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教学反思与建议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有效教学是教学活动所追求的良好结局,也是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学反思作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在有效教学中的作用重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反思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是否高效开展,但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存在一些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
1.教学反思意识淡薄
通俗地讲,意识就是人的感知能力,是任何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对于教师来说,这种感知的能力体现在各个方面,如对自身的意识、对学生的意识、对教学过程的意识等。在教学中,教师敏锐的感知力能有效地促进教学的开展,因此强烈的教学意识对教师高效开展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虽能够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并有意识关注学生,有意识地开展教学,但对教学反思的意识并不突出。尽管课改要求教师要具有相当的反思能力,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反思能力并不强,原因是很多老师教学反思意识淡薄。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意识淡薄的现象更为突出。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大多停留在“一节课上完”就意味着教学任务完成的层面上,而不会深入思考课程背后的东西,如课堂上自身的行为是否得当、学生的表现说明什么问题等。老师们并没有充分意识到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后续阶段,没有自觉地对自己所经历过的事或即将经历的课进行反思。即使有的教师有反思的意识,更多时候也只是就事论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很少从更大更广的范围考虑教学有效开展的问题,这样的反思对于教师自身,对于学生,对于整个教学过程作用并不大。由于教学反思意识淡薄,导致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同一课的教学时没有明显的进步,这样的教学何谈有效。
2.教学反思行动欠缺
教学反思从本质上而言既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教学与生活方式。反思并不等于静坐冥想式地回顾教学实践,而是需要教师将带有批判性质的思维方式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因此,不仅仅需要思想层面的认同,还需要后续行为的跟进。随着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目前小学语文的一线教师对于教学反思的认识已明显提高,但不容乐观的是很多教师不能把反思的过程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以为教学反思只要在头脑里回顾就能带来教学的改进,实际上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教学意识如果发生偏曲就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哪怕教师对教学有多么深刻的认识,多么精彩的想法,如果没有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这样的教学反思可以说就是无效的或低效的。在跟一线小学语文老师访谈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反映由于自身、学校、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在教学反思中大多拘泥于思想层面,很多想法过了也就过了,并不会很自觉主动地把考虑的东西记下来,原因是没有这样的习惯。实际上教学反思落实到实践还要有一个“记录”“写作”的过程,教师可以把自己对教学的思考写成日记、随笔等作为改进教学的参照,可是很多小学语文老师由于过重的教学任务很少进行教学反思,更不用说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了。
3.教学反思内容不到位
目前教师对于反思的理解多数停留在“技术层面”上,关注的是解决显性的“方法”问题,很多教师反思的内容是“教学内容”,关注的是对教学内容的解读与开发。而对于教学目标、环境、评价及教学理念的反思所占比重很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多数教师仍旧是以“知识传授者”的角色看待教学实践,没有解放性、批判性地看待自身的专业发展及教学本质,没有深入挖掘教学实践背后的依据和理论。任何教育教学实践都是多种因素交汇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教学反思的内容不可避免地承载着教师对于一定情境中的主体、对象、条件、目标、手段等多种因素及其关系的理解。因此,教师要主动地、持续地反思“我为什么这么做”、“我这样做的效果如何”、“我所做的是否合乎公正与平等的原则”及“实现教学目标的路径是否合理有效”等关键问题,从而寻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教师的教学反思应全面关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自身行为,如教学理念如何落实、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对教材内容的把握是否得当、如何正确运用教学方法及教学智慧、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对学生客观评价、师生关系是否平等和谐、教学环境是否有利于教学的开展等。教师只有从这些方面对教学进行全方位的反思才能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在下一步的教学中不断改进,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二、对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的建议
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后续阶段,对教师而言则是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与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教学反思是要对自己已经经历过的教学活动从各个方面做出自觉的判断、推理与分析的过程,包括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设计、教学调控能力、学生反应情况等做出自觉的内省,以期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如何才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1.增强反思意识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开展教学活动,但不一定会有意识地反思自身经历的教学实践及其背后的理论意义。只有对教学反思有明晰而正确的认识,才能在情感上真正接受反思思想,使这种带有批判、探究性质的思维活动从无意识的变为有意识的,并将其付诸实践。反思意识强的教师永远将自己的工作看作是一个结构不良领域,会经常有意识地将貌似正常的情境“问题化”,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教学实践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在长期的反思实践过程中,反思意识就会慢慢形成,这样自然提高反思行为的自觉性。同时,要提高教学反思意识,不能仅仅将反思的理解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要从更宽广、多元的社会、文化、政治的角度分析教学实践,才能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实现“知、行、思”的统一结合。
2.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
教学反思是知识建构、专业成长的过程。通过反思将教师实践中的知识呈现出来,不断地解读与建构教学经验中的意义,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挖掘教育实践潜在的意义。教学反思是需要一定知识基础的。教学反思要求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的情景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这些“要求”和“运用”是离不开教师一定的知识基础作出判断的。因此,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是以一定的教学知识为基础的。首先,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包括本学科的知识及与本学科相关的边缘学科的知识,如语文学科教学论、文学、美学、文化学、生态学、社会学等,这是教师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必备条件。其次,教师要具备深厚的教育科学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教育理论可以帮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对教育活动的理性认识。最后,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知识。教师的实践知识是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包括教师的教育信念,教师关于学生的知识,教师关于课程与教学的知识,教师的情景知识(通过教学智慧反映出来),以及教师的策略知识(运用理论知识的策略)。教师要始终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对教学过程中教育理念的运用、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设计的恰当与否、学生学法的指导等进行多方面的反思,确实朝着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面前进。
3.形成教学反思的良好习惯并付诸实践
教师在自我检视中要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教师对自己已有行为和习惯进行刻意的审视和考察,筛选并保持好的行为习惯,淘汰和改造坏的行为习惯,如认真检讨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表现了公正的品质、豁达的胸怀、丰富的情愫和敏锐的判断力,是否有耐心、亲切感和幽默感等。通过自我检视,反思自我,使得教师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促进自己教育教学的发展。虽然,教学反思可以在头脑中运作,只要思考深刻,则仍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起到好的作用,但如果不把精彩的反思过程和内容记录下来,也许就会很容易在以后的教学中遗忘了,消解了教学反思应有的价值,因此,真正有效的反思还要学会积累自己精彩的反思,这样才会避免重复性的劳动,也具有共享价值。而写作是一个深入反思并系统表达思想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写反思日记、教学随笔、教育博客、教育叙事等把自己在教学过程的点滴记录下来,并进行深入思考形成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运用到下一次的教学中。同时,教师要对写作载体进行思考,捕捉关键信息,在分析与推理中再思考这些想法的可行性并把它们付诸实践。只有这样,反思的问题才能在实践中得到解决,才能达到有效教学。
4.加强同事之间的交流
俗话说当局者迷,为了很好地反思自己的教学,除了自己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外,还可以寻求同事的帮助,让同事帮助自己寻找自己教学的不足。首先,教师可以寻求与专家对话和交流,在与专家的对话中提升自己的反思能力。这里,教师与专家的对话,除了面对面与专家进行交流外,还可以多读一读教育专家的论著,因为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与专家面对面的,而文本对话,也可以从文本中领略专家的教育智慧,与专家进行精神交流,思维进行碰撞,在这种交流中提升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和反思。其次,教师要自我开放。教师的自我开放意味着一方面让别人研究自己,让别人帮助自己跳出认识上的盲点与局限,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从别人的课堂吸取经验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因为反思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还需要同其他教师进行真诚的交流、讨论。因此,教师除了开放自己的课外,还应开阔眼界,善于从别人的课堂中吸取经验。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3.
[2]张立昌.自我实践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育实践与研究[J],2001,(03).
[3]王春光,郭根福.反思性教学实践与教师素质的提高[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4.
摘要: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其培养的学生既有当代大学生的共性,又有比较鲜明的个性。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上面临着一些特有的困惑和难题。文章对独立学院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反思,提出几点相关的教学建议:转变教学思想,调整教师角色;尝试分级教学,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授人以渔,突出能力的培养;提高专业水平,丰富教学方式。
关键词:独立学院; 公共英语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5011703三本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在办学机制上的创新,1999年至今,在全国各地发展十分迅速。该类院校既有别于其母体学校——普通高校,又不同于一般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新生事物,独立学院的发展没有现成经验可循,在逐步完善和成熟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1]。因此独立学院在学校定位、师资特点以及学生层次上均享有一定的特殊性。据此,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设计上应该借鉴其他层次院校一些可取的教学模式,并根据自身特点量体裁衣,找到一条最佳的教学道路,达到教学资源合理运用、学生智力和技能综合发展的目的。
笔者在总结几年来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该层次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反思,提出若干独立院校外语教学的建议。
一、独立学院学生和英语教师的特点
(一)独立学院学生特点
独立学院的学生存在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如学习目的性较弱,难以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缺乏持之以恒和刻苦钻研精神,学习自觉性较差,时刻需要教师的监督和管理。然而,他们大多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对课堂之外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动手能力强。
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尊敬师长,处理人际关系,承受压力,理解、关心他人,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等学习之外的其他方面表现良好,给教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他们热衷于关注社会的边缘及弱势群体,并用实际行动给予关怀,为社会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
(二)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特点
独立学院发展的时机及其独特的办学模式使专职教师普遍年轻化,大多数教师“对于自身专业发展的目的与途径并不了解,也未能预测专业发展的空间”[2]。由于学校的办学规模较大,专业设置宽泛,英语教师的大学英语授课任务颇为繁重。由此,他们少有精力去进修深造或者搞科研,不利于自身能力的提升。此外,大学英语采取专业内合班教学的方式,一名教师反复多次教授同一科目,久而久之容易失去对教材的新鲜感和热情度,不利于教学的反馈创新。
二、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任务与教学方式的失衡
独立学院的学生大部分存在偏科现象,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难以在一堂课上照顾到所有层次的学生。多数教师为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采取“满堂灌”的方法,逐字逐句地翻译课本内容,让学生被动接受作者的语言和观点。这样机械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难以接受作者所传达的文化教育精神。如此一来,没有平衡好教学任务与教学方式二者间的关系,逐渐失去了教学的乐趣。
(二)英语过级与英语能力的误解
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任仙仙,等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思与建议
独立学院的学生知道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重要性,但是他们不了解四、六级与英语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一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习得过程,不能直接快捷地通过课堂传授所有的语言机制。而学生急于求成,希望找到一条应付考试的捷径,这样的想法很容易让他们质疑大学英语教育的本质。由此,他们不愿意加入“毫无实际意义”的英语课堂,英语能力得不到提高,导致英语过级率偏低。
三、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学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需要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试验,得出适宜的教学方法作用于教学。在总结独立学院的学生与教师的特点及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之后,基于个人几年来的工作经验,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一)转变教学思想,调整教师角色
大学英语不是四、六级过关率和期末考试通过率,而是学生语言学习重要的一环,是夯实与拓展语言能力的最佳时期。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以学生语言能力培养为立足点,根据学生的知识构成和学习特点安排教学。
首先,引导学生对大学英语的正确认识,对基础薄弱、缺乏信心的学生要多鼓励,课后配合适当的辅助练习帮助并督促他们学习。要使之明白,学好英语不是为了达到社会的要求和家长的期望,而是自身文化修养和外文阅读、交流的重要手段。英语教师不仅仅要传播知识,更要培养与学生的感情,洞察学生的心理活动,加强学生自信心,最后帮助学生自愿学好英语。在独立学院,许多英语教师都有这样的教学体会:以情动人、以情教人的教学方式收效显著。
其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摒弃以教师的授课内容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发掘学生优势,调整教师的授课方式,及时补充他们欠缺的语法知识和文化储备,找到适合具体班级的学习方式,努力指导和监督学生的学习。比如,土木工程和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思维比较严密,对固定知识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可以先加强他们对词汇、短语以及对语法的掌握,再上升到对整篇文章的把握;人文和艺术专业的学生思维发散能力强,可以让他们从文章的宏观整体布局出发,逐步发掘主题,最后落实到具体的词汇语法学习。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方法顺应了不同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尝试分级教学,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英语水平差异的问题,为更全面地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尝试其他本科学校实行的分级教学办法[3]。在学生入学时,运用较科学的分级试题,按学生的英语水平分为a班和b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学生特点,制定有差别的教学目标,让他们在进步中获得学习的自信。同时,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对分级教学的看法,消除歧视或骄傲情绪,根据期末考试成绩动态调整英语a班b班学生人数。
此外,需合理地选择分级教学的教材。a班的学生基础较扎实,词汇语法掌握程度和阅读能力较好,可以选择听说材料多、阅读量大、读写要求较高的教材;b班的学生最重要的是加强基础知识,培养一定的听说能力,可以选择体裁新颖、句子篇章工整、文章难易程度适中的教材。在独立学院中较少应用此种教学模式,但此教学模式以学生语言水平为基准,目的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三)授人以渔,突出能力的培养
“授人以渔”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理念,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师也需践行。学生在中学阶段通常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被动地接受词汇、短语和语法知识,很少明白语言的内在机制和规律。进入大学,他们对这门语言的认识应该上升到新的层次,这就要求教师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地讲授其核心和本质内容,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掌握要领,举一反三。例如:学生在高中已具备了4 000左右的词汇量,大多以机械记忆的方式获取。大学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根据词根、词缀等的组合变化规律来教授学生记单词的方法,不断提高他们对词汇的认识深度。实践证明,当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单词记忆法之后,更积极地投入学习,也有利于其他英语知识的学习。
能力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语言不仅仅是词汇、语法、句式的简单组合,而是在这些基础之上的一个综合运用。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听说读写技能,那么对这门语言的学习无疑是失败的。他们走出校门以后,如果长时间没有接触这门语言,那么相关的知识很快就会被遗忘。因此,仅仅凭借应付考试的零星知识点学习,不足以培养真正的语言运用者。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对语言能力的综合训练,拒绝“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现象。
(四)提高专业水平和丰富教学方式
教师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成果,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独立学院的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水平有别于本科院校而放弃对自身能力提高的追求。在教学之余,应积极准备科研活动,踊跃参加进修活动。唯有严格要求自己,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进步。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英语教学者更应适时调整教学方式,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增加他们对外语学
的兴趣。首先,熟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合理运用图像、音频、视频等手段组织和安排课堂内容,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其次,适时安排学生以对话、朗诵、短剧和电影配音的方式来练习英语,配合奖赏制度,激发学习动力。再次,把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传达学以致用的信息,加强他们对英语实用性的理解。如“人类与自然灾害”这一话题,针对土木建筑系的学生,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关于人类的建筑设计如何抵御自然灾害的资料,用各种设计和模型展现出来,最后在课堂上用英语和学生交流。事实上,从学生的专业特点出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在独立学院欲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因此,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学需要每一位教师尽职尽责,在实践中摸索教学之路,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樊哲,钟秉林,赵应生.独立学院发展的现状研究及对策建议—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探析(二)[j].中国高等教育,2011(z1): 24-27.
[2] 张朝霞.独立学院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 2009(8): 325-326.
[3 ]吴伟英,邓志辉,黄继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研究[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08 (1): 6-13.
reflection and suggestions 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ren xianxian1, wu jianhua2
(1.city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2167, p. r. china;
2.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5, p. r. china)
一、研究背景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建议》在第二部分教学组织与实施中第11条是这样建议的:课堂组织是指教师依据教学设计,引领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互动过程。课堂组织的内容主要包括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
基于这一点建议,我不断实践与探索,每节课都想为学生设计一个良好的情境,也想尽量地多运用一些多媒体手段来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知识,然而,却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疑惑,接下来我就一年级《统计》一课具体展开说明。
二、研究过程
《统计》是人教版教材从第一册到第十二册都有的内容,意在从小让学生经历、体验对数据的“搜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考虑到一年级同学的特点,我特地多设计了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希望学生能在活动中体验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不想,有了以下的尴尬。
1、春风得意马蹄疾
我踌躇满志地走进一(11)班教室,先用电脑展示了森林里开运动会的场景。(那可是牺牲了我一周的业余时间,一帧一帧做出来的。)为了激起学生的兴趣,我设计了让学生扮领队,点击鼠标带运动员入场的游戏。当所有动物都被带入场后,我让学生先仔细观察,再数一数都来了哪些动物,各有几只,然后水到渠成地形成了统计表。考虑到这时学生的情绪可能会低落,又紧接着做了贴一贴的游戏,旨在于活动中形成条形统计图。学生们情绪高涨,十分踊跃。并且这种情绪一直延续到下面的小组合作涂方块活动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中。上完课,自我感觉还挺好,觉得自己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又教会了他们怎样统计,更体现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统计过程的理念。
2、何处青山是越中
中午,我走进教室,了解学生作业情况,大部分学生都说不会做,题目太难了。我一时愕然,为了了解真实情况,分析原因,我在班中做了个统计,结果是:
我对不能独立解决问题的学生进行了个别交流,发现其中18个是属于会统计,但没有统计的意识,不明白该什么时候统计,统计些什么,考虑哪些问题?有10人是属于有统计意识,但不会统计,其余7人根本一点不会。我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我一直沾沾自喜的那节课其实是个极大的失败。我一直自认为的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的教学手段其实根本没有价值。那么,怎样的教学组织和实施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统计就在我们身边,统计方法多样、作用无限呢?我真的很迫切地想知道。于是,就有了第二次截然不同的实践。
3、此课再磨真落实
第二天,我犹豫不决地跨进了一(10)班的教室,针对学生非常关注的春游进行了展开。一听说去春游,大家就议论开了,有的想去兰亭,有的要去沈园,有的要去儿童公园……眼见时机有利,我又火上浇油:“那听谁的好呢?”学生又是一阵叽喳,“统计一下,少数服从多数!”一学生在下面提议。大家觉得这个主意不错,都同意统计。我又问:“那怎么统计呢?”学生又想出了一大堆方法,整理一下大致是这么几种:(1)、当场站起来数一数。(2)、把几个地点贴在墙上,喜欢去哪里的,就站到哪里,然后数一数。(3)、把地点贴在黑板上,分组每个人到上面去做记号。(4)、把地点贴在黑板上,每人剪一朵花,贴在地名的下面……经过一番争议,大家试了后面两种方法。我又建议用手中的方块到上面来贴一贴。形成了象形的条形统计图……课后,我又进去了解情况,还未进教室,就有学生跑来告诉我:“老师,我想统计同学喜欢吃什么菜,这样就可以向食堂建议了。”“老师,我可不可以统计每个同学的生日?”……瞅着学生们一双双喜悦的眼睛,我想,我已经真正落实了第11条:这节课上有真正良好的学习氛围、真正合适的学习方式、真正有效的教学手段。
三、反思
同一堂课、同样的目的、同样设计了许多让学生体验的活动,学生也同样在课堂上全身投入、热情高涨。可为什么课后调查的结果会有天壤之别呢?在不断地自我反省下,我终于体会到了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建议第11条的真谛:
1、不是说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就一定有好的学习效果,得看这个好氛围是老师刻意安排的还是学生自发形成的。
我想教学建议第11条中说到的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必定是要学生自己创造的。第一堂课中,整个过程似乎都是在我精心设计下的指令性活动,教室里看似热热闹闹,实则并未能让学生自发地意识到碰到问题可以用统计解决。而在第二次实践中,我在上课伊始就牢牢抓住了学生的眼球,由学生自己想到“统计一下,少数服从多数。”“统计”也成为了整个核心。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类的特性就是自动自觉的活动。”学习也一样,让学生自发自觉地营造数学意义上的课堂气氛,才能称得上真正的数学课。
2、合适的学习方式也应该由学生自主寻找
费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像《统计》这节课合适的学习方式也应该是学生亲身经历,第一堂课我虽然意识到了这点,但是却只是浅表层的让学生亲历了一下,无法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去自主探索。而第二次实践我是考虑了这方面的因素,一系列的学习过程都是学生碰到问题后自己想到的,学生自然而然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整节课的效果可谓事半功倍。
21世纪是知识竞争、人才竞争的世纪。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各阶段中教师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几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由此可看出,学校在传授文化课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其他素质也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自然科学素质及身心素质。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音乐教育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素养。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心灵的直接语言,比其他学科更善于表达人的思想感情,使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具有感彩,极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起到其他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所起不到的教育效果。借助音乐艺术,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从而唤起情感共鸣,使思想境界得到升华,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1 紧扣教学目标,立足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地方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义务教育音乐教师和表演艺术人才。音乐教育专业肩负着国民音乐素质水平的普及与提高的重任,是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一定的技能,不断使他们的才能以及潜在的创造力得到发展。要想提高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质量,首先必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因为音乐教育更是人的价值和素质的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观察、认识、理解、审美等方面的综合能力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从应试教育转入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地方高师院校声乐教学作为音乐教育的基础课之一,它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使其成为歌唱家或歌唱演员,而是在教授有关声乐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素质和能力、优秀的精神品格、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多项思维的创造能力。因此,在教学生歌唱的同时,还要使学生明确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所肩负的使命,树立崇高的理想,激发学习的热情,成为一名适应现代化基础教育需要的新型音乐教师。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音乐教师的匮乏,很多高职院校虽然课程表上开设了音乐课,但实际上已经是名不副实了。因此,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基础教育教师就成了高职院校师范专业音乐教学的根本目标。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它最能穿透感性、理性的重重壁垒,直接震撼人们的心灵。因此,它更应是情感的艺术。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艺术就是情感。”托尔斯泰也认为:“艺术的本质是表达情感并感染大众,而优美的音乐主要是通过优美的旋律来感人的”。优美的旋律通过歌词的直接引导,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从而进一步达到提高审美素质的目的。由于音乐旋律在个体鉴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且每首歌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基调,如亲切、自豪、神往、风趣、热情奔放或天真活泼。对于这些独特的情感基调,一定要抓住它们的特点,然后形成联想、构成画面,再在审美之中产生相应的联想记忆。这种记忆体现在心理结构之中,并形成音乐的心理图式,运用这种心理图式可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地方高师院校声乐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素质不高、底子偏薄,作为声乐教师应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嗓音条件和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因材施教,发挥其长处,想办法去修饰每个学生的声音,使之流畅、有支持、有弹性、婉转动听或有力量。因为歌唱技巧的掌握,不是练习一、两首大的声乐作品就能获得的,而是通过教师的“言传声教”,使学生对符合歌唱要求的声音产生基本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以后,再经过反复的思考和练习逐渐获得的。地方高师院校声乐教学不在于让学生有多宽的音域、唱多少曲目而应该去多多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切不可在未打好基础之前急于让学生唱自己不能胜任的歌曲。在进行基础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使其能够收放自如地、富有表情地演唱所学歌曲,并能说出在发声和表现歌曲内容方面的要求。通过演唱优美动听的旋律,使学生入情、入境、入心,陶冶精神情操,增强审美意识,辨别善恶美丑,树立正确思想,进而达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目的,去领悟音乐作品的真正内涵。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想象能力之目的。
2 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育管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目前,我国的声乐教学多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它所存在的问题是不符合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特点,反而更适合培养专业声乐人才。这种教学缺乏系统的、综合的、具有高师院校教育特色的一整套声乐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仅凭教师自己在教学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所掌握的训练方法对学生进行示性范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高职院校声乐教学要想走出一条健康发展的新路,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学生音乐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现代化教育体制的要求,在课堂上不但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发声方法及歌曲的演唱技巧,还要教会学生基本乐理,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并通过对声乐作品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了使教学多样化,除了正常的教学,还可通过开设第二课堂――声乐小组来弥补在课堂上教学内容的不足,把知识延伸、拓宽,使学生不管“有嗓”、“没嗓”,条件如何,只要愿意,都可以参加到这项活动中来。在第二课堂除了独唱,还可演唱一些重唱、小合唱、大合唱的曲目,像《清晨,我们踏上小道》、《黄河大合唱》、《毕业歌》等大家熟悉的歌曲,它们不但曾经激励很多热血青年奋发向上,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崛起而英勇献身,而且对当代学生来说也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通过演唱这些曲目,不但提高了学生对多声部的听觉能力和演唱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与相互合作的精神。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演唱一些经典歌曲,如《铃儿响叮铛》、《春雨蒙蒙的下》等。通过演唱来了解学生的嗓音特点、演唱的音域等,以便在将来的工作中得心应手,并不断转变观念,创新形式,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 强化融合意识,实现音乐与其他素质的有机整合
在目前的地方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中,还在照搬专业音乐学院、音乐系的素质教育模式,这就造成了与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培养目标不一致的错位。造成这种错位的最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教育观念还未能完全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依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模式之中。从而导致教学思想因循守旧。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课程结构、教学设备几乎一成不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片面强调专业知识而忽略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依然片面强调知识的灌输而忽略对学生钻研精神的培养;依然片面注重旧有知识内容而忽略新知识、新内容、新设备、新手段的引进;依然片面注重课堂教学内容而忽略对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依然片面强调专业课教学中的师承关系而不自觉地扼杀学生的创造天性和创新精神。
当前,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育思想的转变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如何通过音乐教育达到育人的目的,提高国民素质。重视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的全面修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贯穿在整个音乐教育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确音乐技巧不同于一般的物质生产技术,它总是同人的品质和修养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十分强调音乐的教化作用,孔子日“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并曾以“礼乐并举,内外皆修”的鲜明的一贯主张作为他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宗旨。古代思想家旬子也说“夫声之于人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意思是音乐对于人的影响很深,对人的感化很快。
现代社会文明程度得到空前提高,因而对人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新形势下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音乐教学承担着重要任务。在声乐曲目中,有很多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是民族传统、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通过声乐教学,可以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良好的传统教育,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精华。因此,我们的学生要多浏览不同民族、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所选声乐曲目篇幅不宜过长,程度不宜太深,真正让学生在声乐教学中得到审美教育,拓宽知识面,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健康的精神状态、积极向上的理想、科学人生观的确立,都通过声乐教学的教化作用得到培养和升华,使其思维理解能力得到充分体现,从而影响学生的现在和未来,为他们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能量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和专业基础。
总之,声乐教学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方高师院校教育教学中具有着特殊的作用,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在当前新的社会形势下,我们通过声乐教学,可以使学生变得更加开朗活泼、头脑灵活、记忆力增强,让学生保持心理的稳定与平衡,与外界处于协调、和谐的积极状态,并促进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培养出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高质量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少红.高职院校声乐教学模式探究[J].音乐天地,2009,(08).
[2] 莫晓文.浅谈声乐教学中学生的自信培养[J].艺术探索,2009,(03).
[3] 陆俞锟.声乐教学中心理素质的培养[J].柳州师专学报,2009,(03).
[4] 张霞.论高师声乐教学中心理素质的培养[J].大众文艺,2008,(08).
当代中小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不断发挥作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养,还在规范着学生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健康的身心和饱满的学习激情。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后备力量。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既关系到学生个人成长,也关系到祖国和民族的发展。而中小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和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所以教师必须要发挥引导作用,积极完善德育教育内容,培养学生辨别善恶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目前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了德育工作的效果,需要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中小学生养成健康的德育观,成为了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根据德育教育方面的教学经验及反思,提出有效的德育教育策略,以提高学校德育教育水平。
一、当前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德育与各学科衔接不紧密,德育工作流于形式
德育教育应该是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的启迪。但是,当前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却并非如此,许多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只关注自己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的德育渗透,使德育工作进展缓慢,无法发挥德育教育的真正作用,导致德育缺乏完整性。甚至有的教师把自己的情绪带入到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发号施令,不顾学生的感受,使学生构建的道德底线瞬间被冲破,从而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影响,也使德育工作流于形式。要想切实改变德育教育的现状,教师必须首先转变观念,能够给德育教育留出时间和空间。
(二)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规定
从目前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进展情况分析,教师和学生都存在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这也是导致德育教育受挫的主要原因。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德育是可有可无的,完全靠学生自己的约束能力,即使教师苦口婆心地教导,也不见得能够发挥作用,这样错误的想法使德育陷入僵局。同时,有些学生不重视德育,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认为只有取得好成绩才是最重要的,自己的思想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就形成了“高分低能”的现象。中小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上缺乏有效的规定和指导方案,使德育工作完全被扭曲,远远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三)德育方式不科学,只注重对学生的严格管理
目前,很多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都是在集体活动中进行的,因为这样便于教师管理和总结,也容易让领导和家长看到德育的效果,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给学生带来的只是表面的现象,无法真正引导学生掌握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无法在实际生活中正确地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真正的德育教育需要教师的监督和检查,需要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也需要教师的情感感化。现在有一些学校依旧认为德育就是严格管理学生,约束学生的行为,限制学生的个性,阻碍学生的发展,这样不但没有发挥作用,还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中小学生需要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才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提高中小学德育教育水平的策略
(一)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为德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具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是一所学校“活的灵魂”。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集体意识,让校园文化感染学生,从而促进学生行为健康地发展。中小学生的可塑性强,学校可以在教室、教学楼、校园等醒目的位置张贴名人名言或者道德故事等,以此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可以在学校的食堂里摆放珍惜粮食和节约用水的警示牌,告诫学生要从自身做起,珍惜身边的资源;还可以在学校的草坪上做出禁止践踏的提示,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地养成良好的习惯。由此可见,德育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德育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德育与各学科的联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德育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要不断完善德育教育理念,加强德育与各学科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德育教育,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比如在语文课堂,教师可以用“孔融让梨”“铁杵磨针”等故事教育学生重视中华传统美德,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在音乐课堂,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节奏和音符等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让学生学会团结友爱、尊重师长。在体育课堂,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同时,在德育教育上还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将德育情况记入学生的个人档案,用心呵护每一名学生,不放过每一名德育上的“差生”。
(三)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观念,鼓励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活动,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不利于中小学生的成长。在新时期,教师要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鼓励中小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将德育与活动相结合,寓教于乐。比如,在国庆节、建军节等重要纪念日,教师可以组织中小学生到纪念馆或者博物馆参观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先烈的英勇事迹和不屈的精神。还可以号召学生到敬老院去帮忙打扫卫生,不仅能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还让学生学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通过多种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为学生走入社会铺平道路。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必须不断创新和探索,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做出调整,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中,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
作者:李庆勇 单位:河北省辛集市华北油田十五处学校
2中医基础理论PBL教学调查反馈
从课堂效果来看,同学们热情投入、积极参与,达到了PBL教学预期的目标。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PBL教学法,我们在课后对参与本次PBL教学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内容:学生对PBL教学法的了解度与参与度;对PBL教学法的感受与看法;PBL教学现存问题及建议。本次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25份。2.1对PBL教学法的了解此部分设有两个问题,一为是否了解PBL教学法,一为是否愿意尝试。大部分同学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前对PBL教学法有所了解,所占比例为69%。愿意尝试该教学方法的比例占97%。尽管与传统教学法相比,PBL教学法对于中医基础知识尚不十分扎实的学生而言具有较大难度,但总体看学生还是非常愿意成为学习的主动者。2.2PBL教学效果教学效果部分共设40个问题,每问设有“否”、“不确定”、“是”三个选项,包括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析问题、应对问题的能力及对知识的把握和整合运用能力是否有所提高等几个层面。总体来看,PBL教学法较以往传统教学方式更受学生欢迎。如:“使我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提高”一项,122份问卷认为“是”,所占比例高达97.60%。为进一步确认其认同度,我们还分别设了“学习的趣味性大于学习的压力”和“学习的压力大于学习的趣味性”两题。前者的认同率(是)为90.41%,而后者的否定率(否)为88.45%。对于分析问题能力有所提高的比例为97.60%,但对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的比例较低,为79.40%,认为能加强对中医临床辨证思维方法掌握的占92%。94.4%的学生认为同学间的协作对问题的解决有促进作用,而且对班上的同学有了更多的了解。2.3存在问题及建议现存问题主要有(按出现频率高低排序):获取知识及信息的能力不够,知识掌握不牢固、不全面,解决问题能力不强,提的问题会偏离主题。建议主要有增加PBL教学课时,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加强教师的引导与参与,平时多开展讨论。建议PBL开课次数以2~3次为宜的人数所占比例较大,为72.80%;每次课时以6~8学时所占比例较大,占85.60%。
1.课前做足准备
备课组明确教学内容,指导教师依照自身的教学风格与经验,在深度解读教材的前提下精心设计教案,然后与其他教师一起讨论。备课组可安排两个教师同时备课。在课前,需要两个教师深度研读课文,并设计教学方案。在课堂中两个教师可借助多种途径参考优秀教案,并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案的加工与创新。备课组可把诸多优质教案汇集在一起建成备课素材库,把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图片、视频及音频整理入库,确保每个教师都可共享这些资源。然后,教师分别在备课组中就自己的教学设计开展研讨与完善工作。
2.课中认真施教
教师一将朗读教学法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借助优美的语言介绍了台湾蝴蝶谷的主要特征,诗意而又扣人心弦地导入了新课,还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积极性。然后,教师可借助以下几个问题激励学生能够仔细品读课文:“蝴蝶谷为什么会出现在台湾?”“蝴蝶谷的特点是什么?”教师可为学生的朗读活动配上恰当的音乐,可选用的朗读方式有师生齐读、点名读、自由读等,需要学生有感情地读、字音标准地读,并能将自己对蝴蝶谷特点的认识说出来。教师还将多媒体设备应用到了课堂中,给学生展示了蝴蝶谷的优美景色以及各种特色蝴蝶的图片,还将可突出蝴蝶谷特点的文字用各种醒目的字体呈现出来,使得学生真切感知到蝴蝶谷的特点与迷人之处,并产生强烈的到宝岛台湾一睹为快的愿望。
教师二以绘画形式启发学生想象台湾蝴蝶谷的样子。首先,教师为学生展示各种蝴蝶的图片,引导学生逐一说出这些蝴蝶的特点是什么,然后,趁机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了解宝岛台湾蝴蝶谷中蝴蝶的名称及特点分别是什么。接着,教师用小组协作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活动,让各组成员在商讨的基础上亲手画出蝴蝶谷中各种特色蝴蝶的样子,要求突出各种类型蝴蝶的特点,从而使得学生在全面了解蝴蝶特点的基础上还可感受到绘画的快乐。W生在画蝴蝶的过程中都使将自己对蝴蝶的喜爱之情渗透其中,有些画出了翩翩飞舞的金色蝴蝶;有些将各色蝴蝶画到一起构成了美丽的七彩花瓣;有的画出了正在花瓣上小憩的蝴蝶。在这节课中,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到了蝴蝶谷的美丽与神奇,还增强了学生对宝岛台湾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3.课后深度评价
课后,授课教师可先反思,分析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思考教学重难点是否突出、导入是否有新意、有无践行新课改理念。然后,备课组其他教师对教案进行评议与交流,并与授课教师一起讨论大家关注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与分析,为授课教师指明调整教学方案的方向。最后,备课组长归纳教学实践的优缺点,并协助授课教师逐渐完善教案。本次教学活动中,教师一的授课给人以“头重脚轻”的感觉,充满美感、导入充分,但缺乏拓展,没有很好地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二的教学形式十分新颖,但给人“舍本逐末”的感觉,未重视字词教学。教师们在评课中都能指出实质性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很强的建议,为授课教师完善教案提供了依据。
二、小学语文“同课异构”教学方式的反思模式
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社会活动。改进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步骤。那么我们应如何组织、设计英语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应尽量用英语组织,即使是语法也应坚持用英语进行讲解,互相交流、平等对待每位学生,给每位学生练习机会,使每位学生觉得自己是课堂活动中积极的一员,而不是一个无所作为旁观者。
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个步骤,都应尽量创造练习机会让学生在练中学,又运用到规则去指导新的知识,做到“做和学”的充分结合。课堂活动中使用的材料和内容要尽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学生喜欢的题材,并启发他们自己来运用和表达,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乐趣,进行课堂教学时,尽量积极有效地利用pair work和group work,让学生明白他们所要达到的目的。活动中提出的要求不要太难太复杂,要让学生通过互相帮助能够完成任务。活动过后,一定落实检查并总结归纳,对好的给予表扬、鼓励。为此,我们组织课堂教学要以提高言语能力为目标,逐步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实践的能力。课文教学是综合性的教学活动,而课文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和语言知识教学的综合材料,所以要力求保证几者在课堂教学中的时间,以推动英语教学的改革。
二、课堂教学的反思与建议
教课改理念是一种渗透,需要时间和过程,学生学习观念和方法的转变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不能一下子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必须认真反思,吸取传统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的精华。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客观理性地认识新教材、新教法,把那些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都合理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1. 面向全体学生,夯实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正视学生基础薄弱、两极分化的现实,积极采取有效方法培优补差。落实拼读、听写、会话,对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四方面具体列出单元教学目标,逐一分解、落实。不断强化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新的求知欲,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5-0053-02
2001年,我国教育部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并于2011年再次修订。新课标将我国一直沿用的基础教育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它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也对基础教育课程做出了明确的规范和具体的要求。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意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实践性、创新性、合作性及多元性,同时,新课改也注重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些目标和要求对基础教育教师的角色、教学方法、工作方法等方面的转型提出明确的指导方向。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1. 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
由于部分教师的素质不高,教学理念陈旧,思想比较保守、固执,导致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仍然存在着改革滞后的现象,即在教学工作中因循守旧,教师角色转换和意识转换较慢,不能或不愿意放弃旧的教学方法和工作方式,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教师仍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者。教师具有权威地位,往往在课堂上滔滔不绝,主导上课内容和节奏,学生的参与性不高,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的话犹如“圣旨”,大家奉行“师必贤于学生”的理念,认为教师说的话、传授的知识便是真理,学生只能听从和服从。
(2)学生是服从者,被动参与学习,缺乏学习热情、积极性、主动性。教师教学是指令性的,教师说东便不能往西,教师说对的便不能说是错的,这就导致了“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是单独的个体,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同学之间没有交流与合作,更谈不上自主、实践、探索、创新,学生能做的只是死记硬背,容易对学习丧失兴趣,只能进行应付式的学习。
(3)从教学方法上来说存在着教条式教学。教师按部就班,所讲的内容都是遵循基本一样的模式,如讲读生字,学习新词语,分析经典的句子,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作方法、写作的意义等,也就是对语文只有纯知识性和技巧性的分析和传授,而缺乏灵活性、发散性、多样性。
(4)从教学工具上来说比较单一。教师往往一支粉笔、一个黑板、一本教材、一个讲台就够了,不愿或不会使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设备,也不能开发使用对授课有利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
(5)从学生评价方面来说缺乏评价的多元性。一方面唯分数论,以考试成绩的高低判断一个学生的好坏,忽视学生在道德情感方面的需求和表现,不能对学生的道德发展做出恰当的评价和引导;另一方面唯结果论,即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
2. 对新课改理念理解不到位
新课改要求教师作为引导者,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但是,在实际过程中,由于教师对新课改的精神吃不透、理解不够,往往导致形式大于内容、矫枉过正的后果。
(1)形式大于内容。①竞相模仿各种教学方法,教师为了达到新课改的目标,一味地模仿、套用好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忽略了方法服务的本质和主体。尤其是有的教师为丰富课堂,增强教学的可看性,综合利用自然、音乐、舞蹈等元素,最后把语文课上成了自然课、音乐课、舞蹈课等,本末倒置,喧宾夺主,使语文课失去了其本质的意义;②过分追求知识的拓展。为了加强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延伸阅读,教师往往会选择一些文章和材料用于课堂教学,没有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学习能力及差异性,最后变成部分尖子生的知识拓展和能力提升,其他学生不能跟上学习的节奏和步伐。
(2)教师的引导作用错位。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采取了各种手段,以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实践性和创新性。虽然新课改的其中一个目标是要将教师由传统教学模式当中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但最后的结果是教师的作用被曲解或扭曲了,变成了教学活动中的被动者,没有发挥教师的真正作用。
首先表现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分自主。自主学习指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学、讨论等方式,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有些教师为了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学习内容由学生定,学习什么、学习哪部分、怎么学,都由学生自己说了算。这样真的就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自主学习有以下几个前提条件:①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他们年纪尚小,只有在兴趣的基础上才会表现出主动学习的热情。此外,即使有了兴趣,面对困难时也会缺乏足够的意志力,这都需要教师的引导,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②家庭教育为基础。学习从来都不仅仅是学校教育,也包括了家庭教育。家庭环境、家长的知识背景、家庭教育的方法和强度等,都会对小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有直接的影响;③只有在学生充分掌握相关的背景知识,并对课程有一定了解和兴趣的基础上才能自主学习。如果缺乏相关的前期学习,则会让自主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同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能力的差异、家庭教育的不同等,既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也要给予相应的引导,不能盲目地让学生牵着鼻子走,成了教学活动中的被动者和附属。
其次表现在教学活动中盲目地进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形式,其作用和功能已经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在学校教育中被广泛推广,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①开展合作学习的随意性。只要遇到问题,不管困难程度如何,教师主观认为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便开展合作学习;②结束合作学习的随意性。教师不管合作学习进行到什么程度,认为时间到了便结束合作学习。哪怕学生还在热情讨论且没有形成结论,也会立即终止。这样都将导致适得其反的后果。合作学习开展与终止的随意性使得学生无法学到相应的知识,也不能激发学习兴趣,更无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表现在教学活动中的探究式学习形式过于单一。探究式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虽然问题意识只是探究式学习的第一步,但是问题意识的培养并不是简单的提问与解答。在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简单地将探究式学习等同于问题教学,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即使在这种简单的一问一答的过程当中,仍有教师设计的问题不合理,没有针对性,过于琐碎,这让学生抓不住问题的重点,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者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感到压抑和害怕,打击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不敢回答问题。实际上,探究式学习的形式是多样的,只要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锻炼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形式都可以大胆地运用。例如,鼓励学生以辩论来探讨问题,以延伸阅读来探讨问题,以合作的方式来探讨问题,通过创设情境来推动探讨问题,通过激励来促进学生探讨问题等。
二、推动新课改进一步深化的建议
新课改涉及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需要各个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并且相互积极配合,共同推动新课改向纵深方向发展。
首先,教育部门应加强新课改理念的输出和宣传,让社会各界对新课改理念有进一步了解,并且熟知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应制定符合实际的、具有操作性的、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指导意见和规划,为新课改的进一步推动提供行动框架和实践路径,让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加强对先进经验的总结和推广,但必须注重各学校的差异性,必须符合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避免盲目推广和铺开。
其次,学校应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具体规划,并通过组织学校活动加强学校内部新课改经验的评比和先进经验的推广学习。这一点,湖南省邵东县宋家塘街道办事处湖塘小学(以下简称“我校”)的合作学习经验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根据实际情况,我校全面开展了“星月之旅”评比活动,每月评出优秀学习小组、优秀组长、优秀组员,并及时给予奖励。孩子们为了自己的小组突出一点、优秀一点,个个积极参与,人人踊跃发言,小组间无形中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其中,谭老师和曾老师所带领的班级小组建设最为成功,成了学校的楷模。课堂教学改革使课堂成了学生展示的平台,教师从台上走到台下,由主演变成主导,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经过校领导的多番研讨和教师的实践探索,新的课堂模式终于出炉,即“‘学、导、练’交融,构建自主高效课堂”模式。
再次,教师要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把握新课改的度,不守旧,不盲从,不跟风,探讨有用的新课改形式;做一个新课改的研究者,研究新课改,研究学生,研究课堂,认真备课;在课堂上注重过程,当好引导者,用好各种新课改的形式;做恰当的评价者,不盲目鼓励,要点评到位,对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正面评价,并对学生的不足做出中肯的评价。总的说来,要多激励、多鼓励,改变教师的权威者形象;注重学生的多元性,发展多元智能,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用好各种教学手段,既要用好、用活各种教学手段,也要明白教学手段只是形式,目的是为内容服务。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行政布局的调整、教育结构的变革,在江苏乃至全国各地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了老校新建的现象。随之而来的是这些新校的文化建设问题――如何实现对接?如何完成继承与创新?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绕不开的研究命题。
要想破解这个难题,我想逻辑起点应当放在对于老校文化原点的叩问上。“老校”之“老”,一般是指它们有较长的办学历史。我们把它们现有的文化放到历史的背景下考量与审视的时候发现,它们的形成是具有自然性、客观性的。通俗地说,它们的产生是传统力量的积淀、行为惯性的延承。这样形态下产生的文化有积极的因素,但不可避讳地说,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因素。
站在老校新建的节点,我们应该立足于原有的文化特质对文化构建进行一次反思与新建。什么是“反思”?“反思”就是我们要以一种科学的眼光、一种研究的视角关照学校文化建设,简言之,我们有必要在“新建”之前梳理与明确“文化建设”实质与基本规律。
其一,文化的实质应该是“人化”。推进学校文化,其宗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精神和谐。讨论文化的问题,讨论学校文化建设问题,你不能不谈“人”。文化建设还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文化首先是“人化”。
其二,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是以“文”化“人”。这里有几个要义需要厘清:一是文化是可以影响人的,文化是可以改变人的,文化也是可以塑造人的。我们研究学校的文化建设就是研究文化如何影响人。这是文化建设的出发点;二是文化影响人的方式是一个字――“化”,“化”是什么?“化”是润物无声,“化”是潜移默化,“化”是直抵心灵,所以校园文化建设要关注怎样“化”。这应该是文化建设的切入点;三是文化建设影响的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自我发展的人,他们不应该仅仅成为“被”影响的人,更应当成为文化创生的主力军。这是文化建设的生长点。
带着上位的思考与本源性的理论探索,我们才会有足够的自信开启“老校新建”学校文件构建的“新建”。那么,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一、理念与行动的关系
用先进的文化理念推动管理进步,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没有正确的理念,学校就只能在现代化门外徘徊,行动必然盲目;徒有理念,没有行动,文化建设最终只能是纸上谈兵。学校文化建设成效如何,关键要义除了学校上下对理念的认同外,还有执行力的问题。只有各部门对学校文化理念在思想上认同了,在实践上身体力行了,才能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实施。
为此,学校领导,尤其是校长,首先要高瞻远瞩、高屋建瓴,根据本校实际,带领全体教师在教育思想、学科理念等方面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还应当把学校文化理念的推行和落实作为重要内容,以强有力的行政力量开辟一条顺利贯彻学校文化理念的通道。
二、自上与自下的关系
学校文化建设究竟依靠谁?毋庸置疑,校长是学校文化的主要决策者、设计者。“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是我们应当抱持的文化信念。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校长一个人就可以决定学校文化的发展。在文化建设的话语系统中,文化建设的主语应当是“我们”,而不是“我”。因此,把师生员工,把所有校园内的人看做校园文化的建设者,这一点至关重要。
一方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领导是校园文化的倡导者,教职员工是校园文化的主导,学生则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只有把各方面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才能充分发挥能动作用。
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绝不能只是校级领导脑中的“蓝图”或者是一种“个人主张”,它有可能不切实际。只有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立足教师,立足学生,来自草根,接上地气,即最大限度地征求意见和建议,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学校文化建设的推行与落实才有可靠保证。
三、外显与内敛的关系
文化不是空乏、虚无的,它有落脚的地方,有载体。外显的物质就是文化的一种载体。但是,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学校热衷于推进物质文化,把文化建设简单地理解为硬件建设,于是一个劲地建造漂亮的大楼,种植参天的大树,购买大量图书,布置雕塑、浮雕、景墙,张贴名人画像、名人名言……有些学校则把文化建设局限于制定丰富的条文,乃至发放不菲的奖金……它们都只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方面而已,而非也不应该是全部。
如果以此为重点,就势必淡忘了、忽略了学校的行为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学校文化最需要、最重要也是最难做到的,恰恰是校园“软环境”的建设,是“内隐规则”的建设。若能确立“学校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确立“学校是我家,荣辱共系之”的价值定位,确立积极向上的“学校精神”,做到“人人愿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愿合作,人人会合作;才能有所用,特长能发挥”,那么,这所学校一定是无望而不胜的。也就是说,学校文化建设既需要“外显”,即讲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拿在手上,更需要“内敛”,即浸润到心里,落实到行动中,表现在言谈中。
四、战略主体与副体的关系
老校新建,经过老校的历史沉淀,其传统文化已经基本形成,这些新建学校在构建校园文化时一方面是对原有文化的提炼、总结甚至是修正,但更多的是大家都在寻找新建学校文化建设的生长点,都在寻找校园文化建设的钥匙,在寻找占领校园文化建设制高点的密码。我们找到了学校制度,找到了校园文化环境的打造,找到了学校的各种活动,也找到了校园视觉形象。
[作者简介]朱茂玲(1978- ),女,广西博白人,玉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心理分析。(广西 玉林 537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5-0120-02
教育的根本维系于教学的质量,而有效的教学需要根据学习的一般原理予以组织和安排,因为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组织学生的学习。所以,在教育研究中,对于学习领域的探讨如今已成一股热潮,在诸家学习理论中,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建构主义逐渐占据主流地位。建构主义并不是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而是由多种理论形成的一种思潮。各家理论的来源也并不一致,法国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苏联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认知理论是建构主义的两种主要理论源泉。虽然诸建构理论之间分歧纷繁,然能统称之为建构主义,即在于其共享一个基本的理论假设。欧内斯特用“一与多”的传统概念标志建构主义理论的这一特征。建构主义的经典文献《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则以“一种新认识论”称之。从认知的角度出发,这种新认识论所要回答的中心问题是:知识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换言之,学习如何可能的问题居于建构主义的焦点。
一、建构主义的核心假设
在学习论的视野中,建构主义的核心假设可以表述为:学习是个体在自身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也就是冯・格拉塞斯菲尔德所谓的建构主义第一原则:“知识并非被动地接受,而是由认识主体主动构筑的。”①站在一种朴素的经验主义立场,建构主义的这一假设近乎常识,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学习是你(学生)自己的事情”之类的言语常被用于激励学生。在一般的意义上,学习显然不是一种依靠外部模铸即能实现的活动,而教师总是某种意义上现实的“建构主义者”。与此相关的一个现象是,死记硬背式的学习通常不会得到肯定,即便需要纯粹记忆以应付考试,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学生对于前后知识联系的注意,以及不断做题以掌握知识点的努力。
传统的经验主义构成了建构主义的出发点,在这个核心假设或第一原则中隐含着凝聚各种相互区别的建构主义理论的共享基础,即斯皮维称作“木工或建筑的隐喻”。② “建构”(或“重构”)隐喻即是建构主义对于学习的一般或根本看法。学习是一种建构的活动,这个看似简单的表述实际隐藏着很多含糊而重大的问题。事实上,核心假设中的每个概念都需要而且具有追问或质疑的空间,而正是这些看似明白的概念引起了研究与实践中的误解、混乱和失败。
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建构”隐喻的视野中,学习者首先是一个主体,作为学习活动的发出者,主体或学习者拥有毋庸置疑的主动性,这也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首要含义。洛克曾于17世纪提出白板论,以论证教与学之可能以及教育之危险。其论证之目的固然不在于着重说明学习过程本身,但在其后来的继承者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手上,学习被简化为“刺激―反应”的外铄机制。在建构主义者看来,白板论歪曲了学习的起点,个体总是以原有的经验和认知结构来建构新的信息,而非简单的被动接受。新信息在个体有选择的加工和处理或编码之后始获得意义,因为外部信息本身乃是无意义的。也因此,不仅学习无法为他人所代替,而且同一个事物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讲,亦标志着不同的意义。
建构主义的奠基者皮亚杰从结构主义的角度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作了原创性的研究,在他看来,认知发展的实质是个体内部的认知结构或图式的形成、转化和发展的过程。皮亚杰用同化和顺应的概念表征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机制,这样,认知发展就是在个体头脑中发生的智力运作过程。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学习乃是一种双向的建构过程。一方面个体凭借原有的经验图式不断接受、吸收和转化外来的刺激,使之成为自己固有图式之有机成分,以此促使原有图式愈益丰富,即同化;另一方面,个体在遇到与其原有图式发生冲突、分歧的刺激时,原有图式被迫发生改造和重组,从而改变图式本身,改变的程度随冲突的水平而变化,从局部到整体之间形成一个连续体,此即顺应。在这两种不同方向的建构中,建构主义者往往更强调顺应,即不断变动的图式,而不仅仅是在原有水平上不断丰富的命题网络。因为建构主义知识观固有的实用主义性格讲求应对灵活多变的问题情境之适应力,个体所遇到的诸问题情境并不能简单地归属于相似的一类范畴。
既然认知的过程乃是个体内部认知结构的变化,而建构主义又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那么,建构的含义就是学习者主动对外部的信息和刺激予以吸收、加工和赋予意义的过程。依建构主义知识观的立场,尽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知识乃是基于个体自身已有经验与认知所主动建构而成的产物,而非独立于个体之外的客观存在物。据此,学习是一个连续不断的主动建构的过程。
2.学习活动具有情境性。在学习即主动的意义建构过程中,个体固有的经验与知识结构构成了学习的起点与推动力,同时交流与协作则构成了学习的另一个基本条件。在个体所处的情境中,社会性的因素对于个体知识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维果茨基区别了两种心理机能,即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低级心理机能是自然具有的,而高级心理机能只有在社会环境中才得以形成。由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关键在于符号和活动的作用,即通过对各种工具的运用以及符号的中介,人才能够获得高级心理机能。就幼小个体而言,游戏活动所包含的协作与语言交流塑造着个体的经验结构,这不仅给予个体以新的经验与知识,而且制约着个体以后面临新情境时的关系结构与解决路径。所以,在个体的学习过程中,交流与协作成为个体完成主动建构的重要条件。
既然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中基于原有经验与知识结构并借助交流与协作而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则学习的实质即是个体原有经验图式或认知结构的改变。学习乃是主动性的、情境性的与社会性的,这些特点不仅契合于建构主义关于知识的看法,亦直接关系到建构主义关于教学的见解。
三、建构主义学习观视角下的教学反思
1.学生的知识经验是教学的起点。在建构主义者看来,教学不再是知识在师生之间的单向传递过程,因为学习的最终完成依赖于个体自身的主动建构。个体原有之经验与知识结构作为学习或建构的最初基础,构成了学习的起点,甚至规定了具体个体的特殊学习路径。故此,教师教学之起始乃是对于个体已有经验图式之理解与把握,无此则教学亦失去了立身的根本。由此可知,教学并非知识传递的过程,而在于个体自身对于外来信息或刺激之处理与转换。这一主动建构的过程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中即有深刻的揭示。所谓“最近发展区”,指的是个体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基础上所可能达到的新的高度,在此新的高度与已有水平之间的距离即被称作“最近发展区”。教师即根据此最近发展区规定教学之任务,选取引导与激发的方法,一方面避免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徘徊不进,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学习任务太过超前于学生的能力而使学生望而却步。
2.通过情境实施教学。知识发生于特定的情境之中,借助他人之力如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工具等,并经由个体主动进行意义建构而获得。所以,理想的教学环境亦须包含三种要素,即情境、协作与交流。首先,教师应创设一种接近现实的学习情境,因为现实情境乃是复杂而多变的,设若学习情境迥异于抑或简单重现现实情境,则个体在其中所得之知识亦难以应对真正的现实问题。所以,教学内容以真实性任务为宜,目的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种种问题。其次,建构主义者提倡合作学习,建立学习共同体,其理由不仅仅在于社会交往之于学习的重要作用,亦且有此下一层的考虑,即不同个体对于同一事物或信息的理解都存在不同之处,不同个体亦只是把握了同一事物的若干方面,则个体之间的协作与交流有助于个体对于事物的多样而深刻的理解。最后,合作学习以交流为媒介。合作学习的实质在于合作各方之间针对某个问题或某个目标通力协作,彼此帮助、纠正以及进步。合作学习的达成需要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真诚而开放的交流才能实现。
3.凸显教学的整体性。现实问题多牵扯不同的概念与命题,无所谓学科之间的界限。故而,建构主义者亦提倡冲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推崇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同时,又因为现实问题发生于具体而特定的情境之中,而解决问题之工具则隐含于此情境中,所以,建构主义者主张仅仅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即科学家的研究、探索过程,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之工具与方法,同时亦为个体之探索留下充裕的建构空间,以应付多变的具体情境。此外,建构主义者亦倡议一种整体性的教学模式。围绕某一具体问题,提出包含多层子问题的整体性任务体系,并建立起以关键概念为核心的概念网络。进入此概念网络的切点并无一定,既可从最抽象之原理入手,亦可从最具体之感受切入。
4.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无疑,在建构主义教学观中,引人注目的乃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并且,教师唯有认识、承认并且在教育教学中主动践行此角色转变,才可能实现学生的建构式学习。教师之角色从传统的知识呈现者、传递者脱离出来,而成为理解者、倾听者和引导者。学习者成为教学过程的中心,教师则做其学习过程中的高级伙伴,引导与帮助其克服建构过程中的诸种困难。由是,教学之目的在于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养成独立自主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获得和丰富是学生学会学习的结果,而非教师灌输给他们的。
[注释]
①(英)保罗・欧内斯特.一与多[A]//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 高文,徐斌艳,程可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52.
②(美)南西・纳尔逊・斯皮维.书面话语:一种建构主义观[A]//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徐斌艳,程可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41.
[参考文献]
[1](美)戴尔・H.申克.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M].韦小满,译.3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刘儒德.建构主义学习要义观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5]吕林海,高文.走出建构主义思想之惑[J].电化教育研究,2007(10).
[6]张桂春.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再构[J].教育科学,2004(12).
[7]刘儒德.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J].人民教育,2005(17).
[8]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