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合同管理案例分析大全11篇

时间:2023-06-19 16:13:2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合同管理案例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合同管理案例分析

篇(1)

纸质资料是传统档案管理存储的主要内容,其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如文字、图表等,并且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硬盘和计算机光盘是电子档案管理的主要存储介质。电子图表、电子信件和电子文书是电子档案的主要表现形式。与传统的纸质档案不同的是,通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仅实现了档案的存储,还实现了资料的传送和处理。

当前,信息化、多元化成为时展的主题,对于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传统档案管理无法满足这一需求。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传统档案的特点,决定了它的不可替代性。同时,电子档案管理因其便捷性、高效性等特征,同现代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电子档案管理必然是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

1 电子档案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的特性分析

1.1 电子档案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的共性

首先,无论是传统档案管理还是电子档案管理,两者的基本原理是共通的,电子档案是传统档案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电子档案管理在传统档案管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和整合,并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与传统档案相比,电子档案管理无论在管理方式上,还是在管理质量以及技术水平上,都明显优于前者。但这一点并不否定两者基本原理上的共通性。

其次,电子档案并不能孤立地存在,同传统档案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传统档案所管理的信息,具有很大的真实性,属于社会实践数据。电子档案管理,由于受到网络安全、计算机信息安全等潜在隐患的影响,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需要传统的档案资料来加以保证。

最后,电子档案的信息量,随着传统档案的出现而逐渐扩大。电子档案是基于信息技术而建立的,大容量正是其优势之一。各种各样的档案信息,都可以存储为电子档案,同时还使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由于电子档案是依托计算机技术而存在的,因此在调用所需资料时,十分便利。此外,利用电子档案的记录,在需要查看实体的传统档案时,可以很方便地调出,直接获取所需的资料和信息。

1.2 电子档案与传统档案管理上的差异

1.2.1 管理方式不同

电子档案实现了档案的一级管理,这是由电子档案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这一点同传统档案存在很大的区别。在传统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非常大,在管理档案时,首先需要确定和填写档案的类型以及日期,然后根据类型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存储位置。在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对于接受到的文件,可以及时确定档案的档案号,接下来采取相应的主题来标注档案的类型,档案号具有唯一性,整个操作过程有着很高的效率。

1.2.2 保管方式不同

电子档案存储的载体是硬盘和电子光盘,在长期的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硬盘和光盘会逐渐老化,同时由于计算机和现代技术的不断更新,载体的老化将导致档案信息的失真,档案的正确性和可靠性降低。传统的档案管理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档案信息丢失的问题,并且具有纸质备份。同时,由于无需网络的参与,因此不会受到病毒入侵的威胁。

1.2.3 归档方式不同

可重复性和可逆性是电子档案不同于传统档案的特性。管理人员修改档案信息时,并不会留下修改的痕迹,人们虽然不再为最初档案归类失误而烦恼,而且可以及时更正错误信息,但是却提高了电子档案内容失真的可能性。与之不同的是,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在进行归档操作时,同类档案之间的联系较强,摆放档案时,也是按照科学的顺序来分类的。档案管理人员依照相应的程序来进行归档操作,因此操作的痕迹将会被保留下来。这一点保证了档案的真实性与原始性,弥补电子档案管理的不足。

2 电子档案管理的利与弊

2.1 电子档案管理的优点

2.1.1 电子档案管理的出现,有利于绿色环保事业的开展

无纸化的办公模式是电子档案管理的一个特色,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纸质文件的使用数量。制造纸张的原材料是树木,档案管理所需的纸张少了,所需的树木也会随之减少,因此有效改善了树木砍伐的状况,保护森林资源。此外,笔墨、订书钉、曲别针等工具是纸质文件的必备工具,随着纸质文件数量的减少,对于这些工具的需求也必然有所降低。

2.1.2 电子档案管理提高了传统档案管理的效率

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即档案的归档、存储和查询。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下,这些工作所需的时间较多,因此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也受到了影响。而电子档案管理模式下,档案归档、存储、查询的时间明显缩短,管理效率获得提升。数据传输是电子档案管理所采取的主要方式,既方便了资料的传递和共享,又提高了档案信息管理和查询的时效性,并且不需要张贴和打印文件。

2.2 电子档案管理的弊端

信息载体的老化和变质现象,是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中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因此必须加强电子档案的安全备份工作,防止因信息载体变质老化而导致的无法读取资料的问题。目前,云技术是一种较为常用和有效的保护方式。

电子档案管理的操作程序较为复杂,这就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应加强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

黑客攻击和病毒这些潜在的复杂网络风险,在电子档案的数据传输和共享过程中,威胁着数据信息的安全,因此应做好信息安全的管理工作,利用多种方式保护好电子档案资料,如档案加密、网络防火墙等等。

虽然我国的档案管理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且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电子档案管理法规,但是一些具体的细则仍不够完善,相关部门应该推出相应的电子档案管理办法,为档案管理的发展保驾护航。

3 结束语

电子档案管理模式较传统档案管理来说,在很多方面都有了提升,最为直观的表现就是档案管理的效率得到提高,电子档案管理方式的出现有利于环保事业的开展。传统档案管理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电子档案管理与传统档案管理两者有着很多的共性,在现阶段和将来的一段时间内,电子档案管理还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档案管理,相关人员应该在进行传统档案管理时,良好的融入电子档案管理的优势,提高档案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莉娜.浅谈电子档案与传统档案管理工作的区别[J].办公室业务,2013(5).

[2]苏悦,杜丽杰.信息化背景下的传统档案和电子档案的交互作用[J].求知导刊,2015(10).

[3]刘晔.论电子档案对传统档案管理的挑战[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

篇(2)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工具不断的发生创新与变革,交通工具已由最初的步行交通,逐步转向汽车交通乃至智能交通时代。而交通安全设施施工行业也随之应运而生,并随着时展的浪潮而逐渐发展壮大。在交通安全设施施工的管理中,安全问题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的首要引起注意的问题。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交通安全设施施工安全问题将存在隐患。一旦发生事故,施工企业的信誉就会受到威胁,接踵而来的,不仅仅是施工企业的命运,更为严重的是施工人员的生命以及国家、企业的巨大经济损失,所以,要确保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的的质量及加强其管理措施。

一、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施工要点

交通安全设施工程主要包括交通标线、防撞护栏、隔离栅及交通标志四部分,以下作简要分析。

(一)交通标线

交通安全设施中,交通标线的施工质量控制重在对标线流畅性及其与公路线性一致性的控制,同时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时的温度对标线的质量能产生直接影响,为了确保交通安全设施中标线涂料能很好的附着在路面上,作业温度要在6℃~30℃进行,并从使用者目的、路面特性和车流等因素来设置振动标线的型号、外形和间距。同时,还要选择路面附着力良好的具备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优质涂料,使其能够承受车辆磨损和雨淋日晒,加强对交通标线的保养,延长交通安全设施中交通标线的使用寿命。

(二)防撞护栏

目前,交通安全设施中,我国高速公路防撞护栏普遍采用波形梁钢板护栏,这种护栏通过利用立柱、横梁、土基的变形来缓冲车辆的碰撞,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并迫使事故车辆改变方向,从而防止车辆冲出护栏,并使车辆恢复正常行驶。在交通安全设施中防撞护栏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安装,要严格控制交通安全设施中防撞护栏立柱的入土深度、外露长度和桩距等,将误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并且要注意防撞护栏的美观度和整齐度,突出交通安全设施中防防撞护栏对美观道路环境的作用。

(三)隔离栅

交通安全设施中,隔离栅的主要功能是防止人或动物随意进入公路而对行驶车辆造成横向干扰,保障公路交通的通达性。在设置交通安全隔离栅之前,要提前平整地面,将杂草杂物清除出去,用推土机修平起伏较大的地面,交通安全隔离栅的高度、位置等设置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和设计要求进行,对于损毁的隔离栅要及时修整添加。同时还要注意隔离栅设置的美观流畅、统一整齐,增加司乘人员的舒适度,使其在具有美感的隔离栅中保持愉悦的心情。

(四)交通标志

交通安全设施中,关于交通设施中标志的相关问题,安全设施如果处在立交区需注意附近的光缆,电缆,尽量不要损坏;保持基坑的良好排水功能;边坡比例不协调时,应该根据现场情况对地面进行修正;混凝土基础里的预埋地脚螺栓,基地法兰盘里的门架和悬臂标志预埋件的位置需准确;同时标志面板设计和施工必须严格的按照规范规定执行。

二、加强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策略探讨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

交通安全设施施工中,实行交通安全工作阶梯管理,由高级管理人员负责全面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将工作按部门做到细致划分,纵向实现层层管理,层层把关,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人。将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制定多种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宣传,并定期进行岗位安全工作的培训,通过考试以及安全演习等形式,交叉测评交通安全设施施工人员的理论以及实践当中的安全知识掌握情况,并与工资、绩效挂钩,提高交通安全设施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增强交通安全设施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对于各部门、各岗位设立各自相应的安全生产制度,各专业人员上岗前应做好培训工作,对于特殊岗位要保证人员经国家认可的正规考试,取得相应的职业上岗证书,方可进入施工场地。对于其他施工人员,要对三级安全、工种变更安全和转场安全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普及教育。对于全体人员,均要进行《国家安全操作规范》等条例的学习,使全员了解安全施工的各项规定和内容。同时,确保安全管理部门做好安全监管工作,将安全问题与管理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对于工程期间安全预防工作做的好的,以及没有出现安全事故的部门及个人进行奖励,做安全认识问题从根本上得到提升,保证交通安全设施的质量及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交通安全设施施工的质量管理

交通安全设施的管理分为了成本控制管理、质量管理、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等等,在这里将会注重的分析交通安全设施的质量管理,通过对以下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材料。施工人员及施工流程的控制与监管的分析,提高交通安全设施的质量。

1.交通安全设施施工中,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把关。对原材料的质量把控是对整个工程质量管理的核心关键部分,所以在交通安全设施施工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应该与进货生产厂家进行检查、做好沟通,在其供货的过程中也应该不定期的进行质量的检验和制作程序的检查,进而确保原材料产品满足规范标准,交通安全设施施工原材料的质量问题如果没有在之前进行检验,那么只能在交通安全设施施工的过程中才会慢慢出现相应的问题,其结果只会拖延施工的工程,严重的还会产生安全事故。所以,要保证交通安全设施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才能有效的控制交通安全设施施工的质量。

2.交通安全设施施工中,提高交通工程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一个完善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加强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的质量管理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且一个好的质量管理体系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交通专业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保证整个施工的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急需对相关方面的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再提高教育。施工人员是交通工程中的关键,只有有效的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施工水平,才能保证交通安全设施施工质量。

3.交通安全设施施工中,重视对施工流程的控制与监管。交通安全设施的施工是对于工程的顺序要求非常严格,对工程的监管和控制也是必然的,因为一旦工程的某一个环节的某一个工序发生了错误,那么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来说将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不仅会拖延整个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的进度还会加大工程的施工难度,同时也会造成整个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的质量问题。所以要重视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流程的控制及管理,保证整个交通工程的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交通安全设施工程建设直接关系着人们的行车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科学合理的交通安全设施能够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及二次事故的出现,而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施工质量的高低影响着交通安全设施作用的发挥,强化交通安全设施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能够有效提高交通安全设施的服务质量。因此,应通过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强化工序流程控制、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施工人员培训管理等措施,切实提高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交通事业健康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张爱国,王素梅,徐伟.公路工程交通安全设施的施工质量管理分析[J].交通标准化,2013,08:8-10.

篇(3)

(一)合同签订的规范力度不足

建筑安装工程合同在初步签订的阶段中,有关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便得以全面凸显。可现实中因为许多管理人员的疏忽,相继引发合同内容不明确、职责划分混乱、义务履行不公平等问题,严重情况下甚至直接引发重大的纠纷、甚至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威胁投资主体的利益。

(二)合同管理的科学性低下

须知建筑安装工程的合同管理活动,主要在合同签订、执行、评价等工序流程之中交替运行,属于一类全面性且工作量庞大的工作,但是目前因为部分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实力欠缺、甚至职业道德素质不佳,使得合同管理活动组织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无序化和形式化问题,一旦其间滋生出任何纠纷状况,势必难以快速地予以协调处理,带给合同双方的信誉和经济损失同样是不可小觑的。

二、新时期强化建筑安装工程合同管理实效的科学性措施

(一)强化建筑安装工程合同签订环节的规范性

尽管说建筑安装工程的合同一直保留统一的文本格式,但是毕竟不同工程项目性质有着明显差异。因此,签订建筑安装工程合同的双方,非常有必要在制定相关条款内容前期开展明确化的市场调查活动,在制定涉及彼此利益的条款时秉承公平、公正、自愿、合理等规范性守则,在整合合同内容的时候维持明确、简洁、完善、严谨性。如此便可避免因为利益受损而引发任何形式的纠纷现象,最终促进建筑安装工程活动的快速化布置拓展。

(二)维持建筑安装工程合同管理模式的正规与安全性

首先,确保建筑安装工程合同管理的正规性。在合同正式签订和履行前期,确立起操作较为理想化的合同管理体制和工序流程,如每日的技术交底和报送体制等,借此保证合同管理过程中有据可依、进度稳定、权责划分清晰;再就是针对不同工序流程加大监督管控力度,确保预设的各类体制都能够得以高效率地执行。其次,确保建筑安装工程合同管理的安全性。须知合同管理对于建筑安装工程企业安全性有着直接性的决定作用,为保证合同管理过程变得更加安全与有效,企业可以考虑预先进行合同管理的透明度增加处理,如提升对合同管理的监督控制力度并避免一切不正之风的重复出现。而想要提升建筑安装工程合同管理的安全性,可以考虑沿用网上办公审批和信息流转等途径,在经过合同管理监督能力大幅度提升和反腐倡廉的源头控制之后,顺利规避企业财产遭受侵蚀的危机,为日后企业环境全方位净化以及良好风气长久化树立,提供应有的保障条件。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安装工程的单位工序流程之中,合同管理工作都发挥着不可小觑的指导服务效用,并且最终直接决定合同双方获取多少经济与社会效益。所以说,预先充分重视合同管理事务,全面性界定当中遗留的风险隐患,同时积极有效地处理合同签订、履行、管理等事务,促进合同的规范、安全、完善化结果,显得尤为必要。相信经过有关工作人员长期努力合作之后,有关我国建筑安装工程合同管理的水准,势必会接连大幅度提升,进一步为日后整个建筑安装事业的可持续经营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段彦俊 单位:三门核电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3)11-0023-02

一、复合图书馆

从“复合图书馆”这一概念诞生到现在,国内外学者对“复合图书馆”的定义与解释很多,复合图书馆(英文为Hybrid Library) ,这一概念最早是在1996 年英国学者苏顿的题为《未来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与功能融合:作为技术人员、著作者和咨询员的参考馆员》一文中首次提出的。他在文章中指出在复合图书馆中,印刷型和数字化馆藏将共同存在,用户可以通过图书馆的服务器或网关自由访问跨地域的分布式数字化资源。[1]

笔者是一名高职院校图文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个人比较倾向于把复合图书馆作为独立存在的一个基本形态来看,在工作中也发现纸质图书在实际流通中很受欢迎。虽然整个图书馆事业一直在朝着数字图书馆的方向前进,对数据库尤其是论文库、标准库、学术期刊数据库的利用率都挺高,但事实上由于多种因素的约束,传统图书馆仍然在发挥着原有的作用,目前图书馆仍然处在多种载体类型文献共存的发展阶段。

二、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

系统就是为某一特定目标、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诸多元素所构成的一个整体。[2] 对于系统集成,目前尚无统一定义,人们从各自不同的出发点分别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定义。笔者采纳如下定义:系统集成不是一套单一的系统,也不是一套计算机硬件,更不是一套软件,而是一种融合了应用系统行业特征、计算机知识、通信技术和系统工程方法的综合技术,是向用户提供复合需求的一体化解决方案。[3] 核心是信息集成,即利用计算机、通信、数据库等信息处理技术和设备,采用一定的系统结构和设施对组织内外的业务数据流进行操作、传输和重组。目标是功能集成,利用先进技术重组应用系统经营流程,从而实现既定功能。

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是引进系统论思想和系统工程技术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取得的成果。它是将图书馆整体和计算机整体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图书馆集成系统可以使得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包括流通、编目、公共检索、期刊管理)都在一个书目数据库的基础上实现。使用集成系统以后,各个部门的图书馆员可以随时了解一种图书馆藏品的状态(订购、加工、外借、预约等),读者也可以随时检索图书馆馆藏,大大地提高了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效率。

三、实例分析

随着高职院校建设的飞速发展,很多学校已经建立起覆盖全院的信息网络。我院图书馆主要是为学院的教育教学科研提供服务的,也就是说读者群主要是广大学生和本院教职员工。就图书馆而言,日益增加的藏书量和各种文献载体需求给图书馆的内部业务管理增加了很大的压力,而且读者对能提供在线馆藏资料查询和个人借阅信息查询等功能也提出了旺盛的需求。下面笔者将对此背景作需求分析,并提供一个复合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建设方案。

1.需求分析

①读者的需求是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能够方便地查询个人的基本资料、查询自己帐号的图书借阅情况;能随时随地查询图书馆的馆藏信息;能方便地预约图书、续借图书;能在图书馆上网。

②图书馆操作人员的需求是能修改登陆系统的密码;能进行借还、赔偿图书的处理;对新书进行验收、编目加工等处理;能够对读者借阅情况、图书利用率等进行统计,分析数据。

③系统管理人员的需求是对图书馆操作人员的操作权限进行增加、修改和删除操作;设置读者的借阅等级和权限;设置系统总参数,统计、修改,维护、备份系统数据。

我院图书馆采用的是一种把采、编合为一体的基于文献加工服务流程的管理模式[4],类似于工厂里的生产流水线,而书刊就是业务处理对象,所以图书总体流程作为主要业务进行分析。

2.集成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参考学院教育网络的实情以及将来与数字化校园集成的考虑,再结合复合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要求系统安全可靠、处理内部业务时响应速度要快、又必须提供在线交互式服务,还要有相当的可扩展性等因素,所以笔者认为采用C/S和B/S混合的体系结构是目前复合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最佳选择。

①主要功能和目标

按照工作流程设置采访、编目、典藏、流通、期刊管理、数据统计和系统管理这7个功能模块,提供印刷型文献从采购到入藏、电子资源从采购到数据整合,最后到为读者服务的功能。

目标是以可扩展的通用数据库为基础,对各种类型载体文献实现订购、编目、入藏、流通的处理;为统计借还信息、书刊利用情况、阅览信息、书刊处理情况等数据提供多角度的统计分析;同时要求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能,以便以后将新标准集成到系统中。

②系统架构配置

硬件配置根据每个学院的实际情况而定。

软件配置:数据库操作系统:L i n u x;客户端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2003;

应用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2003;数据库平台:Oracle。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器配置防病毒软件。交换机和服务器还要配置UPS电源。

③系统安全策略

安全性是系统要考虑的重要问题。访问权限控制技术是在保护资源安全的条件下实现资源共享,以访问控制表的形式来规定用户对文件、数据库、设备等访问权限。[5]防火墙是一种控制进出两个方面的通信安全系统,适合相对独立的、网络服务种类相对集中的单一网络。目的就是加强网络间的访问控制,防止外部非法用户对网络进行未授权访问。

3.现状和改进

从需求分析看出:我院图书馆是一个以高职院校师生员工为服务对象、以印刷型书刊为主要业务处理对象的复合图书馆,在管理上是一种把采、编合为一体的管理模式。复合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正是基于业务流程开发的、以流水线方式快速加工印刷型文献、集成了各子系统的功能,所以该系统基本上能够满足来自管理工作、业务工作和用户群的需求。

如果把复合图书馆的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则集成管理系统只是这个系统中一个子系统,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子系统,笔者认为在借助适合的复合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的情况下还应该尽量做到以下两点:

①树立“大采访”的理念,将电子资源与实体图书相联系,采集多种资源载体并合理配置比例,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强化网络资源等的二次加工,建立特色专业数据库;

②强化“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在系统中引进自助借还设备,将工作人员从借还功能解放为信息咨询员,提升人员业务素质,建立高素质的学科馆员队伍,以满足读者日益增加的、多样化的新需求。

参考文献

[1] 初景利.复合图书馆的概念及发展构想[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03.

篇(5)

多多:用黑笔在画纸上画了许多短粗线条,一圈圈黑黑的蝌蚪人,还有歪歪扭扭的很多数字,并喃喃自语:“我的作品完成了!哈哈哈……”

荣荣:“多多,你画的是什么呀?乱糟糟的。”

多多:“我画的是妈妈带我去玩时坐的161路公交车,从侧面看有两个轮子,车子是双层的,有两层座位,这是发动机,这是前门,这是后门,前面是驾驶员座位,上面是时间表,首班车6:59,末班车是1:04,还写了个学号3,是我的学号……”

珂珂:“你画得一点都不像,反正乱糟糟的。”

多多:“我觉得很像。”

荣荣:“应该涂上颜色就好看了。”

多多:“那我来涂上颜色吧。”

二、观察解释

1.从幼儿的绘画兴趣来看:多多对“快乐的春游”的绘画主题比较感兴趣,能调动生活中妈妈带他出去游玩时乘坐公交车的生活经验,迁移到此次绘画活动中,在绘画创作中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对绘画活动兴趣浓厚。

2.从幼儿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来看:多多小朋友小班时由于右手臂摔伤骨折,导致绘画中的线条控制能力较他人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手部小肌肉群精细动作的发育与同年龄段的中班幼儿相比,也缓慢了许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学习方式和发展速度各有不同,在不同学习与发展领域的表现存在明显差异。孩子年龄越小,个体差异越明显,成人不应要求孩子在统一时间内达到相同水平,应允许幼儿按照自身速度和方式达到《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因此,对于多多的作品,我们更多的是要关注他在绘画中的艺术表现和感受。

3.从幼儿绘画自主表达意图来看:多多观察公交车时,选择了特殊的观察角度:侧面,画出了两个轮子,并画出公交车的结构是双层的,造型有两节,前门和后门,还有车上的时间表首班车、末班车,他都能画出来。可以看出生活中多多是个善于用心观察的孩子,能有意识地把自己观察到的生活中的细节用稚嫩的笔触表达表现出来。

4.从幼儿的互动水平来看:荣荣和珂珂两位小朋友不太能理解多多的创作意图,珂珂只能用“像不像”,荣荣只能用“好不好看”评价多多的作品,但这两位小朋友对多多作品的评价并没有影响到多多对自己作品的自信:“我觉得很像。”荣荣的建议:“涂上颜色就好看了。”多多采纳了荣荣的建议,给作品涂上了颜色,说明在同伴互动交往过程中,多多能不被同伴思想左右,但对于合理意见是能够听从和改进的。

5.从幼儿的绘画互动需求来看:多多对自己创作的作品生成了新的需求,期望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肯定,当同伴说他画的作品乱糟糟时,他急于解释自己画的是双层公交车,生怕同伴看不懂,又耐心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绘画的过程,甚至愿意接受同伴的建议,给作品涂色。这说明:4~5岁中班年龄段的幼儿,在完成绘画作品后,有得到表扬、鼓励和支持的心理需求,从而延续对绘画的创作兴趣。

6.从幼儿的绘画能力年龄特点来看,1~4岁的幼儿处于涂鸦期,他们从无控制地乱线涂鸦到有控制地命名涂鸦;3~6岁的幼儿处于象征期,开始用线条和简单图形的组合表征自己感知的事物,这时受限于幼儿手部精细动作水平和对事物的认知水平;5~7岁的幼儿进入写实性早期,画的画有点像了。不同年龄特点具有不同绘画特征,我们要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绘画特点进行把握和分析。

三、观察的应对:教育策略的跟进

篇(6)

Abstract: Building a tender management, contract management, market management subcontractor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safety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an important way. In focusing on "three"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research, and establishing the actual oil production subcontractors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This paper from the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project bidding, contracting, process control perspective on how the subcontractor safety management throughout the entire process of project implementation, to better improve our project management standards, and achieve full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cess safety.

Keywords: Subcontractor; Secur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DF5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分包,是指油田直属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以下简称专业化公司),将在国内承包的油、气、水等石油化工工程和房屋建筑、装饰装修、道路等建筑公用工程中的非主体部分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勘察、设计、施工企业完成的活动。建设工程施工分包分专业工程分包和劳务作业分包。随着油田建设项目分包管理的不断完善,加强分包商安全管理,构建基于招标管理、合同管理、市场管理的分包商安全管理体系,对于至油田的安全管理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招标管理、合同管理、市场管理与分包商安全管理的关系

承分包商是指合同情况下的乙方(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即由甲方雇佣来完成某些工作或提供服务的法人。分包商的安全管理应与承包商的安全管理执行同一政策、同一标准。“三项管理”中合同管理是核心,合同作为规范一切经济活动的纲领性文件,是企业经营运作的基础。从安全管理的范畴出发,合同就不仅仅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它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更是工程项目成立的前提和分包商身份确认的文书;以合同为中心向前延伸是招标管理,企业一般通过招投标,寻找出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合作伙伴,经过谈判,确定合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招标过程中的中标单位即为合同分包商,约定内容即为相关合同条款;以合同为中心向后延伸是市场管理,市场管理是合同的具体化操作,是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控制的管理,分包商是市场管理的主体。

二、严格落实分包商资信审查制度是构建分包商安全管理体系的前提

实施分包商资信审查制度,是从源头上控制分包商的质量,是对分包商身份进行确认的过程,是分包商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对分包商的资信审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审查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企业身份证件,重点审查该分包商的注册资金额、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姓名、企业性质、企业地址、经营范围等基本情况。二是审查《市场准入证》等资质证件,重点审查分包商的准入范围、准入项目、准入时间等情况。三是审查《安全生产许可证》、质量管理体系证书、环保管理体系证书、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证书等安全资质,对工程建设或大型项目的分包商还要审查其项目经理、技术员、安全员、质量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的资格证书。通过资质审查,将一些信誉差、水平低、安全无保障的企业拒之门外,引进一批质量高、讲信誉、重安全的优秀企业,从源头上规避和减少安全生产风险。

三、通过招标明确分包商安全措施是构建分包商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

招标投标,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经济业务往来所采用的一种交易方式。

招标管理是确定分包商的主要方式,也是落实安全措施、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具体的做法是在招标文件、评标办法等招标过程中对分包商安全措施和安全管理的内容加以规定。招标文件中,对施工安全的要求列入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内容,对投标人施工安全生产措施提出明确和具体的要求,对施工安全措施要求投标人进行单独报价。评标办法中,对安全保证措施的评审作为技术标评审的重要内容,并设立安全保证措施评审的合格标准,投标人的安全保证措施不能达到招标文件规定的合格标准的,作为废标条件之一。

评审过程中:采用综合定量评标的,除响应性评审中应当体现对招标文件中对安全措施要求的响应外,对安全措施和安全保证体系设立评分标准,安全措施的评分不得少于总评标分值的5%,评审的标准应包括安全安全措施的完整性、针对性、科学性、合理性、与国家和集团公司、油田有关安全生产管理有关规定的符合性等等;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的,安全措施作为符合性评审的重要方面进行评审,安全措施不完整、缺乏针对性、不合理或不能满足国家和油田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的,不得进入后续的评审,失去成为中标候选人的资格。四、签订安全合同条款或安全合同是是构建分包商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

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它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管理是指企业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对本企业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以及合同纠纷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调节、诉讼和监督检查等一系列活动。

合同管理中对分包商的安全管理即可以通过合同条款形式加以确定,也可以直接签订安全合同(协议)加以确定。通过合同条款形式加以确定时:合同条款中应当明确分包商安全责任、安全目标、安全管理和安全保证体系、岗位人员要求、奖罚规定以及其它与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和要求有关的条款。直接签订安全合同(协议)加以确定时:与分包商在签订合同的同时,签订安全合同(协议),安全合同(协议)中的条款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 双方应遵守国家、集团公司和油田有关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2.分包商应承诺服从甲方的安全监督管理;3.分包商应为施工、服务人员提供符合安全要求的施工设备(设施)、施工器具和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4.分包商应对施工、服务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5.分包商应制定项目安全施工方案,并经甲方确认、备案;6.凡在危险区域施工作业的,分包商应按照甲方指定的路线通行并在划定区域内施工;7.施工、服务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双方责任划分;8.甲方规定的安全风险抵押金交纳数额、管理方式等。

五、加强过程控制与队伍管理是构建分包商安全管理体系的主体

篇(7)

1.组织机构代码管理系统及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优势

组织机构代码管理系统是对上万条代码进行信息化管理,易于实现资源共享。多少年来政府各部门及各企业都非常重视信息收集和整理工作,同时有相关的信息收集和整理制度,从而保证了机构信息的准确、全面。将这些信息输入组织机构代码管理系统,能够实现管理功能的系统化,其优点也就充分体现。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组织机构代码管理水平提供了机遇。不断提高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及服务水平,提高办公效率,实现资源共享,组织机构管理信息化势在必行。

1.1组织机构代码管理系统

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是以机构代码为索引,由上万条代码数据组成的一个数据库,数据量比较大,为了在政府管理企业应用中更好的发挥作用,数据质量一定要得到保证,录入和查询都要真实、快速、有效。全国有各种组织机构几百万,每个机构都需要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而且政府对代码证都要进行定期审验。我们已经清楚,组织机构代码管理系统是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目前我国大中型城市已全面覆盖和实现代码网络化管理,具有先进性、实用性、稳定性、可扩展性的代码管理系统已成为当前代码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基础内容。

1.2信息管理系统在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上的优越性

1.2.1在管理模式上采用先进的客户机/服务器网络通信方式进行各级代码管理机构之间的数据交换,构建代码信息网络,交流数据简洁方便。

1.2.2功能完备。包括组织机构代码管理机构的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建立、网络管理、组织机构代码的管理业务、组织机构代码IC卡的管理业务。

1.2.3在数据库方面对数据库用户的访问、使用权及数据对象的访问和使用权,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对数据库备份与恢复采用了先进可靠的措施,使系统的安全性能有了保证。

1.2.4保证数据质量。系统通过网络对代码数据采集进行监控,提供了、查错的功能,杜绝了重码、重名和错码的产生,保证了代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

1.2.5有效加强对代码证书的管理,杜绝了重证、多证的情况。

2.组织机构代码信息管理系统特征分析

2.1组织机构代码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2.1.1管理模式上采用先进的客户机/服务器网络通信方式,进行各级代码管理机构之间的数据交换,构建代码信息网络,交流数据简洁方便。

2.1.2功能完备,包括组织机构代码管理机构的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建立、网络管理、组织机构代码的管理业务、组织机构代码IC卡的管理业务。

2.1.3在数据库方面对数据库用户的访问、使用权及数据对象的访问和使用权: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对数据库备份与恢复采用了先进可靠的措施,使系统的安全有了保障。

2.1.4保证了数据质量。系统通过网络对代码数据采集进行监控,提供了、查错的功能,杜绝了重码、重名和错码的产生,保证了代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

2.1.5加强了对代码证书的管理,杜绝了重证、多证的情况。

2.1.6采用window界面,集菜单、控制条、工具栏、图形显示于一体,加强用户界面可操作性和一致性,开发运用数据管理界面自动生成技术,简化数据库维护操作。

2.1.7提供多样和丰富的报表输出功能。

2.2安全性设计要求

2.2.1不同级别的资源和数据访问,用来防止偶然性的破坏。

2.2.2访问规则。定义网络的口令保护策略和规则,把对服务器上文件的访问权限按不同口令分为:不可读写执行、可读可执行、只能读或执行等。

2.2.3网络联网设备的访问。考虑哪些设备应该锁在集线室内,只允许哪些人员管理和使用这些设备。

2.2.4网络互连的需求和访问级别。在不同的子网中使用哪些路径选择路由器和网桥过滤器。在路由器和网桥内用硬件和软件定义不同的访问级别。

2.2.5软件升级、审计和安装策略。某些病毒是通过商用软件传播到网络上的,因此由专门人员集中进行软件升级和安装,任何人不能擅自安装或升级网络上的通用应用软件。

2.3组织机构代码管理系统的流程分析

代码业务丰要是面向企事业单位、机关和社会团体组织机构的,每个组织机构都必须办理代码证,代码证是唯一表征各个单位及社会团体的“身份证”。我们国家要求代码信息要真实、准确,并且要求每个单位和团体都要进行定期的检验。根据代码业务特点而开发的组织机构代码管理系统,既要做到信息采集准确无误,又要按照企业要求随时变更,并且将变更信息数据及时更换存储到数据库中,同时还要方便、检索、查询。

2.4可行性分析

目前我国有各种组织机构几百万,国家要求每个机构都需要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而且每年代码证都要定期审验。我们原有代码系统的数据库庞大,代码查询很慢,在代码办理高峰期时很难适用于窗口的行政审批和各个机构进行年检,这样不可避免的会使部分机构出现重码、错码,甚至是逃避机构年审,让政府的行政审批捕获不到准确无误的机构信息。现在国家对代码数据信息逐渐重视起来,原来的系统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数据处理量。新的系统会大幅提高窗口的工作效率,既方便企业办理代码业务,也让工作人员办公流畅、准确、迅速,更重要是有利于政府捕获到准确无误的组织机构信息。近几年不断更新和研发的新系统不断被应用与代码管理的日常工作中,且优势越来越明显,不断解决了旧有系统存在的遗憾。

3.组织机构代码管理系统及其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流程改进

目前技术条件下,代码管理系统和组织代码的电子文件系统进行集成的工作并不难。第一,需要重新设计组织机构代码的业务流程、协调和执行代码业务和代码电子档案业务的同步进行确保满足整合后的系统进程。第二,要确定新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特别是要注意选择的软件体系结构在软件开发中的重要性,而软件体系结构主要取决于功能的系统和应用程序环境和客户的需求。

组织机构代码管理系统和组织代码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具有不同的业务流程体系,因此在对两者进行整合前,必须对其业务流程进行必要的优化和改进。整体业务组织机构代码可以被视为信息采集终端和中心的数据库之间的交互流数据流。在采集基本数据后进行处理上,再传到数据库进行处理。事实上。电子档案的记录管理过程应最终融化的代码管理系统组织的业务流程。改进的过程中,电子档案工作和不作为代码的先决条件证书印刷工作,即进行响应数据传输的数据采集终端在中心,进行电子档案商业组织,当信号的电子档案服务返回的商业交易,代码开始迈出的下一步即进行代码证书打印。这一过程不仅保证同步代码业务代码电子档案的服务组织,并可以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对于代码总体业务而言具有积极作用和意义。

4.组织机构代码管理系统及其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整合效能展望

组织机构代码管理系统和组织机构代码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集成和整合,整体提升了代码业务流程的更高效。代码电子档案业务融合进入代码整体业务流程,进一步规范了代码电子档案。实现代码业务系统进程的高效、统一和有序。

组织机构代码管理系统和组织机构代码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集成和整合效能,在 BS模式下运行更方便,系统维修也更简单。代码管理系统和代码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组织、 资源利用也使得代码业务流程更合理、 充分达到代码业务数据共享的一体化。两者的有效融合和整合也使得组织机构代码工作将更高效、 有序、 快速发展助力我国经济,从而提供积极作用。

篇(8)

关键词: 综合测评;系统;研究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system;research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4-0217-02

0 引言

学生综合测评,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高校教育改革的成果,更关系到国家是否获得了高质量的人才,因此显得极其重要。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需要处理的学生信息越来越多,其中包括大学生综合测评的数据。如何科学的、准确的、高效的完成大学生综合测评这项工作是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 功能需求

该系统根据用户名称来划分功能需求,内容如下:

1.1 超级管理员

①分数查询:从学号和班级两个角度进行查询。

②所有用户管理:从对象名称、管理员姓名、帐号和密码几方面对班级和部门资料进行添加、删除和修改。修改管理员的帐号、密码及真实姓名。

③分数计算:查看班级部门分数的提交情况,对于没有提交的通知各负责人尽快提交(只有所有提交后才能进行得分的计算工作);可以重新分配班级的评测任务。计算所选择月份的综合测评分(操作应该在该月的个人申请分、部门评测分提交完成后执行)。添加学期特加分。计算被锁定学期的总的综合测评分(操作应该在学期所有的个人申请分、部门评测分、学期特加分提交完成后执行)。

④系统设定:评定规则的详细设定,包括得分流程和备注。系统参数的详细设定,包括录入状态的管理、月份权限设置、普通用户参数设置、班级审核员参数设置、部门负责人参数设置、所有部门得分总和最大值设置。系统当前代表的学期、月份设定。

⑤用户簿:发表、回复、删除留言。公告。填写备忘录。

⑥数据库基本操作:初始化数据库,包括将用户的各个月份的个人申请分、部门加减分总得分、月份总评设置为0分;将用户的各个月份的个人申请理由、部门加分理由、设置为空;将用户学期总评分、学期特加分设置为0,特加分理由设置为空;删除所有部门对用户评分的记录;删除所有留言(除上述列出的数据外其他数据一律不改变)。备份系统数据(需要FSO支持)。恢复系统数据(需要FSO支持)。压缩系统数据(需要FSO支持),正在使用中数据库不能压缩,默认为Access 2000数据库。批量处理数据,由SQL语句执行操作。

1.2 部门管理员

①分数管理:添加评分记录、评分查看修改、学号班级定位查询;

②辅助工具:任务管理、备忘录;

③修改帐号、密码和真实姓名;

④用户簿:发表、查看、回复和删除留言。

1.3 班级管理员

①分数管理:对学生的加分理由和申请分数进行查看、修改后提交审核。学号、班级定位查询;

②班级用户管理:对班级人员的添加、删除、重命名和对学生密码的修改;

③管理员帐号、密码和真实姓名的修改;

④公告,发表、查看、回复、删除留言;

⑤备忘录。

1.4 普通用户

①分数管理:填写申请分数和加法理由(其中最大申请分由系统参数设定管理,申请理由不得超过6条并以#隔开)。本人详细分数查询,包括个人申请分、部门评测分和学期特加分。

②分数查询:包括对好友分数的查询,和从学号、班级两方面进行查询。

③好友管理:添加和查询我的关注好友。

④我的密码修改。

⑤发表、查看和修改留言。

2 技术方案

2.1 开发工具 本系统采用开发工具。是一个已编译的、基于.NET的环境,把基于通用语言的程序在服务器上运行。将程序在服务器端首次运行时进行编译,比ASP即时解释程序速度上要快很多。而且它是可以用任何与.NET兼容的语言创作应用程序。

篇(9)

基金项目:本文为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京津冀一体化环境下基于‘互联网+’的档案管理数据库平台建设与服务研究”(编号:201606A133)的研究成果之一。

2014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协作,认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坚持优势互补、扎实推进及互赢互利,加速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道路。基于此,就要求三地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全面创新及改革,完善目前档案管理中的软件及硬件设备不到位、数据库建设落后、服务水平较低等一系列的问题,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及网络化,从而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1 基于互联网+环境分析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理念

1、系统结构

档案管理系统的结构应该以创建档案管理系统的原则开展,选择数据库要从档案管理的安全性、高效性、便携性等全面的进行考虑。档案管理中的数据连接能够通过简单动态网页实现用户访问,也为后台管理人员提供了简便的控制脚本。档案数据的存储中可以创建多种数据库实现数据的不同形式储存,比如文本形式、图像形式、视频形式等等,这种管理方式能够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格式需求。系统在使用过程中还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并且还能够有效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2、安全功能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档案管理系统总是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所以在创建档案管理数据库的时候要尤其注意系统的安全问题,其主要包括数据管理及操作过程两方面。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进行多重保护,首先可以设置登录密码,用户登录的时候可以进行双码验证,有效的防治他人通过用户授权密码进入到数据库中。另外,为了避免数据库遭到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或者由于操作误差出现问题时,可以将数据信息提前备份,防止数据的丢失。 [1]

2 基于互联网+环境分析档案管理系统的技术开发

本文中的档案管理系统是为了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背景的发展理念,并且能够满足现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实现京津冀三地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及网络化,并且还能够全面优化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服务时效性等目的,并且有效解决目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比如信息化水平落后、数据库建设问题及软件/硬件设备不到位等。档案管理系统要根据实际用户的需求定制数据结构,包括编目格式、打印报表等等,并且根据国家档案的分类结合用户的实际需求对档案记性分类管理。

1、选择数据库

档案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库要使用大型数据库管理数据,因为大型数据库能够支持大量数据的档案信息管理,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完整性,有效解决传统数据库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数据库的使用效率。

2、图像数据及多媒体存储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档案管理系统不仅能够支持文字录入,还支持多媒体数据的存储管理,并且能够使用扫描仪直接输入,能够将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并存储,支持各种多媒体设备、不同格式电子文件信息的存储。

3、档案管理系统功能

以档案管理流程为基础,全面符合档案管理流程,具有多样的输入方式,系统用户界面清晰且直观。用户可以对记录、数据文件、字段进行分层管理,并且设置权限,使系统中数据具有安全性。具有多样且灵活的查询方式,强大的数据加工能力,并且报表的输出灵活。能够随时的查看数据日志,并且反应系统的情况,统计系统的日、月、年访问量,对于每位用户的访问及使用都具有详细的记录。[2]

3 选择档案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软件体系结构指的是描述某一个特定应用领域中系统组织的使用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一般使用的软件体系结构为两种,其一,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S);其二,客户/服务器模式(C/S)。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使用的结构为应用服务器、客户机及数据库服务器三层分布式,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解决用户与应用服务器之间的交互。应用服务器的主要目的就是接受客户机应用程序的请求,之后将客户机发送的请求转变为数据请求,然后和数据库服务器进行相互交互,并且将两者交互的结果传递为客户机应用程序。数据库服务器软件以应用服务器请求为命令,以此进行数据的操作,之后将操作的结果传送到应用服务器中。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具备客户端零安装的功能,有效降低了系统的维护机率。因为客户机和数据库系统不是直接交互的,那么就有效减少了服务器的SQL请求,具有较强的性能。另外,此结构还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执行效率,提高了系统的延伸性。

客户/服务器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基于非客户机结构中的两层结构应用软件。客户端是通过数据库及应用程序组合而成,服务器中的软件为数据库系统,系统的开发简单快捷。

但是,两者都是有缺点的,客户/服务器的缺点就是用户安装软件较为复杂,并且数据库系统不能有效的满足多个终端同时联机的要求,其一般使用在局域网中;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缺点是具有较弱的批量处理、修改、备份数据能力。

由于两者模式的使用都具有优点和缺点,那么就要结合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将两者体系结构相互结合,使其在档案管理系统中发挥自身的优点。[3]

4 结束语

基于互联网+的档案管理系统开发是一项系统性的功能,在构建过程中涉及到了数据安全、网络技术及数据库技术等多个方面。另外,在系统构建及开发的过程中,还要以档案管理相关的业务流程为基础,并且满足相关法律规定的要求。上述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了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安全化及信息化,并且完善了传统档案管理中的不足,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曹玉林, 武君胜. 基于网络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9, 30(6):1532-1535.

[2]吴悦. 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系统信息安全策略[J]. 福建电脑, 2011, 27(12):61-62.

[3]梁敏. 基于网络平台的考生档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F[D]. 电子科技大学, 2011.

作者简介

篇(10)

中图分类号 D92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316-(2014)06-0080-1

一、案例回顾

2003年4月1日,原告姜某与被告某农场签订财产租赁合同,被告将其所属的部分楼房及现有广播、电视网络及全部设备租给原告使用,租赁期限为3年。原告于2003年4月设立合伙企业,并对承租的原报废的有线电视网络进行更新与改造。2011年9月经法院判决,双方解除了租赁合同且原告转交给被告全部租赁财产。此后,被告实际占有原告投资更新的有线电视网络至今,现原告请求法院判决被告给付增添电视网络折价款。

二、案例分析

第一种观点认为:原告姜某在签订租赁合同后一个月内就设立了合伙企业,对有线电视网络的投资、经营、收费均以合伙企业的名义进行,合同实际的履行主体是该合伙企业,姜某虽是合伙事务执行人,但并不能以个人名义,所以本案应从程序上驳回原告姜某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原告姜某系合同当事人,主体适格,同时原告对有线电视网络确有投资,被告某农场应当给付添附物折价款。

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原、被告双方于2003年4月1日签订的租赁合同,被告某农场仅将部分楼房、广播、电视网络及全部设备租赁给原告姜某使用,上述财产的产权人仍是被告,原告在承租后对电视网络进行了更新与改造,该行为属于非产权人在使用他人的财产上增添附属物。

三、关于租赁合同解除后添附物折价补偿问题争议焦点

本案的争议焦点有两个:一是原告的诉讼主体资格是否适格;二是原告在有线电视网络方面的投入,被告是否应给付其添附物的折价款。

针对焦点一,笔者认为原告姜某的主体适格。

首先,2003年4月1日与某农场的租赁合同是姜某所签,姜某是合同相对人,至于此后成立合伙企业与否是另外的法律关系,与本案无关。其次,2006年4月,租赁合同到期后,原告继续使用租赁物,被告未提出异议,双方间形成不定期租赁合同,出租人只要在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可随时解除合同。后2010年被告要求解除与原告之间签订的租赁合同并返还租赁财产,2011年9月二审法院判决,解除原、被告于2003年4月1日签订的租赁合同。在此次诉讼纠纷中,某农场针对的就是姜某个人,且一、二审的判决均未涉及主体问题,从维护已生效判决的效力角度考虑,综合认定姜某有诉讼主体资格。

针对焦点二,笔者认为被告应当给付添附物折价款。自2003年4月1日签订租赁协议以来,原告投入资金,对承租的原报废的有线电视网络进行了更新与改造,原告能够提供正规票据且投资必要,故能够认定存在投入。双方在租赁合同中明确约定“新投入的固定资产按5-10年计提折旧”,所以被告应当对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合理的折旧补偿。

本案中,被告一直以租赁合同约定的“新投入的固定资产按5-10年计提折旧(新的投资和折旧率必须经过甲方审批)”的该条款进行抗辩,认为原告的投入没有经过其审批,现不承认有投入,即使有,也应由其自行承担。笔者认为,合同虽对有此约定,但其未对不经审批的后果予以明确,现原告实际进行了投资,且自2011年9月法院判决之后,原告已经将全部租赁财产返还给被告,自此,被告实际占有原告投资更新的有线电视网络,并使用该电视网络盈利至今,从公平、诚信的角度应也应对折价进行补偿。

篇(11)

近年来,我国的交通事业快速发展,随之形成了大量的交通科技信息的材料。是否能够对这些科技材料进行有序有效地管理,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发展健康与否的标志,也是提升企业自身工作质量、加强企业社会竞争力必然条件。因此,加强对对这些科技资料的管理和利用,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经济利益,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为交通行业的发展提供助力,已经成为交通企业档案部门的至关重要的课题。

1 交通公路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流程

交通公路科技档案的管理,主要包括对科技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存、统计以及利用等工作。科技档案收集工作,即是交通公路的档案工作部门向有关部门收集其业务工作或者是该部门所承担的项目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文件等材料。如与建设项目相关的招标与投标等文件,设备等更新、改造的资料,系统等属合同关系所产生的文件资料。科技档案的整理工作,是按照科技档案形成的规律,坚持以保证科技档案的系统性、完整性的原则为出发点,对档案进行系统的分类,将无序的材料转变为有序的材料。科技档案的鉴定,是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档案资料的保存价值进行鉴定,保留有价值的材料,并对材料的保管年限进行确定。科技档案鉴定的工作,一般需要根据科学技术负责人或者总工程师的指导,由科技人员和档案人员共同完成,以确保档案鉴定工作的准确无误。科技档案的保管工作,是以维护科技档案的完整和安全为目的而进行的各项工作。科技档案的统计工作,通过提取档案的各项统计指标,分析档案的统计数据,了解档案以及档案所处状态,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科技档案的利用工作,即是要求工作人员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了解部门的需求,编制实用高效的检索工具,充分发挥档案材料依据凭证的作用,为本单位的管理、生产、科研等提供档案服务。

2 主要问题

第一、只意识到了凭证文件的收集工作,而忽略了技术文件的归档工作。

档案的价值不仅是因为档案的凭证作用,更是因为它的利用价值。然而,传统的档案收集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对于档案的凭证作用更加的重视,以至于忽视了档案的利用价值。作为技术参考是科技档案所具有的利用价值之一,也是科技档案最根本的属性。但是,在各种归档管理工作的要求中,无一例外的要求归档材料必须为原件,如果以复印件作为文件材料归档,则会被认为是工作失误。工作人员为了满足归档的要求,归档材料非原件拒绝收档。为了满足归档的要求,却使得一些重要的技术文件因为没有原件而无法归档,从而影响了档案材料收集的质量,也使得档案资源作为参考资源的利用价值打了不少折扣。

第二、由于档案分类工作的不完善,档案数据库的建设受到影响。

档案分类工作是建立档案检索目录体系的基础,它直接决定了检索查询体系的查询效率,从而影响了科技档案资源被利用的程度和发挥作用的大小。分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档案的管理和资源的利用。档案管理中分类的不合理导致馆藏排架混乱,从而影响文件的检索和利用。

第三、档案编目不甚完善,影响档案的检索利用。

对档案材料的编目工作是否完善,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科技档案资源利用的效率、检索工作的效率。检索是对档案资源加以利用的基础,而检索利用的基础则是档案的编目工作,通过编目,可以建立多种途径对档案资料进行检索查找,编目是档案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重要前提条件。然而,一些档案文件的编目中缺少在多数信息资源检索中应用到的主题词标引,这是档案资源检索利用的一大缺陷。

3 对策分析

第一、有机结合档案的凭证作用和利用价值。

首先要使档案管理制度得以完善,制定切实可行的程序和办法来完成档案资料收集、整理、编目等工作。在日常的归档过程中,要按照归档的要求,坚持归档文件原始性的原则。在管理工作中,应该放宽归档条件,对于尚未收集到元件的情况下,考虑使用相应的复印件替代,以保证档案材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使相关的技术资料之间相互对应,彼此协调一致,真实记录和反映科技活动的过程。

第二、实现科技档案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紧密结合。

档案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从科技工作的起点入手,在过程中加以控制,以各类档案的归档范围为依据,结合课题或项目的实际,与相关的负责人共同完成项目归档文件的清单,而且清单应该能够细化的反映出工作的不同阶段应该形成的相应文件,如立项阶段的调研报告、立项申请报告,项目结束时的工程总结、技术总结等文件。不仅使得技术人员和档案人员对所需材料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可以保证档案资料的系统和完整性。同时还要对档案管理的办法加以完善,使得档案的归档、管理工作做到标准化、规范化。

第三、充分结合加强档案资料编研的集成管理能力与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能力。

在对档案材料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在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的基础上,对档案资料二次整理,使得零散的档案信息得以综合,无序的信息变得有序,方便各类人员对档案的利用。为了实现管理能力的提升,我们必须转变意识,增强认识,围绕决策、科研和综合管理等主要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发研究。档案整理人员要从全局观察和思考,提供有效的资料,随时了解单位的生产经营状况,了解需求,围绕中心展开档案的整理工作,提高档案资源的应用能力。

第四、结合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方法创新、组织创新和服务创新。

在档案管理机构的建设上,要有专门的档案室,并齐全配置档案工作人员,同时要建立健全档案工作制度。在队伍建设上,要大力引进相关的专业人才,加强在职人员的业务培训。在管理体制上,要实行“分级管理,统一领导”的管理制度。在管理方式上,要实现科技档案馆里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同时要加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服务上,要大力开展在线服务,突破地域的限制,从而实现档案信息的高度共享,同时,还要充分保证档案的安全性保密性。

4 总结

公路科技档案,是具有很高的保存价值的,是未来工作的借鉴和参考,因此加强档案管理工作时间十分紧迫,必须做到分秒必争。而科技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的转变思维,深化理解,积极提升自身素质,以自身的实际努力来推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进程,为社会主义建设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明淑兰.浅议公路路政档案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研究[J].华章,2014(3).

[2]李梅梅.浅谈如何做好交通企业科技档案基础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4(12).

[3]胡泓.科技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企业管理,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