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数字校园网络的本质大全11篇

时间:2023-06-22 09:31:3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数字校园网络的本质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数字校园网络的本质

篇(1)

1.前言

数字校园”以数字信息化为出发点和依托,支持学校教学和信息的储备、获取及管理,从而实现为教育、科研、技术服务、教学、管理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提供途径和来源,拓展信息服务渠道,让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供一种虚拟化的教育环境和资源[1]。说的更通俗与具体一点就是,由学校的信息设备如信息中心宽带接入Internet,在每一间教室和办公室及其他计算机网络教室安装计算机,根据条件确定配备数量,通过校内局域网接入Inrernet,实现网上软硬件资源共享,充分结合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为建设开放式的校园网络文化奠定坚实基础,做好准备。

2.数字化校园网建设的一些注意事项细则

在我们建设数字化校园网之前,必须要注意到一些细节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建设工作,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细则如下:

2.1 首先要确定校园资源的数字化

数字化校园网的建设,资源的数字化贯穿着始终,它是一条主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2]。资源数字化的标准程度直接跟各个系统的应用水平相联系,前者是后者深刻的反映,它也代表着小雨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水平。在校园综合信息平台建设中,要把现有的非数字化的资源整合、处理成数字化资源,新的资源经过数字化以后要重新加入数据库中,这就必然要求建立一个共同的体制和机制,将数字资源进行集成。

2.2 确定数字信息的标准化

无规矩,无标准,不成方圆。在建设校园综合信息平台的过程中,要充分制定出相应的标准,并且严格遵守,尤其是公共信息的标准。各个部门在建设信息管理系统的时候,也只有遵循统一的信息标准,才能让各个部门建设好的应用系统之间数据相互交流与共享。

2.3 确定应用系统的一体化

为了便于在校园综合信息平台进行应用系统的集成和建立,应用系统何露的分布和构架,需要制定应用系统的标准,采用统一的数据库平台,发放环境和运行环境,建立全局的数据字典,统一固定数字化校园管理榜首协调管理。

2.4 广泛应用和实践推动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基础服务的发展与完善

数字化校园网络建设一个最为直观的表现就是,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与规模。随着信息服务、教学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增值服务和其他拓展性的服务的出现,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的功能、供需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也相互冲突[3]。这就要求相应的硬件系统跟上软件系统的节奏。而软件系统也需要不断的更新与研发,软硬件系统设施需要不断的发展。

3.“数字校园”的体系结构及模式

数字校园网的建设是按照一定的阶段和层次而逐步展开的,它的一般规律是由硬到软,由下到上,螺旋上升的一个过程。在数字化校园网建设的过程中,数字化校园是最基础的,也是最核心的。它是层次化结构中最内层最中心的位置,而外层在它更为里层的前提下提供进一步的功能服务。依据他们不同的功能划分,我们可以把数字校园分析五个层次,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可依次表示为:

第一层是“虚拟化大学”:校园数字化以后,它被赋予一种特殊的功能,在这里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可以获取相关的资料与信息。各个学校可根据自己本校的特征,找到它与数字化资源最佳的结合点,与其他学校可以互通有无,充分利用。

第二层是“信息服务系统”:它最大的功能就是充当校内外用户最主要的一个应用界面,为用户提供信息交流、后勤咨询、电子商务、信息查询等各种各样的服务。学校对学生们的档案规整也可以在这里设置一个信息平台,整理他们的资料。其他如班级课表查询,个人成绩查询,选修课公选等等[4]。

最中间一层是“应用支撑系统”:这一系统主要是由自动化系统,行政管理信息体态,网络教学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构成,这些系统支撑着整个数字化校园的网络系统,是最为核心的支持系统。

第四层是:“网络基本服务”:这一层担任的功能是提供数字流动服务的软件基础,油电子邮件、身份认证、问卷传输、目录服务、信息等各个项目。

最里面的一层是:“校园网络基础”:它作为各个高校数字校园网络信息化平台里面最简单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换机、路由器、计算机、通信线路、防火墙、专用服务器等设备组成。

4.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各项功能运用

数字化校园网络是一个具有多功能、全面而整体的网络体系,主要包括数据管理、用户管理、网上办公、网上教学、数字图书馆、社区服务、电子商务等,非常方便与省时省力。

4.1 提供各种网络服务

在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里面,我们可以通过www服务、电子邮件、电子商务等给广大师生提供一个交流、开发和举办活动的平台。

4.2 为教学需求提供渠道

教师们通过网络系统对自己的教学可以进行创新,将自己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当的置换成网络课程,让学生有效的结合课堂学习知识和网络课程知识,更有利于吸收和扩展及加深,提高学生们学习的效率和自信心。通过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因材施教,进行分组分类,不同的学生有不同侧重点的内容,通过网络追踪给学生,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水平。

4.3 学校管理信息化

对学校的教务系统进行改革,实现教务系统的信息化管理。通过不同途径,从数据库、电子读物、数字图书馆、电子课件等系统里面分别放置和管理信息,再通过网络这个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我们还需要构建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和URP系统,减少资源的重复投资和信息繁杂五章的现象发生。

5.结语

总而言之,数字化校园网络的建设和完善是每一个学校面临的必然趋势,它的发展将会促进学校的管理和教学,使得这二者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和氛围,网络信息时代也将会充斥他们的生活、学西和教学工作中,为他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信心。当然,也为更好的利用现有的不同院校之间资源和相互间的交流和借鉴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因此,本文在最后也强烈呼吁各个高等院校,把握机遇,积极学习和建设数字化校园网络体系,利用它好好为教学、管理作出更大的贡献。由于本人的学识和研究还相当有限,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请各位专家指出,给予指导和建议。

参考文献

[1]赵秀敏.网格技术在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J].知识经济,2011(12).

[2]牛贺峰.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时空,2011(05).

篇(2)

0引言

本文将引入一个SOA的技术架构的概念来应用到WEB服务中来建设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具有复用性高、扩充性好、能有效整合现有各种应用系统等优点,并且可以构成具有统一的用户、资源及权限管理使用的平台,从而彻底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以充分利用各软件资源的现代化科学管理的数字化校园网系统。

1数字化校园

1.1数字化校园理论分析“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和数字化信息为依托,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工具,支持学校教学和管理信息流,实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从环境(包括网络、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数字化,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数字化校园”的核心是指用全数字化的信息获取、存储、传输及处理技术,去控制和操纵整个学校的事务,包括教学、科研、管理及技术服务。

1.2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体系结构“数字化校园”体系结构见图1,由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支持平台、服务平台和个性化门户构成

2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OA

2.1SOA的含义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就是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是由Gartner在1996年提出的,从Gartner对SOA最原始的定义背景来看,SOA是一种架构模型,SOA就是一组服务的有机集合;从软件和业务功能两方面的观点看,服务就是定义良好的软件组件,它不依赖于任何调用它的应用程序的上下文或状态,而且强调开放性、标准化、即插即用,实现组件之间以及组件与平台之间的松耦合。

2.2SOA的体系结构SOA的体系结构包括三个部分,如图2所示,SOA中互相支撑的3个顶点分别为服务提供者、服务使用者和服务注册中心,他们各自承担着服务注册(Publish)、服务查找(Find)和服务绑定(BindInvoke)3项操作。

2.2.1服务提供者(ServicesProvider):一个可通过网络寻址的实体,它接受和执行来自使用者的请求。它将自己的服务和接口契约到服务注册中心,以便服务使用者可以发现和访问该服务。

2.2.2服务使用者(ServicesConsumer):一个应用程序、一个软件模块或需要一个服务的另一个服务。它发起对注册中心中的服务的查询,通过传输绑定服务,并且执行服务功能。服务使用者根据接口契约来执行服务。

2.2.3服务注册中心(ServicesRegistry):服务发现的支持者。它包含一个可用服务的存储库,并允许感兴趣的服务使用者查找服务提供者接口。

2.3SOA的特征

2.3.1松散藕合服务请求者到服务提供者的绑定与服务之间是松藕合的。

2.3.2粗粒度服务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推荐使用粗粒度服务作为外部集成的最佳实践。服务编排可以用来创建运行由细粒度操作组成的业务流程的粗粒度接口。

2.3.3标准化的接口SOA通过服务接口的标准化描述,从而使得该服务可以提供给在任何异构平台和任何用户接口使用。

3基于SOA的数字化校园网

3.1系统分析由于很多高校建校历史悠久,校园网信息化的过程也是随着计算机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原有的各教育资源种类繁多,杂乱无章,发展迅速但封闭在各自的系统中,随着高校更多的业务单元系统建设,系统交互的关系会出现越来越多,各个业务单元系统可能出现互相依赖,使得我们在系统开发和应用时,除了考虑到应用共享外,更重要的是提供实施标准化的服务来避免业务组件重复建设,数据冗余,不同步,解决拓展、维护困难等问题。

3.2SOA在系统中的运用SOA体系架构的“本质上是服务的集合。服务间彼此通信,这种通信可能是简单的数据传送,也可能是两个或更多的服务协调进行某些活动。服务间需要某些方法进行连接。所谓服务就是精确定义、封装完善、独立于其他服务所处环境和状态的函数。”SOA体系架构的服务分析任务流程将分析原有系统,在构建新的系统时将所有组件模型独立出来,在新的系统综合应用时能够提供标准化服务,避免业务组件重复建设,避免数据冗余、不同步等问题。基于SOA体系架构的特点完全吻合我们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应用基于WebService的SOA体系架构来实现数字化校园网的建设。

3.3系统设计数字化校园网采用基于WebService的SOA体系架构,以windows运行环境为主,系统提供如图3所示的服务,通过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平台来构成一个整体,原来的各功能组件已经经过实践运行和使用是成熟可用的,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服务的增加,各功能组件的丰富,可重用的部分会越来越多,开发和应用新的系统将会越来越简单和快速。

3.4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的设计我们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原有的系统,将身份认证作为一个服务组件独立出来对外提供统一身份认证。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采用层次式结构,主要分为数据层、认证通道层和认证接口层,同时分为多个功能模块,最主要的有用户注册功能模块和账号关联功能模块和用户认证功能模块。

3.4.1用户注册用户在统一身份认证服务中注册账号,以后这个账号可以在所有使用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的应用系统中使用。

3.4.2账号关联如果用户之前已经在相关的应用系统中拥有账号,同时也已经设置了相应的权限,那么用户能够将这些应用系统的账号与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的账号进行关联,使得用户登录统一身份认证服务之后,就能够自动使用相关的应用系统用户来访问应用系统。

3.4.3用户认证为应用系统提供用户身份认证,兼顾两个应用方式:一是应用系统使用统一身份认证服务作为它的用户系统,用户与应用系统进行交互,进行登录操作,应用系统将用户提供的用户名/密码等转发给统一身份认证服务以检验其是否通过授权。另一个是用户首先登录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并获取权限令牌,以后可以使用这个权限令牌访问其他的应用系统,应用系统接收该权限令牌时应当与统一身份认证服务进行交互,以检验访问的合法性。

4结语

与传统的校园网络建设方案相比,基于SOA体系架构的数字化校园网在利用现有资源及方便的扩展性能等优势非常明显,可以预见,随着SOA体系架构的进一步成熟和相应的应用实施技术的完善,SOA体系架构将在数字化校园网建设上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殷峰.网格关键技术及校园网格应用研究[M].西南交大出版社.2007年1月.

篇(3)

0 引言

本文将引入一个SOA的技术架构的概念来应用到WEB服务中来建设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具有复用性高、扩充性好、能有效整合现有各种应用系统等优点,并且可以构成具有统一的用户、资源及权限管理使用的平台,从而彻底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以充分利用各软件资源的现代化科学管理的数字化校园网系统。

1 数字化校园

1.1 数字化校园理论分析 “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和数字化信息为依托,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工具,支持学校教学和管理信息流,实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从环境(包括网络、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数字化,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数字化校园”的核心是指用全数字化的信息获取、存储、传输及处理技术,去控制和操纵整个学校的事务,包括教学、科研、管理及技术服务。

1.2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体系结构 “数字化校园”体系结构见图1,由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支持平台、服务平台和个性化门户构成

2 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OA

2.1 SOA的含义 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就是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是由Gartner在1996年提出的,从Gartner对SOA最原始的定义背景来看,SOA是一种架构模型,SOA就是一组服务的有机集合;从软件和业务功能两方面的观点看,服务就是定义良好的软件组件,它不依赖于任何调用它的应用程序的上下文或状态,而且强调开放性、标准化、即插即用,实现组件之间以及组件与平台之间的松耦合。

2.2 SOA的体系结构 SOA的体系结构包括三个部分,如图2所示,SOA中互相支撑的3个顶点分别为服务提供者、服务使用者和服务注册中心,他们各自承担着服务注册(Publish)、服务查找(Find)和服务绑定(BindInvoke)3项操作。

2.2.1 服务提供者(ServicesProvider):一个可通过网络寻址的实体,它接受和执行来自使用者的请求。它将自己的服务和接口契约到服务注册中心,以便服务使用者可以发现和访问该服务。

2.2.2 服务使用者(ServicesConsumer):一个应用程序、一个软件模块或需要一个服务的另一个服务。它发起对注册中心中的服务的查询,通过传输绑定服务,并且执行服务功能。服务使用者根据接口契约来执行服务。

2.2.3 服务注册中心(ServicesRegistry):服务发现的支持者。它包含一个可用服务的存储库,并允许感兴趣的服务使用者查找服务提供者接口。

2.3 SOA的特征

2.3.1 松散藕合 服务请求者到服务提供者的绑定与服务之间是松藕合的。

2.3.2 粗粒度服务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推荐使用粗粒度服务作为外部集成的最佳实践。服务编排可以用来创建运行由细粒度操作组成的业务流程的粗粒度接口。

2.3.3 标准化的接口 SOA通过服务接口的标准化描述,从而使得该服务可以提供给在任何异构平台和任何用户接口使用。

3 基于SOA的数字化校园网

3.1 系统分析 由于很多高校建校历史悠久,校园网信息化的过程也是随着计算机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原有的各教育资源种类繁多,杂乱无章,发展迅速但封闭在各自的系统中,随着高校更多的业务单元系统建设,系统交互的关系会出现越来越多,各个业务单元系统可能出现互相依赖,使得我们在系统开发和应用时,除了考虑到应用共享外,更重要的是提供实施标准化的服务来避免业务组件重复建设,数据冗余,不同步,解决拓展、维护困难等问题。 3.2 SOA在系统中的运用 SOA体系架构的“本质上是服务的集合。服务间彼此通信,这种通信可能是简单的数据传送,也可能是两个或更多的服务协调进行某些活动。服务间需要某些方法进行连接。所谓服务就是精确定义、封装完善、独立于其他服务所处环境和状态的函数。”SOA体系架构的服务分析任务流程将分析原有系统,在构建新的系统时将所有组件模型独立出来,在新的系统综合应用时能够提供标准化服务,避免业务组件重复建设,避免数据冗余、不同步等问题。基于SOA体系架构的特点完全吻合我们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应用基于WebService的SOA体系架构来实现数字化校园网的建设。

3.3 系统设计 数字化校园网采用基于WebService的SOA体系架构,以windows运行环境为主,系统提供如图3所示的服务,通过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平台来构成一个整体,原来的各功能组件已经经过实践运行和使用是成熟可用的,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服务的增加,各功能组件的丰富,可重用的部分会越来越多,开发和应用新的系统将会越来越简单和快速。

3.4 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的设计 我们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原有的系统,将身份认证作为一个服务组件独立出来对外提供统一身份认证。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采用层次式结构,主要分为数据层、认证通道层和认证接口层,同时分为多个功能模块,最主要的有用户注册功能模块和账号关联功能模块和用户认证功能模块。

3.4.1 用户注册 用户在统一身份认证服务中注册账号,以后这个账号可以在所有使用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的应用系统中使用。

3.4.2 账号关联 如果用户之前已经在相关的应用系统中拥有账号,同时也已经设置了相应的权限,那么用户能够将这些应用系统的账号与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的账号进行关联,使得用户登录统一身份认证服务之后,就能够自动使用相关的应用系统用户来访问应用系统。

3.4.3 用户认证 为应用系统提供用户身份认证,兼顾两个应用方式:一是应用系统使用统一身份认证服务作为它的用户系统,用户与应用系统进行交互,进行登录操作,应用系统将用户提供的用户名/密码等转发给统一身份认证服务以检验其是否通过授权。另一个是用户首先登录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并获取权限令牌,以后可以使用这个权限令牌访问其他的应用系统,应用系统接收该权限令牌时应当与统一身份认证服务进行交互,以检验访问的合法性。

4 结语

与传统的校园网络建设方案相比,基于SOA体系架构的数字化校园网在利用现有资源及方便的扩展性能等优势非常明显,可以预见,随着SOA体系架构的进一步成熟和相应的应用实施技术的完善,SOA体系架构将在数字化校园网建设上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殷峰.网格关键技术及校园网格应用研究[M].西南交大出版社.2007年1月.

篇(4)

0 引言

本文将引入一个SOA的技术架构的概念来应用到WEB服务中来建设数字化校园网络系统,具有复用性高、扩充性好、能有效整合现有各种应用系统等优点,并且可以构成具有统一的用户、资源及权限管理使用的平台,从而彻底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以充分利用各软件资源的现代化科学管理的数字化校园网系统。

1 数字化校园

1.1 数字化校园理论分析 “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和数字化信息为依托,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工具,支持学校教学和管理信息流,实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从环境(包括网络、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数字化,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数字化校园”的核心是指用全数字化的信息获取、存储、传输及处理技术,去控制和操纵整个学校的事务,包括教学、科研、管理及技术服务。

1.2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体系结构 “数字化校园”体系结构见图1,由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支持平台、服务平台和个性化门户构成

2 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OA

2.1 SOA的含义 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就是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是由Gartner在1996年提出的,从Gartner对SOA最原始的定义背景来看,SOA是一种架构模型,SOA就是一组服务的有机集合;从软件和业务功能两方面的观点看,服务就是定义良好的软件组件,它不依赖于任何调用它的应用程序的上下文或状态,而且强调开放性、标准化、即插即用,实现组件之间以及组件与平台之间的松耦合。

2.2 SOA的体系结构 SOA的体系结构包括三个部分,如图2所示,SOA中互相支撑的3个顶点分别为服务提供者、服务使用者和服务注册中心,他们各自承担着服务注册(Publish)、服务查找(Find)和服务绑定(BindInvoke)3项操作。

2.2.1 服务提供者(ServicesProvider):一个可通过网络寻址的实体,它接受和执行来自使用者的请求。它将自己的服务和接口契约到服务注册中心,以便服务使用者可以发现和访问该服务。

2.2.2 服务使用者(ServicesConsumer):一个应用程序、一个软件模块或需要一个服务的另一个服务。它发起对注册中心中的服务的查询,通过传输绑定服务,并且执行服务功能。服务使用者根据接口契约来执行服务。

2.2.3 服务注册中心(ServicesRegistry):服务发现的支持者。它包含一个可用服务的存储库,并允许感兴趣的服务使用者查找服务提供者接口。

2.3 SOA的特征

2.3.1 松散藕合 服务请求者到服务提供者的绑定与服务之间是松藕合的。

2.3.2 粗粒度服务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推荐使用粗粒度服务作为外部集成的最佳实践。服务编排可以用来创建运行由细粒度操作组成的业务流程的粗粒度接口。

2.3.3 标准化的接口 SOA通过服务接口的标准化描述,从而使得该服务可以提供给在任何异构平台和任何用户接口使用。

3 基于SOA的数字化校园网

3.1 系统分析 由于很多高校建校历史悠久,校园网信息化的过程也是随着计算机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原有的各教育资源种类繁多,杂乱无章,发展迅速但封闭在各自的系统中,随着高校更多的业务单元系统建设,系统交互的关系会出现越来越多,各个业务单元系统可能出现互相依赖,使得我们在系统开发和应用时,除了考虑到应用共享外,更重要的是提供实施标准化的服务来避免业务组件重复建设,数据冗余,不同步,解决拓展、维护困难等问题。

3.2 SOA在系统中的运用 SOA体系架构的“本质上是服务的集合。服务间彼此通信,这种通信可能是简单的数据传送,也可能是两个或更多的服务协调进行某些活动。服务间需要某些方法进行连接。所谓服务就是精确定义、封装完善、独立于其他服务所处环境和状态的函数。”SOA体系架构的服务分析任务流程将分析原有系统,在构建新的系统时将所有组件模型独立出来,在新的系统综合应用时能够提供标准化服务,避免业务组件重复建设,避免数据冗余、不同步等问题。基于SOA体系架构的特点完全吻合我们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我们可以应用基于WebService的SOA体系架构来实现数字化校园网的建设。

3.3 系统设计 数字化校园网采用基于WebService的SOA体系架构,以windows运行环境为主,系统提供如图3所示的服务,通过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平台来构成一个整体,原来的各功能组件已经经过实践运行和使用是成熟可用的,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服务的增加,各功能组件的丰富,可重用的部分会越来越多,开发和应用新的系统将会越来越简单和快速。

  3.4 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的设计 我们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原有的系统,将身份认证作为一个服务组件独立出来对外提供统一身份认证。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的设计采用层次式结构,主要分为数据层、认证通道层和认证接口层,同时分为多个功能模块,最主要的有用户注册功能模块和账号关联功能模块和用户认证功能模块。

3.4.1 用户注册 用户在统一身份认证服务中注册账号,以后这个账号可以在所有使用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的应用系统中使用。

3.4.2 账号关联 如果用户之前已经在相关的应用系统中拥有账号,同时也已经设置了相应的权限,那么用户能够将这些应用系统的账号与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的账号进行关联,使得用户登录统一身份认证服务之后,就能够自动使用相关的应用系统用户来访问应用系统。

3.4.3 用户认证 为应用系统提供用户身份认证,兼顾两个应用方式:一是应用系统使用统一身份认证服务作为它的用户系统,用户与应用系统进行交互,进行登录操作,应用系统将用户提供的用户名/密码等转发给统一身份认证服务以检验其是否通过授权。另一个是用户首先登录统一身份认证服务,并获取权限令牌,以后可以使用这个权限令牌访问其他的应用系统,应用系统接收该权限令牌时应当与统一身份认证服务进行交互,以检验访问的合法性。

4 结语

篇(5)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7-6596-03

Thought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ampus Network Security

CHANG Q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enter, Shaanxi Energy Institute, Xi'an 710613,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relying on the campus of dig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s and office informatization. Therefore, network security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has become the main problem affecting campus network applic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college campus network security threat,the paper discusses the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network securit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campus network security.

Key words: campus network; network security; network security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countermeasures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依托校园网的数字化信息资源系统成为学校重要的网络教学平台,依托校园网的OA成为学校现代办公信息化的主要手段。校园网为学校各方面建设提供了安全、可靠、快捷的网络环境,是学校的管理、教学、科研、学生思想教育等各项工作正常进行的保障。校园网络的安全状况直接影响到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保障校园网络正常运行及其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当前各高校网络建设中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1 网络安全的概念

1.1 网络安全的定义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1.2 网络安全的学科基础

网络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1.3 网络安全的本质

网络安全的本质是针对:网络系统的运行安全和网络数据库的信息安全,两个方面的安全防护措施。

2 校园网络安全的现状分析

校园网具有速度快、规模大,计算机系统管理复杂等特点,随着网络系统应用的深入发展,校园网络的安全问题也逐渐突出,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管理、教学和科研活动的进行。为此,在全面了解校园网安全现状的基础上,合理构建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改善网络应用环境的工作迫在眉睫。

当前,校园网络常见的安全隐患有以下几种:

2.1 计算机系统漏洞

目前,校园网中被广泛使用的网络操作系统主要是WINDOWS,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服务器、操作系统、防火墙、TCP/IP协议等方面都存在大量安全漏洞。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更多漏洞被人发现并利用。

2.2 计算机病毒的破坏

计算机病毒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破坏系统软件和文件系统、使网络效率下降、甚至造成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瘫痪,是影响校园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计算机病毒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攻击隐蔽性强;二是繁殖能力强;三是传播途径广;四是潜伏期长;五是破坏力大。特别是近年来利用ARP协议漏洞进行窃听、流量分析、DNS劫持、资源非授权使用、植入木马病毒不断增加,严重威胁着校园网络的正常运行。

2.3 来自网络外部的入侵、攻击等恶意破坏行为

校园网与Internet相连,在享受Internet信息丰富、方便快捷的同时,也面临着遭遇攻击的风险。黑客也经常利用网络攻击校园网的服务器,以窃取一些重要信息。

2.4 校园网内部的攻击

由于高校部分学生对网络知识很感兴趣,具有相当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对内部网络的结构和应用模式又比较了解,攻击校园网就成了他们表现自己的能力,实践自己所学知识的首选,经常有意无意的攻击校园网系统,干扰校园网的安全运行。

另外有一些学生,在下载一些音/视频资料时在未进行查杀病毒的情况下,就进行应用等也是造成内部的攻击的重要因素。

2.5 校园网安全管理有缺陷

随着校园内计算机应用的迅速普及,接入校园网的计算机日益增多,如果管理措施不力,随时有可能造成病毒传播泛滥、信息丢失、数据损坏、网络被攻击、系统瘫痪等严重后果。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普遍存在重视硬件投入,忽视软件投资;重运行,轻管理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对网络安全的认识不足,将网络系统作为一项纯技术工程来实施,没有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方案;网络系统管理人员只将精力集中于IP的申请分配和开通、帐户的维护、各服务器上应用系统日常维护、系统日志的审查和网络规范的设计及调整上,而很少去研究网络安全状态的发展变化、入侵手段、防范措施、安全机制等。

3 造成这些现状的原因

3.1 网络安全维护的投入不足

网络安全维护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并且很困难,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然而大多数学校在校园网上的设备投入和人员投入不足,有限的经费也往往主要用在网络设备购置上,对于网络安全建设,普遍缺乏比较系统的投入。

3.2 网络管理人员配备不足

很多学校的网络管理人员的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基本可以胜任本职工作,但是可能由于人员配备不足的原因,勉强能够维护网络硬件正常的配置和运行,而无暇顾及其他。

3.3 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观念淡薄

有的学生对网络安全重视不够,法律意识不强。在组织文艺活动和节目编排时,随意通过网络下载或通过带毒的移动存储介质,经常有意无意的传播病毒,攻击校园网络系统,干扰校园网的安全运行。

4 对策

校园网的安全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从用户、管理、技术三方面的因素来考虑。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100%的安全网络系统是没有的,网络安全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为了提高校园网络的安全性,提出以下几点安全措施:

4.1 配备高性能的防火墙产品

防火墙是指设置在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一系列部件的组合。一般来说,防火墙设置在可信赖的内部网络和不可信赖的外部网络之间。防火墙相当于分析器,可用来监视或拒绝应用层的通信业务,防火墙也可以在网络层和传输层运行,根据预先设计的报文分组过滤规则来拒绝或允许报文分组通过。所以对防火墙作好安全设置,设定恰当的访问控制策略,保障网络信息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访问。

4.2 加强网络中PC机的安全防范

4.2.1 身份认证技术

身份认证是对通信方进行身份确认来阻止非授权用户进入。常用的身份认证方法有口令认证法。主要是给系统管理员帐户设置足够复杂和一定强度的密码,最好是字母+数字+符号的组合;系统管理员的口令应严格管理,不定期地予以更换。如:很多用户的Windows XP/2000系统却根本没有设置密码,有的用户,虽然也设置了密码,但密码要么全是数字的,要么很短,对于这类密码,可以轻易的被破解。

4.2.2 防范系统安全漏洞

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安装各种补丁程序非常重要。一般用户需要借助第三方产品(如:漏洞扫描系统)的帮助,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目前,许多新型计算机病毒都是利用操作系统的漏洞进行传染的。可以通过安装360安全卫士或其它功能类似的软件来给系统的漏洞打好补丁,这样可以有效的保护系统。

4.2.3 校园内部网络中PC机的安全隔离

合理使用防火墙,可以构筑内外网之间的安全屏障,有效地将内部网与外部网隔离开来,有利于提高网络抵抗黑客攻击的能力和系统的安全性。在校园网内的所有PC机应自觉安装专业的防火墙软件,如360安全卫士防火墙等。

4.3 防范计算机病毒

1)作为校园网的网络管理人员,要为系统使用安全策略,如帐户设定、审核策略、网络访问、安全选项设定等。使用安全策略不仅可以有效防范病毒,监控系统状态,还可以防范黑客攻击。

2)选择合适的防病毒软件,及时更新病毒库。防病毒软件分为两大类:网络版和单机版。单机版防毒软件适用于个人用户,管理功能相对较弱。从网络管理和病毒监控的角度来说,校园网更适用网络版防毒软件,因为网络版防毒软件的管理功能更强大,校园网的管理员只要及时在服务器端进行升级,客户端启动后就可自动升级,网管员还可对所有安装客户端的计算机进行病毒监控、进行远程杀毒,及时了解校园网中病毒疫情。

3)计算机网络用户要增强安全意识,不要轻易使用盗版和存在安全隐患的软件;不轻易浏览一些缺乏可信度的网站;不要随便打开不明来历的电子邮件,尤其是邮件附件中的EXE和COM等可执行程序,对方发过来的电子邮件及相关附件的文档,首先使用另存为命令保存到本地硬盘,待用杀毒软件检查无毒后才可以打开使用;不要随便共享文件和文件夹,即使要共享,也得设置好权限。

4.4 网络监控措施

在不影响网络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增加内部网络监控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网络信息资源。如:配备入侵检测系统(IDS,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入侵防御系统(IPS, 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Web、E-mail、BBS的安全监测系统和网络监听系统等。通过监控手段,增强网络安全的自我适应性和反应能力,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从而保证网络服务的正常提供。通过使用网管软件、日志分析软件、MRTG和Sniffer等工具,形成一个功能较完整、覆盖面较广的监控管理系统。

4.5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及安全管理措施

维护网络安全是每一个网络用户共同的责任,当得知自己的CP机感染病毒时,应及时处理。包括:升级杀毒软件,杀毒操作;仍不能处理时,应及时断开本机与网络联系(避免成为病毒传染源在网上的传播),必要时格式化硬盘,重新安装系统。以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

4.6 数据备份和恢复

对于计算机用户而言,最重要的应该是硬盘中存储的数据。用户数据不要与系统共用一个分区,避免因重装系统造成数据丢失。重要的数据要及时备份,备份前要进行病毒查杀,数据备份可采取异地备份、光盘备份等多种方式。对于校园网的管理人员来说,要做好各种应急准备工作,必须要有一套应急修复工具,如系统启动盘、DOS版杀毒盘、紧急系统恢复盘、各种操作系统盘、常用应用软件包、最新系统补丁盘等,并且做好分区表、DOS引导扇区、注册表等的备份工作,这样可提高系统维护和修复时的工作效率。

4.7 制定切实可行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整个校园网络的安全有效运行,有必要对网络进行全面的安全性分析和研究,制定出一套满足网络实际安全需要的、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建立一个权威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制定统管全局的网络信息安全规定;2)对网络管理人员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培养一支具有安全管理意识和技能的网管队伍,使他们从技术上提高应对各种攻击破坏的能力;3)把网络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纳入学校各专业教育之中;4)对学校教师和其他人员进行信息安全知识普及教育;5)在学校的网站设立网络安全信息栏目,网络法令法规、网络病毒公告、操作系统更新公告,并提供常用软件的补丁下载等信息。

总之,校园网络安全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防范,防范不仅是被动的,更要主动进行。在网络安全日益影响到校园网络运行的情况下,要完善校园网管理制度,对相关的校园网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的教育,提高公德意识;安装最新的防病毒软件和病毒防火墙,不断安装软件补丁更新系统漏洞,对重要文件要进行备份,从多个方面进行防范,尽一切可能去制止、减小一切非法的访问和操作,把校园网络安全事故及故障率降到最低程度。

参考文献:

[1] 蒋玉芳.校园网络安全问题分析与对策[J].现代教育教研,2009(3).

篇(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8—0319—02

数字化校园是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研究的平台。借助于这样一个校园平台,学习者将从被动接受知识的模式中解脱出来,培养独立主动获取、加工利用信息和知识的能力;高校将大大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效率,加快知识传播的速度,扩大知识传播的范围;大学内部的教学、科研资源与社会资源将实现高度的整合,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没有围墙的大学。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质就是学校的管理部门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各种资源的有效集成、整合和优化,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实现教学、管理、生活过程的优化和协调,从而提高各种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效率、效果和效益。

一、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管理工程,对实施设备、经费、管理人员的建设都有很高的要求。数字化校园建设几十年来、特别是在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呼吁与重视,教育投入的增加、市场的需求以及技术手段的革新等等方面的因素促使着中国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科学规范地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提转自身传统校园的运作效率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步入良性发展运作的新时期。目前中国普通高校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对本校的硬件配置、网络建设等都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很多重点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工程已经被列入国家211工程,其他学校也多方筹集资金准备开始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有些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已初具规模。

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尚存在着以下一些观念和建设上的问题亟待解决。目前中国数字化校园建设呈现以下问题:

(一)重视技术应用,忽视教育理念转变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从物质层面上看是网络及设施的建设,但实际上应是信息化教育的具体体现。而在目前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只重视技术应用,忽视教育理念转变的现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不单纯是技术上的变革,更重要的是信息化教育所带来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转变。只有用现代教育理念来指导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才能真正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二)重视硬件设施建设,忽视软件建设及应用

在目前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存在着重建设、轻软件建设及应用的倾向。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投入大,收效小。很多部门配备的计算机档次很高,但利用效率不高。其次,各种硬件设施完善,但与之配套的软件和资源则显得相对贫乏,存在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的情况。在软件的建设方面,许多教学软件相对缺乏,在资源建设方面,数字化校园需要大量数字化教育资源内容的支撑,学校对教育资源库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大。

(三)重视校内的信息化建设,忽视校外的资源

利用计算机网络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实现资源共享。特别是现在各种网络的发展都十分迅速,可供利用的资源也层出不穷。但有很多学校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视校内的信息化建设,缺乏对校外的资源进行收集和整理。这就使得教师或学生在资源的查找中,要多花很多气力,多走许多弯路。如果能把各种与教学相关的信息,由专人进行分类、整理,会使相关的检索工作变得轻松,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师、学生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四)重视管理系统的建设,忽视教学系统的建设

学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来培养人才,因此对教学过程提供直接支持应是数字化校园的基本功能。但在现在许多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视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而对于教学系统的建设,则显得相对薄弱。特别是与教学密切相关的一些网络教学系统尚未进入到实质性的应用阶段。很多学校的远程教育,也还处在单向信息传播的阶段,缺乏真正的师生互动。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及策略

篇(7)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5-0216-02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开始走向普及性应用,各类现代高科技的技术产品开始服务于教育。20世纪末,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开始高度关注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并把它提升到“以教育的信息化,促进教育的现代化”这样的高度。一些先行的学校,在开展了一定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之后,开始思考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性、系统性与应用的效率性等更深层次的问题,于是,数字化校园的概念便应运而生。

1 数字化校园的概念及现状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创建一个数字信息空间,以拓展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增强校园的业务功能,提高校园工作的工作效率,最终实现学校教育的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校园管理水平的目的。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变革和网络及设施的数字化,实际上是信息化教育所带来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转变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具体实施。

从总体上看,数字化校园建设在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中取得了重大历史性突破,但同时面临着很多棘手的问题。一是数字化建设的基础设施依然处在较低水平,缺乏统筹有效的投入机制。二是数字化建设的基础设施的普及性仍需要提高,在实施过程中,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也普遍存在。要做到人人都能享受到新兴数字化信息技术带来的各种便捷的学习和管理方式,还需要继续深化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工作。

2 校园数字化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

2.1信息技术发展要求校园数字化

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的信息化发展也十分迅猛,这引起了教育的深刻变革,给教育观念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为了让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得到更好的实施应用,需要把建设数字化校园早早地提上日程,这样才能使学校的管理进入一个新的层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2现代教育发展要求校园数字化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知识快速发展,使社会的整体运行节奏加快,人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高效率的学习。由于传统的校园教育方式受到时间、空间的制约,逐渐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学习需要。为了适应知识发展的速度,必然要求知识的流动速度与之相适应,如果知识的流动基于数字化信息技术,就可以使学校的教育突破时空限制,达到真正的素质教育。而校园数字化正是满足这种社会发展趋势的一个教育教学中心。

3 校园数字化建设的内容

数字化校园既有传统校园的观念,又在其基础上有所突破,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各项工作中的深入,数字化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校园建设的重点。

这里,我们主要讨论数字化校园建设。

数字化校园建设既是网络化、信息化校园的建设,也是校园数字化发展的基点。数字化校园建设,首先需要弄清楚什么是数字化,我认为:校园数字化,主要是教学手段、资源以及管理的数字化。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力的提高,都是源于生产手段与生产工具的变革。建设校园网、多媒体教室;教师人手一台电脑、移动硬盘(或U盘)等,都是教学手段的数字化,这都是校园数字化的基础。实现教学课件、教案、试题、参考资料、论文等材料的完全共享,则是教学资源的数字化,起到辅助作用。教学管理是一个学校存在并能够运行的基础。进行校园数字化建设,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是格外重要的。

4 “数字化校园”的应用。

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核心目标是利用当代最新的信息技术,建立多层次、开放式的学校,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办学效益。

4.1教学方面

数字化校园的逐步建立,对于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互动更是起着推动作用。充分利用校园网平台,建设数字化网络环境,实现信息资源、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的共享与传播,并利用论坛、留言、网络聊天等多种形式来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强师生的交流,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使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互动更为和谐,随之教学效果也必然事半功倍。

4.2管理方面

引领和组织师生们参与到校园数字化的使用中,灵活运用数字化信息的相关资源,使校园内的各项工作在网络中都有对应,实现信息管理的自动化,以便于上下级部门之间沟通的更迅速便捷、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协调更加顺畅,提高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形成充满活力的新型管理机制。

综上所述,校园数字化作为一个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新型学习、教育平台,是新时代学校的发展目标,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校园把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引入了全新的信息化时代,真正做到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同时,也能使管理者对各个职能部门进行更方便、更直观的管理,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准确、及时,达到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目的。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社会又是一个科技快速发展的社会,因此把现代最新的数字信息技术带进校园,使学校教育数字信息化是一条必经之路。我们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摄取各种新的知识,改变陈旧的学习方式,走在时代的最前端!

篇(8)

21世纪,信息化给人类文明的发展带来无限的机遇与挑战,计算机正以愈来愈凸现的文化属性,超越了其原有的工具、技术和科学知识的属性的局限,成为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乃至意识形态、精神理念、价值观念等社会文化范畴中的重要成分的因素,渗透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各个领域。“计算机文化”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已经迈向了前所未有的崭新的网络文化阶段。大学作为人类文化、知识传承和发展的基本基地,在信息时代,加强加快以网络化、数字化为主要支撑的信息文化校园网络建设,不仅的高等教育大变化的需要,也是大学革命的需要。在“计算机文化”理念这一前提下,本文叙述了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和探索三个方面有机联系的内容,说明只有抓好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才能使网络文化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文化和先进文化。

一、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冲击

网络不只是一个技术概念,他同时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概念。网络文化是文化发展进步的新形势、新趋势。校园网络文化在兼有技术与社会文化有重内涵的同时,还被赋予了教育本身含义。网络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对高校师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由此形成的网络文化对传统校园文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 校园网络文化改变着大学的传统办学理念

高校信息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急剧改变着大学的传统办学理念。在大学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实现人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这一新型理念上,在大学实现多元化交流与发展,以普及和提高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培养全球化发展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和多能型人才目标上,在创新信息开发者、知识传播者和学习者共同团结平等互助的开放式管理模式上,在创建多项选择的、无时空限制的、以个性化为主的协作型教育模式上,校园网络文化起到了和正在起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动作用,折射出了现代大学办学理念的新理念、新思维。

2. 校园网络文化改变着校园文化的学习环境和手段

现代网络技术、教育技术和广泛应用,始创痛的教育模式开始发生空前变化。根于教育需求,师生可以进行多种有利与教学方法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开放空间教学组合,从而打破那中僵化的限制教师与学生活动自由的传统教学格局。网络对学习环境和手段的改变,将会逐渐打破传统的以教育为中心的班级授课模式,而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个性化教育为模式的新的格局正在形成。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给学生创造的网络阅读、网上答疑、网上练习、网上交流等条件,打破了社会、学校、班级及学科的界限,实现学习的多元化,全方位的满足学科和教学的需求。

3. 学校主流文化面临着网络文化的威胁

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他在带给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严重威胁。它的虚拟性特征既给人以创造,有产生虚假;其交互特征即传播信息文明,又产生信息垃圾;其开放性特征即给你广阔自由,又带来失律失去范。诸如,“信息霸权”的威胁、“文化殖民”的威胁、“信息垃圾”的威胁、“信息欺诈”的威胁等。因此校园主流文化正面向着网络化的威胁与挑战,如果不慎重的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就势必会影响大学校园信息化的发展质量和进程。

二、网络文化时代必须选择校园网络建设

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科学技术带给世界的发展变化是如此巨大,可能昨天还是一个概念、一个设想、今天一下子就变成了现实。伴随网络、多媒体等全新的信息传播环境的生成,使文化传播出现了一个新的飞跃,人们不再像以往一样简单地、被动地接受信息,网络的交互性让人们掌握了传达信息的主动权。

1. 建设校园网络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计算机是思维的工具,是人脑的延伸,但单个计算机的容量和功能毕竟是有限的,无法与蕴藏着巨大潜能的人脑相比。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中,拥有信息时代学习与创新能力的人就拥有充满机遇和希望的新世纪。现代教育技术如何研究信息化、网络化的社会文化环境,如何驾驭新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培养受教育者具有适应新时代的学习与创造能力,将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标志。

2. 建设校园网络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制高点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智商和知识将作为社会的主要资本不断代替机器和厂房。建设教育网络,创建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对于转变陈旧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快建设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有决定性作用,因为21世纪既有来自高科技的挑战,又有来自生态系统、道德危机、情感危机等系列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挑战。通过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来培养学生具有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不仅是改革教育模式的制高点,更是提高国民素质水平的基础步骤。  3. 建设校园网络是教育现代化得重要标志之一

在跨世纪教育改革中,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其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教育是人类自身再生产再创造的复杂系统工程,其效益和现代化程度固然是至关重要的,但目前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程度还停留在靠一本书、一支粉笔和一张嘴来工作的重复性劳动中,要想把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变革速度加快,实现教育领域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转变,就要将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的隐形教育融为一体,实现教育中人力、物力资源的多层次开发和合理配置。

三、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目前,高校校园网的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刚刚起步,有的初具规模,有的良性来运作,有的管理不善。因此,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使校园网络文化步入积极健康的轨道,依然是当务之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应抓住信息化发展机遇,以多种形式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1. 加强“两个管理”。“两个管理”,即对校园网络文化进行依法管理和行政管理。依法管理主要指校园网络的管理和建设要严格遵守国家关于网络管理的法律规定;行政管理主要指高校自身在校园网络建设中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结合教育教学特点和大学生自身特点,制定可行的网络管理规章制度,使校园网的管理运行有章可循。

2. 引导“两个自律”、“两个自律”,是指在校园网络化建设发展进程中经营者的自律与上网者的自律。高校是教化人的基地,高校的网络经营与社会网络经营尽管在技术、手段、程式运行等技术特征上没有什么不同,但在其功利目标上有着本质的差异。前者的功利目标是教化,后者的功利目标是营利。因此,不能把高校网站变成社会的网吧,高校网站的建设者和经营者务必规范网上秩序、严肃网上纪律,不能制作、复制、传播各种违法乱纪和不利于先进文化建设的信息。在网络信息资源的生产与提供上,一定要高度自律,以优秀的信息文化陶冶人。

3. 加强“五个建设”。“五个建设”,是指校园网络文化的硬件设施、软件设施、网站建设、队伍建设和网络学科建设。一是硬件设施。目前,一般高校的校园网建设初具规划,较好的不仅有计算机房、多功能教室,而且网络早已进了课堂,进了宿舍,进了图书馆,进了办公室,有的已实现了“三机”电视机、电话机、计算机)同进室舍的建设目标,为学生从网上获取知识和信息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二是软件建设。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大力发展有利于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中文软件,是刻不容缓的事。三是网站建设。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优秀的校园网站。校园网不仅仅是“人及交互”的工具,而且是师生交流互动的主渠道。四是队伍建设,为了提高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思想性、艺术性、积极性、教育性和指导性,就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网络技术人员队伍。五是网络学科建设。大学应把网络文化视为一门学科,成立专门的跟踪调查和理论研究,研究网络文化心理、行为、现象,以引导和促进网络文化的发展。

4. 正确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事实上,在校园网建设中占据首要位置的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等理念的建设。要真正班这种理念水平提高上去,才能带动软件建设,提高硬件的利用率。

总之,通过多渠道建设与科学管理,使以网络化、数字化卫基础的校园网络文化逐步形成,使以知识、信息的传播为基点的大学教育培养具有获取、加工、处理、利用各种知识信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得以实现,唯此,真正意义上的校园网络文化才能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平台,推动高等教育进一步走向深层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咏今. 校园网络建设的意义与实践探索..2002.11.19.

[2]衡均 .关于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定位于发展. 西北师范大学.

篇(9)

中图分类号: G25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2-0091-02

2009年1月7日教育部了《关于做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工作的通知》。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未来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中“教育信息化建设”是《规划纲要》调研内容和重点问题。本文仅就“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谈谈高校图书馆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作用。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相关概念界定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

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过程。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对教育系统以信息的观点进行信息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二)教育信息化的目标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是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应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指导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应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利用信息技术,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促进教育现代化。

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信息机器、信息技术的引入过程。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教育系统进行分析、认识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指导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教育信息化。

(三)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高校教育信息化是指高等学校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营造信息应用环境,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科研、学习、管理、后勤服务等各方面全面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从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出发,侧重以有关信息技术的观念、思想、设施、设备、知识和技能等来影响教育的过程和结果。理解这一概念,不能片面地认为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只是为教学服务的,而是要从宏观广义的角度来理解,方能准确把握其概念,全面掌握教育信息化的丰富内涵。高校的教育信息化既是以教学信息化为核心,以为教学服务为重点,同时还为科研、管理、后勤、产业等(包括学生的学习活动)凡是为实现育人目标为开展的各类活动提供服务,并成为各类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和服务手段。教育信息化的手段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本质是改善高校办学条件和增强高校的办学水平,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表现形式和发展结果必然是数字化校园。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一般包括三大方面,一是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二是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三是教育信息化的组织建设。

环境建设包括校园网、网络中心、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终端等基础设施、硬件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学管理自动化系统、财务、人事、档案、电话、一卡通等应用软件系统的建设。

资源建设包括多媒体素材(包括文字、图片、图形、动画、音频、视频)、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教学案例、题库、电子文献(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网络课程和电子文档的积累和建设。

组织建设包括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建设、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管理队伍建设、技术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信息化的制度建设。

其中,环境建设是基础和前提,资源建设是核心和灵魂,组织建设是保障。

二、高校图书馆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图书馆在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环境建设和资源建设。

(一)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高校图书馆是为高层次研究人员、实施高等教育的教师、接受高等教育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提供信息服务的专门机构。这一类读者需要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变化,对相关文献信息、研究动态有着强烈的需求。图书馆拥有大量的各种电子资源能为其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这是图书馆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能起的重要作用是其他机构做不到的,也是传统图书馆做不到的。

(二)高校图书馆是校园网中的信息资源中心

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数字化校园,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校园的基础是校园网络化,即在校园范围内实现互联的计算机网络,它将行政管理、信息管理、教学服务、研究开发等各类系统连接起来,实现这些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服务,也包括校园网与互联网的互联。在校园网建设中,高校图书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校园网信息资源的收集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它是校园网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校园网中信息资源的枢纽。

(三)高校图书馆是学科导航的专业机构

学科导航是将特定学科领域的信息资源与服务集成到一个整体中,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的信息检索和服务入口。数字化图书馆的学科导航能有效满足高校师生在特定专业上的研究需要。学科导航建设是以学科为背景,以专业学科馆员为桥梁,实现学科信息的收集、整理、存储、检索、传递等(包括学科介绍、专家学者、教育机构、专业出版物、数据库、研究机构、科技报告、会议信息)内容。考虑到学科的专业性和知识性的特点,可从知识体系入手,基于本校的学科专业设置情况,建立起覆盖本专业领域的核心资源,基本覆盖本专业领域的其他主要资源,选择性地覆盖相关学科的核心资源,与其他学科信息导航有机地链接,组成网络化资源服务组织体系,并支持用户系统或其他学科信息系统对自己信息的搜寻与集成。

数字图书馆成为学科信息导航门户有着明显的优势。它拥有大量的各类专业数据库,而且对这些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在数字图书馆的学科信息导航库中,它有清晰的专业目录体系,数字校园的用户可方便地从目录体系中找到自己专业领域的学科信息导航库。

(四)高校图书馆是用户信息教育的课堂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迅速有效地提高用户的信息素质、信息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信息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在数字化校园中有课件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OA)、机房自动化管理系统、一卡通、电子文献资源系统等。这些都是建立在先进的网络技术之上的。要熟练运用数字校园中的各种资源,就必须提高用户的信息素质,而图书馆能很好地承担起用户教育的任务。用户教育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数字校园及其子系统的使用;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分布及查找的一般方法;各类型数据库的检索、查询、下载方法;信息资源导航、网上参考咨询等。在培训方法上可采用多种形式的培训(如网络课件、视频点播、网页导航、网络信箱、BBS、一小时讲座、开设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等形式。

(五)高校图书馆是实施终身教育的理想场所

在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成为一种必然要求,人们渴望得到各种学习机会,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高等学校作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既是新知识、新技术的发现者和发明者,又是培养各类型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师生面对不断更新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都迫切地需要学习提高,终身学习也是高校师生的必然要求。

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载体形式多样,印刷文献与电子文献共存。高校图书馆作为互联网上的接口,将本馆的公共目录检索、专题数据库及特藏与互联网相连,同时还大力开发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以弥补自身文献信息资源的不足。如我馆的办馆方针就是:“馆藏资源数字化、网络资源馆藏化、资源管理一体化和服务形式多样化”。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项目的实施,把全国高校图书馆连接在一起,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深化了资源的有效利用,为终身教育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目前,高校图书馆已基本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和网络化,并且还在不断改善自己的信息基础设备和网络环境,积极参与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的建设。有些高校图书馆已研制出CALIS课件,其系统包括教师、学生、题库、管理等模块,涵盖了教学大纲、教材、学习资料、编目条例、全文及索引、目录等内容。它的建立为终身教育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当代图书馆作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作为一种正规教育的补充,是实施终身教育的理想场所。

(六)图书馆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信息化的目的主要是探索一种新的教育体制与教育模式,它更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特别是信息能力)的培养,造就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数字图书馆丰富的知识资源,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网上基地,是大学生拓展知识、开阔思维的第二课堂。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具有传统学习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丰富的网上资源,特别是数字图书馆提供的有针对性的学科知识资源,为学生提供了重要的信息资源;信息来源的便捷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其次,网络虚拟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在现实中无法体验的情境,在视觉、听觉、触觉一体化环境下,学生更容易掌握和理解所学的内容。第三,网络的无障碍性,为学生提供了交流与协作的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学习潜能。第四,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直觉思维和辩证思维的发展,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规划纲要》的提出为高校设定了未来发展目标,也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拓展平台,图书馆要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历史机遇,发展自己,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成为信息社会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省略/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 张苏里.当代高校图书馆在教育信息化中的重要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08).

篇(10)

1数字化校园建设服务重心与主要内容

1.1数字化校园的概念

数字化校园的说法来源于“数字地球”.它是一个全新的事物。人们对数字化校园给予了不同的诠释,但目前还没有比较权威的定义。一般认为,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系统为依托,支持学校教学和管理信息流,实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应用,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网络化无疑是其最重要的特征。

1.2数字化校园服务重心

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学,教学是学校的本质属性,是学校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它规定着数字化校园建设必须围绕着教学进行,一切技术与手段都应为“教学服务”而展开。据美国在l999年进行的一次“信息化校园计划”的研究成果表明.有39.0%的大学认为“科技与教学的有效结合是目前面临的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和挑战”。负责该项课题研究的凯尼斯·格林教授指出:“调查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意识到,对于大学应用信息技术来说,最关键的问题实际上并不在于技术和产品,而在于人。换言之。是那些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和学生……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逐渐认识到,在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帮助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和充分地使用这些设备。”这充分说明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是为教学服务的。

1.3数字化校园建设主要内容

硬件建设:备课和示教设备(如备课用计算机、扫描仪、数码相机、摄像机、资源管理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室等);学习设备(如计算机教室等);管理设备(如校务、教务、政工、财务、后勤等管理用计算机、打印机等);网络设备(如服务器、交换机、网卡、网线、光纤等)。软件建设:操作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办公软件,课件制作平台及工具软件,示教及学习软件。理论建设:教育理念建设.教育体制建设,教育模式建设,学习模式建设,教师角色形成机制建设,教育评价机制建设。

2数字化校园建设认识上的误区

2.1重硬件.轻软件,忽视理论建设

目前,数字化校园建设中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投资少,维持基本教学必须的软件在数量、品种和质量上都严重不足,无法使硬件的功能得到发挥;忽视软件版权问题,使用盗版操作系统等软件,埋下了潜在的危机,一旦遇到严格的维权行动。就可能带来巨大的损失;没有形成权威的机构和配套的政策、制度来保证示教和学习软件的开发、升级、维护以及地方化,使师生能够及时方便地得到适用的教、学软件。而理论建设研究滞后,多是零散的、初级的,缺乏组织性和系统性,极大地制约了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进程和健康发展。

2.2用技术提供的可能性替代现实实施的可行性

软硬件企业出于赢利的动机。其设计的各种软硬件方案,从理论上讲,具有明显的先进性,但在实际上,往往了忽视了我国学校实施的可行性。(1)忽视了方案的经济可行性。中国是穷国办大教育,除少数发达地区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教育经费一直十分紧张,根本不可能拿出大笔资金满足那些先进方案的开发建设。(2)淡化了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由于数字技术发展速度快,更新周期短,学校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又使得教师无法率先获得对先进的软、硬件进行学习和演练的机会,使得这些先进的方案常常难被学校师生全面掌握。(3)模糊了学校对方案功能需求的必要性。为增强产品竞争力和方案对学校的吸引力,企业常常在方案中应用新的技术,在宣传中也大量使用带宽、升级、扩展、浮点运算、网络拓朴、资源库等概念加大营销力度,而这些企业着力渲染的功能,多数是学校根本不需要或很少能使用到的。

2.3硬件建设中的本末倒置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备课和示教设备以及学习设备是与学校中心工作联系最紧密、对教育质量影响最直接、对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最大的因素。备课和示教设备、学习设备是数字化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管理设备是提高管理水平,营造良好教学环境的工具。而网络设备则是将前三类设备联系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发挥系统功能的工具。如果没有足够的和合理利用的前三类设备,再好的网络设备也是无法发挥其作用的。

由于对数字化校园认识的局限性,许多学校忽视了我国教育所能提供的经费条件、人员素质等办学实力的现状,表现出一种浮躁的心态,在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有技术上的一步到位和时间上的立马实现的思想,把数字化校园建设这样一件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简单化,把发达地区和重点高校的特化经验普通化,盲目应用到地方学校和中小学,使数字化校园建设失去了持续有序的发展动力。一些“校校通”工程建设也暴露出问题。2002年8月26日《中华工商时报》网络版有文章指出:教育全连接,80%没有充分利用。IT厂商们接下了一个又一个的校园网建设大单,花费学校大量经费,苦心建起的校园网却大部分闲置起来,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

3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建议

3.1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理论研究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理论建设是相对于硬件设、软件建设更为薄弱、滞后的部分。而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决定了理论研究应该超前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理论研究已是迫在眉睫。(1)建立必要的组织机构,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大问题进行识别、分解.为研究的开展提供课题指南。(2)从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中小学、教育管理机构等部门遴选研究人员.建立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人才资源库,使研究人员结构合理。(3)以系列课题形式将已识别的问题分解到相关研究人员手中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4)对研究的结论进行有组织的验收、评估、实验、改进和推广应用。

3.2调整数字化校园建设核心和顺序

调整数字化校园建设核心和顺序,即调整现行“先建网——再开发资源——最后应用”的建设步骤,按照“先从教学应用着手——通过需求达到或超过供给的内在动力促进资源和网络建设”的技术路线进行。(1)以服务教学、实现教学数字化为建设核心。将投资重点和优先项目调整到目前已经成熟和稳定的对教学起直接作用的设备上来。(2)管理设备及管理软件的建设应注意数据、接口标准的统一,并围绕提高管理效率、优化教学环境的主题展开,为后期联网奠定基础.同时注意加强管理数据挖掘功能,让管理设备成为学校及各部门领导提高决策水平的得力助手。(3)学校网络建设应在教学设备和办公设备的建设与利用达到一定水平.对数据共享与交换需求较旺盛,网络技术标准趋于成熟时加大投入;应本着先内部网络、后因特网的原则进行规划,尤其是在中小学,不应过于强调互联互通和适时交互的功能,与因特网相连可以在专线、拔号等方式中灵活选择。

3.3推出符合实际的经济型解决方案

不同地区学校的经济环境和发展水平差异大.应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案和建设进程。(1)高校和经济发达地区学校可从现行企业的大量解决方案中选取适合的方案进行快速开发。(2)各地中小学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技术方案和建设步骤.建设中注意因陋就简.在保证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经济的产品。(3)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不同级别、不同地区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多种建设目标、进程和评估方案.避免不发达地区和地方学校不顾自身能力与发达地区或重点高校盲目攀比现象.使建设持续有序地进行。

3-4开展教、学软件的开发模式研究及实施解决教育软件的版权问题、软件的开放性和适用性问题。可以采用以下策略:(1)加强选择软件平台的技术指导.把好软件学习、使用人门关。以政府批量采购的措施降低采购成本。以政府控制软件版权的策略解决教学软件的开放性问题。(2)充分利用教师队伍中科研能力强的群体自行开发实用的软件。也可与企业联合共同开发。

4持续搞好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步骤

4.1认识阶段

在各级各类学校只有少量的计算机单机运行时。师生员工通过各种学习资料、媒体和参观等形式对数字技术的用途开始形成理性认识并有意识地关注此领域的相关信息。学校领导开始关注兄弟单位建设情况。咨询数字化教学对本校的发展可能产生哪些影响.在不同层次、不同进程和使用程度上开始进行建设规划和经费、人员的安排和骨干人员的培训与人才储备。

4.2学习阶段

学校的计算机数量有了大量增加.主要的办公场所都有了配备.人们都可以从身边直接感受到计算机应用给教学带来的便利.只要愿意还可以有一定的上机学习时间。人们开始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操作一些比较有名的商业教学软件和由各种渠道交流、获得的软件。开始尝试制作自己的课件,参加各种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教学竞赛。开始尝试在自己的一些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管理人员也开始运用各种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日常工作的管理.提高管理的水平。学校与外部的数据交流大部分并不是通过专门的网络.而是以光盘等硬件存储传递。有时也通过调制解调器上网传递。

4.3使用阶段

学校计算机设备和数字化资源已经初具规模.基本能满足大部分正常教学的需要。大多数教师也具备了驾驭设备、运用资源开展数字化教学的素养.并能够根据学校教学实际进行资源的二次开发。计算机在学校Et常工作管理中的使用已经实现常规化.并能运用各种数学模型进行统计、分析.为学校的评估、规划、决策等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的传输和交流可以通过少量的电话线上网来进行。

4-4网络化阶段

由于数字化教学已经常规化。对于数据的需求、传递、交互的要求越来越大、越来越频繁,建设校园网成了当务之急。通过校园网把已经运行的教学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校行政管理系统、后勤保障系统等构成一个统一体.形成了完整的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由此。学校内部各环节工作有机地协调起来,许多工作自动完成.不再需要人工的参与.学校管理和教学已经相当轻松,具有很明显的研究性质.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精力主要放在数字化资源的改进与完善。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方面。在这一阶段。校园网已经通过宽带与Internet互连.对外数据交流的流量也渐渐增大。但总的来看。学校还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对系统外部的依赖性还不是很强。

篇(11)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1校园网络安全的意义

网络的高速发展,网络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黑客攻击、网络病毒等屡屡曝光,国家相关部门也三令五申要求切实做好网络安全建设和管理工作。但是在高校网络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对技术的偏好和运营意识的不足,普遍都存在“重技术、轻安全、轻管理”的倾向,随着网络规模的急剧膨胀,网络用户的快速增长,关键性应用的普及和深入,校园网从早先教育、科研的试验网的角色已经转变成教育、科研和服务并重的带有运营性质的网络,校园网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中已经在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数字化信息的最重要传输载体,如何保证校园网络能正常的运行不受各种网络黑客的侵害就成为各个高校不可回避的一个紧迫问题,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刻不容缓。

2校园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学科。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网络的生命在于其安全性。因此,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如何构建相对可靠的校园网络安全体系,就成了校园网络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课题。

网络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Internet更是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便捷。我们的教育也正朝着信息化、网络化发展,随着“校校通”工程的深入开展,许多学校都投资建设了校园网络并投入使用。校园网络在我们的校园管理、日常教学等方面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在我们惊叹于网络的强大功能时,还应当清醒地看到,网络世界并不是一方净土。“网络天空(sky)”、“高波(Worm.Agobot)”、“爱情后门(Worm.Lovgate)”及“震荡波(Worm.Sasser)”等病毒,使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因此,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如何构建相对可靠的校园网络安全体系,就成了校园网络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课题。

3校园网络安全策略

校园网的安全威胁既有来自校内的,也有来自校外的,只有将技术和管理都重视起来,才能切实构筑一个安全的校园网。

国内高校校园网的安全问题有其历史原因:在以前的网络时期,因为意识与资金方面的原因,以及对技术的偏好和运营意识的不足,普遍都存在“重技术、轻安全、轻管理”的倾向,常常只是在内部网与互联网之间放一个防火墙就万事大吉,有些学校甚至直接连接互联网,这就给病毒、黑客提供了充分施展身手的空间。而病毒泛滥、黑客攻击、信息丢失、服务被拒绝等等,这些安全隐患只要发生一次,对整个网络都将是致命性的。

作为高等院校,如何构筑相对可靠的校园网络安全体系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了。一般来说,构筑校园网络安全体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采用先进的技术;二是不断改进管理方法。

4校园网络安全系统设计

学校校园网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管理、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多媒体网络;是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基础设施和实现各项管理的物质基础;是建立远程教育体系的基本保证;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一项灵魂工程。其设计方案应注意以下原则:实用性校园网设计应能满足学校目前对网络应用的要求,充分实现学校内部管理、教学和科研的网络化、信息化的要求,使网络的整体性能尽快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便于掌握。可靠性校园网的系统及网络结构较为复杂,同时在部分子系统中存在较高的技术性,因此必须保证系统的稳定、可靠和安全运行,具有很高的MTBF(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和极低的MTBR(平均无故障率),提高容错设计,支持故障检测和恢复,可管理性强。统一性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坚持“三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出口。先进性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既能满足当前院校对网络的应用需求,又可以在将来需要扩展的时候,能方便地扩展,保护目前的所有投资;设计的配置可以灵活变通,以便适应客户的其他要求。

5结语

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对校园网络中师生的工作和学习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但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捷同时,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网络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也越来越成为网络应用的巨大阻碍,校园网络安全已经到了必须要统一管理和彻底解决的地步,只有很好的解决了网络安全问题,校园网络的应用才能健康、高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亚凤.解析校园网络的安全及管理.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17(8):11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