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探究能力的培养大全11篇

时间:2023-06-21 09:08:5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探究能力的培养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探究能力的培养

篇(1)

一、改变教学模式,树立探究意识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提出异议,提倡学生与教师相互讨论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学生养成探究意识的基础。

如:在讲“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中,教材上先把广口瓶的容积分成五等份,然后再做实验,最后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空气体积的1/5的结论。为此有的同学提出异议:“我们要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我们并不知道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为什么我们要先把广口瓶的容积分成五等份呢?”我让同学先做实验,然后再测量进入广口瓶中水的体积占整个广口瓶的几分之几。我又设置了如下问题:

红磷为什么要过量?

为什么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约是1/5?此实验体现了剩余的气体主要有哪些性质?

在讲到碱的性质时,我又设置了问题:如何用硫来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

在宽松的教学气氛中,学生得到了放松,探究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二、巧妙激发兴趣,培养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探究成为一种习惯。

例如,学习水电解实验时,理论上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1:2,实际上细心的同学发现实验初期二者的体积比并不是1:2,这一现象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于是我请同学们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我让同学们查氢气与氧气的溶解性表,发现氢气的溶解性远远小于氧气的溶解性,答案也就自然得出了。通过查阅资料和实验现象分析,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也促使了学生探究精神的养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三、深挖课本内容,提高探究能力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载体。因此灵活运用教材对探究能力的培养也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有意识地让学生联想。如讲到硬水的软化时,联想到水壶为什么易起水垢?烧水的锅炉为什么要经常清洗?如不及时清洗会有哪些后果?讲到浓硫酸的强腐蚀性时,联想到皮肤沾了浓硫酸后应如何处理?拓展到氢氧化钠使用的注意事项。讲到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联想到久置澄清石灰水瓶内壁白色固体的清洗。联想让学生学会了知识的运用和迁移。

2、鼓励学生猜想。如:讲到原子的结构时,为什么电子受到原子核的吸引,不能被吸到原子核上而在原子核周围不停地高速运动?讲到“用带正电荷的氦原子核轰击金箔时,大多数微粒穿过金箔后运动方向不变,少数微粒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极少数微粒被弹回”。由此体现了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猜想和质疑,我都及时地加以肯定、称赞和鼓励。

3、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例如,讲解金属与稀酸反应时,练习绘制反应时间与产生氢气质量的图像,体会金属活泼性不同,金属与稀酸的反应速度不同。为了使学生顺利解决图像问题,避免思维定势,让学生分析镁和铁分别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

篇(2)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幼儿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由于受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看到什么都喜欢问为什么,不受传统习惯努力的束缚、敢想、敢说、敢为,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为幼儿进一步探究事物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要善于通过激发幼儿的探究动机和兴趣,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幼儿对问题提出疑惑及求解的愿望和动机,这有利于激发幼儿探究新事物的好奇心。

为了激励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我们应多鼓励幼儿提问题、想假设、寻答案,做到问题在前,答案在后;尝试在前,解释在后;探究在前,结论在后;启发在前,指导在后。尽可能让幼儿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探究。同时,还应培养幼儿的求异思维、多解思维,允许幼儿提问并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教师还要给幼儿留下思考的时间,引导幼儿自己动脑、动手去寻找答案和问题的解决办法。

2.提供新颖的操作材料

幼儿要进行探究活动,离不开新颖而丰富的操作材料。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强调有兴趣的材料是对学习最好刺激。由此可见,新颖有趣的操作材料为幼儿探究事物提供了物质准备。平时在环境创设时,要注意在活动区内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丰富而安全的操作材料。同时要注意材料投放的原则,分期分批投放,由易到难投放,使幼儿始终保持新鲜感,激发探究操作的欲望和持久性,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动手操作来获得知识经验,尤其在动手实验活动中,为幼儿提供的材料最好做到人手一份,使大家都有探究的机会(为培养幼儿合作意识,需几个幼儿共同操作一组材料的除外)。

而且材料的多样、新颖、美观对于提高幼儿探究兴趣、促进幼儿思维、吸引幼儿的注意有直接的关系,影响着探究活动的质量。如在进行科学教育活动《浮起来的蛋宝宝》时,给鸡蛋贴上眼睛、眉毛、嘴巴,使蛋宝宝更形象、逼真、可爱,幼儿操作起来兴趣盎然。

3.提高幼儿实践探究能力

篇(3)

创设情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思维与注意力紧密吸引到课程的内容上,让学生像走进一个迷宫,不断地思考来寻找出路。这样促使学生启动思维,主动去思索,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还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问题情境作为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一定要巧妙地设置问题,这样才能起到“请君入瓮”的效果。教师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然后让学生走入知识陷阱中,从而引出新的内容。特别是在实验过程中,这类方法最易产生好的效果。因为这样能够活跃气氛,吸引学生思考。学生在动手过程中也能发现一些问题,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这样就把抽象枯燥的理论变成动手动脑的实践。比如,探究“次氯酸的漂白性”活动之前,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几个问题,究竟是氯气还是次氯酸有漂白性?然后学生可以分成两个派别,各支持一方,通过思考、分析、辩论,进而通过直观的实验揭示最终的结果。这样的课堂上,学习气氛活跃,思维被教师的问题紧紧抓住,在看似游戏的环节中学到了知识,而且让学生知道了如何通过科学的实验来证明自己的判断。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再也不用担心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不用担心学生的知识学不会、学不牢,所有的知识都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获得,学习得更加牢靠。

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探究能力

1.演示实验转化为探究性问题或实验在演示实验中,利用新的教学理念、“演示实验”的教育功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于必须由教师亲自做的演示实验,使用探究法的叙述代替结论性的解释;运用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分析和处理资料;将易操作、易成功、没有破坏性和危害性的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究实验。对于验证结论性的实验,教学中改用提出化学实验问题猜想与假设(或化学实验事实)实验验证假说(或科学抽象)科学结论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将演示实验转化为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如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这一演示实验,可以改为探究实验,通过加过氧化氢溶液,检测硫酸根离子,以证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这样从实验研究至获得科学结果的过程,使学生体验了探求知识的乐趣,亲身感受了科学家研究问题的经历。这种真切、客观、直接理解化学及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了知识和技能的迁移,知识、方法的求索,学术问题的研讨,创新思维的挖掘以及科学素养等的自我形成。

2.将验证性实验转化为探究性实验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生被动吸收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不能由他人所代替的。现行教材更多的是将设计好的方案整理出来,让学生照葫芦画瓢,这样学生模仿一次,往往没有过多的思考,因此印象不深刻,学生也就应付了事,更不能起到预想的效果。因此,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以及结合学校现有的条件,选择一部分验证供学生进行探索。比如,钢铁的腐蚀,探究学生的实验方案,可以选择不同的腐蚀方式,然后猜测哪种材料腐蚀得最为严重,学生提出假设,根据分组实验来证实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将原本死板的实验变为开放的探究实验,教师也能通过让学生根据不同的实验撰写不同的实验报告,防止学生偷懒。

三、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提高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的思维过程概括起来就是:发现问题─大胆猜想;设计方案─小心求证;解释结论─质疑反思;评价交流─新的发现。因此,科学就是不断地提出论证的过程,是人类科学系和逻辑性的整合。那么有效探究就建立在猜想之上,当然这并不是空想,而是根据现有的知识进行科学严谨的逻辑猜想。目前有很多科学猜想吸引着一代代科学家去证实。这就说明,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思维都是极度活跃的。特别是这些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刨根问底。所以我们就把知识设置成问题,让学生去解答、去思索,通过实验来证实。比如,我们可以大胆假设问题,那么结果如何,大家需要去探究,交流设计方案,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到最终结论,从而证实最初的设想。

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教师在教会学生知识的时候,也要教会学生如何证明这些定理和公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古语告诉我们不能仅仅教会学生公式,而是要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教师要让学生习惯与人交流观点,让知识碰撞出火花。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方法中就能不断进步,教师也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和教师也能变成合作者,共同探索知识,从而找到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刘东方.中学生化学探究能力的构成及其发展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12.

篇(4)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是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联系。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创造性,以学生的自读为基础,善于提供机会,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教给自读的方法,鼓励其自主探究,使学生在自读中领悟,在自读中发现,在自读的基础上交流、指导、内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在教学中,我重视教学生自己走完学习过程,了解作者写作意图,了解文字的内涵,获得信息并联系头脑中储存的思维材料,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自主解决,去完成认识事物的过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第五次擦燃一整把火柴,是故事的。在教学中,我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阅读实践,在读中领会,在读中悟情,给学生提供发现,评价实现。如有位学生说:“小女孩擦燃一整把火柴,是为了把温和、慈爱的奶奶留住。奶奶呢,带着她飞走。飞去的地方,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这正是小女孩向往已久的地方。”另一个学生说:“在描写小女孩擦燃一整把火柴前,作者还用了‘赶紧’这个词突出小女孩擦燃火柴动作的急促,说明她实在受不住痛苦了。”一学生马上补充:“第一次擦一根火柴,小女孩还犹豫,现在要‘赶紧’擦‘一整把’是什么也不顾了。这可以充分看出小女孩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又有学生接过话说:“是渴望!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样课堂气氛越来越强烈,为学生自主学习营造了一个民主、自由、宽松、探究的学习情景,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已的潜能,长此以往,学生的自读能力明显提高了。

二、合作能力是自主合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教学中交往活动的主体应当是学生之间的交流。这种有效的交往有赖于学生的合作学习。学生既要养成“自我主体”学习态度,又要学会主动争取师、生的必要帮助,课堂中较为固定的小组内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良好途径。它增大了训练频率,激发了参与热情,能产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知识共享的增值效应。因此,素质教育离不开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我一般是安排3或5人为一组,进行合作学习,定出小组长,期末根据每个组员的进步情况,评定“优秀小组”和“优秀组长”。当然,除了一些固定小组外,我还鼓励学生在教室内可离开座位来寻找合作学习伙伴自由组合。例如,《去年的树》一课的教学,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我让学生先分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在小组讨论中,有的学生说要像小鸟一样信守诺言,珍惜友谊;有的学生说要像大树一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有的学生说要爱护树木,保护环境;还有的学生说不能像大门那样,对小鸟的问话不以为然,态度冷淡……学生参与性极高。这样,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又纷纷开动脑筋,自主合作学习,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结束一堂课。

实践证明,合作学习不仅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思考、表达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让学生养成了和他人合作、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丰富了情感,初步知道了健康的竞争和合作的意义。

三、质疑能力是自主合作学习的重要策略

实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而创新精神培养可以从质疑开始。古人说得好:“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质疑的过程实质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因此,质疑既是创新的前奏,又是语文课堂实现自主合作地学习的重要策略。在教学中,我们要彻底转变传统教育“惟上”、“惟书”的观念,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教师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始终要扮演“配角”,引导而不主宰,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教学《她是我的朋友》时,学生问:“课题为什么是她是我的朋友?”在初读课文后学生又问:“课文写的是阮恒献血的故事,与他的朋友有什么关系?”教学学生共分两组进行辩论赛,双方讨论激烈,不仅锻炼了口语能力,又极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学生跃跃欲试,整节课学生都处在积极的自主学习中,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这里闪耀。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篇(5)

新课程理念下创新教学的实施就是要构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教学过程,这是一个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以学生的探讨学习为主体,以学生素质整体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过程,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协调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乐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在初中物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体会。

一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探究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探究热情

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又可以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沙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处于思维的最佳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根据教学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和要求创设问题情境,揭示事物的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动摇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思维,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参与到探究活动之中。比如:在讲《浮力》一课时,教师可以做这样的实验:先拿出三个鸡蛋,分别置于三杯“水”中,这时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奇特的现象:一个沉在水底,一个浮在水面,一个则悬在水中。当学生大惑不解之时,教师再往杯中分别加进一些“水”,这时,学生又观察到更为奇怪的现象:沉底的鸡蛋慢慢地浮起来了,漂浮在水面上的鸡蛋慢慢地沉入了水底,而那个悬浮水中的鸡蛋可任意摆布,让上就上,让下就下。这几个平平常常的鸡蛋立即成为学生思考和议论的中心,迫切揭开浮力之谜,学习积极性也随之被调动起来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学生探究热情。

2 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探究信念

教师多用这些语言“老师还没有做,看谁会做。”、“看谁能动脑筋,自己把这个题目做出来。”、“这个同学做得不错。”、“其实很多同学思维比老师都活跃。”等,来鼓励学生。多给自卑而做对的学生提供板演、讲述自己做法的等尝试机会,帮助他们慢慢建立信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树立探究信念。

3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探究兴趣

单一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手段会让学生对学习乏味,也制约着学生的思维,在探究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才能提高探究兴趣及学习效率。如我们在讲自由落体运动和抛体运动,我们可以通过图片或者多媒体来讲解,使整个过程更清晰。如分子结构、行星模型等就要采用模型的方法。而原子的模型,分子的运动、核裂变和核聚变的过程就可以借助电视动画来制作,将复杂的物理内容形式简明地表现出来。这样不仅是问题简单化,还可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探究兴趣。

二 实施探索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教师灌输的大量权威性事实和结论,而对这些事实和结论的产生与发展并不大了解。即使是传统地验证性实验教学,基本上也是要求学生依葫芦画瓢的实验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地学习地位,易导致实验重结果,轻过程。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现代教育心理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结果的过程。而探索性实验教学就是主张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掌握科学研究必须具备的科学方法,探究性地获得科学概念,并逐步形成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

三 变动课堂结构,引导学生探究,培养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是一动态的教学信息交换、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变动课堂教学的程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自觉、自动、自主地参与探究教学过程。

1、“先学后教”,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

“先学后教”是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先尝试自我探究,教师在学生自我探究的基础上再进行指导,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将自我探究获得的信息,相互交流,共同讨论,一起完成,提高学生自我探究能力。比如在学《摩擦力》一节时,老师先在黑板上呈现出这一节的知识目标,“什么叫摩擦力?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什么?摩擦力的分类?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是什么?”。然后叫学生自主学习,得出问题的答案,老师再来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在不断地探究中获得新知和能力,注重培养他们试一试的精神,长此以往,便逐步形成了创新精神和能力。达到叶圣陶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2、“通过实验总结规律”,培养探究过程中动手动脑的能力

“通过实验总结规律”是让学生在已有内容的基础上先进行实验,然后教师再根据实验中的问题排疑解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并、串联电路的规律》这一节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干路上电流和支路电流的关系,这样学生不仅能把知识牢牢的记住,也能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3、“先做后导”,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先做后导” 是教师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教师提供引导的设想,设立探究的台阶,激发学生联想和猜想,学生由百思不得其解,让学生把问题带到实验室,先通过学生自己实验,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疑点组织学生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教师随之给予画龙点睛的讲解,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答案。

总之,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能力。

篇(6)

一、教学需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没有兴趣,一味地靠教师和家长逼迫学生学习,对学生而言是痛苦的,学习效果也一定很差。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就要从引导学生的探究兴趣入手。而教学联系生活,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当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联系紧密时,学生就能够体验到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愿望就比较强烈,在此基础上,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学生的兴趣就很高。比如,在教学平行线的性质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内容,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学习有关内容。首先,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出示两张图片:铁轨和双杠。然后提问学生“两条铁轨、双杆给我们怎样的图形形象。”这样,通过生活图片可以给学生直观的平行线形象,从而引出课题。接着教师提问学生“生活中有哪些事物给人们以平行线的形象”。这样,大多数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都很强,在学生寻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试着给平行线下定义。通过教学内容与生活的结合,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努力探究问题的本源,这对学生探究兴趣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留给学生自我探究的时间,使学生进入探究过程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时间是被教师占用着的,教师要不断地讲解教学内容,学生努力听讲,努力做笔记,学生是没有自主探究的时间的。要想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就需要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自己的探究实践中获得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把一些学生可以自行解决的问题留给学生,突出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例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的高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设置“帮小蚂蚁找最近的回家路线的问题”,使学生能够联想到已有的知识“走垂线段这条路线最近”。然后开展以下内容:比如引导学生描述三角形的高,使学生自己动手画出三角形的高,让学生比较哪些画法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能够正确地使用三角板的直角边画出三角形的高等。通过学生自我探究可以有效地使学生掌握三角形的高这一教学难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探究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有效锻炼,这对学生学习数学是极为重要的。

三、巧设实践问题,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篇(7)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重视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在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侧重于学生智力发展、个性发展及整体素质的提高.通过多种环节和手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初中化学教学中,依据化学课程标准,结合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奥秘的欲望,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探索来获取新知识.

1.生活情境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从生活中选取实例,作为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素材,能激发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化学,对探究化学奥秘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学习“碳酸氢铵”时,笔者设置了一个生活情境:气温较高时,水稻对碳酸氢铵这种肥料的吸收较好.一天,中午12点,王大娘要去给水稻施碳酸氢铵肥料,可是,王大叔坚决不同意,让她到下午3、4点钟再去施肥.两人为此还发生了争执.对这件事,你怎么看?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什么时间去给水稻施碳酸氢铵化肥.为了能切实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2.谬误情境

生活经验不全部是正确的.利用人们的错误认识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他们探究化学的兴趣.

学习“分子”时,我问学生50+50等于多少?学生异口同声“100”,我追问:“任何情况之下都是这样吗?”,学生不敢大声回答,悄悄地言语“应该是吧!”我出示了两瓶液体:1瓶是50mL的水,另1瓶是50mL的酒精.o学生看清楚了他们的体积,然后将2瓶液体倒在一起,再拿给学生看,学生发现50mL的水与50mL的酒精放在一起,其总体积小于100mL,看看周围一滴也没有.再让学生走到前面自己操作了一番,仍是这个结果.新旧知识的矛盾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3.实验情境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主干线,教学中,通过实验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如,初中化学“导言”第一节课,课前我在一张白纸上用酚酞写了“同学们好”四个字,然后把它与另一张白纸一起贴在黑板上,上课的时候,我向其中写有字的一张白纸上喷上无色的碳酸钠溶液,“同学们好”立即呈现在大家面前.神奇的现象,激发了学生探究化学奥秘的兴趣.

4.故事情境

初中化学教学,通过讲故事,提出相应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助于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时,我讲了一个故事,并由此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寻宝者牵着一只小狗来到一座少有人去的山洞.走着走着,牵着小狗的绳子牵不动了,低头一看,小狗已经没有生命迹象,就在低头的过程中,手上燃着的火把突然熄灭了.寻宝者很害怕,边走边喊…….故事讲完,笔者提出2个问题:(1)你知道狗是怎么死的?(2)火把是什么原因熄灭的?

二、借助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学生对实验现象充满好奇,对实验结果充满期待.借助实验,特别是学生自主实验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重视实验操作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时,注重设计一些操作环节,让学生亲手操作,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自主探究,提高探究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设计时,学生自己操作往往是实验中间的一部分,如果做好了,下面的实验就能顺利进行,否则,实验结果就不会如愿,从而促使学生认真反思.

2.学生自主实验

初中生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不满足于知道实验的现象,更迫切想知道出现实验现象的原因.实验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实验兴趣,也让学生亲身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

如,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笔者打开一瓶啤酒,这时啤酒泡沫溢出瓶外,笔者随即问学生,这能确认这是二氧化碳吗?如何验证?学生通过讨论,自己设计出了验证该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的方法.接着,笔者抛出新的问题,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吗?学生设计了对比实验――一瓶装着空气,另一瓶装着二氧化碳,向两瓶注入等量的水,充分震荡,观察现象,以此证实.

3.家庭实验和生活实践

生活与化学息息相关,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激发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究.

如,学习“酸和碱”时,笔者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对本地土壤的酸碱性进行调查,然后让学生说出治理这种土壤的最佳方案.学习“水的净化”时,笔者带了一杯被污染的河水到教室,上课前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司空见惯.笔者提出一个问题,你想使河里的水变得清澈吗?如何才能使之清澈呢?学生自主设计了一些方法,相互间进行了讨论,方法逐步完善.

篇(8)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5—0070—01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教改的主渠道仍是课堂教学,我们要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文化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思考问题、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方法。下面我就结合生物课堂教学实际,探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一、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生物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把教学内容转化为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挖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创设情境,有意识地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发现问题,从而产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激情,以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质疑的能力和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比如,我在教授“遗传基因”这一知识点时,提出这样的问题:眼皮的遗传性状很不明显,但为什么又是显性基因所控制的,而不像有无耳垂的性状那样明显呢?为什么有的学生是双眼皮,有的学生是单眼皮?这样的问题很切合实际,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意识进而产生实际行动。有的学生在课后查资料,而有的学生对不同年龄阶段进行调查,得出结果——“双眼皮”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所占比例较多,这说明班级中有的学生可能是双眼皮,而现阶段并没有很明显地表现出来。

其次,我认为学生光有“质疑”还不够,还应鼓励和启发学生运用直觉思维和变通思维从多个侧面去大胆地猜测和设想,激发质疑,促进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最后,我认为应鼓励学生“互问激学”。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接受者,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而学生又是有思想、有知识的自我追求者和与别人进行思想沟通的信息交流者。谁先占有知识和学问,谁就能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发言的主动权,所以学生也应该是教育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真正动手动脑,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 强化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多观察、多参与、多动手,在认识的基础上探索规律,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才能使学生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例如,在学习“环节动物”时,课本上讲“区别蚯蚓的前端和后端主要靠环带”,而我告诉学生只有性成熟的蚯蚓才有环带,那么同学提问道:“如何区别蚯蚓的前端和后端呢?”我顺势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和发现,学生很快找到了答案:“前端很灵活,后端很木讷,前端的前叶颜色较浅,和后端的处的颜色有明显的不同。”很多资料上写到“蚯蚓在玻璃板上根本不能运动,原因是不能插入玻璃中,从而失去了辅助作用。”但在实验中学生们发现蚯蚓在玻璃板上是可以运动的,只是速度慢了许多。针对资料上的结论和实际观察结果的不同,我解释到:“同学们,相信自己的观察是正确的,不能完全相信资料。这说明蚯蚓身体和玻璃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摩擦力。”

篇(9)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137-0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尝试探究能力呢?下面结合教学实际粗浅的谈几点认识。

一、优化师生关系,营造探究氛围

教学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因此,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开放教学环境,优化师生关系,将课堂还给学生,将自主还给学生,激发学生自己去学习数学,去研究数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表独立见解,敢于与教师争论,与同伴争论,营造一种积极、向上、自然、和谐的探究氛围。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助推器。由于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与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和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构成矛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思维发展阶段的特点,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充满疑问的情境,点燃学生的“发现”之火、“研究”之火、“探索”之火,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教学“毫米的认识”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猜猜新华字典的厚度。学生学过长度单位“厘米”,所以能很快地说出新华字典的厚度是4厘米多一点;再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元硬币,让学生说说它的厚度是多少,然后用直尺量量它的厚度是多少。这一下学生们都呆住了——它不满1厘米,怎么量呀!究竟是多少呢?学生马上就会产生一种想探个究竟的强烈欲望,这就使单调、枯燥的概念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欲望被有效地激发出来。

三、组织探究活动,选择探究方式

新课程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走向成功的彼岸。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参加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探究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作性,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1.自主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根据各自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引导他们用科学探究的方法,主动地从事观察、操作、实验等“做数学”的活动,“再创造”新的数学知识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空,引导学生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去。例如,“分数意义”的教学,教师可让学生事先准备充分的材料(实物、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小棒等),上课后教师提出:“你能把这些物体或图形平均分吗?平均分之后你可以得到哪些分数?”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写出相应的分数。学生都很有兴趣地投入到自主探索的活动之中,充分自由地选择材料,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探索,这样安排,每个学生都可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

2.合作探究。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合作探究,以形成集体探究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中群体智慧,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首先让学生按小组进行动手操作,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长方形,并根据所摆的情况,完成书上的表格。由于是按小组进行学习的,学生很快就发现拼成的长方形有三种情况。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什么有关系?宽和什么有关系?面积和什么有关系?有了前面的直接操作,学生讨论得比较认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发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每排摆的正方形的个数有关系;拼成的长方形的宽和摆的排数有关系;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和所摆正方形的个数有关系。最后让学生小组讨论,归纳、概括出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直接用长和宽相乘比较简便,有效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篇(10)

实验探究教学,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的学习和合作讨论围前提,给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决疑难问题的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的一种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和掌握科学方法,做到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实验探究是与物理学科特点相适应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不只单纯要求唯一的因果解释,而是追求开放的多种结论,不仅让学生知道科学结论,而且让学生经历原理、原则的推导过程,掌握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从而形成学生合理的认识结构,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比如在“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先猜想因素,再设计实验方式和途径,然后进行实验检验,学生也许会提出:跟液体温度、空气湿度、气候、液体表面积、表面气流快慢、液体质量、体积等等都能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许多猜想。然后让学生做了“比较一杯水和一桶水的蒸发”、“比较一杯开水和一杯冷水的蒸发”、“比较用电吹风和不吹风的两杯水的蒸发”等大量实验,当得到我们想要的结论时,一定不能忽视其他的猜想。有的教师说一节课怎么完成这么多内容呢?的确如果想都在课堂上完成是不可能,也影响本节的重点。但我们可以通过其他的方法来完成,如查阅资料,让学生写“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探讨”实验报告。这样不仅能很好的完成课程任务突出重点,又能使学习得到延续。

2.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实验组织者,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是探究式学习的灵魂,我们应针对学生而言的“实践能力”着重强调学生的实验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正是我们培养学生总体素质的首要目标之一。

实验教学中,我们应采用多种形式的实验探究以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此,我们可以进行演示实验让师生共同探究。比如,实验课上,碘的升华和凝华,可以采取对学生分组来完成探究。

另外,应不断加强学生的实践探究活动。且还要不断利用身边的物品开发、设计出各种物理实验,以更丰富课内和课外的探究活动。

3.教学中应当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断培养学生的质疑提问能力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作为物理老师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实验操作上,都要不断努力培养学生敢于向老师提问的能力。

首先,由于科学探究的要素之一就是提出问题,不断将问题作为探究的出发点。因此,在探究活动开始时,要不断努力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去发现新的物理情景与已有知识的冲突所在,从而提出一系列问题来,以激起广大学生的探究兴趣。

其次,现实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物理知识。因为在物理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和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并还要注意及时表扬。

4.要时刻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合作的探究精神

初中物理新教材中安排了三十多个学生探究实验,但大部分都不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而着重让学生分组进行。

在实验课探究中,应不断抓住良机指导每个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如记录实验数据,自觉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比如:在“观察水的沸腾”这一实验中,要及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水沸腾前和沸腾后的水中气泡的现象,并将数据画成图表出来,再设法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实验的精神。

另外,还要不断重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尽量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对各种想法、观点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这样对于多数探究活动课来说,探究的过程比探究的结果更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探究活动中,就不能为了赶进度而在学生还没进行足够的思考时草率地下结论。

5.要不断将物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和自然现象的问题中,以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一直以来都重视物理知识在自然现象、科学技术和生活实践中的运用,以此来体现其科学价值,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首先,要尽量让学生搞一些家庭小制作,比如微型照相机、简易指南针等等。同时还要多布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如挂衣钩是如何贴在墙上的?这样便可以拉进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且多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与社会、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篇(11)

关键词:阅读能力;探究;培养

探究性阅读是新课程环境下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渐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改变纯“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的学习,启发多元化地去解读文本,围绕学习内容、目标,结合自己的兴趣、需要,与文本、与教师、与客观世界对话,在阅读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阅读能力和探求知识的方法和途径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探究,在探究中获取进步。

一、鉴赏评价,在品读中探究

品读,即是对课文进行品赏玩味地读。抓住重点词句、语段,深入研读,读中深思,读中品味,读中感悟,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升华思想,实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进一步地陶冶情感。如教学《一夜的工作》,对“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这句话,可以组织学生评价讨论:“到底花生米是否增加?”让持两种意见的学生各自陈述理由。教师可相机诱导,让学生反复品读上文。从上文的“两杯”绿茶可以推断,花生米也应该是两个人的,既然是两个人的,当然应在一个人的基础上有所增加。再从这个句子本身砜矗可把“好像”去掉让学生读一读,“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显然,如果去掉“好像”,是肯定花生米没有增加。那么,加上“好像”呢,意思是实际上增加了,但看起来像没有增加似的。在学生通过讨论明确了这一点后,可进一步让学生思考探究:增加了分量的花生米都可以“数得清”颗数,可见平时没有客人时是不是更少呢?从而进一步体会的生活简朴。让学生在品读、鉴赏评价中展开探究性阅读,不仅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学习作者谴词造句的准确,还有利于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冷静分析,综合判断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更重要的是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受了作者对总理无比热爱、崇敬的情感,有效地引发了与作者情感的强烈共鸣。

二、观点争鸣,在思辩中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研究者、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内心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小学生求知欲旺盛,探究欲极强,对文章中有异议的观点或主题进行争鸣,让学生深读课文、联系生活经验,寻找依据,各抒己见,阐明理由,在思辩中开展探究性阅读。在观点争鸣中,要特别注意珍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鼓励创造性的阅读。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文时,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乌鸦怎样才能喝到水?”问题提出后其他学生稍加思考后,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向瓶中放石子,使水上升,然后就能喝到水了”。至此,对于传统教学而言,问题就解决了,但此时我进一步设疑:“向瓶中放石子,乌鸦就一定能喝到水吗?”问题一出,教室里一片沉寂,随后,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学生思维的闸门一下打开了,问题的答案出现了许多:有的说乌鸦能喝到水,有的说乌鸦不能喝到水,有的说乌鸦不一定能喝到水。学生的思维纵横驰骋,教师大可不急于综合归纳,姑且听之任之,只在是非处稍加点拨,仍由学生自己来提升认识,这是明智的方法,由学生自行思考,自行取舍,自主发展。这样,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在思考、争辩、取舍中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