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小学国学教育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国学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因为任何杂乱的、零散的或者管中窥豹式的学习都是不合理的,也不利于学生对国学的进一步了解。要想让儿童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精深智慧和博大精神,就必须对他们施之以相对系统健全的国学教育,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国学概貌。从横向上,就是要体现国学的整体概貌,精选那些最有利于学生成长、相对易懂的文学、文艺类知识和道德修养等国学内容。如王财贵教授就把经典分为四个层次:最高层次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第二层次是《易经》、《诗经》、《老子》、《庄子》;第三层次是古文、唐诗、宋词、元曲;第四层次是《三字经》、《千字文》、《千家诗》等。这就体现了其整体性。从纵向上,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建构起一定的教育梯度,体现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蒙学”与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相联系,“蒙学”大多以朗朗上口的音节、浅显明白的语言去介绍阐释做人道理及文学历史常识,且使用的多是简单易懂的常用字,易于低年级学生接受,可以与课堂识字教学进行一体化操作,背诵与认读双管齐下,短时间内迅速扩展识字量,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这样通过纵横两个维度以此达成既健全又系统,既重点突出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育。
二、呈现原始文本,学生理性思辨
从国学的形成过程来看,国学典籍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时期,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遗迹。删减经典,割裂了原始文本的内在联系,残缺的片段无法或者不能很好地反映其历史原貌,造成误解也就不可避免,这样不利于我们理解历史和传承文化。从国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国学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它既代表人类的美德,也反映人类的劣性。我们学习国学经典,不是因为它尽善尽美,而是它与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一种血脉的联系。内容的善恶美丑,它所反映的是社会现实。之所以呈现原始文本,就是要让学生敢于质疑,就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理性思辨、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最佳解决方案的能力,能够让学生的思想在精神心灵深处勃发。
三、学习方式灵动,学生成为主人
当前的国学教育大多以“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是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我们认为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地、独立地去学习,把“要我学”的观念转变为“我要学”的思想,这样我们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要实现这样的国学教育思想,应该把国学课程定位为建立学生大文化视野的通识课程,它不是语文课程的补充,也不是思想品德教育的辅助教材,应该把培养目标锁定为:亲近母语,文化播种与德性培育。为此需要在中小学国学教育领域实现国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和中小学语文教学多领域多学科的互动与整合,要打破其“读经”“背经”的单一化模式,挖掘出其中更多更广可资借鉴的内涵和方法,实现国学学习方式的灵动,同时要突出对策方法的可操作性、应用性,使其好用实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采用习惯养成法,亲子共读、小手牵大手法,古诗文情境设置、多媒体展现法,师生共背、评比鼓励法,还可以组织学生写读后感、出墙报、演讲、表演,举办经典诵读主题班会等。
四、人本兴趣为先,激发学习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的内部推动力。但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它产生的前提是儿童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心,而儿童对事物的好奇心通常是很短暂的,任何强迫式的做法都可能把它扼杀于萌芽当中。所以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硬评价与软评价相结合的指标体系,探索一条有形评价与无形激励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如可以对学生进行“量化记载”考核评价,每生一张档案卡,用于记录学生已背过的古诗文内容,和背诵时间、熟练程度等。这样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诵读状况,另一方面还让学生不断享受成功的喜悦,并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还可以让学生写心得体会,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否做到“有所感”、“有所乐”、“有所知”、“有所为”。 这样才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的兴趣,才能激发他们对国学的求知欲,才能向学生展现国学魅力,展示我们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
五、营造育人环境,让经典教育“润物无声”
1988年,世界各国的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会后发表的共同宣言中提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30年前,到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这正说明,有智慧的人无不是在承接传统中走向未来的。也如罗曼・罗兰所言:“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历史、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它的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也如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言:“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当今的青少年学生,缺少的不是知识,而是文化;不是智商,而是智慧;不是技能,而是精神。文化的奠基、智慧的成熟、精神的培养,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习国学典籍。从国学典籍吸收国学精髓在为人与为学上来完善自我,成就自我。
一.国学精髓适应性教育的理论
那什么是国学精髓呢?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它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北京大学教授王炳照认为“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是全人类的财富”,“是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通过上述名家的界定和启迪,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国学精髓是古人在长期的人生实践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是先哲和先贤的智慧,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当下教育所主张的“人化”、“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传统教育思想中或隐或显地贯穿始终。而以儒释道为中心的中国文化的核心也突出了人,尤其是个体的人从外在的规范向内在心灵深处的探寻意义,更重视其存在价值和生命价值。
国学之底蕴、人格之养成则奠基于童年、少年时期。如《易经》所谓:“蒙以养正,圣功也。”有鉴于此,故需积极弘扬传统文化,面向中小学生推动国学(启蒙)教育,开启悟性,成就完美人性。我们加强优秀国学熏陶,整合国学经典,吸收国学精髓以适合学生成长的需要,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并逐渐完善其人格,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而适合性教育是指国学精髓要和当代中学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需要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国学精髓选择首先要适应孩子身心发展的;其次,要在选择的基础上有效地整合其内容,在为人与为学上对孩子有所促进;最后,在整合的基础上融合现代教育理念与孩子的心理、身体结构特点以适合不同学生成长需要的教育教学。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所言: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发展的教育。我们把国学的精华部分融合各科的教学目标,将国学思想渗透在各学科中,以适合学生成长之需,让学生在各科的学习过程中无形地接受到思想的熏陶,进而在不增加任何负担的前提下,活跃学生的思想,培养其成人成才。
二.国学精髓适应性教育的实践
适合性教育需要强调说明的是,它不是一味地迎合,配合,而是在把握孩子心理成长规律及需要的基础上来把握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不仅对内容的选择,还是在教育的方法;不仅是在孩子的德育建构,还是在智育的启发上都要有积极的适合。学校不能一刀切,而应从校情与学情出发,坚持“差异性原则、自主性原则、鼓励性原则、全体性原则”。它以适合学生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主体在德育与教学,修身与践行、人文与科学、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上,建构让师生“双适应双发展”的和谐统一的教育教学模式,以达成师生主体身心结构完善,于快乐中自我实现,收获成功体验的教育教学。正如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一切从“心”开始,这也是国学所包含的育人之道。因为它尊重教育规律、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促进公平、真正,促进教育和谐。
1、主题为先行 整合国学经典
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发展需要及智力水平,我们按照主题进行编排教学内容,从国学经典中吸收有关主题的国学精髓进行适合的教学,以完成对适合性的教育教学内容的整合。根据各年段的教学内容及年龄特点、明确教育目标:低年级旨在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中年级旨在开发学生的阅读能力,高年级旨在扩展学习者的阅读理解与写作表达能力。
2、课程为依托 融合国学精髓
在课程的设置上,小学开设《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等浅显的启蒙、教学课程。其中主要《弟子规》为中心,根据当下生活与社会内容,对原版弟子规进行修改、整合、融合,以适应当代孩子的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的步伐来教育孩子。将道德培养放在比学业知识更重要的地位。关心孩子身心健康,注重孩子的品德塑造,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初中开设《论语》《大学》《孟子》等富有特色的国学课程。尤其开展以《论语》为核心的国学经典教育,注重吸收其中“仁者,爱人”,以仁为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宽容他人。阐释“和”的价值内涵。不仅要求个体身心、个体之间、家庭间和谐,还要国家、社会等社会群体之间要和谐,这与我们现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一脉相承,与世界发展同步。
3、国学精髓熏陶 育人先育德
[2]凌平,刘慧梅.法国体育管理体制发展的社会基础和主要特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294-296.
德国的基础教育倡导能力教育,其核心则是创新。在德国,创新型学习是一种科学育人理念,是每个学生都应达到的一种理想的学习境界,充分发挥学生的感知、观察、想象和思考等各方面的能力,把学习本身转化为一个自主、自立、自强和自创的过程,使学生各种能力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创新意识,培养其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一般不干涉学校的教学活动,学校没有整齐划一的教材,可自行组织、安排教学活动,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发展自己的教学特色。德国学校强调在课程设置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提倡在现实场景中开展教学活动。其根本宗旨是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强对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能力等基本素质的培养。
二、营造宽松型校园氛围
德国的学校里很少看到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大多采取小组讨论、师生质疑和共同学习等教学形式。人们认为,学生的创新素质并非老师直接给予,而是源于良好教学环境下的自由发展。因此,学校和教师都有责任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和健康发展的教学环境。德国的学校强调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校园气氛,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则坚持教学民主,在课堂内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充满信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自觉参与教学活动、自由表达想法和创意。德国学校已摈弃偏重记忆、被动接受、以考试为惟一评价手段的教学方法,而是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使学生的灵性和创造力得到自然展示和释放。在德国,中小学生每门课程每学年的考试一般只有四次。课堂交际不是单向地从教师到学生,而是双向乃至多向,学生可随时向教师提问。如此宽松的教学环境使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倡导开放型教学方式
在德国,学校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而是对外开放。开放的形式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对内开放、对外开放和教学活动中内容、方法及组织的开放。对内开放:学校不是教学活动的惟一场所,学生可以在校外结合实际场景学习。对外开放:邀请校外相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和传授方法上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和多样化,主修和必修课平分秋色,学生可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开放型教学贯穿德国中小学教学活动的始终,从而使学生在不依赖教师和家长的独立空间下自主学习,并将独立学习、共同学习和引导式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开放型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交往能力等,大大调动了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想象力和创造性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传统教学以课本为中心,即以知识为中心。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公民教育已从传统的学校教育转向终身教育,知识本位教育已不再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把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作为其教育改革的着眼点和侧重点,顺利实现了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到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的结构性变革。德国的能力教育主要是指导学生能在走出学校后顺利就业、融入社会。学校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自我生存的能力,不仅包括一般的动手和操作能力,还包括各种社会实践能力。学校的教学活动必须具备前瞻性,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做准备,其中一个必不可少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比如,德国中学生平均每人每学期要做4至6个课堂报告。根据教师指定的内容,学生必须自己选题、搜集资料、消化吸收、写作论文并在课堂上讲解。教师一般会及时对课堂报告做出评价。根据专业差异,德国学生课堂发言和课堂报告的口头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至50%。德国教育学家研究表明,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听和看的渠道
只能吸收50%的知识信息,动手参与则能吸收90%。
五、课程设置实用并与时俱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行业分工也随之发生结构性变革,从而导致一种动态的职业结构。德国政府提出,传统的中小学课程设置过于偏重专业训练,已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必须增添更为普通的、超越专门化的通用知识和技能训练,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结构适应现代职业素质的要求。因此,德国现行中小学课程设置把知识技能和其适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学习内容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其课程设置涉及的领域较广,重视基础性关键技能的培养和价值观教育,强调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日后顺利进入职场、踏进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譬如,德国政府专门推出了“信息与通讯技术教育”计划,把新技术作为学科基础,在中小学课程中有计划地渗透新技术知识,使学生在各门课程中都能接触新技术的进展,及时了解和体验信息社会的发展。
总之,德国中小学的创新教育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以引导学生主动、自主和创新学习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并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身心潜能,使其通过自主参与获取知识和技能,自主感知自然事物和社会现象,并形成探索未知世界的进取态度和掌握未知世界所必备知识的方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德国的经验对我们不无启示。长期以来,我国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取向和教育方式较为滞后。中小学教育尤其存在诸多弊端,突出表现为:学生被动学习较多,缺少自主发展的空间,在群体上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国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改革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我们在中小学创新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仍存在着许多形式主义的东西,甚至为了创新而创新,从而陷入误区。我们应更新教学观念,以创新为主导,寓教于乐,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其一,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打破教师为主导、追求“标准答案”的教学陈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重视教育”“每一个孩子都重要”一直是英国各届政府的竞选纲领和教育主张,英国政府更提出2020教育实现“个性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如今英国的中小学学校课堂上到底是如何组织教学的?这些先进的理念是怎样落实在日常的教学中的?笔者有幸入选British Council于2013至2014年的汉语助教项目,在英国学校从事了一年的汉语语言教学工作,并多次听取其他语言的课堂教学,通过所闻所感,与中国的语言教学进行比较,从而思考中国的教学改革之路。
一、英国中小学教育的特征与中国的区别
1.学制区别。英国包括了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及北爱尔兰四个部分,在学制上,比如入学年龄等是有所区别的,笔者工作的学校Westholme school 位于英格兰,所以仅以英格兰的学制来进行说明。同时,据了解,英格兰的教育情况应该是足以代表英国总的教育情况的,所以,接下来仅以英国来统称。英国的中小学教育系统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Nursery,(2-3岁) 类似于中国的托班。
(2)Infant school (4-5岁),这一阶段和中国的幼儿园是一样的,但只到5岁,而中国幼儿园是到6岁的。在英国有些学校的Nursery和Infant school是合在一个学校校区内。
(3)Junior school(6-11岁),小学阶段,年级分为从Year 1 到Year 6。
(4)Senior school (12-16),中学阶段,年级分为从Year 7-Year 11。
(5)Six form(17-18),年级分为从Year12到Year13,该阶段主要是为参加大学入学考试而准备的。如果你不准备报考大学,就可以读到year11即可。
2.语言教学的多选择性及选修必修制度。英国的学生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外国语言,小学阶段主要是学习法语。中国城市的学生如今大多数也开始在小学阶段接触外国语言,学习的唯一外语是英语,一直到高中阶段都是只学英语。英国的学生从中学阶段开始,就可以接触到多种外国语言,比如西班牙语、拉丁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等等,根据每所学校的选择而不同;如果该所中学是以语言教学为重点的,那么在这所学校内学生就能接触到更多的语言种类。在最初接触一门语言时,学校可能采取的是兴趣班的形式(希望学生能通过增加对某种语言的兴趣而选择攻读它),也可能采取的是必修课的形式(希望学生能以深入了解的形式来决定选择哪门语言)。而不论是兴趣班还是必修课、选修课,在正式开班前的一个学期,学校都可能要求教师先上10分钟左右的tester课,即尝试课,以让学生对该门语言有个了解。以笔者工作的学校为例,westholme school 是Independent day school for pupils aged2-18,意为招收2到18岁的私立非寄宿制学校。学校分为三个校区,分别为 Nursery & Infant School(幼儿园)、Junior School(小学) 和Senior School+ Six form(中学),是完备的中小学,非常有利于笔者对英国中小学的研究。这所学校在小学二年级开始就要求必修法语,课量是一周一节。从七年级,即中学开始,有西班牙语、法语、汉语、德语、拉丁语五种语言供学生选择。七年级必修汉语,每周一节;必修西班牙语,每周两节。八年级在七年级的基础上,增加拉丁文必修课,每周一节。九年级必修西班牙语,每周两节;必修拉丁语,每周两节;汉语、法语、德语为选修。十年级和十一年级除西班牙语必修外,其他皆为选修。可以看出在准备GCSE考试前,学生都有充分接触多种语言,并且自由选择语言是否做为GCSE的考试科目。
3.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和创造性。在英国的语言课堂里,很直观的一个感受就是学生没有教科书,老师也没有教科书,那教科书都在哪呢?其实教科书是有的,在学期开始老师就把书都发给了学生,学生不用把书带到学校来,教师上课早就依据教学大纲要求把教学内容融入了自己制作的PPT,上课时在电子白板上展示。如果学生在语言阅读中遇到困难(尤其以高年级语言学习为主)要查字典怎么办?没关系,语言教室里都备好了字典给你,学校也不鼓励学生自己买字典在家,拼命扩充词汇量。在英国数学课堂上教材的地位也没有那么“权威”,教师很少拿着教科书带领学生“照本宣科”,学习的内容大都已经教师加工,以活页讲义的形式发给大家,有时在做练习时会用到教材,教室里都备有循环使用的教材,随时可以发给学生使用的。教学的顺序也不是按照教材的编写顺序,而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程度进行调整。所以教师的教案PPT也经常进行调整和修改。有时候,教学内容可能是一张外语写成的菜单,有时是衣服店的宣传广告。教学的手段多样,也很有创意,有时候去餐厅吃饭,(基本外语教师都会组织去该国的特色餐厅,比如,中文课就组织过课后去中餐馆吃中餐),有时候去参观博物馆,参观历史遗迹。反观中国的语言课堂只能呆在教室里学习,课外也较少组织活动,相对来讲,缺乏了活泼的特点。
4.教学技术的现代化和实用性。英国学校的校舍尽管都是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建筑,但是学校的教学设备设施的现代化程度非常高。校园里:有条件的学校有自己的礼堂,多媒体和现代化的设备一应俱全,相当于现代化的剧院。笔者所在学校的礼堂,平时供学生排演舞台剧、开晨会,到了晚上或周末,甚至可以承接专业化的商业演出,可见其设备的专业程度。教室里:
(1)白板被普遍使用,现在无论是年轻的老师还是年长的老师,都已经能够自然地应用白板进行教学,尽管不同的老师使用白板的功能不尽相同,有的用得多,有的用得少,但是白板已如同“黑板”一样成为教师教学的一个有机部分。直观展示、过程回放、把手写体变成标准字体,插播课件,画一个格子图,开展一个游戏,教学非常方便,白板已自然融入教学之中。白板能够发挥“黑板”原有作用,还能发挥原有媒体不能发挥的作用。英国学校,只要经济条件允许,白板的广泛应用是一种必然趋势。而在中国电子白板才刚刚进入校园,经济条件的制约,很难做到所有的教学都使用到电子白板。
(2)有的学校为了推行无纸化,给所有的学生配备ipad,充分利用新的科学技术;而在教师中配备ipad,也已经开始流行。英国的校园越来越重视新的科技,反观国内有些学校,在能使用电脑和PPT的情况下还固守黑板,还引以为傲,在科技方面的意识较落后;而很多非大城市的学校则是没有如此的经济条件。
5.师资配比及师资水平。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7年级、8年级中文为必修课,平均每个年级四个班,每班20人左右,从9年级开始,中文成为了选修课,一个年级才一个班,25人左右,10年级一个班15人左右,11年级一个班6个人,12年级就只有两个人选修中文作为自己的高考项目了。
体现在其他语言科目上也是一样,约到高年级师生比例越高,甚至还有一对一的比例,这在国内是不可想象的,即使高三班也是一个语言老师对几十个学生。由于选修课必修课的语言种类多,上课节数多,语言教师基本上(其他老师类似)一周要上到20几节课(每节课一般1个小时时长),而且从7年级到13年级的课都有。英国的语言教师一般都教两种语言,甚至三门语言,主修的语言可以让你教高年级学生,辅修的语言可以让你教低年级的学生。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体力和脑力的要求。
国内中小学教师因为没有其他语言需要教,只需教授英语即可。英国一年分三个学期,每个学期起码有两次考试,每次考试前还有摸底考试。国内考试就是统计分数,而英国的语言考试结束后,除了统计分数,还要给每个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撰写评语。对学生的评估更加全面化以外,对老师也增加了不少负担。
二、国内语言教育的思考
1.促进教材多样化,增强学校自。在英国,语言组的老师自行商议,决定用哪一种教材,学校就用哪一套教材。在每个学年结束时,就由学校发邮件给教师,让教师上报下一年所需的教材或是教学资料;和我们国家选用教材相比,英国学校的教师的权利相对大很多。我国对于教材的限制显得过多。
另外,英国教师对教材处理的自由度非常大,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果教师专业水平有限,或者对某些国家带有偏见。在教材的选择上,就可能带来很严重的后果。而这一切,在英国这样高度给予学校教师自由的国家,由国家层面进行干预,又是不可行的。
针对自己所面对的学生,对现成的教科书进行加工修改,积极开发其它课程资源,在一定程度上“重组”教科书,从而更加符合学生要求和课程目标。
综上所述,在教材编写方面建议放宽立项门槛,让更多人的参与到课程资源建设的队伍中来,只要继续执行教材审查制度,就能把好教材质量关。
2.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视和落实。积极准备引进电子白板进入课堂,做好硬件建设与教师培训的同步发展。以省或地市为单位,统筹基于信息技术的语言教学资源,集合软件资源,不受教材版本限制,不受地区限制,以学科教学知识点为纲目,共建语言学科资源平台,方便教师选择使用。
3.多语言模式的选用,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根据各地情况,适当的在英语之外,开展其他语言作为选修课,比如目前在中国社会上非常受欢迎的语言:日语、韩语等。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充实课堂。同时,加强对教师的语言培训,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把教师送出去培训,也可以引进其他语言的教师,充实教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 13-0008-04
1963年,巴伐利亚州的萨克特-安娜高级文理中学(Sankt-Anna-Gymnasium)首次将汉语设为学校辅修兴趣课程,标志着汉语教学正式进入德国中小学的学科课程体系。随着中德之间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多层面合作和交流的加深,汉语热在德国悄然出现。截止到2010/2011学年,全德至少有232所中小学开设汉语课,学习汉语的学生约在10,000到15,000人之间。其中有40所学校把汉语作为高中毕业会考(Abitur)科目。 柏林自由大学汉学系汉语教学中心组长和德语区汉语教学协会会长顾安达博士(Dr. Andreas Guder)就曾经说到:“汉语热不仅因为中国在国际经济政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还因为德国学生对来自欧洲之外的文化有着深深的好奇。”
一、德国各州中小学汉语教学大纲的确立和发展
随着汉语学习的深入,师生对汉语教学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兴趣班式随意松散的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汉语学习的要求,汉语教学逐步向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由此,德国各个州分别设立了统一的汉语教学大纲。
1. 联邦州统一的汉语教学标准规范。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各联邦州逐步开始认可汉语口试或笔试成绩,并将其列为高中毕业会考测评的科目,但由于各州教育规划之间的差异,所以亟需一个共同的标准来规范汉语教学。1998年4月,德国联邦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Kultusministerkonfenz der L nder,简称KMK)依据高中毕业考试的统一要求确立了《高中毕业会考汉语科目的标准规范》 (Einheitlichen Prüfungsanforderungen für die Abiturprüfung Chinesisch)。此项标准制定了汉语课程的整体目标、大纲,特别制定了汉语会考对学生语言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而且对会考笔试的目标、题型、评价标准,口试的题型、评分标准作了清晰的说明和规定。《标准规范》在全联邦州境选取六所中学,将汉语列入其六、七年级的第二外语开展教学,这些举措彻底拉开了德国各联邦州推行汉语教学、制定汉语教学计划和大纲的序幕。
2. 各个联邦州汉语教学大纲的设立和发展。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学校和继续教育署早在1993年就在其官方网站上,就开始设立有专门的汉语教学门户网页;2002年,文教署颁布出台了《高中阶段 (高级文理中学、综合中学)汉语教学的指导方针和教学大纲》。 2009年,又针对初中阶段的汉语教学颁布了《高级文理中学初中汉语教学大纲》,此项大纲把汉语设定为文理中学八年级到九年级,以及综合中学八年级到十年级的第三外语,并且也规定了初中毕业应达到汉语水平标准。 这两个“大纲”不仅在整体上规范了初高中汉语教学的课程目标和能力标准,也具体划分了中学初高中阶段汉语课程开设的年限,特别是为其他联邦州设定汉语教学大纲和标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对全德中小学汉语教学产生了积极的指导意义。
巴伐利亚州作为全德汉语教学的先驱,目前已有13所中学开设有汉语教学课程。2005年7月该州出台《汉语作为高年级(四年)外语教育的计划》,这也标志着一个基于学生语言行为、能力、个性发展为宗旨的现代外语教学计划开始在全州范围内推广。汉萨自由同盟――不莱梅市的汉堡路高级文理中学(Gymnasium Hamburger Strasse),作为本市最早开始拥有汉语课程的文理中学,自1989年起便开始设立汉语兴趣课程。随着日益高涨的汉语学习热潮,2000年6月,该市教育和科学部联席议会第一次正式制定《高级文理中学高中阶段教育框架――汉语作为后期开始的外语教学》,规定了文理中学自十一年级起,要继续开设三年的汉语教学,并制定了各年级汉语教学的标准和计划。 一般说来,在图宾根州特殊文理中学六年级的学生,要选择一门除母语外的非欧洲语言作为二外。对此,文化部2002年就汉语教学颁布实施了《特殊高级文理中学语言教学计划――汉语(试用版)》。此项计划规定了汉语作为二外的学时数:6~7年级学生,在一学年要求总计五周汉语学时;8~10年级,一学年总计四周;11~12年级,一学年总计三周。
柏林、勃兰登堡、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这三个州,针对各州的汉语教学情况,于2006年、2007年相继出台有关初级中学、高中文理中学的外语框架式计划。如2006年,柏林教育、儿童、体育委员会首先颁布了《高中文理中学阶段的框架式教育计划――汉语》。随后的2007年,柏林教育、科学、研究议会管理委员会通过了《高中文理中学、综合中学九年级、十年级三外教学框架式教育计划――汉语》,为整体的汉语教学做了一个综合的规划,也为现存的汉语教学制定了官方的参考标准。
汉堡作为德国华人最多的城市,早在1985年就已经有三所文理中学开设汉语课。2003年8月玛林塔高级文理中学(Marienthal),依照中德双方签署的《德汉双语教学项目备忘录》的要求,设立了全德国第一所德汉双语教学部。目前该中学不仅为所有五年级的学生开设汉语课程,而且把汉语纳入第二外语和高中毕业考试的科目。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8月1日,在汉堡市学校教育署颁布的 《新一期高中文理中学外语教学大纲》中,开始详细规定了文理中学汉语结业必修的语法知识点。
汉语教学计划或者大纲有效提高了汉语教学的规范性,然而由于各个联邦州的学校制度千差万别,导致汉语教学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教学的整体情况也是大相径庭,因此迫切需要一个全德范围内的标准化汉语教学大纲、以及相对应的水平测试标准来指导和规范教学,《德语区汉语教学水平测试标准》由此应运而生。
二、德语区汉语教学水平测试的新标准
作为整个德国汉语教学最权威的汉语教学组织――德语区(含德国、瑞士、奥地利)汉语教学协会,其拥有350多名以德语或汉语为母语的会员,他们或在大中小学、私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授汉语课程,或在高等院校从事汉学、汉语教学、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研究工作。他们对德语区的汉语教学标准有新的认识:虽然目前欧洲通行的语言标准是《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 ;CEFR此后简称欧框架) ,其作为测试欧洲各种语言水平的主要工具,被欧洲各国广泛运用。与此同时,各国外语教学界对于词汇量的基本要求是:A1级约500个,A2级约1000个,B2级约2000个。但是,汉语作为一种独特语系,仅仅参考欧洲语系的标准是缺乏说服力的。《新汉语水平考试标准》公布的官方资料说明:外国学生经过每周2到4个学时、两个学年的学习,总计学时约为160~320学时达到的水平,汉语水平即可达到B2(HSK4)水平,这甚至在欧洲语言范围内也是无法实现的。依照汉语教学协会2005年认可的语言标准,德国学习者的汉语水平要想达到与《欧框架》相应口语和书面语B2的水平,则一般需要1200至1600个学时(不包括自学时间),远远超过之前国内官方资料预计的学时数量。因此,参考国家汉办新汉语水平考试规定的等级和《欧框架》,德语区汉语教学普遍认可的等级。 (见表1)
可见,国家汉办制定的新汉语水平考试的六个等级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欧框架》为欧洲语言所设定的六个语言能力级别。因为汉语本身属于一类特殊的语系,有其固有的表音和表意方式,不能仅仅以词汇量的多少去简单衡量德语学习者汉语语言能力的高低,将新汉语水平考试的水平等级与《欧框架》生硬地相互对应,对于整个德国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发展是不利的,也是缺乏科学依据的。所以,一个基于德国中小学汉语教学实际发展水平的标准,才能切实、有效地对学习者真实的语言能力进行划分和评估,并宏观指导汉语课程的设置和目标。
三、德国中小学汉语的师资发展
目前,德国中小学汉语教师主要由以下几个人群组成:德国本土的汉学家,或者汉学、汉语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德籍华人或者华裔;国家汉办外派的专业汉语教师;以及在德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以汉语作为母语的教师,虽然具备了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但是数量很有限,而且其中一部分教师并不精通德语,不熟悉德国本土外语学习者的习惯和文化,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学的效果。而华裔或者留学生,由于没有接受正规专业的汉语教师培训,缺乏专业的教学理论和经验,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欠缺。然而,作为德裔的汉语教师,即便很多人拥有国家颁发的教师资格证书,但汉语水平有限,对传统的中国文化和语言习惯还缺乏系统的了解,在教学的知识性方面有所不足。
实际上,在德国,直到2011年中文师范专业还未被纳入正规师范教育。慕尼黑大学、科隆大学和明斯特大学的中文师范专业也仅仅是师范类学生的补充专业,即所谓第三专业。直到2011年的秋季,德国哥廷根大学汉学系才首次开设汉语师范教师专业,填补了德国本土汉语师范教育的空白。随后的2012年10月25日,图宾根大学也宣布开设了汉语师范专业。2014年波鸿大学也将设置汉语师范专业,培养专业的德国本土汉语教师。总而言之,提升整体汉语师资的水平也变得迫在眉睫。
四、德国中小学汉语教材的发展
德国中小学使用的汉语教材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经过国家汉办审核、中国国内出版发行的对外汉语教材,比如《新实用汉语课本》《中国话》《中国字》《跟我学汉语》《汉语乐园》等等。另一类则是德国汉学家、汉语教学研究者针对德国学习者外语学习特点合作编写的汉语教材,如中学广泛使用的教材《懂不懂》《汉语,说,读,写》《聊聊》等等。2008年由德国知名教科书出版社――克莱特(Klett)首次出版发行的中学汉语教材《懂不懂》,标志着德国官方中学汉语教材的诞生。随后几年里,德国的其他知名出版社也都推出了各自开发、编写的汉语教材。与此同时一些专业的汉语教学组织如:Shan e.V,以及海德堡汉学系同学会等等,也都编写出版了一系列教辅用书,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德国中学汉语教学的资源,为汉语教学提供了可以参考的依据。
五、启示
1. 教学大纲和教育标准。到目前为止,虽然大部分联邦州都拥有了自己的汉语教学大纲,不仅仅规范了中小学校汉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也对学生汉语能力、水平做了规范的划分。但是由于各州的教育水平、汉语学习历史发展水平、环境有很大的差异,而且以往指定的教学大纲和标准由于缺乏适时的调整,出现了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首先,教学大纲和标准对于整体的汉语教学意义非凡,是全面指导和规范教学的标杆,定期做一些适时的调整就变得尤为重要。其次,虽然《德语区汉语教学水平测试标准》是众多专业德国汉语教学、外语教学研究工作者,基于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结合德国学习者自身特点,参照《欧标准》制定一个相对系统性的标准,但是并未得到德国教育部以及各州学校管理署官方的认可,而且其本身的科学适用性也有待考证。因此,如何改进和设定一个适用于全德国范围的汉语教学大纲和教育标准就变得迫在眉睫。
2. 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教师培训。毋庸置疑,目前德国的汉语教学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和挑战是,富有专业教学背景本土化教师的数量早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汉语教学需求,专业师资队伍的匮乏无疑是制约汉语教学发展的绊脚石。
针对德国专业汉语教师相对匮乏的现状,最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努力加强德国本土汉语教师的培养,扩大在职培训的规模,提高培训的质量。德国师范毕业的汉语教师,需要更多地侧重汉语听、说、读、写基本功的训练,夯实汉语的基础。然而一些以汉语为母语的本土教师,则需要重点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技能,洞察跨文化背景下汉语教学的特殊要求,积累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因此,通过专业机构的培养和在职培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本土汉语教师的专业技能,而且还可以弥补自身有关文化、教学理论、专业知识方面的一些劣势,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另一方面,加深中德汉语教学的合作交流,增加和扩大中方外派汉语教师、汉语志愿者,以及汉语助教的数量和规模。专业外派的汉语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德国学校教育的特点,提高自身德语的水平,以及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汉语志愿者和助教项目中遴选的学生,大部分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针对有志于派往德国的国际教育硕士,高校应该设立专门的德语,以及德国文化课程,使其不仅具备良好的德语交际能力,而且熟悉德国的文化风俗,充分了解德国中小学汉语教学的现状,以便赴任后快速、高效地开展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1创新教育内涵
究竟什么是创新教育?前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说:“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郭文安教授认为:“创新教育是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创新教育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差异,以发掘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为重点,以增强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
2美国创新教育的经验借鉴
美国中小学创新教育具有如下特点:
(1)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美国人有句名言“没有任何问题是愚蠢的”。因而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意打断教师的讲课,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即便是无稽之谈,老师也会微笑着鼓励学生。教师在夸奖学生大胆创新的同时,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一起思考寻找答案。不同于我们课堂上的整齐坐姿和安静严肃,美国的课堂看似比较乱,学生课堂上可以来回走动,谈笑风生,老师不会制止和斥责。可能我们要质疑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听课效率,但是,美国的课堂教师是促进者和引导者,而学生才是获取知识的主体,他们可以采用自己的理解方式,自己动手去寻找答案。
(2)五花八门的课程设置。小学阶段并不以考核专业知识为重点,而是加大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使他们从小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由于没有统一的教科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鼓励他们的质疑精神,从小培养他们的创新品质。
(3)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美国中小学多采用小组讨论法开展课程。教师把课程任务分配下去,学生自由组合结成小组,从不同的方面分析和解决问题。各小组之间和各小组成员之间思想的碰撞,使学生能够全面的、批判性的思考问题,同时在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把新的知识渗透到现有的知识体系之中,拓展了他们的知识水平。通过对诺贝尔奖得主的教育背景调查发现,多学科的交叉是他们科研创新的先决条件。这种“主题策划”的授课方式增强了学科之间的连贯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4)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美国中小学的课外实践主要依托高校和社会开展。许多高校都与中小学制定了联合培养计划,高校提供权威专家和实验设施,辅助中小学科学课程的开展。13岁的威廉・袁在波特兰大学的实验室发明了新型太阳能电池;18岁的普蕾雅・萨哈在纽约大学石溪分校的实验室里发明了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的抗癌药物。另一方面,美国的学校从二年级开始就会鼓励学生走出学校,利用社会资源进行课程研究,学生自己调查走访进行专题汇报,例如小学生成立的“特威格勒特银行”,设计的“太空战略”等。
3当前我国中小学创新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1)课程设置单一,课堂氛围呆板枯燥。我国中小学的课程有统一的教科书和统一的教学标准,到高中阶段实行文理分科,区别教学。虽然推行了新课改,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课程的设置,但是教学仍然停留在专业知识的层面。对于那些有特长的学生,例如音乐和美术,他们只有进入高中以后才能把它们作为专业课程进行系统的学习。我国的课堂往往是教师 “填鸭式”的教,学生“被动式”的学,沉闷呆板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教育目的功利性强,以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千百年来的科举取士虽然有利于人才的选拔,但其对教育功利性的影响依然没有消散。不少家长把子女受教育当成是对未来的经济投资,把教育的目的简化为获得经济收益,因而把子女成绩作为评定教育效果的唯一标准,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忽视了子女综合素质的提高。
(3)传统的教学手段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指利用声音、图像、互联网和仪器等多种媒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是不少学校为了节约经费开支,仍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手段,教师成为教学的主导,照本宣读,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仍旧停留在书本的介绍里,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失去了探索的兴趣,创新的活动也止步不前。
(4)理论研究多,开展实践少。我国学者对创新教育的深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创新教育的开展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这些理论多半是对意义、作用等的高谈阔论,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的则比较少。除此以外,在中小学阶段,有关部门也推行了一些具体的创新教育措施,例如个别地方推行的“幸福教育”和“感恩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些实践活动如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样,没有做到政策和实践的连贯性,结果雷声大,雨点小,多半草草收场。
4美国创新教育对我国中小学的启示
(1)改革传统的课程设置,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要丰富课程设置的范围,从知识和技能上加强对(下转第28页)(上接第19页)学生的培养,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利,增强课程吸引性。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和参与者,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的获取知识,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如山东省课题组提出的“活动建构课堂教学模式”,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教案个性化”、“多维互动作业创新”等措施。
(2)转变教育观念,完善教育评价制度。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改革传统的应试性和功利性的教育观念,坚持和遵循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关注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教育的吸引性和质量。爱因斯坦主张:“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成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 对于教师来说,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多采用“问题教育法”、“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方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深入到学习的环节中,主动性地获取和把握知识,成为学习和科研创造的主体。
(4)深入开展实践活动,将创新教育落到实处。在推行创新教育的同时,要积极打造“第二课堂”,多开展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自由和民主的氛围。我国中小学要从自身特色出发,密切与高校的联系,为学生的科学实验创造条件。同时,社会和家庭也要多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支持,让他们能够走出学校,深入实践运用和获取知识。例如南通市就定期举办中小学生科技大赛;武汉市开展“争当专利发明人”活动,在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使不少新发明新创造应运而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5结语
推行创新教育是21世纪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对《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贯彻落实。青少年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和未来,面对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要转变观念积极改进,提高中小学生的整体创新能力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3]张信勇,卞小华.关于我国防灾教育的思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3).
[4]秦启文.秦启文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M].新华出版社,2008.
[5]姚国章.日本灾害管理体系:研究与借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黄宫亮.日本学校的防灾教育[J].中国民族教育,2008,(9).
近年来,在农村中小学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素质教育虽然得到了有效实施,但我们还不难发现,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同时,学生的综合素质受到极大的影响,责任意识淡薄,社会道德衰退,特别是网络对未成年人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未成年人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营养不良,而且不同程度表现出浮躁、迷茫等心态,面对这些,我们要引起重视并尝试如何解决。
处在记忆力最佳状态的儿童,即使不引导他们记住有价值的国学经典作品,他们也会去背诵广告词、流行歌曲。因为重点不在理解,而在记忆,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与“小猫叫,小狗跳,猫叫狗跳好热闹”的难易程度完全一样,而前者对文化生命而言更有意义。经典名著有益于人格智能的培养和对文学造诣的训练。让儿童自小就接触最有价值的书、永恒之书,只要有价值,不管深不深,让儿童多念、多反复乃至背诵。只要能背,不管懂不懂,这些内容不仅会存入大脑记忆,而且会烙印在潜意识里,而潜意识的妙用就在于无需经过意志的运作,能直接地、默默地、自然地影响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所以儿童读经,选择古代圣贤的智能精华是正确的。读经儿童“有口无心”,没有考试的压力,亦不必要求理解,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文化教育的目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与其让学生浪费时间在那些没用任何意义的东西上,不如让其潜移默化记住这些经典,这样既可以快乐的学习,又可以影响其一生,这岂不是有利无害。
一、国学经典学习打好了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
在小学低年级诵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经典,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比如我校三年级孩子一个学期可以学会《千字文》,即认识近1000个汉字,在我校诵读国学经典两年,即可自然轻松认识3000多汉字,相当于达到小学六年级的识字水平。中国古代文明很多都是有文字记载的。通过诵读经典名作,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知晓方方面面的道理,而且可以对小学语文课文的学习得到有益的补充,从而提升自身的语言文字素养。“出必告,反必面。”(《弟子规》)中的“反”字,是通假字,即“返”的意思;“面”则在词性上发生了变化,这里用作动词,作“照面”解了。而不读这些幼学启蒙读物,在小学阶段,小学生恐怕是很难有机会搞懂这些的。
二、国学经典学习,大大提高了孩子的思想文化素养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青少年最容易受西方思想和文化影响,一味追求个性化,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自身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国学经典中蕴涵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既有“仁、义、礼、智、信”这些塑造完善人格的要求,又有“厚德载物”、“和为贵”等人生指南的义理和修身养性的准则。
三、国学经典学习帮助孩子了解中华历史知识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要用很少的文字将其概括实属不易。然而,《三字经》中的从“自羲农,至皇帝,号三皇,居上世”,到“廿二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仅仅用了300 个字,就将一部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比较完整地揭示了出来,实在是令人称奇叫绝。毫无疑问,小学生在诵读和学习《三字经》的过程中,也同时学到了小学教材中所学不到的厚重的中国朝代更迭和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的知识。
四、国学经典学习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尽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会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的教育,但很难做到比较具体而又全面。而在这方面,我们的前人已经做了很好的总结。像《弟子规》中所倡导的:“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读书方法,可谓至理名言,不能不知。就小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形成而言,我们在国学中也同样找到大量的教育素材。通过国学典故中的生动事例对学生进行生动的国学教育,避免那种老生常谈的简单说教,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五、国学经典教育,促进学校、家庭的和谐
国学经典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我内心的关系等内容都有着十分系统的论述。“天人合一”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为贵” 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追求人自我内心的和谐。可以说,和谐是国学经典的主旋律。现代我国所提倡的“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 “和谐社会” 等,基本都能在传统国学中找到渊源。
[中图分类号] G47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6-0022-02
学校是儿童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符合卫生要求的教室及教学设备是保证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1]。为了解本县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及生活设施的卫生现状,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帮助学校及时采取纠正、补救措施,改善学习生活环境[1],为今后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12年12月对辖区中小学校教学环境及生活设施进行了卫生监测,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辖区内32所中小学校,其中中学9所,小学23所。根据学校规模,每所学校选择不同结构、楼层、朝向的2~6间教室进行测试[2],共检测99间教室。同时对32所学校学生宿舍、学校厕所进行现场检查。
1.2 方法
依据《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3]对教学环境及生活设施的要求,对中小学校教室人均面积、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的距离、教室后横行走道、黑板卫生、课桌椅配置、教室采光、教室照明、学生宿舍、学校厕所等指标进行卫生学检测和评价。
1.3质量控制
设计制定统一的调查表格,调查前对所有参加调查人员进行培训,统一检测方法后对学校开展监测[4,5]。
1.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学校教学环境监测情况
见表1。
2.1.1 教室 检测的99间教室人均面积合格率80.8%;小学合格率75.8%,中学合格率90.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的距离合格率51.5%;小学合格率69.7%,中学1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教室后横行走道合格率41.4%%;小学合格率62.1%,中学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2 黑板 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垂直距离合格率52.5%;小学合格率69.7%,中学18.20%,经χ2检验,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3 课桌椅 教室内课桌椅配置保证了一人一席,但各学校均只配置了一种型号课桌椅。
2.1.4 教室采光 教室采光方向符合率100.0%,教室玻地比符合率100.0%。
2.1.5 教室照明 ①教室课桌面照度合格率(>150lx)75.8%,小学合格率69.7%,中学8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黑板面照度合格率(>200lx)32.3%,小学合格率21.2%,中学5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教室照明配备40 W荧光灯9盏以上的31.3%,小学合格率22.7%,中学合格率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符合率46.5%,小学合格率41.4%,中学合格率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黑板配备照明灯具的9.1%,小学合格率10.6%,中学合格率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学校生活设施检测情况
见表2。
2.2.1 学生宿舍 调查的32所中、小学学校学生宿舍人均面积合格率18.8%。宿舍厕所符合要求的占65.6%。
2.2.2 学校厕所 厕所蹲位数设置男生合格率100.0%,女生合格率96.9%,男生小便槽长合格率81.3%。
3 讨论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本县学校教学环境与生活设施近几年来有了很大的改善,教室人均使用面积、前排课桌缘前与黑板距离、教室采光方向、玻地比、课桌面照度合格率较高,与林应和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7],课桌椅能保证一人一席,学校厕所卫生状况良好。较突出的问题是课桌椅型号单一,教室及黑板照明灯具设置不符合卫生要求,学生宿舍人均面积普遍低于标准。
此次调查各学校教室均只配备了一种型号课桌椅,分析原因一是学校对国家课桌椅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不了解,二是学校为了追求教室的整齐美观;有的学校虽然使用了可以调节高度的升降式课桌椅,但未能及时与学生身高进行调整[8]。课桌椅是培养学生良好姿势习惯的外界条件,按标准每间教室内至少应设有2种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椅,长期使用不合卫生标准的课桌椅,很容易导致学生视力不良、脊柱弯曲[9]。教室照明灯具配备不足,灯桌间距过高(>1.9 m),尤其是黑板配置灯具的仅有9.1%,使教室课桌面照度尤其是黑板照度达不到基本标准,是本次调查各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学校在建筑设计时没有配备黑板灯,教室照明灯具未按卫生要求安装,部分教室灯具老化损坏未及时更换。课桌面及黑板照度不足,加上繁重的课业负担,很容易造成学生视觉疲劳,是造成学生视力不良的一个重要因素[10]。建议学校应在黑板上方增加照明灯具,及时检修损坏灯具,按卫生要求配齐照明灯具并规范安装,保证学生能在有良好采光照明条件的教室学习。本县中学普遍班级学生多、学校对教室课桌椅如何布置的要求不甚了解,是造成中学教室内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距离及各列课桌间纵向走道合格率低的主要原因。此次调查学生宿舍人均面积普遍低于标准(人均3 m2),原因是近几年五峰县学校撤并、学校数量减少、学生集中、寄宿生增多造成的。
通过此次监测本县的中小学校教学环境与学生生活环境,暴露出学校教学设施在设计、管理上存在的卫生学问题。提示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学校经常性卫生监督和技术指导,督促学校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环境。特别是要重视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11],保障学校教学环境及生活设施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
[参考文献]
[1] 季成叶. 儿童少年卫生学[M].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63,203.
[2] 邵亚坤,郑洪岩,李玲玲. 2010年度盘锦市学校教学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校医,2011,25(9):664-665.
[3] 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 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S].2008.
[4] 丁玉萍,张海燕. 北京市怀柔区中小学校教室物质环境检测结果[J].职业与健康,2010,26(2):205-206.
[5] 谢光方,王淑媛,黄琳屹,等. 2010~2011年玉溪市红塔区中小学校教学环境的监测[J]. 职业与健康,2012,28 (12):1519-1521.
[6] 刘凤霞,王学敏. 天津市河北区中小学校教学、生活环境监测结果分析[J]. 职业与健康,2010,26(1):74-75.
[7] 林应和,周丽,吴小敏,等. 深圳市2010年学校教学与生活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2):239-240.
[8] 张一英,张琴,沈姚. 上海嘉定区学校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0,31(5):617,620.
[9] 管新艳,柴保臣,朱中平,等. 深圳市某区学校教学环境监测结果分析[J]. 中国校医,2011,25(12):901,903.
在英国,教育信息化环境较好,硬件建设、网络联结、软件配置等方面基本达到了“想用即有、有用必优”的程度。在参观考察的过程中,学校校园网络、网络云存储及服务、WiFi全覆盖,电子白板、触屏一体机、笔记本计算机、平板电脑、写字板、短焦投影仪、三维显示器、实物展台、可移动充电柜等基础设施及应用终端建设齐全,物联网在实验室、图书馆、咖啡间等功能室的应用已经起步。我们所到之处,学生凭借学生证可以获得进入校园、预定功能用房、网络登录学习、图书借阅、生活用餐等服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卡通”,不难发现其校园信息化程度之高。
在英国,政府层面虽然没有引领、指导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专门服务机构,但是各学校的信息化环境建设、规划、组织、管理井井有条、有序发展。在考察、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多所学校均有教育信息化领导机构和管理应用服务机构,并能够充分发挥其职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比如,考文垂西部的Finham Park School是一所综合性中学。学校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规划、管理和建设工作,成立了由分管校长、IT部分负责人、理科教学组长和普通教师组成的学校教育信息化规划、管理、建设的决策小组,每两个月召开一次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专门研究学校教育信息化经费预算、资源分配、环境建设及其应用等方面的工作。目前,全校在校1500名学生,120名专任教师,拥有信息化教学应用固定终端200多个,移动终端近150个,装配有8间网络学习教室,每间教室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其配置也不尽相同。同时,学校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过程中,采取了“先点后面、先试验后推广,实施按需求逐步完善”的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策略,做到不奢华、不铺张、不浪费,达到了物尽其用的目的。
以应用导向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在英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整体水平普遍较高,以应用为导向驱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特色明显。我们所到之处,各学校均以应用需求为导向,规划、建设、管理教育信息化环境,突出务实应用和特色应用,但校际之间信息化发展水平有差距,应用有差异。在学习、考察、交流的过程中不难发现:无论是高校还是中小学校,追求的是适合教育教学实际的技术。
英国学校类型和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规模大小不一,学校自主办学权力较大。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政府出台宏观规划和指导性意见,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学校划拨教育经费。经费支配由校长及校委会和教师、学生家长代表根据学校发展实际,共同商讨并决定信息化环境项目建设。比如,Rugby High School是一所女子文法学校,教学质量较高,教育经费来源渠道较广。经费虽然比较充足,但是要满足学校信息化全面建设的需要还是显得捉襟见肘。于是,学校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优先建设了支撑课程建设和实施的云平台,满足了更多学生课程选择、学习的多元需求。
在英国,国家或地区并没有统一的教育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而是学校根据发展实际,选择或开发便于学校行政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监测评价教育教学质量,规范管理和学生管理等应用平台。比如,华威学院集团是一所以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为主的学院,政府按照学生注册数、学习出勤率、考试合格率等方面给学校拨款。该校就有针对性地开发了学生网络管理平台,加强管理,这对提高办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英国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常规化应用基本普及,部分学校正在深入探索更富个性化的教学应用。比如,伯明翰的South & City College 是一所英语语言培训学校,为便于掌握入学新生的语言水平层次高低,确定学生学习起点,该校建立了学习测试与学习行为过程跟踪管理网络平台。平台能够从收集的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历次测试成绩、出勤率等方面数据,有针对地给授课教师和学生提出施教、学习建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在深入感知、体验英国教育信息化的成功做法时,也不难发现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英国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模式,可能拉大校际之间的发展差距,带来校际间的不均衡;二是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充分尊重学校自主发展,教育信息化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应用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带来规范的效应,同时还可能形成新的“信息孤岛”。
应用驱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据了解,英国没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继续教育、教学研究的专门机构,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也没有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项目工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主要由校本培训、校本研修、应用驱动等方式来实现。当前,英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现状是:有追求技术“高大上”的“发烧友”,也有得过且过的“南郭先生”,还有“谈技色变”的“小菜鸟”。
英国学校根据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现状,主要采取如下做法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一是部分学校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于教育教学之中作为绩效考核的指标之一,直接与薪资挂钩;二是营造比较完善的教育信息化应用环境,以氛围感染,以应用倒逼,逐步提升全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三是部分学校在假期集中安排时间,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校本培训和校本研修,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英国在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主要依靠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学校根据本校特点展开专业引领与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高低主要由学校考核认定。这样能够充分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有较为强烈的意愿提升自身专业发展水平,提高培训、研修的有效性。
另外,学校开展以校为本的培训与研修方式,其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同时,教师在参与校本培训与研修的过程中,不同技术水平或不同研修方向的群体,会借助网络平台或社会性软件,产生更多的自组织,其研修组织更灵活,组织方式更便捷。但是,比较松散的教师培训研修组织,其课程方案、培训标准及培训研修过程、结果与质量很难监控与评价,为管理者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云技术成为课程建设的核心支撑
在英国,国家只颁布课程标准或考试标准,不统一编写学科教材,学校组织实施课程的过程中,编写学生学习材料,设计与制作学生课内、课外学习资源是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
随着信息与网络技术特别是云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云技术的课程建设、实施得到了各学校的高度重视和应用实践。据了解,在英国并没有统一建立国家或地区的教育云平台,而是由学校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自主选择有利于师生开展协作学习、性能稳定、体验性好的社会性云平台作为底层支撑,由任课教师和参与学习的学生共同完成教与学资源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从我们参观的中小学来看,多数学校分别选择应用Google Drive、Google Classroom、Frog等或者组合应用多个云平台作为课程建设、实施的支撑平台。
比如,Rugby High School女子文法学校为了满足更多学生的课程选择和学习的需求,开发近300门课程供学生选择和学习,而大部分课程都是利用Google Drive云平台的协同和分享功能,实现了师生群体协同工作、互动交流、作业、分享资源、家长互动、学生反馈等课程建设和应用服务,提高了课程建设质量和效率。
从英国多所学校基于云技术的课程建设和应用中发现:云平台只是为学校课程建设和使用者提供了底层技术支撑,课程的具体内容需要根据课程性质、学生特征、评价标准和课程实施等多方面的要求由师生共同建设、实施并动态地生成。同时,随着云技术的深入发展与应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层推进,云技术将成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核心支持。
学生自带学习设备成为发展趋势
英国的中小学校根据学生课程学习的需要,建立起了较好的学生课程学习平台,搭建了良好的无线网络环境,也配备了供学生学习使用的终端设备。多所学校都已经建成基于云平台的学生课内、课外学习系统,基本形成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据走访、考察的学校反映,学生终端设备仅靠学校配备远远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大部分中小学校鼓励学生自带设备到学校学习。英方介绍,欧洲某机构调查了包括英国学校在内的500所学校学生自带设备学习的情况,调研数据表明: 72%的学生使用自己的设备完成作业,52%的学生在课堂里使用自己的设备,89%的大学允许学生自带设备完成作业,95%的机构允许学生自带设备接入网络,仅有6%的学校没有实施学生自带设备的计划。
自带设备学习已经成为英国以及欧洲大部分学校在信息化环境下解决学生学习终端不足的有效办法,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对于没有设备的学生,学校联系企业,可按月租用设备给学生使用。
部分学校校长、教师反映:虽然学校通过技术手段对接入校园网络的信息做了较好的过滤,但是还有部分家长对学生自带设备学习表现出担忧。然而,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无法阻止学生使用移动学习终端,如果强力把学生与移动学习终端隔绝开来,将会使他们错过一个时代。
连通共享学习资源达成社会共识
在英国,教育资源较为丰富。市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和科学馆等社会教育资源能够较好地为学校、学生、社区免费共享。在英国学校,普遍实行走班制教学。因此,图书馆是学生开展学习、研究活动的重要场所,图书资源是学生获取学习材料的有效媒介。因此,英国政府、中小学学校十分重视图书馆的建设与应用。
随着网络与数字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图书已经成为各大中小学图书馆新增图书的主流选择。同时,大多数大学、社会机构及中小学的图书基本上实现了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实现了在线网络图书检索、借阅、共享、校区调拨等功能。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特别是中小学图书馆与社区教育对接紧密,本社区的人员可以免费使用区域内学校图书馆的学习资源。
据观察与了解,英国图书管理信息化和互联共享程度较高。华威学院集团下设6个校区,只有两位管理人员,他们负责处理6个校区4500名学生、1500名教师图书借阅管理及其校际、社区间的图书调阅与归还。
网络安全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隐忧
在英国,整个社会信息化程度较高,人们网络安全意识较强。无论是社会公共场所,还是中小学校,登录网络必须采取学生证号或电话号码或电子邮箱等身份认证,为确保网络安全设置了一道屏障。
据了解,英国及欧洲的大多数高校都加入了由全球多个国家教育和学术机构共同建设的一个全球高校eduroam(Education Roaming的缩写)“网络漫游”服务。目前,已经覆盖了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及科研机构。参与该联盟的机构可以使用其内部的上网用户名和密码,在联盟内实现随时随地的WiFi网络无障碍漫游,免费上网。
在英国的整个社会中,师生基本具备了校内与校外、线下与线上学习的信息化环境。但是,多数小学不允许学生自带设备到校接入校园网络平台学习,鼓励家长陪护小学生在家上网学习,其主要原因就是网络安全给未成年孩子带来了安全隐忧。在参观、考察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学校成立了由学校领导、技术人员、教师、家长及社区人员组成的网络安全工作小组,通过多种形式提高中小学网络安全水平,提升中小学生、家长及教师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服务外包成为设备运维的有力支撑
在英国,随着学校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其硬件设备数量在不增加,软件平台开发应用逐步深入,要确保新设备正常运行,新设备、新技术能够快速派上用场,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运行维护成为他们探索的新课题。
据观察与交流,在英国,每一所学校都成立了负责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专门机构,直接隶属于分管教学校长,机构内设有设备维护、维修和技术应用培训等岗位。同时,多数学校的设备维护均采取外包服务的方式,由社会专门的IT公司负责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