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初中化学重要的知识点大全11篇

时间:2023-06-21 09:08:5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初中化学重要的知识点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初中化学重要的知识点

篇(1)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化学科目是既有意思又复杂的,有意思在于学生对新科目的好奇,而复杂则是在接触化学后,面对各种各样的化学概念,学生感觉无从下手,每个知识点都是独立的,不能将它们融会贯通。在传统的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往往借助死记硬背的方法向学生们灌输化学概念,这样学生难以深化化学概念理解,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信息加工与问题解决工具,近几年来日益受到教师们的追捧。在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中引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帮助化学教师的改良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是运用思维导图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而不是一味的将书本内容灌输给学生,造成学生学生效率低下,学习积极性不高。那么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构初中化学知识系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构建以小节为对象的初中化学知识体系

“小节”代表着某个单元或者知识点的完结,是构建知识中最具体、最小的部分,它既是最基本的又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讲完本课的知识点时,应该注意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再将各个知识点充分的联系起来,使其系统化、结构化。以《碳和碳的氧化物》为例,运用思维导图对本小节进行构建化学知识体系,根据本单元的知识点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物理性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描述实验现象;实验室制取方法:实验室中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解释实验现象,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这些看似散乱但有相互联系的知识点,在以往的化学课题中,基本上是化学教师的重中之重,每次都会反复强调,课后反复联系,然而在进行初中总复习时,总会被学生所忽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利于思维导图,在课堂中在使用思维导图形式的板书形式,帮助学生找到相互关联的关键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板书构建中,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容易混淆的概念点,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构建以专题为对象的知识体系

在以专题为对象的知识体系主要用于复习阶段,运用思维导图对某个专题进行具体知识归纳整理建构知识体系,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够通过思维导图将学习过的化学知识点进行梳理,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和学习,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身的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也能够通过思维导图改良自身的教学方式,通过对某一专题的知识建构,将相联系的概念都汇总,整理为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这样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在脑海中形成一幅清晰具体的化学概念知识结构网。

教师运用思维导图构建化学知识体系,就是将普通的化学概念学习阶段升华为系统学习阶段,使学生将单一的化学知识概念,转变为具体的、系统的知识网络,这充分体现了教学改革的思想,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思维导图应该注意的问题

思维导图作为一门新的学习工具,通过对知识点的梳理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由中心概念将外散出成千上万个支点,每一个支点都是与中心概念的一个连接点。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化学教学中,是有利于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化学复习。但是在日常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思维导图应该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基础知识掌握牢固

扎实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实现顺利思维导图的基础。只有以牢固的基础知识作为依据,在面相关联的知识点时 ,才能够将它们关联起来,解决相关的问题,明白在解题过程中,需要运用到那些定义、公式等。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自然界的水》时,可将课题1“水的组成”,将上个单元学习的《我们周围的空气》中的课题2“氧气”结合起来,这样不仅仅学习了新的知识,又能够将前面学习过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小型的知识网,帮助学习复习记忆。

2.善于联想和类比

联想和类比都是思维导图的基本要求,根据已知的化学知识点将刚刚学习的化学知识点利用联想的方法相关联起来,化学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各个部分的知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复杂的化学问题中,利用已知的化学知识对问题进行适当的简化,由此推导出正确的答案。在化学问题解答的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对问题进行解答,通过对问题的观察、分析,根据题型和相关条件、结构、图形联想到与之有关的概念、公式等相关的问题的知识点解法,不断简化,建立相似点从而找到问题的解题思路。如在学习《碳和碳的氧化物》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相关知识点时,我们可以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的相关化学性质,将它们的特性、制取方法、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再与我们前面所学的氧气的制取、水的组成相联系,梳理成一个中型的知识网络。这样从知识分支点推出中心概念,逐步了解初中化学知识的网络构造。

初中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中所包含的化学概念涵盖了所有单元,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帮助学生们建构初中化学知识网络,掌握概念学习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思维导图的运用,巧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深化概念理解,掌握化学概念的本质内涵。

参考文献

[1]杨凌:概念图、思维导图的结合对教与学的辅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篇(2)

初中化学科目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科目,其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化学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初中化学科目的学习还担负着为以后的化学科目学习提供必要的化学基础的重要任务。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进一步完善初中化学教学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进一步完善初中化学教学活动的必要性

初中化学是中学阶段非常重要的学科,其教学的重点是让初中生们能够有效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并初步培养学生的化学分析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重视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这让很多学生根本不能真正地掌握化学知识,也无法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无法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化学能力。

在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学活动,努力提高学生们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喜欢化学科目,对该科目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们学习化学知识,并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们积极观察世界,让学生们可以更为有效地去发现并解决问题。

二、当前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前,虽然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其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很多学校在设置教学任务时,总是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将教学任务的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做题的能力,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学生也因此在学习中显得非常被动,且缺乏创新和自学的能力。

初中化学的知识较为繁杂,知识点较为分散和繁琐,需要学生记忆很多的东西,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少枯燥,加上应试教育的模式,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题练习,使学生的身心俱疲。而很多教师在教学时仍然以教科书作为教学的内容,并以较为枯燥的方式进行讲解,这让学生们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使得学习效率并不高。除此之外,一些学校并不重视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并没有设置相应数量的实验课程,而只是一味地为学生讲解化学理论知识,这让学生们无法有效理解抽象的化学知识。这些问题都给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不利于初中学生化学能力的提高。

三、初中化学教学活动完善的措施

在初中化学新课标实施以后,教学任务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通过这种教学改革,课程安排的更为合理、更为科学。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进一步优化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气氛是非常重要的。而想要优化化学教学课堂,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非常枯燥的学科,有大量的符号和元素概念等需要记忆,这势必让很多学生感到乏味。为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对化学知识产生求知欲,这样才会让学生乐于投入身心去学习化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讲解一些小故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镭”元素时,教师可以将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的过程以及其中的一些趣事讲解给学生,让学生感觉有趣的同时,也认识到了坚持不懈地探索的重要性,进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提高教学效率。将那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在背投上以视频或者图片等方式反映出来,使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了解所学的知识点,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比如讲解氢元素和氧元素发生反应生成水的化学反应时,可以将这一过程利用动画的方式反映出来,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动画中轻松地掌握这一知识点,并可以为学生留下这一过程的动画场景,使学生不自觉地去想象其他的化学反应,进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三)进一步优化教学知识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化学科目的这些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进一步优化教学知识。教师应该加强对化学教程的研究力度,要充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前的教学条件等来设置教学活动。在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将课本知识点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构成一个完善有效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可以有效回想起旧知识,并将新旧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在讲解化学反应时,教师可以将与其同类别的化学反应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可以有效了解这一类型的化学变化,使学生能够更为有效地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如此,在讲解知识时,教师还应该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接下来的内容,为以后学习作好辅垫。此外,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习的重点,让学生能够更为透彻地了解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进一步强化实验教学

实验课程是化学教学中重要的部分,可以说,化学实验就是化学课程的基础。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更为乐于去探索化学奥秘,对化学变化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并可以在此基础上很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此外,通过化学实验,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更可以使学生更加严谨。因此,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要进一步强化实验教学,并且要使实验更加有效、准确,为此,教师应该在实验之前给学生详细地讲解相关知识点,让学生有一个充分地认识,再加上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就可以更为有效地获取知识了。比如教师可以预先设定一个实验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并鼓励学生们去想象实验的结果,然后让学生去实验室亲自实验,这样就能够充分利用实验室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一知识点,并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语: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角,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优化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来提高学生的教学效率,进而有效提高化学教学课程的效率。

参考文献:

篇(3)

在初中阶段的化学教育教学中,化学知识体系包含许多概念和原理等。在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初中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特点,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积极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结合细节教学与知识教学之间的联系,促使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注重实验教学,通过观察指导,促进知识教学

在初中化学教育教学中,实验教学是较为重要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辅助资源。通过开展实验教学,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够促使其学习兴趣得到一定的培养[1]。例如,在初学阶段,为了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教师可以利用两个简单的小实验(敲碎饼干和点燃纸片),促使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的不同点。经过实验学生可以发现,敲碎的饼干仍然是饼干,味道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而燃烧后的纸片就变成了灰烬。从而得出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而性质发生变化并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的结论。借助适当的实验演示能够促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二者的区别,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加强对知识点的辨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初中化学知识体系中,很多知识点在概念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细节的不同导致其整体内涵完全不同。因此,在初中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应当引导学生注意对知识点中关键词的辨析,促使其形成严谨的思维。例如,在“化合物和单质”相关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让学生明确二者在概念上的区别,对化合物、单质、纯净物、混合物之间的不同形成一定了解,即明确单质与化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再通过组成元素等判定其是单质还是化合物。

3.加强对问题的剖析,明确问题细节

化学是一门较为严谨、精练的自然科学,在初中化学知识点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对相关知识进行相应的解读,把握知识点中的细节,才能对其形成深刻、准确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以“溶解度”相关知识点为例,由于溶解度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所以在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溶解度定义中的关键细节出发,对其加以分析,将其分成四个部分,即一定温度条件、溶剂的量为100克、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在对定义进行剖析后,学生就能够快速地理解溶解度定义的核心,从而掌握这个概念。

4.加强对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的教学

由于化学知识体系中许多知识点存在联系,因此,在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紧扣知识点的细节联系,加强对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的教学,促使学生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拓宽学生的视野。以“盐的概念”相关知识为例,教材中对盐的定义是含有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的化合物。然而实际上,单纯依据这个概念很难判断一些物质是不是属于盐类,如硝酸铵(NH4 NO3)、氯化铵(NH4Cl)。因此,在这类知识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这个定义进行外延,即含有酸根离子、金属离子的化合物均属于盐类物质,或者是含有酸根离子、铵根离子的化合物均属于盐类物质。通过定义外延,知识点的内涵没有改变,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学生就可以正确地理解知识点[2]。

5.加强对知识点的归类和总结

在初中化学知识体系中,知识点较为繁杂,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归纳和整理,明确相似知识点之间的区别,着重关注重c知识。例如,在“物质构成的奥秘”中,学生需要对原子、离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进行归纳分析,明确不同概念之间细节上的不同,从而发现其中的关键与核心,以便正确理解和记忆。

6.加强知识点细节训练

在完成阶段学习后,应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训练,以此来巩固所学知识。在细节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辨析的方式或创新解答的方式扩展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明确相似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能够灵活运用各类知识点。

综上所述,由于化学的学科特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细节教学来保证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同时,由于初中化学知识体系中的知识点较为零碎,学生需要进行整理、分析、理解,才能实现内化。所以在初中化学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从细节教学出发,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知识点。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048

由于化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感觉枯燥无味,难以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影响学生化学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趣味性迫在眉睫。我作为一名有多年初中化学教学经验的化学老师,在日常的化学教学中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现将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广大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囤是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基础

虽然说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主要原因,但是也不可忽视外因的作用,外因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课堂教学也是如此,老师认真施教,学生努力听讲固然很重要,但是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改善课堂教学环境也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的过程中,营造有利的教学环境意义重大。

化学课堂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不同,初中阶段学生了解的化学知识还少,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既要耐心地讲授教材知识,还要补充一些教材之外的知识以辅助学生理解,因此,课堂教学的时间并不宽余,为了有效地利用时间,教师实行了“满堂灌”式的教学。为了跟上老师讲课的步骤,学生注意力要高度集中,结果导致一堂化学课下来,学生和老师都会感觉疲惫。

基于以上现象,广大初中化学教师不仅要认真讲课,还要适当采取一些手段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心情愉悦,促进学生更好地听讲。学生注意力集中,更能有效地配合教师的讲解,教师讲课的激情也得以调动。

二、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

所谓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就是通过设置学生喜闻乐见的事情,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至课堂教学中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真正实现快乐学习的教学目标。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尤其是初中化学这门具有一定理解难度的学科,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并非易事,需要广大初中化学教师不断地探索与努力。

学生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因此,想要有效地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必须从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广大初中化学教师想要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要了解学生喜欢什么,因为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才能使学生的神经更加敏感。例如:初中化学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缓解学生的听课压力,可以穿插一些关于中国男篮的情节,可以聊姚明的近况,因为不仅男同学关注姚明,女同学也很熟悉姚明,全班同学有了共同的话题,课堂气氛瞬间变得异常活跃,学生不再感觉初中化学学习枯燥无味,相反,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三、突破化学教材的局限性

初中化学教材的内容是经过专家学者精心编排,并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浓缩的精华,其内容对学生的化学学习有极大的帮助,但是,初中化学教材以知识点的讲解为主,与实际接轨的例子却不多,因此,这就需要广大初中化学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突破教材的局限,将化学知识与时展紧密地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灵动,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化学与医药、军事等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传授,还要多向学生介绍与化学学科相关的领域的发展情况,使学生领悟到化学学习的重要意义,使学生产生发自内心的想要学好化学的动力。

化学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突破化学教材的局限性,既提高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激发了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原动力。

四、综合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

新时期,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在实际的生活中,人们越来越追求富有新鲜感的生活。不仅在生活中如此,人们追求多姿多彩生活的欲望也延伸到课堂教学中,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学生对新式课堂的要求,我国近年来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能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想要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就必须能够灵活的将多种教学方式应用于课堂教学,只有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篇(5)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兴趣爱好对初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想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化学探究能力,首先得从初中学生的化学探究学习的兴趣入手,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紧抓初中学生的化学探究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让初中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化学教学探究中来,在愉悦、轻松的化学探究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化学探究能力和学习质量和水平.初中化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效地吸引初中学生化学探究学习的兴趣,培养初中学生的化学探究能力:第一,初中化学教师要紧抓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初中学生年龄尚小,跟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和想法特点是不一样的,因此,初中化学教师不可以用自己成年人的看待问题和学习的思维方式去教学初中学生的化学学习,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生动风趣的化学实验比枯燥的书面文字更容易吸引初中学生的化学探究学习的兴趣.比如说苏教版初中二年级化学教科书下册中关于《镁的化学反应》这一知识点,初中化学教师如果光靠书本中的关于《镁的化学反应》这一知识点文字叙述来教学初中学生是无法真正地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的化学探究学习的兴趣和探究能力,而如果初中教师通过实际的化学实验操作来辅助课堂教学,利用镁的燃烧等直观、形象的镁的化学反应可以达到有效地吸引初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初中学生的化学探究能力的目的.第二,初中化学教师做化学实验时可以结合初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化学教师可以从初中学生的日常实际生活中找到关于初中化学知识的实际表现,从而增强学生化学学习中的亲切感,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创造初中学生化学探究学习的机会

初中化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想培养和提高初中学生的化学学习质量和探究能力,就必须为初中学生创造更多的化学实践探究学习的机会.初中学生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主体,初中化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初中学生的化学学习质量和实践探究的能力,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将初中化学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从而有效地调动初中学生化学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能力.化学教师为初中学生创造更多的化学实践探究学习的机会以达到培养学生化学探究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多为初中学生创造化学自主实验的机会.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中,由于出于初中学生的安全考虑、学校的化学实验基础设施的不足以及初中化学教师的实验观念不高等原因,学生在化学课堂学习中很难真正接触到化学实验的实际操作,大多时候都是化学教师通过个人课堂化学实验演示来将化学书本中提到的化学反应等知识点展现给学生看.初中学生接触不到化学实验的真正实践操作,自然也不能够透彻地理解初中化学知识,也没有自主探究学习的动力.所以,初中化学教师要积极创造更多的化学实验教学的机会,将化学实验教学的主动权交到初中学生的手上,让初中学生通过自主实验探究学习的方式有效地提高自身化学学习的效率和水平,从而达到培养初中学生化学实验探究能力的目的.第二,化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日常实际生活中创造化学实验探究学习的机会.初中化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只要初中学生细细观察,就能够在日常实际生活中找到化学知识的体现,从而锻炼初中学生化学探究能力.

篇(6)

其实初高中衔接复习是非常必要的。理由是:①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到高中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这就需要一开始就给学生作一个对比,明确高中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什么”和“是多少”,②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人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这需要给学生一个学前提醒。③初中阶段很大程度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靠死记硬背,学习依赖老师,欠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如果还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高中化学,则会事半功倍。故利用复习时间灌输高中化学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应是最佳时机。④新生除逐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外,还要适应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与初中的教法不同,高中的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为课堂教学的特点。高中老师的要求也与初中相异,注重方法的点拔而“稍轻视”不断地反复多次。利用学前复习时间使学生适应新要求,接受老师的教学风格和适应老师教学习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以上问题的顺利解决,怎样做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呢?经过几年的实践,我认为这样做收效高:

一、摸准学生实际,制订复习目标

首先根据学生的入学档案,了解每个学生初中化学科的学习成绩。再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在初中是怎样学习化学的,如何评价自己的成绩等。结合高中化学的总体要求,建立每个学生的学科学习情况档案,制定符合本届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复习重点、难点和要求达到的层次以及重点辅导的学生名单。此阶段以全面鼓励和支持,建立自信心为主。

二、改变模式,旧中见新

复习时如果只是老师在黑板上列表归纳,口若悬河的总结,相信半数同学定会昏昏欲睡。我认为要彻底纠正那种认为学生一次不懂讲两次、三次甚至十几次这样不厌其烦就会使学生“总有一天”明白的错觉,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老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活动来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使复习课做到低投入,高产出。

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练过一遍”,我的具体做法是将准备复习的知识点融入到一道道题目中,一开始就参考当年全国各地的初中化学竞赛题、升中考中的能力题或高中高考涉及到的初中知识,特别是初中生易错或难解答的问题,编出一份试题,由学生在第一节课进行练习,不会的可以相互讨论,知识点是初中的“旧知识”,但出题的角度和方向却是新的,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知道初中不少知识点高考仍考到,学生对复习初中知识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了,在以后的复习课中就会自觉地认真参与了,然后根据学生第一节课的解题实际情况,再组织一套涉及初中各重点知识的复习题,以精选的习题为载体,将要复习到的初中各重要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复习,由学生在课堂上限时完成,教师只是就解题方法进行指导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或点评。这样做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思维,学会运用知识点,增添学习兴趣,又改变了传统的“三部曲”复习模式。

三、查漏补缺,适当拓宽

学生在解题中产生困惑甚至不知所措,正是激发他们认真钻研的动力,迫使他们重新评价自己初中化学科的学习成绩,然后老师再加以及时引导,学生产生仿佛来到另外一片天地的感觉。此时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又要切记适时引入高中化学的要求;既指出初中化学的局限性,又要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如溶解度一节知识中较高要求的计算,溶剂和温度改变时的计算初中较少触及,而近几年来的高考中则频频出现,高中化学又无专门章节介绍,这就需要利用复习时间来培养和锻练学生解这类题的能力。又如氧化还原反应、燃烧等初中局限性的定义,到了高中则从本质上去理解,这样概念范围将会扩大。又如反应物的量与可能的产物之间的关系;各种量其精度与实际要求的关系;多信息题中干扰信息与无用信息的识别;缺少条件的题如何解。有多个解答方案时,最佳方案的选择;如何巧解巧算(包括十字交叉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端假设法、守恒法、关系式法等等);化学实验设计,各知识点的综合运用等等高中重要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都是初中知识之上的延伸、扩展和完善。如果学生不主动依老师的指导及时去理解和掌握,慢慢就会掉队。例如就有高二的学生进行连续多步反应的化学计算时,还存在采用初中老师严格要求的分步计算法慢慢求解,却置高中老师教的利用关系式快速算法而不顾等问题。近几年来的高考都考了一些初高中衔接,故要求我们复习初中内容决不能匆匆而过。

篇(7)

作为高一化学教师,第一节课的意义异乎寻常,它是建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最重要的一课,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从学生方面来看,开学后第一节课开始,都希望看学习新课的本知识,此时却要他们复习初中化学,情绪低落在所难免。而部份老师也觉得困难,因为大多高中老师都是未上过初中化学,对初中化学不够熟,有的教师认为复习太浪费时间,到具体章节用到初中知识时稍加点拔即可。

其实初高中衔接复习是非常必要的。理由是:①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到高中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这就需要一开始就给学生作一个对比,明确高中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多少”,知其然还有知其所以然。②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这需要给学生一个学前提醒。③初中阶段很大程度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靠死记硬背,学习依赖老师,欠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④新生除逐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外,还要适应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与初中的教法不同,高中的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为课堂教学的特点。高中老师的要求也与初中相异,注重方法的点拔而不是不断地重复。

做好初、高中化学学习的衍接,怎样做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呢?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摸索出几条经验。

一、摸准学生实际,制订复习目标

首先根据学生的入学档案,了解每个学生初中化学科的学习成绩。再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在初中是怎样学习化学的,如何评价自己的成绩等。结合高中化学的总体要求,建立每个学生的学科学习情况档案,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复习重点、难点和要求达到的层次以及重点辅导的学生名单。此阶段以全面鼓励和支持,建立自信心为主。

二、 改变模式,旧中见新

复习时如果只是老师在黑板上列表归纳,口若悬河的总结,相信半数同学定会昏昏欲睡。我认为要彻底纠正那种认为学生一次不懂讲两次、三次甚至十几次的做法,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老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活动来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使复习课做到低投入,高产出。俗话说“看千遍不如练一遍”,我的具体做法是将准备复习的知识点融入到一道道题目中,一开始就参考当年全国各地的初中化学竞赛题、中考中的能力题或高中高考涉及到的初中知识,特别是初中生易错或的问题,编出一份试题,由学生在第一节课进行练习,不会的可以相互讨论,知识点是初中的“旧知识”,但出题的角度和方向却是新的,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知道初中不少知识点高考仍考到,学生对复习初中知识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了,在以后的复习课中就会自觉地认真参与了。然后根据学生第一节课的解题实际情况,再组织一套涉及初中各重点知识的复习题,以精选的习题为载体,将要复习到的初中各重要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复习,由学生在课堂上限时完成,教师只是就解题方法进行指导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或点评。

三、查漏补缺,适当拓宽

篇(8)

二、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探究

1.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学生心理的衔接。

进入高中的学生,是通过中考筛选出来的优秀学生,他们有着优等生的优越感和对高中的迷茫感。在初高中的衔接教学中,我们要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让他们感觉初高中的异同,既要让学生有接受挑战、战胜困难的准备,又要有在新的学习阶段争创佳绩的信心。精心设计一些挫折,使学生在知识点和思维上的弱点暴露,让他们了解高中化学并不是像初中化学那么容易,找到努力方向,并且付之行动,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也要加强表扬和鼓励,让他们对高中化学充满希望,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2.梳理知识要点,实现知识内容的衔接。

在化学衔接教学中,知识点的梳理是我们高中化学老师必须要做的一个重要事情。哪些知识是初中化学有的,哪些知识是高中化学需要延伸和深化的,哪些是初中化学没有涉及的,是全新的概念,不能让学生产生陌生和恐惧的想法,高中化学老师做到心中有数,调整教学计划,优化教学系统,处理教材和准备教学内容做到胸有成竹。例如,对于电解质这块内容,初中化学学习了常见酸碱盐的电离,我们高中化学就要在此基础上深化扩展,为离子反应的书写埋下伏笔。还比如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初中化学浅尝辄止,就从得氧失氧的角度简单做介绍,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它不断的深化。从化学价的变化和电子的得失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从电子的转移到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和配平,从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书写到原电池、电解池的学习与应用,应该说氧化还原反应是在与初中教学的衔接中不断升华。通过与旧知识的衔接,学生也能顺利走上学习轨道,在深化中不断获取新内容,逐渐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而对于一些初中化学没有涉及的知识,我们应该精心设计,做到“开门红”,不能让学生对新知识有恐惧和拒收的感觉。通过笔者调查,大多数对高中化学产生恐惧和失去学习信心的原因是关于“物质的量”的学习。物质的量是高中化学学习的第一个新知识,是贯彻整个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但这是个抽象的概念,没有实验的引入,也没有具体物质的反应。学生对这个概念完全陌生,这需要化学老师精心设计教学,在学生以前学习的分子、原子、离子的微观世界慢慢引导他们接受这个新概念,做好缓冲教学,从而让学生转入并接受高中化学的学习。

3.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实现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侧重知识点记忆,高中化学更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有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这要求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艺术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在教学方法上做好衔接,有利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桥梁。加强实验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亲切感,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打开思维空间。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除了教师演示实验,更注重学生个人实验。高中学生有一定的自学和理解能力,也有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因此,自学指导法、问题讨论法、实验探究法、类比推理法、归纳总结法等教学方法的逐步加入,更有利建立“让学”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4.指导正确的学习方法,实现学习方法的衔接。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化学教师更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学习方法还是停留在初中阶段,有一定的依赖性。高中化学老师根据高中化学的教学特点,指导他们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多归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学习方法的衔接。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着很大的知识网络系统,所以指导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找到各知识点的联系性和规律性。比如元素化合物知识,找出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学习起来轻车熟路。还比如有机化学的学习,其中氯代烃、醇、醛、酸、酯之间的相互转化等,建立知识网络图,复杂的有机题目迎刃而解。只要学生掌握正确的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于高中化学的学习就不再是生搬硬套,而是能应用自如。

5.建立师生良好关系,实现师生情感的衔接。

高一新生进入高中,对一切很陌生和迷茫,我们高中化学老师要多和学生接触与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反馈的信息,主动关心和帮助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赢得学生的信赖,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情感的衔接。良好的师生关系,会除去师生之间由于陌生而带来的不适应感,会增强学生对老师的好感,从而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与信心,在以后的教学中师生配合默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9)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全方面人才,而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在其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学生改变以往被动的学习模式,倡导学生处于主动地位进行自主学习,因此要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实施有效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质量,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进行更好的学习。如何进行更好地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提出如下策略:

一、运用简单实验操作使学生了解实验原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实验操作这一环节,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兴趣,而且能将知识点进行很好的理解。老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应适应这一发展而进行革新,纯理论知识讲解不仅无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也会导致上课易开小差,初中化学的学习是有很多实验包含在其中,老师可以再上课演练一些实验,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印象。比如在讲解氧气的有关性质时,就可以在课上为学生进行相关实验,通过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到充满氧气的瓶中,让学生观察想象,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之下,教育不再仅仅注重于表面知识,更加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特殊个体,他们身上既体现出发展的共同特点,又表现出很多方面巨大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快速切入主题,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进行相关教学,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从而能够让学生有效地理解知识点,进行更好的学习。

三、小组合作学习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基础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进行小组分组,学生凭借自身的能力差异分工合作。比如,在制作氧气的实验中,学生可分成小组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则可在一旁进行监督指导,实验做好后,学生将刚才做实验过程中所得的经验进行分享,教师将指导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学生。

篇(10)

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普遍以“教师灌输,学生接受”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学习效果也不甚理想。

高一化学既是对中学化学的深化和升级,更是高二、高三化学知识的学习基础,在学生整个化学教育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那么,作为一名高一的化学教师,又当如何改进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使之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呢?我对此进行了钻研和探索。

一、高一化学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一般都是在初三才开始接触化学这门学科,但是迫于中考的压力,很多教师选择放弃“质量”转而追求教学进度,课堂教学活动中往往将学生当做“录音机”或者储存知识的“容器”,简单、粗暴地将教材知识点强加于学生,根本就不理会学生是否已经对化学这门学科有了足够的认识和了解,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实际运用能力了。

学生在中学时没有打牢学好化学的基础和地基,作为连接初中与高中化学有效桥梁的高一化学教育本应该履行起其教学职责,为学生日后更好地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现实却不然:高一化学既然是对初中化学的深化和升华,无论是从难度上还是深度上自然都要远远超出初三的化学水平,但是在学生本身没有学好初中化学知识的状况下,仍然有不少老师选择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对初三化学知识的有效衔接,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觉存在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始终提不上去。

二、针对高一化学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的应对措施

1.教师应当对高一化学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作为一名高一化学教师,要想教好这门课,首先必须从思想和理念上对其学科特点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前文已经提到,高一化学既是对中学化学的深化和升级,更是高二、高三化学知识的学习基础,在学生整个化学教育过程中起着过渡和衔接的重要作用。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对于这一点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比如可以采用课堂小测验的方式,对学生的实际化学水平形成大概的了解和掌握,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复习初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展开高一化学教材知识点的讲解,相信这样的话,不但可以实现初中化学知识与高中化学知识的有效衔接,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更好地进行高二、高三化学知识的学习提供最佳质量保障。

2.转变教学方式和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

化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更加偏重于发散学生的理性思维,

这就决定了其包含大量专业名词和专业术语的学科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会感觉困难,从而直接导致缺乏的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针对学生喜欢动手实验的学习特点,可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增加化学实验的比例和时间,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可在实验中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实践运用能力等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再比如,可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感受到高一化学知识对于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促使学生摒弃以往“化学只是一门需要应付的考试科目”等不良想法,为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学好化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高一化学是连接初中与高中化学的有效桥梁,作为一名高一化学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和总结,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力求帮助学生在巩固初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毕华林.化学新教材开发与使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11)

在初中教学阶段,学生初次接触到化学这门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在学习时只会感觉到化学的枯燥无味,不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变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1.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简单的“你听我讲”的教学方式,将化学课本中的教学内容通过口头复述的方式机械地介绍给学生,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只会感受到化学学习带来的压迫感,不能从化学学习中收获到快乐,学习的主动性自然就不强。教师要积极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初中化学教学实效。

2.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过去的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思考较少,仅仅将教学的目光局限于课本知识的教学上,不能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与学生产生互动,与学生之间缺少一种良好的互动机制,化学教学效率低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注重课前预习环节

在初中教学阶段,很多学科都需要学生提前预习,学生要对知识点提前进行梳理,对整体教学内容提前进行了解,在随后的课堂教学环节中学生就会更容易跟上教师的讲学思路,与教师形成互动,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也是如此,教师要对学生布置具体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对所学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提前梳理,对于知识的框架进行分析,更重要的是,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章节,对学生布置不同的预习任务,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就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自己的学习自主性,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

例如,在《原子的构成》一节的教学中,由于该章节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所以对于该小节内容的预习要求的也就更高,教师要求学生预习原子的构成概念及其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如“原子的中心是一个微小的由核子(质子和中子:由夸克构成)组成的原子核,占据了整个原子的绝大部分质量。原子的大小主要是由最外电子层的大小所决定的。如原子是一个足球场,那原子核就是场中央的一颗绿豆。所以原子几乎是空的,被电子占据著。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

在初中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对学生起简单的学习引导作用,要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都交给学生,让其自主实践探究,初中化学的知识体系较为简单,其知识点涉及面也不广,其教学目的是为高中学习更高一级的化学知识打下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放心让学生去自主探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结出自己不懂的知识反馈给教师,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完成课堂教学环节。

例如,在《制取氧气》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实践制取氧气,在实验之前,教师要将在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先对学生进行交代: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随后要将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管口放一小团棉花(防止热的氧气流把高锰酸钾粉末吹入导管),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①注意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湿存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到管口遇冷成水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②铁架台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即大约离管口1/3处);在加热前就应将导管通入水槽中。

3.分组合作,开展竞争教学模式

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时,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分组,将一个班级分为五到六组,每组五到六人,教师可以对学生分配统一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对问题加以分析,在组内进行讨论,组员之间自主分配学习任务,然后在教师引导的思路下解决问题。

例如,在《酸和碱会发生什么反应》一节的教W中,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布置具体的探究问题如“强酸和强碱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反应?强酸和弱碱呢?弱酸和强碱呢?”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学生在组内会进行激烈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强碱和强酸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强碱和弱酸也可以发生反应,但弱酸是不完全电离,当弱酸电离出的H+和强碱电离的OH-中和后,还未电离的酸就电离出氢离子,使溶液呈酸性;强酸电离出的氢离子中和掉弱碱电离的氢氧根,而且使弱碱电离正向进行,又不断电离出氢氧根,这样反应就会进行下去,直到反应完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初中化学教师很重要的一项任务,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总结教学经验,面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正自己的教学策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