正、民主的原则。在人类社会中根本或者普遍的原则,它与强加于儿童的那种来自外部的规则相反,公正是社会关系中固有的关系。社会中不同的社会角色,参与相互间的关系,必须了解相互间的观点,在彼此间的人际关系中体现出一种公正、民主的氛围。在进行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也应该体现出一种民主化的教育氛围,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教育对象相互之间都应该充分地体现出一种民主,彼此间自由、平等、互惠和信任,承认人们之间具有同等的、普遍的、基本的价值,互相尊重彼此,改变传统的具有高低地位区别的道德教育模式。
2.遵循学生的道德发展规律
柯尔伯格提出的“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将道德发展的阶段划分为三个水平和六个水平,道德发展的阶段模型反映来的是个体认知由低级向高级阶段发展的一般趋势。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每一阶段的发展特点都各具特点,在进行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应该遵循学生的道德发展规律,按照每一个发展阶段的特点进行道德教育,不能盲目的进行。在新时期,随着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变化,我国的学生道德发展情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应该遵循学生的道德发展规律,确实地把握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情况,制定出确实可行的道德教育措施。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道德发展水平不一样,心理特征也各具特征,只有抓住其特点,采用相应的方法,才能促进学生向更高的道德水平发展。
3.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在传统的道德教育活动中,多采用地是传统的灌输法,在新的社会环境中,道德教育者不断地依照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变化,在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而柯尔伯格为道德教育者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柯尔伯格十分强调学校道德教育的作用,在此他强调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的关系,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在“公正团体法”中体现出来这一点。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平等的进行交流,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为了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我们有必要对传统灌输式的道德教育方法进行改变,不断地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强调道德教育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地学习,不断地进行自我探索,在教育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分享、合作,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其工作的有效性。
4.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用理论武装学生的思想,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是高校的首要政治任务,同时又是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点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这两个关键环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下简称思政教师)兼任辅导员制度,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有效模式。
但这一模式在具体的实践中却面临困境。这种困境主要是指,由于多种原因的存在,使思政教师兼任辅导员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具体实践难以展开或难以取得实际效果。
一、思政教师兼任辅导员制度实践困境的成因分析
1.兼职辅导员的职权定位模糊,导致具体工作无从下手。
关于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工作职责等,《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周济部长2006年在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所作的《切实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的报告中已有明确要求。但是,关于兼职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工作权责,至今仍停留在一些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学术讨论层面,尽管大家的意见总体上趋向一致,但一直没有形成法规层面的、明确的、统一的文件规定,或各高校结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具体实施意见。
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了两方面的不良后果:一,思政教师没有“合法”的身份介入大学生的日常活动,开展课外的思想政治教育阻力重重。由于缺乏对兼职辅导员工作职权的明文规定,使得很多学生认为思政教师介入他们的日常活动是越俎代庖,并从心理上产生了某种反感。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体――大学生产生的反感,导致教育和被教育双方很难形成发自内心的无缝对接,使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水到渠成。同时,这种反感情绪导致的消极对待,甚至抵制行为,不仅削弱了思政教师开展兼职辅导员工作的权威性,使得兼职辅导员的工作难以取得预期成效,而且会由事及人,由人及物,进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产生反感和抵制情绪,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二,由于没有职权的明文规定,思政教师开展工作难以理直气壮。这是各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在兼职辅导员的具体实践中,没有规定兼职辅导员的职责和权限,使得思政教师开展工作难以“名正言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因此大为降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也大受影响。
2.没有形成一套专兼职辅导员有机结合的实践机制,双方各自为战,兼职辅导员处境尴尬。
从思政教师开始兼任辅导员到现在,绝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形成一套专兼职辅导员有机结合的有效实践机制,即融双方之长处,形成优势互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通过学生管理工作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这是国家出台思政教师兼任辅导员制度的初衷。但在实际工作中,专兼职辅导员却是两条线、两张皮。专职辅导员依然是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亲力亲为,这样的结果是:一,各专职辅导员工作疲惫不堪,而且难以取得较好效果,同时,角色的神圣感也被疲惫不断吞噬,工作的激情和使命感逐渐丧失。二,兼职辅导员处境尴尬。由于专职辅导员的全面推进,导致兼职辅导员几乎没有机会独立介入学生的日常活动。思政教师的专业特长和个人优势,难以在学生的日常活动中得以发挥。同时,专职辅导员的全面介入,从另一个方面削弱了兼职辅导员的权威性,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加艰难。因为,在学生心目中,辅导员才是对他们进行课外管理的合法和权威人员,在专职辅导员的衬托下,本就没有职权规定的兼职辅导员,其开展工作的身份的“合理和合法性”,更加遭受学生的质疑和抵制,使工作的进行雪上加霜。
二、健全思政教师兼任辅导员制度的对策分析
1.各院校结合从实际出发,出台相关文件,明确兼职辅导员的职权,疏通兼职辅导员工作的渠道。
关于兼职辅导员的职责,经过思政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数年的讨论,今天基本上形成了一致意见,各院校可以立足实际,予以借鉴。兼职辅导员的职责,应侧重于三个层面:一,思想教育的深化。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总结以往辅导员制度的经验和教训,为防止兼任辅导员制度流于形式,考虑到思政课教师现有的教学任务、科研压力等,基于多数高校现有学生工作格局,兼任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宜界定在思想理论教育层面。同时,和班主任、专职辅导员、学生所在院系、党政学生工作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缝对接。[1]如此,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学科优势和理论特长,注重课堂和课外的有机结合,从深层次解决思想问题,努力使学生用理论武装自己,并指导自己的实践。二,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政教师的优势所在。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特殊性,即思政课教学是知识传授与理想信仰的统一。思政课教学从更高的层面来讲,就是的信仰教育。思政课教学活动对思政教师来说是一种信仰活动。[2]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在传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改变人的内心世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接班人的重任。思政教师的职业特点在于,不仅是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而且必须认同这一伟大的事业。所以,思政教师作为兼职辅导员,本能地负有通过课上课下的有机结合,逐步培养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责任。三,心理健康教育。这里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指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当前社会当中存在的问题,不因当前社会存在的某些矛盾产生心理上的偏激或扭曲。当前社会的发展成就与矛盾并存,处在心理敏感期的大学生,对社会矛盾的关注要远远超过成就。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社会的矛盾,是思政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思政教师作为兼职辅导员较专职辅导员的另一优势,所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所当然地应成为思政兼职辅导员职责所在。
明确了思政教师兼任辅导员的职责,思政教师开展工作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但是,兼职辅导员工作的开展,贯穿于大学生日常活动的全部。而单纯作为教师,我们虽然应该关心学生,但如果不断介入学生的日常活动,则需要各院校赋予一定的“权力”,如此,则可名正言顺,引起学生的重视,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于兼职辅导员工作权限的问题,是实践思政教师兼任辅导员制度的关键问题。只有建立了负责制,才能为兼职辅导员开拓一块工作的平台,才能让思政教师找到自己耕耘的土地,才能使思政教师肩负的兼职辅导员的职责落实到实处。因此,各院校可以从实际出发,在考虑本校学生工作格局,以及专职辅导员分工的基础上,可以将学生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月活动、学生寝室文化活动、学生积极分子和党员的培训活动等一些思想文化类活动,交予兼职辅导员具体负责。同时,在学生的学期评优考核中,要体现思政兼职辅导员对学生日常思想政治表现评定。建立这样的负责制有以下几点好处:一,从责任角度更加明确了思政辅导员的工作方向,使思政兼职辅导员的职责容易落到实处。二,有责任就有动力,就可以调动思政兼职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三,更容易发挥思政教师在专业和学识方面的特长,形成专兼职辅导员优势的互补。因此,只有明确规定了兼职辅导员的负责方向,才能使兼职辅导员工作的开展顺畅自如。
赋权就等于赋责。明确思政兼职辅导员的职责,确定思政兼职辅导员的负责方向,就清楚地界定了思政教师兼任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和职权所在,这是保障思政教师兼任辅导员制度不流于形式的重要前提。
2.建立一套专兼职辅导员有机结合的实践机制,形成优势互补,更好地发挥兼职辅导员的特长。
首先,明确各自的分工,确立各自的主阵地。关于专职辅导员基本职责,现已有明确规定,那就是,以管理为主线,包括日常管理、评奖评优、违纪处理、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等。至于兼职辅导员的职责,应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此点在上面已经有论述,在此不再展开。只有明确了各自的分工,才能抓住各自工作的重心,使学生工作的开展合理、有序。
其次,专兼职辅导员必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并且在某些方面形成必要的交叉,真正做到优势互补,形成良性循环。兼职辅导员必须在日常的教学和活动中,通过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助专职辅导员做好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专职辅导员也必须从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日常组织管理,为兼职辅导员工作的开展铺平道路。兼职辅导员在日常的学生活动中可以邀请专职辅导员一起进行;专职辅导员在学生的成绩评定等方面也可征求兼职辅导员的意见。双方只有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进而形成一个稳定有效的实践机制,才能真正完成辅导员的职责,真正引领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对学生进行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指导、咨询与管理,实现学生的日常生活由自发向自觉、由经验向科学的转变。[3]
此外,为了保障思政教师兼任辅导员制度的有效实践,还必须对完善相关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由于思政教师在编制上属于教学系列人员。具有较为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实行思政教师兼任辅导员制度,必然会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思政教师的考核中,有必要将兼职辅导员的工作折合成一定的教学或科研量,以此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其有更大的热情去做好兼职辅导员的工作。
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当前,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决定的因素之一就是看我们能不能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这已经成为共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健全思政教师兼任辅导员制度,使其得以有效实践,对于各院校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科技风险;伦理教育;科技道德
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科学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并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与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科技知识本身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风险;科技开发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科技成果运用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风险”[1],由此出现了种种反科技思潮。伦理学向来是伦理教育实施的理论基础和前提,伦理学领域发生了重大转向,伦理教育也要实现整体的转型。伦理教育需要到科技伦理那里挖掘资源,并以积极的姿态去主动摄取。今天,有必要加强科技伦理的研究与教育,树立科学的伦理教育观。科技风险语境下的伦理教育是有别于科学知识的教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应突出地运用伦理感化和道德舆论的手段,使人们学会关心,懂得尊重,对人、自然、社会充满正义感和责任感,做到追求真理和实现价值的统一。
1科技风险语境下的伦理教育目标是形成正确的科技观
科技伦理要求形成学生正确的科技观。当代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及其影响的日益深刻,科学技术的负效应,科技与社会的矛盾日益突出。科学伦理教育要培养学生认识科学的伦理本质,并以怀疑、批判、理性和实证的精神去探索未知的客观世界,揭示客观规律,以达到对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要使学生对科学技术有正确的理解。
由于人们的以及看问题角度的不同,对伦理与科技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看法和认识也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人类社会的有序运作有赖于伦理,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但必须明确:科技不是一切。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对科技进行全面、理性地判断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在科技发展背景下,学生既需要辩证的思维方法,而且也需要正确的科技观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观,也是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与前提。学生作为科学技术各学科领域的未来的潜在人才,应该具有思想道德和文化科学的双重素质,需要建立合理的科学与人文的知识结构,而这些素质的形成与知识的获得需要正确的科技观的支配。“学校德育的影响纳入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之中,强调社会氛围的净化,注重社会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建设,给学校德育以更多的发展空间。”[2]现代科技观实际上已成为一种文化影响、支配着学生,科技观教育要与高速发展的科技结合,科技观的培育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作为社会未来建设者与接班人,学生必须树立起人与自然协调的新科技观,把分离出的科技重新放回到整体中,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将科技观教育的内容补充到相应的课程内容中;另一方面,在专业教学中体现科技观的教育目标,引导学生从伦理的视角看待不同的科技活动。
2科技风险语境下的伦理教育的重点是科技道德教育
科技道德源于对世界的科技认知,体现了一种价值的观念,表现为科技界应该共同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格守的行为规范,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观、价值观、自然观、社会观及科技观。道德规范是从实践中产生的,逐渐形成同行认可的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科技道德规范已成为社会伦理的重要内容。
科技道德具有调节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等多重功能。调节功能表明伦理结构不仅调节科技工作者个人的道德活动和伦理关系,也调节着科学共同体内各成员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活动,使科技工作者逐渐达到道德的完善。教育功能说明科技工作者不但从自己的前辈那儿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而且学会如何做一名真正的科技工作者。认识功能表征道德的认识功能并不是指对具体科学知识的认识,而是指在价值中反映出来的或者能阐明道理选择条件的那种知识。
在当今的大科技时代,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个人品格、伦理意识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科技活动的特点和科技的本质决定了在科技社会中,不可能是法本位,它只能是伦理本位,而且这种伦理本位可能要一直延续下去。与此同时“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承担着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的责任”[3],因为大学生是未来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具有的科技道德才是未来科学技术事业得以发展的保证。学生只有具有科技道德,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才可能有造福人类的宽广胸怀,也才有人格的升华。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1-0140-02
1 理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大科学、高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社会带来福祉的同时,也把人类推进到高风险的时代。风险社会的形成,是由科学技术的异化所导致的,即由于科技的不当运用人为的把人类推进风险的境地[1]。”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也越来越多地引发人们对工程伦理相关问题的关注和争论。追溯科学技术的发展,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核技术的应用,不论生活方式、世界形势,还是普世价值、意识形态,科技的巨大革新无一不对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而今,克隆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地外探索、基因工程……凡此种种前景广阔的科技进步,更在深层次上激发了人们对工程技术发展的思考:支持者期待新的技术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新的变化;反对者却指出若不对技术加以禁制和管控,未来很有可能会威胁人类文明的发展。面对已然融入生活方方面面的科学技术,其相关从业人员的种种失德行为亦会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这些人大到企业的决策层、相关技术的研究人员,小到参与或完成每一个具体工作的工程师、程序员。“由于某些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监理等环节缺乏社会责任感,,造成桥梁坍塌、楼房变形、尾矿溃坝、有毒气体泄漏等重大工程事故的消息,屡见报端。在制售假药、假酒、假种子,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随意排放和处置工业废料造成重大环境污染等事故中,某些工程技术人员明知后果严重却不声张、不抵制甚至积极参与。还有一些高新技术领域里的工程技术人员,在试制和推广新产品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和伦理问题[2]”。因此,对工程从业人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科技与工程伦理教育之必要性便愈发凸显。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工程伦理教育的相关课程。在个别发达国家,工程伦理的高校课程设置已经较为成熟,其课程质量亦被列入教育资格审查体制当中。但在我国,由于这门课程开设相对较晚,在国内缺乏长期可供借鉴的经验。同时,当前过于强调工作岗位应用与就业短期收益的国内教育体系在整体上对其缺乏关注,国内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学都或多或少的遭遇了诸多困境。因此,尽早认识困境并尝试摆脱困境,无疑是当前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当前理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2.1 理工类院校教师对开设伦理教育课程的必要性认识不足
“工程伦理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使理工科大学生,即未来科技工作的决策者、设计者、管理者、实施者及评估者树立明确的社会责任感、社会价值意识和对工程综合效应的道德评价意识,掌握对现代工程活动的社会评价和道德评价的基本规则[3]。”这一任务的达成,必须依赖教师对工程伦理教育的高度重视,但目前这一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理工类院校的任教教师在其本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年代,国内甚至整个世界高等教育界尚未出现或完成对科技伦理教育课程的设立,而伦理意识的形成无疑依靠着文化全体对于个人的长期濡染。然而现实是,大多数的高校教师都缺乏对科技伦理教育课程开设必要性的认识,其根本原因是其本人的科技伦理意识不高,自然无法在教授相关课程时向学生们充分传达本课程的德育内涵。另一方面,由于领导层对相关课程设置必要性认识的缺失,理工类院校在开设相关课程时也显得缺乏针对性,课程类型往往不作为必修,课程安排相对比较松散,课堂内容停留于照本宣科,缺乏感染力,教师的安排则一般选择社科类教师担任“外援”,自然难以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
2.2 理工类学院工程伦理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迄今为止,我国只有部分重点工科院校开设了“科技伦理”、“工程伦理学”等必修课,课程开设的范围十分有限。有些高校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利用通识教育平台开设了“生态文化概论”、“工业生态学”等选修课,毫无疑问,这些课程的开设对增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价值判断力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从总体上来看,这些课程基本上处于与专业教育相分离的状态,而且师资力量也很薄弱,很多上课的教师都不是学生所学专业的任课教师,工程伦理课程基本停留在导论、概论等层面上,没有实现该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紧密衔接和深度融合,结果往往导致学生对工程伦理认识不清,在将来的工作中极易出现工程行为方面的道德问题。
2.3 理工类院校学生对于跨学科课程的抵触
这一点不仅仅是“科技与工程伦理”这一门课程的问题。实际上,大多数理工类学生对高校开设的所有人文社科类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都缺乏足够的重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与理工类专业内相关人文课程设置不太合理有一定的联系,另一方面则是理工科学生特别是工科学生过分追求应用类知识的结果。可以说,这是我国当代国民价值观趋利与短视共识所导致的,也与我国就业现状的严峻现实密切相关。同时,这恰恰反映了我国教育对学生德育内容即人格塑造的缺失。学生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教育的问题,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更能映射出大学教育之前的整个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3 加强理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育的对策选择
3.1 强化教师对工程伦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这需要理工类院校校方认识到伦理教育在科技与工程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克服短视的教育思路,并请相关社科教师对理工科教师开设科技伦理的师范课程,之所以要对全体理工科教师开设课程,是由于上文所提到的伦理意识的非理论性。因此,伦理意识的教育绝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科技伦理本科的课程上,而是应该由全体科技伦理意识足够高的理工科老师,在日常的所有授课中对学生进行濡染,大学课堂的开放性在这里成为最值得利用的优势。“在专业教师团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地把工程伦理章程的相关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之中,让学生牢记工程师与社会之间存在的内在契约关系,使其正确的伦理行为在工程实践活动中为人类带来健康、安全和福祉,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4]。”惟有如此,才能弥补大学生在本科教育之前德育的缺失。当然,伦理教育乃是对人才的长期投资,由于它的非理论性,只有在长期的濡染中才能在学生意识中形成体系化的道德律,并且真正起到伦理意识在其日后相关工作中的引导与规避作用,也正因如此,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科技与工程伦理课程体系才显得如此紧迫。
3.2 应针对所有理工科类师范生开设相关的科技伦理课程
应开设“独立教学与学科渗透相结合的理论模式。独立教学,即独立进行工程伦理的课程教学,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并有专职教师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理论讲授。学科渗透,就是将工程伦理问题渗透到其他课程中,将与技术内容密切相关的工程伦理案例分布贯穿于该课程的全过程,进行渗透式教学[5]。”另外,应将科技伦理相关的项目,至少以考题的形式加入理工科教师资格审查考试中,不得不承认若要唤起学生对科技伦理意识必要性的认识,将其加入资格考试是一条捷径。这里必须要提及的是,科技与工程伦理是针对新时代所面临的新问题所发展出来的特殊学科,它与普适的思政教育有一定的相关性,亦有其独特性。在师范类院校,通识性的思政教育早已存在并且形成了良好的培养模式,但它并不能替代科技伦理教育,对于理工专业师范生而言,科技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承担着全社会科技伦理启蒙的重任。科技伦理意识的普及刻不容缓,源头性的对策才是破困的根本所在。
3.3 将工程伦理知识融入工程专业课程
通过工程课程来传播工程伦理知识,需要将工程伦理知识与工程专业课程相结合。例如,可以在工程概论、工程学、高级设计等课程里融入工程伦理的相关内容,专业教师不仅要准备专业内容还要准备伦理知识,并思考如何在教学中将两者有机结合,将道德和安全作为良好的工程实践的共同属性,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研究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同时,工程伦理课程的任教老师,要积极参加由工程专家和伦理专家开设的讲座,与其他高校的教师进行经验交流,从而更有效地把伦理知识融入到工程专业课程中。
参考文献:
[1]于丽.生态文明视域下理工科院校加强科技伦理教育的探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61~63.
[2]王 前.在理工科大学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10):110~111.
教学重点:掌握工程技术性特征和服务社会的特征。
教学目的:认识工程运用技术服务社会的本质是工程师承担社会责任的理由和可能性,社会性是对工程进行伦理审视的客观基础。
第二讲 工程伦理概念与研究
课程内容:掌握几个基本概念:伦理、道德、工程伦理、工程伦理与科技伦理。了解工程伦理学的研究领域和学科地位,工程伦理在国内外的研究状況、热点问题。
教学重点:工程伦理研究的主要问题。
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了解课程学习的目标和要求,了解工程伦理研究的内容和趋努,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关注工程伦理问题。
第三讲 光荣与责任—工程技术的社会贡献
教学内容:人类文明史上尤其工业革命以来的科学、技术、工程成就;科技、工程对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意义,对社会进步的意义;以交通为例、以粮食为例;科技发展与工程伦理。
教学重点:展示科技、工程造福人类的力量,了解科技、工程对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影响力。
教学目的:培养科技热情,培养工程师职业道德的内在驱动力;建立用技术服务社会的职业志向和职业自豪感;认识工程师的职业使命和职业责任。
第四讲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06-187-03
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发达的物质文明。但随着高科技引发的食品安全、能源、环境、交通、网络等问题的出现,科技道德问题的日益凸显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大学生作为人才储备和国家发展的希望所在,对大学生科技伦理状况的研究愈发受到重视。然而现实是当今大学生在学术伦理道德的认知上存在很大的缺陷,许多大学生在论文写作、科研项目上存在严重的抄袭、作弊、造假等现象。同时,大学生对科技伦理效应的关注相对欠缺,其认知亟待提高。
一、科技伦理道德内涵
科技伦理道德是指人们在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时对于社会、自然关系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它规定了科技工作者在科技活动中所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科技是人类探索世界客观规律过程中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然而科学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如何使用,由何人来掌控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所以需要伦理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在新时期下,大学生的科技伦理道德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挑战。大学生科技伦理道德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术规范的了解以及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识;二是对科技社会效应的认知即目前高技术引发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能源、交通、网络等科技伦理问题的关注状况。
二、调查设计
(一)研究方法及分析工具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大学生科技伦理的现状,本研究以问卷调查为主,个案采访为辅的方式,在导师指导下自行设计问卷。通过实地发放问卷,再利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个案采访则更深入了解被调查者对科技伦理的态度与认知。
问卷设计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被调查者自然情况,据以分析不同的因素对大学生科技伦理道德的影响程度。二是学术伦理,了解被调查者本人对其自身及周围学术道德失范的态度与认知。三是被调查者对科技社会效应的认知,了解大学生对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效应的关心程度和对待科技伦理的态度。
(二)研究样本说明
本项目以江苏省普通公立全日制大学和独立设置学院的本科生为调查对象。以方便和随机的方式选取8所学校,每所学校发放100份问卷。在发放问卷时尽可把握性别和年级的比例。其中研究生比例设置为30%,但由于部分学校无研究生,所以在最终数据有所差异。另外每所学校专业调查对象至少包含3个学科。问卷发放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进行,共计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79份,有效回收率97.4%。
调查对象中,女生占50.6%。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占数据总数的12.5%、67.9%、19.6%。其中专科一至三年级的比例分别是1.0%、7.2%、4.3%;本科一至五年级的比例分别是19.1%、21.4%、16.4%、10.2%、0.8%;研究生一至三年级的比例分别是9.1%、5.8%、4.7%。调查对象涉及10个主干及部分其他学科:哲学(1.5%)、经济学(8.6%)、法学(4.7%)、教育学(2.4%)、文学(6.8%)、理学(9.4%)、工学(42.7%)、医学(10.5%)、管理学(9.6%)、艺术学(2.6%)、其他(1.0%)。
三、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学术伦理道德状况
对大学生学术伦理道德状况的探究,问卷主要从大学生对学术规范的认识以及对学术不端的认知这两个角度进行研究。
1.大学生对学术规范的认识
问卷通过调查大学生的学术论文写作情况来初步了解大学生对于学术规范的了解程度。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8.7%的大学生用规范格式写过学术论文。在论文格式上,有47.8%的大学生使用过中英文摘要,关键字的使用比例为67.1%,参考文献86.5%,脚注33%,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只有15.5%。从结果可以看出,过半数的大学生没有用规范的格式写过学术论文。在论文必备的格式要件中,参考文献和关键字的使用程度较高,而中英文摘要、脚注以及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较少被使用。这反映出当下大学生对于学术规范认识不足。
问卷还对老师和学校对大学生学术规范的教授和培养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12.8%的学生曾听老师详细讲解过学术论文规范写作的相关知识,大致讲解过的有37.6%,只是提到过的有29.8%,从没讲过的占19.8%(下图1);在学校是否开设学术论文规范写作的课程、讲座等相关活动上,经常举办的占9.9%,偶尔举办的有41.1%,从未有过的是10%,而学生自己不知道有没有的占到39%(下图2)。由此可以看出学校提供给大学生学习学术规范的资源较少,对学生学术规范意识的培养不够重视。同时学生了解学术规范的途径少,自我学习的意识不强。
2.大学生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知
首先,我们通过调查大学生身边学术不端现象的存在情况来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整体把握。调查的结果显示,有25%的学生认为身边学术不端现象较为普遍,62.8%的学生认为存在一些,11.2%的学生觉得很少存在, 1%的认为身边不存在学术不端现象。再具体涉及到大学生学科竞赛、课题研究、等学术研究中的挂名现象,25.9%的学生认为存在并且很多,67.1%的认为存在但是少数,6.9%的认为不存在。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认为学术不端行为在大学生中广泛存在。这提醒我们要重视对大学生学术伦理道德观念的培养,尽量预防大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
其次,在大学生对于学术不端行为危害的认识方面。有52.2%的大学生认为学术不端行为会浪费公共资源,损害公共利益,有81.4%的大学生认为会造成不正当竞争,有70.2%大学生认为会败坏科学界的声誉,阻碍科学进步。79.5%的大学生认为会造成学术虚假繁荣。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学术不端现象的危害有着较为全面深入的认识。 再次,面对身边存在的学术不端现象,大学生如何对待?我们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大学生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关注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学术不端行为,16.4%的学生平时较为关注,46.6%的很少关注,35.6%的只是听说过,而1.4%的没有听说过。在对考试抄袭和作弊的态度上,40.8%的大学生是坚决抵制, 48.5%的大学生表示可以容忍但自己不作弊,10.7%的大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这样的结果让人担忧,大学生普遍不关注身边的学术不端行为,对于身边考试抄袭和作弊也是一个平和的态度。这样的结果和对于学术不端的危害的认识上就产生了一个悖论,一方面深刻的意识到了学术不端的危害,另一方面对于学术不端行为既不关注也不抵制。这表明我们需要推动大学将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来抵制学术不端,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最后,问卷从大学生对学术不端行为出现的主要原因以及减少学术不端的措施的认知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原因选项中,63.3%的大学生选择了“评价制度等有不合理的地方”,68.9%选择了“人们为获得利益而置道德、规范于不顾”,74.8%的选择了“人们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意识不强”,45.1%选择了“相应的法律的惩罚措施不够”。措施选项中,75.4%的学生选择了“完善的人才评价制度”,66.1%的选择了“用教育来提高学术道德和强化学术规范意识”,55.6%选择了“加强社会舆论监督”,64.4%的选择了“完善相应的法律惩治措施”。这样的结果也说明了大学生普遍赞同学术不端出现的原因是因为评价制度等有不合理的地方、人们为获得利益而置道德、规范于不顾、人们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意识不强、相应的法律的惩罚措施不够。要解决这种情况,需要完善的人才评价制度、用教育来提高学术道德和强化学术规范意识、加强社会舆论监督以及完善相应的法律惩治措施。
(二)大学生科技社会效应认知
下面将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分析当代大学生对科技社会效应认知的现状。
1.大学生科技社会效应认知的整体状况
关于大学生科技社会效应认知的整体状况,问卷中采取了相对简明的问题设计,从大学生对科技伦理的了解程度以及重视程度入手。调查结果显示,52.1%的被调查大学生不了解科技伦理,46.7%的大学生表示只是听说过,只有1.2%的大学生对科技伦理很了解。另外,96.7%的大学生认为科技伦理对于科技工作者的科研创新活动以及社会的作用很重要。由此可知,虽然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不了解科技伦理,但是他们心里还是有相对明确的价值判断,认为科技伦理对于科技工作者的科研创新活动以及社会的作用很重要。
2.大学生对科技伦理具体问题的认知状况
我们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态伦理和信息伦理的角度,了解大学生对身边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件的关注程度和引起这些生态问题原因的分析,以及大学生对高科技引发的网络安全、道德问题的关注程度和认知。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59.2%的大学生表示经常关注身边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36.2%的被调查者只是偶尔听说,只有4.6%的被调查者不太关注。对于环境污染的诱发因素,19.8%的被调查者认为人们的环保意识差, 14.6%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只重视自身发展忽略环保,31.8%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政府对环境问题重视不够,54.4%的被调查者认为人口膨胀,54.4%的被调查者认为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还有2.6%的被调查者认为还有其他因素,如法制不健全,惩罚力度不够等。
对于高科技引发的网络安全、道德问题,39.9%的被调查大学生表示经常关注,54.2%的被调查者只是偶尔听说,5.9%的被调查者不太关注。关于沉溺网络社交以及身份虚拟化对人道德、情感的影响,50.2%的被调查者赞成网络让人肆无忌惮,逃避现实,49.8%的被调查者则认为网络社交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如图4)
由以上的调查数据可知,大学生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度较高。在导致生态问题的诸多因素中,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人口膨胀和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是主要原因。与生态伦理相比,人们对信息伦理的关注程度要低一些,当问及网络社交与道德情感的关系时,被调查者则出现了巨大的分歧,赞同与否定的观点各占一半左右。
关键词:科学技术,传统文化,道家
一、前言
长期以来,科学这个概念被一些西方的科学哲学家弄得极端复杂,甚至玄而又玄。他们按照西方科学走过的道路和现代科学的模式,为怎样才算科学提出了很多条件,声言唯有满足其规定的条件,如必须采用封闭式的实验方法、推演的逻辑方法并能以数学的方式表述,必须建立明晰可靠的因果关系,甚至还要能够“证伪”,等等,才够得上是“科学”。其实,他们是将科学与科学方法、科学与科学形态混淆起来,其结果是以崇尚科学的名义给科学带上枷锁。方法是为科学研究服务的工具和手段,是根据实际需要而创造的,是从属的。科学形态则由所用方法、认识水平和所把握的规律的形态来决定。而实际规律的形态与其存在层面的特性相对应,随其存在层面的不同而各异。因此,科学方法和科学形态会随着认识的发展而变化,会因认识领域和认识层面的不同而不同。也就是说,运用某一种方法只能进入世界的某些领域、某个层面,而不能进入所有的领域和层面。世界上没有万能的认识方法和可以包容一切的科学形态,却存在着无限多样的领域和层面。所以,如果以科学方法和科学形态作为科学的标准,必定束缚科学的手脚,拘囿人类认识的视野,也不符合人类(包括西方)科学发展的历史。
科学是文化的一个门类,唯有从功能和作用的角度来定义,才能抓住科学的本质。事实上,一切文化门类,无论大小,如语言、哲学、宗教、政治、文学、艺术、法律、饮食、服饰、房屋……都只能用功能和作用来定义,而不能以方法和形态为标准,否则人们(民族与民族、地域与地域)之间就无法沟通,同时也会陷入荒唐!那么,科学是什么?科学是认识,是获得正确知识和规律性知识的认识活动,以及经过这样的认识活动形成的知识体系。人类利用这样的认识成果指导实践,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这样理解科学,才符合科学的本质涵义。
用“做什么”而不用“怎么做”来定义科学,将科学从处于当今强势地位的方法和形态中解放出来,强调科学是人类文化中的一个门类,于是就会顺理成章地承认,世界上各大成熟民族和地区必定有自己的科学认识的历史。因为科学作为认识活动,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特有方式,为各大民族所不可缺少。因此,中国历史上那些揭示了规律的知识体系和技术理论毫无疑问都应当作为科学来对待。但是,中国传统科学与西方科学有本质的区别。大家知道,随着西学东渐,西医进入中国而与中医不断碰撞。自上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提倡用西医和西方近现代科学发掘、整理和提高中医,西方的一些科学家也试图用现代科学解释经络等中医理论,令人惊讶的是,至今已逾半个世纪,竟然毫无实质性成果。就是说,用西医和现代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并不能揭示中医学的知识系统。这一情况显然不可小觑,如果站在西方科学发展的立场,它实际可以看作是一场空前巨大的“科学危机”。一方面,中医学有不可否认的举世皆知的临床疗效,而且其中有很多疗效为西医所不能取代;另一方面,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的确与西方现代科学格格不入,不能对话。在这种情况下,唯一正确的出路应当是,重新审视和修正现今某些通行的原理、原则,充分考量中国传统思维的特殊性和中国科学曾领先世界千余年这一不可否认的事实,进而从这一“危机”中引申出一个结论:原来科学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中国科学传统与西方科学传统是两个源,两个流。
二、现代科技伦理危机
当今,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其强势地位已不可动摇,科技每前进一步,人类社会也随之迈进一步。借助科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力大大超过以往,人类沉浸于征服自然科技的喜悦之中。然而,科技在强大的过程中,其负面效应也日益暴露。现代科技对传统伦理提出了极大的挑战。科学技术成果的滥用让人们无所适从。科技不仅仅成为“生产性”力量,它也成为破坏性,甚至毁灭性力量,成为造成种种危机力量的源泉。人们也从没象今天这样对科学技术发展充满恐惧和不安,核技术具备彻底摧毁我们赖于生存的星球的巨大破坏力,克隆技术的发展与成果给人类伦理道德提出了史无前例的挑战,还有诸如军备竞赛,生态危机,资源浪费,失业加剧等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及全球问题深深地困扰着人们。
首先,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科技的进步使得许多具有杀伤力的先进武器不断问世,加大了现代战争的破坏力,这使得人毁灭人自身成为十分现实的威胁。其次,科技发展带来社会伦理的颠覆,引发社会和科学失范行为的频繁发生。科技自身蕴含的巨大物质利益使得某些人明知研究、使用某些科技可能会对社会造成危机,在物资利益的驱动下,仍以身试法,而置伦理道德于不顾。而某些最新的科技成果极大的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如克隆人、器官再生、转基因食品等,人们无法预料这些科技成果的运用会给人类带来的后果,造成普遍的社会道德困惑。其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当代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丰富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满足了我们对物质财富的欲望;但另一方面又使我们人类所生存于其间的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由于森林的过度砍伐、土地的过度耕种、水资源的过度使用、草原的过度放牧、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全球气温不断变暖、各种资源日益枯竭、耕地荒漠化问题日益突出。科技在极大地提高人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能力的同时,也加大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力和毁坏力。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高度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逐渐感受到现代科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自近代科技发展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着各种社会危机:随着现代科技和医疗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善,存活率提高,人类寿命延长人口数量不断膨胀,而全球耕地的减少,粮食的短缺,使得生态严重失衡,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尖锐;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大大超出了自然的再生能力,近几十年来,煤、石油、淡水、耕地等资源日显紧张;在科技对自然的过度干预下,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森林的毁坏,土地的荒漠化威胁着未来人类的生存;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科技成果的滥用加剧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对这种现象。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已预见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每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最后,从人自身来看,科技的发展也使得作为主体的人的某些能力的退化,科技为人类日益舒适的条件,人类常常过分依赖科技的成果,导致各种现代病的迸发。人的主体地位在现代机器大生产中被逐步削弱,人成为机器的“奴隶”,科技导致了现代人的异化,全球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现代人的心理压力见证了现代机器对人类的挤压。科技本身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工具,是为了人类生活得更好,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背离这一主旨,而导致人类主体地位的削弱甚至丧失。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背离科学本身的初衷和指向,成为人类自身创造出来却又无法掌控的“魔力”。自近代科学以来,科学科技以人们无法预料的速度飞速增长,与此同时,道德伦理却发展缓慢滞后。没有伦理的科学技术是盲目的,而没有科学的伦理是空白的,现代文明社会应当是科学技术和道德伦理的和谐发展,背离了伦理的科学带给人类的是不可预知的未来和不可控制的恐慌。问题的解决应是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采取措施,限制有意识科技成果的滥用,即确定“科技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对科技行为进行伦理约束和对科技运用进行道德限制,增强科技发展中的人文关怀。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科技观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1世纪全球进入了一个科学技术主导的时代,科技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时至今日,科技成果已经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按理说科学技术越强大,人类的生活越安定幸福,但事实是日益强大的科技反而让人类置身于更危险的境地。环境恶化、食品安全、生化危机等一系列的危险纷至沓来,如何处理科技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使得“科技伦理”成为这个时代最急切的呼唤。
科技伦理是指与科技活动相关联的人或活动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产生于科学实践活动而非科学技术知识本身,是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消除或避免科学技术的负效应的。虽然,现阶段科技伦理仅限于对科学家职业道德的约束,但是,逐步进行全民科技伦理教育,应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之意。当代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力军,是未来的科学家、工程师,是各种事件的执行者,因此,对其进行科技伦理教育,是现代高校教育中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陕西作为全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高校众多,其中不乏在科技领域中有杰出贡献的专业院校。本文所选取的这五所高校,分别在科技领域的不同方面有所擅长,其学生的科技伦理教育状况在陕西范围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调查设计
(一)研究方法及问卷说明
调查通过实地发放问卷的方式,利用Excel和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问卷共设有问题17道,全部为不定项选择,内容包括了对科技伦理的概念理解,科技伦理规范认知和高校科技伦理教育状况等。
(二)研究样本说明
主要以西安市内公立全日制大学的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分别调查了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和陕西科技大学共5所高校,发放问卷330份。发放时尽量把握性别和年级比例,以及专业的多样性。问卷发放于2015年6月,共计33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91%。在调查对象中,女生占43%,男生占57%,其中本科生占90.3%,研究生9.7%。本科生一至四年级的比例分别是23%,25%,40%,2%;研究生数量较小,三个年级共占10%。调查对象涉及二十多个专业,但基本以理工科为主,其中文科类专业占调查对象总数的14.3%。包括哲学、法学、经济学等,而理工科占85.7%,包括机械、金属、建筑航天、车辆工程、桥梁、计算机、制药、环境工程等。
二、调查分析
分析发现,在陕西高校科技伦理教育中主要反映出以下三个问题:
(一)科技伦理课堂教育缺失
科技伦理是一门系统化、多学科交叉性的新兴学科。尽管其进入高校课堂教学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但就目前调查结果显示,科技伦理教育还远未成为高校课堂教育内容之一。首先,就高校科技伦理课程开设情况来看,几乎98%高校在这方面的教育是空白,仅有2%的学生认为有类似的课程教育。查阅分析选样高校的本科生培养计划,也未发现有科技伦理课程的设置。其次,学生对科技伦理相关知识的了解十分欠缺,对基本概念的认知仅依赖自身的感性体悟,理解模糊、片面,这与高校没有讲授科技伦理课程有着直接的关系。最后,高校课堂中也未进行其他形式的科技伦理教育活动。显然,陕西高校对于科技伦理教育几乎没有涉及,而这些高校没有开设科技伦理的相关课程,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由上图可知,关于没有开课的原因,选择学校不重视的占到26.67%,思政课和其他理工科课程中有涉及占到45.67%,另有27.6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没必要和其他原因(如图一)。接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开课的原因是:“高校思政课程中已经涉及相关知识,没必要专门开设。”反映出高校科学技术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的脱节。科学技术教育与伦理道德教育本应相辅相成、交融互动,但在高校的教学环节上,科学技术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学生所接受的伦理道德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相比并无区别,很少体现专业特点。几乎所有学生的科技伦理知识都来自思政课,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将科学技术教育与伦理道德结合起来,更缺乏细致的专业伦理教育。
(二)科技伦理教育方法欠妥
分析问卷时发现,大学生对科技伦理的了解主要来自思政课中德育这部分内容,而教师在讲解时基本上都是对概念的灌输,很少结合具体的实例分析。在对科技伦理概念的调查分析中发现,大学生对科技伦理的理解普遍来源于他们的感性认识。50%的学生认为科技伦理是科学技术实践活动本身的伦理规范问题,20%的学生认为是科技工作者的职业道德问题,22%的学生认为是科学技术研究中的伦理规约问题,而18%的学生认为是科学技术应用中的伦理冲突问题。对选项全部认同的并未出现,显然学生对科技伦理概念的理解均有失偏颇。
举个例子,从大学生密切接触的网络来了解其对科技伦理的认识。首先从大学生对网络伦理获得的途径来看。
根据SPSS分析中的多选项二分法可见(图二),对于上网应该遵循怎样的道德规范,被调查者中25.7%的人获知网络道德的途径是学校课堂教育,26.5%的人选择的是学校的实践活动,41.1%来自网络途径。说明学生们的网络伦理道德规范大多来自外界,其中网络是高校学生获得科技伦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次,从对网络伦理学习的效果来看,学生是浏览网络信息,还是通过科技实践活动学习,都表明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接受自主的学习方式。学校在主观方面还是希望能够使学生学习到科技伦理的知识,但是在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没有将课堂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三)科技伦理教育效果甚微
爱因斯坦曾告诫他的学生说,应保证用他们所学的科学思想的成果造福人类而不是成为祸害。可见这位大科学家对其学生科技伦理教育的重视。而据调查发现,陕西高校学生大多缺少科技伦理的基本素质。对于科技与伦理的关系,19%的学生认同“技术上能做的一定是伦理学上应该做的”这个观点,32%的学生反对这样的观点。另外,49%的学生则对科技与伦理的关系不能有明确判断。技术上能做的一定是伦理学上应该做的,这句话从因果联系上来讲是毫无根据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应用本身就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伦理既是人类生活中必须遵循的规则,就必然会对科技应用产生一些约束,比如克隆技术的应用,直至今天依然是科技界争议的话题。从选择结果来看,学生所受到的科技伦理知识并不能使他们理解科技与伦理的关系,无论学生是从什么途径接受的科技伦理教育,只能说从问卷上看,效果甚微。
近年来,学术造假问题时有发生,为了了解大学生对于学术伦理的态度,问卷设置了这样一道问题“你认为科技工作者应具备怎样的素质”。从选择的结果来看,同时选择不抄袭不造假不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的人将近80%,说明对于科技工作者本身,学生认为其应具备起码的学术道德,尊重科技求真的本质,对科技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比较了解。15.4%的人选择了不因为个人利益接受或拒绝任何科学知识,说明被调查学生对科技工作者利与义的认知还是比较模糊,大部分学生对学术腐败的态度表现出一种宽容的态度。保持一种怀疑的态度是科学工作者必备的素质,却被选中的比率最小,说明在现代教育中缺少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大学生对科学创新天然的缺乏一种探索的精神。从大学生对于学术伦理的态度可以看出,学校科技伦理教育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较小,学生对学术伦理持有一种随大流的心态。
三、总结与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被调查的陕西高校在科技伦理教育方面统一显示出严重缺失的状态。窥斑见豹,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高校教育中科技伦理教育的缺失。我国自古以来都注重科技与道德的关系,先秦时期就有关于“道”与“技”关系的探讨。更何况世界已进入了以科技为主导的新纪元,科技伦理教育应当成为当代高校教育中不可缺失的一环。从现实来讲,科技伦理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对于现在高校科技伦理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尽管我国的科技伦理教育发展比较晚,然而也有了一定发展。对于陕西高校科技伦理教育中反映出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条建议,希望能够对整个高校科技伦理教育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首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由于科技伦理是一个交叉的学科,在教育过程中也应该有一个宽阔的思路,对学生的教育除了必须的专业伦理教育之外,应增加通识教育的内容。尤其对理工科的学生,学校应该提供一些伦理学、技术史相关的课程,提高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其次,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应该增强教育方式的多样性,多开展如学术讲座,课堂讨论,在线课堂等学习方式,提倡“服务学习”将教学方法与社区服务紧密融合,化理论为实践,使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科技伦理。再次,鼓励学生创建科技社团,扩大科技伦理教育的影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学生自发的进行科技实践,在不断运用科技知识的同时,科技伦理的影响也会不断深入学生内心,长此以往,学生必能将其内化为个人素质从而达到全面发展。最后,现代大学生作为国家科技发展的后备力量,应主动学习科技伦理知识用科技伦理观武装自己,发展自己,为我国的科技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郗芙蓉,李昊.科技伦理教育的三重维度[J].中国高校科技,2014(12).
[2]陈彬.科技伦理问题研究:一种论域划界的多维审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王前.科技伦理意识养成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陈晓英,邹雨希.对大学生科技伦理观的培养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创造了无数的辉煌,带给人类以巨大的福祉。同时,科技与伦理关系的对立与疏离也在日益加深和扩展,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惶恐与不安。爱因斯坦说:“科学就其意义讲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具有道德性质,因为科学发展的成果,任何时候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影响人类的命运。”[1](P259)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和剖析科技与伦理分离的原因和实质,厘清两者的辩证关系,这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科技与伦理疏离的表征
科学技术本质上都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结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同时,利用科学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但是,现代社会科技似乎辜负了人类的期望,背离了科技服务于人、完善于人的初衷。
马克思说:“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新发现的财富的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2](p78-79)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到:“我们在最先进的工业国家中已经降服了自然力,迫使它为人们服务;这样我们就无限地增加了生产,使得一个小孩在今天所生产的东西,比以前的一百个成年人所生产的还要多。而结果又怎样呢?过度劳动日益增加,群众日益贫困,每十年一次大崩溃。”[3](P458)随着科技的发展,其对影响社会的力度也在不断加深,科技异化的现象也在日益严重,人类对科技的恐惧和担忧与日俱增。
自然界的报复。人类对自然界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导致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恩格斯说:“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3](P517)当人类的行为超出自然界所允许的阈值时,自然界就不能通过自我调节来恢复原有的平衡状态,会以报复和惩罚的方式来否定人类的行为。
人的主体地位的丧失。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在工场手工业和手工业中,是工人利用工具,在工厂中,是工人服侍机器。在前一种场合,劳动资料的运动从工人出发,在后一种场合,则是工人跟随劳动资料的运动。在工场手工业中,工人是一个活机构的肢体。在工厂中,死机构独立于工人而存在,工人被当作活的附属物并入死机构。”[4](P463)工人成为机器的奴隶,不能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丧失了其为人的本质。
人类社会道德的沦丧。马克思说:“机器劳动极度地损伤了神经系统,同时它又在压抑肌肉的多方面运动,侵吞身体和精神上的一切自由活动”[4](P463),“就机器使肌肉成为多余的东西来讲,机器成了一种使用没有肌肉力或身体发育不成熟而四肢比较灵活的工人的手段。”[4](P433)工人的劳动一切服从于资本家的发财欲,在“人为的高温、充满原料碎屑的空气、震耳欲聋的喧嚣”[4](P436)的环境中工作,人的生命和价值被极大地践踏,道德颓废,技术成为统治人类社会的工具。
高科技对伦理的冲击。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积淀下来的传统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突。试管婴儿、基因重组、克隆人等生物技术开始挑战人类的道德底线,人类对此忧心忡忡,争议不断。
现实的困境迫使我们对科技的价值以及科技和伦理的关系重新进行审视。科技追求“理性”,合规律性是它的显著特点;伦理追求“人性”,合目的性是它的显著特点。什么原因导致了科技与伦理的疏离和对立呢?理性与人性两者之间能否协调、统一发展?如何去实现?这是科技时代必须反思与解决的问题。
二、传统发展观:科技与伦理疏离的根源
传统的发展观是一种唯经济主义发展观。经济决定一切,经济增长是最高目的,所有活动都应当服从经济活动。这种发展观思想在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发展中,一直占据支配地位。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经济增长已成为西方国家的‘世俗宗教’和‘政治溶剂’,成为个人动机的源泉,政治团体的基础,动员社会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根据。”[5](p295-296)唯经济主义发展观奉行的是一种简单、功利、线性的思维,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在经济活动中遵循利益原则与效益原则,人类的伦理道德被大大弱化了。
传统的发展观又是一种唯科技主义发展观。在古代,人类的生存方式主要是自然生存,科技与伦理基本上是同一的。到了近代,笛卡尔在其理性哲学体系里,把“我思故我在”确定为第一哲学原理,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强调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对立的世界观,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导致人类对科技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使人类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中,由过去依附于自然变为能动地支配自然,由崇拜自然的力量转向崇拜科技的力量。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占主导思潮的完全是一种唯科学主义、科技决定论思想。这使得科技的工具理性被极度张扬,价值理性被排斥或否定,导致科技与伦理道德的分道扬镳,理性与价值的分裂。
综上所述,传统发展观实际上是一种物本主义的价值观,前者称之为经济物本主义,后者称之为技术物本主义。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把人类认识和实践的中心全部聚焦到物质利益和经济增长上,把物凌驾于人之上。科技作为手段的作用被无限夸大,伦理道德遭受排挤,科技与伦理的天平向科技方面极端倾斜,破坏了二者应有的张力,人类进入了一个畸形发展的单行道。
三、科学发展观:科技与伦理相互制约与协进的理论支持
1、目的的一致性。
尽管科技与伦理属于不同的范畴,科技是求真,伦理是求善,但本质上两者还是统一的。因为人类的善是以真为前提,脱离了真而求善,善没有意义;同样,脱离善而求真,则真往往会偏离正确的方向。从本质上来说,科技活动本身就蕴涵着求真求善,它是求真与求善的统一。一切道德、科学、宗教和艺术“都是同一棵树上的各个分支。所有这些都是为着人类的生活趋于高尚,把它从单纯的生理上的生存境界提高,并且把个人导向自由”[4](P149)。
科学与伦理都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和发展这一崇高的目标而存在与发展着的,因而“人”是它们统一的内在根据。人类从事科技的目的,归根到底还是为人类造福、为人服务。因此,科学技术和伦理道德都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人类为了获得自由的需要。
2、相互的制约性。
科技影响伦理。从历史发展过程看,科技对伦理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改变人们认识世界的眼光,从而产生与科技实践相适应的新的伦理观念。第二,科技的发展能促进科技人员伦理道德水准的提高。第三,科技的发展提高了道德评价能力,扩大了伦理道德评价的范围。
伦理规范科技。第一,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需要伦理道德的正确指引。科技究竟向何处发展,不是由科技本身所能决定的,而必须借助于伦理道德的力量。如爱因斯坦所言:“科学虽然伟大,但它只能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应当如何’的价值目标,却在它视野和职能范围之外”[1](P182)第二,科技成果的具体运用需要伦理道德来规范。第三,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也需要通过伦理道德调节加以消除和缓解。
3、发展的共同性。
科技需要可持续发展。一方面,科学发展观的目的是以人为本,发展是它的必要手段。当今社会出现的环境危机、能源短缺等问题仍有待科技的发展来解决。我们离不开科学技术,但并不代表我们一定要被技术所奴役和支配。人是科技的主体,人决定科技。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人这唯一的价值目标作为鞭策和指引。弗洛姆曾经说过:“这就是说,是人,而不是技术,必须成为价值的最终根源;是人的最优发展,而不是生产的最大化,成为所有计划的标准。”[6](p96)只有实现了科技的人文化,才能形成科技发展的良性发展机制,才能实现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伦理观念需要不断更新发展。科技作为人类文明的结晶,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历史进程,而且也大大地推动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为伦理观念的提高与发展提供了科学基础。爱因斯坦曾指出“科学对于人类事务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大家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在更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给人类带来物质上的最大利益,使人类受惠无穷;第二种方式是教育性质的――它作用于人的心灵。”[1](P135)纵观科技史,重大的科技进步,一方面都会引发出一些新的伦理问题,孕育出一些新的伦理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伦理要想更好地发挥其对科学的规范与引导作用,也要不断地汲取科学进步的积极成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改变自己的形式,充实和完善自己的内容。
4、融和的现实性。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基因工程、克隆技术、人胚胎干细胞等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前沿研究领域的突破和进步给农业、医疗、健康等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尽管暂时还没有看到什么明显的负效应,但却存在着可能的潜在的风险,从而引发的伦理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科技专家在进行科技研究过程中应当自觉地进行伦理道德的追问,必须遵循科学技术服务于人类福祉的根本伦理原则。科技以人为本,科技应关怀人性,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这是现代科技伦理观的要求。对于背离人性的一切科技活动应严格禁止,防止科技变为异化人类的工具。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许良英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朝阳正冉冉升起,人们对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注可谓前所未有。互联网、克隆羊、人类基因图谱等,都提出了科技与伦理相互关系的一些尖锐的新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深入的思考。
1 目前科学技术发展与伦理冲突表现
(1)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冲突具有深层次的影响。
例如克隆技术,克隆技术的诞生将使人类能够操纵基因,打破种属的界限,人类可以改变物种的基因构成和机能,但是从伦理道德角度来看,克隆人将干预人类自然发展,改变人类亲缘关系,打破人类生育概念和传统生育模式。这些冲突比曾经生命技术带来的冲突更加严重和深刻。
(2)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道德冲突涉及领域更加广泛。
例如,安乐死、人工受精等研究带来的生命伦理问题;网络技术带来的网络伦理问题,利用网络的虚拟、无序、开放等特征导致的网络犯罪,网络侵犯等;核能、核武器的和平利用引发的伦理问题等等。
(3)当代科技发展引发的冲突更加直接,更加尖锐。
例如,高科技应用导致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克隆技术引发的人类身份确定问题,核能的开发引发的安全以及世界和平问题,这都是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问题。
2 科技与伦理的关系
(1)科学技术对伦理道德的影响。
在人类文明史上,科学技术的进步都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着人类伦理道德的进步。科学技术是推动包括道德进步在内的文明发展的伟大动力,必须以科学的“真”,促进道德的“善”,以实现真、善、美的统一。科学技术的发展扩大了伦理道德领域。在任何时代,科技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应用必然导致人类实践领域的拓展。科技进步对伦理道德领域的扩展,其具体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从中世纪欧洲的宗教统治科学到文艺复兴,正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才使得中世纪的宗教道德受到严重冲击,从而促进了人类道德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新的伦理观念的形成。另外,科学技术活动对个人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正如科学家萨顿所说“:科学是人类精神的最佳清洁剂,它摒弃一切宗教,唯取最高的信仰。”
古希腊哲学家认为智慧和知识是构成道德行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提出知识就是道德。德国现代物理学家包生尔认为,科学知识是构成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他认为一个时代对知识的评价可以用作衡量时代精神的标准。由此可见,科学与道德有着较深层次的内在联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不断走向文明、走向道德,从原始人到现代人,在伦理道德上不知进步了多少,难怪近代伦理学家们对那种知识使人类退化的观点提出了强烈反对。他们认为,科学技术知识有利于陶冶人的品性,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使人生活幸福。
科技发展和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动了伦理道德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道德主体的全面发展和道德进步创造了有利条件,其对道德建设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促使道德主体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道德主体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道德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从客观上对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科技现代化的条件下,劳动者不再以体力和经验为基础,而是以智力和知识为基础,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对社会的伦理道德建设具有促进作用。②科技的现代化有助于提高道德主体的民主意识。民主意识是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道德素质高低的标志之一。有关研究表明,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与科学文化水平存在函数关系,人的科学文化水平越高,民主意识越强。用科学知识武装起来的劳动者通常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此外,随着系统科学等新兴科学的兴起,系统思维等现代思维方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思维方式,人们的智力水平得到提高,自然也增强了其参政议政的意识和能力。③促进道德主体个性全面发展。一方面,科技的现代化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科技成果的应用也提高了道德主体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促进了其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并为其个性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伦理道德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科技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也是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社会行为,承担着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科技一旦不被正确地使用,必将产生恶劣的影响。科技发展必须重视伦理规范,以弘扬科技的正面效益,扼制其负面影响,更好地为人类造福。从这一点来说,科技发展必须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一切不符合伦理道德的科技活动必将遭到人们的异议、反对,被送上道德法庭甚至受到法律的制裁。有些科技活动特别是现代高新技术活动,存在着可能的或潜在的风险,也需要伦理规范,以预防不良后果或灾难的发生。如克隆人问题、基因工程、基因组遗传信息的应用和隐私权问题、基因歧视问题、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问题、转基因食品与转基因农作物问题、遗传资源和多样性保护问题,以及基因武器问题等等,不一而足。它们涉及到人类个体安全和国家安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等重大问题,不可小视。试想,如果克隆人的科技活动允许自由进行的话,许多意想不到的社会问题可能会接踵而至:人伦关系混乱,性别比例失调,希特勒优生理论沉渣泛起,所以应该禁止。又如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打破种属之间的遗传屏障,很容易在试管中进行各种遗传重组,制造出可能的“怪物”,直接威胁人类生命安全或破坏生态平衡,所以此类工作不仅需要伦理规范,还要制订一些专门的规章制度,以规范其行为,使其负面影响减小至最低程度。基因武器是近来报刊上经常谈论的话题。根据不同种族基因组多样性特点,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手段,有可能设计、研制出针对某一种族的基因武器,从而对某一种族和国家的安全造成潜在的和巨大的威胁。对此,应达成国际性的伦理宣言和协议,反对和禁止此类科技活动。
3 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的关系
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人与科技手段的关系,两者的关系中,人是目的,科学技术是手段,科学技术是为人服务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人有能力支配科技手段从自然中不断获得自由,与此同时,他也需要尊重工具系统的规律和性能,服从工具操作要求。任何时候都没有绝对的自由,人从自然中获得自由是基于对必然性的认识和遵循。那么人对科技工具的服从,也是对自然规律的遵循,工具系统是以人工装置的方式体现了自然规律。工具技术对人具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和压抑,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单方面地发展科学技术,并不能使人一定得到幸福和满足。要缓解和减轻科技手段对人的控制和压抑程度,必须需要伦理道德的关怀。伦理道德表征的是人的主体精神世界。作为人的一种自我意识,人文精神力求发现那些使人成为人或规定人之为人的东西,要穷根究底地追溯人何以作为人存在、人何以会具有那些属人的东西。作为一种主体尺度,伦理道德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历史积淀和集中表现,它是人作为主体的一切活动的内在根据。它内蕴的是一种以人为本位、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维护人的地位和权利、实现人的目的和理想的人本意识,体征了人类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求,是人的精神的核心和灵魂。科学技术是中性的,所以科学技术是否运用得当,是否合理,这是科学技术本身所无法解决的,因为这不是一个技术上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个伦理道德和价值观问题。所以,为保证科学技术的合理、正当运用,应该用伦理道德来协调其发展,使其发挥对科技的导向与规范作用,让科技发展真正服务于人类。
参考文献
[1]王文娟,李宏英.正确认识和处理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的关系[J].山西科技,2009,(3).
[2]岳磊,蒋富强.略论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J].科学之友,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