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文化理解与传承大全11篇

时间:2023-06-22 09:31:3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文化理解与传承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文化理解与传承

篇(1)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以农为本”曾是历朝历代的治国方略。由此可见农业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耕仪礼是农业民族在生产实践中,伴随农事活动形成的一系列仪礼,而岁时节日习俗的产生恰恰离不开农耕仪礼。纵观中国的农耕仪礼,岁时节日最完整地表现了农业社会的时空观念,即用岁时、节令形式表现和记录农耕时间,农耕实践。通过一系列的节庆活动,寄托人们的愿望和祈求。

农耕仪礼在农业社会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文化现象。在民俗学仪式文化研究中,将一系列的农耕仪礼视为农业社会农耕生产的“通过仪礼”。我们知道,无论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或人类社会自身的活动,都处于一定的仪式之中,都要完成生命的周期,而每一个周期都要举行一个个“通过仪礼”完成自身的过渡。比如人们将一年要分为四季,分为十二个月,划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在每一个节点上,举行一定的仪式完成向下一阶段的过渡。当这些节日仪式一一完成时,一年就算过去了,新的过渡轮回又将开始。这就是典型的农业社会的“通过仪礼”。从这种意义上讲,农耕仪礼和节日习俗似乎将农作物的自然生长与人们的信仰心理统一起来,达到物我一体,天人合一。

岁时节日民俗的最初形成不仅和农事活动有关,而且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明有关。特别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知识的产生,直接导致了岁时民俗的形成。一年中岁时的划定是在配合农业生产和生活所进行的天象观测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历法产生之前,人们根据自然界物候的变化确定一年中季节的变化。古语中所说“山中无历日,寒暑不知年”正是指这种情况。游牧、狩猎民族与农业民族相比,观察和记录岁时变化的方法有着明显的差别。比如,古代蒙古族对“年”的认识是草青一次为一年。中国东北的鄂伦春族以月圆12次为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则以物候变化为依据。雪融化的季节叫春天,青草长出来的季节叫夏天,草木干枯的季节叫秋天,落雪的季节叫冬天。以物候变化确定年月,对牧业和狩猎民族是适用的,而对农业民族则显得过于简单粗放。农业生产中作物的栽培有很强的季节性,耽误农时会影响一年的收成和生计,所以农耕民俗要求历法的精确,而历法的精确又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为岁时节日规定了具体日期。

一年中岁时的划定是为了确定时序系统。它虽然含有民俗文化的因素,但人文色彩相对比较淡薄。中国是世界上古老的农业国之一,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了历法的萌芽。春秋战国时期,发明了“土圭”,用它测定日影以定冬至、夏至,区别春分、秋分。而且此时置闰月定四时成岁的制度也趋于完善。用这种完备的历法,指导农业生产,就有了可靠的依据。

农耕仪礼只是农耕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它包括旱地耕作仪礼和水田(稻作)耕作仪礼两部分。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家,旱地耕作仪礼与水田耕作仪礼统一于节日习俗之中。春节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仪礼之一。中国北方地区以旱地栽培为主,表现在农耕仪礼上,主要是祭祀社稷之神,也就是土地和五谷之神。此外还敬奉龙王。在祭祀方式上,往往采取综合式祭祀,并不将祭祀仪式分配在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上。如对土地神的祭祀采取“春祈秋报”方式。中国古代祭祀社神依一定的时令举行,一般是春秋两季。春天当春耕来临时,举行祭祀,祈求土地神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秋天到了收获季节,举行祭礼,报答土地神的恩赐。而中国的春节,正是把“春祈秋报”活动融合在一起,既报答社稷之神,又祈求社稷之神,于是酬神成了春节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中国南方稻作文化区域,除祭祀社神之外,在水稻栽培过程中,从育秧开始到收获,还要举行一系列独特的仪礼。由此可见,中国的春节文化与农耕仪礼的关系非常密切。

中国的节令风俗,大都萌芽于先秦时代。到了秦汉时期,特别是汉代,终于走向定型。春节文化中包含的农耕仪礼事象十分明显。

首先,“年”的本义与农耕仪礼有关。从传统意义上讲,我们所说的“年”本身就含有农耕仪礼的意思。禾谷一年一熟,谓之年。《说文》解释:“年,谷熟也。”一年的庄稼成熟,获得丰收,要祭祀谷神。《尔雅》中“年”和“岁”是同一记时单位。“岁”在甲骨文中,象是用斧子砍断人的双脚,用来作牺牲祭祀谷神。可见古老的年节习俗,是用人作牺牲举行祭祀的。庄稼一年一熟,用祭祀的方式,庆贺丰年,并祈祷来年丰收,这是“年节”的原始意义。

其次,春节的形成和定型,与农业社会历法的产生密切相关。秦汉时期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长期分裂割据,但是由于交通阻隔,不同地区之间的节日风俗还很难融合,形成了“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局面。直到西汉初年,由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日趋稳定,经济日趋繁荣,人们的生活情趣日益丰富,年节风俗活动才逐渐形成。

春节文化在汉代定型的另一个原因是历法的定型。春秋时代,历法尚处于草创时期,各地区的历日制度不能完全取得一致。秦代用“颛顼历”,以建亥孟冬之月(今阴历的十月)为岁首。汉初仍沿用秦代“颛顼历”,以今阴历的九月为一年之终,十月为一年之始。汉初的除夕之夜就是今天的阴历九月二十九日,元旦则是十月一日。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 104年),命司马迁、落下闳等人改“颛顼历”而另作“太初历”,仍以夏历的正月为岁首。夏历即今之阴历,所以至今民间仍把夏历称为阴历或农历。历法的改定为年节确定了准确日期。从中国的历法习称“农历”来看,正好说明它是农业社会的产物。

其三,春节文化的主题充分体现与农耕仪礼的关系。传统的春节主题可以用八个字概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它既含一年收获的喜悦,又寄托来年的期盼。春节是产生希望的节日。在农业社会是农耕仪礼的重要体现。春节最流行的祝福语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既期盼家宅平安、又祝福万事随心,对来年的期望蕴藏在说不完的吉祥语中。

其四,春节节物体现农耕文化特色。春节节物是春节期间伴随节日活动使用的道具,也是春节文化的物化表现。

春节来临时,人们要做各种准备,购置年货,布置环境。其中的许多东西是春节必不可少的文化符号。我们将这些实用的文化符号称之为“节物”,即过节不可缺少的事物。这些节物丰富多彩,不胜枚举,它们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多彩。稍加留心,我们会发现正是这些节物,体现着农耕社会的特色,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期望和诉求。

春节期间所使用的节物除供奉、饮食之外,还有门神、财神、对联。除夕夜吃年夜饭,喝屠苏酒,吃饺子、汤圆,拜年等不一而足。这些节物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体现了农耕社会的生活特色。农耕社会是一个多神信仰的社会,春节的迎神赛会是为了达到人神同乐。人们认为只有神快乐了,才可以保护农业丰收,才可以保护家宅平安,人寿年丰。所以春节期间一定要将家庭环境布置一新,达到辞旧迎新、迎新纳福的目的。举例来说,门神自先秦以来,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皆崇拜门神。门神是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春节时,人们都将门神像贴在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在农业社会,门神是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其次是贴对联,对联是古老巫术桃符的进化演变。古代,人们在辞旧迎新之际,在桃木板上分别写上或画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图像,悬挂于门首祈福灭祸。其三是供奉财神。财神是指掌管钱财的神,本为道教所信奉的神。财神在民间分文财神和武财神。比干被赐封为“天官文财尊神”;赵公明被奉为正财神,刘海、范蠡被奉为文财神,钟馗、关公被奉封为赐福镇宅的武财神。有的财神像绘有太阳和月亮,表示日春神青帝和月财神赵公明,合称为“春福”。

吃年夜饭,喝屠苏酒,吃饺子、汤圆,拜年,是春节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它们同样含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古时的元旦,或称“三朝”、“三始”、“三元”,是新年的第一天。除夕夜燃放爆竹驱邪镇恶,祝福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一天,家长要率全家人合祭百神,追祭祖先。祭祖完毕,一家人不分尊卑老幼,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饮椒柏酒,预祝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按照儒家的伦常孝悌观念,秦汉时代的年节活动不仅要频繁地追祭祖先,而且家人之间要分别长幼尊卑,行礼拜年。魏晋以后,人们改饮桃汤为饮屠苏酒。屠苏是一种中草药,据说用屠苏作的酒能避瘟疫。

春节既是中国的团圆节也是中国的感恩节。家庭中先要祭祖,然后给长辈拜年、分压岁钱、守岁。初一大早给街坊邻里拜年。有的村落初一大早要根据喜神所在的方位,集体迎接喜神,具有村落团拜的意思。初五以后起社火,唱大戏酬神,村落之间社火走访,即所谓的送年。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过后,年节的才算结束。

我们今天享受的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是古老的农耕仪礼留给我们的丰厚的文化遗产。春节是综合性的文化节日,也是中国人的狂欢节。传统的继承和发扬,需要了解它的文化内涵,将春节文化与农耕仪礼联系起来考察,将会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春节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如此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如今却在传承中出现问题。最近几年来,关于节日文化的讨论一直在继续,有节就有论坛,有论坛就有对节日文化的各种各样的言论,但是这些言论对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的影响如何,很大程度上关于节日文化的研究还停留在学理阶段,和实际的节日文化传承还有一定的距离。

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我们不能说不重视,许多节日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春节、清明节、端午节还成为法定节假日。但是遇到每一个节日究竟如何继承传统又与时俱进,谁也说不清楚。实际上,中国的节日文化和传统相比,已经失去了灵魂,变得盲目和蒙顿。节日的形式是存在的,比如时间、空间,但内容已经被架空。许多年轻人不知道节日的来历和过节的仪式程序,变得很茫然。其实节日和人一样是有灵魂、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的。节日文化的灵魂是什么?是信仰,是信仰仪式中包含的道德、伦理观念。失去信仰的节日必然名存实亡。从这种意义上讲,我们现在的许多节日是名存实亡的。

篇(2)

美术是一门将视觉形象通过有技巧的绘画技术将之以二维或三维形象呈现出来的一门艺术学科。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学生会更容易形成空间意识和形象意识,这对其他科目的学习具有很大帮助。学生通过观察,然后想象并构思整个过程和图像,创作出蕴含自己个性、情感、意图的视觉形象,这就是美术的创作过程。学生能够将美术技能与其他学科知识、自觉地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运用自己特有的美术表达传达自己的思想,这就是美术学科中蕴含的文化理解素养,创造过程蕴含了审美情趣,体现了学生个人对世界的整体认知和印象。

一、高中美术教学对文化理解的促进作用

1.引导学生建立文化理解认知

高中美术教学的开展可以实现学生不同兴趣的转移,帮助学生更好地找到学习兴趣,在美术学习中建立对文化理解的认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部分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阻碍了他们观察现实世界。高中美术教学是唤起学生重新认识世界兴趣的重要途径,开展美术教学能够实现对学生不同兴趣的转移,从而使学生在现实世界中寻找兴趣,发挥想象,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美术表达中慢慢建立对文化理解的认知,实现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2.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每个人对同一对象的审美感受都是不同的,受审美能力的影响,学生对同一对象的审美往往会出现差异。此外,仅仅停留在审美欣赏阶段是不够的,学校要重视对学生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基础审美和欣赏中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尝试做文化艺术的传播者。

3.促进学生全面培养文化理解核心素养

高中美术教学在本质上区别于其他学段的美术教学,其更像是对零散知识的系统归纳。高中阶段的学生能够形成对美术的认知,提升文化理解核心素养。部分高中对美术教学不够重视,忽视了开展美术教学的意义。实际上,美术教学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化理解能够让学生学会尊重多元文化。因此,学校必须重视美术教学工作,将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全面提升文化理解核心素养。学生是美术学习的主体,也是掌握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主体。在现代社会中,学生会感受到各种各样的美术形式,通过了解,能够形成对美术形象完整、系统的理解,感受到文化多样性的美。同时,美术是一种利用各种介质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载体。通过一定的美术学习,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建立对艺术文化的理解与认知,从而学会尊重美术作品,增强文化自信,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二、文化理解与其他素养的关系

1.文化理解与艺术感知

文化理解是美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章探讨的重点内容之一。文化理解就是从文化角度赏析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艺术,学会尊重、理解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内涵。文化理解建立在学生对艺术的感知基础之上,不同国家的美术作品反映了不同的历史和文化,美术为人们提供了鉴赏美和的基础与途径。艺术感知是让学生从艺术角度分析美术作品的关键,文化理解建立在尊重和理解其他国家文化的需求之上,是让学生学会尊重并理解其他国家文化的基本条件之一[1]。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出现差异是必然的,学生从艺术的角度出发,才能增强对世界艺术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尊重、理解、珍视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通过美术学习,学生可以提升自身的文化理解核心素养,在文化差异中学会尊重、理解自己国家及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

2.文化理解与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从本质上看是一种艺术涵养的体现,是对真、善、美的精神追求。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精神文明环境。审美情趣离不开美术学习,高中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但往往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对一些特殊的文化仍然不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文化理解核心素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品位,使其在审美中修身养性,体会艺术的美。审美中的“审”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学识,因为每件美术作品都蕴含了创作者的思想和感情,也反映了创作者所属国家的文化。因此,审美建立在“审”识基础之上,通过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学生能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把握创作者的思想和感情,通过作品与创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学校通过对学生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使学生独立地认识、感受美术作品的魅力。

3.文化理解与创意表达

创意表达是学生表达自身构思和联想的途径,也是展现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文化理解是学生创意表达的基础,学会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学生积极开展创意实践,发挥创作想象。教师要通过美术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联想、想象以及实践,明确学生对事物的看法和认知。创意实践的产生基于人类认知世界的需要,通过创意实践,学生能够完成对想象和联想的现实化转变,化虚为实。这也是学生认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综合体现。

三、培养高中生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策略

1.注重情境,以美术体验为基础培养文化理解核心素养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热情和兴趣是培养其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基本条件,以美术体验为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不断增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核心素养。在体验中教学,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首先,教师要多为学生创设美术作品鉴赏的情境,多开展实践教学,组织户外教学活动,春暖花开之季、落叶纷飞之时都是开展户外绘画学习活动的良好时机。如,在《我们怎样运用自己的眼睛》一课中,教师可以在前一天走访适合户外学习的地方,提前通知学生和学校,第二天带领学生在指定地点进行户外写生。高中生的纪律性比较强,便于管理。不同学生眼中的世界都是不同的,通过观察,学生会对自然有自己的理解,并将之呈现在画纸上。同时,这种体验式教学也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自然之美,增强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2.先学后教,以学生为主体培养文化理解核心素养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美术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主要目的。教师要想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核心素养,就应该在美术教学中尊重和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在美术课堂中,教师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自主探索美术课堂。教师可以大胆地放手,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运用多媒体等教辅材料,在课堂上分析、鉴赏不同国家美术作品。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发挥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对作品进行合理的解读,然后大胆创作,以最大限度地探索美术作品的文化意义,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意蕴,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此外,学生要在鉴赏其他国家的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文化理解核心素养,学会尊重并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艺术,打开眼界,积极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如,在《从传统到现代》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制定三个教学目标:第一,了解东西方文化碰撞对中国艺术发展的影响;第二,了解中国美术走向现代化的进程;第三,了解西方现代派的代表作品和概念。在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作用,让学生了解从传统到现代,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的碰撞与交融,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文化碰撞带来的成果。在第2课时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与塞尚的《静物》,比较两幅作品,从色彩和图形切割中找到二者的共性。此外,学生需要分组再一次观察蒙克《呐喊》、马蒂斯《舞蹈》等作品,从作品流派、内容、特点等方面赏析,找到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在该课的学习中,学生能充分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交融,提升文化理解核心素养,学会尊重差异并珍视不同国家的文化艺术,在此基础之上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艺术。

3.教师引领,以课堂为重心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核心素养

美术课堂是让学生发现美、体会美、创造美、欣赏美的重要阵地,美术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中心开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积极收集、整理优秀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美术作品的美,在赏析作品的同时激发自身的想象力和创作热情,并形成能够体现自身创意的创作方法。这种欣赏、激发、创造的过程被称为培养学生文化理解核心素养的过程,教师要发挥课堂重心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核心素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探究我国不同时代独特的民族文化,发现不同时代文化的闪光点,如原始社会的制陶文化、奴隶社会的青铜文化、秦汉以后到清朝的文化以及现当代百花齐放的艺术成果,进而让学生真正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核心素养为课程目标,使学生理解自然风貌与美术作品的关系、地域风貌与艺术流派的关系,领略民间美术中各异的风土人情,对民族艺术文化形成具体的认知和感悟[2]。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在赏析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发现多元的艺术美、感受多元的文化美,让学生通过比较客观地认识美、评价美。这些都是文化理解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平等的目光、包容的心态尊重和理解美术作品的美,理解世界多元文化艺术的美,认识到美术作品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结语

高中是学生发挥想象、实现创意的最佳表现阶段,建立在文化理解基础上的高中美术课程是富有文化传承意义的课程,是将传统文化与学生创意、想象结合的绝佳途径。艺术创造需要新鲜的活力,文化理解与传承需要新鲜的血液,教师要将二者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艺术创作中传承文化,让学生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中美术教师应把握教学中的关键节点,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在探讨美术无限可能性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篇(3)

企业文化的相关理念本是复杂和抽象的,企业如果不对其不加以解释或者描述,可能就难以达到理想的宣贯效果。海尔张瑞敏就曾说过,“在确立企业价值观时,提出理念不算困难,让人认同一个理念才是困难的。”那么,海尔是通过什么方式让全体员工认同海尔的企业文化理念,并将其延续和传承下去的呢?

在海尔,“来自员工的画与话”帮助海尔解决了企业文化理念抽象难懂的问题。海尔员工通过自己对企业理念的理解画漫画,把非常复杂的企业文化理念,变成非常具体的、简单的图画进行诠释,帮助更多员工理解和认识企业文化。

这些漫画中,其中有一幅画的是斜坡上有一个小球。旁边写道:企业好比在斜坡上球,一个企业越做越大,必须依靠两个力:一个是止动力,不能让球滑下来,这是基础管理,另一个是上升力,即创新。以此来诠释海尔“斜坡球理论”的哲学创新理念。还有一幅漫画的主题是:“市场是每一个人的上级”。画面上画的是一个“两面人”的员工,他对上道工序说:“我是你的用户,绝不接受你带有缺陷的产品”;他对下道工序则很谦逊、很小心地问:“你满意吗?”这幅画诠释了海尔“人人都有一个市场”和“人人都是一个市场”理念的内涵。海尔将这些漫画张贴在每一个车间和其他公共场所,并汇编成册发给员工,成为海尔推广企业文化的好教材。

海尔的这些推广和传承企业文化的做法值得其他企业借鉴和学习,通过漫画和故事的形式,将深奥的企业理念故事化、形象化、直观化、通俗化、简单化,便于员工理解和接受,更利于企业文化的有效传承。

企业文化传承机制的建立

传承企业文化需要建立完善的企业文化传承机制,搭建文化理念的贯输通道。企业可以把企业文化培训、文化活动、评先树模和管理者的表率作用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使文化得以有效落地。

新员工企业文化培训是传承机制的一部分。在每位新人入司时,企业都有相关技能和素质培训。在这些培训过程中,不能忽视对企业文化的培训。只要每一个新来的人员都能感受到企业内在的这种文化,并加以理解和深入感知,企业文化就能够透过时间传递给企业的每一个人,不断被放大。

篇(4)

【作者简介】杨丹萍(1986~),女,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声乐和音乐教育

前言

本土音乐文化属于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上较为关注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能起到教育人的作用,在教育人的方式上也与现代音乐教育有明显不同。对于学校音乐教育来说,经常会受到整体文化发展的影响,而本土音乐文化在教育上却很少受到限制,因此,应充分认识到本土音乐文化的重要作用,并将其融入到学校音乐教育中,以便将民族特色与世界文化连接在一起,形成新型音乐教育发展方向。

一、在音乐教育中融入本土音乐文化的重要意义

本土音乐属于地域性音乐,但也是社会文化产物,它的产生会受到生活方式、语言、民族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可以与其现有文化背景联系在一起,与其成为共生关系。再加上受到社会生活影响,人类发展需求也会不同,需要不断更新音乐意义与方式。如果能够将本土音乐文化融入到音乐教育中,研究其文化形态与现象,对现代音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我国本土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文化等一样,属于音乐文化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在内容与形式上各具特色,但却能够与之并立。若不将本土音乐文化融入到现代音乐教育中,就会使中华民族音乐被世界众人所遗忘,使我国在世界音乐领域中不占据任何优势,因此,要做好本土音乐文化在现代音乐教育中的融入工作。此外,学校音乐教育具有普及性,在一定程度上为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时间保障与空间保障,所以,一定要在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本土音乐文化,促进其发展。

二、在音乐教育中进行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

(一)注重多元音乐文化理念的构建

不管是哪种教学,首先要转变与确立的都是理念。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也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重点,它的产生与本土文化形式的回归与兴起有直接关系,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合理对待与理解异域文化,注重挖掘传统艺术文化内涵,展现民族音乐魅力,多元化音乐教育也是实现跨文化理解的最佳方式。同时,很多国家都开始注重本土音乐文化发展,因此,我国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也应看到世界发展趋势,用多元音乐文化理念强化学生对本土音乐的认识,增强其归属感,找到合适的教学思想与方法,并认识到外来文化要发展应首先适应本土环境,满足相应条件,以此增强民族自豪感,将本土音乐文化发扬光大。

(二)创设适用于本土音乐课程使用的教学体系

无论是在哪种学科教育上,我国所采用的教学体系都是对欧洲体系的模仿,从未研究过适用于本土音乐文化的教学体系,这样也就限制了其知识体系价值的发挥,因此,需要创设适用于本土音乐课程的教学体系。如可以仿照匈牙利柯达伊音乐教学体系创建我国教学体系,从启蒙教育开始就注重本土音乐文化的融入,并将本土民间音乐作为音乐教材,提倡学校音乐教育应从民间音乐文化学习开始。为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收集与编制含有民族音乐特色的音乐教材,要求学生多学多练,同时合理搭配现代音乐教育与本土音乐教育。

(三)根据地域特点进行开设本土音乐文化课程

要真正将本土音乐引入到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中,就要根据地域特点开设本土音乐文化课程,注重与媒体、教材、表演等内容的联系,以便深化学生对民族地方音乐文化的理解,增加学生音乐知识底蕴,从而起到传承本文音乐文化的作用。如在闽南地区,在本土音乐文化教育中,可以将《天黑黑》应用其中,在陕北地区可以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引用进来,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理解,还可以开设本土音乐文化欣赏课程与曲艺表演课程等。此外,还要将新的教学理念应用其中,注重全方位介绍音乐,并将其与政治文化、历史背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建成既坚实又富有特色的本土传统文化。

(四)做好教材编制工作

教材是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工具,也是传授知识的重要载体,为增强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学习的意识,必须编制本土音乐文化教材供学生学习使用。尽管很多学校所使用的教材都是国家制定的,但由于要发展与传承本土音乐文化就要注重地方教材的编制,注重体现本土文化特色,要求教师做好国家指定音乐教材与地方音乐教材的结合工作,并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内容。如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本土音乐文化学习上应注重学唱本土歌曲,并适当的加入音乐基础知识与综合活动的开展,以便实现最佳教育。此外,为将本土音乐文化传承工作做到最好,还要尝试构建多元教育形式,培养民族音乐教学人才。

三、结论

随着各国人民民族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关注本土文化的发展,作为东方大国的中国也要在教育上注重本土文化的融入,本土音乐文化要发展就需要实现传承目标,增强国家本土音乐在世界音乐的影响力。现阶段我国已在多领域成为佼佼者,而本土音乐文化发展状况却不尽人意,这就需要引起教育研究者重视,在音乐教育中注重本土音乐文化的融入,以便促进其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娜.本土音乐文化在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实践与创新[D].赣南师范学院,2012.

篇(5)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2)04-0071-05

收稿日期:2012-06-14

基金项目:2011年湖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科研项目“基于跨文化传播理论的衡阳旅游资料翻译理论与实证研究”(11C1119);2010年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的衡阳旅游资料翻译研究”(20101D038)。

作者简介:陈艳君(1978—),女,湖南益阳人,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英语课程与教学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一、引言

大学外语教师(下称外语教师)是大学外语教育的保障,培养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既是全球化语境下外语教育的需要又是大学外语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外语教师是沟通学生本土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桥梁,其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强弱将从根本上直接影响学生的文化素质及其最终的文化习得及运用。但是由于长期受传统外语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我国外语教师普遍存在知识面过窄、功利导向过重、人文陶冶和跨文化理解能力过弱等缺点[1],外语教师惯于侧重词汇语法等纯语言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语言中所蕴涵的丰富社会文化因素。这既不利于学生对目标语文化的习得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建构既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之长又以开放的心态接受目标语文化的价值体系。因此,对大学外语教师进行跨文化理解能力培养势在必行。

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人们对跨文化理解能力特别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已经作出了一些开拓性的努力,但是对跨文化理解在外语教学中的价值研究仍显不够,对外语教师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及其养成的研究更加缺乏。首先,理论上我国学者在多元文化之间有“重存异轻求同”的倾向,没有充分意识到两种甚至是多种文化之间的相同相似点对成功地跨文化交际和理解更具指导意义,更少有学者将本土语文化从全球化视野下去加以考察并将其纳入跨文化研究范畴[2]。没有了本土语文化的研究何以称得上跨文化研究?这种重灌输目标语文化轻融合本土语文化的倾向应当警惕。其次,受由研究“教”向研究“学”重心改变的影响,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显得十分薄弱。具体到跨文化研究领域,很多学者将更多探讨焦点定格在学习者跨文化交际与理解能力的培养上,而对外语教师跨文化交际与理解能力的研究则相对薄弱。

为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将文化觉醒与文化自觉概念引入外语教学,结合我国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现状,对大学外语教师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养成路径进行系统研究。从研究者所使用的概念术语来看,学者们采用得多的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传播、跨文化理解、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意识”等。笔者则采用外延更广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作为关键术语,指外语教师在文化觉醒与自觉基础上通过对外语教学中两种文化(或曰“跨文化”,即本土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异同性的认识和辨析,将其活化于具体外语教学过程中以达到外语教学目的而形成的对两种语言文化的关系和差异的认识,最终达成两种语言及其所承载的文化间的交流、融通以及把握其本质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篇(6)

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深入人心,必须搞好宣传教育,做到宣教内容“求实”、宣教形式“求活”、宣教载体“求新”。 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实施请进来讲历史,走出去忆传统的做法。在大庆油田发现50周年之际,邀请了“石油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宣讲团宣讲,请石油会战的亲历者作报告,使广大干部员工在怀念前辈中感悟精神,在追忆历史中体验崇高,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做到了深学习、深理解、深认识。采油厂还分批次、分层次组织基层干部员工到中四采油队、北二注水站、5-65井组等优良传统发源地等传统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交流经验,让员工直观地回顾历史、温习传统;到铁人纪念馆、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等地,感受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油田发展历史的厚重。通过一些寓教于乐的活动,如组织开展“会战传统火炬传递”“看发展历程、听会战传统”等主题活动,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能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地宣传教育。

提升先进典型辐射力

注重典型宣传,让典型成为“点”“光”“源”,辐射出去带全面,形成人人学典型、人人做典型的良好氛围,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薪火相传。近年来,采油厂结合发展实际,以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行业划分,坚持每年评选独具特色的先进典型。先后选树表彰了厂杰出青年、优秀员工、巾帼建功标兵等先进典型。不断扩大典型选树广度,加大典型表彰力度,以典型促激励、带发展、创佳绩。坚持把发挥典型作用与“能力关怀”相结合,积极为典型成长铺路子、搭台子、架梯子,让典型成为动力源。加大基层干部、生产骨干和优秀大学毕业生的培养力度,实现点的放大、线的延伸、面的拓展。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实施命名激励措施等方法,让典型“响”起来、“香”起来、“亮”起来,激励广大干部员工发扬传统,以形成行业处处有典型、身边事事有榜样的格局。通过典型引领,极大地激发了基层干部员工岗位建功的积极性、开拓进取的主动性、探索创新的创造性。

篇(7)

蜀绣作为中国乃至世界丝绸文化中的精品和瑰宝,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2006年蜀绣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传承和传播价值。

但是与蜀绣自身价值与中国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相比,蜀绣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与中国其他名绣,如苏绣、湘绣等相比,发展情况也不容乐观。

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市场消费趋势的转变,直接影响到了蜀绣的传承与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蜀绣的市场竞争形势也愈发严峻。目前,成都市蜀绣产业目前年产值仅2000余万元,从业人员只有800余人。蜀绣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的发展都严重滞后。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蜀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历史文化、艺术、技艺及其产业政策等理论层面的探讨。蜀绣在高校的传承研究则很少,而关于蜀绣的对外传播方面的研究则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如何使蜀绣为更多人所认识,如何使蜀绣的影响力超越西南地区,走向国际;如何使蜀绣在全球化背景中焕发出新的生机……这些问题则几乎无人认识和关注。

将传播学理论引入蜀绣推广中,可以使更多人认识了解蜀绣,并将蜀绣文化置于世界范围中进行讨论,并运用新媒体工具在推广蜀绣,对于蜀绣复兴具有积极意义。

促进蜀绣依托高校进行有效传承,并通过英语这种媒介走出国门,可以促进蜀绣在新的传播环境中进一步发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的校园传承研究和学院的特色专业相结合,并依托学院国际部学生的专业和语言的双重优势,力图找到适合蜀绣的特色校园传承之路和对外传播方法。

一、蜀绣研究的现状

蜀绣距今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西汉文学家扬雄在《绣补》一诗中最早提到“蜀绣”,晋代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中,将蜀绣和蜀中其他的物产并成为“蜀中之宝”。清代道光时期,蜀绣已形成专业生产,成都市内发展有很多绣花铺,既绣又卖[1]。

由于地理位置和文化影响力,国内外学者关于刺绣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对苏绣和湘绣的研究上。在对蜀绣的研究中,较为权威的有《中国蜀绣》以及蜀绣大师郝淑萍的蜀绣图集。这些文献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蜀绣的历史渊源、原料、针法、纹样及布局、艺术品图案等领域,而其他方面关于蜀绣的书籍、论文、音像制品都十分缺乏。

段德强在《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以蜀锦为例》一文中,用SWOT方法分析了蜀锦当下的现状。针对蜀锦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一些保护和开发的建议和措施。

在蜀绣与传播学结合方面,王雪梅、谭丹在《新媒介下蜀绣“关系传播”探析――以蜀绣作为国礼承载关系为例》中,从新媒介"关系传播"的理论角度出发,论述了蜀绣进行“关系传播”的必要性。

自蜀绣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如何传承、保护和发展蜀绣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对于蜀绣的校园传承方面的研究则主要是关于蜀绣如何通过职业教育来加以保护和传承:如四川新华职业学校就开设了蜀绣专业,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

二、涵化理论与蜀绣研究推广

涵化指向异文化学习和调整的发展过程[2]。

在人类学中,指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只要发生文化接触,其社会文化就会发生变化。

在传播学中,涵化理论(CultivationTheory)又称“培养理论”,“教养理论”,“涵化假设”,“涵化分析”等,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格伯纳(Gerbner)于1969年提出。其理论假设为,“那些花费了很多时间生活在电视世界中的人更可能以电视镜头所呈现的形象、价值观、描述、思想体系来看待现实世界(RealWorld)[3]。电视媒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认知模式。

电影具有较长的观看价值,寓教于乐;电视的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这都是对蜀绣的传播发展十分有利的条件。

而互联网的传播方式更具综合性。首先它将信息传播系统相互融合,呈现出文字、声音、影像交融的多媒体形态,同时还把个人媒体、小众媒体、大众媒体融为一体。互联网的传播者和受众可以进行互动,个人获取和传播信息更为方便,跨越国境的穿透性强。

从上述理论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利用媒体工具推广蜀绣的过程中,面临着两次涵化的过程。

首先,电影、电视和互联网都是舶来品,其拍摄手法和传播手段无一不是西方文化的体现,在对蜀绣的研究、拍摄、传播中都会在传统的蜀绣文化融入西方文化色彩。

这必然在蜀绣的传播过程中烙印下深深的痕迹,特别是借由传媒类学校学生创作的作品。大学生是拍摄、传播技术的初学者,他们的年龄与阅历都处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击、碰撞、融合中。文化间的涵化明显反应在他们的作品中,再通过他们的作品对蜀绣文化本身和蜀绣文化所呈现出的传播形态产生影响。

有人认为,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涵化过程可能会对传统文化产生毁灭性的影响。这种担忧有一定道理,但并非必然,需要我们进行合理有效的处理和引导。蜀绣文化需要用贴合现代流行文化的方式吸引受众,才有可能达到有效的传播和传承。

另一方面,利用新媒体工具可以使地理位置遥远,文化差异巨大,对于蜀绣文化毫无了解的外国受众接触到蜀绣文化,进而对他们产生涵化影响。

要使得蜀绣真正走出国门,为外国人所了解、所接受,关键在于接触。只有让外国人有机会接触到蜀绣文化,才有可能使蜀绣迈出国际传播的第一步。而电视、电影无疑是可行的传播途径。

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大众传播拥有了互动性和参与性,这极大改变了传统电视影响的单向性和整体性。

在蜀绣文化的对外传播过程中,互联网是主要平台。蜀绣文化的传播者可以将影像、文本、音频等资料通过互联网向世界进行展示,使更多人认识蜀绣、热爱蜀绣。同时,观众认知的主动性在整个涵化过程中都对传播效果有着显著的作用,观众可以时时发问沟通,是传播者了解受众心理,从而调整传播策略,使蜀绣文化更有针对性,更具吸引力。

三、蜀绣文化对外传播发展建议

蜀绣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如何才能更好的传承和传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制定传播策略前,需认识到蜀绣的对外传播过程经历了两次涵化:第一次是西方文化对传统蜀绣文化的涵化;第二次是蜀绣文化对西方受众的涵化。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提高传播者的文化自觉意识

在传播蜀绣的视频音频资料制作过程中,既要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又要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宝贵。互联网受众主要是青少年,最清楚他们兴趣喜好的是同年龄层次的青少年。所以蜀绣文化的天然传播者应该是传播类院校的学生。他们一方面掌握着拍摄的技巧,一方面控制着传播的内容,他们推进着蜀绣文化涵化的过程。

但在此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度。过度引入西方文化,将西方文化置于传统文化之上,甚至为了迎合西方文化而扭曲传统文化,都是本末倒置的行为。所以,提高传播者的素质,使传播院校的学生这一传播主体深入系统的了解蜀绣文化,提高自身文化自觉至关重要。

第二,加强国际文化传播人才的培养

传播本身就是一门科学研究,在大学教育中,不止要有精通拍摄技术和蜀绣传统文化的人,还应该要有在有了解传统文化、了解传播规律、了解对象国文化的人。

作为传播蜀绣文化的中介和桥梁,本身应具备民族性和国际性。要实现文化多元化,就离不开语言这个重要的媒介,离不开译介。这不仅可以让世界人民了解蜀绣,也是蜀绣走出去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骤,同是也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

在对西方受众的涵化过程中,首先需要建立蜀绣文化产业。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新媒体的崛起与发展,文化制品呈现商品化趋势,国际文化交流日益产业化。在国内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文化、使蜀绣文化在国内文化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同时,还应坚持发展外向型的民族文化产业。

发展蜀绣文化产业不仅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更重要的是可以为蜀绣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经济支撑,有效缓解蜀绣技艺从业人数少,产值低的窘境。

其次,积极利用新媒体工具,建立传播蜀绣文化的精品网站。

网站的内容、形式都应该因时应是,采取多种传播形式和传播手段,内容丰富,页面精美,互动流畅。

在受众方面,网站应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海外华人和留学生的。在这一类网站上,以中文作为主要传播语言,将蜀绣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纽带,连接海外华人和留学生与祖国的血缘亲情。

另一钟是针对世界各国的外国人。在这一类网站上,应以英文为通用语言,各国母语作为主要传播语言,重在介绍蜀绣文化的历史文化渊源,以大量的图片视频资料,使初次接触蜀绣的外国人理解蜀绣文化,热爱蜀绣文化,进而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除此以外,还应加强与东亚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越南在历史上同属于汉字文化圈,彼此间文化背景、文化认同程度高,审美情趣相似,更容易理解蜀绣文化蕴涵的历史与文化。在东亚的经济交流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巩固文化之间的共性,形成合力,共同推广蜀绣文化。

运用新媒体媒体工具传播蜀绣文化,可以使外国民众认识蜀绣,了解蜀绣,对于蜀绣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蜀绣的传承,更有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的对外传播策略的研究,包括蜀绣的校园文化传承及其英译研究成果,也可以推而广之用于中国其他刺绣和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当代社会,麦克卢汉所提及的“地球村”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这个日趋“狭小”的世界中,文化的多元化已经岌岌可危。蜀绣作为濒危的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得到有效的保护。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推动蜀绣文化的传播,使更多人了解蜀绣,热爱蜀绣。

参考文献:

[1]朱华.蜀绣文化探讨[J].四川丝绸,2008(4)

篇(8)

2.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我国民族舞蹈教学的困境

在多远文化背景下的民族舞蹈教学也存在很多难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民族舞蹈教学的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

中国的民族舞蹈历史由来已久,但是教育部门对于民族舞蹈教学的重视不够,广大人民对于民族舞蹈的认识不足,加之素质教育在中国兴起较晚,很多家长和老师一味重视文化课而将舞蹈教学当做是孩子增加一门技能的存在,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相应的教学都是通过言传身教,缺少专业的理论课程的学习,甚至很多情况下,教学只是通过舞蹈步伐的学习,过分将目光投入到基本功的练习,在民族舞蹈教学中对于理论课程体系的建立十分缺少关注。一些艺术高校对于民族舞蹈的理论体系建立也起步很晚,相关教学体系不够完善,教学理论和指导思想还不够成熟。总而言之,目前我国的民族舞蹈教学的理论体系建立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2.2缺少高素质教学人才

另外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就是专业的高素质民族舞蹈教学人才的匮乏。正因为我国的民族舞蹈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加上很多民族由于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在舞蹈的传承上大多是言传身教,而每一代人对于舞蹈的理解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再者有些民族语言与普通话沟通困难,种种障碍使得一些民族的舞蹈的教学人才更加匮乏,尤其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2.3民族舞蹈教学方式落后

目前我国民族舞蹈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我国民族众多,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文化,在该民族的舞蹈学习中,一味地通过步伐的训练是难以获得对于民族舞蹈学习的理解的。就像传统的文化课学习时,老师一味满堂灌,而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无疑令人痛心。民族舞蹈教学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面临的市场竞争力逐渐增加,所以民族舞蹈教学需要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使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立于不败之地。

3.提高民族武大教学水平的策略

针对以上民族舞蹈教学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存在的问题,应该如何进行改变提高自己的文化竞争力呢?针对性地提出以下措施:

3.1建立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

首先对于民族舞蹈文化教学必须要完善自身的教学理论体系,确认教育的中心思想和指导纲要,以方便规范各位教学老师以及教育部门的实施行为。之后,对于每一种民族舞蹈的教学都要有对于学生的理论教学的要求细则,关于教材的编写和使用以及相关参考书籍的选取都要有指引,让学生们有据可查,同时明确指出每节课后需要学生们达到的基本要求以及更高要去,以便教学老师进行实施。

3.2培养优秀的民族舞蹈专业人才

教师是传道受业解惑者,对于民族舞蹈的教学亦是如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舞蹈面临着比以往还要大的市场竞争压力,要想让国家各个民族的舞蹈能够获得传承和发扬而不是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就要对民族舞蹈教学人才进行强化培养。一是吸引民族舞蹈专业人才进行舞蹈教学,二则对于教学人才要加强自身素质修养,积极参加文化交流,取各家所长,用于本民族舞蹈的教学,争取机会进入高等院校或者国外先进的民族舞蹈培训院校进行进修学习,将自身民族舞蹈带出去,并在沟通交流中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民族舞蹈,对其进行创造,使之更具有国际化又不失民族特色。

3.3创新教学模式,使民族舞蹈教学重现生机

篇(9)

幼儿家庭教育的文化传承内涵集中于对孩子给予传统文化行为系统的教育。从广义上讲,幼儿家庭的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在于树立孩子正确的传统文化理念;从狭义上讲,则是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教导。基于社会学理论可知,幼儿家庭教育构成了人类社会的最基本单位,教育是家庭功能中的关键环节。而从教育学观点角度出发可以发现,幼儿家庭教育是群体教育的基础前提,在此阶段的传统文化渗透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幼儿家庭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现状

现代环境中的幼儿家庭教育的形态为日常行为教化,在我国家庭教育中的体现为“自律、责任、社交、服从”观念的传授。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是幼儿家庭教育中的丰富教育资源,其囊括民族精神、道德传统、价值取向等多方面内涵。

(一)传统文化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特点

第一,目标集中于提升幼儿伦理道德基础认知,以此为基础对孩子的人格培育实施强化。相比于青少年时期而言,幼儿阶段的孩子在认知能力、价值取向理解等方面并未成型,这一阶段的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主要以影响教育为主,借由父母及大人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的行为系统产生影响。观察周围不乏多数父母会在幼儿进入记事时期开始进行品德教育,父母会在与孩子的相处中传授“孝道”“礼让”“分享”“勤俭”“节约”等理念。而这些内容的目的都在于帮助幼儿时期的孩子在伦理道德方面打下正确、坚实基础。

第二,父母在幼儿家庭教育中更注重孩子的行为养成,表现为基于传统文化影响的礼仪规范教育。父母的教育行为重点集中于将正确意识扎根于幼儿时期孩子的思想、行为中,力求从外部施力帮助孩子形成自我约束能力,进而促成孩子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自律。《三字经》《弟子规》《治家格言》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教辅材料,成为父母常用的教育工具。

第三,以家规家训灌输、家风传承熏染、亲情敦促德化等方式作为幼儿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主要策略。鉴于对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的特征及学习规律的考虑,国内多数家庭在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行为教化时,倾向于反复强调、行为影响等方式。抓住孩子行为意识与理念意识养成的初期黄金时间,通过反复强调、灌输教授、行为指导等方式,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从教育效果看,家长在通过亲情关系对孩子进行道德影响时的效果最好。

(二)幼儿家庭教育受传统文化理念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幼儿家庭教育产生的影响具有双面性,父母长辈正确的行为指导会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三观,而不当的行为也会被孩子吸取,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这一现象的出现需要反观幼儿家庭教育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一些弊端:

首先,与国外幼儿家庭教育环境相比,我国的传统文化幼儿家庭教育将更多的目光放置于孩子认知的养成与约束,而忽略了实践教育环节。与其余阶段的教育行为雷同,幼儿时期的教育更需要通过实践环节予以巩固,原因在于幼儿阶段孩子的天性不定,而实践行为有助于孩子记忆的形成,从而起到促进传统文化教化效果的作用。受到国内传统历史的影响,“知识优先论”在国内大部分家庭中占据主要地位。有的父母将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的成绩指标定位于孩子获取知识的多少。而对孩子智力因素的过分看重会削弱幼儿时期孩子非智力因素的训练,“高分低能”孩子的出现边源于此。

其次,“家庭成员地位论”对幼儿家庭的传统文化教育不利。多数家庭的父母将“家长说一不二”的独尊理念作为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一部分,培养孩子服从、孝忠思想,这种对传统道德礼教的过分灌输和遵守,对孩子的自由发展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约束和束缚。换言之,强制性的幼儿家庭传统文化教育方式,阻碍了孩子潜能的激发与创新能力的形成。

二、现代幼儿家庭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可用途径

基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当前国内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的幼儿家庭教育仍然存在可提升、改善空间,针对幼儿家庭在中华民族传统教育的可用改善对策,现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吸收国外家庭教育有点,融合已有幼儿家庭教育系统,促进幼儿时期孩子个性化与传统的兼容。现代社会的父母由于工作忙、应酬多等客观因素,多数将孩子的幼儿时期抚养工作托付给双方父母。造成幼儿时期传统文化教育受到历史环境影响较大。这一现象也成为幼儿家庭教育中传统文化传承教化得到实质性转型的瓶颈。作为改善策略,父母可尝试引进西方国家个性化教育观念,冲淡保守观点在传统文化教化中的影响作用,对家庭教育观予以更新,结合时代特色考虑孩子的实际发展需求。

其次,丰富幼儿家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扩大实践教育教化行为的比重,在重视孩子道德素质养成的同时,关注孩子动手、动脑、交际、协调、适应等实践能力的训练,以实际经历帮助孩子完善人格。通过实践能力的提升,将理论与发展能力予以有机结合,拓展幼儿家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做到“知行并重”。在实践过程中,父母应注意孩子创新潜能的激发与培养,通过体验过程、感悟过程、动手过程的经验积累,为提升孩子多方面素质提供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幼儿阶段的创新思维养成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与能力的发展有关键意义,基于传统文化背景的实践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帮助处于幼儿时期的孩子深入领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

再次,巧用契机渲染幼儿家庭教育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氛围。父母在传授给孩子中国传统礼仪礼节、道德文化的基础上,要周期性地反复教化。当然,这里提到的教化绝不仅仅是单向灌输式口述,而需要父母及长辈在日常处事待人的生活中率先垂范,做到以身作则。在中国传统节日时期在家里举办庆祝活动,以借用节日氛围切实令孩子感受到传统文化内涵。另外,在家庭环境中以父母长辈成员为主,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为核心,建立正确的家庭文化模式,为幼儿成长提供一个感受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场所。比如,父母可以给孩子安排布置简单的劳作任务,培养孩子勤劳节俭的生活行为习惯,自小锻炼孩子自主独立的能力。

三、结语

基于本文内容不难看出,在传统文化教化行为系统中,幼儿家庭教育理念仍需进一步革新。出于对现代社会特征的考虑,我认为此领域的未来发展,需要将眼光集中于幼儿家庭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教育内容的丰富化、教育特点的鲜明化三方面。不仅要汲取西方国家幼儿家庭教育的鲜活资源,还应在传统理念的基础上添加时代标签。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予以恰当结合,避免单一形式的教化手段对孩子个性化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篇(10)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public aesthetic culture, university aesthetic culture should notonly inherit thegood traditions of ideas and values, but also keep pacewith the times to constructand perfec.t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aesthetic culture, on the one hand, has to pass on the humanistic and guiding ideas. On the otherhand, onthe basis of the practice, ithas to construct the innovative ideas combinedwith the transcendence, with the pursuitofharmonious beauty,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ofmankind as its goa.l Meanwhile,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aesthetic value and social value, constructing humanistic value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with the is also nee-ded.

Key words:popular aesthetic culture; popular aesthetic culture; ideas and values; inheritance and construction

20世纪90年代,大众审美文化迅速发展,人性世俗欲望的诉求是其兴起的基础,电子媒介为其插上了翅膀,市场经济为其提供成长的沃土。随后,大众审美文化带着娱乐性、商品性、视像性、复制性等特征,以不可阻挡之势影响并冲击着大学审美文化。

大学审美文化作为一种精英文化,是在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引领下,大学审美文化价值观的指导下和大学生实践活动的互动中形成的。然而,由于大众审美文化对大学审美文化的价值和理念造成了一定的消解和颠覆,所以,当代大学审美文化一方面有必要接受传统审美文化中优良部分使其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根据社会发展方向的变化,构建新的审美理念与价值。

一、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中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传承大学审美文化理念是大学人在总结长期的审美经验和文化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大学人经过理性思考和高度概括形成的,是对大学审美文化的本质性、规律性的判断和看法。[1](P332)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形成,既有大学发展历史上原创性的成分,也有根据已有理念再创造的部分,还有借鉴外部先进理念的成分,是继承、学习、借鉴和创造的结果,当下的大学审美文化在此基础上,传承了传统审美文化的人文性和引领性的理念。

人文性主要表现为自大学创建之时就以育人作为根本宗旨;以关注人的具体生存、启示人生意义、引导人去追求人性完满的特性为根本目标。《大学》开篇便讲: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所谓“大学之道”实际上是指为学与为人之最高目标境界,最为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为教、为学、为人的“大学”理念,显示着一种强烈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如今的大学审美文化仍然显示其独有的人文精神,表现在:指导大学生在感性的审美中进行理性的思维;从关注感性生命出发,在审美的过程中体会美的意蕴;启示人用理性的思维思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通过完善审美理想追求人性的完满、人格的完善、人性的自由。大学校园建设是大学审美文化人文性理念得以传承的环境条件,大学校训是大学审美文化人文性理念得以传承的形式载体,大学审美教育是大学审美文化人文性理念得以传承的根本方法途径。人文性是大学审美文化的灵魂,是大学独特价值的表现。

引领性是指由大学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对社会在经济、精神、人才方面的引领作用。从知识的角度看,大学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创造知识;从人才培养来看,大学承担着精英人才培养的使命;从大学本身来看,大学不能脱离社会单独存在,大学最具有批判精神、创造精神、人文精神。因此,引领性是大学审美文化价值的体现, 是大学办校的理念宗旨。大学审美文化引领性理念使得大学生更加具有责任意识、敢于担当、道德感强烈,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促进社会的发展。由于大众审美文化本身很难自主、自觉地形精神的机制,所以就特别需要外部力量的引领。这种引领更重要的是入乎其中,激活、提升大众审美文化的精神属性和价值意义。当一批批具有较高审美修养和人文素质的大学生进入社会的时候,当新的审美文化理论融进社会的时候,自然就会对整个社会的审美文化的经济、人文精神产生积极作用。

二、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下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构建传统大学审美文化理念总是围绕着感性形式、理性精神、超越功利、审美愉悦,以求共鸣、神韵、意境的审美享受和精神升华。然而,在大众审美文化的影响下传统理念被颠覆,大学校园里的庸俗化现象,大学办学的功利化追求,特别是大学生游戏人生的态度等等,都足以说明大学生审美文化人文理念被消解。梳理或重建大学审美文化理念,要求大学生要在理性与感性、情感与理智、集体与个体、大学与社会、现实与未来之间寻求平衡。

第一,在实践的基础上,构建创新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审美文化理念。实践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综合了人的自由性、创造性、超越性、目的性的特征,大学审美文化理论创新以关注人的生存、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这就要求把实践作为创新的基础和理念的重要内容。实践作为人的生存方式,总是在主体、对象、环境等因素构成的关系中展开,主体、对象、环境等因素在实践中形成认知关系、伦理关系、审美关系,由此而产生真、善、美。

大学审美文化理论的创新是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和当代实践的感性倾向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通过创新才能找到理论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引导审美实践的健康发展。超越性是对当下的反思批判,对理想境界的不断追求,是在传统的文化形式和现今的文化状态下有所创新,创造新的审美文化载体和形式,以此来表达大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审美理想。超越性本质上是要靠主体自我去超越功利和世俗,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超越现存状态,在克服具体实践难题的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品格。创新理念正是体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提出其办学理念:“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种办学理念和实践理念,使30年代的清华名师云集、睿才荟萃。时至今日,清华大学仍以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理念为我国培养大量的社会精英。社会转型的全面推进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来临,为审美文化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学术环境、文化环境;大学理论研究者的反思和独创精神,是大学审美文化理念创新的关键和希望。

第二,在审美文化与人的发展的统一中,构建以追求和谐美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审美文化理念。泰戈尔是一个典型的“和谐美”论者,他从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中发现了美,并给出结论:“美是梵性的和谐真理的感性显现。”各种美的要素按照一定的组合秩序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就是美,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离不开和谐。和谐是一种关系,以多种要素相互并存为前提,以相互作用为关键,以相互融合为目的;和谐是一种状态,一种有序、协调、平衡统一、完美的状态;和谐还是一种超越,超越世俗的欲望,超越生命本身的限制,超越人格完善的境界。如今我们强调和谐,是因为我们缺少和谐,现在的审美文化只强调娱乐、和利益,只是一种所谓的美,没有真、善的基础,不是和谐的美、真正的美。

马克思说过:“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追求美,就是追求和谐,追求进步,追求充满生命力的思想和精神。通过和谐美的追求才能使人得到和谐的发展。大学生不仅渴望知识的索取,更多的是对美的追求和人自身的和谐发展的关注。和谐的美能够激发人的情感,在情感中融入理智的真与感性的善,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实现人的和谐发展。

三、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下大学审美文化价值的传承所谓审美文化,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而又渗透于人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子系统。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它是指人类各种审美方式和审美意识物化形态的总和,具有独特的功能、意义和价值。[2]大学审美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大学生与审美、大学生与社会两个方面。

首先,从审美文化的方面来看大学审美文化的价值表现在:第一,审美理想是当代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传统的审美理想能够指引当代审美之路的发展方向;引导美学理论的健康发展;强化美学的道德价值;指导审美理想教育,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最美的理想目标。

《列子》以“心凝神释”为审美理想,《淮南子》以“真人之游”为审美理想,这些审美理想都以“美的自由人生”为人生目标。第二,审美观念体现着大学审美文化具有美化人与社会关系的价值。审美观念是大学生在审美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直接指导大学生的审美活动,制约大学生对美的创造,规定大学生立美和审美的方向,因而必然成为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审美观念直接受世界观的指导和制约。[3](P141)因此,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建设者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完善审美观念。第三,审美趣味体现着大学审美文化具有美化人生活的价值。在精英审美文化群中,中国古代文学有一个“史记”和“诗骚”传统审美趣味。晚清时期,小说这种原本不登大雅之堂的文体,也开始具有了较高的审美趣味。到了时期,新文学则成了当时“高雅的审美趣味”。不管怎么演变,审美趣味都反映人在审美活动中自我发现、自我实现的需要,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和现象表现一种富有情感的、具有个性的主观偏见和兴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应该传承审美文化的人文性和高雅倾向,体现自己的价值取向,不能被世俗的大众审美文化同化。

其次,大学审美文化价值还体现在人与世界的整个关系上,即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正是审美使人直面自己的灵魂,从而将自己的全部心灵秘密揭示出来,使人的心灵渗入生命意义之光。[4](P134)审美,是人与他人心灵的沟通和灵魂的默契达到彼此深切的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爱”正是在对真、善、美的追求过程中形成的。每一种审美文化都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现象的总结, 反映了时代人物的形象与时代的变迁。通过审美活动,达到自身关照,实现自身的净化。审美文化不只是对具体、现实现象的反映,而且是关注人类生存的根本处境与终极价值。审美文化的价值同时表征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大学审美文化的人文性与引领性不仅标志着对世界文化体悟的程度,也标志着人关于存在本质的最高哲学的理解。人通过审美认知世界,直观自身,体现人的价值。

四、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下大学审美文化价值的构建大学审美文化随着主流文化的发展产生相应的变化,也会随着大众审美文化负面的影响而产生动荡。国家危难之时,大学生会挺身而出,吹响“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号角,当受到大众审美文化商业性、娱乐性、功利性的冲击,大学生又涌动着“一切向钱看”的暗流。大学审美文化价值在政治信念与理想信念、价值判断与自我价值、心理意志等方面都面临严峻的挑战。大学审美文化价值观的构建更多地是要体现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利益的统一,使自身提高的发展的同时引领大众审美文化向更高的层次提升和发展。

第一,大学审美文化人文价值观的构建。在人文性理念的引导下构建大学审美文化的人文价值,是大学审美文化发展的需求。在我国古代,人文教育很受重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套完整的人文主义教育原则,并造就了一个能够以天下为己任的“士”的群体阶层。[5]根据价值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宗旨的特性和人文的以文化人,促进人的精神升华和自由发展为本的特性,可以得出结论:人文价值是满足人探索生活意义,追求理想生存,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人文价值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因为人文价值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着大学教育的根本宗旨,对大学文化的其他价值起导向、统摄、促进的作用。

人文价值产生于现实与理想的相互作用;人文价值指向于人的精神世界,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人文价值的目标指向于实现人的生存意义、人性完满、人的自由发展。人文价值体现在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认识和把握物质生活对人的意义就体现出人文价值;当自然科学显现人类的精神追求并应用于理想生存境界的创造时,也就体现出人文价值。

第二,大学审美文化社会责任感价值观的构建。

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责任感,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具有驱动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才能感到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6](P130)一本好的文学作品,一首好的音乐歌曲,一部好的戏曲影视,可以鼓舞未成年人从善如流,乐观自信,积极向上;一部不健康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可以把未成年人引向善恶颠倒、美丑不分,意志消沉。大众审美文化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大学的每个角落,“兽兽门”、“校花门”等事件早已把道德、人格尊严、审美标准抛在脑后,唯一的目的就是名利的收获。这些对个人对社会不负责任的态度消解着大学生的审美判断和价值思维,大学审美文化的社会责任感也变得浅薄、淡化。如果一个人没有社会责任感,又怎能奉献社会、服务社会?大学审美文化没有社会责任感价值观,又怎能实现引领大众的理念?“大学生”不仅仅是一个称号,更代表着一种责任。大学审美文化更要具有社会责任感,从而引领整个民族、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纵使大众审美文化消解、冲击着大学审美文化,我们还是有理由相信大学审美文化能够走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因为大学是一个组织程度和自律程度很高的教育机构,它能主动地从管理上防范各种不良思想倾向的蔓延与恶化。[6](P49)大学成员的个人素质较高,能够自我批判和反思,从而重新构建新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大学审美文化要以负责任的态度,以其特有的人文特征、创新性和超越性的理念引领着大众审美文化走向积极健康,实现其人文价值。

[参考文献]

[1] 叶碧.大学审美文化教育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

[2] 陈新汉.关于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研究的思考[ J].唯实, 2002(7).

[3] 仇春霖.大学美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篇(1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风貌和特质的民族文化,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遗憾的是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正在被人们一点一点地遗忘。究其原因,中国传统文化较为零散、单一、传统的信息呈现与传播方式,为其自身的传播与传承带来困难。那么“同时以视觉形式和语言形式呈现信息,能够增强记忆和识别”为理论基础的知识可视化理念与知识可视化设计,则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呈现、传播、传承。

一、知识可视化与知识可视化设计

知识可视化是指可以用来构建、传播和表示复杂知识的图形图像手段,除了传达事实信息之外,知识可视化的目标还在于传输人类知识,并帮助他人正确地重构、记忆和应用知识。知识可视化是在信息可视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领域,它应用视觉表征的手段促进群体知识的传播和创新。

知识可视化设计将围绕知识可视化理论的核心内容――“图解”开展。就是将视觉与逻辑、心理等多方面的感知联系在一起,利用图形图像手段将那些复杂的知识和难以显性化的信息,转变成人们容易接受和认知的可视化的信息图表(图解),以促进知识的理解、记忆、传播和创新。怎样让知识信息通过视觉图像更易懂、更人性化地呈现,是知识可视化设计的目标。怎样运用准确的视觉图像构建信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是知识可视化设计的重点。知识可视化设计的难点在于“图解”,也就是视觉信息呈现的结果。

二、知识可视化设计的应用

生活中知识可视化的运用比比皆是,有信息知识的地方就有知识可视化设计的一席之地。例如:元素周期表,根据化学元素的原子序从小到大排列,准确地预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这个表格从一开始仅以黑白字符表示,演变到现在将各元素的特质用合理的视觉符号表现在相应的表格中,使元素信息表现既直观又易于理解,基于知识可视化设计的元素周期表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记忆。

知识可视化设计将遵循知识可视化的“双重编码理论”、视觉呈现方式、工具的逻辑合理性,进行更科学、更合理、更人性化的设计,使信息知识更好更快的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达到信息知识传播的最大化、普及化。

三、知识可视化设计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应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应用知识可视化设计的原因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信息知识种类繁杂,然而承载如此恢弘庞大信息知识的大多是长篇大论的文字,面对当今信息爆炸的“读图”时代而言,这样的视觉呈现方式显得较为死板和单一,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相比之下,国外对知识可视化、信息可视化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比中国早,运用也更为灵活。基于此,我们可以应用知识可视化设计,在传统文化的信息呈现中引入一定的视觉效果,利用图形图像手段将那些复杂的知识和难以显性化的信息变成人们容易接受和认知的可视化设计。运用知识可视化设计的多样性、广传性、易记性、人性化等特点,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创新。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知识可视化设计相结合

“族谱”,是中国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的表谱形式。我们可以将表谱的呈现与图像、影像、声音相结合进行知识可视化设计。如在一些人物的画像旁配文字,增加一些记录生活精彩瞬间的照片、影像、声音,抑或是写一段个人留给子孙的箴言、祝福等。这种图文并茂、声画结合、非线互的视觉呈现方式,能够使“族谱”的信息架构更直观、更易于理解和传承。又如2014年中央强调在中学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各大城市正着手编写“中小学国学教材”。为迎合媒体传播方式的普及和年轻人对媒介终端的依赖,我们可以将国学教材中的相关信息用视频、图画、动态、交互等可视化形式设计并呈现出来。

随着时代的进步,知识可视化设计的广泛应用,信息知识的传播方式与视觉呈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它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可以是二维的也可以是多维的,可以是符号化的也可以是图样化的,可以是单机的也可以是交互的。

结语

“信息就像一场连绵细雨,轻轻地落在每个人身上,人们却毫无察觉”。这是物理学家冯・拜耶尔(Hans Chrisitian von Baeyer)的著作《信息:科学新语言》(Information : The New Language of Sicence,2005)的开篇语。这段话形象地比喻了当今信息知识纷繁复杂的真实状态。随着信息知识的膨胀,可视化设计将成为引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技术变革的重要力量。总之,知识可视化设计作为一种有效的信息呈现方式,一种可以帮助思考并解决问题的手段,能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呈现、传播、传承下去,对传播正能量,实现“中国梦”亦具有积极作用。

(注:本文为刘微主持的2014年辽宁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传统文化要素的可视化及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二十四节气为例》成果之一;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关于提升学生创新实践和就业能力的教学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G13DB085)

参考文献:

[1]赵国庆.知识可视化2004定义的分析与修订[J].电化教育研究,2009(3).

[2]赵国庆,黄荣怀,陈志坚.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 [J].开放教育研究,2005(2).

[3]Manuel Lima.视觉繁美:信息可视化方法与案例解析[M].杜明翰,陈楚君,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