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史学和文学的关系大全11篇

时间:2023-06-22 09:31:5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史学和文学的关系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史学和文学的关系

篇(1)

2发挥提问的教学效果,开拓思维

提问的方式是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探求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长时间高强度的思考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综合考虑一切因素和联系性条件以寻求问题的答案,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答案,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教师上课时,不仅要加强自身对学生的提问,而且要鼓励学生对老师或自己的提问,学生对老师提问可以锻炼学生勇于向权威请教和探讨知识的勇气,进而使自身的知识修养和思维能力得到拓展。学生向自己提问可以触动学生不断求知的欲望,在自己寻求知识的同时获取学习的技巧、方法和自信。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化学教学的初始阶段,首先应该明确《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中化学的应用。老师会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化学在生活中有哪些体现;你生活中接触过哪些涉及化学知识的问题;你觉得如何学好化学和看待化学。这样的问题往往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回答的热情,结合自身生活而进行思考和回答。学生的回答也会是不同的,思维的发散和拓展使学生敢想、敢干,通过不同类型答案的相互交织和影响,学生们的思维范畴得到迅速拓展,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篇(2)

在现在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大部分老师注重输出,将授课模式化,基本步骤大概是:列大纲,然后让同学阅读课文,进行分段分析,最后总结。有的老师可能会让同学进行分组分析,但是也只是短短几分钟,并没有实在意义。这样的教学方式长期进行下去,将会使学生的思维定向化,影响学生的思考能力、不能主动的去思考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很难提高,所以改革教学方式,培养适合时展与需求的人才是势在必行的。要加强学生课堂上的合作,让他们主动思考、给予充分的时间来进行小组间的讨论。打破形式上的合作,将其现实化。

1合作学习理论定义

想要充分在课堂上应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就要了解什么是合作学习,它的意义是什么。它是一种动态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内容的联系,建立合作小组,并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和分析,进而促进学习成绩,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能力,教师要通过学生的讨论,分别进行评价,从而实现教学目的的方法。合作学习在我国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还没有的到大范围的应用,然而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这个教学方式的应用中两个重要的因素,分别是:选择性理论和社会依赖理论。

1.1社会互赖理论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就是社会互赖理论,它主要是说明了个体的行动和心理在合作性的社会中与社会情形相互依存。个体小组的行为与社会产生了互动性,他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比如,在一个学习氛围很好的环境中,即使是贪玩,也不会放纵自己,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和同学一起学习,不由自主的加入了队伍中,努力创新。互相促进与进步。如果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不合作、不相互依存,那么,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难进步,缺少相互帮助、相互追赶的学习态度,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保持,但是保持实力并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想必大家都知道木桶效应,一个社会、一个企业、一个团队,重要的不是最厉害、最优秀的人才,而是整个团队的能力,如果有一个人或者一个方面做得不好,那么那个人再优秀也于事无补。

1.2选择理论

为了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可以充分运用语文学习、教学过程中的选择性理论。为了避免学习内容的枯燥,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不再像以往那样古板地教给学生知识,这样不会让学生对语文的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既满足了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了学生合作性的能力,让语文课堂的教育意义更加深刻,让学生们觉得上语文课是轻松而又愉快的事情。

2合作学习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1整体把握与区别对待

在学习中由于一些智力因素 ,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应该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整体的把握,分别结合各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让各小组间形成竞争,然后对每个小组进行评价,这样会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团队之间形成互补,让学生得到综合发展,在看到别人缺点的同时提高自己,互相促进,共同进步。整体把握、区别对待的方式可以减小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2正确掌握合作学习的时间

合作学习时间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通常教师在运用这个教学方式的时候会由于准备不够充分而在预算时间上有了疏忽,合作学习的时间过长会耽误学生的时间,影响教学的进度,时间过短,学生就会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深刻的探讨和理解,怎样掌握好有效的时间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时间过长或者过短都会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所以正确地结合教学大纲的教学进度要求来把握合作学习时间是非常必要的。

2.3清晰的把握合作学习任务与时机

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教学中,教师要清晰地阐明学习任务,告知同学要在多长时间内来完成什么样的讨论,什么样的讨论结果会带来什么效果。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带着一定的好奇心来完成整个合作任务。如果没有明确的任务,就会对学习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都是围绕着某一个话题来进行合作学习的,通过对话题的引入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这个积极的态度才能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充分地发挥有效性。

2.4组建四人互补小组

两人为一组的方式在相互作用上存在很大的限度,如果一个人缺席,那么就不能进行有效的合作。人员数量决定了合作的困难程度,人员越多,越容易出现配合问题,出现协调不利的状况,不能达到统一。经过实践得出以四人的安排最为合适,分别安排在前后两排,进行合作时,前面两人只需要转身就行,这样会达到很好的互补效果。

参考文献:

篇(3)

语文教学的两大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提高语文教学的层次与效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并不理想,为探究其根源,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我在教学之余,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并通过听课,与老师和学生交流等方式,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现状

营造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就必须创造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语文教师了解师生关系的现状和原因,并在实践工作中做好表率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与义务。通过对会理县外北乡中心校3~6年级的多名语文教师、130名余学生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分析后认为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现状大致如下。

(一)语文教学中学生缺少自,教师成为行为主体

小学的语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呈现单向化的趋势。语文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单向化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自古以来教师在教学中都扮演着权威者角色,与学生相处时常常表现出不公平,一旦学生做的不对或者是不好时,便是狠狠的责骂,威严的形象并未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其结果只是表面上的惧怕。教师具有权威性,常以领导者自居,学生只有采取绝对服从的态度,这是由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决定的,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教师是知识的化身”从而形成了“师说生听”的观念,传统伦理道德认为“教师是长者”学生是晚辈,这就形成了学生唯教师是从的态度,这种师生关系表现为平稳、无冲突。一切教学活动都由教师安排,教师将自己的主观认识强加于学生,学生只需根据教师的安排来学习。久而久之,学生便养成了一种依赖心理,抑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语文教学中教师过于严厉,师生关系呈现对立化

没有爱,可以说也就谈不上教育。然而爱也需要正确的方法,在爱与贡献的同时,把握好严格要求与爱相结合,做到宽严结合,才是正确的教师对学生的爱,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但现实是严厉的语文教师较多,教师对学生的管教过于严厉,已形成对立型的师生关系。对立型的师生关系表现为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简单粗暴,学生对教师表现出一种恐惧,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师生之间变得更加疏远、紧张、对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思维的拓展性受到阻碍,不利于教学的长远发展。

(三)师生关系呈疏远化

语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过程。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所面对的是整个班集体。一方面教师要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是还要维持班级秩序。在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时,师生关系就变成了教师与集体中的部分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因此,教师与学生是有距离的。同时,学生所面对的也不只是教师本人,还有教师背后的一套制度化的教育措施--成绩、升学、奖励等等。这样,教师的身份已经部分非人格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将自己定位于权威者角色,没有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这种状态下教师给予学生的往往是居高临下的爱,这种爱让学生产生压力,使学生感到惧怕,从而让学生拥有一种防备心理。这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疏远。

二、语文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一)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内心世界,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教人者必先知人,知人者必先知心,教师只有充分的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认真探寻学生的内在需求,才能对学生提出正确的、合理的要求。教育中的许多偏见与失败,都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不够。师生关系的单向化导致教师处于权威性的地位,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水平的要求,这样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制定相应的任务,才能让学生有一定的目标,这对于没有毫无自制力的小学生来说,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教师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需要,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友谊,在此基础上关心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就能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甚至是突发奇想。将学生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比较,从而获得意外的收获。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实现。

(二)选择发展性的语文教学评价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更重视结果,即常常以考试成绩论英雄,但事实上学习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无论是从语文学科特点还是从学生成才规律,或者是从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看,重视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都是十分必要和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的评价应多以鼓舞性语言为主,教育中的激励就是通过各种外部诱因,给学生以适度的正向强化刺激,满足他们正当的心理需求,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把教育要求自觉地内化为个体行为的过程,激励教育就是以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为基础,遵循人发展过程中内外因统一的规律,创造各种优化的外因条件,激励学生内驱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发展的一种教育。教师不要吝啬赞美性的语言,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进步,也要给与相应的评价,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对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很大的帮助。

(三)注重课程设计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教学活动之上的,而有魅力的教学活动过程,则能构成巩固师生之间情感关系的积极因素,教师在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语文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魅力的展现等方面下苦功夫来吸引学生。优秀的课程设计能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火烧云》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真切的感受到火烧云时千变万化的场景,语文教师可以寻找相应的图片、配合相应的背景音乐,制作成精美的幻灯片。再如讲《两小儿辩日》这样的古文时,首先对学生提出问题,问“两个小儿谁说的对谁说的错?还有其他什么不同的观点等”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引导学生认真听课。

(四)提高自身素养,散发人格魅力

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指语文教师凭借其独特的个性,高雅的气质,渊博的学识及高尚的道德品质等因素,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语文教师人格魅力的培养将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崇拜教师的同时,效仿教师,形成良好的自身素质。

1.知识渊博,教学能力扎实。教师在上课时拥有不俗的谈吐,丰富的表情,真挚的情感,富有变化的语气语调,学生就会从心里佩服教师。学生会从心里表现出对这位教师具有“又爱又怕”的心理,这样教师的人格魅力就得以实现。然而教师的语气语调没有高低起伏变化,照本宣科,表情单一,知识缺乏,就难以得到学生的信服,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人格魅力便荡然无存。

2.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散发人格魅力。“为人师表”是教师的一大特征,学生会从教师身上找到道德的标准。教师要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处事刚正不阿,学生看在眼里的同时,也会不自觉得去模仿。教师还需经常反省自己,改正错误,完善自己,塑造人格魅力。

3.扩充知识,提升自己。知识是学不完的,教师要时常给自己充电,才能与时俱进,在学生面前展现不同的自己。这样在讲课时对相关知识点可以信手拈来,随心所欲的进行讲解,教师对知识的迁移也会感染学生,让学生学会进行知识的迁移,学生看到教师如此轻松得将困难的内容讲明白,不免会产生崇拜之情,有一种想要变得和老师一样具有广博的知识的冲动。

师生关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复杂的的人际关系,语文教师要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因时、因地、因场景的改变而变化。无论是在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学习方法、还是学习态度上都会受到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的制约,教师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一些赞美与鼓励;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能起到表率作用,在令学生佩服的同时,会让学生以教师为榜样,进行效仿,从而提高自身素质;教师与学生心灵沟通,相互欣赏,那么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也就越高。所以语文教师要特别和气,由此来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充分尊重自己的学生,创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作为语文教师更要学会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相依相伴,互动互学,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实现自我发展,获得专业发展,从而实现“双赢”的结果。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无声的巨大力量,将这股力量化为教与学的动力,必将无坚不摧。参考文献:

[1]沈海波.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J].才智,2013(08):100.

[2]相小琳.谈谈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J].考试周刊,2011(64).

[3]王建荣.建构良好中学师生关系的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3.

篇(4)

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对学生思维、实践等各方面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在各式各样的学习方法中,较为先进的合作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知识的理解记忆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也有所应用。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新课标教程中的重要学科,其教学方式得到了教师的重点关注。语文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础对学生知识水平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而在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对学生自主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合作学习,是最初源于美国相关教育机构目前已经普及到世界各国教学应用中的一种教学方式,指学生通过不同责任分工完成互共同学习与进步,具备系统性结构,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平等意识、承受能力、主动学习等具有一定的功能作用,可以有效地督促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完成小组学习目标,从而实现语文阅读的教学目的。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及作用

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目的在于对学生自身阅读水平及理解能力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良好的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增强对文章阅读的理解能力等。

(一)提升学生阅读积极性,锻炼学生个人理解能力。学生在互相协作中提升对语文阅读学习的积极性,脱离传统的教师对文章进行讲解与总结的方式,锻炼学生进行个人阅读,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从彼此的交流互动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完善个人阅读理解能力,更好地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目的。

(二)形成竞争意识、互助精神。竞争意识属于潜藏类特质,大部分学生平常不会显示出来,但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互相交流与表现,会激发其潜藏的竞争意识,竞争意识的萌发是学生学习与进步的良好推动力;另外在合作中,对学生的团队互助精神也是一种培养,让学生懂得如何在与同伴的共同努力中得到进步与收获。

三、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与应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尝试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有以下几点:

(一)分组的合理性。合作学习的分组可以在小组、同桌等范围内进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个人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和谐的互助交流得到展现自己的机会,脱离原有的依附教师讲课形式,锻炼学生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分组过程中要注意不同学生之间阅读学习能力水平以及性格的差异,若将能力较弱的学生全部分到一组,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或是性格较为内向的全部分到一组,也不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因此,要确保分组的合理性,保证组内能力、性格等方面不同学生的平均分布。例如,在《小英雄雨来》这篇文章的阅读学习中,教师可以让组内学生自主讨论小英雄雨来的心理想法与行动等,并引导鼓励学生锻炼自己的胆量,提高爱国意识。

篇(5)

外国文学名著是文学发展过程中优秀文化的积淀,是文学中的精华,是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在多彩的视听享受的影响下,学生的文本阅读积极性不高,外国文学的课堂教学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根据外国文学的特殊性质,它不仅比其他学科更需要影视资源来填补中外文化差异的鸿沟,影视教学也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对外国文学教学课堂的积极性,而一些和外国文学相关的影视改编恰恰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我们可以借影视资源引导学生的兴趣,但一定要明确指出二者的不同,最终讲授要回归到文本,提倡文学性阅读。因此,名著影视对于传统的文学讲授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但是也决不可简单地照搬,甚至替代。

一、名著影视的骤然兴起与经典文本的逐渐失落

经典文本的失落源自1895年电影的诞生,在那以后短短的一百年左右时间里,影视狂欢时代华丽的到来如狂飙之风般改变着人类的阅读方式、感知方式。在全新科技手段的推波助澜下,影视大有超越文学、艺术等门类成为霸主之势。

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人的眼球对活动图像的感知要比文字语言更具优势,因而从生理上人更倾向于活动的图像而不是静止的文字。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对银幕上的一幕幕活剧激动不已的原因。作为“传媒符号”的影视,以其直观、生动、形象的画面带给人享受、放松和娱乐,这种感召力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文字阅读。影视的强烈冲击,加上我国由生产型向消费型、享受型的社会转化,外国文学名著丰富的内在世界被沸腾躁动的世界和影视狂欢所遮蔽,神圣的文学被忽略,许多的经典名著被冷落。

名著的命运从侧面反映了高校人文精神的失落。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引发了小环境和学生内环境的变化,给外国文学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二、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的异同

名著影视是诸多艺术的混合体,经典文本作为名著影视存在的前提,可以称之为名著影视的母体。名著影视以其强烈的视觉表达效果取得了较于文学的真实感,而今经典文本的短处可能就是文学之所以是文学的理由所在,即文学的媒介――文字。

名著影视与经典文本的审美意象的构成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所达到的审美效果也不尽相同。经典文本是一种语言艺术,其审美意象就是靠语言媒介来创造的,其文学形象具有间接性和未定型性;名著影视是一种可视艺术,其审美意象是通过声音、图像来构成的,其审美意象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经典文本能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创造性的审美愉悦,而名著影视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观众的审美想象,既表现了美,但又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美。

三、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的关系

1.根据教学的需要,正确筛选影视资源,观摩完整的原著影视。面对大量的名著影视,其中必定是良莠不齐,我们应选取与教学需要相关的且与原著精神风貌一致的影视资源,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外国文学课程本身有综合性、异源异质性强的特点,使得作品中出现的特定历史、宏伟的战争场面、充满神话色彩的图景、特定地域的民俗风情以及宗教的主题等仅凭想象我们可能永远都无法理解其中震撼人心的力量,而观看名著影视则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典文本的意境与思想,也能促进学生重新阅读文学原著,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与意蕴。

2.针对不同的专业,教学中名著影视和经典文本要各有侧重。对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我们要以坚持经典文本为主、以名著影视为辅助的原则。经典文本阅读是教学中基础的环节,没有文本阅读的支撑,学生无法获得对文本最直接的体悟,对文本的思想内容、艺术特点更是无从了解,听课味同嚼蜡,毫无效率可言。在教学中引入名著影视作为辅助手段,展示那些精彩的或是有悬念的片段,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获得感性的认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在课下主动阅读原著,另一方面可以激活学生的经验世界,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

篇(6)

近几年,我国中小学因师生关系不融洽、不和谐而引发的案件屡屡发生,它已向社会敲响了警钟。2009年3月20日,广东东莞一中学体育老师斥责学生跑步偷懒,遭顶嘴后脚踢学生致死。同年底,小学五年级一学生何某在自尽之前给其姑姑留下的一封简短的信中写道:“我知道逃学不对,但我是因为老师打我才逃学的。” 《华西都市报》2010年4月26日报道:广东省陆丰市甲子镇甲子第一中学,因制止考试中不守纪律的学生,该校一范姓语文教师被数名学生和家长群殴导致昏迷,左眼几近失明,身体软组织严重挫伤。这些案件、这些数据足以唤起社会对当前师生关系的重视。

二、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分析

1.社会原因

自古以来,师道尊严在我国这块大地上根深蒂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普遍认为教师高于学生一等。不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束缚、压抑了学生的自由和发展,最终导致学生的自主转化为逆反。另外,随着信息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对教师的崇拜程度大大降低,学生对学校的依赖性大大弱化,这也造成教师和学校对于学生及家长的神圣感大幅度贬值。

2.家庭原因

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很少受到委屈或挫折,这便造成他们性格执拗、倔强,感情脆弱、承受力低,合作意识差,关爱尊重他人意识淡薄等问题。加之家长对孩子言行中暴露出的问题教育不力,这些无疑会造成学生对教师的理解度、关爱度、合作度降低。

3.教师原因

“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对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当前我国对于如何更有效地考核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如何衡量教师的师德,显然没有真正科学有效的标准和依据。基于此,一些机会主义倾向者便没有把自己主要的时间精力用于备课、上课或帮助、关爱学生上,没有和学生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而是把这些时间精力用于谋取个人私利。“师德下滑”无疑会恶化师生之间的关系。

4.学生原因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他们身心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没有真正形成的情况下,对老师处事的原则、方式、方法等缺乏应有的理解。所以,学生们往往难以有效克制自己的言谈举止。上课说话、抄袭作业、捉弄同学等不良现象难以避免。这当然也就会遭到老师的批评和训责,由于青少年时期逆反心理作怪,师生之间的关系难免进入“不和谐”的怪圈。

三、促进师生关系和谐的对策建议

1.加强师德建设

加强师德教风建设是建构师生和谐关系的内在动力。把师德教育和教风建设寓于教师的业务培养与培训之中,不仅要有组织地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平和自身素养,而且还要不断完善师德教风的年度考核工作,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奖惩机制,对教师的德行进行严格的监督和评价,确保每一个教师的善行都能得到应有的奖励,每一个教师的恶举都能受到应有的处罚。从师德管理上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自觉做到以良好的师德风范感染学生,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教育学生,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校通过为教师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平台,推动教师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教育教学和沟通的技能水平,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从而增进师生之间和谐与互动。

2.提高学生交往能力和自制力

篇(7)

1. 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影响教与学的积极性

师生关系一旦形成和建立,就会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重要的教学变量,对教学活动的进程和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育的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师生关系通过情感和激励的方式来影响教和学的积极性。无数事实证明,学生往往是因为喜欢或崇拜任课教师,然后才喜欢这门课的,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所以师生关系融洽能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热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从而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学科上来,教师的要求也就易被学生接受,这样就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所产生的那种高涨的教学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师生的情感交流,若师生之间具有良好的关系,学生对教师充满信心,教师也会不断增强完成教学任务的决心,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与职业积极性。

2. 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影响教学信息传输

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往往成正比,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学信息传播畅通,信息反馈也及时真实。反之,不良的师生关系将必然会制约信息的传输,甚至会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抵触情绪。师生关系本身就营造了一种课堂气氛,这种气氛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压抑甚至充满对立情绪的。师生关系良好,课堂气氛就会温馨和谐,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思维活跃,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会有更多的愉悦感,进而表现出积极愉快的健康气氛。师生关系不良,课堂气氛就容易紧张、死板,学生会感觉如坐针毡,惶恐不安甚至敌视。在不好的课堂气氛下,学生会不自觉地想要逃避。

二、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应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努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由只相信自己教会学生,转变为相信学生能在自己指导下会学;由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把学生当做探求知识的主人;由单纯地传授知识,转变为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并重。

其次,教师必须经常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听取学生的意见,改进教学方法,而不能一切由教师说了算。教师有责任管理和考核学生,学生也有权批评教师,提出反问、质疑。在教学中,只有运用启发式,使学生对问题敢想、敢讲、敢于发挥、敢于创造,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一个“教学相长”的生动活泼的和谐局面。

再次,教师对学生要有真“情”,通过“情”的感化,使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密切的感情联系。教师要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教学活动,有效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情绪。对教学活动中出现的突发问题,应以“冷处理”的方式对待。此外,教师亲切和蔼的神态,恰当地运用表扬和批评等,也有利于形成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减少信息流通方面的障碍。

同时教师还要在生活上关心、学习上帮助学生。教师要真心地关爱学生,同情、关怀、了解与辅导学生。要在实际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通过查看档案,开家长会,与其他任课教师交流等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做相应的记录。

三、 在和谐的环境中如何搞好语文教学

1. 和谐的学习方式――合作共享

在我们的教学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德育工作中是非常重视集体主义教育的,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班集体,遇到问题组织全体同学来讨论,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力量来解决。而在日常教学中和学生学习中,我们更多的是强调要靠个人钻研独立完成,没有重视群体之间的互相切磋,乃至不同见解的碰撞和互相启发。语文课堂应该是活跃的思想交流场所,是表达和表现自己的场所。善于让别人理解自己,也善于理解别人;善于帮助别人,也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既是未来融入社会的需要,也是成长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就是一种快乐,一种美的享受。

2. 和谐的教学过程――自然流畅

语文教学过程的自然流畅,讲究的是能否从整体出发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能否用一条主线将教学内容串起来,能否在步骤过渡间用精妙的语言把它连接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有宏观的把握,也有微观的艺术。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总览课文,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概要,初步了解作者思想感情,使学生跟教材的距离逐步缩短。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得提出解决的问题,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筛选有价值的、全班学生必须掌握解决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再次细读课文,甚至多次品读课文,使学生跟课文的距离缩短到最小,让学生的情感自然融入教材的情理之中。整个过程呈线型,而这条线就是学生的读、问、思、读、悟和解。在读中理解文章,掌握知识,感悟情感,品味语言,增强语感,解决问题。

篇(8)

一、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著名教育大师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记得有位名人也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确实,对学生来说,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学会一些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最强的学习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需要老师的指导。在课前,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学习语文过程中预存的资本,这个资本是不断增值的,而我们一生中对语文知识的运用,就是在享受着它带给我们的利息。重视对孩子们进行预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要教给学生方法,制定每篇课文预习要达到的目标,把它总结为两划两标。两划即划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把生字字音读准;划出自己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自己不懂的地方用横线划出来,用问号标注。一个班集体中总是存在着差异性,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客观事实,在预习中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我的做法是:首先在合作学习分组时按学习优差搭配,在预习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要求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帮助和督促基础差的同学,按时完成预习任务;其次是在教学的过程教师优先让学习基础差的学生来回答预习中的问题,在回答问题中发现他们的知识缺陷,并给予弥补,使学生共同进步和提高;最后是鼓励。学生只要能写一个字,一个词,能开口讲话,就要给予表扬鼓励,不要训斥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我也终于明白了:好习惯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培养出来的。对于预习习惯的培养,我最想对大家说的一句话是:磨刀不误砍柴工,重预习事半功倍。

二、养成书写规范化的习惯

各科作业的书写都有规范化的要求。小学生语文作业书写规范化在平时的作业中高标准、严要求,要格式正确,书写美观。从每一次的作业中选取书写工整、漂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那些进步明显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对那些差的同学一对一的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并帮他们找出解决的方法。书写练习时,勤巡视,及时纠正执笔、坐姿等方面的问题。书写美观,教师要用统一的书写要求规范全体学生的作业,诸如字的大小、空行、题目的排列、错题更正的形式、卷面的整洁度等。好习惯是重视出来的,只要重视了习惯的培养,没有办不好的事。长期坚持这样,学生才会重视书写,养成书写规范化的习惯。

三、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帮助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能够借助工具书“学会独立识字”。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们要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学习汉字任务比较繁重,教师帮助孩子们学会借助工具书识字使之变成一种习惯,对于完成识字任务,学好语文具有重要意义。叶圣陶老先生认为,一个人应该把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看作是“终身伴侣”。但现在有的学生往往怕麻烦,从不主动使用工具书。在教学中,我乐于当一个“懒老师”。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小问题,作为教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面面俱到,工具书是打开知识宝库之门的金钥匙,为了使学生养成这种习惯,要坚持反复训练。我要求学生工具书要装书包、进课堂。凡是在读书、学习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或理解不准的词语都要通过查字(词)典来解决。课堂上教师要经常有意识地让学生练习使用工具书,课下作业中也要设计这方面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经常使用工具书,逐渐就会成为自觉行动。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这样学生在阅读课文、课外书时,碰到生字、新词,也可以借助工具书弄懂它们的正确含义,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篇(9)

叶圣陶先生认为,从小学教师到大学教授,任务都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初中起始阶段的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对起始年级的学生来说,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还肩负着衔接和巩固小学学习、转变学习方式以适应中学学习、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等重要任务。如何有效培养起始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感想。

一、查字典的习惯

在阅读课文时,遇到生字难词、成语典故,都不要轻易放过,及时查阅,及时掌握。养成查阅字典、词典的良好习惯,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强化词语的理解,提高词汇量,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学习品质和严谨认真、科学求实的治学态度,可谓一举多得。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存在较强的依赖性,有的学生不愿查字典或者直接向老师请教,或者买教辅类书籍直接抄答案。这样不查字典的直接结果就是容易读错字音,误用词语,一知半解,词语积累少,容易忽略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品味,失去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因此,帮助学生逐渐养成查字典的习惯,是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

二、阅读的习惯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首先诵读在学习中很重要,有助于学生自然贴近作者感情、理解文章,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等等。在初中阶段,诵读的学习习惯基本建立起来。但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中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学生爱读书而读不好,这其中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类是诵读尚未达到通顺、流畅的,尤以男生居多,另一类是缺乏感情,这是普遍现象,有的学生不愿读书,懒得读书。究其原因,主要是诵读的训练不够。在课堂上,语文教师必须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诵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同时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通过教师的引读、范读、朗读技能的传授,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感悟能力。在朗读训练中,变换形式,使学生朗读的方式灵活多样,如个别朗读、齐声朗读、分组朗读、对比朗读、分角色朗读等,这样做可以大大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激起学生想把书读好的欲望。例如,反复颂读了《天上的街市》体会到了瑰丽的夜空景色,感受到作者对仙境般和谐纯洁世界的向往。通过对《黄河颂》的诵读,感受到黄河的雄伟气势,联想到黄河与中华民族的密切关系。在文言文的学习中,通过诵读,对文言文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文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这就好比盖房子先要打好地基,地基越坚固,房子也就可以盖得越高。诵读就是学习文言文的地基,这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根本途径。其次,课外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总理在09年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意味深长地说道:“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作为初中学生要弘扬民族的精神,就要扩大阅读量,我觉得一要挑选《语文读本》的一些篇目来读;二是读一点名著,按照国家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7~9年级),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但现在的学生是一本都不读,这就会造成文化底蕴、文学素养等方面的缺失。“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都是前人在读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当你提笔作文时,就会很自然地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进而推陈出新,就会把自己的情感、思想表达得生动又完善。

三、积累的习惯

我国古代学者十分重视知识积累的作用。战国时期的学者荀子在《劝学》一文中告诫人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可见,积累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积累名言、警句、典故、故事、精彩篇段是提高语言修养和作文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语文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注意摘抄一些名言、警句、精彩文段、甚至是成篇的摘抄;注意搜集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有思想内涵的故事。一有时间,就拿来翻翻,久而久之,就受到感染,这些警句、典故、故事等,就会化为自己的东西,活跃在自己的文章中,在不自觉中提高了自己的语言水平,增加了语言的文采,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四、动笔的习惯

“读”是“写”之源泉,“写”是“读”之升华,读写结合,成长的步履才会稳健,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一是要随时记下有用的知识,生字、新词、生动的语句,优美的语段,将读书与积累结合起来。二是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把读与写结合起来,自然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训练,写作也一样,训练达不到一定的强度或熟练程度,就难以见效。写作更是一种创造,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多读多写文自妙,只有多写了,作起文章来才能得心应手。连鲁迅先生说起自己的写作体会,也是这样强调的:“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因此,要勤练笔,只有坚持练笔,才能以量来促进质的飞跃,持之以恒,语文素养也就提高了。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113-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核心,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从学习者的兴趣与需要出发,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综合运用各种学科知识、技能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学习。它是语文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一种新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基础,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学习尽管注重综合,它涉及到自然、社会、科学、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但它不是一门整合各学科内容的综合性课程,而是带有综合性质的语文学习的方式。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学习没有统一的教材,是一种“活化”的学习。它的学习内容是灵活的,即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问题自由选择学习课题。它的学习方法也是灵活的,即学生不仅要读书,还要到自然界和社会中去观察,去调查,并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那么教师如何为学生创设各种有效的语文实践机会,引领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活动的各个过程,进而不断发展其创造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值得探究的问题。为此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一、挖掘资源,启发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

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是综合性学习的良好开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即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语文的规律。活动内容哪里来?学生生活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当地自然环境、风俗民情、传统文化、校园文化、节日文化都可成为有益的学习内容。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把语文学习引向社会生活与实践,把社会生活与实践融入语文学习。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课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要面向全体学生,关照个别差异

综合性学习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是向全体学生提出的,而不是指针对部分优秀学生。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探究活动的机会,尤其是要给弱势群体以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分享到探究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当然,对于某些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和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应该考虑在适当时机给予他们恰当的学习任务。在组织活动时,应按照分类要求、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活动内容构成和学生的情况,适当分工,适当轮换,从而既发挥个体学生的特长,又能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此外,教师还应该依据学生发展需要,抓住教育时机,用好课程资源,善于及时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着眼于人的和谐发展和全面发展,而不是固守既定的教学目标。比如,综合性学习常常要与家庭生活发生密切的联系,这就便于形成学习生活化和生活学习化,能直接通达学生的家庭背景,甚至进入到学生家庭生活的某一领域和感情世界的敏感之处。这就有可能触及学生家庭生活的底层和文化背景,激活学生的心灵世界和生活体验,甚至触及学生家庭生活中的隐痛。面对这些,教师必须认真对待。教师应该有善待之心和体察入微的细心,关爱、保护这些在学习活动中的弱势群体,使之共享学习资源。如果处理得当,恰恰可以成为生活教育、人生教育、情感意志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的契机,语文综合性学习也许因此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综合性学习无疑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庖、喧宾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课前对活动的设计,活动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活动结束后的总结、点评等等,都需要教师为此付出心血和汗水。关键的问题是教师必须讲究引导的艺术,相机行事,灵活应变。力求活动过程对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有促进作用,并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引导学生扎实掌握学习内容,认真检查学习效果,使活动有声有色,又实实在在,每个学生既乐意参加,又都各有收获。

四、要关注活动的评价方式

构建一种好的评价机制,是综合性学习能够顺利开展的保证。《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里有如下说明:“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主要着眼于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能积极参与活动,是否能主动提出问题,还有搜集整理材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问题、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等方面的情况。第一、第二学段要较多地关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兴趣与态度。第二、第四学段要多关注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以及展示学习活动成果的能力……”我想,对学生的评价应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与学习效果评价相结合;应以肯定性、激励性评价为主;应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及评价的全面性;应注重个体的差异和个体的进步;应评价学生知识掌握及各种能力的情况。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再单纯追求智育目标,而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不仅着眼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这四方面的语文本学科知识的综合,同时又注重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作为语文学习的环境,注重让学生在真实的、具体的现实中去学语文。它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强调过程和体验,强调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都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为最终目的。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它源于课堂,又要超越课堂;结合教材,又要超越教材。它是植根于语文学科的,突出了自主性,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无论是学习内容的确定,学习活动的组织实施,学习成果的呈现,都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它特别注重学生探究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创新实践的能力。它始终贯穿着语文学习与实践,体现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协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大有裨益!

篇(11)

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是指在教师“导”的情形下,学生围绕学习对象,通过自主、合作两种途径进行学习,以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模式。该模式中,我认为有几个认识方面的问题,应该予以澄清。本人在这里谈谈一些个人想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1.学生是主体,教师只引导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位置是不容质疑的,教师只能是起“引而导之”的作用。“导”在自主合作学习模式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导”得好不好,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成功与失败。因此,教师必须使“导”具有启发性、兴趣性。

但是遗憾的是,如今这个观念还不被大多数教师所真正接受。教师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置,突显学生的重要性,在课堂上起到“引领”作用,轻轻敲敲,慢慢诱导,起到“敲边鼓”的作用。总之,教师千万不要“一讲到底”,把痒痒的嘴闭一闭,把宽大的嘴收一收,把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务实地还给学生,这才是智者的做法。

2.形式是表象,“智动”是关键

课堂形式(如学生座位编排,课堂的活跃等)是表象,而关键的是:教师把课堂的学习氛围营造好没有?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起来没有?他们进入学习状态没有?如我们看到的有的课堂,表面好像“死气沉沉”的,而认真仔细观察,确是“静水深流”,学生反映强烈,思维活动一刻也没有间断的迹象。这是何等的高明呀?

与之相反的是,有的课只是课堂氛围活跃,显得热烈,无论你从什么角度看,都只是形式而已。这样的课,让人觉得可惜;还有的课,既没有形式也没有内容,有的只是教师的声音和学生的无赖之象。所以,课堂形式的活跃不等于学生的智慧得到了启发,要启而发之。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形式与实质统一在一起,不是更好的吗?

3.课堂是开放民主的“立体式”

所谓的“自主”是指学生白己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主动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合作”是指在学生个体探索的基础上,开展生与生,或者师与生间的互相合作性探讨,进行开创性学习。教学课堂就是开放的、民主的,课堂就不再是教师一味地“讲”,学生一味地“学”。学生也不因教师的讲而听厌烦,教师也不会因学生的厌烦而厌教,从而达到和谐的课堂学习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