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大学元素化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三、活动地点:待申请
四、活动目的:学生宿舍是学生之家,是学生生活、休息、学习的场所,是学校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之一。我们举办这次宿舍文化风采大赛,旨在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活跃宿舍气氛,鼓励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依靠集体智慧共同建设好宿舍。美的宿舍不仅使每一位住在宿舍的同学倍感舒适与温馨,也能提高外人对我校的总体评价,宿舍风采大赛是一种很好的促进实现宿舍美的途径,同时也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宿舍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为积极配合学院的检查工作,为检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法政团委组织部和生活部拟开展“第三届宿舍文化风采大赛”。
五、活动内容:
活动共分为初赛与复赛两大部分,由初赛评比出10个优胜宿舍,并进入复赛继续选拔:
(1)初赛
①我舍最闪亮
②华山论剑:
内容:考察大家对一些常识的了解(包括历史、政治、地理及生活常识)
具体要求:由组织者依照相似的难易程度出40道常识题目供参赛宿舍回答,各宿舍抽签决定答题顺序,每个宿舍四道题,每道题限时15秒钟,超时计作作废,答题时由宿舍全体成员共同商议得出最后答案。
③心有灵犀
内容:进行以宿舍为单位的趣味活动。
具体游戏方法:每个宿舍推选出六名同学,在屏幕前站成一排并背对屏幕,排头的同学面向屏幕。屏幕上打出词语,排头同学看到后用肢体语言传达给第二名同学(注:要求不允许发出声音),并依此类推,当倒数第二名同学传达完毕后由最后一名同学说出他所理解的词语。该活动旨在考验宿舍成员的默契程度,评审团将根据传达的时间、过程中同学们的表现、词语的准确度等综合评估,并进行打分。
评比规则:以上三个项目每个项目计满分十分,然后将各宿舍得分相加算出总分,排名前十的宿舍晋级复赛并继续进行激烈的角逐。
(2)复赛。
①风采PPT
内容:各寝室以制作幻灯片的形式来展现自己寝室的文化与风格。
具体要求:以寝室为单位选取一个主题对宿舍进行装扮,并拍照,做成PPT(PPT的具体内容包括:寝室内务效果展示;寝室成员个人风采以及寝室文化特色)。PPT的制作风格不限,同学们可以积极创新,发挥创造才能,尽力展示宿舍风采。宿舍的文化氛围要体现自己特色,体现大学生生活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幻灯片
在比赛之前要求完成并统一上交团委进行审核。
同时,比赛现场放映PPT时每个宿舍推选出一人作为解说,依据幻灯片向大家进行宿舍介绍。评审组会根据宿舍的美化设计、PPT的制作质量以及现场的解说效果进行评估,并进行打分。
②.雷厉风行
内容:对宿舍成员的内务情况进行考验
具体要求:每个宿舍推选出一名同学参加比赛,现场分别摆放牙刷、牙膏、香皂、漱口杯、毛巾及脸盆,当主持人下达“开始”口令,参赛同学一最快的速度按内务整理标准整理好摆放物品。三个宿舍为一组,分组进行比赛,并分别计时。评审组将根据整理时间以及整齐程度综合评估,并进行打分。
注:宿舍自带脸盆,毛巾,香皂,漱口杯(包括牙膏牙刷)。
③才高八斗:
内容:以宿舍为单位的才艺展示
具体要求:要求宿舍全体成员参加,集体排练出一个表演节目并进行展示,形式不限,可以表演歌舞、乐器、小品、短剧等,并鼓励多多创新。(注:小品、短剧等表演时间不要过长,短小悍为佳)评审团将根据节目的选取、表演的效果、成员配合程度综合评估,并进行打分。
六、活动优胜设置:
一、大学校园文化新质及形成原因
(一)大众化
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指出,高校的入学率占同龄人的15%以下为精英阶段,15%-50%之间为大众化阶段。我国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即为15%,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2 700万人,毛入学率23%。据此,我国高等教育自2002年就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
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背景下,大学的办学体制、办学模式、办学层次多元化。相应的,大学教师、学生组成以及师生关系等发生了变化,大学校园文化也因此呈现出新的内容。在精英教育阶段,校园文化明显具有精英文化的精神特质。高校教师是崇高道德与神圣知识的化身,他们固守精英理想,追求人格独立和学术自由,传播人文精神。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被当成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大学生则被誉为“天之骄子”。进入大众教育阶段,一批办学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一流大学总体上仍延续了精英文化。而办学形式的多元化导致许多大学尤其是新兴大学具有文化产业的特征,即办学市场化、商品化。如收费入学制度使师生关系有了买卖关系的性质,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绝对权威者和神圣的授道者。大学校园文化逐步从神坛走向平民化、市俗化,与社会经济的紧密联系程度空前。
(二)市场意识
我国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给大学校园文化增添了异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全新思想和灵活机制,为大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大文化氛围,带来了先进的思想观念,如人才观、公平观、竞争观、效益观。但其负效应也同时进入大学校园文化。如与计划经济时代相比,传统的国家职能受到削弱,个人的民族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从而使一些大学生淡化了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感;中国传统的“唯义无利”“利义并举,以义为先”的观念被打破,“唯利是图”“以利为先”的思想大行其道,追求财富和富裕的生活被社会肯定,追求商业价值、追求感官享受的价值观、人生观也被众多大学生欣然接受;个人主义价值观念逐渐淡化了理性关怀和集体观念,只追求经济而忽视道德、只追求物欲而缺乏精神不再是大学校园里罕见的现象。
(三)西方思潮
大学校园作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主阵地,其校园文化以宽容的姿态迎来了西方各类社会思潮。这些思潮以其异于中国现行政治经济体制、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其先进的哲学、社会思想吸引了广大大学生。这在一段时期极大地丰富了大学校园文化,使其更具现代意识、世界眼光以及包容性。但其消极影响不容忽视。“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等政治思想的渗透和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使校园文化中出现了政治信仰迷失的苗头。其次,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使校园文化增添了市场意识的同时,也使个人意识愈加突显。而盛行于当代的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传入校园,再度强化了个人意识的内容。极力突破传统局限,乐于吸收外来新思想,张扬个性,突显个体甚至崇拜个人主义是其主要特点。
(四)虚拟
截至2007年底,我国网民数量已达2.1亿人。其中,约2 000万在校大学生的80%以上都是网民。在网络世界中,大学生们找到了更加广阔自由的天地。
同时,网络虚拟世界的产生,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使大学校园文化增添了“虚拟”的特质。“网友”“网恋”“网游”“网婚”“电子宠物”等名词成为大学校园文化时尚的标记,其实质是现实生活在网络中的虚拟化。它具有隐秘、娱乐、虚假等特征。网络是大学生重要的娱乐工具,在网络中进行的恋爱、结婚,绝大多数仅是供娱乐消遣的游戏;对照现实生活,虚假性是网络世界的一大特点,网名、匿名信息的、网络行为都是如此,当然它不排除某些信息的真实性。
二、上述内容对大学生人格塑形的影响分析
(一)大众化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人格塑形的影响
大学校园文化的大众化特点,是相对传统大学的精英文化而言的。一方面,它表现为与当代社会经济的紧密联系和高校开放式的办学态度。如许多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设置等方面都主动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并积极与地方企业行业深度合作。校园文化的大众化也使大学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空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延伸,其社会经历和社会经验相对更加丰富。这无疑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锻炼他们的意志,丰富他们的情感,从而有利于加快其人格完善的进程。
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平民化、世俗化、庸俗化也渗透到大学校园文化中。这在缺乏精英文化积淀的新兴大学里表现尤为明显。在大众化的大学校园文化背景下,个体的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趋向大众化。如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首要目标,强调实用和高就业率,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再是精英文化下为国为民、追求完美人格的崇高理想,而是以功利的价值观为标尺,以对就业或职业是否有利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也发生变化,阅读量的极度萎缩、对知识的渴求度降低是其中重要的表现。上世纪70年代末,大学生对北岛、舒婷的诗可以脱口而出,80年代,弗洛伊德、尼采和萨特是大学生的必读,而90年代末至今,大学生阅读量急剧减少,阅读内容也从经典文本逐步过渡为时尚、休闲、娱乐杂志等通俗读物,“哈韩”“哈日”成为广大学生的时尚追求;大学生们常常自称“没有信仰”,时常对前途感到困惑和迷惘,实用、功利的价值观冲淡了他们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追求崇高理想的精英意识。
(二)市场意识对大学生人格塑形的影响
从积极的方面看,校园文化中的市场意识促使在校大学生较早接触和了解社会,掌握行走于社会的基本技能,避免从校园走向社会产生心理问题,从而有助于人格正确塑形。同时,市场意识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市场意识的引导下,大学生明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理解到“勇往直前”“天天向上”“PK”的现实意义;他们知道将面临残酷的市场的选择,于是开始重视自身能力的培养,自觉地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意志力,提升品质,突显个人气质。
从消极的方面看,市场意识对大学生人格塑形影响集中表现为:大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趋向功利化和实用化。从个人利益出发的思想普遍,大部分学生一切以有用性和功利性为标准;他们不重视思想,不敢承担对社会的责任;部分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变得物欲化,没有积极的人生目标,生活变得颓废而毫无朝气;受功利观影响,人际关系变得淡漠或虚假;勤俭节约不再受到广泛推崇,部分大学生花钱大手大脚,追逐时髦、相互攀比。
(三)校园文化中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
大学校园文化中传播的西方社会思潮给大学生人格带来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后现代主义所具有的批判否定精神和异质多样的文化意向,有利于唤起大学生们对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中非主流一面的注意,提示他们辩证地看待社会现象。90年代末至今,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风靡各大高校并被解读为后现代主义,就是明显的例证。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的无政府主义、个人主义、虚无主义,冲击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不少当代大学生存在信仰危机。有的对的科学性持怀疑态度;有的人没有远大的理想,精神空虚,厌学、厌世,表现为逃课、酗酒、谈恋爱、泡网吧等;有的放弃了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放弃了道德原则、真诚原则。他们过分强调自我价值,只想到集体、国家和社会应该为自己做什么,而很少想为国家和社会做些什么;一些大学生只注重能力培养、物质利益的追求而忽视道德情感培养,等等。这些消极因素严重影响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正确塑形极为不利。
(四)校园文化的“虚拟”特征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
网络成为当代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它促成了全球信息以最快捷的方式在最大限度上的共享,也使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迅速接轨,盛极一时的文化快餐、学术超人、山寨文化以及“做俯卧撑、打酱油、躺猫猫”等网络用语,迅即传入校园,使广大大学生得以密切地接触和及时地了解社会,丰富其社会阅历,培养其道德、价值判断能力。这对于大学生人格塑形具有积极作用。
但网络的虚拟世界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等产生十分广泛和深刻的负面影响,尤其易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和道德的弱化。长期处于网络中虚拟交往的幻觉中,大学生往往在心理上对网络产生强烈归属感和依赖感的同时,对现实感到厌倦与冷漠,逐渐自我封闭,严重的可能发展为“网络自闭症”。他们将无法进行正常的人际沟通,从而难以了解他人和自己,促进个性的完善。从根本上说,这种消极性还在于影响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网络是一个隐蔽而又缺少监督的世界,它在张扬人的个性的同时也令人的劣根性暴露,造成大学生道德观念紊乱,道德判断能力下降。思想道德素质居于人格要素的中心位置,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其健全人格的发展。
当然,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西方思潮的涌入和传播以及网络的盛行,并非单一而是共同作用于大学生的人格塑形。如市场意识引导下的功利观、大众文化下的实用价值观以及西方思潮影响下的个人主义,有某些相通的本质和相似的表现。正是上述各种社会文化背景相互作用,共同给当代大学校园文化带来了新的内容:大众化、市场意识、个体意识以及虚拟特征。这些新质给大学生的人格塑形产生了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对于积极影响,我们应加以鼓励并正确引导,让它最大限度地发挥健全大学生人格的重要作用。对于一般的消极影响,我们应加以理性的评判,因势利导,将其逐渐减少或消除。
理想和信念是人格内涵的重要指标,它对于人格的其他因素如气质、能力、性格、需要、动机、意志、情感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积极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表现。面对部分当代大学生信仰迷失、没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状况,我们应高度重视并探索改变的途径。
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一脉相承的人格追求对大学生人格塑形的启示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2000多年来,一直不懈追求完美人格的塑造。孔子认为,士应“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孟子认为“(士)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中庸•二十》上也有“修身以道”“修身以道立”之说;屈原亦言“纷吾既有此内美兮”。“据于德”“修身”“独善其身”“内美”,归根结底,都是古代知识分子完美的人格理想,他们在追求完美人格的历史长河中,孜孜以求,一脉相承。
从理想、信念方面看,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得志,泽加于民;……,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在儒家文化的浸染下,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胸怀国家社和民族大义,深情关注或直接间接参与国家、社会发展变革;他们悲天悯人,同情弱小,关心百姓疾苦,有着浓郁的人文价值关怀。
从气质、性格看,深得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精髓的知识分子的气质可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即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毅、和而不同。今天仍在沿用的“儒士”“儒商”,即指深谙传统文化、气质温文尔雅、道德品行高尚的文人或商人。此外,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追求人格独立,出现了许多像“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摧眉折腰侍权贵”的文人,表现出高雅与傲骨的气质。
从兴趣、爱好方面看,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在济世情怀之外,还讲究高雅情趣的追求。他们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和提高,反对沉湎于物欲私利之中;他们附庸风雅、吟诗作赋,琴、棋、书、画无一不通;他们以文人雅士的闲情逸致,追求清高、旷达、超脱、飘逸的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或寄情山水,或将对自身人格修养的理想化为艺术创作。
当代大学生即是或即将成长为现代知识分子。今天,大众文化几乎占据着社会和大学校园主流文化的地位,传统文化的雅趣在大众文化的扩张面前步步败退。在这种形势下,作为现代知识分子,我们应认真审视当下文化,继承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以及他们不懈追求完美人格的崇高精神,引导广大大学生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被商业意识等冲击失落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在五千年华夏文明中建构富有现代意识的精神家园,从而使大学生不仅具有全球意识、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还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高雅文化品味。至此,大学生的人格得以逐步完善,他们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也将为社会和文化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帮助更多的人完成人格的正确塑形。
参考文献:
[1]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moe.省略/edoas/website18/38/info1205466246320338.省略/download/manual/statisticalreport13th.pdf
一、当代我国校园文化的主要特点
一般认为校园文化应包括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从广义上讲,校园文化是学校生活的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智能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精神文化。从狭义上讲,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学习、管理、交往中,逐步形成并获认可和遵循的带有学校特色的价值取向、校园精神、校风、教风、学风、治学传统、行为方式等的高度概括。随着时代的变迁,作为社会子文化的校园文化在当今呈现出了诸多鲜明的特点,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特大群体性:现代大学的规模正在不断的扩大,大学在校师生少则几千多则上万,这一特大群体所共同营造的校园文化也就具有了相当的群体性。由于参与营建校园文化的人数多,成员之间交往的频率高,他们在不同活动中体现的精神倾向也往往容易相互感染或批判,校园内的一种思潮、一种价值观、一种时尚,往往是成千上万人心理碰撞、反应乃至相交、融合的结果。
(2)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众多,人才济济,思维活跃,活动多样,文化载体也多样,在经过彼此的融合之后这里的文化具有必然的综合性。大学校园文化的综合性主要通过学科的多样性;因师生地域的广泛性而带来的观念、行为等的多元性;学术观点的差异性;教学行为的多样性;学生活动的丰富性等体现出来。虽然如此众多的元素彼此各异,互不相同,然而各个元素在校园这一载体的共同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的交融便会形成一个有多种元素融合而成的文化综合体。而这一个文化综合体有着较好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能适应不同的文化形式和元素在这一综合体中存在,较之于社会这一大文化载体有更强的包容性。
(3)双重性:校园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文化,其形成受到社会和学校自身的双重影响。首先,社会环境下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模式在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直接、明显地影响到校园文化,使得校园文化在越来越活跃、开放的情形下泥沙俱下,部分具有腐蚀性的思想正慢慢得渗透到这种纯洁的文化系统中;其次,校园文化更重要的是受到学校自身办学理念、发展方向、历史传统、教育设施、师生行为观念等直接的影响。
(4)高雅性:大学师生群体的文化认知与道德审美的水平较高,因而,由他们创造的大学校园文化在整体上具有品位较高的特征。这种特征主要体现在理论层次较高的大学科研活动、教学活动等方面,还有一系列人文知识讲座、各种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举办各种学术沙龙、诗书画展览、高雅艺术进校园等系列文化活动和表现形式上。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校园文化的高雅性也广泛体现在独具特色的校园景物环境上,校园建筑设计别具一格,景观设置各具特色,充满浓郁的书香气息。
(5)定向性:校园文化较之于社会文化的另一大区别是受影响人群的定向性。校园文化因有其特定的载体---校园,因此其影响的人群就是生活在其中的学生,有着极其特定的人群,而对于校园之外的人群影响有限,所以校园文化便显示出极强的定向性。
二、校园文化对大学生人格的塑造
校园文化较其它文化有着自身的特色,它对于生活在其中的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对于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心理特征等的形成都发挥着直接的作用。校园文化对于人格的塑造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
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是教育功能,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适应当代社会需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首先,大学教师是高校德育的主体之一,是学生形成价值观体系的直接作用点。正因为如此在高校的教育过程中要格外重视教师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其次,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与校园中总体的价值观导向、学术文化氛围也有密切的关联,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特别是身处其中的校园环境的影响,很易接受外界的新鲜知识和事物,但是与此同时也缺乏辨别的能力,往往不考虑后果。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校园典范,通过榜样进行示范教育,引导广大多的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教育工作以榜样带动整体即以点带面的优良传统,在今后的教育过程应坚持并予以创新。
2、思维方式的塑造:
校园文化会给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较大的影响,如不同的高校、不同的学科由于理论构架的不同往往在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方面各有差异,理工科类院校的学生在逻辑思维方面较突出,而文科类院校的学生以发散思维见长。
3、行为习惯、方式的塑造:
学校的规章、制度、纪律属于校园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对大学生的行为习惯、方式起着引导和规范的作用。制度文化反映了校园的文化准则,它在发挥规范作用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导向、调控和纪律训导。大学生一方面要学知识,另一方面要学会做一个社会化的人,按照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在思想上和行为上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我,学校的制度建设在这一目标的实现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制度文化对大学生行为方式的塑造渗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学、人际交往、课余活动等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
4、心理特征的塑造:
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左右着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一方面,通过开展各种积极的校园文化活动,满足校园主体的集群需要和归属需要,促进身心健康协调地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于心理能量的高能区,如不能及时平稳地释放能量,就会引发心理疾患,如焦虑症、孤独症、偏执症等心理疾病。人际关系是大学生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关系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所处人际环境,在完善大学生心理素质和调节其心理状况方面,校园文化活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总结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方面的育人功能。高校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对大学生的品行陶冶、行为规范、人格塑造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往往伴随着个体一生的发展,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在校园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忽视传统教育,校园文化良莠不齐,以及校园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文化发展大繁荣”、“文化生活方式”以及鲜明的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问题,高校作为文化发展的前沿阵地,应当自觉地扛起文化发展的大旗,重视校园文化,发展和优化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潘懋元 [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90页.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9-0092-01
一、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内涵
所谓宿舍文化建设,是指在高校校园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宿舍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为主要核心的一种学生共同创造并自觉遵守的一种群体文化。
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物质方面。主要是指学生宿舍的物品摆放、整洁卫生、美饰装饰、环境布局等方面,它是宿舍文化建设最基本、最外观、最能感知的层面,是宿舍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在一定程度、一定方面的具体体现。第二、制度文化方面。制度文化包括国家、省、市以及学校制定的有关宿舍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各系、各班根据自身情况就某一个方面指定的各项措施、规定以及宿舍成员之间的约定等,它是宿舍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公平公正推进文化建设的基石。第三、道德文化层面。是通过学生宿舍物质文化方面的展现以及学生所焕发的精神风貌等体现出来的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学习风气、道德标准、价值取向等,是宿舍全体成员通过长期的沟通、交流而逐步形成的一种文化内涵,具有特定性,它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结果,是加强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所在。
二、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宿舍文化建设具有导向功能,所谓导向功能是指通过各个宿舍成员的不同思想意识形态相互碰撞、磨合、接纳而产生大家都认同的集体观念,这一观念对整个宿舍所有个体学生的价值和行为趋向产生引导作用。当宿舍成员认可这种导向功能并遵守时,他们就会形成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倾向,从而找到日常行为、道德标准、价值观念上的共同点,起到统一思想的成效。
(二)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大学生在校期间,平均有一半多的时间是在宿舍度过,对学生而言宿舍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因此,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有利于引导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提升他们的自主、自立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完善自身道德观念,增强集体荣誉感,最终提升综合素质。
(三)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有利于学风建设
通过学生宿舍文化的熏陶、感染作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整洁美观、卫生的宿舍环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树立正确的道德评判标准和价值观念、志荣明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氛围,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三、如何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
整洁、优雅的环境,仪态大方的仪表,安全、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宽严相济的管理制度,比、学、赶、帮、超的学风,拼搏进取的奋斗精神,文明礼貌的为人处事方式是宿舍文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具体体现。
(一)通过班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大宣传、提升学生认知
虽然班会、主题班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传统、最朴素的教育方式,但通过此形式加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宣传,能够有效的使学生们了解宿舍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其宿舍文化建设的功能和意义,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统一思想,才能够使宿舍文化建设深入人心,取得成效。
(二)积极开展文明宿舍、标兵宿舍、优秀宿舍评比活动
良好的宿舍文化风气可以陶冶和影响学生的情操,有效的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感以及团结互助的精神,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进一步调动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开展宿舍文化活动,提升学生自觉参与的吸引力
一、坚持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原则
(一)统一要求与突出个性相结合
每个人在学习方式、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他们所营造出来的宿舍文化氛围自然也是不一样的。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统一规划时,在不违背宿舍统一管理要求的前提下,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他们提供一个自我发挥的空间。此外,还要根据大学生的个性特点,结合时代特征和学校的特色文化,开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丰富多彩的宿舍文化活动,比如,举行“大学生公寓文化节”,定期举行“星级宿舍”、“优秀党员宿舍”、“优秀团员宿舍”评比活动。
(二)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要求是以人为本,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宿舍文化建设就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就要顾及到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比如,针对艺术专业的学生,学生宿舍的设计就要注意突出艺术的气息,形式上也可以夸张一些,增强艺术感染力,激发学生的艺术想象力。而对于文史类的学生来说,富有文学气息,含蓄内敛的宿舍设计就会受到的大家的青睐。同时,要尊重并充分发挥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宿舍文化的建设中来,使他们从中获得成就感和价值体验,从而激发起对宿舍、对学校的热爱。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队伍建设
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校、后勤服务集团、广大教职工及宿舍管理人员的积极配合。作为学校事务的决策者,学校管理者要从维护稳定大局和推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切实提高对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重视。而作为宿舍管理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和最后落实者,宿舍管理人员也要转变其自身固有的观念。在某种程度上讲,这支队伍素质的高低将会对宿舍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学校要实行严格的招聘制度,认真对待宿管人员的招聘工作,而且要定期地对在岗的宿管人员进行包括管理方法,相关心理学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识在内的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学校等公寓管理部门在做好后勤保障的同时,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为学生提供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布局合理的宿舍环境,为学生打造人性化的文化氛围。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离不开辅导员、班主任的密切配合,学校要实行辅导员、班主任进学生宿舍工作制,并按照适当比例进行分配,发挥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学生宿舍思想教育工作方面的作用,并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健康的活动,促进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除了辅导员和班主任外,学校的教职工也应承担起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
(二)优化宿舍物质文化环境
宿舍物质文化以物化的形态展现宿舍文化的基本特质,不仅发挥着物质实用功能,还发挥着精神美感功能。因为“审美是一种精神活动。审美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没有这个物质基础,审美就成为不可能”。宿舍的物质文化不仅为宿舍文化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样它还具有审美的功能,它能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因此,学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结合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合理优化资源,充分利用宿舍的优势,着力建设符合学校自身特色的宿舍文化,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营造高雅、生机勃勃的文化氛围。努力使宿舍成为一部丰富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对学生产生积极良好的感召力,进而实现宿舍文化建设的育人效果。后勤服务集团除了做好宿舍楼内的卫生,安全防卫外,可以尝试着在宿舍楼层之间,走廊过道的墙壁上张贴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励志名人名言、配有文字说明的图画及一些积极向上、修身养性的文明警示语,当然可以留一部分用以展示优秀学生宿舍的舍内布局,或者展示学生的作品。每个楼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突出不同的文化主题,为学生营造富有文化内涵的居住环境。针对有些学生不爱劳动,经常在宿舍内乱扔垃圾,内务整理杂乱,浪费水电资源的现象,可以将一些勤俭节约在内的传统美德融入到宿舍文化的建设主题之中。为方便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可在每幢宿舍楼设立自习室、学生活动室、报刊阅览室等。
(三)完善宿舍制度文化建设
无规矩何以成方圆,同样,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也需要规章制度的约束。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良好效果的取得,除了要在管理的过程中实现标准化、制度化外,还要在宿舍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建成后形成有效的运行和评估机制。一般来说,大多数学校都有适合本校宿舍管理的规章制度,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制度文化。但是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有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往往有些制度基本上只是一种形式,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样就形成了管理与服务相脱节的现象,即片面强调制度的管理思想,忽视制度的执行情况,忽视制度的运行效果。因此,在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把制度的制定和制度的执行有机结合起来。
(四)营造良好的宿舍精神文化氛围
宿舍生活,作为大学生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个人必然会被宿舍内的文化气息所感染。健康和谐的宿舍文化不仅能够感染到宿舍内的每一位成员,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而且也能够对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反之则会削弱甚至抵消宿舍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在营造良好宿舍精神文化氛围的过程中,我们亦可以适当地增加一些丰富的图片信息,发人深省的哲理或者是凝聚学生生活点滴的漫画以及学生的一些创意新颖的公益广告作品等,它们不仅承担着潜在的教化作用,而且其优美与高雅的艺术韵味也将会令人心情愉悦、精神振奋。宿舍文化建设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过程。大学生宿舍文化活动是宿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宿舍楼内可以开展宿舍文艺活动,如:文艺晚会,宿舍联谊会等。针对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举办各种讲座、演讲、辩论赛等。此外,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部门要针对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身心健康方面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计划,开展一些谈心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自己所遇到的问题,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加强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除了要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外,还要注意防止西方资本主义腐朽、低俗思想在宿舍文化建设中的影响。为此,学校及后勤服务集团要用健康有益的思想文化去充实学生的精神空间,抵制各种腐朽没落、不健康思想的侵蚀,及时消除破坏宿舍文化建设的行为。
(五)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宿舍行为文化建设
首先,要建设一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形成一定的网络工作机制和体系,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这支队伍不仅要对那些沉溺于网络的学生加以引导帮助,而且要广泛开展丰富的网络活动,对其他的大学生也要加以积极引导。比如,可以开展网络设计大赛、网络征文大赛等,积极鼓励学生正确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其次,要开设专题网页做好学生的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丰富教育内容,使学生党建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针对学生思想上、生活上和学习上的负担、压力、情绪等问题,可以在校园网BBS论坛上开辟“辅导员专栏”和“心理咨询”栏目,开通网上留言,切实提高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最后,为了确保大学生能够安全有效的上网,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学校除了要做好校园网络的监控,规范网络行为外,还要加大网络法制的宣传力度。
(六)发挥学生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
共青团作为大学生群众组织,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之一。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共青团要积极发挥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等方面的优势,为大学生的成长服好务。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及后勤服务集团举办的各种宿舍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此外,共青团要定期向学生宣传学校关于宿舍文化建设方面的规章制度等要求,架起学校、后勤服务集团、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
三、结语
学生是宿舍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宿舍文化的创建者、践行者、传承者。在宿舍文化建设中,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自己开展一些有特色的宿舍文化活动,由他们自己承办,宿舍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必要时予以指导。作为宿舍文化建设成果的直接受益者,大学生也要积极配合学校和后勤服务集团的工作,为宿舍文化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姚垚,刘群,刘雪飞.“三自”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06):128-130.
[2]黄高静.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6.
[3]贺桂祯.高职院校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5):124-126.
[4]徐浩.新时期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5,(11).
[5]冯莉莉.当代大学生宿舍文化分析及建设途径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7,(02):52-55+58.
(二)活动总结:
为期两周的宿舍空间美化大赛圆满的落下了帷幕。为了培养学生自我动手和管理能力,养成讲文明,爱卫生的良好习惯,给同学们创造一个更加良好和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宿舍成为同学们文明,温馨的家园,我院学生会生活部举办了第三届宿舍美化大赛。各宿舍的氛围和风格通过大赛也大致都体现了出来。虽然宿舍要求设计名字和风格,但通过这一装饰,整个宿舍的内容都显其外。各宿舍名字有活泼的如“萧亚轩”温馨的如“甜心小筑”风雅的如“逸轩斋”简易的如“简居”。个宿舍名都彰显了青春的气息与活力。风格的设计更是五彩缤纷,各有千秋。有的宿舍用各种墙纸和健康向上的挂物来修饰;有的用团体照和温馨的饰物装饰,从而显示出了宿舍的和谐与团结;有的用手工制作的风铃来装饰,进而显示出该宿舍活泼快乐的氛围。总之各宿舍都尽其所能的完成了此次宿舍名和宿舍风格的设计。
1、本次美化大赛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给同学们一个健康、自由的发展空间,更重要的是很好的提高了同学们的精神文明素质,展示了大家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培养了各位同学的动手能力,充分展现了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增进了同学间的团结互助精神和宿舍的集体凝聚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并受到学院师生的重视而且获得各方的一致好评。
2、大赛开展之前,我部进行了积极的宣传,各个参赛宿舍明确了此次大赛的流程、目的及奖项设置,因此调动了学院各个宿舍参赛的积极性。
3、美化大赛期间,同学们踊跃参加,在宿舍装潢设计方面精心筹备与策划。大家自己书写字画,挂彩带,添绿叶,精心采购,然后将各自的宿舍进行美化装饰,有的热情奔放,尽显青春风采;有的清新典雅,尽显诗情画意,充分的展现了各个宿舍温馨、儒雅等风格。评委们严格按照干净整洁、温馨和谐、独具特色、装饰得体等环节进行评分。经过角逐,本次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在这些宿舍中我们找到了家的归属感,也感染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4、大赛结束后,各宿舍面貌焕然一新,宿舍更加温馨舒适,并且展现了我院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我部进行了精神及物质奖励,并进行了后期宣传工作,充分的对外、对内展现了我院学生宿舍的风采。
5、通过这次大赛,我们不仅看到了政法学院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同时也看到了各宿舍做为一个整体所应具有的团结精神。在此次活动中,各宿舍成员都积极配合,相互协作,大家各抒己见,择优删劣,最后以最少的花费完成了最美的装饰。在这次活动中大一新生表现的犹为突出,她们都满怀热情积极配合,竭尽几力把宿舍美化好。大二学生也表现不错,个别舍美化的不次于大一新生。大三是忙碌的,但她们也没将此次活动致之不理,相反她们虽没设计却也把室内整理的比较让人满意。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7-0186-03
近年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在国家战略支持和各大学主体的自我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尤其是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纵观大学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各方努力,大学校园文化的隐性因素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关注和研究,从而使得其行为层面和精神层面问题百出。原因之一,可能是隐性因素本身难以被觉察和引导的特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具体有哪些显性因素,有哪些隐性因素?显隐又该如何判断?隐性因素本身具备哪些特点?明确上述问题,有助于全面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本文试图努力对以上问题做一简明分析。
一、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通俗地讲,就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为大学所积累的精神成果及其蕴含这种精神成果的物质成果的总和。[1]华中师范大学的周挥辉教授认为,我们倡导的大学文化就是以追求真理和培养人才为主旨的维系大学存在和促进大学发展的精神、制度、环境和校园文化的总和。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精神,体现在学校的校训、制度、行为中。[2]大学精神的突出作用在于对大学文化的标志性概括与引领。大学精神包括,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自由精神、独立精神等多个层面。[3]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学文化的载体是大学,创建的主体是历届师生;大学文化本身是历史选择的结果,包含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其含义极其广泛。
二、大学校园文化中隐性因素的判断标准
有的学者认为,大学校园文化中所谓“隐性文化”主要是指观念和风气,而“显性文化”则是规章制度、标志性建筑等,[4]这种划分不无道理,这是以可视(visible)与不可视(invisible)为标准来判断其是显性因素或是隐性因素。笔者认为,无论是物质、行为、制度或者是精神气质,都有可视与不可视的成分。比如对标志性建筑,显然能够看出其高度、颜色、造型、位置等外观因素,但却难以理解其内涵,或者说其与学校发展的历史渊源的关联及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大学建筑文化具有显隐并存的特点,这种文化是大学校园所特有的无形精神文化与有形物质环境的复合体。它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其物质主体是大学建筑及其营造的校园环境空间,为大学师生提供了教学、科研、生活的物质环境;另一方面,大学建筑所蕴涵的文化内涵能陶冶情操,是大学师生的情感依附,它对大学的文化品质、理想追求、历史风格、声望形象等具有表征作用,是大学文化的物质环境依托。[5]所以,大学建筑的外观易见,但其所寄托的文化品格、历史记忆等因素却难以将其定义为显性。从大学制度文化的角度,可以看到规章制度的存在形式,比如学校文件、宣传标语等,这是制度文化的物质载体,我们能切实地感受到。通常来讲,透过制度本身还可以探寻到制度建设背后的力量。制度的形成过程是利益博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利益主体均会发出自己的呼声,表达自己的诉求,从而保证在新的秩序规范中有效地保证自己的利益。而各方力量的内部较量却很难从学校的文件和标语中体现出来。除此之外,有学者指出,我国社会在历史转型的过程中存在显性的制度化和隐性的制度化两个方面。显性制度化即正式的、通过明确的公开的规范引导人们的行为,即把人们的行为纳入到正式的制度体系和社会关系模式之中。在中国,它是由国家推动的,自上而下的,在形式上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在市场体制的推进中,随着交往的扩大,新领域的出现,和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社会产生了新的交往、交换需要,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力量分化的趋势。这些力量及其交往的需求和利益需求成为隐性制度化的动力。”[6]同时,李金教授指出,这种隐性制度存在普遍性。当前大学制度文化建设中,隐性制度也是无时无刻不在,或为学校发展文化进步提供着隐形动力,或不经意间起着反作用。当然,观念与精神从通常意义上讲是不可视的,但是在现代社会,再抽象的精神也必须由其物质载体,否则又如何能够认识和理解他们呢?
鉴于以上分析,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隐性与显性因素,非仅以是否为视觉所见为标准,不能以物理角度上的存在称之为显性或隐性。大学隐性文化更多地表现于非物化的文化和物化文化背后所蕴含的人文意蕴。“在林林总总的大学中,几乎每一所大学都能非常明确地告诉你:它具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特色和成绩,但只有一部分的大学有自己独特的‘精神’。这种大学精神是难以言说的,但又是具体可触的。它能将具有不同思想、文化、专业背景的知识分子凝聚在同一个目标下,在大学遭遇艰难曲折时升华为一种顽强的亲和力和奋斗力。在这样的大学受过教育的人,会长久地怀念它。”[7]这种难以言说又具体可触的精神,堪称大学文化隐性因素的内涵。
因此,笔者认为大学文化隐性因素的考量不能忽视以下两类因素,一方面即大学中含蓄与隐含(implicit)的文化力量,应该将其纳入到隐性因素中来,与其相对应的是显著的外在的(explicit)文化因素;另一方面,还应该有非正式的物质因素、行为因素、制度因素和精神因素(informal factors),与之相对应的是正式组织因素(formal factors)。隐性文化的考量不能单纯从某一个角度,而应该从多角度进行评估和衡量。这三个维度:可视与不可视(visible or invisible)、显著的与含蓄的(explicit or implicit)、正式的与非正式的(formal or informal),使用不可绝对化,应该视衡量对象的特点具体加以应用。
通过以上论证,结合大学文化分类的四个层次,可以得出大学文化隐性因素的大致对象:从物质层面讲是:大学建筑风格和历史渊源,情感依附和表征意义;从行为层面讲是:大学师生的行为背后的力量,如动机、目的等因素,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学校面临重大选择时的决定;从制度层面讲是:大学当中所隐含的非正式的制度和非正式组织的行为规则;从精神层面讲则是:非口号性制度性精神,更重要的是隐含在大学精神之里的内涵,其中包括师德、学风、管理理念和校史发展进程等方面。
三、大学校园文化隐性因素的性质分析
大学校园文化具有诸多鲜明的特点,隐性文化不但具备大学文化的共同特点,而且本身具有鲜明的性质。梳理大学隐性文化的性质,厘清大学校园隐性文化的特点,继而分析几个特点之间的关系,对于建设什么样的大学文化、如何建设这样的大学文化,具有重要要意义。
1.存在形态的弥散性与聚合性
大学校园隐性文化脱离正式组织模型,因而具有了比显性文化更为突出的弥散性,充斥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整体上呈现出不规则性。同时,也正是这种弥散性赋予了大学校园隐性文化因素细微但整合的力量。隐性因素存在于校园文化各因素的不断运动和变化中,伴随着影响学校发展各方力量的博弈而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成为学校综合实力表现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学校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层次都弥散着隐性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力外化于正式组织和成员的行为表现,内在于决策者和管理者的行为动机。大学校园文化的隐性因素聚合于各个行为主体(既可能是自然人,也可能是组织),在不同主体身上表现不同的特点,发挥不同的影响力,也呈现出自然而然的聚合性。聚合性制约着隐性因素的作用对象、呈现方式和力量大小。隐性文化的聚合性特点是正式组织结构和显性组织文化力量场干预的结果,也在一定程度打上显性文化的烙印。隐性因素和显性因素在大学校园文化的场域中不断较量,对隐性因素的重要影响即是其弥散性和聚合性特点的相互迁移与转化。
2.功能指向的积极性与消极性
校园隐性文化对于校园文化建设而言是把双刃剑。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学者一提到校园隐性文化都将其称之为推动力量,这是不妥的。一方面,校园隐性文化给实践者提供一个中介或平台,这个平台由于其本身具有强大的力量和优势,能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无时无刻地发挥作用,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和空间上的包容性,如初春之细雨,漫洒于天地之间,浸润万物。但是,这只是隐性文化所具备的特点,至于发挥何等性质的作用,还应该视隐性文化本身的属性来定。隐性文化本身是正向力量,具有积极作用,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能够起推动作用。倘若隐性文化本身不具备这种正向的推动力,反而会借助其强大且无处不在的力量场域,给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造成不能忽视的消极影响。因此,不应该笼统地将隐性文化看成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推动力量,全面客观地看待隐性文化,有利于深化对其功能上双重作用的认识,也有利于在文化建设中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利用。
3.作用发挥的无形性与有形性
隐身性是隐性文化因素固有的本性,隐性文化因素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的无形性缘于其本身的隐身性。文化存在本身就难以视觉可见,隐性文化这一特征则更加突出,从而使其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更加隐蔽地发生作用。大学校园文化隐性因素在无形中影响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其作用难以估量。正式组织框架下的文化体系,以组织框架内的力量推动文化建设的步伐,在这个过程中必将受到隐性文化的影响。隐性文化因素能够干涉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再隐蔽的力量都会从其作用对象的结果上看到痕迹。虽然隐性文化因素很难从过程中把握其作用的发挥,但就结果而言,大学文化建设的诸多方面都可以找到其踪影。简言之,隐性文化因素悄无声息地影响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乔树桐.大学精神创新与大学文化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04,(12).
[2]周挥辉.大学文化问题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8,(7).
[3]张路杨.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精神的培育对策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
[4]韦良.大学隐性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5).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其大学精神至少应该包括四个层次:一是基于大学共性层面的人文和科学精神等;二是高职院校的特殊类型所要求的大学精神,即职业精神、技术精神等;三是高职院校所处的区域精神;四是高职院校个体自身所形成的传统精神。
近几年,随着社会对高职教育认识的提高,高职院校规模迅速扩大,国家对高职院校硬件尤其是基础设施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多,但对物化环境所蕴含的文化意味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文化各方面均关注不够,从而造成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被搁置一旁甚至被根本忽略,这导致校园文化中精神文化的地位旁落与价值淡化,进而必然导致对大学精神的忽视。
大学精神文化是高校的灵魂,是高校凝聚力、生命力、竞争力的源泉。增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丰富和发展高校的精神文化。所以,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必须重视大学精神文化的重塑。
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且有高职院校的特殊性,不能简单照抄照搬一般大学培育大学精神的办法,因此,必须根据高职教育类型要求,以技术创新理念为核心,坚持以技术精神为重点,以校训建设为载体,以文化传统为基础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才能进一步促进其技术创新文化的提升。
一、以技术创新理念为核心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
技术创新的理念对高职院校发展至关重要,它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所谓技术创新理念就是指人类的技术创造、提升和超越的理想和信念。具有这种技术理念的人,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超越现实,敢于挑战未来。因此,要培育技术创新文化中的大学精神,就首先要把技术创新理念融入其中,使其在学校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因此:
1.要重视技术创新意识的培育
以技术创新理念为核心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首先要重视技术创新意识的培育,比如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技术创新教育的关键和重要突破口,在西方人的眼里,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哈佛大学有一句名言就是: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始终处于问题之中。求异意识,就是标新立异,追求个性,保持自己思想的独立。这正是创新所必须的,因为创新本身就是一种求异思维和实践。
2.要注重超前培养人才
以技术创新理念为核心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还要体现在超前培养人才上。即要求人才培养超前谋划,超前考虑,具有人才培养的超前眼光。目前,德国“培养为明天工作的人”的职业教育理念,已成为全世界职业教育家的共识。人才培养怎么适应经济发展,主要看专业设置是否合理。德国在专业设置方面非常重视地方经济发展的因素,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设置专业,尤其强调要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有的专业甚至就是专门为某大型企业本身培训的需要而设置的,有很强的企业针对性。
为了超前设置专业,就应十分重视对产业发展的情况调研和信息的把握,尤其关注新兴产业的发展,一旦新兴产业出现,就要组织讨论进行预测,科学确定专业设置时间,当产业经过几年发展壮大需要人才时,超前设置专业培养的人才正好可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如果发现有的专业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就应及时停办。
二、以技术精神为重点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
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建设除了要考虑大学共性层面的人文和科学精神等外,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高职院校的特殊类型所要求的大学精神。高职院校类型最大的特征是技术文化,所以,其类型特征对大学精神的要求就主要是技术精神。从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技术活动或技术过程看,也内在地要求倡导技术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重塑要以技术精神为重点。
所谓技术精神就是指人们在从事技术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以追求效用为最高境界的精神。技术精神的实践性特别明显,甚至可以说就是一种实践精神,比较强调“做”的方法和技巧。如果说科学过程的精神实质是“求真”,那么,技术过程的精神实质就是“求效”。高职院校是进行技术传播、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在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和技术活动过程中应将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通过教育、感染,使之内化为一代又一代高职院校人的精神气质,最终升华为技术精神。
1.坚持“技术至上”的价值追求
因为高职院校在大学精神文化构建中的核心和关键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主要体现在对“技术至上”的价值追求上,这是整个大学精神文化的灵魂。这与对人文主义的倡导并不矛盾,比如对学生的技术教育如果和相应的人文教育相结合其效果就不一样。高职院校针对学生的专业实际和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开展相应内容的人文教育,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和肯定,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要在校园中强化“尊重技术的导向,培养崇尚求精、求实、求新,精于设计、善于持续的技术至上的精神。”
2.要努力营造学技术、练技术的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正确的技术态度和科学的技术观的形成,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教育。在技术教育中,要特别重视有关技术发展史的教育,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技术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的正面及负面影响,从而使学生养成产品质量至上,对消费者利益和安全负责的态度,同时,培养学生节约资源和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符合现代技术发展的职业道德。
三、以校训建设为载体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
校训是一种格言、篇言或座右铭,它代表了学校所倡导的某种道德价值及其追求,是学校对其历史文化传统、校园精神的概括和认同。比如北京大学“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的校训就比较集中的体现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精神。校训能够最简明、最直接和最深刻的反映学校的文化,体现学校的精神。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的校训实际上铸就了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
我国高职院校也比较重视校训的培育。据统计,在教育部、财政部立项并已经验收的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有95所院校制订了校训。但是一般性的高职院校还是重视不够,并且一部分高职院校至今还没有校训,就是有校训,也缺乏特色,同质同面化、标语口号式现象严重。所以,各高职院校通过校训建设重塑其大学精神的任务还比较艰巨。
1.要重视通过校训的建设促进高职院校创新精神的培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科学技术的创新己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创新精神对高职院校来说,决不是可有可无,有学者说“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灵魂在于创新。”我国许多大学对创新精神的培育都非常重视,如南开大学的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武汉大学的校训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华中科技大学的校训是“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等等。从这些校训的字里行间,都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其对创新精神的重视。
2.要坚持重道崇术的原则
“道”即理性,是指观察、思维和判断能力等的综合表现;“术”是指具体操作性的知识和技能。高职院校由于肩负着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任务,往往容易重“术”而轻“道”。比如许多高职院校把“技精”、“强技”、“技高”、“技必精”等作为校训词,而忽视了“道”方面的要求。这种倾向不利于高职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尤其是高职教育的比较明显的功利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精神的缺失。因此,坚持重道崇术既是校训建设应注意的问题,也是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培育的基本原则。
四、以文化传统为基础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升华,大学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基础和前提。每一所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而文化传统都是其长期发展积淀的结果。文化传统既有其独特性,也有稳定性。从文化的发展来看,每一种文化的建构,都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文化发展包括技术创新文化的发展也不可能割裂文化传统,它的发展总是或多或少地包含着前代文化的某些基因,与前代文化有一种血脉的渊源,有一种文化基因的内在联系。高职院校文化的发展就是在这样一种新旧交替、新陈代谢的有机成长过程中完成的。
高职院校的文化发展在继承其自身所形成的文化传统时,还要注意学习外校的优秀文化,从而不断地丰富自己,使自身的文化传统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尤其是在教育国际化已经到来的今天,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包括其大学精神的培育,决不能固步自封,一定要打开围墙,走出校园,把自己放在世界大学文化的比较中反观、审视,并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在历史、现实、未来所建构的三维大学文化背景中找到大学精神的时代基点,融会我国乃至世界大学文化的精华,重塑既具有厚重文化底蕴,又具有时代气息和技术创新理念的高职院校大学精神。这种良好大学精神生态的形成,必将进一步推动其核心竞争力的生长。
【参考文献】
[1]侯长林.高职高专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1.创新成才观没有完全在教师和学生群体中确立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学生“重应试轻创新”、“重理论轻实践”,检验学习的方法仅仅依靠卷面成绩。学生主体的创新意识淡薄,创新素质参差不齐。当然,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很多,除了固有的学习方式,教师的因素也不容忽视,教师“重灌输轻启发”、“重尊仰轻尊重”。高校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据统计,重视和比较重视的比例分别为21%和18%;一般重视为35%;不重视的比例为26%。教师应该从自身角度出发,加强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努力帮助学生取得创新成果。
2.促进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服务和管理意识淡漠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党政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又需要师生相互配合合力推进,还需要管理和行政人员准确定位和人性化的服务与管理。有些高校的管理和行政人员,重权力轻义务,工作效率低下,为师生的教学科研活动人为设定了障碍,抑制了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3.创新素质文化氛围需要进一步浓厚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需要良好的创新氛围做支撑,目前我国高校整体文化氛围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是一些高校,常常以行政管理为主控制管理多,以思想教育管理为主激励管理少。教师、行政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控制与被控制、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束缚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制度文化方面
1.基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评价激励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各高校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设立多种多样的奖学金,但是由于奖学金覆盖面比较窄,激励效果还不佳。另外,大学生的创新活动需要老师的指导,部分高校没有对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的工作量进行界定、没有对指导教师进行精神的鼓励。
2.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科学化水平需要提升
关于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是否科学的调查显示,57%的学生认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18%的学生认为制定的比较好,但落不到实处;14%的学生认为教学管理制度存在缺陷,需要修改;11%的学生对此不了解。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改进,进一步加强对创新素质培养的支持力度。部分高校管理体制僵化,管理流程不科学,对相关管理制度调查研究不深入,执行管理缺乏灵活性,效果评价机制还不健全。
3.需要进一步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化水平
目前,高校课程设置过于狭窄,专业必修课过多,选修课少,构成单一的课程机构和门类,使学生选择的余地和自由度小,不利于构建“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知识结构,学生知识面窄,视野局促,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三)行为文化方面
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建设在创新素质培养上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关于社团建设能否起到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创新能力的作用。调查中走访了“‘e’时光工作室”、“科技协会”、“创行协会”等社团组织,学生会参与天津市和全国的大学生挑战杯竞赛,通过这样的学习和实践,激发了广大同学的创新、创业热情。可以看出,高校社团建设是否具有实效性是制约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问题。
二、校园文化视域下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路径探析
(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确保创新素质培养实效性
1.优化校园环境,营造创新氛围校园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培养,是大学创新素质培养的集中表达与传承。学校在进行校园建设过程中,应充分体现本学校的地域特点、文化内涵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从而实现环境育人的目的。活跃的校园学术环境,可以促使师生科学思想的浸润和熏陶,从中不断吸取创造性的养分;海纳百川的校风,形成师生在学术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自由氛围。组织高水平的学术沙龙、学术报告、成果展览等,宣传新的前言技术,激发师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创新的整体合力。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进取精神,学校应该加大对教学设备的投入,及时改进和更新教学设备与教学技术,鼓励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例如:幻灯片、视频、网络教学等,充分发挥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课堂主渠道作用,提升教学质量。加大对创新基地创新平台的支持力度,着力打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实践平台。动员学生广泛参与教学科研工作,实施开放实验室项目、挑战杯项目,让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技术开发工作,在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3.打造精品校园文化活动,实现特色办学校园文化活动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在丰富的第二课堂内为学生创新提供创新平台。开展学术性活动,广泛开展学术交流、科研创新活动,营造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治学环境。开展以调研课题为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调研中加强创新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深入到社会基层中去,去尝试实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创新价值。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可以有效凝聚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完善精神文化建设,全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鼓励创新、追求卓越是催生创新思维的精神文化先导高校营造的创新文化氛围,要尊重个人的探索,提倡学习型组织,发挥广发师生的聪明才智,才能使创新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应从单一的讲授式转变为多元化的互动式,不断学习新理论、掌握新方法、开拓新领域,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学生们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从传统的简单接受式转变为主动提问式,这就需要不断关注新思想、接受新观点,不断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更好的成绩和成果走出校园,找到适宜的工作,这也需要通过创新活动的实施来实现。
2.学术自由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良好文化氛围必须不遗余力地鼓励学校学术自由的氛围,杜绝专家一言堂、教授一言堂或者是领导一言堂的错误做法。高等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精神文化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培育全校师生的创新精神,树立一种以创新为主导的社会价值观。鼓励全校营造一种公平、竞争、合作的创新环境,营造一种崇尚创新、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精神文化氛围,宣扬一种崇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价值观,进一步激发全校师生的创新活力。
(三)促进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构筑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新平台
Campus Culture、Network Culture and Network
Cultural Qua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ANG Wei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Tianjin 300204)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ampus culture and campus culture issues in the network, presents that network culture and network culture quality should be paied more attention in campus construction. Still, it tells us some contents we should care about in campus culture、network culture and network culture qua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Key wordscampus culture; network culture; atmosphere; quality
0 引言
近几年来,有关大学生文化素养的研究和讨论文章频繁见诸各类学术刊物和媒体,在这些研究和讨论中,不约而同地都将网络文化素养列为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而在有关和谐校园建设或者有关校园文化的研究和论述中,更是将营造良好的大学网络文化氛围、培育大学生良好的网络文化素养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相当的高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个人计算机和网络应用得到快速普及,因特网越来越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网络文化逐步形成、发展和丰富起来,网络文化素养也逐渐构成当代大学生基本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具备良好的网络文化素养不但有助于现阶段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对于将来的就业和进一步发展也有很大帮助。更为重要的是,良好的网络文化素养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也是意义深远。
一些学者在网络普及初期就对网络文化现象进行过一些讨论和研究。然而对于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的专门研究却时间不长,对于网络文化与和校园文化的关系、网络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关系更是刚刚起步。虽然有关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已经逐步认识到网络文化对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性,然而对于如何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网络文化素养、如何把握和引导网络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互动等问题还没有探索出成型的模式。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深入,而与此同时,网络文化中各种负面因素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也日渐显现;因此,如何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如何培育学生良好的网络文化素养,越来越成为摆在关部门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问题。这不但是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考虑的问题,而且也是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1 研究的主要内容
对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氛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应该从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是对当代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内容包括当代大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的基本状况、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借助于因特网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对于计算机和网络的作用及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等。调查和分析的目的是详细了解当代大学生对计算机和网络的运用能力以及计算机和网络在他们日常学习和课外生活中作用和影响。
其次,是分析和把握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以及和谐校园的关系,研究网络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网络文化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的目的是在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网络文化以及各种流行的网络文化现象的认识和看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归纳,把握网络文化的特点和校园文化的特点,搞清网络文化氛围与校园文化氛围的互动,探讨校园文化氛围和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从形成到不断提升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从而对和谐校园建设中校园网络文化氛围的地位问题做出判断。
最后,是探索如何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培育大学生良好的网络文化素养。着重对和谐校园建设中的校园文化建设问题和网络文化建设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进而提出一套有利于创建一个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和有利于培育学生良好的网络文化素养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模式。这部分研究的目的是分析学校和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社会文化环境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分析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网络文化素养的影响、社会网络文化环境对学生网络文化素养的影响;进而分析从课程设置到教学方法、考核方式(下转第29页)(上接第25页)等教学环节对学生网络文化素养的影响。
在以上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最终规划和设计出一套有利于和谐校园建设、有利于培育学生良好的网络文化素养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模式。
2 结束语
现在,各大学都把和谐校园建设问题摆到很重要的位置上,为此而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问题。但是在考虑和设计和谐校园建设的模式时,又不能回避愈演愈烈的网络文化以及各种各样网络文化现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和冲击,尤其是这种冲击不但关乎大学生的现在,而且还关乎大学生的将来;不但关乎大学生的知识素养和技能,而且还关乎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文化素养就成为和谐校园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的重要一环。因此,在和谐校园建设中,校园文化、网络文化与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素养的研究就成为十分必要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李钢,王旭辉.网络文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5.
[2]莫茜.大众文化与网络文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6.
[3]钟嘉鸣,祝庚.谈“计算机文化基础”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计算机教育,2008(14).
[4]龚德良.营造校园信息技术文化氛围,促进学生信息素养养成.计算机教育, 2009(12).
2011年4月24日,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年的校庆上重要讲话中,第一次鲜明地将:“推进文传承创新”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提出,并强调“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因此,新时期仍要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现代化大国的历史任务的“战略主题”.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由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组成的精神文化。
一、新时期增强校园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性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软实力的充分体现,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能展现学校办学底蕴、吸引学生对学校的向往和追求,赢得教师对学校的认可,提升高等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新的历史时期,虽然我国在GDP总量上已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远还不是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30年经济的迅速发展,说明为改变我国贫穷落后面貌,现有的改革开放政策和政治经济体制具有一定比较优势,但从进一步发展来看也存在着极大问题。必须有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创新;不仅在发展生产力,在生产组织、收入分配等经济体制上要有进一步的大胆创造,就是在“13亿富裕起来的人怎么过”这样的消费行为、生活方式上也要有全新的构想。怎样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和文化传统实现政治民主化也是一个崭新课题。
我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规模最大的国家,但是,我们远还不是国民素质最好的文明国家。从学生方面来说,根据前两年对大学生教育教学质量的调查结果看[1],这些年社会对大学生诟病的,主要还不在于掌握基本概念不扎实、实践能力不足等业务教学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当然需要充分重视,加以解决),而在于:价值观多元化,缺乏政治热情、远大理想和人生目标,常“跟着感觉走”,跟着时髦走;个性张扬,思想开放,但心理脆弱,对同学、社会冷漠,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有所缺失,公德意识淡薄,举止散漫,行为随意,以致公众抱怨大学附近交通秩序差;讲实际、重功利,关心“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重金钱、地位、享受、关系、权势,以致不少学生组织中滋生“贿选”现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缺乏诚信,频繁跳槽有不少怨言;在学习上则表现无目的。草率浮躁、缺乏艰苦奋斗精神,主动性差、不用功钻研,应付考试、混文凭,甚至抄袭、代做作业、考试作弊之风蔓延。社会和学生中产生这些问题的一个原因是文化素质教育的薄弱。在我国经济迅速增长面前表现出来不可一世的狭隘民族主义情绪,难以胜任建设和谐世界的重大责任。这个矛盾说明,文化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正是针对这样的问题,需要进行“怎样做中国人和做一个什么样的中国人”的教育。在这方面,文化素质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二、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
教育的本质功能就是文化传承、文化育人,即教化,就是让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经验、知识代代传下去,并加以创新、发展,使下一代人生活得比上一代更好,不断进步!教育的这个定义符合一些先哲的说法,如康德的“教育使人成为人”[2],夸美纽斯的“只有受过恰当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3],这后面的“人”当然是指超越动物性的社会人,就是能正确做人和做事的人。这个定义也符合马克思所说的,教育追求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体现了教育的个性和社会性要求的统一,教育的人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这也完全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因此,文化素质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
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做到文化传承:给学生以知识、德性和虔敬。在高等学校,就是要通过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养,使他们能遵守国际化时代公民的道德准则,笃信科学人生观与价值观。具体地说,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对未知世界怀有强烈好奇心,迫切期待学习、发现和创新知识;通晓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和自然变化的基本规律,掌握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方法——理性思维和形象思维;通过鉴赏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领会人间和自然的美,感受真善美;同时,要让大学生树立符合时代精神和世界发展趋势的人生理想,遵守社会、民族、国家和国际公认的道德准则,具有高度自我约束和节制能力,虔诚信仰科学价值观,尊重人生价值,绝不违背做人的起码准则。这就是国际化时代公民的基本要求,为人处世的基本素质与能力。
当前,针对“80、90后”的青年,特别要强调以下几点:第一,责任。树立对个人、群体、国家、人类和自然的强烈责任心;责任,这也是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的基础和体现;在国际化时代,大国公民的负责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时代意义。第二,诚信。养成诚实无欺、践行承诺、恪守约定、言行一致的美德,这是社会人的基本道德,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法治社会公民的基本行为规范,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起码要求。第三,独立。凡事从实际出发,独立思考,不依赖别人,不盲目从众、从权威、从领导;做中国人,考虑任何事情要从基本国情出发,可以借鉴他人经验,但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第四,创新。创新不只是科技创新,做任何事要达到理想的正当目标,就要实事求是,就要创新。因此,创新是一个人的重要素质,体现在精神和能力上,尤其对于从事着前所未有事业的当今中国青年更为重要。大学既要培养承担未来社会建设者的责任,大学自身就必须富有担当感和勇气,努力地、脚踏实地地进行这样的教育,使培养出来的人适应未来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做到高于现实社会、引领社会。
三、当前强化校园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文化素质教育原来行之有效的渠道和方式仍然可行。这里包括:第一,课程仍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通过开设文化素质教育通选课程进行从知识升华到品格的教育。第二,开展第二课堂:组织讲座、课外阅读、文学艺术欣赏等,通过高雅的课外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品格。第三,在专业课程中渗透融合文化(人文与科学的教化)精神,使所有课程的教师都能发挥文化素质教育的功效。第四,通过学生课余广泛的社会生活,以及各种组织、社团的实践活动,促进师生群体的相互作用,增长学生交流和实践能力。第五,优化高校整体育人环境,包括学风校风、校园景观人际关系等,创造全员教育和全国教育氛围,使学生在高尚和谐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提升文化气质。
关于文化素质教育通选课程的组织,不同类型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开出不同要求、类型、模块的课程,课时分配与安排可灵活处置,教学方法可多种多样。一般说来,通选课程应包括: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哲学思维、自然科学、文化交流工具、生理心理等内容,可以组成几个模块,其中最主要的是能传承和弘扬中外优秀文化传统,特别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课程,它们都是形成文化元素的关键所在。文化素质教育在课程教学中应要求学生阅读大量书籍和文章,有条件的学校还应尽可能开设小班课,要求小论文写作和进行课堂讨论。这些课程的核心要求不是简单地进行知识传授,而要着重知识的升华、内化为品格和素质。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目前,大多数高校没有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忠诚于教育事业的文化素质教育教师队伍,这是一个关键问题。“高水平、忠诚于教育事业”的教师的标志主要有两条:有学问、爱学生。这类教师的欠缺将是高校的长期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补救办法是打破教师单位所有制,提倡从社会上聘请合格的兼职教师,还可以一些学校联合共同聘请教师,相互兼职;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师也完全可以胜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实际上,一些课程,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本身就可以作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由于对这些课程的教学要求与一般专业课程不尽相同,需要对这些教师进行必要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培训,并且在绩效考查中采取一些有区别的标准与做法。
在专业课程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的精神不仅可以调动专业教师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积极性,而且,专业课程本身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所有专业课都兼有文化素质教育的功能,专业课中渗透人文精神是专业课的应有之义[4]。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专业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中份量最大的课程体系,有专业教师的参与,文化素质教育的力量会更强。作用会更大。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是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手段,学生们通过活跃的第二课堂和活跃的社团活动感受和欣赏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遗产,积极进行交流互动,不仅可以大大开阔眼界、陶冶性情,而且锻炼了交流服务和实践能力。在一些名校,学生从同学之间互相学习和影响中学到的往往比从教师那里学到的还多些[5]。深入的科研开发、社会调查、文化考察、志愿者服务等科技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学会正确做人做事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校史、校风与校园文化景观的建设与维护,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但是,对所有这些环境和氛围建设,我们一定要重视形式和内涵的高度统一,要把握“神似”原则,即要把教育意义放在首位,切不可迷恋于花花哨哨的形式上。
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一定要与对学生的严格管理相结合。现在许多高等学校不敢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生怕对违纪和犯法的学生进行了处罚而造成意外事件。“教不严,师之惰”,对违纪现象的姑息容忍只能助长不良风气的蔓延,丧失了教育机构的重大责职。因此,只有把教育与管理,把疏导与堵塞适当结合起来,才能使素质教育真正发挥作用。总之,高等学校要把文化育人放在整个工作的首位,培养大学生成为有文化的中国人!
参考文献:
[1]王义遒.对当前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些看法[J].中国大学教学,2008(03).
[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28.
[3]康德.论教育[C]//康德文集.刘克苏,等,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
[4]王义遒,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M].教学与教材及研究,1999(02).
[5][美]亨利·罗索夫斯基.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M].谢宗仙,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8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