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古代文学的价值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代人们精神文化领域的需求显得更加迫切。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融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东方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内涵精髓的呈现,对我国当代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是指中国上古时期至“五四”运动之前这段漫长文学发展时期,有古典诗词曲、散文、戏曲以及民间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不仅在中华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推广,不仅仅局限于文学层面的陶冶情操和艺术欣赏,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和传承文化的作用。中国文学史演进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历史的进步当中不断滋养着华夏民族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发挥着提升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二、中国古代文学当代价值发挥路径
(一)从文化角度发挥价值
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作者对一定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刻画呈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不仅涵盖了作品作者的个人思想,从中更能挖掘出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时代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塑造和正确思想构建发挥着重要的积极影响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国古代智慧的承载体,将古人卓越的智慧与优秀的思维传递至今,供当代人们汲取和学习,从而使人们更具智慧地投入到当代的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当中。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中,可以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不仅影响着中国从古至今的文化观念形成,也影响着文化领域其他艺术形式的发展。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文化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依然具有璀璨的文化价值,对当今我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精神影响力。
(二)从教育角度发挥价值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从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中,不仅能够发现古人文学艺术创作智慧,同时更能感觉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深厚内涵。中国是具有特殊文化气质的国家,这种文化气质的体现就是源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形式。从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中,能够体会中国古人其气宇轩昂的东方文化特质、缜密而精巧的中国式文学逻辑思维以及包容天地的博大情怀。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探究和欣赏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习者自身的文学素养和文学创作技巧,更能使学习者自身的思想境界得到质的升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为媒介开展教育活动,能够使得学习者的思想建构更加开阔,同时也使学习者的文化底蕴得到夯实。《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及《西游记》不仅在中国深具影响力,也是在世界上阅读最为广泛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且在很多国家的教育课程中有所呈现,肩负着将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光大的使命,同时对世界各地人们的精神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从认知角度发挥价值
文学作品是文化领域重要的艺术呈现形式,在世界各地的文明发展进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一项经久不衰的艺术形式。并且文学作品也是世界各国的主要文化呈现方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历经千古沧桑依然深受人们热爱,并且吸引越来越多的世界范围内的学者探究,其根本价值就在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人类、对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以及自然认知层面的引导作用。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可以感悟到中国古人其卓越的人性观、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观。这些对人类根本价值的判断和哲学思维的体现,正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价值。人们通过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不仅了解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更使研读者找到了人类面对现实生活困境、内心困境时所做出的智慧选择,以及做出选择的智慧判断依据,进而找到了人生的要义。人的自我成长需要建立在对自我的批判之上,而这一过程是不能在导师的教诲中学得的,只有通过个人的感悟和思辨的过程来获得见解,并对见解进行理性的批判后才能真正习得人生要义。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和研究,正是人们实现这一成长过程的有效途径,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正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精华,对当今时代下乃至未来当中人们对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人生要义的获取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人类追求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发挥着智慧启迪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石琬璐.弘扬传统文化塑造健全人格———论中国古代文学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建构[J].黑龙江史志,2014(9):41-43.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079-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代人们精神文化领域的需求显得更加迫切。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融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东方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内涵精髓的呈现,对我国当代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是指中国上古时期至“五四”运动之前这段漫长文学发展时期,有古典诗词曲、散文、戏曲以及民间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不仅在中华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依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与推广,不仅仅局限于文学层面的陶冶情操和艺术欣赏,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和传承文化的作用。中国文学史演进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在历史的进步当中不断滋养着华夏民族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发挥着提升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二、中国古代文学当代价值发挥路径
(一)从文化角度发挥价值
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作者对一定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刻画呈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不仅涵盖了作品作者的个人思想,从中更能挖掘出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时代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塑造和正确思想构建发挥着重要的积极影响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国古代智慧的承载体,将古人卓越的智慧与优秀的思维传递至今,供当代人们汲取和学习,从而使人们更具智慧地投入到当代的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当中。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中,可以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不仅影响着中国从古至今的文化观念形成,也影响着文化领域其他艺术形式的发展。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文化环境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依然具有璀璨的文化价值,对当今我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精神影响力。
(二)从教育角度发挥价值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从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中,不仅能够发现古人文学艺术创作智慧,同时更能感觉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深厚内涵。中国是具有特殊文化气质的国家,这种文化气质的体现就是源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形式。从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中,能够体会中国古人其气宇轩昂的东方文化特质、缜密而精巧的中国式文学逻辑思维以及包容天地的博大情怀。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探究和欣赏的过程,不仅能够提高学习者自身的文学素养和文学创作技巧,更能使学习者自身的思想境界得到质的升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为媒介开展教育活动,能够使得学习者的思想建构更加开阔,同时也使学习者的文化底蕴得到夯实。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以及《西游记》不仅在中国深具影响力,也是在世界上阅读最为广泛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且在很多国家的教育课程中有所呈现,肩负着将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光大的使命,同时对世界各地人们的精神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从认知角度发挥价值
文学作品是文化领域重要的艺术呈现形式,在世界各地的文明发展进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一经久不衰的艺术形式。并且文学作品也是世界各国的主要文化呈现方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历经千古沧桑依然深受人们热爱,并且吸引越来越多的世界范围内的学者探究,其根本价值就在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人类、对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以及自然认知层面的引导作用。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可以感悟到中国古人其卓越的人性观、人生观、世界观和社会观。这些对人类根本价值的判断和哲学思维的体现,正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价值。人们通过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不仅了解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更使研读者找到了人类面对现实生活困境、内心困境时所做出的智慧选择,以及做出选择的智慧判断依据,进而找到了人生的要义。人的自我成长需要建立在对自我的批判之上,而这一过程是不能在导师的教诲中学得的,只有通过个人的感悟和思辨的过程来获得见解,并对见解进行理性的批判后才能真正习得人生要义。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和研究,正是人们实现这一成长过程的有效途径,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正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精华,对当今时代下乃至未来当中人们对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人生要义的获取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人类追求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发挥着智慧启迪的作用。
参考文献:
作为人类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很早就形成了完整的素质教育的观念体系,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宝藏与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而丰富的儒家文化,既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也规定了素质教育的观念的主要内容。素质教育的根本点是树立和践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弘扬平等自由和谐的人文主义精神,对于中国主流社会来讲,这种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传统人文理想中的儒家精神思想。
一、儒家思想与素质教育
(一)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儒家以修身为本、以仁道为重心的人文理想是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历史和传统纽带,“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崇德修身”、“建功立业”“整体为止”、“仁爱和谐”。儒学中善的观念是以仁、义、礼、智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为基础的,它以君臣、父子、夫妻的伦理关系为出发点,以“仁”为灵魂,以“礼”为框架。“仁”的基本精神以孔子的说法可以概括为“爱人”和“忠恕”, 而“爱人”和“忠恕”的根本途径是“克己复礼”,可以说“克己”与“修身”是孔子道德修养论的一大特色,他提倡通过个体以仁为目标的道德修养来调整整个社会关系。
(二)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
中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当前的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素质教育,即弘扬人文精神的教育。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三)儒家思想与素质教育的契合点
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是素质教育应贯穿于专业和课程教学始终。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以学生的实际和学习需求把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熏陶和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理念。因为中国古代文学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教化色彩,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传统思想对古代文学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是大多数古代作家的共同人生目标;把文学作为道德教化成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文学思想,“文以载道”是我国文学的基本精神。众多古代文学优秀作品具有极为丰富而深邃的人文精神;中国古代文学所展示的是中华民族的生活画卷,它真实深刻地反映了我们祖先的生活面貌,更真切地记录了他们心灵。在当今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利用文学作品本身的教化作用,全面深入梳理挖掘作品的思想内容,阐释其思想意义或价值,明其所载之“道”,阐释作品包蕴的真善美的光辉,以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能更深一层体会我国文学的基本精神。
二、古代文学中蕴含的儒家思想
在中国古代文学价值理念大厦的构架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参阅文化历史不难发现,灿若星辰的中国古代文学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引领性的作用,大批优秀的作家群体、文学作品以及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批评、文学理念本身就映射着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优秀成分,并将这种精神以文学文本的形式进行凝聚、传承、强化和进一步升华。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理想之塔的构成博大而深邃,精美而瑰丽,千百年来扩散着无尽的阅读、评鉴、感悟的品格张力,不同的文学家、批评家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和诠释不尽相同,常有精辟概括之词,不尽一致,各领。中国古代文学中映现出来的儒家理想价值体系,是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主流因素。
(一)诗歌
诗歌作为人类文化活动的最古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它的社会功能与人文价值,已被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文化所认同。诗歌所蕴含的内涵主要体现为对人的生命价值、社会责任的实现与追求。
(二)散文
蕴含儒家思想的散文始终存在,作品反映的基本思想人生态度是积极用世,它的许多经世致用的优质是超越时空的,是中华民族文学永远的精神营养,在《论语》、《孟子》到《荀子》这些儒家哲理散文中,随处可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社稷的存亡、天下的安危,社会人生和伦理道德成了儒家散文最关注的主题。
(三)小说
不仅诗歌、散文蕴含儒家思想,极具教化作用,小说也具有这样的功能,其作者也总是明确地以自觉推行教化为目地。中国传统小说弥漫着强烈的生命意识,处处显露着对人生存价值的思考和评判。
三、古代文学中蕴含的儒家思想对当代素质教育的启示
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全经济球化时代对人整体性综合素质的看重,要求大学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和谐与法治并重、培育理想的人格和人性,而儒家人文思想的人本主义价值和当代大学教育的努力目标不谋而合。因此,提高大学生素质,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丰富素质教育内容,继承和发扬传统儒家人文思想价值体系,营造良好的弘扬儒家理想价值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再造和弘扬有着重要的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对生命价值精义的阐发,已深深渗透与中华民族的观念、习俗和思维方式之中,是民族传统拥有更多光华,使后人成长拥有更多钙质,为我们国人贮藏着取之不尽的营养。
参考文献:
诸士积学待叩久矣,试以物理疑而未释者议之,可乎?天之运,何以机之?地之浮,何以载之?月之光,何以盈缺?山之石,何以欹侧?经星在天,何以不移?海纳百川,何以不溢?吹律何以回暖?悬炭何以测候?夫遂何以得火?方诸何以得水?龟何以知来?猩何以知往?蜥蜴何以为雹?虹霓何以饮涧?何鼠化为鴽,而鴽复为鼠?何蜣螂化蝉,而蝉不复为蜣螂?何木焚之而不灰?何草无风而自摇?何金之有辟寒?何水之有温泉?何蜉蝣朝生而暮死?何休留夜明而昼昏?蠲忿忘忧,其感应也何故?引针拾芥,其情性也何居?是皆耳目所及,非骋思于六合之外者,不可习矣而不察也。请据其理之实论之。[ ]
显然,王廷相是主张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研究科学的。而且他还认为,研究天地之道是学者“穷理尽性”所必不可少的。他说:
古之圣人,仰以观乎天文,俯以察乎地理,而人之道益明。盖以人性贯彻上下,通极内外,弥满于无垠,周匝于六合,苟一物之未知,是于性犹有所未尽也。故天地之道,虽悠远高深,学者不可不求其实矣。[ ]
王廷相不仅主张研究自然,同时自己也广泛深入地研究自然、研究科学。在天文学上,他进行过大量的天文观测,主张浑盖合一论,并且通过对浑天说与盖天说的优点加以综合,以解释各种天文现象;他还专门研究了古代天文学上的“岁差”概念的发展,撰有《岁差考》。[ ]
明清之际,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儒讲经世致用,与此相联系,他们也极力推崇科学,主张研究科学,包括研究天文学。
顾炎武对当时的王学末流提出批评。他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 ]顾炎武认为,王学末流清谈“明心见性”之类,实际上是弃“修己治人之实学”,其结果是“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顾炎武所谓的“修己治人之实学”,就是“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关于“博学于文”,顾炎武说:
君子博学于文,自身而至于家国天下,制之为度数,发之为音容,莫非文也。[ ]
顾炎武讲的“博学于文”,当然也包括研究科学。顾炎武的《日知录》三十余卷“凡经义史学、官方吏治、财赋典礼、舆地艺文之属,一一疏通其源流,考证其谬误”[ ],其中也包括科技知识。《日知录》第30卷“论天象数术”,有《天文》、《日食》、《月食》、《岁星》、《五星聚》、《百刻》、《雨水》等条涉及天文学。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地阐发民主主义思想的著作”[ ]。同时在该书中,黄宗羲还非常重视“学校”,认为学校不仅在于养士,更重要的是“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他认为学校除了有“五经”师,“兵法、历算、医、射各有师”。他还说:
学历者能算气朔,即补博士弟子。其精者同入解额,使礼部考之,官于钦天监。学医者送提学考之,补博士弟子,方许行术。岁终,稽其生死效否之数,书之于册,分为三等:……上等解试礼部,入太医院而官之。[ ]
对于取士,黄宗羲提出了8种渠道,有科举、荐举、太学、任子、邑佐、辟召、绝学和上书。其中所谓“绝学”,黄宗羲说:
绝学者,如历算、乐律、测望、占候、火器、水利之类是也。郡县上之于朝,政府考其果有发明,使之待诏。否则罢归。[ ]
显然,黄宗羲非常强调天文学的学习,注重选拔天文学人才。
黄宗羲在为学上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等重要著作流传于世,同时也撰写了不少科学著作,其中天文学类著作“有《授时历故》一卷,《大统历推法》一卷,《授时历法假如》一卷,《西历假如》、《回历假如》各一卷”[ ]。
王夫之一生潜心著述,著作等身。除了对经学、史学、文学以及政治等有深入研究外,他对科学也有较多的关注。尤为重要的是,他把研究科学与理学的“格物穷理”联系在一起。他曾说:
密翁与其公子为质测之学,诚学思兼致之实功。盖格物者,即物以穷理,惟质测为得之。[ ]
密翁,即方以智(公元1611~1671年),字密之,号曼公,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科学家。在学术思想上,他主儒、释、道三教合一,[ ]并且著有《物理小识》、《通雅》等科学著作。他认为,学问有“质测”、“宰理”、“通几”之分,[ ]所谓的“质测”就是要研究“物理”;他还明确指出:“物有其故,实考究之,大而元会,小而草木螽蠕,类其性情,征其好恶,推其常变,是曰‘质测’。”[ ]可见,方以智的“质测之学”就是指自然科学。王夫之以方以智的“为质测之学”解“格物”,实际上就是以研究科学解“格物”。把研究科学与儒家为学成人所必需的“格物”联系起来,足以表明王夫之对科学的重视。
王夫之不仅以研究科学解“格物”,他本人对科学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王夫之晚年著《思问录》以及《张子正蒙注》,其中《思问录》外篇和《张子正蒙注》的《太和》、《参两》等篇包含了丰富的科学方面的论述,涉及天文学、地学以及医学等方面的内容。
在天文学上,王夫之反对盖天说,赞同浑天说。他认为,盖天说“可状其象而不可状其动也,此浑天之说所以为胜”。他还说:
乃浑天者,自其全而言之也;盖天者,自其半而言之也。要皆但以三垣二十八宿之天言天,则亦言天者画一之理。[ ]
王夫之还具体分析了历家的“天左旋,日月五星右转”以及张载的“日月五星顺天左旋”,并且说:
张子据理而论,伸日以抑月,初无象之可据,唯阳健阴弱之理而已。乃理自天出,在天者即为理,非可执人之理以强使天从之也。[ ]
显然,王夫之不赞同张载提出的“日月五星顺天左旋”的观点。与此同时,他也不赞同张载用阴阳五行说解释日月五星各自运行速度的不同,并且明确指出:“五纬之疾迟,水金火木土以为序,不必与五行之序合。”[ ]关于日月五星运行的速度,王夫之说:
远镜质测之法,月最居下,金、水次之,日次之,火次之,木次之,土居最上。盖凡行者必有所凭,凭实则速,凭虚则迟。气渐高则渐益清微,而凭之以行者亦渐无力。故近下者行速,高则渐缓。[ ]
此外,王夫之对月食、月中之影、岁差等天文现象以及历法的有关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明清之际的陆世仪也非常重视天文学的研究。陆世仪(公元1611~1672年),字道威,号刚斋,又号桴亭,太仓(今属江苏)人。他赞同朱熹的格物穷理之说,反对王阳明的致良知。他说:“致良知虽是直截,终不赅括,不如穷理稳当。……天下事有可以不虑而知者,心性道德是也。有必待学而知者,名物度数是也。假如只天文一事,亦儒者所当知,然其星辰次舍,七政运行,必观书考图,然后明白,纯靠良知,致得去否?”[ ]陆世仪认为,科学方面的知识不同于心性道德方面的知识,其认知方法也不相同;儒者应当学习科学知识、研究科学,而不是靠“致良知”。与此同时,陆世仪还从经世致用的角度强调学习科学的重要性。他说:“六艺古法虽不传,然今人所当学者,正不止六艺。如天文、地理、河渠、兵法之类,皆切于用世,不可不讲。俗儒不知内圣外王之学,徒高谈性命,无补于世,此当世所以来迂拙之诮也。”[ ]
清初大儒李光地对天文学也有研究。李光地(公元1642~1718年),字晋卿,号厚庵、榕村,福建安溪人。曾奉命主编《性理精义》、《朱子大全》等著作。李光地一生致力于理学,“以子朱子为宗,得道学正传。而又多才多艺,旁及天文算数之事,尤能贯通古今,洞明根底”[ ]。他说:“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仰则观于天文,穷理之事也,此则儒者所宜尽心也。”[ ]在这里,李光地把研究科学与儒家的“尽心”、“知性”、“知天”、“穷理”联系在一起。
李光地对天文历算有特殊的爱好,与当时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梅文鼎交往甚密。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梅文鼎奉昭参与修《明史历志》。当时的李光地因仰慕梅文鼎的历算才华,与他订交,并就历算的研究进行了交谈。此后,李光地经常前去求教,学问大进。期间,梅文鼎还根据李光地的建议编纂《历学疑问》。该书写成后,李光地为之作序,并刊刻行世。后来,李光地又将《历学疑问》以及梅文鼎推荐给康熙皇帝,梅文鼎受到了褒奖,于是名声大震。在与梅文鼎的交往过程中,李光地对天文学也作了深入的研究,其天文历法类著作主要有:《历象要义》、《历象合要》、《历象本要》等,主编《御定星历考原》、《御定月令辑要》等;还有论文《记太初历》、《记四分历》、《记浑仪》、《算法》、《历法》、《西历》等。
戴震是清代重要的汉学家。他除参与编修《四库全书》外,还有著作《原善》、《孟子字义疏证》、《声韵考》、《声类表》、《方言疏证》等,有清代考据学大师之誉。同时,他也非常强调研究科学。他说:
诵《尧典》数行,至‘乃命羲和’,不知恒星七政所以运行,则掩卷不能卒业。……不知古今地名沿革,则《禹贡》、《职方》失其处所。不知‘少广’、‘旁要’,则《考工》之器不能因文而推其制。不知鸟兽、虫鱼、草木之状类名号,则比兴之意乖。[ ]
显然,戴震把对科学的研究看作是整理、考订古典科技文献必要的知识基础。
戴震不仅强调研究科学,而且自己也深入研究科学,“凡天文、历算、推步之法,测望之方,宫室衣服之制,鸟兽、虫鱼、草木之名状,音和、声限古今之殊,山川、疆域、州镇、郡县相沿改革之由,少广旁要之率,钟实、管律之术,靡不悉心讨索。”[ ]正是对科技的深入研究,他撰写了大量的科技著作,其中有天文历法类著作:《原象》、《续天文略》、《迎日推策记》、《九道八行说》、《周礼太史正岁年解》、《周髀北极璿玑四游解》、《记夏小正星象》、《历问》、《古历考》等。
还需指出的是,明清一些儒家,比如黄宗羲、李光地等,他们在研究天文学时,较多地通过介绍西方的天文学知识,把中国传统的天文知识与西方的天文学结合起来。这对于西方天文学的传入是有积极意义的。
注释:
[1] 《王氏家藏集》卷二十八《与彭宪长论学书》。
[2] 《论语为政》。
[3] 《王氏家藏集》卷三十《策问》。
[4] 《王氏家藏集》卷三十《策问》。
[5] 参见高令印、乐爱国:《王廷相评传》,江苏: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8—261页。
[6] 《日知录》卷七《夫子之言性与天道》。
[7] 《日知录》卷七《博学于文》
[8] 《日知录》潘耒“序”。
[9] 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23页。
[10] 《明夷待访录学校》。
[ 1] 《明夷待访录取士下》。
[ 2] 全祖望:《鲒埼亭集》卷十一《梨洲先生神道碑文》,《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429册。
[ 3]《船山全书》第12册《搔首问》,湖南:岳麓书社1992年版,第637页。
[ 4] 参见罗炽:《方以智的“质测通几”之学》,载陈鼓应等:《明清实学思潮史》(中卷),山东:齐鲁书社1989年版。
[ 5] 方以智:《通雅》卷首三《文章薪火》。
[ 6] 方以智:《物理小识》“自序”。
[ 7] 王船山:《思问录》外篇。
[ 8] 《思问录》外篇。
[ 9] 《思问录》外篇。
[20] 《思问录》外篇。
[21] 《思辨录辑要》卷三《格致类》。
[22] 《思辨录辑要》卷一《大学类》。
[23] 阮元:《畴人传》卷四十《李光地》,北京:商务印书馆1955年版。
21世纪是教育创新的世纪。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一门传统的学科,如何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和课程特点,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适应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在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变奏中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之路,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以文学史为纲,以作品为本,强化原典教学提升素质教育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应加强原典教学的分量,把作品的讲析与导读作为教学的主体内容,发掘其文化内涵,突出当今社会有重要意义的东西,首先,可以利用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的教育。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格言名句是对学生进行理想、情操、立身、处世、廉正、爱国教育的好材料。如孟子“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修身处世态度以及岳飞“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深切教诲,给后人以深刻的启示和鞭策。其次,古代文学作品中塑造的许多人物形象也是教育学生的好材料,如勤劳、美丽、勇于反抗的秦罗敷;威武不屈、不辱使命的苏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等,给后人留下了学习的榜样。最后,利用古代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社会需要具有独到的创造力、强烈的竞争力和环境的适应力的人才,而当代不少大学生缺乏应有的心理承受能力,表现浮躁、自满而又脆弱,在尊重他人、文明礼貌、处理个人问题和人际关系等方面有待加强和完善。古代文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还可以利用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事物的真、善、美,什么是文学作品的艺术美,从而提高他们对事物的审美意识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改进教学方法体现创新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
古代文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形式单一,以填鸭式为主,师生之间沟通、交流不够不利于教学相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方法的获得更为可贵。因此,教学设计的核心就是如何发挥学生的参与性,通过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判断,提高学习能力。从而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受益无穷。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可以借鉴哈佛大学MBA教程案例教学法,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指导学生锻炼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对别人的观点、感情等采取开放宽容的态度,吸收别人的长处。如在讲解李商隐诗歌朦胧美时,就可以以他的颇受争论的《锦瑟》一诗为讨论对象。由教师首先介绍前人关于此诗的十余种主要观点,然后由学生对这些观点进行评价、选择,在思想的交锋碰撞中,最终形成自己的看法。还可以实行畅所欲言式教学法,让学生充分发挥大脑自由联想的能力,大家交流各自的思想成果。如在讲授古典小说《水浒传》时,教师完全可以抛开陈旧的作者、思想、艺术等讲解模式,而由学生自由发言,谈谈感受。畅所欲言法可以使学生自由展示自我的个性化思考,所以可能涌现出一些真知灼见,使学生彼此促进、交流。这种教学方法比通常的教学方法能使个人更富有创造性和主动性。总之,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发生改变,由简单地传授、灌输知识转化为对学生的指导、启发,由教书向教学转变,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培养其钻研精神,提高其创新能力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大力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显示其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古代文学教学信息量大,而应用现代技术手段上课就可以相对增加信息流量,节约有效的教学时间。而且,由于作品距今年代久远,学生对于其中的许多文学文化知识感到陌生,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组合就能较为便利地提供可感知的事实材料,帮助学生建立起与教学内容及教师相关联的共同经验。多媒体课件将声音、影像、动画、图像有机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图文、声乐并茂的艺术氛围,这在调动学生兴趣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传统古代文学教学中作品的音乐性难以得到准确、生动的再现,无法让学生受到感染,而多媒体的运用就使这一问题得以解决。如在讲《西厢记》时,先让学生看了一段黄梅戏《西厢记》,看完后当学生还在意犹未尽的回味时,将作品的重点以问题的方式交给学生讨论。还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诸如国学网,南京师大网,全唐宋金元词文库及赏析数据库、中国期刊网期刊数据库,中国诗歌网等,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打开一个学习古代文学的新天地,吮吸知识甘泉,摄取成才养料,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4.打破书面考试的单一模式,建立综合考核、全面评价的新机制
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以书面考试的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标准,不少学生凭借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以至变成了死读书的机器。所以必须打破过去那种单一的考试模式,重新建立综合考核、全面评价的科学机制。首先,调整试卷内容,缩小识记内容,增大实际分析问题的内容、特别是教材范围以外作品的内容,增加不确定答案的题目比例,从而增大能力、素质考核比例。其次,丰富平时成绩内容、落实实施方法。将学生课外的课程活动项目结果纳入课程平时成绩。如在古典诗文吟诵比赛、古典文学名著读书报告会、学生研究性课题、发表与课程相关的论文或作品鉴赏文章等方面的表现都纳入课程平时成绩;落实课程论文和古代文学名篇背诵等内容。以此加强对学生理解能力、操作能力、应用及创造能力的评价。然后是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方式。以往轻视平时成绩考核,我们调整了期末闭卷考试与平时成绩的比例,做到期末闭卷考试与平时考核并重。并建立和落实由闭卷考试、课程论文、课堂表现、默写背诵、课外活动项目等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式。最后,是建立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制度,将学生的考核评价渗透到平时教学过程中。将平时成绩登记表分课堂表现、上课出勤、课程作业、课外活动项目等栏目,基本涵盖了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的各方面内容。这样综合考核的结果,既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实际,也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成效,更能促使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水平,增强实践创新能力,从而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124-02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背景的国家,在这样悠久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化底蕴应当受到世界的瞩目,但是在当代社会有太多的人摒弃自己的文化而去追求西方文化,究其原因,大多数人表明中国的古代文学华而不实,缺乏一定的实用性,在现实生活中起不到什么作用,因而遭到大家的摒弃。现在我们就借本文来谈一谈古代文学在当代社会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一、古代文学对建立当代国家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作为现代文明大国崛起是不争的事实。一个国家,尤其是像中国这种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如果仅仅是经济的繁荣和物质的丰富,则不足以支撑其屹立于世界之巅峰位置,因为国家文化价值的定位势必会影响到这个国家整体的文化素养与整体的文学发展。那么中国古代文学在这一潮流中又扮演了怎么样的角色,如何建立当代的价值观呢?
首先,中国拥有五千年连绵不断的历史文化。不管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自觉文学,还是文学鼎盛的盛唐时期,再逐渐从隋唐两宋到没落消沉的明清两朝。这些在历史上数不清的传记、史书、唐诗、宋词是我们当代文学起步的厚重基础,也是最为深厚的文化底蕴。“站在巨人的肩膀看世界会看得无限远”,那同样的,我们的当代文学就是站在古代文学的肩膀上,而古代文学就是我们的巨人,所以说中国的古代文学是具有非常之深远的当代价值的。什么叫做国家价值观呢?所谓国家价值观是从个人价值观的概念中延伸而来的,个人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各类事物的看法与意见,国家价值观是指一个国家在长期而又漫长的历史潮流中积累下来的能够得到集体认同的共同的文化信仰。国家价值观是建立在国民心理、责任、道德、义务等等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价值认知、实践准则与我们的理想共同存在着。小时候家长们总会给孩子们讲夸父追日、愚公移山、嫦娥奔月等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其中所包含的对待事情坚韧不拔的态度,绝不放弃的刻苦精神还有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等等,传递给我们的都是对英雄的歌颂,并把其类似行为作为一个准则,这便是受到价值观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是多变的,但是有一个主题亘古不变,那就是忠君爱国。这类国家价值观往往会形成一种定式。现在的社会科技发达,物质也极大丰富,但也形成了一种浮躁的社会气氛,这种转变使我们将古代文学中的铁骨铮铮、正气浩然丢得荡然无存。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文化的依靠,还谈什么所谓的国家价值观。若想建立正确的国家价值观,我们必须吸取和传承古代文学的精髓,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加辉煌璀璨的现代文明,才能形成正确的国家价值观。
二、古代文学对交友的影响
当今社会有一个网络热词叫“刷脸”,所谓的刷脸就是指朋友多,但选择朋友必须择其善者而从之,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早就系统地阐述了择友和交友之道,通过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与传承,进而引导我们正确处理与朋友之间的关系。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有多闻,益矣。友便辟,友便佞,友善柔,损矣。”刘向在《后汉书》中也说“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和学识渊博、品格高尚的人居住在一起,对人的一生都有重大的影响;而与庸庸碌碌、品格低俗的人居住在一起,这个人也会深受其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类是喜欢群居生活的群体,他们不能没有朋友,交友交友,这个“友”字是指两个人友好互助的意思。古有高山流水,说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两个人只有在一起合奏才有高山流水的即视感,两个人即是朋友也是知己。刘备三顾茅庐,为的不仅仅是孔明的盖世才能,与此同时,更多的是那种惺惺相惜的知己知音。这样的例子在古代比比皆是,以上足以说明交友的重要性。交友是通过什么来体现的呢?李白在《赠汪伦》中有诗云“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人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又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那又应该如何去择友呢?交友的前提是择友,还是让我们一起去古代文学中探索一下吧!人海茫茫,知音难觅,如何才能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朋友呢?论语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意思是说选择朋友考察他的品行,其次要观察他的一言一行,分析他与你交朋友的目的。当然这些不能仅仅看表面,关汉卿有言“画人画虎难画心”,意思就是说人的内心很难看透,判断一个人是好是坏,不能全靠看,或者说你看了研究了也不一定能看清一个人最原本的面目,所以与人相交还是贵在知心。庄子也曾在《山木》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懿”,说的是君子之间的交往坦坦荡荡的,就好像清水一样清澈,两个人之间]有任何的私心与利益,并不会因为一些外在的因素而丧失友情,而小人之间的交往像甜酒一样,尝到一点点酒的香醇,就会想要继续交往下去,但是一旦两个人之前的利益受到影响,两个人之间的友谊也就因此破裂了。我国的古代文学无言之中就在教我们择友交友的道理,无形之中对我们的择友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影响。
三、中国古代文学对当代人文的影响
拥有庞大人口的中国是一个承载着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国家,在这样悠久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那就需要我们一起去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学习,而不是肤浅和表面化的学习。
中国文学的产生可以一直追溯到文字产生以前的远古时期。早在原始社会,神话传说和歌谣就在人们的讲述下一代代流传,经过漫长的岁月的沉淀,便逐渐演变成古代文学。尽管最原始的那些神话传说,我们只知道一些星星点点,但却是最早为人所知的历史。纵观中国古代文学,我们不难了解,中国的发展与曾有过的辉煌。我国一直以来就缺乏古籍整理方面的人才,老一辈的古文献研究学者他们旧学根底好,博学多识,且有丰富经验,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老专家越来越少,中青年一代成长过程过长造成了青黄不接的局面。尽管国家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各学校设置了培养相关专业人才的硕士、博士点,但想要超越前人的成就,还是有比较大的难度。
古代文学在古代的价值与意义自不待言,倘若百无一用,就不会有生长的土壤,纵而观之,研究古代文学对于当今社会人文具有很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一)传承真、善、美
当你在讨论古代文学时,它有一个最本质的特点,就是极具感染力与审美价值观,也就像诗歌,律诗那样街头巷尾口口相传。古代文学追求求真、向善、尚美。求“真”,它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性;向“善”,体现为“人文关怀”;尚“美”体现为“文体升华”。三位一体,相互交融,是人类三个最根本的精神世界:认识、伦理与美学,给人以感染,引起情感共鸣。因此古代文学的研究是特别重要的,它对于培养以“真、善、美”为内在核心的人群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
中国古代文明,孔子的思想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与赞扬,当然也同样包括那些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得到认同,他强调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去,孔子提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重新刷新了人们对人际关系的认知,这里强烈的人文关怀跃然纸上,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人对人的尊重。孔子这一具有人道主义思想,具有历史责任感、使命感的观点一经提出便受到了高度的赞扬,这一点即便是在当今社会也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和价值。古代文学中的人文关怀、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相处、还有价值观的培养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指引着我们前行。
(二)研究古代文学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科学发展观促使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当代的社会起着强烈的促进作用。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社会理论的论述广泛而全面,孔子提出的儒家思想,仅仅局限在个人方面,但是国家正是由一个个个体构成的,他所提出的是从个人的修养层面来维护社会秩序,从而促进社会更和谐的发展。
(三)深化古代文学研究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发展,与世界文明和谐共融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中国古代文学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分割,不容忽视,作为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它的存在有利于培养我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责任感,身为国家公民的使命感。中国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大国,在历史的大潮流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传统文化有利于帮助各民族团结一致,友好发展。当然,古代文学的探索不能止步于此,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弘P。
四、结语
中国的古代文学,蕴藏着无限的哲理,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重要的影响。教育人们,要有骨气、重节操。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强调的就是一个人早晚都有一死,但一定要对得起自己,死得轰轰烈烈有价值。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驱之”,在国家利益面前,哪怕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有一种敢于奉献的人生态度。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人们担忧之前就担忧,在别人都享乐之后才想到自己,这样牺牲自我幸福的忧乐观,一直被后世所铭记敬仰。《爱莲说》中最为著名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高洁不受污染的样子着实让人着迷,这又在警告世人,做人一定要洁身自爱,清贫自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极具号召力,好像在召唤人们拿起手中的武器保卫我们的国家。说了这么多优美的诗句,无非想告诉我们,中国古代文学并未消失,而是一直牢记在我们心口,它深厚的文化底蕴,早早就埋藏在我们心中,大到国家价值观,小到人际交往,还有对人文价值影响,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古代文学赋予对我们当代社会的深远的意义。
谈到古代文学我们就不得不说到文言文。文言文是我国历史演变的重要载体,清楚地记录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状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于中职语文教学来讲,在讲授古代文学知识时,教师要先了解其中的意境,把握好古代文学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渗透作用,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总的来说,学好古代文学与教学实践密不可分,两者相互配合,相互渗透。
一、领悟古代文学的语言美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对学生来说,文言文是很难学的一种体裁,不仅难读,还有生字,也无法理解其中的意思,但理解了之后会发现文言文的语言美是无可比拟的。学生通过不断朗读,了解文章的大概含义,对难以理解的词句加以解释,把握文章内涵,更能体会古代文学的价值。古代诗歌又是一种新体裁。它要求押韵,对称不对称均可。苏轼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中描写的景物与情感细致入微,在让学生体验语言美的同时,还需让学生在教学中体会到诗歌所表现的豁达情境,体会到文章的灵魂,这尤为重要。
二、体会古代文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学习古代文学的过程中要益吸之,弊除之,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要学习文章的内涵,更要看文章的价值所在。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古代文学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学习古代文学能提高自身认识,丰富自己人生。
三、增加古代文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教学实践
古代文学博大高深,意境广阔,但不可否认文章的难理解。如何让学生喜欢文章,理解文章,感受文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与研究。在教学中可以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古文所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用于比喻人生的世事无常,在当代也同样可以借鉴。学生对课本上的古文不感兴趣,不够理解,我们可以把它编成耳熟能详的歌曲,让学生主动学习;可播放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与精髓。切记,教学实践不能枯燥乏力,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才能对教师,对学生,达到双赢的效果,这样的结果才是有价值的。
四、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兴趣
古代文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很多时候,学习文言文第一遍读不通,第二遍读不懂,第三遍也不理解文章的意思,学生就会产生厌烦情绪,抗拒学习文言文。想要让学生对文言文感兴趣,除了依靠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教师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媒介作用。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先要深刻体会文章的情感和文章所要表达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到感染作用,让学生对文章感兴趣,从而融入到文章的意境中。教师在教学引导过程中,重点要教会学生怎样自己理解、自己消化,要培养学生的见知能力。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当然也一样。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正确引导与鼓励,让学生自由发挥,尊重学生的理解思维,尊重学生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为了让学生学到知识,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的见解是为了丰富自己,增长见识,了解五千年的悠悠文化,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如此,才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鼓励学生加强对古代文学的鉴赏
古代文学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需要细细品。它就像茶一样,细细品才能发现它的甜与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去喜欢,去鉴赏,去品味文章。让学生在理解古代文学的过程中,了解是否对自身有良好的借鉴作用;让学生深刻了解文章的人物特点以及所知所想;让学生品味历史,品味文化,提升自己。
六、小结
综上所述,历史文化记载着一个时代的兴衰,也记载着一个民族的发展。古代文学又在历史文化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一页。学生要去学习它,要去品味它。中职教学,这一过程是学生学习古代文学最重要的过程。教师作为媒介,要去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在教学引导过程中,让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感知,让学生体会什么是中华文化,什么是古代文学,什么是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1古代文学是传统思想的载体与重要传承工具
人的思想不同于物质,是无形的。所以在流传上就要依赖于各种各样的承载工具,比如创造物、传说、图腾等等。但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流传方法还是古代文学的记载和描述。我国的古代文学清楚直观的将遥远的传统思想进行了归类和区分,并且以最为直观的文字形式进行了记载,包括古代的生活环境、当时主流的思想动态、文化形式、药学化学等科技发展甚至包括当时人们的审美观与价值观等等都能在个中文献中得到体现。而其中的许多著作我们如今也还在普遍的运用与学习其中《论语》、《史记》、《本草纲目》仍然被我们当做学习的范本。前人的思想和智慧已经与古代文学融合成了一个整体,是无法分开的。
1.2古代文学能够帮助了解先人优秀思想
古代文学除了记录下优秀的科学理论与思想理论同时也有着许多优美的诗篇和兴味悠长的唯美之作。几千年的历史中每个阶段都有文人墨客们对于爱国情操的抒发、对大好山河的咏唱以及对爱情的追求等等。每个年代的文体和表达形式是不同的,但是其中心的含义和优美的词句是不变的。这些都促使着今天的我们对古代文学的热切研究,同样这也深化了我们对古代优秀思想的理解。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对古代文学的探究的确让今天的我们抓住了古人的思想精髓,也在同时让自己的言行更为端正与合乎传统的优秀理念。
2.我国传统思想如何与古代文学相互融合与发展
要做到弘扬民族文化继承优秀的传统思想就要与古代文学的充分的融合,充分利用古代文学并研究和探索其中深奥的理论,这才能促进我们思想上的进步。
2.1加大对古代文学的研究力度与深度
我们手中掌握的历史资料与古典文献是十分丰富的,而且保存上也是相当完整的。但是在现阶段对于这些古代文学著作的研究却是有偏向性甚至可以说是片面的。当今比较受人们重视的古代文学作品绝大多数是词、曲、诗作、小说等等文学类著作,相比之下对于哲学性、科学性和史学性等比较高的应用型作品就研究过少。这就意味着对于这一类著作当中蕴藏的深刻思想哲理我们并没有深透的挖掘和继承,所以直到现阶段我们对传统思想的学习仍然不到位。要想使传统思想与古代文学充分融合并为我们现今的生产生活做出指导,全面的学习古代著作是十分必要的。
只有深刻的发掘出中国传统思想与古代文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同相融之处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思想与文学相结合后的合力作用,促成双方面的共同发展,从而有效的指导我们现在的学习与生活。
1. 我国传统思想内涵及其与文学的关系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而在这漫长的岁月长河之中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在不断发展和前进的路上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思想,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而思想与文学是分不开的,思想想要得到传承就必须依靠各种形式,比如口口相传、在人们生活习惯中的渗透等等,其中文学的的形式,是最为直观与可靠的,对思想的记录也是最为清晰明了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文学作品的产生同样依赖于思想的进步。所以不难看出我国传统思想与文学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传统细想对整个民族价值观、世界观、思维模式以及风俗等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种影响至今也根深蒂固的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所以在我们现如今的生活当中,认清有利的、好的、优秀的传统思想进行发扬和传承不但对完善我们的精神活动有所帮助,更对这个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主观作用。这也就同样要求我们对于古代文学要做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2.古代文学与传统思想深刻结合与发展
由上面的探讨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古代文学与传统思想是相互渗透切不可分割的,它承载了我国数千年的优秀思想和智慧在里面,因而要更好的传承传统思想就要对古代文学有深刻的了解,也要更为清晰的认识到它与传统思想之间的紧密关系。
2.1 古代文学是传本文由收集整理统思想的载体与重要传承工具
人的思想不同于物质,是无形的。所以在流传上就要依赖于各种各样的承载工具,比如创造物、传说、图腾等等。但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流传方法还是古代文学的记载和描述。
我国的古代文学清楚直观的将遥远的传统思想进行了归类和区分,并且以最为直观的文字形式进行了记载,包括古代的生活环境、当时主流的思想动态、文化形式、药学化学等科技发展甚至包括当时人们的审美观与价值观等等都能在个中文献中得到体现。而其中的许多著作我们如今也还在普遍的运用与学习其中《论语》、《史记》、《本草纲目》仍然被我们当做学习的范本。前人的思想和智慧已经与古代文学融合成了一个整体,是无法分开的。
2.2 古代文学能够帮助了解先人优秀思想
古代文学除了记录下优秀的科学理论与思想理论同时也有着许多优美的诗篇和兴味悠长的唯美之作。几千年的历史中每个阶段都有文人墨客们对于爱国情操的抒发、对大好山河的咏唱以及对爱情的追求等等。每个年代的文体和表达形式是不同的,但是其中心的含义和优美的词句是不变的。这些都促使着今天的我们对古代文学的热切研究,同样这也深化了我们对古代优秀思想的理解。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对古代文学的探究的确让今天的我们抓住了古人的思想精髓,也在同时让自己的言行更为端正与合乎传统的优秀理念。
3. 我国传统思想如何与古代文学相互融合与发展
要做到弘扬民族文化继承优秀的传统思想就要与古代文学的充分的融合,充分利用古代文学并研究和探索其中深奥的理论,这才能促进我们思想上的进步。
3.1 加大对古代文学的研究力度与深度
我们手中掌握的历史资料与古典文献是十分丰富的,而且保存上也是相当完整的。但是在现阶段对于这些古代文学著作的研究却是有偏向性甚至可以说是片面的。
当今比较受人们重视的古代文学作品绝大多数是词、曲、诗作、小说等等文学类著作,相比之下对于哲学性、科学性和史学性等比较高的应用型作品就研究过少。这就意味着对于这一类著作当中蕴藏的深刻思想哲理我们并没有深透的挖掘和继承,所以直到现阶段我们对传统思想的学习仍然不到位。要想使传统思想与古代文学充分融合并为我们现今的生产生活做出指导,全面的学习古代著作是十分必要的。
3.2 现实中加强对古代文学及传统思想的教育力度
对传统思想和古代文学的学习方面应该更加的主动和积极。尤其是在处于各个阶段的学生当中更为重要,一是他们正处在思想逐步成型的阶段需要优秀传统思想的指导,二是在学习阶段也能够更为深刻的理解古代文学的意义与现实作用。
只有将古代文学与思想的融合带到现实的生活当中去,才能让其更为充实和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现在的我们所利用。
总 结:
在以往乃至目前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中,还有相当多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师,扮演的就是一个古代文学知识体系的授业者、学生掌握课程知识情况的监督者、评价者和反馈者角色;大学生则被视为一缺乏古代文学知识并因而需要不断掌握和积累这种知识的不成熟的认识主体,其实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与知识体系。《古代文学》这一课程真正重要的是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与能动性,让他们感受与体悟到传统文学的美。因为要学会爱,首先要能感受美。而且随着知识性质的现代转向,古代文学教材知识也像其他课程一样必须面对当代的发展与需要,故而如何有效地将这一课程中所内蕴的具有普适价值的人文精神予以现代性转化,进而滋养大学生的生命(尤其是今日大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素养的情况下),启悟并指引他们为真正自由而美好的未来努力,是这门课程的终极目标与价值所在。要实现这一课程目标,真正和谐、合理的师生关系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为此须建立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动态双主体观,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及运用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尽可能地建构自身足够丰厚而深广的知识结构,以及对于古代文学教学活动的独特规律性的把握与驾驭;让学生发挥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感受并发现美进而创造美的品性。因此,有必要彻底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让整个《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行为转变为培育与增强大学生对古代文学中美的领悟能力与创造能力而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让《古代文学》课程内蕴的人文精神真正滋润大学生的生命。而这些正是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师生关系趋于和谐的前提与基础。
(二)有必要借鉴与吸纳古代儒家书院对话式教学的精髓
如何在《古代文学》课程中增进师生和谐关系?考虑到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与这一课程历史性与当下性纠结的特点,求诸外不如反求诸己。中国古代丰富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中富含人文精神的追求与实践直至今日仍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参鉴价值,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与继承。其中,中国古代传统的书院对话式教育,实为一种注重探究与反思性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还具有合作性教学特征的陶冶式教育方法。因有书院这一师生共处的教育“场”域,师生双方在对话中都极易产生当下的沟通与领悟,通过彼此之间的共同感受、相互启发,最终自然而然地达到教育的目的。这一施教与受教过程及其形式都是轻松愉悦而极富人情味的,故能在自然而然、不知不觉的过程中达成师生和谐的教学状态。这一对话式讲学方法的人文追求及其所蕴含的教学个性,尤其是这种教育方式所产生的师生间的心灵共鸣以及由此产生的水融的亲密关系,使受教者、施教者内心都得到极大的愉悦感与成就感,能有力消除师生间目前的“对立紧张”状态,而这正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最高境界。在这种和谐氛围下,在这相互的对话“场”中,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双方都将处于智力(包括情商与智商)的最大张力内,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使《古代文学》课程中的这种对话成为有活力的、生命投入的活动方式,至今仍可作为我们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典范,值得好好借鉴与吸纳。本来《古代文学》教学中我们应充分鉴借对话式教学,然而在现实的《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师生除了课堂这一共同空间外,在生活和课余学习场所中大多都处于某种隔离状态。因而我们要在《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师生共同场域;在课堂之外,充分有效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条件与技术,建立有效的、常态的网络师生交流平台,这样才能尽量利用对话过程恰如其分地引导、点拨学生进入到思维活跃的状态,让学生充分而自然地感受到经受过历史淘沙所积淀下来的古代文学本身所包含的文学美与生命智慧。具体说来,在价值取向和整体框架上,《古代文学》课程应求高求深,因为“理会得大底了,将来那里面小底自然通透”,而在实践授课中应能深入浅出。在方法上,通过对答式、会讲式、轮讲式、挑讲式、评价讨论式等各种对话模式的综合运用,利用小组导修,原典夜读,网上论坛等各种形式的思考讨论,借鉴与吸纳这种对话式教学的精髓,让每一个学生个体都能充分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教师的主导地位与作用,充分发挥对话的人文优势,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力求让学生于“不知不觉自然醒悟”(《朱子语类》卷十八语),进而去追求人类的最高智慧———睿智,体验到人类更高的人生境界。我们在《古代文学》课程努力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初衷与目的,正在于让这一课程能以人性自然的方式开始,在符合自然的教育过程中最终达到最高的人性自然境界,即孔子的“吾与点也”的那种融天地万物于一体的最高层次的人性自然境界。
二、在《古代文学》课程中创建一种和谐的
师生关系的意义著名文学史家勃兰兑斯在其《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中认为:“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据此,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本质上是一门渗透、积淀着历史上无数文人的思想与灵魂的历史的课程。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教与学这种互动活动的意义所在: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传习可以促进我们把握进而学习古人的生存方式与生存智慧。内蕴有如此丰富人文精神财富的《古代文学》课程因而也就具备了其他课程所没有的有利因素,即可以把握、继承进而有效地转化古人的生存方式与生存智慧,可以在历史悠久的美文薰导下润物无声地引导师生精神成人。这就使得整个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无时不充溢着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反过来学生集体的人际情感、效果回应也会即时而深刻地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甚至自我价值感。这种丰盈而敏感的教学情感的付出与回应相较其他理工科课程而言,于《古代文学》课程中创建与维护一种和谐师生关系更为重要:对教师而言,将有助于形成或提升教师认同感,亦有助于生成其教学个性。而教师的教学个性是学生个性养成的基本前提,故而于《古代文学》课程中创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提高古代文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对学生而言,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有助于教学终极目标即———学生的精神成人的实现。可见,在《古代文学》课程中创建与保持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何有重要意义。
“规律”亦称“法则”,它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中国文学史也有其发展规律,我们在进行中国文学史教学中必须树立“以能力为本”的教育理念,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理论指导中国文学史教学,要用相互联系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来分析具体的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注重探索规律性问题。这样做有利于中国文学史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够适应新世纪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对从事中国文学史教学的同行也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中国文学史中包含哪些应着重探讨的规律性问题呢?我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的特质及其成因
中国古代文学主要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学,其间尽管有发展变化,但自始至终有相因相承的一面,通过一代代的积淀,形成我国古代文学的民族特色。我们应以中国古代文学为依据,以西方文学为参照,在比较鉴别中找出这种特色,进而探讨产生这种特色的社会文化原因。如我国古代文学强调“美善相兼”,主要追求社会功利,而西方文学则强调“美真统一”,追求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我国古代文学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与学术文化杂糅,是杂文学的体制,而西方文学中很早就出现了纯文学的观念和体制。再比如,中国古代诗歌表面上重“表现”――“言志”、“吟咏情性”,而其实质是重“再现”,较多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外在世界的反映和干预,较少表现纯个人的情感、愿望和追求,而成为透视社会人生的一面略带感情变形的“镜子”,历代诗论家往往以“诗史”称许诗人,就说明了这一点。中国古代文学的这些特点与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特点有着密切关系。我国古代文化属于政治伦理型文化,人的一切活动都从属于政治道德,以伦理为本位,要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这就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和批评中“美”从属于“善”,与政教伦理密切相关的“美善相兼”的本质,也导致了文、史、哲、政、教混杂在一起的杂文学体制,以及古代诗歌表面重“表现”,实质上重“再现”的特点。
二、梳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
如果把中国古代文学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的话,那么它自身就体现出发生、发展、变化、解体的历史进程。对中国古代文学历史进程的认识和描述,我们认为陈伯海先生的意见值得借鉴。[2]他把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进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形成期――先秦两汉。从没有文学或不独立的文学逐渐成长、分化为独立的文学,其演进线索是文学从混合于其它意识形态中逐渐分化出来。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期――魏晋六朝隋唐。以诗文为代表的文人文学逐渐发展到鼎盛时期,文质兼备,风骨与声律合一,体式完备,全面开花。其作家群体以寒士阶层为主。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上升期。
(三)中国古代文学的蜕变期――宋元明清。文学中一些旧质素开始解体,新的质素开始产生,新旧质素处于相互对立、排斥之中,如情与理的对立,雅与俗的对立,抒情文学与叙事文学的对立,等等。市民化文人在作家群体中的地位上升,俗文学在文坛上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古代文学向着异己的、对立的方向转化,并向近、现代文学过渡。理清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线索,为科学评价中国古代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的成就和文学史地位提供了前提和依据。
三、探索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的基本规律
中国文学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探索和总结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的一些基本规律,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一)以复古为通变的文学发展道路。中国古代文学的改革有不少是打着复古的旗号进行的,如陈子昂提倡“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以反对受六朝绮靡纤弱诗风影响的初唐诗风,韩柳、欧苏打出秦汉古文的旗帜,以创造新的散文文体和语言。明代前、后七子干脆提出了“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张,他们要“望今制奇,参古定法”,在继承前代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求变化。和西方文学以“新变”为主流的发展道路有明显不同。这与中国封建社会渐进式的改良维新、新陈纠葛的社会历史发展道路有着密切关系。
(二)雅与俗的相互对立、渗透和影响是中国古代文学演进的重要规律。就总的发展趋势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是逐渐由雅到俗,由诗文赋的雅文学到雅俗共赏的词,再发展到通俗本色的戏曲、小说。就某一文体的发展演变而言,则往往是由俗到雅。比如,词在产生阶段本是通俗的民间物,市民化文人柳永等人的染指,使词在意境、语言、音律、技巧上逐渐讲究,艺术水平有所提高,而达到雅俗共赏的境界。而士大夫文人的染指,片面讲究雅趣和音律、技巧,使词成为贵族文化沙龙中的雅文学,从而失去了大众这一广阔的文学市场而走向衰落。戏曲文学也经历了一个由俗变雅的发展过程。在俗和雅之间,“主要是俗对雅的影响和推动,以及由俗到雅的转变”。[3]俗与雅之间的互动,使文学的长河陆续得到新水的补充和激荡,而保持着它的长清。
(三)“尊体”和“破体”的矛盾运动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一条重要途径。每种文体在表现对象、文体功能、体制结构、语言风格与审美特征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形成各自的文体特性和规范。而文体的独特性和文体间的互补性正是文学繁荣的标志。中国文学史上“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文为赋”、小说兼备众体等,都是“破体为文”的尝试。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文章之体可辨别而不堪执着。”[4]既承认文体“艺术换位”的合理性,又审慎掌握其“临界点”,防止破体过“度”的负面影响,在“尊体”和“破体”的矛盾运动中,开拓出一条文学发展演变的道路。另如动荡变革的时代往往出现文学、外来文化的影响引起文学的新变等,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规律。
四、挖掘中国古代文学蕴含的优秀文化精神
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之一,在中国文学史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深入挖掘中国古代文学中蕴含的优秀文化精神,使之得以传承和发扬,同时,利用这种优秀文化精神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育他们的理想人格,达到古为今用、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中国古代文学体现出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追求生命永恒的文化精神。《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提出了“三不朽”之说:“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种自强不息、追求生命永恒的文化精神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得到了突出表现。屈原以“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理想追求和以身殉国的爱国精神而德被千秋,所以李白说:“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江上吟》)这是“立德”不朽的典型。曹操的《步出夏门行》其四云:“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人已意识到人与万物生命的短暂,而以丰富人生内涵、积极建功立业来超越生命短暂的局限,追求生命的永恒和功业的不朽,这可谓是“立功”不朽的典型。司马迁身受宫刑,发愤著书,写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成为中国学术文化的渊薮,这可说是“立言”不朽的典型。这种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积极进取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得以绵延发展、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
(二)“仁及万物”的中国文化精神。中国古代文学中蕴含着强化同情心、责任感和推己及人精神的丰富营养。比如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把天下苍生的苦难当作自己的苦难,而发出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感叹。他久别还乡看到幼子饿死的惨状,并没有沉浸在一己的不幸中,而是推想到比自己更为不幸的“远戍卒”和“失业徒”,推想到阶级矛盾激化导致的大乱将会给国家、民族、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而写下了“忧端齐终南,洞不可掇”的诗句。杜甫的感情真诚而丰富,他与家人、友人、邻人、万众、国家息息相通,哀乐与共。他在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的大通透中,找到了永恒的生命之源和人生价值。另外,如中国古代文学表现的热爱祖国、奉献社会、造福苍生的奉献精神,弘扬个性解放、批判社会黑暗的社会批判精神,都体现了中国优秀文化精神,是培养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有益思想营养。
总之,在中国文学史教学中探索上述规律性问题,能使学生由表及里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由浅入深,从整体上把握其博大精深的深层内涵和内在本质,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实现了知识与能力并重、教书与育人相融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163.