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村农田水利建设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提高农民思想认识,加大宣传力度,让每一位农民认识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农田水利建设对于农民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业收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鼓励农民自觉的在政府引导下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大多数农民固有的观念和思想,即使意识到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会带来相应的收益,但是却在行动上缺乏作为,积极性不高。这是有很多因素的:农田水利设施是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大、受益范围广,使用期长,人人都需要,对于我国以下进行农业生产的广大农民来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成为最典型的公共产品。而我国,在农业发展的漫长历史中,也是将农田水利设施作为公共产品来建设的。比如,我们在计划经济时代,组织发动广大农民在生产之余公益的来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长期以来在计算农业生产投入时,在风调雨顺的年份,农业用的是天然的雨水河水,在计算农产品成本时并不考虑水库,水渠的费用的;在其他年份,成本计算也只包括了农民花钱买灌溉用水的支出。农田土地、水利设施的成本并没有计入农产品成本。而这一部分成本就是由集体或者政府承担的,久而久之,在农民的思想认识中,这些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公共产品,自然没有积极性自己个人去承担农田水利建设。
二、农业收入已不再是主要收入来源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农业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的绝大部分,是主要来源。农民主要是以务农为主,加上计划经济时代公社期间集体修建的农田水利设施比较完善,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只需要将农田水利设施稍加改动就可以加以利用了,因此,在这个时期,农民对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还是有一些积极性的。在耕地少的地区,农民会积极的开发荒废土地,扩大自己的耕种面积,增加家庭收入。在一些地区,承包地耕地如果发生了被水害损坏或水体流失,承包者会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加以修复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再也不局限于土地,开始发展副业,外出打工,收入来源越来越多样化,农业收入再也不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家庭收入中占的比重也不断在下降。青壮年对于农业生产经营热情和积极性并不高。在各个地区,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也不同。平原地区,易于机械耕种,这就使得闲置土地相对较少,劳动强度也相对较小。除了退耕还林因素外,在广大山区和丘陵地区,闲置废弃的土地越来越多。大多农民宁可发展其他副业,也不愿在土地上过多的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整治土地,疏浚渠塘沟堰更是少之又少。有一部分人通过承包别人的土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经营收入。但这些人也并不愿意将自己的收入所得投入到农田水利设施的修缮中去。因为农田水利设施的收益期限是长期的,而包租种植的期限却是短暂的。而对于政府来说,更多的是关注农业外产业的发展,招商引资和财政收入,而农业投资大却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不大,长久以来是需要财政补贴的产业,难出政绩。他们认为这是上一级政府和中央的责任,与自己无关,缺乏积极性,主动性。
三、调动农民积极性,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我国一直将“三农”[1]问题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心,农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农村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相对重要的农田水利建设,还存在设施相对落后、用水较为紧张和管理方式存在漏洞等问题。在新农村建设的环境下,应该怎样的发展农村水利是一个大问题。
1科学的利用各种资源
资源的利用是开展建设的第一步,只有将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才能对农村农田水利的顺利建设加以保证。首先是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近几年,水资源在我国农村甚至全国的利用都出现匮乏的情况。因此,在农村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要首先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利用,这也是为资源的优化配置打下基础。对此农村方面要做的以下几方面:首先,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调查清楚,了解水资源都用在了哪些方面并且有无浪费情况。其次,一旦发现用水方面存在问题,就要立即采取措施,根据当地的新农村建设情况以及整体规划进行方案的调整,建立相应的水资源开发整体方案。要引起注意的是,对地下水的开采不能过度,更不能污染水资源。还要注意资金[2]的利用。资金往往是项目建设中的动力所在,有很多项目不能被很好的完成就是因为资金的周转出现困难,资金是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基本保障。这就需要农村相关的管理人员要对资金合理利用,不能浪费,在此基础上还要将资金的来源渠道不断扩大,这不能单纯的依靠政府和国家,还要鼓励有一定资产的投资人来进行水利项目的建设投资。总而言之,只有资金通畅了,农村农田的水利建设才会更加完善。
2加强领导的组织管理
首先是对政府职能的强化,要做到各项工作有法可依。对于农村的农田水利建设政府始终是带头者,具体职责有:对各项政策进行调节,让农田水利建设可以顺利的按照政策推行;对各方面的关系进行不断的协调,尤其是水利建设与其他建设之间的关系;在建设实行中,时刻注意杜绝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在农村农田水利的建设中,只有政府起到了主心骨的作用,水利建设才会更加富有生机。其次,在农村农田的水利建设中组织领导小组,这也是为了确保水利建设中具有一个领导核心。在这个领导小组中,组成人员要熟悉当地的水利科学,最好是农田水利建设的专家们。在此基础上,领导小组也要具备良好的责任心,争取在水利建设的各个阶段中都能认真的进行监督,不管是资金、技术还是项目的评估,都尽量把握好,为工程质量打好坚实的基础。最后,就是建立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相关机制。就我国目前的相关制度来看,内容缺乏很多重要细节,这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所以,将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相关规章制度做进一步的改善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以“三农”为基础,重新调整制度。
3加入科技条件
新农村建设中对现代科技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只用将科技合理的融入到农田水利建设当中,才能让水利工程建设更加充满时代感和活力。首先,要对农业节水技术加以大力的推行,上文已经提到了水资源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资源缺乏就会造成工程出现桎梏。对于这种情况,首先就是对节水技术的重要性进行推广和宣传,让村民们从思想上理解到节水的重要性,才能在行动有所体现。在此同时,也要对表现好的群众加以表扬,树立榜样,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让更多的群众融入到节水的大环境中。然后就是科技的研发。农村的农田水利建设在实施的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只有掌握了核心的科研能力,才可能很轻松的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这就需要政府将投资的力度加大,号召和组织高校专业学生、技术人员以及科研人员大力参与,大家共同努力,让农田水利工程可以顺利的开展。
4在农村农田水利建设中加入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在农村农田水利的建设中主要起到两方面的作用:第一,通过宣传增加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在农村中,还有一部分的村民对农田水利建设不了解也不重视,这会对工作的开展带来影响。针对此类问题,民主管理组织就要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教育,群众们认识到了“三农”的重要性,自然而然就会对水利建设加以保护。还有就是对水利建设基础知识的宣传,让群众可以将知识运用在日常的工作当中;第二,就是对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3],要确立明确的管理者和管理权,管理者才会对工作产生积极性并将管理功能发挥到极致。
5结语
总而言之,农业达到现代化我国才能真正的走入现代化,其中农田水利方面的建设,已经成为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保障因素。虽然我国农田水利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真正的将科学的运行机制和科技条件融入到农田的水利建设中去,再结合科学的组织管理,做到“新农村新水利”,就能让我国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发展的越来也好。
参考文献
[1]唐书林.基于新农村建设背景的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J].科技风,2014(01):270.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当前我国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很多,具有分布广、种类多的特点,使得农业生产活动得到快速的发展。这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起到重要的抗洪减灾的效果,也为农业生产和居民用水提供充足的水源。然而,在具体的建设中,各种指标和环节落实不到位,在运行、管理与维护等方面存在着种种的弊端和缺陷,制约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
一、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小,属小(2)型及其以下工程级别,主次要建筑物属5级及5级以下。这样的投资一般都是来自国家安排资金或者是从建筑工程中获得利益的地方政府和其群众集体集资。一个一般性的项目大概是在十万左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对高难度的技术要求比较少,因为主要就是一些土石方工程,无论是技术还是设备的要求不高,而且其工作量和工程量也不大。所以现在很多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单位自己就是项目将设的承包者。
二、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面临的管理问题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系落后
自从我国农业生产制度改革以来,农村的个体经济意识不断加强,集体观念淡薄,而我国现有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多都是改革前期建立起来的,因此,在现在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大家都只负责用水,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事情都不愿意管理,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处于有人用,没人管的状态。其次我国很多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水平不高,很多水利灌溉的渠道都存在堵塞、漏水等现象。另外一些水利工程设备的老化和失修以及管理体系的不健全性都造成了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持续落后的现象。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粗放,建设标准低
过去的时候因为农村的资金不足,很多的水利设施的建设都没有能够按照标准来进行修建,而且建成后的管理也不是很科学,所以那样的水利工程常常无法发挥自身的使用价值,即浪费了金钱也耽误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由此可见,各个片区在进行水利项目的开发的时候都得落实到部门单位管理,并在建成之后定期进行管理和修缮。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不健全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以及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对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有着影响。目前,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水平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在施工队伍方面仍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对工程质量监督的制度也不完善,施工单位的管理制度也不够健全,存在着很多建设管理违规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施工质量。所以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方面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提高施工质量。
4、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不到位
虽然我国大多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都是由国家政府投资的,但是有些经济条件不好或是比较贫困的地方政府也无法投入很多资金来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目前我国中央政府也对这些财政吃紧的地方政府进行了一定的补助,也颁布了一些政策来鼓励当地富有村民对当地农田水利工程进行投资,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但是仍然有很多地方无法筹集到充足的资金来建设水利工程,在实际施工中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往往以投劳折资的方式来冲抵,但现状下投劳折资已成为一种形式,配套资金多为承包者在前期土方施工过程中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质量。此外也有一些地方因为水利工程得到的效益不大,使得他们不愿意开展水利工程的建设活动,给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5、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验收与移交不规范
因为这样工程规模小,资金少,工程所在的地点比较分散不利于集中资金和人力进行施工的同时也导致其不能按要求得到进行验收,与此同时,这样的建设在没有做好移交手续就匆忙的投入运行,这些都使得工程的运行的安全性得不到相应的保障。
三、解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1、建立一个健全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系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和管理方面包括很多内容,也直接影响着老百姓的经济利益。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和管理体系的建设,对水利工程进行统一管理,建立一个合理的、科学的施工程序和规范,并在施工工程中落实好,使得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系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
2、完善建设程序,科学规划,统筹安排
规划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条件,可以有效提高建设质量、合理利用资源,使该项目投入使用后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包括水利工程渠道、小型水库、水泵站、水坝,覆盖广泛,所以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设计的时候水利、农业、土地、农发等部门要进行联合,制定相应的建设规划,进行统一审批、统一贯彻落实。
3、完善施工体系,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内容广泛,必须实行统一科学的管理:(1)要合理规划建设的布局,完善各建设程序,根据先申请审批计划,再施工建设,最后交付验收与运行的原则进行,还要大力宣传科学管理的方式,使各地区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得到合理有序的发展。(2)要完善施工质量的监控体系,强化对施工队伍的审查。在对人员进行审查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和材料的检查,确保万无一失。在现代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是建设的主人,而施工的设备和材料是建设的重要因子,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先进的施工设备必然制约施工人员的建设水平。因此,施工单位应该注重自身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健全,构建符合实际情况的施工体系。这样做,不仅能有效提高施工企业对建设全过程的控制与监管,还可预防常出现的质量问题的产生,真正做到防微杜渐,未雨绸缪。
4、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资金的筹集和管理
对于一些资金欠缺的农田水利工程,政府和村里干部都要想办法筹集资金,加强村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一些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资金要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理,保证每分钱都能用到实处,此外可以通过对水利工程的受益民众收取一些合理的费用,用于当地水利工程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上面,增加水利设备的使用寿命。还有,我们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水利工程的投资者就要负责整个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水利工程所获取的收益也归其投资管理人。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工程建设管理和经费的管理能够落到实处。
5、做好工程竣工验收,推进验收备案制
工程的验收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的最后一道程序,同时也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最后一道程序。竣工验收是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生产投入、工程质量等进行全面的评估、检查,看是否符合设计和施工质量的要求,是工程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完成后,水利部门应成立工程竣工验收小组,严格执行项目验收程序和标准,严把验收关。在完成项目验收后,确定验收合格,形成书面的验收报告,进行存档。如果经验收小组验收,工程存在着质量问题,建设单位必须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在整改完成后,提请验收小组进行复查,直至确认质量合格为止。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完善小型农田水利的管理是确保小型农田水利正常运行的关键。尤其需重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并且做好项目前期的规划。工程完工后做好项目在使用时的维护管理。以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能很好的为农业生产服务。
参考文献
1.1有利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现代化 我国农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在农业科技、农业机械化、农业产业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惟有农田水利还处于工程破旧、技术落后、管理薄弱阶段。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基础设施,农业要实现现代化,首先农田水利要现代化。
1.2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解决农民饮水问题 农田水利涉及农民饮水、乡镇供水、农村防洪安全、农村水环境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等,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现在,解决农村安全饮水及水库治理正在进行之中;涉及农村防洪安全的全国5万条中小河流治理尚未提到议事日程;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亟待加强;农村污水治理与利用以及农村水环境的改善尚未提到议事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涉及水的问题任重道远。
1.3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当前,农村劳力外出打工多、劳力缺乏,靠农民投工投劳、集资兴修农田水利已成为一种负担。如果采取国家加大投入,依靠机械化、专业化队伍进行施工,不仅可以大大减轻农民负担,而且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产出率,又能够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
1.4有利于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量大面广,除了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外,还需要大量的水泥、钢材、塑料管材和防渗衬砌等建筑材料;全国农田灌排机电设备有一半左右需要更新改造,需要数百万台(套)机电设备;农村需要大量的供水及水处理设备;农田水利建设如实现机械化、专业化施工,需要配备数百万台各类小型施工机械。以上粗略估算,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可直接、间接拉动内需数万亿元以上。
2.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设备陈旧、效益下降严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是依靠农民投工投劳,因陋就简兴建起来的,存在标准低、配套不全、质量差、设备及技术落后等问题,工程老化失修、设备报废严重,难以为继。
2.2以农民投工投劳、筹资为主的农田水利投入发展机制亟待改变 改革开放后,土地承包到户,加上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村劳力缺乏,农民对兴修公共农田水利设施积极性不高。随着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广泛采用水泥、钢材、塑料管材及施工逐步机械化、专业化,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真正需要农民投工投劳做辅助劳动的比例大幅下降。
2.3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我国对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一直不足,尤其是近几年,投入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这已经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也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要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现状,就必须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
2.4管理薄弱,运行困难 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产权不明晰,维护管理责任不落实,运行困难等问题。农民自己的管水组织,农民用水户协会在多数农村尚未建立;灌溉用电、用水价格高,农民承担不起,管理单位征收费用困难,工程正常营运困难,影响效益的发挥。
3.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建议
3.1要把农田水利建设摆在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位置 需要认识到农业是基础,而农田水利建设又是基础中的基础,应把这方面工作摆到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一、吐鲁番市耕地面积、水资源及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
吐鲁番市高昌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市,农民人均耕地少、水资源极度匮乏,资源性缺水区,面积1.57万平方公里,辖六乡三镇两场三个街道办事处,60个农牧区行政村。总人口28.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97万人。乡村人口21.43万人。维、汉、回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74.36%、18.4%、6.89%。粮食播种面积0.81万亩,棉花播种面积7.4万亩,蔬菜播种面积6.06万亩,其中,葡萄总面积25.35万亩。全市水资源总量为4.28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509立方米,远低于全疆和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降雨稀少、空气干燥,年降水量仅为16.2毫米,而蒸发能力却高达3000毫米以上,属极端干早缺水区,被吐鲁番市确定为地下水超采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农业的大量用水(农业用水量占水资源总量的95%以上),造成我市缺水矛盾日趋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市工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必须建设必要的水利设施予以调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和保障条件,但是当前我地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却面临着工程的基础比较薄弱、水浪费以及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和其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这几种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迎来了农田水利进行相关建设管理的黄金期。那么我们就要从创新的产权管理、对政府的职能进行转换、对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完善以及培育良好的合作组织等几个方面来加强对农田水利的管理和建设。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农田水利的基本任务就是要通过各种水利相关的技术措施,从而对农业的不利因素进行改造,充分合理的对地下水和地表水以及降水进行利用。进而对农田的土壤中的水分状况进行调节,来提高土壤中的肥力,保证农田的作物能够稳产高产;还可以调整部分区域的水情,防止各种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从而保证农业的生产得到全面的丰收。长期以来,农田水利建设对我地区农业生产乃至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总体投入不足、机制不活等问题日益突出,其现状难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综合多方面因素,导致农田水利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设标准偏低,老化严重。现有水利工程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且供水标准标准很低,目前功能普遍衰减。既造成供水能力弱,农田灌溉无法得到保障,又导致引水、供水、配水能力差,不能满足灌溉需要。
二是保护意识淡漠,疏于管理。由于投入不足,导致的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的问题比较普遍,使得众多小型水利设施功能丧失殆尽,农业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
三是重经济轻水利,投入不足。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变化,对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资投劳力度逐步弱化。实施农村水费改革以后,投资投劳数量逐年减少,农村小型水利建设步入低谷。农村小型水利投劳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村以下小型工程投劳的组织难度明显加大,实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后,筹资筹劳总量有限,能够投入农田水利的资劳微乎其微。
四是农民兴办水利的积极性下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葡、粮、菜价已经放开,加之农民增收缓慢,种葡萄、种田的积极性不高,使兴办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也有所下降。
三、就如何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当前乃至今后如何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尤为重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仅是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为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可持续水利灌溉保证。就如何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创新工作思路,确保农田水利建设有序进行
要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注重实效”的原则,对全地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顶层设计和统一部署,科学制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长远规划。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规划。要改革耕作方式,培育、推广使用抗旱品种,发展旱作农业。要利用水文地质资料和现有耕地状况合理布局井位,科学利用地下水发展水浇农业等问题,用规划的形式明确下来。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特别是农民群众、农村基层组织的意见,着力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明确建设任务、投资规模、预期效益,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推进。
(二)创新投资方式,建立农田水利多元化投资机制
目前,我地区农田水利建设资金主要存在投资总量不足和投资结构不合理两个问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为主、多方参与”的投融资机制的新路子。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逐步建立政府、农民、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新机制,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总体投入水平。一是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要调整支出结构,不断增加农田水利建设财政预算,保证政府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要通过建立不同级别的事权和财政配比机制、合理的投资和分担机制,缓解地方财政困难;二是积极推进农村经营组织创新,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通过国家投资的积极引导,广泛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速实现农业水利化进程。三是鼓励群众筹资。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民主议事、组织协调和技术服务等方式,充分调动农民群众投资投劳的积极性,在农民自愿和充分考虑农民承受能力的前提下,把政府财政补助与农民自筹挂钩,多筹多补,先干后补,充分调动农民自筹建设农田水利的积极性。
(三)创新管理办法,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利用率
要在摸清本地水利设施底数的情况下,本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尊重受益群众意见”的原则,全面开展“明确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为特征的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一是加强技术支持。对改革后的水利设施建立档案,协助经营者做好水利设施的维护管理规划设计,有计划地组织经营管理者开展水利设施建设和维修等方面技术培训,提供技术支持。二是加强环境建设。有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干扰、破坏水利设施和妨碍经营者正常经营的不法行为,切实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三是对大中型水利设施要强化集中权,落实政府的管理、使用和维修责任;对小型水利设施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鼓励个人或群众参与建设和管理。
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
建设现代新型农田水利,任务十分艰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 广辟筹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调动群众积极性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的力量,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而作为政府应该积极建立良好的制度激励机制,通过利益诱导,吸引更多的农民、企业或社团参与到水利设施建设中来。认真贯彻落实“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政策原则,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保证农村集体将一定比例的积累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激发他们自觉投资投劳参加建设的积极性,引导农民和社会各界增加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广泛鼓励、吸纳社会资金办水利,努力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确保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 将农田水利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水利系统提出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水利之路这一全新治水理念。近些年农田水利建设中生态水利、环境水利、景观水利、城市水利等亮点频现,都充分体现了“人水和谐”的理念。
(三) 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将农田水利建设与节水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大力推广应用喷灌带。发挥喷灌带投资少、使方便、水压要求低,便于管理的优势,逐步在果园和棉花已成片开发建发的农田中推广。积极发展大棚滴灌,实现大棚膜下滴灌化。搞好渠道、河道浆砌防治工程,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尽快研究制定有利于节水灌溉发展的经济补偿政策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提高农民节水积极性。
(四)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
搞好农田水利建设,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农田水利从业者队伍。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灌水员的培训,切实让他们掌握新科技、新知识、新技术,增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健全符合地区实际的小型农田水利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水利合作组织发展的框架体系。另外,重视农田水利科学的研究,建立适应当前农村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特点的农田水利技术支撑体系,使人才和技术更好的为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长期以来,头屯河灌区农田水利建设对新疆自治区农业生产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总体投入不足、机制不活等问题日益突出,其现状难以适应建设头屯河灌区新农村的要求,综合多方面因素,导致农田水利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设标准偏低,老化严重。现有水利工程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且灌溉标准很低,目前功能普遍衰减。既造成防洪抗旱能力弱,不能满足灌溉需要。二是保护意识淡漠,疏于管理。由于投入不足,导致的只建不管、重建轻管及水利设施带病运行的问题比较普遍,使得众多小型水利设施功能丧失殆尽,农业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制约了头屯河灌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三是重经济轻水利,投入不足。随着头屯河灌区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变化,对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资投劳力度逐步弱化。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投资投劳数量逐年减少,农村小型水利建设步入低谷。随着农村绝大多数强壮劳动力的转移输出,农村小型水利投劳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村以下小型工程投劳的组织难度明显加大,实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后,筹资筹劳总量有限,能够投入农田水利的资劳微乎其微。四是农民兴办水利的积极性下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粮价已经放开,头屯河灌区农产品影响较大,加之农民增收缓慢,种田的积极性不高,使兴办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也有所下降。
三、农民用水协会建设
头屯河灌区2008年被列为国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区,试点项目区确定在南头工村农民用水协会。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项目建设目标为:建立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奖补机制和农业终端水价审批机制,建立农田水利良性运行的机制。1、推进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规范化建设,建立以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农业供水管理体制,全面推行农民用水自治;2、以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技术改造奖补机制为激励,建立完好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理民主”的末级渠系工程产权制度,使产权主体、管理主体、使用主体相统一;3、稳步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实行国有水利工程水价加末级渠系水价的终端水价制度,逐步建立农业水权制度。
二是项目建设的任务为:1、农民用水户协会规范化建设。通过政府引导、水管部门业务支持,进一步完善农协会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工程完工后由政府颁发末级渠系工程产权证书,移交用水协会管理。2、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该工程为“民办公助、先建后补”工程,通过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完善项目区灌溉设施,该工程于2008年经新水农牧[2008]90号文批复,批复建设内容为:新建、改建支渠7.46公里、斗渠17.51公里、农渠22.79公里;闸974座、桥涵7座,量测水设施46座。项目区资金为727.11万元,其中国家财政补助337.5万元,自治区财政奖补资金168.75万元,项目区收益群众自筹220.86万元。3、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末级渠系节水工程改造工程完成后,在项目区推行终端水价,终端水价计量点为农渠进口。
三是项目实施后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1、协会规范化建设:完善了内部各项规章制度,理顺了管理流程,建立了用水秩序良性、规范的末级供水管理体系,提高了农民用水自治能力。
2、工程产权明确:末级渠系工程产权证的颁发,使南头工村农民用水户协会成为末级渠系工程产权主体,渠道维修养护保障机制得到落实,建立了可持续运行的良性机制。
3、工程完好配套:末级渠道节水技术改造,节水效益大大提高,抗灾效益显著。有效减少了沿程水量损失,。灌溉水利用率由原先的0.577提高到0.723。
4、闸门控制设施配套:末级渠系闸门控制设施的新建,建立了完好的水利设施,使灌溉周期由原先的10-12天,提高到如今的5-7天,灌溉效率明显提高。
5、计量点系统完备:覆盖整个项目区的末级渠系计量系统的建立,真正做到了量水到户,为农村用水管理改革,创造了坚实的基础,有效减少了水事纠纷。
6、终端水价制度:实行末级终端水价制度,理顺了终端水价构成机制,杜绝了搭车收费的不合理现象。
7、票据管理规范:对票据管理的规范化,使国有水管单位、协会、农户的责任、权利明确,分级负责,各负其责。
8、其他效益
项目改造后可改善灌溉面积2.1万亩,3150人受益
试点项目区南头工村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后效益预测
四是对项目建设的几点体会
(一)国家建立对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的奖补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自身投入建设的积极性,解决了灌区农田水利末级渠系系统的瓶颈的问题,使农田水利工程供水保证率大幅度提高,使农业生产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
(二)目前在基层建立的水管单位+农民用水户协会基层水管体制,符合当前实际和现行农村管理体制的要求。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理民主”的末级渠系工程产权制度,使产权主体、管理主体、使用主体相统一,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自主管理意识、参与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了末级管理缺位的问题。
(三)稳步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实行国有水利工程水价加末级渠系水价的终端水价制度,实行配水到户,计量到户,收费到户,一票到户,理顺了水价形成机制和用水管理机制,从制度上杜决了用水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搭车收费和用水计量不够透明、不够规范等问题。使灌区用水收费更加公开、公平、透明,更加科学规范,形成了科学合理、规范有序的水价机制,为建立必要的水权制度提供了条件,受到了灌区广大用水户的广泛接受和普遍欢迎。
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政策的逐步实施,改善了农业灌溉条件,增强了农民自主管理的能力,提高了的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提高了农民参与市场的竞争力,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通过对头屯河灌区末级渠系工程进行的更新改造,不仅可以改变项目区水资源紧缺与浪费并存的现象;而且极大地改善灌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将更加有利于项目区农民的生产与生活;有利于农村地区的社会稳定;有利于推动基层水利管理工作的全面展开;对于稳定边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意义重大。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建设现代新型农田水利,任务十分艰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头屯河灌区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 广辟筹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调动群众积极性
引言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中央把粮食安全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已列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的首位。农田水利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能力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高粮食产量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支撑,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加强农村基础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如果我国农业不能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基础产业,那么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意义。认真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巩固农业这一经济基础,全面发展农村经济,是农村工作的当务之急。首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以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农村水利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基础和基础设施,只有进一步发展壮大,才能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认识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重点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对农产品品种和质量结构的调整,以满足新的市场需求,达到适销对路,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实力,并增加农民收人;二是调整生产要素结构,合理配置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三是使农业区域分工和布局更加合理,充分发挥各具特色的专业化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投人产出效率,使农业全面转人优质、高产和高效,促进现代化发展进程。所谓优质农业是以经济上高效、技术上先进、环境上可持续为特征,包括农产品的优质化和生产流通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合理化,特别是优质农产品要实行科学化、区域化、基地化、产业化的生产和经营。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状态可以用基础设施建设状况、产业结构优化程度 、科技进步贡献率、生产要素利用率、规模经营效果等指标(或指标体系)来综合测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是调整顺利进行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河南省经济结构调整已经在集约经营程度、科技含量、生产要素利用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在面对加入WTO之后,农产品竞争市场将日趋激烈的国内外新形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基础设施条件差、农业劳动力滞留现象严重、农产品品种和质量优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水资源紧缺问题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以水利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十分脆弱,防抗灾能力不强,难以支撑经济结构的进一步深人进行。
二、农村水利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现阶段,河南省农村水利已成为一项围绕农业和农村中水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问题,服务于农业、村镇居民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兴利除害事业。就其内容而言,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一是基础性支撑作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节水灌溉、灌区建设与管理、牧区水利建设等可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为改善农产品品种、区域化布局、水资源科学配置等方面创造基础设施条件;城乡供水和农村饮水改水则可为推进村镇城市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农业、农村生活和生产中水利条件的改善,农村社会经济基础的稳固,高效用水和节水的实现,可以有效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城市用水,有力地支持大中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是促进和保障作用。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不仅有效缓解了农业水资源紧缺状况,而且使广大农村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城乡供水、农村饮水改水事业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滞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非农”转移 ,进而打破了城乡“二元”经济格局 (即城市搞工业、农村搞农业 );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已使农村水利行业体现出市场经济特征,理顺了管理,活化了经营,有效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基层水利站、浇地公司、用水户协会等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在普及农村水利科技,促进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服务保障作用。
当然,由于目前河南省农村水利中还存在着“基础设施脆弱、防抗灾标准低、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低、水环境生态持续恶化以及管理体制及经营体制不活”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大面积农田因旱减产或绝收现象时有发生,全省农村还有几百多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尚未解决,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机井报废现象严重,农业和农村用水 日趋艰难,从而制约和影响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三、发展壮大农村水利 支撑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为进一步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全省农村水利建设要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现代水利、以供定需等现代治水思路和理念,面向“三农 (农业、农村和农民)”,针对“干旱缺水、突发性洪水、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认真贯彻“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依法治水”三大主体战略,狠抓保障性生活用水,促进农业高效用水,协调生态需水,推进社会节水。要使农田灌排体系日益完善、村镇供水饮水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城乡水资源调度调控更加科学高效、富含现代水利科技并能够实现良性运行。要以经济发达地区的设施农业建设、信息化建设为重点,稳步推进农村水利现代化。使全县的104万亩耕地得到有效灌溉,发展旱涝保收田面积91.24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1.15万亩,把20余万亩背河洼地变成了鱼米之乡。实现节水能力几亿m3,;解决农村几十万人以及数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在全省多处大型灌区,实施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实施乡镇供水工程项目、增加供水能力; 建设集雨节灌等微型水利工程,提高蓄水能力。
四、解决农村饮水困难人口的既定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节水灌溉工作。优选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增加投人,保证年度目标的顺利实现;通过试行改制,加强管理,提高节水效益;要结合农田高效用水实验或科技推广,采取技术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制手段相结合,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限采地下水,促进全民节水。二是农村供水和城乡供水工作。根据《农村饮水工程规划,按照“先难后易”的原则,与计划、财政、扶贫等部门密切配合,将国债、财政、以工代贩、扶贫等多方面资金统一使用,逐一解决特困村或困难村的饮水困难问题,解放农村取水劳动力。城乡供水要按照《河南省乡镇供水 2 010 年发展规划,进一步争取银行贷款,加强工程建设;结合水价改革,狠抓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和经营,提高收益,滚动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增长。三是灌区建设管理工作。根据《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围绕“两改两提高”(工程改造、体制改革和提高水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抓好项目建设和管理。结合水价改革,积极探索灌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革,在条件适宜的灌区推广用水户参与管理模式,促进灌区支渠以下范围内的自主经营。四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要积极探索农村税费改革后大规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具体办法和组织形式,在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的同时,探讨建立新的投入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认真总结全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推进规范化发展。
五、结束语
中图分类号:F323.21
一、引论
就近几年关于新农村建设的研究来看,强调增加农民收入的研究成果最多,而这其中,强调如何开辟各种财源,从而使农民能获得更多的货币收入的研究成果是主流部分。然而,只要我们将粮食安全作为国家战略且不得不作为国家战略来考虑时,就意味着,我国农村的农业必定会以粮食生产作为最重要的部分。悖论恰恰也在此,从国家的战略安全的角度来看,粮食价格会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不可能大幅上涨。所以,在这个大前提下,农民收入不可能短期内大幅增加。
单纯的增收思维实际上是一种加法原理,也即考虑在既有基础上继续增加一定的量。然而,当我们发现这种加法原理在上述大前提下短期内无法实现时,我们就应该考虑反向的思维是否可能。也即,新农村建设中,单就经济方面来说,我们能否考虑一种与加法原理相反的模式来达到加法原理所想要达到的目的。这就是本文要讨论的减法原理,简要来说,就是要通过减少农民的生产生活成本,从而使得其在现有基础上即使收入数量不往上扬也能实现实质性的增长。
当前对农民农业生产成本影响最大的就是农田水利。就我们的调查来看,当前农田水利普遍出现了十分严重的问题,从而使得农业生产成本极高,农业生产的经常性减产甚至绝收即使在风调雨顺的年份也不断上演。因此,详尽地揭示当前农田水利困境的现状,并理解这种现状的形成机制,从而找到相应的治理对策,以达到改变现有困局,进而真正降低农民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实质性收入增长的目的就极为必要。
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本文将以笔者在湖北省洪湖市汊河镇开展的农田水利调查来讨论农田水利与新农村建设的减法原理。汊河镇位于洪湖市中部腹地,东与小港管理区相邻,南濒百里洪湖,西倚洪排主隔堤,北接黄家口镇。全镇土地面积152平方公里,其中旱地38300亩,养殖水面35000亩,水稻种植面积38700亩。镇辖39个行政建制村(场、居委会),全镇实有总人口65320人。①
本文要回答的问题主要有如下三个:第一,当前农田水利的现状是什么,这种现状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第二,当前农田水利现状的形成原因是什么?第三,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从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减法原理,达到农民实质增收的良好局面?在叙述上,本文主要从两个部分展开,一方面则是从相对较为宏观的层面叙述汊河镇的农田水利现状,另一方面则从较为微观的角度,选取汊河镇的一个典型村庄进行解析。
二、农田水利投入的历史状况
农田水利的好坏与国家、乡镇和农户个体对其投入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我们可以透过这三重主体在农田水利的历年投入状况来察看全镇水利的兴盛与衰败。总体来说,无论是国家、乡镇还是农户个体,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基本均经历了“大量投入――维持――少量投入――基本不投入”这样一个过程,农田水利则相应也经历了“兴盛――维持――修补――瘫痪”这样一个过程。每个主体在不同的时期内,投入略有差异,详细情况我们下文分述之。
(一)国家、乡镇和群众的投入
我们先看国家对汊河镇历年农田水利的投入情况,见图1 。②由图1可以看出,在经过1974年至1980年的集中投入后,此后直至1990年,国家投入明显不足。
1990年以后因为两次更换新建泵站,从而使得有两个年度的投入较高,如果去掉这一因素,那么,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段时期,国家投入也是严重不足的。也就是说,从1981年至1996年这一段非常长的时期内,国家对汊河镇的农田水利投入非常少,有些年份,甚至趋近或达到零的程度。而在有一定投入的年份,投入主要都用于泵站和涵闸的维修,仅泵站维修每年便在2万元至3万元左右。因此,即使投入,除泵站以外,几乎没有多少财力能用于其它水利设施如河道沟渠的维护与疏挖。
同样,乡镇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在1980年代以来也是持续减少,甚至有些年份也趋近为零,见图2。与国家投入略有差别的是,由图2,我们可以看出,乡镇在1984年前后还投入了几年,这基本上是体制作用短暂的延续,随后很快便开始减少了。1991年的高投入与泵站建设有关,实际上,在日常的农田水利投入中,乡镇已经持续走低,后几年更是一直为零。
而群众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则与国家和乡镇(实际上,这两个都可以看做是国家的投入)略有不同,见图3。
由图3,我们知道,从1973到1981年是群众对农田水利投入最密集且最稳定的时候,此后,整个1980年代,群众在农田水利上的投入接近于零,1991年的走高同样是因为建设泵站的原因。因此,实际上,这一阶段仍在持续减少对田间的农田水利的投入。1993年以后,投入开始逐步走高,是因为,经历1980年代的吃老本后,农田水利已经到了快要彻底崩溃的边缘,这种投入的暂时增加是农田水利死亡前的最后挣扎。据水管站的工作人员与乡镇领导介绍,此后一直到2008年,群众基本没有再在农田水利上投入。
(四)总体投入
将国家、乡镇、群众三者在农田水利上的投入汇总后,我们再来看看整个汊河镇这一段时期内的农田水利的总体投入情况,见图4。
整个1970年代的农田水利投入除有一年投入较少外,其他时候都是稳定且持续地投入的。1980年代以后,波动十分明显,其中四个明显的波峰都与泵站建设有关,分别为:1983年投入建设一座装机容量为720千伏的电排站;1988年投入建设一座装机容量为360千伏的电排站;1991年投入建设一座装机容量为310千伏的电排站;1994年投入建设一座装机容量为160千伏的电排站。如果去除这四个水利大件的投入情况,那么,从分田到户以来,全镇在农田水利的总体投入上,相较于1970年代,基本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我们进一步从每五年的投入情况来看,会更加清晰地发现农田水利投入的演变轨迹,见图5。
按每五年作为时间段来统计,我们从图6可以看出,就国家投入而言,1976年至1980年以及1986年至1990年这两个五年投入较多。1990年以后则是持续下降的。乡镇投入在1971年至1990年这20年间是较为平稳的,而在1991年以后则持续上升。显然,这种上升与国家投入在这一时期的持续下降是高度相关的。同样,群众投入的走势与国家投入基本相同,但这种趋势的内涵不一样。群众投入的两个走低的时间段,即1981年至1985年以及1991年至1995年,表明了与农民关系最为密切的小型水利投入减少,也正是这两个时间段,小型水利走入了两个破坏性的时期。1981年至1985年这段时期,恰逢分田到户伊始,农田水利在汊河镇迅速陷入破坏的开始期。而1991年至1995年这5年则是小型水利毁坏的加速期和完成期。从总体投入的角度来说,两个波峰所表明的意义也完全不一样,第一个波峰反映了投入较多情况下的农田水利的兴盛时期,第二个波峰则反映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吃老本后,对农田水利进行修补的时期,介于这两个时段之间的则是整个农田水利的维持时期,实际也是持续的破坏时期,而在第二个波峰之后的时间段,则反映了农田水利彻底走向了衰败。
(五)其他指标的投入
以上仅是从对农田水利的货币投入的角度来观察农田水利的由盛而衰的生命历程的,我们可以进一步从更加具体的技术参数上来观察这种由盛而衰的历程,如历年工程建设处数、历年工程量砌方、历年工程量投工、历年工程量完成土方等。
从图6可以看出,水利建设的在1970年代中期至1980年代初期,此后除1987年出现一个波峰外,基本均呈下落态势。这进一步可以吻合,货币投入在1980年代以后的几次走高仅仅是因为单个较大型工程而致,而并非实质性的投入有所增加。同理,我们从历年工程量砌方也可以看出,见图7。
由图7,可以清晰地看出1970年代的辉煌与1980年代以来的衰败的强烈对比。一样的逻辑反映在另外两个指标上,见图8以及图9。
这两幅图都反映了1970年代的辉煌和1980年代以后的衰败的强烈对比。
(六)小水利的投入
进一步,为了考虑到有些年份的波峰段是因为大中型水利的修建所导致,因此,我们有必要考察与农民关系最为密切的小型水利的投入情况。见图10。
小型农田水利的投工在1976年至1980年是非常稳定的投入的,土方的完成情况在1976年到1980年也处于一个投入的高位,两者的完成情况,在1980年以后均一直走低,这在1986年到1995年这十年中尤其突出。小型农田水利的建设完成情况图的背后表明,分田到户以后,整个1970年代建设起来的小型农田水利在1980年代以后的初期经历短暂的维持后,便开始逐渐出现问题。
(七)小结
由上叙述可以做出如下几点小结:第一,农田水利经历了一个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第二,1970年代是农田水利建设的时期,1980年代是农田水利的维持与修补时期,1990年代中期,农田水利已经陷入崩溃。第三,与农业生产接触最直接的小型农田水利,在经过1970年代的建设辉煌后,1980年代初期开始发挥作用,以后便逐渐走向衰败直至1990年代中期,走向死亡。第四,这种农田水利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有一个重要的制度变迁背景,即体制的解体,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
三、农田水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田水利的衰败与损毁对农业生产有着严重的影响。我们可以透过全镇历年粮食单产的数据来说明,如图11。
由图11,我们可以看出,从1964年到1980年这段时期内,粮食单产的变化并不是十分明显,粮食单产较低,基本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而1980年代这十年中,粮食单产实现了持续上涨的良好形势,且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的态势。而1990年以后,粮食单产开始出现波动,且波动的幅度还比较剧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继续看图12。
由图12,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在农田水利还没有大规模起步的1960年代,粮食单产是最低的。1970年以前,汊河的农田水利投入完成土方共2万方,工程4处,总投入约5.2万元。1970年代,农田水利投入大量增加,尤其是1970年代中后期,更是达到了顶峰,这一段时期,粮食单产较之1960年代有所上涨,但并不是十分剧烈。
可以说,1971年至1980年是农田水利投入的起步以及加速完成期,农田水利处于建设与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其作用还未能充分体现出来。因此,这一段时期内,粮食单产基本较为平稳。1981年以后,农田水利开始发挥作用,粮食单产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到1990年时,粮食单产基本已完成了连续增长态势。此后,农田水利设施的逐渐毁坏,与农田水利投入的下降和剧烈波动,使得粮食单产也开始出现波动。这种波动表明,整个1980年代,经过1970年代的大兴水利,使得农业生产基本上做到了旱涝保收,而经过1980年代的吃老本,旱涝保收的局势明显开始受到天灾的影响,粮食单产不仅无法保证持续上升,而且开始在某些年份出现下跌。
这种关系在我们估算的图中尤其明显,见图13。由于1996年以后的数据缺失,因此,我们只能对此后的粮食单产根据村民的经验来进行估量。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自1990年至2009年这二十年中,粮食单产一直处于波动状态。这种波动并不是其他因素所造成,每逢粮食单产下跌的时候都是因为1970年代建立起来的农田水利体系的崩溃而导致无法调节雨水的丰与旱,特别是对于雨水较多的年成,由于河道沟渠淤塞导致无法正常和及时排水,造成大面积粮食减产甚至部分绝收。这在1996年、1998年、2006年、2009年四年尤其突出。如果说,1996年和1998年是因为特大洪水而导致雨水不允许排入长江外,那么,2006年和2009年的受灾则几乎可以看做是人祸。而且,可以预测的是,如果当前的河道沟渠淤塞还不改变,那么,这种受灾情况会成为常规性。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在讨论新农村建设的减法原理时,才会以农田水利为基本切口。换句话说,只要我们将农田水利建设重新搞好,使农民农业生产低成本、高效率地进行,从而使得粮食单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相比于1980年代更加稳步增长,或者至少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后,能够十分平稳地维持,那么,这就相当于是给农民增收了。
四、农田水利在水晶村的微观实践现状
在了解了全镇的农田水利的基本情况后,我们再从更为微观的层面考察农田水利更加细致的实践情况。本文以汊河镇水晶村为例进行叙述。
水晶村位于汊河镇北部,村部离汊河镇约5公里。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共1460人,310户。全村有耕地面积2848.58亩,每亩按1000平方米计算 ,③共有鱼池约820亩。水晶村是一个以小亲族为主要特征的村庄 。④因此,家族观念仍然比较浓厚。
水晶村的水系十分完善。主要由高汊河、五丰河、西城河以及与黄家口镇交界的返口河为主要河流。此外,便是与之配套的村内大小河流、沟渠共30多条。所有河道、沟渠在1970年代开挖好后,1980年代基本均可以通畅行船。因此,河道和沟渠不仅充当排灌的功能,实际上还充当了水上运输的水路功能。村内的河道与沟渠连通了村内所有土地,2848.58亩土地均没有留有水利死角,船只可以四通八达地通过河道沟渠往返于村庄。
高汊河开挖于1972年,1973年挖成,长约6公里,经过水晶村、颜台村、农科村、汊河四村,河水主要排往返口河以及五丰河,由于淤塞,现在高汊河的水主要排往返口河。再经由返口河排入南套泵站,经由南套泵站将水排出,然后入长江。高汊河原来深度大多均在2米左右,现在的深度约0.7米。所以,现在雨水稍微小一点时,河床就会出来,因而,也就无法行船,这不仅对需要水的时候的灌溉造成问题,就是不需要水的时候,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受到严重影响。
五丰河开挖于1974年,1975年挖成。长约11公里,经过十八家、新学、金湾、五丰、颜台、曾台、沿湖、沙嘴、甘寺等村。五丰河水排往主干渠后,再经由南套泵站排出,然后入长江。五丰河原深约3米,现在深度普遍在2米以下,淤塞较为严重,但因为原来开挖的深度比较深,因此,目前对于行船等影响不如高汊河严重。
西城河开挖于1979年,并于当年挖成。西城河长约5公里,经过石杨、五丰、曾台、金湾、新学、水晶等村,河水排往高汊河,再经高汊河出返口河。西城河原来深度在2米左右,与高汊河一样,到2006年时,水深已不足0.5米,淤塞极其严重,基本成为一条死河。2006年,镇政府将靠近水晶村的一段,因其靠近高汊公路的缘故,疏挖了长约3公里。这样,这条河暂时得到了拯救,现在疏挖好了的这一段行船排水都十分方便。
对于水晶村而言,这三条河道是最主要的。此外便是散落在村庄内大大小小约30条河流、沟渠均开挖于1970年代末期。
高汊河靠近镇政府公路的地方建有高汊河泵站,该泵站排灌两用,但由于设计不太合理,对于水晶村而言,这个泵站起的作用被他们称之为“害排”,也即当他们需要水时,汊河镇南片高的地方也需要水,因为将水提到南片灌溉,这样,水晶村等北片村庄就容易缺水。而涝时,因其相当于位于河流上游,实际上不能很好地起到排涝的作用。因此,水晶村的水主要只能通过返口河经南套泵站排出。
水晶村的海拔在23.3米到24米之间,由于位置低,排涝从来都是其头等大事。然而,由于河道、沟渠淤塞甚至死亡,导致排水极其困难。下大雨时,全村约2000亩位置低点的农田均会被淹没。从1970年代末期开挖好河道沟渠后,由于初期即使不清淤也能河道沟渠通畅,因而,排水从来不存在问题。1980年代末期开始,由于吃老本基本到了尽头,河道沟渠淤塞,此后,排涝就一直成为问题。
水晶村的排涝问题不仅仅是大的河道如高汊河等淤塞的问题,还有更为严重的是,村内约30条人工开挖的河道沟渠现在基本淤塞死亡,仅剩下不到5条村内河道在丰水时节还能行船。
五、灾害与巨大损失
我们前文的分析清晰地揭示出,1970年代农田水利建设起步之时,由于处于一个建设的过程中,粮食单产相对较为平稳。1980年代,受益于1970年代建立起来的十分完备的农田水利体系,粮食单产稳步上升。而随着农田水利的恶化,1990年代以来,粮食单产不断出现波动,说明了农田水利的衰败与死亡严重威胁到了农业生产安全。本节我们将以水晶村的角度就农业灾害与损失算一笔细账。
(一)农田水利恶化所造成的农业生产灾害与损失
水晶村的农田水利灾害主要是从1990年代开始的。1996年是这近2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特大洪涝灾害使得整个南套水系的水都不能往长江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次主要是自然灾害,但早已崩溃的农田水利系统毫无疑问加剧了灾害的严重性。水晶村的大部分农田绝收,部分高田亩产⑤平均也只达到150公斤。这种灾害的最直观的结果就是,当年整个水晶村基本靠吃国家拨付的返销粮度日。随后,还没缓过神来的水晶村又遭遇了1998年的长江特大洪水,与此前一样,水也无法排入长江。整个水晶村受淹面积1000多亩,低田绝收200亩,减产十分严重,所有低田平均产量约每亩150公斤,高田产量平均亩产约300―350公斤。
如果说,1996年与1998年因自然因素本身十分明显而无法明确农田水利系统的崩溃对水晶村所造成的损失外,那么,2006年与2009年的情况则能充分说明问题。
2006年农历6月中旬时分,秧苗刚好插下约半个月,突然一场大雨,由于水无法迅速顺利地排出去,将水晶村的农田淹了15天。最后亩产平均只有350公斤。有意思的是,2006年的那次雨水还远不如1985年的一场雨水大,但1985年的情况是因排水快而旱涝保收,2006年则是减产严重。
2009年6月下旬,下了一场暴雨,整个水晶村受淹面积约1210亩,这一次水淹后,南套泵站启排2天后,水才开始从水晶村缓慢流动,其原因就是河道和沟渠的严重淤塞所致。最后的结果是,平均亩产约500公斤,减产约40%,全村总减产达到90万斤,按当年1元每斤的谷价,也就意味着仅此一项,水晶村的损失就达到了90万元!而90万元的概念对于水晶村来说,意味着可以将全村大小河道沟渠疏挖至少4遍!
如果算上其他年份比较小规模的受灾减产损失,1990年代以来的近20年中,整个水晶村因农田水利的崩溃所造成的粮食减产或绝收的损失至少在500万元以上。年均损失约25万元。
(二)农田水利恶化所造成的农业生产成本上升
显然,受灾减产或绝收所造成的损失是显性的看得见的损失,而看不见的损失则是因大中型水利没用上,小型农田水利又无法发挥最大作用后所造成的农业生产成本的攀升。
我们以该村吴姓组为例。吴姓组共11户,田的总面积118亩。这一片田共建有18座抽水的机墩。原来的成本就是2台柴油机,规格为12码195一台,8码185一台,这两台机子足够灌溉这118亩农田。随着农田水利体系的崩溃,农户之间的合作也已经瓦解。于是,便形成每户一台柴油机,甚至多台。这11户现共有柴油机29台,价格均在1200元左右一台,共有水泵18台,价格在300元左右一台,耕整机共11台,每台约1000元。如果是连片灌溉,只需一台8层水泵(价格在1200元左右)和35KW的电机一台(价格在2000元左右)以及4台耕整机即可。
因此,如果仅算净成本,并考虑折旧率,那么,每亩农田多增加了260元的成本。除此之外,还有因为这些机器需要维修、耗油等开支,每亩约平均增加180元的成本。因此,总增加的生产成本每亩在440元左右。由此测算全村耗费在农田水利上的平均亩增成本,总共约达到每年125万元左右。
就我们的调查所知,整个水晶村仅柴油机一项便大约达到700台套!因此,如果我们结合前述年均减产或绝收等灾害造成的显性损失来看,整个水晶村平均每年因农田水利系统的崩溃所要承担的实际损失达到150万元。所以,在过去的20年中,对于水晶村来说,其损失总量至少在3000万元以上!平均每年的户均损失达到近5000元,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意味着这过去的20年中,损失在农田水利上的显性与隐性收入达到约10万元!
所有这些计算还都只是最保守的计算,因为,我们还没有计算因河道和沟渠的淤塞所造成的不能行船,从而只能将耕整机、柴油机等机械靠人工抬到田里所耗费的时间成本!如果将这一方面也计算进来,那么,隐性的损失还会攀升很多。但是,即使我们不考察这一方面,而只按最保守的损失计算,也足以说明问题。
有趣的是,对于整个水晶村的河道沟渠等水系来说,即使崩溃成现在的死亡或准死亡状态,也只需10万元左右即可将村内所有河道沟渠疏挖一遍,而这一次疏挖至少可以保持5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年均成本约2万元。
每年投资2万元搞活整个村庄的农田水利,使其恢复到1980年代的旱涝保收的水平,意味着可以为水晶村每年减少损失150万元,这种减少的实质就是相当于为整个水晶村每年增收148万元!更进一步说,投资10万元换来5年的农田水利的辉煌,可以为整个水晶村增收740万元!这即是我们所要考察的新农村建设中的减法原理的诀窍所在。
但显然,到目前为止,无论是从整个汊河镇来说,还是整个水晶村来说,农田水利已经困境重重。那么,这种困境的背后又是什么更为深层的机制促成的呢?
六、如何做好减法
最后,本文将回到要讨论的新农村建设的减法原理上来。如我们前文所述,所谓新农村建设的减法原理,即是要在增收困难的刚性条件下,如何通过减少农民的农业生产成本从而达到实质性增收的目的的道理。
就本文来说,我们要考察的重点是从农田水利的角度来讨论这一原理。农田水利是制约当前农民农业生产成本的最关键的因素。因农田水利的崩溃或濒临死亡边缘的困境,使得农民直接增加的因灾害而造成的显性损失与因农田水利的衰败而间接增加的隐性生产成本逐渐走高。以我们前文所计算的为例,农民每年亩均损失至少在440元左右。由此,一个家庭年均损失约5000元,一个村庄年均损失约125万元!
所以,我们的做法就是要减少这笔损失,从而达到农民实质增收的目的。因此,本文才会花很大的篇幅讨论农田水利在乡镇与村的现状、困境以及深层原因。
也因此,我们所说的新农村建设的减法原理的逻辑机制,使得我们转移到考虑农业生产成本上来 ,⑥进而,我们将讨论的话题转换到农田水利上来。从这一点上来说,要建设好新农村,从农田水利的视角就是要将农田水利搞好,从而减少农民在农业生产上的成本。
如何搞好农田水利,实质上也就是如何做好新农村建设的减法。
就洪湖地区来说,根据我们本文所述汊河镇的经验为例,我们认为有几件事是当下需要加快做的。
第一,洪湖市已经意识到排涝水利的公共性与公益性,目前已借国家大湖区排涝费的转移支付之机,将连村的泵站全部上收至市水利局统一管理。这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做法,对于连村的泵站,以县级这个公权力的代表来统筹管理,就会起到十分良好的效果。根据去年以来的经验表明,原本走向失序与混乱的农田水利――泵站这一块,目前已经迅速扭转形势。现在的问题是,要继续加强这种统筹管理模式,千万不能再弱化或下放。
第二,泵站这一块已经盘活了,那么河道和沟渠怎么办?这是当下急需解决的最大问题。否则,目前的局面仍无法彻底改善,农田水利还是会大踏步迈向死亡!因为泵站搞好了,田间地头因划片承包的效果目前也还不错,但从泵站到田间的中间的那一段――河道沟渠,已经濒临死亡。我认为,河道沟渠的疏挖,要么农民主体、自己解决,要么政府主体、政府解决。除此之外,不要去寻求第三条道路。事实证明,寻求第三条道路,过分迷信市场化的做法是绝对会失败的。因为市场化的做法本质上就是根据市场原则来做的,它的目的是要盈利的。目前来看,农民主体与政府主体在洪湖地区还有结合的可能,政府负担大部分,农民负担小部分,设计一个合理比例,分摊一定的农业生产成本,然后由政府组织出面,合力将河道沟渠一次性全部疏挖好。
值得警惕的是,洪湖市目前正在探索“以林养渠,林水结合”的做法,这种做法本质上还是过于迷信市场化的产物。客观地说,这种做法也是在目前的困局下努力突围的无奈之举。然而,这种所谓的“制度创新”只能起到“饮鸩止渴”的效果。林业公司将树栽好后,承包期都是10至20年,而根据经验,目前林业公司所疏挖的渠道最多能维持5年。5年以后怎么办?正如某些领导干部所担忧的,5年以后想再次疏挖渠道时,用来疏挖渠道的钱可能还不够赔林业公司的树钱!
第三,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要完善。我认为改革不能调整过猛,不能搞笼统的“一刀切”,或简单的“切一刀”。对于乡镇水管站等事业单位,改革显然调整过猛了。洪湖市也已经意识到这种改革所造成的新的问题,将水管站再次上收至水利局势在必行,仍然恢复事业编制也十分必要。当然,这并不是说,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不应该改,从我们前文讨论的改革起点来看,确实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但如何改,是公益性公共性方向,还是市场化方向,不妨先争议一下,再做出决定。事实证明,凡属公益性和公共性的事务,市场化的改革方向都是走不通的,最终必然会以失败告终。最好的办法是,对乡镇七站八所实行分类改革,对于公共性与公益性最高的农技部门和水管部门,只需控制机构膨胀、人浮于事的局面即可,仍应保留其事业编制的性质。而对于其他可以推向市场的,市场化色彩比较高的如农机部门,则确实可以交由市场来解决。
就目前情况来看,这三个方面是当前农田水利中的纲,其他技术性的因素都是目。只有抓住了这个纲,才能纲举目张,整个农田水利困局才有破局的可能。只要农田水利能够突围,农业生产成本的下降也就在望,因此而造成的灾害损失的减少也就有了可能,新农村建设的减法原理也就有望成为现实。
注释:
① 数据来源:《汊河镇镇情介绍》,见汊河镇人民政府网站。
② 由于水管站几经改制,1996年以后的相关资料基本缺失,但可以肯定的是,根据乡镇、村组等干部以及群众的访谈可以知道,1996年以后至2008年这一段时期内,国家对该镇农田水利的投入持续减少,甚至趋近为零。关于数据来源,如无特殊说明,均来源于汊河镇水管站,下同。
③ 若无特殊说明,本文所指的亩均按1000平方米算,也即1亩实际相当于计税面积的1.5亩,下文均同。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进,全面完善新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业产业进一步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直接关系到基层农民的农业发展和生活环境的重要内容,已经逐渐成为农村工程建设不可忽视的环节。建设完善、现代化的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能够有效提升农民的农业效益和生活质量。因此,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泰兴市开展了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项目。
1泰兴市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
泰兴市位于江苏省中部,属于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由东北向西南略呈倾斜。泰兴市属于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足。全市共有15个乡镇、1个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169.55km2(不含长江水域面积),耕地面积1.0034×106hm2。全市共有市级干河14条,总长389km;共有乡镇级中沟372条,总长1004.6km。泰兴市主要针对新街、广陵、珊瑚、张桥、古溪及滨江6个乡镇开展具体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布局采取骨干工程灌排结合利用、田间工程灌排分开的模式。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包括灌溉提水泵站、田间混凝土衬砌渠道和渠系分水闸、沟系排水涵工程建设等。全市现存灌溉泵站因建成时间长,设备老化、破损,完好率不足60%,亟待更新改造;各类原有土质渠道渗漏十分严重;部分已建衬砌渠道因建成时间长,受当时资金不足及施工条件限制,工程布局不合理、工程老化等,完好率约占65%;田间排水涵等小型配套建筑物因建设资金不足,配套率仅为50%,完好率为60%。由此可见,泰兴市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更新完善工作量较大,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全面部署。
2开展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1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泰兴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泰兴市绝大多数的农业基础设施修建于20世纪60~70年代,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泰兴市内有很多灌溉泵站老化失修,泵房及设备损毁严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使用功能。泵站运作效率低,远远低于相关标准,造成农业灌溉成本居高不下,农民负担较重。基础设施运行时间较长、建筑老化严重等问题直接增加了近年来的运行和维修费用[1]。除此之外,部分偏远村落仍采用土渠输水,而衬砌渠道已运行多年,破损、渗漏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低。泰兴市农村田间渠道布置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地区内的现代农业发展。为全面落实现代农业技术,必须通过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水利设施保障。
2.2是确保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必要措施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的重视,将农村工作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促进农村产业进一步发展、深化农村改革的直接体现[2]。泰兴地区的渠道渗漏损失约占输水损失的80%,不仅影响了农村灌溉的综合效果,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地区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因此,必须通过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农村水利工程的综合设施建设,有效提高灌溉效率,节约水资源,确保基层水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为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3]。
2.3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本质需要
泰兴市乡镇工业的不断发展导致基层地区的水质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地区的生态农村建设。在开展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通过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向现代化方向迈进,更要加大对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通过不断完善农村小型水利农田建设,有效降低农田养分流失,合理规划地区内的渠道脉络,进一步降低水体污染的发生概率[4]。因此,全面加强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能够有效缓解农村用水矛盾问题,引导农民调整生产生活方式,全面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3泰兴市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具体实践
3.1制定具体标准和总体布局规划
在泰兴市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初期,相关部门对此次项目覆盖的农村进行了摸底调查,制定了详细的项目标准,涉及防洪除涝降渍功能建设、水质环境治理、河道疏通建设、灌溉情况等多方面的施工具体标准,为后期的具体实践施工奠定了良好的规范保障[5];除此之外,针对不同乡镇明确规划了建设内容,涉及高效节水低压管道灌溉建设面积、排涝站、灌溉站、河道整治、渠道建设等具体内容。具体的标准制定和总体布局规划为后续的施工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体系基础。
3.2完善施工质量管控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后期工程的使用效果。建设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为了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完善农村防洪排涝减灾设施建设、提高水源利用率以及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益等,而能否达到计划的最终效果直接受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6]。因此,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要自上而下形成完善的施工质量管控机制。首先,政府通过定期开展的施工会议,不断加大对地区内各施工组的质量管控,要求各基层水利建设项目将施工质量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第一要素,全面提高施工质量;其次,在日常的施工过程中,基层施工项目组组建专门的施工质量监管小组,负责统筹监管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这种自上而下的全面质量管控有效提高了泰兴市的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3.3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
泰兴市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作业人员大多是农民,综合素质水平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建设的综合水平。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泰兴市始终以施工技术为基准点,不断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理念,全面提高施工综合质量。首先,不断引进先进的创新型技术方法,引导各施工企业将先进的技术运用到施工作业中,进一步提高施工的先进性;其次,通过现场指导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准确性,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够精准完成;最后,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施工理念,在进行河道、渠道建设与整治过程中进行专项优化和创新运用,有效确保了各项施工建设都能发挥最大效益。
3.4健全日常维护制度泰兴市针对基层农田水利设施
同志在200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大力加强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全面完成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强水利特别是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推进电网改造,饮水安全,农村道路等建设。”这充分说明了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更显突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在人增、地减、水少的严重形势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必须加强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可是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税费取消,农村相应取消了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后,农民群众的投工投劳数量锐减,农田水利建设滑坡。这不仅直接影响了当前的粮食增产,而且严重制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持续提高。
1.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中型水利设施建设主要指一些主干河流和大中型水库,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主要分布在田间地头的池塘和沟渠以及小型水坝。这些农田水利设施对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具有大中型水利设施所不能替代的直接作用,可以起到蓄水排涝和缓解旱情的作用,同时也为农业生产减少投资成本;而且大中型农田水利设施效益的发挥也离不开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配套。因此,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在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可是近几年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越来越弱化,甚至已失去它应有的作用。当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田间的一些水利设施,如小型水坝、池塘、沟渠等,多数是计划经济时期修建起来的。随着家庭承包制的发展,也开挖新建了一些新的沟渠排灌设施。但自从取消了农业税后,农村的“两工”也随之取消,田间的一些水利设施基本无人问津。现在有的已是杂草丛生、涵管堵塞、排灌不畅,使有限的水资源没能充分发挥灌溉作用,有许多自然村庄原有的大小池塘均已变成耕地,甚至有的已被多年的雨水冲刷变成荒地。
2.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对水利的投资结构不合理抓大放小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水利工程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但重点是对大江、湖泊、主干河流和大中型水库的防灾加固,忽视或消减了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据有关资料记载,有的市(县)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不到基本项目投资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尤其是农田小型水利设施建设。
2.2农户投资欲望和能力缺乏
农户对小型农田投资所需的资金来源主要靠自家经营收入在消费后的余额。可是由于农户收入的不稳定性,信用社为了避免资金风险也不太情愿把钱贷给农户,即使给予贷款也要求农户提供抵押品。这就造成许多农户因无法提供抵押担保而无法获得贷款,引起农户投资所需资金短缺,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的缺乏就具有必然性。
2.3农村基层干部的畏难情绪
农村的农田水利设施属于公共产品的公益性质。在新时期的形势下,农村基层干部要做好农民的组织工作和动员工作确确实实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和困难。在一定程度上给基层干部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带来一定的畏难情绪。
3.对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的几点建议
3.1增加对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
国家应该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特殊性和粮食安全的角度出发,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国家和省财政除继续对大、中型水利设施除险加固的投入以外,应划拨出一定专项资金对农村的塘、坝、沟渠进行修建规划,确保有一定的比例资金用于改建农田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各级地方政府应从实际出发,列出重点项目、中型项目、小型项目,分清轻、重、缓、急,有重点、分步骤地解决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突出问题,抓大不放小保证本地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配套条件年年有新的改善。同时,要建立合理的投资分担比例机制,依据谁受益谁投资和财政与产权相对等原则,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困难,增加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3.2改革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鼓励农户对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
要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不断放开放活现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经营管理权。促进农民对农田水利设施投入的积极性。
3.3强化管护制度,确保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顺利进行
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管理制度改革,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农民参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机制或模式,积极倡导农户参与农田水利项目规划。
3.3.1重新审视“两工”与搞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关系
在新时期的形势下,很多地方还未能找到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有效办法或模式,对此各级地方政府要认真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之下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要严格区分加重农民负担与农民自愿投工投劳改善自己生产生活条件的管理界限,本着自愿互利、注重实效的原则,由村民自治委员会通过相应的民主决策程序来引导农民投工投劳搞好农田小型水利建设。
3.3.2规范“一事一议”法定程序
遵循“减轻、规范、民主、公开”的原则,采取“一河一议”、“一塘一议”、“一渠一议”的办法,严格操作程序,通过集体讨论和民主表决来决定是否筹资筹劳,决定需要怎样的公共产品服务。推行民主议事,用民主的办法来推动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
3.3.3互助合作,建设跨乡小型水利工程
对于跨乡(镇)村的河流、沟渠、塘坝等区域性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按照“谁收益、谁负担”的原则,由市(县)乡(镇)政府组织受益乡村或村村自愿组合开展相互协作。在“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限额内实行统筹安排,采用借工、换工或有偿用工等办法组织实施,实现“推磨转圈、轮流受益”。为此,各级地方基层组织或部门应密切协作,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开创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新局面。
3.4政府应该把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纳入自己工作目标,使之制度化、常态化管理
在当前情况下,国家不可能把大量的财力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法》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资建设由受益单位负责”的原则,农民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受益者,投资主体也应该是农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农民应该占相当大的比重。要把分散经营的农民思想统一起来,积极性调动起来,将有关部门协调组织起来。有效搞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难度比较大、问题比较复杂,只有靠各级政府才能完成。要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实行领导任期目标管理,建立层层目标管理考核制度。通过建立严格的目标考核制度,实施强有力的行政措施,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对一级监督制度,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形成制度化、常态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长期、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
现阶段,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由于管理模式相对滞后,水库管理效果不理想,工程设施老化等,造成农村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不善,为有序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便少不了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管理,为此,本文结合贵州省实际,首先论述农村水利工程在管理方面所暴露的问题,并给出一些可行性解决问题的建议,以便于提高管理效果。
1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建设资金相对匮乏
贵州农村地区小农水利设施大都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前后,由于建设的标准低,运行时间长久,设施老化严重,导致配套及节水改造的任务相当繁重。在水利工程修建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建设资金的拨付同实际需求相差巨大的现象,资金的缺口不利于工程整修、改造的深入。
1.2 建设组织形式欠健全
就当前而言,贵州地区小农水利设施的组织形式呈现多元化态势,有一部分是政府主导修建的,还有一些是农村居民联户自行组织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不单一,既有国土机构的,也有水利部门的;规划方案五花八门,缺乏一致性。另外,重复性建设,多头建设的情况加剧了农村小农设施的健康发展。
1.3 工程管理的责任不明晰
在改革开放之初,贵州省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以农村集体为主要组织形式的经济组织便不再充当小农水利设施的管理主体,农村居民分散化经营及小农设施集体获益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除此以外,负责小农水利设施管理职责的机构历经多次改革,由于水费的收缴率低,导致乡镇级水利员工的费用缺口较大。另外,水户协会的管理尚处于摸索阶段,管理面极为有限。这些因素均致使工程管理的主体缺失,责任不明晰,权责不统一。
1.4 农民自筹能力低下
贵州省是农民人口输出大省,去外地进城务工的农村居民数量较多,使农民投劳折资的投入力较低下。伴随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农村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采取一事一议的形式,而基层民众由于对一事一议的政策缺乏了解和认识,在思想上的感知较困难,造成一事一议难以获得成功,商议事项的效果较差。
2 强化农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有效对策
2.1 建立健全水利建设的激励机制
为充分地激发农村居民投身于小农设施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可尝试运用“以奖”及“先建设后补贴”的激励模式。
首先,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需改变由财政部门投入资金后正式建设的传统做法,改为依照小农工程的类型、规模及修建标准等开展适度奖励的方案,推行多建多奖的原则,激发投劳投资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主动性。其次,依照初期施行、竣工验收、按效补贴的策略,调动和激发农民修建农田水利设施的自主性。
2.2 完善农田水利建设的编制方案
要牢固坚持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分项施行的原则,妥善编制水利建设方案。在规划编制的初始阶段,需充分发扬民主管理的形式,号召广大农民建言献策,提升规划方案的科学性、技术性和可靠性,组织农田水利专家对方案进行合理论证,通过进一步整合规划,形成一套系统的、分阶段的实施计划,促进管理和效益的有机统一。方案一经编织成功,便成为项目安排的可靠依据,也构成农民出劳出资的有效条件,需严格依据方案的要求,发挥相应功能。
2.3 加强水利工程的招投标管理
对于参与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部门,要严把审查关,杜绝不具备资质的工程团队进行建设,以便于保障水利设施的品质。开展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必须秉持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避免经不正当关系而出现承包问题,还需开展工程的建设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
2.4 建立多元、平稳的水利建设投入体系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项目建设,必须有赖于资金的整合与优化,加强对资金规划的统一、搞好项目控制,以项目带动资金的整合与有序利用,将土地的开发、农业综合性开发等专项运用在水利项目建设的资金合理协调、统筹运用。
从中央到基层的各级财政部门应有所侧重地强化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的补贴,形成稳健的、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体系,不断地引领群众搞好小农水利设施的建设,另外,可增加纯公益性项目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贵州省搞好农村地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正视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探索新管理思路、管理模式,为农村的全面小康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