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论课堂纪律的重要性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10-026-010
一、课堂纪律的模式
课堂纪律是指课堂中使学生从事正常学习活动而限制无关活动的准则或控制力量,是教学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也是教学的目的和结果。依据对“准则和控制力量”是以教师为主还是以学生为主的认识不同,在课堂纪律的模式上易产生一定的分歧,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纪律模式:教师角度出发的纪律模式和学生角度出发的纪律模式。
1. 教师角度出发的纪律模式
教师角度出发的纪律模式起源于弗里茨·雷德尔和威廉·瓦滕伯格的处理群体问题的模式,这一模式强调教师首先要明确危机行为的起因,然后依据“通过影响群体行为维持纪律”的逻辑。这一模式奠定了教师角度出发的纪律模式研究的范畴,为后人从教师角度进行研究提供了思路。在其后,一大批研究者借鉴不同的理论建构了多种模式,试图从教师视角来分析课堂纪律。如斯金纳的理想行为塑造模式强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强化来转变学生的行为;雅各布·库宁的课程和课堂管理模式强调教师“通过课程管理改善课堂纪律”。
2. 学生角度出发的纪律模式
针对教师角度出发的纪律模式中存在的弊端,一些研究者开始从学生的角度对课堂纪律的模式进行研究,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模式有以下几个。鲁道夫·德雷克斯的强调民主因素重要性的民主纪律模式;阿尔菲·科恩建议用“集体感”替代纪律的超越纪律模式。
从本质上来看,教师角度出发的纪律模式认为课堂纪律是通过强迫顺从命令来监督学生的行为,是防止学生破坏学习的途径,强调权威和群体的需要,更多的强调外部力量的作用。学生角度出发的纪律模式认为个人的需要比群体的需要或权威的需要更重要,更多强调从学生自身出发来看待纪律问题。
二、对中小学现行课堂纪律的反思
虽然已有上述众多的纪律模式可供教师借鉴,但是教师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课堂纪律管理中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 课堂纪律实施中缺乏对学生心理的研究
学生违纪行为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生理的、心理的各种原因。例如,寻求教师和同伴更多的关注,利用违纪行为表达不满等。一些教师疏于了解学生违纪行为背后的原因,只是整齐划一、简单粗暴地对待所有的违纪行为,无法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一些教师缺乏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不能从学生的心理层面对违纪行为进行分析。
2. 课堂纪律忽视发展性目标
发展性目标是从学生的正向估价出发,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各种能力的发展,所确立的管理措施偏重激励,立足于激发学生内在自主的要求和自我管理的动机状态。但是在课堂纪律管理中,许多教师倾向于运用“指令”来控制学生。使用“指令”虽然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节省时间和精力。但是,这样做的结果会忽视学生合乎社会和自身发展的某些需要。
3. 课堂纪律追求奖惩性评价
奖惩性评价是指教师以学生是否安静或听话来衡量课堂纪律的好坏,并在此过程中采用奖励、惩罚等手段。在这种评价制度中,学生是一个丧失了话语权的局外人。运用奖惩性评价虽然使得学生暂时服从教师的指令,但对于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因为奖惩性评价更多关注外部因素,奖励和惩罚措施不能改变行为的情绪和认知因素,滥用惩罚也不利于民主的师生关系的发展。
三、中小学课堂纪律重建的策略
课堂纪律管理的有效性是因人而异的,没有一套在任何情况下对所有人都适用的课堂纪律管理策略,但是,我们可以提出一些供教师参考和借鉴的共性策略。
1. 创建一个有利的课堂环境
创建一个有利的环境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中更加专注于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的行为模式和态度引导学生的行为。例如,利用学年开始阶段学生对教师风格以及学习状况的不确定性来计划一个好的开始;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减少混乱发生;使用一种有效的交流方式以便于学生可以在一种舒适的、无威胁的环境中进行学习,不用害怕犯错误和受到伤害。
2. 实施发展性纪律
真正的纪律应该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应由规范学生行为、束缚学生成长的外在工具转变为促进学生内在发展的教育因素,实现从工具性纪律向发展性纪律的转变。这种而转变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由外在向内在转变,更加关注人的发展和学生的内在价值;由静止向活动转变,不以牺牲学生的个性为代价追求“良好”的纪律;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学生有权参与规则的制定,在集体感和归属感的驱使下积极主动的遵守纪律。
3. 教师自身观念的转变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学生行为的积极引导者。教师的行为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学生行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以平等的姿态面对学生,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应对学生的课堂纪律问题。教师要有正确的纪律哲学观。树立纪律不是强迫和惩罚,而是要帮助学生发展的信念。课堂纪律的实施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符合他们的年龄和个性特征。
[ 参 考 文 献 ]
[1]袁运开等著.简明中小学教育词典[Z].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67.
[2][3][4]C.M.Charles[美]著.李庆等译.建立课堂纪律[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237-241.
《吕氏春秋》有言:“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任何团体的存在和运行都需必要的规范和准则予以支撑和保障。相比本科生而言,研究生的特点在于年龄差距较大、职业规划多样、价值取向多元、自主思考和创新较多等,多重因素导致研究生在课堂纪律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因此,有必要不断加强对研究生课堂纪律问题的研究。
一、纪律是各种组织团体有序运行的必要保障
(一)纪律的内涵、特征界定
对于纪律的研究和论述古已有之。在中国,“纪律”一词最早是分开来使用的。首先来说“纪”,清代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也提到:“别丝者,一丝必有其首,别之是为纪”。这里的纪可以理解为理清头绪、整理之意,进而引申为指引、规范人们的行为。其次来说“律”,最初的“律”是指音律。到了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的解释为:“律,均布也”。这里的“律”就演化为整齐划一的意思,进而引申为法规等。“纪律”一次合并使用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后人又不断对其进行解释和补充。
在西方,“纪律一词源于拉丁语‘discipeina’,意为训练和教育,也有规则、规范、戒律、惩戒等引申义”。 1
综合中西方学者对于纪律的论述,我们认为所谓纪律就是,“一定的社会组织为了保持组织巩固、维护内部秩序、实现组织目标、完成工作任务,而制定的要求组织成员共同遵守并且由组织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2
作为一种约束性的行为规则,纪律具有以下几项特征:
1.纪律具有强制性的特点。纪律作为一定组织的行为规则,它是为了保障组织任务和使命的顺利完成而制定的,它要求组织成员必须严格遵守,违反纪律必定会有相应的惩罚。
2.纪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由于各个组织服务对象、工作内容、目标设定及所处外部环境的差异,导致组织在事关本组织的纪律设定方面存在差异。
3.纪律具有动态性的特点。组织的目标和任务会随着工作的进度及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发生改变,组织的成员也会有更新和替换,因此,纪律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二)纪律的作用概述
纪律作为一定社会组织的行为规范,它对于组织内部的运转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纪律能够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确保组织内部的协调性。社会组织都有不同的个体组成,纪律能够将组织成员集结在组织目标实现的框架中,以统一的尺度来规范成员行为,减少特殊性,保证成员的行动协调一致。
2.纪律能够激发组织成员的潜力,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纪律中包含的促进和激励成员完成组织任务和目标的内容。其中的激励性因素有助于激发组织成员的潜力和积极性,顺利完成组织的既定任务。
3.能够促成组织目标的实现,这是基于前两点而言。组织成员协调一致的行动和无缝配合,组织任务和目标的顺利完成和实现,都是组织能够正常运转并不断延续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4.能够使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取得协调。一方面,组织内部纪律能够培养组织成员遵纪守法的好习惯,进而为组织成员在组织以外的活动提供范例。另一方面,各个组织都能依照一定的纪律运行,进而能带动全社会形成遵纪守法的习惯,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
二、网络时代研究生课堂教育需要纪律的规范和约束
当前的信息传播充分借助网络平台。进入新世纪,互联网在我国兴起并逐步普及。互联网成为人们相互之间传递信息的主要媒介。互联网的普遍使用和不断扩展使各个领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概括而言,互联网在传播信息方面的特点包括:开放性、即时性和交互性。
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和知识,表达情感和提出诉求成为年轻人群体的新常态。对于当前以年轻人为主的研究生群体来讲,传统的课堂教育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通过对S校研究生院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当前的研究生课堂纪律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研究生主观旷课现象频发
公共学位课为大班授课形式,由于人数较多,专业较多,老师点名需求时间长,且有部分学生在老师点名之后离开,因此存在一定旷课逃课现象。专业学位课为分专业小班授课模式,人数较少,每次上课情况都有专人负责登记和监督。相较于公共学位课而言,专业学位课旷课逃课现象较少。
(二)研究生客观旷课现象频发
一是由于授课教师由于自身原因未能准时授课。
二是教师调课通知未能及时通知到每位研究生。
三是教室授课器材故障且维修不及时。
四是学校活动影响正常的课堂纪律。
(三)研究生"隐形逃课"现象突出
“隐性逃课”,它是指学生虽然准时上课,但思想不专注,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不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等、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主要表现为研究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看与课堂无关的书籍、完成其它个人事情等行为。
(四)研究生消极应对学期考核
一是在文献阅读考核过程中,由于互联网的普及,文献资料和书籍信息易于从网络获得,导致部分研究生未能真正对文献书籍进行梳理,采取网络查阅撰写等方式消极应对文献考核。
二是期末论文撰写和期末考试过程中,由于考查课要求不够严格,通过互联网极易获取相关文献,有些同学甚至可以直接摘抄和复制论文。必修课在期末一般采取现场考试的方式,考试题目比较简答,一般会告知考试范围,许多学生“临时抱佛脚”,也基本都能通过,学生对课堂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三、当前研究生课堂纪律存在问题是多重因素导致的
通过对S校研究生院在校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及个体访谈得到的资料显示,造成当前课堂纪律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而言:
(一)互联网改变了信息获取的方式,影响研究生课堂纪律的遵守
进入网络时代,由于互联网所包罗的知识和信息及其丰富,获取也十分便捷,对于知识的垄断已无法实现。获取知识的“金字塔”结构被打破,互联网世界结构日趋扁平化。一方面,同学们可以利用上课之前的时间上网浏览有关课程主题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即使在课堂上没有完全接收到,也可以利用课后时上网搜索资料,加以补充,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期待降低,对待课堂教学的热情也减少。
(二)管理制度执行力度的不够彻底,影响研究生课堂纪律的遵守
一是管理人员查课难以取得持续的作用。
二是部分任课老师对于相关制度执行不力,这主要是对教师的管理和考核不细致。
三是学生对于相关制度的遵守不严格,这主要是对于管理制度的不熟悉和不重视。
(三)课堂组织方式单一与不合实际,影响研究生课堂纪律的遵守
一是教师单向度讲授,学生单纯接收。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学生有精力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影响课堂纪律。
二是学生负责讲解,教师只作点评。由于学生的专业基础不同,对于已经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学,课堂的吸引力降低,课堂纪律难以保障。
(四)学生自身观念和态度的多样化,影响研究生课堂纪律的遵守
一是读研并非自身感兴趣的事情,因此对课堂持无所谓的态度。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同学是在父母的要求和压力下来读研。有些同学是由于工作及晋升的需要来读研,对课堂缺乏兴趣,逃课成为常有之事。
二是对研究生学习有兴趣,但是认为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社会实践。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同学认为,只有多参加课题调研、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更实际、更新颖的知识。因此,将大部分的经历投入实践活动,选择性逃课现象增多。
(五)教师队伍教学及科研层次不齐,影响研究生课堂纪律的遵守
一是任课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时间分配和协调方面的不足。通过走访发现,各个专业同学都有因任课教师要外出调研或参加会议而调课或间断停课的经历,长期不规律地上课导致学生对于课程的重视程度和期望值降低。
二是年轻教师在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方面的不足。通过走访发现,同学们对于年轻教师的教学态度及沟通能力认可度较高,但是对年轻教师的讲课方式、教学质量、创新能力的评价参差不齐。
(六)课程设计缺乏创新不合实际,影响研究生课堂纪律的遵守
一是课程设计中理论学习与实务学习的比例不协调。枯燥的理论讲解令人乏味,而学生感兴趣的实务性的、前沿性的方法和案例的讲解较少。
二是课程设计中存在比较滞后、不合实际的因素。各研究所在“跨界学习”方面的尝试不多,课程设计基本只涉及本专业,无法引起对于本专业知识比较熟悉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课程考核方式简单化,影响研究生对于课堂纪律的遵守
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同学认为当前的课程考核方式比较简单,即使不按时上课也无妨,课程考核的虚化导致课堂纪律不佳。
(八)研究生的婚姻状况、工作状况等也影响到课堂纪律的遵守
部分已婚同学,尤其是女同学受家庭、孩子的影响较大,容易出现迟到、早退和精力不集中的现象。部分全职工作的学生,由于工作单位请假难、工作任务繁重等原因,易发生课堂讲解准备不充分、选择性逃课等现象。
四、研究生课堂纪律的规范需要内外联动、多管齐下
在网络时代下,研究生课堂纪律的提高和改善不仅依赖于研究生、教师、学校和社会的协同合作和动态结合,更依赖于教育思维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进步。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教育理念的转化和更新
1、治理理念的贯彻和运用
网络时代的研究生课堂纪律问题的解决必须将治理理念运用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课堂纪律管理相结合。
要摒弃传统方式,通过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主体间的协调和配合进而达到共治的目的,使纪律模式从他律逐渐向自律转变,形成更加浓厚的学习氛围。必须树立全新的治理理念和协商意识,形成政府、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协商共治的动态平衡关系。
2、他律向自律的转换
应转变思维,摒弃传统的自上而下、外在强迫式的他律观念,要以新颖的信息和实用的知识,以及多样的课堂组织方式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研究生建立起独立、理性的自律精神。
(二)网络时代研究生的角色转换及定位
1、研究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首先,学校应开展学风建设活动,增强学生对校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
其次,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和文化,还应当帮助学生培养对课堂和学习的兴趣,改变部分学生厌倦课堂、懈怠学习的态度。
再次,发挥榜样同学的带头作用,开展学生间的合作式学习模式,经常开展经验交流会、读书会、兴趣讨论等各式各样的学习活动。
2、提高信息搜集的能力,拓宽知识获取的渠道,建立多元化学习的新模式
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便捷快速的优势。学校和老师应当鼓励研究生借助网络开拓学术视野、训练学术思维,并通过改善院网、数据库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更好的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教师在这方面应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利用网络丰富自己的学识和知识素养,并将好的信息获取渠道传递给学生。
(三)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和改善
1、创新培养模式,改善教学质量
可以在传统的课程授课模式基础上建立各领域研究中心,例如舆论监测与分析研究中心、廉政研究中心、基层治理研究中心等,将研究生按照兴趣分类编入各研究中心,协助中心老师参与各种学术活动,也逐步提升学生对学习的使命感和热情,起到提高课堂授课质量、改善纪律散漫现状的作用。
2、灵活落实纪律管理制度,培养浓厚的学术氛围
现有的纪律管理条例仍然应当执行和落实,但也要酌情考虑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理性的进行管理。改善课堂质量、课程设置和课程时间安排,切实考虑研究生群体实际情况
首先,大部分研究生已有相关的专业背景,因而对授课老师有较高的要求。应该提高部分教师授课质量。学校应建立教师考评和培训机制,提升教师授课质量。
其次,在课程设置之前,要适当听取和采纳学生的意见,平衡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以及教师的特长和时间。尽量减免老旧的、空洞的课程,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再次,课程时间安排应考虑到研究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学校课程时间安排可以适当集中,为学生提供方便,也避免出勤率低的问题。
(四)教师的角色转变和素养提升
1、教师应成为学生成长道路的指导者
在网络时代,作为教师,首先应当跟上时代步伐,使自己的各方面素质能契合网络时代的要求,不断丰富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学术素养;其次,教师对于学生的自我成长和建构应当扮演起指导者的角色,应当尊重和鼓励学生多渠道、多途径地汲取知识,并与学生形成协商互动、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合作式学习模式。
2、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
学校应发挥青年教师的独特优势,不断挖掘青年教师的潜力,并定期培训青年教师的授课能力。鼓励青年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展课题等学术活动,使青年教师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相互进步,共同促进。
中图分类号:G631;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9-0086-01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顺利进行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面临的一个棘手的问题。而体育课主要是以室外教学为主,教学场地大,对课堂纪律管理的要求则更高。因此,如何抓好学生上课的课堂纪律成为新体育教师管理班级的一门必修课。
一、体育课堂纪律管理的重要性
课堂纪律是指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协调学生行为、不干扰教师上课、保证课堂目标的实现而制定的要求学生共同遵守的课堂行为规范。体育课堂纪律得不到保证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如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到所要学习的教学内容上,导致学生的听课效率受到了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荡然无存;没能掌握技术动作要领以及运动中的保护与帮助,从而导致运动损伤。因此,教师上好一节课除了要充分备好课外,控制好课堂纪律非常重要。
二、新体育教师进行课堂管理易出现的问题
(1)角色定位。新体育教师自身刚刚从院校毕业,还没有完全适应从学生到教师这一身份的转变,无法树立自己的威信。学生对于年轻的老师本身有一种自然的亲近感,新教师大都被学生问过“老师,你是刚毕业的吧”“老师,你好年轻啊,真的是来教我们的吗”之类的问题。新教师和初中生本就只相差了十来岁,一旦掌握不好距离,就会导致学生过分随意,课堂上想说话就说话,严重影响课堂质量。
(2)课堂风格。新体育教师由于经验不足,还没能形成自己特有的课堂风格。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犹豫不定,既不像老教师一样严格地划分开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不想对学生表现得太过和蔼,一直在严和不严中徘徊。
(3)学生兴趣。新体育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握还不够,教学内容的设置不够新颖有趣,无法很好地将游戏运用到课堂中来,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新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讲解常常多过练习,学生身心得不到很好的释放,自然扰乱课堂纪律。
(4)奖罚机制。新体育教师为了不影响正常的上课进度,对于违纪行为常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缺乏健全完整的奖罚机制,导致违纪的学生越来越多,且说好的惩罚措施也不能很好地执行,让学生以为老师只是吓唬他们,就算违反也没事。
三、新体育教师应对的策略
(1)树立教师威信。新体育教师要加强修养,努力提高自身技能。新体育教师不仅要博览群书,拓宽视野,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加强各项技能的练习,从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新体育教师在课后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相处,经常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课上则必须拿出教师的姿态,拿出教师该有的威严。
(2)公平守信,赏罚分明。 开学初要制定课堂纪律管理条例。如体育课堂上学生应该遵守的规则,听课时应该遵守的规则,一旦出现旷课、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应该受到的处罚等,新体育教师对出现违纪行为的学生要做到一视同仁。在进行惩罚时,新体育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惩罚的是违纪行为而不是特意针对他,尽量避免师生之间出现对立现象。在学生遵守规则的同时,新体育教师要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课堂纪律不是约束他们的行为,而是培养他们良好、积极的课堂学习习惯,培养他们认真学习的能力。同时,新体育教师对于学生积极的行为要给予赞许,以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练习中。
(3)提高课堂练习密度。体育课中的违纪行为大多出现在学生等待练习时间过长或自以为学会了的时候。新体育教师在课堂中要给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任务,这样学生有了练习的目标,就没有时间违纪了。同时,新体育教师可以加大练习密度,严密组织课堂教学,以减少学生违纪现象的发生。
(4)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新体育教师教学经验不够,教法较单一乏味,如果上课内容过于枯燥无味,学生不感兴趣,他们就会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上去。因此,新体育教师应多查阅相关体育文献,或多向老教师请教学习,丰富练习形式,将游戏法、比赛法等运用到课堂中,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例如,在进行双手前抛实心球练习时,新体育教师改变了以往一上来就死练的练习方式,让学生把实心球当作保龄球来进行击倒堡垒的练习,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于实心球的兴趣,练习效果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四、结束语
总之,新体育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就必须要培养驾驭课堂纪律的能力,这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虽然体育课所追求的形式是学生积极参与练习,课堂气氛活跃,但不能为了追求气氛活跃而放弃必要的纪律要求,对明显影响课堂纪律的行为一定要及r指出,提醒学生注意,不能视而不见,放任自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正常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内容。同时,新体育教师必须多看、多听、多学、多用,不断研究与反思,才能找到更好的管理方法,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成才。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207-01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它相对于呆滞、死板、封闭的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就是课堂“活”起来了,然而它带来巨大意义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在我们大力发扬改革之风时,出现了一些事与愿违的问题,课堂纪律变的越来越难以控制。课堂上出现一系列问题:提问时因为一些学生的抢答,提问进行不下去;因为学生无关教学内容的提问,课堂陷入热议而失去控制;动手操作时学生多数是在聊天说话等。一节课下来班里一直乱哄哄的,学生一直处于混乱和兴奋中。课堂一直在活跃的氛围中,但是课后却发现,很多在课堂上表现积极活跃的学生并不清楚上节课到底讲了什么内容,学习效果不如人意。
比如我在二年级讲《直角的初步认识》一节,课堂上学生表现的都很活跃,争着回答我的问题,抢着到黑板上画直角,把书举到我眼下告诉我书的角是直角……一节课下来,虽然我因为要盖过学生的声音而喊的喉咙痛,但是看到一直兴奋活跃的课堂氛围我很高兴,我觉得这节课是成功的。然而结果大出所料,在第二节练习课上,学生做练习的情况让我震惊,她们不但不会画直角,甚至连最基本的直角的判断都没学会。询问后发现第一节课我所提到的知识她们并没有听,我对学生发言的讲评她们也没注意,教学效果极差。可见这样的“活跃”是违背新课标的初衷的。那么什么才是新课标追求的活跃呢?树立正确的新课标课堂管理理念是很重要的。
二、新课程下课堂纪律管理的新要求
课改认识到了“手放到背后”的传统课堂纪律管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在改革中对课堂纪律管理做出了重大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要活而不乱。
新课堂与与传统课堂最大的区别是“活”起来了。然而新课标强调的“活”不是简单的表面的热闹,更要“不乱”。所谓“活”是指课堂轻松愉快,学生思维活跃,能和老师产生共鸣。而“不乱”是指课堂冷静有序,学生思想安定,师生教学目标一致。新课标追求以学生为主是针对于传统教管理模式的。传统模式认为教学是以教师为主的,学生好的行为就是要服从于教师,进行的课堂纪律的管理采用的也是“命令”、“束缚”的压迫式管理。新课标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认为应打破传统教学对学生的束缚给学生一定的自由。但这并不表示要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对学生放任不管,否则只是走向另一个错误的极端。因此新课标追求的是“活而不乱”,形散神聚。
那么怎样的课堂才是“活儿不乱”呢?教育专家指出判断课堂纪律“活而不乱”的标准是:评价课堂活而不乱要看学生的注意力。如果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形散神不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叫不乱。如果学生没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形散神也散,这样的课堂教学就叫乱。
三、解决新课程下课堂纪律管理问题的建议
1、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相结合
新课标要求要尊重学生,然而小学生自我中心,较少会考虑他人。可以给每个学生机会站在他人角度来看待问题,让她们自己体会和理解课堂纪律的重要性。例如实行学生轮流当小老师和班长的活动。当学生自己去进行教学或者是班级管理,面对乱哄哄的课堂和学生,她们才会真正体会到纪律的重要性。或者是让那些爱抢答的学生在乱哄哄的时候回答问题,让她们亲自体验不被同学尊重的感觉,她们才会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真正有效的纪律管理不是外界的约束,而应该是是让学生自我控制。为此,纪律不应该只是为了外界的强迫和控制,让学生换位思考,才能使学生发自内心的自愿的去尊重他人,遵守纪律。
2、开放与规范学生行为相结合
新课标的“开放”能让学生自由发展,是顺应时展作出正确选择,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就现在课堂纪律来看,在肯定新课标开放的积极意义时,还要重视学生行为规范。新课标要开放与规范学生行为相结合。
守纪律,无论做什么,都有成功的可能;不守纪律或全没纪律,就必然要遭到损失或失败。一列列南来北往隆隆奔驶的火车,如果不服从铁路调度的指挥,各自随心所欲的行驶,将会出现什么局面呢?一艘艘航行于急流险滩的轮船,如果不按照规定的航线前进,会遭受什么样的命运呢?结果是肯定的,必然是列车相撞,轮船沉没。这个普通的常识说明一个没有纪律的社会是可怕的。人都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安心学习和集中精力搞建设了。基于这个道理,学校和班集体也是如此,没有纪律,正常的学习生活就无法进行。
2、多接触学生
多和学生接触,能增进师生感情,便于维持课堂纪律,课后,经常找那些无心上课的学生拉家常,从生活、学习各方面关心,有了感情基础,学生也相对来讲好管理些。
3、课堂规范要求最来自学生
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结构,这是管理课堂纪律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要花大力气认真细致地进行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情绪稳定,安全感强,教师要用学生喜欢的方法,教学艺术性和愉快的情绪,良好的心理状态去感染学生,减少学生的背离性,避免课堂秩序的混乱。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既要以学生的需要、兴趣为前提,也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性质。不能为了纪律好,而脱离教材的内容去讲一些笑话之类的东西。课堂常规也是一处课堂情境结构,因为必要的课堂常规可以起到安定情绪的作用,学生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到当前的听讲的学习活动上。教师还应该用富有吸引力的语言和神情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应该靠老师合理的丰富多采的教学方法,采用快乐教学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教师在刚接一个班时,第一节课不要忙于进入新的学习,而是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讨论,形成课堂规范要求,如:通过讨论形成统一认识――上谭要遵守纪律;要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发言;发言要找准适当的机会;不能在课堂上做与本节课学习无关的事,如:做小动作、交头接耳地说话等。规范来自于学生,那么,在课堂上面对个别违反纪律行为的学生,教师可让同学们说说他这样做遵守大家制定的规范吗?违反了什么规范?犯了什么错?以集体的力量纠正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效果会比教师喋喋不休地批评要好,同时进一步强化了课堂常规,也给其他学生以警示。
4、教师的语言要有人情味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应该迅速判断学生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破坏课堂纪律,并作出反应及时处理。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表现得比较消极、散漫,教师不必立即公开处理,可采用沉默、皱眉、眼神提醒等方法。如果一个学生的违纪行为已明显干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就应该立即处理,并按情况采取提示、暗示、制止,甚至惩罚的方法。如果学生为了吸引教师的注意,比如接话、出怪声等,教师可以暂时不予理睬的方法,课下再给于处理。我在上课时,如果学生违反了课堂纪律,大多的处理办法是有意无意地走到他身边悄悄提醒他。这样,既不影响上课,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总之,在处理违纪行为时,尽量不要中断教学的正常进行,尤其是不要频繁地中断教学来处理违纪行为。课堂进程中,教师一味严辞训斥是不足娶的,这样很容易使学生形成对立情绪,可采取“宽容、转换、停顿、幽默、诱导、暗示、冷却”等等的策略来面对课堂上偶发事件。
教师的严格要求是对学生的爱,学生现在还体会不到,因此无论课堂上批评了个人,还是部分学生,课后一定要找个合适的机会和颜悦色地和当事人谈心,把他叫来,听听他的感受。让他明白教师是喜欢他的,但他的行为影响了他人的学习,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让学生把心里的话说出来。我深深地感受到只要教师付出真情,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是能够感受能不能教师对自己是尊重的,喜欢他的,他们就会理解教师的严要求,理解教师的批评,久而久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既是一位严师又是一位学生愿意亲近的朋友、长者。
5、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主科副科本无具体划分,音体美等副科在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环境下甚至比部分主科更显重要,但由于现行的考试评价分数权重而划分出的主副科在部分学生甚至教师心中地位悬殊,加上副科的教学特点等原因,导致课堂纪律更加难以管理。
1.科任教师方面
副科的科任教师一般会教授多个班级,每个班级的周课时数又很少,在备课尤其是备学生方面可能存在不足。副科的科任教师还会兼带各种兴趣小组或指导课外活动,加上课外作业的缺失使得与学生交往的时间一般仅限于课堂。课堂纪律出了问题大都只能借助课堂授课的间隙进行管理,缺少塑造学生行为的机会。
2.学生方面
由于课时、作业及学科成绩的含金量等的差别,学生在心理上会“轻视”副科,甚至把这些课堂作为放松的时间,就连在主科课堂遵规守纪的模范生也可能变成捣蛋鬼。个别学科例如音乐、美术等课堂不在原来的教室而是到学科教室上课,由于学生座位不固定,可能发生争抢座位或喜欢打闹、讲话的学生凑堆的情况。
3.学科方面
副科的学科教学活动一般较多,而且并不限于讨论交流,还包括动作参与、即兴表演、跑跳游戏等。学生活动空间的扩大,加剧了违纪现象发生的可能。如果教师的组织安排不当,活动缺乏吸引力,课堂又会因为学生的分散活动而乱七八糟。
二、副科课堂纪律管理策略
1.良好开端,让纪律观念植根心灵
每门学科包括副科第一节课的开始应该没有多少纪律问题,因为学生并不知道授课教师的“底细”,一般不敢贸然违反纪律,而且他们也想给新教师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如果在授课伊始能最大限度地控制课堂纪律,塑造一个良好的开端,课堂纪律就不会成长为一个大问题。授课教师应当在授课前先把学生引入纪律的“套子”,不是宣读“几不准”或“几禁止”,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这样会引起逆反心理。教师要以信任取代恐惧,组织学生对听讲、活动等应遵守的纪律及如果没有约束会发生的后果进行探讨,学生就会意识到纪律的重要性,明确纪律不是老师自己的希望,而是一个安全愉快高效的课堂所必须的。在引导学生讨论制订本学科的课堂纪律具体标准时,要恰到好处地引用教师已有的条文,汇总为简练的几条,抄写在黑板的一角或打印后下发。
师生共同讨论制订本学科的课堂纪律标准可能会比较繁琐,有时会花费一节课的时间,但这是必要的浪费,因为“外部制约强加给学生的纪律停留在学生的精神之外,基于互相尊重和合作的纪律才能植根于学生的心灵”(皮亚杰)。
2.知己知彼,让纪律管理有的放矢
副科教师应熟悉自己所任学科的特点,设计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授课方法、学生活动等。如历史学科可以用传奇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地理学科用图片欣赏汇集学生的目光,生物学科不妨让有违纪隐患的学生尝一尝洋葱,音乐学科干脆让大家随乐而动,体育学科用跑跳游戏消减学生的违纪欲望,美术学科把坐不住的“危险分子”安排为集体作画的模特……具有独特魅力的课堂活动会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即使有个别学生想违反纪律,也会没有机会或没有共鸣。要注意活动的时机和学生娱乐的“度”,不能让学生在笑声中忘记了纪律,一定让他们知道你活泼起来是多么可亲可爱,严肃起来是多么坚持原则!
课堂纪律管理的对象,一般只是相对固定的极少数学生。副科教师要不仅能亡羊补牢,还应该未雨绸缪或釜底抽薪:在课前就了解有课堂违纪倾向或行为的学生,尤其是打听一下同病相怜的类似学科的任课教师而不仅仅是主科教师,这并不是贴上一个黑标签,而是为了防患于未然,还可以有的放矢采取个性化的课堂纪律管理措施。教师对学生中的纪律问题要及时发现,快速做出反应。对违纪行为最严厉的惩罚,就是不准参加发生违纪行为时所进行的活动。等几堂课下来,该冒头的都出现了,教师就要采取措施拆散违纪现象多发区域内的“危险分子”,例如把“多话”的学生用较沉默的学生包围起来,没有了助燃的柴火,再热的锅也要降温,这就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了。
3.捆绑评价,借助集体的舆论和压力
课堂纪律问题的影响多是点状辐射的,中心是违纪学生,受影响最大的当属中心附近的学生。副科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活动需要划分学习小组,把分散的学生划归相应的利益共同体实行捆绑评价,借助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解决课堂纪律问题。
学习小组或活动小组整体水平(学科成绩或活动能力)应接近,每组最好不要超过6人。分配给各学习小组的学习任务或活动任务需小组成员之间紧密合作才能完成,每个学生都对小组的成败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就不得不负起相应的个人责任,必须融入课堂教学,也就没有了违纪的机会。即使个别学生仍然违纪,那么受影响最大的就是自己所在的小组。教师严格按照规则实行奖惩,评价小组时优秀小组组内所有成员得到同样的奖励,学生就会意识到他们必须共同努力,这样就给了违纪学生一种集体压力,一旦有学生违纪本组的学生也会进行制止而不是推波助澜。
学习小组或活动小组应保持相对稳定,根据小组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计分,并把遵守纪律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在进行小组评价时不要对优生网开一面,因为不公平的老师会被学生看不起。给优胜小组颁发证书或进行板报宣传,并纳入学生学科发展性目标评价,作为学科学业评价的重要指标。
4.借助外力,构筑课堂纪律立体管理系统
课堂纪律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副科教师不能孤军奋战,要借助其他科任教师、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等的帮助。
联合其他科任教师并不仅仅是对部分违纪学生进行全方位关注,主要是形成违纪学生转化提高的综合体系。违纪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大多是偏科生,在个别科目或领域非常突出,只是往往通过违纪进行表现而已,教师要提供机会让他们发挥特长,宣泄自己旺盛的精力。如让有美术特长的学生帮助其他学科老师进行板图,让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偶尔在数学课堂吟唱一曲活跃气氛,让伶牙俐齿的学生朗读一段“请你欣赏”……同样是出风头,在促进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预防课堂纪律问题的发生。
间或请班级的班主任进行随堂听课,并在课上表扬因为班主任的威慑而未敢有所行动的曾经违纪的学生。还可以在课堂上张贴或重申班主任制订的班级守则,得到学生更多的配合。班主任应该是违纪学生最怕的人,不到万不得已不移交违纪学生给班主任,那是最后的杀手锏。
当然还可以借助课代表或班委会准确记录学生的不良行为和点滴提高,呈交班主任或在家长会期间展示给学生家长,联系家长共同教育违纪学生。
课堂纪律管理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针对不同的课堂纪律问题,要深入了解情况,弄清根本原因,不能刻意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必要时制订矫正提高计划。课堂纪律管理也不仅需要威严,因为逆反心理会使违纪学生更热衷于课堂上捣乱;要真心对待违纪学生,当学生知道教师真正关心他们的时候,要求他们遵守纪律就很容易做到,这是使用惩罚无法达到的效果。
当然,副科教师不能因噎废食,仅仅追求表面的平静而制约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把纪律问题上升到道德、法律的高度,则“纪律的目标就是要使学生跟随别人,走向正确的方向”(夸美纽斯)。
参考文献
[1] 雷夫·艾斯奎斯.第56号教室的奇迹.卞娜娜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8.
一、引言
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中,教育者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且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于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教育者对于学生的培养要从小、从基础抓起,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的教育,培养学生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初中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的现状
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兴科目,虽然在近年来受到了中学、社会乃至国家的普遍重视,但由于发展的时间过短,相关的教学经验仍不够丰富,因此初中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在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上都存在着较大的漏洞。首先,在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教学中,仅仅学习课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育者在重视课本内容的讲解的同时更要重视技术在计算机上的应用和实践,但部分中学信息技术的相关硬件设施不够完善,有的则是因为设施陈旧或损坏后没有及时修理而导致学生无法进行正常的信息技术教学,这都影响着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成果。同时,由于初中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中的基础和兴趣大相径庭,因此不同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所差异,假如对所有的学生采取相同的教学进度,必然会对部分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最后,在学生进行上机实践操作的过程中,老师很难对每个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及时地了解,有些不够自觉的学生就会趁机做一些破坏课堂纪律的事,例如:打游戏、看视频等,故信息技术课的课堂纪律也急需教育者重视和改进。
三、初中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的优化方案
1.信息技术教育者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信息技术课相比较于其他的科目更加追求精确与专业,细微的差错都会导致结果出现问题,而信息技术教育者作为初中生学习方向的指路人和创新思维培养的启蒙者,其在要求学生的同时更要严格要求自己,这就要求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者首先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知识,以专业能力作为前提,将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并且对信息技术教材进行认真的钻研,确保向学生传授的理论知识是准确无误的。同时,因材施教作为教育者的一种专业素养,老师需要根据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的不同为其选择合理有效地教学方法,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同时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2.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热情
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着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虽然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但其教学模式仍然受到中国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课堂上一般都是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很少会给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讨论的机会,机械地传授自然无法提起追求创新和自由的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者要实现日常教学模式的创新,打破原来机械的授课模式,不要急于向学生传授方法,先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其自己进行摸索,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带来的成就感。同时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师生沟通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想要参与到信息技术课堂的热情和兴趣,还要加强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和沟通,为与学生拉近距离创造机会,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拉近师生感情,为初中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创造一个充满创新理念且有趣、温馨的学习环境。
3.强调课堂纪律,提高学习效率
初中生正处在一个对一切充满好奇和求知欲望的时期,网络上的一切都能够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很容易对老师知识的传授感到枯燥且无聊,于是自己去浏览网页或者下载网络游戏,且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很难对每个学生的当堂表现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因此一旦信息技术课堂上出现了纪律问题,就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进度。故信息技术教育者在课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使其真正认识和了解信息技术课程,同时更要向学生强调课堂纪律,可以采取让学生相互监督的机制,一旦发现违反了课堂纪律的行为,教育者也可以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信息技术
在现实的信息技术课堂中,往往是将老师的讲解和演示作为课堂的主体部分,而留给学生独立进行电脑操作的时间却很少,且学生的操作往往也是以老师的演示过程作为模板,在模仿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失去了操作和实践的机会,并且长此以往,更会让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故信息技术教育者要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让他们独立的完成操作和创新,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小结
信息技术课程在当代中学教育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信息技术教育者要充分认识教育现状的不足之处,并采取合理地方式去改变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首先信息技术教育者应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仅要求信息知识的准确性,更要求教育者掌握合理地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更加饱满,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此同时,教育者还要向学生反复强调课堂纪律的重要性,保证信息技术课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最后,信息技术教育者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操作机会,帮助其提高实践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振宇.优化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4,6(3):72.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保证,是完成课程目标的关键所在。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曾出现过不良的课堂现象,例如有学生和老师发生冲突的,有老师被学生骂的,竟然也有学生动手打老师的情况发生。信息技术课堂的纪律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乱,并且与其他课堂相比较更难以管理,这已经成为阻碍信息技术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瓶颈。因此我们应该认真思考该如何规范信息技术课堂纪律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课堂为什么会“乱”
1.没地位。
在高中,不管是信息技术课还是信息技术老师,在学校中的地位都是比较低下的。如在学习周活动中,九门主科都被要求开公开课,但本属于会考科目的信息技术课却从来没有此要求。
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视程度也不够,以为就是玩的课。这直接导致相当数量的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以为上信息技术课等同于上体育课和音乐课,应该是一种精神上的放松,上网、QQ聊天、玩游戏是正常的,也是理所应当的。
2.教学环境复杂。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大部分课时是在计算机房进行的。学生对电脑有一种新鲜感和好奇心,自控能力就随之下降了。我校基本上能实现一人一机,一个机房64台电脑,但机房里所有的计算机同时开启后,就会产生一定的噪音,这也与在普通教室里安静的学习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而且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中既要关注学生的表情,又要关注计算机桌面的动态,需要相当的精力,也会比较累。
3.对学生了解不够。
信息技术课时少,老师与学生接触少,培养感情的时间少,面对的学生多,不少学生的姓名叫不出来。
二、维持好课堂纪律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也是影响课堂纪律的关键因素,但是绝对不能忽视学生的重要性。毕竟在课堂中,一个教师要面对着几十个学生,所以要维持好的课堂纪律,我们就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工夫。
1.了解学生。
(1)了解学生的认知及能力。
教师要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进行分析,特别是对高一新生,就要了解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的差别,学生动手能力的差别。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可以让有一定基础、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继续展示才华,并指导他们帮助其他学生。
(2)向班主任了解学生。
这种间接了解主要是看看所教班级当中有没有特殊的学生,也就是常说的“捣蛋鬼”,通常这种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纪律极具“破坏性”。还有就是了解有没有根本不服从管教的“高问题”学生,对这种学生不能要求太高,一定要搞好师生关系,尽量避免出现师生矛盾,也尽可能地规范好信息技术课堂。
2.教师对自己高要求,提高自升的魅力。
虽然信息技术课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地位比较低,但信息技术老师不能看不起自己,而要认真对待这门课程,不能得过且过,放任自己,放纵学生。
(1)研究教材,认真备课。
教师要依据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处理,根据学生的情况设置合适的教学目标,根据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以上这些都应该在备课当中体现出来,在备课时还要体现出各个教学环节,不打无准备之仗。
(2)及时充电,与时俱进。
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更新教学理念,就要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教学的总目标,而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学会操作计算机。教师也要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课堂管理能力,积累更丰富的专业知识,不能只注重技术。
3.抓好课堂,用好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的重头戏,在课堂中的活动影响着教学效率,所以教师一定要抓好课堂,对学生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1)老师要建立威信。
在第一节信息技术课中,老师要让学生了解机房的规章制度,并让其严格遵照执行,使学生明白在机房里哪些可做、哪些不可做、哪些绝对不能做,坚决奖优罚劣,确保教学活动有序地开展进行。老师也要注意学生的违纪行为,抓“典型”,不能让犯错行为蔓延。
(2)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要让学生知道信息技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且认真学习了信息技术这门课,对以后的生活会有很大的作用。因此信息技术课不是副课,更不是玩的课。
一、激发兴趣
在音乐课堂上,学生的不遵守纪律是其学习失败的主要原因,除了自制力差外,便是他对所学的内容没有兴趣,没有兴趣便不能专心,不能踏实,就会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让人把精力集中到一点,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说:“其力量好比炸药,立即可以把障碍物炸得干干净净。”这就需要老师刻苦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把自己的课上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融入到课堂里。这样,学生就会很少出现纪律问题了。
如在学习渐强、渐弱时,我用多媒体出示一组马车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的图片,请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为图片配音,由此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学生选用了双响筒、圆舞板,在马车驶远时打击乐器的声音越来越轻,在马车驶近时打击乐器的声音越来越响。之后我请学生上黑板用符号来表示。学生用了 {、 等符号表示,这时我再出示渐强和渐弱两个记号,让学生很容易就接受了新的知识。像这样用画面、游戏创设的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因此在课堂上没有一个学生违反课堂纪律,从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
效果。
二、对症下药
当前,有些音乐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了“钢琴曲代替命令”的方法,效果很好。在这一训练过程中,教师不必大声地喊叫“坐好、不要说话、起立、停下来……”口令,只需要弹奏相应的钢琴小曲片断,从而既能培养学生的听觉,又能营造浓郁的音乐氛围。但同时我们还认识到:班级中的学生是有个性的人,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用简单、统一的方式对待他们,而应当做到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1.给暗示
在学生集体演唱歌曲,如果发现个别学生在随便说话、没有聆听或未参与其中时,教师不用立即停下课来,可以走到该生近前,轻轻用手碰一碰他(她)的肩膀,或用眼神示意他(她),或朝他(她)微微点点头,让学生感到老师已经注意到自己了,但又维护了自己的面子,没有当众批评自己。
2.找优点
不论对哪个学生,教师都要善于从他们的身上找优点,并且应当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尤其是对待顽皮的孩子,教师更要通过找优点,激励他们在其他不足方面的进步。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先观察那些不守纪律的学生,找到他身上哪怕是最小的一个优点,先进行大力的表扬:“××同学,今天你唱歌时声音特别响亮,老师都被你的歌声打动了!来,同学们,让我们大家都为××同学鼓鼓掌好吗?”在全班同学的掌声中,受表扬的小朋友肯定会喜滋滋的,接着再对他提出要求:“希望你能继续努力,坐在小板凳上不随便乱动,不打扰别人,这样你会获得大家更多的掌声!好吗?”听到这样的话,这位学生会立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它。
3.拉勾勾
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先和个别经常不守纪律的学生约定好:“今天上课时,只要你有好的表现,老师就会在全班表扬你!比如说:你坐端正了,老师会表扬你;你没有随便讲话,老师也会表扬你;你唱歌认真了,老师还会表扬你……同时请你自己记住了,老师上课时表扬了你几次,下课时你就可以到老师这里来领几颗五角星做奖励!”说完再和小朋友伸手拉勾勾相互做保证。这样做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对上音乐课的积极性和对学习的兴趣。
4.阳光评价
阳光评价就是针对学生上课的优缺点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是鼓励性的、带有期望性的、公开的、公正性的。教师们可能有过这样的感受:当我们在第一次大声批评不守纪律的学生时,学生可能会立刻安静下来,但当我们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地大声批评时,学生可能就不再那么畏惧了,而老师必须拿出更大的气力来提高声音、声调,以停止学生不守纪律的行为。如此一来,这种方法就会渐渐失效。因此我认为,应当适度地使用惩罚,过程应有一定的“坡度”。例如,我们如果采用在课堂上给小组加星、扣星的方法时,当发现有一个学生不守纪律时,教师就可以先说明:“××小组,你们有一个组员不守纪律了,所以整个小组要被扣除一颗五角星!”同时用目光提醒那个不守纪律的学生。如果该同学还是我行我素,依旧不守纪律,教师就可以采用点名批评的方式,并指出错在哪里。假如该名同学还是不理不睬,教师不必为批评该生而停下课来,可以在课后用谈心、鼓励、与家长沟通等方法解决。
三、寻找幽默
“笑”表示喜欢、接纳、亲和。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的面部表情比教师的服饰更为重要。一把钥匙开启一把锁,微笑则是一把开启心扉的“万能钥匙”。幽默的语言、善意的玩笑都是很好的调剂品。课堂上多给学生一点微笑,创设一个愉快的教学环境,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师生之间的距离近了,心自然就靠拢了,而心情愉悦了,学起音乐来就会更投入,思想便不会开小差,思想不开小差,纪律自然也就好了。
语文课堂口令的应用,使小学生很容易接受、掌握课堂纪律,便于教师管理课堂,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制定的口令,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趣味性,且短小凝练,便于记忆,这样才能使学生记住课堂口令,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小学生的纪律感。
一、语文课堂应用课堂口令的重要意义
课堂口令富有趣味性,短小凝练,朗朗上口,极具节奏感,便于学生记忆,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遵守语文课堂纪律。课堂口令的意义有下几点:
1.缓解课堂氛围,便于组织教学
有效兼有趣的课堂口令能够婉转提醒学生上课注意言行,保持课堂纪律,缓解课堂氛围。避免教师和学生发生不必要的冲突,以免影响师生感情,让课堂陷入沉重的氛围中。比如,学生上课走神了,教师可以用儿童化的语言问“小猴小猴去哪里”,这时学生就会反应过来,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马上回答道:“小猴小猴没有跑,乖乖待的好。”这样不仅能将上课走神的学生拉回课堂,给其他学生以警醒,还使课堂氛围瞬间活跃起来,推动教学顺利进行。
2.产生能动积极性
语文课堂口令如同军队命令,语言凝练,目标明确,生动活泼。当教师说出某一口令时,学生迅速接出下一句,并且身体会立刻随着口令做出反应,从而有效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内驱动力,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达到有效管理学生的目的。比如,即将上课时,课堂还依旧混乱不堪,教师可以说“拍拍手,我最棒”,那么学生就会意识到快上课了,就立即跟着说道“拍拍手,我最棒!点点头来伸伸腰,来做课前准备操。上课动动手,脑筋勤思考。耳聪目又明,守纪我最行”。这样很快将学生拉回课堂,调整好上课状态,遵守上课纪律,积极参与语文学习。
二、语文课堂应用课堂口令的种类
1.纪律管理口令
俗话说得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课堂也要有课堂的纪律,才能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学生上课遵守纪律,教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当教师在课堂上说出口令时,要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意识到自己的上课行为有不妥之处,并立即做出反应,改正自己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行为。因此,在语文课堂口令中,要明确纪律条例,将其融入口令中,使学生易于理解、接受课堂纪律条例,让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比如,上课铃响了,教师说“铃儿响,时间到。抬起头来,挺起腰,宝宝准备好,上课不迟到。眼睛仔细看,耳朵认真听,不喧闹勤思考,仔仔细细听课好”;当上课时,小朋友喧闹不止,语文教师道一句“小鸟小鸟莫喧闹,乖乖把嘴闭闭好”,然后师生共同将食指放在唇边“嘘”(意思是保持安静);当学生七嘴八舌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教师可说“不要乱,不要吵。这样发言可不好,文明要守礼,举手乖宝宝”,学生会瞬间明了课堂秩序太乱了。
2.组织教学口令
组织教学的口令在课堂上占有重要地位。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学和教师教共同作用的情感交流过程,教师可在此过程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语文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制定有效的课堂组织教学口令十分重要。比如,小学生上课要做到“五标准”,即“课本准备好,身体要坐直,两手摆放好,眼睛看黑板,耳朵仔细听”;写字时要做到“坐端正,肩放平。眼书一尺远,胸离桌一拳,笔尖要朝前,手距笔尖一寸宽”。
下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做眼操也可运用口令。“一二三,快坐好,我们来做护眼操。食指伸一伸,眼睛闭闭好。手指揉一揉,拇哥绕着‘太阳’跑,鼻梁动一动,视力我最好!”
3.课堂奖罚口令
张九龄曾说:“信赏以劝能,刑罚以惩恶”,表明了奖罚分明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也要奖罚分明,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念,让学生明白不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要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教师在课堂中制定适当的课堂口令,以促使学生不断向前发展。鼓励的课堂口令,使学生感觉到被肯定,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批评的课堂口令会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并及时改正,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使学生健康发展。比如,当学生回答问题回答得很有想象力,观点明确的时候,教师可夸奖他“棒!棒!你最棒!你是大家小榜样!”当学生明明心中有答案,却不表明被教师发现时,教师可“批评”他“羞!羞!羞!×××同学要加油!勇敢一点,做自己”。
总之,教师充分利用课堂口令这一有效手段,来调控课堂,活跃课堂气氛,进而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迅速集中注意力,主动配合语文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推动课堂教学能够顺利向前发展。
在乡村学校工作,无论是英语、语文、数学还是其他学科,素质教育都非常关键,甚至可以说是学校学生成绩的生命线,一个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他的素质教育,课堂纪律是至关重要的,很难想象一个素质教育差的教师他的教学成绩会名列前茅。作为乡村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许多从远处分配来的外地大学生他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首先要适应地方的风土人情,气候环境,作为新手还要熟悉自己的教法,另外,还要被学校领导分配来教一个自己不熟悉的专业英语教学,因为英语专业的教师一般情况分不到偏远的乡村。所以许许多多的因素决定了乡村英语教师的发展、提高,当然,英语教师的课堂上的素质教育就不用说了,教师在新的岗位上不仅教书,而且还要育人稍显力不从心,英语教师的素质教育需要班主任、需要老教师、学校领导给予重视,另外关键的事要帮助该教师从一个新手逐渐地成长起来,慢慢地把自己锻炼成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教师。让新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成熟起来。让英语学科不在薄弱。让素质教育充满英语课堂。
乡村英语教育有以上种种原因导致素质教育不好开展,课堂纪律差,学生成绩跟不上,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我们应该看到希望,正因为乡村条件艰苦、条件差,学生们的基础素养不高,我们更应该扛起这面大旗无怨无悔地肩负起乡村英语素质教育的责任,无论课堂纪律差到哪一步,一定要坚持不懈,坚持素质教育。始终坚信量变有一天会质变,破茧而出。英语教师当你的内心平静了,不去和城里的教师比较地位,金钱了,那么我认为你的课堂纪律就会随之变好了。所以乡村英语教师要把素质教育,课堂纪律搞好,首先要过自己心态调整这一关,别人救不了你,只有自己强大起来,素质教育才会变好,学生才会认可你,家长社会才会认可你,你才会体会到教育的魅力,教育的快乐,你才会感受到学子们求知的渴望,并从中得到快乐。
在调整好心态后,要做足自己的功课,实际上英语课堂教学素质教育的失败,很多时候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得法、不得体、教学无思路、杂乱、无头绪,学生们一头雾水,而教师加之脾气吼叫等,学生们就会厌烦你,疏远你,从而就捣乱你的课堂,所以教师备课以及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应该加以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影响课堂心里气氛的因素主要行之有效的办法。你尊重学生吗?微笑了吗?你在课堂教学中影响课堂心里气氛的因素主要是教师的放任、专制、不民主的作风。更说不上素质教育。①教师的课堂应该有清晰的思路,比如:一、处理单词的方法。二、处理语法的方法。三、处理句型的方法。四、处理时态的方法。五、处理短语的方法。六、处理疑问代词的方法。七、处理人称代词的方法。八、处理选择题的方法。九、处理完型填空的方法。十、处理课文中3a的方法。十一、处理好作文的方法。十二、如何让学生记住单词。十三、如何让学生迅速翻译文章。以上这些都应该细致研究采取相应的措施让学生的思路随着自己走,当然教师自己的思路清晰了学生有条不紊地执行,素质教育会跟不上吗?课堂纪律从此还有乱吗?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
实践表明,具有良好心里气氛、素质教育较好的班级群体对于个别新成员的心理和行为改变具有相当影响力。②教学中课堂纪律方面处理艺术也应该加以学习。学无止境、教无定法,不断地向老教师请教、不断地学习,比如:有时自己布置的过关内容,有部分学生完成不了,就不要一事同人,应该尊重个体发展差异,区别对待,心里上不要觉的自己非常非常的权威,一定要放下面子,必要时笑而了之,给予鼓励,不要小看学生们,他们更清楚老师的笑是怎么一回事,所以完全没有必要狮子吼,甚至体罚学生,会适得其反,大失民心,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一个班亦然,要树立正气,但是遇到特殊情况应该宽容、大度、包容,以关爱、尊重为主,让学生们感受到你的博爱,你的风采,你的与众不同,你的豪迈!你的洒脱!“亲其师、信其道”你的课堂纪律随之会变好,因为你是他们的朋友,你是他们的偶像,至于成绩你还担忧什么呢?
“长者即教师” ③,“当教师定位于‘知识的占有者’时,极易形成权威主义”④, 所以提高自己的修养,提炼自己的教学魅力,让自己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语言更加简练,对于课堂纪律不是去吼、去吓学生,而是从自身魅力去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和蔼可亲,让他们感受到你的严格,你的知识的严密,从而从另一方面提升教学的质量,从另一方面去有意识的训导课堂纪律,让课堂纪律这个词语从单纯地管好不讲话、不调皮、不捣乱上升到另外一个高度,让学生活跃,该听话时听话,教师是指引者、是主持人,教师的教学艺术收发自如,做一个学生又敬又畏的老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会因为感觉而认真听课,自然纪律就好了。素质教育就跟上了。
教师要让学生对自己产生向往,要扮演亲善的使者,应该平时面带笑容,认真聆听学生的诉说为学生着想,课余与学生多沟通和接触,了解学生学习上和生活上遇到的难题,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们的关心、重视、鼓舞和关爱,从而使师生关系融洽,这样树立教师权威,教师管好课堂纪律便更容易。对于乡村英语教师,一定要结合地方实际切实可行的找一些力所能及的又能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实施素质教育,课余时要与学生一起沟通、关爱他们,好多学生在现行社会的冲击下,对读书无用论信之又信,他们的父母大多在外打工挣钱带来的负面思想影响了一大批的学生,教师这是应多加以沟通,让他们知道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另外带着他们多进行课外活动。如:1、在山上背单词,放声朗读。2、在山上练听力,别有一番风味。3、把自己的作品贴在角落里。经常和学生在一起讨论音乐生活讨论他们喜欢的话题,学生们和你越接近,你上课时的课堂纪律就会越好。素质教育会得以实现。
课堂纪律的控制与否,素质教育实施与否,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有时应该多加以和其他教师探讨、研究,不能一味高压,应该对不同情况加以研究,如:一、上课时遇到捣蛋怎么办。二、上课时遇到睡觉的怎么办。三、上课时遇到乱读的怎么办。四、上课时遇到和你作对的怎么办。五、上课时遇到不做作业的怎么办。六、上课时遇到搅乱课堂的怎么办。作为乡村英语教师,应该多花时间在英语教学上多研究素质教育上,让学生在课堂上思维跟上,课堂纪律又不乱,相得益彰。
总的说来,作为乡村的一名英语教师在自身修养上,业务水平上,应该多加以修炼,不能身处陋室,自己看不起自己。在课堂纪律方面以烂为烂、听之任之,而应该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时不我待让自己的知识业务逐渐成熟。
课堂,素质教育,一定要清楚它是教学的生命线,它不是高压,而是需要艺术,需要有博爱,宽容才能达到另一个境界,才能享受教育,从而愉快教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