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中学教学教研大全11篇

时间:2023-06-21 09:08:5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学教学教研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学教学教研

篇(1)

教育科研是一只"隐形"的手,它在无形中推动着学校教育的发展;教育科研是一种"内动力",它促进着学校教育的不断完善;教育科研是一副"催化剂",它加快着学校办学特色,办学风格的快速形成。为此,教研室积极开展了如下工作:

1,召开了"三会"。召开了学科组长及教研员会议,部署了学科教研工作;召开了市级课题负责人会议,重申了教科研工作的重点;召开了区级课题研讨会,对前段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认真反思,肯定了成绩,找出了不足。

通过召开"三会",明朗了我校教研的"四个点",即:教研的重点放在教学和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

2,安排了"两课"。市级立项课题展示课,课题研究探讨课。

安排"两课"的目的是:一是,对已在自治区与呼伦贝尔市立项批准的课题,力争做到课题到组,责任到人,措施到位,认真落实,不务虚名,分阶段检测评估,逐渐积累成果,切实做到在研究中探索,在研究中推广成果;二是,将学科教研活动落到实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重抓学科教研,将教研活动落在实处。

①严格执行教研管理制度。

各学科组有教研活动计划,教研工作总结,教研活动记录,课题活动记录,保证每周召开一次教研组教研会议或进行一次集体备课。

②各学科组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方式。

如语文组:开展硬笔书法比赛;开展文化节活动;化学组: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请名师做专题发言,开展案例评析式教研活动;数学组:开展数学竞赛活动;做学生考前心理辅导及备考工作;历史组: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开展指导性教研活动;地理组:按年段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组织开展竞赛活动;计算机组:开展网络教研活动,并负责维护大济中学网站;体艺组:开展各种球类比赛,英语组:开展教学叙事活动,课例研究活动;政治组:开展小论文写作比赛,开展高三教学研究活动。生物组:组织开展生物趣味知识竞赛活动;物理组:开展高一基础辅导,高二,高三拔高辅导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使我校上下形成了浓浓的教研氛围,而且丰富了教学的内涵,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③深入课堂,深入学科组,深入年段和教研组,了解教师教学情况,课题研究落实情况,与一线教师共同切磋教材教法,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诸如:课题总结报告的撰写,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的整合,如何针对学生实际进行因材施教,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方面的信息等。

④开展"教育叙事"和课例研究活动,并与教务处协调抓好教育教学常规检查督促工作。

⑤限定课题数量,保证课题质量。为保证课题研究质量,避免科研泡沫课题的产生,本学期我们采取了限定课题立项数量的措施,把精力放在了已在市,区立项的课题上。

二,继续实施试题命题质量反馈制。

为促进教师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会考试题,高考试题,真正由"教书匠"向"专家型"转变,进而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教研室在严审试题的基础上,对基础年级51套期中试题,33套期末试题的命题质量,从页面制作,试题结构,考场反馈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反馈,保证了试题的命题质量,强化了教师的研究意识,质量意识,规范意识。

篇(2)

教育思想是学校的灵魂,决定着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关系到办学的质量与水平。教育科研是教育思想的重心,而校本教研则是教育科研的校本化。实际上,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就是教师以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专题,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探索性研究,明确方向,调查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起因、演变的过程,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从理论上总结内在的发展规律,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二、校本教研与常规教研

教研,作为一名教师,是再熟悉不过了。但长期以来,这种教研只是一种常规教研,或者说是一种“传统教研”。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校本教研与常规教研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都是研究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都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这二者又有着很大的区别:

1、常规教研重视教材教法的研究,校本教研重视教学规律性研究。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教材教法的探讨,但更重要的是教学规律的探索,比如教师对一个概念或一个定理如何阐释、学生对一个概念或一个定理如何练习。常规教研解决的是单个问题,校本教研解决的是一类问题。比如:教师布置作业,传统教研是针对个别教师的个别章节进行研究的,目的是规范这个教师布置作业的行为;而校本教研是研究一类教师,甚至是一个年级或一个学校的教师布置的作业问题,从中找出问题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求教师布置作业的客观规律。

2、常规教研着眼于一时一事,而校本教研有明确的计划、目的和任务。传统的教研,一般是简单的教材教法研究、简单的作业布置研究、简单的教案设计研究,或围绕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开展简单的说课、评课等。当然,这些问题也很重要,不可忽视。但校本教研与常规教研不同,具有鲜明的计划性和过程性。校本教研要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形成专题,制订研究计划,因而具有鲜明的计划性。在校本教研过程中,是一个调查过程,一个分析过程,一个提高认识过程,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因而具有动态性。

3、常规教研一般只有教师的参与,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但学生和家长也是重要的参与群体。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学的最终结果是学生素质的提高与否。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的互动性和师生的协作性日渐突出,简单的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比如,在网络教学中,没有教师的指导不行,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不行,没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不行。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网络教学中,教师是指导者和组织者,但活动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进行网络教学,学生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参评者和发言人,要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不研究学生这一主体角色,不研究教师与学生的协作,是难以提高教学质量的。“在网络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师生的互动?”这样的问题,常规教研是难以完成的。

三、校本教研与研究性学习

校本教研与研究性学习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如:都必须进行选题,对确定的专题进行研究,调查研究后进行分析总结;都要求题目具有操作性,便于调查研究或实验;大多采用问卷、访谈、现场观察记录等调查方法;都必须对数据或材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但是,校本教研与研究性学习有着本质的不同:

1、目的不同。校本教研的目的是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而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精神和能力。

2、内容不同。校本教研的研究内容局限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范畴;而研究性学习面更宽,不管是课堂内外,只要是与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相关的问题,一般地说,都可以圈定为研究性学习的对象和范围。

3、主体不同。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而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在校本教研中,学生作为参与者的身份,支持和协助教师进行调查研究;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一个指导者、协助者和组织者。

篇(3)

教育思想是学校的灵魂,决定着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关系到办学的质量与水平。教育科研是教育思想的重心,而校本教研则是教育科研的校本化。实际上,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就是教师以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专题,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探索性研究,明确方向,调查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起因、演变的过程,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从理论上总结内在的发展规律,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二、校本教研与常规教研

教研,作为一名教师,是再熟悉不过了。但长期以来,这种教研只是一种常规教研,或者说是一种“传统教研”。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校本教研与常规教研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都是研究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都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这二者又有着很大的区别:

1、常规教研重视教材教法的研究,校本教研重视教学规律性研究。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教材教法的探讨,但更重要的是教学规律的探索,比如教师对一个概念或一个定理如何阐释、学生对一个概念或一个定理如何练习。常规教研解决的是单个问题,校本教研解决的是一类问题。比如:教师布置作业,传统教研是针对个别教师的个别章节进行研究的,目的是规范这个教师布置作业的行为;而校本教研是研究一类教师,甚至是一个年级或一个学校的教师布置的作业问题,从中找出问题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求教师布置作业的客观规律。

2、常规教研着眼于一时一事,而校本教研有明确的计划、目的和任务。传统的教研,一般是简单的教材教法研究、简单的作业布置研究、简单的教案设计研究,或围绕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开展简单的说课、评课等。当然,这些问题也很重要,不可忽视。但校本教研与常规教研不同,具有鲜明的计划性和过程性。校本教研要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形成专题,制订研究计划,因而具有鲜明的计划性。在校本教研过程中,是一个调查过程,一个分析过程,一个提高认识过程,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因而具有动态性。

3、常规教研一般只有教师的参与,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但学生和家长也是重要的参与群体。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学的最终结果是学生素质的提高与否。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学的互动性和师生的协作性日渐突出,简单的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比如,在网络教学中,没有教师的指导不行,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不行,没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也不行。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网络教学中,教师是指导者和组织者,但活动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进行网络教学,学生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参评者和发言人,要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不研究学生这一主体角色,不研究教师与学生的协作,是难以提高教学质量的。“在网络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师生的互动?”这样的问题,常规教研是难以完成的。

三、校本教研与研究性学习

校本教研与研究性学习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如:都必须进行选题,对确定的专题进行研究,调查研究后进行分析总结;都要求题目具有操作性,便于调查研究或实验;大多采用问卷、访谈、现场观察记录等调查方法;都必须对数据或材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但是,校本教研与研究性学习有着本质的不同:

1、目的不同。校本教研的目的是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而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精神和能力。

2、内容不同。校本教研的研究内容局限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范畴;而研究性学习面更宽,不管是课堂内外,只要是与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相关的问题,一般地说,都可以圈定为研究性学习的对象和范围。

3、主体不同。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而研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在校本教研中,学生作为参与者的身份,支持和协助教师进行调查研究;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一个指导者、协助者和组织者。

篇(4)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门关于"实施新课程标准"等政策性文件精神,学习《物理新课程标准》、及《化学新课程标准》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真正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要求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注重文献资料的收集工作,做到资源共享。

2、要求教师经常阅读物理、化学专业杂志和相关的教育报刊,特别是关于实施新课程的有关教育教学文章,结合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选学,汲取先进的教学经验,改进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技能。

二.执行教学常规,强化阶段考核

1、认真落实常规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学习参与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严格规范学生的作业量,教师要认真规范地批阅作业,及时进行防差辅差工作。组织好教研组内的教学"试验课"、"示范课"、"研讨课"等的开设、听课和评课。

2、本学期的教研组活动侧重抓好四个方面:一是集体备课,二是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三是听课和评课活动,四是做好课题的论文撰写、发表和有关资料的积累工作。加强"五认真"的检查督促工作及月考核制度的执行。

三.研究课程标准,优化教学方法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物理、化学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内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⑴新的理念。从知识本位向以人为本的观念转变,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⑵创新教学。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特别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索。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课程实施的过程要努力改变灌输与训练的模式,教师的主要精力就是要花在这样的环节上。

⑶教育评价。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就不能仅看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而要看学生的全面发展,看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的成长,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2、实现优化教学方法的几个策略:

⑴平等地对待学生。一是要相信学生有学习能力;二是要摆正师生位置,把机会交给学生学生。

⑵做合格的组织者。一是设计动态的教学应对方法;二是关注学生的需求,灵活执行教学环节;三是捕捉放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

⑶做成功的引导者。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识;二是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三是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碰撞,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解决问题。

⑷做积极的促进者。一是给学生心理支持,鼓励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二是积极旁观,指导学生优化自己的学习过程(即指导学生掌握合作的规则、关注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况、感受学生所思所想进行动态的二次备课)。

3、处理好新课程和传统课程之间的关系。一是审视传统的教学方式,二是发扬符合新课程教学的理念,三是充分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四是建立新型的师生互动活动关系。

四.深入课题研究,提高课堂效益

1、本学期的教研活动要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创新能力"等热点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完善符合"合作主体性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2、本学期要在实施"初中物理、化学合作主体性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完成实验教学资料的编集工作。通过集体备课确定并完成教案、随堂练习和预习的修订;通过学生调查收集课题实施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学习心得和学习方法等情况;通过阶段调查测试掌握学生具体的学习进展和学习水平的提高情况。

3、定期进行科研例会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听课评课,经常交流实验研究的进度和实验情况,完善课堂教学的常用模式,以及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方法,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等。在物理化学教学和课题探索的基础上,写出有质量的实验报告或专题论文。

4、对实施"新课程标准"下的中考物理化学的新的动态变化要作出反映,不断收集各地的中考信息,并加以认真研究。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贯穿"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把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落到实处。

六.重视竞赛辅导,创出品牌特色

1、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创出我校物理化学教学的特色,做法之一就是抓好物理化学竞赛的基础教学工作。这可以分两块来进行:一是在教学中通过提优活动,在起始年级做好竞赛苗子的培养工作;二是开设专题讲座,对学习有特长、有兴趣的学生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开拓他们的知识视野,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增加解决问题的能力。共2页,当前第1页1

篇(5)

 

《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对中学英语教师已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具体为:(1)教师要有实施心理教育的能力;(2)教师应该具备一种反思的能力;(3)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设计和开发的能力;(4)教师应具有健全的专业情意。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角色发生新变化,主要有以下四方面:(1)由知识传授者转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由管理者转为引导者;(3)由学生成绩的评定者转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学生发展方向的指引者;(4)由“教书匠”转为自觉学习者和研究者。 

然而,在新形式下,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差距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体现在:(1)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欠缺;(2)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滞后。 

面对这一新情况,如何促进中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以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就成为摆在广大中学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当然,中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的途径有很多,但囿于篇幅的限制,本文不再一一细述,着重以“英语教学教研”为切入口,浅谈一下愚见。 

英语教学教研是中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师单兵作战的教学模式,加强同事之间的团结与协作,发挥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符合新时期需要的合格人才。而所谓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主要是指较全面的中学英语教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方面的素质、英语教育理论与英语实践方面的素质、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的能力、组织辅导学生开展课外英语活动的能力以及进行英语教育研究的能力等。 

为此,加强英语教学教研,以促进中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着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确定明确的教学教研目标,拟定详尽的教学教研计划 

 

明确的教学教研目标是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只有确定了明确的目标,才能使教学教研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也只有在正常的教学教研工作中发现教师专业素质方面的不足,才能做到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但是,在确定教学教研目标时,不能凭空臆测,也不能把目标定得太高,只需要定一个教师只要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目标即可。而且要求把目标具体化而不能空泛或成为空中之月、镜中之花,这样会使教师的积极性大大受挫,从而达不到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确定目标时,要从实际出发,从教师素质发展的需要出发,从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出发,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出正确而明确的目标,才能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同时,目标要细化且切实可行。比如,中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英语教学基本功,要有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而在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下,如何让他们具备并提升这方面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营造这样一个有利于教师素质提高的环境。为此,可以利用教学教研活动,开展英语教师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竞赛活动以促使教师积极参加此类活动,从而达到提升专业素质的目的。 

此外,只有了明确的教学教研目标还不够,还需要建立相应的保障目标实现的措施才行。这就要求制定尽可能详尽的教学教研计划。只有这样,教学教研的目标才能按预期目标实现,才能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愚以为,尽可能详尽的教学教研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严格的考勤考核制度;(2)明确的教学教研时间、地点;(3)明确的相关事务责任人。当然还有校方的坚强后盾为保障。 

 

二、教学教研活动应多样化,从多方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不仅仅局限于教师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某一个方面,而是涉及其全部,同时还涉及到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的能力组织辅导学生开展课外英语活动的能力以及进行英语教育研究的能力等。因此,教学教研活动的内容不应是单一的某个方面,而应该是多样化的。具体可以为: 

(一)开展“示范课”活动,发挥传、帮、带作用 

所谓“示范课”应是指由具有“中学英语一级教师”及以上职称的具有丰富的教师所承担的一种面向全校英语教师进行的课堂授课示范的一种课堂形式,由这类教师通过“示范课”的形式向全校英语同仁交流丰富的教学经验,课堂示范教学重、难点的把握,课堂学生参与积极性的调动以及驾驭课堂教学的技巧,以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从而使年纪轻职称低的教师尽快成熟,尽快成为教学能手,以达到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每学期“示范课”不应少于2节。 

(二)开展“公开课”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熟 

“公开课”主要由新进岗、职称低的教师担任。通过上公开课的形式,由全体教师进行听课、评课等活动,年轻老师可以不断发现自身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总结经验得失,从而使其专业素质得到发展,能够尽快成熟,成为新一批的教学能手,以实现新期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 

集体备课可以是整个单元的备课,也可以是分章、节备课。具体做法是:集体备课时,年级备课组的教师要全员参加,不得缺席。备课时,先由各位教师发表各自的见解,包括对备课目标的分析与理解,具体的教学设计思想,所遵循的教学原则,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课程教学的整体构思,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所采用的教学程序与步骤,所使用的教学辅助用具,板书设计,学生反馈的处理等。再由集体讨论,集中各自的优点,形成完整的教学教案并付诸课堂教学实践。 

通过集体备课,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集中各自的优点,让年轻教师尽快熟悉教学理论与教学原则,把握目标内容的整体构架,教学设计各环节的处理,重、难点的处理以及学生反馈的应对等,使年轻教师尽快成熟,教学相长,促进其专业素质的发展。 

(四)创设英语语言环境,鼓励老师大胆用英语进行授课、说课、评课 

传统的英语教学教研工作中,大多数教师只有在上课时用部分英语进行授课,多数情况下都是使用汉语进行操作,有的教师一节课上讲的汉语远远要比讲的英语多得多。当然,这一方面与学生英语基础差,很难听懂全英语的教学有关;同时也与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关;另一方面,在中、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许多老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与教学内容,适应中、高考的需要,不得已而用汉语进行英语教学以节约时间,因为如果用全英语进行教学,很多时候,你不得不进行多次的重复,学生才能听个半懂。然而,用汉语进行英语的教学却又是语言教学规律相违背,同时也与英语素质教育的原则相悖逆。因此,要创设相应的语言环境,鼓励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贯彻英语教学原则,即尽量使用目标语,控制本族语进行英语教学。教研活动时,由于面向的全是英语教师,用英语交流不应有太多的困难或障碍,此时,就宜鼓励教师尽可能用英语进行说课、评课,以增加说英语的机会,借此以促进教师本人英语听、说方面能力的提高。 

或许,有部分教师会产生一种顾虑,即面对的既然全都是英语教师,我自己的英语是否会出现错误或表达不当的地方,同行是否会笑话?其实,这些顾虑完全是多余。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而学习的一个规律便是“不断尝试、不断出错、不断纠错、不断改进”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正因为会有出错误的地方、表达不当的地方,我们才更需要多的学习,更多的开口讲英语,需要同行的帮助与指导。否则我们自身的英语专业素质何以得到提升与发展?又如何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呢? 

(五)开展适当的组内的其他形式的活动以促进英语专业素质的发展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开展适当的组内的其他形式的活动如读书活动、说课比赛、优质课的评比等活动,以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创新性,从而促进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此外,教学教研活动的形式不仅仅局限于以上所述,还有许多其他的形式,有待同行的不断探索以期找出一条更佳的更有效的促进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途径。 

 

参考文献: 

1、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理解普通高中新课程》,陈旭远主编。 

篇(6)

《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对中学英语教师已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具体为:(1)教师要有实施心理教育的能力;(2)教师应该具备一种反思的能力;(3)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设计和开发的能力;(4)教师应具有健全的专业情意。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角色发生新变化,主要有以下四方面:(1)由知识传授者转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由管理者转为引导者;(3)由学生成绩的评定者转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学生发展方向的指引者;(4)由“教书匠”转为自觉学习者和研究者。

然而,在新形式下,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差距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体现在:(1)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欠缺;(2)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滞后。

面对这一新情况,如何促进中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以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就成为摆在广大中学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当然,中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的途径有很多,但囿于篇幅的限制,本文不再一一细述,着重以“英语教学教研”为切入口,浅谈一下愚见。

英语教学教研是中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师单兵作战的教学模式,加强同事之间的团结与协作,发挥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符合新时期需要的合格人才。而所谓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主要是指较全面的中学英语教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方面的素质、英语教育理论与英语实践方面的素质、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的能力、组织辅导学生开展课外英语活动的能力以及进行英语教育研究的能力等。

为此,加强英语教学教研,以促进中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着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确定明确的教学教研目标,拟定详尽的教学教研计划

明确的教学教研目标是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只有确定了明确的目标,才能使教学教研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也只有在正常的教学教研工作中发现教师专业素质方面的不足,才能做到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但是,在确定教学教研目标时,不能凭空臆测,也不能把目标定得太高,只需要定一个教师只要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目标即可。而且要求把目标具体化而不能空泛或成为空中之月、镜中之花,这样会使教师的积极性大大受挫,从而达不到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确定目标时,要从实际出发,从教师素质发展的需要出发,从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出发,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出正确而明确的目标,才能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同时,目标要细化且切实可行。比如,中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英语教学基本功,要有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而在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下,如何让他们具备并提升这方面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要营造这样一个有利于教师素质提高的环境。为此,可以利用教学教研活动,开展英语教师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竞赛活动以促使教师积极参加此类活动,从而达到提升专业素质的目的。

此外,只有了明确的教学教研目标还不够,还需要建立相应的保障目标实现的措施才行。这就要求制定尽可能详尽的教学教研计划。只有这样,教学教研的目标才能按预期目标实现,才能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愚以为,尽可能详尽的教学教研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严格的考勤考核制度;(2)明确的教学教研时间、地点;(3)明确的相关事务责任人。当然还有校方的坚强后盾为保障。

二、教学教研活动应多样化,从多方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不仅仅局限于教师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某一个方面,而是涉及其全部,同时还涉及到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的能力组织辅导学生开展课外英语活动的能力以及进行英语教育研究的能力等。因此,教学教研活动的内容不应是单一的某个方面,而应该是多样化的。具体可以为:

(一)开展“示范课”活动,发挥传、帮、带作用

所谓“示范课”应是指由具有“中学英语一级教师”及以上职称的具有丰富的教师所承担的一种面向全校英语教师进行的课堂授课示范的一种课堂形式,由这类教师通过“示范课”的形式向全校英语同仁交流丰富的教学经验,课堂示范教学重、难点的把握,课堂学生参与积极性的调动以及驾驭课堂教学的技巧,以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从而使年纪轻职称低的教师尽快成熟,尽快成为教学能手,以达到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每学期“示范课”不应少于2节。

(二)开展“公开课”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熟

“公开课”主要由新进岗、职称低的教师担任。通过上公开课的形式,由全体教师进行听课、评课等活动,年轻老师可以不断发现自身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总结经验得失,从而使其专业素质得到发展,能够尽快成熟,成为新一批的教学能手,以实现新期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

集体备课可以是整个单元的备课,也可以是分章、节备课。具体做法是:集体备课时,年级备课组的教师要全员参加,不得缺席。备课时,先由各位教师发表各自的见解,包括对备课目标的分析与理解,具体的教学设计思想,所遵循的教学原则,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课程教学的整体构思,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所采用的教学程序与步骤,所使用的教学辅助用具,板书设计,学生反馈的处理等。再由集体讨论,集中各自的优点,形成完整的教学教案并付诸课堂教学实践。

通过集体备课,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集中各自的优点,让年轻教师尽快熟悉教学理论与教学原则,把握目标内容的整体构架,教学设计各环节的处理,重、难点的处理以及学生反馈的应对等,使年轻教师尽快成熟,教学相长,促进其专业素质的发展。

(四)创设英语语言环境,鼓励老师大胆用英语进行授课、说课、评课

传统的英语教学教研工作中,大多数教师只有在上课时用部分英语进行授课,多数情况下都是使用汉语进行操作,有的教师一节课上讲的汉语远远要比讲的英语多得多。当然,这一方面与学生英语基础差,很难听懂全英语的教学有关;同时也与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关;另一方面,在中、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许多老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与教学内容,适应中、高考的需要,不得已而用汉语进行英语教学以节约时间,因为如果用全英语进行教学,很多时候,你不得不进行多次的重复,学生才能听个半懂。然而,用汉语进行英语的教学却又是语言教学规律相违背,同时也与英语素质教育的原则相悖逆。因此,要创设相应的语言环境,鼓励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贯彻英语教学原则,即尽量使用目标语,控制本族语进行英语教学。教研活动时,由于面向的全是英语教师,用英语交流不应有太多的困难或障碍,此时,就宜鼓励教师尽可能用英语进行说课、评课,以增加说英语的机会,借此以促进教师本人英语听、说方面能力的提高。

或许,有部分教师会产生一种顾虑,即面对的既然全都是英语教师,我自己的英语是否会出现错误或表达不当的地方,同行是否会笑话?其实,这些顾虑完全是多余。常言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而学习的一个规律便是“不断尝试、不断出错、不断纠错、不断改进”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正因为会有出错误的地方、表达不当的地方,我们才更需要多的学习,更多的开口讲英语,需要同行的帮助与指导。否则我们自身的英语专业素质何以得到提升与发展?又如何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呢?

(五)开展适当的组内的其他形式的活动以促进英语专业素质的发展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开展适当的组内的其他形式的活动如读书活动、说课比赛、优质课的评比等活动,以提高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创新性,从而促进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此外,教学教研活动的形式不仅仅局限于以上所述,还有许多其他的形式,有待同行的不断探索以期找出一条更佳的更有效的促进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途径。

参考文献:

1、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理解普通高中新课程》,陈旭远主编。

篇(7)

2、教师的优化课堂结构意识不断进步,这体现在校级公开课和教研室以我校为依托的高阳县优秀课展示中。本学期我们为优化课堂结构,以校级公开课为载体进行体现和引导。为此我们安排了每周两节公开课,明显的比上学期安排的多。到期末的时候,除了美术课没有进行外,即使体育课和音乐课业都做了公开课,这一方面反应了学校教务处抓教研的力度。

3、学案的使用和当堂检测相结合,推动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其实这既是对新课程理念的实施,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表现,每个学科都在做,应该说成效是凸显的,因为它一定程度上能够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并且提高课堂的效率。在聚焦课堂的时候,我们提出了“目标、效率、方法、检测”这也算是对此课堂目标的一个交代。

当然,在教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具体包括:

1、听评课记录,以本学科或相近学科为主阵地的不多。

2、在校级公开课中,参与听的老师多于评课教师,也就是存在只听不评的现象。

3、如何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我们做的还是不够。

篇(8)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7-068-1

一、中学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一)目前的考试制度使得中学生物教育有点偏离素质教育

高考实行文理分科,部分学生不再学习生物,部分省、市高考实行小综合或大综合,生物也只是会考,或生物学科分值也低。就此,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积极性较以前差的甚远。

再说中考,全国可能只有瘳瘳无几的几个省市把生物学科纳入中考成绩,部分省市中考考了生物,分值少得可怜。这样的考试制度,使得中学教育失去了应有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

(二)部分领导“行政化”意识,使得中学生物教育被边缘化

1.师资分布不合理。大部分中学合格生物教师不足。农村中学很缺乏,学非所用是其中的主要原因。有些本、专科毕业的生物教师因基本素质较好,而改教化学或其他学科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据统计数据看,全县中学生物教师的专业达标率不到60%。

2.师资队伍不稳定。由于城乡中学在福利和其它待遇上有明显差距,导致农村中学教师的流动性大,相当一部分生物教师或调离战线,改行跳槽,或另起炉灶,改教它科,或校内易岗,干些杂事。

3.生物课时量不足。相当一部分学校领导对国家教育部规定的生物学科标准课时量不予开足,他们认为,生物是“副科”,有时,还将不足的生物课时分别搭配给部分主科教师充实周工作量。

4.生物课节分配不平衡。部分学校对生物课节分配不平衡,缺乏科学性和严肃性。绝大部分的生物课节被挤在上午三、四节和下午七、八节,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

(三)教师自身教育观念滞后,教法陈旧

1.教研氛围不浓。由于老师有副科意识,自然而然上生物课的教师就少了;再者,几个教师中本身就有不是生物学专业毕业的,教研氛围不浓;有时也是走过场,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2.教学模式陈旧。部分教师教学方法不能有效地体现学科特点,照本宣科、满堂灌的现象极为普遍。教师的提问、问题的难易度、作业的量与度只能照顾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题型缺乏变化,不善于激发大多数学生的思维。

3.常出现一些知识性错误。有些生物老师由于是非生物专业毕业的,再加缺少教研,备课不充分,所以上课时对生物知识内容自己认识不足,理解不透,常会出现一些知识性错误。

(四)学校的“绩效考核”失衡,使生物教育的发展后继乏力

有些学校生物教师被校内排辈为“老弟”,课时奖金无“额外”,住房评优是“编外”,考核晋升属“候补”,评优排序为“等外”。这对生物教师良好的教学心态构成莫大的冲击。在期终评先方面,部分学校领导时常扮演“重主轻副”的角色,对主科教师的“巨大贡献”高唱赞歌,以突出重点,达到“扬主抑副”的评先目的。

二、如何使生物教育走出困境

(一)营造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在全社会尤其是在学校领导和师生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生物学科的正确认识,摒弃“副科”意识

一是生物学科在开课、教学质量、硬件建设等方面要纳入年终综合考评,促使学校建立健全一套比较科学的激励机制,调动现有生物教师的积极性;二是生物教师在业务进修等方面享有一定的优惠条件,在评先评优方面确保与其他学科同等对待;三是加强调控职能,合理配置师资,毕业分配、在职教师的调动都要符合师资优化的原则。

(二)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能有一个适合接受生物学知识的理想途径

1.集体备课。建议县级每年各组织3次—4次、学校每年组织6次—8次集体备课活动,请有经验的学科带头人主讲,分析教材特点,提出教法和学法的建议,帮助青年教师提高备课的能力。

2.成立学科中心教研组。由教研室组织部分城内教师和乡校选派的部分农村骨干教师,每学期深入到1—2所学校听课、评课、讲课,了解教与学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其调整教学,促使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尽快提高。

3.定期举行优质课和教学论文评选。建议县级定时举行学科优质课和教学论文评选。此项活动能有效地调动了教师钻研教学规律、及时交流和总结教学经验的积极性。

(三)理论联系实际,建立生物学“知识—技能—应用”三合一的教育形式

1.创设“生动课堂”。教师要不断地积累生动的生物资料、图片。锻炼自己的语言,力争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引人入胜,塑造学生愉快的学习情绪。

2.增加“乡土意识”。中学生物学既是一本很好的国情教育读本,又是一本可揉进乡土生物教育的好教材。我们可结合身边的乡土资源、农业、人口等直观性资料来分析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农业综合开发、人口与计划生育等问题,增强学生的“乡土意识”。

3.走进“第二课堂”。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大胆地让学生走向社会大课堂,或作物栽培、动物饲养,并对当地工业、农业、牧业、渔业等产业部门及环境问题进行观察、调查、预测等,使学生在实地考察中学到知识,增加兴趣。

三、中学生物教学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中学生物学教学的任务是:普级和提高公民的生命科学素质,使广大青少年具有从事社会生产、生活和继续学习所必需的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和能力,树立生命科学的观点,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态度,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生物学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影响21世纪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学科。近二十年来,世界各国已充分认识到生物技术在高科技领域中的特殊地位,并予以高度重视;我国也已把生物技术列入“863”高科技计划,作为重要研究和优先发展的课题,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意义。

篇(9)

上学年度,在梁建柏校长的带领下,以打造特色课堂,争做魅力教师,追求实际实用实效为教学教研策略,找准校本教研和学校教育质量,努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使我校教学质量得到很好发展,各级总体成绩有所提高。特别是121有效课堂教学取得阶段性突破,得到上级领导赞许和兄弟学校的认同。

本学期,我校将继续抵制庸、懒、散、漫、奢不良风气,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业务水平,不断完善121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正是我们努力前进的方向。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我县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以实施新课改为导向,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为目标,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课堂教学效益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为核心,强化常规教学管理,加强集体备课和教学交流,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优化教学过程。把好校本教研与教育质量关,找准教师教学工作的紧密结合点,努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教研工作有突破,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2、工作思路:本学期,我校教学教研工作,将依据以改革创新求发展,用特色内涵铸辉煌总体工作思路,以王卫国教学顾问引领特色教学为契机,以实施121课堂教学模式为主的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全力做好研究、指导和服务工作;以校本教研为平台,进一步加大学科建设工作力度,以提高教师学科能力为目标,精心策划、组织和开展学科活动;切实把阅读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纳入常规管理,确保三项教学工作规范化、经常化;优化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强化质量监控,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认真做好年轻教师的培养工作,使其尽快成长,增强本组教师的整体素养。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使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争创一流教研组而努力。

三、目标任务

1、加强教学五环节的管理,教研组作好三次定期常规检查,确保各位教师以最佳教学状态进入教学工作之中去。

2、各科组要针对本学科的特点开展学科小专题教研,其中英语科组和政史地科组本年度要完成小专题立项申报任务。

3、初一级全级和初二级6个试验班完善121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确保课堂改革能顺利进行。

4、加强课堂通关检测来了促教、促学。各科任教师要认真做好学情分析,进行查漏补缺,提高教学质量。

5、加强各教师的荣誉感。

6、完善教师公开课制度,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7、为提高我校教师教学业务水平,促进老师把握教学方向,本学期将举办教学案例设计比赛和青年教师说课比赛等。

8、抓好校本培训,加强教师教学理论学习,搜集有关研究材料,发挥我校作为的校本培训网络示范的辐射作用,使教师教学论文水平上新台阶。

9、抓好第二课堂活动,出好每月班、校黑板报,学习园地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素质。

四、具体措施和工作要求

(一)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加强教职工的师德教育工作,使全体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忧患意识、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学生主体意识、教学中心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为人师表,尽忠职守,努力干好本职工作。

2、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课标和新教材,研究的新教材中的新变化,使教师能够明确教学新要求,把握教学重点,并能够在教学中实施有效措施;深入学习和研究新课程计划,开足开齐省教厅规定的课程。

3、积极创造条件,给一线教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加强校际交流,实行走出去、请进来,参观名校、拜访名师,观摩教学;学习他人先进经验,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4、加强对校级骨干教师的管理和对新教师的指导,积极开展同

课异构活动,骨干教师讲好一节示范课、新教师上好一堂汇报课活动,新老教师结对子等形式,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的带头作用。

5、在教师中广泛开展各种教学评优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和

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讲课比赛和教育教学论文评比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锻炼自己的机会,激励青年教师积极进取。

6、深入开展听课活动,要求各科组本学期公开课至少有6节;行政人员听课30节以上,科组长听课25节以上,教研员听课20节以上,科任教师听课15节以上,并且有一半是推门听课(以上课老师签名为准)。学期末将听课记录本交教研组备查(听课要求有课堂活动记录、点评、总评)。

7、深入开展校本培训活动,活动专题有:如何提高课堂实效性(数学科组)、怎样听好一节课和评好一节课(理化生科组)、怎样写好教学反思(语文科组)、如何实施121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班教师)等。

(二)加强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2、认真贯彻落实县教研工作会议精神,级级学习、层层落实,结合本校实际有效进行校本培训,并严格执行学校拟订的各项制度,做到一切为教学服务。

3、响应县局的号召,引导教师开展研究教材、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研究自我的活动,适应当代教流,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抓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45分钟要质量。

4、实行量化管理,各教师开学初要做好学情分析及制订出有效的对策。加强与外校沟通,到兄弟学校参观学习,相互切磋,共同探讨新形势下的教学教改方法。

5、积极开展师生读书活动,提高人文素养,点燃师生读书激情,创建书香校园,同时,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学习园地和撰写个人格言等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6、分级、分科搞第二课堂活动和知识竞赛,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活动,都有机会上台表现自我,都有机会获奖,尝试成功的喜悦,体验读书的乐趣。

7、设立学生成长记录表:如学生成绩记录表、学生德育记录表、学生谈心记录表、家访记录表等,并每个月进行一次总结,成为学生成长的一面镜子,促使学生向好方面发展。

(三)加大教学管理力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落实教学五环节,切实把好五个关。①是严把备课基础关,教研组以不定期的方式来检查备课,检查后迅速将意见反馈给教师,帮助他们提高备课的水平并将检查结果存档。

②是严把上课关键关,严格教学过程监控管理,落实确保常态下的课堂教学,学生练习不得少于10分钟的要求。教研员随时推门听课,切实了解各教师的教学情况,推广好的经验,帮扶教学能力较差的教师。

③是严把作业巩固关,要求教师布置作业要适量,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有梯度性,既有基础知识训练,又有提高性的练习,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业要全批全改起到课堂反馈作用。

④是严把培优扶差辅导关,要求各教师认真做好学情分析,制订出可行的对策。

⑤是严把学习质量关,对学习中消极对待的学生做好批评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

2、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每科组在本学期均要安排六节示范课,进行同课异构,进行对比教学活动,促使每个上课老师进行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寻求最佳的教学方案。

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效率。我校从实巧精活新五个方面着手,实是面对实际、目标实在、讲求实效;巧是教学内容巧分析、教学过程巧安排;精是概念理论要精确、问题陈述要精练、重难点处理要精当;活是在优化课堂教学上要灵活运用,要因材施教;新是课堂教学要革新、教学方法要创新。

4、每天做好三巡工作。即班主任巡班、级长巡堂、校领导巡校工作,抓好课堂纪律,严管校园秩序,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团结向上的学习氛围。

5、重视教学过程管理,提高实效,检查机制落实到位。加强教学月报管理制度,级长及科组长要每月上报各教师的教学情况,推广成功经验,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6、重视大课间活动,劳逸结合,保证学生有良好身体素质,为中考体育加试作好铺垫。

7、加强班学习小组的管理,发挥学习小成员间的团结合作、互助交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每月先出级优秀学习小组,并给予物质奖励。

8、加强对实验班科组教师的管理,通过多渠道来提升实验班教师的业务水平,使他们尽快适应并完善121课堂教学模式。

(四)狠抓教学研究,着力提高教研效率

1、继续开展小问题大研究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坚持每周一科组活动(两节),每次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专题、定中心发言人,着重把教育教学工作的难点、热点变为教研工作的着力点。

2、继续搞好学科教研,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强化科组长责任意识、质量意识,以身作则,肯吃苦、肯学习、肯钻研,乐奉献精神。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努力探索适应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模式,帮扶年青教师成长,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实现良性竞争。

篇(10)

众所周知,研究即钻研探究新的认识和规律的活动。人类实践活动只有在研究成果的指导下,才能更科学迅速地发展,教学活动也不例外。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中学生已在知识结构和认识能力方面表现出了新特点,同时中学的各科教材不断改进,内容日益在更新,这就对中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扎实的基本知识,而且要有引导学生提高思维、自主创新的能力。为此,教师应潜心钻研业务,不断提高素质,用新的理念和方法、教学模式来传授现代科学知识,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要满足上述要求,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积极投身教学研究中去,经常自觉地进行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水平。教学研究主要是教育工作者或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的研究过程,它是实践经验累积,概括和提炼的过程。这一过程能使教师对教学内涵的认识深化,理论升华,教学实践水平得到提高。因此中学教师积极投身教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学教师的教学研究活动要立足教学,服务于教学,推动教学工作更有效地开展。

1.中学教师教学研究的方向

1.1教学内容方面

1.1.1大量收集更新资料,博学勤思,精益求精

有人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笔者以为教师不但要有一桶水,而且应有一桶新鲜的水,流动的水。这就要求教师要大量收集与本节或本章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资料,经常更新自己收集和积累的资料,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认真研读教学内容,熟悉教学内容,还要经常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了解有关专业方面的一些新动态、新发展,并且教师还要把相关资料与授课内容紧密结合,才能使学生获得新鲜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博学勤思、精益求精是教师成功完成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条件。

1.1.2加强教研组工作,切磋研讨,集思广益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可见众人智慧之力量。中学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教研组工作是集众人之智慧共同提高的重要手段。教研组可以通过组织上课、听课、开展教研讨论会等形式展开教研活动。教研组经常组织教师去听一些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的观摩课,示范课或为探索一种教育理念的试验课,然后组织大家评论,或对优点肯定推广,或诚恳地提出改进意见或建议,甚或让每个人谈谈自己怎样去上好这一节课,互相启迪;教研组还可以对某一节课或某一教育教学问题进行专题讨论,让大家各抒己见,互相争论辨别,从而达到对某一问题的共识。通过教研组展开的种种教研活动,可以使教师杨长避短,互帮互学,同时有利于活跃教师思维,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达到集思广益之功效。

1.2教学对象方面

教学目标就是让教学对象(即学生)不断地掌握新知识并增强其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最终使其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为实现本目标,使教学活动成功有效地开展。中学教师必须对教学对象做比较全面地研究。

1.2.1深入地研究学生的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影响着学生的认知取向、认知能力、认知结果。中学教师积极研究并掌握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就能使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恰如其分的教学方法,以达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知识结构研究,既要了解一个年级、或一个班级学生知识结构方面的共同特点,还要了解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既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表现状况来体察,也可通过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来了解,还可通过和其他教师交流看法,来增强对学生知识结构特点的认识。中学生知识结构方面已明显不同于小学生,其主要特点是需要学习和掌握的课程类型多,学生学习偏向性大,课程内容广,深度增强等。目前我国中学的课程类型较多,主要有数、理、化、语文、政治、英语、生物、历史、地理等,而在这些课程中,学生学习的偏向差异很大,有60~70%的学生偏向理科,喜欢学习数、理、化等,而另一部分学生偏向于文科,喜欢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课程,这部分学生大致占20%左右,而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同时兼顾文理,这一比例特点,明显表现出了中学生知识结构的偏向性,另外对中学生来说,无论文科还是理科,课程的内容涉及面已经很广,部分内容相对较深。基于上述特点,中学教师还应在讲授好本门课的基础上多鼓励学生学好其它课程,尽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应使本门课程内容讲授有一定深度和新鲜度,使学生在知识结构方面做到博大精深。

1.2.2探究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中学生的认知能力远远优于小学生,中学教师应利用业余时间多研读教育心理学,经常接触学生,充分了解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思维模式,在教学中经常自觉的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得教学生动,课堂气氛活跃,达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认识特征是满腔热忱的求知欲。对真理的追求,对缺乏可靠论据理论的怀疑,对未曾想到的现象出现的惊奇,对尚不理解问题的探求,都是具有强烈求知欲的表现。强烈的求知欲是创新的内驱力,一旦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可以产生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而创新性的思维活动正是蕴于这种精神之中的。中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求知欲需从培养兴趣入手。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广泛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强化兴趣刺激,如:辩论激趣、情境激趣、悬念激趣、形象激趣等,增强教育活动本身的吸引力,由此引发和扩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利用观看影视录像、参加知识竞赛、调查访问、咨询解疑等课外学习形式,让学生自觉地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学有所用,用有所获,不断增加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

1.2.3积极地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

教学中,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能够经常自觉地体察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其变化,充分利用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心理学知识,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教学与学生的心理状态密切地结合,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应大力提倡中学教师积极地投身于中学生的心理研究中去。在中学生的心理研究中,杨晓波提出中学教师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1]:中学生学习心理方面,着重针对中学生学习过程存在的问题,如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学习方法不得当,缺乏自学能力等提出一些教育措施或教育方案,并在教学过程中予以实施;情绪教育方面,中学生情绪易冲动,波动大,常常出现一些不良情绪,如情绪低沉、压抑、容易激动等,故中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认识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学会科学地调控自己的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挫折心理方面,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挫折,经受各种失败,多数中学生遭遇挫折心理准备不足,承受挫折和困难的能力较差,中学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看待挫折,了解挫折的心理防卫机制,学会面对挫折,走出心理困境,避免心理危机。通过对中学生的心理状态的研究,有利于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1.3.教学方法方面

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著名哲学家笛卡尔指出:“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一名知识丰富的教师,对于同一批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他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差异可能非常大。一个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获得知识,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教学方法不良,则会很容易引起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影响教学效果。基于此,中学教师应积极地学习和研究多种教学方法,从中筛选适合于自己教学较优的方法。

目前较新的几种教学方法和模式主要有[2]:

1.3.1过程启发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法是在传统的启发式教学法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方法,它的实施步骤是:根据学生学习知识、技能所需要的高效思维方法,按思维流程设计相应的启发式问题,根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并逐步过渡到让学生自己向自己提出问题,自我启发。这一方法的优点上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学会思考问题。

1.3.2元认知教学法,所谓元认知就是学生针对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思维过程的认识。进行元认知教学,可从三点着手:1.教给学生元认知的知识。2.积累学生元认知体验。3.训练学生的元认知监控能力。这种教学法的优点是学生将由依赖教师的启发逐渐变为自我启。

1.3.3研究性学生指导法,这种教学法区别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主要是教学生做研究的具体方法,如何研究,指导学生搞好研究。

1.3.4治学型学习指导法,本方法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学生对某一专业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增强学生对某一领域知识的兴趣。

那当然各位中学教师,也可采用和探索一些其它的新的教学方法。

在明确了教学研究的方向后,为了保证其严肃性和科学性,中学教师的教学研究还应采用一些较科学的方法。

2.中学教师的教学研究方法

2.1认真地设立课题,研究求证

中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深入钻研,对教学对象的充分认识,对教学方法的刻求探索,必然会对其某一方面产生独到的见解或想法,教学中,他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这些见解或想法予以实施,正确的想法或见解将有利于教学,能够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而错误的想法或见解一定会对教学产生不良的影响或损失,这就要求中学教师在教学中对其进行细致地研究,具体可通过设立课题的方法来研究求证,课题研究过程一般可以通过调查研究的手段来完成,根据课题研究目标确定调查题目,选定对象展开调查,再认真地对调查结果统计、分析、总结,最后得出可靠的结论。当然还可通过实验研究的手段进行,这主要是根据课题内容设立实验条件,创造实验环境,确定实验操作过程和步骤,并进行认真地实施完成,得出结论,有时还得对实验条件和过程进行调节,通过反复实验,最终得出正确结果。

中学教师的教学研究只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积极投身于实践,坚持以实践作为深化和发展认识的基础,其教学研究才会沿着科学的方向不断发展。

2.2撰写论文,对教学研究成果总结交流

论文是衡量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指标,教师把自己长期积累的教学经验,教学思考或研究成果整理,筛选,提炼,可写成教学论文。在论文写作中,中学教师要对平时积累的大量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处理,而通过这一过程,必然会使中学教师的认识得到深化,理论取得发展,业务水平得到提高。撰写论文过程也是中学教师对教学研究成果的交流过程,中学教师通过查阅他人论文,可以了解他人的研究结果,并可将其结果用于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同时,中学教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论文的方式展示给其它的教师,供他们学习参考,即可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

中学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明确的方向,科学的方法,投身于教学研究中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常性地参加教学研究活动,是增强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加中学教师教学兴趣的重要途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更何况二十一世纪以来,“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口号已被响亮的提出。愿广大中学教师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中去,为实现我国教育兴国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篇(11)

校本教研是一种“在学校中,基于学校和为了学校”的教育研究,以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学校改进为目的,既要解决学校存在的各种教育教学问题,也要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及质量,还要提高教师的饿专业化发展水平。中小学教师参加学校的教育研究有助于促进研究型教师的成长和研究型学校的发展。

位于云南西部的龙陵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地处怒江、龙川江之间,群山连绵,山高谷深,江河纵横,地形复杂,相对高差大,立体气候明显。对于着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民族情况、区位情况,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显得极其重要。

在《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加快薄弱学校改造,这里提高教师师资水平,努力造就一支得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一政策措施的提出,再次表明了提升教师素质是薄弱学校改造的重要任务,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这些学校今后的生存与发展。由于我国区域、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各地区教师素质存在较大差距,而在农村地区,尤其是一些教育质量相对偏低、社会信誉不高、办学条件落后的农村薄弱学校,教师整体素质更差。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有一些行之有效的针对边区小学实际的教师培训方式。校本教研无疑是当前龙陵县边区小学教师素质提升的选择。校本教研是立足于本校工作实际,根据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和锻炼,提高教师专业修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师继续教育形式。它是着眼于“校本”,即在以校为本的基础上,更加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研究”的重要性,力图做到教师、学校、学生发展的协调统一。

教研工作对于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教育改革目标,切切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校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标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改变边区小学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农村边远山区教师校本教研方式选择的关键。所谓的可行就是必须能够适应农村边远山区财力、物力、人力缺乏的现实状况,并且还要保证校本教研的质量,当前的校本教研方式,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从总体上看,每种方式都有多侧重,又有所区别,体现出了“求同异存”的特点。但是这些方式对于边远山区学校是否有可行性呢?边远山区薄弱学校一般存在教师数量不足、学校分布分有散、交通不便等问题,这就决定了只有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师校本教研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健全机制,完善管理

为了增强校本教研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学校首先成立了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完善了以校为中心,教导处和教研组长为指导,以教师为主体的校本教研组织网络。为保障教研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进一步完善了各项教研制度。

强化学习,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向书本学习,从不同的教育书刊中学习有效的教学经验,从而提升教师的素养。

同伴互助,共同提高

坚持开展同伴互助式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师发展,逐步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1、 单元集体备课。为了整体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没各教研组规定时间地点,由教研组长负责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在个人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同科目的教师集体分单元集中备课,目的是以强代弱,整体把握教材,找准重点,确立教学目标,教学思路及基本的教学方法。每课确定中心发言人,其他教师补充、质疑、争论,最后形成一致意见。在此基础上,每位教师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备出自己的特色。

2、 互相听评课,把每节没有课的教师组织起来,推门听课,要求每位教师认真的备课,不定时的听课,听课的教师要提前熟悉教材,认真听课并写好听课记录,从中找出有价值的课例。

3、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为教师提供完整、可控制的实验经验,让教师有机会思考教学的成败原因,并激励教师不断的反思。具体步骤是:发现问题――提供完整、可控制的实践经验――提供环境――学习、实践、分享、反思教学经验。自我反思对于边远山区学校的教师来说,是一种切实可行且受益匪浅的方式。边远山区小学教师的培训或外出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但自我学习的机会相对来说和发达地区的教师是相等的。这种以“自修”为主,专家指导为辅,要求教师不离岗,以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位思考对象,进行自我研修,从而来提高教师自身教学的专业素养。

4、联片教研

校本教研以校为本,但不是“一校为本”。在边远山区小学,有点村镇只有几名教师,有的年级只有一个班,有的学科只有一个教师,这样的学校如果独立进行校本教研,困难非常大。基于这种现状,可以按照地点就近原则,找一所规模较大,办学水平较高、教研能力较强的学校牵头,几所学校联合,扩大规模,挖掘资源,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这样充分利用优质资源支援教育资源匮乏的薄弱学校,促进教师发展,解决一些学校无法顺利进行的校本教研困难,从而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组建校本教研联合学习的时候,还可以联合城市学校,组建城乡联合学校,在校际资源互相支援的基础上,合作共享,平等交流,积极开展多层次的教研活动,从而解决一些学校无法顺利进行校本教研的困难。

5、分段教研

边远山区小区学校教师素养参差不齐是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素质的一大障碍。长期以来,缺乏针对性的教研方式让不少教师产生了抵触心理,很多人参与研修动力不强,只求合格即可,追其原因,就是没有考虑到各阶段教师的不同需求。依据教师成长规律,针对不同教师的成长周期,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教师校本教研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对于新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发展期教师要注重学科教育实践方面的研究,成熟期教师要注重对知识的更新,增加薪知识新理论的学习,加强经验总结技能。不同阶段的教师听过不同的校本教研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