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流通经济与管理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今年春节以来,国内南方部分城市遭受了雪灾以及近期汶川的地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灾害造成的损害无可避免,但如果灾害发生后,能够实时、有效地将救援物资送达灾区,进行灾后救助,则可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也可安抚受害者的不安和恐慌情绪。因此有效的救灾资源物流系统除了可以很好解决全球各国救灾中面临的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外,还是决定救灾工作成效的关键因素。
一、救灾物流系统的特点
普通的商业物流近年来成为公司关注的焦点,但救灾物流与传统的商业物流在运送物资、供给方式、交收地点以及信息管理模式都有所不同。商业物流的目标是使公司的成本最低,利润最大化,而救灾物流的目的是基于快速响应的损失最小化。其直接的表现形式为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提供适当的物资给灾民。两者具体的区别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不同
商业物流的目标很明显,就是满足客户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以获取利润的最大化。而救灾物流目标不是利润,而是以损失最小化为宗旨。李阳等(2005)[1]认为,建立适合国情的救灾物流体系,能够使救灾物资及时收集、运输、发放和有效降低灾害损失以及获得最大化救灾效益的目的。在救灾物流过程中,如果物资分配不合理,会导致部分受灾地区物资过多造成浪费,而另一些地区则物资匮乏,加重受灾损失的局面。
2.物资配送供应链
普通商业物流系统的供应链包括原料供货商、制造商、仓储、零售商,最后才到达最终消费者,而救灾物流系统则将整个供应链简化成救援物资供给点、区域型配送中心及最未端的受灾点或个人。
3.运送过程
在传统的物流过程中,大部分运送过程其路线是提前规划好的。但救灾物流中,如地震后的救灾,道路可能已经损毁,只能借助更加先进的设备,如直升机等进行空投。因此,救灾物流的运送过程更加复杂,需要提前进行相关准备。
救灾物流的上述特点使得物流作业者对其效率要求比一般商业物流更高,合理的规划救灾物流能够降低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
二、美国、日本防救灾物流系统及经验
巨灾灾害发生后,迅速救援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使灾害损失降至最低,已成为多灾国家的重要课题。日本,美国等地由于地震,飓风等灾害比较常见,因此这些国家包括救灾物流在内的救灾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日本的经验
日本四面临海且处于地震带上,受到台风、地震威胁的频率很高,因此对防灾、救灾相当重视。1995年阪神大地震之后,日本政府开始建立中央防灾指挥系统。2004年的新泻地震发生后,内阁中设立了防灾大臣,并组成 “中央防灾会议”,由首相亲自担任会长。
在阪神大地震前,日本政府并没有认识到救灾物流的重要性。但阪神地震使日本人重新审视物流对于救灾与重建的影响。在以后的中央防灾会议报告中,很大篇幅都是讨论物流。从神户地震救灾物流的实施看,有以下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替代运输方案
由于地震可能导致交通中断,因此,在预防计划中就应当事先规划水陆空救灾路径,因为空运和水路一般受到的影响较少,可以在救灾初期发挥巨大作用。这次汶川地震如果没有直升机和水路的冲锋舟帮助,估计损失还会增加。
(2)救灾物流终端--避难所的设置
日本政府把学校作为地震避难场所,没有发生地震时学校正常使用,灾害发生后,学校变为避难所,宽敞的学校方便收容灾民,同时也是救灾物流物资运送的终端。如此一来在保护学生的同时,也可以利用学校的各种设置进行物资积聚与发放。
(3)部分物流物资的储备场所选择
虽然救灾物流可以部分的解决灾民的生存问题,但初期的运送总是有限的。皱铭等(2003)[2]认为,救灾物资代储点布局优化有利于提高救灾效率。因此,部分物资提前储存在物流终端,如学校,可以提高物流的效率和灾民的信心。日本政府规定各救灾物流终端--避难所都应该备有一些食品、水以及常用药品,并需要定期更换。因此,当地震发生后,就算救灾物流不能及时将物资送达,灾民也可以维持一段时间。
(4)救灾物流流程的普及与教育
救灾物资的运送方式和次序、避难所等终端的联系以及其它分工合作的模式与团体等在平时的防灾阶段由物流专业人士事先规划,并加以普及与推广,提高救灾效率。
2.美国的经验
1977年美国开始实施全国地震灾难应变计划(NEHRP),在重大灾害发生后,由1979年成立的联邦紧急管理总署 (FEMA)统筹所有防灾及救灾事务。FEMA将灾害管理分为减灾、准备、应变、恢复等四个阶段,目的是避免人民遭受生命财产损失。
2007年,FEMA将下设于其他部门的救灾物流单位改组为直接受FEMA董事长管理, 根据不同阶段,其工作内容不同:
(1)联邦紧急反应计划前
在没有发生地震等灾害前,救灾物流部门的主要工作是准备、预测规划等,目前,FEMA共建立了8个大型物流中心。物流部门根据地震研究机构提供的情报,对可能地震区域增加食品、药品、设备等物资的储备,并检查避难所设施,同时预测灾后物资的需求量;对物流及支持部门进行物流作业、工作分配等演习,提高救灾效率;根据地震可能程度预测对灾区道路损害进行评估,以制定灾后物流方式与途径。
(2)进邦紧急反应计划后
在地震发生后,政府宣布进邦紧急反应计划。此时,物流部门开始进入实质救灾物流作业。主要工作包括:在运输能力有限的情况下,评估灾区设备、食品、药品等物资需求的优先次序;分析各种物资的需求规模,并组织运输;陆地、水路、空中等运输方式的配置方式和比例;灾后重建物资的运输等。
三、启示与总结
从上述日本和美国的经验看,为了应对将来可能的地震等灾害,高效的进行救援行动,物流方面的提前规划必不可少。虽然日本的地震救援物流被认为国际一流,但日本国际交通安全学会(IATSS)1998年的救灾物流研究报告认为,1995年阪神地震救灾中仍然有些方面值得改进与反思:如,大量救援物资同时到达,使物资支持据点运作困难;因道路受损,初期救援物资经常在深夜才到达物资支持据点,造成管理困难;车辆紧急征召导致指挥混乱等。
不过,总体来看,以下几个方面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1.制定专门的救灾物流规划
日本和美国的经验表明,建立专门的机构在防灾阶段对灾后的物流进行准备、演习,以及灾后的统一指挥有利于快速、高效、针对性良好的将相关物资运送到灾区,从而提高救灾的效率。
从今年的雪灾和汶川地震情况看,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物流问题。由于道路损毁,人员和设备无法进入使得前期的救援工作无法展开。另外,部分地区救灾物资过多,另一些地区缺乏也说明了救灾物流的欠规划。
2.救灾物流终端--避难所的设置
目前国内关于地震的避难所大部分都是灾后发生后被动选择的避难所,而不是前期有准备的设置。因此,当灾害发生后,一方面公众并不知道哪里可以避难,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前期主动的食品、药品等物资储备,就算找到息身之处,但仍面临缺乏食品、药品等物资的威胁。而日本等国对避难所的设置与演习,使公众知道灾害发生后应该到哪里去,并且适当的物资储备可以避免物流真空期间的食品药品危机。
地震灾害发生后,受灾地区对物流需求在瞬间急剧增加,加上道路损毁,因此救灾物流的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个救援行动的效率。灾害发生后损失不可避免,但高效的将设备、药品和食品运送到灾区可以将损失降低到最低水平,这正是救灾物流的目的。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有限的资源限制下,如何构建最优救灾资源物流系统,以便实时抢救生命、有效完成灾害救助工作,对于整个灾害防救体系非常重要。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随着组织理论的发展,企业组织结构形式也得到不断的发展。当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物流外包来提高自己的核心业务的竞争力。企业对专业化的物流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物流中心只有不断优化自身管理水平、提升信息技术支持能力、行业运营经验等,在降低自身运营成本的同时,提供优质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为降低物流的成本、改善物流状况、提高物流效率,迫切需要加快、加强物流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为我国物流中心专业化和社会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对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及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分析物流中心业务需求及业务流程的基础上,根据物流中心实现精益管理的要求,借鉴现有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开发方法,针对我国目前物流管理信息化较落后的现状,本文研究了有关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理论、技术和应用等问题。
一、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的实用性取决于对物流中心业务流程及内部管理流程把握的准确性。准确信息的实时共享为物流中心企业带来的不仅是利润的直接增加,更是团队文化的一种升华。而对于物流中心自身来说,库存是其费用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提高服务水平的保证。物流中心进行物流活动时,库存管理是重要的环节和要素。利用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更好的实现和供应方和需求方的沟通,实现库存最小化,也是物流中心构建精益管理信息系统的又一目标。
1.物流中心业务分析。第一,物流中心的功能。公共物流中心作为物流网络的节点,应具备如下功能:一是运输功能。物流中心需要自己拥有或租赁一定规模的运输工具,具有竞争优势的物流中心更应该拥有一个覆盖全国的网络,因此,物流中心首先应该负责客户选择满足客户需要的运输方式。二是仓储保管功能。公共型物流中心需要配备高效率的分拣、传送、储存、拣选设备。三是装卸搬运功能。四是包装功能。五是流通加工功能。六是物流信息处理功能,将各个物流环节的各种物流作业中产生的物流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分析、传递,并向货主提供各种作业明细及咨询信息。第二,物流中心基本业务流程。物流中心是一个以提供仓储、运输、配送为主,附带提供其他物流服务的物流服务企业。物流中心的基本业务流程为:物流中心企业接到客户的物流服务需求后,进行有关的物流服务订单处理,向物流中心发出相应的入库或发货指令,由物流中心进行统筹安排,制定相应的仓储计划、运输计划、配送计划等,随之进行仓库、运输、配送等物流活动。此外,还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其提供其他的一些物流服务,并与客户、供应商进行财务结算等业务。
2.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构建。物流中心的信息管理需要利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对各种物流信息以及相关的其他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处理,其过程强调标准化和通用化和及时性。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处理功能主要分为仓储保管功能、输配送功能、信息提供功能、营运管理功能四大类。根据物流中心信息功能需求的分析,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要进一步向绩效管理与决策支持分析层级发展。因此我们将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架构规划为以下几个模块,如图1所示。
图1 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
合同管理系统主要用作合同资料管理和根据合同协议进行客户、产品的解决方案设置管理;目标管理系统中最主要的两项是计划指标设置和计划的完成情况;仓储管理系统包含有:货仓管理模块、订单管模块、仓库作业、账务管理、用户管理等等。仓库管理系统和运输管理系统是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子系统,本文将在下一章以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为例介绍物流中心信息系统的设计。
二、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1.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在物流中心的运营过程中,仓储管理和运输管理贯穿物流中心的业务活动中。处理好运输管理和仓储管理可以显著减少物流中心成本,提高物流中心竞争力。因此,运输管理系统设计和仓储管理系统设计是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核心。仓储管理的详细介绍如表1所示。
表1 仓储管理功能模块介绍
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和仓储管理信息系统是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关键,本文将选择其中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过程做详尽介绍。
2.物流中心子系统――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专门用于跟踪和管理仓储中一切活动的信息系统,运用实时数据采集和数据库技术,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为物流仓储环节提供了从定案开始到送货、分配储位、盘点、货物出库到货物装运全过程的信息处理和管理功能。根据需求分析该仓储管理系统能够可划分为信息维护、入库管理、出库管理、库存管理、盘点管理以及查询统计六个功能模块。提供了各种查询和统计功能,如图2所示。
图2 仓储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图
3.物流中心子系统――仓储子系统数据库设计。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在本章中将以仓储管理子信息系统为例,说明其系统数据库的设计过程。据上文分析,其中用到的表单或信息结构包括以下一些:采购单,送货通知单,入库单,库存明细表,订单或出库申请单,出库单,盘点计划单,盘点单,工作人员信息,物资品种信息,库位信息,供应商信息,客户信息。
表2 数据元素表示
该数据库设计的以下表单:第一,系统用户数据表。表名:User。用户ID,密码,用户实名,角色,状态,部门。第二,物资信息表。表名:product。物资标号,品名,类别,规格,备注(remark)。第三,供应商信息表。表名:Supplier。供应商号,供应商名,地址,邮编,电话,备注。第四,供应商供应商品信息表。表名:supplyproduct。供应商号,产品编号,品牌,规格,价格。第五,库房信息表。表名:warehouse。库房号,库房名,用途类型,库位数,管理员,备注。第六,库位信息表。表名:wunitdetail。库位号,库位类型,库房号,产品编号,数量,最早入库时间,最后出库时间。第七,客户信息表。表名:client。客户编号,客户名,地址,邮编,电话,E-mail,备注。第八,送货单概要信息表。表名:send。送货单号,供应商号,送达地址,预计到达时间,车牌号,司机,入库单号,操作员,建单时间,完成时间,备注。第九,送货单详细信息表。表名:senddetail。送货单号,序号,产品编号,单价,数量,备注。第十,入库单概要信息表。表名:inbill。入库单号,入库库房号,操作员,建单时间,入库类型,完成时间,入库综述,入库总价,采购单号,送货单号,备注。第十一,入库单详细信息表。表名:indetail。入库单号,序号,产品编号,供应商号,数量,单价,实际入库数,库位。第十二,盘点单概要信息表。表名:checklist。盘点单号,盘点库房号,建单时间,操作员,调整时间,盘点商品代码,备注。第十三,盘点单详细信息表。表名:checkdetail。盘点单号,库位,产品编号,账面数,实际数,盘亏数,备注。第十四,出库申请单概要信息表。表名:outapply。出库申请单号,申请部门,申请人,出库类型,操作员,建单时间,完成时间,客户编号,出库库房编号,备注。第十五,出库单申请详细信息表。表名:outapplydetail。出库申请单号,序号,产品编号,数量,实际完成数。第十六,出库单概要信息表。表名:outbill。出库单号,出库库房号,操作员,建单时间,出库类型,完成时间,出库总金额,出库申请单号,备注。第十七,出库单详细信息表。表名:outdetail。出库单号,序号,产品编号,客户标号,数量,实际完成数,单价,库位。仓储作为物流环节中的重要枢纽,具有业务量较大、出入库频繁等特点,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保障其避免无效和冗余物流。
随着物流中心业务及最佳业务实践的不断发展,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及其他系统的整合将越来越高。所以对第三方物流中物流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开发物流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根据物流中心企业需求以及实现精益管理的目的,构建了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并对核心子系统进行了数据库设计和系统设计开发。对于物流中心精益管理信息系统该如何与物流供应链中其他联盟企业连接,实现整个物流供应链中的精益管理,需要更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长江.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2]王正.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3(3)~3(4)
[3][美]詹姆斯P.沃麦克,丹尼尔T.琼斯.精益解决方案:公司与顾客共创造价值与财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4]王继毅.港口物流中心功能及定位[J].China Collective Economy.2009:3(下)
[5]刘联辉,彭邝湘.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6]刘昌祺,董良.自动化立体仓库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4(1)
1临床资料
患儿,男性,2 岁. 因阵发性头晕头痛恶心半月,行走不稳1 wk入院. 查体:神清语利,双眼视力1.0,双眼左侧视野缺损,双瞳等大,光反应灵敏,眼底水肿,眼动充分,面纹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张力肌力正常,病理征阴性. 头颅CT 平扫见右侧小脑半球低密度囊性肿块,形态不规则,有轻度占位效应(图1). MRI平扫见肿块呈长T1长及稍长T2囊实性改变,其边界欠清,病变周围有轻度水肿,占位效应明显,四脑室受压变形(图2,3);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不规则强化,其与周围正常脑组织分界不清,囊性部分无强化(图4,5). 术中见肿瘤灰红,质软呈鱼肉样,血供丰富,与周围脑组织分界不清,周围水肿明显. 病理: 送检小脑组织内可见肿瘤侵润,瘤组织结构弥散和血管侵润,瘤细胞泡状核,嗜酸性胞浆,可见核分裂和黏液变性. 免役组化:SMA(+),Myoglobin(+),GFAP(+),Desmin(-). 诊断:非典型畸胎瘤样/ 横纹肌样瘤. 术后未行放、化疗,术后2 mo死亡. 图1CT平扫示右侧小脑半球囊性低密度占位病变
2讨论
非典型畸胎瘤样/ 横纹肌样瘤(atypical teratoid/rhabdoid tumor, AT/RT) 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罕见肿瘤,好发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儿童,52%发生在后颅凹.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横纹肌样瘤由Biggs在1987年首次报道[1]. 由于这种肿瘤不仅含有横纹肌样成分,还含有原始神经外胚层、上皮及间叶成分,类似于畸胎瘤,但又缺乏畸胎瘤典型的组织分化特点, Rorke 等[2]于1996年命名此肿瘤为“非典型畸胎瘤样/ 横纹肌样瘤”(AT/ RT) . 2000年WHO分类增加了这个新的肿瘤名称.
本瘤属高度恶性,预后极差,1/3患者就诊时已有肿瘤的播散,大多数在1 a内死亡,主要死因是复发和转移[1,3].
迄今国外仅报道AT/RT百余例[4],国内尚未见中枢神经系统AT/RT影像学表现报道 . AT/RT 表现各异,取决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所在部位及大小. 此瘤影像学改变类似髓母细胞瘤及室管膜瘤,但后两者常发生于中线区,而前者囊性变和出血常见. 本例可见到明显囊性改变,以及不规则实性增强部分;实性成分与正常脑组织分界不清,呈混杂信号改变. AT/ RT还应与囊性星形细胞瘤鉴别,后者常表现为囊肿及壁结节. 当婴幼儿小脑巨大肿瘤时,应想到AT/ RT 的诊断.
参考文献
[1] Biggs PJ , Garen PD , Powers JM , et al . Malignant rhabdoid tumor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J]. Hum Pathol ,1987,18:332-337. [2] Rorke LB, Biegel JA. Atypical teratoid/ rhabdoid tumours[A]//Kleihues P, Cavenee WK. WHO classif ication of t umours 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t umors of the nervous system[M]. Lyon: IARC Press ,2000 :145-1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09)08-0032-05
收稿日期:2009-05-09
物流产业不仅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而且影响和制约着整个区域经济运行的速度和效率,决定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强弱。粤港之间有着紧密的地缘、史缘和人缘联系,这决定了粤港经济协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改革开放以来,粤港的经贸合作关系得到迅速、全面的发展。经过30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粤港经贸合作已经发展到了相互依存、互补互利、休戚相关的程度。日趋紧密的粤港经贸联系,成为广东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同时也成为了香港经济保持稳定繁荣的重要因素(戴定一,2009)。
20世纪90年代初,在产业转移和直接投资的基础上,广东与香港已经形成了“前店后厂”的产业合作模式。截至上个世纪末,香港主要制造业80%以上的工厂或加工工序已经转移到了广东,开办的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达到了66000家以上。至此,粤港在产业上已经形成了密切的分工协作关系:香港完成了从制造业和服务业并重的产业结构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结构转移,作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信息中心的地位不断提高;广东工业化迅速推进,崛起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制造业的主要基地之一,“中国制造”使得广东制造业的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伴随粤港经济定位的越来越清晰,做为外向型经济的粤港区域竞争力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功能的发挥,二者是相辅相成和互为补充的(戚真理,2009)。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产业集群
(一)区域竞争力与区域经济 区域竞争力是指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争夺资源或市场的能力,或者说是一个区域在更大区域中相对于其他同类区域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区域竞争力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主导竞争力。在区域竞争力的三个层次中,基础竞争力是其他竞争力的前提条件,没有基础竞争力的要素,其他竞争力都无从谈起,区域的聚集力和辐射力也只有在区域基本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获得。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市场竞争最终都可以分解成区域间的竞争,可见,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
区域经济是一种将物流、人流、商流、资金流等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以规模化、批量化、一体化的连续生产和规模化、多样化的市场为特征的经济形态,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其产业特色关系到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和互补性。因此,区域之间产品或服务的扩散没有发达的现代物流业做保障,区域经济的基本运转就会中断。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合理、高效的物流系统有着极其重要的先导性和重要性。
(二)物流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经典研究最早见于英国新古典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19世纪末提出的产业区理论,他把一些手工业类的小公司集聚、且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区内生产活动具有明显的专业化特征的区域称为产业区。到了1990年,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er)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概念,并把它提高到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高度,从而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
对于物流产业集群目前还没有比较权威的定义,章建新(2007);贾兴洪(2007);文海旭(2005)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本文认为物流产业集群(10gistics industry agglomeration)是指以现代物流业为主导的众多相关企业与机构,基于引致需求、资源整合、弹性专精、专业化分工、集体学习等因素的驱动,按照专业化、规模化的原则共享物流基础设施,组织物流活动,为物流服务需求方提供更加优质的综合物流服务,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形成以地理空间集聚为外在表现、以竞争一合作关系为本质特征的社会经济网络。
主要特征:①基于物流需求的“引致需求”特性,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产业发展依赖特征:②基于现代物流业“基础设施依附”与“引致需求”特性,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区域依赖性;③基于现代物流业的“第三产业”的产业属性,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需求集聚特征;④基于物流产品差别化特征,物流产业集群形成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特征。
(三)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协同性物流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协同关系,这种关系也就决定了区域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物流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活动中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诸多环节及各部门和各地区间实现有效联系的纽带,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会给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物流产业集群对区域生产力布局和生产方式转变及区域经济效率和效益的提高,都起着积极的能动作用。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实践与现状也表明了区域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目前我国物流发展比较快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几个经济发达区域:如以上海为龙头,包括南京、宁波、杭州等城市在内的长三角经济区;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中心的大珠三角经济区;以北京为核心,天津、廊坊、塘沽以及保定在内的环渤海经济区。但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必须协同发展,破坏了两者之间的平衡,对其中一方面都将产生抑制作用。对于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平台的构建,不仅要从物流基础设施、物流设备配置等方面进行投资,而且要通过创造良好的物流关系环境来发展区域物流产业集群,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然而,物流是属于一种派生需求,区域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会拉动物流需求的增长。因此,正确地进行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规划与管理,特别是考虑到未来物流需求的不确定性,对于满足区域的物流需求。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关系见图1。当区域物流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经济增长,表现出物流需求小于物流供给。反之,区域经济带动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因此,只有采取一定的措施与政策,加强物流基础设备、信息系统的建设以及提高物流的投资水平,发展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物流需求与物流供给的平衡点,从而促进区
域物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二、粤港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上有着自身的优势
(一)经济条件港、澳、粤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香港是世界物流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珠江三角洲是全球制造业基地,也是我国增长得最快、经济最开放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创造出了与“东亚经济奇迹”相比毫不逊色的经济业绩,珠江三角洲GDP从1989年的451,18亿元提高到2007年25415,6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6,3%,比较珠江三角洲、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工业化时期人均GNP年均增长率(见表1),我们可以看到,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增长远高于工业化时期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
(二)区域产业分工体系的形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珠江三角洲逐渐形成了三大产业分工体系:①以东莞、深圳、惠州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群;②珠海、中山、顺德、江门等是家庭耐用品与非耐用消费品、五金制品为主的产业带;③以广州、佛山(包括南海)、肇庆为主的是传统的电气机械、钢铁、纺织、建材产业带。
三大产业带的形成,使珠江三角洲具有了强大的生产能力,扩大了物流需求,并形成了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完善的销售网络。
(三)对外贸易的剧增珠江三角洲的外贸出口额从1980年占广东省的28,2%到2007年的95,2%,年均增长率为26,8%,远远高于同期全省和全国的水平(分别为19,7%和14,0%)。近几年香港的货物吞吐量也呈现上升趋势。珠江三角洲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其产业结构升级,内外贸易量的剧增,进而使物流需求扩大、物流量增加。
(四)体制及政策条件“一国两制”优势,香港具有特殊国内、国际地位和在《基本法》下享有的有别于中国内地的政策。香港有着廉洁政府,在“一国两制”下,它作为特别行政区都具有特殊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经济政策,享受自由港地位、独立航空权等。相对于国内的其他地区或亚洲其他国家的城市而言,港、澳、粤珠江三角洲是惟一能同时享受“两制”好处的地区。
(五)珠三角良好的政策环境珠江三角洲是中国内地外向度最高的区域。该区域拥有深圳、汕头、珠海三个经济特区,大量的保税区、经济开发区,产业政策环境国内首屈一指。此外,各地政府在政策上都重视并鼓励发展物流,把物流建设作为当前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六)交通运输条件
1、地理优势。大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亚太区中心是中国南面对外的门户。南临南海,是东南亚和东北亚航线的中继点,北靠广东中北部,依托中国南方内陆,在经济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中国连接世界的窗口,也是国际货运的中转站,其中香港更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集装箱运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亚太地区营运中心。倚靠着大珠三角的区位优势,粤港物流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2、交通设施的完善。目前,大珠三角已形成了海陆空全方位发展的立体化、国际化的交通格局。①海运方面,集中了五大港口三大港群,分别为东部的香港港、深圳港和虎门港,西部的中山、澳门和北部的广州港,其中香港港是中国南部海岸最大的深水港。②航空方面,拥有港、穗、深、澳、珠五大国际机场。这五大机场有国内航线250多条,国际和地区航线100多条,航线网络连接国内外200多个大中小城市,有亚洲最大的航空轴,是建造亚洲航空物流和远洋航运物流两大平台的理想之地。③陆地方面,铁路网络密集,有京九、京广、广汕、广深、三茂及在建的广铁铁路等,这几条铁路辐射大陆10多个省、市、区,服务人口5亿多人,同时,珠江三角洲的公路密度也位居全国第一(直辖市除外)。
(七)技术条件
1 香港是世界咨询中心。香港是传统的国际物流中心及世界资讯中心,有强大的资讯能力、网络能力、硬件设施、人才优势。
2 珠江三角洲IT产业的发展。珠江三角洲是未来世界IT产业的主要产区,具有建设先进信息系统的条件,能为发展现代物流提供技术保障。目前,珠三角长话自动网和分组交换网、卫星、程控、高速宽带、信息网络等现代通讯技术都在全国处于前列。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可为现代物流提供快速、准确、高效的服务。
三、物流产业集群对粤港区域竞争力提升的协同效应
(一)物流产业集群的粤港区域资源协同效应
1 物流产业集群有助于提高粤港区域外资源吸纳能力和区域内资源利用效率。任何区域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域外资源的流入可以克服区域产业发展的瓶颈、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粤港区域有着比较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这会降低资源的转移成本,增强对域外资源的吸纳能力。作为“第三利润源”,粤港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系统的完善也有助于粤港区域企业生产制造流程和流通过程的优化,从而可以更大程度地实现粤港区域内资源的时间效用和空间效用,促进粤港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粤港区域内资源的利用效率。
2 物流产业集群有助于提高粤港区域物流产业集群技术进步。物流技术包括硬技术和软技术两个方面:物流硬技术是指组织实物流动所涉及的各种机械设备、运输工具、仓储建筑、场站设施,以及服务于物流的计算机、通讯网络设备等;物流软技术则是指组成高效率的物流系统而使用的系统工程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物流技术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技术,是将各个物流环节的物流技术进行综合、复合化,形成最优系统技术,这使得物流产业集群技术进步有着较显著的扩散和关联效应,对企业和区域的技术进步有着较高的促进效果。
3 物流产业集群将有效促进粤港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是现代物流业运作的平台,粤港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新一轮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促进粤港区域物流设施布局的合理化,提高物流设施的利用效率。
4 物流产业集群有利于粤港区域内部资源要素的聚集。粤港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集中表现为粤港区域物流园区的建设和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粤港区域物流园区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人力资源迅速聚集、支柱产业迅速形成、资金迅速密集的特点。物流园区的建设和整合将有利于粤港区域经济运行成本的降低。物流园区整合了粤港区域的物流资源,可以形成规模经济,进而降低整个粤港地区的交易成本。粤港区域物流对粤港区域内部资源与要素的聚集作用体现在两个不同层面上:首先能够把粤港区域内的各种商品进行集中,这里说的商品集中可以是实物的集中,也可以是概念的集中,即粤港区域物流中心城市不但是一个商品源,也是一个信息源;其次能够把物流企业集中,形成合理化竞争,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经济效益,向专业化、深度化、一体化发展。一个结构稳定、高效运作的粤港区域物流协作网络,不仅可以减少组成要素之间的磨损和交易成本,减少用户使用网络资源和要素的成本,降
低寻找合作伙伴、获得各种服务信息的成本,提高要素和整个网络的收益。
(二)物流产业集群的产业协同效应 物流产业协同发展可以增强粤港区域竞争力,促进粤港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并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化方向转变。
1、物流产业协同对粤港区域农业发展的贡献。粤港区域物流产业协同发展不仅可以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还可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农业对市场需求的应变能力,更加适应居民日趋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同时还能够促进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改变农业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的传统储运和销售方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物流产业协同对粤港区域工业发展的贡献(邱斌,2005)。在工业方面,粤港区域物流产业协同发展是提高工业运行质量的重要途径,通过供应链整合可以有效降低工业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实现企业生产和经营流程的优化;促进传统工业企业的升级改造,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并快速地融入国际经济贸易体系当中。现代物流产业属于服务业,粤港区域物流产业协同发展还可以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流通成本等中间需求成本,增加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提高现代物流产业对粤港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3、物流产业协同对粤港区域服务业发展的贡献。粤港区域物流产业协同发展有助于提高服务业对粤港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现代物流产业是传统运输、仓储、通讯邮政、商业等产业与新兴的信息技术等产业的重组融合,是新型组织管理理念和先进信息技术共同促成的组织管理形式的创新。是现代经济分工和专业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其自身的发展能够带来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提高。同时,现代物流业对商业、金融业、保险业、旅游业等相关第三产业的关联作用比较明显。发展现代物流可以增加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提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使粤港区域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三)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协同效应 粤港区域的主导竞争力主要表现在辐射力和聚集力等方面,发展现代物流,可以增强粤港区域的辐射和聚集功能,增强与其他区域分工协作的经济关系,从而提升粤港区域的主导竞争力。从增强粤港区域的辐射功能来说,物流体系越完善,就越能支持产品的对外运输和对外流通。物流体系较完善的区域,往往也是商业体系比较完备的区域,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区域域外输出商品总额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衡量区域辐射能力的大小,域外输出商品总额越大,说明区域辐射力越强。现代物流的发展也有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使产品更具竞争力,从而导致域外市场上的输出商品总额增加,最终体现为粤港区域辐射力的增强。
四、粤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粤港区域物流产业的结构及总量的增长
粤港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粤港区域物流系统的发展水平,粤港区域经济的发展结构影响着粤港区域物流系统的需求结构,粤港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主导产业产品结构的变化也会诱发粤港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布局的变化,进而影响粤港区域物流系统的供给结构(张秀生,陈立兵,2005)。
(一)粤港区域经济规模决定着粤港区域物流规模物流业属于服务业,有着与其他服务业共同的特点,即需要依附于区域的生产性、流通性产业而存在。区域经济规模越大,区域物流发挥作用的空间亦越大,则区域物流的规模就越大。粤港区域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制造业和商贸流通业活跃,粤港区域的物流业有着良好的客户群和市场基础,发展空间较大。
(二)粤港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层次决定着粤港区域物流的发展水平和层次一般而言,区域经济越发达,则其对区域物流的要求也越高,同时也越能够为区域物流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技术条件。相反,如果区域经济欠发达,区域物流的发展就没有足够的发展动力,也就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技术条件,包括必需的交通、通讯、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条件,以及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技术和人力资源等,从而也就无法向较高的水平和层次发展。目前粤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在于制造业的转移、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升级,而产业的升级和优化对粤港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物流产业集群也面临着升级和结构调整(刘秉镰,2006)。
(三)粤港区域经济结构决定着粤港区域物流结构 区域的经济结构及其变动趋向对区域物流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是由物流业的服务属性所决定的。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属于后发产业。它是维系区域经济各个部门、产业和企业之间关系的纽带,并使之成为统一的有机整体。区域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创造了物流需求,为发展区域物流提供了平台,进而带动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所以,区域的经济结构也必然决定了区域的物流结构。
(王刚电子邮箱:wanggan∞)
参考文献:
戴定一2009,我国物流业的新发展[A],广东省领导干部现代服务业与物流发展研讨班讲稿整理]c],(6)
李兰冰,2007,物流产业集群的创新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6):39-44
刘秉镰,2006,现代物流与区域竞争力之间的关联机理[J]学习与探讨(2):224―227
成真理,2009l我国物流产业发展与广东的战略[A],广东省领导干部现代服务业与物流发展研讨班讲稿整理[c]
邱斌,孙少勤,2005,现代物流业对产业集聚区位因素影响的研究,物流技术(10)
关键词: 高效节水;实施方案;低压管灌;经济评价
Key words: high efficiency water saving;implementation plan;low-pressure pipe irrigation;economic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TU99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8-0111-02
0 引言
双吉沟流域地处吴忠市利通区南部的扁担沟镇,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6°05′47″~106°15′37″,北纬37°39′25″~37°47′45″之间,该地为山前洪积冲积扇地貌单元,海拔在1200~1230m,整个区域内分布多条冲沟,地表多为风积砂层,植被覆盖率偏低,当地地势高低不平,土壤沙化、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干旱少雨,多年平均降水量277mm,属干旱多风沙的易灾地区。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同时保护流域内农耕地,规划在双吉沟流域荒山坡脚与农地交接处的荒地,开发营造以枣树为主的经济林带,规划面积约350hm2。规划区虽为荒地,但土层深厚,土质相对较好,且扁担沟扬水干渠紧靠该地,只因地势较高,这片土地未能开发利用,灌溉用水问题未解决。由是编制《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易灾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双吉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之经果林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方案》,规划在双吉沟流域扁担沟扬水干渠边建设扬水站,利用灌区灌溉空闲时间,扬水至高位水池,然后利用低压管道补灌苗木,在不影响灌区正常灌溉的情况下,利用扬黄灌区水资源优势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推进利通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以下对该工程实施方案进行综合论述,得出其可行性结论。
1 项目区地理位置及范围
规划项目区位于扁担沟扬水干渠以南的荒坡上,北以扁担沟扬水干渠为界,南面扬水至1230m高程处。地理坐标东经106°10′20″~106°10′54″,北纬37°45′43″~37°48′15″之间。工程区地势南高北低,地面比降为1/30~1/100,东西长4.83km,南北宽0.72km,总面积约350hm2,根据地形实际分东、西2条干管供水,东干管控制面积175hm2,西干管控制面积175hm2。
2 工程总体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2.1 工程设计标准:项目区规划建设总净面积350hm2,由于供水系统相对独立:工程等别Ⅴ等,建筑物级别5级;防洪标准:设计洪水采用10年一遇,校核洪水采用20年一遇;抗震标准:设计地震基本烈度Ⅷ度;供水保证率:供水保证率根据灌溉要求确定,采用75%。
2.2 工程总体布置:灌区扬水水源取自扁担沟扬水干渠(即红三干渠水)。在该干渠1+670桩号处建进水前池,在进水前池后接扬水泵站,经加压泵站将水扬到地势较高处(1230m高程)的蓄水池,扬水管道长1400m,净扬程40m,设计流量1145m3/h,即0.32m3/s。水从蓄水池取水进入总干管,长250m,由总干管分为东西2条干管,西干管长2.2km,东干管长2.95km,总计干管总长5.15km。在西干管上各布设支管9条,东干管上各布设支管8条,共有支管17条,总长8.705km。共布设斗管及分斗管60条,其中西干管控制范围设斗管34条,长10.55km,东干管控制范围设斗管条26,长4.895km。管道按干管、支管、斗管及移动软管四级布置灌溉管网。
2.3 主要建筑物:工程由前池、泵站、扬水管道、高位蓄水池、供水管道、输水管道、给水口、阀井等建筑物组成。
3 工程规模及建设内容
工程规模:配套低压管道节水灌溉面积350hm2,解决扁担沟扬水干渠以南经果林(种植枣树)灌溉用水问题。
供水规模:由灌溉制度确定项目区亩均毛灌水定额为188mm,灌区总灌溉面积为350hm2,则灌区年灌溉需水量为14.83万m3,通过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利通区扬黄灌区年节约水量满足项目区灌溉水量供给。
建设内容:修建扬水站1座、高位蓄水池(4.5万m3)1座、输水管道6.8m、配水管道27.72m、给水栓413个,修建管护道路(四级砂石路面)15km。
4 工程建设与管理
管理机构:利通区水务局负责和组织建设期间的工程管理机构,对工程建设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指导相关业务部门具体承担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工程建设、竣工验收等建设期的管理工作。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全面推行社会公示制、集中采购和招投标制、资金报账制、建设监理制、管理责任制等“五项”制度。建设单位要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配套资金的落实。对该项目的资金管理设专用帐户,做到专款专用。工程建成后,由利通区水务局负责成立运行管理机构。做到科学管理,节约用水。
5 主要工程量及投资
主要工程量:工程总土(石)方433.02万m3,其中:土(石)方开挖18.73万m3,土方回填4.18万m3;浆砌石1156.4m3;浇筑混凝土444.1m3。劳力2.64万工日。工程投资:工程总概算投资为740.58万元,其中:建安工程660.30万元,独立费用68.71万元,预备费21.57万元。
6 经济评价
工程效益: 工程静态总投资即740.58万元。年运行费估算得共计191.11万元。工程效益直接按灌溉效益计算,并扣除成本。项目实施后经济效益计算见表1。
项目实施前经济效益为0。经分析测算,规划水平年生产稳定后,项目新增效益556.5万元。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按0.68计,则分摊灌溉净效益为382.21万元。
效益分析及经济评价:
根据以上费用及效益计算结果进行经济效益分析,采用动态分析。各项指标计算结果如下:
动态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11.64%>7%
经济净现值ENPV=3052.83万元>0
动态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1.52>1
本项目的经济内部收益率11.64%大于社会折现率7%,经济净现值3052.83大于0,经济效益费用比1.52大于1。因此,该项工程经济上是合理的。
7 结论及建议
由于多年干旱少雨,黄河来水持续偏枯,经济社会和生态用水严重不足,生态环境和水环境恶化,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关系到易灾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大局,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对此问题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随着《黄河水量调度条例》的颁布,指标供水、限量供水的实施,利通区扬黄灌区供需水矛盾更加突出,因此节约水资源,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利通区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近几年,利通区水利部门在节水灌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节约水量可挖潜配套一些发展潜力较好的土地。在易灾地区开展经果林建设和灌溉工程建设,不仅开辟了一条农民增收的途径,而且还可防风固沙,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提高利通区现有扬黄水源工程综合效益,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利通区南部干旱带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项目建设具有充分的必要性。
经估算工程年净效益382.21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1.52,大于1,因此,该项工程经济上是合理的。整个工程实施方案合理,经济可行,建议尽快立项建设。
参考文献:
一、建立成本约束机制,努力降低经济适用住房价格
规范成本构成,健全约束机制,是降低经济适用住房价格、扩大住房消费需求的有效措施。当前,各地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成本不规范,缺乏约束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流通,影响了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建立经济适用住房成本约束机制,严格控制其成本构成。实行经济适用住房定价审价制度,对向中低收入家庭供应、享受政府优惠政策、并按国家住宅建设标准设计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实施政府指导价管理。
经济适用住房的成本包括征地拆迁补偿费、勘察设计和前期工程费、建安工程费、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费(含小区非营业性配套公建费)、管理费、贷款利息和税金等七项因素。管理费按不超过成本费用前四项之和的2%计算;贷款利息按当年人民银行公布的法定贷款利率、工程建设平均贷款周期(七层及以上为18个月,七层以下为12个月)和成本费用前四项之和的40%计算。
利润以成本费用前四项之和为基数,按最高不超过3%计算。
进一步加强地价管理,降低住房建设成本。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土地管理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做好城镇国有土地基准地价、标定地价的定期确定公布工作,以基准地价为依据调控引导地价水平。要认真落实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年度供应计划,确保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要求,严禁将用于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行政划拨土地有偿转让或用于高标准的商品房建设。城区改造拆迁,对拆迁户实行拆除房作价补偿、安置房政府定价有偿提供的办法。具体管理办法由省物价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加强对建安工程定额的管理,增强制定建安工程定额的透明度,保证制定工程定额的合理性、科学性。今后调整建安工程定额,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组织物价、计划、财政、劳动等部门论证。要加强对住房建设中供水、供电、供气等附属设施建设费用的管理,各项费用要公开标准,严格执行预算定额。
住宅区基础设施建设费(含小区非营业性配套公建费),必须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建设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国标GB50180-93)规定执行,不得自行扩大配套规模,加大开发成本。
小区内经营性配套设施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投资建设,不得计入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成本。
二、继续清理涉及经济适用住房的收费,努力减轻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负担
本着大力扶持和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原则,各地要进一步加大清费治乱的力度,坚决取消各种不合理的收费和重复收费,取消企业资质审查、工程竣工验收、产权审核等收费及各种押金、保证金;整顿、规范征地管理费、供电贴费和各种证照收费;降低过高的收费标准,对经济适用房一律实行减半征收。涉及经济适用住房的收费项目和标准的审批管理权限,集中在中央和省两级,各地不得越权出台收费项目和擅自提高收费标准。
经认真清理,现对国家法律、法规和省以上人民政府以及省物价、财政部门批准的涉及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流通环节的22项收费予以公布(其中,减半收费17项)。凡本通知未公布的其他合法收费项目(含各种合法基金、资金、保证金和附加费等),各地、各部门一律不得再向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开发企业和购房者收取。凡本通知予以公布、各地尚未开征的各项收费,一律不得再重新开征;凡具体执行标准低于公布收费标准的,也不得重新提高收费标准。
对重大建设收费项目开展专项治理。取消对经济适用住房收取商业网点建设费,商业网点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经营或实行有偿出让和转让。配套建设的商业网点,未经商业主管部门批准,不准擅自改变用途;对需要实行政府定价出售、出租的商业用房,应按保本或微利的原则核定价格标准。规范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对设防城市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建设,按规定同步配套建设人防工程,不得收费;因地质等原因不能同步配套建设,必须易地建设的,按规定收取易地建设费;严禁向非设防地区经济适用住房收取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规范垄断行业和行政管理部门的收费行为。供水、供电部门按规定收取水增容费、电增容费(贴费)后,不得再向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或开发企业重复收取相关的建设费用。停止向住房开发建设收取用电权费。对旧城改造的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项目,应扣除原有水电容量部分后,缴纳水电增容费。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在办理征地和批准建设项目手续时,不得代其他部门收取费用,也不得收取代征手续费。
全面清理房地产交易环节的收费,取消各种名目的管理费、监证费,降低交易手续费等收费标准,促进房地产流通。
建立和完善房地产开发企业负担卡制度,加强对建设项目收费的监审。实行《建设项目收费登记卡》制度。收费单位收费时,必须按省政府公布的涉及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收费项目和标准收费,并按规定在《建设项目收费登记卡》上如实记载。拒绝记载的,房地产开发和建设单位有权拒缴。
三、规范经济适用住房价格行为,维护市场正常交易秩序,促进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流通
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要积极指导、帮助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立健全价格行为自我约束机制,监督企业销售住房实行明码标价,禁止虚假标价。对违反国家规定乱加费用、短给面积、价格欺诈等不正当价格行为,要依法查处。
凡销售价格未经物价部门审批的住宅不得冠以“安居房”、“解困房”、“平价房”、“成本房”、“微利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等名称,防止以此误导和蒙骗购房者。销售经济适用住房不得在公开标明的住宅价格外加价,不得加收任何费用,也不得在经济适用住房交付使用时委托物业管理单位追加房价外的任何费用(国家调整的税收除外)。
经营者必须在经济适用住房销售点挂牌或以售房说明书等形式显示以下内容:
(一)每个具体住房售卖单元的座落位置、结构、形状、面积、朝向、楼层、售价、付款方式及优惠折扣率;
(二)房价外代收代付的选择项目与收费标准。
经济适用住房交易的合同售卖面积应与实际面积相符。售房契约中所列的建筑面积或庭院土地使用面积与房地产管理部门核发的《房地产证》记载面积的误差值在测量规范允许范围(正负1%)以内的,交易双方可不作任何补偿;误差值超过正负1%的,按照契约规定的售房价格多退少补。
经济适用住房交易必须做到质价相符。经营者应按建设部门制定的《商品房购销合同示范文本》的要求签订售房契约(合同),明确标示住房的结构、材料、设备、装修质量标准。并严格按售房契约的标示交付购房者质价相符的住房,不得变相提高房价。
规范政府定价行为。省物价局统一制定《安徽省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审核申请表》,在出售(或预售)前,由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按要求如实填报,报送当地价格主管部门、建设或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由价格主管部门行文执行。对申报手续、资料齐全的,物价等部门在接到书面申请30日内要审核、审批完毕。
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核定经济适用住房价格,除审核成本外,还要兼顾审核住房的建设质量、地理位置、供求情况等因素,在利润率不超过3%限幅内,明确开发企业的具体定价权限。
四、加强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的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统筹组织安排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和加快住宅建设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工作,切实保证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各项政策的落实。
本通知下发后,各级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定期对本地区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和涉及经济适用住房的收费进行专项检查。对不按本通知规定的各种价格和收费违法行为,一经查实,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从严处罚,并按规定将罚没款上交财政;同时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各地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扶持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流通的政策措施,协调处理好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并将执行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报告省政府。
附:
涉及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流通环节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表
---------------------------------------------
| 序 | | | |
| | 收 费 项 目| 收 费 标 准 | 收费依据 |
| 号 | | | |
|---|---------|--------------------|---------|
| | |土地补偿费 |按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规定执行。 | |
| | |-------|--------------------|《中华人民共和 |
| | |安置补助费 |同 上 |国土地管理法》 |
| | |-------|--------------------| |
| |土|地上附着物和青| | |
| |地| |同 上 | |
| |安|苗的补偿费 | | |
| |置|-------|--------------------| |
| |补|拆迁补偿费 |由市、县政府规定 | |
| |偿|-------|--------------------| |
| |费|新蔬菜基地开发| | |
| | | |征用蔬菜基地,征多少补多少 | |
一、此次检查内容为《实施计划》中提出的五项具体任务的完成情况。其中,第一、第五全面落实流动就业凭证管理制度及流动就业统计工作为对区、县检查的重点内容;关于建设三大区域劳动力信息网的情况不列入对区、县的检查范围。
二、检查工作分为自查和抽(互)查两个阶段进行,以自查为主,抽(互)查为辅,自发文之日起至12月20日为自查阶段,96年12月11日至12月20日劳动部将从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部门抽调人员进行抽查。北京市作为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有序流动的重要输入市将是被抽查的重点,请各区县劳动局做好准备,认真积极配合。
三、检查工作完成后,各区、县劳动局应将《实施计划》的完成情况,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拟采取的措施和建议等形成书面报告于12月25日前报市劳动局就业管理处。
劳动部关于印发《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有序化工程一九九六年实施计划》的通知
(1996年4月22日 劳部发〔1996〕13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有序化工程”自1994年实施以来,进展顺利并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的基本制度、信息系统和服务网络,特别是在1995年和1996年春运期间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有序流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从根本上解决流动盲目无序的问题,还需经过艰苦努力。继续实施“有序化工程”是“九五”期间劳动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将全面推进这项工作。为此,我部研究制定了《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有序化工程一九九六年实施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并切实抓好落实,以保证各项任务的完成。
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有序化工程一九九六年实施计划
一、工作目标
(一)初步形成跨地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以下简称“民工”)按需流动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单位跨地区招用的新民工80%实现证卡合一,持证就业。
(二)新民工有组织地输出、输入的比例和老民工有组织地探亲、返岗的比例明显提高。
(三)初步建立与跨地区流动就业相关的服务制度和服务规范,持证就业的民工凭证享受服务。
(四)1997年春运期间盲目外出的新民工明显减少,基本消除因民工流量过于集中而造成的交通客流严重积压现象。
二、具体任务
(一)全面落实流动就业凭证管理制度
1.劳动力输出地普遍对新民工实行外出前凭输入地劳动部门认可的用工信息登记发卡的制度。劳动力输出地区劳动部门根据输入地区的管理要求制定简便易行的工作程序,建立监督机制,使大部分外出民工纳入管理;逐步提高劳动部门组织输出的比例。
2.全国各主要城市和重点劳动力输入地区严格实行新民工凭卡办证、持证就业的制度,同时继续与劳动力输出地配合,为1996年春节以前就业的老民工补发证卡,力争在1996年12月31日前使所辖单位使用的外省民工领到标准式样的外来人员就业证,并做到证卡合一。
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跨地区流动就业凭证服务制度,制定并公布凭证服务和跟踪服务项目,明确输入地和输出地各级劳动部门的服务职责。
4.争取制定统一的流动就业有关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在全国统一标准未出台以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部门应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制定本地区统一的收费标准,并对有关收费的程序和用途明确规定,严格管理。
(二)建设三大区域劳动力市场信息网
1.保证足量、准确的信息上网,并做到信息传输顺畅。北京、上海、天津市要做到劳动部门新批准跨地区招用民工的全部用工信息上网(已招到的注明);广东省今年联网的市要做到新招外地民工的全部用工信息上网(包括就地招收转换职业的外地民工,已招到的注明)。各省级站保证一定数量的跨地区求职人员群体和个体信息上网,最低数量由三大网中心协商各省级站确定;主要输出地要做到全部由劳动部门组织输往外地的人员情况以群体信息上网。建立用工和求职信息的修正制度和程序,保证网上信息的准确性。
2.各入网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地、县级信息站和信息收集、传报制度。广东、上海、北京对本地各区、市级信息站建立跨地区用工信息传报制度。其他入网省年内至少建立5个地级站,其中至少2个站使用计算机联网,其他站以传真方式传报信息,并建立跨地区求职信息和劳动部门组织输出人员信息传报制度。各主要输出地区至少建立一个县级劳务基地,根据用工信息开展培训,建立劳动力资源库,并做到基地劳动力资源信息上网。
3.劳动部就业司与信息中心联合建立三大网信息监测分析制度,由信息中心具体实施监测。从1996年7月1日起,对三大网网上信息每两周汇总分析一次,并随时对各省级站信息上网情况进行抽查。就业司和信息中心向各中心和省级站定期分析数据。
4.各入网劳动力输入省、直辖市与劳动力输出省、自治区相互配合,探索建立以信息引导为主要手段实施宏观调控民工流动总量的机制和制度。
(三)发展服务网络,开展流动就业各环节的服务
1.大力发展乡镇劳动服务机构。年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乡镇劳动 服务机构的现状进行一次摸底调查和分类,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对已建立的乡镇劳动服务(管理)站、所加强管理,落实职能,切实将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落实到基层。乡镇建站比例达到80%以上的地区,重点完善机构,强化职能,使乡镇就业服务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乡镇建站比例未达到50%的地区,重点在输出劳动力较多和乡镇企业较发达的地区发展机构,年内争取使建站比例提高5-10%,并通过建立中心站扩大服务的覆盖面。
2.整理跨地区劳务工作机构。各输出地对驻外地劳务工作机构进行一次整顿,明确职责,提出规范性要求;三大劳务协作区分别制定跨地区劳务工作机构管理制度;各主要输入、输出地共同总结推广跨地区劳务工作机构的典型经验,指导其开展跟踪服务,协助当地劳动部门搞好跨地区就业民工管理,保障民工的合法权益。
3.开展对持证民工的服务。输入地与输出地劳动部门加强配合,以多种形式为已领到流动就业证卡的民工服务,广泛宣传服务内容,并协调有关部门为持证民工提供各种优惠和服务,争取让每个持证民工了解能够享受的服务项目,并凭证享受服务。
4.加强对民工的培训。各地劳动部门将提高民工素质作为实现劳动力有序流动的重要措施,列入计划,作出具体安排。输出地劳动部门发挥乡镇劳动服务机构的作用,在民工外出前加强有关知识教育,并根据用工单位的需要,积极开展就业训练;输入地劳动部门指导企业对民工进行必要的教育,组织民工根据工作需要参加各类培训。劳动部门举办的培训班对持流动就业证的民工可给予优惠。
(四)做好1997年春运期间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
1.各主要输入、输出省、自治区、直辖市对1996年春运期间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进行认真总结,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向地方政府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和1997年春运期间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工作方案。
2.在坚持前两年各项有效措施的同时,1997年春运前集中力量做好民工返乡、返岗的组织工作。指导企业分期、分批安排民工休假;输入、输出地劳动部门共同对民工返乡、返岗进行登记、预测;加强与铁路、交通部门的信息沟通,扩大预订团体车、船票的比例,尽量使春运期间民工客流量保持均衡。
3.下大力气做好宣传工作,加大管理、监察力度,尽可能减少春节后一个月内新民工外出的人数。
(三)加强流动就业统计工作
1.将证卡发放与登记、统计工作相结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相应的统计制度,充分利用登记资料,较准确地掌握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的情况。
2.按照劳动部《就业与失业统计报表制度》(劳部发〔1995〕436号)中“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情况统计表”的要求,落实责任,逐级做好统计工作,保证报表质量,按时将报表汇总后报劳动部。
三、保障措施
(一)落实目标责任。劳动力输入、输出较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确定主要领导牵头,专人负责“有序化工程”的实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部门指定专人负责落实凭证管理制度、乡镇劳动服务机构建设和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工作。上述各项具体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级劳动部门,并列入工作考核指标。
(二)加强部门间协调。劳动部和地方各级劳动部门与有关部门建立协作关系,主动协调政策,开展合作,争取支持,共同研究制定组织民工有序流动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开发就业的政策措施。
(三)制定工作计划。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实施计划制定具体工作计划,作出各阶段工作的安排,并报劳动部备案。
(四)建立检查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于1996年7月底和12月底前对所辖各地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写出阶段小结和总结报告。劳动部就业司将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抽查。
(五)补贴工作经费。对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并按时报送计划、总结、报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部门,根据工作量和目标完成情况给予少量工作经费补贴。
四、活动安排
鉴于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工作与“有序化工程”实施联系紧密,故将有关活动作出统一安排:
5月10日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实施有序化工程工作计划。
6月30日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乡镇劳动服务机构基本状况调查报告及典型材料(调查的具体要求另行通知)。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省上报试点工作总结报告和试点县、市经验材料(试点总结的要求另行通知)。
7月31日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上报流动就业凭证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小结。
8月下旬,召开全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总结交流试点地区促进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和各地开展乡镇就业服务工作的经验。
一、流通与流通经济学
流通,从本质上讲其可以说是一种流动,但基于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其所包含的范围比较宽泛,例如对于研究人体结构,我们可以说人体血液的流动也是一个流通的过程,对于研究大自然的环境变化,我们通过研究空气的流动、海水的流动等等,总而言之,所有的物质流动都可以称为流通过程,而本文所研究的流通是基于经济学的范畴来进行。
从经济学范畴来讲,流通是一种商品或产品的流动,从传统意义上说,我们所说的流通只包含了商品的交换与流动,商品指的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而流通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么一个交换的过程。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信息时代的到来,流通不仅仅指的是商品的流动,而包含了资金流通、人才流通、信息流通等等,同时也不仅仅是指一种实物流通,也可以是一种无形服务流通。但这一切都包含着一个共同点,即流通是将产品从生产范畴过渡到消费范畴这么一个过程。
流通经济学就是以流通为根本的一个学科,其反映了产品流通的本质,当然,这里所说的产品包含了两种含义,一是有形的商品,如穿的衣服,吃的米饭,住的房子,行的汽车等等,二指的是无形的产品或者说是服务,特别在这么一个时代,这种服务日渐明显化,如衣服的退货服务、汽车的保修服务等等。因此,流通经济学应该把流通作为其核心概念来进行产品流通研究,如何进行产品的资源优化,通过什么有效途径把产品流通出去,如何做好保修保障等等都是其研究的范畴,这就要求我们从产品的购置、加工、运输、营销等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实施。
二、基于商务经济学的视角重构流通经济学
上文说到,对于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应以流通作为核心的概念来进行,但其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流通经济学究竟属于哪个范畴,政治经济学?空间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难以界定,其次,流通一词比较含糊混淆,其难以与贸易、商业、营销等等词汇区分开来,因此难以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这些词语都可以用一个行内术语――商务来表示,因此基于商务经济学的视角重构流通经济学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法。
商务,简单来说,是一种交换活动,这种交换活动与商业行为和服务行为相关,而商务经济学正是研究这样一种商业行为与服务行为的运作规律的一门学科。商务经济活动是包括了所有流通经济和服务经济的一种活动。商务经济学不仅研究的是国内的经济行为,同时也兼顾国外的经济行为,同时也把国内外的行为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分析。商务经济学首先是覆盖整个流通和服务领域的经济学。商务经济学首先要研究商业活动的规律。包括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运营规律。除此之外,商务经济学还要研究与服务有关的经济理论。服务作为无形产品,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要研究生产业和生活业的发展演变规律,研究服务业发展与商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基于商务经济学的视角研究流通经济学,扩宽了流通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传统的流通经济学,研究的只是一种有形商品的实物交换过程,从商品生产出来流通到消费者的手中,期间并无太多的交集,但商务经济学则从一个新的范畴来研究,即服务,特别随着电子商务这一概念的出现,我们买卖的交易不仅仅强调产品的质量与功用,同时也强调一种服务的态度,服务的意识,服务的精神,而如今的淘宝网、当当网等这些网站的出现,正是很好地体现出来这一点,对于服务态度好的商家,显然我们更乐意也更愿意去购买他们的产品。因此,拓宽了研究领域的流通经济学不仅仅局限于商品的交换,也应强调服务意识。其次,我们也越来越了解到一种变化,即我们交易方式的改变,传统中的交易一般都是面对面的交易方式,如今,我们可通过网上交易,以前走几公里路给的一个东西,如今一个快递明天便可到达,省了很多人力物力,流通方式的改变也要求我们的服务精神尽善尽美。因此,商务经济学的电子商务研究,无疑给流通经济学提供了一种巨大的流通生产力。
基于商务经济学的视角研究流通经济学,拓展了流通经济学的研究空间。传统的流通经济学研究的空间只局限于国内的流通与贸易,比较缺乏对于国际间贸易流通的研究。而商务经济学不仅仅局限于国内的研究,同时也能够兼顾跨国流通的研究,实现了国内外流通与贸易的结合与统一。比如对跨国公司商务行为的研究,把国内的公司、国外的公司和跨国的公司的流通手段、贸易功能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分析,可得出比较全面的流通信息,特别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流通经济学不仅要研究国内的产品服务,也要研究国外的产品服务,才能很好地把自身的产品流通到消费者的手中。
基于商务经济学的视角研究流通经济学,明确了流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方向。在以前众多的研究流通经济学的过程中,流通经济学这一概念是模糊不清的,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正确的定义,从而也使得其研究方法和方向也层出不穷。但基于商务经济学的视角下,我们可以以其作为一门学科来进行研究。唐・埃思里奇曾把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描述为以下一般步骤: (l) 识别问题;(2) 限定研究目标;(3) 提出假设,提出预期结果以及研究方法;(4) 设计研究程序;(5) 获得适当信息;(6) 解释结果并得出结论。我们在研究流通经济学时,要分析研究的问题是属于专题性的?学科性的?还是为研究其对策。显然基于商务经济学的视角下构建流通经济学应将其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应按照唐・埃思里奇这种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来进行,从而才能明确流通经济学以后的研究方向,提升流通经济学的学科地位。
三、从商务经济学中得出研究流通经济学的框架
基于上文分析了商务经济学对于流通经济学的重要性,以下我们探讨出基于商务经济学的视角下流通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一,研究流通与流通经济的核心概念。其主要包含流通的内涵与外延,流通的本质,流通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历程。第二、流通的要素与分类。如可将流通可分为商品流通,资金流通,信息流通等等。第三,流通的功能、结构、渠道。具体是流通可带来怎样的影响,可通过什么方式渠道去促进商品的流通。第四,流通经济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理论。流通的经济学理论与管理学理论的联系。第四,流通经济行为的运作规律。第五,基于不同空间的流通经济行为。如可研究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间的流通经济行为特点。第六,流通经济的规范与政策。对于流通经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有怎样的规章制度和运作条例。
四、结语
随着经济、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流通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流通也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不可或缺的部分,流通经济也越来越得到重视,本文是基于商务经济学的视角下,去探讨研究流通经济学的概念,范畴以及其研究的框架。既是为流通经济学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同时也提出了把流通经济学当成一门学科去进行研究,希望能通过对商务经济学的研究去促进我们对流通经济学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希望给日后研究流通经济学的学者做一个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经济联系强度、潜力强度及经济隶属度
本文采用度量空间相互作用和经济联系强度的引力模型来量化省域流通经济作用强度的大小,以反映流通经济中心省市对周围区域的辐射能力以及周围区域对中心省市的辐射接受程度〔26〕,
式中:Rij为i,j两省市流通经济的联系强度,反映该区域对其他区域经济联系的强弱、疏密程度,区域之间经济联系强度越大表明二者的经济联系越密切;Pi、Pj为两省市年末流通产业从业总人口数;Gi、Gj为两省市流通产业增加值;b为引力的距离衰减指数,参照顾朝林等的研究,指数值取1以近似地揭示国家尺度上的流通经济空间联系状态〔25〕;鉴于区域流通经济活动很大程度上集中于地区的省会或中心城市的事实,本文在考察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特征时,选取省会城市之间球面距离来dij〔27〕。
而省域流通经济的“质量”评价指数由流通产业年末从业人口数与流通产业增加值二者的几何平均值来确定。同时,用某个省市与除自身之外的所有省市间流通经济联系强度之和(即潜力强度)反映该省市流通产业所具备的集聚能力,而用各省市流通经济作用强度所占比例的大小(即经济联系隶属度)来确定各省市流通经济作用的主要方向〔16〕,
(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
流通产业是地理空间范围内资源、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经济活动规模和产业分布模式上存在普遍的空间相关性。为了进一步剖析我国省域流通经济联系的空间相关性特征,本文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以更直观地描述流通经济的空间数据。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没有先验的理论假设,通过对数据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来了解其在空间分布、空间结构以及空间相互影响方面的特征。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主要使用两类工具:第一类为全域空间相关性,用以体现空间经济活动的整体分布特征,Morans I指数是进行全局聚类检验,度量空间相关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第二类为局域空间相关性,用以捕捉局域子系统表现出的空间分布特征,一般使用Moran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等来测度。
表示第i个地区的观测值(流通经济潜力强度),n为区域总数(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Wij为采用Rook邻接标准生成的二进制的邻近空间权值矩阵,即省市在地理空间上相邻则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其目的是定义区域间的空间相互邻近关系。由于海南岛与大陆不相连,与其他省份不存在相邻边界,考虑到实际经济联系情况,在生成空间权重矩阵时将广东省设置为海南省的相邻省份。Morans I指数的取值范围一般在-1到1之间。Morans I指数大于0表示正相关,代表相邻区域的类似特征值出现集群趋势,接近于1时表明相似的属性值聚集在一起;小于0表示负相关,接近于-1时表明相异的属性值聚集在一起;若指数值接近于0,则表示属性值是随机分布的,不存在空间自相关。
2.局域空间关联分析
全域空间相关性分析无法区分特定区域和其邻近区域之间所属的高值和低值的空间联系形式,甚至会出现局域空间关联趋势与全域趋势相反的情况〔28〕,因此,需要进一步进行局域空间相关性分析。空间联系的局域指标主要有局域Moran指数、Moran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等。Anselin提出了局域Moran指数〔29〕
经过标准化的观测值(流通经济潜力强度)。在给定显著性水平下,通过绘制的空间相关系数的Moran散点图可将各个地区的流通经济行为划分为四种集聚模式,分别识别一个地区与邻近地区的相互关系:第一象限(H-H),代表高观测值的地区被其他同为高观测值的地区包围;第二象限(L-H),代表低观测值的地区被高观测值的地区所包围;第三象限(L-L),代表低观测值的地区被其他同为低观测值的地区包围;第四象限(H-L),代表高观测值的地区被低观测值的地区所包围。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三象限在空间上表现为相似值的空间关联,区域流通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空间依赖性;第二、四象限上的区域为空间不稳定性和非典型性的区域,表现为非相似值的空间关联,区域流通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空间异质性〔30〕。
(三)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国大陆31个省市作为研究单元,并选取2005、2010和2013年三个时间断面进行研究。鉴于数据的可得性和可比性,文中以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的增加值之和代表流通产业增加值;流通产业各行业的增加值和年末从业人数等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文中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所使用的地理信息和矢量地图均由地理信息系统ArcGIS软件生成,统计分析范围不包含港澳台地区,空间相关性分析由GeoDa软件实现。
三、我国流通经济空间相互作用强度测算与分析
根据经济联系强度、潜力强度、经济隶属度等模型,分别以流通产业增加值、流通产业年末从业人数以及省会城市间的球面距离为指标变量,对2005、2010和2013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的空间经济联系强度与作用方向进行测算与比较。
根据式(1),计算出我国31个省市流通经济空间联系强度(结果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流通经济联系强度最大的区域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联系总量占全国所有省市的比重在5867%~5902%之间,区域的流通经济联系较为紧密且逐步强化,远高于中部地区(2675%~2842%)和西部地区(1285%~1422%),这些区域的流通经济联系相对疏散。经济联系总量最大的10个省市中,有7个(江苏、山东、浙江等)位于东部地区,流通经济联系总量占全国所有省市比重达4890%~5027%,其余3个省市(河南、湖北、安徽)位于中部地区,流通经济联系总量占全国所有省市比重达1459%~1514%。其中,流通经济联系总量最大的10个省市基本都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的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地区,2013年流通经济联系总量占全国所有省市的比重分别为2422%、1277%、621%,贡献了全国近一半的经济联系总量(4320%),且在观察期内有逐步上升趋势,表现出强烈的一体化效应,始终为流通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这也反映了我国流通经济发展水平非均衡的空间发展格局。
在东部地区,2010年后江苏替代山东成为沿海地区流通经济联系总量最大的省份,2013年流通经济联系总量较2005年大幅增长447倍,达到25277872,是处于第二位的山东的118倍和流通经济联系强度最低的的18341倍,在我国各省市中占据绝对的优势,是我国流通产业的增长极核。整体上看,东部地区流通产业发展模式从2005年以山东和江苏为主导的双核心空间发展结构逐步演变为2010年以来以江苏为单核心、以山东和浙江为双重点的极核式空间发展结构〔32〕。在中部地区,经济联系总量最大的省份是河南,其次是湖北和安徽,均高于西部地区的任一省份,表现出较为稳定的以河南为流通经济联系中心的发展格局。2005~2010年,西部地区流通经济联系总量最大的三个省份分别为四川、陕西和内蒙古,其流通经济联系总量保持低水平平稳状态,呈现为多核心空间发展结构〔32〕。2013年重庆市超越陕西和内蒙古,成为西部地区流通经济发展的多核心发展区域之一,流通经济联系总量是2005年的762倍,但是在我国全国所有省市中所占比重仍然较低,对我国区域流通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还相对薄弱。
根据式(2),计算出我国31个省市流通经济隶属度的大小(图2为经计算得出的江苏省对其他30个省市的流通经济隶属度),并借鉴薛丽萍等的研究方法〔16〕,推断各省市流通经济的作用方向。以2013年江苏省为例,从图2中可以看出,江苏的首位联系省份是浙江,其隶属度高达1667%,其次为安徽(1252%)、山东(1046%)和上海(982%),江苏对这几个省市的经济辐射较强;隶属度最低的为(004%)。从空间距离上看,江苏流通经济作用方向首先是相邻省市,然后往距离较远的省份逐步扩散,距离越远的省市对江苏的流通经济隶属度越低。这也符合Tobler提出的“地理学第一定律”,即“所有的事物或现象在空间上都是有联系的,但相距近的事物或现象之间的联系一般较相距远的事物或现象间的联系要紧密”〔33〕。
各省市对江苏省的流通经济隶属度(见图3)中,排在首位的有安徽、浙江、湖北、江西、福建、山东和广东等7个省份,其中安徽对其隶属度最大,高达3161%,说明江苏是其首要的联系省份。排在第二位的有上海、河南、湖南、辽宁、重庆、四川、云南、广西和海南等9个省市,除上海(2204%)之外,隶属度均在704%~1114%范围内。这些省份多数为江苏的不相邻省市,首位联系城市均表现为邻近省市,江苏成为其第二位的联系省份。排在第三位的有陕西、新疆、宁夏、甘肃、青海、等6个与江苏距离较远的西部内陆省区,隶属度在700%~888%之间,联系方向均指向山东、江苏等流通经济发展的中心省份,并且除甘肃的第二位联系省份为四川外,其他省区不具有邻近区域指向性。黑龙江、河北、吉林、内蒙古、北京、山西、天津等7个省市对江苏的隶属度排在各自隶属度第四位,联系方向具有指向邻近区域的特征,江苏对这些区域流通产业发展的辐射与带动力相对薄弱。整体上看,我国省域流通经济在空间作用的主要方向上显现出中心省市指向和邻近区域指向并存的空间特征〔16,23〕。对其他年份和区域的分析也支持这个结论,此处不再赘述。
四、我国省域流通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及集聚分析
根据式(3)计算全域Moran指数(见表1)并绘制Moran散点图,以解释我国省域流通经济发展(潜力强度)的全域空间相关性及其局域集聚模式。为了清晰地呈现各集聚模式所涵盖的省市,本文将Moran散点图所呈现的内容与根据式(4)得到的我国大陆31个省市的局域空间集聚模式的统计结果合并,整理结果见表2。表1结果显示,2005~2013年全域Morans I指数均通过1%显著性检验,表明我国省域流通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区域流通经济活动并非处于随机的状态,而是随着其他与其具有相近空间特征的地区流通经济活动的影响,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集聚现象〔34〕,即潜力强度较大的省市在地理上相邻且空间上集聚,潜力强度较小的省市也在地理上相邻且空间上集聚。同时,Z得分也表明,随机生成此聚类模式
〔4〕Zipf G K.The P1 P2/D Hypothesis:On the Intercity Movement of Persons〔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46,11(6):677-686.
〔5〕Russon M G,Farok Vakil.Population,Convenience and Distance Decay in a Shorthaul Model of United States Air Transportation〔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1995,3(3):179-185.
〔6〕Tinbergen J.Shaping the World Economy:Suggestion for 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M〕.New York:The Twentieth Century Fund,1962:170-185.
〔7〕Pyhnen P.A Tentative Model or the Volume of Trade between Countries〔J〕.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1963,90(3):93-100.
〔8〕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梁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0-12.
〔9〕Perroux F.Economic Space:Theory and Applications〔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0,64(1):89-104.
〔10〕Hagerstrand T.Innovation Diffusion as a Spatial Process〔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1992,16(4):543-544.
〔11〕Ullman E L.American Commodity Flow〔M〕.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57:60-73.
〔12〕克里斯塔勒.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M〕.常正文,王兴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34-100.
〔13〕王德忠,庄仁兴.区域经济联系定量分析初探――以上海与苏锡常地区经济联系为例〔J〕.地理科学,1996,16(1):51-57.
〔14〕孟德友,陆玉麒.基于引力模型的江苏区域经济联系强度与方向〔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5):697-704.
〔15〕赵雪雁,江进德,张丽,等.皖江城市带城市经济联系与中心城市辐射范围分析〔J〕.经济地理,2011,31(2):218-223.
〔16〕薛丽萍,欧向军,曾晨,等.淮海经济区主要城市经济联系的空间作用分析〔J〕.经济地理,2014,34(11):52-57.
〔17〕牛慧恩,孟庆民,胡其昌,等.甘肃与毗邻省区区域经济联系研究〔J〕.经济地理,1998,18(3):51-56.
〔18〕李国平,王黎明,杨开忠.深圳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的测度及分析〔J〕.经济地理,2001,21(1):33-37.
〔19〕陈彦光,刘继生.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空间互相关和功率谱分析――引力模型的理论证明、函数推广及应用实例〔J〕.地理研究,2002,21(6):742-751.
〔20〕刘承良,余瑞林,熊剑平,等. 武汉都市圈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J〕. 地理研究,2007,26(1):197-209.
〔21〕邓晓兰,郑良海,侯英. 关中经济区经济联系测度与财政体制调整政策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7):1070-1075.
〔22〕王欣,吴殿廷,王红强. 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定量计算〔J〕. 城市发展研究,2006,13(3):55-59.
〔23〕苗长虹,王海江. 河南省城市的经济联系方向与强度――兼论中原城市群的形成与对外联系〔J〕. 地理研究,2006,25(2):221-232.
〔24〕郑国,赵群毅. 山东半岛城市群主要经济联系方向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5):51-54.
〔25〕顾朝林,庞海峰. 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与层域划分〔J〕. 地理研究,2008,27(1):1-12.
〔26〕王枝,王红霞,张素景.经济空间联系及城市国际化水平测度――以东北城市(组)群为例〔J〕.对外经贸,2013,(5):102-104.
〔27〕梁红艳.物流业集聚、空间外溢效应与工业生产率提升〔J〕.中国流通经济,2015,(1):32-42.
〔28〕潘文卿.中国的区域关联与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J〕.经济研究,2012,(1):54-65.
〔29〕Anselin L.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LISA〔J〕.Geographical Analysis,1995,27(2):93-115.
〔30〕许培源,许红妹.福建省厦漳泉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12,32(6):59-66.
〔31〕宋晓雨,丁正山,卢晓旭,等.江苏省服务业发展时空格局演变〔J〕.经济地理,2014,34(8):111-117.
〔32〕王海江,苗长虹,茹乐峰,等.我国省域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J〕.经济地理,2012,32(7):18-23.
1信息化与全球化引致的“新商业革命”
近代史上的商业革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商业经济领域产生的一次重大变革,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全球化给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电子商务的出现则引发一场新的商业革命,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商业形态、组织形式、运营模式、流通技术等发生根本性变革,特别是近几年计算技术发展的重点已经从信息处理逐步过渡到了信息服务,凭借着强大的数据采集、存储、全面精准分析挖掘及呈现共享等技术优势,在诸多领域,“大数据”正以各种方式和路径影响着企业的商业生态,正在引致颠覆性创新,这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时代背景,而未来,商业领域的竞争,主要是商业模式的竞争。商业模式,是指企业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价值创造提供基本逻辑的变化,即把新的商业模式引入社会的生产体系,并为客户和自身创造价值。
2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工作面临的挑战
贸易经济专业是国家教育部保留的特色专业,在全国仅有三十几所高校设置。在计划经济时期,贸易经济专业培养了许多宏观经济方面的人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发展,贸易经济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开始面向政府职能部门、工商企业等部门,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建设需要,通晓市场流通理论,掌握贸易理论和实务的高级专业人才。近年来,该专业面临诸多的挑战及变革:
(1)信息化及全球化带来的商业模式创新,“大数据”正以各种方式和路径影响着企业的商业生态,它已经成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时代背景。
(2)流通技术创新层出不穷,流通领域已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商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从实践上来说,流通产业正处于一个成长、变化、开放的时期,急骤的变化需要贸易经济学科与之相适应。
(3)由于市场环境/技术条件变化,企业运营模式及企业经营管理思想/理念/技术手段发生根本新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方向/导向/定位及课程设置方面作出调整,以顺应潮流,适应变化。
3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思路
为应对变化,专业发展定位需要调整,课程结构需要优化,教学方式需要改进。北京工商大学贸易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是:立足首都流通产业,着眼国内贸易市场,强化应用能力培养,实现“五流”融合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理念。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我院认为该专业应着眼于大流通、大市场、大贸易,注重内贸与外贸相结合、营销与管理相结合,以内贸、营销为主,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改革与设计的思路上,应遵循:人才培养应与市场接轨,打造基于工作的或以就业导向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即根据该专业社会需求即与贸易经济专业相关的岗位技能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校培养(技能MKSA),而不是根据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人才——等毕业了(成品),基于所掌握的技能找工作。社会需求、学校人才培养双向反馈互动,两者是相互适应的闭合回路,是一个逐步改进循环往复的过程,因为就业环境在动态变化,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更高。
基于上述思考,做好因社会需求而设专业——招生,因社会需求变动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人才,以及就业指导各环节无缝对接,这样就能保证培养出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适应性强的,可以后续发展的。这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岗位(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4贸易经济专业教学改革内容
我院贸经专业自2002年招生,至2010年共招生9届,应该说经纪人这一方向还是符合当时的实际的,在社会上也受到好评。自2011级以来,我院贸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就基于上述思考,并立足我院实际,本着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接轨,以工作为导向的思想,吸收了电子商务/国际商务管理 /营销/商务管理/信息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新元素,与此前的人才培养方案相比有了很大变化。对此概括为两点:
(1)目标明确,定位准确。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回答培养什么类型、培养什么层次的人才、具备怎样的素质和服务于哪个地区或行业的问题,我院贸经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目标明确,定位准确,就是培养服务于重庆及周边地区的从事商贸物流的高级专业人才,这一定位符合商业形态变化/贸经领域发展趋势,适应社会需要,也切合我院实际。
(2)课程设置多元一体,有机融合的特色逐步显现。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经过3年来的大胆创新,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课程体系较系统,比较协调,一些课程比较有含金量,比如我们侧重了流通技术创新教学模块;增设了电子商务/网络贸易与国际商务、消费经济与服务经济/服务贸易等模块;遵循物流与贸经的一体的思想,强化了商务谈判及房地产经营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项目管理模块,以及新形势下的经纪人模块教学等,更加强调课程间的融合。
5课程设置与时俱进,突出特色
北京工商大学在保留一些传统课程商业/流通经济学、消费经济学、市场价格学的基础上,开设了期货期权、电子商务盈利模式、商业经营与策划,许多传统课程也进行了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改造,成为贸易经济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骨干课程、特色课题。我院则:
(1)将“贸易经济专业”更名为“商业经济学专业”,内涵外延更广,突出了“学”。贸易经济的内涵及外延较窄,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被内涵及外延更为宽泛的商业经济或流通经济取代。
(2)核心课程调整。《贸易经济学》与《流通产业经济学》应被《商业经济学》或《商品流通经济学》取代,或取消《贸易经济学》保留《流通经济学》(《流通产业经济学》),因为《贸易经济学》、《流通经济学》、《流通产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商品流通经济学》五者为同一事物或很接近。专业核心课程确定为:《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流通产业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网络贸易理论与实务》。
(3)关于专业方向的设计。贸易经济专业选修课,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商业地产方向,开设的课程有《房地产经营管理》、《商业地产策划与投资运营》、《商业地产设计与开放》、《商业地产投融资管理》、《商业地产资产管理》、《物业管理》等课程。二是网络贸易方向,开设的课程有《企业信息化工程》(或《企业ERP》)、《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网络贸易(理论与实务)》、《电子商务综合解决方案》、《客户关系管理》、《网络采购》、《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等。
(4)突出流通领域的创新,突出新商业模式教学模块以及《创业学》,这是趋势要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也是落实和执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一环;将《客户关系管理》、《现代金融业务》增设为专业必修课,或将某选修课替换掉;实践实训方面增加《模拟公司运作》模块,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加强与重庆商社集团、新世纪、永辉超市等公司的合作等。努力在实践教学及实验实训等各方面突出特色,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6总结
中图分类号:F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5-0238-02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财经类院校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存在着趋同性严重、同类专业缺乏区分性特征和人才培养缺乏特色的弊端。这种“千校一面”的现象一方面难以满足社会上特定行业和企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就业竞争中缺乏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因此,在财经类院校的专业建设中,必须以特色作为引领,围绕特色来建设专业、培养人才。
北京物资学院是原物资部唯一的一所高校,在流通领域具有一定的行业背景和研究优势。该校经济学专业从这一传统优势出发,通过与北京市同类院校进行对比,确立了培养流通领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2008年10月,该校经济学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在特色专业建设的四年时间里,我们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改革以及强化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根据教育部关于“质量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相关文件,特色专业是指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质量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获得社会认同并具有较高社会声誉的专业。① 特色专业是通过长期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专业围绕流通经济的研究特色开展专业建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培养目标明确特色
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而要科学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其前提是要对社会需求和学校自身条件有客观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趋势日益增强,社会对经济类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特征。为了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较好地和社会需求接轨,并且考虑到北京物资学院在流通领域的行业背景和研究优势,我们将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突出流通特色,培养流通领域的专门人才。
(二) 课程体系融合特色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经济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一方面要强调经济学基础理论,确保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视学生经济思维和专业能力的形成;另一方面也要体现专业特色,增设特色课程,并通过实践环节强化专业特色,形成基础理论课-特色专业课-实践环节三个层次的完整的课程体系。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专业从流通经济的特色出发,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特色、高素质”的原则,一方面夯实理论基础,把经济学原理、财政学、货币银行学纳入学科基础课的范畴;另一方面突出特色,增设了《流通经济学》、《运输经济学》以及《物流经济学》等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形成了基础宽厚、特色突出的课程体系,把流通领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落到实处。
(三) 教学方法凸显特色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形成能力和提高素质的重要环节。我们按照“理论精炼,合理够用,重视专业,特色突出”的原则,对经济学专业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压缩了经典理论的教学内容,增大了专业课的教学比重,在基础理论课的教学中,注意将经济系的基本原理结合流通领域的特殊规律进行讲授。为了适应流通领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改变了满堂灌的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了研究型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流通领域相关问题以及流通过程各个环节进行研究,并定期出版文摘类刊物——《流通经济研究动态》。同时,加强定量分析的内容,开设《数理经济学》、《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经济预测与决策学》等方法类课程,提高学生的量化分析能力。
(四) 实践教学强化特色
按照流通领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丰富了经济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具体包括以下三个层次。一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包括建立“经济学实验教学与数据处理中心”和“物流经济信息研究中心”,为学生提供课程实验和经济数据量化分析研究的平台。二是与流通企业开展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2010年,经济学专业与“上海钢之源电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流通产业与发展创新实践教学基地”,输送学生到基地进行实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三是举办“经济学知识大赛”、“读书报告会”以及“青年经济论坛”等“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创新精神。“第二课堂”活动中小组协作式的方式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开展。
(五)按类招生突出特色
“按类招生”是和“按专业招生”相对而言的,前者是在学完大学期间一定的课程如通识课和学科基础课后再选择专业,后者是在高考时即选好专业,“按类招生”由于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对专业内涵和社会需求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而避免了专业选择上的盲目性。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从2009年开始试行了“按类招生,分专业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选择经济学专业的同学绝大部分对专业的流通特色有了充分的了解,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按照特色专业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的能力,这样的学生在就业时会得到流通企业的青睐,有效提高了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二、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创新
特色专业建设要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增强专业建设的开放性、灵活性和适应性,探索适应适合不同类型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专门人才。① 根据特色专业建设的这一整体要求,我们立足本专业的实际,大胆进行了探索和创新。
(一) 确立了“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弥补单纯的理论灌输的教学模式的缺陷;学习与实践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日后从事流通领域经济管理实践工作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如社会调查技能、计量分析技能以及写作技能等;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鼓励学生参加物流师、会计师等职业资格考试,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好地契合流通企业相关岗位的标准和要求。
(二) 探索了 “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所谓“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是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研究型教学相结合,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夯实经济学基础,培养经济学思维,掌握经济分析方法,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流通企业的运行,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研究型教学,使学生对流通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使流通经济的研究特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有利于流通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 实行了 “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式
“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式即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来充实实践教学。第一个层次是利用培养方案中的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撰写课程论文和调查报告,提高学生的经济数据处理能力和经济问题分析能力。第二个层次是与流通企业开展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输送学生到基地进行实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个层次是通过举办“经济学知识大赛”、“读书报告会”以及“青年经济论坛”等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结语
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发挥自身在流通领域的行业背景和研究优势,在专业建设中找准定位,立足流通,突出特色,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围绕流通经济的特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应用能力,实现了流通领域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