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中学应试教育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语文教学改革的情况怎样,主要看教学效果。检验教学,目前还主要看测评成绩。高中语文教学,则主要看高考成绩。高考语文成绩无疑成为检验语文教学效果的检测仪。于是,人们便在高考这根指挥棒所画的圈子内,探测着、研究着、品评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考评制度也相应地出现了。
国家教育部虽曾三令五申不准片面追求升学率,可具体到教育业务部门的教学评估,却又往往失之偏颇。每年高考各中学甚至每个毕业班都有具体而明确的升学指标,所教学科也有明确的目标要求。譬如,所教学科成绩与地区、县、乡同类学校相比,位居哪几个名次可以获奖,位居哪些名次将要受到处罚。且高考所教学科成绩直接与年终评优、晋升职称、入党提干挂钩。
更有甚者,除了正常的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外,一些地方和学校又相继出台了一些名目繁多的考试,似乎考分是检测教学质量的唯一依据,是衡量教师工作成绩的唯一标准。不论语文教学进度如何,教学活动怎样安排,一切都要为考试让道。我们并不怀疑测试对教学质量具有评估作用,也不怀疑测评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督促作用,但这种名目繁多的考试是否有利于正常的语文教学工作?是否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为了应付各级各类考试,不少语文科老师不得不改变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只要我的学生考高分,就说明我教得好。”于是急功近利“唯分而教”的现状出现了:高考考什么,我就教什么;你不考的内容我一概不教。
为了使学生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语文科老师们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出题考查的知识范围、能力范围,研究不同内容、不同题型的应对策略;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翻阅资料、汇编试题、刻印试卷。
更有甚者,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在老师的眼里,也分为三六九等:有了拔尖生、希望生、提高生、后进生之别。结果“重点”是保证了,却忽略了大部分学生。这样的应试教育何谈“有教无类”?何谈提高学生素质?怎么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呢?
中学语文教学怎样才能实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大目标?怎样才能培养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光靠课堂上读那几本语文教材,光靠课堂上做那些无穷无尽的语文练习题能行么?光靠培养班内为数极少的几个尖子生,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吗?在这种“应试教育”下,即便有些学生的语文高考能得高分,能升入高校就读,但又有谁能保证他的语文素质就一定能好?谁能保证他不是高分低能呢?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科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工具。”《教学大纲》明确地阐明了语文的性质,阐明了语文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叶圣陶先生曾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就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份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份内的责任。”叶老从语文工具性的角度出发,明确地阐述了语文教学的任务。如何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语文科承担了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师必须努力教会学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会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会阅读文章,准确地获得信息;学会写作;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且以此为工具进而学好、用好其他学科。
也只有如此,“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份内责任”。那么,目前的语文教学,能尽到这样的“份内责任”吗?光靠让学生死读那么几本教材,死记那么若干条文,怎么能使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仅让学生学会一些应试文章的写法,怎么能使学生一辈子随时随地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呢?可见,中学语文的应试教育再也不能“浓化”了。
通过1993年以来的“3+2”的新高考语文试卷,可以较好窥视出淡化中学语文应试教育的新动向。
首先,不从课本中出题,其本身就是对“应试语文教学”的巨大冲击。你死抠课本,死记教条,知识面狭窄,缺乏实际运用的能力和思维应变能力,是绝对答不好考卷的。
【中图分类号】 G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159-02
应试教育是一种偏重于以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学业水平,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送入高一级学校为目的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以整齐划一的标准评估学生能力,机械训练,题海战术。对于青少年教育,应试教育弊端百出。为了能让学生考出好成绩、拿到高文凭等,学校、老师、家长都在不惜一切的努力着,并按他们的意愿“塑造”孩子,这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教育目标变得单一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一书中曾提出教育四大支柱——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和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的终身教育思想。1可见,教育要培养的应当是全面发展的青少年儿童,而不只是单一的考试能手。倡导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减负是个关键性的问题。虽然国家连续发文下达减负令,然而问题解决的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对当前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一现象进行理性反思显得尤为必要。
1 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原因探究
1.1 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
自古有传:“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人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唯有读书并取得高文凭才是改变命运之道。据某市《初中生学业负担调查与对策研究》调查结果表明,该市有42%的家长希望子女能拥有大学文凭,24%的家长希望子女拥有硕士文凭,16%的家长希望子女拥有博士学位。2可见传统的教育观念在人们心中扎根已深,直接关乎下一代的教育。这种“读书人高人一等”的思想很容易导致人们忽视教育的质量、模糊教育的内涵,而过多的关注教育给受教育者所带来的地位和荣耀感,如此便会使得教育充满功利性,异化教育的真正目的。
1.2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受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习惯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使学生掌握现成的知识及概念上,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从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培养。知识成了僵化的知识,学生们没有经过深刻的思考与理解、消化与整合也不得不囫囵吞枣尽收囊中。然而知识的传递若仅仅是通过教师的陈述和讲解来进行,单一的“灌输式”是很难达到“生动、形象、易懂”这样一种教学效果的。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着实比较充裕,表面上看起来学生也应该收获了不少知识,可是往往课后作业起来却较为吃力,课堂学习内容难以举一反三,原本一个小时可以完成的作业或许需要两个小时才能完成,或者学生依靠课后参加辅导班、请家教来加以巩固,这样无形之中又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1.3 学生自身的原因
课业负担过重与否本是一种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感受除了受外界客观条件的影响之外,同时也与个人的兴趣爱好、毅力强弱等有着直接的关系。累并快乐着,学习兴趣浓烈的学生热爱学习,即使课业负担重却也能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然而学习兴趣浅薄甚至厌恶学习的学生,即使是较轻的课业负担也会感觉疲惫。再者,学习毅力强的学生,面对较重的课业负担能凭借其顽强的毅力作出恰当的调节,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而那些学习毅力较差的学生,则往往容易半途而废甚至直接放弃,如此一来不仅不能按时按量完成课后作业,学习负担反而更重。
1.4 社会现实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知识的力量在社会各行各界中日渐彰显。当前,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高素质人才或者说高文凭拥有者是各企事业单位纳贤的对象,“学历”成了人们跻身其中并得以晋升的门廊。面对这一现实,学生们不得不埋头苦学,以便获得较高的学历来提升自己的社会竞争力。为此,参加各种课外培训班,或强化科学文化知识或学习一些特长技艺等蔚然成风。
2 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对策分析
2.1 转变成才观念,合理规划人生
受传统教育观念人才观的影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一直深受广大求学者的青睐,而职业技术教育却显得有些冷清,以至于当前技能型人才较为缺乏,而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却就业难。尽管如此,普通高等教育仍然是众多学子的唯一追求,他们力求通过普通高等教育获得较高的文凭以适应当前“文凭热”的社会现实,课业负担自然轻不了。因而,转变传统的成才观,进行合理的教育风流,成了当前教育事业的当务之急。
当前中学生思考的问题已远远超出了教材的范围。因此,他们不满足于从课堂上获取知识,渴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尤其是社会热点问题,以此来增加自己的历史责任感。因此,长期以来形成的学生为升学而学、教师为抓分数而教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的升学教育模式必须彻底打破。我们面临着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问题,只有整个民族素质提高了,才能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着眼点不应该是升学,而应该是全体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从应试教育的轨道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对教师来说,不是降低了教学要求,而是提高了教学要求,需要教师花大力气去了解学生,改进教法,把教材知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二、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
学校要落实素质教育,首先要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的素质,强化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中心地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是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从事教育教学要有过硬、精湛的业务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方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时,还要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的指导。因此,我们要变封闭式的教学为开放式的教学。开放式的教学是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为原则的,在课堂上向学生开放,多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去分析基本事实,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允许不同意见、观点的交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使教学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加速其认识水平和思辨能力的提高。教师要以课本为基础,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活辐射,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运用第一手资料来增加理论的可信度和活力,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责任感。
三、开展好第二课堂活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变空洞说教为生动活泼
第二课堂活动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要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指导学生参加撰写政治小论文活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有力地深化了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锻炼学生才干、坚定学生信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产生厌烦心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理论和实际相脱节,教师置学生的疑惑于不顾而高谈阔论。虽然教材在讲述基本理论时,引用了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剖析,但是学生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在日常的生活和交往中,会碰到许多矛盾,诸如代沟问题、好心恶报问题、不正之风问题等,当自我陷于苦恼之中而不得其解时,企盼能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得到比较满意的解答。因此,教师必须改变高谈阔论的空洞说教方式,时时处处了解学生的思想脉搏,针对学生的思想疑惑,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深入细致、入情入理的解答,即使学生所持的观点是错误的,也应给予申述、辩解的自由和余地,不压制、不讽刺,以理服人,解除学生的思想疑惑,改变其错误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是生动活泼的、实实在在的心灵交融,是增强理论信度和感染力的必备条件。
四、改革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088-01
在广大农村初中,尽管英语教学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着英语基础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发展。面对这种状况,我们老师必须采取办法。
一、根据实际采取方法
对于边远山区学校的学生来说,有基础差、底子薄、教学设施缺乏等情况。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必须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向他们传授学习方法。如教学生查词典、帮助学生掌握名词复数以及第三人称单数形式、使用图形帮学生理解时态等等。笔者从事多年中学英语教学,发现有些学生的英语学习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教师对学生采取积极态度,使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听讲、勇于提问,不怕在学习上犯错误、受挫折,具有强烈的交际动机,勇于做各种尝试,勇于锻炼自己的应变能力,并在学习上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转换角色,要从学习的控制者变成指导者,以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慢慢地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自觉学习,提高自学能力。
“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强调语言教学的交际性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英语教学思想的一个新突破。通过英语教学,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也是目前中学英语教学的努力方向。
二、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农村中的英语教育与一般的英语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实现从农村英语教育向素质素质教育的转轨,“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与“应试教育”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教学观的不同,.从培养目标看,素质教育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
从对待学生看,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而一般的教育只面向少数成绩好的学生。从教学内容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强调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从教学过程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老师一讲到底,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从教学方法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变讲授知识为训练综合技能,应试教育则不论学生层次与个性差异满堂灌,大搞题海战术,学生被动、机械地学习,作业负担过重,心理负担过重。因此,我们要坚决反对应试教育,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
三、注重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艺术学科,是一种交际工具。实践证明学习语言除了有科学的学习方法,还有一捷径,那便是有一个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在教学实际活动中,即使没有一个真实的纯英语交际的大环境,但我们绝对有能力营造、创设一个基本接近于英语、用英语的交际小环境。
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优美动听的英文歌曲、勇于探索创新的人物形象,以及现代化教育技术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等,无不给语言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交际素材。如问候、指路、购物、看病、打电话、邀请亲友、日常生活及学习活动等题材,教师可通过教具演示、看图及投影会话、扮演角色形象、诗歌故事演讲、日常生活及学习生活小事对话等课堂活动,运用听录音、放录像、绘制简笔画等手段,组织英语演说竞赛、课外英语角交流等活动,创设语言交际情境,提高学生综合技能。教师还要不断调查研究,掌握交际动态,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克服部分后进生不敢说、害怕说错的语言心理障碍,尽可能多地为后进生提供交际机会,分层、分组组织他们进行情景会话表演,使转化后进生工作上一个台阶。这样,将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和学生实际相联系,通过动耳、动口、动手、动脑组织大量听、说、读、写等交际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内化知识,形成技能,增强语言实践运用能力。
四、开展课外活动辅助
英语教学发展活动的最主要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而这正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性内容。课外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形式,是在课外创造英语环境,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入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的有效手段。课外活动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还可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发挥他们的特长,使他们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课外活动是培养英语人才的有效途径。课外活动必须遵循的主要原则:自主性原则。
课外活动必须以学生自愿、自主为基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参加和选择活动内容,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思想性原则。课外活动的内容在政治思想上必须是健康的,要有利于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的培养,有利于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使德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主渠道。作为教师要适应时代的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解放思想,才能培养出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勇于开拓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以填鸭式教学为主要手段,以提高升学率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应试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忽视学生精神层面和实践层面的培养,不注重学生长远发展的需求.而高中数学作为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较强的工具性学科,若使用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是万万不足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本文主要从现时高中数学教学出现的问题出发,通过对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些反思来走出现时数学教学的误区,并为构建高效的高中课堂提供一些新思路.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存的一些问题
(一)教学课堂由教师主导,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应试教育深深地扎根于部分教师的教育生涯当中,在教学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学生服从教师,因而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无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创新意识,缺乏了最重要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重理论,轻实践.应试教育最大的缺陷就是重理论,轻实践,数学教学当中这种现象也比比皆是.尽管一部分教师正在努力改善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但在学校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的压力下,还是携带着应试教育的痕迹,没能把理论和实践适当地结合起来,因此也无法培养出实践性和能力性很强的人才.
(三)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期成绩或者高考成绩就成为了衡量高中生优良与否的重要标准,也成为了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所以,很多教师就按照考试的内容传授相关的知识,而没有从学生的根本兴趣出发,大大降低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对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些反思
(一)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关系的反思.虽然教育者们普遍接受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也深刻认识到素质教育对学生发展甚至社会进步的重要性,但事实上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教学中的并不多,主要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在高中数学的课堂上,教师都先把相关的概念、公式、定理灌输给学生,然后讲例题,接着就是无止境地反复训练,形式化的做题模式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种方式简化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忽视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在接受素质教育理念的同时,应该把素质教育切切实实地落实到每一堂课当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处理好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把素质教育置于应试教育之上.在这一方面来说,自主探究模式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能够起到很好的协助作用.自主探究模式包括制定学习目标、自己查找资料、学会独立思考、自己建构知识框架、同学互相学习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比如在学习圆锥的体积这一堂课之前,教师可以鼓动学生预习书本内容,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圆锥,然后观察底面面积和高与体积的关系,按照书本的步骤推论圆锥体积如何得出,最后在课前与同学相互讨论.这样的话,就为课堂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对理论与实践之间关系的反思.数学是应用型较强的学科,学习数学的目的就在于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因此,数学教师不能单纯地把书本上的理论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因为学生学会了相关的公式、法则并不代表有能力处理实际上的问题.所以,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理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实践能力.同时,也要鼓励和帮助学生独立地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课题探究,从探究中得出结论,最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探索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例如,在学习了统计中的抽样调查方法之后,教师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抽样调查同学们最喜欢哪项体育运动,最后制作出一个表格或一个统计图,比一比哪个小组工作最认真,得出的结论最准确.这样的学习方式,既可以让同学们从理论的层面上升到实践的层面,又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样会使学生感觉到数学是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向生活,不断求知创新.
(三)对兴趣与任务之间关系的反思.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当中,教师在教学任务的压力下,一般都倾向于注重考试重难点的传授,上课基本上是以灌输为主,教师一边讲,学生一边听,师生之间很少有互动,就更说不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堂本应是充满思维的火花的,但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就显得格外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技能,充分使教学方法丰富化和灵活化,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探究法、分组讨论法、小组竞赛法、多媒体展示法等方式吸引学生的关注,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把三角函数的图像立体化,将求解过程进行细化分解,动态地呈现出函数的解题思维和过程,这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更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三、结 语
总而言之,应试教育已经不符合新时期的教育需求,素质教育才是教育的新趋势.为了满足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教育者们都应该经常反思自身的教育方法,利用课余时间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杰出的人才.
一、实施层次目标教学,促使全体学生进步
层次目标即教师依据学生现实的认知水平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制定的能够达到的教学目的。我们教师都知道,学生身心发展有共同的特点,但也有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 性格、气质、知识和智力的发展水平均是不相等的。所以我们必须针对个体差异,有针对地进行英语教学,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1.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目标分层
每个教学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智力程度都是不等的,可分上、中、下等不同层次。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我制定出了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一类学生完成高级教学目标,二 类学生完成中级目标,三类学生完成低级目标。
2.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课堂提问,布置作业,考试分层
为了使每个学生学有所得,我们按照自己所订的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施以教学。在课堂上,提问时,我们让一类学生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二类学生回答一般性的问题, 三类学生回答较简单的问题。我们每学完一单元,编制综合测验题,有基础知识题和 有些难度的题,要求一、二类学生全部做,三类学生只做基础知识题。这样,每类学生都有收获,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
二、面向全体学生,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每个教学班都有优等生和“后进生”。教师常偏爱听话、学习成绩好的优等生,而疏远、歧视“后进生”(即学习上暂时处于落后状态的学生)。然而,素质教育要求我们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激发每个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积极性要靠教师去调动,兴趣要靠教师培养,学习热情要靠教师激发。我们是从以下几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
1.教师教学方法要得当
从十多年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一开始接触英语,对英语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也很高,但不久这种积极性就消失了,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教学不得法。如果 教师注意教学方法,熟悉教学原则,就能在课堂上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取直观教学,在课堂上利用和设置情景,让学生进行操练和表演。如:计划开生日晚会、英语晚会、乡村音乐会等,自编 自演对话。每次对话练习,至少有五对学生上台表演。有的自愿,有的由老师点名。这种方法使情景和语言之间建立了密切联系,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或台上或台下,很受 学生欢迎,每个学生都非常感兴趣,大大提高了他们学英语积极性。
2.尊重学生,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我们的体会是,以鼓励、表扬为主,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使每个学生觉察到自己在进步。一位善用表扬、鼓励之词的教师往往深得学生爱戴, 学生学习他所教学科的积极性就高。在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我们马上给予评定。只要学生答对或者“后进生”答对一半,甚至答对其中一点,教师就用“Good, very good, Not bad!”等词来鼓励他们,使学生乐不可支。特别是“后进生”得到教师“Good”的表扬后,更是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兴趣,求知欲也越来越强。
三、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英语素质教育的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重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然而,要实现优化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做到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等,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以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1.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
目标教学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落到实处。可以说,目标教学就是将所有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首先做到完成每课的小目标,而后完成好单元的部分目标,从而达到完成总目标。教师在上新课前,首先弄清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用书上提示的教学步骤,再分析学生达到这个目标的难点是什么。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反复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每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把教学目标及时交给学生,让学生心里有数,从而达到了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使之在课堂上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顺利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
2.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
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时,可采用“启发式”、“学导式”教学法。首先,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做到深入浅出,画龙点睛,一语道破,起到指导作用,以达到“导”在 关键上的目的。其次,在学习课前预习,划出难点,带着问题听课时,或学生在自学中遇到了困难,迫切需要教师解难答疑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把握好关键时刻,恰到好处。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的目的是掌握这门语言,并能够将其良好的运用在交际中。“听”、“说”、“读”、“写”是学习一种语言必须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它们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离开“听”、“说”的语言学习是不完整的。近年来,随着我国与国际的交流不断增多,社会对于具备外语能力的人才需求也随之增加,由此学校也应该越来越重视学生对于英语的运用能力。然而,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对口语教学的重视程度明显低于对语法和词汇教学的重视程度,这也影响了学生对其他三种语言技能学习和训练的效果。我们在学习一种语言的过程中,应同时学习这四项基本技能,这样才可以全面地掌握一门语言。
一、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影响着中学英语口语教学,这使教师和学生都忽略了英语口语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导致英语口语教学成为了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很多学生的英语考试成绩很高,尤其是阅读和写作的分数远远高过了听力和口语分数,这就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我们通常说的“哑巴英语”。“哑巴英语”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学校方面
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为大多数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教学地点即课堂,它是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家长对学校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我国“应试教育”的升学方式,学校也越来越重视“硬指标”即升学率,这使得学校摆出了更高的标准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效果,这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用成绩说话,已然成为了家长和学校对于孩子学习能力评判的标尺。这种只重成绩而忽视能力的教学模式使英语教学在口语教学上出现了严重的缺失。例如,学校在针对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进行考查时,仅仅通过一张以阅读和写作为主要内容试卷来判断,很少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考查,这也就导致英语教师忽视口语教学过程。
(二)教师方面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指出:“教学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通过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这里的“教学”所强调是教师的“教”,即教师怎样教授教学内容。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将口语教学停留在形式上,而很少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例如,在英语口语教学课堂中,教师会强调:与汉语发音相比英语通常运用后口腔发音,它更注重口腔与鼻腔、胸腔等发音器官一同共鸣;我们在英语发音时应注意不同音标在发音时的开口度,比如[?]和[e],发音长短的对比,如[i:]和[i],以及鼻音[m]、[n]的发音位置和边音[l]的舌位等等。但是这样的理论教学缺少大量的辅助练习,这就导致了口语教学效果不明显。另外,一些中学英语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发音训练或学习,自身的英语发音不标准,他们不能够承担口语教学的任务,在教学的实际过程往往避开关于英语语音教学的部分。除此之外,教师的教学任务受到了考试制度的影响,他们教学通常注重考试大纲涉及的内容,如英语词汇和语法等,而忽视了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
(三)学生方面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大部分学生只是将英语作为考试的必考内容来学习,并没有将其作为一种应用性的语言来学习。这样学生们便将主要精力来学习语法和写作,并不利用过多的时间学习英语口语。另一方面,我国中学生对于口语学习缺少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学生们联系口语只是通过辅导班或者英文电影和电视剧。即便是在英语口语的课堂上,由于中国学生大多属于内向型学习,不原意主动表达。在外教老师提问的时候又怕回答错误而不发言,这也是导致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较差的原因之一。
综合以上三方面原因我们发现,我国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如果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改变教师和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从而达到“说出来”的交际目的。
二、提高中学英语口语教学效果的实现策略
目前,我国大部分学生仅仅把英语作为考试内容来学习,尤其是中学生。他们认识不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加上老师忽略英语口语教育,这就会导致学生只会阅读,不会交际。从长远的角度看,这会影响我们同国际的交流。因此,我们作为教育者,必须思考和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方式,来解决学生“哑巴口语”的现状。
(一)建立考试新模式,避开应试教育的弊端
在我国的中学生英语升学英语考试大纲中,只是要求学生的词汇积累量、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水平,对于英语的听说能力只做简单考察,使得学校不得不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来确定本校的英语考试内容,这是形成“哑巴英语”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需要学校在与国家升学考试大纲不冲突的情况下,改变本校以往的英语考试制度,将口语考试同时作为英语考试的一部分。这样,就会有效地提高学生和老师对于英语口语的重视程度。
(二)提高教师英语口语能力,改进教育模式和方法
学生英语口语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又一原因就是老师的口语本身不好,导致学生学到的口语不地道;或者,老师不愿意教授英语口语知识,堵塞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英语口语的渠道。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口语能力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作为英语教师,除了具备过硬的英语语法能力,还应具备英语口语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自身的英语口语水平,例如在寒暑假到其他高校进修英语口语、成立英语口语教学小组定期开展口语教研、聘请口语教师或者外交对本校英语教师进行培训,还可以到英语国家去进一步学习深造等等,有效地利用各种手段为自身英语口语学习创建有效途径。在完成自身口语能力的提升之后,我们就要从教学模式和方法上进行改进。
在以往的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通常是教师一味的讲授口语技能知识,课堂显得枯燥无味,学生也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进而失去了学习兴趣。这样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这一步骤上进行改进,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英语教材中Warming up和Speaking部分,这两部分的设计对于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帮助的,Warming up是在进入正式单元英语教学前的预习,教师可以提前安排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并在课前与学生用英语交流观点,有效地启发、引导学生的英语思维,这个过程也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过程。在Speaking部分中,老师可以按照这部分提供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这里一定要保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口语练习时间,教师还可以针对这些问题布置多个场景,让学生讲故事、角色扮演,还可以进行自由讨论、即兴演讲、小话题辩论等等,使学生在模拟场景中进行训练,增加英语口语的情景感觉。另一方面,要利用有效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例如播放英语原音电影或英美英语娱乐节目,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建立对于英语口语的兴趣,还可以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但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要求教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有充足的耐心并给给予学生充分的口语实践的时间,在影片观看结束后,马上针对影片中的主题内容进行口语训练。
语言的学习是一个输入再输出的过程。所以在日常学习英语口语的过程中,教师还要要求学生多背诵、多模仿。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听英文广播、看英文报刊、听英文歌曲等多种方式来积累英语材料,并增添英语语感。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英语语感,也可以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外国文化,增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树立自信心,强化应用意识,增强自学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学习效果是否能取得良好效果的内因。所以,如果想提高英语口语能力,除了以上的两点意外,学生自身的作用一定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中学生不愿运用英语口语进行交流的原因之一是缺乏自信,不敢张口,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本身一定要给自己信心,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先生就运用了很好的方法让学生树立信心。疯狂英语利用里大喊英语,用声音给自己树立信心,同时还要将背下来的英文随时展示给大家,从而得到他人的鼓励。经过一段时间后,当学生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肯定多起来后,自信心自然而然就树立了起来。
其次,学生要明确学习动机,将英语当作一种交际工具来学习,不要为了考试而学习英语,一旦树立了这样的“功利心”,学生自身就会忽视英语口语的学习。Gardner(1985)的动机理论中提出了学习外语的两种动机,即综合型动机和工具性动机,综合型学习动机是指学习者为了要融入目的语文化群而学习一门语言。工具型学习动机是指为了某个目的来,如通过某项考试、临时交际或升学而学习一门语言。通过对这两者的对比我们不难看出:工具型学习动机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会一门语言,但是基础不牢固,学习结束后依然不能在目的语环境下运用出来。然而综合型学习动机则会是学生深入目的语文化,这样的学习不但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融入这一文化,还可以使学生的口语表达更趋向目的语,对于英语口语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学习一门语言不能完全依靠外在环境,在掌握一门语言的基本语法知识和发音技巧后,就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不短的加强练习,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在自学的过程中,可以成立英语口语学习兴趣小组等方式,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强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提高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的实际运用能力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英语口语交际更加重要。想要是中学生英语口语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从考试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这几方面入手,这样才可以环环紧扣、教学有序的完成中学生的英语口语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史红梅.英语口语学习策略分析[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7(1).
[2] 刘晴.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J].语数外学习,2012 (8).
[3] 汤闻励.动机因素影响英语口语学习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学习,2005(2).
思想政治课本质上是一门德育课程,它作为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通过教学使学生的道德素质有所提高,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的关系,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成败,进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而在应试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课已经成了一门单一的知识传授课,许多教师偏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对学生思想觉悟的培养,使学生也只关心考题、考分,而根本就不注重自身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提高。久而久之,学生的道德素质难免会出现道德信念上“知而不信”,在道德行为上的“言而无信”,“行而无信”,从而不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自身内在素质的提高。
2.缺乏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影响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多采用“注入式”和“满堂讲”的教学模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缺乏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主体作用不能充分表现。因此,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只能死记硬背现成的答案,无形中压抑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创造性和想象能力的提高,限制了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发挥,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影响了思想政治课教师知识、技能和自身内在素质的提高
在现实的教学中,由于受 “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一些教师的整体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素质仍然令人忧虑。比如,不少教师难以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知识老化,缺乏创新能力,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为提高教学效果而进行有效的改革和探索,难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方式转变的要求。这种只重视少数升学学生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加重了升学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打击了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削弱了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此外,不合理的教学评价制度,也影响了思想政治课功能的正常发挥。
二、应试教育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不利影响的消解
1.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是消解的前提条件
传统的应试教育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标准为中心,以考试结果为中心,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切只围绕高考的指挥棒而进行,严重制约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德育功能的发挥,难以满足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转变观念,树立“以生为本”思想和与时展相脉搏相合拍,与中学生成长特点相符合,更加注重实践性、探究性和开放性,以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健康地发展,一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潜能为出发点,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生活中健康成长。
2.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消解的手段
思想政治课作为中学的一门必修课程,需要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单一“注入式”、接受式的教学,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社会科学的基本常识,培养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优良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过程启发式教学法、元认知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指导法、治学型学习指导法等多种教学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坚持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服务。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采用投影、动画、录像、多媒体等有效手段,增强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3.建立完善的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消解的关键
随着当前教育改革的快速推进,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教育改革的核心就是课程改革。那么要充分实现教育改革目标就必须以课程教学改革为主要载体,全面认识基础教育存在的不足,大胆革新传统教学模式。基于此,很多教师通过分析当前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创新性的提出任务型教学法。所谓任务型语言学习(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就是将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到具体的课堂实践教学。任务型语言教学是指要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得到语言技能锻炼,而不是传统的学习语言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思维精神,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
1.当前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当前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往往为了取得瞬时的教学效果,把学生培养成应试机器。而忽略了英语的本质属性就是一门语言、一个应用工具。缺少对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多是停留在对枯燥的单词、语法、句型结构的教育上,过于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从而导致英语教学目标无法落实[2]。
(2)教学任务设计过于统一。首先,一个班级人数众多,每个人所来自的家庭及受到的社会教育背景不同,存在个体上的客观差异性也就在所难免。而传统的教学任务设计就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自身差异性的特点,而是设置统一的教学任务。这种教学任务设置必然会导致部分成绩差的学生承受不了任务负担,从而影响学习积极性。而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就会出现反反复复停留在旧知识的层面[3]。
(3)缺乏合理的评价机制。传统教育及考查方式大多由国家、省市或学校统一规定出题,通过考试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考察,却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兴趣、课堂参与度、社会责任感、价值判断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及数学认知能力等综合方面的考察。这种评价机制会使学生感觉到努力的过程得不到重视,极端的重视学习结果会导致学生自身发展空间狭隘[3],更多的是“应试教育考试机器”,而不是创新型、实践型人才。
2.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任务型教学的策略
(1)多元化的任务型教学模式。介于英语本身的学科特点,教学过程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更不能局限于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应试技能教学。而是要开展多元化的教学课堂[4],丰富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当前最为流行的英语电影、英文歌曲等,选取其中一个片段,让学生模仿电影里某一片段的人物对话或者唱一首英文歌曲。这样既锻炼学生的英语语感,还能锻炼其口语表达能力。再者,英语是一门语言应用性学科,它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所以,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英文课外读物、英语话剧、英文演讲稿等丰富教学资源。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语言表达欲望。
(2)合理设置教学任务。在教学任务设置时,要充分考虑教学实际,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同时也要注意设置的任务要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3)多元的任务评价机制。以往的传统教学评价更多是以考试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过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应用型学科,仅仅掌握基础知识技能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英语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5]。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技能”的三维目标评价体系。例如,八年级上册Unit1“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的学习中,让学生汇报自己最喜欢的运动及原因。那么对学生回答问题作出评价时,就不能仅仅对语言应用及口语表达的评价,还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回答问题的热情、情感等综合性的多元化评价,逐渐引导学生成为综合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季丽春,武巧飞.中学英语课堂任务型教学探析[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01).
1.中学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大多数地区的英语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很多农村中学只是停留在口述的最初级英语教学阶段,连最基本的录音机都没有。而全国许多地方的城市中学出现了大班或超大班现象,平均每班达60~70人,城市中学的师资力量好坏不均。
中学英语教学中应试教育仍占主导地位。中学英语教育是初中围着中考转,高中围着高考转。尽管教育部门再三强调实施素质教育,但事实上,升学的压力使素质教育仍停留在口头上。基础英语教学内容与评价标准单一,教师和学生都感到精神压力和学业负担过重。教育目标上,只重视知识的讲授而忽略实际能力的培养。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他们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学方法上,被动多于主动,灌输多于启发。中学生词汇量要求偏低,学生难以形成有效的听、说、读、写的技能。
缺少英语学习氛围。很多地方的中学英语课没有听力、口语教材,教师的授课主要以语法、词汇和阅读为主,学生很少有练习口语与听力的机会。课堂教学的说只是停留在走形式的“说”上面,着重知识点的讲解,讲完后就是做习题。这样一来,导致学生的口语水平、听力较差,语音基础薄弱,同时还受到汉语语音与当地方言的影响。
中学英语写作能力与以往相比有所提高,但受到母语的影响,多数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很强,一般来说,语言比较死板,语法错误较多,句子之间的衔接不太好,知识不系统,不够全面,不能形成一个科学体系。
2.高职英语教学现状与问题
高职英语教学经过近年的不断发展,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就目前来说,高职英语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
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高职高专学生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在中学的底子比本科院校的学生要薄,尤其在英语方面表现得更加突出。其中有不少学生想要学好英语,却又无从下手,从心理上惧怕英语学习,听说能力较差。有调查显示,在高职高专院校中,有将近60%的学生英语基础差,单词读写困难;有30%的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导致实际英语成绩较差;10%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但由于受整个英语学习的影响,英语的读、写、译、听力的提高很慢。
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单一。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即“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忽视课后辅导和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教师课堂多以讲解词汇、语法知识和课文翻译为主,从而导致课堂上老师讲授的新知识比较多,而学生练习的机会却很少。然而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实践,才能充分地发挥其作为语言的功能作用。因此,英语教学中经常会出现“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影响了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学资源短缺,课时量相对较少。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加,现有的师资队伍无法完成英语教学任务。很多高职院校存在合班教学,班级人数过多,课堂上学生没有充分的锻炼机会,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影响教学效果。另外,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英语教学时数应为220学时左右,但现在许多高职院校的英语课时基本为160学时左右,有的专业甚至压缩为120学时,这无疑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难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对学生“听、说、读、写、译”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难度确实很大。
二、中学英语与高职英语教学的衔接
总的来说,中学英语教学与高职英语教学在教学环节上的衔接还欠紧密。为了更好地使学生能在中阶段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兴趣,认真、努力地学习并掌握英语语言的基本知识,在听、说、读、写等方面接受初步有效的训练,升入高职后,能在中学知识的基础上在各个方面有较大的提高,顺利完成高职高专的学习任务,中学与高职英语教师都应重视在中学与高职两个阶段的教与学的衔接问题。
对于中学与高职教师来说,要同时熟悉两个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加强教学上的沟通。对于中学教师而言,了解高职英语与中学英语教学在各方面的衔接度,以便更加明确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切实帮助学生掌握好中学阶段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学生在进行高职后顺利过渡到更高阶段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高职教师也应了解中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了解中学学生在中学阶段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以及能力水平,以便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能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实施教学,既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又要防止教学上的脱节。
在中学英语的教学中,坚持以《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南,抓好素质教育。以往的应试教育培养出的中学生往往高分低能。对中学英语教师而言,要注重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注重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初步能力,按照听、说、读、写等几个方面的要求给予学生初步的训练。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教法,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从而中学生在高中毕业后能达到高职英语教学要求达到的能力水平。
高职英语教学一直是高职院校关注的重点,做好与中学英语教学的衔接,要做好如下一些工作:
(1) 考察摸底,分班教学,查缺找漏,因材施教。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设计出一套全面的科学的摸底试题。对学生进行英语水平测试,了解和掌握新生个体与整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然后进行分班教学。可分为快、慢班,也可根据兴趣分班。下一步针对各班普遍存在的缺陷和弱点,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这是一个不断的周而复始的教学过程,不能也不应满足于一次往返循环,而应边查边补,再查再补,直到达到高职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对于快班,教师也应因材施教,扬长避短。
初中学生的自身学习动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学生自身的内部动力驱使;二是来自外部吸引。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刚开始学英语时兴趣浓厚,但随着内容加深,部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会越来越少,所以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要重视学生学习英语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并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这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之火,兴趣在平等、尊重、欣赏中更容易被激发,情感教育是融洽师生关系最有效的方法。笔者依据教育教学的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发生积极向上的变化,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掌握所学知识,达到“亲其师,信其道,学其道”的效果。情感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培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一个“爱”字;二是了解学生的情感特点,教育才能适时、适度,关键在一个“适”字;三是创建最佳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关键在一个“乐”字;四是以情育情,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炽热的情感之火去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在一个“情”字。
二、不断改变教学方法是素质教育的前提
生动的授课语言和多种形式的口语练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初一阶段的英语教学应该在唱中学,在说中练,在情景中说,在游戏中掌握知识,采用多种教学形式,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成为教学的主体。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授学生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基础知识,加强基本训练,使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规律,并掌握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为了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它适合初中生的生理特点。在初学阶段采用表演、实物展台、图片、幻灯等,做到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每节课制作课件,努力创造英语教学环境,促使学生能够直接理解英语。在课堂上运用“班班通”等多媒体手段,加强趣味性与生动性,给学生提供用英语对话,表演,朗读的机会,使他们在良好的氛围中学好英语,从而保持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学好英语打好坚实的基础。教学活动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在当前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教育过程中,活动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将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听、说、读、写等基本训练,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学习达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基本技能的获得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离不开各种活动。通过活动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比如让学生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如朗诵、唱歌、阅读、讲故事、演讲、书法展览,词汇竞赛,会话表演等。他们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增加知识的储备量,所以说,课外活动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
三、提高学生交际会话能力是英语素质教学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