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大全11篇

时间:2023-06-22 09:31:3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

篇(1)

一、人-组织匹配研究综述

人-组织匹配(P-O Fit)的理念最初是由Lewin提出的,他认为个体行为表现是其所处环境和其本身的情况共同作用的结果,指出个体和组织互动产生的匹配感受,对双方都会带来积极作用。也就是人的行为是其本身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函数。

关于人-组织匹配的内涵,很多学者把其宽泛地定义为人与组织之间的相容性。这种相容性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加以概念化。因此,在对人-组织匹配的定义中,存在着两种划分方式:Muchinsky 和Monahan提出的一致性匹配和互补性匹配;Caplan等学者提出的需要-供给观点和要求-能力观点。一致性匹配和互补性匹配是指当个体“补充的、修饰的或拥有的特征与某个环境中其他个体具有相似性的时候”,就产生了匹配。两种的区别在于,一致性匹配强调个体与组织其他成员或组织文化等方面的相似性。互补性匹配则强调个体要是否拥有独特的资源,而且这些资源可以弥补组织的不足。需要-供给观点从组织的角度出发,认为当组织满足了个体的需要和偏好时,匹配就发生了。而要求-能力观点则从个体的角度出发,认为当个体拥有组织所要求的能力时,匹配就产生了。

目前在人-组织匹配领域被广为接受的概念模型是Kristof(1996)提出的。他是在整合了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这一整合模型。Kristof的模型整合了Muchinsky 和Monahan提出的一致性匹配和互补性匹配,以及Caplan等学者提出的需要-供给观点和要求-能力观点。他将人-组织匹配定义为以下任何一种情况下人与组织的相容性(见下图):①人和组织至少一方能够提供另一方需要的资源;②人和组织具有相似的一些基本特征;③或者以上两种情况都存在。

Kristof认为,一致性匹配(箭头a)发生在个体和组织的基本特征相似时。个体的基本特征包括目标、个性、态度和价值观等内容,而组织的基本特征则包括组织目标、组织氛围、组织价值观和组织文化等内容。当两者在上面若干方面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时,才可能出现一致性匹配。个体与组织之间的互补性匹配包括两方面:如果提供了能够满足个体工作所需的财务、物质和心理资源,以及未来的发展机会,则匹配就产生了,这种匹配就是需求-供给匹配(箭头b);如果员工在努力、承诺、经验、知识以及KSAs等方面能符合组织的要求时,要求-能力匹配就实现了(箭头c)。

以上关于人-组织匹配模型的研究,是目前我们在人-组织匹配领域涉及到主要类型,至于哪一种类型更为合理,学者们还未达成一致共识。国内学者关于人-组织匹配的研究,主要是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入相关调节变量、情境因素、心理变量等,进行中国情境下的验证与发展。比如,张琦(2011)对人与组织匹配关系模型中调节变量进行了探讨,将岗位层级作为调节变量引入到人-组织匹配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模型中,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岗位层级对人-组织匹配与组织公民行为总体关系上的调节作用没有通过检验。张燕君(2011)对组织情境下人-组织匹配对个体绩效的影响研究,从匹配动态性角度,构建了基于人格的人-组织匹配模型,并对影响该匹配的组织情境因素进行了发掘,建立了一个新的个体绩效影响机制的研究框架,并设计了指导实践的绩效干预模型,弥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研究的不足。

二、个体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Hunter通过研究,提出了基于个体知识能力差异的Hunter模型,该模型指出:个体的知识水平和对工作任务的熟练度直接影响上级的绩效评估,其中,知识水平的影响力更大;个体的一般心理能力对知识水平和工作任务熟练度有直接影响,但对工作绩效没有直接的影响。后续学者在Hunter模型的基础上加入其他变量以提高模型的解释力度。例如,Borman,White和Dorsey在原模型基础上加入了被评估者的个性特征变量和人际关系变量,发现除了个体能力、知识水平和工作任务熟练度之外,人际关系变量和被评估者个性特征变量对绩效评估的最终结果也有很大影响。

Motowidlo,Borman和Schmit(1997)提出了任务绩效和情境绩效个体差异的理论模型,指出个体变量差异是影响任务绩效和情境绩效的因素;人格对任务绩效产生影响,但人格能更好地预知关系绩效,但是Motowidlo等人没有对这个模型加以验证VanScotter和Motowidlo在进一步把情境绩效分割为人际促进和工作奉献维度时,认为二者有不同的预测因子。他们认为,个体的知识水平、经验和能力可以预测任务绩效;人格特征中的外向性、随和性、积极情感和社会自信心能够预测人际促进绩效;而工作责任心、目标导向和对任务成就的期望与工作奉献绩效显著相关。

对个体绩效的研究随着对员工满意度和绩效提升等问题的关注,研究的热点从60年代开始逐渐转移到工作特性领域,希望能找出不同特性的组合是如何形成各种工作的,并就这些工作特性是否具有激励作用,对于员工绩效与工作满意度又会产生何种影响开展研究(Robbins,2001)。从这个思路出发,Haackman 和Oldham提出了工作特性模式(JCM),即尽量使工作具备完整性,技能多样化,让员工感受到该项工作对组织的重要性,同时尽量向员工充分授权,以增加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经常就员工完成工作的情况进行回馈,以使员工感受到该工作的意义,增加责任感,进而提升工作绩效。

姚艳红、肖石英(2006)通过实证研究证明:组织公民行为与个体工作绩效成正相关关系;组织公民行为不但能有效的改善员工自身的工作绩效,而且有利于组织绩效的整体提高。胡月晓(2006)指出员工工作满意度对工作效率有重要的影响。佘元冠、黄孝斌(2007)以组织的中层管理者为对象,总结了影响领导绩效的七个因素;建立了绩效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的关系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张燕君(2011)对组织情境下人-组织匹配对个体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从匹配动态性角度,构建了基于人格的人-组织匹配模型,并对影响该匹配的组织情境因素进行了发掘,建立了一个新的个体绩效影响机制的研究框架,并设计了指导实践的绩效干预模型,弥补了国内在这方面研究的不足。

三、评述与展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虽然有实证表明人-组织匹配对个体绩效有重要的影响,但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如何,是否存在调节变量、中介变量等其他变量的影响等,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从这方面入手,并提出相应的绩效干预建议。

参考文献

[1]王萍.人与组织匹配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篇(2)

高尔夫运动是现代体育运动社会发展进程中一项古老的户外体育运动。海南高尔夫运动在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社会影响下,以其独特的运动魅力,所表现出诸多经济功能和文化内涵,使我们无法用一般体育运动的认识方法来评价高尔夫运动对现代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推进作用。海南高尔夫运动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来源之一,显示出了巨大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潜力,并迅速成为对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新兴的社会第三产业。海南高尔夫运动产业化的社会发展,是基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文明、高雅、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的心理祈求,以及社会个体文化价值趋向的心理驱动,成为海南高尔夫运动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的社会基础。

一、海南高尔夫运动的发展现状及产业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海南高尔夫运动

高尔夫运动起源于英格兰,至今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了。20世纪高尔夫运动传人中国,目前在广东、北京、上海、海南等地已建成了许多个具有国际水准的高尔夫球场,高尔夫运动产业化发展趋势已初步形成。由于缺乏系统的整体品牌宣传推广,海南高尔夫运动目前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还不是很高。

(二)海南高尔夫球场

海南高尔夫运动自1992年开始,至今已经经历13个春秋。自1992年由台商独资建成海南第一家高尔夫球场――海南台达高尔夫俱乐部开始营业至今,海南已有20多家高尔夫场分布于海南海口、博鳌、兴隆、三亚四大区域,高尔夫球爱好者人数超过30多万人,预测这个数字在以后的5年中将以每年超过20%的平均速度增长。尽管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海南的高尔夫球场并不算多,但与国内其他省市相比,其密度名列前茅,数量也仅次于广东、上海和北京。

(三)海南高尔夫运动产业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高尔夫运动产业化的社会发展是现代经济文化一体化社会发展的基本体现,也是以体验高尔夫运动文化,感受高尔夫文化魅力的社会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为高尔夫运动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所以,作为一种文化消费体验和感受高尔夫文化的发展内涵,实现社会个体追求高雅、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休闲方式的心理发展祈求,是高尔夫运动产业市场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海南高尔夫运动产业化发展的基本趋势主要体现在市场发展结构还未完善、参与市场竞争的基础还未达到具体要求、不同市场的管理人员还未实现本土化,管理还未达到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等。

二、制约海南高尔夫运动产业化发展的因素

许多学者认为在我国的基本国情下,制约海南高尔夫运动产业化发展的因素还很多,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制约海南高尔夫产业发展的因素。

(一)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消费门槛太高

虽然近年来海南的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已经今非昔比,但是一般的普通大众仍然是没有能力涉足贵族化的高尔夫消费。海南人均可支配水平在2003年还是刚达到1000美元而已。海南的高尔夫球场一般都有价格昂贵的会员证,让一般工薪族望而却步。这也是制约海南高尔夫运动产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海南,要想更多的人来参与高尔夫运动,要使更多的人了解海南高尔夫运动,必须要将其消费门槛降低,让更多的人去参与高尔夫这项运动。

(二)技术和管理人员缺乏

目前国内很多球场靠聘请国外的管理人才来管理高尔夫球场,这无疑增加了经营管理的成本。中国高尔夫教育与国外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而技术和管理人才也比较缺乏,和外国的相比还比较落后许多,根本就跟不上国外的节奏,这也不能够使海南高尔夫运动产业顺利地向前发展。目前全国接受高尔夫专业大学教育的学生只有少数部分,大部门集中在深圳和北京,据具体调查所知,海南地区高尔夫产业管理层所需要的人才达到300~500个;5年之内,这方面的需求将达到1500~3000个。这些简单的数据都已经足够说明了海南高尔夫人才供需比例严重失衡,很多高尔夫行业的管理者和经营者缺乏高尔夫产业的意识。

三、海南高尔夫运动产业化的发展对策

海南高尔夫活动和高尔夫产业处在初始发展阶段,为使其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必须选择合适的发展途径,寻求多方支持并形成合力。

首先应充分发挥社会行业组织作用,使之成为推动海南高尔夫和高尔夫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其次要充分运用传媒的力量,为海南高尔夫运动和高尔夫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另外积极创办高尔夫职业教育学院,为高尔夫产业发展创造人才条件。

四、结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各项建设的不断完善,海南高尔夫运动产业也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与国内某些地区相比,其发展程度相对落后。研究认为在今后的发展中,随着海南高尔夫产业不同市场的企业经营和市场开发,海南高尔夫运动产业将会体现出平民化、市场主导型、叛卖快乐经营模式和媒体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吴亚初.现代高尔夫运动发展特征及社会属性之窥见[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3)321-325.

[2]陈伟新.周丽亚.深圳高尔夫运动公众化发展趋势[J].国外城市规划:规划研究,2002,(5)43-45.

[3]郁小平,何莽.珠江角高尔夫产业环境分析及发展对策[J].区域经济2003,84-85.

[4]郁小平.中国高尔夫俱乐部发展战略研究[J].暨南大学2004.

[5]杨晓生.论高尔夫运动的文化内涵[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1)9-11.

篇(3)

主导产业是指发展速度快,能迅速引入技术创新,对一定阶段的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转换具有重大的关键性的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对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和扩散性的产业。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地区的资源和技术是有限的,无法使每个部门得到均衡发展,需要把稀缺的资源和有限的技术集中来优先发展主导产业,同时以此来带动和促进其它非主导产业的发展。因而,正确选择主导产业以制订合适的产业发展战略,从而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对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劳动力就业,推动国民经济持续高效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如何正确选择区域主导产业这一问题,已有很多学者从选择基准、指标和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大量的探索研究,并且有些学者对此进行了综述,但是评价方法的对比研究较少。本文拟对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以求理论上推进、实践上指导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促进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基准研究

对于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研究来说,众说纷纭。国内学者借鉴经典的“赫希曼基准”、“罗斯托基准”和“筱原基准”等,根据相关基准理论,结合中国国情和区域特点,提出不同的选择基准。主要有:三基准说,四基准说、五基准说、六基准说、七基准说等等,基准体系在不断丰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主导产业评价的精度,但是也增加了其难度。叶安宁综述了各个基准说的代表性观点;何景明、卢旭提出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应从其基本特征、产业结构的演替趋势以及世界各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具有普遍性的选择主导产业的基准、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经济发展的条件和潜力这三个方面综合考虑;郭晶基于主导产业的五个基准加入了体现区域性的区域比较优势基准和体现海域性的海陆协调发展基准;梁杰加入了就业基准来分析主导产业;童江华、徐建刚、曹晓辉等区别于传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引入三个选择基准:份额偏离基准、结构偏离基准、竞争力偏离基准,统称之为偏离份额基准;戴宾、秦薇指出主导产业的选择从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观点出发,不仅要考虑其直接经济效应,还要考虑主导产业带来的间接社会效应,所以应当引入社会标准;王宏伟、威比较全面地考虑,选择了市场需求、经济效益、技术进步、产业关联、产业规模、比较优势和外贸等七个准则再加上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

从其它参考文献的研究来看,无论是哪一基准说,都可以分解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一般的基准说都包含的五个基准:产业关联效应基准、科技进步基准、区域比较优势基准、增长潜力基准、可持续发展基准,这类基准由于定义的名称差异而有所不同;另一部分是体现研究领域特点或者需要考虑的特别因素,如:海陆协调发展基准、就业基准、国际竞争力上升基准、社会生活协调效应准则、自然资源的利用效应和保护效应准则等等。

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区域主导产业决策基准的确定应该从区域的层面选择符合现实政治经济情况的决策基准,其内容要涵盖主导产业应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影响主导产业决策的一些其它因素。决策者的目标会影响区域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选择,例如,决策者的目标是就业,此时主导产业选择需要考虑主导产业的就业效应。那种能够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具有良好就业环境的产业将会是决策者优先考虑的对象。

二、评价指标选择研究

在主导产业的分析研究中,根据上述基准,研究者建立了各自的评价指标体系。张魁伟探讨了区域主导产业指标体系的构建;刘克利、彭水军、陈富华从主导产业特征评价、主导产业领域内区域比较优势评价和区域经济背景要求来设计筛选的主导产业指标体系;陈晓剑、王淮学指出评价指标并非越多越好,各个指标值都占优的产业没有,考虑的是综合相对的主导地位;张金珍指出区域海洋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包括整体性、客观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郭晶按评价指标的量化特征分为逻辑指标、基础指标和复合指标,逻辑指标的引入考虑了生产要素可持续和产业结构先进性。综合研究成果,目前区域主导产业分析指标选择的原则应包含四点。

第一,系统性,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是涉及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的一个复杂的系统,指标体系内指标要能系统、全面和相互联系地反映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内在要求,各指标之间在其含义、口径范围、量化方法等方面要相互衔接,构建层次清晰的总体指标体系框架,做到全面性和关键性指标的结合,综合、系统地反映区域主导产业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性;第二,客观性,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必须较客观和真实地反映主导产业的内涵,应认真研究量化指标,增强定性指标的确定性,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尽量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提高科学性,依据经济含义客观地分析所选指标并做出取舍;第三,可比性,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要考虑到基本指标既可进行横向比较,又可以与以往历史资料衔接,尽可能使统计口径和范围等方面不同的指标在经过数据处理后使其保持一致,尽可能地采用现有规范的统计指标或基础统计指标,保持指标体系具有统一的量纲;第四,可行性,指标体系应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指标的量化性,对数据不可得的指标则只能作舍弃处理,选取指标的指标值应该可以直接获得或者通过简单处理修正得到。

分析主导产业选择的常用指标有:需求收入弹性、区位商、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比较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等,其它增加值比重、增长率、劳动产出效率优势度、就业人数、单位产值能源消耗等可选指标依具体情况而定。

三、方法选择研究

主导产业的选择是一个多目标、多属性的决策问题。国内关于主导产业选择常用的方法是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方法主要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指标体系的选择,―个是权重的赋予。综合评价方法种类很多,应用于主导产业选择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层次分析、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灰色系统分析、偏离份额分析、数据包络分析、钻石理论等,单一指标方法如区位商分析法,其他方法还有密切值法、粗糙集方法、熵值法等等。表1对比了主导产业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目前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的趋势,一方面是优化指标权重的确定,融合多种赋权方法;另外一种是综合考虑多种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评价。综合其中几种方法的优点以达到科学合理的选择区域主导产业的目的。

四、存在的问题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研究思路、方法、指标选择及研究对象等不外乎如下:在研究思路上,基本上多依据上述选择主导产业的经典理论,结合所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和特点确定所研究对象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再根据基本准则和相关数据的可获得的难易程度选定相关的测算指标,经过定性、定量或者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最终遴选出主导产业。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数据方面。数据选择缺乏连续性。区域主导产业的特征应该是通过某些指标的动态发展过程来表现的,在进行定量分析时,需要利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而现有的研究往往利用当年或者两年的数据,表现不出备选产业对主导产业特征和作用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选择结果难以令人信服。至少要利用连续5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才能保证研究的可靠性。

2、选择基准方面。单纯选用主导产业选择经典基准对本地区进行主导产业选择,而对影响本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的因素缺乏分析。众多基准之间,有些存在内在联系,相关性较强,有些又相互矛盾,导致一个产业很难符合所有基准或多个基准。不同研究者的选择基准有所差别,对于每个基准所选择的指标赋权差别较大,使得不同研究者所得的结果的比较困难,结论不一致。

3、指标体系方面。其选择与测算比较简化,没有考虑指标的内在联系,有时候会纳入过多的同类指标使得权重发生较大变化,权重的合理性无法得到保证,不能正确反映指标的重要性。数据的可获得性及其质量也影响指标的选取,存在着理想与现实的脱节。同类指标的不同选择也会对主导产业的选择产生影响,指标体系的差异给比较这些研究成果带来困难。此外,现在关联度指标之一感应力系数已经广受置疑,科技进步贡献率等指标也不易准确测量。因此,指标体系的研究尚待完善。

4、评价方法方面。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指标选择主观性过强,权重的选择难以衡量,定性与定量分析没有很好地融合。

5、理论研究方面。对主导产业的基础理论缺乏深入研究。地方区域在分析主导产业时,通常直接套用国家主导产业选择理论,而没有考虑与主导产业密切相关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区域特点。缺乏针对性、动态性研究,针对不同产业领域、特殊经济区域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较少。主导产业评价的目标函数因经济发展阶段、区域范围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五、结论

虽然基准的研究划分为三到七基准不等,但有一些实质上差别不大,涵盖的内容差不多。差异主要在于针对区域以及研究领域的差异而提出的基准。指标个数并非越多越好,其内在关联性需要考虑;可以依具体情况选择使用逻辑指标;指标体系的确定受到数据可获性与决策者的目标影响。主观的定性分析与客观的定量分析相结合是评价方法选择所需,新方法以及多种评价方法的组合使用是区域主导产业研究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叶安宁:国内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综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8).

[2] 李新、王敏晰: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研究述评[J].工业技术经济,2007(7).

[3] 王昭: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综述[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3).

[4] 刘红梅、李玉浸:区域主导产业研究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2).

[5] 何景明、卢旭: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6] 郭晶:区域海洋主导产业的选择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

[7] 梁杰:广西海洋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广西大学,2009.

篇(4)

【第一章】新经济环境下科技型企业成长研究导论

【第二章】企业发展模式理论综述

【第三章】我国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概况

【4.1  4.2】山寨的说明及华强北手机产业发展概况

【4.3】手机厂商的典型案例分析

【4.4 - 4.6】华强北手机产业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第五章】华强北模式的理论说明

【结论/参考文献】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方式分析结论与参考文献

摘 要

上世纪 90 年代,美国克林顿政府通过实施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实现了美国历史上和平时期最长的一次经济高速增长,其具体表现是经济的快速增长、通胀水平的偏低、社会就业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财政的改善,《2001 美国总统经济报告》将这种发展奇迹总结为新经济。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新经济是基于知识经济的全球化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新经济以知识经济、虚拟经济和网络经济为标志,基本特征是高技术化和全球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企业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科技企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型问题。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为各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然而发展模式是与一定的历史和社会条件紧密相连的,我国的中小科技企业发展必须有自己的发展模式,而不能照搬其他。本文的结构主要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给出了本文对于企业发展模式的认识,接着对文章写作所运用到的各种理论进行梳理,并将虚拟企业理论和破坏性创新理论作为核心理论加以详细论述,然后以文献综述的方式选取了国内外几种典型的企业发展模式进行对比,说明企业发展模式主要受政府、教育、资本和文化四种因素的制约。

第二部分,作者在全面阐述我国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以深圳华强北手机产业以及三家典型手机厂商为案例,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对比,说明在新经济条件下我国中小科技企业对于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第三部分,本文通过对华强北手机产业及典型企业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从组织模式、营销模式、创新模式和融资模式四方面进行分析,创新性的总结出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模式--华强北模式,并通过与其他现有典型模式的对比,说明此模式的优点与适用范围。最后通过本文的研究,提出了我国中小科技企业在新经济背景下基于华强北模式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新经济 中小科技企业 华强北模式

目录

第一章 导 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框架与内容

(一)研究基本框架

(二)研究主要内容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综述

一、核心理论综述

(一)虚拟企业理论

(二)坏性创新理论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模式研究

(二)国内相关模式研究

(三)国内外相关模式研究总结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概况

一、我国中小科技企业的定义

(一)中小企业的定义

(二)科技企业的定义

(三)本文对中小科技企业的定义

二、我国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现状

(一)我国中小科技企业发展概况

(二)我国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特点

三、我国中小科技企业面临的困境

(一)外部困境

(二)内部困境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强北手机厂商的案例分析

一、关于山寨的说明

(一)"山寨"的定义

(二)"山寨手机"的说明

二、华强北手机产业发展概况

(一)华强北手机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二)华强北手机产业运行流程

三、手机厂商的典型案例分析

(一)案例研究对象选取依据

(二)研究指标的选取

(三)三家企业的比较研究

四、华强北手机产业的特点

(一)产业分工明确

(二)产业集聚明显

(三)市场定位明确

(四)产品优势独特

五、华强北手机产业面临的问题

(一)政策法律的风险大

(二)持续创新能力弱小

(三)产品服务质量堪忧

(四)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六、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强北模式的理论说明

一、华强北手机产业特点的理论分析

(一)组织模式分析

(二)营销模式分析

(三)创新模式分析

(四)融资模式分析

二、华强北模式的提炼与相关比较

(一)华强北模式的提炼

(二)与国内外相关模式的比较

三、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相关对策与建议

(一)注重产业分工,培养核心能力

(二)注重风险投资,拓宽融资渠道

(三)注重产品质量,大力发展品牌

篇(5)

思想政治教育成熟发展期学科范畴研究综述一、学科范畴研究的发展性背景与现实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是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石和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的理论体系是开放型的、自然生成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必然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近些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与之相关的核心理论、基础理论、管理理论和方法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原理与实践研究硕果累累。同时,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以及党、国家和社会的客观要求,理论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现实问题又有很多的困惑与争论,这都需要重新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度反思、研究、澄清、定位与拓展。基于这样的背景,作为学科理论基石的学科范畴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在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的丰富与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的研究能有效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的体系框架,同时不断拓展各理论结点的内在联系,从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并为其提供有效的研究对象、内容、路径、领域、过程、原则、方法、启示和反思。

二、学科范畴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研究正逐步深入并走向成熟,学界已取得的这些研究成果对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益指导和借鉴,这其中,不乏从各种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的含义、特征、功能、建构原则、体系结构、理论创新等提出创见的力作,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理论研究正不断深入。

但是,学科范畴理论研究的数量总体上还很少,而且不成体系,众多学术论著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范畴只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其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远未达到规范化、系统化的程度,也尚未对其作出明确、严格、公认的科学界定和解释。而且对一些学科范畴只是孤立地、静态地进行描述,而不是联系地、动态地进行考察。为了进一步弄清学科范畴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诸多学者以不同的抽象思维和逻辑起点进行建构,但这些学科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构建带有极大的不稳定性,逻辑论证不够充分、严密、合理,还存在很大分歧。

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相关学科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的理论研究会日益成熟。我们通过吸收相关学科的知识来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的营养时,必须通过自己的消化,使之对本学科有益的成分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念、范畴中去,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概念、范畴的有机构成因素。而不能简单照抄照搬。

三、学科范畴研究应坚持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多元分析法

学科范畴课题研究应充分运用多学科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如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教育学、社会学、统筹学和管理学等基本原理作为理论支撑,并借助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来探讨学科范畴问题。

2.文献法

学科范畴课题研究中应对有关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方面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和整理,收集资料的范围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等许多学科领域,在已有的有关文献资料中汲取营养,批判地

转贴于

篇(6)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5-0082-02

一、引言

营销已经成为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因素。传统的营销管理方式存在以下弊端:职能分割、数据冗余、信息内闭等。网格理论是以资源共享为指导原则的先进思想理念,目前已经应用于生物医药、交通运输、资源勘探、电子商务、金融、城市管理与规划[1]等领域。陈平认为,网格是按照精细化管理的需要,将所有的管理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单元格[2]。姜爱林认为,网格是按一定规则将连续的空间区域离散化,形成众多多边形,并赋予标识符[3]。网格作为新兴的计算平台,具有分布性和异构性、共享性和集成性、自治性和动态性、抽象性和虚拟性等特征,能够将各种计算资源整合起来[4~5]。

二、汽车营销网格划分的维度

汽车营销网格的划分可以从四个维度进行分析,分别是汽车客户基本特征、汽车客户行为、汽车客户价值和汽车客户生命周期。

(1)汽车客户基本特征。汽车客户基本特征涵盖的内容很多,通常包括地理因素、人口统计因素和客户心理特征因素。地理因素是指客户所在的区域位置、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地域环境按照国内大区可将客户的地域划分为华南、华东、华中、华北、西南、西北,也可将居住区域粒度更加细化。气候环境是指客户居住地的气候状况,在我国主要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高山气候;人口统计因素包括民族、性别、年龄、职业、家庭环境、受教育水平、等;心理特征指标与客户对企业产品、包装、广告、公关行为等活动产生的反应具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2)汽车客户行为。汽车客户行为是客户购买、使用、处置汽车产品或服务所采取的各种活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每位汽车客户的行为是有规律可循的,若干汽车客户在规律上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基于这种相似性,可以依据汽车客户行为对汽车营销进行网格化划分。依据汽车客户行为划分汽车营销网格是以汽车客户过去重复或习惯性购买、使用记录为基础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反映汽车客户行为的各个变量的统计分析,挖掘出客户的使用习惯和特征,可以从保养频率、维修频率、使用频率、车辆用途、车辆使用地域环境、车辆使用道路环境六个方面来衡量汽车客户行为。

(3)汽车客户价值。客户价值包含客户方面和企业方面,在客户方面,肖恩·米汉教授认为客户价值是客户从某种产品或服务中所能获得的总利益与在购买和拥有时所付出的总代价的比较,也即顾客从企业为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所得到的满足。即客户价值、客户感知利得、客户感知成本)。从企业方面来说,客户价值即企业从客户的购买中所实现的企业收益,是企业从与其具有长期稳定关系的并愿意为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承担合适价格的客户中获得的利润,也即顾客为企业的利润贡献。

(4)汽车客户生命周期。客户具有价值和生命周期,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客户生命周期是指从客户与企业建立业务关系开始到完全终止业务关系的整个过程,包括考察期、形成期、稳定器和退化期四个阶段。它同样也是客户关系水平随时间发展和变化的轨迹,它动态描述了客户关系在不同阶段呈现出来的总体特征。考察期是客户关系的孕育期,形成期是客户关系的快速发展阶段,稳定期是客户关系的成熟期和理想阶段,退化期是客户关系水平发生逆转的阶段。

三、汽车营销网格的构建流程

构建汽车营销网格首先要充分理解营销网格的构建目的以及划分后要达到什么样的预期效果,然后依据构建目的筛选营销网格划分依据,确定各划分依据所对应的客户信息,并对客户信息进行选择、清洗,在数据准备完成之后选择营销网格划分算法,并利用模型对营销网格进行划分,建立网格并设置网格粒度。营销网格构建流程如图1所示。

(1)确定划分目标及预期效果。汽车企业在对营销网格进行划分时,必须明确对目标市场进行划分的原因,以及通过汽车网格营销能为企业带来怎样的效果,因此汽车营销网格的划分必须以企业发展战略和营销战略为前提,要把汽车网格化营销置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以企业经营目标为网格化营销目标,确定在网格化营销过程中营销部门所担任的角色,以及与生产部门、售后服务部门、市场部门、财务部门、物流仓储部门应该如何协同运作。

(2)筛选划分依据。在划分网格时,可以依据四个维度客户基本特征(A)、客户行为(B)、客户价值(C)、客户生命周期(D)来进行划分,根据营销网点的实际情况分析,按照四个维度逐步对营销网格进行细化,例如首先按照a1:地理因素进行网格划分,然后依据b4:车辆用途来对网格进一步细化,再次依据c1:客户当前价值来对网格进行第三维的细化,直至满意为止。从而实现营销网格的多维度可变粒划分。

(3)数据准备。在选取了营销网格划分依据后,就要开始对客户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采集,要在收集大量客户信息的基础上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而不是根据划分指标进行主观判断。数据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将直接影响营销网格的划分结果,因此在营销网格划分前,必须采集客户数据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4)建立营销网格。营销网格粒度需要考虑企业现有营销资源状况,要保证在营销网格划分的基础上,企业有充足的营销资源分配给各营销网格,在企业营销资源一定的情况下。根据营销网格粒度和企业营销资源五等级划分,绘制如图2[1]所示的营销资源网格粒度与企业营销资源关系矩阵图,该图共有25个单元格,表示在企业营销资源状况与营销网格粒度的对应关系。如单元格5表示在营销资源充分充足的情况下,企业可以为每一个客户提供一对一的营销服务,每一位客户即为一个营销网格,此时营销网格的粒度最细;单元格21表示当企业的营销资源非常匮乏,要尽节省营销支出时,企业对整个目标市场进行广播式的营销服务,此时营销网格的粒度为1。在左上三角的10个单元格中,营销网格的粒度过细,此时营销资源表现不足,在右下角的10个单元格中,营销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营销网格划分过粗。因此营销网格粒度应依据对角线上的五个区域来设定,确保有限的营销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

在划分网格时,首先依据企业营销资源的实际情况确定网格粒度,然后依据客户基本特征(A)、客户行为(B)、客户价值(C)、客户生命周期(D)四个维度来进行划分,如果粒度很大,则只能从四个维度中选择一两个关键维度来进行划分,如果粒度很细,就可以从三个或四个维度来进行划分。网格划分的过程如图2[2]所示。

四、结语

营销网格的构建是服务营销下营销资源有效配置的基本前提,总结本文,营销网格划分的一般步骤为:在划分营销网格时首先要明确营销网格划分的目的与原则,然后有目的地选择有效的网格划分依据,并对各指标数据进行清洗处理,在数据确定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划分算法,并依据数据特征和企业营销资源状况确定营销网格划分粒度,在此基础上确定营销网格,但是营销网格的划分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适时对营销网格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 王喜,范况生,杨华,张超.现代城市管理新模式:城市网格化管理综述[J].人文地理2007,95(3):116-119.

[2] 姜爱林,任志儒.网格化城市管理模式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7,(2):4-14.

篇(7)

一、β系数的稳定性研究

就方法论而言,β系数必须从过去证券市场的收益率数据中进行估计,而过去的数据估计出来的只能是过去的β系数。过去的β系数要能用于反映现在或将来的风险,则必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才行。因此,β系数稳定性的检验就显得相当的重要。根据样本数据构造的时间跨度和样本规模大小,β系数稳定性的研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样本数据时间跨度长短对β系数稳定性的影响,另一类研究样本组合规模大小对β系数稳定性的影响。对于β系数在美国证券市场上的表现,许多学者做过大量研究,但没有定论。关于股票β值稳定性的检验,国外的学者如Levy(1971)、Blume(1971)、图莱(1980)等大多采用统计学上的相关分析法进行研究。在众多对β系数稳定性的检验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Blume和Levy检验。1971年,Blume在《财务学刊》上发表了《论风险的衡量》一文,研究了1926年1月到1968年6月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股票,以每7年为一个时间段,用月收益率数据估计出各个时间段的β系数,然后以统计学的相关分析法为基础,对β系数的稳定性作了深入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在一个时期里估计出来的β系数是其未来估计值的有偏估计;组合规模越大,其未来的β系数越能被准确地预测。同年,Levy研究了1960年至1970年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500种股票,他缩短了估计的时间段,采用周收益率数据,并改变了前后估计时间段等长的传统做法,以52周为基期,后续期分别为52周、26周和13周。研究的主要结论认为:在较短的时间段内(52周),单一股票的β系数是相当不稳定的,但是组合β系数的稳定性有显著的提高。而且,组合规模越大,估计时间段越长,β系数的稳定性越高。1974年,Baesel运用转移矩阵法研究了估计时间段长短对β系数估计值稳定性的影响。他把估计时间段分别设定为12、24、48、72和108个月,对1950年至1967年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160只股票进行研究后,提出:随着估计时间段的延长,单个股票β系数的稳定性将会增强,且最佳估计时间段是108个月。1975年,Porter和EzZen采用随机组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后认为,组合的构造方式会影响β系数的稳定性,β系数的稳定性并不会随着组合规模的扩大而有所提高。1994年,国内的学者沈艺峰最早把“Chow检验法”用于股票β估计值的稳定性检验。他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的β系数估计及其稳定性检验》一文中,对1992年6月至1993年12月上海证券市场的10种股票的β值进行估计,然后将时限一分为二,采用“Chow检验法”研究这10只股票的β值是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著变化。检验结果表明,除了“延中实业”外,所有股票的β值都是稳定的。沈艺峰和洪锡熙(1999)又采用相同的方法,对深圳证券交易所1996年度所有上市公司股票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单个股票或是股票组合,β系数都不具有稳定性,以过去期间的数据估计出来的β系数值无法代表未来的β系数值,说明我国证券市场的系统风险是变动不定和难以预测的。2000年,靳云汇、李学在《中国股市β系数的实证研究》一文中,对沪深两市51种1992年以前上市的股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股票β系数随着上市时间增加基本上趋于不稳定,利用β系数的历史数据来预测未来β系数的可靠性较差。

综观β系数稳定性的实证研究,绝大多数研究认为证券的β系数不具有稳定性,虽然可以借助于组合的方式来获得较为稳定的β系数,但对于大多数的个人投资者来讲,这意味着不能简单地用过去时期数据所估计的β系数作为当前和未来时期的预测值。因此,除了在估计方法和数据选取等方面寻求β系数的变动原因之外,许多学者还从公司的基本特征等方面人手探讨导致同一证券的β系数在不同时期出现变动以及不同证券的β系数在同一时期存在差异性的影响因素。

二、β系数的影响因素研究

股票贝塔系数存在不稳定性,说明有必要进一步对股票β估计值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正如James Farrell和Walter J,Renhart(1997)所指出的:股票贝塔值的不稳定性并不令人惊异,公司的基本因素(如产品生命周期、财务政策)随时间的变化必然会导致股价的变动,从而股票β值也随之改变。因此,差异性分析能一定程度地解释股票β值的不稳定性,有利于更准确地预测股票β值。一般认为,影响股价变动和股票风险的因素主要有:宏观经济因素,如利率、通货膨胀、国际收支、汇率等;行业因素,如行业生命周期、市场竞争性等;公司基本特征(本文就是从此方面对股票的预期β系数进行探讨的);战争及政治因素;心理因素,如心理预期。以上因素均能导致股价变动,从而影响股票的系统性风险。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主要集中在分析公司基本特征和行业因素这两个方面。理论上,公司规模的大小、资本结构、经营收入的周期性及公司的负债比例等基本特征的变化将改变公司的风险特性,从而影响公司所发行股票的风险。因此,学术界对公司的基本特征变量是否会影响其股票的系统性风险系数展开研究。鉴于公司的会计资料能传递与公司基本特征有关的风险信息,在实证研究中,通常用会计变量作为反映公司基本特征的量化指标。Ball和Brown(1969)最早注意到会计信息与β系数存在相关关系,在他们的研究基础上,Beaver,Kettler和Seholes(1970)从公司基本特征人手研究股票β值的影响因素。他们把公司基本特征细分为七个会计变量:股利支付率(Difidend Payout Ratio);成长性,即总资产增长率(Asset Size Growth);财务杠杆(Leverage);流动比率(Liquidity);规模(Size);盈利变动率(Earning Variability);会计贝塔系数(Aceounting Beta)。研究结果表明:在1947年至1956年和1957年至1965年这两个期间,纽约证券市场上307家上市公司单个股票和5种股票的组合的系统风险与盈利变动性、股利支付率、会计贝塔系数和财务杠杆这4个会计变量之间一致且显著相关;对于每个变量,组合的相关程度高于个股的相关程度;系统风险与成长性、规模和流动比率这3个会计变量之间的关系与理论假设不一致或显著无关。学术界认为,

Beaver等人首次系统地研究系统风险与会计变量之间的关系。Bildersee(1975)研究1956年至1966年期间纽约证券市场制造业和零售业的71家公司的系统风险与11个会计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最后指出了与系统风险相关的6个会计变量(负债比率、优先股与普通股的比例、销售与权益资本的比例、流动比率、市盈率的标准差、会计贝塔系数),并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此外,Harmada(1972)研究财务结构对股票系统风险的作用,其研究结果表明公司财务杠杆与股票β值呈正相关关系。曼德尔克(1984)则增加了对经营杠杆这一因素的分析,并表明股票β估计值与经营杠杆存在高度、显著的相关关系。Gahlon和Gentry(1982)进一步研究表明系统风险是以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总收入的方差系数、息税后收益和市场组合收益之间协方差系数为自变量的一个函数。Mandelker和Rhee(1984)也证实了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能够解释大部分的系统风险的变动。Huffman(1989)发现系统风险与财务杠杆系数正相关而与经营杠杆系数负相关。Mansah(1992)指出公司的经营决策、财务决策和战略决策与系统风险是相关的。Rosenberg和McKibben(1973)的研究发现不同行业的β值存在持续的差异。于是,Rosanberg和Marathe(1975)进一步把39个行业哑变量加入股票β值的分析模型中,来解释股票β值的差异,形成著名的集个股市场特征、公司基本因素和行业性质于一体的“罗森伯格系统”(Rosenberg’s system)。Rosenberg和Marathe对该模型的首次检验表明模型对未来β系数的预测能力好于其它的预测模型。由于理论上的吸引力和检验结果的支持,用罗森伯格系统生成的β系数预测值得到广泛的认可,著名的BARRA咨询机构(由Rosenberg创建)就采用了这一系统。一般来讲,行业因素对股票β值产生影响的原因有:行业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程度;行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行业内竞争程度。但吕长江,赵岩(2003)的研究发现:中国证券市场中Beta系数并不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但在按照是否被纳入计算成份类指数的标准将股票进行分类,即分为成份股和非成份股,这两大类股票的Beta系数存在显著的差异。刘永涛(2004)研究也发现:就我国目前的五行业分类方法来看,β系数在行业间的区分并不明显;在证监会的CSRC行业分类标准下,β系数在各行业的区分整体上表现出差别性,但两两之间β系数的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还有一类学者,他们利用数学推导来研究β值和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Chei-Chang Chiou and Robert K.Su(2004)运用数学的方法结合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obb-Douglas函数和净盈余函数推导分析了系统风险和会计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系统风险的决定因素包括收益、销售增长、账面价值、股利、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市场回报率和无风险回报率,并提出了以下结论:对于一个前一年度有着正收益和本年度有着销售增长的公司来说,如果当前账面价值、股利和收益对股价影响的联合效应(即股价弹性之和)为正(负),那么以产品的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为量度的总杠杆系数对系统风险有正的(负的)影响;当账面价值和收益对股价的影响(即股价弹性)为正而股利对股价的影响(即股价弹性)为正(负)时,股利对系统风险有正的(负的)影响;对于一个有着正(负)销售增长的公司来讲,在给定的系统风险水平下,经营杠杆系数正(负)相关于其财务杠杆系数。郑君君(2000)运用数学推理的方法研究了β系数和市盈率之间的关系,并且得到了它们相关的表达式,结果显示β系数与市盈率呈负相关关系。

相比于国外的研究而言,国内关于β系数的影响因素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吴世农、冉孟顺、肖珉和李雅莉(1999)借鉴Beaver等人的研究,收集1997年至1998年上海证券市场200家上市公司公布的会计信息,应用实证分析方法,对影响我国股票系统性风险系数的7个会计变量(股利支付率、总资产增长率、流动比率、财务杠杆、公司规模、盈利变动性和经营杠杆)进行了相关性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总资产增长率和财务杠杆与股票的系统风险呈正相关关系,股利支付率与股票的系统风险呈负相关关系;从组合后的回归分析看,流通规模对股票组合的β值具有显著影响;经营杠杆对个股或组合的β值都没有显著影响,流动比率与系统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盈利波动性与股票系统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这些都是与财务理论相左的。农卓恩(2000)以1998年初在深交所上市交易的股票周实际收益率数据估计股票的β系数,选择18个财务指标,研究β系数与这些财务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股票β系数与财务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弱。

三、β系数的预测性研究

由于经验研究已经证明β系数具有不稳定性,因此,如何准确地预测未来的β值就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对未来β系数的预测主要有两条不同的思路:一是基于时间序列关系的预测;二是基于差异性影响因素的预测。1971年,Blume在《论风险衡量》一文中指出,如果β估计值向均值回归的速度不随时间改变,就可以在估计β系数时围绕这一趋势修正估计值。他采用简单线性模型β2=a+bβ1,来估计相邻两期β估计值之间的回归关系,用此回归关系修正对其将来值的估计。1973年,Vasicke在《关于在证券β系数的贝叶斯估计中运用横截面信息的一项注释》一文中根据β系数的回归趋势,把贝叶斯决策方法引入β系数的估计中,提出了贝叶斯调整法。Vasicke认为仅仅依据样本的信息来估计β系数是不够的,如果能把有关β系数先验分布的资料与样本的信息结合起来,就能降低估计误差。基于差异性影响因素的预测方法主要有基础β系数法和罗森伯格系统。基础β系数是根据公司基本特征的变化来估计未来的β系数,模型中的自变量为反映公司特征的财务和会计变量。前面已经提到,罗森伯格(Rosenberg)在1973年和1975年以及随后的研究中,集历史β系数、个股市场特征、公司基本因素和行业特征于一体,对β系数的差异性进行研究,并据此对未来的β系数进行预测,建立了著名的“罗森伯格系统”。罗森伯格系统试图将历史β系数和基础β系数两种分析思路综合到一个模型中,以提高β系数预测的准确度。

篇(8)

【摘 要】随着我国电视媒体的发展,电视购物类型节目日益发展起来,人们对电视购物这种形式也已经屡见不鲜,电视购物所宣传的商品销量十分客观。通过深入探究我国电视购物类型节目的制作特征,能够了解到此类型节目的制作重点在于它的镜头呈现技法,以及节目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效应的激发。本文将针对电视购物的镜头呈现手法及其表现力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研究现阶段我国各类型电视节目的制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电视购物;镜头呈现;研究

作者简介:赵亚男(1988.05—),女,山东青岛人,文学学士,2011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任职于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好享购物股份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

0 前言

电视购物类型节目是以传递商品信息为目的,凭借电视购物解说人员对产品基本元素的表达,再加上直观的待售卖商品镜头的切入,让观众产生一种购买欲望,进而达到广告的效用。实质上,在这一过程之中,电视购物的镜头呈现技巧的应用是最为关键的内容,电视媒体工作人员要站在电视观众的角度来呈现商品全貌,提升受众在电视机前的参与感与体验感。

1 电视购物类型节目的基本特征

在新时期的媒体环境中,电视购物类型节目的制作随着受众群体的变换而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因此,该类型节目在呈现商品属性及其内容的时,需要调整策略。从电视购物类型节目的基本特征来看,尽管此类型节目的销售目的性很强,但绝不能将这种浓郁的销售意味贯穿节目始终,这不仅会令节目本身失去了观赏性,而且,还会令受众群体失去购买的意愿[1]。那么,做好电视购物类型节目的前提,是做好电视购物的镜头呈现及激发其表现力,提升节目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性。因为只有将电视节目中的内容与观众的购买需求联系到一起,才能为观众呈现出高质量的电视购物节目,抓住观众的视线,至于观众是否承购产生出即刻购买意愿,则是节目统计及后续流程跟进的问题了[2]。

2 电视购物节目的镜头呈现手法及其表现力研究

2.1 电视购物节目的镜头呈现手法分析

从电视节目编辑技术的角度来看,实质上,电视节目的摄录是由很多镜头所组接而成的,鉴于观众大多喜欢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一档节目,以及从不同的空间距离来观察电视节目所呈现出来的事物及其它信息,则电视媒体节目在录制及编辑的过程中,需要将多组繁杂且在不同空间距离的点位上所摄录到的节目镜头组接在一起,进而为观众呈现出一档多维度的电视节目,增添节目本身的可观赏性。当然,电视节目的镜头的完美呈现需要凭借一定的原则与技巧来实现,电视购物类型节目也是如此。

2.1.1 电视购物节目固定镜头的组接技巧分析

在进行电视购物节目镜头的呈现时,最关键的内容便是如何将观众的思想与节目本身所要表述的商品内容关联起来,进而令观众融入到电视购物的节目内容之中,达到商品宣传及销售的目的。从电视购物类型节目的摄录初衷来看,其主题就是为了用镜头来表现待销售商品的性质、特征及其功用等等方面,则只有少部分时间采用的是固定镜头的摄录与编辑,在利用固定镜头来呈现商品信息时,主要是针对商品规格、价格等数据信息的呈现,令观众对商品有理性的认知。

2.2.2 电视购物节目运动镜头的组接技巧分析

相对于客户在实体店购买商品的过程而言,观众通过电视媒介来购买商品则是另一种体验,但现阶段已有较多的客户通过电视购物平台来购买商品。由此可见,电视购物打造虚拟的购物平台有一定的技巧可以挖掘,尤其是电视购物节目运动镜头的组接技巧,是其打造电视购物栏目的“杀手锏”[3]。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运动镜头来呈现商品的使用功能及其使用效果,在短时间内激发出观众的购买欲望。

2.2.3 电视购物节目中运动镜头与固定镜头之间组接及其呈现技巧综述

对于电视购物类型节目的镜头切换与呈现而言,最重要的是令电视节目的各组镜头在衔接上具备一定的连贯性,避免出现连接处的起伏感过大,因为这可能会给部分观众带来一种商品呈现不流畅的感觉,不利于节目过渡到商品销售的环节,如若镜头呈现出来的商品与解说内容有出入,往往就给人留下一种夸大销售产品质量及其效能的不良印象[4]。所以,对于电视购物类型节目的编辑与制作来说,良好的镜头呈现效果是提升节目质量与商品销量的重要前提。在以往的电视购物节目中能够发现,当主持人介绍完某类型日用商品的使用过程以后,需要进行商品规格信息的切换,也就是说,将节目中运动镜头与固定镜头组接起来,此时,可以保留原本呈现商品使用方法的运动镜头,接下来,可以将镜头停留在标有商品属性的外包装上,由远及近地以固定镜头的呈现方式缓慢切入到商品标识及规格的镜头上,这样便可以实现节目运动镜头与固定镜头之间的无缝对接,同时,观众也能够清楚地理解如此切换镜头的目的,不仅令其从整体上认识电视购物商品的,而且还从使用功能及其规格表述等方面来了解电视购物所售卖的商品,这便达到了电视媒体售卖商品的节目效果。

2.2 电视购物节目的表现力

电视购物节目的镜头组接具备连贯性,而且,商品的使用功能及其特征能够通过镜头的切换而表达出来,便基本呈现出了电视购物节目的表现力,一般情况下,有购买需求或有潜在需求的观众就会在即刻产生购买所宣传商品的意愿。实际上,无论电视购物类型节目的制作如何精良、镜头切换及其呈现如何天衣无缝,最重要的问题还在于商品本身的品质监管,换句话说,就是电视购物栏目的诚信是否良好至关重要[5]。当然,在电视购物商品无质量问题的前提下,节目镜头拍摄及其后期制作的效果至关重要,关系到电视购物栏目所售卖商品的销售额的提升。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本文通过研究电视购物的镜头呈现及其相关的技巧,能够进一步明晰了电视购物类节目的摄录及其制作的宗旨,那就是:只有将整个电视购物节目的镜头切换方式及其镜头呈现的节奏掌握好,才能从本质上提升电视购物类型节目的录制质量,进而有效提升电视购物节目所售卖商品的销售量。

参考文献

[1]高巍.创新业态——广电网络企业发展高清交互数字电视购物初探[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1,09(09):80-82+15.

[2]尚华楠.电视节目的包装设计与叙事手段——以豪门盛宴为例[J].青年记者,2012,12(32):46-47.

[3]陈劲楠.电视购物频道时期我国电视购物的法律诉求[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2(12):97-98.

篇(9)

关键词:承袭性;贵池傩戏;延续

中国傩文化源于古代的巫傩,后经历代承袭演变成了如今的傩戏,从最初的逐疫祈福仪式到如今以嗜宋主的傩戏表演,正是由于代代承袭,傩文化才会在当下继续呈现,并引无数学者研究这一古老的文化现象。

一、民俗的承袭性

在《民俗文化学》这本书中,陈华文先生认为,民俗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 ,承袭性是这种特殊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民俗文化是一种历史传承的文化,除了部分属于现实生活中形成的新的民俗文化内容之外,绝大多数都是从前人那儿承袭而来,因此,我们把这种从前人或历史上传承而来的特征,叫承袭性。许多人也把这种文化当中所共有的继承性特征叫作传承性,其意大致相同。我们之所以用‘承袭性’这个词语,就在于它更侧重于对传统的继承和延续,每一次承袭都不过是整个民俗文化存在链之中的一个。”

从陈先生对于承袭性的表述当中,可以看出,承袭性不仅是民俗的传承,更侧重民俗的延续发展。历史上形成的民俗之所以仍在生活中大放异彩,不仅在于其被一代代人传下来,更重要的是它能够适时变化延续发展。

二、贵池傩戏简介

我国学者将巫傩分为宫廷傩、军傩、寺院傩和乡傩。军傩是古人出征前必须举行的一种祭祀仪式,后来屯军的后人将军傩保存下来,与地方民俗相结合,流变为乡傩。乡傩又分为师道傩、宗族傩、社火、走乡串户的行傩等,贵池傩戏则属于乡傩中的宗族傩。它依存于宗族而发展,由宗族的人代代承袭。

贵池傩戏主要在贵池一些封闭的山区里,当地刘街、姚街、梅街等十几个大姓宗族里都有各自的傩戏表演。它以请神敬祖、逐疫祈福为目的,以佩戴面具为表演特征,以祭祀仪式和表演傩戏为主要内容的民间戏曲表演活动。贵池傩戏在正月初七到正月十五之间择日演出,整个过程分为三段体。第一部分傩仪是开始时的复杂仪式,第二部分傩戏为主要部分,第三部分是吉祥词,请求傩神纳福。

长期以来,贵池傩戏没有专业的班社,主要依靠宗族力量发展,且宗族之间交流不多,也很少受外来文化影响,因此贵池傩戏呈现出原始古朴之感,被学术界称赞为“中国戏曲活化石”。

三、贵池傩戏的历史承袭

贵池傩戏的历史演变大致经历了由祭祀仪式到傩舞,进而发展为傩戏的过程。一方面,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民间艺术的滋养,民众在承袭中剥去难以融入社会现实的内容,吸收各种民间戏曲艺术的养分,傩俗适时变化承袭发展。另一方面,当贵池傩戏整个仪式过程发展较为完备时,它在封闭的宗族社会内稳定传承,保持着原始古朴的特征。

(一)变异的承袭

《杏花村志》中记载了唐代对梁朝昭明太子神像的祭祀活动,“池故事,八月十五日为梁昭明千秋……是日,诸家扮会迎神者,所扮为关壮缪、为城隍、为七圣二郎、为玄坛。其扮也,则各骑乘,奉面具”,迎神、扮角、戴面具,这是关于贵池傩俗祭祀仪式的最早记录。贵池傩戏在发展中,吸收各朝代的民间文艺,从傩祭、傩舞发展为含有戏曲内容的傩戏。明嘉靖时修纂的《池州府志・时序・逐疫》中记载“凡乡落自十三至十六夜,同社者轮迎社神于家,或踹竹马,或肖狮像,或滚球灯、妆神像,扮杂戏,震以锣鼓,和以喧者。群饮毕,返社神于庙”,这是关于贵池傩戏表演的最早记载。从中可知傩戏演出的时间,仪式的大致程序以及表演的场面盛况。贵池傩戏在历史传承中吸收民间文艺,变异的承袭,以适应社会发展。

(二)稳定的传承

根据明嘉靖时《池州府志》的记载,当时傩戏的表演时间、仪式程序、表演内容和当前的傩戏已无多大差异。由此可知,贵池傩戏最晚于明嘉靖时期已发展较为完备,并一直稳定的承袭至今。贵池傩戏属于宗族傩,傩戏依赖宗族的力量发展。傩戏由本宗祖的人继承,老一辈言传身教给后代,傩戏的主持是宗族年首,演出人员皆是族内人员,演出经费也来自宗族内的财产或者是同村人每家每户的筹资。正是由于在宗族这个较封闭的环境内传承,且宗族之间各自演出,较少沟通,促使了贵池傩戏稳定的传承,保存着原始朴素的特征。

四、贵池傩戏的当代延续

贵池傩戏在当代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学者们积极整理研究贵池傩戏资料,在其发展历史、演出习俗、表演剧目等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也有对傩戏面具和剧本的专门研究。但傩戏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文化,只有存活于当地民众的生活中,与民俗主体不断重复互动,才能在当代社会继续承袭。

(一)当代延续中的问题

贵池傩戏是宗族傩,依靠宗族的人力、物力、财力维持演出,无专业班社和专业艺人。而宗族这一社会组织是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土壤上生存发展,随着经济结构发生巨变,支撑傩戏发展的基础也在动摇。另外迫于生活压力,年轻力壮的村民们外出务工。每年正月傩戏演出的日子,但也是村民们背井离乡的时刻,一些演员等不到傩戏演出就要离开,造成人员缺失。并且大多年轻人对傩戏不感兴趣,傩戏传承后继乏人。民俗脱离主体则难以为继,缺乏传承人员这是贵池傩戏在当展的最大问题。2005年5月贵池傩戏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确立傩戏传承人,这对贵池傩戏的承袭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问题依然严峻。

(二)促进发展的建议

民俗的承袭性侧重延续发展,每一时段上的延续都是对民俗传承的负责,只有做好当下的承袭工作,民俗文化才能一直存续在民众生活中。首先,要为傩戏创造生存土壤。当下出现宗族复兴热,池州市政府应引导宗族建设恢复,为傩戏发展创造条件。其次,贵池傩戏属于宗族戏,但也应具有开放性。在承袭中,不仅仅局限于宗族圈,要用傩戏表演吸引有兴趣的年轻人加入学习,解决后继无人的局面。再次,贵池傩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重要的地方文化资源。政府应利用好当地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加强地方文化建设,促进旅游发展,解决村民就业问题,留住傩戏表演人员。

五、结语

承袭性是民俗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历史的传承与当下的延续。贵池傩戏从古时的傩祭、傩舞发展为傩戏,变异发展,也因在宗族内代代相继,稳定传承,正体现了民俗的承袭性。承袭性强调民俗的延续,目前贵池傩戏遇到最大的问题即民俗传承主体缺失。贵池傩戏作为当地人们一种特殊的生活文化,离不开传承主体,在承袭中,贵池傩戏必须解决好这一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1]李阳,王小元. 基于文化故事背景下的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安徽池州傩戏为例[J]. 长沙大学学报,2017,(02).

篇(10)

情境篮球是学校体育课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因其运动中充满趣味性、竞争性、创造性而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但长期以来由于以教师为中心,重“教”轻“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学生在篮球课中学习主动性低,学习效果差。

为改变目前的篮球教学现状,设置问题情境的“研究性学习”被广泛的尝试。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本人认为设置篮球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注重体育教学的本质特征

体育教学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点:(1)“以身体活动为主”这是体育与其它知识传授类不同区别的最大的特征。(2)在篮球课中设置问题情境,首先要考虑体育教学的基本特征,应选择篮球运动中的问题,且是学生学习篮球过程中客观存在、急待解决的问题,并且问题的解决应以篮球技术学习过程为媒介,使得学生解决问题离不开运动中的练习、尝试、观察、分析。

二、充分考虑体育课程的目标

体育课程的目标包括三个领域:学习领域、心理健康领域、社会适应领域。设置问题情境不仅要考虑学习领域的目标,更要考虑心理健康领域、社会适应领域的目标,不但要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术,还要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通过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交流、讨论、协商、合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情感,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养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三、设置问题的难度要适当

篮球教学中能够设置很多的问题情境,但设置问题的难度要适当。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篮球技术水平和心智发展水平,提出的问题要处在学生思维水平的最近发展区,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语言要有情趣,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己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太易,学生会缺少成就感;太难,力不能及,学生难以探索,又易产生失败感。因而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篮球学习动机和热情、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思索是学习篮球技术成败的关键。

四、鼓励教师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特别是应当努力培养出一个好的“学习共同体”,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篮球运动历经百年发展,技术在不断发展创新,没有绝对正确的、最终的篮球技术。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虽然学生现有的水平离篮球技术的创新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教师应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特别是通过实践中不断创新。

五、教学的组织形式多以“小组探究”的形式为主

学生在自己探究投篮技术时,往往经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整个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如果采用班级整体研究学习,容易造成见解分歧后难以达成共识的纷争局面或消极应付的现象,使教学活动显得耗时、混乱,不利于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使篮球教学陷入困境。因此采用“小组学习(5-6人)”的形式,每个小组设立一、两个重点问题,最后一起讨论交流各组的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使全班学生们的篮球技术共同提高和完善。

六、学习评价不在结果,而在过程

当学生经过小组学习和交流篮球技术有所提高时,教师要给学生以热情的赞赏和激励性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评价,归纳整理所学篮球技术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篮球技术的方法,特别是归纳总结学习篮球技术过程中所运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纳入学生的认知系统,使学生掌握解决篮球运动中问题的思维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创造性能力不断增强,学生思维更加灵敏,最终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核心特征.外国教育资料,1999.1.

[2]皮连生.现在认知学习心理学.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

[3]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9.

[4]谢铁兔.篮球技术教学训练步骤与方法.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9.

[5]孙民治.篮球纵横.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6]滕子敬,宋尽贤.第二界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论文综述.中国学校体育,2003.6.

[7]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索.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8]金鑫.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中国学校体育,2003.2.

[9]刘平平.运用“问题探索”上好中小学体育课.中国学校体育,2003.2.

篇(11)

关键词: 斜坡;危岩体;稳定性;极限平衡;发展趋势

Key words: slope;dangerous rock mass;stability;limit equilibrium;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5-0054-02

1 工程概况

工程区分布范围南北宽约330m,东西宽约250m,分布高程1850~2200m,危岩带面积5.0×104m2,斜坡坡向155°~175°,坡度35°~45°。地层主要由中生界三叠系(西康群)上统侏倭组(T3zw)千枚岩夹少量变质砂岩组成。将整个崩塌分为两个区,各区划分危岩带,Ⅰ区划分为8个危岩带(W01~W08),Ⅱ区划分为9个危岩带(W09~W17)。

2 危岩基本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

2.1 基本特征 斜坡危岩带岩层主要由三叠系(西康群)上统侏倭组(T3zw)炭质千枚岩夹少量变质砂岩等组成,坡顶山脊走向70°~100°,平面上近似曲线形展布,整个危岩带地形坡度较陡,为35~45°,局部地段为直立状,地势上总体为北高南低。危岩带西侧和中部为一冲沟,在下方汇成一条,东侧有一条小冲沟,是崩塌落石的运移路径。斜坡顶部高程为2150m,斜坡坡高350m,坡向165°;危岩带顺坡长度约330m,平均宽度20~250m,高度约80-250m,主崩方向140~220°。

因工程区危岩带岩层主要岩性为千枚岩,其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发育,形成了破碎带(危岩带),以块体(单体)形式存在的危岩较少,故本次勘查根据崩塌的分布特征及形式,将整个崩塌分为两个区,各区划分危岩带,在危岩带中选取典型的较大块体(危岩单体)进行特征描述:

其中Ⅰ区位于崩塌坡体西侧的顶部,坡度约为35~40°,该区危岩的危岩高度较高,势能较大,危岩的体积较大,主要以W01、W02为典型,该区危岩崩落大多可能落在其下的沟槽内,但部分块石可能在沟内发生弹跳,再沿坡体滚落,对坡下4户老百姓及5栋房子造成危害(见图1),且危害范围较广。根据危岩带形态特征、变形破坏宽度、岩性特征及其稳定性,Ⅰ区划分为8个危岩带(W01~W08)。

Ⅱ区位于斜坡东侧的中上部,坡度约为40~45°,该危岩带以强风化较为破碎危岩为主,该区主要有危岩W09~W17,体积大多为0.4~10m3,破坏方式大多为倾倒式、坠落式破坏;此区前有一空坪,崩塌落石经空坪平缓地带减能后,其位能变小,发生弹跳的可能性降低,其危害相应降低,主要危害对象为坡脚的5户居民和5栋房屋(见图2)。根据危岩带形态特征、变形破坏宽度、岩性特征及其稳定性,Ⅱ区划分为9个危岩带(W09~W17)。

2.2 危岩成因机制分析 该斜坡区内地形坡度陡,高差较大,受构造、风化卸荷作用的强烈影响,基岩节理裂隙较发育,尤其在“5.12”地震作用下,坡面表层岩土体更加松动,发生了崩塌破坏,主要形成了17个崩塌(危岩)区,即WY01~WY17崩塌危岩带,根据调查测绘及对各危岩带结构面的统计分析,17处危岩带均发育有不利的外倾结构面,危岩体变形破坏模式以滑移式为主,失稳模式均以危岩段零星掉块为主,各危岩带整体稳定性较高。崩塌危岩带形成机制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2.2.1 岩体沿强风化带内的结构面或结构组合面发生崩塌 岩质斜坡崩塌体和危岩的破坏是岩体沿强风化带内的结构面和结构组合面或潜在破裂面发生崩塌。岩体中发育有一组与坡向近一致的裂隙面或与坡向小角度相交的裂隙组合面,岩体在地震力和自重作用下沿这些组合面发生崩塌破坏。在斜坡崩塌破坏时同时对下伏岩体起了牵引松动作用,在坡体上形成了新的不稳定块体或危石,斜坡局部发生崩塌破坏后,危岩带后缘坡体临空,再次发生卸荷变形,形成循环性崩塌破坏。

2.2.2 原始坡面危石脱离土体支撑产生滑移并滚动 原始坡面残存的危石,其整体或大部分块体嵌入地表土体,块体受到土体包裹、支撑稳定性好,在地震的筛摇作用下,块体产生位移加速度并产生移动,块体周围土体产生松动,块体与土体间接触关系发生破坏,在地震(余震)和自重力的作用下,块体产生较大的位移运动并沿陡倾坡面产生滚动,运移至堆积区。而未产生较大位移运动的块体因与土体接触关系发生破坏,已经处于松动状态,在外力条件下(再次地震或降雨入渗地表裂缝),其也将产生位移运动并沿陡倾坡面产生滚动,造成新的危害。

3 计算模型、计算工况及参数选取

将危岩概化分为滑移式危岩、倾倒式危岩和坠落式危岩3类,其计算模型如图3所示。工程区斜坡上发育的7处危岩崩塌(WY01~WY17)其中WY04~WY17属于滑移式崩塌危岩类型;WY01、WY02、WY03属于坠落式崩塌危岩类型。

共取三种工况进行计算分析:①天然状态(自重+裂隙水压力,其中裂隙充水高度取取裂隙深度的1/5~1/2);②暴雨状态(饱和自重+裂隙水压,其中裂隙充水高度取取裂隙深度的1/2~2/3);③地震状态(自重+裂隙水压力+地震力,其中裂隙充水高度取取裂隙深度的1/2~2/3)。

通过勘查取样进行室内实验,根据所做细粒土常规试验资料及现场大重度试验资料,最终选取稳定性计算参数如表1所示。

4 危岩体稳定性计算结果

4.1 危岩稳定性评价标准的确定 根据《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防治工程等级为Ⅲ级,危岩稳定性评价标准为:滑移式危岩稳定安全系数取值为1.3,坠落式危岩稳定安全系数取值为1.8,可建立下列评价标准,见表2。

4.2 计算结果 危岩稳定性计算结果见下表3、4。

4.3 危岩稳定性评价 危岩稳定性评价:

从表3、4可知:17个危岩带天然状态下都处于稳定状态,暴雨或连续降雨条件下处于基本稳定~稳定状态,在地震工况均处于欠稳定状态。

经危岩稳定性计算:

工况1条件下:WY01、WY02、WY03、WY04、WY05、WY06、WY07、WY08、WY09、WY10、WY11、WY12、WY13、WY14、WY15、WY16、WY17危岩带均处于稳定状态;

工况2(暴雨)条件下:WY03、WY08、WY14危岩带处于稳定状态;其余危岩带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工况3(地震)条件下:WY01、WY02、WY03、WY04、WY05、WY06、WY07、WY08、WY09、WY10、WY11、WY12、WY13、WY14、WY15、WY16、WY17危岩带均处于欠稳定状态。

4.4 综合稳定性分析评价 该斜坡范围内基岩由于受强烈的地质构造作用及外力作用(风化剥蚀),节理裂隙极其发育,表层岩体破碎,主要的构造裂隙有2~3组,另外还有大量无序的节理裂隙,受裂隙及岩层面的切割,岩体呈碎裂状和碎块状,松动岩体厚度在0.5~2.0m。此基岩斜坡结构在地震的筛摇作用下,表层破碎岩体容易被松动,结构裂隙贯通速率明显加快,受此控制,在局部基岩陡坡易产生小规模零星掉块现象。该崩塌点范围内基岩斜坡稳定性较好,未出现过大范围崩塌,存在的破坏模式主要为小范围小规模基岩陡壁产生松动岩体崩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