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小学音乐教育随笔大全11篇

时间:2023-06-21 09:08:4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小学音乐教育随笔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小学音乐教育随笔

篇(1)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不断前进、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育意识也在渐渐发生变化,逐渐朝“以学生(人)为本”的方向转变。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师的重要任务不在于传输知识,而在于培养一个有激情、有信仰、富有创造力的个体。对音乐教学来说,这种理念意味着在现代条件下教育模式的一种转变,即关注生命、探索音乐教学中的人本原则。

普通中学的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针对学生的个性情感发展需要而建立的,其功能不仅是健康情感的陶冶和熏陶,也是情感的满足与抒发。因为音乐学科的特殊性和教育对象——学生的差异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音乐专业的特点和优势,引导学生全程参与,要诚恳地“以人(学生)为本”,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胸中升起求知创造的火焰!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音乐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尊重”原则:

一、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

兴趣是个体积极研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是推动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只有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励学生积极探索。因此,在教学中应摒弃落后教学意识和不良教学方法,改变课堂旧模式、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形式。正如夸美纽斯认为的那样,教学应当“燃起学生的求知渴望和学习热情”。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教育的目的是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教学中可以以爱美为特征、以情为核心,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的情感唤起,培养兴趣、爱好及特长,激发想象力,强调“趣味性”。使他们主动接近音乐、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探究音乐内涵、积极交流思想、感受音乐内在美,引感共鸣,“使人的心灵爆发出火花”(贝多芬语),进而沉浸在音乐带给人的愉悦中,这种愉悦感是一种美感享受。在音乐教育中,这种愉悦性可构成一种审美的本质力量。那些优美的旋律、富有特色的节奏、个性化的音色特征以及丰富的音响效果以特有的艺术魅力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在音乐教师的精心设计、得当引导下,把音乐教育的愉悦性从“悦耳”升华到“赏心”的高层次。

二、尊重学生的情绪和情感等情商方面的需求。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传统教育的师生关系面临着新挑战,创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势在必行。我们要崇尚文化、尊师、重教、育人,在教学工作中创建一种宽松、民主、平等、和谐、共生、互助、协商、合作、自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这种创设的稳定、良好的氛围里,令学生轻松、愉悦的自主学习。教师的工作是与人打交道,而且工作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因此,教学要建立在“爱”的基础上,尊重更是要付诸于行动,不能演化成“纸上谈兵”。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是作为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而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众生平等。法国的蒙田在其《随笔录》中说:“皇帝和鞋匠的灵魂都是用同样的模型铸造的。”我们也可借用这句话为:“教师和学生的灵魂都是用同样的模型铸造的。”师生都应该受到应有的尊重,教师只有在尊重学生的行为中获得真正的尊重。音乐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饱含丰富情感。情感是艺术的生命,基于此,音乐教育也可称为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不仅自己要饱含热情、充满激情,带着良好的情绪、充沛的感情去感染、教育学生,去影响并陶冶他们的情感,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理解音乐艺术作品的感情、体验音乐作品的情感,进而做到在音乐艺术创造活动中能充分表达与表现自己的感情,做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音乐教师对学生的音乐学习起着表率作用。课堂无小事,事事皆育人。 转贴于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开发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是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现代音乐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个性、能力、基础上各有不同。在各年龄阶段音乐能力和素质存在明显差异性,各种能力(如音高、节奏的听辨能力、音乐的记忆能力、音乐的感受能力、音乐的表现能力)更是因人而异。在音乐教学中,应重视共性的存在,允许个性的存在,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育就是使每个人的潜能都得到最大的发挥。教育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实现人的现代化。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吕叔湘曾说:“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们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教师给学生最宝贵的礼物。”蒋南翔也曾说:“教师应给学生以猎枪,而不是干粮。”实践证明,人的思维、智商、情商存在差距,这就需要优化学习个性。在宽松、民主、和谐、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其“另类”表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利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健全的人格、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精湛的教学艺术,“让课堂活起来”(叶圣陶语),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创造的空间。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的教育行为应准确到位,给每个学生以“灿烂的阳光”,提供充足的“养分”,发现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启迪创新意识、提供舞台、鼓励其展现自我、施展才华、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独特创造,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造相交融,为学生的自我意识、个性的多样发展、创造性学习品质的养成和创造性学习能力的提高,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对塑造人的完美人格、高尚情操、健康身心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和意义。正确而良好的音乐教育既可达到教学目的,又能完成育人的重要使命。正如奥地利著名音乐美学家汉斯立克所说:“思想感情在端正美好的音乐躯体中好象血管中的血一样流动,思想感情不是音乐躯体本身,并且是不见的,但是它们赋予躯体以生命。”

参考文献:

1、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6

2、T.W. 索里:《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

篇(2)

在第一师范时,他因善于写文章,国文常得第一名,很受国文老师单不庵的器重。单不庵觉得在“丰仁”这个单名之外应该有一个双名,而“慈玉”是小名,应另取一个名字。因此单不庵就给他取了“子颛”。后改为“子恺”(“恺”与“颛”同,均为安乐意)。从此,他就取名叫“丰子恺”了。后来写文、作画均用此名。

丰子恺在早期作画时,曾用TK署名。那是“子恺”二字的英文拼写缩写。当时的子读作“TSU”。

丰子恺自幼爱好美术,1914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另一位对他有较大影响的老师则是夏D尊,他称李叔同对他的教育方式为“爸爸般的教育”,而夏D尊老师的则为“妈妈般的教育”,这两位老师,尤其是李叔同,对他的一生影响甚大。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丰子恺曾作文《怀念李叔同先生》以纪念恩师。1917年与同学组织桐荫画会。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1921年东渡日本短期考察,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回国后从事美术、音乐教学,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同时进行绘画、文学创作和文学、艺术方面的编译工作。1924年,与友人创办立达学院。抗战期间,辗转于西南各地,在一些大专院校执教。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4月号首次发表了他的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1925年成立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铎、胡愈之等人。1926年,任教职于上海艺术大学。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后,率全家逃难。1937年编成《漫画日本侵华史》出版。

1939年任浙江大学讲师、副教授。1942年任重庆国立艺专教授兼教务主任。1943年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陆续译著出版《音乐的常识》《音乐入门》《近世十大音乐家》《孩子们的音乐》等面向中小学生和普通音乐爱好者的通俗读物,为现代音乐知识的普及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1946年返上海。出版画册《子恺漫画选》。1952年后历任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工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受人敬仰的漫画家、散文家。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雍容恬静,其漫画更是脍炙人口。丰先生作品流传极广,失散也很多,就是结集出版的五十余种画册也大多绝迹于市场,给读者带来极大遗憾。在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中,漫画恐怕是最为著名的了。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比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几个茶杯,一卷帘笼,便是十分心情。丰先生的许多漫画,都是以儿童作为题材的,例如《阿宝赤膊》、《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和《会议》、《我的儿子》。读丰先生的儿童漫画,让我们这些所谓的成人都觉得惭愧。什么时候,我们这个世界,能少一些欺诈,多一些执著,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丰子恺文集》《丰子恺散文集》等著作。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八十多部。

丰子恺的散文,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辞缘缘堂》、《缘缘堂再笔》《告缘缘堂在天之灵》、《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护生画集》(共9部)等。《白鹅》被编入初中一年级、四年级课文,《竹影》被编入初中一年级课文,《手指》被编为初中、小学六年级课程。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

1898年11月9日,丰子恺出生在浙江省崇德县。由于是同辈中唯一的男孩子,他自小时候便被包围在脉脉的温情中,使他总是以温柔悲悯的心来看待事物,发散在他的笔下,就变成平易的文字和纯真的画风。

1914年,丰子恺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丰子恺结识了对他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老师――李叔同和夏D尊。前者不仅给予他音乐和美术上的启蒙,也在为人处世上为他作了榜样;而后者所提倡使用生动活泼的白话文、如实地表现自己真实感受的主张,则始终被他奉为圭臬,成为他以后散文创作中的最可亲可爱的特点。在这两位与他情谊深厚的老师那里,丰子恺找到了伴随他一生的三样东西――文学、绘画和音乐。

1918年,李叔同出家为僧,丰子恺自此与佛教结缘。

1919年学校毕业,组织发起“中华美育会”,创《美育》杂志。创办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包括图画、音乐、手工艺各科的艺术师范学校――上海专科师范学校。

1926年,丰子恺参与发起和创办开明书店。

篇(3)

“一个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是不可想象的。正如没有空气便没有呼吸,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无法生存。”音乐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积极作用,所以,当前的音乐课程需要改革,改变学生的音乐学习方式才能够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能力和创新精神,然而归还给学生一些学习音乐的权利也是音乐改革的新理念。在新课程新理念的基础上,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其中情境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音乐课的情境教学是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通过声音、图画等各种教学手段,感染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首先,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亲切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其次,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诱发学生的学习音乐动机与兴趣。如:

1.使用规范、美观的板书或者自制的课件可以增强理解和识记音乐知识

我在上《拉库卡拉查》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模进”的创作手法,我把旋律走向用线条的方式画出来,并且让学生边模唱旋律,边画出旋律线的走向。

2.用生动、有趣、形象的语言描绘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故事

课堂语言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工具,它是知识、心理和情感互相交织、互相促进的一种综合交流。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它是音乐艺术的造型基础与创造核心。上《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欣赏课时,学生单纯欣赏音乐,不了解歌曲创作背景、创作素材等,是无法理解其中的境界的。我就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给学生讲述了乐曲内容的来源,梁祝这个古老而凄美动人的民间传说。作品从原故事中择取了“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音乐情景逐步展开的线索。通过对故事的阐述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了《梁祝》这部作品。

3.多用教师声情并茂的演唱,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上北国豪情这一单元时,唱到《对花》这首民歌,通过视频的《对花》和我范唱的《茉莉花》让学生对比感觉有什么不同时,学生都能总结出我唱的带有江南小调的那种优美,而视频中的则带有北方腔的刚毅。并让学生学唱其中的一两句(衬词)唱得十分高涨,孩子浓厚的学习欲望,直接感染教师的教学情绪。

二、创设主动开放的音乐学习空间,下放学生学习音乐的权利

学生是一个学习的生命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内心世界和见解,都有一种独立表现学习过程的要求。音乐老师要尊敬学生、启发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引导学生隐藏的独特性,放手让学生表现自己的独立性。

1.让学生选择音乐学习的内容

学习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以教学目标的达成为前提,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多种学习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我选择,以更好地达成目标。

(1)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

如,低年级的通过听赏来学习自己喜欢的影视歌曲,高年级的通过写音乐感想等方法体验音乐的美。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欣赏音乐

低年级的善于表演,可以将自己听到的音乐根据自己的想象去创编一些情境、组织一场表演将他们理解的音乐展示出来,从而体验音乐的美;而高年级的学生则通过对课内欣赏教材中的音乐作品,和课外自己喜欢的作品,如,管弦乐曲、轻音乐、民族器乐曲、影视歌曲或者流行歌曲等随笔写下来,从而表达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这些都是给学生一定的空间,下放了选择音乐学习内容的权利,使学生个性得到了发展。

2.让学生选择音乐学习的方法

学习方法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学习一首歌曲时,学生可以选择五线谱也可以选择简谱,而学唱歌曲时每个学生的方法也不同,对于识谱能力强的同学来说就喜欢直接唱歌词,对于识谱能力稍微弱一点的学生就喜欢先唱谱子后唱歌词,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喜好自选学习方法,只要能最终完整地演唱歌曲即可。再如,我在上“非洲鼓魂”一课时,我让学生模仿非洲人的歌舞方式,我看见下面同学五花八门地热闹开了,有的在击打节奏、有的在哼唱非洲人那似懂非懂的歌曲、有的在手舞足蹈,这些都是学生自己选择对音乐理解的一种表达方式,这些做法都不仅让学生拥有了选择学习方法的权利,也从不同层次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

3.让学生选择音乐学习的伙伴

在上京腔京韵这一单元中,在了解了生、旦、净、丑的角色并赏析完京剧作品后,我让学生自由地按照自己的喜好组织一组同学对京剧里的角色进行扮演,只要求做动作,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性格选择合作伙伴,虽然只是张牙舞爪地比划了几下,但是能看出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和喜爱,实践证明,这要比干巴巴地讲一些京剧有关的知识,唱一首歌曲效果好得多,又如,在教师排练合唱的过程中,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歌唱相同的声部,合唱效果也比老师规定的要好得多。这种过程,既给了学生选择学习伙伴的权利,又增强了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关系。

4.让学生提出质疑问题

问题,往往是学生独特的感受,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个性。在我复习民乐合奏,提及广东音乐及江南丝竹乐时,学生能够通过对丝竹乐器的认识及听辨来了解广东音乐和江南丝竹乐的区别,在课堂最后,学生提出了广东音乐和江南丝竹乐都同属于民族器乐的合奏,但是为什么江南丝竹乐听上去柔和,具有江南特色,而广东音乐则是热闹欢腾的呢?这个问题的提出不仅是学生对这堂课学习的总结,也是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更有利于学生对这堂课的掌握,那么就成功了。

5.让学生展示音乐学习的成果

在音乐教室中,我开设了音乐园地、音乐知识天地,贴上一些音乐小常识,和学生比赛的一些成绩和照片,记录学生学习音乐后的成果,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在每个月我都会抽出一堂课时间和学生做游戏并展示才艺,为每个同学提供机会,我经常做的一个游戏是我打节奏并让学生聆听模仿出我的节奏,由第一个同学往后轮流,如果哪个学生节拍打错了就要上台为我们表演一个节目,学生显然很喜欢这个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耳朵和节奏训练,还能够给没有机会或者胆小的同学上台来表演自己的一个才艺,实践证明,虽然上台的时候很胆怯,但是当学生的音乐学习成果在同伴面前展示并得到别人的肯定时,将对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个很难忘的回忆,同时欣赏别人的表演过程,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学生与教师形成愉快的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开发出学生内在的潜力。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下放学习权利才能把握音乐教学方式的实质,打破音乐教学的枷锁,获得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

参考文献:

[1]叶庆伟.生命因音乐而璀璨[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5(11):10-11.

[2]章连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之管见[J].音乐教育教学经验.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114-119.

篇(4)

    一、注重音乐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反思

    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学内容不仅应具有音乐性、审美性,更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教学内容只有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调整教材内容以适合现代学生审美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学力水平重组教材,把充满生活情趣的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去,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与审美愉悦,让教学内容真正使学生想学、爱学、乐学。在教学《龟兔赛跑》时,我在安排了欣赏三段不同音乐的音乐:第一段是兔子、小鸟和小猫;第二组是乌龟、鸭子和小羊;第三组是大象,小熊和老牛。第一步让学生聆听音乐并思考:这段旋律表现了哪一组小动物呢?第二步问为什么你会认为是这组小动物呢?此时学生会根据他平时积累的经验告诉我们:大象的腿很粗,它走起路来很笨重,所以它的音乐听上去很强也很沉重,而乌龟呢,它爬得慢,但身体没有大象那么庞大,所以音乐听上去很平稳。而小兔子呢是一蹦一跳的,所以音乐听上去很轻松,也很活泼。第三步让学生聆听音乐模拟这一组动物走路的情景。可除了小兔子的动作表现不错之外,大象和乌龟还很模糊,经反思调整后,在欣赏完不同的节奏,力度表现的不同的音乐形象的基础上,我加入了一个环节,区分不同的音色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从大象入手,欣赏低沉的大提琴声中引入大象的主题,然后我模仿了大象的步子是三步一走,重拍是第一拍,一下子学生马上在节奏中领悟了大象伸着长鼻子一摇一摆的向我们走来的情景,接着引入由大管演奏的乌龟的音乐形象,分成好几段,让学生区分此时的乌龟在干什么么?(有平时走路的音乐,有紧张快速爬的音乐)为之后的创作表演打下基础。最后由单簧管吹出的小兔子的音乐,一蹦一跳的感觉马上立体的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

    反思: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表现的不同的音乐形象,只粗略的停留在表面上,而一加上音色的区分,立刻使大象,乌龟,兔子的形象一下子饱满了许多,事后孩子们都说,大象乌龟兔子的音乐真有趣,作曲家真能干,同时还嚷着问我大管,单簧管,是怎么吹的呢?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音乐,增长见识,发展自己的音乐情感,只有通过教学内容的分层递进,引发对音乐内容的层层情感体验,才能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内化,体会音乐艺术的美感。

    二、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进行课堂教学目标的反思

    由于学生的需要、兴趣、经验和能力是多样化的。音乐课堂教学目标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的音乐教育观,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联系学生的客观实际,根据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灵活设计课堂教学的音乐审美、情感态度和知识技能目标,提高教学目标设置的合适度,增强教学目标实现的有效性,真正起到教学目标的导向、调控、评价作用,成为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在设计《龟兔赛跑》这一课时定下了三个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所表现的不同的音乐形象

    2、通过创编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3、通过创作表演第二次龟兔赛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是学生懂得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渗透团结友爱的思想教育。在其中第二个教学目标的完成上, 由学生讲述第一次龟兔赛跑的故事到快节奏念儿歌,这一系列活动之后我提问:你们说得真好,兔子决心改正了,参加第二次龟兔赛跑“那么你们觉得第二次龟兔赛跑又会是一副怎样的情形呢?”在学生讨论完自己设置的龟兔赛跑,我就截取他们其中的一种思路,加以自己的想法把这一故事创编完整,小兔子与小乌龟共同取得胜利的这一情景让学生进行创编,最终让学生在尽情的表现中延伸这一故事的寓意:齐心协力,团结协作的精神。

    可课后学生告诉我说有不同的想法,小兔子与小乌龟碰见拿枪的猎人了等等,兔子与乌龟共同取得胜利的这一情景让学生进行创编,最终让学生在尽情的表现中延伸这一故事的寓意:齐心协力,团结协作的精神。

    反思:音乐是情感艺术,课堂情感目标的达成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本例根据小学生情感易受暗示性和喜爱小动物的特点,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去体验音乐情境。由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与农村孩子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所以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情感激活和体验成功地达到了审美情感教育的目标。音乐情感目标只有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经验,才能更有效地落实,适应现代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反思调整后,我先截取了学生说出小兔子与小乌龟共同胜利的那一环节,问:小兔子与小乌龟为什么取得并列第一,这其中肯定有奥秘,谁能来说说吗?这一下子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其中来,拓展他们的思路和创新意识。

    反思:音乐是审美艺术,本例由于偏重音乐教学的认知目标,不适合学生学习的心理实际,以至使音乐审美目标不能顺利达成。小学生好动、好玩、好奇,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应增加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只有注重选择直观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通觉作用,才能牢牢把握住音乐审美情感这条主线。   

    通过反思,围绕着学生年龄特征和音乐感知等特点,重新设立教学目标:“通过对钢琴的直观介绍及有关乐曲欣赏,充分体验钢琴丰富的表现力,同时形象感受和理解作品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及情绪。”课堂上,拆开钢琴外套,请学生直观了解钢琴的发音原理,同时通过讨论欣赏、比较欣赏、选择欣赏等多种形式,学生们惊喜愉悦、课堂气氛活跃。

    三、把握学生认知心理,进行课堂教学策略的反思

    音乐课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教学策略的实施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平等的融入学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教学。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心理、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等,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策略,尽可能的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全身心的感知并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此课  中较满意的地方是让学生进入大森林的情境中,聆听小鸟的声音,小动物门、们都出来了一幅热闹欢腾的景象。  反思:看动画片是小学生最喜爱的,也是他们进行认知活动的重要途径。本例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设置情境,赋予动画的音乐性激活教学,在动态画面与节奏配合的实践中,有效地进行音乐基本节奏的感知、内化、提高,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还有一点在表演的过程中我让学生演小兔小乌龟,小动物,森林里的小花小草还有大树,请在座的同学做拉拉队员,让他们创编出不同的节奏为小兔子小乌龟喊加油。在其中让每位学生都有事做,都积极的让学生的欲望得以释放。让他们的个性在此得以张扬。

    四、围绕主体,紧扣主题,集体协作是反思教学必要补充。

篇(5)

"问题导引式学案导学"教学法初探寇介芳

物理电学电路变化因素的判定及应用初探刘利军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探讨李莉君

情感教育启迪学生智慧初探陈开志

初中生交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兰连丹

农村高中教师队伍现状及对策刘荣举

当前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 倪海蓉

高中女生如何在形体课堂上找回自信凌红梅

在新课标下电学部分的教学处理王赟

如何提高高三地理课堂的复习效率王延勇

特长班特殊的高效课堂邓凤英

浅谈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宋光武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戚伯芳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指导阅读卢江保

提高科学探究有效性策略之我见朱菊英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林秀霞

浅谈《词语盘点》中词语积累的策略与方法张连英

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培养乐学兴趣李强

基于幼儿集体活动的创新意识培养研究杨冉

浅谈大学化学实验课的素质教育功能梅崇珍,张鹏

随笔训练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朱莉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体验化学何丽华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美的挖掘与创造周加成

谈谈如何有效开展数学课堂中的"互助互动"谢宁

浅谈教师如何指导家长教育孩子张亚娜

英语电影对高中生英语学习的辅助作用浅尝沈红

在集体中"熔化"学生的不良行为孙雅贤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差生转化研究陈建华

完整教师——对教师境界的追求宋晓红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方德林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点滴体会王亚军

我这样教学小学起步作文赖兆美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写习惯杨向伟

谈低年级学生的成语积累田莉莉

如何提高学前儿童音乐活动的有效性魏小丽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途径研究黄婉秀

浅谈中国大学生"财商"教育柳宇燕

定向运动场地设施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田明亮

"智能教育平台"与中学数学探究性教学研究张志青,邹艳碧,李扬洁,ZhangZhiqing,ZOUYanbi,LIYangjie

探析理工科高校艺术教育的优化秦颖环,刘春燕

《工程设计方法与系统分析》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陈雁,孙德胜,崔伟华

试论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勾长明

任务驱动下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研究田喜平,王亚利,TianXi-ping,WangYa-li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的主导作用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 官小阳

云南省边疆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研究李恋,许薇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业形式分析与研究马玲玲HtTp://

大学教育基金投资增值中的问题及对策周云清

中等艺术教育文化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王善春

高职高专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朱瑾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师范生交流能力的实施策略雷淑蓓

浅谈学习策略与听力教学林燕玲

注重美的渗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杨昊

有效进行高中英语的学法指导汤晓彤

浅谈农村中学"留守学生"的管理对策覃兆勤

浅议新课标下"合作学习"的不良现象及对策赵楷平

篮球战术破解——进攻区域紧逼1-2-1-1李文奎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动力的研究与实践李宝富,汪珅

如何通过交际语言教学提高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马静濛

摄影在艺术设计教学的作用雷鹰

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自主锻炼能力的培养沈永慈

短跑协调放松技术及训练方法徐伟

高中化学"探究式"问题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苏超

追求有效的农村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秦雪娟

词性附码软件CLAWS4附码设计的特点及使用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 刘克强

幼儿体育活动中的心理负荷分析朱志娟,ZhuZhijuan

论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预防教育刘雨喆

网络文化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赵银英

"问题学生"心理探析及应对策略杨威

浅谈高职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方法王平善

抛锚式教学策略在《教学系统设计》课程中的应用黄丹

历史课堂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式的探析张喜荣

对高中语文教本与读本的思考丁锐

《Photoshop平面设计》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理念张琨,王蓓,蒋俊华

"小能人"特色教育理念系统的诠释颜强

对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分析与发展思考薛文敏

英汉色彩词语的概念隐喻对比及翻译莫颖

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启示李妍

主体性教学在初中体育课中的实践与思考张群

青年教师要树立教科研的过程意识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 周如俊

求真·求善·求美:尊重个性的至高境界瞿德泉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的途径李卉,姚黎明

若干心理效应对教师的启示章立早

统筹教育发展从转变部门职能入手张国华

《虞美人》赏析鄂晓菊

《秀拉》中的异化灵魂解跃芳,崔莉

校园文化建设中如何加强大学精神的培育姚利,肖虎,李忠伟,张维

字清腔纯板正——谈声乐教学中的咬字吐字训练张胜环

乱世真才子节义不仕元——浅谈蒋捷的人品朱舒奇

篇(6)

评价主要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原理,使用恰当的方法和手段,对过程、结果进行的考查和判断。音乐学科的教学评价是指根据《音乐课程标准》既定的教学总体目标,运用科学有效的考查方法,对音乐教学的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它涉及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结果等诸多领域,是一个既复杂又不可替代的环节。然而,长期以来,“评价就是考试”的观念占据着音乐教师的头脑。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音乐教师设计的评价方式和操作程序中有相当部分违背了教育的客观规律。这使评价的功能和结构偏离了正常的轨道,也使音乐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无法推陈出新。新课程改革将音乐课程定位为普及音乐文化、弘扬人文精神的一门基础课程,并把逐步建立与完善音乐学习评价制度作为重要内容,明确提出要以音乐课程标准为准绳,以音乐基础能力为基点,教学评价应主动适应所有进行音乐学习的学生,淡化评价的甄别功能,不断扩大评价的激励、改善与调整的功能,引导和促进所有的学生在音乐课程的学习中有所提高,从而实现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学评价的四项重大变革。

一、从注重评价的甄别功能向重视评价的激励功能转变

新的音乐教育评价理念认为评价不是教育过程结束时鉴别、筛选学生的手段,不是给学生一个结论,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改革陈旧的考试形式,输入新鲜的评价理念。

新课改理念下的评价特别强调要把评价活动和过程当作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让学生透过他人的赞赏而受到激励。要体现这个评价理念,首先必须改革过去音乐课唱一首歌或用书面的形式这种陈旧的考试形式,充分利用音乐具有表演性的特点,通过“班级音乐会”、“特长展示表演”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他们喜爱的方式来表现他们的音乐特长。用这样的形式进行评价,每个学生都会感到愉快和兴奋。即使那些所谓的“音乐差生”也不再担心被教师认为是“五音不全”了。在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中,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下,学生的个人潜能得到了展示。同时也达到了学生间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评价的结果将以前所用的百分制改为等级加评语,取消“不合格”这一等级,用“优秀”、“良好”、“你进步了”等形式的评价等级。

(二)关注个体差异,呵护学生自信心。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拥有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因此,学校里并没有所谓的“差生”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音乐教师要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在课堂上,教师要改变以往非对即错的程式化评价,打破标准化答案的禁锢,尊重学生学习音乐的独特方式和对音乐的独特理解,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只有尊重差异,注重个性,呵护每一个学生的自信心,才能激起学生的热情和创造的欲望。

二、从单一性质的评价向综合性质评价的转变

长期以来,一些人把音乐教育看成是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传授。反映在对学生的音乐评价上,把掌握音乐知识的多少,音乐技能的高低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音乐教师必须从单一的对音乐知识、技能的评价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综合性评价转变。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音乐的本质是审美,音乐最根本的价值是审美价值,评价学生时要把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置于首位。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2)浓厚的音乐兴趣和学习音乐的愿望;(3)较强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4)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合作的集体思想;(5)良好的欣赏习惯和尊重、理解多元文化的态度。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其教育效应主要体现在熏陶、感染、净化、顿悟等情感层面上,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应是第一位的。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的评价。

音乐本身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征,即体验的学习方式。如果学生没有亲身参与和体验,音乐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所以学生学习音乐是一个体验和参与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习的过程比学习结果更为重要。过程与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2)积极参与体验;(3)对音乐有好奇和探究欲望;(4)能即兴创编简单的音乐故事、音乐游戏;(5)能与其他同学合作进行音乐实践活动;(6)能自信有表情地参与音乐表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行为,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对学生的音乐体验、探究的态度、合作愿望、协调能力、交流表达能力等及时给予公正的评价,这样才能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要求。

(三)音乐知识、技能方面的评价。

对于音乐教育来说,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必要的。这既是人的整体素质中音乐素质的一种需要,也是为进一步学习音乐奠定基础。因此,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是必要的。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1)了解音乐基本表现要素、结构和体裁形式;(2)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3)在听觉基础上识读乐谱;(4)了解中外音乐发展历史;(5)了解音乐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在对以上知识技能进行评价时要改变以前单纯的评价方法,把其放在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同情感、态度、兴趣等紧密联系,并着重评价学习知识与获得技能的方法与过程。

三、从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变

音乐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学科,而技能的学习过程重于结果,因此在音乐教育评价中,形成性评价比终结性评价更为重要。

(一)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观察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的行为观察,对学生的兴趣、习惯、方法、情感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这样可以更直接、更真实、更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运用课堂学习行为的观察评价时要注意尊重学生,强调互动与协商。要聆听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对自己的做法进行解释,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民主、平等的讨论等。

(二)学生音乐学习成长记录袋评价。

成长记录袋评价又叫档案袋评价,是指用以显示学生学习成就或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如作品、结果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建立学生音乐学习成长记录袋,可以完整地记录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增强每个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带给每个学生成功的喜悦,这也是对学生自我监控、反思能力的培养。音乐学习成长记录袋要包括以下内容:(1)课堂记录:自我介绍,我的歌声,查找的资料,音乐欣赏随笔,即兴创编的音乐故事、音乐游戏等;(2)课外记录:音乐磁带,参加音乐实践活动的照片、录像,音乐收藏,音乐周记等;(3)评价记录:课堂学习观察记录评价,期末音乐素质评价表,教师的评语,自己的愿望,家长的希望等。

四、从教师评价向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转变

音乐课程标准要求改变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提出“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实行多主体评价,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建立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学生的自我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应以描述性评价为主,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回顾与比较,由学生提出自己评定的等级与特长认定,在小组内相互交流与评定,以使学生对自己的音乐学习活动不断反思,看到自己的优势,发现自己的不足,激发学生自觉、积极地发展,使评价成为学生自己评价、亲身实践、自我改进、鼓励别人的过程。

(二)学生相互评价。

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也是值得提倡的一种音乐评价方式。《音乐课程标准解读》指出: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能力,采用简便、可行的方法开展阶段性或经常性的学生互评活动。互评能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生互评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同学的优点、长处,强调他人表现音乐的描述和体察,强调自我反思,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方的缺点和不足上,从而达到相互学习和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王安国,吴斌.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7)

音乐游戏不同于一般的游戏,它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强调对音乐的体验、感受,在根本上服从音乐的指导。它从音乐本身入手,让学习者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一些音乐游戏,去接触音乐的各种要素。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游戏去感受音乐的节奏、情节,体验音乐艺术的内涵。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能帮助儿童发展自我能力,游戏是缓解心理紧张和使儿童掌握大量经验的反映。”游戏符合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水平,能满足其需要。他们在游戏中能身心放松,能充分表现自己,实现个人的愿望。通过操纵材料,控制所处的环境,体会到自己的力量和信心,从成功和创造中获得愉快的体验。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游戏不是在外在强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自发自愿主动进行活动。当我们把音乐融入到游戏中,发展适宜的、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游戏,把音乐和游戏整合,表达他们的内心情感。

教师提供音乐让学生游戏,用语言随时提示,这样学生就把教学的任务当作“玩”一样,在玩的过程中享受快乐、感受音乐、体会音乐。但是,如何才能实现寓音乐与游戏,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呢?

一、音乐游戏的设计

1.角色游戏

在小学音乐教材之中,很多歌曲都是以动物、小朋友等角色为主题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当中描绘的角色,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角色的音乐游戏。如在学习《下蛋啰》这课时,为了让学生体验到母鸡下蛋时高兴的情绪,进一步感受音乐,使学生充满激情地进入了角色,就设计了《母鸡占窝》的“舞蹈”游戏。在玩这个游戏时,提醒学生倾听音乐,并注意遵守游戏规则:在前奏部分学生两两结伴围着“窝”边走边拍手打节奏,头有节奏地摆动,开始唱歌曲的第一个字时,一个学生做立、跳的舞蹈动作,迅速跳进圈里蹲下占窝扮演母鸡,另一幼儿扮演公鸡,合作表演游戏。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对这首歌曲产生了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学唱这首歌曲表现出积极的兴趣,产生了学习的动力,很快就掌握了这首歌曲。

2.竞赛游戏

设立竞赛游戏,通过学生的竞争意思,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大家来劳动》这首歌曲时,我让学生玩了一个游戏——“劳动接龙”。让学生比赛,做劳动动作,把这个劳动表现完整,做完之后回头看下个同学,接下来的同学做其它的劳动动作,动作不能重复,看看最后停在谁那里,谁就输了。在玩的同时,播放背景音乐《大家来劳动》。在游戏结束时,学生都已经会唱这首歌曲,而且还能自己编出新的歌词了。

3.听觉游戏

康拉德·朗格是德国艺术理论家,他认为“从个体发生德角度看,听觉游戏是音乐的先导。”我们在解释音的高低、音的强弱、节奏的快慢等一些知识时,单纯的理论解释,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如果我们通过听觉游戏,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自己去感受、理解,就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声音的强弱》一课,让学生接触、感受自然界、生活中的声音的强弱,搜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质地、不同音色的各种材料所发出的强弱不同的声音,我们可以设计音乐游戏《一个雨天》,让学生去表现。通过不同音响引发学生不同版本的“雨天”,让学生在静中有动,动中有乐的听听、想想、打打、敲敲、玩玩、创创中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学生的兴趣浓厚,在他们玩的过程中知道了音的强弱。

4.体育游戏

体育当中的一些趣味游戏,对我们的音乐课堂很有帮助。如在感受十六分音符时值及其音响效果,我选用《捉尾巴》的游戏,每个学生身后吊一条“尾巴”,听到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开始捉,一边游戏一边体验音乐快速的节奏、紧张的情绪,这样就自然降低了学生对十六分音符时值的理解难度,让学生在“玩”当中,理解这些乐理知识。

二、音乐游戏的实践作用

1.创设音乐游戏情景,让学生感受音乐

每一种音乐、每一首歌曲都描绘了一种情绪、情景。当学生进入游戏,进入游戏中的情节时,他们也就进入了音乐之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设置不同的情景,引导学生在设置的情绪及情景背景下,做相应的音乐游戏,让学生学会在音乐伴奏的形式下做游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在聆听《龟兔赛跑》这首曲子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定情节活动的内容,给学生营造某种环境,并用语言说明需表达的内容情节。让学生想象如何在乌龟音乐的情境下扮演乌龟,如何在兔子音乐的情境下扮演兔子,怎样才能体现出音乐中描绘的乌龟和兔子。在聆听音乐时,可以通过游戏中的角色、情节发展,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不同乐段、不同情绪,了解并感受乐曲的结构以及在力度、速度、节奏及音程变化上所表现的表情作用。让学生在音乐变化与情节变化的过程中表现乌龟与兔子的动作和表情,愉快而有趣地聆听了这首曲子,理解了这首曲子。

2.利用音乐游戏,让学生发展音乐

学生在玩中能发现问题,通过自己探究解决问题,就能使学生在一种自发的无意识的状态下发展到自己的音乐潜能,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会自己创编音乐。如在《牧童》这首歌曲,学生在情景中,扮演角色之后,提出了置疑,“为什么牧童放羊时,牧童哼着快乐的歌,小羊怎么都不叫呢?”学生产生了疑问,我就让学生想想自己刚刚表演过的情景。于是,学生就自己编创出了新的歌词,分组来唱,一组是小羊的叫声,一组是牧童放牧的吆喝声。当歌曲唱到第三段时,学生自觉分成两组表演,当学生唱着自己编的歌曲时很是得意。

音乐游戏只是音乐课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一种手段,因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以“音乐”为主。音乐游戏的灵魂是音乐,音乐游戏只是学习音乐的手段,因此音乐游戏必须伴随音乐。音乐游戏的最大特点就是“音乐性”,我们设置游戏是为了更好地为我们的“音乐”学习服务,如果只是学生只是单纯地玩,那就脱离了音乐的本质。

(2)音乐游戏要围绕教材,促使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要根据教材的知识及特点设计音乐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音乐游戏要多样化。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因而游戏方案的设计要丰富多彩、多样化。

总之,音乐游戏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从中起到的作用也非常大。音乐游戏的设计,音乐游戏的实践作用都是为学生的个人素养服务。教师应尽可能以学生日常生活及周围世界的体验为依据,创造出一些学生喜爱的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1]郭玮.音乐教学随笔.音乐天地,2007,(01).

[2]倪建春.多媒体为音乐课堂添一抹亮彩.中国科技信息,2007,(04).

篇(8)

作为一名教师,我能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做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时时处处为人师表;在思想政治上,时刻能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关心集体,以校为家。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从不缺勤,服从学校安排。

二、教学方面

本学年期,我担任一至五年级的音乐课教学任务。在教育教学工作上,我利用学科特有的力量来教育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独立,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才华,给予他们充分的表现欲。课堂上严格要求,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和积极性的调动,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音乐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让每个学生都爱好音乐,喜欢音乐。本学期,我还充分利用农远资源,让它运用在每个班级中。效果特别的好,我也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在下个学期里,我会更加有效的利用这个新资源,让它有效的体现在我的课堂中。

三、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我校地一面旗帜,对于这方面受益的学生可以说一生受益。根据需要本学期我担任学校的舞蹈队的训练工作,每周五的下午进行训练。在班主任的配合下,我在三、四年级选了16名老的队员,为了培养新的舞蹈学苗,我又在一、二、三年级选了14名新队员。为了让舞蹈队的孩子能够学到更多、更新的知识,我放弃个人休息时间,每天下班回家,我都对自己进行舞蹈基本功练习,然后在进行舞蹈的编排。回到舞蹈课堂上,首先,我对学生进行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接着,我有对学生进行了民族舞蹈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汉族民间舞的风格和特点。又进行了汉族舞蹈基本手位和脚位的练习。秧歌基本舞步的训练。经过学习,我排练了舞蹈《小背篓》,《榴花似火》,《小白船》。可以说我的每节课无愧于自己也无愧于孩子,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上学到的舞蹈不会是过时的,我也不是在吃自己的老底儿,而是把新鲜的果实摘给孩子们,让活力和激情在舞蹈的课堂上涌动。看着孩子们的进步我由衷的高兴。

四、个人学习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认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我认真地参加县里组织的培训活动,认真记录学习内容。“脚踏实地,大胆创新”是我教书育人的座右铭。本年度我继续领悟新课程标准,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常规课。我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学习各种音乐教育理论,利用间隙时间练习声乐技巧,为教学工作做好充实准备。以适应当前教育的形式。

俗话说,音美是一家。在低年级音乐课中,常常出现让孩子们通过歌曲的学习画出一幅画。这时,我才真正认识到,音乐离不开美术,因此,学习美术成了我必学的科目。就这样,从我来到兴隆小学的三年里,我没有间断的同我们学校的尹老师学习国画。在尹老师的精心培养下,我已完成了八个作品。得到了上级领导、家人、老师的一致好评。在这里,我要对尹老师,我的好朋友最真诚的说声“谢谢”。

在这个学期里,我还利用网络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在闲暇时间里,我会在我的博客里发表我的一些教学感想和文章,这样,天南海北的朋友会对你的东西各抒己见。在那里,我还认真学习其他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先进经验同时也把自己好的做法、想法跟大家分享,这种方便、快捷的学习方式使我的生活更加充实。从中,我也学到了许多的知识。

我是我校艺术教研组的成员,在课余时间里,我们会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交流经验。并把实际问题以随笔的形式及时做好解决的办法。这样,让我们艺术教研组的成员都有了很大的收获,在教育教学中,无疑提供了我们最有效的帮助。

五、配合班主任工作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三年二班的副班主任。我非常认真地对待这项工作,经常深入班级,为自己的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有公事外出时,我会尽我的所能管理好我们的班级。让班主任放心的去,满意而归。

六、努力目标

1、 加强自身音乐素质的训练,摸索出一套适合我自己的特长和教学方法。

篇(9)

一、运用文学语言描述作品内容,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语言是思维工具,它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发展智力;语言是交际工具,帮助人们交流思想。人们不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要有人际之间交往,都必须运用语言工具,交流人们的思想感情。在传递和延续人类文化知识的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具有特殊重要作用。在师与生、教与学之间、信息的相互传递,多数是凭借语言为中介进行的,法国音乐大师圣・桑说过:“音乐始于词尽之处”。一般人理解为音乐的竞境难以用语言来描述或用语言难以正确和完整地描述。我却认为在欣赏教学中离不开文学语言的运用。丰富的文学语言描述对音乐欣赏教学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教师传授的知识能否被学生所理解,关键在于他能否使用语言把人类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可接受财富。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描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音乐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难怪乎人们说:“听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就象欣赏一幅名画,心动神移、流连忘返。”足见高超的教学语言的巨大魅力所在。好的语文表达能力应该具备:条理清楚、简炼准确、富于启迪、浅白通俗、形象生动、清晰悦耳、流利畅达、抑扬顿挫。教学实践雄辩地表明,教学语文表达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讲情绪,影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一堂欣赏课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技巧。唯有了解了作品,学生才能揭开他们以为的那种神秘的面纱,走进作者创造的情景世界。因此,教学语言历来为教育家所重视。

二、结合历史知识了解作品背景,激活兴趣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发生兴趣。”兴趣常常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源泉。一堂课能否吸引学生,在于教师是否善于调动教学气氛,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一部音乐作品的创作都有它的历史背景,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是作为欣赏音乐的前提。高中学生不同于小学生、初中生,需要从更深层次理解和认识音乐作品,如果仅仅停留在“唱歌课”的层次上显然是不够的。因为高中生的世界观已趋于成熟,把有关其它学科的知识,特别是历史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就可以达到最佳效果。只有通过认知作曲家生平及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等,了解中外音乐发展的简要历史,初步识别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音乐,才能加深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

实践中,我采用了运用历史知识在音乐欣赏中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历史知识在音乐教学中的恰当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作品,活跃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如《七子之歌》同样也是首涉及历史学科的歌曲。如果不了解帝国主义的强权侵略及清政府腐败无能丧权辱国的一次次一块块地割让了我们的国土,就不理解那些土地上的人民屈辱孤独的痛苦和对回归母亲怀抱的强烈期盼与渴望。

因此,运用历史知识渗透在音乐当中,既可激活学生兴趣,又可提高学生对音乐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三、利用美术绘画勾勒作品形韵,拓展想象空间

音乐和美术也是相关学科。心理学有一种说法叫做“感觉转移”,也就是说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能看到“画外之景”,同样在欣赏音乐作品时能听到“弦外之音”,即从画中听到音乐,从曲中看到画面。这种视觉与感觉的跳跃联想能够启发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领悟音乐作品。

音乐表现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但其表现形式却又是高度抽象、模糊的。有时用语言难以描绘清楚,或者觉得用语言怕表达得还不够完美、精致。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运用美术知识,以画面作为参照,引发学生自由、广阔的想象。把各自抽象模糊的内容转化成直观形象的内容,使学生对新知识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如:高中欣赏教材的《黄河大合唱》,在欣赏整首作品时先简要介绍其创作背景,初步揭示其思想意义,端正学生的审美态度。然后从音乐的曲调开始,由浅入深地进行分析、欣赏。那如诉如泣的曲调像是对侵略者暴行的控诉,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然后教师启发学生逐渐由低层次的官能欣赏转入感情欣赏,再发展到理性的审美想象。随着旋律的起伏,脑海里的情与景在不断地变幻,人的想象也不断地升华。随笔画下心灵的震撼与感受,有的学生发言说:“我此时好像看到乌云密布,波涛汹涌,几十个船夫拼命在与惊涛骇浪拼搏着。”有的学生说……当全部作品听完以后,学生们仍沉浸在音乐作品的感染中,情不自禁的放声歌唱。这一划时代的优秀作品给每个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播下了一颗永不磨灭的种子――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是可歌可泣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民族。

再如:在欣赏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时,在优雅的乐曲声中,我轻松自然地为学生描绘着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在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悄悄地从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地摇曳着,渔民摇着橹欢快地歌唱……”乐声中,同学们陶醉了。我让他们把感受到的“春江月夜"图用画笔描绘下来,同学们陶醉了,同学们兴致很高。整节课学生沉缅在这迷人的诗情画意之中,只有最后轻轻的一声锣音把人们从沉醉中唤醒方才感觉到音乐的结束。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认识到音乐文化不是一门单独孤立的学科,它自身综合了其它很多学科知识,是多姿多彩的,充满自由的想象空间的学科。然而,教学中仅凭生搬硬套的说教,难以收到好的效果,只有更好地、更充分地挖掘教材丰富的内涵,把文学、绘画、历史等融汇其中,才能吸引学生提高教学质量,才能营造一个生动、充满朝气的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邵祖亮著《中学音乐教学法》上海音乐出版社,1993年3月版

[2]佚名著《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003年4月版

[3]林美娥著《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江西出版社,2003年4月版

篇(10)

作为一名教师,我能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做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时时处处为人师表;在思想政治上,时刻能以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关心集体,以校为家。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注重政治理论的学习。,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每周按时参加升旗仪式,从不缺勤,服从学校安排。

二、教学方面

本学年期,我担任一至五年级的音乐课教学任务。在教育教学工作上,我利用学科特有的力量来教育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独立,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才华,给予他们充分的表现欲。课堂上严格要求,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和积极性的调动,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音乐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让每个学生都爱好音乐,喜欢音乐。本学期,我还充分利用农远资源,让它运用在每个班级中。效果特别的好,我也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在下个学期里,我会更加有效的利用这个新资源,让它有效的体现在我的课堂中。

三、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我校地一面旗帜,对于这方面受益的学生可以说一生受益。根据需要本学期我担任学校的舞蹈队的训练工作,每周五的下午进行训练。在班主任的配合下,我在三、四年级选了16名老的队员,为了培养新的舞蹈学苗,我又在一、二、三年级选了14名新队员。为了让舞蹈队的孩子能够学到更多、更新的知识,我放弃个人休息时间,每天下班回家,我都对自己进行舞蹈基本功练习,然后在进行舞蹈的编排。回到舞蹈课堂上,首先,我对学生进行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接着,我有对学生进行了民族舞蹈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汉族民间舞的风格和特点。又进行了汉族舞蹈基本手位和脚位的练习。秧歌基本舞步的训练。经过学习,我排练了舞蹈《小背篓》,《榴花似火》,《小白船》。可以说我的每节课无愧于自己也无愧于孩子,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上学到的舞蹈不会是过时的,我也不是在吃自己的老底儿,而是把新鲜的果实摘给孩子们,让活力和激情在舞蹈的课堂上涌动。看着孩子们的进步我由衷的高兴。

四、个人学习

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认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我认真地参加县里组织的培训活动,认真记录学习内容。“脚踏实地,大胆创新”是我教书育人的座右铭。本年度我继续领悟新课程标准,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常规课。我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学习各种音乐教育理论,利用间隙时间练习声乐技巧,为教学工作做好充实准备。以适应当前教育的形式。

俗话说,音美是一家。在低年级音乐课中,常常出现让孩子们通过歌曲的学习画出一幅画。这时,我才真正认识到,音乐离不开美术,因此,学习美术成了我必学的科目。就这样,从我来到兴隆小学的三年里,我没有间断的同我们学校的尹老师学习国画。在尹老师的精心培养下,我已完成了八个作品。得到了上级领导、家人、老师的一致好评。在这里,我要对尹老师,我的好朋友最真诚的说声“谢谢”。

在这个学期里,我还利用网络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在闲暇时间里,我会在我的博客里发表我的一些教学感想和文章,这样,天南海北的朋友会对你的东西各抒己见。在那里,我还认真学习其他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先进经验同时也把自己好的做法、想法跟大家分享,这种方便、快捷的学习方式使我的生活更加充实。从中,我也学到了许多的知识。

我是我校艺术教研组的成员,在课余时间里,我们会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交流经验。并把实际问题以随笔的形式及时做好解决的办法。这样,让我们艺术教研组的成员都有了很大的收获,在教育教学中,无疑提供了我们最有效的帮助。

五、配合班主任工作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三年二班的副班主任。我非常认真地对待这项工作,经常深入班级,为自己的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有公事外出时,我会尽我的所能管理好我们的班级。让班主任放心的去,满意而归。

六、努力目标

1、 加强自身音乐素质的训练,摸索出一套适合我自己的特长和教学方法。

2、在教学中踏实教课,利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和思想的进步,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以锤炼自己。

我是一个对集体充满了热情的人,勤勤恳恳、脚踏实地是我的工作作风,助人为乐是我的快乐之本,只要是对学校对大家有好处的事情我都会不计较个人得失,把它完成好。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同样会用心去面对,用我的全部热情来浇灌我深爱着的事业。

工作总结2

在忙碌的节奏中,一个学期又结束了,与学生们相处得也更加融洽了,有欢笑,也有苦恼,不过收获还是很大!本学期,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进行总结。

一、 继续狠抓常规,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

进入初一下半年,许多学生对环境、老师已经熟悉,思想上有了很大的变化,所以要很好加以引导。例如,有些男同学多次出入网吧,利用过周末经常不着家,在外面呼朋唤友地玩耍;

女生有早恋倾向,等等。因此,我经常利用课间找学生谈心,并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家访,更多地及时督促他们。在我的努力之下,班级的学习氛围有了较大的改善,学生的思想也逐渐转变。

二、加强班级管理,努力培养“真诚、严格、活跃、奋进”的班集体,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这一学期,班干部的队伍有了较大的变动,随着学校各项活动的展开,班干部的威信也逐渐建立。在班干部的培养上,我敢于放手,例如班级召开了“十四岁,我们起航”、“生命只有一次”等主题班会,都是班干部们召集、组织而顺利展开的,我只是在前期的准备中提出些意见,在不断地磨练中,班干部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级被评为西林街道的先进集体,荣誉的获得是对我们以前工作的肯定,也是以后工作的鞭策。全班同学现在齐心协力,劲往一起使,我相信,以后他们还会更加出色。

三、 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由于班中有一些后进生,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行为习惯也很差,对于班级的整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班级的所有任课教师都经常找学生谈心,进行疏导。有些学生是家庭的原因,也有是思想上的对学习的抵触情绪,不管怎样,我们都是耐心教育。虽然只是初见成效,但是我相信,只要坚持开展下去,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篇(11)

胡金波(1∶1)

学习先进典型,争创师德先锋

沈 健(2∶1)

“有效”的教育不一定是好教育胡金平(3∶1)

学校文化建设要关注地方资源杨小微(4∶1)

教师当为学师马 斌(5∶1)

做整个的校长王铁军(6∶1)

教育家的路,人不多的路孙孔懿((7-8∶1)

教师:不凡的职业、不惑的专业、不朽的事业

杨小微(9∶1)

回到学校本身李庆明(10∶1)

少一点傲慢,多一点敬畏孙孔懿(11∶1)

管理之道:大智闲闲成尚荣(12∶1)

独家策划

文化主张与学校气质张俊平等(1∶6)

今天,“学李”学什么?张俊平等(2∶12)

江苏教育“这五年”张俊平等(6∶14)

班级文化与学生发展张俊平等(9∶10)

洪泽: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

——江苏省洪泽县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纪略

张俊平等(10∶15)

大规模学校管理难题求解

张俊平等(11∶10)

社团建设与学生发展张俊平等(12∶6)

独家报道

最美的乡村教师蒋保华等(2∶25)

向着幸福出发

——江苏省泰州市“三进”教育解读

孙其华等(3∶8)

文化:学校生长的第一力量

——江苏省宜兴市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解读

张俊平等(4∶11)

向课堂致敬

——江苏省张家港市课堂教学改革透视

张俊平等(5∶6)

特 稿

·高层吹风

创新高中教育模式 奠基创新人才培养

胡金波(2∶6)

课改实践是课改成效的最好试金石

胡金波(2∶6)

教研必须先行胡金波(4∶6)

“学不可以已”胡金波(5∶17)

深化改革,提高质量

——2012年江苏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沈 健(6∶6)

高水平普及15年基础教育胡金波(6∶9)

加快普通高中转型发展 全面建设高品质的普通高中教育

沈 健(10∶6)

适应转型 自觉转轨 主动转变

——四谈“从这里开始,不一样的精彩”

胡金波(10∶10)

·特稿

教育局长应是善于“成人之美”之人

胡金波(9∶6)

树立协同创新观念 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有效应用

尤学贵(10∶24)

深切缅怀人民教育家吴天石

沈 健(11∶6)

“德育”为先 先在“育德”胡金波(11∶8)

·区域教育

坚守基础教育的使命与责任凌华余(1∶21)

完善教师流动机制 促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黄树生(3∶22)

高效课堂: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的“兴奋剂”

许 明(10∶26)

回到教育的原点

——连云港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

韩金山(11∶28)

让播种幸福的人幸福起来

易善平(11∶31)

构建教师区域高位均衡发展的立体网络

孟静卫(11∶32)

推进学前教育优质快速发展

王红红(12∶22)

以创建教育现代化为载体,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杨长万(12∶24)

暑期合刊“教师的人生情怀”系列专辑

是情结,也是纠结张俊平(7-8∶6)

·走向教育家

走进生命的学校秦晓华(7-8∶8)

化成天下:学校文化建设的使命与自觉

成锦平(7-8∶12)

向着“全人教育”出发王 生(7-8∶16)

为学生一生奠基 对民族未来负责

——关于金陵中学办学理念的思考与践行

邹 正(7-8∶20)

用隐形的翅膀飞翔潘晓芙(7-8∶25)

行走在普爱教育的大道上李宏伟(7-8∶29)

着力于学校发展战略思维蒋建华(7-8∶34)

教育服务:成就每一位师生的卓越追求

张元贵(7-8∶39)

共同发展 共享成功王兆平(7-8∶43)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种子陈向阳(7-8∶47)

情智教育:我的办学主张与追求

孙双金(7-8∶51)

在引领中成长杨金林(7-8∶55)

追求幸福的教育戴 铜(7-8∶60)

创造有意义的学校生活薄俊生(7-8∶64)

行进在“生命关怀”的教育之路上

李伟平(7-8∶69)

走向自由教育芮火才(7-8∶73)

校长走向教育家:教育家办学的必然选择

程振响(7-8∶78)

·寻找最美丽乡村教师

槐花飘香的村小宫凤华(7-8∶83)

走好自己脚下路卓 元(7-8∶86)

静静的白杨杨采涓(7-8∶89)

倾听自己的脚步声徐 娟(7-8∶92)

青春,在田野绽放美丽张 踟(7-8∶95)

生命,在风雨中怒放杭蓉珍(7-8∶98)

大爱有行

——记常州市首届道德模范奚亚英

王 岚(7-8∶101)

信念·挚爱·执著

——记江苏省特级教师陈国安

华 银 嵇庆法(7-8∶103)

蹲下来,才能让学生够得着你

陆 梁(7-8∶106)

一个乡村教师的教育情结杨永彬(7-8∶109)

幸福的诺言龚向东(7-8∶112)

怀念在村小教书的日子沈益亮(7-8∶114)

泥土的芬芳 田歌的清纯

丁亚明(7-8∶116)

启学者学,为师者师金 刚(7-8∶118)

老陈的芬芳人生曹 祎(7-8∶121)

一个乡村体育教师的幸福坚守

丁云兰(7-8∶124)

中国乡村教师“美”的华贵转身

严华银(7-8∶126)

专 题

·名校长研究

沈坚:创造发现沈 坚(4∶25)

让教育成为发现与创造的艺术

沈 坚(4∶25)

问题研究——一种高于制度的行为方式

沈 坚(4∶26)

整体优化——一个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体系

沈 坚(4∶27)

绿洲国际——一片星海人心中的广袤绿洲

沈 坚(4∶28)

聚焦学校核心竞争力与学生发展吴 刚(4∶29)

袁炳飞:乐在建设袁炳飞(6∶28)

乐在教育文明的建设之中

袁炳飞(6∶28)

绩效考核:共建学校的教育理解

袁炳飞(6∶29)

考试改革:建立自己的教学信念

袁炳飞(6∶30)

考勤机制:让管理基于信任

袁炳飞(6∶31)

袁炳飞的管理哲思与智慧践行

成尚荣(6∶32)

高本大:为教循道高本大(10∶32)

举着小旗和大家一起走高本大(10∶32)

显滴水穿石之功的两类“每周寄语”

高本大(10∶33)

以“沙盘推演”助增课堂教学精彩

高本大(10∶34)

让“学生议事会”与“小记者站”比翼齐飞

高本大(10∶34)

“临时工”也有资格作大会发言及国旗下讲话

高本大(10∶35)

为教循道:高本大校长的文化性格

王铁军(10∶36)

·名校生长点

让师“出”有名

——江苏省江阴市晨光实验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现象解读

闵建澄(1∶:23)

一米阳光,一路生长

——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小学“阳光”文化解读

蒋保华(3∶18)

让生命灿若阳光

——江苏省泗阳双语实验学校“灿烂”主题文化解读

张佑林 王晓明(5∶19)

过一种有意思的校园生活

——点击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小学活动课程文化建设 王学来 秦国金(6∶33)

银球旋转中的教育魔方

——江苏省无锡市花园实验小学“乒乓文化”解读

蒋保华(10∶37)

爱,为了儿童“一生”的课程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课程创新与特色建构

闫 勤 曹海永(11∶24)

飞翔的童话

——江苏省海门师范附属小学童话文化解读

高 健(12∶19)

·阅读名校

“我们的学校在中央”

——走进南京市丁家桥小学(9∶19)

一所“百年新校”的荣耀与梦想柳 杭(9∶19)

在传承中超越

——访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丁家桥小学校长张义宝

孔 陶(9∶22)

丁小,小学教育的标本意义

成尚荣(9∶24)

论 坛

·名家视线

课堂师生互动中的冲突及其化解策略

李如密 黄慧丽(4∶21)

转向与和谐文化相适应的教育观念

江建平 章江益(9∶25)

教师教学自主:内涵、特征及策略

李如密 郇支星(10∶28)

教育增值评价的教育公平追求

——从《科尔曼报告》谈起刘 尧(12∶25)

·教育研究

制度工具、人文力量与教育家:文化大国的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路径周 勇(1∶38)

区域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策略选择

孟晓东(1∶40)

名师成长的核心要素摭谈陈 震(2∶30)

名师,用非凡的“精气神”锻造

——以著名特级教师李庾南为例

祁国斌(2∶32)

校本研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助推器

——关于转变学校教研方式的实践性思考

严华银(3∶29)

基于实践的教研方式的转变

——以小学品德学科为例沈丽萍(3∶32)

表现性评价:“点式课堂”突围的一种路径

张菊荣(4∶30)

“课堂观察”再探析:课堂观察的局限、根源与走向

何 颖(4∶33)

为每一位教师教学风格形成奠定基础

——以“好课、好课例、好课型”的实践研究为例

田长青(5∶27)

培教学风格之树倪凯颜(5∶29)

教育在本质上要求权威的教育风格

——阿伦特的视角彭正梅 彭莉莉(5∶32)

名教师成功个性的基本特征李建军(6∶38)

影响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要素

唐德海(6∶41)

试谈特色学校建设的文化视角

金薇薇(9∶28)

试论走向文化的特色学校建设

张菊荣(9∶31)

多样化、特色化: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沈茂德(11∶37)

建构“有序多元”的高中培养模式

蒋洪兴(11∶41)

降“效”提质:关于中小学教学的一点辩证思考

冯卫东(12∶27)

·理论前沿

国内教师实践知识研究的要点及其问题分析

——纪念国际教师实践知识研究30周年

廖圣河(1∶27)

反思我国基础教育中的质量管理

杨颖东(3∶25)

论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三大困境

周 全(5∶24)

校外生活的“教育化”误区及其“本真”回归

王贤文(11∶34)

·教育观察

浅谈学校管理对“80后”教师的适应性思考

蒋惠琴(1∶44)

“教海探航”的“连云港现象”解读

孙朝仁 陈建先(2∶35)

名师培养:各自为政与重评轻用

黄行福(4∶36)

学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工作问题探析

周奎英(6∶44)

遇见未来的自己

——高中生生涯心理指导邓庆民(12∶30)

·教育随笔

走出学校“泛文化”的误区李 霞(1∶47)

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方向在哪里余耀清(1∶48)

捍卫常识,从理性认识教师开始

张克中(2∶11)

我为你的纸条“埋单”史 峰(2∶38)

亘古不变的是纯真情怀

——写在墟沟小学“百年华诞”之后

刘虎平(2∶39)

我们需要平民教育家鲍成中(3∶47)

从美国高考考倒中国学生说起

李 娟(3∶48)

特色学校之“特”之“色”周桂官(3∶60)

学生的学习热情衰减在过度作业上

宋运来(4∶57)

教师的幸福来自于“六心”印 鑫(4∶61)

她,帮助我走向“我”周益民(5∶45)

当一名幸福的班主任周德藩(9∶39)

童年,还是不比为好崔小春(9∶40)

和学生一同成长赵 玲(10∶50)

呵护孩子的尊严俞永军(11∶45)

老师,请关闭你的扩音器刘立新(11∶48)

寻找教育中的“小确幸”龚 燕(12∶40)

幸福就这么简单余建文(12∶41)

教育随想两则施延霞(12∶42)

专业阅读:草根的深造自得支俊华(12∶43)

关于师生关系的报告与思考张建杰(12∶45)

·教海探航

守望童年葛艳青 朱 俊(1∶31)

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2012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活动的通知(1∶34)

2012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活动细则

(1∶34)

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2011年江苏省“舜湖杯·教海探航”征文活动获奖名单的通知(1∶35)

2011年江苏省“舜湖杯·教海探航”征文活动获奖名单

(1∶35)

“养正”:校本化教师文化场的构建钱 音(2∶22)

诗化生命 激扬生命 放飞生命

——“生命化校园建构”的实践探索

王笑梅(3∶35)

提升教师科研力的校本研究卜 骥(5∶35)

职业眷恋: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智慧诉求

姚玉琴(5∶38)

无印良品:教师专业成长与学校特色发展的永恒追求

陈文艳(9∶34)

破解 凝聚 平衡

——构建主课题与小课题和谐互动机制探微

徐志超(9∶36)

小学生弱势群体的类型及健康诱导策略

马君谦(12∶33)

“一石”如何激起“千层浪”

——由两节同题课引发的思考丁 一(12∶35)

回味“过程”的意义

——实施“课堂公约”的案例研究崔春梅(12∶38)

·观点参考

绩效考核,把好事做好姜锦泉(1∶59)

蹲下身来的精彩吴宝席(1∶60)

沟通,走向高效的人性化管理薛建中(2∶40)

校长履新要做到“三立”王春勤(3∶54)

校园精神:学校高位发展的新境界

李广耀(4∶43)

让爱抵达学生的心灵李建成(4∶45)

家访,为何渐行渐远?任建波 梅 玲(4∶46)

“引导”,是一个慢慢行走的过程

沈育生(4∶47)

让师生在课堂中幸福起来徒香福(5∶47)

五“剑”同铸:校长管理智慧的源泉

羌建中(5∶58)

让“教学开放”更开放周云华(6∶57)

班级教育需要耐心和时机林伟民(6∶58)

民族音乐教育,从式微走向新生张 红(6∶59)

学生网络心理的引导须有度、有效

陈 敏 许 丽(9∶57)

家长:家园合作的共同决定者肖海月(9∶58)

综合实践活动亟须关注课程资源的深度挖掘与开发

张 健(10∶54)

管好班级并不难徐 玲(10∶55)

批评教师,请从“给点面子”开始

王建庆(10∶57)

师生共成长:教育的根本追求和终极目标

徐伟民(10∶58)

顺应学生性格,构建有效课堂徐 立(10∶59)

名师聊课室:打造教师专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张成红(11∶44)

教育必须走向开放、宽容、灵动

丁宜林(11∶46)

做本真的教育曹国庆(11∶47)

多措并举,优化艺术师资队伍张 红(11∶49)

创新评价,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成为可能

周 良(11∶50)

隐形管理,让课堂管理更高效张霞玲(12∶58)

消除对立情绪,走向和谐融通吴雪莲(12∶59)

文化办学,把书放在光明的角落钱明辉(12∶60)

绩效突围:有效考核促进学校发展的路径

刘 铭(12∶61)

案 例

·案例评析

现行教育将撕毁什么?许 超等(1∶50)

规范与自由:由衡水二中“跑操”的争论引发的思考

张 凯等(2∶41)

·管理智慧

确立三种理念,做有智慧的现代校长

曲 虹(1∶56)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三个环节

余如进(2∶47)

以优良生态造就卓越学校戴继根(2∶50)

学校“范式”管理初探赵贵龙(2∶53)

以课题为抓手 提升区域教科研品质

沙华中(2∶55)

追求“理想课堂”的校本实践顾云辉(3∶39)

再塑教师文化的新气度陈立芳(3∶41)

学校文化重在“化”高 翔 刘宝华(3∶42)

创生“催化”机制 培养专家型教师

吴金根(3∶44)

三维健康:让孩子更好地生活王敬怀(3∶45)

“立镜”促成长

——校本管理促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探寻

余 颖(4∶48)

让每一个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

——构建“点线面课程”的思考与实践

单道华(4∶51)

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标志与路径

郭志明(5∶48)

浅议教研员在课例研究中的角色转换

余家友(5∶50)

把握爱的律动 实施有效沟通

翟利岳(5∶52)

不拘一格出人才

——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

金晓慧(6∶46)

唱响校本教育之“民族团结歌”

储元璋 沈义军(6∶48)

以教育的名义牵手沈寿鸿(9∶41)

共同体学校:走向共进同荣

姚建光 罗永忠(9∶43)

基于学校特色发展的教师文化建设

黄艳梅(9∶45)

“草根式教研”让课堂更精彩李四同(9∶47)

依托教育发展共同体,努力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马君诚(9∶49)

“三乐”教育:培育幸福的“三乐”教师

杨建英(11∶51)

师本视域下提高讲座式培训实效的探索

——以“案例叙事撰写”专题讲座培训为例

项 平(11∶53)

秉承“乐”字理念 让师生在快乐中成长

祁仁东(11∶55)

那个男孩喜欢上了“九五至尊”徐兆宏(12∶36)

浅谈生态学视阈下的德育融入策略贡和法(12∶47)

学校特色助推教师成长张 辉(12∶49)

寻找学校书法教育应有的尊严唐广泉(12∶51)

·问题讨论

关于名师工作室的讨论庄惠芬等(3∶49)

一线教师需要怎样的教育理论

袁 健等(4∶38)

关于颜色事件(绿领巾、红校服、三色本)的讨论

宋丹丹等(5∶41)

校长带课的困境与出路胡 君等(6∶50)

教师发展需要哪些经历和体验唐海燕等(9∶50)

教研方式的转变与教研文化的重构

张 烨等(10∶42)

·经验荟萃

级部管理:学校管理的有效路径

陈文艳 刘 健(1∶58)

“七星少年”:多元、开放的德育评价

沈红霞(2∶57)

学校先进文化的积聚与创造刘晓光(3∶55)

学习型组织:校本研修的理想境界徐新民(3∶56)

追求管理品质 实现内涵发展周建新(3∶57)

教师培养,需要分层引领陈铁梅(4∶54)

补偿矫正:提高课堂效益的有效策略

唐医明(5∶55)

还原校史的“课程身份”贾(5∶56)

中小学网络读书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朱 婕(5∶57)

“33433”模式:留守儿童教育的福音

姜锦泉(6∶55)

小班化教育生态环境的构建与资源开发

魏 亮(9∶56)

让学校管理走向精致李菊梅(10∶51)

实施分层教育 培养朴素感情

钱 洁(10∶52)

正确树立现代教育技术观熊继龙(10∶53)

京剧进校园:京剧文化与教育意涵的融合

黄艳梅(11∶57)

开发雨荷农场 培育办学特色姚冬健(11∶59)

提升基层教研员角色领导力的三个维度

陈国平(12∶53)

班本教育:班级共同体建设的实践研究

毛丽萍(12∶54)

让学生自主参与学校管理朱爱华(12∶55)

教育科研,如何走向真实高效?樊智涛(12∶56)

治校之道,莫过治“心”周小峰(12∶57)

讲 述

·成长故事

我愿做一个行者黄 侃(1∶61)

美丽的坚守张宏军(2∶58)

不是为了告别的追忆张达富(3∶58)

我心中那片蔚蓝的海陈素志(4∶55)

一路寻梦诸向阳(5∶60)

我认出风暴而平静如海史金霞(6∶60)

成长在“东洲”滕玉英(9∶59)

成长:是岁月,更是经历徐 杰(10∶60)

我的“乡村教育”印周荣林(11∶60)

守望乡村教育的心灵之舞朱 宇(12∶62)

·一册在手

那些花儿陈惠芳(9∶62)

解开奴性的禁锢,发展均衡的质量支恩美(10∶63)

视 野

·教育瞭望

美国基础教育的三大启示朱全中(2∶61)

两岸中小学性教育情况的比较及启示

廖圣河 黄小燕(4∶59)

聚 焦

·编读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