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大全11篇

时间:2023-06-19 16:13:4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篇(1)

具体的分析思路是通过分析企业集团营运资金管理的概念及特点,再针对集团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解决集团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问题的具体实施措施。

本文主要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在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及资金集中管理的相关理论及模式系统地进行了研究。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从七个基本方面提出了集团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集团企业 营运资金 管理

集团企业是由多个企业组成,具有共同利益与特殊密切关系的企业群,具有群体性、多元化、层次化、综合性的特征。

对于集团管理而言,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折射出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及经济效益的大小。财务信息是决策层进行决策时的重要依据。集团企业要保持竞争优势,必须抓住资金管理,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提升经济效益。

集团企业资金管理趋向集权是普遍现象。但是,在国内集团企业因成员企业多,地域分布广,加之先进的资金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缺失,对资金控制的能力还显不足。表现在:企业缺乏统一的资金管理模式,各子公司业务,在资金流上没有形成相互关联的整体,产生运营风险的概率较大。有些子公司资金短缺要向银行贷款,另一些子公司资金富余却又没有合理理财,直接导致整个集团资金运营成本提高。

根据现代财务管理理论,营运资金内涵划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广义的营运资金,指企业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流动资产;第二,狭义的营运资金,指在某个时点上,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差额;第三,一定时期内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总和”被界定为营运资金。在这里“总和”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相互关系的直接反映。

营运资金的一般特征:第一,周转的短期性,一般都能够在一个营业周期或者一年内回收;第二,实物形态的易变现性,企业面临暂时性资金周转困难时,可迅速变现短期投资、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回笼资金;第三,数量的波动性;第四,来源的多样性;第五,实物形态的变动性,营运资金通常在现金、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应收账款和现金之间顺序转化,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个完整的资金循环过程,如图1-1所示。

通常营运资金管理的目标是不断提高盈利能力的同时,要保持适当的偿债能力。这就对营运资金管理体制的选择,提出了更高要求。选择营运资金管理体制,关系到集团组织结构的设置与权责利关系的明确。营运资金管理体制,可概括为三种:集权制、分权制、集权分权相结合制。对集权与分权问题的认识上,应遵循集中有分、分后有集,任何倾向极端的认识都是错误的,没有绝对的集权,也没有绝对的分权。作为集团管理者应当根据企业类型、所处发展阶段等因素,综合考虑、全面评估,选择与经营实际相适应的资金管理体制。

对企业来说,资金循环与人体血液循环一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保证经营活动开展,必须持有一定量营运资金。通常企业营运资金循环,是从支出现金购买原料开始,经过系列转换后,出售产品并收回现金。在这个过程中企业规模、市场销售、通货膨胀、现金流量甚至行业特征等,均会成为营运资金的影响因素。

集团营运资金管理出现问题,通常是以下原因导致:第一,内部存在信息孤岛,不能实现信息共享,导致信息失真;第二,缺乏事前、事中监控,出现“财务管理跟着会计核算走,会计核算跟着领导意志走”;第三,子公司多头开户,资金零散分布、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沉淀严重;第四,预算执行不彻底,资金管理不到位;第五,没有形成有效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等。

为加强集团营运资金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第一,统收统支模式,现金收支权力高度集中于集团财务部门,各子公司不再单独设立账户,提高资金规模效益;第二,备用金拨付,各分支机构持支付凭证到集团财务部门报销现金支出,补足备用金额度,分支机构没有资金决策权,仅有一定的资金使用权;统收统支和备用金拨付模式,比较适宜集团内相距不远的各分支机构之间,对于独立核算子公司不太适用。第三,设立结算中心,实现集团内成员企业资金调剂、内部监控,降低财务费用;第四,开设内部银行,通过银行化管理,设立结算账户、发放内部贷款、建立信息反馈,加强资金管理;第五,设置财务公司,作为集团子公司,财务公司是经营部分银行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承担集团理财任务,实现对各分支机构的现金控制。分支机构也可以自主经营自身现金,实现双赢。

完善集团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建议措施:第一,实施财务人员控制,对其进行有效安排,推行委派财务人员或财务总监委派制;第二,统一各分支机构账户管理和结算方式;第三,统一集团和下属公司的财务会计制度,实现制度对接,推行资金和账户统一管理;第四,推行预算管理,科学合理界定二到三级资金预算管理;第五,加强集团内部审计,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第六,建立集团结算中心,统一集团内部账户、合理规划资金使用、有效调剂规范管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第七,以零营运资金理念指导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努力缩短生产时间、改善生产条件,降低存货水平、推行零存货管理,保持资金结算畅通,加强流动负债管理。

对于集团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必须从经营全局进行思考。集团本身管理层级多,分支机构分布范围广,其营运资金管理体系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系统。集团必须考虑与其他内部管理系统的衔接。如何在投入最少,产出最高的原则下,寻求外部金融机构的支持。为了对集团营运资金进行有效管理,应该思考如何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建立对集团提供资金管理服务的全能型金融服务公司。最终目标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闲置资金,发挥作用、提高效率,降低集团资金运营成本,为集团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英,刘媛媛.营运资金安全性与管理效率评价.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12.

[2]程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评述.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4.

[3]查尔斯,吉布森.财务报表分析.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4]刘树海,齐二石.流程管理模式下的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08,10.

[5]王竹泉,逢咏梅,孙建强.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会计研究,2007,2.

篇(2)

中图分类号:F27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01

营运资金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的和最终的目标应该同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相一致,即股东财富最大化。通过有效的营运资金管理,保证企业资金具有足够的流动性,从而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一、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企业不断吸收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使企业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由于企业管理者的知识、思想和经验的限制,国内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的观念、方法和手段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依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系统有序的管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情况非常普遍。管理的力度也远远不够,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具体表现为:

1.流动资金短缺

作为一种社会资源,资金包括流动资金的紧缺是在所难免的。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流动资金短缺的情况,面临着营运资金风险,诸多不合理因素的存在严重干扰了各企业个体和全社会总体的营运资金运转。营运资金作为维持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与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循环密切相关,营运资金不足将直接影响企业交易活动的正常进行。

2.营运资金使用效率低

应收账款数量普遍增高,且相互拖欠情况比较严重,平均拖欠时间增长,应收账款中有很大一部分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较大。由于许多企业对市场认识不足,盲目进行生产,导致产品结构不合理,竞争力差,原材料、产成品、半产品等存货不断积压,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

3.营运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内部控制不严格

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混乱,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策略,也是当前企业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问题主要存在于现金管理不到位、应收账款控制不严、存货过多三个方面。

(1)现金管理混乱

流动性最强、获利能力最低是现金资产的特点。现金过多或不足均不利于企业的发展。部分企业,尤其是广大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机构不健全、财务人员短缺,没有制定合理可行的最佳现金持有量,编制现金预算,并采取有效措施对现金日常收支进行控制。

(2)应收账款控制不严,资金回收困难

很多企业业务收入的连年增长并没有带来利润的持续增长,主要原因就是同期应收账款数额增长的比例更大,而且账龄结构越来越趋于恶化,经营净现金流量持续为负。

(3)存货过多

大多数企业凭经验进行管理,缺少科学合理的存货管理方法,没有可行的存货计划和有效的定期监督检查,而且又无相应的责任部门,致使存货资金占用过多,造成资金停滞,资金成本高、周转迟缓。

二、完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对策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看出,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因此,我们主要从企业内部管理角度出发,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解决对策。

1.改变企业经营观念,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针对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应该首先从企业整体角度采取以下措施,达到改善营运资金的目的:第一,认真做好营运资金计划,事先掌握各流动项目和资本支出的变动趋势,预先消除影响营运资金状况的消极因素。第二,加强营运资金管理的制度建设,做到规范、合理和有序的管理,提高管理层次和水平。第三,建立营运资金管理考核机制,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第四,加强企业财务预算,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通过制定预算,不仅有助于预测风险并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风险,还可以协调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提高内部协作的效率

2.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防止形成不良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是,一次性全部投入,且占用资金较大,而资金的收回则是分次逐步实现的。固定资产收回是在企业再生产过程中,以折旧的形式使其价值脱离实物形态,转移到生产成本中,通过销售实现转化为货币资金的。这种资金的回收往往是缓慢的。由于投资的集中性和回收的分散性,要求我们对固定资产投资,必须结合其回收情况进行科学规划。

3.注重调整资金结构

改善传统的资金结构,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企业在进行外延扩大再生产时,应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时稳定落实一定量的流动资金,不可“盲目上马”。从企业资金运作角度考虑,应禁止将流动负债用于长期投资和构建固定资产。第二,科学安排自有资金与负债、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的结构,充分灵活地利用各种流动负债来满足流动资产的波动性需要。第三,避免为过分追求流动性而大量置存流动资产,尽可能降低流动资产的置存损失。

4.在企业运行过程中重视全面的营运资金管理

营运资金管理在企业运营的整个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解决营运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要从货币资金、存货、应收账款等三个方面着手进行强化管理:

(1)有效监控货币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果

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最终都要通过资金的流动来实现。建立企业资金的有效监控机制,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避免发生资金紧张的关键。企业资金紧张首先表现为缺乏流动资金,无现金支付。因此,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是监控企业资金紧张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指标。对企业资金供求平衡情况的一般分析,也通常利用该指标进行:

现金支付能力=(货币资金+短期可变现投资+短期可收回票据)-(短期借款+短期应付票据)。计算结果为正,说明企业短期无资金支付困难;反之,说明企业将面临资金紧张和支付困难。

(2)加强存货管理

随着效率意识的增强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零库存观念及相应的适时制管理系统正在国外得到迅速推广,被认为是压缩存货资金和节约流动资金的理想之举,也引起我国企业的充分注意和努力借鉴。

(3)合理运用商业信用,加速资金周转

篇(3)

由于企业管理者的知识、思想和经验的限制,国内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的观念、方法和手段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依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目前国内企业,很多面临着企业负担重、效益低、资金短缺、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些问题概括如下:

(一)资本结构失调,营运资金严重短缺

由于某些企业在经营策略上的失误,不考虑自己本身的投资能力而盲目投资建设,造成了大量固定资产比重过大,闲置资产过多,流动资金不足,导致运营效率低,此外难以变现的固定资产以及长期资产急剧增加,同时流动资产和收益性资产不断减少,短期借款不断增加,形成了高风险的资本结构。这种不合理的资本结构造成了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差,企业的营运资金十分紧张。流动资产比重过小,同时还存在大量的不良资产,这些都直接造成了企业资金短缺。

(二)营运资金低效运营

企业营运资金低效运营的情况主要表现为:

1.流动资金周转缓慢,流动资产质量差,不良资产比重较大。

2.应付账款使用率差距大。

3.流动资金周转缓慢,迫使企业大量借入流动资金,利息的压力又加剧了企业的亏损状况,使企业营运资金周转呈现出恶性循环的局面。

(三)营运资金内部管理存在问题

营运资金内部管理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

1.企业资金管理体制问题重重。很多企业都增大自身的经营范围和生产规模,但是某些企业却对资金的来源和使用缺乏全面的统筹和管理,计划与财务管理不统一。

2.存货管理方法守旧,落后。某些大型企业的存货品种复杂,管理难度大。若不采用先进的方法,将会占用大量的资金,结果使资金周转陷入困难得局面。

3.营销策略中信用政策的不合理。很多企业认为自身经济实力雄厚,对赊销策略很不重视,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常常会因为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使企业陷入困境。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信用政策来扩大销售规模,增加销售收入,及时收回货款。

二、改善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策略

(一)改善企业外部环境

1.政府在进一步明确政企关系、加快企业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完善财政体制改革,为企业形成资本积累机制创造宽松的环境。同时积极推行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利用现代企业科学的治理结构,明确各方的责任和权利,使企业做到彻底的自主理财。

2.规范企业的利润分配。企业的利润分配应坚持积累优先原则,首先满足生产经营之需要,然后再将税后利润在投资者之间进行分配。

3.在政府职能由直接参与向间接调控转移的进程中,构造一个科学的、稳定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制订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科学的产业政策,引导生产力布局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给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4.完善金融市场,拓宽融资渠道。继续进行金融体制改革,改革银行服务质量和效率,创造一个良性运转的资本市场,丰富投资形式和工具。加快金融市场的发展,大力发展票据市场和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企业筹资拓宽渠道。

5.努力提高经济生活中的商业信誉,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提出相应的规范和制度,以期解决社会环境欠佳的问题,加速社会的资金周转速度和效率。

6.完善信贷制度,银行对所有企业应一视同仁。

7.改变对私营企业的传统观念,在资金融通上私营企业应得到应有的待遇。

(二)强化企业内部管理

企业要想保持营运资金良性循环,管理者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营运资金管理观念。从企业整体角度采取以下措施,达到改善营运资金的目的。

1.注重资金需求预测,进行科学的事前控制

充足的资金来源,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因而对筹资环节的控制是资金控制的基础。企业必须注重资金的事前规划,科学预测资金需求量。不能盲目扩大销售规模,流动资金不足;也不能只顾对外投资或购置固定资产等,流动资金被占用。企业应综合考察各种筹资方式和筹资渠道,比较其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不仅可以向银行借款,还可以向其他企业借款,以期实现最优的筹资组合。

2.加强事中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对资金的使用环节进行有效的事中控制,是避免资金盲目、无效使用的重要措施。资金事中控制包括的内容很多。针对我国企业流动资金现状,目前应着重注意下述几个方面:

(1)优化流动资金内部结构,促进资金的有效使用。

(2)制定科学的使用政策,加速资金周转。

(3)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减少资金浪费。

3.建立营运资金管理考核机制,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审计部门应该负责整个企业的经营和财务审计。因此,开发内部审计的深层次职能,将推动营运资金问题的解决。

4.提高管理者营运资金管理的观念。我国企业的管理人员大多缺少系统、专业的管理知识教育,而主要依靠工作经验的积累,这将有碍于管理人员进一步提升管理的先进度和自觉度。通过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以改善营运资金管理工作。

(三)将营运资金管理贯穿于企业运行全过程

加强营运资金管理就是加强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就是加快现金、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尽量减少资金的过分占用,降低资金占用成本;就是利用商业信用,解决资金短期周转困难,同时在适当的时候向银行借款,利用财务杠杆,提高权益资本报酬率。

首先,规避风险。许多企业为了实现利润、销售更多产品,经常采用赊销形式。片面追求销售业绩,可能会忽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造成管理效率低下。其次,增加价值。会计利润是当期收入和费用成本配比的结果。在任何收入水平下,企业都要做好对内部成本、费用的控制,并做好预算,加强管理力度,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这样才能够提高利润,增加企业价值。财务管理应站在企业全局的角度,构建科学的预测体系,进行科学预算。预算包括销售预算、采购预算、投资预算、人工预算、费用预算等等,这些预算使企业能预测风险,及时得到资金的各种信息,及时采取措施,防范风险,提高效益。同时,这些预算可以协调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提高内部协作的效率。

(四)加速营运资金周转,保持较高获利能力

篇(4)

国有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作为国有企业日常经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管理的有效性对国有企业资产的获利及变现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国有企业资金管理的意义可解读为:第一,准备适量的营运资金能将国有企业的日常收付保持在良性循环状态;第二,在应对风险方面,保持适量的营运资金能让国有企业提升短期偿债能力,并减小风险。营运资金管理要达到的目标是:与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保持一致性(这是因为:营运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表现为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国有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要求为:开展有效管理活动,为国有企业营运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提供有力保障,最大程度地提升营运资金利用率、周转率及其能力,推动国有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国有企业营运资金的特点主要有:流动性强(营业周期基本为1年左右)、易变现、周转时期短(可通过短期筹资解决)、来源多样(包括银行短期融资、票据贴现、短期借款等方式)。

国有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指对国有企业流动负债、流动资产的管理。其中,流动资产涵盖的内容主要有: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流动负债涵盖的内容主要有: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狭义方面,净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营运资金状况对国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关系到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同时,作为衡量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而发挥作用。

二、国有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国有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包含各个方面的内容,每个方面的管理都有难度,因此,不足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对典型国有企业的研究发现,国有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在不同方面的现状可做如下阐述:

一是存货管理的现状。资金负担数量总和在总资源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由此可知,存货在营运资金管理中意义重大。存货现状通过存货周转率(相关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进行反映。国有企业存货管理现状为:在管理中运用了计算机高科技技术(具有完善的电子商务系统做支撑)、物流设备上也引进了高新技术作为支持,但由于新技术的引进存在适应阶段,因此,存在与实际情况不相匹配的情况。以南屯煤矿为例,对其存货周转次数进行横向分析可以发现,其存货周转天数明显短于其他煤矿,有利于回收现金,存货周转次数相当多(经调查发现,是由于引进了“零存货”管理方法,这是一种通过实施特定库存控制方略,确保库存量达到最小的管理方法);进行纵向分析可以发现,其存货周转次数在某一期间呈下降趋势,表明管理中存在问题。

二是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应收账款是流动资产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它的及时回收可以有效提高国有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应收账款现状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相关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进行反映。国有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为:应收账款结算方法的选用以客户的要求为出发点,其管理由财务部门负责,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体现在没有进行应收账款的分类管理,明细账余额与客户单位往来余额存在差异。以南屯煤矿为例,对其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进行横向分析可以发现,其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与行业平均值较为接近,体现了其管理的优良性;进行纵向分析可以发现,其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在经历一个明显上升趋势后从某一时间开始,又呈现出下降趋势,说明其管理还存在需完善的地方。

三是流动资产管理的现状。流动资产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准及经济效用的显著标志,对其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使资金得到充分、良好的使用,增强经济核算,提升经济效用,为国家及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提供强有力保障。流动资产现状通过流动资产周转率(相关计算公式为: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进行反映。国有企业流动资产管理现状为:在内部设置上,开立了若干账户,使得资金管理较为分散;部门设置较多,使得权利相对分散;部分企业预算制度还不够健全,导致了预算、现实衔接不畅,脱节现象严重的问题;对于闲置的资金缺乏有效利用,大多以存款形式存在(活期存款及定期存款)。以南屯煤矿为例,横向分析其流动资产周转次数可以发现,其周转次数高于行业水平,周转速度较快;对其进行纵向分析发现,其周转次数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下降,并有蔓延趋势。

四是流动负债管理的现状。流动负债关系到国有企业债务偿还的问题。流动负债现状通过流动比率(计算公式为: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进行反映。流动比率阐明了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联系,具体含义为:对于每一元流动负债,作为偿债保障的流动资产的数量。国有企业流动负债管理的现状为:流动负债管理方面上升的空间还很大,短期借款、应付账款数额的控制力较为薄弱,力度不够。以南屯煤矿为例,其流动比率与生产煤矿规定的最低流动比率标准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且存在比上一年度低的情况。

三、国有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改进的对策探讨

为了实现国有企业营运资金的科学有效管理,更好地提升管理水平,从当前国有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现状出发,探讨出以下几点改进对策:

一是形成国有企业营运资金科学管理的意识与观念。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国有企业上至高层管理者,下至各个部门,都要对营运资金的关键地位形成正确认知,形成科学管理营运资金的意识。第一,对国有企业中存在的闲置资金要进行合理配置并加强管理,一方面可以用于企业生产运营,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对外进行投资;第二,要确保留有充足资金保障国有企业的正常运行,在此基础上实现国有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篇(5)

一、房地产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房地产行业共30家A股上市公司2009-2011三年的数据进行研究。为避免异常值的影响,剔除了2009-2011年度列为ST的公司。

本文所用数据均来源于样本上市公司公布的各个年度的季报,半年报和年报,数据取自新浪财经网。表格样本公司2009-2011年相关数据统计中数据均为样本公司当年的平均值。

(二)样本数据分析

房地产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状况如表1所示。

从样本数据表1可以初步看出,房地产公司现金周期先缩短后延长,总资产收益率先增长后降低;房地产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周转期先延长后缩短;应付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一直增长,说明房地长上市公司资金运转有问题,存货偏长。

(三)房地产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流动资金不足

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流动资金短缺的情况,面临着营运资金风险。这种流动资金的紧缺状况已经超出了理性的极限,诸多不合理因素的存在严重干扰了企业个体营运资金运转,营运资金不足将直接影响企业交易活动的正常进行。

2、营运资金低效运营

流动资金周转缓慢,流动资产质量差,不良资产比重较大。应收账款数量普遍增高,且相互拖欠情况比较严重,平均拖欠时间增长,应收账款中有很大一部分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较大。

3、营运资金管理弱化

现金管理混乱。流动性最强、获利能力最低是现金资产的特点。现金过多或不足均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现金周期是影响企业绩效的一大关键问题。

二、实证分析内容

本文将选择总资产收益率作为企业绩效评价核心指标,该指标能较综合的反映企业运营方面的信息,具有极强的代表性。总资产收益率(ROA)是分析公司盈利能力时一个非常有用的比率,是一个衡量企业收益能力的指标。总资产收益率是一个考核企业利润目标十分有效的指标。 总资产收益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公司的竞争实力和发展能力,也是决定公司是否应举债经营的重要依据。总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公式是:

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平均负债总额十平均所有者权益)×100%(1)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2)

平均资产总额是指当期期初和期末资产总额的算术平均值,即: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3)

总资产收益率分析的重要意义体现在:(1)总资产收益率指标集中体现了资产运用效率和资金利用效果之间的关系。(2)在企业资产总额一定的情况下,利用总资产收益率指标可以分析企业盈利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确定企业所面临的风险。(3)总资产收益率指标还可反映企业综合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假设1:现金周期与公司经营绩效负相关

营运资金的周转期应该适度,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目前我国企业的现金周期明显超长,缩短现金周期带来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绩效上升。

假设2:应收账款周转期与公司经营绩效负相关

应收账款周转期反映企业年度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和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我国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期过长,放宽应收账款信用期所带来的边际销售增量将会递减,而相应的边际成本费用则会上升,最终会导致企业经营绩效的下降。

假设3:存货周转期与公司经营绩效负相关

存货周转期反映企业库存管理的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技术的提高,在保证供货稳定性的同时也使加速存货流转成为可能。在技术和管理方式不断创新的现实环境下,加速存货流转带来的边际收益必然会增加。

四、实证分析

(一)模型1的回归分析

(二)模型2的回归分析

模型2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对模型2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模型2调整后R2值为44.7%,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F检验。现金周期与托宾Q值不显著负相关,每股股利、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与托宾Q值不显著正相关,公司规模变量(LNASSET)与托宾Q值的正相关关系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营运资金管理效率没有显著提高公司价值。

(三)模型3的回归分析

以应收账款周转期为变量的回归表明,样本的应收账款周转期与公司经营绩效(ROA)不显著负相关,部分验证假设2。销售增长率在5%的水平上与公司经营绩效正相关。公司规模变量与公司经营绩效微弱负相关,模型通过10%水平的F检验,调整后的R2值为4.7%,D.W值在2附近,基本无序列相关可能。

模型3以存货周转期为变量的分析结果如表3-6所示。

以存货周转期为变量的回归表明,样本的存货周转期与公司经营绩效(ROA)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不支持假设3,但系数非常小。销售增长率在5%的水平上与公司经营绩效正相关。公司规模变量与公司经营绩效微弱负相关,模型通过1%水平的F检验,调整后的R2值为10%,D.W值在2附近,基本无序列相关可能。

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以应付账款周转期为变量的回归表明,样本的应付账款周转期与公司经营绩效(ROA)不显著正相关,不支持假设4,但系数非常小。销售增长率与公司经营绩效微弱负相关。公司规模变量与公司经营绩效在5%的水平上显著相关,模型通过1%水平的F检验,调整后的R2值为8.9%,D.W值在2附近,基本无序列相关可能。

1、控制现金持有量

根据房地产上市公司营运资金与绩效统计关系,缩短现金周期能提高企业绩效。因此房地产上市公司应当控制好现金持有量,缩短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以及存货周转期。

2、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加快企业资金周转速度,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在中小型住宅的设计和开发。2007年8月,国务院下发24号文《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政府在保障性住房供应上所发挥的主导作用,标志着全面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的开始。加强在中小型住宅的设计和开发一方面中小型住宅更加适应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有利于销售和资金回笼,另一方面,中小型住宅开发周期较短,资金占用相对较少,因此可以加快企业周转速度,缩短存货周转期,提高企业绩效。

3、加强资金的监督和检查

企业应定期、不定期地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可以通过日常的报表了解全面情况,通过专项检查发现资金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特别是应收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往来账目应逐笔实行跟踪管理,将部门负责人、业务人员的绩效同应收款项的回笼速度和回笼金额挂钩,制定相应的奖罚办法,把坏账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企业还可以通过内部审计,对财务会计信息和经营业绩真实性与合法性进行审计与监督,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完整。

参考文献:

[1]吴媛媛:刍议企业营运资金管理[J].管理实践,2007

[2]王晓琪.房地产行业营运资金管理.财会月刊(会计),2010

篇(6)

一、我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中呈现的问题

(一)流动资金短缺

企业的营运资金在目前企业中呈现出的首要问题就是流动资金短缺现象,这类问题的出现导致企业面临流动性的风险。流动资金对于企业而言,是企业能够获取的最低成本资金,当企业面临一些比较紧急的项目时可以动用流动资金,因此一旦流动资金短缺的问题出现,则会使得企业在进行一些项目上存在资金运转不过来,无法实现企业经营的转型或者规模的扩大。

(二)营运资金结构不合理

企业营运资金结构与资产结构相关联,因此营运资金结构的不合理直接是受到资产结构的不合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都会根据利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做一个权衡,将营运资金进行合理的配置已达到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很多企业在进行资金配置管理中往往为了尽可能的得到更大的收益,会将大部分的营运资金投入到风险比较大的项目中,忽视了营运资金结构的协调平衡,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的短缺。

(三)营运资金管理水平较低

我国现阶段的企业对于营运资金管理概念比较忽视,很多企业在管理内部并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资金管理模式。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现金管理的混乱。企业对于现金的持有应该具备一定的协调,过多或者多少都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针对我国一些中小型企业而言,由于在现金管理上没有可遵循的章程操作容易使得现金管理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降低营运资金管理水平。二是,应收账款控制不严。企业在经营业务过程中对于经营规模的过多重视,导致在规模扩大中没有注重到应收账款存在的一些信用问题,出现一些资金问题。三是,存货在资金中所占比重较大,这也受到企业没有一套完善的存货管理制度的影响,存货占据的比重较大使得资金周转困难,造成营运资金的浪费。

(四)营运资金运营效率低

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水平决定了营运资金使用效率。企业内部营运资金多的时候,如果不对其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使用,会造成营运资金闲散。而当流动资金不足的时候则会呈现资金周转慢增加企业财务风险等现象。

(五)没有一套完善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制度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套相应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指标,通过评价指标明确在管理中各个环节的一个操作情况以及制定一些奖罚制度达到激励的作用。但是这个部分被大多数企业长期忽视。

二、我国企业出现营运资金管理问题的主要成因

根据以上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的探索可以大致总结出其出现的几个原因:首先是企业内部的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异,产品在市场上的滞销导致企业存货量过大,流动资金减少。其次是企业在其发展阶段盲目的追求规模的扩大,使得企业财务的真实情况无法适应发展步伐,导致资金量不足。最后就是企业在资金的配置方面不合理,造成营运资金的浪费。这三个方面是目前我国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由。

三、提高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企业营运资金项目管理

流动资产项目管理。流动资产主要包含有货币资金、短期债券以及存货等方面的资产。围绕这些流动资产企业如何进行营运资金的管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就是企业在遵循国家规定的有关制度的前提下,企业计算出对企业最有优势的一种流动资金持有量,以便于在满足企业日常运作所需要的资金情况下,还能将一部分闲散资金投入到能够创收更高效益的项目中去,提高流动资金的使用效率。第二,企业流动资金中的短期债权包括有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等,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就是由于赊销和分期收款等销售方式所产生的一些应收账款,企业应该在不影响销售收入的前提下,制定一系列的信用政策,降低企业一些坏账和收不回的账款的损失。第三,短期投资主要是指将一些闲置下来的流动资金进行短期的投资,在投资中还要注重分析投资风险,在稳健中进行创收。第四,我国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远落后于一些国外企业,存货管理主要包括对原料或者成品的管理,在管理中要猪猪婆娘个协调生产经营者需要和存货占用的资金成本之间的关系。

举例说明:

1.合理的控制存货采购及库存。企业应该制定合理的存货采购和库存策略,以一家外资奶酪食品企业为例:企业根据下一年的月别销售量预算制定产品生产预算同时根据生产预算再计算出每月的原料、包材需要量,再按照采购周期及合理的库存量进行原料采购及入库,国外采购原料采取期货的方式,同时确定船期分次到港入库,这样既减少存货库存也能避免一次性付款。每月采购经理要按照上述原则和预算指标要求检查部门的工作结果,截止到发稿这家企业存货周转天2015年9月41天;2015年12月39天;2016年9月份29天。

2.合理确定销售策略及时催收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对实现营运资金管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家公司零售渠道主要采取的销售收款方式是预收账款,款到发货的方式,对于相对信用好的而且合作时间较长的客户采取赊销30天的方式,应收账款收款指标纳入销售部门的绩效考核,以2015年为例,年销售额6个亿,应收账款2500万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5天。

3.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的管理。企业要尽量占用供应商的货款来解决营运资金不足的问题。与国际大的供应商签订的采购合同一般是对方发货60天或45天,与国内供应商的付款方式是票到30天,财务部门会尽量控制好付款节奏合理的运用资金。运用先进的SOP\ERP系统不会出现延迟付款的情况。

(二)企业营运资金结构管理

营运资金结构管理指的是针对流动资产和中长期资产的比例、与流动负债匹配的关系等的管理。首先,企业中流动资金与中长期资产的比例关系需要考虑到不同行业的实际情况,有些企业的产品生产周期较短,对于流动资金量就相应较大,而管理层对于风险的偏好也是影响营运资金结构的关键因素。其次就是考虑到财务风险的预防,企业就需要将流动资金规模大于流动负债。最后就是企业要帮张流动资产内部项目比重符合数量合理并存、时间一次继起的原则。

具体到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和分析,以这家企业为例,这家公司从2006年的年销售额4千万元,到2015年6个亿每年的增长比例20%以上;10年的告诉增长除了得益于中国奶品市场的需求的迅猛发展和企业产品的适销对路以外,最多的就是来自于企业对营运资金的管理和重视。比照这个分析表要对产生的数据进行相关的分析和说明,这样集团才能够有的放矢的了解在中国的公司营运资金管理方面发生的变化和结果。

在存货方面:要分析与上年同期和上年末相比是由于存货量的增减的影响了多少金额;由于存货价格变动影响了多少金额。

在应收账款方面:需要分析应收账款余额与上年同期和年末比较市场发生的变化,出现余额多或少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在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方面是什么原因出现的差异?在对这些营运资金因素分析后,既能满足集团高层对中国分公司经营和市场的分析和了解,以备根据市场调整投资策略,也能够督促国内分公司合理的管理营运资金,在上述这些方面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经营效益。

四、总结

企业营运资本管理主要包含存货管理、应收账款、应付账款以及其他应收、应付账款之间的管理。而存货管理是企业对原料或者成品的管理,一个企业要想管理好存货首先就得协调日常经营者所需与存货占资金成本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些销售方式的把握要严格控制,尽量减少一些坏死帐的出现。存货、应付账款与销售方式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保障企业营运资金正常运行的关键。

希望通过借鉴外资企业对营运资金的管理能够使国内的企业经营者找到如何在现今经济下行的状态下如何使企业能平稳的度过难关及更好的发展,以利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篇(7)

一、引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我国的民营企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研究和吸取我国民营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的营运资金管理经验与教训,加快建设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又适应二十一世纪竞争环境的民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模式,对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民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存在许多先天的不足,在营运资金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有:

(一)融资困难,周转资金严重不足

现在,我国一些民营企业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渠道多元的融资体系。地方各级政府也为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提供财政支持;中国人民银行也鼓励各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这些措施改善了一部分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但是,各金融机构在改进金融服务、开发适合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调整信贷等方面还有缺陷。所以,融资难仍然是摆在民营企业头上最突出的问题。

(二)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

有些民营企业奉行“现金为王”的理念,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导致现金的管理成本和机会成本上升;而且大多数民营企业没有编制现金计划,对闲置资金没有充分利用;有些小规模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贷款投资所占的比例较高,面临的风险也增大,它们总是尽快收回投资,很少考虑扩展规模。

(三)重钱不重物,资产流失严重

不少民营企业缺乏严谨的库房管理制度,库房管理者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这些人对原材料、半成品、固定资产等管理不到位,出现存货过期变质,库存数量不准确等问题是司空见惯的,而且出了问题也是草草收场,无人深入追究,资产浪费严重。

(四)不注重现金流量的管理,营运资金波动大

目前,很多民营企业存在重销售、轻理财的现象,不注重日常现金流量的管理,营运资金波动大。当出现经济繁荣时,不能正确预估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一旦企业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产品成本提高,经营现金流入量锐减,或是新上项目见效慢,原有业务资金告急,或是债务到期,财务风险加大等情况出现时,问题与危机就充分暴露出来。因此,掌握好现金的流量管理势在必行。

三、改善民营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由宏观经济环境和自身双重因素造成的。所以,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了解和掌握民营企业现金管理规律

在加强营运资金管理过程中,中小民营企业的现金流量与企业的生命周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企业刚刚建立时,往往具有大量的资金满足企业的生存。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应收账款的增加,所需的流动资金的增加,企业将面对资金的压力。由于资金的支出加剧,这一阶段许多民营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倒闭。经过了这一“化蛹为蝶”的困难阶段,企业投资逐渐收回,现金也随之充裕。

(二)转变观念,增加融资渠道

稳定的融资渠道能够为民营企业的成长壮大提供有力的保障。一般来说,在民营企业的初创阶段,由于其规模小,主要依靠个人投资或利润留存的方式来追加投资。但随着规模不断扩大,有限的内源融资往往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外源筹资逐渐成为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因此,民营企业应充分利用商业信用和短期银行借款筹集短期资金。此外,筹集短期资金的方式还有短期融资债券、应交税金、应交利润、应付工资、应付费用、票据贴现等,但无论哪种方式都有其优缺点。民营企业的财务人员要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选择筹资组合,在尽可能多地使用流动负债的基础上,注意本企业的清偿能力,保证企业的信誉,给企业带来最大的收益。

(三)加强存货管理

建立健全存货管理的规章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维护安全。对存货的管理和记录必须分开,形成有力的内部牵制,决不能把资产管理、记录、检查、核对等交由一个人做。结合企业的特点,采取定期盘点和轮番盘存的方法,清查财产物资的实有数量,妥善处理盘盈盘亏,确保账实相符。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并以科学的方法来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

(四)加强成本费用的控制与管理

“开源节流”一直被认为是企业制胜的法宝。由于会计利润是当期收入和费用成本配比的结果,在任何收入水平下,都要加强成本费用的控制与管理,做好预算,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以提高利润、增加企业价值。

(五)加强企业财务预算,提高企业营运效率

财务预算能使企业正确预测风险,及时得到资金的各种信息,并采取措施防范风险,提高效益。同时,还可以协调企业各部门的工作,避免部门间冲突,提高内部协作效率。此外,销售部门在销售、费用等预算指导下,还可事先对市场有一定了解,把握市场变化,减少存货的市场风险。因此,财务管理应站在企业全局的角度,构建科学的预测体系,进行科学预算,包括销售预算、采购预算、投资预算、人工预算、费用预算等。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民营企业将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下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只有通过积极扶持民营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才能有效的促进我国民营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作者简介:安亚人(1955-),男,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会计理论和实务。

中图分类号:FF27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2.0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2-17-02

一、营运资金的管理问题

(一)营运资金管理的概念界定

营运资金又称营运资本,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营运资金(毛营运资金)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流动资产占用的资金;狭义的营运资金是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无论哪个角度,营运资金都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总和,这里的“总和”不是单纯数字的加总,而是二者之间关系的反应。营运资金管理就是对企业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营运资金在一个公司的全部资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具有流动性大、周转期短、形态易变等特点。所以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要想正常的运转下去必须要拥有适量的营运资金。并且从财务管理实践看,外国学者经过调查发现,企业的财务经理把工作时间的60%都用在了营运资金的管理上,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要想管理好公司的营运资金就要解决两个问题:对流动资产的管理和对流动负债的管理。对流动资产的管理即对现金、存货以及应收账款的管理;对流动负债的管理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和商业信用的管理。

(二)我国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很多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资金短缺以及营运能力较低,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最近几年,一些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直接导致经营失败,探究其原因,除了管理效率低下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忽略营运资金与长期资金特别是固定资产的配置以及营运资金各项目之间的合理配置。

现阶段我国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存货资金积压严重。存货是企业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顺利进行,它可以节约生产时间和采购费用,从而为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提供有利条件。然而,企业持有过多的存货会占用大量资金,存货的储存成本和管理费用等持有成本也会相应的增加,对企业的盈利能力造成一定影响。因此要在这二者之间权衡利弊,找到最佳组合。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一些企业的的应收账款很难及时收回,最直接的原因是市场竞争机制使企业不得不以各种手段扩大销售。除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价格、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加大广告宣传力度之外,赊销也是企业扩大销售的相当重要的手段。因为在同等条件下,赊销产品的销量必定大于现金销货的销量。货币信用政策为企业带来竞争上的有力条件,与此同时,也为企业带来大量应收账款。除此之外,全民信用意识不够普及也是造成应收账款周转缓慢的原因。应收账款周转缓慢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低下。这是由于企业经营行为的制度性缺陷与信用管理的不健全所造成的。三是短期负债管理水平低下。流动负债是公司筹资的主要来源,它在公司的资金来源和资金结构管理中有较大的影响。我国很多企业短期负债的比重非常高,由于缺乏对负债资金的有效管理,对企业的商誉造成了不良影响。企业的到期负债有可能导致破产风险。由于流动负债成本低的优势,很多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使流动负债在总资产中的比例高居不下,从而使企业一直处于比较高的财务风险中。因此,企业应确定合理的流动负债比例与规模,使其能符合自身承受能力的最高限额。

二、“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

“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即从营运资金管理的着重点出发,在满足对流动资产基本需求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降低企业在流动资产(主要为存货和应收账款)上的投资额,并大量利用短期负债进行流动资产的融资[1]。“零营运资金管理”不是要求营运资金数值上真的为零,而是使其趋于最小的一种极限式管理。“零营运资金管理”是一种高风险的管理决策方法,但同时它也会有较高的盈利水平,即所谓的高风险、高收益。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较高的收益。我们知道流动资产的盈利能力低于固定资产的盈利能力,因为流动资产虽是经营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其本身并不具备盈利性质,流动资产是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必要条件;短期投资的盈利能力低于长期投资的盈利能力,对债权人而言,短期负债偿还的日期短、风险低,所要求的利率就低,而债务人的成本就是债权人的利率,所以短期负债的资金成本小于长期负债的资金成本[2]。企业应该把在应收账款和存货、货币资金等流动资产上的投资尽量降到最低限度,把原本投资在货币资金和短期有价证券的资金用于报酬较高的长期投资,在降低存货成本、应收账款费用以及坏账损失的同时增加企业的收益。大量短期负债可以弥补流动资产短缺,降低资金成本,并且弹性大、难度小。同时由于企业在流动资产上投资减少能够加速资金的周转,进一步获得更多盈利。第二,潜在的风险。流动资产的风险性小于固定资产的风险性。因为流动资产更容易变现,当然固定资产也可以通过变卖转换为现金,但是企业不会轻易出售固定资产,因为固定资产是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不可缺少的,除了特殊情况外(如企业濒临破产等)情况外,企业是不会出售固定资产的。因此,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持有的流动资产越多,面临的风险也越小。另外,企业若利用过多的短期负债必然会使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通常从风险角度看,短期筹资要大于长期筹资。这是因为短期负债的到期日比较近,比较容易出现不能及时偿还的风险。如果使用长期负债来筹集资金,企业可以明确知道整个期间的用资成本,因此短期负债在利息成本方面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三、实现“零营运资金管理“的有效途径

企业要想实现“零营运资金管理”也要从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两方面着手。对流动资产而言,就是要最大限度减少流动资产投资金额,从而加速资金周转;对流动负债而言,则要有一个畅通的短期融资通道,来满足企业日常的运作需要,但同时要考虑短期资金成本问题。[3]

1、减少流动资产的投放量,加速资金周转

通过对货币资金周转情况的分析可以合理预测企业流动资金的需求量。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从支付现金购买物资到投入生产形成产品,通过销售转化为货币资金;其他一些产品通过信用销售转化为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需要经过一定时间、一定过程才能转变为货币资金。企业货币资金的周转公式为:现金周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通过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要想缩短周期,真正实现“零营运资金管理”,就要从存货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应付账款管理3个方面入手。在存货管理方面,一边要加强销售力度,增加销售以减少存货周转期;一边还要通过确定订货成本、采购成本以及储存成本计算经济批量,使存货占用的资金尽可能的减少。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企业销售只有货币资金的收回才能创造价值。因此要在信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通过这些措施使客户尽量提前交付货款,实现资金回笼,从而加速应付账款的周转。同时要权衡好信用政策带来的利润与它预计负担的成本二者的关系。制定合理的收账政策,减少应收账款和坏账损失,加速资金周转。在应付账款管理方面,企业拖延付款虽然可以加强企业对资金的有效利用,但是也同时带来信誉损失的风险,所以企业应权衡利弊找到最佳方案。

2、合理利用流动负债,降低短期资金成本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通过大量举借短期负债来满足营运资金需求,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以求最终降低企业的营运成本。企业要想得到短期资金主要有两条渠道:一个是商业信用,另一个是短期银行借款。

商业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易中以延期付款或预收货款进行购销活动而形成的借贷关系,它是企业直接的信用行为。[2]这种短期筹资占许多企业流动负债总额的40%,是许多企业短期资金的重要来源。它有很多优点,它属于一种自然性筹资,因此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企业可根据一定时期所需资金量的多少灵活掌握,具有弹性;使用商业信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筹资成本。同时,商业信用也有期限较短,不利于对资金的统筹运用的缺陷。并且若法制不健全,信誉不好的公司之间相互拖欠资金的状况比较容易出现,会对企业经营运转产生不利影响。

绝大多数企业短期资金来源于短期银行借款。因为银行实力雄厚、资金充足,许多信誉好的大企业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借入资金。因此短期银行借款具有简单方便并且弹性大的优点。但是短期银行借款也有资金成本较高、限制较多的缺点。

企业筹集短期资金的渠道不仅有商业信用以及短期银行借款,还有短期融资债券、应付工资、票据贴现等多种形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筹资方式都各有利弊。要想实现“零营运资金管理”,企业一定要在仔细分析比较的前提下,选择最合理的筹资组合,在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保证企业良好信誉的前提下,尽量多的使用流动负债,这样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参考文献:

篇(9)

(二)国内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2006年我国出台的新准则把金融资产分成了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者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中涉及到公允价值问题的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的股票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设有公允价值相关账户,其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都以公允价值入账,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票投资在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中以公允价值计量,但是公允价值变动在资产负债表日转入资本公积。因此,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直接影响当期的利润,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影响对所有者权益有影响。由于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对利润和所有者权益有直接的影响,这就意味着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对资金的管理效率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下企业资金管理困境

(一)投资战略选择中的资金管理问题 投资战略往往建立在一定的资金实力基础上,与企业的现金流息息相关。由于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是资本公积,给企业的收益分析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例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而这部分收益为未实现的收益,没有现金流入。有些管理者以利润为主,分析企业的收益情况和盈余的大小,忽略对现金流的关注和分析,对企业的资金实力理解有偏差。最后企业的投资战略选择偏离实际的发展需求,导致资金链条的断链,企业陷入困境。

(二)投资核算中的资金管理风险 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如对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使得会计利润和实际的现金收入不一致,给企业带来了变现风险。对企业而言,现金流是其生命线,利润多,并不意味着企业的经营状况就好,尤其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引进以后,资金的变现能力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企业资金变现能力越差,潜在的风险也越大。企业资金变现能力越好,风险也就越小。可见,在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加大了企业投资的风险,是企业资金管理中的一大挑战。同时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对企业的资金管理带来了流动性风险。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以市场价格核算,由于金融资产的价格波动比较大,资产缩水幅度大,影响企业资金的流动性。例如交易性金融资产,企业在2006年购进,2007年在整个证券市场处于牛市的良好环境下,市场价格迅速上升;2008年股市震荡,市场价格迅速下降,资产缩水,难以抛售。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受到重挫,影响资金链条的顺利循环。

(三)投资的市场效应风险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意味着企业的投资与市场反应相联系。市场价格的波动,影响企业的账面收益,影响企业的利润,从而影响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价值评价,这就影响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信心,企业的价值进一步被错误地估计,导致其陷入困境。对企业而言,市场效应影响企业的筹资,经营,投资等战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后,一旦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下降且下降幅度比较大,银行、投资者将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和发展前景失去信心,导致企业面临筹资困境,资金链条不稳固。例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迅速缩水,企业利润额减少,影响市场对企业的信心,企业陷入恶性循环,更快地陷入困境。

三、企业资金管理效率改善对策

(一)风险评级风险管理是企业的重要话题,做好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是显然的。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后,企业风险加大,因此企业应当对金融资产的投资风险进行评级。企业在进行金融资产风险评定时,可以参照银行的风险评级办法,例如将企业金融资产风险等级分为三类:第一类风险大,收益大;第二类风险大,收益小;第三类风险小,收益小。另外对相应的风险等级进行风险的定量化处理,如第一类风险系数定为60%,第二类风险系数为100%,第三类风险系数为10%等。风险大,收益大的投资机会应在企业拥有足够多的现金流量,支付日常经营活动后仍然有多余,投资后将预期的收益乘以风险系数进行核算。风险小,收益小的投资机会可在企业不存在大量负债的前提下进行投资,投资后按照预期的投资收益乘以风险系数核算。风险大,收益小的投资机会则应当放弃。在对风险等级进行评定后,企业可以对未实现的收益存在的风险进行定量化处理,从而更好地把握现金流量。

(二)资金预算管理方法创新资金的预算管理是资金管理中的核心内容,企业做好资金的预算管理,才能为资金的有效运作铺平道路。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以后,企业的收益和现金流量存在一定的差距,未实现收益的存在对资金预算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应当在资金的预算中,对不确定的因素进行衡量,细化资金的预算管理工作。在资金预算管理中,考虑存在的风险可能对资金收入的影响,以及对风险比较大的项目投资可能给企业带来的资金流出。编制好资金预算管理,做好投资、筹资、经营活动中的资金预算管理工作,将这三项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资金进行管理和控制。

参考文献:

[1]黄薇:《中国保险机构资金运用效率研究:基于资源型两阶段DEA模型》,《经济研究》2009年第8期。

[2]逄咏梅、宋艳:《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公司经营绩效分析》,《财会通讯》2009年第5期。

[3]张静敏:《强化资金管理提高企业资金运营效率》,《中国经贸导刊》2004年第6期。

[4]李毅:《加强资金管理 提高资金效率――试述集团母子公司体制下的资金管理》,《山西统计》2003年第3期。

篇(10)

一、营运资金管理评价及风险预警研究的意义

国外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我国于1993年引入营运资金这一概念后,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才逐渐展开。营运资金管理是公司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司价值创造和财务管理目标紧密相关。因营运资金管理不善而导致的破产倒闭案例已屡见不鲜,2003年美国有着100多年历史的Kmart申请了破产保护,2004年在我国运营8年之久的普尔斯马特轰然倒下。近年来,提高营运资金管理水平正逐步成为国内外企业关注的重心之一。

通过对营运资金管理评价和风险预警研究,企业可以找出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关键因素,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营运资金管理水平;同时,可以判别企业营运资金风险状况,进而对企业各环节发生和可能发生的营运资金风险发出预警信号。

然而,对目前关于营运资金管理评价和风险预警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发现营运资金管理评价体系有涉及营运资金安全性的指标,但是较少的研究能够把营运资金管理评价与风险预警结合起来。显然,这不利于对营运资金管理评价的深入研究,也不利于企业营运资金风险的规避。科学的营运资金管理应当能够在降低资金风险的同时增加企业收益,最终使企业价值得到提升。

因此,本文拟从营运资金管理评价和营运资金风险预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以期在梳理和把握营运资金管理评价及风险预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未来我国营运资金管理评价及风险预警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二、关于营运资金管理评价的主要研究成果

对营运资金管理的评价基本上都是基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展开。关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也由传统的单一财务指标逐步发展为较完整的综合性评价体系,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一)国外相关研究文献

20世纪70年代以前对营运资金管理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各单个组成项目上,并且侧重于流动资产项目的研究,相应的评价指标通常采用应收、应付账款、存货周转率等单项指标进行评价,然而这类指标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首先,这类指标忽略了流动资金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利用这类指标很难发现各流动资产项目的相互变动对营运资本的影响程度,继而无法对营运资金进行综合的评价。

鉴于实践中出现的这类问题, 有学者提出了采用现金周期(Cash Conversion Cycle)指标, 用以反映企业营运资金状况的全貌。Richard V. D.等(1980)提出了反映营运资金管理状况全貌的现金周转期指标,指出:现金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这个公式后来被广泛运用到对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评价之中。但该指标忽视了处于不同时间点、不同生产阶段的流动资产项目所占用营运资金在数量上的差异,没有考虑企业不同形态营运资金的占用情况,因而不利于企业全面、正确评价营运资金管理绩效。

由此,James A .Gentry等(1990)在现金周转期的基础上,引入了权重思想,通过对各阶段现金流量时间和数量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加权现金周期的概念。加权现金周期与现金周期相比,考虑了不同形态营运资金占用情况,加权现金周期融合了整个循环使用资金的时间和数量值,从而能够更好地反映营运资金绩效。但是上述营运资金绩效的研究都不是针对某个企业、某个行业的具体研究。Joseph Cavinato(1990)则以制造业为例,细化了产品-现金周转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缩短产品-现金周转期的方法。他提出了产品-现金周期指标来衡量营运资本管理效率。同时,Martin Gasmen等(2003)提出了衡量零售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的“剩余日(Excess days)”指标。该指标可有效衡量零售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效率,通过与具体行业的结合,使研究结论更具有说服力。

综上,上述评价指标的主要目的在于评价营运资金管理的效率,虽然对营运资金风险的指标有所涉及,但是没有系统的展开研究,也就不能实现营运资金管理的最终目的。

(二)国内相关研究文献

1.高效集成的营运资金管理评价体系。在对传统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国学者郁国建(2000)指出,传统的评价缺乏战略性和集成性,通过建立一种高效集成的营运资金管理评价体系,以加强对营运资金的更有效管理,他创建了一个单一的集成指标购销周转率来考核营运资金的总体流转情况。然而,基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信息需求,上述各营运资金项目等信息需要进一步细化。由此,邵芬芬(2011)建议将存货周转天数进行细化,重新定义了“材料周转天数”“在产品周转天数”以及“产成品周转天数”。建议将传统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分子改为收回应收账款余额,并进一步细化为收回账龄为1年、2年等的应收账款金额。显然,细化后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可以提供更多的管理信息。可见,对传统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改进思路主要有:横向组合各单一评价指标,从而形成综合性的评价指标;纵向细化传统评价指标,从而划分不同项目进行考核,且改进了指标结构,使其更加科学。但上述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改进的研究仍囿于传统视角,往往只侧重于一个方面,难以正确、全面地反映营运资金管理绩效。

2.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营运资金管理评价体系。齐彩红等(2011)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括和谐性、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的评价体系,并将这四个方面作为第一层次指标的分类标准,进而选择包括“应收账款平均账龄”“现金流动负债比”等在内的14个关键指标作为第二层次指标。该体系给出了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直观评价,但在指标选取、分数判定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李争光等(2011)基于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的安全性、流动性及收益性,选择涉及营运资金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等的9项具体指标,建立营运资金绩效指标评价模型,同时选取三家家电企业2009年度财务数据,通过计算相应指标来评价三个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进行了评价,为企业营运资金绩效管理提供参考。该指标体系便于企业间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比较,易于找出管理重点,但在指标权重、指标得分确定方面较为主观。

徐玮(2013)则从供应链资金管理特点出发,采用层次分析法提出供应链营运资金管理的评价指标,将营运资金管理水平作为目标层指标,将营运资金使用效率、营运资金安全性和营运资金绩效作为准则层指标,并基于煤炭行业对供应链营运资金管理水平进行了评价验证。该指标体系可以使企业根据所得到的分数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方案,提高资源配置与经营效率,降低营运资金的风险,改善供应链营运资金管理水平。可见,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应注重指标选取、权重及分值确定的合理性。

3.基于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评价体系。针对已有的营运资金管理研究对于营运资金的分类的缺陷,王竹泉等(2007)提出将经营活动营运资金按其与供应链或渠道的关系重新分类,并相应的提出了新型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即基于企业渠道管理理念的评价体系。与传统基于要素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相比,上述评价体系不仅涵盖的营运资金要素更为全面,而且体现了渠道管理的思想。但是上述指标体系仅考虑了营运资金的周转期,而营运资金的盈利性状况未纳入评价范畴,使得评价结果相对片面。同时,在指出现有的基于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体系未能评价营运资金的盈利性的同时,王竹泉(2012)设计了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流动性指标和盈利性指标,增加了由各渠道营运资金利润率指标组成的盈利性评价部分,对营运资金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进行评价。可见,基于渠道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已经从营运资金的创新分类到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系统详细的研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综上所述,基于渠道的评价体系是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研究的重要领域和成果之一,并且从最初的营运资金管理效率评价体系发展到了涉及收益性和流动性评价的更加完善的指标体系。此外,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分析中也可以明确地看出,营运资金管理评价体系只是对营运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展开分析评价,并不能起到营运资金管理风险预警的目的。

三、关于营运资金管理风险预警的主要研究成果

营运资金风险作为财务风险的核心之一,虽然现阶段专门针对营运资金风险预警进行的研究并不多,有关营运资金风险预警模型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财务风险预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已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可从财务风险预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得到启发,参照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建立的思路,初步建立起能够对营运资金风险进行预警的量化模型。

蔡佳茹(2012)在借鉴较为成熟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营运资金的行业特点,从对影响营运资金短缺风险因素的分析入手,以零售业上市公司为例,探索了营运资金短缺风险预警模型的建立思路与方法,并尝试性的建立起以多元综合预测模型为核心的营运资金短缺风险预警模型。

刘震宇(2013)运用灰色预测系统为理论基础,从经营现金流量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速动比率、流动比率5个方面对营运资金风险预警指标变量进行设计,创新结合灰色点预测和区间预测,构建出营运资金风险预警模型。结合案例企业的特点,得出如下结论:物流企业集团可以根据过去5年的营运资金指标值,预测出未来5年的营运资金风险的大小。该结论能及时、准确发现物流企业集团营运资金管理中的异常信号,降低企业营运资金风险。但是由于灰色组合预测模型无法进行企业间的横向比较研究,因此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企业根据自身风险预测进行管理。

姚文伟(2014)同样运用灰色预测系统理论,选取能代表集团化企业营运能力的5 个指标作为预测变量,并选择经营现金流入流出比率作为确定阀值的变量,构建出营运资金风险预警模型,旨在通过对营运资金的风险预警,提高集团化企业对营运资金风险的抵抗能力。但是本文只是对营运资金风险预警的初步研究,没有尝试纵向设计更多的营运资金或者是财务指标进行研究。

郑晨(2012)针对以往的研究都只是对营运资金的每个项目进行单独分析,却并未联系营运指标的项目进行分析,建立起一个以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与营运资金为主要参数的综合模型,同时针对以往的研究从未涉及过风险管理,在模型中体现出风险因素,选取了自2007年至2011年沪深两市的所有生物医药类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并通过实证分析证明营运资金与风险管理效果成正比例的关系。但是本文仅对在国内沪深两市上市的生物医药制造类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而未将所有的制造类上市企业纳入到本文的研究范围内。

综上所述,学者们对营运资金风险预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营运资金风险预警模型指标的选取上,量化指标选取的科学性有待加强,同时可以将营运资金预警案例引入到营运资金风险预警的分析当中,做到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进而构建出适合各行业的营运资金风险预警模型。

四、营运资金管理评价及风险预警研究展望

(一)拓宽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实证研究的范围和视野

现有研究表明,关于营运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已较为成熟,但是实证研究较少。因此,从实证的角度展开分析,对营运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具体运用,可以弥补规范研究归纳和演绎的不足,充分的实证检验使研究结论更具有说服力,也便于企业管理者更好的加以运用。

(二)创新营运资金管理评价及风险预警的研究思路

基于上述分析,目前的研究局限,营运资金管理评价与风险预警之间几乎是孤立研究,将营运资金管理评价与风险预警相结合,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判断标准,对于加强集团化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降低经营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利用评价体系所得出的指标数据进行营运资金风险预警方面研究,如营运资金管理评价指标数据处于多少区间表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状况良好;指标数据处于多少区间说明企业已面临着较高的营运资金危险,应谨慎对待营运资金风险管理问题。J

参考文献:

1.Joseph Cavinato.Accelerating Your Product-to-cash Cycle [J].Chilton’s Distribution,1990,(3):74-75.

2.Juan Colina.Working Capital Optimization[J].Plup Paper,2002,(7):64.

3.Martin Gosman,Trish Kelly.Working Capital Efficiencies Resulting from Large Retailers’Power[J]. Commercial Lending Review,2003,(3):25-31.

4.李文.企业营运资金评价指标分析[J].财会月刊,2012,(7):14-15.

5.李争光,李萍,施鲁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商业会计,2014,(12):39-40.

6.徐玮.供应链营运资金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煤炭行业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3,(5):76-81.

7.王竹泉,孙建强.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会计研究,2007,(2):85-90.

8.张婉君.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设计[J].财会月刊,2010,(2):74-75.

9.王竹泉,张先敏.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设计[J].财会月刊,2012,(9):11-12.

10.Hyun Han Shin,Luc Soenen .Efficiency o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and Corporate Profitability[J].Financial Practice and Education,1998,(10):37-45.

11.柯宝红.制造业上市公司营运资本与企业绩效研究[J].财会通讯,2009,(8).

12.张梅玉.零售业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绩效管理研究[J].南开大学商学院,2010,(11).

13.张宁.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管理与公司绩效分析[D].山东大学,2010.

14.逄咏梅,宋艳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公司经营绩效分析[J].财会通讯,2009,(5):6-7.

15.John C.Groth.The Operating Cycle:risk,return and Opportunity[J].Management Decision,1992,(2):3-11.

16.W.Steyn,W.D.Hamman,E.V.d.M.Smit. The Danger of High Growth Combined with a Large Non-cash Working Capital Base-A Descriptive Analysis[J].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2002,(1):41-47.

17.徐晓玲.企业营运资金风险管理策略探讨[J].现代商业,2011,(9):270-271.

18.王灿.国内企业集团营运资金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0):56-57 .

篇(11)

一、营运资金的概念

一般的,营运资金有广义营运资金和狭义营运资金之分。广义营运资金指一个企业的流动性资产总额,又称为毛营运资金;狭义营运资金指流动性资产减流动负债的余额,即资本中用于生产和经营周转的那部分,又称为净营运资金。净营运资金是财务上对营运资金的一般定义。[1]具体分析,营运资金的营运概念侧重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周转性,资金概念侧重于具有流动性的资本,它在企业中表现为各种占用形态。对于营运资金两种不同的概念,广义的是对企业流动资产投资总额的反映,未涉及资金来源。净营运资金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中,采用的是净营运资本的概念。

二、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的研究动态

国外企业在长期的实践中,对营运资金管理已形成了一个系统、科学的体系,主要侧重于优化资本的结构,追求资本协调和强化资本的定量控制,体现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而我国关于营运资金的研究却比较晚,逐渐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2]2001年以来,关于营运资金的研究有所增加,2007年,王竹泉教授等在《会计研究》上发表的“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提出了基于渠道管理的营运资金管理新框架。由此,开创了我国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新视角。

三、制造业企业营运资金的管理现状

根据调查, 我国有不少制造业企业有很好的技术、产品在市场上很畅销,却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企业即使有市场,但是利润却并不可观,或者是虽然利润可观,但却出现了资金的短缺、企业无法正常周转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企业对营运资金认识程度不够,经营管理比较松散,流动资金周转的速度过慢。如企业持有太多的闲置资金和资产,从而减少资金的利润率;没有制定或实施健全的政策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和账目,应收账款坏账增加风险和成本;不发展或执行一个合理的库存采购和库存管理实践的批处理,导致存货周转期等。一方面对营运资本的管理不当会增加制造企业的成本使用的资金,其他企业降低运营效率的资金,从而削弱了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影响企业的正常运作。

四、造成制造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现状的原因

通过对大量的制造业企业调查研究发现,营运资金的管理不强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导致的:

(1)缺少营运资金管理观念。长年以来,对于多数制造业企业来说,比较重视的是高新的技术和市场的份额,扩张企业规模和销售额的增长,却忽略了企业的内部日常的经营资金管理和财务的管理,对于营运资金的管理理论和它的重要性缺乏一定认识。因为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缺乏营运资金的管理意识,导致企业不重视营运资金管理。

(2)没有建立营运资金管理制度和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多数制造业企业并没有建立起科学的制度来保证营运资金管理的有效执行;企业缺乏有效的营运资金管理手段,具体而言:

营运资金的管理片面,侧重于流动资产主要项目即现金、存货、往来账款管理却忽视了流动负债有效管理,没有将投资决策与融资决策联系起来进行管理。其实,营运资金不仅仅是是指流动资产,还有流动负债。从数量上说,其是企业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的差额;从质上看,其是企业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总称,是对企业短期性财务活动的统称。

流动资产管理的重点是各种项目管理,在隔离的项目管理,对项目之间的关联作用,以及系统管理工具和缺乏有效的项目管理,LED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之间存在不协调各部门之间的LED和恶性竞争,通过营运资本管理效率恶化加剧,对公司的整体价值损失。例如,只有当它出现可疑不良债务,一些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组织开展了追追帐户组帐户,但不考虑影响贸易的其他因素,如信贷政策和收款政策。一些公司特别注重销售部门,采取措施,鼓励有吸引力的销售人员来扩大销售,所以销售部,以满足业务的需求,但考虑卖出,而应收账款缺乏思考和分析回收的可能性,尽管这种做法增加了库存周转率,但应收账款周转率将变得非常缓慢,最后,营运资金周期将是巨大的。导致企业营运资金无法收回,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五、对于制造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建议

(1)转变营运资本的管理理念。疲软的制造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主要因素不重视营运资本管理的概念。因此,改变营运资本管理的管理理念,提高他们的金融知识,以确保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执行的主要因素。管理者应当致力于高新技术和市场份额的发展,特别是在轻视内部管理理念和实践的转变财务管理,加强内部管理,尤其是财务管理,加强技术和市场支持的想法的基础上。管理必须加强金融知识的学习,包括营运资金的管理知识,提高他们的财务和质量学会使用有效的营运资金管理的方法和工具的方法和手段,运用相关理论来指导实践,以达到营运资金的科学管理,促进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2)实施综合管理的营运资金。面对单方面管理中出现的营运资金管理和独立管理,企业管理应该是营运资本管理的内涵的科学认识,规划,营运资金管理系统,实现了一体化的营运资金管理。营运资金的综合管理不仅是项目的营运资金(包括流动的资产,如现金,存货,应收账款,包括项目,目前的负债,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工资),彼此之间项目链接,包括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等。营运资金的管理,这是必要的,要注意项目管理,更应重视营运资金管理的整合,避免企业“临时抱佛脚”的现象。

(3)对营运资金管理进行动态和过程管理。1、做好资金管理工作计划,通过工作编制资金计划,现金收入和支出提前掌握和应收账款,存货,流动负债和资本支出的现状和趋势变化,消除消极因素的影响,营运资本的位置。

对营运资本的运动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评价和及时的调整。还应该建立营运资本管理监控和反馈机制和评价机制,提高营运资金管理效率与效果。例如,通过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减少现金等非法拦截问题,库存假问题,债务人不实现象;通过资金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激励相关人员提高营运资金管理,提高营运资本管理质量。

六、结论

营运资金是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重要途径,如果不能得到保证业务的营运资金维持运转的链接,那么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将受到严重的威胁。中国企业占据了大部分的制造企业更要重视营运资金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纠正,并逐步完善管理模式,做出更好的营运资金管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