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平面设计一体化教学设计大全11篇

时间:2023-06-21 09:09:0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平面设计一体化教学设计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平面设计一体化教学设计

篇(1)

当今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高技能人才短缺是现在面临的紧迫问题。所以,实施一体化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时代与社会的需要。因此要突破传统教学方式,在平面设计专业中开展一体化教学实践,笔者就平面设计一体化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教法与心得与大家共同探讨,为培养出适应时展,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较高实践水平的技能人才而不断探索。

一、一体化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构建一个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本位的符合职业教育目标需求的教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教学体系就是一体化教学体系。

二、平面设计专业示意图

平面设计专业就如同一棵大树一般,美术基础就像树根一般是树存活的根本;而设计基础就好比树干,它的作用是连接和传输;最枝繁叶茂的树冠就是平面设计的核心课程所在。

三、在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融入一体化教学实践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平面设计专业学习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为重要。平面设计人才不应该只学会书上的理论知识而不懂实际设计制作,也不能只掌握后期制作而忽略理论知识对实践的重要指导作用。所以要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知识作支撑,用实际设计去验证理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就如同我们人类要依靠两条腿配合行走一般。一条腿好比是理论,而另一条腿好比是实践,两条腿只有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走好路。例如:在平面设计专业的《包装设计》课程中,纸盒结构设计是比较困难的。包装纸盒成型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一件包装设计成品的最终效果。如果盒型制作不完善就无法加工成为一件合格的成品。如何使学生通过包装纸盒成型这一技术难关呢?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对包装纸盒结构的理论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如各部分结构的名称、成型工艺、设计制作时的注意事项等)。对后期制作、工艺流程和安全知识学生都要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开始,以为只要稍作讲解就可以,但是没想到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在制作纸盒成品时,怎么也折叠不成一个完整严密的纸盒。所以通过教师一系列的讲解和现场演示制作。让学生清楚知道包装纸盒结构的位置、角度、尺寸、比例、裁切制作方法,让学生逐个对各个部位进行折叠实践操作,结合理论指导,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制作完成一件合格的包装纸盒成品。不难看出平面设计课程是门实用艺术,实践性较强,但理论仍然是基础,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设计创意的理论先于设计实践存在思想中,而后才能指导设计实践行为。

2.运用多媒体教学。

平面设计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便于实施多媒体教学。多媒体的使用,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加容易,记忆也更牢固,同时突破了传统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增强了学生的感知力,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笔者所在的学校计算机机房装有多媒体教学设施,上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投影仪将设计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演示给学生们看,学生可以一边听教师讲授,同时使用计算机进行实际操作,实现学练结合。大大增强了学习效率,充分实现了教师的教学目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加上与一体化教学的紧密结合,体现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重要性。由于采用了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有了充分的学习自由,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3.运用直观教学法。

一体化教学是最有效的直观教学,使学生真正做到学用结合、学用合一,实现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直观教学不能仅限于课堂,由于平面设计专业的自身特点,要求设计者具备空间思维能力以及美学素养,所以需要在日常中对感性认识有一定的积累,教师应善于营造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创设情境学习。如在学校中开辟优秀的作品展示窗;开辟学习交流专栏;带学生到企业中去观摩。教师在学校教学中可以利用生活中新的设计成品作为实例进行教学引导;也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实践。直观教学应注意:一是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直观教学。二是,直观教学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要求适时恰当,例如在讲设计草图识图时,过早或过多出示直观成稿例图,不利于学生空间思维的形成,要边讲边展示分步图,易于教学目的的到达。三是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数字化教学技术的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多种直观教学手段,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平面设计专业一体化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思维,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教师都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和活跃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设计基础课时可借助实物、图片、模型与多媒体教学进行具体形象地教学方法,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既符合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学习特点,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讲授每门核心专业课时,总是运用一些与课题有关的小故事轻松的将学生的思维引领到所要讲的课题上来。例如,包装设计导入第一课时,为引起学生们对包装课程的兴趣笔者借用了一个《买椟还珠》的故事:有一个楚国商人在郑国卖珍珠,郑国人因为非常喜欢盛放着珍珠精美的盒子,于是花重金买下了珍珠,而只留下了装饰精美的盒子却把珍珠归还给了楚国商人。学生们听的很认真,借此时机强调包装的作用,引出包装设计的概念。为了提高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对课程进行重新编排、整合,突出实用性。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加强内容与技术能力培养的关联,从而吸引学生参与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成就感,消除厌学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5.提高教师素质与能力。

技工院校的大部分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无美术基础、缺乏设计意识、没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要将他们培养成有用之才,技工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师必须具备以下素质与能力:一是高尚的道德修养,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包括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以及心理学知识。三是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包括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组织能力、研究创新的能力等。四是敏锐的时代意识,教师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创造才能。

6.知识结构的创新。

知识结构是指我们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的联系和结合,也就是一个人知识层面的构成情况。任何知识只有当它们处于一个相互联系之时,才能发挥其功能。随着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就要求教师的知识体系进行不断地充实与更新,构建立体化的知识框架。才能在实际教学中突出一体化教学,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要求。目前,平面设计专业的知识结构,由于教材具有相对地稳定性,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环境的发展,且新的设计方法与风格的不断涌现。所以,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了解平面设计的最新动态,并且能在第一时间将这些新知识的讯息及时传递给学生们。那么作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应注意给学生介绍国内外平面设计界的最新动态,使学生及时了解设计界的前沿信息,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指导作用。②应该紧密结合国家政策制度和市场需求,将新内容及时贯穿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③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并在教案中及时补充专业的最新动态。

7.加强实训教学指导。

职业教育包括了教育和技能两部分。职业教育的双重性决定了实训教学在教育中不容忽视,是教学的重中之重。通过实训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协作精神。在安排实习教学时,通过实际操作可以巩固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还可以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以企业的需求来实施教学,既保证实训课题的顺利进行,又使学生了解到企业职工应具备的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使学生适应今后在企业的工作,为学生将来顺利进入企业就职搭建平台。笔者学校为了跟踪反馈实训教学效果,创建专业实训微信交流平台。既实现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指导教师能够及时听取学生们的意见和要求,便于更好的帮助学生们解决一些实训中的困难和问题。所以从技工院校的培养目标、企业要求等方面,都要求实训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校学习与实训工作岗位之间的零距离对接,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8.顶岗实习教学。

顶岗实习教学可以让学生们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们的协作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在企业环境里,通过实际操作可以巩固学到的理论知识,还可以让他们获得在书本上不易了解和不易学到的实践知识,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和锻炼。总之,在平面设计专业中一体化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构建技工院校教育的必经之路。一体化教学为今后的职业技能发展与提高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专业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篇(2)

1、平面设计的内涵

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是指以“视觉”为沟通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具有专业性与艺术性,而且是一种通过多种形式创造的,结合图片、符号以及文字传达设计者的想法或某种讯息的视觉表现形式。设计者通常利用视觉艺术、字体排印和版面(page layout)等专业技巧,来实现设计创作的目的。

2、平面设计教学现存的问题

2.1一味追求实际操作,设计理论研究不够深入

在平面设计的实践中,大部分人觉得计算机平面设计是一门实践应用型学科,会动手操作就可以。而实际情况是,理论和实践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得不到理论的支持,实践只能是盲目的;离开了具体的实践,理论也就是空洞的。

2.2教学目的淡化,对学生自主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当学生掌握了理论后,只有在实践中反复训练,才能转变为实际的操作技能,但教师常常急于追求实践的过程中,满足于学生能设计、会设计即可,表现在实践中,从设计图上很难看到学生的逻辑思维过程,更无法表现出设计作品的内涵,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不到真正的培养和激发,计算机平面教学面临新的发展瓶颈。

2.3没有摆脱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影响

传统平面设计教学体系保证了系统化、规范化地完成教学任务,但这种教学模式过于格式化和形式化,致使学生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他们的平面设计风格和表现手法极为程式化、模式化,没有人文气息,机械而僵化。

3、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

通过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改革,采用实践教学方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行业企业,在实际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应用理论知识,熟悉掌握操作技能、工程管理等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使学生走在未来的工作岗位成为平面设计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4、平面设计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策略

鉴于目前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进行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坚决纠正传统教学模式中只注重理论教育或理论教育与实践操作脱节的弊端,进行大胆创新和探索,对传统教学的培养目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搭配等方面进行全新的、系统性的改革,以切实提高平面设计的教学质量。

4.1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针对目前平面设计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设计策划、实施能力,已经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容忽视的课题。鉴于此,需要构建一个既强调平面设计与数字技术、职业素养与技能并重,又强调课程教育和课题实践并行的教育培养模式,即平面设计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

当前,平面设计一体化教学的主要目的应该确定为: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平面设计的专业知识,发展自主动手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提高平面设计专业技术的素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具备较高的专业的职业技能,能在各个行政单位、广告设计行业、影视动画行业及网络应用技术等领域任职。

4.2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制定和完善教学大纲

要结合专业方向及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分配学时、安排实习实训等内容。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实干精神和创新意识,使之成为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制定教学大纲;根据市场和高职教育的要求,调整、整合课程,科学合理调整课时,并对课程教学大纲进行改革创新。

基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培养,强化岗位技术教育。具体在计算机平面设计课程中可以完全采用实践式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4.3创建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完善实习实训体系

虽然实习实训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已成为广泛的共识,但是实践课程的实训难以落实到位。就平面广告设计专业而言,只有为数不多的院校平面广告设计专业与用人单位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实训机制,使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得以落到实处。但是,对于很多有实力的用人单位和相关行业,大多数职业院校无法吸引并与之建立合作关系,只能与一些小公司开展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但这些公司由于自身的规模较小、资金有限,以及运作方式的局限性,根本没有力量和足够的条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场所,也无法接纳更多的学生参与实践,最多不过是让学生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地比划比划而已。鉴于此,建议政府牵头,成立广告设计专业协会或相关组织,定期、不定期地举办一些职业技能竞赛、交流活动,以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校与行业、企业的交流,进一步扩大校企合作的覆盖面,推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在实习实训基地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篇(3)

一、引言

随着创意产业体系的发展,平面设计与社会发展的结合也变得越来越紧密,对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广泛(邱剑飞,2017)。技工院校的主体定位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培养理论扎实、实操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成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邓泰,2011)。笔者长期从事平面设计类教学,对如何做好设计类教学工作拥有丰富的经验。本文针对如何提高平面设计类教学的实践进行探讨,以期为提高平面设计类教学的创新性和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提供经验。

二、平面设计类教育的现状

平面设计类的教学具有一体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教学的方式也适合多种形式,因此可以对其改革,让其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传统上,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的专业课主要有:标志设计、VI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版式设计、网页设计等。这些专业需要的软件包括Photoshop、Coreldraw等。

三、技工院校平面设计教育存在的不足

目前,大多数技工类院校均开设了平面设计专业,但该专业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也显示出许多不适宜的方面:第一,学生综合能力的塑造不足。平面设计类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操作能力,目前仅注重软件类的教学和设计程序的传授。许多技工类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都忽略了对设计思维的培养,违背了设计类专业教学的本真[1]。第二,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不足。设计类教学是启发性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互动,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渠道是实现这一教学目的的关键。目前大多数教师仅以讲授为主,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欠缺,而且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也不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多局限在课堂(严慧仙,2006)[2]。第三,学科属性发挥不足。艺术灵感的培养和审美观念的培育是做好平面类学科建设的关键,但目前平面设计教学的特殊性不突出,没有将设计教育同其它类型的教育区别开,导致专业教育的独创性低,特点不鲜明[3]。

四、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

根据平面类设计专业课程的特点,结合课堂实践,笔者提出了不同的教学方式: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沟通为融合。这种方式既能保证教师的引导、解惑、督促作用最大化,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第一,市场模拟实训小组教学法。本教学方式针对《图形创意》专业课。围绕培养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定位,使学生走出课堂。将学生分组实训,每组按照公司模式进行运营(分设设计与执行总监)。以《图形创意》课程为例,在课程规划时便引入互动模式,将平面的图形创意表达融合到实物作品中,如手绘鞋、手绘T恤、手绘包等。作品完成后,学生走出课堂进行销售,在校园集市活动中,此类作品深受同学们的欢迎。这种教学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增强了沟通协调能力,老师在他们创作过程中给予充分的指导,保证项目完成质量,推动学生提前与市场接轨,为适应社会奠定了基础。第二,针对性的工作室教学法。本教学方式针对《版式设计》、《网页设计》和《包装设计》等课程。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项目来强化技能,是将工作室方式引入到平面设计教学的一种新尝试。以我校为例,在技师研修室中,学生承担大部分的实际业务,教师起到指引和把关的作用。我系的学生工作室承担了校宣传栏、系报、系刊和各系网站等的设计。在《版式设计》课程中,承担系报的设计工作,根据资料设计版面,既要保证系报的设计特色也要符合版式课程所学习的设计原理。这种方式针对性强,是进行平面设计教学实践的模拟场所。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实际操作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第三,项目、课题情感整合归一教学法。本教学方式针对《VI设计》和《书籍装帧》等课程。该教学方法是突破传统的先讲后练的单元制授课方式,将实践与教学结合,实现融会贯通、整合归一。教学前期学生先欣赏优秀案例,对课程形成表观印象,然后将学期的课程整合为一个或几个项目推进实施。在《书籍装帧》教学中,每位学生均需独立完成书籍的整个装帧过程。书籍的素材可不拘一格,内容也可以自由选择,如许多学生均有记录自己内心世界的微信或微博,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这些记录生活点滴的文字编辑成书。本教学方式以情感实验课题训练为主导,让学习的目的性更清晰,依据情感所趋选择立题方向,避免了枯燥的教学训练,使学生的设计与生活契合。

五、结束语

笔者根据在一线从事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实践,逐渐形成了本文的几点经验。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充分利用课程改革的四点原则,即任务为主线、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互助教学。其次,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以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本文提出的课程改革思路,与学生学习的特点与兴趣是相吻合的。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此类课改思路比较适合职业院校的教学环境,能够将专业教学的内容融汇到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进行知识的建构(邱剑飞,2017)。因此这些成果或方式对指导技工类院校平面设计教学的改革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邱剑飞.技工学校构建有效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7(2):156-157.

篇(4)

在2005年,国家教育部提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职业院校推进工学结合理念,就是要遵循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促进学生的就业,帮助有困难家庭的学生完成学业,实现中国的特色职业教育。其中,所说的工学结合理念,就是要将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与行业的社会实践有机统一,理论联系实际,实现学生的“工学相长”,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工学结合理念既具有一般职业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又具有中国社会主义职业教育的特色。

二、Photoshop课程的特点

Photoshop是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在Photoshop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平面设计水平和动画制作方向,Photoshop课程可以分为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其中,在前导课程中,主要学习色彩构成、图形创意、版式设计等方面内容;在后续课程中,主要学习Flash、3Dmax、平面综合实训、动画综合实训等方面内容。Photoshop课程是将平面设计和商业活动有机融合的一门课程,既实现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将工学结合理念与Photoshop课程教学设计相融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综合素养,实现职业教育适应时展的需求。

三、基于工学结合的Photoshop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

在Photoshop课程设计中,要遵循“就业为导向,实践为动力,工学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在实际的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建立校企合作模式,给学生创造真实的工作实践环境,提供各种岗位供学生选择,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并拓展学生的专业技能,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中职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内容主要针对学生在就业岗位上的各种情景设计,设置的情景内容,一般都是由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课程内容设计的情景如下表所示:

通过设计这些教学情景,让学生进行自由选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能让学生在实际的岗位情景中,体会职员的心理,在各种项目的安排上,最好穿行,合理安排时间,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三)课程的教学方法

篇(5)

平面广告是现代信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工业生产、现代文明以及当今的商业生活密不可分。平面广告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也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风向标”。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平面广告在项目细化和应用领域上不断发展,使得社会对设计人才需求增多。如今,在各类招聘信息中,平面设计人才的招聘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设计师更是抢手的人才之一。因此,学院应该大胆抓住机遇,针对平面设计的岗位特色,发挥现有优势,使专业发展具有较强生命力,力求取得较快的社会效益,并扩大影响,培养社会短缺和急需的高质量平面设计应用型人才,这也在客观上为技工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挑战。

二、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一体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技工学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大量的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由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技工院校教学的发展一直是步履维艰,而近两年随着大学和高中的扩招,技校的生源日益减少,教学可以说是难上加难。笔者所在学院重点专业课程――平面设计更是面临严峻的形势与考验。笔者所在学院平面设计专业现有的教材陈旧、专业知识结构老化;生源基础较差,基本操作技能较低,学生常处于课堂被动学习的状态,对市场缺乏感性的认知,平面配色与布局的知识欠缺,缺少相关设计经验,导致学生的设计表现方法单一,缺乏相关色彩构成知识及广告策划的方向指引,设计出来的作品只是满足个人喜好而没有顾及客户需求及大众审美的喜好。另外,学生的设计作品缺乏品牌个性,创意点很少;学生学习缺乏目标和主动性,对未来职业生涯也感到茫然。

综上所述,开发注重实践、面向市场,且基于“项目”的平面设计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同时,在课程设计上还应更多地向初级设计岗位倾斜、扩展知识宽度,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创新,确保平面设计一体化教学的顺利开展。为更好实现平面设计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改革,笔者所在学校院系专门成立了一体化教学改革课题组,教师通过对企业调研,了解目前相关企业在平面设计方面对学生的用工需求,通过信息汇总,讨论利弊,结合当前我系学生的特征,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典型商业“项目”为载体,按照项目设计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循序渐进、逐步深化地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制订满足企业需要及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平面设计专业实施一体化教学,不仅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融通合一,而且实现了能力与岗位对接合一、实习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下面,就以中职技工多媒体专业平面设计课程制作《企业VI》项目为例,阐述一体化教学简要过程。

笔者在所教班级建立了设计小组,统一命名为“项目小组”。课程前期教师可以提前预设设计内容,引导他们主动学习设计基本知识。在课程中期,教师可以提供体现品牌个性的经典案例作品,引导学生讲解和分析自己对经典案例作品的理解,或者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文字资料和网站资源,收集自己喜欢的品牌,实现从不同行业及领域了解品牌形象设计的经典案例,从而学会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目的。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熟练运用所学设计软件进行企业VI设计,在整个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锻炼实际操作技能、团队合作能力、与人沟通技巧,重点强化学生“懂知识、会操作、能执行、会创意”的职业技能。在课程设计后期,教师可以针对企业VI设计中的创新点和构图技巧,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汇报、讨论、答辩。

注意: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项目汇报时,学生必须使用PPT讲解制作企业VI的具体过程,包括品牌介绍、市场调研和品牌策划、LOGO设计及释义,以及办公用品系统、环境展示系统、广告宣传系统、公关礼品系统等VI设计的整个设计流程。学生汇报完毕,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取长补短,鼓励他们大胆创新,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三、紧跟市场需求,培养“四有”人才

商品促销离不开广告,企业形象需要广告宣传,市场经济的发展更与广告行业密不可分。平面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可到网络公司、广告传媒公司、印刷行业、工作室、报社、图书出版社、影楼、喷绘广告公司工作,也可从事网页美工、界面设计等工作。通过大量走访企业和岗位调研,当今平面设计人才必须紧跟市场需求,满足“四有”人才要求。

1.有学习、继承与创新的能力

互联网信息资源丰富、图文互动、高速高效,它将是视觉设计新的媒介。见多则识广,只有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才能为设计提供更多的设计素材,才能更好地激发设计灵感。设计是一个综合性工作,它不只是图形的创作,还要涉及到美术、人文等许多不同领域。所以,平面设计师要不断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来充实自身的实力,不仅要掌握电脑技术,还必须具备能不断接受新知识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灵活地制作出创意十足的作品。

2.有较强的岗位操作能力

如今在人才市场或招聘网站,平面设计专业在招聘时都要强调具有相关行业的实际操作经验。因此,技工院校平面专业必须在课程设计上更多地向岗位倾斜,培养出具备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实用型人才,这不仅是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企业对职业院校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如下岗位能力: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IIIustrator,Coreldraw等)的操作能力,掌握和运用Windows各项操作系统的能力,一定的手绘能力,良好的空间感和立体感,良好的作品鉴赏能力,有较强的美学素养、独到的创意观点,色彩审美观及较强的创意设计表达能力,基本的英文阅读及书写能力。

3.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学习能力

技工教育源于生产,服务于生产。近年来,笔者所在学院以为企业服务为中心,对“一专多能”复合型学习人才的培养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社会上各个行业(包括设计行业在内)都要时刻面临扩展、提升与转型,这势必要求平面设计人员认知领域宽、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尤其需要既懂专业又能熟练操作的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笔者认为平面设计行业需要的人才,是以一个专业的设计为基础,同时还要加强其他领域设计的专业能力,学院只有加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能力培养,才能强化、健全学生的设计知识结构,使学生在设计作品时,有一个全方位的、完整的、系统的设计理念,进而可以在设计道路上越走越远。

篇(6)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实行的时间不是很长,很多教师授课一般还是按照原来的思路,按照课本上的章节目录和引入本节课知识点,列举实例也是随意零乱,与实际的职业岗位脱节,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师演示,完全生硬的学生模仿等环节进行,一节课下来,老师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完了,学生也听烦了,更谈不上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了,这样的教学模式势必不会有预期中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职业能力更谈不上提高,课程教学好坏不能只与教师“讲”的好不好有关,更重要的是要看学生“学”的好不好。学生有兴趣,积极参与并学到有用的东西,这才是一堂好课[2]。由此可见,想要把课上好,教师就必须摈弃传统的授课思想,对自身的职教能力及课程能力本位项目化改造。

二、能力本位化项目改造的有效方法

1.课程内容必须是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导向

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首先要根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明确、具体、可检验的课堂职业能力目标,然后考虑用何种项目、方式、手段、素材对学生进行训练以实现既定目标。不能首先考虑要讲授哪些知识、怎样讲清这些知识。职业能力训练没有知识的支撑,难以顺利进行,但是高职课堂教学绝对不能颠倒“应会”和“应知”的地位,知识目标必须服从并服务于职业能力目标。[3]

2.突出能力目标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细化单元设计,一般应以两学时为单元编写,项目训练的过程、步骤、方法、手段必须逐项描述清楚。课堂教学中要用到的训练素材,可制作成课件或资料卡,单元设计中只需标明其编号和展示方法,具体内容不需写入。绝对不能按照教科书章节顺序来编排,更不允许抄录、罗列教科书内容,应以项目任务为载体进行能力训练,确保该项目任务能够调动学生训练的主动性,通过该项目的训练让学生学出来知识,练出来能力。[4]

3.以项目和任务为主要载体

这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具体要求确定项目和任务时应结合企业应用实际情况,只有选择学生最关注最感兴趣的企业相关案例,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另外,每个教学单元设定的训练项目必须在课内完成,不能延至课外演变为课外作业。这样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才是可检验的。[3]

4.用任务训练职业岗位能力

引入直观、具体的职业活动导向的案例,从案例引出实际的问题,教师对问题进行试解、演示。学生可以先模仿,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不是理论推导,更多的是行动引导。问题初步解决之后,对知识进行归纳:系统知识、类型问题、解题模式。

5.课程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课堂教学设计应符合学生职业能力形成和知识认知的规律在教学设计时要从初学者的角度来考虑,从直观实例出发,重视学习行为引导,训练项目的设计应符合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实质、由模糊到精确等认知规律,教师还要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参加职业能力训练的积极性。

6.课程整体的知识、理论、实践必须要一体化

即教、学、做一体化,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时间、地点、内容、教师的一体化。知识、理论、实践紧密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为了更好的区分非一体化,需要解决的常见问题有:单元教学中,先讲后用;整体教学中,先集中理论,最后综合实践;大型实践课中没有知识、理论的配合。这些都是常见的非一体化安排。[4]

三、课程能力本位项目化改造实例

Photoshop是各高职院校设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熟练地操作软件与知识运用及设计思想展开紧密衔接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在传统的授课方式下往往是枯燥的菜单和工具的讲解,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这样的课程就必须进行改造。下面就以职教教学改革应遵循原则及有效的改造方法为参考主线,对《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这门课程整体教学设计进行研究探讨。

1.课程目标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Photoshop图像处理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能够使用Photoshop进行图像素材处理、海报制作、数码照片处理,能制作平面广告、包装效果图、产品界面,能制作常见类型的网页界面,具备一定的设计分析能力,能够为后续课程以及实际岗位工作提供所需要的经过处理制作的图像素材。能够胜任平面设计师和室内设计师的岗位。

2.进行项目化改造

按照职教课程改革的思路,通过对职业岗位的定位,确定了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通过参照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平面设计师)的考核大纲,确定了知识目标。原有教材的内容过于陈旧、实例以偏盖全、制作过于简单、缺乏生动趣味、不合认知规律,本着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的设计原则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对实践项目进行能力本位项目化改造,改造前后对比如图1所示。

3.合理制定考核方案

合理的考核方案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行为和职业素质养成。本课程的考核方案制定如下:

(1)本课程操作性强,鉴于平时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考核以平时课堂表现、课内课外训练为主,期末课程设计为辅的形式,平时考核成绩占60%,期末知识考核成绩占40%。

平时考核属于过程考核,在每个项目教学过程中实施,具体考核学生对该项目中的知识和技巧的掌握,以及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成绩比例如下:平时考核包括考勤(5%)、课堂表现(30%)作业质量(20%)、实验报告(5%)。期末知识考核成绩包括创作能力(期末项目设计)及知识水平(认证)(40%)。

(2)课程设计在课程初始布置,贯穿整个学期,前期主要以设计规划为主,后期主要以具体制作实现为主,期末整合提交,重点考核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能够运用各种工具及命令完成项目的整体设计与制作。

四、结语

究竟怎样才知道自己所教授课程是否符合职教改革要求,广大教师在授课时要时刻注意如何用精彩内容吸引学生;使用丰富的补充实例;课上有操作,包括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独立完成的操作;有提供成败、正反两方面案例和经验;有重点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的项目;有贯穿的综合项目(案例、实务)和相应实训;有单项实训;能够带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3]。

参考文献

[1]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3-7.

篇(7)

二、教学改革方案

1、课程性质。《电脑平面设计课程》是本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职业通用能力课,属必修课,学时90课时,共5学分。该课程是依据艺术设计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电脑平面设计工作项目设置的,该课程是集“软件操作基础知识”、“平面设计表现技能”“、软件应用及项目设计”于一体的理实一体化课程。

2、课程理念。本课程自2004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以来,一直提倡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平面设计原理、制作技巧之余,能够通过实际企业设计项目进行训练,从而达到熟练运用电脑平面设计软件进行专业设计的目的。本课程的教学设计打破以平面设计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具体电脑平面设计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从“软件操作基础知识”、“设计表现技能”、“软件应用及企业项目实践”三大模块突出学生平面设计的创意与表现能力的训练。该课程为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提供电脑平面设计的软件基础操作知识,使学生掌握电脑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为学生开设平面设计表现技巧训练,使学生获得软件表现技能;为学生开展企业实际项目设计练习,使学生具有软件应用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与市场紧密联系的意识。课程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商业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项目设计内容以平面设计职业能力为线索来进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3、课程建设(1)、教学团队建设。本课程为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因此教学团队配备了集软件操作基础、专业设计、艺术理论、教学理论、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专业复合型队伍,安排有艺术理论背景、电脑技术专业背景、设计专业背景和企业从业经验的教师对应教学。根据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要求,配备了有理科背景从事计算机网络维护十余年工作经验的专业老师,有教育学背景从事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的专业教师;团队成员整体素质较强,团队的学缘结构、“双师”结构合理,团队成员有60%为“国家级———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团队”成员,有50%曾参加过精品课程建设。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高、专业知识较扎实、教育教学能力较强,具备了建设国家级《电脑平面设计》资源共享课程条件。(2)、教学资源建设。本课程的教学已具备较完善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教学场地具备理论课与实践课一体、可视与演示同步。如多媒体艺术教室既适用于知识理论讲授又能满足实践教学;电脑平面设计机房既有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体现,又兼具现代声像演示效果;教学资源充足,从《电脑平面设计基础与实例教程》的“十五”教材到“十二五”的《电脑平面设计》规划教材,从省级精品课程《电脑平面设计》到2004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从《电脑平面设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到企业的电脑平面设计流程、企业的平面设计方案策划,从教师的优秀作品到学生的获奖作品,从电脑平面设计作品的获奖到电脑表现的产品设计专利,可谓是类型丰富,资源充足。(3)、教学方法改革。近年我院教师在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学规律、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根据“珠三角”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企业的用人要求,与行业企业合作,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改革与实现,在解决“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衔接”“、教学目标与岗位要求的对接”“、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关系”等问题,取得良好效果。实现了从“教软件”到“教技能”的教学目的转变:软件教学不能等同于设计技能的传授和训练,软件教学既不能是纯粹软件操作知识的教学,也不能仅仅是平面元素的简单排版教学。电脑平面设计教学应该是设计技能的教学。从软件操作教学转向设计技能教学是电脑平面设计的根本出路。设计技能的表现实际上是体现了设计者对设计素质的深度理解,是设计者如何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如何有效的传播信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设计技能只有结合设计项目才能不断提高设计者的设计能力、审美能力、商业执行能力。软件仅仅是设计的工具,而不再是为了学软件而学软件。设计技能的教学直接导致的结果不但是学习者设计能力的提高,更可以形成正确的设计思维方式,重组设计理念、塑造设计风格。

创立了从“专业———基础———专业”的教学思路: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目标定位,通过对广告设计行业、包装设计行业及其相关的艺术设计行业的职业能力分析,从艺术设计行业的职业范围、职业能力要求,构建具有商业艺术设计特色的电脑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方案,一方面强化学生的艺术设计表现手段和设计制作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学生设计思维、设计风格、艺术审美方面的培养。在教学模式上以专业统帅基础,以项目承载教学,以任务驱动学习。用致以学,为用而去“补”基础,为用而去学知识,为用而去练技能。把原来游离于专业之外的“纯基础”、“纯知识”、“纯技能”的孤立训练课程融入到项目中,回归到职业能力培养这个点上来。实现了基础与专业、理论与实践、专业与职业的高度融合。实践了“专业基础专业”教学新思路,创立了的“先专业”的课程体系,节省了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强化了职业能力,取得了丰硕成果。创建了“技能+项目”的教学模式:本课程教学以项目贯穿课程的整个教学,用项目把过去静态的单体课程“激活”,让原来的孤立的课程知识与技能在项目教学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使课程知识与技能学习系统化,形成一个为完成项目任务而教,为完成项目中的工作而学习的氛围。在教学实践中,尽可能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努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了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来学习知识和技能,遵循设计行业的职业道德,获得设计岗位的职业能力。把企业项目带到课堂、带给学生,既是实践教学,又能完成方案,既是培养学生,又能培养员工,既是教室,又是公司,真正体现企业融入学校,使设计师成为教师、企业项目成为教学内容、学生成为成员工,弥补了中小型设计公司资金、人员紧张的关键性问题,提升了中小型设计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校企双赢。创立了“学生工作室”对外服务机制:工作室模式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一个开放与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在现代日益繁荣的商业社会中,这种教学方式与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紧跟市场脚步,适应市场需求,增强社会适应力,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力。成立“学生工作室”,用相对传统教学更开放的教学方式,围绕课程基础知识,以加强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达到基础教学、技能训练、项目执行三者融为一体的教学的效果。“学生工作室”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担任设计指导的方式,让学生直接对外承接设计项目,以工作室为平台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设计责任心、社会道德心,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素养和专业技能有很大的帮助,也是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有效途径。

建立教师企业挂职锻炼,承担社会项目的机制:作为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是能够提高教师真实的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只有专业教师及时了解当前专业市场行情,掌握当前的先进生产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才能在专业教学中结合市场行情与最新的技术进行教学。高职的专业课开发也必须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适应职业资格规范要求,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因此,本课程的专业教师一年两次到企业挂职锻炼,了解企业对学校的具体专业要求,了解企业完成生产任务的工作流程,生产场景的布置,所需的相应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思想素质等,然后在教学中将工作项目按照企业流程进行分析,并对专业课程的进行重组与开发,将课程项目进行实施和完善。形成了高职特色的“电脑平面设计”基础课程:全部采用真实项目作为课程的教学项目,采用“教、学、做”一体“,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方案设计。专业教师利用自身在设计行业的影响力,承担商业设计项目,并引入课堂,作为学生学习与训练的素材,同时按照设计师的工作流程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创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即学习到了电脑软件的基础知识,又学习到了在企业项目设计过程中该如何使用软件为企业服务。如为企业做标志设计、宣传画册、户外招贴、杂志封面、报纸广告、展板设计、包装设计等项目,学生直接与市场、公司的设计要求对接,使电脑平面设计课程直接体现了职业性与行业性的特点,成为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为一体、基础学习与专业学习相融合、技能训练与职业能力训练相联系、课程内容与项目任务相一致的“工学结合”的课程。

篇(8)

一、高职院校艺术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目标

高职院校艺术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要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学习,使本专业学生具备从事图形作品制作相关岗位所必需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以及专业能力等相关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能熟练使用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等主流制图软件;能够进行平面广告、包装的策划、创意、收集和整理素材的工作;能够独立或团队合作制作平面广告作品。掌握艺术作品设计原则;掌握平面广告设计原则;掌握图形创意设计原则。能培养学生与客户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踏实肯干、认真做事,细心做事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承上启下,直接关系到后续各门专业课的进一步学习。另外计算机辅助设计作为一门软件操作技术课程,其教学重点是掌握软件的操作技术,并运用它进行专业设计。在艺术设计课程中,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开设对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分析

首先,学生的基础较弱、学习主动性较差,但学生的思维较活跃,且动手能力强,感情世界很丰富。高职院校艺术专业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最大的差别就在于自主学习能力上,高职的学生因为长期以来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自我学习的能力不够完善,不能够举一反三,课后自学效果不佳。这也是本科院校艺术专业较少开设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而高职院校开设了大量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原因。

其次,高职院校的学生逻辑思维较弱,擅长形象思维,不适应传统的理论较多的教学方式,往往在课堂上产生厌倦感和疲惫感,使课堂气氛较懒散、不活跃。学生希望毕业后能迅速达到企业岗位的要求,希望能掌握更多实践技能,所以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兴趣较大。

三、高职院校艺术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笔者多年承担了艺术设计专业《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课程的教学任务。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综合分析了高职院校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结合教学经验,进行了以下分析。从高职教育的定位出发,高职课程的教学应具有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含义:一是将课程与工作过程紧密联系,把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部分归入一定的顺序,使各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对学生从入学到走上岗位的整个在校期间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设计。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总结归纳了如下的课堂教学方法。

1.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单元设置

在高职艺术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中,放弃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引入课程项目化的概念,以项目为载体,在知识技能与工作任务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项目的选取方面,所选项目的类别应该泛而精,尽量涵盖涉及软件所能涉及的领域。

例如在《CorelDRAW》课堂教学中,选择了标志设计、卡片设计、文字设计、海报设计、插画设计、商业设计等多个项目,几乎涵盖了CorelDRAW这个设计软件所能涉及的各个设计领域。 既能保证学生掌握全面的软件操作技巧,又能为本专业后续的如《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包装设计》《VI设计》等各类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又如在《Illustrator》课堂教学中,所选项目也包括了名片、CD 封套、电影海报、图书、报纸、杂志等多个领域的项目,平行涵盖了 Illustrator软件的应用范围。

通过学习企业平面设计的真实项目,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讲授其设计方法与制作技巧。通过理论学习和上机实践,使学生巩固平面设计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掌握各种系列平面设计作品如包装设计、海报设计、宣传画册设计、企业VI设计等的制作方法与技巧,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平面设计软件系列设计并完成实际项目,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到真实的设计项目中,掌握设计流程和设计技巧,使其在校学习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具备技能型平面设计人员的基本能力。

2.逐步分解演示的课堂教学法

根据学生的学习阶段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初学阶段,尚且无法独立承担设计工作,在此阶段,应该以教师传授为主,引导学生尽快掌握软件操作技法。因此,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学习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快速入门之后能够应用软件进行设计创作。

首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施上,教师的作用是示范和带动。 学生对初识软件不够熟悉,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细致地把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示范给学生,直到完成整个作品。在演示过程中,要注意“两个停顿”,一是每一步完成之后,应暂停让学生立刻进行操作;二是在一组步骤完成之后,应该做一个时间较长的停顿。教师检视一下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进度,如果遇到普遍存在的问题,则应马上提出解决方法。在演示步骤的设置上,应该视学生的学习阶段而定。在入门阶段,应该以每一个操作为一个步骤,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在进阶和提高阶段,可以把相连的操作捆绑为一个步骤,教师的演示时间可以拉长。

其次,在演示对象的选择上,应选择领域流行度和知名度较高的,以及学生感兴趣的项目。例如笔者在《CorelDRAW》课堂教学中,恰逢中秋佳节,又有很多学生家乡较远,过节不能回家,于是选择了中秋这个主题,使学生不但对这个项目感兴趣,还能通过思乡之情,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和思维。这样学生在不断的模仿和创作中,逐渐锻炼了软件熟悉程度,加强了软件的学习。并且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设计并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当今后遇到类似项目时,可以快速想到解决的方法,做到“举一反三”。当他们通过老师的演示掌握了一定的软件操作技巧,并能完成一个独立的项目时,会使自己产生极大的成就感,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将两种教学方法结合运用,以学习项目为载体、课内外实践并举,实现课堂、实训、工作任务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推行三步走教学模式。第一步即以企业真实项目为依托,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认识规律进行整合序化的若干学习项目;第二步即在每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行动为导向,基本都按照布置任务、讨论分析、知识讲解、操作练习、评价、拓展练习6个步骤来实现。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以工作任务为行动导向,边学边做。第三步即课堂、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3个教学场所相互对接,真正实现实训室与教室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内与课外一体化、企业项目与学习项目一体化。目前高职院校艺术专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还有待深入研究和完善。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教学体制的改革,为培养合格人才进行不断探索。

篇(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2-0050-03

精品课是一种能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优质课程,能够对其他专业学科起到辐射作用,对同专业其他学科起到示范作用。精品课应具有明显的教学特色、显著的教学效果,能够合理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教学规律的总结研究,提炼出新的教学模式、深化课程内涵。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是平面设计领域的必修课程,我校在2008年开始在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开设此课程。本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精品课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在探索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积淀,对于一个年级实施一轮精品课程教学后,通过对学生学习、就业等情况对比,总出新经验、方法,再投入到下一轮精品课的教学实践中。2013年该课程被确定为“长春市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014年该精品课被确立为长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6年10月被确立为吉林省教育厅2016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课题。

《项目化书籍装帧设计》精品课建设整体构思:

精品课程建设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教育教学理念要不断地更新,教学中要体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学过程重点落实岗位技能、突出实践,以我校《项目化书籍装帧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带动计算机平面设计精品专业建设,在此过程中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校的精品课建设的整体构思为:政策支持、制定方案、建设与实施。

一、政策到位。领导支持

《项目化书籍装帧设计》精品课从开始建设以来,得到学校领导的有力支持,学校组建了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制作了关于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学校精品课建设框架要求等。精品课建设政策到位,领导支持,学校按照“职业岗位明确,层次定位准确,培养模式先进,专业特色鲜明,人才质量优良”的课程建设要求进行精品课建设与开发,全面推动我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书籍装帧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全面提高我校平面设计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制定方案,明确任务

依据实际情况撰写切实可行的《项目化书籍装帧设计》精品课实施方案与课程建设任务书,对本精品课在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的安排,并根据实施方案要求及任务书的时间节点按步骤建设,从而指导精品课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项目化书籍装帧设计》精品课的建设与开发

对于书籍装帧设计课程精品课的建设我们要重点考虑该课程的课程性质定位、项目化课程内容要与时俱进,教学方法要结合职业学校学情,体现操作性、实践性强。教材的选择要符合中职学生特点,多与就业岗位任务相整合。

从课程性质来看《项目化书籍装帧设计》精品课程,是指对书籍装帧设计课程进行项目化、任务化,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书籍装帧的相P工艺知识、各要素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分析、研究、解决书籍装帧设计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设计中自觉的运用,形成平面设计领域的岗位能力和技能,对学生未来就业及职业能力的培养,能起到支撑与促进作用。课程标准的制定遵循企业岗位需求,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与提升。

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主要以项目引入,这些项目的设定要与目前平面设计专业最前沿的工作项目紧密结合。我们打破传统教学内容的罗列化,实行课堂教学任务分层设定,将课堂教学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实战设计与学习,把书籍装帧设计细化为10个真实的工作任务,通过书籍封面、封底、护封及相关设计让学生真正了解书籍设计的基本特点和方法。结合学生特点和岗位需求,典型工作任务设定为:红酒杂志的扉页设计、学校招生简章的设计、儿童古诗词的版面设计、班主任艺术的封面设计等。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完成任务,课程内容对接岗位工作内容,实现项目化教学。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我们结合职业学校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注重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方法,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者合一的“项目化”教学方法,由校内课堂延伸到校外实训基地,由实训基地兼职教师进行实践环节的教学,校内专职教师辅助完成实训环节。校企双线并行合作,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一体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形成学生设计工作室,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现代化教学技术的手段,使课堂开展教学活动更加方便、快捷、实时。学生的积极性被极大的调动了起来。学生还到互联网的相关任务网站上如“威客任务网”、“猪八戒任务网”上收集商家的真实书籍封面设计任务,进行设计制作,从而锻炼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中已经对项目教学法运用自如,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在教材的运用上我们采用了符合我校学生特点,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的、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多元化的校本教材,该教材能够很好与课程标准匹配,同时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齐全,为课程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校本教材的应用更好地满足职业学校学生的兴趣和未来岗位的需要,同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教学环境上我们要求实习实训环境能够满足课程实施需要,我们结合企业工作规范、要求和文化元素配备了书籍装帧设计实训室、打印扫描喷绘室等。实训室的机器数量与学生规模相匹配,利于学生了解各种书籍在尺度、色彩、形式、风格、装订等方面的要求,开发了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学生可以在实训中,真实设计、排版、打印、喷绘书籍封面、胶装图书、塑封、压膜,力争实训环境与工作岗位环境一致,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力争实现教学与实践的“零距离”、教师与学生的“零间隙”、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在教学评价中,我们追求创新和突破,每学期我们都会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测评,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测评,对学生的考核实现全方位的跟踪。评价考核体系体现多元化。建立完整科学的评价制度,引入同行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这样可以与同行所教学生有个横向对比;学生为教师及课程效果评价,可以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提高教学技巧;行业企业专业为学生的设计作品评价,可以对课程的深度和实用性提供参考依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就业满意率逐年提升得到广泛认可。通过多元化、科学、严格的评价课程,能够真实地反映出精品课程建设的效果,是课程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

把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同时引入企业行业专家参与测评相结合起来;态度评价与能力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模式,科学有效的评价学生,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很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清楚自己在专业技能方面努力的方向,这样的评价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也更具有指导意义。

在《项目化书籍装帧设计》精品课程建设的同时要搭建该课程的网站平台,在平台中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教师公开课、师生风采等板块,教师把教学的相关视频和微课到网站平台上,制作了与课程配套的课程单元设计、电子课件、案例、习题集等资源容量大和互动性强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学生通过网站平台获取相关教学信息,通过在线交流或论坛进行实时互动,可以随时提问获得解答、分享心得、课程相关拓展知R。网络平台可供平面设计爱好者随时登录,领略名师风采,吸收装帧设计方面的先进知识与信息。精品课网络平台的建设成为课程资源汇总、共享、传递的重要途径。通过平台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帮助和促进教师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

篇(10)

一、任务引领型教学引入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在于,专业教学基本上还是采用传统的三段式课程模式,该课程模式对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基础有一定优势,但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和职业能力培养的作用不够明显,不能完全适应技能性和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此外,课程体系与就业岗位有较大的差距,教学与就业常有脱节现象。理论课程多,与就业及工作直接相关的课程偏少,技能训练不足;教学内容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容易与工作岗位实际需求脱节。任务引领型教学型教学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任务引领型教学相关概念

1、什么是任务引领型教学

“任务引领型教学”指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具体的任务中,让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任务引领型教学的指导思想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从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的角度出发,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

3、任务引领型教学的特征

(一)任务驱动。以工作任务引领知识、技能和态度,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培养综合职业能力。

(二)结果驱动。关注的焦点放在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所获得的成果,以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三)突出能力。课程定位、教学过程与评价都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涵盖职业技能考核要求,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 。

(四)内容实用。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五)做学一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

三、任务引领型教学在计算机应用课程中的意义

1、提倡在做中学,不单纯先学后用。计算机学科知识本身具有非连续性和实效性的特点。只有在接受任务,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才会快速有效学到真正实用的内容。

2、任务引领型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展开,让学生解决模拟仿真情景中的问题或实际问题,围绕需要解决或完成的任务,小组讨论,分析并分解任务,寻求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和方法,通过实践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习惯的形成,培养独立探索自学能力。学生能牢固掌握知识并将其灵活运用,有效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

3、任务引领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通常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展开,小组成员相互之间贯穿着交流与协作,这个过程帮助学生培养团队意识以及提高沟通的能力,将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四、任务引领型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课程中的教学实例

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平面设计为例,课题为文本编辑。知识目标要求掌握页面的设置、辅助线的设置、字体的安装、文本的编辑、图文排版等,了解平面设计相关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理论和技术完成名片的设计。

引领型教学设计展开如下:

1. 分析教材,确立并出示任务

设计一张个人名片或通用商业名片。在大屏幕上给学生展示名片设计模版,并将平时收集的名片给学生传阅。

2. 情景的创设

假定学生自己是某个广告公司的设计总监(或其它公司和职业),请为自己设计一张你自己比较满意的名片,要求符合名片设计的一般原则,并且有自己的特色。

3. 分解任务,引导思路

根据提出的任务要求,老师先进行简单的分析,让学生对总体的思路有一个概念。

A. 名片设计理念:意义、分类、要点、流程、构成要素

B. 通用名片大小:页面的设置、辅助线的设置

C. 构成要素的分解:标志、图案、轮廓、名片持有人信息(姓名、职务、单位、地址、通讯方式、业务领域)

D. 标志的设计以及名片中图案的表现设计:基本绘图工具及造型命令、图框精确剪裁命令

E. 非系统自带字体的安装及应用

F. 文字的设计与编排,字体的合理运用。

这是关键部分,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老师要多与学生互动,让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分析并拆解任务,明确自己可以完成哪一部分,还需要哪方面的知识和需要收集的信息。

在该环节中,教师归纳并讲解名片设计理念相关知识,演示任务实施过程中的主要操作和流程,让学生复习该任务中已经会的知识点,并主动去探究和接受新的知识点,以辅助完成后续任务。

4. 自主学习,交流协作

以小组为单位,将个人构思结果包括公司名字的拟订、标志的设计、字体字号选用、色调等内容提出来进行交流,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给出意见和建议,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发挥个人所长,互相指导,不断修正。该过程中,老师要及时的巡视并适时的给出指导意见。

5. 成果点评,作品展示

这是学生最终展示自己的阶段,各小组派代表在师生面前展示自己组评分最高的作品,讲解自己作品的立意、创造过程。这个过程可以锻炼学生与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日后的岗位需求打下基础。

6.过程点评

通过过程评价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及时地改革教学方式。

    对于学生过程评价,我们制定了如下评价表: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自评

互评

教师评

学习能力(60%)

明确学习任务,热情对待任务

 

 

 

能分析并完成学习任务涉及的知识点

 

 

 

提出并细化解决问题的方案

 

 

 

和同伴共同讨论交流对问题的看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完成任务过程中能发挥所长互相帮助

 

 

 

积极思考,主动归纳知识点,询问提出不同意见

 

 

 

学习效果(40%)

圆满完成了任务,学到了新知识

 

 

 

与老师同学共同学习感到身心愉快

 

 

 

总评

 

五、任务引领型教学的总结

实践证明,通过应用任务引领教学法进行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了,综合应用能力和创造性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自我探究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其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强了团队的合作意识,增进了学生间的相互了解。

具体实施任务引领教学法的办法有很多,总的来说,运用任务引领教学法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兼顾学生的兴趣,创设良好的情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的探索过程,从中掌握操作的方法与技能。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237-02

2010年,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提出在全国范围内重点支持建设一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2011年,长春职业技术学校成功跻身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首批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单位,计算机应用(平面设计)专业成为示范校重点支持专业建设项目之一。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作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全面实现培养能从事平面广告设计、影视广告设计、网络广告设计、数码照片处理等岗位工作,并具有广告设计、广告制作、广告营销等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级专门人才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与职业工作岗位对接、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工作岗位工作技能点对接、课程教学过程与完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过程对接、学生学业评价与职业工作能力评价对接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下面就对两年来的精品课程建设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明确课程建设工作思路

精品课程建设的首要工作是确定课程建设思路。经过课程建设团队的共同研究和慎重斟酌,确定了我们的课程建设思路是:制定课程建设规划;进行社会调研;组织专家论证,确定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具体工作项目、任务进行梳理、分析以选取具体工作项目和任务作为课程教学内容,分析具体工作项目和任务的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序化;依据专家论证的结论制定制定课程标准;构建课程教学文件,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库,编写课程教材;组织课程实施;反馈课程实施效果,改进和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

在这样的课程建设思路指引下,我们与长春亚邦广告有限公司、长春市赢合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同完成了课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对课程建设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内容和任务、职责与权限、时间和进程等做了设计和安排。以确保课程建设工作的进程和质量。

二、奠定课程建设工作基础

依据前述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开发建设工作思路,课程开发与建设团队首先分析了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在实现计算机应用(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过程中以及在计算机应用(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进一步确定了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在计算机应用(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课程定位,设定了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的课程目标,使课程建设工作的方向和目标更加清晰、明确。

1.确定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的课程定位

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是计算机应用(平面设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计算机应用(平面设计)专业“能力递进”课程体系中,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是学生形成从事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岗位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创意设计、视听表达、剪辑合成、规划实施、沟通合作等核心职业能力的主要支撑课程。与前导课程图形图像处理、排版印刷、广告营销以及平行课程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网络广告设计与制作共同完成广告设计员(师)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和训练,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实现。

2.设定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的课程目标

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的课程目标是:通过影视广告项目设计与制作,使学生形成创意设计、视听表达、剪辑合成、规划实施、沟通合作等核心职业能力。

这些职业能力分为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三个方面:

(1)职业素养:包括团队合作与沟通表达;独立工作和解决问题;耐心细致、求新创新;爱岗敬业、吃苦耐劳;遵守职业规范;客户服务意识等。

(2)专业知识:包括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流程;广告创意方法和表现手法;电视制式及视频基础知识;剪辑与合成;音频知识等。

(3)专业技能:广告创意;广告拍摄;媒体捕捉;剪辑合成;音频编辑等。

三、稳步推进课程建设工作进程,全面完成课程建设任务

基于上述工作,使课程建设工作进入到了具体实施阶段,并着重完成了课程内容选取与序化、课程标准制定、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建设工作。

1.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是由广告设计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经过教学化处理之后形成的项目课程。

为实现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具体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序化,课程建设团队与长春亚邦广告有限公司、长春市赢合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人员一起,对广告企业的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职业岗位的服饰广告、食饮广告、药品广告、公益广告等工作对象,创意设计、广告制作等工作内容,广告拍摄、剪辑、配音等工作手段,广告项目组织,各类影视广告产品,摄影棚、录音棚、影视制作室等广告工作环境及相关要素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对典型工作任务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的具体工作项目及任务进行了梳理和筛选。经过广告企业影视广告设计师、课程建设专家以及课程建设团队教师的共同研究和论证,紧紧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选取了服饰广告、食品饮料广告、药品广告、公益广告等四个影视广告项目作为课程教学的载体,构建了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内容的框架结构,完成了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序化。

(1)从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看,每个课程教学项目都包含了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的完整工作过程。如下表所示:

(2)从课程教学内容的序化看,是依据人类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来构建项目序列。

项目一:服饰广告――拍摄剪辑为主的广告

项目二:食品饮料――包含特效合成的广告

项目三:药品广告――包含动画制作的广告

项目四:公益广告――综合型广告

学生在螺旋式上升的课程项目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强化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岗位工作所需的各项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从而实现了课程目标。

2.编制课程标准

编制一个符合课程目标需要、适宜中等职业学校实际情况的课程标准,一直是课程建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在企业工作世界的引领下,课程建设团队完成了标准管理信息、课程基本信息以及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设计思路、内容要求、考核方案、教材资料等内容的构建和梳理,并给出了详实的课程实施建议,用以指导课程教学过程可能出现的程序上的、方法上的和形式上的问题,实现课程标准限定、引导和规范课程教学的功能,使课程标准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高度的可执行性,成为课程教学组织与实施的纲领性文件。

3.组织课程实施

怎样把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变为课程教学的具有实施性、操作性的教学设计,也是课程建设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为此,课程建设团队在学校整体部署和要求下,强化了课业设计工作。从实施与操作层面对课程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化与拓展。每一位课程实施人员,都紧紧围绕课程标准设定的项目和任务,来进行课业设计,并以此为基础实施课程。学生真正成为课程教学的主体,在完成项目和任务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探究式学习,在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项目实践中学习,从而形成职业技能养成职业素养。课业设计为课程的具体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

(1)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方式实施教学。

行动导向是职业教育和职业课程中的一种理念。在行动导向这一理念下,本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本质上是与具体的职业行动联系在一起的。

资讯:针对指定的广告项目,学生自己了解设计制作的任务情况和面临的困难与问题,通过小组学习获得影视广告设计制作过程必要的工作技能。这训练了学生独立自主的行动能力。在这个阶段,学生可能与教师商谈,寻求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计划:项目小组的学生一起制订影视广告项目的策划方案。以头脑风暴式的策划会的形式来进行,这促进了学生的相互沟通能力并且培养了分析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个阶段,学生可能与教师商谈,听取教师的建议。

决策:项目组的学生自己做出决定,并向其他同学和教师介绍他们的广告策划方案。这培养和展示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这个阶段,强制学生与教师商谈,以获得教师的批准与认可。

实施:项目小组的学生借助新学得的知识技能进行影视广告的设计制作。这促进了他们核心职业能力的形成。在这个阶段,学生尽可能不与教师商谈,而要独立执行影视广告设计制作任务。

控制:项目小组的学生自己影视广告设计制作方案,并且根据实施情况进行调整。这强化了作对工作过程的控制。在这个阶段,学生尽可能不与教师商谈,而要独立控制影视广告策划方案的实施过程。

评估:项目小组的学生自己评价和分析他们的影视广告产品。这使得从错误中学习成为可能。在影视广告的学习过程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错误不是学习者个人的缺失。教师的任务是,把错误变成学生学习的机会。在这个阶段,强制学生与教师商谈,以获得教师的评价。

(2)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学习中承担着特别的引导任务。

引导不是指限制、管束学生,而是指使学生能胜任工作、给予学生帮助,给学生指出机会和给予学生支持。

(3)本课程的教学采用以项目教学法和分组教学法为主体的多元化教学方法。依据项目进程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如下表所示:

(4)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施教学。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教学效果及教学效率,主讲教师使用网络课件、视频技术、音频技术等视听兼备教学手段,提高教学信息量。同时利用先进的网络环境,在数字化校园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通过网上交流系统、课程网站、演示视频、QQ交流群 、教学课件等多种方式,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4.构建多元化全程考核评价体系

在本课程的考核中,建立全程考核体系,以项目考核为主,以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考核内容。

本课程的考核采用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小组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教师作为完成项目评价的主体;学生同时作为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的双重身份,完成项目和任务的过程与结果作为评价载体;行业企业工作规程与质量作为评价标准。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按照项目或工作任务构建操作性、针对性、职业性强的量化评价指标,使得评价效度更加明显。

5.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从理实一体、工学结合教学理念出发,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通过教学改革实践,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创新出企业化运作的项目实战课程模式。

在这一课程模式中,课程教学的每个项目都以企业化的方式运作,由学生组成项目小组,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进行实战式设计制作。在项目运作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项目经理,学生的角色是项目组成员,二者之间是管理与协作的企业员工关系。从而创设了尽可能真实的职业环境,学生在真实的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项目运作中获得了职业能力养成了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