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利率市场化原则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2013年7月20日,这个日子或许在常人看来再平常不过,但在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档案里,却是值得铭记的一天。这一天,央行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取消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2.3倍的上限,由农村信用社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对客户的贷款利率。
尽管央行的这一决定在业界引起了众多热议,然而却算不上意料之外。利率市场化是历史的必然,自1996年我国以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为突破口,利率市场化改革就已经正式启动,屈指算来,截至目前,这项改革已经历时近18年,如今,贷款利率的全面放开正是利率市场化步伐在一步步前进的体现。与其讨论利率市场化的各种意义,当前更应当关注的是如何有序、稳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这对于中国的银行业乃至金融业而言都是个技术活。
很多人在欢呼利率市场化梦想成真的同时,想当然地认为,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会把资金投入新经济、高科技等企业。在利率市场化后,大型商业银行会更注重资金安全,而非完全是利润,大型国企、特别是央企依然是其信贷投放的首选;股份制商业银行依然会固守其零售市场和中小企业;农信社依然是农村市场主体……整个金融结构将得到彻底调整,金融环境也随之焕然一新,然而利率市场化并不是万能的。
首先,贷款利率管制的全面取消,短期内不会带来更大的影响,尤其是原先七折下限贷款利率已经非常接近金融机构的资金成本;其次,利率市场化并不会对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根据各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经验,在推行初期,存款利率铁定飙升,随后逐渐回归合理水平。存款利率的飙升,最低会跟理财产品收益相当。再次,存款利率的上升,首先会让资金回笼到银行体系,不利于刺激居民消费、拉动内需;存款利率的上升,银行必然会提高贷款利率,从而加重企业负担,也不利于企业投资。最后,调整金融结构不能完全依靠利率市场化,健全现代金融体系,利率市场化只是其中一环。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2)05-071-04
2012年3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联合了《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该报告认为,未来二十年的金融部门改革应该是果断、全面和配套的改革,按照一个合理排序的路线图推进。其中一个优先重点是按照市场原则推进利率的市场化。
从利率管制到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利率市场化平稳有序推进的前提是相关配套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内外部制度环境的优化完善。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选取美、日、德、韩四个成功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国家进行研究,分析其改革中的制度环境变化与制度建设得失,并针对我国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所面临的制度环境和约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制度改革政策建议。
一、我国现阶段利率市场化的制度推进
1.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成就
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到目前为止,我国在推动利率市场化工作上取得重大突破:一是构建了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基本建立了我国市场利率体系。二是全面实现了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的市场化,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进一步扩大,放开了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调整了房贷利率浮动下限,扩大了商业银行自主定价的空间,更大程度地发挥了市场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三是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指导,督促金融机构不断完善定价机制和提高定价能力,完善了利率监测系统,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定价。
2.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制度障碍
首先,利率改革需以央行价格调控手段的完善为必要条件,表现为基准利率体系的完善和利率传导机制的畅通。但是,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基础设施不健全,短期和长期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仍不完善,还不能很好地为金融产品定价提供有效的利率基准。
其次,市场化利率的形成依赖于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不但要有各种市场化的经济主体,而且要有完善的市场结构和丰富的产品结构。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结构仍不完善,银行信贷之外的货币和资本市场规模相对过小,且市场的同一性较大,缺乏结构层次的合理性,金融市场发育程度低,金融制度创新不足。
另外,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必然改变管制利率状态下的存贷利率差水平,使存贷款利率差缩小。银行类金融机构将面临经营模式的转变,因此,优胜劣汰是不可避免的。而当前我国对此缺乏相应的法律退出机制,金融机构破产将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二、典型国家利率改革的制度环境与制度建设
1.政府主导型与市场推动型改革
(1)美国:金融市场制度创新倒逼利率市场化改革
美联储在1933年颁布了银行法(即“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规定了美国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原则,其第Q项条款明确规定对存款利率的管制。利率管制不但影响了美国银行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对自由竞争的金融体系也产生了冲击。
随着金融证券市场不断发展,金融投资活动多样化、国际化,证券市场收益具有较大吸引力。银行业只能通过金融创新工具绕过政府管制,加入证券市场竞争。金融创新伴随着美国利率市场化过程的始终,并对美国’金融体系的变革产生重大影响。金融自由化摒弃了近半个世纪以来金融监管体制对银行业发展某些过度限制,使金融产品可以自由定价、金融创新大量涌现、各类金融机构业务交叉及金融市场国际化趋势加强。
美国存款利率市场化实行先大额定期存款、再小额定期存款、最后储蓄存款的顺序,逐步解除了对存款利率的管制。1960年代中期和末期,美国的“金融脱媒”现象愈演愈烈,最终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于1971~1975年先后出台“总统委员会关于金融结构和管制的报告”,“美国金融制度改革建议”和“金融机构与国民经济检讨纲要”,分别对利率管制的不良后果作了有说服力的佐证,并建议在五年内废除Q项条款。在此期间及之后,美联储根据当时的经济发展情况、银行业经营状况及资金供求情况,陆续地进行了一些放松利率管制的措施。
(2)日本: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日本属于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因此日本的利率和金融改革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特征,改革是由政府主导推动的。1977年,日本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从国债利率市场化开始,经历了银行拆借利率弹性化、大额定期存款利率放松、小额定期存款利率放松、贷款利率完全市场化和存款利率完全市场化的过程,到1994年,放开全部利率限制。在此过程中,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迅速发展。
日本以国债交易利率和发行利率的市场化作为放开利率管制的第一步。1973—1974年经济危机过后,日本政府为刺激经济增长,财政支出日渐增加,政府成为当时社会资金的最主要需求者。但是,由于金融市场缺少多品种、大规模的金融资产进入,使市场交易难以形成客观的市场利率。因此,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成为日本政府当时最便利的选择。国债发行规模扩大使得金融市场交易品种和规模得到了拓展,国债交易利率成为金融市场其他利率的重要基础。
日本以丰富短期资金市场的交易品种作为放开利率管制的第二步。其利率管制主要集中于银行存贷市场和货币市场,因此短期市场利率的形成成为利率市场化的重点。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1.理论依据。我国没有完善成熟的利率市场化理论,只能学习和借鉴西方利率理论和西方国家利率自由化和市场化经验。利率市场化的依据是“金融自由化”理论演变和发展而来。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R.J.Mckinnon)和爱德华•肖(E.S.Show)在70年代,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市场不完全、资本市场严重扭曲和患有政府对金融的“干预综合症”,影响经济发展的状况首次提出金融自由化。该理论严密地论证了金融深化与储蓄、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正向关系,深刻地指出“金融压抑”(financial repression)的危害,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是因为存在着金融压抑现象,因此主张发展中国家以金融自由化的方式实现金融深化(financial deepening),促进经济增长。金融自由化就是针对金融抑制这种现象,减少政府干预,确立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
2.现实意义。利率市场化是针对利率管制的改革。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管制利率通常小于均衡利率,因而会出现超额资金需求,在无法提高利率的情况下,必然出现银行业的信贷配给、寻租行为、资金黑市等扭曲资源配置的机制,结果是资金分配到效率低的部门,从而加剧了资本供给的短缺和增加了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最终可能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所以,货币当局决定实行利率市场化,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货币当局则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影响和决定市场利率水平,以达到货币政策目标。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现存问题与对策
1.我国现阶段利率市场化进程存在的问题
(1)国有商业银行应对挑战的心理准备。由于体制的特殊性,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可能会遇到一些颇具“中国特色”的体制约束。而问题的严重性则在于,国有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结构并未达到完善,其行为更多倾向于非市场化,且其在资金使用方面的风险约束机制和利益推动机制尚不健全。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管理层级多、流程不够合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创新与营销机制不够完善、激励不足与约束不力并存。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仍以利率收入为主要利润、逐步同政府脱钩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也实在难以承受。利率市场化将引起金融机构在争夺客户方面展开激烈价格竞争,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贷款利率下浮存款利率上浮,这就意味着银行存贷款的息差大大收窄,大大压缩我国银行业的利润空间。
(2)外资银行带来的巨大挑战。外资银行带来的巨大挑战。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了WTO,承诺在5年内全部取消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从这时起外资银行挑战的萌芽就开始成长。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它所经营的业务的国际化特征。外资银行有丰富的在市场经济中历练的经验,面对各种问题,可以采取更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同时,在外资银行的收入来源中,中间业务占了比较大的比例,应对利率变化风险的能力强于我国的商业银行。
(3)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问题。目前,在我国利率管制条件下,利率政策承担着财政分配职能。国家可以通过规定利率水平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目的。但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后,利率将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资金将随着利率流动。国家将无法通过制定利率水平对资金在不同区域、行业和产业予以分配。
2.应对利率市场化道路上存在问题的对策
(1)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要继续完善,解决我国国有银行长期所有者虚置的现象,实现国有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激励兼容的市场化运作。按照现代企业的组织原则,重组国有银行的内部组织和机构体系。再次,建立规范透明的财会制度,强化股东、外部监管机构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和。继续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强化内部利率管理部门的职能,明确管理的原则、决策程序、授权管理办法等内部规章制度,建立法人集中统一的利率管理机制。
(2)增加市场利率的透明度,有效降低利率风险。放开利率管制后,各家金融机构提供的存贷款利率都是不同的,如何判断各自不同的利率水平,公众需要金融机构真实的信息披露。要建立公正、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加强利率调控和监管,规范金融机构利率行为,增加市场利率的透明度,正确引导金融机构和其他社会公众对市场利率的理性判断。出台利率风险指引,强化金融机构利率风险意识,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1.理论依据。我国没有完善成熟的利率市场化理论,只能学习和借鉴西方利率理论和西方国家利率自由化和市场化经验。利率市场化的依据是“金融自由化”理论演变和发展而来。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R.J.Mckinnon)和爱德华•肖(E.S.Show)在70年代,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市场不完全、资本市场严重扭曲和患有政府对金融的“干预综合症”,影响经济发展的状况首次提出金融自由化。该理论严密地论证了金融深化与储蓄、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正向关系,深刻地指出“金融压抑”(financial repression)的危害,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是因为存在着金融压抑现象,因此主张发展中国家以金融自由化的方式实现金融深化(financial deepening),促进经济增长。金融自由化就是针对金融抑制这种现象,减少政府干预,确立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
2.现实意义。利率市场化是针对利率管制的改革。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管制利率通常小于均衡利率,因而会出现超额资金需求,在无法提高利率的情况下,必然出现银行业的信贷配给、寻租行为、资金黑市等扭曲资源配置的机制,结果是资金分配到效率低的部门,从而加剧了资本供给的短缺和增加了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最终可能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所以,货币当局决定实行利率市场化,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货币当局则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影响和决定市场利率水平,以达到货币政策目标。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现存问题与对策
1.我国现阶段利率市场化进程存在的问题
(1)国有商业银行应对挑战的心理准备。由于体制的特殊性,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可能会遇到一些颇具“中国特色”的体制约束。而问题的严重性则在于,国有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结构并未达到完善,其行为更多倾向于非市场化,且其在资金使用方面的风险约束机制和利益推动机制尚不健全。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管理层级多、流程不够合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创新与营销机制不够完善、激励不足与约束不力并存。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仍以利率收入为主要利润、逐步同政府脱钩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也实在难以承受。利率市场化将引起金融机构在争夺客户方面展开激烈价格竞争,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贷款利率下浮存款利率上浮,这就意味着银行存贷款的息差大大收窄,大大压缩我国银行业的利润空间。
(2)外资银行带来的巨大挑战。外资银行带来的巨大挑战。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了WTO,承诺在5年内全部取消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从这时起外资银行挑战的萌芽就开始成长。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它所经营的业务的国际化特征。外资银行有丰富的在市场经济中历练的经验,面对各种问题,可以采取更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同时,在外资银行的收入来源中,中间业务占了比较大的比例,应对利率变化风险的能力强于我国的商业银行。
(3)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问题。目前,在我国利率管制条件下,利率政策承担着财政分配职能。国家可以通过规定利率水平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目的。但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后,利率将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资金将随着利率流动。国家将无法通过制定利率水平对资金在不同区域、行业和产业予以分配。
2.应对利率市场化道路上存在问题的对策
(1)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要继续完善,解决我国国有银行长期所有者虚置的现象,实现国有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激励兼容的市场化运作。按照现代企业的组织原则,重组国有银行的内部组织和机构体系。再次,建立规范透明的财会制度,强化股东、外部监管机构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和。继续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强化内部利率管理部门的职能,明确管理的原则、决策程序、授权管理办法等内部规章制度,建立法人集中统一的利率管理机制。
(2)增加市场利率的透明度,有效降低利率风险。放开利率管制后,各家金融机构提供的存贷款利率都是不同的,如何判断各自不同的利率水平,公众需要金融机构真实的信息披露。要建立公正、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加强利率调控和监管,规范金融机构利率行为,增加市场利率的透明度,正确引导金融机构和其他社会公众对市场利率的理性判断。出台利率风险指引,强化金融机构利率风险意识,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非偶然地将利率维持在低于市场利率水平的政策称为“利率抑制”。许多发展中国家出于垄断控制资金分配、配合宏观调控等原因,都对利率实行严格的控制,政府根据自己发展的偏好规定金融工具的利率水平,对不同的融资规定复杂的差别性利率与优惠利率。这也是“金融抑制”的主要表现之一。
一、利率抑制与经济增长
利率抑制政策使得实际利率处于非常低的水平,甚至经常为负值;过低的实际利率导致低水平储蓄和过高的资金需求,政府为抑制对廉价资金过度需求并引导有限的资金流向政府计划优先的企业部门,又采取了有选择的资金分配,即信贷的定向分配。这样降低了资金配置的效率,使市场行为扭曲,以至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
大量的计量分析发现,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世界银行(1989)对34个发展中国家进行计量分析后发现,金融抑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投资的质量,1965―1985年间的横截面数据的回归方程表明平均增长率与平均实际利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尽管实际利率为正的国家的投资率比实际利率为负的国家的投资率只高出17%,但产出资本比率却要高出4倍。弗莱(1978)的实证检验发现,如果亚洲的实际存款利率朝竞争性的自由市场均衡利率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要提高0.5个百分点,即实际存款利率的相关系数为0.5,世界银行(1989)估计的经济增长率与实际利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盖尔伯估计的相关系数为0.2~0.26。
二、我国的利率抑制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实行的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利率管制体制和低利率政策。1978年虽然开始了经济市场化改革,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为了满足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稳定金融体系的需要,我国一直对利率予以严格的管制。随着改革的深入,利率管制的消极因素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
(1)利率没有发挥优化资源配置、引导资金流向的作用。在利率管制的条件下,国有金融机构控制了大部分的社会金融资源,大量的资金被配置到效益较低甚至无回报的项目中去,从而降低了资金的整体配置效率。
(2)利率管制没有考虑到利率的风险结构。由于金融市场上资金的需求者千差万别,所以每笔金融资产的特征各不相同,其价格(利率)也要采取区别对待的方式。如果进行利率管制,由政府将利率定在某一平均水平上,对企业不分优劣,一视同仁,显然是不公平的。
(3)利差较小。由于利率管制,银行贷款利率偏低,创利空间狭小。20世纪80年代,我国又针对不同行业规定了不同的优惠利率,这不但影响了银行业的收入构成,也使得其利差收入进一步降低。
(4)权力“寻租”,金融腐败。在利率管制下,信贷是一种稀缺的垄断性资源,不可避免地产生寻租行为,信贷资产的安全也受到威胁。实践中许多企业支付的资金成本远高于官方规定的利率,只是这部分利率剩余被个体或小集团寻租,没有反映在金融机构的会计报表中。
(5)由于正常的融资渠道被管制,使大量资金游离于正式的金融体制之外,造成了所谓的“脱媒”危机,致使非法集资泛滥,民间利率奇高。
为了消除利率管制所带来的经济低效和失衡,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自1986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在借鉴世界各国经验的基础上,开始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尝试。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成就
到目前为止,我国优先市场化的利率主要是货币市场的利率,如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国债市场的发行和回购利率,其市场化的时间较早,程度也较高,已经基本实现市场化。另外一个利率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金融品种是外币存贷款,到2000年9月,外币贷款利率已经完全实现市场化,大额外币存款利率也基本实现了市场化。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也已顺利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进一步推动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并最终实现贷款定价的自主化、存款利率的自由浮动,是构成我国今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2005年1月31日,央行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报告》指出,利率市场化最为核心的问题是变革融资活动的风险定价机制,让商业银行成为真正的买卖风险或定价风险的金融机构。具体来说,就是逐渐过渡到中央银行不再统一规定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水平,而是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直接调控货币市场利率,进而间接影响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
四、进一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措施
实现利率市场化目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要与金融机构治理结构与内控机制的完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体系建设和金融监管能力相协调。
1.坚持正利率原则、渐进性原则和次序性原则
(1)实现正利率既是别国利率改革的经验,也是资金保值增值的内在要求。在西方研究中,实行正利率政策也是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共识。
(2)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缺少经验,相关的制度条件亟待完善,为了减少改革震荡,因此只能坚持渐进式原则,从基础的金融产品开始,循序渐进地增加利率市场化的金融产品的品种和规模。
(3)坚持次序性原则,就是要以建立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形成机制为目标,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农村后城市、先大额后小额的步骤,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2.积极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
发达的金融市场是利率市场化可靠的保证,只有在发达完善的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种类丰富、金融主体多元化,融资方式多样、竞争充分,利率才能真正反映资金的价格,才能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资源的使用效益。
(1)积极发展和完善货币市场。统一竞争的货币市场有利于商业银行和各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能力,也有利于提高货币当局的货币控制能力。
(2)加强资本市场建设。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债券市场,进一步规范和发展股票市场,使资金能够在资本市场上有效流动。
(3)促进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期货交易、远期协定、期权、互换等规避利率风险的对冲机制。使金融机构和企业得以防范利率风险,减少金融成本,甚至获得高收益。
3.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机制
(1)转换商业银行经营机制,消除利率传导的障碍。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正在进行中,也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是商业银行体系的自我约束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这使得我国的利率传导机制受到阻碍。因此必须深化商业银行改革,使银行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平衡、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并按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要求开展经营活动。
(2)健全金融机构的科学定价制度。各类金融机构应以收益与风险相对称原则为基础,根据自身业务发展状况和经济、技术实力,参照完善内部定价和管理核算体系,逐步提高利率定价的能力。
(3)加快建立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之后,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一些新兴的中小型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都将同样面对市场风险和自身的经营风险。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必须建立与利率市场化配套的存款保险制度。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存款人对金融机构的信心,有效防止挤兑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在商业银行经营失误时,也能减轻其倒闭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提高金融体系的信誉和稳定性。
4.强化金融监管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必须建立一套适宜而谨慎的监督管理制度,制定高质量的监管标准,进行严格而有效的监管。
(1)必须建立健全各种相关的监管法律法规,不断规范操作规程,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加强业务培训。
(2)要转变监管的重点。金融监管的重点应从传统的合规性监管切实转向风险性监管上来。着重分析评价商业银行自身的控险能力、化险能力、排险能力,对商业银行内控制度的健全性、系统的安全性等做出一个综合的评价,指出其存在的风险隐患和管理漏洞,并责令其组织实施和改正。
(3)加强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监管。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就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不断加强的过程。一方面应鼓励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开发金融衍生业务、证券业务、投资基金托管、信息咨询、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另一方面要注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必须在市场准入、风险监控等方面加强监管。
(4)加强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监管。应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利率风险的计量系统及利率风险控制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对利率风险的日常监控,防止利率风险带来的损失。
(5)尽快健全审慎性的会计制度和审计制度,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金融机构内部信息的透明度,从而促进对金融机构的外部控制和市场约束。
利率市场化改革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利率市场化,是指政府完全或部分放弃对利率的直接管制,使利率由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利率的上下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1]。利率市场化作为利率决定机制的变迁,会伴随有一定的成本及由此而获得的收益,而要成功实现利率市场化,使其收益大于成本是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的。
一、利率市场化问题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从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特殊性的角度出发,对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作了系统的论述。他们的“金融抑制论”、“金融深化理论”为发展中国家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2]。众多发展中国家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纷纷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践,但以失败者居多,不但没有达到改革的预期目标,反而引发了不同形式的金融危机,给宏观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损失[3]。根据金融发展理论的分析,发展中国家是有必要实行利率市场化的,所以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来实现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利率市场化的整个过程既要具备相应的前提条件,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又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和监管措施,决不可以将其简单地交给市场,让市场的自发调节机制来替我们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若想引入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仔细分析其国内经济基础和监管水平。根据现有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的初始条件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效应具有重要影响,所以有必要对利率市场化所应具备的初始条件进行清楚的认识。
二、宏观经济条件
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发展中国家实施利率市场化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也是利率市场化顺利运作的最根本的载体。当某国经济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时,市场机制将逐渐取代原有的计划机制而在经济生活中起主导和支配作用,健康稳定的宏观环境有助于利率杠杆和价格体系有效发挥作用。而当宏观经济不稳定时,无论是过热时期还是萧条时期,实施利率市场化都可能造成经济更大的波动,这又会反作用于利率市场化,使改革受挫[4],并且可能导致发生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市场市场化的宏观经济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
1.宏观经济条件的定性要求
首先,国内经济稳定增长。经济增长通常是一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这是金融发展的基石,作为金融部门基础的实际经济部门只有在维持一个较长时期的增长后,才能积聚起相当的经济实力来支撑金融改革。
其次,国际经济波动不大。经济全球化已经使每个国家很难脱离别国的影响而独善其身。所以只有交往中的各国经济都比较平稳发展,尤其是汇率比较稳定,国外游资没有大进大出,国内的利率市场化才能顺利进行。
第三,财政纪律严格有序。这主要指政府向央行的借款问题,即“政府借款需求必须是可接受的,以此避免中央银行储备货币产生通货膨胀性的扩张。”[5]而引起这一扩张的情况有两种:一是政府国内借债的直接影响,即可能出现的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另一种是政府借债的间接影响,即面对巨大的资本流入,中央银行为了避免本币汇率上升,必须大量购入外币,从而导致货币的扩张结果。
第四,物价水平基本稳定。这是宏观经济稳定的最突出表现和基本标志。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的实践表明,在存在高度通胀的国家,利率放开后往往导致过高的名义利率,会出现金融机构和企业无法适应而经营困难。并且在这种物价不稳的状态下的利率市场化往往又会带来物价的进一步上扬,增大宏观经济的震荡性,形成恶性循环。
第五,资本项目控制有力。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对资本项目的适当管制有助于经济的健康运行。从当今世界形势来看,国际游资规模之大已达惊人程度。东南亚金融危机所展示的国际游资对于一国金融体系甚至整个经济体系的巨大冲击力至今仍令人心有余悸。如果实现利率市场化后迅速放开资本项目管制,任由规模巨大的国际游资对国内金融体系肆意冲击,将很难控制其中所隐藏的金融风险,这会扭曲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正效应。
2.宏观经济条件的定量判断标准
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没有科学的量化指标作为指导,各种经济决策成功实行的可能性就不大。通过经济学家对泰国、阿根廷、智利等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前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金融深化率等指标的实证分析,可得出一国在选择进行利率市场化时宏观经济条件的三个定量判断标准。
首先,经济运行稳定性定量标准。根据中国学者史宝平的实证研究可得,一国利率市场化的时点应选择在宏观经济最近三年稳定增长,GDP增长率的变异系数在0.6以下、平均通货膨胀率在5%以下[6]。
其次,资金市场规模与金融深化定量标准。较高的金融深化程度不仅反映一国现代金融机构和资金市场的发展,而且反映相对较低的通货膨胀及缓和的金融抑制。较大的资金市场规模和较高的金融深化率在进行利率市场化时,更能加速金融深化发展。一国实行利率市场化一般应选择在最近五年的真实金融深化率达到60%以上、银行信贷占GDP的比重达到80%以上的时点上。
第三,财政赤字规模的定量标准。在实行利率市场化前应保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财政赤字应控制在GDP的3%~5%,并且财政赤字要通过发行国债等非通胀的方式来弥补,中央银行不应为财政透支。如果财政赤字主要通过中央银行贷款弥补,会形成通货膨胀的主要压力。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阿根廷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了佐证。
三、微观经济基础条件
1.对银行体系的要求
银行作为货币经营的最重要主体,它们的经营管理体制是否科学合理,自身是否具备充足的资本实力,能否保证所经营资产的质量,是利率市场化成功与否的关键。
第一,实行银行体制改革。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银行体系中一般都是国有银行占绝对地位。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必须在推进利率市场化之前对银行制度加以调整,来为改革顺利进行作好准备。这种调整可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国有银行民营化,使之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对金融市场利率变化迅速作出反应;二是国有银行实行商业化经营,政府给予其极大的经营自,并且在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管方面实行有效机制,增强银行的市场行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第二,积累较充裕的资本。这主要体现在货币资本上。为了经营上的安全,按《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的自有资本不能少于8%。另外信息资本和人力资本不可或缺。在信息资本方面,银行在进行正常的业务活动中,需要尽可能详细地获取有关人的信息,减轻信息约束。在实行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在已积聚的信息资源基础上能够顺利地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在人力资本方面,人是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信息是通过人来收集和处理的,系统行为决策是由人来制定与执行的,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及内部激励制度对银行的长期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人力资本数量与质量是银行适应利率市场化环境、加强竞争力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第三,提高银行资产质量。实行利率市场化,利率的决定机制、利率结构发生变化,会对银行原有的资产结构带来冲击,并且利率市场化后的激烈竞争会暴露出银行资产负债原来所被掩盖的缺陷。如果银行资产质量较差,那么在新的市场机制下,银行的这种资产体系的脆弱性会加大,进而可能导致资产质量状况的进一步恶化,难以保持金融资源的供应。所以银行资产质量是有效推行利率市场化、维护金融体系稳健性所需具备的一个基本要素。
2.对企业组织的要求
企业组织作为使用价值的最重要创造者,它是否具备了相关的条件,也是利率市场化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
首先,建立良好的产权制度。关于这个方面,需要考虑企业存在的所有权形势以及在现代企业制度中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结构设计与执行。其总的原则是从产权方面形成对企业的有效约束与激励机制,提高市场主体的行为能力,是指对资金产生合理需求,避免由所有权约束不力而产生扭曲的信贷需求,从而使利率决定机制更为有效。
其次,形成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对企业资产负债比例起决定性作用的一项因素是企业的融资成本,主要由债务成本和股权成本来确定。利率的变化会对成本的构成比例造成影响,所以企业需要根据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融资成本达到最小化的原则来构造一个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普遍的情况是资本市场不发达,个人财富拥有水平不高,企业自源融资较少,更多地依赖外援融资,负债比重较大。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为利率市场化作准备的过程中,逐渐降低企业负债率是一项重要任务[7]。
总之,以上对发展中国家实现有效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不是相互割裂的。它们渗透于整个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只不过是在不同的方面所表现的突出程度有所不同。这些条件与利率市场化本身之间也是一种互动关系,实行利率市场化需要这些条件,而有效利率市场化的实现又会反过来促进这些条件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周荣芳.关于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思考[J].中国金融,2001,(8):20-23.
[2]黄萍.利率自由化和金融危机[J].现代经济探讨,2004,(2):49-51.
[3]周梅.外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给我们的启示[J].经济问题,2003,(2):49-50.
[4]佘传奇,祝清.国外当代利率市场化理论探讨与实践的借鉴[J].经济问题,2003,(3):40-42.
[5]MaxwellJ.Fry.Interest-RateLiberalizationandMonetaryControlinChina.ExperienceswithFinancialLiberalization.KanhayaI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1.理论依据。我国没有完善成熟的利率市场化理论,只能学习和借鉴西方利率理论和西方国家利率自由化和市场化经验。利率市场化的依据是“金融自由化”理论演变和发展而来。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R.J.Mckinnon)和爱德华•肖(E.S.Show)在70年代,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市场不完全、资本市场严重扭曲和患有政府对金融的“干预综合症”,影响经济发展的状况首次提出金融自由化。该理论严密地论证了金融深化与储蓄、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正向关系,深刻地指出“金融压抑”(financialrepression)的危害,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是因为存在着金融压抑现象,因此主张发展中国家以金融自由化的方式实现金融深化(financialdeepening),促进经济增长。金融自由化就是针对金融抑制这种现象,减少政府干预,确立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
2.现实意义。利率市场化是针对利率管制的改革。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管制利率通常小于均衡利率,因而会出现超额资金需求,在无法提高利率的情况下,必然出现银行业的信贷配给、寻租行为、资金黑市等扭曲资源配置的机制,结果是资金分配到效率低的部门,从而加剧了资本供给的短缺和增加了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最终可能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所以,货币当局决定实行利率市场化,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货币当局则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影响和决定市场利率水平,以达到货币政策目标。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现存问题与对策
1.我国现阶段利率市场化进程存在的问题
(1)国有商业银行应对挑战的心理准备。由于体制的特殊性,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可能会遇到一些颇具“中国特色”的体制约束。而问题的严重性则在于,国有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结构并未达到完善,其行为更多倾向于非市场化,且其在资金使用方面的风险约束机制和利益推动机制尚不健全。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管理层级多、流程不够合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创新与营销机制不够完善、激励不足与约束不力并存。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仍以利率收入为主要利润、逐步同政府脱钩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也实在难以承受。利率市场化将引起金融机构在争夺客户方面展开激烈价格竞争,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贷款利率下浮存款利率上浮,这就意味着银行存贷款的息差大大收窄,大大压缩我国银行业的利润空间。
(2)外资银行带来的巨大挑战。外资银行带来的巨大挑战。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了WTO,承诺在5年内全部取消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从这时起外资银行挑战的萌芽就开始成长。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它所经营的业务的国际化特征。外资银行有丰富的在市场经济中历练的经验,面对各种问题,可以采取更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同时,在外资银行的收入来源中,中间业务占了比较大的比例,应对利率变化风险的能力强于我国的商业银行。
(3)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问题。目前,在我国利率管制条件下,利率政策承担着财政分配职能。国家可以通过规定利率水平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目的。但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后,利率将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资金将随着利率流动。国家将无法通过制定利率水平对资金在不同区域、行业和产业予以分配。
2.应对利率市场化道路上存在问题的对策
(1)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要继续完善,解决我国国有银行长期所有者虚置的现象,实现国有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激励兼容的市场化运作。按照现代企业的组织原则,重组国有银行的内部组织和机构体系。再次,建立规范透明的财会制度,强化股东、外部监管机构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和。继续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强化内部利率管理部门的职能,明确管理的原则、决策程序、授权管理办法等内部规章制度,建立法人集中统一的利率管理机制。
(2)增加市场利率的透明度,有效降低利率风险。放开利率管制后,各家金融机构提供的存贷款利率都是不同的,如何判断各自不同的利率水平,公众需要金融机构真实的信息披露。要建立公正、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加强利率调控和监管,规范金融机构利率行为,增加市场利率的透明度,正确引导金融机构和其他社会公众对市场利率的理性判断。出台利率风险指引,强化金融机构利率风险意识,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
中图分类号:F82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9-0086-02
利率市场化改革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利率市场化,是指政府完全或部分放弃对利率的直接管制,使利率由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利率的上下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1]。利率市场化作为利率决定机制的变迁,会伴随有一定的成本及由此而获得的收益,而要成功实现利率市场化,使其收益大于成本是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的。
一、利率市场化问题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从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特殊性的角度出发,对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作了系统的论述。他们的“金融抑制论”、“金融深化理论”为发展中国家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2]。众多发展中国家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纷纷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践,但以失败者居多,不但没有达到改革的预期目标,反而引发了不同形式的金融危机,给宏观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损失[3]。根据金融发展理论的分析,发展中国家是有必要实行利率市场化的,所以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来实现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利率市场化的整个过程既要具备相应的前提条件,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又要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和监管措施,决不可以将其简单地交给市场,让市场的自发调节机制来替我们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若想引入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仔细分析其国内经济基础和监管水平。根据现有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的初始条件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效应具有重要影响,所以有必要对利率市场化所应具备的初始条件进行清楚的认识。
二、宏观经济条件
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是发展中国家实施利率市场化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也是利率市场化顺利运作的最根本的载体。当某国经济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时,市场机制将逐渐取代原有的计划机制而在经济生活中起主导和支配作用,健康稳定的宏观环境有助于利率杠杆和价格体系有效发挥作用。而当宏观经济不稳定时,无论是过热时期还是萧条时期,实施利率市场化都可能造成经济更大的波动,这又会反作用于利率市场化,使改革受挫[4],并且可能导致发生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市场市场化的宏观经济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
1.宏观经济条件的定性要求
首先,国内经济稳定增长。经济增长通常是一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这是金融发展的基石,作为金融部门基础的实际经济部门只有在维持一个较长时期的增长后,才能积聚起相当的经济实力来支撑金融改革。
其次,国际经济波动不大。经济全球化已经使每个国家很难脱离别国的影响而独善其身。所以只有交往中的各国经济都比较平稳发展,尤其是汇率比较稳定,国外游资没有大进大出,国内的利率市场化才能顺利进行。
第三,财政纪律严格有序。这主要指政府向央行的借款问题,即“政府借款需求必须是可接受的,以此避免中央银行储备货币产生通货膨胀性的扩张。”[5]而引起这一扩张的情况有两种:一是政府国内借债的直接影响,即可能出现的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另一种是政府借债的间接影响,即面对巨大的资本流入,中央银行为了避免本币汇率上升,必须大量购入外币,从而导致货币的扩张结果。
第四,物价水平基本稳定。这是宏观经济稳定的最突出表现和基本标志。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的实践表明,在存在高度通胀的国家,利率放开后往往导致过高的名义利率,会出现金融机构和企业无法适应而经营困难。并且在这种物价不稳的状态下的利率市场化往往又会带来物价的进一步上扬,增大宏观经济的震荡性,形成恶性循环。
第五,资本项目控制有力。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对资本项目的适当管制有助于经济的健康运行。从当今世界形势来看,国际游资规模之大已达惊人程度。东南亚金融危机所展示的国际游资对于一国金融体系甚至整个经济体系的巨大冲击力至今仍令人心有余悸。如果实现利率市场化后迅速放开资本项目管制,任由规模巨大的国际游资对国内金融体系肆意冲击,将很难控制其中所隐藏的金融风险,这会扭曲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正效应。
2.宏观经济条件的定量判断标准
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没有科学的量化指标作为指导,各种经济决策成功实行的可能性就不大。通过经济学家对泰国、阿根廷、智利等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前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金融深化率等指标的实证分析,可得出一国在选择进行利率市场化时宏观经济条件的三个定量判断标准。
首先,经济运行稳定性定量标准。根据中国学者史宝平的实证研究可得,一国利率市场化的时点应选择在宏观经济最近三年稳定增长,GDP增长率的变异系数在0.6以下、平均通货膨胀率在5%以下[6]。
其次,资金市场规模与金融深化定量标准。较高的金融深化程度不仅反映一国现代金融机构和资金市场的发展,而且反映相对较低的通货膨胀及缓和的金融抑制。较大的资金市场规模和较高的金融深化率在进行利率市场化时,更能加速金融深化发展。一国实行利率市场化一般应选择在最近五年的真实金融深化率达到60%以上、银行信贷占GDP的比重达到80%以上的时点上。
第三,财政赤字规模的定量标准。在实行利率市场化前应保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财政赤字应控制在GDP的3%~5%,并且财政赤字要通过发行国债等非通胀的方式来弥补,中央银行不应为财政透支。如果财政赤字主要通过中央银行贷款弥补,会形成通货膨胀的主要压力。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阿根廷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了佐证。
三、微观经济基础条件
1.对银行体系的要求
银行作为货币经营的最重要主体,它们的经营管理体制是否科学合理,自身是否具备充足的资本实力,能否保证所经营资产的质量,是利率市场化成功与否的关键。
第一,实行银行体制改革。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银行体系中一般都是国有银行占绝对地位。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必须在推进利率市场化之前对银行制度加以调整,来为改革顺利进行作好准备。这种调整可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国有银行民营化,使之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对金融市场利率变化迅速作出反应;二是国有银行实行商业化经营,政府给予其极大的经营自,并且在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管方面实行有效机制,增强银行的市场行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第二,积累较充裕的资本。这主要体现在货币资本上。为了经营上的安全,按《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的自有资本不能少于8%。另外信息资本和人力资本不可或缺。在信息资本方面,银行在进行正常的业务活动中,需要尽可能详细地获取有关人的信息,减轻信息约束。在实行利率市场化后,银行在已积聚的信息资源基础上能够顺利地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在人力资本方面,人是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信息是通过人来收集和处理的,系统行为决策是由人来制定与执行的,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及内部激励制度对银行的长期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人力资本数量与质量是银行适应利率市场化环境、加强竞争力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第三,提高银行资产质量。实行利率市场化,利率的决定机制、利率结构发生变化,会对银行原有的资产结构带来冲击,并且利率市场化后的激烈竞争会暴露出银行资产负债原来所被掩盖的缺陷。如果银行资产质量较差,那么在新的市场机制下,银行的这种资产体系的脆弱性会加大,进而可能导致资产质量状况的进一步恶化,难以保持金融资源的供应。所以银行资产质量是有效推行利率市场化、维护金融体系稳健性所需具备的一个基本要素。
2.对企业组织的要求
企业组织作为使用价值的最重要创造者,它是否具备了相关的条件,也是利率市场化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
首先,建立良好的产权制度。关于这个方面,需要考虑企业存在的所有权形势以及在现代企业制度中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结构设计与执行。其总的原则是从产权方面形成对企业的有效约束与激励机制,提高市场主体的行为能力,是指对资金产生合理需求,避免由所有权约束不力而产生扭曲的信贷需求,从而使利率决定机制更为有效。
其次,形成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对企业资产负债比例起决定性作用的一项因素是企业的融资成本,主要由债务成本和股权成本来确定。利率的变化会对成本的构成比例造成影响,所以企业需要根据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融资成本达到最小化的原则来构造一个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普遍的情况是资本市场不发达,个人财富拥有水平不高,企业自源融资较少,更多地依赖外援融资,负债比重较大。因此,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为利率市场化作准备的过程中,逐渐降低企业负债率是一项重要任务[7]。
总之,以上对发展中国家实现有效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不是相互割裂的。它们渗透于整个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只不过是在不同的方面所表现的突出程度有所不同。这些条件与利率市场化本身之间也是一种互动关系,实行利率市场化需要这些条件,而有效利率市场化的实现又会反过来促进这些条件的完善。
参考文献:
[1] 周荣芳.关于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思考[J].中国金融,2001,(8):20-23.
[2] 黄萍.利率自由化和金融危机[J].现代经济探讨,2004,(2):49-51.
[3] 周梅.外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给我们的启示[J].经济问题,2003,(2):49-50.
[4] 佘传奇,祝清.国外当代利率市场化理论探讨与实践的借鉴[J].经济问题,2003,(3):40-42.
[5] Maxwell J.Fry. Interest-Rate Liberalization and Monetary Control in China.Experiences with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Kanhaya I
(一)经济市场化有序论
利率市场化是一国金融自由化和经济自由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经济市场化,麦金农曾明确提出,客观上存在一个如何确定最优次序的。财政、货币与外汇政策如何排列次序至关重要,政府不能,也许也不应该同时采取全部的自由化措施。经济市场化的次序虽因各种类型经济的条件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却存在着一些共同特点。
安排经济市场化的最佳次序的第一步要平衡中央政府的财政,财政控制应优于金融自由化。在紧缩的财政控制到位,物价水平得到稳定,财政赤字消除以后,就可以考虑实行市场化的第二步,即开放国内资本市场和外贸自由化:在贸易和国内金融自由化成功实施以后,政府就可以实行资本项目的自由化。
麦金农认为,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是经济市场化次序的最后阶段。只有国内贷款能按均衡利率进行,通货膨胀受到明显抑制时,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的条件才算成熟了。也就是说,利率市场化或自由化应在资本项目开放之前实施。
面对当今巨大的国际游资规模,如果在利率市场化之前开放资本项目管制,货币当局将很难控制国际游资冲击所带来的金融风险。印度在利率市场化深入时期,避免了东南亚金融风暴波及和,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资本项目管制制度,资本项目管制能有效地将印度隔离于国际游资的冲击和邻国的金融危机之外。
(二)“金融约束”过渡论
中国家的实践显示,无条件地贸然实施金融自由化,就可能步入“自由化”陷阱,结果非但没有促进经济发展,反而会造成国内金融业的无序,以及高位的通货膨胀与债务危机。黑尔曼等经济学家提出,对发展中经济和转型经济而言,金融抑制的经历是痛心疾首的,而推行金融自由化又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有必要走第三条道路,即“金融约束”之路。
金融约束指的是一组金融政策,如对存款和贷款利率加以控制,对进入加以限制和对来自资本市场的竞争加以限制等,这些政策旨在为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或者旨在提高金融市场的效率。在金融约束下,存在一个最优的约束水平,这一水平,实际利率低于市场利率,但又不能太低,仍必须为正。为此,中央银行可以控制存款利率,使之维持在正值,而又低于均衡利率,从而为银行部门创造租金机会,这既增加了现有银行的自有资本,增强了银行抗风险的能力,也使银行在竞争的压力下,更加自觉地改善金融服务,降低金融中介成本。另一方面,中央银行有时也需要对贷款利率加以控制,以便为生产部门创造租金机会,特别是我国国有的经营困境,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从外部为其减轻债务负担并降低融资成本,同时,正值的贷款利率可促使企业提高效率,最终提高实际国民产出。
金融约束本身是金融发展的一部分,不过金融约束并不是一个静态的政策工具,其程序应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在金融发展的初级阶段,金融约束的程度可以高一些,如可以同时采取多种政策。在金融发展的高级阶段,金融约束的程度可以适当减轻一些,如放宽或取消某种政策,直至金融约束过渡到金融自由化。所以我们可以说,金融约束阶段处在金融抑制和金融自由化两阶段之间,它为后两者架起了一座桥梁。
1996年以来至今,由于中国的经济由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转型,物价在低水平状态下运行并呈现负增长。尽管中央银行多次调低名义利率,但仍保持较高的实际利率,这正是政府推行金融约束向金融自由化过渡的大好时机。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存贷款利率,维持低于均衡利率的正利率状态,当诸多方面的相关制度条件成熟时,再全面放开利率,实行利率市场化。
(三)利率体系内部改革的次序性
1,货币市场利率率先市场化。这是因为货币市场参与主体是金融机构,资金头寸价格的市场化对公众和整体经济社会的直接影响较小,而且货币市场利率容易受到货币当局监管和控制,由于货币市场利率示范性较强,以此利率的市场化为突破口,是很多国家和地区利率改革实践的一般做法。其次,货币市场是货币当局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窗口,货币市场率先市场化,可以增强货币政策意图的传导。
2,贷款利率先于存款利率放开。在经历了货币市场利率市场化以后,各经济主体已有了相当的金融意识、利率敏感度和对市场的理性预期,可以接受或适应更大范围的改革——信贷市场利率的放开。就存贷利率而言,如果存款利率先放开,容易造成银行提高存款利率进行价格竞争,加大金融风险危及金融安全。所以贷款利率的放开先于存款利率管制的解除是各国利率市场化的通行惯例。我国从1986年就开始实行浮动贷款利率的尝试,先放开贷款利率有一定经验优势和改革基础。现在的问题是在这些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大贷款利率开放的步伐,使贷款利率水平逐渐实行以“优惠利率加上违约风险贴水和期限风险贴水”的定价模式,逐步接近使资金市场出清的均衡利率水平。
3,长期存款利率市场化要先于短期存款利率市场化。短期银行存款契约转换为长期银行存款契约受到诸多因素——如流动性的制约,而长期存款转换为短期存款是非常容易的。如果短期银行存款利率市场化先于长期银行存款,那么短期存款利率的提高会导致长期存款向短期银行存款转换,从而加大银行的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4,大额存款利率市场化要先于小额存款利率市场化。放开小额存款利率相当于放开了存款市场的所有利率,因为大量小额存款是银行系统的主要资金来源,同时,如果仍被管制的大额存款利率低于被放开的小额存款利率,那么大额存款就会通过迅速转换为小额存款利率来规避管制。实际上,对小额存款进行利率管制以降低银行存款市场的竞争是许多国家长期采取的措施。
二、渐进性原则
(一)改革的渐进式
我国经济的市场化过程起始于1978年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到为止已经经历了20多个年头。在此间,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最后到“主义市场经济”的渐进演进序列。的市场化走了一条与前苏联、东欧各国市场化改革完全相异的道路。特殊的市场化推进方式给中国带来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中国的市场趋向改革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经验主义的改革的指引下分步推进的,与前苏联东欧各国唯理性主义的“先设计、后实施”的激进式的改革思路是不同的,也因此,在实践中国国没有采取前苏联及东欧各国的“一揽子式”的“大爆炸”方案,而是采取了边际演进、增量先行、从体制外到体制内的改革步骤;没有在短时期大规模推进私有化,并迅速放开物价,放开利率、放开外汇,而是采取了“双轨制”转轨的特殊形式;在新体制尚未建立之前没有推毁旧体制,允许两种体制同时存在,并行运转。这种渐进式改革由于它的渐进性和试探性,从而实施成本相对较小,因而不会造成过大的破坏性的冲击,并能在不发生大的社会动荡、国民收入保持不断增长的过程中,逐步实现改革的目标。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渐进方式,合乎逻辑地决定利率市场化的渐进性。
(二)相关的制度条件特别是企业制度建设亟待完善
成功的制度变迁并不容易,一般认为,只有当存在制度失衡,新制度安排的获利机会出现,且变迁的收益比费用更高,制度变迁才会发生,与此同时,任何制度变迁的过程都要从决定一种安排的变迁开始,然后才逐渐延伸到其他安排。然而不同社会的特定制度结构决定着不同的信息和交易费用,并不能保证一个制度失衡会引起向新均衡结构的立刻移动,制度变迁的过程本质上可能是逐渐演化的。
利率制度的变迁,需要相关的制度条件的成熟,就我国而言,制约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制度瓶颈主要是尚未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因为利率机制的运行最终必然要作用于微观经济主体。利率杠杆能否发挥作用,利率调控是否奏效,取决于企业能否对利益诱导的利率政策作出灵敏的反映,取决于企业投资是否具有较高的利率弹性。实践表明,唯有建立和完善包括金融企业在内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有效地解决上述,利率市场化才有良好的制度环境。因此,当前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应着重实施以下配套改革:一是加大中小企业民营化的进程,使其从根本上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机制;二是进一步转换大型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使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三是逐步推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从根本上触动商业银行产权和所有制问题,并把政策性贷款完全从商业银行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真正的商业化经营的市场主体。
(三)利率调整与利率放开磨合过程的延时性
利率机制改革从总体上来说,可归纳为“调”和“放”两道工序,调是利率水平的调整和利率结构的理顺,实施调整的主体是中央银行;放是利率管理体制的改革,即打破传统僵化的利率管理体制,撤销利率管制,让利率水平、结构在市场中由供求双方形成,中央银行只对利率进行监测、引导。调是利率市场化的基础,为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放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质,只有对利率管理体制进行根本的改革,利率市场化才能真正实现。鉴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调”和“放”应相互结合,边调边放,有调有放,最后达到中央银行只掌握其基准利率,其余利率全面放开的利率市场化目标。
[1]李社环,利率自由化——、实践与绩效[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一、引言
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是联系实物部门与金融部门的变量,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枢纽。从古至今,对于利率的存在是否合理以及应否被管制的讨论就一直在进行。世界利率市场化改革潮流始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得到相似的结论:即,发展经济的至关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实行利率自由化和金融自由化,转变利率管制政策。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进行了一些年,但我国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上还停留在初始阶段,没有涉及根本性的改革。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于我们来说,必须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因此,此时探讨利率市场化问题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二、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1.我国现行利率体制管理的弊端
这几年我国金融和金融体制的改革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国仍滞后于经济领域里的其它行业部门的改革,这是因为在我国,现行的利率体制是管制型的利率政策,即利率由央行这一主管部门确定,各大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按照央行规定的利率执行。这一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分析如下:
(1)利率集中管制体制影响了国内资金的最优利用,削弱了中资银行的竞争地位
利率的管制使国有银行出现了存在大量闲置资金头寸却无法向中小企业贷款的现象,与此同时,一些外资银行可以在银行同业拆借市场以较低成本将国有银行吸收的存款借为已用,再将这部分存款借贷给那些需要资金的企业。这就会使国有银行在贷款这一竟争业务中处于劣势。
(2)利率的设定不够合理,不能正确的反应市场的真实利率
一方面,我国规定,利率是由市场上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加一定的基点数构成。由于我国长期国债收益率相对固定,不能真正的反应国债的收益,且也没有一个合理的市场机制来反应长期的利率预期,这样就不能够公允反应的市场利率。另一方面,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管理体制缺乏约束力,央行的调控程度不足,银行同业间拆借市场交易内容不够丰富。这就导致了利率不能紧密联系在一起,不能够正确反映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情况。
(3)违反市场效率原则,违背市场公平的原则
在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内,大多进行利率管制的政策。这种政策虽然能以较低的资本成本获得资金,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经济,但由于利率是在均衡利率水平之下,对资金有超额的需求。通常,发展中国家在面对这一情况时,就只能采用信用配给的方式实现,但这很难符合市场效率原则,也不符合市场公平的原则。
综上所述,我国现行的利率体系阻碍了我国金融业乃至国民的发展,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刻不容缓。
2.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
对于利率市场化来说,一个国家只有在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之下才能实现。对我国来说,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来为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方面。如何增加利率的灵敏度和可调性,增强利率的市场功能,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个核心内容。
(1)对企业的要求
如果企业是一种自负盈亏的法人类型,这样企业就会具有明确的风险机制,企业就能对利率的变动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和可调性,而企业对利率的预期会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利润预期,进而影响企业的投资需求。因此,在我国,要使利率市场化,就要求我国的企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只有当企业真正成为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就能够合理预期市场动态,并能抵御一定风险,使其资金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商业银行的改变
利率市场化的实现要求商业银行进行一系列的改变。首先,要使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应该要有一定的利率自。利率市场化则意味着利率由市场资金的供求所决定,只有这样资金才能得到最有效的配置。银行业的公平竞争能够促使银行增强风险意识,强化经营管理,拓展业务范围,从而促使其高速发展。
(3)金融监管的完善
可以预期,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会引起社会经济秩序的一些波动。健全金融监管可以维护金融系统正常的秩序。这就要求央行要放弃对金融市场交易的直接干预。此外,政府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来约束经济主体的行为,并且对各金融部门进行监督,尤其是强化对银行系统的监管,以保证金融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利率市场化改革政策建议
利率市场化得改革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如何有效的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是至关重要的。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有针对性的,全方位的进行。
1.逐步形成市场化相关行为主体
市场化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政府和银行三方,即企业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成为自主经营的主体;政府成为一个行为很规范的高效的政府;商业银行治理的结构和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能对利率变动做出积极反应。从而使资金价格有效的约束资金的需求者,进而让资金的提供者能够定价。其次,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这就要求迅速发展直接融资,扩大货币市场的容量,提高货币市场弹性,并且增加交易产品的种类及数量,支持金融产品不断创新。
2.减少行政干预和民间资金融通限制
政府的利率管制人为的干预阻碍了经济发展,表现为部分资金配置受到了政府的行政干预,银行方面并不能有效的监管、充分地利用该部分资金,导致非正规金融市场上等额资金创造的价值比正规金融市场上等额资金创造的价值多,正规金融市场受到压制。因此政府应该要停止对资金配置的行政干预。
3.打造新型银企关系
在利率管制时政策影响下,银行在竞争性的分配资金的时侯只有选择风险最小的企业,这是以借款人的品质优劣为判断的。借款人的品质是根据借款人过去的财务报表情况、信用的等级高低、违约情况的多少等外部信息辨别的,这显然是不精确的。银行还必须更多地取得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或者与特定的投资项目有关的内部信息清楚借款人的品质。为此,银行就必须加强对企业的监督,这种监督是银行作为潜在的贷款人,为取得与特定借贷决策相关的各种信息或者作为现实的债权人为保障其自身利益为目的而采取的“监督”,这种“监督”能够弥补信息的不完备的缺陷和防止道德风险。同时,如果中央银行建立和完善金融宏观决策所需的信息系统,就能做好运用利率政策为调控经济的物质准备。
4.理顺利率与经济增长间的传导机制
“利率储蓄经济增长”、“利率消费经济增长”和“利率投资经济增长”的机制是利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核心。利率市场化为我国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提供了条件,利率市场化改革使我国储蓄、消费、投资和实际利率的变化趋势变得平稳,对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有利。在短期,利率的提高对消费的增长存在着一定的抑制作用,应该要逐步理顺利率与消费的长期作用机制。同时我国利率软约束依旧存在,使利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时,政策的效果与政府初衷发生偏离。因此政府应该进一步理顺利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传导机制。
参考文献:
[1]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萨奇.利率市场化与高利率关系的国际经验[J].国际金融研究,1996.
[3]宾国强.实际利率、金融深化与中国的经济增长[J].经济科学,1999(3).
[4]马胜杰.从国际经验看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J].世界经济,2001.
一、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一)渐进有序的改革要求利率市场化先行
20世纪90年代国际经验表明,渐进有序的改革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的不二选择。“渐进有序”改革理论一般性原则是:先控制通货膨胀,解决财政赤字,实现宏观经济稳定,然后取消信贷配给,银行商业化运行,最后是放松利率管制,消除金融压抑。金融部门对外开放上,一般是经常项目开放先行,然后是资本项目开放。内外次序上,一般原则是:利率市场化之后,资本项目才能完全开放。这一共识是在总结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之后得出的,中国经济改革也正在沿着这条路径前行。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已具备较好的微观基础
金融企业尤其是银行业健康运行是利率市场化的微观基础。2004年,中央政府以450亿美元注资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启动国有银行改革,至2010年7月农业银行成功上市,我国银行业改革已基本完成。目前,我国银行系统不仅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且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1年3月,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超越100万亿元人民币,进入了一个发展新阶段,主要国有银行的市值、盈利能力都位居世界前列,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改善,风险控制能力不断提高,资本充足率超过监管标准。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标准,远远超出了《巴塞尔协议II》的各项标准。
另一方面,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银行业国际经营也实现快速发展,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依赖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大举并购海外金融机构,进一步扩大了国际化经营的市场空间,招商银行紧随其后,也逐渐成为股份制银行走出国门的实践者。因此,以当前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盈利能力、资产质量、拨备覆盖率和日渐完善的监管,基本具备了承受利率市场化带来负面影响的能力。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起步早,但进展缓慢
党的十六大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
1996年,我国开始放开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和银行间市场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放开了境内外币贷款和大额外币存款利率;试办人民币长期大额协议存款;逐步扩大人民币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2004年,利率市场化迈出了重要步伐: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放开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2.3倍,实行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制度。“十一五”期间,除了2007年货币市场基准利率Shibor正式运行外,其他利率市场化尤其是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基本停滞。为此,“十二五”规划纲要再次提出,“稳步发展货币市场,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
(四)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已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
从国际经验看,全球大部分经济体都在10年左右完成利率市场化。美国在1970年6月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至1983年10月,取消所有定期存款的利率上限,完成利率市场化,前后经历13年。日本1976年废除日本银行对贷款利率的指导性限制,至1991年取消所有存款利率限制,前后经历了15年。印度1988年将贷款利率上限改为下限,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至1997年取消定期存款利率上限,基本完成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前后经历9年。智利于1977年启动改革,至1987年取消存款指导性利率,前后经历了10年。我国情况是,1996年启动改革,至2004年利率市场化取得重大进展,随后进入基本停滞阶段,至2010年,我国利率市场化已经走过了14年,存款利率上限仍处于管制状态,表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展过于缓慢。
二、长期利率管制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长期利率管制维持了银行业的垄断利润
当前,我国银行业主要收入来源80%以上来自于存贷款利差。长期的利率管制,使得商业银行能够长期维持2.5―3.5%利差,商业银行借助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大规模扩张贷款规模,实现远高于各行业平均利润率的超额垄断利润。2010年,我国银行业实现了税后利润8991亿元,同比增长34.5%,净资本利润率19.2%,远高于全国国有企业平均资本利润率10.2%水平,其中四大国有银行总利润占全国500强企业总利润的24.3%。
(二)长期利率管制导致实际利率无法适应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是信贷市场扭曲和居民存款长期负利率收益的原因
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对于市场利率起到引导作用,但市场化利率对信贷市场起调节作用同样不容忽视。长期利率管制是造成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重要原因,加上中央银行利率调整迟缓,使得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长期维持负利率收益,这对普通居民财富造成严重侵蚀。据不同方法测算,负利率使得居民储蓄每年损失7000亿至2万亿元。当前,负利率实际已成为居民储蓄向银行业和国有企业提供的一种垄断性补贴。这一现象显然不符合我国提高中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目标,并成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
(三)长期利率管制不利于扩大中小企业融资,是地下金融泛滥的重要原因
当前,我国银行信贷的企业覆盖率,大企业100%,中企业90%以上,小企业5%以下。银行业对企业贷款条件标准是以大中型企业为对象制定的,小企业能达标的极少。导致这一问题有许多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利率管制。由于长期利率管制维持了银行业的垄断利润,商业银行为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动力不足,创新服务意识薄弱。如果利率市场化,存贷款利差势必收窄,银行盈利压力陡增,商业银行势必下沉到基层,扩大盈利基础,逐渐重视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正规金融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缺位,使得地下金融的泛滥,变相提高贷款成本、甚至高利贷的现象屡禁不止,大型国有企业与中小企业在资金成本方面处于不对等竞争状态。据天则经济研究所测算,2001―2009年,名义利率扣除通胀因素后,国有企业实际利息率仅为1.6%,而其他企业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为4.68%,国有企业因此而节约27539亿元的利息成本,占其名义利润总额的68%。
(四)长期利率管制不利于国际社会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可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地位已获得近150个国家的认可,但是仍没有获得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承认。美国商务部认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是指不按市场成本和价格规律进行运作的国家,它对市场经济有六个具体认定标准:货币的可兑换程度;劳资双方进行工资谈判的自由程度;设立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的自由程度;政府对生产方式的所有和控制程度;政府对资源分配企业的产出和价格决策的控制程度;商务部认为合适的其他判断因素。利率管制无疑提高了“政府对资源分配企业的产出和价格决策的控制程度”。
三、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