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交通安全风险评估大全11篇

时间:2023-06-25 16:10:4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交通安全风险评估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交通安全风险评估

篇(1)

中图分类号:U6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b)-0215-01

随着我国水路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输网络的逐步成型,水路运输量占社会运输总量的比重将逐步增大,船舶运行可靠性、通航环境安全、船舶运输安全等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长江黄金水道运量不断提升已连多年续蝉联世界货运量最大的内河航道,同时也是我国辐射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内河航道。长江干线通航航道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所造成的社会经济影响都是十分重大的,因此对其通航安全评估的研究迫在眉睫。

1 评估目标及分析

长江黄金水道通航安全评估框架是以宏观的角度针对一定数量的重点航段的横向安全性评估,该评估框架用于指导对长江干线范围重点航段的通航安全风险评估及分类方法的研究。风险评估及分类结果可以对行业内各级管理部门针对解决水运工程规划、航道整治等问题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2 安全评估框架

本安全评估框架是建立在对历史交通事故统计和目前航道通航环境分析的基础之上,针对重点航段中船舶交通安全情况进行定量的估计及评级。其设计核心理念是计算各重点航段的事故发生统计概率,并评估事故发生的后果,以两者乘积的方式获取事故风险评估值;最终以各重点航段事故风险评估值的累积和为评判依据,进行重点航段安全风险的评级。

在该种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设计理念下,重点航段安全风险评估主要由事故发生统计概率、事故发生的后果评估和航段安全风险分级几部分组成,框架如图1所示。

3 风险系数(Pr)评估

本通航安全评估方法的框架中风险系数评估主要根据船舶事故统计数据及航段船舶流量进行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发生概率的评估及预测。

其中船舶事故数据按国家相关规定分为五个等级,并按照其等级进行了加权处理,从而增加事故大小的区分度。[1]

考虑到仅依靠频率预测概率进行评估的不完善性,本评估框架引入客观上对航道航行有影响的风、流、能见度、障碍物等9类危险因素的各自危害程度评级,并将之综合作用计算得出各航段环境危险影响度,根据环境危险度的变化调和统计概率,使之更符合现状情况。同时加入主观评估值进一步调整事故发生概率,使之更加完善。[2]

4 事故后果(Cs)评估

重点航段事故的后果评估是建立在水上交通事故统计数据中对事故数据后果值描述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环境污染和社会影响四项指标的后果值评估上的统计数据评估算法。

5 风险评估(Ri)计算及分级

单次水上交通事故风险评估值(Ri)可视为事故发生可能性分值(Pr)与事故后果评估分值(Cs)的乘积,即:

Ri=Pr×Cs

计算所得的Ri值即为评定单一长江干线水上交通事故对某一重点航段固定风险的评估值。该值越大,说明事故对事故所在重点航段的风险评估值贡献越大。某航段历年事故风险评估的累计值即为航段风险评估值。

安全风险分级是根据所得事故发生频率、事故后果评估值计算所得的各待评航段的风险评估值进行聚类分析,并最终归入四类风险等级。

6 研究结论

长江黄金水道通航安全评估框架是建立在对于统计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上,因此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是评估的基础。其次,评估时航段的划分影响着航段内事故数量,因此也对评估结果有较大影响。

篇(2)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道路风险评估已逐步被引入相关部门的交通安全管理之中,它是风险管理方法在交通安全中的最新应用。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伤害,受伤者多达5000万人,而我国每天因道路交通事故伤亡的人数接近300人,因此有必要全面细致地分析道路交通所面临的风险,通过对道路交通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排查,针对不同的风险事件,提出详细的预防措施,并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案,使人们面临的道路交通风险降到最低。

1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估

上世纪80年代末,英国率先开展了道路安全评估工作,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美国等国家也相继开展了这项工作。在我国,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道路安全评估在公路建设中已有运用。道路安全评估是由公正独立有资质的人员对涉及使用者的道路项目(已建或将建)进行的正式审查,以确定对道路使用者任何潜在的不安全特性或构成威胁的运营安排。

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评估结论能否达到采取预防措施,降低道路事故的目的,取决于众多不安全因素,如人车路环境管理等的影响。

(1)人的不安全因素

在道路交通事故中人的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人是道路交通安全的主体,包括所有使用道路者,如机动车驾驶员、乘车人、骑自行车的人、行人等,他们各自可能存在如下不安全因:

机动车驾驶人员:疏忽大意、超速行驶、措施不当、违规超车、不按规定让行等。

行人:不走人行横道、地下通道、天桥;翻越护栏、中间隔离带;横穿和斜穿路口、机动车道等,其不安全因素主要体现为不遵守交通规则。

乘车人:违章穿行行车道、违章拦车、扒车、违章跳车、违章跨越隔离栏等。

骑车人:不走非机动车道,抢占机动车道;路口路段抢行猛拐;对来往车辆观察不够;自行车制动系统失灵或根本没有;骑车技术不熟练,青少年骑车追逐嬉戏等。

(2)车辆的不安全因素

机动车种类多,动力性能差别大;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使交通事故绝对数和交通事故伤亡人数急剧上升;部分不符合标准已近报废的车辆仍在行驶。

(3)路的不安全因素

包括道路线形组合、道路路面、交通安全设施、交通组成等。

(4)管理因素

机动车管理不严格,表现在对车辆检验、牌照管理、车辆报废制度执行不严。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及其再教育、管理和监督方面不完善。

交通管理人员素质、文化水平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知识型综合型的管理人员。

对现有危险路段鉴别和改造重视不够,交通事故的防治措施缺乏科学性、有效性和长期性。

(5)交通法规因素

我国颁布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已有10年,但目前人们依然没有全面了解法规的内容,并在出行中严格遵照其中的相关规定。

2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运筹学家Saaty教授二十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实用的多方案或多目标的决策方法。它合理地将定性与定量的决策结合起来,按照思维心理的规律把决策过程层次化、数量化。

2.1层次分析法的定义

把m个评价因素排成一个m阶判断矩阵,请专家通过对因素两两比较,根据各因素的重要程度来确定矩阵中元素值的大小。各因素判断值的确定方法如表1所示。

表1 因素重要程度的判值表

对给定的某个实际问题设是全部因素的集,可请专家按表所列各项的意义,对全部因素作两两之间的对比,填写矩阵,其中,并称A为判断矩阵。判断矩阵具有如下性质:

(1)若,则对总目标而言,因素比因素重要;若,因素比因素重要;若,因素与因素同等重要。

(2),,,成为正互反性。

(3)成为一致性(满意性)。

设是阶判断矩阵,如对于任意都有,则称是一致性判断矩阵(具有满意性)。

2.2层次权重分析法的应用步骤

(1)建立层次结构图,即把问题包含的因素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法层。

(2)构造判断矩阵。通过各评价因素两两比较来确定。各评价因素的重要程度关系用表1表示。

(3)检验判断矩阵的相容性。如果的相容性好,则使用下面公式:

(1)

(4)求权重向量近似值。其中为中相应元素归一化后的权重向量W为:

(2)

(5)进行层次单排序。利用归一化的估计权重向量公式(2),对与上一层中某元素有关联的本层次中的各个元素进行排序。

(6)进行系统总排序。利用同一层次中所有单排序的结果,写出单排序矩阵。

3案例应用

3.1建立模型

本文以某区域作为研究对象,把该区域可能发生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的结果作为目标层(A层),而将该区域遭受交通事故后的损失作为准则层(B层),区域内面临的安全隐患作为方法层(C层)。该区域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驾驶员违章行驶监管真空、行人不遵守交规、高峰时段事故多发路段交通安全设施的缺失等。

上述不安全因素所造成的危害用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和交通监管形象损害三方面来度量,可以得到区域道路安全风险分析的层次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风险分析的层次模型

3.2构造各层判断矩阵,评估风险

构造目标层——准则层A-B的判断矩阵:本文中将人身伤亡B1,财产损失B2和监管形象损害B3的重要性定为:人身伤亡>监管形象损害>财产损失。

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估,分别对图1中所列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打分,用层次分析法运算公式求得方法层中元素C1,C2,C3,C4,C5,C6对目标层A的总排序权值为0.29,0.38,0.32,0.15,0.09,0.21。通过计算的相应权重,可以发现对该区域道路安全风险造成危害的因素依次为:驾驶员违章行驶监管“真空”、行人不遵守交规、交通安全设施的缺失。因此根据评估结论可以制定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3.3道路交通安全的控制措施

(1)加强对驾驶员的监督与约束。借助速度摄像仪和雷达测速器手段,制定和实行速度限制;对酒驾司机实行更为严厉的处罚;避免疲劳驾驶;禁止驾驶员驾驶过程中使用手持移动电话。

(2)提高车辆安全性。严厉禁止报废车自行改装车参与运营;严厉禁止车辆超载超限运营。

(3)提高道路( 环境) 的安全性。道路的设计应考虑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骑自行车者的安全,比如,设置减速振动带、有单独分开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道路两侧没有树木、大木块、钢制和水泥杆柱;在人多地段设置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等。

(4)关注弱势群体。倡导老人、儿童过交叉路口时佩戴安全帽,同时给予优先通行等安全保证措施小汽车内设儿童固定座椅,其作用和安全带一样。

(5)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通过举办交通安全讲座,发放交通安全宣传材料,举办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防止驾驶员,行人骑自行车人乘客的不安全行为。

4结束语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某区域的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分析了多种不安全因素下占主导地位的安全隐患,并据此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分析过程直观清晰 但是该模型也有不足之处,即风险分析模型需要依赖于经验丰富的专家才能获得较为准确的原始数据,另外评估过程中的主观性对评估的结果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今后还要对算法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参考文献

[1]刘运通论道路交通安全的宏观评价[J].中国公路学报,1995 ,8:158

[2]王琰,郭忠印.基于模糊逻辑理论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36(1):47-51

[3]李耀南基于区间值的模糊评判在道路交通评价中的应用[J].公路与汽运,2010 ,11(6):67-70

篇(3)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航空运输领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而空中交通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在航空运输当中,管制员和飞行员在通信过程中,可能发生配合不当、协调不力的局面,对空中交通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对此,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对于通信风险,应当进行准确的评估,从而最大限度的确保空中交通的安全。

1 通信失误的具体表现

在空管员和飞行员的通信过程中,最容易出现失误的环节包括编码环节、译码环节、反馈环节等。在编码环节中,可能发生飞行呼号错误的情况,管制员错误的将指令发送给其它飞行员,从而导致飞行秩序的混乱。如果管制员不能很好的对双语通话进行适应,也容易发生编码错误。飞行员对指令接收和执行中发生的错误,也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例如在飞机高度升降的过程中,飞行员的操作与空管员的指令不符,将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管制员在对飞行员信息进行接收之后,缺乏及时的反馈,将会失去及时修正错误的机会。管制员如果没有及时反馈飞行员的复诵,将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2 通信失误的主要原因

在空管员和飞行员进行通信的过程中,基于某种因素发生通信失误,从而可能引发重大的空中交通安全事故。其中能够造成通信失误的主要因素包括人为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在人为因素当中,占据最高比例的就是小流量情况下的思想麻痹,其次还包括注意力分配不当、特情处置能力差等。另外,对于管制员能力来说,可能存在大飞行量管制能力不足、业务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等[1]。在通信过程中,机载通信设备、主频接收机、主频发射机、话筒等设备,一旦由于异常磨损、老化、运行不稳、修理更换不及时等影响发生故障,将会造成通信失误的情况。在空管员、飞行员的业务环境方面,如果流量过大,管制员将会承受巨大的压力,因而容易发生失误。此外,安全文化、管制排班、班组人员搭配、管理规范执行力度、通信规章制度制定等方面的因素,都属于管理因素的范畴,也容易造成空管员和飞行员通信失误的情况。

3 通信风险指标体系的建立

3.1 指标设计原则

在指标设计当中,应当注重对服务、效率、容量、安全等要求的满足,针对空管员和飞行员通信过程的特殊性,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应当注重对灵敏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科比性原则、适用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等进行严格的遵循,确保这些指标能够对空管员和飞行员通信过程中的特点加以反映[2]。同时,应当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能够在不同时段进行纵向对比,在同等条件下进行横向对比。

3.2 指标选取基础

在空管员和飞行员通信风险评估指标的选取中,应当以通信风险的主要因素为基础,充分考虑到空管员和飞行员通信过程中的特点。基于空管机构安全风险管理过程,对局部、零散的危险表征进行提炼和应用。基于此,还需要对指标进行适当的提炼、修改、优化,使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对空管员和飞行员的通信状态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的反映。

3.3 指标体系设计

基于通信风险的主要因素,结合指标设计的原则和选取的基础,可以将评估指标体系划分为指标层、因素层、总体层等不同层次。其中,指标层主要是通信风险评估的相关指标,因素层囊括了管理、环境、设备、人员等方面的具体因素,总体层则是通信风险的评估指标体系。在评估指标当中,可以区分为定量指标、定性指标等[3]。在指标体系的设计当中,根据不同指标的意义和性质,进行准确的分类。在完成指标体系的设计之后,可以利用灰色关联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等进行评价。

3.4 指标体系改进

在通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之后,应当不断的进行改进和优化。对于指标体系来说,管理状态、能力水平、安全文化、状态界定等,都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实际应用当中,应当对这些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从安全文化水平、人员综合素质水平、通信安全分目标、总体安全目标等方面入手,对指标体系进行改进和优化,提高指标体系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从而更好的维护空中交通的安全。

4 结语

在当前的社会当中,航空运输已经成为了一种十分重要的交通运输形式。不同于传统交通的是,空中交通对于安全性的要求更高。而在空中交通安全管制当中,管制员和飞行员的通信是比较容易发生失误的环节,很可能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因此,应当针对管制员和飞行员的通信,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通信风险进行有效的把控,从而确保航空飞行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篇(4)

(二)施工安全。

1、安全巡查制度。组织一个比较专业的检查队伍,这些队伍采取定期、不定期交叉的方式来进行检查轨道交通安全巡查。

2、完善的合同条款。随着工程管理经验的积累,及时的修订合同条款,以适应安全管理的需求,另外,对于一些相关部门的出台的新的政策,要做及时的了解,并且做好及时的应用。

3、安全管理的实施。实行安全教育,每一季度召开一次安全教育;安全检查评审管理,建设单位进行安全管理检查,实行了月度评分和年度评分相结合的检查方法,并把这种方法应用到施工和招标中去;联合检查,建设单位和当地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联合组成,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施工工程安全管理进行检查;地方管理等等。

4、安全技术的实施应急机制。有地质灾害防治小组、开展安全风险排查、引进外部力量的帮助、安全管理信息平台、盾构开仓气体检测和地铁设施保护。

二、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目前,在我国,存在着一大部分的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的问题,有的是甚至只是为了对付检查,因此在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制定上就马马虎虎的,与实际的施工情况不相符。并且,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相关的专业人才的不足,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和规范的操作。

(二)安全管理投入不足。当前来说,竞争还比较激烈的交通工程市场,在这其中,有很多的施工单位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实力,就以比较低价的方式来进行争夺施工的承包权,但是由于过低的价格,就会导致自己单位的资金出现周转不灵,为了缓解这个问题,施工单位就采取相应的方法来解决,减少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就是一个看似比较好的方法,于是乎,这就造成了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这就导致施工人员的减少,但是为了完成任务,就让施工人员一个人担任好几个职务,最终,这样做会酿成严重的事故。

(三)人员综合素质不齐。在我国,但多数的施工的人员不是进过专业的技能培训的农民,农民进城务工存在着很大的流动性,首先就是自己的生命安全存在一定的威胁,而且还容易因为没有接受专业培训导致操作的不规范,造成安全事故,还有就是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所谓的成本,就在开始的时候没有给自己的员工进行相关的职业培训。

三、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体系建设。想要做到轨道交通施工的顺利进行下去,就要对不同岗位的人进行不同的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每一个人身上。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必要的监察和监督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出现不规范操作的人要做出相应的处罚,而对于表现良好的人实施奖励制度,这样就可以极大的刺激工作人员安全意识。

(二)加大安全投入。作为政府,就应该重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通过各种各样的流动宣传、典型事故•分析讲解等活动来是主管人员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想要保证轨道交通的顺利安全进行,就要使得政府的有关部门做到认真对待。同时,对于安全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于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只有机械得到充分养护,才能够保证施工的顺利安全进行。此外,施工人员也要学习相关的对设备养护的技能,也必须做好必要的维护工作。同时,也可以在一些施工现场的显眼位置放置提示安全警示的标志,这样可以直接做到预防工作。

(三)加强人员素质培养。加强人员的培养,主要是分为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安全管理人员的培养,通过一些定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这样就可以使他们在进行安全管理时候更加专业的进行专业指导;另一个就是要做到施工人员的培养,可以通过一些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来使他们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并且做到在施工过程中规范的操作,这样就可以极大的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改善施工条件。改善施工条件,就要在细节方面做到认真仔细。首先就是现场环境,改善施工人员工作的的现场环境可以做到最基本的保护措施;其次就是要做到用制度来管理人员,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操作,就可以保证施工程序的规范进行;最后就是要安排一些医务人员,为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及时接受医务治疗,做好充足的准备。

(五)开展风险评估。我国现代化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安全性评估和风险评估,就是对一个轨道交通项目安全基础现状和水平,进行科学的全面的测评,并且对各方面的危险因素的危害程度进行评估,用来明确轨道交通事故发生的重点以及需要采取的措施。由于轨道交通投资多、难度大的工程,每一个不同的阶段出现的不同的风险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会造成在灾难性的结果。实施风险评估,能够对施工周围进行比较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对于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风险因素提前进行预防来避免,从而能有效的减少事故的发生。在轨道交通施工的开始前,应该充分考虑和预防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和分析,建立起轨道交通风险工程预警系统,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注意对风险进行控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六)采用科学的施工工艺在轨道交通施工的阶段,采用的是明挖、盾构、暗挖等施工方法和其他辅助的方法来进行的,容易产生不均匀的沉降,地面的塌陷等等问题,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底层周围岩土体的原始应力的变化和受破坏的重塑土的不坚固。由此可得,选择错误的施工方法会造成附近地下水管的断裂或者周围建筑物的开裂等问题。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施工前选择正确的施工方法、结构材料、辅助方法和加固保护措施,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经过上级的审批,在确认后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新发现的情况,及时的作出计划变更或者是应急处理。

篇(5)

0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道路交通需求的持续增长,我国道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机动化水平迅速提升,公路运输量不断增加,机动车驾驶员队伍不断壮大[1]。同时,由于车流、人流、物流的高度叠加,交通事故安全控制难度加大。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公众安全感的重要因素之一。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一直在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总人数中占比较大。根据美国统计的交通事故成因,驾驶员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占93%,纯系驾驶员导致的交通事故占57%[2]。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医学界不少学者从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的角度对驾驶员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普遍认为,机动车驾驶员属于特殊职业,可能对人体造成各类不良影响[3]。钟军等对襄阳火车站1 814名火车司机的体检结果进行研究,发现这一群体存在15种疾病,其中高血脂或血脂偏高,占第一位[4],咽炎、扁桃体炎、中耳炎或耳膜内陷等五官科疾病,位列第二。

 

国外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集中在驾驶员交通安全的影响因素上,主要归纳为3个因素:个人因素、车辆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个人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疾病、体重、疲劳度、驾驶经验、工作压力、驾驶习惯等[5],车辆因素包括机动车的使用状况、安全性等,环境因素包括能见度、噪声、路况、天气影响等。其它因素包括地区安全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贯彻等[7,8]。

 

职业驾驶员健康状况和驾驶行为数据采集及智能分析是智能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Jung等[7]设计了一款嵌入在方向盘的心电图传感器系统,通过分析驾驶员心电图实时监控驾驶员的疲劳系数和困倦系数,作出相应的疲劳预警。美国2000年成立了联邦汽车运输业安全管理部门[3],针对美国物流运输业职业驾驶员建立了健康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物流运输业交通安全决策分析平台。本文从驾驶员健康角度构建驾驶员健康安全大数据管理平台,实现物流运输行业驾驶员健康安全动态实时管理。

 

2 平台需求分析

 

驾驶员在长期驾驶过程中,受到振动、噪声、高温、汽油、一氧化碳以及强制的不良等有害因素的影响。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资料收集,连续监测驾驶员健康状况,并及时将健康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用人单位和驾驶员本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障驾驶员健康。

 

根据调研,本项目监测数据由定期体检和出车前体检两部分构成。驾驶员定期体检数据、电子病历或特殊检查则从医院或体检中心获取数据;既往疾病史、生活行为、睡眠、心理等健康史则以问卷形式在线调查或手工填写。出车前对驾驶员进行健康检查及出车风险评估,检查内容有常规检查、眨眼频率检测、医生问诊、酒精检测、涉毒检测以及认知能力测试等,检查时间5分钟左右。驾驶员个性化健康检查数据采集流程如图1所示。

 

安全事故数据采集利用政府机构或媒体公开数据,通过数据提取、转换和加载工具将异构数据源中的数据,如关系数据、平面数据文件等抽取到临时中间层,并进行清洗、转换、集成,最后加载到数据仓库,以便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建立物流运输行业运输安全事故数据库,为事故分析与预测打下基础。

 

采用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等方法,从海量健康数据中分析驾驶员健康与交通安全之间的联系,对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级,综合分析驾驶员健康与交通事故相关性。针对不同情况作出相应决策。同时,综合整理数据分析结果,形成直观的报表,并结合图表和地图等方式进行呈现,最终构建完整的驾驶员健康安全大数据管理平台。

 

3 平台总体架构

 

云计算基于高效的虚拟计算资源,能以一种灵活且安全的方式实现快速扩展和缩减,从而交付高品质服务。业务或客户服务以极为简化的方式交付,推进创新和高效决策。云计算使得IT管理更加轻松,快捷响应业务需求。云计算为上层应用服务提供资源和能力,适合于大规模、海量需求,负载变化大,资源平均利用率比较低,管理成本高,业务种类具有长尾效应,需要共享来降低成本的需求。

 

物流运输驾驶员健康安全数据管理平台集健康检测技术、运输车载技术、移动通信网络、云计算技术为一体,采用“云+端”架构模式。其中,“端”由健康检测系统和交通安全事故数据系统等组成;“云”则实现驾驶员健康与交通安全数据集中存储、处理、分析、挖掘以及风险评估与控制,并针对物流运输企业、驾驶员、健康服务人员等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

 

平台总体框架如图2所示,由智能终端数据采集、云计算框架下的大数据智能分析处理和大数据管理应用3部分组成。

 

4 系统功能

 

4.1 智能终端数据采集

 

智能终端数据采集模块实现对驾驶员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已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数据采集,其中健康状况数据采集模块具有智能分析处理功能,在线实现情景分析,并能通过无线网络,如Internet/GPRS等,与数据管理平台相连接,从而实现信息处理与预警。

 

4.2 云计算技术框架下的大数据智能分析处理

 

大数据智能分析模块通过智能分析实现分布式智能终端信息融合与存储,从海量行为数据中提取驾驶员健康状况和驾驶行为危险因素,分析驾驶员健康与交通安全之间的联系,建立关联模型,利用大数据技术为驾驶员、健康服务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提供风险控制与处理依据。

 

4.3 物流运输驾驶员健康安全大数据管理应用

 

(1) 政府机构。政府部门可自行或委托第三方服务机构对物流运输行业的驾驶员健康状况以及驾驶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和评价。

 

(2) 企业管理。物流运输企业可利用本管理平台对驾驶员健康状况和安全驾驶行为进行评估和改进,以控制和减少事故风险。

 

(3) 第三方机构服务。物流运输企业也可将驾驶员日常的健康安全管理、服务外包给第三方公司,节省管理成本。

 

(4) 驾驶员。提供Android版和iPhone版手机应用软件,驾驶员通过定制的手机应用软件访问自己的健康档案和异常驾驶行为,及时掌握健康安全风险,改变驾驶员被动关怀为主动关心自己的健康状况和驾驶行为。

 

5 结语

 

本文立足于我国物流运输行业发展,研究了集健康检查技术、移动通信网络、云计算技术为一体,采用“云+端”架构模式,实现物流运输驾驶员健康安全数据管理平台。

 

篇(6)

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是建立在网络化管理基础之上的运行方式,在组织多样性、设备的多样化上具有独特的特点。通过这样的网络化结构保证建立起安全、高效、系统化的网络运营体系,能够对既有资源进行统一的分配和协调,实现线网之间的有效性、安全性的正常运营,保证网络化运营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和经济成本最低化。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性包括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安全以及行车安全等多方面,通过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做好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安全运营的有效管理,保证城市交通安全平稳运营。

1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评估现状

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车辆数量逐年的增加,另外居民出行的强度和次数在不断地增加,流通性更加的频繁等这些因素加速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进程。就目前情况来看,世界各地的城市普遍的存在交通拥堵、安全以及环境污染的问题,在我国一些大城市相对比较严重,因为交通导致的污染、拥堵等因素制约着城市的发展进程。优先发展好城市轨道交通,形成安全、高效、经济的网络化轨道交通体系,对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安全、快速、准时的特点。目前,我国在电力、公路等领域对对安全的风险评估相对来说比较的成熟,但是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方面的风险评估还是比较的落后,主要表现在:首先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比较的简单和单一化;其次,网络化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和理论的研究范围相对的比较狭窄;最后,网络化安全风险的评估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这些都是尚需进行研究的方面,只有研究发展适合我国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安全风险的评估体系和方法,以保证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

2 影响因素

2.1 人为因素

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人起到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即使是机器高度的自动化也避免不了人的介入。事实充分的证明,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均和人的因素有关,为了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行,所有的活动都依赖于安全、可靠的人的操作。另外,能够保证运营的安全正常进行对人员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备良好的心理、技术技能和生理素质外,还需要具备群体素质和高尚的思想素质。

2.2 设备影响因素

设备影响因素主要是因为设备本身的质量以及保养方面。在整套设备中包括线路、车辆等基础的设备以及信号、通信设备等,还有与安全技术相关的设备包括安全监测、安全监控、事故救援等技术性的设备。

2.3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其中内部环境是由系统硬件、工作人员以及组织机构等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技术系统;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洪水、雷电、地震等自然环境以及政治、经济、法律和家庭等社会环境。

2.4 管理因素

保证运营安全管理的对象是人、才、物、信息等基本条件,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方式进行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得各种矛盾向有利的方面前进。科学有效的管理有利于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性,有利于协调好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系统的人、机、环境之间的关系,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有序进行。

3 风险控制对策与措施

3.1 加强设施设备的故障风险控制管理

(1)建立安全故障责任追究系统,加强对安全事故的监控监管机制,建立健全验收的规范和程序,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营;(2)做好隐患的排查和整治工作,对车辆、供电、信号等关键性的设备,集中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梳理,确保各项安全隐患被逐一整治。(3)利用现代化的安全设备进行维护以及监测,提高网络化大规模的监控和管理能力。(4)建立设备设施承包商考核机制,对考核不达标的企业进行淘汰,目的是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营。(5)开展行车事件的预警技术活动,针对“追尾、撞车、踩踏事件”进行全程的预警演戏,加强列车接近预警技术、列车自动监控系统、无线联控技术的研究。根据轨道交通运营路线的行车模式进行研究,有针对性的加强管理和技术的防御保护。(6)针对原有的老线路设备及时的检查和调换,做好检查预防的前期工作,避免因为线路老化而带来的安全问题。

3.2 建立完善的网络化运营安全评估体系

城市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行的步伐,城市轨道交通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大。在整个的轨道交通运行系统中设备设施的可靠性、运营过程的安全性以及事故处理的及时性是影响其运营的三个因素。建立相应的安全运营监控和评估体系,对交通的安全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研究,切实的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确定统一的安全评估标准、步骤和方法,并定期对运营设备设施进行风险检测和监控,评估其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的整改,针对薄弱环节能够提成相应的安全预警措施。

3.3 建立完善的网络化安全运营保障管理体系

首先,做好高效的设备监护措施,运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手段,完善监测数据资料,加强设备监测队伍的建设。其次,开展专业设备维护,对车辆定期及时的进行检查,确保信号、供电等基本的设备安全运行,促进整个轨道交通线路的安全运行。再者,制定严格的制度管理机制,制定健全的运营安全管理标准,对不达标的地方进行相应的责任追究以及实施惩罚。其次,建立严格的员工培训考核机制,通过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化的培训和考核机制,使得他们能够快速的担当起网络化运营的岗位职责。最后,做好事故的安全应急管理,提出应急的安全管理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加强抢险队伍的建设,提高事件应急处理的反应能力。

4 结束语

轨道交通在现代化的城市中是不可缺少的工具,它正常安全运行关系到整个城市的交通状况,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必须时刻把“安全第一”的理念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保证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除了技术方面的要求外更加体现的是运营公司的安全质量服务理念。针对影响轨道交通安全运营的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除了天灾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安全问题外,在承运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乘客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保护,这样能够提高运营公司的安全声誉,更好的为公司带来更大的收益。同时,根据对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安全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做好运营安全风险的管控工作,确保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安全。

参考文献:

[1]周静,黄新民.轨道交通应急预案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15(08):36-37.

[2]曾笑雨,刘苏,张奇.基于事故统计分析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2,16(01):45-46.

[3]苏旭明,王艳辉,祝凌曦.改进的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12(05):36-37.

[4] 燕飞,唐涛,郜春海.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体系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10,07(03):23-24.

篇(7)

1 背景

1.1 民航发展概况

中国民航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在“十一五”时期以至到2020年。此阶段,民航事业的发展任务显得尤为艰巨。根据相关部门的要求,民航事业在发展中,必须将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各大运输量都有严格的要求;航空事业在各项增长都要达到10%以上,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现今中国民航已经向着目标前进,按照这样的速度,众多专家预测,在不久的将来,我国民航事业在运输的总量上将会超出预算,同时运输飞机的架次将会显著的增长。

1.2 安全保障

民航事业刚刚起步时,安全问题就一直存在。飞机在飞行的过程中,机上旅客的生命安全是控制管制人员关注的头等大事。旅客们安全的信任度关系着民航事业的长久发展。现在,我国国内对航空运输事业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安全保障尤其重要,其中包括各项准备、设备、以及手段上的要求。目前,民航事业在发展上面临着重大的考验。现今随着民航事故的增多,很大部分原因产生于空管界的态度。随着民航管理中压力的增大,责任的艰巨,民航安全又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十一五规划之前,必须在百万飞行小时重大事故率控制在0.3以下,控制和减少通用航空重大事故和航空地面事故,使中国航空安全水平更加接近航空发达国家,要显著的高于世界上的平均水平,而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的民航发展水平要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1.3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风险必然存在,不能预测,但是可以规避。民航事业的发展壮大需要依靠团体的共同努力,要勇于承担风险。对于风险事故的评估中,必须充分的掌握各种因素,对安全进行再定义。任何的风险不是一成不变的,“航空事故链”这一提法就已经告诉了我们,风险存在于每一项环节当中,我们必须及时的注意风险的随机性。因为风险本身就有不确定性,所以,民航事业的发展是一场持久的战争。民航事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同时也要促进经济的发展。空中交通管制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每一位管制人员肩上的责任重大,只有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整体的系统功能。

2 空中风险管理研究

2.1 风险管理的起源

风险管理是最近兴起的一门学科,从美国开始向四周扩散。上世界末之后,全球性的风险管理运动轰轰烈烈的掀起,众多发达的国家建立起了对应性的风险管理协会。国内风险管理是引用国外的理论,在少数的企业运行中已经有了不小的成效。但是中国目前对风险管理并没有足够的重视,相应的机构也没有。所以,风险管理和民航事业的发展一样,也是处于起步阶段。空中风险不仅有人为因素,也有组织因素,但是在考虑上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模式。现今空中交通安全问题的不仅仅是管制技术上的问题,整个民航系统都被包含在内。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在安全系统上进行补充,实现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与管理。

2.2 风险管理基本构架

空中管制人员在管制中最为关注的是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识别是对资料进行收集,经过判断来进行判断;风险评估在信息采集过程中,要对危险源、故障源、不安全事件进行采集;风险控制主要的目的是减少空中交通管理中的损失,此中控制必须依据各种措施和方法。

3 风险管理在空管中的实际应用

3.1 风险识别应用

风险识别在实际的应用中,总会受到来各个方面的因素影响,比如人、机器以及环境的影响。在信息的收集中,可靠性的信息通常有不确定性,其风险性也就加大。所以,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的经验显得尤为重要。对风险进行识别,才能保证后续工作的完成。根据有关调查:“人、机、环”因素中总会隐藏风险,只有对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定性才能够判断风险是否能够被接受。

3.2 风险评估应用

根据风险识别中的讲述,风险进行可能性分级和严重性分级:

“人”:疲劳工作――可能发生、一般的;分心――很少发生、一般的;惊慌――比较罕见、严重的;“机”:雷达监视设备功能不强、自动化程度不高――可能发生、一般的;人机界面不友好――频繁发生、微小的;通讯设备可靠性不高――很少发生、严重;不完善的管制协议――可能发生、微小的;“环”:环境噪音――频繁发生、微小的;温度不舒适――可能发生、微小的;确定这些风险是否可接受:;疲劳工作――不可接受;分心――可以容忍;惊慌――可以容忍。

4 结语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由于设备和人为情况下导致发生的因素都是不可接受的风险,应当通过具体措施对其进行相关问题点的排除,确保系统稳定继续工作运行,同时并记录相关的事故风险分析原因。针对发现的风险因素和问题,第一时间派遣专业的人员前去管理、解决。其中专业人员应当是对系统和相关因素点有充分的了解。并对当前的人机系统和智能操作界面进行改善,并且还要组织专人对这些措施进行跟踪并进行新一轮的风险评估,直到系统的相关因素风险点发生的情况为可接受。同时对在接受范围内的风险和因素问题,也要及时加以一定关注,并尝试通过其他方式进行解决。

参考文献:

篇(8)

1空中交通管制服务风险概述

空中交通风险是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发生意外不安全事件的可能性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航空飞行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交通管制员的影响、环境的影响、机器设备的影响、管理制度的影响。在航空飞行中,可能遇到不可预测的情况,也可能遇到可提前避免的情况。民航事业应在保障航空人员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安全管理体系。空中交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每一名航空人员都肩负重大的责任,应做到团结合作,从而使空中交通管制工作更加完善。

2空中交通管制服务风险管理的方法

2.1以“人”为中心

空中交通风险管理应以“人”为中心。空中交通的出现是为了方便人们的出行,因此,不能仅将其作为获利的途径,更应该在运营中将人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应构建“以人为本”的运行理念,高层管理者应与员工平等沟通,为员工提供好的福利待遇和晋升机会,员工在工作中出现差错时要公平对待,从而使他们在舒适的工作环境中认真遵守工作准则,并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管理原则,将安全保障工作放在空管工作的核心位置。

2.2注重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在风险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风险评估本身是一项技术性强、专业性要求高的工作。由专业人员评估得出的结论才可能符合实际,具有可信度,才能为风险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结果。因此,需要由具备多学科专业知识的人员与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共同从事该工作。资料表明,我国的风险管理人才匮乏,可采取向高等学校招聘、对在职管理者进行强化教育、将有潜质的人才送去高等院校进修的方式培养管理人才。

3空中交通管制服务风险防范对策

3.1应用风险识别技术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中的第一步。只有建立风险识别机制,及时、准确地掌握风险问题,并进一步记录、分析,才能找到对策,防止可能发生的风险变为真正的危险。由于风险来源很广,所以,如果只依靠一线报告人员和监督检测人员是不够的,还应鼓励每一名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自己或他人工作中存在的差错、隐患,从而阻止危险发生。自我国的航空安全自愿报告系统SCASS开通后,收集的信息非常少,这是因为有些员工害怕自身的问题被上级领导发现,或指出他人的问题时被他人记恨,而不敢向上级报告发现的问题。因此,航空公司应实行“无惩罚”制度,即被指出的问题为无意识差错时,只要存在该问题的员工积极改正,便不会受到惩罚,这样员工在自我纠错或指出他人错误时就不会有太多顾虑,从而充分利用SCASS识别风险。

3.2运用缓解风险技术

风险评估确认的风险后果是人们不期望发生或无法接受的情况时,采取风险防范措施的过程即风险缓解。民航局下发的《中国民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总体实施方案》中,包含了风险管理等18个要素。其中,风险管理部分包含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与风险缓解、内部时间调查三方面。风险缓解策略有以下3种:①减少损失。针对一些不需要避险,但又无法完全保证不发生危险的情况,可采取措一定的风险缓解措施来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②避险。如果某事项具有的风险性比利益性大时,则应停止执行。③隔离风险。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隔离风险造成的影响,从而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

3.3实行严格的监督策略

为了保障上述工作顺利进行,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监督风险管理的工作情况。监督可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空中交通管理内部相关监督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风险管理的工作情况,外部监督是指国家相关行业监督部门对空中交通管理机制的设计和安全监督。此两者必须同时进行,相互补充、合作,内部监督查到的结果要上报至有关部门,从而将风险降至人们可接受的程度以下。“十一五”期间,我国开展了一系列空管系统的重大科研项目,ADS-B、MDS、RNP等新技术都得到了广泛应用,而我们可利用这些技术做好监督工作。

3.4建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应制订完善、科学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进而形成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因此,需要航空公司及时更新、完善规章制度,且只有员工严格遵守工作制度,才能尽可能地消除风险,减少因人为因素而造成的风险问题。正因为风险管理是SMS(安全管理体系)的关键部分,所以,它已成为了空中交通管理的核心。SMS是民航局明确提出的要在整个民航系统建立并实施的任务。空管在建立实施SMS的过程中,应准确理解、把握风险管理的核心,风险管理如何在SMS的框架中运行等问题,这是实施空管风险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此外,航空公司还应以SMS为指导纲领,完善内部风险管理制度。

4结束语

根据上述分析,当前航空公司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完备的风险管理机制,并以SMS为核心有效控制风险;坚持从实际工作出发,严格要求每一个环节,不可掉以轻心,不轻视问题,发现问题后应及时解决,各尽其职,从而保障空中交通安全,降低飞行事故的发生率。

篇(9)

队和交警支队的负责同志汇报了各自行业领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情况,他们汇报的很细、很实,剖析存在问题实事求是、不遮不掩,体现了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当前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

四是一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五一”国际劳动节前,我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对节前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检查,发现一些商场消防安全、农村用气安全隐患十分突出,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群死群伤事故。市安委会给相关部门和县区下达了安全生产督办令,要求限期进行整改、整治。

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并抓好整改落实,确保安全稳定。

二、狠抓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今年省安委会下达我市控制死亡指标207人,较大事故2起,重特大事故零控制,完成这些指标,压力很大,困难很多。结合当前我市实际,下一阶段,我们要狠抓煤炭、道路交通、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危险化学品、汛期安全等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强化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第一,坚持不懈地抓好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一是狠抓煤炭安全生产。煤炭安全仍是今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前不久,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煤炭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延安市煤炭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出台,今年煤炭产业将快马加鞭,全面推进,这也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很大压力。今年省上下达我市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控制指标是7人,较大以上事故起数是零控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要紧紧抓住资源整合煤矿这个关键,深刻汲取山西王家岭矿难事故教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坚决杜绝资源整合煤矿边建边产、偷产私产等违法违规行为。生产矿井要严格落实“一通三防”安全措施,重点防范瓦斯爆炸、透水渗水、顶板倒塌等事故发生。二是狠抓道路交通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是今年我市安全生产的重点和难点。今年省上下达我市较大事故2起,1—4月份全市共发生了4起较大事故,而且都集中在道路交通领域。下一阶段,我们一定要加强对客运车辆、出租车、农用车辆的管理,加大科技投入,继续推进gps定位系统安装工作,严厉打击超载、酒驾、疲劳驾驶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道路交通安全。三是狠抓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夏季是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高发期、易发期,要抓住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输、储存等关键环节,夯实安全责任,强化措施落实,确保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四

是狠抓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消防方面,今年的控制指标是零死亡,任务很重,压力很大。要把城区高层建筑、商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城乡结合部作为重点,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对于消防通道不畅、设施不全、制度不完善的生产经营单位,要限期整改,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五是狠抓汛期安全生产工作。汛期将至,要全力做好防洪防汛工作,切实做好汛期自然灾害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特别是地质灾害事故防范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结合各自实际,夯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施,狠抓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加大隐患排查和整改力度,特别要对过去发现的隐患,能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整改的要限期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第二,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

活动。从近年来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来看,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知识匮乏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提高全民安全意识,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工程。根据中省市安排,6月份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主要以安全生产宣传、安全知识培训、应急救援演练为主要内容,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切实提高群众安全生产意识。通过举办县区长、县区安监局长、煤矿矿长、特种人员等专门的讲座和培训,提高监管人员、企业主和员工的安全生产工作水平。通过集中开展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应急救援能力。通过“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开展,努力形成“懂安全、会安全、要安全”的氛围,使监管主体、企业主体能够变被动为主动,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

篇(10)

(二)工作目标

突出“三保”:保命、保网、保主设备。

确保“六无”:无生产人身死亡事故、无重大电网事故、无重大设备事故、无水电厂垮坝事故、无重大生产场所火灾事故、无特大交通事故。

实现“三少一杜绝”:减少一般电网和设备事故、减少输电线路一类障碍、减少违章违纪、杜绝110千伏及以上恶性误操作事故。

(三)具体工作意见

第一条建立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常态机制。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是公司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企业建设的重大战略,是坚持以人为本、确保安全稳定的重大举措,是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为抓好这项工作,一是要制订安全生产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工作制度,建立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工作的常态机制。二是在认真总结2006年安全生产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无违章工作现场”活动,以保护人的生命、杜绝责任事故、确保电网平安为根本目的,把工作重心放在员工、班组、作业现场,深入落实公司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十条措施》的实施意见。三是建设“平安文化”,培育“平安理念”,树立“风险可以防范、失误应该避免、事故能够控制、违章就是事故”的理念,大力营造“以人为本、珍惜生命、遵章守纪、安全文明”的氛围,让“奉献爱心”融入员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夯实和谐企业的基础,促进和谐企业的建设。

第二条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全面实现2007年安全生产目标。按照公司决定,2007年为“安全生产年”。各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深刻领会活动的重要意义,扎实开展好“安全生产年”活动。一是要结合安全生产实际,按照公司“安全生产年”活动方案进行部署和安排,认真研究制订工作方案和措施,落实各项工作的部门、责任人,确保取得实效。二是要广泛宣传动员,应充分运用公司系统广播、电视、报刊、安全信息平台等媒体,大力宣传“遵章守纪,构建和谐”的主题,大力宣传公司《安全生产“违章下岗”实施规定》,以“三铁”反“三违”,树立“遵章光荣、违章下岗”的良好意识,保障员工平安。三是通过开展一系列安全活动,落实“安全生产年”活动的措施,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在安全生产方面做到领导更加重视、气氛更加浓厚、措施更加得力、员工更加自觉、设备更加健康、电网更加安全,全面实现2007年安全生产目标。

第三条加强管理,强化措施,提高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是公司安全工作的重要任务。在加强电网管理方面,一是坚持电网统一调度,严肃调度纪律,严格执行调度规程和有关规定,保证生产、调度系统指令畅通,切实维护好电网运行秩序。二是根据电网负荷、设备健康状况等运行情况的变化,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按照规定留有必须的旋转备用和事故备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和可靠供电。三是要认真吸取国内外电网事故教训,积极开展大电网安全稳定问题及低频振荡问题的研究,完善电网安全稳定控制措施,利用科技手段,加强低周低压减载装置管理,构筑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的“三道防线”。四是提高电网事故应急处理水平,根据电网运行特点,制定电网事故处理预案和滚动修编黑启动方案。重点落实防止枢纽变电站全停和保厂(站)用电措施,组织实施电网反事故演习,提高调度、运行人员处理事故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五是做好各类安全检查工作,认真开展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安全大检查工作,做好重要政治活动和节假日保电检查及各类专项安全检查工作。检查工作必须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力戒形式主义,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重点、有落实、有反馈。

在强化继电保护专业管理方面,一是针对2006年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加强管理,认真做好电网元件、35千伏及以下重合闸等保护、自动装置的技术监督工作,排查整改设备隐患,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正确动作率。二是认真落实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电网事故十八项重大反事故措施》,各单位要对照继电保护反措相关要求,全面检查落实反措情况,明确时间要求和责任人。三是加强继电保护全过程的技术监督,依据相关技术规程、规范,重点做好继电保护装置和综合自动化装置投产验收工作,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未落实的工程项目,不得交接和验收。

在生产技术管理、监督工作方面,一是开展对设备的整治,使设备更加健康。二是推进设备评估,开展状态检修工作。以设备评估结果为主要依据,以主变压器为突破口大力推进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2007年要对40%以上已到大修期限的主变压器进行状态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重新确定大修时间。三是强化设备薄弱环节的监督,发挥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在技术监督方面的作用,及时排查、整改缺陷,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四是落实电力设施保护的技防和人防措施,保证设备安全。

第四条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开展好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性评价工作。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规范》要求,一是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的研究及试点工作。以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为重点,强化安全生产预防意识和基础管理,针对人身事故和人员责任事故的突出问题,认真研究防范人身事故和人员责任事故的安全风险评估标准,通过对人的行为以及影响人的行为的各种因素、各个环节进行评价,找出存在问题,提高防范风险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措施,消除隐患,努力减少人身事故和人员责任事故。二是结合《国家电网公司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标准》,着力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宣传动员和教育培训工作,使各级人员牢固树立安全风险意识,增强员工安全风险和危害的辨识能力,为实施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做好准备。三是试点单位(长沙、株洲、永州电业局和东江电厂)要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安全风险评估两个文件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方案,组织评估,加强过程控制,注重实效。公司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积累和总结经验,以便推广和持续改进。四是做好安全性评价工作,开展好输电网、县级企业、并网电厂设备和基建工程项目的安全性评价工作,组织排查电网薄弱环节和设备重大隐患,实施重大隐患监控整改,实现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性评价工作的闭环管理。通过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性评价工作,逐步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实现安全管理从事后管理向预防管理为主转变,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转变。

第五条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组织制定各类应急预案。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应急工作管理规定》的要求,一是要落实应急保障体系的建设,首先要建立各级应急机构,健全抢险救灾物质的储备制度,配齐专(兼)职人员,组建应急抢修队伍。二是要规范公司应急预案体系的结构,补充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各单位要定时间、定部门组织编写好各类应急预案,做好评审和上报备案,确保预案符合实际,以满足各类突发事件的需要。三是加强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对重大事故、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四是积极响应各级政府对公共卫生和社会治安等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要求,促进应急处置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建立联动协调机制。五是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重点监督14个地级城市电网大面积停电应急处置预案编制、演练和评估工作及电厂的黑启动工作方案编制、演练和评估工作,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建设。

第六条深入推进反事故斗争,减少事故。反事故斗争是公司系统安全生产的长期任务。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反事故斗争二十五条重点措施》的要求,继续深入落实公司反事故斗争二十七条措施,切实抓好领导层、管理层、执行层三个层面的“对照检查”,落实安全责任制。二是要把反事故斗争与安全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与公司安全目标结合起来,突出开展反人员责任事故的斗争。各单位都要制定实施措施,强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三是要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充分吸取国外大面积停电事故和去年华中电网“7.1”大面积停电事故教训,开展隐患排查与治理,强化电网应急处置工作,确保不发生重大电网事故。四是与重大设备事故作斗争。开展主设备隐患清理整治工作,对可能构成重大设备事故的主设备建立档案,重点监督,及时发现和消除重大设备隐患。在变电方面,开展变压器专项整治活动,大幅度减少变压器(和高抗)强迫停运事件。进一步做好变电站的接地改造工作和220千伏变电站瓷瓶探伤技术的监督及红外测温工作,开展变电站直流系统和非电量保护的全面清查与整改,减少故障。在输电方面,进一步做好输电线路防雷击、防污闪、防山火、防冰灾工作和红外测温工作,重点对35千伏及以上运行年限超过30年的老旧输变电设备或缺陷较多的设备进行综合治理,减少线路故障率。在基建方面,重点突出对大型施工机具缺陷的排查。在水电厂方面,要突出大坝和主机、主变的技术监督工作,提高水电厂设备健康水平。

通过反事故斗争,杜绝由于人员责任、设备问题和外部因素造成的人身、电网、设备事故,确保公司2007年度安全目标的全面实现。

第七条落实安全监督体系职责,强化专项安全监督。为充分发挥安全监督体系的作用,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监察体系的职责,进一步完善常规监督、专项监督、事故监察三者相结合的监督机制。落实安全监督职责,要强化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的监督,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不断强化执行力。要进一步落实事故监察职责,严格贯彻执行《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和《国家电网公司人身伤亡统计分析管理规定》,做好事故调查处理与统计分析工作,按照“四全”安全监督与管理要求,将农电生产和人身伤亡事故、通信安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统一纳入事故管理体系。全面开展人身伤亡事故统计分析,掌握事故规律,深刻吸取事故教训,采取预防措施。在开展专项安全监督方面,针对2006年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一是开展以防人员责任事故为主的现场专项安全监督,着重贯彻新《安规》,重点打击26种严重违章行为,减少直至杜绝人员责任事故。二是开展应急预案专项安全监督,督促应急体系的建设,补充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与速度。三是开展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的专项安全生产监督,促进现场作业危险点分析与预控措施的有效实施,将作业中的风险降到最低,有效防范人员责任事故的发生。四是开展班组建设专项安全监督,以班组建设安全管理部分为标准,以现场安全管理为重点,强化基础管理,促进创建“无违章班组”和“无违章工作现场”活动的开展,夯实企业的安全基础。五是开展“两措”费用落实情况的专项安全监督,督促各单位足额划拨“两措”费用,保证“两措”费用真正落到生产一线。六是开展交通安全专项监督,监督《七项硬性措施》贯彻执行情况,确保交通安全。七是开展消防专项监督,重点是无人值班变电站消防报警装置是否完好和消防设施是否齐备。

第八条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安全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安全素质、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全面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必须加大培训力度,创新培训工作机制。一是要突出分层次、分级培训,充分发挥基层班组和车间的作用,建立车间、班组培训制度,并下达培训次数、指标,检查考核培训效果;二是要突出针对性,注重现场培训、岗位培训和实际操作,缺什么,补(培训)什么。对厂、局(公司)领导干部的安全培训要集中组织,分批开展,学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和现代安全管理知识等,提高领导干部安全管理水平。今年要对安监人员组织持证上岗培训,学习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规程规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方法,提高安全监察人员业务能力。对一线人员的培训重点是岗位技能、标准化作业和《安规》培训,做到真正懂业务、懂技术,熟悉标准,能实施标准化作业,做到持证上岗。新人员入厂培训,要强化纪律教育,必须将26种严重违章行为作为重点培训内容,象“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样提出来,使他们牢牢记住,为以后拒绝违章打下基础。针对2006年作业现场中出现的违章现象,必须强化《安规》、“双票”、“26种严重违章行为”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等安全规程制度的培训,注重提高解决岗位实际问题和“三不伤害”的能力,让大家读规程、懂规程,做到按章指挥,照规程办事。

第九条加强建设项目全过程安全监督与管理。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对基建安全管理的规定,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建设项目安全风险管理若干规定》,规范建设项目全过程安全监督与管理。一是要加强基建施工单位工程项目管理力度,各施工基建单位一定要根据各自施工能力承接业务,不得超能力承接,再层层转包。对电网新、改、扩建工程,必须组织技术力量,妥善管理,精心组织施工,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确保安全。送变电公司要特别加强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与管理,定期开展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督促落实安全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确保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建设安全;二是要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点落实项目法人的安全责任和监理部门责任制,加强对各类危险场所、重要施工作业点的安全监理,以确保施工全过程的安全。三是要加强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继续开展安全文明施工竞赛活动,全面推行安全性评价,对500千伏电网工程都要进行施工项目安全性评价,严格执行危险点分析和安全预控措施。四是要加强外包施工队伍的管理,发包单位必须严格审查外包施工队伍的安全资质,未经安全资质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坚决不能录用。在签订合同时应有“如果分包方不遵守安全规程,甲方可以随时更换”的条款,促使他们加强安全管理。发现外包员工违规,要马上清退。五是要按照公司要求签订《施工安全协议书(范本)》,以规范基建工程分(承)包工程安全管理,降低企业安全风险,严禁以包代管。六是要认真吸取“7.4”和“11.19”事故的教训,开展施工机械安全隐患专项安全监督,仔细排查,杜绝各类施工机械超期服役,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七是严格招投标管理,加强承包商和供货商资质管理和业绩考核,推行安全业绩与工程项目招投标联动机制。八是要关心关爱施工单位一线人员、农民工的基本利益,充分调动积极性,构建和谐文明施工氛围。

第十条落实责任,强化农电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认真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和《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职责规范》的要求,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以农电六项机制为手段,进一步提高农电安全管理水平。一是理顺农电安全保证和监督体系的关系,做到职责明确,界面清晰,农电安全保证体系以安全管理为主,农电安全监督体系以监督为主,按照职责分工全面落实各自的责任。二是进一步落实农电监督体系的职责,规范农电安全事故调查监督统计考核机制,将农电生产人身事故纳入各级安全监督事故调查统计体系,按照农电安全管理考核制度,统一监管考核。三是为防止农电人身事故,要立足农村供电所,全面落实“三防十要”反事故措施,开展农电标准化作业,强化作业现场安全风险防范,规范作业人员的行为,杜绝工作的随意性,确保现场安全。四是继续开展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今年完成全部县供电企业的安全性评价查评工作,夯实农电安全基础。五是加强农电员工的培训教育,开展县供电企业负责人、供电所长、工作负责人的《安规》和安全知识调考工作,提高安全技能和防范意识,提高遵守工作纪律和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六是进一步做好农村安全用电“三道防线”的构建工作,第一是做好农村安全用电宣传工作;第二是做好台区总保护和家用漏电保护器使用的调研,规范台区总保护器的运用,提高台区总保护器的安装率、投运率和正确动作率;第三是加大整治低压线路工作的力度,着力整治农村危及人身安全的低压线路,防止对地距离不够或线路断线导致的事故。

篇(11)

1 背景――沙特麦加轨道交通出现的必然性

麦加、麦地那是世界各国穆斯林心目中的圣地。每年穆斯林朝觐的时候,麦加、麦地那都会迎来数以百万计的各国虔诚的穆斯林朝觐者。所以,每年穆斯林朝觐的时候,就是沙特最为繁忙的时期。但是,数百万人的交通问题一直困扰着国王和所有沙特人,在圣地建设高速铁路,成了沙特人最大的梦想。

为了缓解每年数百万穆斯林朝觐期间的交通压力,沙特阿拉伯王国在伊斯兰教第一圣城投资兴建了一条专用麦加轻轨铁路。该轻轨铁路途经米纳、穆茨达里法赫和阿拉法特3个主要朝觐地区,共设9座车站,全长18.25公里,合同造价约合17.73亿美元。设计运能单向72000人/小时,采用五种列车运行模式。该铁路开通投入运营后,借助舒适快捷的中国轻轨列车,来麦加朝觐的穆斯林可以往返于各个朝觐地区,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朝觐期间麦加的交通压力。

中沙两国2008年6月签署《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协定》之后,麦加轻轨项目是首个合作项目,在中东地区也是中国企业建成的第一条轻轨铁路。迄今世界上,麦加轻轨线是设计运能最大、运营模式最复杂,同类工程建设工期最短,室外温度最高的轻轨铁路项目。因此,确保运营安全意义重大。

2 轻轨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1 轻轨建设的合理性

①选择轻轨交通车辆和运营设备,在选择过程中,必须确保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维修方便,并且经济合理。

②轻轨交通系统中,采用当前先进的工艺技术对所使用材料和部件进行防火处理。

在设计轻轨交通安全工程的过程中,需要高度关注。其目的在于:强化轻轨交通安全的重要性,确保轻轨交通工程设计的系统化、程序化、规范化。

2.2 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按照系统的方式对轻轨交通进行分析,将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归结为人、设备、环境3个因素,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是存在管理缺陷。上述4种因素与事故的发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运用布尔代数原理,借助事故树中的条件或门,可写出:

T=A(B+C+D)=AB+AC+AD

式中:T、A、B、C、D分别代表事故、事故的管理原因、事故的人为原因、事故的设备原因、事故的环境原因。

通过对上述公式进行分析:管理、人、设备和环境四大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在运行过程中,这四大因素中的任何一种因素出现问题,都会造成事故的发生。而管理因素对其他3种因素随时起着制约作用,管理与上述任何一种因素相互结合,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引发事故。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管理过程中,如果存在缺陷、不善,或者混乱、失误等都会直接引发事故,或者因人为因素、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环境中存在不安全因素等,都会引发事故的发生,可见管理缺陷是引发事故的关键。

2.3 沙特的特殊环境因素

沙特阿拉伯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沙特整体地势西高东低。西部高原属地中海气候,其他地区属亚热带沙漠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最高气温可达50℃以上;冬季气候温和,年平均降雨不超过200毫米。因此,在沙特这样特殊的高温环境条件下,轻轨极易发生火灾,而且危险性很大:

①尤其是朝觐时期,客流量大,人员集中,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

②轻轨本身独有的特点,一旦起火容易造成火势的蔓延扩大和有毒浓烟的产生。这是由于列车内的车座、顶棚及其他装饰材料,大多是可燃材料,有些塑料、橡胶等新型材料不仅易燃而且在燃烧时会产生毒性气体。

③轻轨大部分区段都是高架轨道,给救援工作造成困难。

所以,抵御高温干燥的恶劣环境,有效避免火灾发生,是确保轻轨运营安全的重要工作之一。

3 运营安全保障

3.1 运营管理组织结构

总经理统筹管理整个运营项目,各部门总监分工合作,确保整个运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其中,安全总监负责识别和管理整个轻轨系统中的安全风险,这是确保使用轻轨时乘客感觉安全和确保员工人身安全的重要部分。安全总监须与外部权威机构和涉及安全事宜的对口组织紧密联系。

3.2 轻轨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原理

①组织保证。对于企业组织来说,在成本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最高管理者需要任命负责人对成本管理体系进行负责,整个成本管理体系工作,由负责人全权代表最高管理者进行领导、组织、指挥和协调。对于最高管理者来说,需要建立和完善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成立成本管理部门,同时明确相应的岗位职责、权限、相互关系等,在一定程度上使全体人员明确知道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控制和降低成本。组织应对上述过程和具有的能力提供充分信任。

②制度保证。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进而为安全生产管理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全面安全管理的思想透过安全生产责任系统的建立得以充分的体现。以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为基础,制定实施细则,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人。按照管理层次、分工等,将安全责任细化到每个岗位上。

③教育培训。所有员工须接受相关安全培训,以使之不仅理解各自的安全职责,还能鉴别安全需求。这些培训必须作为业务决策程序的基本内容和不可分割的部分。安全教育是使职工适应作业环境的重要手段,如果不经过培训和教育,熟练掌握生产环境中有关作业的条件和知识,就难免产生人的不安全行为。

3.3 安全风险评估

3.3.1 风险评估的主要任务

风险评估任务包括以下内容;

①识别评估对象面临的各种风险;

②评估风险概率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③确定组织承受风险的能力;

④确定风险消减和控制的优先等级;

⑤推荐风险消减对策。

3.3.2 轻轨交通运营安全评估体系

轻轨运营安全评估体系包括以下七部分:

①安全管理及事故风险评估;

②运营组织与管理评;

③车辆系统评估;

④信号通信系统评估;

⑤供电系统评估;

⑥线路、轨道、土建结构及安全保护区评估;

⑦机电设备评估。

3.3.3 正常、降级以及紧急情况下运营安全预案的重要性

运营和维护策略必须能够维持正常、降级和紧急模式下的轻轨系统平稳安全运行,而且必须能够应对在7天朝觐的特定时间内大批乘客同时使用该轻轨系统。从控制论的角度看,安全管理是一个多回路的反馈控制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事故是被控制的对象,事故控制是研究的中心。系统控制的目的是减少或消灭事故的发生及其影响,以提高生产系统的安全度。因此,做好安全预案,是处理正常、降级以及紧急情况下将事故风险降至最低的最有效办法。

4 总结

设计运能最大、室外温度最高、建设工期最短、服务全世界穆斯林朝觐者的沙特麦加轻轨铁路项目,再次向国际市场展现了中国企业的优秀品质和讲诚信、重信誉、负责任的良好形象,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提供安全,高效的运营服务,增进了中沙两国的友谊。沙特轻轨属跨国运营,国际环境复杂,恶劣自然条件给轻轨运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安全隐患。安全管理是运营的重点工作,通过安全分析,充分做好安全事故预案,通过防止事故和降低事故等级,给每一位穆斯林朝觐者带来安全,高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周跃进.项目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崔艳萍,唐祯敏,李毅雄.城市轨道交通现代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初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03).

[3]莫蔚然.广州地铁运营管理的探讨与实践[D].广东工业大学,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